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英语教育实习总结范文

小学英语教育实习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英语教育实习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英语教育实习总结

第1篇:小学英语教育实习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师院校;英语专业;教育实习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9-0000-01

教育实习是高师院校学生在中小学教育情境中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教学技能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以教师角色体验第一次独立教学并且逐步培养职业意识、职业情感、职业技能的过程。[1]

1.高师英语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凸显的典型问题

1.1实习生对中小学英语教材熟悉程度低

高师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相比综合大学英语专业学生最大的优势在于四年的课程设置重视培养学生的“师范性”,即融“学术性、专业性和师范性”于一身。高师院校开设的课程有:通识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高师英语专业学生大一、大二重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大三、大四进行英语教学技能的培养和实践。

“在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使用的教材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2]高师学生学习学科专业课程时使用大学英语教材,重点学习英语基础知识、英语教学法。缺少对中小学英语教材的分析研究,缺乏对中小学英语教材中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和重难点知识的准备把握。直接导致高师学生在实习的教学过程中才开始摸索、熟悉教材内容,容易引起对教学、考试重点理解的偏差,影响中小学学生的英语学习,同时由于对教材的生疏,容易引起高师学生的教学挫败感,从而形成消极的教学体验。同时,各级各类学校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使用不同版本的英语教材,高师学生对这一问题未引起足够重视。

1.2实习生备课能力薄弱

备课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王蔷提出,课前不备课的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得不到学生的合作。[2]同时备课是备学生和备自信。我们注意到高师院校在教育专业课程中忽略训练学生学科备课的能力,学生缺少实际写教案的经验,未养成良好的备课习惯。同时,由于对中小学教材不够熟悉直接导致实习生在备课时陷入困境:大部分为课本上的内容;较少补充扩展内容,不会设计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英语教学互动活动;忽略所教授内容与前后单元的连贯性,使一整堂课成为孤立的部分,未体现出语言学习前后密切联系的特点,不利于学生对英语的系统学习。

1.3实习生教学技能优势不突出

高师院校应重视对学生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综合素质培养。师范生应该熟练掌握并运用新课改倡导的三种教学方式:参与式、探究式、主体活动式。事实上,实习生在实际教学中,难以将中小学英语学科特色教学法学以致用,表现为:依然使用中规中矩的传统教学法讲授内容,忽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性;注重知识目标,忽略课堂的情感目标,例如缺少通过英语介绍我国的概况和有名的旅游景点,让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等;在学习课文中的童话故事时,忽视课堂情景的设计,较少让学生参与角色扮演游戏;不能充分体现对所教授知识的迁移、联想等。同时英语板书及板书设计欠规范,可能存在习惯英语连写,学生难以认识等问题,从而湮没高师院校英语专业学生教学的特点和优势。暴露出高师院校培养学生重理论轻实践。

2.完善高师英语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现状的措施

2.1更新高师课程设置,加大对中小学英语教材的学习

针对实习生对中小学英语教材熟悉程度低的困境,我们应该反思高师院校的课程设置。将中小学特别是和高师院校建立教育实习合作的学校使用的英语教材加入到高师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中并成为一门必修课。初任教师上课存在容易照本宣科这样的普遍问题,为了更能体现师范生的教学艺术,在高师院校学习时,学生在课堂上和老师共同学习教材,结合中小学英语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分享如何高效地将英语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

2.2重视培养高师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备课能力,教育实习时尝试集体备课

高师院校要让学生一进校就充分认识到备课的重要性,学会备课写教案的方法。并且在整个学校学习过程中,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练习机会,让学生在熟悉中小学英语教材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已掌握的英语国家文化、人文风俗、地理等知识尝试将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都写成备课教案,然后和老师、同学交流讨论并反复修改,在实际操作练习过程中,学会备课。在教育实习时,可以将之前在校积累的备课教案结合实习学校学生实际情况稍做修改。同时尝试和学校英语教师、英语实习生一起尝试集体备课,共同分享教学资源,写出最适合本校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案。减少独自一人摸索备课所浪费的时间,留出更多的时间和实习指导教师交流教学经验和了解本班学生的特点,以便做到更好因材施教。

2.3加强高师英语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培养,增加微格教学实训

学生不但要学习最新的教学技能理论知识,同时让学生加大对教学实践课的重视程度,在教学实践课上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技能:熟练运用三笔一话,特别是英语板书的练习;运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影像等丰富课堂教学、怎样组织课堂教学、怎样和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堂互动等。从新生入校起,每人配发一套中小学的英语教材,固定每周几个时间段为教学实践课,一是将学生分成若干实践小组,结合教学案例,创设教学情景,开展案例分析、讨论、演练等,对课堂教学环节进行剖析、实践。二是学生每周进行2-3次微格教学实训,微格教学于1963年由美国斯坦福大学首创,它是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录像机、摄像机、全场录音系统、视音频切换机等,[3]对高师学生进行教学技能的专门训练,课后让学生观看自己的教学视频,同时结合指导教师的建议不断改进教学不足之处。提前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实践课的锻炼,高师学生在教育实习时,才能更加自信地站上三尺讲台。

3.总结

高师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如何才能通过教育实习的锻炼更快地进入英语初任教师的角色。我们对实习生教育实习时出现的典型问题进行研究、分析,针对实习生对中小学英语教材熟悉程度低;备课能力薄弱;教学技能优势不突出等问题,提出了更新高师课程设置,加大高师学生对中小学英语教材的学习;重视培养高师英语专业学生备课能力;加强高师学生教学技能培养,增加微格教学实训等相关措施。力求高师学生经过在校扎实的专业学习,帮助学生教育实习时能快速进入教师角色,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同时高师院校可以探索“集中实习为主,分散实习为辅”的教育实习方式,使教育见习、实习贯穿于大学每个学年,通过教育实践保证学生有充足时间了解中小学的实际现状,[1]学生在校便可以有的放矢地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学习,为争取做一个合格的英语初任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周晓红,李天鹰.高师教育类课程改革的构想[J].课程 教材 教法,2000,(9).

第2篇:小学英语教育实习总结范文

一、“EIO”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提出

(一)人才素质需求分析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江西省,尤其是赣西北对小学英语教师的需求状况,我们连续三年展开人才需求调查。调查发现:小学英语教师,尤其是农村学校的英语师资教法陈旧,对新课标英语课堂教学的模式不适应。我区小学尤其是农村小学需要能准确解读中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掌握英语教育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教师的职业技能,具备独立进行教育教学工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各个学校选用英语教育人才时,不是看重学历,而是更注重其英语教学实践技能和经验、沟通协调的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于是,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应用为主旨,立足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EIO”式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运而生。

(二)“EIO”式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

“EIO”式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历经三年的整合与修正。“E”是英语单词employment,表示“就业”。“以就业为导向”,就是在教学内容中实施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岗位适应性,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I”即infiltration,表示“透入、渗透”,即强化“全程渗透”的观念。以“提高学生实践技能”为宗旨,在理论课中加入实践课时,在实践性课程中加大实践内容的比重,实现对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从入校至就业前的全程关注、全程实施。“O”即英语单词open,表示“开放”。实行“开放式”实践教学,就是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中心目标,破除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将英语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和教师职业技能培养有机融合到课内外、校内外实践中,同时采用有效的评价机制,从而构建一套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我们将英语专业技能训练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有机融合到每个学期的各阶段课内外教学之中,确定实践课程和实践项目,采用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内容、方法和手段,使英语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形成了一个相互补充、相互衔接、紧密配合的有机整体。

二、“EIO”式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

(一)调整课程体系,突出实践特点

以往的高职高专实践性课程常被作为“附带”课程,典型地表现在实践性和教学技能关系密切的教育类课程与总课表的比、率明显偏低。针对英语教育人才应用型、技能型特征不明显的缺陷,我们根据就业岗位确定学生的职业能力模块,对职业能力要素进行分解,与每个学期的各阶段相关课程一一对应。先后增开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现代教育技术、英语视听说等实践性课程,将多媒体课件制作、英语教育有关技能训练等与英语教师发展密切相关的内容融入课程教学;将英语活动、音乐、体育舞蹈、演讲与口才等实用型课程列入选修课范围,强调教师教育课程的情感培养。至2009年4月,经过多次调整,三年制高职与五年一贯制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实践课时在总课时的权重比分别达到了58%与53%。主要的实践实训环节包括:(1)必需教育,即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军事训练;(2)基本技能,即英语听说技能、教案设计与教学模拟技能;(3)专项技能,即教师口语技能、英语读写技能、现代教育技术技能;(4)职业综合能力,即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实习有集中实习和顶岗实习两种形式。从每个实践实训环节的组织落实、监督检查到验收总结等都有相应的规定和举措。

(二)注重实践教学,加强技能训练

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是落实实践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在历次修订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时,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应确保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精讲多练,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每门课程、每个教师的教学之中。授课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结合教学内容灵活运用课堂讲授、问题讨论、案例分析、小论文、研究性学习、课下阅读、课后辅导和网上答疑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英美文学选读》课程适当以讨论课形式呈现:《英语精读》采用研究式、角色扮演、任务型、模拟教学法等,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英语活动》课程以英语歌曲和英语游戏为手段,把教学模拟作为主要实践方式,在课堂中进行实训。

(三)创设学习环境,拓宽自主实践,

实施“开放式”实践教学,打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做到实践教学课内外、校内外呼应。

1.教师主导下的自主实践。为激发学生学习主体的自觉性与积极性,我们编撰了《外语系学生学习指导手册》,在入学教育阶段就安排学生学习,并安排教师进行专题解答,使学生了解英语教育专业人才的实践要求、实践实训环节,其别制订的“第二课堂活动规定”向学生明确课外实践的必要性。2009年10月,我们建成的省级精品课程《英语精读课程》网站成为良好的自主实训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在线学习、在线练习与测试及在线讨论。我们还从课程角度悉心研究、着力探索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模式。《英语活动》的授课教师根据小学英语课适度调整教学内容,实施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默契衔接的教案计划,选派学生组织我校附属小学八个班级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未进入实践小组的学生可以随堂听课。《英语教学法》与《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开课后,又安排学生分组以活动课形式承担附属小学的英语复习课,并指定老师每周对学生的课外实践进行指导。这种课程实践方式惠及学生与实践学校,深受各方好评。

2.集体活动式的校内自主实践。每学年安排英语技能月与英语文化月活动,规定集体赛事必须学生人人参与;承担我校广播台每天的英语节目,各班轮流做节目,给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口语实践的平台;与外教一起组织学校的每周英语角活动、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话剧表演等。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3.积极倡导的校外自主实践。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分散见习,或者在课余时间做公益活动、英语培训兼职、家教。、大学生三下乡、青年志愿者协会活动也是全方位实践的绝好舞台,学生可以实践英语教育专业技能。

三、“EIO”式实践教学体系的保障措施

(一)注重实效和过程评估

建立有利于实践性、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评价学生的主体性、评价的过程性和评价的多元化。学生的课程成绩由“课堂表现+课外实践+考核成绩”三部分构成,其比例为3:3:4。形成性评价指课堂表现和课外实践。课堂表现包括口试、课堂表演、课堂讨论、见习报告、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其中,自我评价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回顾、反思,从而自觉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课外实践的成绩有第二课堂活动表现、校外授课记录或听课记录(或评议等),以及“职业相关证书”的获取情况等。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主动认真地接受技能训练,提高了训练职业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对实践教师也有很大的触动,有利于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强化实践教学制度建设

为了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外语系实践教学的教育质量,使学生掌握教育、教学及教书育人必备的基本技能,我们制定了“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规定汉语言文字基本功、英语语言基本功、教学工作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五项训练内容及训练要求和训练方法,又修订“英语教育专业实训项目及实训考核方案”,其中包括教师口语技能、英语听说技能、英语读写技能’、教案设计、教学模拟技能、现代教育技术技能等项目的实训与考核。制定出一系列关于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和学科竞赛等方面的实践教学管理文件,确保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常抓不懈、保障有序,实现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三)完善专业基础教学条件建设

作为校级重点专业,外语系英语教育专业实训条件较优越,现有的语言实验室可同时满足360名学生的语言实践教学。学校定期更新教学仪器设备,及时添置适用、先进的模拟软件,提高教学软件体系的效用。学生课余可利用连通宿舍的校园网及计算机中心的电脑网上平台搜索相关学习内容,上网提交练习、要求教师进行网上答疑或与教师沟通探讨专业问题等。

(四)建成一支高素质的实践教师队伍

第3篇:小学英语教育实习总结范文

【关键词】 小学英语教学法;特点;多媒体教学;学生教学能力;提高措施

一、引言

《小学英语教学法教程》是五年制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英语专业学生第四学年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学时共两个学期,每星期仅设两课时。在第一学期学生有两个星期的见习任务,在第五学年毕业之际的最后一学期是毕业实习。为了使学生顺利圆满地完成见习、实习任务,笔者尝试着改变了过去的传统教法,运用了网络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并且深受学生喜爱,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现在把这些具体做法总结出来,以供批评指正。

二、《小学英语教学法教程》特点

《小学英语教学法教程》是为培养小学英语教师而开设的一门课程,教材是为加快提高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而编写,力求全面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英语课程改革的目标和理念。引导小学教师充分认识小学生的学习外语特点,为发展适合小学生心理、生理和认知特点的外语教学方法奠定基础。从中既能了解小学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又能学习到课堂教学管理技能、技巧、词汇、语法和语音教学,适合低龄儿童的语音教学技巧等。但是由于教材内容大部分是用英语编写,其难度超过了学生的实际能力,经过调查全班同学都有为难情绪,因此,对于教师对于教材作了适当的处理,又根据学生急需的见习与实习知识,作了教学模式上的改变,摒弃了“一言堂”和“满堂灌”,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提高学生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生状况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专业学生是从初中起点入学,在学校需要经过五年学习,毕业后可获得小学英语教师资格。可是这些学生初中英语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又没有高考升学压力,加之,教材编写主要是用英语编写的,难度较大。所以学习积极性不高,造成近年来英语教学法课程形同虚设。学生满足于考试 能及格,教师教得累,教得苦,教学实效不高。因此,在见习与实习期间,很少有学生能独立、成功地上好一节课,设计出合理、科学的教学设计。

四、具体操作方法

1、有效利用网络资源

利用网络资源,挑选整合优秀小学英语教学视频,放给学生看,在播放之前,要求学生带着下列问题观看:教师用了哪些课堂用语?这节课大致有几个环节?每个环节用时多少?教师提问了哪些问题?共有多少学生参与了课堂教学?教师的板书内容是什么?本课的教学难点是什么?你认为在这节课上学生快乐吗?假如你是一名学生你在这节课中学到了什么?你还有更好的建议吗?

2、分组讨论

整理以上问题,开展分组讨论。每个小组6-8人,组长负责分工,直到最后汇总,每个小组都指派代表将各组的成果利用幻灯片展示出来。展示期间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对比、分析,评比出各个组的等级并能说明原因。通过分组讨论得出结论,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互相学习、交流、取长补短,也正符合美国学者纽曼从学生的活动方式角度提出的: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方式,它是行为参与、情感参与或认知参与方式及社会化参与的有机结合,其中学生的行为方式是载体,认知和情感因素表达了学习方式的实质内涵。研究表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新课程倡导体验、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

3、设置问题、实践、参与

在观摩网络上的教学之前,教师经过事先备课,预先设置好问题,例如,将网络上教师的板书删掉、或者将教师组织课堂的语言删掉、将教师要提问的问题也删掉等等,而由学生来参与将删掉的部分补全,此时,最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个个跃跃欲试,气氛最是热烈,纷纷展示各组汇集来的成果。最后教师再把原教学视频材料播放出来,进行对比,每次都会有比原来视频中更适合的答案,我们就可以给原视频材料进行更改,使之更加完善。在板书设计方面,我们的学生尤其尽显个性特色。例如在小学英语教材中有关于食物、水果、动物、天气、家庭成员等的对话教学中,08级和09级的同学竟都能用很生动的简笔画将板书设计得形象、简练,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没有调动学生来亲自参与设计,他们的潜力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在班级内,在教师和同学面前展示出来的,学生本人也许发现不了自己的优势,也不会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4、模拟课堂,实地演练

通过观看、讨论、对比、评比网络教学,学生尝试亲自体验当教师的角色。针对不同的课堂类型,分组合作分析教材、确定教学三维目标、确定重、难点,分析学情,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板书,利用业余时间制作课件,模仿优秀教师的说课材料以及教案设计,完成各自的教学设计任务,在教学设计完成后,各组推选代表在全班面前扮演教师角色,有时,他/她的任务是一次说课,有时是像真正的教师一样上一节课,或者组内分工,每人上几个片段,下面的学生充当学生角色。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角色还经常故意要刁难教师,这是考验当教师者智慧的时机,如果处理不了,那么可以停下来,我们就这个问题讨论,如果你是教师,此时你应该怎么处理,大家集思广益,结合〈小学英语教学法教程〉中的具体篇章中对于课堂中故意捣乱的学生的处理办法,得出许多切实可行的策略来,作到了理论联系实际。

五、结语

本杰明·富兰克林曾经说过: “Tell me , I forget ; Teach me, I remember; involve me, I learn”。恰当地说明了参与的 必要性,要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就要让学生有事做,不能让学生只当观众,而是要他们当演员,要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让每个学生都亲身体验,都尝到参与的乐趣,成功的乐趣。通过网络,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学会如何设计教学、说课、如何驾驭课堂、如何处理课堂中的意外事件,以及如何掌握教学技能等等,对于教学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轻松完成见习任务,又能在实习中逐渐走向成熟,顺利走上讲台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第4篇:小学英语教育实习总结范文

【关键词】教师培训 项目 小学英语 实践反思

引言

本项目以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做好2016年自治区级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组织实施和参训学员选派工作的通知》要求为依据,为提高自治区各地小学一线英语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使其掌握新的教学理念、方法和策略,并切实结合培训前的需求调研,确定了对小学英语学科的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训目标和实施方案。

一、项目实施概况

1.目标和主题:本项目以“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的提升”为主题,总目标是通过培训提升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为自治区各地小学培养一批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领头人,发挥其教学名师、高端人才的辐射作用,从而对所在地的小学英语教学和研究产生影响、提升新疆小学英语整体教学水平。围绕培训目标和主题制定的具体目标是:(1)结合案例领会并掌握新课标要求,并能在课堂教学中实施;(2)领悟小学英语教学研究前沿动态和教W理念,并熟练掌握教学设计思路及授课方法。

2.实施过程。根据既定计划,整个培训过程分3个阶段,各阶段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组织和管理:

(1)集中研修阶段:针对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主要内容,集中培训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主要采用案例引领、讲座释疑、参与研讨、互动交流等方式,内容涉及教育教学专业知识、学科教学基本技能,重点是布置总结阶段的汇报展示任务;第二阶段:主要采用小组合作、汇报交流等方式,具体任务有:小学英语微课制作及课堂展示,规范汇报课教案和说课稿并上汇报课,语音训练成果汇报,小课题选题汇报等。

(2)“影子教师”实践阶段:本阶段研修采用导师“传帮带”的方式,学员依据“任务驱动”模式完成培训计划,计划主要内容包括英语教学能力训练、班主任工作训练、校本课程开发及小课题研究方向等。

(3)反思总结阶段:参加或观摩培训期间小学英语班组织的“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比赛” 并撰写教学反思或评课记录,撰写实习实践阶段学习心得并交流,撰写校本课程开发或小课题研究选题报告,并做交流、总结和汇报。

以上三个阶段训练,前期主要从案例分析入手指导学员进行教学设计,经专家指导后走入课堂实践设计,最终使教学训练走向课堂。同时,进行小课题研究选题的确定及前期研究工作指导;“影子教师”实践阶段以“任务驱动”来指导参训学员完成培训,“影子学员”与指导教师共同设计“影子教师”培训计划。该阶段结束时,撰写小课题研究选题报告及培训总结。

3.培训成果和学员反馈。培训结束时,参训学员以各种方式呈现了本次培训的学习成果:汇报课教学设计及说课、听课记录、教学反思、数字故事、微课作品及小课题研究选题等,圆满地完成培训期间的目标任务,使本次培训达到了预期目标。具体来讲,经过集中培训和影子培训培训,参训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更新,小学英语“词汇教学”和“阅读教学”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有较大提升,部分教师开展校本研究、小课题研究的意识逐步萌生、科研计划初步形成;通过赴内地参观学习,参训教师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活跃了思维,更为重要的是,对参观地文化名胜和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最终升华为炽热浓厚的爱国之心和投身教育的报国情怀,纷纷立志将为边疆教育事业振兴而尽一己绵薄之力。

培训结束时项目组对参训学员就本次培训的组织实施和培训内容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表明:

(1)本次培训的优点及给学员留下的深刻印象是:学科专业培训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多样,对今后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启发很大;赴小学英语教师优质课比赛现场观摩并聆听专家点评,课堂观察和评课、说课技能得到较大提升;学习用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微课制作辅助英语教学,对丰富教学手段提高专业化技能有非常突出的效果;学员参加模拟小学英语词汇课实践教学及说课、评课,班级举办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擂台赛等实际教学技能训练活动,切实提升了参训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任务驱动、小组合作等方式使学员互助合作,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发挥了重要作用。

(2)学员对该项目今后改进的建议:希望多组织这样以提升教师学科教学技能和专业化水平为目的、“接地气”的培训;希望有更多的机会与一线教师、教研员就学科教学方面的困惑、问题开展面对面研讨;建议多开设一些能提升学员开展小课题研究能力的课程及有关科研方法的课程。

二、项目培训效果测评

培训期间承训单位对学员发放了调查问卷,对来自全疆各地州的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和受训学员的培训需求及本次培训效果进行了调查。

测评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本方案设计的培训目标结合一线小学英语教师的实际需求,针对性强,能够切实帮助参训学员将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贯彻实施,解决了一线教师教学工作中的实际困难,特别是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课堂观察和评价、小课题研究选题等方面收获尤为突出。

对本次培训内容及课程安排,100%的学员表示,本次培训中的优秀教师现场观摩课、优质课比赛及专家点评、与一线教师教研员面对面研讨,特别是班级全员参与的“小学英语词汇课模拟课堂”授课和听评课活动以及班级自主举办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擂台赛”对其帮助很大,认为本次培训活动对于提高学员的实际教学能力、观课评课能力及教研能力非常实用,能在以后教学过程中极大地帮助他们改进教学设计和实施。

大部分受训学员在问卷调查中都表示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参加类似本次培训这样的活动,承训单位能多安排组织自治区专家及一线优秀教师进行授课、点评及面对面研讨,并且最好能定期开展此类培训活动。

以上关于培训目标和内容的调查结果表明本次培训取得了预期效果,学员也对本次培训效果表示非常满意,并纷纷表示将会在回到原单位后在教学教研工作中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对新疆各地州小学英语教学起到引领作用。

三、分析与反思

本次培训工作顺利完成并达到预期目标主要得益于培训工作的组织和准备工作到位,特别是培训方案经过专家论证、项目负责小组修订后,培训目标更加明确、针对性更强,并由项目小组精心组织安排、严格落实方案计划,最终使学员在培训中更加有效地解决了教学教研工作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本次培最大特色就是实效性。本次培训以 “自主、合作、探究、反思、交流”等体验式培训活动为主,力求所有的培训环节都做到“接地气”,即所有培训活动的都力求搭建高校英语教育研究专家、一线教师教研员与参训学员探究、合作、交流的平台,具体体现在:(1)学员在教学理念、教学技能有所提升,集中培训期间的围绕小学英语词汇、阅读课等核心课组织的模拟课和优质课比赛使参训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学实践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2)所有的观摩课、优质课及学员汇报课后都有授课教师说课、专家点评以及与学员互动交流的环节,使参训学员在观课现场与授课教师和点评专家思维碰撞、有效更新教学理念、快速学会并内化教学技能;(3)所有高校英语教学研究专家及教研员的讲座专题均结合一线教师的教学实际和培训需求,将案例分析、互动研讨与理论讲授相结合,使参训学员当场解决诸如教学理念、教学技能、课题研究等方面的实际困惑;(4)培训过程中参训学员在过程评价和任务驱动的模式之下,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教学设计、课堂观察与评价、微课制作、汇报课说课等培训考核任务,最终达到了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的能力、教研能力有效提升的培训目标。

本次培训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部分参训教师表示逐步具备了参与小课题研究的意识,但对于课题申报、课题研究的方法等还是无从下手,希望今后的培训能重点解决教师参与课题研究能力提升的问题;(2)小组合作协同完成培训目标任务的模式虽然极大地调动了部分学员参与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了不同智能模式学习者的创造性、想象力,但也在高涨的小组合作和团队精神的热情之下,掩盖了个别学员敷衍了事、懒惰拖延的不良现象。

四、结束语

第5篇:小学英语教育实习总结范文

以上教学行为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学生在教师的教学指导下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或进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应该改变自己的“问题”教学行为了。

首先,改变权威态度。教师的态度对于良好的英语课堂学习氛围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一句赞扬的话,时不时的灿烂微笑,会让课堂熠熠生辉,会使学生更有热情学习英语的。[3]教师摘下“权威”的帽子,与学生平等对视,多听听学生的看法,会让学生更有积极性。

例如,我在实习时曾上过一节关于小动物的课,我先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喜欢小动物吗?有没有同学养过宠物呢?哪些动物可以当成宠物养在家里呢?这些问题一提出,同学们纷纷积极地发言,尽管他们只能用中文回答,但这毕竟是从学生自己口中说出来的,说明他们对一些动物确实有兴趣,这时老师再适当地导入相关的英语单词,学生便能很快就掌握了本节知识。这样的师生互动、交流,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活跃了他们的思维,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改变教学模式。教师要认真钻研教科书中的课文内容,尽量在课堂中创设一些栩栩如生的情景,如打电话、购物、生日聚会、野餐、旅游、问路、看病等,为学生提供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每当孩子们进入角色,成功地做成一件事,他们便情不自禁,喜形于色,从而兴趣倍增、信心加强,动机和情意都会受到很大的激励。

三、改变传授技巧。教师要让学生学会探索,会发现。教师首先应善于总结学习的规律,并努力让学生也掌握这些规律。如,在教名词的单复数形式时,教师就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其变化的一般规律,即多数的名词复数形式都是在单数形式的后面直接加上“s”或“es”。学生慢慢掌握了这一规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去注意一些特殊规律,如以辅音加“y”结尾的名词,其复数形式就是把“y”改为“I”再加“es”。还有一些更特殊的形式,如“sheep” “people”等为单复数同形名词。掌握了类似的一些学习规律后,学生会发现他们的学习效率也会因此而提高,从而也就激发了他们自主学习的热情。

四、改变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设计一些任务型教学活动,因为这类活动可以自始至终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具体任务活动来学习语言,让学生为了特定的学习目的去进行特定的语言活动,通过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来获得和积累相应的学习经验。这样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将不断地体验成功的喜悦,并真正发挥其主体作用。

五、改变呆板教材。教材是学科知识的载体,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对象,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但有些教材内容,呈现方式比较呆板、抽象。教师可以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有目的地对教材内容进行改编和加工,使教材变得生动活泼,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例如,讲授“It’s red”这课时,笔者利用教室里的一切物品,让学生先用中文描述出来,再转化成学的新单词,这样学生就能更透彻地理解教材内容了。

六、改变评价模式。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尺度,这不但具有甄别和选拔的“精英主义”功能倾向,还压抑了大部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潜能,使他们成为应试教育下潜在的牺牲品。因此,评价形式就应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学生平时参与各种英语教学活动所表现的兴趣、态度和交流能力为主要依据。可采用口头表扬和精神奖励的方式,如奖给小红花、红星、纸制奖牌等。特别要注意对学习后进的学生所取得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4]

总之,教师在当今教育改革年代,一定要加快转变教学观念,并将新的理念转化为新的教学行为,认真总结反思,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前进。教学中,要根据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富有情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知识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恰到好处地发挥电脑辅助教学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率,采取行之有效的多元评价方法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只有这样,以新的理念,用新的教学行为认真地组织、引领学生自主求知,才能真正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薇薇.小学外语教学改革初探[J].中小学外语教学,8:12—14

[2]于勤.2001,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管理[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1:29—31

第6篇:小学英语教育实习总结范文

论文摘 要:教育实习全面考察了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个人能力,为其提高语言综合语用能力和教学水平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同时,教育实习中反映出的问题也是对我们教学效果和质量的反馈。本文通过分析教育实习中出现的问题,探究“英语教学法”课程现状,提出了改革“英语教学法”课程的一些举措。

一、引言

“英语教学法”是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中一门集理论和实践于一体的重要课程,为即将走上教师岗位的学生提供了必要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了解国内外教学流派及理论,加深对中小学课堂教学环节的理解,掌握必要的教学技能。但教学能力的提高不是仅仅通过课堂学习就能够完成,课堂上提供的试讲机会毕竟和现实有一定的差距,学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而教育实习是对“英语教学法”课程教学效果的最好检验。笔者所在的学校已经进行了近10年的教育实习,从中反映出的问题表明“英语教学法”课程改革迫在眉睫,目前这种纸上谈兵式的教学方式无益于学生实际教学技能和水平的提高。

二、教育实习中反映出的问题

笔者所在的学校同2所省级重点高中、2所省级重点初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每年9月安排实习生到上述实习基地进行为期8周的实习,实习内容包括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实习。作为实习带队老师,通过同实习基地老师的交流,旁听实习生讲课等形式发现实习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语言基本功不扎实

虽然已经过了近四年的专业学习,但很多实习生的语言基本功不够扎实,具体体现为语音语调不准确,语法基础薄弱,讲不清楚语法概念,课堂用语不规范、较单一、口误多等。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主要是通过听、说、读、写、译等时间活动来学习的,这就要求教师首先有系统且扎实的专业技能。初高中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实习生由于专业基本功不扎实而出现的问题很可能会误导学生,甚至降低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2、教学方式方法单一

在教学法课上已经学过了教授语言知识的理论和技能,可在实践中实习生又采用了他们熟悉的老套路,即“讲解-呈现-练习”,教学缺乏创新和灵活性,没有体现 “做中学”的教学原则,往往只注重语言的形式和结构,忽略语言的意义和功能。比如,在一堂高一的英语课上,实习生作为讲授者成为课堂的中心,她既没有介绍课文相关背景知识,也没有很好地为学生创设语言情境和引导学生去理解课文,只是枯燥地讲解单词的用法,然后翻译难懂的句子,又回到了过去的语法翻译法的讲授模式中,结果是几乎2/3的学生在睡觉。如此单一陈旧的教学方法仅仅是单方面向学生灌输知识,不仅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根本不可能达到新课标中的“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语用能力”的目标。

3、教学研究能力欠缺

当代著名科学家杨振宁说过:“培养学生就是教他自己去找路,而不是教师领着走路,更不是抱着走路”。教师只有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师,才有可能取得较好的教学质量。很多实习生抱怨给她们的班级太差,学生掌握的词汇太少,初中的知识太简单,几句就讲完了,很少有实习生会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观察自己的课堂行为。孰不知教学研究是教学发展的基础,只有通过积极反思自我,分析评估自己的教学行为,在教学实践中开展科研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4、驾驭课堂的能力有限

驾驭课堂的能力包括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中学生都有好奇、爱动、好表现的特点,而新来的实习老师常常成为其课堂谈论的对象,而实习生没有教学管理经验,对违反课堂纪律的情况或束手无策、听之任之,或是严厉地高声呵斥,甚至有变相体罚的情况出现。缺乏课堂管理的经验,实习生就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也就无法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三、“英语教学法”课程现状

1、课时少、讲解粗

“教学法”课程只开设半学期,共计34学时(2学时/周),但要讲授的内容涉及18章之多,因此教师多粗略讲授理论,忽视了隐藏在教学行动背后的思维技能,学生是被动地被灌输知识,很少积极地思考讨论,这也导致结课后对该课程印象淡漠,在实习中根本不能把课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教学联系起来,理论不能指导实践,和实践相脱节。

2、教材旧、兴趣低

笔者学校目前使用的是王蔷主编的《英语教学法教程》(第二版)。该书基本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通过反思、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该书既无教师用书也无相应配套教材,缺少对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对国内外前沿教育教学理论涉及不多,每一章节结束也没有练习、思考题供学生使用,教材中的实例已和现代实际脱节,因此学生在阅读该书时普遍兴趣不高,觉得枯燥乏味。

3、教学方式方法单一

“教学法”课程是2个班甚至4个班合堂上,因此在有限的课时里,老师无暇顾及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因材施教的人性化教学,也难以开展有效的课堂讨论活动和试讲活动,该课程内在的教学实践性质没有受到充分的重视,老师的灌输式教学使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机会和质疑批判的精神;其次部分教学法任课教师自己都缺乏对中小学教学活动的了解,既没有在中小学教学的经历也也没有深入中小学进行过调查研究,因此讲起课来很吃力,抓不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方式难免陈旧单一,难以保证教学法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

四、“英语教学法”课程改革的几点举措

1、强化师资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者,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其作用不容忽视,“教学法”任课教师的水平直接影响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现实的教学形势不断变化,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加强理论学习,了解国内外前沿的英语教学动态,有一定的中小学教学经验或定期去中小学听课,走访优秀教师,及时获取第一手资料,要从向学生灌输现成知识转变为帮学生建构知识,从给学生提供标准答案转变为与学生共同寻求新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法”课程的前瞻性和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

2、改革教学方式方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是“教学法”课程的主体,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要帮助学生建构起一个自主体验、探究合作的学习平台,从向学生“授之以鱼”转变为“授之以渔”。

(1)改变灌输知识的陈旧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例如对国内外教学流派的学习可以先向学生介绍一些相关书籍,让他们在课后自行阅读并分小组进行讨论总结,然后在课上进行汇报,其余小组可就不理解的地方进行提问,最后教师查漏补缺并进行总结。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还真正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开展多样化的课堂活动

传统的教学方法多注重知识的接受和储备,忽略了学生主动探究和实践。教师通过开展多种课堂活动,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感知、参与合作,以此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归纳总结。以听说读写教学技能的训练为例,教师让学生从网络下载不同版本的初高中英语教材,自行挑选一课进行试讲、说课或专题讨论,然后全班进行点评,总结出授课原则和方法,最后教师进行补充总结;充分利用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观摩全国各地名师讲课录像,然后谈感想,谈体会。以上的这些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开拓了视野,了解了实际教学,还通过自身体验获得了知识,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切都是传统教学法课程所无法企及的。

(3)合理使用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旧教学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开展有效教学的需要,教师要开阔教育视野,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将枯燥难懂的教学理论知识配以图文声音或动画效果使之变得直观生动,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拓宽了“教学法”课程的内涵和外延。同时,老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课件评比,提高学生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她们以后的实习打下良好基础。

3、充实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实际教学形势的变化日新月异,而编写教材的速度远远落后,因此这就要求教师改变过去那种“教教材、学教材”的窄化教学理念,开发多样化课程资源,充实教学内容。国外有研究表明,一套教材的利用率最多60%,而教师往往忽略了大众传媒等更为广泛的非书面印刷品资源。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多阅读《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基础英语教育》、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小学版)等期刊杂志,及时了解中小学教学动态并向学生介绍相关信息,开拓他们的视野。

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策略,即每个学生至少去中小学听课1次,每学期定期请中小学教学名师到学校做专题报告会,为学生答疑解惑。这样学生对中小学英语教学实际状况有了更直观的了解,也能获取课堂上学不到的有关教学和教学管理方面的宝贵经验,有利于他们在实习中较快地进入角色,积极探索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科研水平。

4、加强学生师德教育,树立正确教育理念

很多学生错误地认为学好专业知识就能当一个合格的老师,其实不然。所谓的“传道、授业、解惑”,就是要把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既要完成科学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的养成。首先,教师要做到言传身教,加强自身修养,因为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体现新的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的示范过程。其次,敦促学生在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学习,并向他们介绍优秀教师的典型事迹,加强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

五、结语

教育实习环节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教学机会,同时也是对他们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挑战,而实习中暴露出的问题往往如实反映了我们在教学中的不足和偏差。时代在变化,中小学教育现状在变化,旨在为中小学培养英语教师的“教学法”课程更应该进行改革。本文分别从师资、教学方式方法、教学内容和德育4个方面为该课程的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以此减少教学的盲目性,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真正地学有所获。

参考文献

第7篇:小学英语教育实习总结范文

[关键词]民族院校;英语教育专业;教师教育类课程;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教师教育课程广义上包括教师教育机构为培养和培训幼儿园、小学和中学教师所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类课程。本研究专指教育类课程。英语教师教育类课程旨在使外语系学生拥有现代教育理念,掌握必备的英语知识和技能,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备英语教师专业素质、教书育人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本文运用实证研究法,针对2010版甘肃民族师范学院英语教育专业的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及实施情况进行了较全面的调查,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总结了存在的问题。旨在为我院英语教育专业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比较科学的依据。也可为其它民族师范院校的英语教育专业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提供参考意见。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1.学生对“英语教师教育类课程”在教育实习中的价值评价;2.学生对“英语教师教育类课程”在课程设置、课程资源、教学方法、教育实践方面的评价。

(二)研究对象。本研究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外语系英语专业完成教育实习后返校的大四学生为调查对象,样本由来自不同民族的185名学生组成。

(三)研究工具。调查问卷是笔者在与教师教育类课程任课教师、英语专业学生访谈的基础上,查阅文献后,自行设计。为保证问卷质量,对30名学生进行了预测,根据调查数据分析了问卷的效度和信度后,修订而成。调查问卷包括五个维度:“英语教师教育类课程”在教育实习中的价值、课程设置、课程资源、教学方法、教育实践。为避免学生答题时具有倾向性,项目编排时穿插了5道反向题。问卷采用利克特量表。正式测试时,发放问卷185份,回收有效试卷168份,回收有效率为91%。借助SPSS(19.0)重新编码问卷中的反向题后,分析了测量结果。

二、英语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现状

外语系2010版的课程体系总体设置为“平台+模块”,教师教育类课程平台包含教育基础课程模块、教育发展课程模块、教育选修课程模块。教育基础课程模块由基础心理学、教育学原理、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实务、教育心理学构成,每门课2学分、共10学分,占总学分的4.59%。教育发展课程模块仅包含“英语教学论”,2学分,占总学分的1.83%。教育选修课程要求至少修满12学分,占总学分的5.47%,其中课程教学策略、语言学习策略、经典教学案例赏析、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为外语系学生的限选课,每门2学分。其余4学分需选修教育科学系所开课程。教育见习和实习属于实践课程平台的专业实践课程模块,共分,占总学分的4.14%。甘肃民院运行三学期制,即每学年度包含秋、春、夏学期,后者仅有7周教学时间。教育选修课程集中在第6学期开设、教育实习在第8学期进行、其它课程均在大二或大三上学期完成。

三、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对“英语教师教育类课程”在教育实习中的价值评价

教育实习有检验高师教育质量的目的,因此有必要根据师范生的评价进行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的调整。关于学生对“英语教师教育类课程”在教育实习的价值,笔者设置为5级:很小、小、一般、大、很大,依次赋值从1至5。从表1可知,学生对教师教育类课程在教育实习中的价值评价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英语教学论、课程教学策略、教学实务、经典教学案例赏析、基础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原理、英语课程标准标解读、语言学习策略、现代教育技术。英语教师教育类课程各模块在教育实习中的价值依次为:教育发展课程(均值为3.97),教育选修课程(均值为3.37),教育基础课程(均值为3.19)。78.8%的学生认为英语教学论在教育实习中的价值大或很大、标准差(.984)也表明学生的意见比较一致。“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实习中的价值评价均值最低(2.82),

这可能和有些实习基地缺乏多媒体设备有关。在教育选修课程模块中,大部分学生认为“课程教学策略”和“经典教学案例赏析”在教育实习中的价值大,而“语言学习策略”和“新课程标准解读”对教育实习的帮助较小。

(二)学生对“英语教师教育类课程”的评价

关于学生对“英语教师教育类课程”在课程设置、课程资源、教学方法、教育实践方面的评价,笔者设置为5级:完全不适合、基本不适合、一般、基本适合、完全适合,依次赋值从1至5。

1.课程设置

英语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方面主要存在如下问题。其一、学分所占比例过小。教师教育类课程约占总学分的11%,占总学时的12.63%。75.8%的学生认为选修课学分过少,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求选修课程。教育选修课程虽说有12学分,但因为外语系所开设的4门课程是限选课,学生只能选修4学分的教育科学系所开课程。其二、教育选修课程开设时间过于集中。66.7%的学生认为选修课程集中在第6学期开设,安排时间过于集中。并且,每门课程30个课时,在一周内完成,教师和学生上课强度大,降低了上课的质量,不利于学生掌握授课内容。其三、重理论轻技能。73.2%的学生认为我院开设的教育选修课程过于侧重理论讲授,轻视技能训练。60.6%的学生认为“教学实务”在教育实习中的价值大或很大,这正反映了学生期望在教师教育课程的学习中掌握教学技能的心声。

2.课程资源

其一、课程类型和内容单一。高达90.9%的学生认为不能选到自己喜欢的教育选修课程。63. 6%的学生认为教师教育类课程种类较少、仅有18.2%的学生认为教材内容丰富新颖。在课程内容上对最新的教育研究成果和基础教育改革的动态没能及时加以反映,缺乏时代感和针对性,地方民族教育、民族心理等内容从未体现。缺少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发展领域的课程。其二、班级人数过多。英语教师教育类课程大多数是大班上课,75.8%的学生认为班级人数过多。这导致课堂活动难以开展,学生无法在实践中加深对教育理论的理解。其三、师资力量薄弱。教育系老师除了担任本系的教学工作外,还要承担全校的教育基础类课程的教学任务。尽管学院在夏学期聘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但仅有15.2%的学生认为收获大。27.3%的学生认为教师教育类课程的任课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

3.教学方法

90.9%的学生认为英语专业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66.7%的学生认为不能联系中小学实际进行教学,72.5%的学生认为不注重学生体验和参与。75.5%的学生期待教师在课堂中进行案例分析和实例讲解。在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现自我的舞台,使他们在参与探究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更加有效地掌握教学技能。

4.教育实践

教师教育类课程目的之一是让学生掌握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和科研所需要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形成较强的自我发展和创新能力,而教育技能的掌握来源于形式多样的实践。甘肃民族师范学院课程设置方案中的专业实践模块主要包括分的教育见习和实习,实践课程在整个教师教育课程中所占比例较小。60.6%的同学认为教育实践环节薄弱,教育实习基地较少,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实习需求。有的实习基地地处偏远,班级及学生人数非常少,实习生没有充分的实践机会。有的学校不需要英语实习教师,英语系的学生只能担任其它课程的教学工作。97%的学生认为试讲指导提高了他们的教学实践能力,这和甘肃民院外语系重视试讲指导工作,安排得当、组织得力、教师敬业紧密相关。作为教育实环节的教育实习,安排在第8学期,教育实习的第一周是教育见习时间。在教育实习前,学生接受中小学英语教学实践的机会很少。这种教育实践模式容易导致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的脱节,师范生的学习从时间上分成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两个阶段,理论学习阶段缺乏实践体验与感悟的融通,而实践学习中又缺乏理论及时有效的指导。

第8篇:小学英语教育实习总结范文

这三个多月里,我收获了知识,收获了技能,收获了经验,更收获了快乐和感动!翻开记录每天生活的日记本,实习生活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

班主任工作篇

为什么最先提到班主任工作呢?因为我在班主任工作中收获最大。我担任的是四(2)班的班主任。犹记得实习的第二天下午,我站在教室外面的走廊,焦急地等待着龙老师将我介绍给学生,当时一直烦恼着进入教室之后该怎么做,说些什么,还没想好答案,龙老师已经叫我进去了,龙老师开始向学生介绍我,而我还是很拘谨,不知道说什么,只是微笑地看着一张张陌生的笑脸,就这样我的班主任工作开始了。

在管理早午读中逐渐成长与进步

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包括:跟早读午读、批改作业登记本、早操、送放学。最初的时候,学生完全不把我当回事,每天早上任由我在讲台前一遍又一遍地强调拿出作业本和早读,他们就是无动于衷,继续聊天、吵闹、追逐,每次都是到了上课还没收好作业,更别说是进行早读。面对这种情况,我感到挫败,但不气馁,毕竟才刚刚开始,挫折是难免的,努力寻求改变的办法。某一天,一个学生对我说:“老师,你不能这么温柔(性格使然,不是我能控制的),要是你像龙老师那样严格,我们就不会这样了。”

诚然,小学生很精,知道对于不同风格的老师要不同对待,但我实在严格不起来,因此,我只能寻求别的解决办法——不再只是站在讲台前喊破喉咙,而是直接走到每位学生的身边,督促他们拿出作业本和课本,此时他们会理直气壮地回答:“组长还没有收作业,班长还没有带读。”听到这样的回答,我虽然很火大,但还是耐心地向他们讲道理——读书是自己的事,不是为别人而读。通过这样的方式,早读和午读的情况有所好转,大部分学生还是能够听劝,认真读书。一段时间之后,大部分学生变得比较自觉,在我走进教室之后,聚在一起打扑克的学生能够自觉收起扑克牌,回到自己的位置准备读书;发呆的学生看到我的眼神后,开始翻开书包,拿出作业本和课本;这是我感到欣慰的,让我体会到工作的成就感。当然还是有几个“调皮份子”继续我行我素,不遵守纪律,无论我说多少次还是不读书,最后我也无能为力。

批改作业与试卷,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早读结束之后,我协助龙老师批改学生作业,最初我负责批改作业登记本(学生记录每天各科的作业),这项工作比较简单,只要在每个本子上批上“阅”字就行。后来我开始帮龙老师批改语文的字词本和练习册,因为不是本学科的知识,我对于语文还是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龙老师非常认真地向我说明应该怎么批改作业,刚开始我为给学生打多少分感到为难,担心所给的分数与龙老师的差距太大。后来,龙老师在我批改作业时指导我该注意的地方以及给分的标准,慢慢地,我开始有所领悟,不再那么小心翼翼,开始学生的作业本中写上评语(对于小学生,要多给予鼓励),表扬认真的学生、进步的学生,批评懒惰的学生、马虎的学生。

而每次语文测试之后,我负责批改试卷中的客观题和最后的成绩统计,每一次我都会将基础知识做得很差的学生记录下来,隔天早读的时候将他们叫到走廊,让他们反思自己在早读和午读的表现,要求他们自己说清楚接下来应该怎么做。同时我尽量在每一张试卷上写上评语,让每个学生认识到自己在测试中的表现,最后我将学生的成绩输入excel表格中,对每一次考试成绩进行分数段、及格率等的统计,方便老师分析考试情况。而在学期的最后,我将所有的成绩汇总在一起,统计每个学生每一次考试的分数和排名,并绘制出每位学生的曲线图表,让学生了解自己本学期的学习情况,在这个过程中,我意识到信息技术其他学科的用武之地,实现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评价。

批改那么多的作业和试卷,有时觉得挺累的,但是我觉得很值得,也很乐意。在批改学生作业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况,更加客观地认识每一位学生,同时能够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和教育。

主题班会,龙老师悉心的指导

实习进行一个多月之后,我基本了解了四(2)班学生的情况:大部分学生很乖、很听话,学生认真,但班里的学习氛围也存在很多的不足,于是我开展了《创建良好的班风》的主题班会。总体上我能够很流畅地开展此次班会,学生也比较配合,但也存在很多的不足,课后龙老师针对我的不足提出了很多建议,真是受益匪浅,也让我明白经验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家长会,家校沟通的重要性

每学期的开始和期末,学校都会举行家长会。第一次家长会,我错过了,当时龙老师很惋惜地对我说你应该过来看看的,她向我说明与家长保持良好关系对教育学生的重要性。听了老师的话,我觉得自己错过了真是遗憾。

但幸运的是还有学期末的家长会,那天我参加了,也收获了。那天从四点半到六点多,龙老师始终以学生为中心,介绍班里的总体情况,邀请家长一起观看今日说法视频,向家长提出“以身作则”的请求,我想在场的家长听了龙老师的话,都能够放心地将孩子交给她。通过此次家长会,我学到了该如何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

龙老师的言传身教,让我明白教师的价值

每次我遇到不懂的地方,龙老师都非常耐心地指导我,还经常以自己的实例告诉我怎样当好一名教师——向学生和家长提交满意的答卷,获得学生、家长、领导的肯定就是教师的价值。从龙老师身上,我学到对学生的负责,对外在荣誉的淡泊,认识到教师的成就在于教给学生知识,教会学生做人。

一学期的班主任工作真的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与技能,当然在实践中我也发现自己身上有很多不足,例如我还是无法让那些特别调皮的学生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在此,要特别感谢龙老师对我的信任,放手让我管理班级,让我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得到很大的锻炼。

教学工作篇

教育实习的第二大任务——教学实践。我担任的是四(2)(3)班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同时也客串两个星期的音乐教学工作。

信息技术教学,考验我的教学策略

得知学校没有机房的那一刻,我就知道这将是一项很大的挑战。最初的几个星期很煎熬,尽管每一次都很认真地备课,睡觉的时候还不忘构建上课的美好画面,可是走上讲台的那一刻,所有的准备都是徒劳的,整个教室比菜市场还要热闹,上课纪律非常差,所以我只能放弃上课,把时间都花在管理纪律上,可是任凭我喊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继续吵闹,一节课就在吵闹声中结束了。

面对这种状况,我不断思考着该怎么改变,这是一个考验我智慧的机会。最初的方法是小组竞争学习,在课堂上提问,回答问题的小组加分,最后评出最优小组和最差小组,分别给予奖励和惩罚。这种方式还是起到一定的作用,由于没有当场的奖励,这种方式维持了三个星期,就不管用了。

第一招不管用了,我只有进行第二招——神秘礼物诱惑:认真上课的同学可以在学期末获得老师的神秘礼物。可是“神秘礼物”太过神秘了,学生关注点不是“怎么做好才能获得礼物”,而是“老师,神秘礼物是什么?”上课的时候继续吵闹,所以这招宣布无效。

第三招——看电影诱惑:“前二十分钟你们认真听课,后二十分钟我就播放电影”。孩子们总喜欢记住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而完全忽略自己不想听的部分。——听到可以看电影,全班学生很兴奋。可是呢,前二十分钟继续吵闹,到快下课的时候就来质问我:“老师,你没有播电影。”听到这样的话真是哭笑不得。所以这招也不是长久之计。

比较管用的一招——开通电子邮箱和博客,要求学生完成作业。信息技术教学很注重实际操作,学校没有机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这是可以理解的。我又希望学生真正学到知识,所以我申请了电子邮箱和博客,在每次课之后,我都布置了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完成作业,通过电子邮箱发给我,最后我将学生的作业上传到博客上,给出评论。采用这种方式,课堂纪律改善了很多,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听课,课后也认真完成作业,遇到不懂的操作会通过qq向我询问。每次下载或是上传学生的作业时,我都感到很开心,感谢学生的支持。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实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在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其他学科教学中,而我在四(3)班的教学中实行的是将其他学科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中,四(3)班的学生比较调皮,课堂纪律很差,在四(3)班我更多的是管理课堂纪律:跟他们讲道理、要求他们抄写小学生行为规范、抄写语文古诗、齐读语文课文等,每节课都要花费大部分的时间整顿纪律,认真做到我所要求的往往是那些很乖很想听课的学生,而几个调皮的学生继续捣乱课堂,尽管最后能够把内容讲完,但都很匆忙,所以我对想要学习的学生很愧疚,同时也暴露自己在管理课堂上的不足。

一个学期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总算圆满完成了,虽然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一些挫折,但看到学生的作业,我还是感到安慰,至少我兑现对自己的承诺——让学生能够从信息技术课上真正学到知识。在此,要感谢程老师的信任,将学生交给我,让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不断探索。

感谢篇

第一天到四小,就感受到老师们的热情,这几个月我过得很开心。经过一个学期的实习,我很荣幸认识了学校的很多老师,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在此感谢领导和老师们的关怀,让我在这里不觉得孤单;感谢老师们的言传身教,让我明白如何当好一名教师;感谢学生们的喜爱,让我体会到成为一名教师的乐趣;感谢认真上课的学生,让我体会到工作的成就感;感谢那些调皮的学生,点缀了我的实习生活。

感悟篇

三个多月的实习,想说的东西很多,最后谈谈自己在这次实习中的感悟。选择了顶岗实习,事实证明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很多时候都在为晚餐犯愁,每一次回广州都很匆忙、很劳累。但是我没有后悔过,有舍才有得。

首先,我认识到教育好一个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尽管我每次都很用心,可是学生还是听不进去。我总结的原因是除了用心与耐心之外,更需要的是方法,而教育学生的方法和经验是我所欠缺的。

其次,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起初对于学生的一些行为,我实在无法理解,每天都有学生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而发生冲突,为什么强调了很多次的事最后还是没有做到……最后,我知道了,因为他们还只是10岁左右的孩子,这是他们的年龄特点,所以别忘了凡事多换位思考。

再次,我相信信息技术课可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一直以来,我都很排斥自己的专业,但是参加了信息技术骨干教师研修班之后,我改变了自己的态度,一直以来,信息技术的教学侧重的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可是却忘了情感态度的传授,技术的传授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传递才是一项长期而困难的事。

第9篇:小学英语教育实习总结范文

【关键词】美语;英国英语;高职;英语教学;分析

doi:10.3969/j.issn.1007-0087.2016.06.010

一、引言

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在六十多个国家中广泛应用。联合国现有193个成员国,南苏丹共和国是2011年加入的最新成员,其官方语言是英语。英联邦有53个成员国,英语是该组织所有成员国的共同语言,在绝大多数成员国中是第一或第二语言。美国没有加入英联邦,作为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和英国一样至今没有官方语言。美国全国范围内通用的英语是事实上的国语。美国英语,又称美式英语,简称美语,实际上是英语的一个变体。

凭借美国超强的经济、科技、军事、文化等实力,美语在世界上明显占据主流地位。然而,绝大多数关于英语的图书均以英国英语作为起点。冈奈尔・托蒂分析了两大类原因[1],首先英国英语至少在欧洲和前英国殖民地更悠久、更有声望,直到不久之前美语还被视为少教育、缺修养,许多欧洲国家教师不被允许有美国口音,而且从美国交流一年回来的高中学生会被保守老师打低分以示惩罚,好在当今这种态度已经几乎消失,尽管还偶有发生。其次,英国出版教材和词典向世界推销有悠久传统,美国尚未迎头赶上。

高职英语教学中,尤其是对于大学一年级新生来说,努力掌握英语语音、语法和词汇等的基础知识,刻苦练习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不得不重视美语风格,否则“南腔北调的混杂音,听起来既不顺耳,又影响交流思想的效果”(桂灿昆)[2]。

笔者在所任教的三个年级课堂上都提出一个关于美语风格的问题。对于英文字母Z的发音,学生几乎异口同声,是[zi?];接下来问,字母Z另有一个发音是什么,学生就出现了犹豫,只有少数能够回答是[zed];再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个别学生能够联想到英音和美音问题;最后考大家哪个是美音,竟然在三个年级学生中只有2015级一位女生说出了正确答案,[zi?]是美音。一个字母的发音问题,可以说明在大学前英语教育中,我国学生普遍使用美国英语,只是高职学生自觉领悟不够。

我院高职学生中有个别英语偏才,英语高考成绩优秀,或者口语表达出色。由于没有养成正确的英语单词拼读习惯,不少学生混淆了[a:]、[?:]、[?]、[?]等多个发音,而且不管后面是否有字母r一律加卷舌音,在模仿美语时出现了严重语音错误,后期改正需要下不少功夫。

周榕和陈国华(2008)考察了101名英语专业本科大学生,表现出更偏好美国英语的趋势,对美国英语的口音特点也有较高的识别能力,且多数人愿意以美国英语为学习模仿对象[3]。

美国微软公司OFFICE办公软件默认进行美国英语的拼写和语法检查,对电脑程序所识别的拼写错误加以下划线处理。一般情况下,红线表示严重错误,提醒加以修改;绿线说明可能存在问题,建议修改。个别情况下,系统无需经过输入者许可,会自动纠正错误。对初学者来说,不明白自动纠错的背景原因,会感到莫名其妙,不知所措,有时候处理起来十分麻烦。另外,对于语法等问题,OFFICE也使用绿色下划线来建议修改。高职学生学会并熟练应用这方面的技巧,对提高英语水平和将来工作有很大帮助。

高职学生入学时英语成绩普遍不高,英语表达不自信,分不清英音还是美音,个别学生英语厌学情绪强烈。高职学生失去了往日高考的巨大学习压力,又无法体会将来实习就业的竞争残酷,这就大大增加了提高高职英语教学效果的难度。无论如何,高质量的高职英语教学必须摆脱中式英语影响,应该重视美语风格,拿出更多智慧,根本解决制约学生英语水平提高的现实难题。

2016年九月,山东旅游职业学院(简称山旅SCTH)与蒙古财经大学(UFE)正式实施了“1+2+1”合作培养蒙古留学生协议,首批十一名学生在蒙古学习一年后到山旅选修酒店管理专业理论一年,全英语教学,再实习一年,最后回国完成一年学业,同时获得山旅专科毕业证和蒙古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证。这是山旅首次招收国外自费留学生,也创造了国内专科院校为国外本科院校留学生提供学历教育的中国高等教育先例。

二、美语和英国英语的差异特征

美语,具有美国民族大熔炉的特点,在美国也很少有人能说纯正的标准美国英语。本文归纳列举了美语和英国英语两种风格在语音、词汇拼写和语法等方面的基本差异特征,补充说明了电脑程序的拼写和语法检查等实用风格处理细节。

(一)语音

真正掌握一门外语,必须有声地来掌握这门语言,首先在语音、重音、爆破音、连读和弱读等细节处理上方法得当,技巧熟练。目前,笔者所进行的英语教改更多依托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智能手机、电脑、微云、QQ和微信等工具和手段,指导并检查学生朗读生词和短文音频,领会英语拼读规律,结合背诵比赛等形式,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英语国际音标科学简明,而美国音标不统一,也不方便书写,所以不适合初学者。当前大中小学英语教材通常提供英美两种音标。高职学生能够很快熟练使用手机查生词,在大学校园几乎见不到纸质英语大词典,曾经风靡一时的电子词典也已经日薄西山。考虑到实际排版需要,本文尽量少用音标特殊符号,对必须加注的发音均采用国际音标。

1. 区别于英国英语的美语单词三大发音特征。

①与英国英语区别最显著的是美语的卷舌音。美语单词中的字母r一律发音,尤其是在重读或轻读音节的结尾要发卷舌音。我国有不少英语学习者模仿美语发音时经常出现的问题是读不出卷舌音,还有一部分学生养成不良习惯,不分辨在[:]、[]等音之后是否有字母r,一律加读卷舌音。②对应英国英语中的[:],美语中部分单词(如calm, father, rather等)保持了英国英语的相同发音,但是美语更多单词又分化出三个不同的发音,即第一类banana, bath, dance, example, fast, grass, half, last, past, path等词中的重读元音字母a在美语中读作[],美语aunt“婶、姑、姨等”和单词ant“蚂蚁”成为同音词,也属于典型一例;第二类tomato“西红柿”和vase“花瓶”等单词中字母a美语发音[ei];第三类单词Berkeley, clerk, derby等美式发音为[:(r)],一些英国人也在和美国人趋同。③美语中name, pale与home, role等词的元音发音不够充分,不像英国英语的双元音那样完整和标准。

2. 美语单词重音两大特征。

英语单词的重音比较复杂,主要体现在双音节单词或更多音节单词中。单词重读有一定规则可循,但不是一成不变、包罗万象,美语和英国英语在单词重音方面的区别更是如此。因此,学生在学习英语生词中必须学会运用规律准确把握重音,也要留意例外现象。

重音可以在多音节英语单词中区分词性,如英语单词中一个重要的“名前动后”规则,即该单词作名词时重音落在前面的音节,而作为动词时就必须将重音移到后面。这类单词有:conduct(行为;指挥), content(内容;使满足), desert(沙漠;抛弃), insult(侮辱-汉语名词和动词两用), present(礼物;赠送)等,其中record(记录、纪录、唱片等)美语弱读音节的发音独特。另有defense, offense, research等单词也倾向于重读在前,与英国英语的标准发音明显不同。

下面是美语单词两大重音规律:

①在单词重音方面,美语对于从法语借来的词通常保留了词尾重音的习惯,这一点在英国英语中已经发生了变化,如attaché, ballet, café, cigarette, garage, massage, mirage, résumé, etc.②多音节单词,如:commentary, category, dictionary, inventory, secretary, etc.在美语中除了词首重音外,在第三个音节又增加了次重音。

实际教学发现,很多学生在学习英语生词时对单词重读不够重视,把握不准确。因此,在教改中检查单词朗读时增加了升调,可以充分判断学生是否准确掌握了单词重音,又可以真正解决词尾辅音、特别是爆破音的准确发音问题。鉴于大多数学生刚开始不习惯用升调朗读生词,在英语初期学习阶段将生词朗读检查确定为每个生词各读三遍:第一遍维持降调,借助学生的前期英语学习习惯;第二遍改为升调,强调变化,让学生感受升调的疑问、委婉、礼貌等语气;最后一遍重复降调,巩固学习成果。

3. 美语语调。

传统英语教学中,我国学生都熟悉降调和升调两种语调,前者多用在陈述句、祈使句、感叹句和特殊疑问句等的末尾,后者则常出现在一般疑问句的结束。英语实际表达过程中,学生应该学会使用英语的高、中、低三个语调等级,努力把握好升调或降调等的变化,结合单词、短语和句子重音,克服单调朗读现象和语气中断问题,才能真正提高英语口语水平。

一般来说,美语的语速比较缓慢,发音比较清楚,声音也比较响亮。在语调方面,美国英语的语调更加平稳。语调是当今公认的英美发音最大区别,也是当今语言学界任务最艰巨的研究领域之一。如何向学生提供养成标准语调的精确信息或者是模式,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我国英语教学中很多学生出现“哑巴英语”问题,经历过小学和中学义务教育阶段,再受过良好的大学教育,仍然解决不了英语开口难问题,难怪大学英语教师要背黑锅和骂名了。高职学生英语水平普遍较差,其实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轻松辨别英语发音是否地道,苦于难以入门,欠账又多,感觉到开口说不好英语会丢人,就干脆放弃练习或提问等机会了。因此,提高这些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难度更大。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更注重英语教学的针对性。

多年来,笔者所主持的英语教改主要采用英语生词三遍朗读法,首先指导学生建立单词拼写与音标的准确对应关系,开口准确练习并努力牢固记忆英语单词;其次,可以让学生在所习惯的降调朗读生词基础之上适应升调,进而触类旁通、彻底解决单句或短文朗读时中断太多、语气不连贯的严重问题。笔者在教学中鼓励并指导学生通过英汉双语背诵、手机自拍背诵视频方式来提高英语听说能力和综合表现水平。多年教改实践尚停留在模仿美国外教朗读的感性阶段,将来需要下苦功夫,努力提高完善。

(二)词汇拼写

美语和英国英语的绝大多数词汇在拼写上的区别是有规律可循的,其余少数需要单独学习加以掌握。下述六条主要规律中,前两条的认知度最高,第三和第四条充分体现了美语的简化原则,最后两条反映了动词后缀及其转化为名词的英美区别。具体如下:

1. 美语词汇中的or组合通常对应着英国英语词汇中的our组合,这类常见的美语单词有:behavior, color, favor, flavor, harbor, honor, humor, labor, neighbor, odor, parlor, rigor, rumor, etc.

2. 美语词汇中的部分词尾“er”在英国英语中常写作“re”,如:center, fiber, kilometer, liter, luster, meager, meter, theater, etc.另有一部分单词在美语和英国英语中都使用“re”词尾,如:acre, lucre, massacre,mediocre, etc.

3. 美语动词中结尾为“l”字母的单词在添加后缀“ed”或“ing”时通常不双写“l”,而英国英语正好相反。如:cancel, counselor, label, marvel, model, quarrel, signal, travel, etc. 美语中形容词cruel的比较级和最高级通常分别加词尾er和est,而英国英语仍然双写“l”,再加后缀。另有几个特例是有双写“l”字母的美语单词,在英国英语中只用一个“l”,如:动词fulfill;形容词skillful和willful。

4. 相对于英国英语,美语词汇常使用简短形式,只保留了几个“-gue”词尾的单词,如:fatigue, league,tongue, vague。这些简短形式主要有以下四类。①省略字母“e”:axe, ax; ageing, aging; judgement, judgment; routeing, routing; sizeable, sizable。②“ae”或“oe”组合只保留字母“e”:aesthetic, esthetic; encyclopaedia, encyclopedia; paediatric, pediatric; diarrhoea, diarrhea; foetal, fetal; foetus, fetus。省略字母“me”:gramme, gram; programme, program。③词尾“logue”省略字母“ue”:analog, catalog, dialog, homolog, monolog, etc. ④美语动词后缀“-ize”和“-yze”分别对应英国英语中的“-ise”和“-yse”,如:-ize: colonize, fraternize, jeopardize, militarize, naturalize, organize, realize, recognize, standardize , -yze: analyze, catalyze, hydrolyze, paralyze

5. 美语中常见的词尾“-ense”在英国英语中写作“-ence”,如:defense, license, offense, pretense, etc.一个典型的反例是美语practice用作动词或名词,对应的英国英语动词为practise,名词仍为practice。

保罗・内森列举了一级两千个通用英语单词,又细分为两个词汇表:前一千个(实际为925个单词)和后一千个(实际为977个单词)[4]。经粗略统计,这些通用英语单词中,前一千个单词中至少有235个、后一千个单词中至少有202个,都明显区别于英国英语发音,表现为前述第一或第二项美语单词发音特征,比例超过单词总数的五分之一。然而,美语拼写不同的单词数各有六个和五个,认知度最高的前两项特征的美语单词总数为七个。这表明,美语和英国英语在这些通用英语单词上的区别主要集中在语音上。

古奈尔・托蒂(2005:100-104)从词形和语义两个方面系统区分美语和英国英语词汇。从词形上可以分为四个类型,一是那些具有相同基本意思但在风格、内涵或频率不同的单词,如:vacation/holiday, maybe/perhaps, post/mail, etc.;二是那些具有同一基本意思但是一方或双方已经发展了补充词义的单词,如:名词bathroom, tube, concession、动词ship、副词momentarily, presently等;三是那些原先意思相同而现在已经迥异的单词,如subway, pavement, creek, football等;四是只在或者主要在一个变体语言中使用的单词、搭配和成语等,如:卡车的美语是truck,英国英语是lorry;美国人排队说line,英国人说queue;对于“电视TV”,英国人有个非正式单词telly,而只有美国人倾向于说ornery来取代ordinary,表示“小气、自私和讨厌”。另外,还可以从语义上区分美语和英国英语词汇为两类,一类是双方有不同的单词表示各自都有的现象或概念,另一类单词则表示只存在于一方的现象或概念,英国或美国独有的动植物居多,也有诸如不同的社会现象等。

旅游包括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涉及的方方面面非常繁杂。山东旅游职业学院除小语种专业外,各专业在开设基础英语、英语听说和口语等通用课程之外,都增加了相应的专业英语课程,以保证学生达到旅游行业较高的外语要求。按照上述美语单词拼写规律,受各专业领域约定俗成的影响,落实到具体的专门用途英语,美语和英国英语在词汇上的风格差异更加明显。然而,相关系统对比研究还不多见。

(三) 语法

美语来自英国英语,同属一种语言。和英美词汇显著不同的是,语法无需及时反映日新月异的世界变化和发展,随着国家间交往的日益密切,电视和电影等文化形式的相互影响,英美语法方面的差异会越来越小。美语和英国英语在不同词类方面的区别主要如下:

1. 名词和冠词。集合名词如committee, enemy, family, government, team等,在美语中通常用作单数,而在其后的从句中可能会用复数代词来指代集合名词。例如:That’s the sign of a team that has a lot of confidence in their players.英国英语通常把这些词都看作复数,后面的动词和代词也均用复数。美语中的police和staff是例外,均用作复数。美语中出现在介词短语中的定冠词,到了英国英语中则被省略。例如:After a warm chat, we are connected regardless of the distance.

2. 动词和助动词。部分动词(burn, dwell, learn, smell, spell, spoil, etc.)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在美语中按规则变形,都在后面加“ed”;这些动词在英国英语中为不规则动词,后面只加“t”。另外两个突出的动词dive和fit在英国英语属于规则动词,在美语中要分别写作:dive, dove, dived; fit, fit, fit。对于两个将来助动词will和shall,美国人惯用前者,英国人曾经长期使用后者,现在逐渐和美国人统一起来。在英美人中,shall现在仅局限于表达第一人称的礼貌提问或建议。

3. 代词。在人称代词方面,两种语言的差异不大。指示代词this和that在当今英美人电话用语中完全相反,美国人常问“Who is this?”,英国人则说“Who is it/that?”。在英语句子主语的定语从句中出现关系人称代词,美国人多用that,而英国人则用who。

4. 形容词。一个典型的形容词是sick,作为定语,前置来修饰后面的名词,在英美人中表示相同的含义“生病”。但是,如果在句子是表语,主语是人,美语仍然是“生病”,英国人则表示“呕吐”。如果主语是动物,如:The dog was sick on the carpet. 英美含义相同,都是“呕吐”。

5. 副词和状语。结尾为“ly”的部分副词在美语口语中几乎都省略了这一后缀,这在英国英语中也出现,但远不如美语普遍。三个英语单词sure, enough和ever,用作副词,在美语中有独特的含义。sure在美语口语中更多相当于英国英语的certainly;enough绝大多数情况下,在英美语中都要接不定式短语,美语中有时要接that或so that从句;ever在美语句子中可以表示感叹。

6.介词。三个典型的介词,美语写作toward、among和around,英国人则写为towards、amongst和round。在表示地点的街道名称前,美国人喜欢用on,而英国人要用in;在表示地点的学术机构前,美国人多用in,而英国人喜欢用at。表示时刻,英美人都说a quarter to twelve(差一刻十二点)和a quarter past twelve(十二点一刻),美国人还有自己独特的表达,分别是a quarter of twelve和a quarter after twelve。英国人表示一段时间用from…to,或表示截止till,美国人都喜欢用through。

例句美语: We are playing in Canada through March.

英语: We are playing in Canada till the end of March.

例句美语: He has been very busy April through June.

英语: He has been very busy from April to June.

与circumstances组成的介词短语,美语为under the circumstance,英国人则说in the circumstances。动词cater在美语中后接to,在英国英语要接for。

7.连词。英国英语有两个副词形式的连词directly和immediately,在美语中只能用作副词,后面接after,来表达和英国英语连词同样的意思。

例句美语: John left directly after Mary arrived.

英语: John left directly Mary arrived.

例句美语:Mary left immediately after she heard about it.

英语: Mary left immediately she heard about it.

(四)电脑程序的拼写和语法检查等实用风格处理细节

信件和合同等不同性质的文书也各有约定俗成的套语和格式,英美等不同国家都有各自的特色。限于篇幅,本文不作讨论。

电脑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日渐普及,微软办公软件系统默认为美国英语,检查拼写和语法等,对识别出的错误标以红色下划线,对不符合语法的地方标以绿色下划线,输入者可以通过点击右键,选择正确拼写,或者根据提示建议,完善句子表达。有时,电脑程序可以不经输入者许可,自动纠正错误。

以WORD2007版本为例,内置有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十多个国家的英语词典,方便用户选择使用,并允许用户添加新词,可以确保英语单词拼写风格的一致。系统默认了十一项语法条目,分别检查大写、句子片段和连句、错误使用的单词、否定、名词短语、所有格和复数、标点、疑问句、关系从句、主谓一致以及动词短语。另外,系统提供了更为复杂的二十一项风格检查,期望达到完美、规范的文档。

许多高校实现了无线校园网的全覆盖,加大投入建设计算机房和多媒体教室,绝大多数教师使用电脑联网上课,越来越多的学生也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普遍使用智能手机和QQ无线上网。因此,高职英语教学需要更好与时代相结合,才能真正培养出相对更加全面合格的学生。

三、教材方面的美语风格体现

胡文仲(1989)在总结北外教材建设经验时明确指出,必须主要依靠自编教材,从我国学生实际出发,重视学以致用[5]。尽管可以借鉴外国教材,在一些辅助课程引进甚至是短时间内借用外国教材,但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必须主要依靠自己编教材。只有这样,才能符合我国学生的情况,才能体现我们的教学原则、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法。

李秀娟(2012)分析了我国当代大学英语教材出版存在的五大问题,即教材分册众多,听说训练力度欠缺,部分英语教材多媒体出版物多余,出版商业气氛过浓,以及教材编撰未均衡发展[6]。相比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在英语教材方面存在的问题更多、更复杂。

至少对于需要精讲精练的英语教材来说,保持某一种英语风格是非常必要的。通过选编素材来制作高质量的英语课本,存在很大难度。不少人认为英国英语和美语的区别主要在语音,所以就有传统英国英语教材增设了美音版,以迎合不同读者的偏好。根据前面所述的美语语音、拼写和语法规律,美语区别于英国英语的特征无处不在,已经充分说明这种做法不负责任。

《新表现英语》是山东旅游职业学院的校本教材,由美籍教师珀尔・詹姆斯校对并录音,解决了教材美语风格统一问题,密切结合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实际,特别是符合学院国际化建设的需要[7]。经过2013级酒店管理专业一个班和2014、2015两个年级西餐专业五个班总共二百多人的教学实践,针对学生英语学习情况,注重教学实效,指导学生进行生词和短文朗读训练,鼓励学生尝试英汉双语背诵,模仿地道英语语音语调,通过手机自拍方式展示英语综合表现能力,打造出山旅特色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

当前,笔者正与各位同事致力于院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研究”,借助在营养与烹饪系和计算机网络中心各专业推广《新表现英语》教材之良机,不断完善多媒体助学课件,指导学生利用电脑或手机练习各种方法学习英语,运用微云技术通过QQ和微云上传、下载和分享作业,利用手机进行生词和难点等知识检索,在分组互助学习基础之上熟练录制英语生词和短文朗读音频,并通过自拍背诵视频不断提高英语综合表现能力。

四、结语

高职英语教学不可忽视美语风格。本文总结多年高职英语教学经验,对比分析了美语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不同于英国英语的风格差异,从重视英语学习实效的角度来说明电脑程序的拼写与语法检查等风格处理细节,关注高职英语教材建设美语风格统一。通过师生共同努力,高职英语教学的新面貌值得期待。

参考文献

[1]Tottie, G. An Introduction to American English.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5:1.

[2]桂灿昆.美国英语应用语音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14.

[3]周榕,陈国华.英语专业大学生英美英语态度偏好与实际口音特点研究[J].《现代外语》,2008(1):49-57.

[4]Nation, P. Managing Vocabulary Learning. SEAMEO RELC Portfolio Series, Beijing: People’s Education Press, 2007:64-71.

[5]胡文仲.英语的教与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173-174.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