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班级管理实践报告范文

班级管理实践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班级管理实践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班级管理实践报告

第1篇:班级管理实践报告范文

一、理论综述

(一)胜任力

美国学者戴维•麦克利兰(1973)正式提出胜任力的概念,他认为胜任力是个体的一种内在的深层次的特征,这种特征将同种类工作中的优秀者和合格者相区别并体现个体的绩效,具体包括:价值观、动机、专业知识、认知力和行为能力等。斯班瑟认为:胜任力是与工作中的相关绩效存在因果关系的个人的内在特征[2]。弗莱彻认为:胜任力是个体可以胜任工作的外显行为的集合,这些行为具有具体化、可测量、可观察等特征。本研究认为胜任力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从广义上说,胜任力是具体职位胜任力、一般工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的集合。而从狭义上来看,胜任力是在指某个组织中的具体工作岗位上,绩效优秀的个体所表现出的可客观评价的个体特征和有助于实现高绩效的行为能力。本研究中所指的“胜任力”是指用行为方式来定义学生所需具备的知识、技巧和素质特征。这些行为、技能和素质特征必须是可衡量的、可观察的、可指导的。

(二)团队胜任力

团队是为了实现特定目标由知识结构合理,能力水平相近,行动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团队胜任力是以团队成员个人的胜任力为基础,是成员个人知识储备、各项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但个体胜任力与团队胜任力这两个概念不同,团队胜任力主要侧重团队成员之间的灵活性与整体性、差异性与互补性,以及协调统一,以团队为整体考虑,强调成员个人的胜任力应统一于团队整体的胜任力[3]。团队胜任力包括团队完成绩效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信息、技术和能力以及团队的意志和信念。

(三)团队胜任力模型

团队胜任力的构建是通过团队胜任力模型来实现的,团队胜任力模型是某个团队完成特定目标所需的各项胜任力的组合,反映团队所含胜任力的一种结构关系[4],为构建高效胜任力团队提供理论依据。

二、高校班级管理团队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一)构建高校班级管理团队胜任力模型的意义

高校班级管理团队的目标是通过管理团队完成高校分派的学习任务,并根据团队内部成员及班级内部成员所处年级的变化带来的思想方面的变化以及不同年级的学习要求,有侧重的、灵活有效的组织活动、监督管理和营造班级文化。构建班级管理团队胜任力模型,可以条理清晰的将团队胜任力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来。因此,构建班级管理团队胜任力模型对高校班级管理团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高校班级管理团队胜任力模型建立的原则

高校班级管理团队胜任力模型的建立既要考虑高校班级管理的特点和班级当时的实际,又要遵循结构精简、容易区分和便于理解等原则[5]。既要与班级所在的系或学院的领导、辅导员以及管理专家进行研讨,提高团队胜任力模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也要与班级所有成员进行交流和沟通,提升团队胜任力模型的可行性。1.系统化原则。美国籍印度学者普拉哈拉德率先关注团队胜任力,他在《企业核心竞争力》(1990)中指出团队胜任力的本质是团队的竞争力,团队胜任力的构建应围绕组织进入潜在市场的能力、对产品的积极贡献和难以模仿的优势等三个方面,注重系统性。因此,高校班级管理团队胜任力从自我管理能力、对班级成员成长的贡献和其他班级难以模仿的特色出发,系统构建本班级管理团队的胜任力。2.关键性原则。在高校班级管理团队中,管理团队精神、管理团队个体的成长和学习工作的效率并不是稳定的,作为班级管理团队的管理者,应及时发现团队的细微变化,并相应调整团队工作的重点,做到有的放矢。因此,在构建班级管理团队时,把握管理团队胜任力的关键因素,搭好班级管理团队胜任力的骨架。3.全面化原则。高校班级管理团队胜任力模型是在特定环境下,能够达到优秀绩效的、能够被准确测量的团队特征的集合。但整个班级管理团队胜任力模型中包含很多因素,应尽可能的将团队胜任力的所有因素都考虑进去,降低团队胜任力因素的片面性,以保证班级管理团队胜任力模型在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高校班级管理团队胜任力模型建立的流程

1.收集数据阶段。主要采用专家小组的方法,辅以事件访谈法,并参照企业或其他组织管理团队的胜任力模型,构建高校班级管理团队胜任力模型。通过对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副院长,系主任和班级的学生辅导员进行访谈,了解班级现行情况、管理结构和主要方向。同时讨论班级管理团队中成员的主要职责和管理活动等。2.模型构建阶段。在前一阶段收集的数据基础上,与班级成员进行交流,收集补充相关信息,进行进一步整理分析。与院系领导、专家和辅导员举行座谈会进行研讨,确保班级管理团队胜任力模型的科学性和可行性。3.模型测评阶段。在班级管理团队胜任力模型设计完成后,聘请相关专家、辅导员和高年级的班级管理团队成员在理论上对胜任力模型进行验证。测评的重点是管理团队内部不同级别成员之间胜任力指标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以及同级别中的胜任力指标是否属于同一水平[6]。4.模型调整阶段。在对模型测评后,管理专家、辅导员以及班级管理团队的成员运用各种手段,测评管理团队成员个人的胜任力水平。根据确定的班级管理团队胜任力模型和大学班级管理团队的自身特点,通过情景模仿,描述班级管理团队成员应有的实际行为,对成型的班级管理团队胜任力模型进行调整。5.模型应用阶段。邀请受过测评专业训练和测评经验的人员,对班级管理团队的成员进行跟踪调查,并根据成员的行为表现编写成员个人的胜任力分析报告,帮助团队成员了解自己的胜任力,以及未来需要调整和发展的方向[7]。邀请专业人士汇总班级管理团队所涉及成员的分析报告,形成系统性综合报告分析,与事前所要求的成员胜任力测评结果进行分析比对,再次进行人员选拔和调整。

(四)高校班级管理团队胜任力模型构建

本文根据现有高校管理团队模式以及未来发展规划,以班级干部管理团队为研究对象,对管理团队能力模型进行了归纳总结,提炼出高效班级管理团队胜任力模型。对于高效班级建设来讲,该模型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用价值。高效班级管理团队胜任力模型包括基本能力、管理能力、执行能力、认知能力和人格特征五个部分的内生潜变量,依据已有研究,并结合现实情况下对高校班级管理团队能力的需求,将内生潜变量再次进行细分。

三、高校班级管理团队的构建

(一)构建高校班级管理团队的意义1.通过构建高校班级管理团队可以调动大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学生不仅可以参与管理团队胜任力模型的构建,而且通过对管理团队成员胜任力的测评,使得每个人都有

机会参与并监督班级管理团队。因此,班级成员不仅是被管理者,而且是监督者和潜在的管理者。2.大学生思想活跃,勇于创新,敢于质疑,强调个性,对于科学、民主和平等的诉求不断增强,通过班级管理团队对班级的重大事情进行决策,能将全班的意见反应到管理团队中,充分体现了对全班同学的认可与尊重。3.有利于班级成员集体意识的培养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通过班级管理团队,为班级的每位同学提供了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有助于激发班级成员的潜能,提升自我管理水平,增强集体意识等。在具体的管理活动中,班级成员的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得到大幅提升。4.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通过构建班级管理团队胜任力模型,管理团队的成员是通过模型选的,由自身的能力决定,避免了班干部选举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工作中,团队成员间积极配合主动帮助,有助于形成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高校班级管理团队的构成

根据班级管理团队胜任力模型,构建高效班级管理团队。班级管理团队应依据团队胜任力模型围绕学生工作,引导大学生的成长,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为他们的发展服务。班级管理团队应是“实干队伍”,每个人都是“精兵强将”,因此,在构成上不超过7人。班长是管理团队的负责人,是整个班级管理团队的核心,代表管理团队向整个班级负责;团支部书记是班长的得力助手,负责全班的团员思想工作的开展。

四、高校班级管理团队的实践

(一)制定日常管理的规章制度

在高校班级管理团队胜任力模型构建的同时,根据管理团队所在班级的情况,制定管理团队的规章制度,使管理团队内的成员和班级同学都有章可循。管理团队的制度应尽量涵盖班级管理的所有方面,包括:班级纪律、学习任务和要求、班级财务制度、班级内部事务以及宿舍事务管理和各项活动的规章等。对于班级管理团队规章制度的制定,辅导员主要起辅助作用,为管理团队提供引导、指导和帮助。而班级管理团队应是规章制度制定的主体,管理团队的成员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规章制度,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并负责监督团队成员和班级同学对规章制度的履行情况。

(二)确立全班认同的发展目标

由于班级管理团队成员个人的知识背景、个人能力、行为习惯和看问题的视角的不同,对于管理团队的目标和期望会存在差异。管理团队成员应主动了解班级同学的需要,帮助班内同学认同管理团队确立的目标,并将自己的目标与管理团队确立的整个班级的目标相统一。此外,班级管理团队应从本班级的情况出发确立发展远景和实施计划,并将班级的发展目标分解成若干阶段性目标,以增强全班的凝聚力和管理团队内部的凝聚力。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班级管理团队应将班级的目标或计划进行量化,不仅使管理团队的管理有的放矢,也便于班级全体成员为实现班级目标共同努力。这些量化的指标可以包括:全班考试课的通过率;英语和计算机等级证书的通过率;学院评优中本班同学占的比例;全部得到奖学金的情况;班级是否被评为先进集体或先进团支部等。

(三)营造团结奋进的班级文化

为实现班级目标,增强管理团队的凝聚力和整个班级的向心力,管理团队应做好班级文化的营造。辅导员和管理团队应努力营造团结向上的班级文化。虽然班级文化需要长时间的累积,但应从平常的班级管理中的小事着手,如:奖惩分明,做到有凭有据;评优评奖,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对于在学习和工作中成绩优秀者,应积极推荐入党;班级的荣誉全班共享,班级的困难全班分担;在班会和党支部会议上,应鼓励班级同学积极发言,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班级的成长献言献策;在生活中,班级管理团队成员应多与同学交流和沟通,鼓励和激发同学奋进,帮助同学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努力营造和谐温暖的大家庭氛围。

(四)不断提高良好的沟通能力

第2篇:班级管理实践报告范文

关键词:班级管理 技校 实践

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组织者、管理者的指导者,是一个班级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对于技校而言,学生的理论知识较差,综合素质差异较大,加之年龄上处于青春期,心理还不成熟、情绪还不稳定,面对就业、社会适应等问题时,各种心理和社会问题容易激荡冲突。作为班主任应如何及时的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引导教育,除了讲究科学的方式方法外,更应该加强自身修养,时时用楷模的标准要求自己。

一、传统技校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班级目标单一化,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班级目标是班级对维护和促进自身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功能的期望和要求。班级目标由两个方面组成:一是班级教学、教育和管理活动的成果、绩效,体现为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教育质量的提高;二是班级成员需要的满足和个性的健康发展。然而,在人们不断追求生产效率和规模经济的社会大背景下,教育领域中过分地强调教育教学的规模效应和质量水平,学校就像一个加工厂,教师是工人,学生成了待加工的产品。在这样的教育生产过程中,教师完全把学生当成纯粹的客体,即被改造的对象,教育目标单一化、标准化,全然不顾作为完整的人的学生的鲜活个性和独立人格的存在。

(二)班级文化中的管理主义倾向,不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我国,师道尊严的传统根深蒂固,加之严格的管理制度的影响,在中小学的班级中较普遍地形成了权威性的组织文化,表现为:1、以班级教学活动管理水平的高低作为衡量班级教学活动质量和教师水平的重要标准;2、把加强班级管理作为解决班级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有时甚至是唯一手段。

二、技校班级创新管理的现实意义

(一)班级创新管理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

知识经济是时代的特点,创新教育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走向。创新是建立在知识的传播、转化和应用基础之上的,而这一切又深深扎根于教育基础之上,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均离不开教育对它的支撑。因此,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首先应从教育创新入手,大力提倡和实施创新教育,突出当代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真正培养出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程度。

(二)班级创新管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

学校是学生受教育的场所,班级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阵地。通过班级活动的创新,可以使学生树立健康的理想、信念,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接受教育,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通过班级的创新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激发学生生活热情、提高学习兴趣。班级创新活动的开展,使得学生参与管理的意识和自主意识增强。通过开展班级活动创新,增强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因此,创新教育的实施必须紧紧依靠学校班级这块主阵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感受到自己在班级中的地位和尊严,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际操作的能力,使学生的创新潜能得以最大化的开发与挖掘。

三、技校班级管理创新的策略与实践

(一)用鼓励、 赞扬、爱心获取学生的信任

在鼓励赞扬中长大的孩子充满自信,在批评长大的孩子孤僻自卑。选择上技校也许学生的成绩不是太好,但并不能就此认为他们的智商比一般人低。因为在教学的过程中、或与学生聊天中可以感觉到有很多学生的思维跳跃的很快,这个大家都知道活跃的思维是创新的源泉。成绩不好的原因大部分是在中学的时候受到的老师的误解因而厌学,所以对刚刚入学的学生首先要做的就是矫正其思想定位。对犯错的学生切不可一味的批评,不可以师长的身份对其打骂,要用和颜悦色的和他们分析错误,多付出爱心多理解。进而发掘其在学习以外的优点多加鼓励、赞扬,让其认识到自己的长处,慢慢的建立信心。当他发现自己有很多优点的时候他会对你非常的友善、会信任你、会爱屋及乌的喜欢上你的教育方式。

(二)运用适当的教育方式有的放矢的研究对策

班主任老师对违反纪律或犯错的学生的教育不能简单的批评惩罚完事,否则学生会产生抵触情绪。既要就是论事的批评,也要分析犯错学生的年龄、个性、犯错的轻重、态度的好坏、生活的环境来区别对待,帮助他们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学会分析行为的后果,帮助他们认识正确行为的意义和不良行为的危害性。在批评教育的过程中不能过度的损伤其自尊心,要坚持正面教育,通过信任和尊重学生去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三)积极参加暑假实践活动,让创新“实践”出来

当前,学校特别重视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实践活动要从班内走向班外,从校内走向校外,变教师主角为学生主动。成立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小组,每到暑假三五个同学一组,深入集团公司、社区、街道、书画会等进行实践活动,撰写实践活动汇报,进行实践经验总结。针对优秀的实践报告我们还举办学习会,让创新“实践”出来。在每星期的团日课上,笔者让学生们分组轮流从团日活动的形式、内容等问题着手,自己找材料、自己想办法,自己主持,让学生发挥创造力尽情地施展,班主任全程担任顾问角色。通过团日活动的实施,自己去思考哪些方面还可以提高。学生们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下,一个个新颖的想法,一个个精妙的构思,一个个大胆的设想……应运而生。

结论

总之,实施班级创新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它能够放飞学生的心灵,启迪教师教育的智慧,更是人本思想在实践工作中的应用,是育人工作与现代科学技术和创新思维方式结合的一大途径。它使班级管理的效果显著提高,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增强,使班集体真正成为现代创造性人才的摇篮。

参考文献:

[1]薛常兵.浅谈网络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1).

第3篇:班级管理实践报告范文

关键词:班级;班级管理;班集体;班干部

要把班级管理好,本人谈谈自己在工作中得出的几点体验。

一:要有明确的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是班集体的理想和前进的方向,班集体如果没有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所以在班级管理中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班集体的奋斗目标,这样可加大班级的凝聚力,那么作为班主任应结合本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制出本班的奋斗目标。对一个班集体来说,既要有远期目标,又要有近期目标。特别是近期目标要切合实际,学生易于接近,易于实现,只有实现了一个又一个近期目标,才能引导学生实现其理想的远大目标,并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所以我们需要发挥整个集体中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其形成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二:要培养班级正确舆论与良好的班风

在班级管理里班级风气是评价一个班主任工作成绩好坏的依据。一个有正确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可以制约每个学生的心理,制约每个学生的行为。正确的舆论是一种无形当中的巨大的教育力量。

班风是反映一个班级精神面貌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培养一个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纪律严明的良好班集体,是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基础。良好的班风一旦形成,对学习和生活在这个班级中的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着强大的感染力。良好的班风应该是反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反映新时代人才素质要求的,而且,它还应该具有本班的特色。

三、创设平等和谐的同学关系。

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很大的帮助。在所有的班风中我觉得平等和谐最重要。要让学生觉得自己是班集体中的一员,热爱这个班集体,就必须让孩子觉得无论成绩好坏,自己跟别人一样都是平等的,都一样受到老师同样多的关注和爱护。

四、与学生共同制定班规章班训

只有将学校严格的制度化为学生自己自觉的行动,才是真正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班主任根据本班纪律、卫生、学习等情况,对学生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参考学校现有的规章制度,和全班同学一道,制定符合本班实际的各种制度,并得到全班学生的认同和认可,使学生的日常行为,做到有据可依,同学生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在教师、同学的监督下,再经过班主任的不断强化,最终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当然,这种班级管理的模式,也有其自身的不足,如果班主任,主观性强,原则性强,不善于变通,总是对照班规,不考虑实际,就会开始比较不错,但坚持一个阶段后,就可能出现个别同学,用打小报告的形式反映班级情况。而鼓励学生打小报告,就会造成学生内部矛盾,养成不良人格。另外,如果教条的执行班级制度,会影响师生感情交流,造成师生关系僵化使学生出现逆反心理,也不利于学生的教育与成长。这就要求班主任,不断深入班级,与学生多交流、沟通,及时发现问题,修改与完善制度,是制度真正成为学生行为规范的标尺。

五、班主任应具备科学民主的管理理念

班级管理工作的对象是有着自己个性的活生生的学生。在具体工作中,班主任任务繁重,从学生的行为习惯、服饰举止,到学生的情绪变化、价值观念、成绩变化,以及班级集体的建设。一些班主任身先士卒、兢兢业业、事必躬亲,早来晚走,事无巨细,大包大揽,充当着“管家”“裁判”“警察”或“保姆”的角色。这样,使班主任陷于杂务,疲惫不堪,不利其班主任自身的完善与发展。又使学生失去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机会,造成学生依赖性强,缺乏创造性、独立性的问题。班主任应引导学生参与管理,分工授权,让学生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逐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班主任工必须体现出民主性的特征,把自己视为与学生一起在求知道路上探索前进的朋友和同志。没有民主,便没有创造;没有民主的教育,便没有民主的未来。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用“法治”取代“人治”的班级管理思想得到学生的一致认可。

六、师生共同确定班集体发展目标

班级不是班主任的班级,而是全体同学,全体任课教师和班主任的班级,班主任只是起核心作用的几十分之一。班级建设离不开每一个同学,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应该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我们的班级,班主任应学会把自己的目标变成全班学生共同的奋斗目标,班主任应与全体同学一起依据本班学生的思想、学习、纪律等实际情况,制订出本班的奋斗目标。这个班级目标,就要确定一个具体、可行的目标,并为之付出全班同学的全部代价。目标要具体,就是说有大有小,不笼统。我们的大目标是考上一所理想的中学,我们的小目标就是在下一个阶段考试进步至少一个名次。而且,目标不仅要具体,还要可行,目标订得高了,达不到很失望,订的低了,轻而易举,也没意思,最好是跳一跳就能摘到苹果,那将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样,实现了一个又一个近期目标,引导学生实现其理想的远大目标,最终形成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第4篇:班级管理实践报告范文

“支部建在班上”的实践成效

(一)班级管理能力明显提升通过优化党支部与班委会、团支部的结合度,大多数党员参与了班级建设和班级管理,同时也将党建活动和思想政治工作纳入管理范畴,使管理工作的范围更广、角度更大、力度更深,有利于调动党员参与班组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该班先后获得了学校先进班集体和优秀团支部等集体荣誉。(二)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学风,提升了个人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就业竞争力强化英语技能学习小组、科研兴趣小组、实验技能竞赛训练小组、考研小组等社团的成立与活动展开,使班级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同学的主要精力均用在学习、科研上,在班级中形成“比、追、赶、超”的局面,取得了一系列优异成绩:25人获得学校奖学金,1人获得国家奖学金,5人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7人获得学校一等奖学金,8人次获得国家级奖项,32人通过英语四级考试,27人通过普通话二乙等级考试;党员带头树立考研攻博意识,积累与传承考研文化,12人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10人顺利录取;1名同学参加广东省高校第二届化学化工实验技能大赛,荣获“特等奖”,并被评为湛江师范学院的十大学术之星和十大党员标兵。班级最终就业率高达98.54%,就业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支部建在班上”的实践思考

第5篇:班级管理实践报告范文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要对全班学生的思想、安全、学习、日常活动等进行全方位的组织和管理,关心每一位学生成长。班主任应该对全班学生履行以下职责:

一、思想教育

(1)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利用读报和班会时间对好的思想、行为进行表扬,对不良的思想、行为进行批评。

(2)对学生思想品德进行评定和奖惩工作。发扬学生民主作用,评选文明学生。

每学期末做好学生的操行评定,填写素质报告单及档案的相关部分。

(3)联系家庭、社会和学校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4)对学生进行爱校教育,为学校的发展多做贡献。

二、安全教育

(1)经常性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认真贯彻学校关于安全的有关规定。

(2)定期检查防火、防盗、防触电等设施,及时消除隐患。发生意外及时处理。

三、学习教育

(1)教育学生努力完成学习任务。

(2)及时汇总考试成绩,送教导处。不定期召开班级教师会,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作出相应安排。

(3)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活动,安排好竞赛辅导工作。

四、日常活动指导

(1)关心学生的课外活动。

(2)教育、指导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劳动、体育卫生活动等。

(3)组织、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科技创新活动。

(4)及时、妥善安排受伤和生病的学生。

五、班级管理

(1)学期初制定班级工作计划,学期末作出班级管理工作总结。

(2)加强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积极参加文明班级的评选。

(3)做到五个必到:①早操、课间操、眼保健操必到;②班会必到;③学生集体活动必到;④晚读报必到;⑤学生就餐必到。

(4)每天做到三个必查:①教室、寝室卫生必查;②学生午休、晚寝纪律必查;③班务日志填写必查。

(5)安排教室、寝室的环境布置。

(6)组织联系科任教师开展班级教育活动。

(7)加强理论学习,及时总结班级管理经验,全面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班级管理水平。

第6篇:班级管理实践报告范文

某日早晨,见一女生匆匆忙忙往教室跑,原来是害怕迟到了。仔细一问,原来班规明文规定:迟到者罚做十道数学题。如果迟到的时间过长,那么做题的数目再增加。谈到学生对此如何看,回答是一个字:怕。班主任的初衷,可能是想一举两得:既罚了学生,又加强了学习。但由于这一个“怕”字,我们可见此举带来的真实结果:学生满心只有恐惧,做数学题强化的是失败感及厌恶感,已经全无学习的兴趣。这样的班级管理,结果与初衷相距甚远,这不能不让人思考。再让我们放眼中学校园,看看其它现象:办公室里有学生忙着拖地,那是因为迟到太多;班会课上,不少人埋头做作业,班主任却一如既往,讲得唇干舌燥;教室墙壁上清洁安排表清晰明了,教室里乱扔的纸屑却并不少见。种种现象表明,我们的班级管理体现了“管”,但“理”的份量却远远不够。做人的道理、事物的情理远远没有深入人心,化为自觉行为。如果给这样的班级管理看看病,拿拿脉,我们会得到一个深刻的启示:班级管理不可缺少人文底蕴。

(二) 班主任·班级管理·人文底蕴

首先,让我们来明确一下“班级管理”和“人文底蕴”的内涵。

班级管理即通过班级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活动,使学生健康成长。班级管理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都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高中阶段,是一个人特别具有青春活力的美好时期,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是一个人情绪、心理、意志需要有效引导的特殊时期。高中的班级管理就是要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解决属于他们这个年龄的特殊问题。

“人文”的内涵即尊重人的真实情感,关心人的真实需求,思考人的积极发展。“人文”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领域,会有诸多不同的表现形式。人文底蕴是促进一个人的长久、健康发展的精神动力、精神支持的综合体。因为是“底蕴”,所以它不张扬,往往隐含在各种事物之中;因为是“人文”的,所以它对一个人的精神走向有极大的影响。一个具有人文底蕴的人,他的心智必将是豁达的,他的情感必将是纯净的,他的意志必将是经得起磨砺的。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人物,他的教育观、学生观、发展观必将对班级管理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班主任具有人文底蕴,他就会懂得尊重学生作为一个“人”的价值和尊严,就会努力挖掘班级管理中的人文价值,就会真心实意为学生的发展、需求着想,这是每一个高中生的人生发展中多么需要的理解和帮助啊!事实往往最具有说服力。让我们来看看两位班主任不同的班级管理。

A、B两班上体育课后,同时发生了财物被盗事件。有的同学损失的物品很贵重,有的同学家庭贫困,丢失钱意味着不能过早,有的同学是心爱的饰物被盗。教室里充满了抱怨、责问、叹息、猜疑,以至于上课铃响,教室里依然闹哄哄的。A、B两班的班主任都马上联系校保安处进行检查,并安排同学写被盗物品的名称、价值。不同的事发生在后面。A班的班主任和学生一样恼怒不安,并对校方管理不力的谴责溢于言表。B班的班主任对学生说了这样一段话:这样的事发生了,每个人心里都不舒服,但它已经发生了,我们必须面对它。我们该做的已经做了,如写被盗物品,通知校保安处等,那么,我们再抱怨、争吵没有任何意义。所以,请大家相信学校,安静下来,准备上课。下一节课,A班没有上,大家不满的情绪延至晚自习。B班却很快平静下来,恢复了正常的教学。

后来,这个被盗案仍未查出作案者,同学们心里始终有一个结。B班班主任了解这一情况后,组织了一次班会。在班会上,引导学生从负面情绪中走向理性的思考。作为学生,应怎样加强安全意识?贵重物品,适合带进学校吗?同学发生了不幸,我们应该怎样去帮助他?大家畅所欲言,心情愈来愈舒畅,收获也愈来愈多。后来,班委还组织了一次募捐,为贫困生献出一片爱心。大家充分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原来的猜疑、不满,不知不觉中已烟消云散了。

班级发生被盗事件,的确不是件好事。两位班主任的处理方法完全不同,形成的教育影响也有天壤之别。应该说,B班班主任是个有心人。他没有简单的处理这件事,而是独具慧眼地挖掘这件事中蕴含的人文价值、教育价值,如安全意识、同学互助、理性思考等。这样,因势利导,将问题的处理与学生发展中需要的素质、能力结合起来,将一件坏成了真正对同学成长有益的事。应该说,班主任的这种教育机智如果没有人文底蕴是很难做到的。

(三) 班级活动·班级管理·人文底蕴

高中生经历了小学、初中阶段,对简单的说教、单一的安排早已心生厌烦。再加上高中繁重的课业压力,也使高中生内心往往有压抑、郁闷之感。他们渴望参加真正愉悦身心,富有启迪意味的班级活动。作为班级管理的重头戏,班级活动要为高中生作为人的成长需要服务,它当然不可缺少人文底蕴。如何设计、安排班级活动,让它能具有人文底蕴,让它产生更为积极、深远的教育影响呢?笔者在教育实践中,进行了这样的尝试。

1、“抓住契机型”班级活动

高中生活紧张而忙碌。学生往往非常看重自己的学习及成绩,而对真正理解他人,关心他人比较忽视。同时,他们又非常渴望友谊,非常害怕孤独。这一对矛盾,常常困扰着学生,使他们的情绪、心理常常处于波动状态,严重的会影响长长的学习生活。如果用传统的简单说教,学生会觉得是一套套大道理,离自己很遥远,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如果能够抓住契机,捕捉高中生活中平凡的点点滴滴,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一次读报时间,发生了这样的事。读报的同学非常认真的朗读,而听者寥寥。或埋头做作业、或趴着睡觉、或小声讨论。大家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了,没有人注意读报同学的感受。后来,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班会——“看漫画,取名字”。画面上,真实地再现了当时读报的情景。同学起先感到新鲜、有趣,随着取名的深入,大家的表情中渐渐多了沉思的份量。名字由“鹤立鸡群”的不妥,到“读报写真”的一般,再到“都是读报惹得祸”的调侃。渐渐的,“谁听谁的”的沉重,“下面的同学看过来”的呼唤,得到了更多的呼应。事后,一位同学在日记中写道:“理解他人,关心他人,不再只是一句口号,它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它需要我们用心的去发现,用心的去感受。”

2、“展示自我型”班级活动

当代高中生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很强。希望展示自己,希望得到社会、同学、家人的肯定的愿望也很强烈。如果能给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在展示自我中锻炼能力,提高认识,丰富情感,密切交往,那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情呀!班级活动也可以给他们提供这样的机会。

2002年10月1日,我们班举办了庆祝祖国生日的主题班会。地点不在教室,而在学生操场;师生没有坐着,而是或蹲或趴或站;手里不再拿着钢笔、圆珠笔,而是五彩的画笔;面前不是课桌,而是印着“祖国生日快乐”的雪白条幅,围绕“祖国生日”这个主题,每个小组各显神通。有的画长城美景,有的画熊猫,有的画金狮狂舞,有的画火箭发射。擅长绘画的主画,擅长配色的配色。有的当下手,有的当对外联系员,收集信息。大家彼此团结一心,又各显其能。画完后,正值学校班会课下课。许多同学走到操场,围着“美丽的画幅”,兴奋地评评点点。这时,有同学灵机一动,在画幅上签上自己的名字,一时间,同学们纷纷涌上来,都积极地留下自己的签名,这一场面将活动推向了。这个展示自我的绘画比赛,被拍成了照片,选入了我校70周年校庆的图册中。这是一种光荣,也是一种肯定,同学们的爱国心、自信心空前高涨。无疑,这样的班级活动将对他们的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3、“交流、合作型”班级活动

21世纪的高中生应学会什么?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学会合作。交流、合作。也是当今高中生致命的一项弱点。有的人性格内向,有的人不会正确交往,有的人自我意识过强。这些都会影响正常的合作、交流。长此以往。对学生健康的心理,人格发展都有危害。为此。开展“交流、合作型”班级活动,正是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服务。

本学期,我校开展了美化教室的评比活动。经班委讨论,我们形成这样一个思路:发动同学,加强交流与合作。首先请同学设计美化教室的方案,广泛征集意见。经过民主协商、统一方案后,将各项具体布置任务进行招标,择优选取参加者。各个活动小组确定了布置教室的时间、选用的材料、不同的分工,然后分头开始行动。布置完后,参加学校的评选。根据评选的等级,用班费给与相关的同学一定的奖励。整个活动,参加同学之多,同学间的配合、交流之多,是前所未有的。有了班级活动这个纽带,大家很自然、很融洽地进行交流、合作,达到了预定的效果。

4、“与生活接轨型”班级活动

德育的外延等与生活的外延。高中生不仅仅生活在课堂里,书本中,校园内,他们更生活在火热沸腾的现实生活中。各种社会现象,各种人生故事,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高中生。他们内心或感动、或振奋、或困惑、或消沉。高中生也正处在告别幼稚,走向成熟的起步阶段。他们对人生的意义,对生命的价值,有了更深的思考和更多的追求。他们渴望能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人生。如果学校教育、班级管理不适当引导,高中生就会感到自己了解社会的愿望不被理解、不被重视,他们就会从各种别的渠道,甚至是有害的渠道去获得这些信息。许多高中生留连网吧、荒废学业的报道就证明了这一点。

为此,我们的班级管理开展了“与生活接轨型”的班级活动。挖掘生活资源中的人文价值,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与学生交流,使高中生在事实面前受到人生的启迪和感悟。从而拓宽视野,放开胸襟,勇于进取。我们组织了“家长故事会”。他们有的是下岗工人;有的是部门领导;有的是公务员,他们的社会角色不一样,但他们的人生故事都是那么真实感人。同学们听得非常专注,不知不觉中化解了对父母的误解,不知不觉中感受到父辈的坚强、执著。平凡的父母,甚至原来自己看不起的父母,都是多么可亲可敬的人啊。同学们都觉得受益匪浅。我们还邀请了社会名家进课堂。他们丰富的人生阅历,执著的人生追求,丰硕的人生成果,都对学生有巨大的影响。如:我们邀请《武汉晚报》著名记者范春歌来校作专题报道。她重走路,重走郑和路的经历,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曾作过专门的报道,在社会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她的报告题为《我爱祖国的海洋》。报告历时两个半小时,其中洋溢的爱国激情,坚毅果敢的人格魅力,让全场数次响起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意味着学生听懂了报告语言背后的人生真谛,他们在长大,也许就在这一次次活动中。

(四)结束语

第7篇:班级管理实践报告范文

关键词: 班级管理 成效评价 步骤 内容

通过研究诸多的相关资料,我发现很多研究结果都是针对中学班主任的评价,或者是单纯针对班级管理方面的评价,鲜有关于中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成效评价的研究。中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成效评价的内容,是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教育评价的结合。在笔者看来,中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成效评价的内容,可通过如下几个步骤体现出来。

一、选定测评内容,制定测评计划和方案

测评计划和方案必须根据测评内容而制定。在笔者看来,针对中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成效的测评内容应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德育效果)、班级人际关系、学生心理素质、学生学力(智育效果)等四个方面。

1.在学生思想品德方面。

班主任班级管理成效评价中,考核的首要成效就在于学生的思想品德,即德育工作。学生思想品德的好坏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思想政治立场是否坚定,包括是否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热爱祖国;是否关心国家大事;是否积极要求政治上的进步;能否从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遵纪守法,包括能否遵守国家法规;维护社会秩序;遵守校规、校纪;能否抵制和反对违反国家法规、社会秩序和校规、校纪的行为。

(3)是否能处理好个人利益同国家利益、社会利益的关系。包括是否团结同学;是否爱护公共财物;是否关心热爱集体;凡事以集体、国家利益为重。

(4)文明礼貌,包括是否谦虚、诚实、正直;是否尊师、敬老、爱幼;语言是否文明;待人是否热情礼貌。

(5)劳动表现,包括是否积极、认真参加各种劳动;是否勤俭节约,爱护劳动成果。[1]

2.班级人际关系方面。

班级人际关系的和谐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班主任与科任老师之间三种不同的关系,其和谐程度关乎班级凝聚力的强弱、学习成绩的好坏和班级融洽程度的高低、班级学习风气的好坏等。班级人际关系考核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班级中同学是否愿意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在学习上、在生活中互相照顾。

(2)同学之间的矛盾与误会能否通过一种理性的方式得到解决,班级中公然互相吵架、打架的频率与数量。

(3)正常的男女关系、早恋等现象出现,以及班主任能否及时疏导。

(4)老师与学生之间。班主任和学生的关系是否是既有威信又能融洽活跃,学生与科任老师之间是否是既相互信任又不盲目服从。

(5)所有班级老师之间,能否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精力,团结一致地为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以及班级各方面的发展做出努力。

(6)班主任能否团结各科任老师,将各科老师形成一股合力,成为班级向前发展的动力。

3.学生心理素质方面。

中学时期是青少年性格、行为方式培养的关键时期,学生能否在中学期间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其人生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班主任班级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1)学习方面是否有着较强的动力,以谦虚和认真的学习态度来完成学习任务,是否有着较强的求知欲。

(2)挫折与困难面前能否有积极的心理暗示,促使自己以向上、乐观的态度战胜困难。

(3)心理承受能力的强弱。面对挫折是否可以坦然应对,能否有着坚强的心理素质。

4.学生学力方面。

学生学力是指通过学习获得的能力,是人的能力的基础部分。现代教育的任务要求,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丰富的知识和必要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具有运用获得的知识去解决所面临的新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学力,是班主任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学生学力,主要包括如下两方面内容。

(1)知识方面

知识方面包括识记和理解两方面,即在学生能否正确地记忆、掌握和再认知的能力。理解是建立在正确而丰富的知识之上,而知识又通过理解的不断加深而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在当前条件下,我国主要通过考试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知识和理解的考核,通过同类型的题目,知识的运用和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来考评学生是否达到此类目标。所以,学生的考试成绩的考评对于中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成效的评价变得至关重要。此类考试主要包括各种单元考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及校、区之间的联考。通过联考方式,来判别一个老师是否符合一名合格的老师的要求,判别一个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是否取得积极的成效。

(2)能力方面

中学生学习能力方面突出表现为他们的思考能力、判断和评价能力、鉴赏和表现的能力。思考能力主要是学生应用、分析、综合的过程;判断和评价能力就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做出正确与否的判断并能对其进行评价;而鉴赏和表现的能力则主要是指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并能通过音乐、美术的形式,把自己的情感表现出来,即使不够专业,也必须具备此种能力。能力方面是一个综合性的因素,一方面可以通过考试来判断和评价,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日常生活学习中的表现来考核。

二、筛选测评人群,实施测评计划

根据测评的科学性、目的性原则,必须选定测评人群,有针对性地进行测评。从宏观上而言,被测评者是所有在一线岗位上的中学(包括初中和高中)班主任,测评对象是中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成效;从微观上而言,测评人群可能会集中到某一区域,乃至某一学校,甚至是一个年级,根据测评的需要,选定测评人群。

测评人群的选定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测评人群必须是同一类型。比如要么都是高中班主任,要么都是初中班主任,如果将高中班主任与初中班主任进行对比分析,则毫无对比分析价值;第二,跨区域的测评对象选定时要注意考虑双方教育水平的差异,考虑当地经济水平和地方重视教育的程度。比如对东部和西部地区,中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成效评价,须充分考虑其地域差异和教育发展水平差别。

在选定测评人群之后,实施测评计划。测评过程中,要抓住测评主线,即针对中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成效,防止出现测评目标偏移,保证测评结果准确性。

三、统计测评结果,反馈测评信息

测评结束之后,针对调查问卷,可采用SPSS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做出数据模型。非调查问卷类的测评结果,则主要通过直接统计数据比例的方式,得出数据。根据数据结果,分析诊断问题,撰写调查报告,得出班主任班级管理成效模型并将结果及时反馈到调研单位,助其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成效,同时建立评价档案,便于查阅和研究使用。

第8篇:班级管理实践报告范文

关键词:班级管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途径;策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再次强调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班级管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践的重要平台,班主任可以通过班级管理肩负起育人的职责,利用各种教育契机和资源适时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增强爱国情感和民主、法制观念,明辨是非善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为了更好地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我结合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求与班级管理实际,认真探究在班级管理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途径与策略。

一、初中班级管理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践的途径

1.日常教育管理

班主任在考虑开发、利用德育资源时,可以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和落实《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八荣八耻”,同时结合学校和班级实情,师生共同制订出班级管理细则,做到依法治班,让每个成员在规范自身行为、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感受并增强民主法制观念和社会主义荣辱观。

2.解决具体问题

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时,必须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中心,以真实的内容教育学生,特别是针对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真实、具体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让学生获得真实的体验,增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同感。当班级选举学生干部时,我让大家先听竞选者发表竞选演说,接着民主投票确定当选人员,最后当选者当众宣誓,明确岗位责任,用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责任意识。当学生之间发生矛盾时,我请矛盾双方先对照《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谈谈自己的错误和犯错的原因,然后让大家唱“八荣八耻”歌,最后请矛盾双方谈对此事的看法和今后的打算,用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当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上遭遇挫折时,我就和大家一起重温路上的感人故事和雷锋故事,让学生们在革命前辈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感染下,重拾奋勇向前的信心。

3.主题活动渗透

为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融入德育全过程,班主任可以精心设计一系列的主题活动,让学生的个性和才能得到张扬,在他们的热情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的过程中,培育他们的爱国情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信念,自觉地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紧联系在一起。

同时可以让主题教育活动成为学生自我展示、激发成才的重要舞台,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活动中对“读书、明理、成才、报国”有了主动思考,道德认识水平有了提高,责任意识得到了增强,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体现在班集体的精神风貌中。具体做法是: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大内容结构为主题,利用各种重大节庆日、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纪念日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宣传月(九月,出专题手抄报比赛)、喜迎国庆(十月,征文比赛)、法制宣传日(12月4日,演讲比赛)、迎五・一(朗诵比赛)、尽责任(5月,开展为爸妈洗一次脚活动)等。②从中小学生主流价值观出发,开展各种形式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主要的特色活动有“幸福教育”“感恩,我们在行动”“我们的政策我们定”等 。

二、初中班级管理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践的策略

1.在每一天的细节中体现育人

班主任应该特别重视挖掘早晨迎接学生、课间十分钟和课间操的引导、安排就餐、与学生交流、课后活动、打扫卫生和内务整理等班主任常规工作中的育人因素,结合具体的学习生活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我坚持每天早晨第一个出现在教室门口,用微笑迎接学生,鼓励学生自强不息,以遵纪守法为荣,准时来校学习;每次课间十分钟我总要来到学生中间,看一看班上的学生,与他们聊一聊,一起面对学习生活中的一切挑战,引导他们团结互助、诚实守信,事事规范自身行为;我利用参与课间操的机会,引导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文明的生活方式,培养他们公平竞争、规则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学生就餐时,我要求大家排队就餐,不挑食,引导他们以遵纪守法、艰苦奋斗为荣;我利用学生打扫卫生和整理内务的时机,倡导营造充满正气的浓厚氛围,引导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他人的事情帮助做好,集体的事情一起做好。

2.在每一期的细节中体现育人

班主任应该特别重视挖掘开学第一次讲话、安排座位、制定班规、推选班干部、布置教室、班会、集体外出活动、评选先进、填写学生素质报告册、与家长沟通等班主任常规工作中的育人因素,结合具体的班级管理活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新学期班主任第一次讲话时,我总要向大家问一声好,说些祝福的话,择机说说文明礼仪的要求,与大家畅谈发展目标,勉励学生们自强不息,树立竞争意识。安排座位时,我总是做到不偏爱任何人,做到人人平等,这样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和互助观念。制订班规时,我总是请大家一起商量,做到“我们的事情,我们做主”,这样培养学生的民主法制意识、主人翁意识和纪律观念。推选班干部、评选先进时,我首先请大家选前认真酝酿,人人积极参与,民主投票决定,这样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竞争意识。填写《学生素质报告册》时,我总是怀着满腔热情肯定每个学生的优点,指出他们的潜能,热切盼望每位学生都能自立自强、开拓创新、不断进步。

3.在每次接送一个班的细节中体现育人

班主任应该特别重视挖掘第一次与学生的见面,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和特点,形成班级的舆论氛围,挖掘入团、离别赠言等班主任常规工作中的育人因素,结合具体的教育场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第一次和新生见面,我会带领学生参观学校,向学生介绍学校的历史、师资、设备、环境和学校的特色,让学生熟悉自己的学习环境,热爱自己的学校。第一次和新生见面,我会像指挥员对出征前的战士一样,鼓舞全班学生的士气,让学生精神更加振奋,更加奋发向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第一次和新生见面,我会向学生介绍自己、介绍自己对班级的设想和决心,描绘班集体美好的明天,鼓励学生和班主任一起去开创,去奋斗。第一次和新生见面,我会让每个新生介绍自己和说一说对新集体的希望,这样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学生毕业时,我都会说些离别赠言。

第9篇:班级管理实践报告范文

一、以心换心,和谐管理

留守学生因为父母不在身边,最缺乏的就是关心。因此,对待留守学生首先就必须要有爱心。爱,是教育永恒的真谛。用爱心关注他们的成长,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不管其成绩好坏,只要是留守学生,他们的感情绝大多数都处于饥饿状态。他们既得不到父母的爱,如果还得不到来自老师和同学的关爱,就会把自己或者与自己有同样遭遇的“朋友”封闭在一个狭小的圈子内,对学校、老师和父母缺乏感情,厌恶学习,脆弱的心灵不堪一击,生活中稍遇挫折便会产生失意、孤寂、烦躁等情绪,进而造成行为上的失控。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一方面来自家庭过分溺爱孩子的不良隔代教育,另一方面则是教师的教育只注重成绩而忽略情感,使学生得不到正确良好的情感熏陶与感染,不良情感得不到纠正。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学生亲其师,则会信其道。在课堂上,学生对某学科的喜爱往往来自于对所任学科教师的感情,相反,也会因为与某个教师在情感上的对立,排斥而讨厌其所教的科目。由此可见,教学不仅需要高超的教学技能,更需要丰富的情感――爱。

二、家校联系,齐抓共管

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支持,单一学校教育是失败的教育。而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起点,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是人类一切教育的基础,直接影响孩子今后的成长。为了让留守学生更加健康地成长,班主任必须与家长建立长期的联系,齐抓共管。一些家长一心想要子女成龙成凤,而对自己是否能做一个合格的家长、能不能成为孩子的榜样却很少考虑。我们可以根据留守学生家长的不同情况,在春节前后大部分家长都已回家的情况下召开班级小型报告会,介绍成功教育家庭教育子女法,让家长向身边的成功家庭教育学习取经。邀请家长来校参加活动。如“教学节开放日”“安全月启动仪式”、优秀学生表彰大会、校艺术节等,让家长来校感受校园、感受学生的生活,和孩子们一起同庆同乐。还可以建立留守学生QQ群,定期让学生和家长通过视频进行感情交流。平时则通过短信与家长交流,告诉家长学生在校表现等情况,让家长收到短信后及时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学生在家遇到一些问题也可以通过网络与老师交流,给学生提供一个思想、学习、生活的沟通平台和阵地。在家校互动的良好态势下,不少家长的思想、态度、方法都有很大转变:变只看考试结果为重视学习过程,变威逼孩子苦学为引导孩子乐学,变只关注孩子文化成绩为注重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班级自治,创新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