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培训教育营销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12345”创新培养模式的内涵
“12345”人才培养模式,即“一个培养目标、二元教学主体、三维教学体系、四类就业岗位类别、五种营销能力”的营销人才培养模式。即在“基于职业胜任力的实用性人才”培养目标导向下,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两个教学主体优势,将理论教学、实验室技能培训和企业实践三维教学体系有机结合,面向营销服务、市场拓展、决策辅助和营销管理四类就业岗位,进行针对性教学和训练,实现学生五种能力营销服务、沟通、业务拓展、创新和营销决策的层层推进和逐步提升。
二、创新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
笔者所提出的营销专业“12345”创新教学模式其理论基础为CBE理论。CBE是Competence-Based Education的缩写,也有学者称为CBE/T理论(Competence-Based Education and Training),即能力本位教育理论。该理论产生于二战时美国对技术工人的培训,在20世纪60年代被用于职业教育的师资培训,此后不久就传到加拿大,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又逐渐推广到欧洲、亚洲、澳洲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对职业教育和培训乃至对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CBE理论较好地解决了职业教育中面临的教学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也被我国众多学者如何宗文(2010)、李保红等(2009)、赵森、王峰(2009)等[2-4]借鉴用于高校教育改革中。CBE理论强调以能力作为课程开发中心,以能力为主线设计课程,取代以学科知识体系为核心;其所传授知识为能力提升服务,认为学生能力特别是职业能力不能通过灌输使学生掌握,而必须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活动来培养;此理论对学生的评价不以专业知识掌握的多少而以获取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能力为标准,这也是笔者提出的“12345”创新教学模式的初衷所在。
三、“12345”创新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
1.一个培养目标
专业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具备解决复杂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素质营销人才是企业最为紧缺和欢迎的。基于此,“12345”营销创新教学模式的培养目标为:基于职业胜任力的实用人才培养,并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和教学体系的始终。具体而言,在夯实理论基础的同时,一方面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用技能的培养,加强拓展训练,提高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并根据CBE理论宗旨,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组织方式和教学平台,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根据自身的个性特征与就业岗位相挂钩主动汲取知识提升营销能力,从而缩短学生的社会适应期,解决校企的供需对接问题。营销职业胜任力从基本素质、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三个方面着手培养,通过公共基础理论课、实践课和职业生存训练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具备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通过各专业理论课、方向课及各类技能培训培养学生专业适应能力;最后通过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锻炼学生的营销综合能力。通过社会适应能力、专业适应能力和营销综合能力的层层推进最终实现营销学生职业胜任力的培养(见图1)。
2.二元教学主体
传统教学模式单纯依靠高校一个主体培养学生,即学生所得知识全部通过高校教师讲授完成,易造成理论同实践相互脱节、学生高分低能现象。而CBE理论的核心思想及基于“职业胜任力的实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不但要求高校理论培养,更关键的是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仅靠单一的高校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引入二元制教育方式。二元制教育方式主张依赖高校和企业两个主体相关分工协作,突出高校的理论培养和企业的实践锻炼,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使教育在企业和高校中交错进行。具体操作中可采用学校——企业双导师制度,对于每一个营销专业的学生可以在校内配备一名教师进行相关的理论指导,同时在企业实习过程中配备一名现场作业指导教师,学生可以将理论中不懂的问题向企业导师请教,也可以将实践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带回课堂寻求理论解决方案,然后再在实践中检验和学习。这种学校与企业分工协作共同培养学生方式很好地解决了理论和实际相脱离的问题,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有助于学校和企业的交流合作,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3.三维教学体系
在“宽基础、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的思路指引下,在市场需求导向和就业竞争导向双重作用下,“12345”营销创新培养模式将理论教学、实验室技能培训和企业实践三维教学体系有机结合,精心设计,形成了一个严密的课程体系,从而实现“实用性营销人才”的培养目标(见图2)。
在传统课堂教学环节,通过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等理论课的学习夯实学生专业理论基础;为避免学生从理论学习直接到企业实践的无所适从,同时为减少企业人力等成本支出实现更好的实习效果,特增加了实验室教学体系,即依托学校的实验室设备和工具,通过素质拓展训练、各项专业技能模拟培训以及营销总模拟等方式让学生对营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从完全理性过渡到一定的行为感知,通过实验室的培训加深理论知识、纠正学习误区、强化营销技巧;最后通过深入具体企业的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三个环节,完成学生理论知识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彻底转变。通过以上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三维体系的层层推进,使学生逐步完成了理论思考——感知行为——实践检验三个阶段的能力培养,对于学生职业胜任力的提升、社会适应期缩短以及就业率的提升意义重大。
4.四类岗位教育
从人力资源服务商智联招聘2010和2011年的需求情况看[5-6],10大旺盛行业中与市场营销或密切相关岗位超过40%;并且从各用单位需求看已经对营销的具体岗位提出明确的要求,如说销售客服、广告会展、市场拓展、销售推广、市场公关、行政后勤、客户服务等都是营销的具体功能(见表1)。
为此,根据企业需求和营销专业特色设定不同就业类别和岗位的教学体系。通过对1995~2009届近900名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实际调查发现,营销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类别主要分为营销服务、市场拓展、决策辅助岗和营销管理四大类。其中,多数女生和少数性格内向的男生选择营销服务岗和决策辅助岗,而少数性格泼辣的女生和多数男生主要从事市场拓展和营销管理;同时,经过对多家用人单位调查了解到企业对每一种岗位类别营销就业者的专业能力要求差异较大并且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当然在胜任本职岗位基础上还具备其他几类岗位胜任能力的营销通才是企业最欢迎的。为此,“12345”营销创新培养模式设置了基于四类就业岗位的课程体系(见图3)。
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引入二元制教育方式。二元制教育方式主张依赖高校和企业两个主体相关分工协作,突出高校的理论培养和企业的实践锻炼,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使教育在企业和高校中交错进行。具体操作中可采用学校——企业双导师制度,对于每一个营销专业的学生可以在校内配备一名教师进行相关的理论指导,同时在企业实习过程中配备一名现场作业指导教师,学生可以将理论中不懂的问题向企业导师请教,也可以将实践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带回课堂寻求理论解决方案,然后再在实践中检验和学习。这种学校与企业分工协作共同培养学生方式很好地解决了理论和实际相脱离的问题,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有助于学校和企业的交流合作,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5.五种能力培养
营销职业胜任力可具体分解为五种能力,即营销服务能力、沟通能力、业务能力、创新能力和决策能力;服务能力主要指营销学生的接待能力、业务咨询与投诉、订单与发货等处理能力;沟通能力顾名思义指人际沟通能力,在营销上具体体现为谈判能力、紧急事件特别是危机公关沟通和处理能力;业务能力主要指市场调查与预测能力、营销策划能力、市场销售与拓展能力等;营销创新力主要指在市场竞争、市场策划和市场战略制定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创新技能等;营销决策能力主要指在营销工作中的决策速度、决策质量和决策后果的承担能力等。以上五种能力相辅相成,没有完全的界限,在实际培养过程中无需完全剥离,只需根据每种能力要求的高低,在不同学期有针对性地进行理论和技能培训层层推进即可。具体课程体系及时间安排(见图3)。
四、创新培养模式实施的对策
1.培养模式的科学定位
基于CBE理论的营销创新模式要有一个科学的市场定位,既要以市场为导向,满足用人单位需求,重视职业胜任力的培养,又要注意与职业技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定位区别。一般高职院校对学生理论要求不高,专注于营销技能的培训,并且在技能培训方面更关注于营销沟通、营销服务和市场业务拓展等方面的技能培养,而中国矿业大学作为“211工程”院校大学,其市场营销专业定位是在夯实理论基础上的胜任力的提升,做到“宽基础、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既要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锤炼职业胜任能力,特别强调学生营销创新力、营销决策力的综合技能培养,即在坚实理论基础上的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
2.培养方案的配套改革
培养方案是指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根据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结合学校自身条件和特色,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方式、过程以及相关课程体系的综合设计和安排,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蓝图和教学实施的主要依据,也是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前提。高校要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改革和构建科学的专业培养方案。因此,“12345”营销创新培养模式的实施必须以培养方案的改革为前提,要使“12345”营销创新培养模式的核心思想、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体系设置以及教学组织的关键环节反映在培养方案中,并以培养方案的形式确定下来,使得创新教学模式更具计划性、规范性和可行性。
3.实验室建设同步跟进
作为创新培养模式三维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一维,实验室技能锤炼是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教学阶段,对于学生职业胜任力的培养意义重大。而实验室技能培训离不开现代化的营销综合实验室建设,如CATI电话调查系统、消费行为综合分析室、情景模拟室、营销动态决策模拟实验室等。只有具备符合要求的实验室,针对营销各职能和岗位的营销专业技能训练才能实施。因此,功能齐全的现代营销综合实验室必须同步跟进建设。
中国拥有300多万家网站,而且这个数字在不断增加,如果按照一个网站配备一名网络推广、优化人员来计算,至少需要300万名。目前本专科院校没有开网络营销这个专业,只是有电子商务这个专业,而电子商务专业内容对于网络营销来说比较笼统、模糊,大量的电子商务毕业生对网络营销不了解学习的电子商务知识和网络营销有本质的区别。在当前这个网络时代,企业已经注意到了网络营销的巨大价值,该专业必然前途无量。
相对比较而中国专业的网络营销人才少之又少,缺口极大。国内著名人才网“前程无忧”人才需求资料显示,2011年在众多行业中网络营销、信息服务、电信,电子,广告、传媒、文化、出版,咨询,金融业一直处于招聘的前几位。各大公司在注重产品项目经理岗位的人才培养的同时,加大力度将给熟悉网络营销的毕业生提供更多的机会,今后十年,谁掌握了网络营销,谁将立于不败之地。“网络营销工程师”将成为大学毕业生的“钱”前途所在。
据权威部门公布的资料显示:截止2009年9月1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73%,比前一年同期增加3个百分点。其中研究生就业率为93%,本科生为84%,高职(专科)61%很多学生面临尴尬的就业境地。2009年有280万的大学毕业生,2010年大学毕业生达350万。月薪800元已经不是稀奇的事情,学历和收入水平不成正比关系,重要的是掌握实用的技能。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巨大的就业压力,不少人都有自主创业的梦想,而互联网高速增长所蕴含的巨大商机,则激发出大家“互联网创业”的冲动。但还是有很多人没有成功,为什么呢?不是“互联网创业”没有前景,而是很多人不懂网络营销!
武汉美泰思教育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旗下亿盾教育()是一家专业的网络营销培训机构。亿盾教育为了满足广大企业客户在网络营销方面的强烈需求,同时也为了解决广大青年高薪就业、小本创业的问题,综合尽五年的职业培训和创业培训、咨询服务经验,联合国内外数百位搜索引擎优化(SEO)、搜索引擎营销(SEM)、网络整合营销推广及百度、谷歌认证工程师等的实战派专家,耗时数年,研发出业内唯一的网络营销全方位培训及服务解决方案。
一、中高职衔接的内涵
中高职衔接,即中职和高职实施贯通从而系统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国外中高职衔接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如英国、澳大利亚模式国家确认职教与普教文凭等值的衔接;德国、法国模式专门补习促进学历达标的衔接;美国模式实施中高等一体化职教大纲或课程的衔接。国内中高职衔接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1)一贯模式。即高职院校与中职学校签订协议,实施三二分段人才培养,具体分为3+2和2+3两种形式。(2)升学模式。即高职院校与中职学校没有签订协议,中职学校学生统一参加升学考试升入高职院校学习。(3)直通模式。即高职院校内部招收部分初中毕业生,实施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
目前,全国部分省市正大力开展三二分段式中高职衔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试点工作,即属于上文所述的一贯模式。如广东省2013 年确定全省39所高职院校与部分省级重点以上中职学校(含技工学校)对接,开展对口自主招生三二分段试点。鉴于此,全面厘清中高职衔接的内涵显得十分必要。中高职衔接应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招生考试制度、学制、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过程、校际合作、教师培养培训、实训装备、行业指导、质量评价等方面实现全面衔接。
具体来说,宏观层面,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不断完善统一考试、单独考试、高中学业评价、中职对口考试、特殊技能人才、中高职贯通等多样化入学选拔方式,统筹设计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学制,规范初中后五年制高职教育,鼓励探索试点五年制分段培养、中职在职学习、高职学分制课程等衔接方式。微观层面,各地区、各行业和各院校按照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研究确定中高职衔接专业,编制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衔接;编制专业教学标准、核心课程教学标准,开发中高职衔接教材;探索联盟、共建、托管、高职院校设立附属中职学校等中高职衔接校际合作形式,实现校际招生考试、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实习实训、师资培训等方面资源共享;建立学分制和弹性选课制,设计中高职一体化的学分认可体系和学分银行建立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实现职业技能不同层次的衔接;建立基于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标准的中高职一体化质量评价标准体系。
二、市场营销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中高职培养目标界限不清
通过调研市场营销专业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发现存在着两个教育层次培养目标厘定不清的现象,基本描述成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市场分析、销售与管理、客户服务、营销策划等综合职业能力,具备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能胜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营销技能人才。同为培养技能人才,二者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具有相似性,但中职和高职属于同一类型教育的两个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目标缺乏差异定位,划分界限不明显,导致市场营销专业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不能顺利衔接。
(二)中高职课程体系设置重复
由于中高职教育管理相互独立,导致各自为政沟通不畅,严重影响中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中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雷同,致使课程体系设置没能衔接,导致课程内容重复。我们通过比较广东省一些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发现各类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实践教学课的教学内容均存在重复现象。中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均开设市场营销学、商务谈判、客户关系管理、消费者行为、市场调查与预测等课程。在选取教材、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几乎没有深度、广度和难度的区别。
(三)中高职实践技能课、文化基础课不能衔接
我们通过进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子课题中高职校企合作现状比较研究发现,由于中职学校办学历史较长,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专业训练和专业技能培养等方面具有较强实力。高职院校办学历史较短,很多院校在实践教学和技能培养方面还达不到职业教育的要求。另一方面,中职学校忽视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导致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文化基础薄弱,进入高职院校后学习高等数学、英语、语文等科目存在难度,同时缺乏必要的人文素养,后续高职阶段培养市场营销高素质技能人才目标难以实现,学生毕业后职业发展能力低。
(四)中高职教学过程不能衔接
通过对广东省部分中高职院校调查研究发现,中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不仅课程设置重复,而且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也存在重复雷同。很多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没有沟通协调统一制定衔接课程标准,而是各自实施不同的课程标准,也没有按照统一要求和标准制定衔接授课计划,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等方面也没有实施衔接。
三、市场营销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对策
(一)厘清中高职专业培养目标
要顺利实现市场营销专业中高职衔接,首先要做好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中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既有共性又有区别,二者均培养能胜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营销技能人才,但是二者又有各自的定位,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性和差异性。中职学校注重培养掌握基础的销售操作技能,而高职院校注重提升学生的销售管理和营销策划综合技能。体现在职业资格层面,中职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的直接对照可操作性标准应是营销员、高级营销员岗位,高职培养的直接对照可操作性标准是助理营销师岗位。
(二)衔接中高职营销课程体系
根据 岗位群职业能力课程体系 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思路,本文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三个方面构建能力递进、内容拓展、模块化设置市场营销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模式,所谓能力递进,即体现在课程目标上,中职阶段注重基础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操作训练,高职阶段提升综合技能训练之外,兼顾职业岗位拓展和跨专业学习需求,专业能力方面侧重培养职业领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所谓内容拓展,即体现在课程内容上,基于岗位(群)职业能力和工作过程,高职阶段课程内容应该以中职专业课程内容为基础,特别是衔接课程一定要明确中职课程培养目标和高职课程起点,实现课程内容的无缝衔接。所谓模块化设置,即体现在课程结构上,将中高职课程分别设置为四大模块: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拓展课程模块和毕业实习课程模块。
人才培养方案具体操作重点应该是《市场调查与预测》等7 门专业核心课程内容的衔接,应按照统一规范编制中高职衔接的一体化课程标准,实现营销职业能力培养的递进延展。如中职学校《市场调查》课程,要求熟悉市场调查的基本流程,掌握市场调查的基本方法,能初步设计市场调查方案,能独立进行市场调查活动等。
关键词:教育培训;学尔森;客户关系管理
一、教育培训市场现状分析
随着人们受教育的水平越来越高,以及对知识、对学历的追求,教育行业的热度不减,许多普通高校在高中生刚刚进入高三就去招生,因为教育市场的竞争实在太大,这是由于民办学校的大量兴办。虽然其中也有一些非营利的办学机构,虽然教育行业是一项特殊的服务行业,但不可否认的是,市场上大部分教育机构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随着竞争的加大,各大教育机构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就必须在其业务流程课程设置的多样性和规范性,数据的实时性上面做出符合市场动态的改进和创新。所以,教育机构将面临诸多挑战,这就要求这些教育机构需要建立自己的品牌,扩大品牌知名度来吸引大量的优秀学生。
二、学尔森教育集团客户关系管理现状分析
(一)学尔森教育集团简介
学尔森教育集团是一家集职业教育、学历教育、授权认证、网络教育、文化传媒教学为一体的国际性综合教育培训机构。其业务内容主要包括工业建筑、房地产、财务管理、经济学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培训等服务,目前在全国有40多家教育机构和网络教学平台。
(二)客户关系管理存在的问题
1.宣传方式有待改进,生源问题是目前最大的问题。
2.学员与机构的交流沟通不够连续和系统,他们不能及时清晰地知道培训的效果。
3.机构内的管理人员与业务人员之间没有一个固定的信息鞯菽J剑这会造成上级对下级不能准确地进行绩效考核,下级对上级亦不能清晰地信息反映。
4.对签约客户的关怀和服务不够,从而在老客户的二次开发或转介绍的比例偏低。
三、学尔森教育集团客户关系管理的建议
(一)加强学尔森教育集团客户关系管理的销售过程管理
当有客户向我们咨询课程产品、优惠方式、课程培训时间等一系列我们学尔森培训产品的时候,我们要记录下客户的信息,例如联系方式、姓名、年龄、家庭住址等信息,如果是面对面的咨询要客户填一张基本信息单,方便我们对客户进行了解,从而挖掘其需求。与此同时,当我们的销售人员在对客户介绍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时,我们也要对销售人员的态度,方法等方面进行监督和考察,并做下记录,目的是改进不足的地方,为以后更好地销售我们的产品和服务。
(二)加强学尔森教育集团客户关系管理的客户服务管理
首先,加强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管理人员应对培训课程有详细的记录,包括服务人员工作态度的记录,交流过程的记录,授课老师对学员对职业工作态度的记录,当记录下了这些内容,我们才能有效地对培训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纠纷、矛盾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分析业务亟待解决的地方从而提升服务质量,保证工作的高效进行。
同时,作为培训老师来说也是提供服务的人员之一。所以要加强对培训师的考核管理。当我们的教师在给客户即学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时,主要从教师的讲课方式、讲课内容、与学生的互动性,专业水平等方面对教师进行考察,各项指标都要进行量化考核,对各方面的优秀的教师要做好记录,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奖励,对于成绩不太好的教师也要做好记录,纠正不足,定期培训。这样才能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对客户提高服务效率。
最后,要加强客服人员的管理。当客户把自己的问题或者建议发放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首页后,客服人员可以看到这些问题,从而及时进行处理,保证客户满意度。同时,学员之间可以相互线上解答疑惑,当系统受理了这些答案后会将其保存、分类、搜索和查询。对答的好的学生系统会进行生日提醒、考试成绩的提醒,从而提醒客服人员对优秀学生的关怀和维护,还能加强学员间的互动性。
(三)加强学尔森教育集团客户关系管理的主动营销管理
由于学尔森教育集团的课程分类比较多,集团销售人员在做营销的时候需要将课程分类营销,然后将销售人员根据课程的类别来进行分类,如,专门销售财务管理课程的销售人员,专门销售金融的销售人员,专门销售市场营销的销售人员,这样可以在招聘人员时加强专业对口性,销售人员的专业性也更强,有利于提升集团整体业绩。
另外,需要制订有效的销售人员绩效考核方案,在KPI指标的选取上,可以重点设置主动接洽率、回访率、签约成功率、任务达成率几项指标,促进销售人员主动营销的意识,并有利于管理层对其工作成效加强监管。
结束语
客户关系管理传入我国的时间不长,作为企业的前沿性管理理论在我国教育行业研究的资料比较少。本论文通过对学尔森教育集团的客户关系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通过此次探讨,希望的学尔森教育集团的客户关系管理的顺利改进和实施起到一个好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吴维 .客户关系管理在企业市场营销中的作用[J].经济管理:文摘版, 2016(06):159.
[2]王伟,贾妙琼.客户关系管理(CRM)的评述与展望[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6,34(5):56-61.
[3]刘喜波.教育培训行业的客户关系营销[D].吉林大学,2015.
[4]黄 .教育培训机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培训机构,2015.
[5]柏雪梅.民营培训机构的客户关系管理与客户忠诚度的相关性研究――以重庆市三立职业培训学校为例[D].西南大学,2015.
关键词: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库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全国1200多所高职院校中有454所开设了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基本覆盖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布范围广。然而,由于各院校所处区域不同,专业的服务面向有很大差异。学校的专业建设要及时跟上行业技术、标准、管理等方面的更新速度和水平,要培养适应未来发展变化的人才,迫切需要建设共享型、动态的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教学资源库,适应行业特点,整体提升全国同类院校汽车服务贸易类专业建设水平。
一、建设必要性分析
(一)建设优质专业教学资源,提升专业教育办学水平
目前,开设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各高职院校,由于受地域、行业、师资、教学内容、方法和设备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其教学效果存在较大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战略的实施和规划目标的实现。因此,基于互联网平台,全面整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职业培训及社会学习者学习三大领域的教学资源,建设持续动态更新的国家级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教学集成服务系统,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我国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实现我国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人才培养的整体目标,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和系统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搭建共享型资源库平台,展示专业建设成果
教学资源库建设是对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革新,彰显了起点高、难度大的特点。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目前很多院校已经建成了一批适应特定企业岗位需求、满足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的个性化教学资源,逐步形成了具有高职院校特色、区域特色、行业特色的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但也正是由于资源个性化、特色化的突出,使得各院校的同类专业难以共享示范建设的教学成果。通过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从国家层面系统设计和开发专业课程体系及相关教学资源,整合各校、行业、企业的最优教学资源,使其辐射全国,能解决目前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短缺的问题,共享各高职院校及行业、企业的建设成果。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教学资源库包括“四大中心,五个模块”等资源,教学资源内容丰富,具有开放性、共享性、互动性、持续更新等特点,是推广专业建设成果、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的平台。同时,通过整合社会培训、行业企业岗位培训等各类优质资源,实现教师、学生、企业、社会学习者共享优质资源的目标。
(三)大力推动专业教学改革,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全国现有高职院校1200余所,其中开设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有450余所。由于办学条件、办学历史不同,各院校办学水平不均衡,服务对象也存在很大差异。通过建设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教学资源库,能推动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开发和课程教学改革,建立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规范、课程标准、教学设计、素材库、行业标准库及职业培训库,共享专业素材,建立能满足集成信息资源的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教学门户网站,使自主学习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满足汽车服务贸易领域不同需求,提升专业服务能力
随着汽车市场急速发展,汽车服务贸易领域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成为汽车销售服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汽车产业发展对从业人员在规模、结构和质量上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对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毕业生、行业企业从业人员在岗培训学习和业务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能为教师、学生、企业及社会学习者提供资源和服务,提高各类人员技能水平,满足汽车服务贸易领域人员需求。
对教师而言,教学资源库建设可以避免网络课程建设过程中的大量重复性劳动,提高现代化远程教育资源的建设效率,降低此类建设的总成本。教学资源库具有资源管理、查询功能和下载功能及合理的权限管理功能,且平台具有“辅教辅学”功能,教师可以根据基础素材中心的大量资源,个性化搭建课堂组织教学。同时,该平台将打造成一个持续更新式的资源平台,在平台交付使用期间,任何教师有好的教学资源及企业实践案例资料,均可上传到该平台,这样就形成了持续完善的使用和发展机制。
对学生而言,教学资源库中对于知识点和资源有良好的组织集成,学生可以非常便捷地使用资源库,获得所需的学习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学习需要,进行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另外,资源库还提供了就业服务平台,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就业指导、就业服务、信息交流渠道,这有助于全面提升全国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对行业企业用户而言,教学资源库为培训人员提供优质的培训资源,满足面向企业员工的技术培训、面向再就业人员的岗前培训的需要。
对社会学习者而言,教学资源库是一个共享型的资源平台,提供个性化学习指导与咨询服务,以方便其快速查询到所需要的相关资源。
二、建设可行性分析
(一)建设理念先进,思路清晰,重点突出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教学资源库将围绕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汽车产业,针对教师、学生、企业、社会学习者等不同用户需求,以“四大中心,五个模块”为主要内容,采用共建、共享原则,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建成智能化、开放性的在线自主学习平台,具有完全开放、可扩充的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和信息多元互动、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的技术支撑平台。
资源库建设将整合开发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优势资源,以职业化的开发要求确保资源库内容建设的系统性。引入宝马、保时捷、奥迪、奔驰等国际先进企业项目开发理念,确保资源库内容建设的先进性。建立资源更新的保鲜机制,在机制、资金等方面保障资源库运行的持续性。整个建设理念先进,思路清晰,重点突出。
(二)建设定位精准,目标明确,切实可行
1.建设规划高标准,体现了先进性和前瞻性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具有高起点、高标准的规划定位,它以“国际化的视野、系统化的思维、职业化的要求和开放式的管理”进行规划、建设和运作,以便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整合、共享与互动交流,确保资源库的累积、优化和持续更新,为教师、学生、企业和社会学习者各类群体服务,推动专业教学改革,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本专业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能力。
同时,资源库建设以“合作共建、协同发展”为指导,整合全国院校和相关国内外顶尖企业的优秀教学资源、员工培训资源和其他相关资源,以用户需求为中心,融教师教学、企业发展和个人成长需求为一体,打造包括专业建设中心、网络课程资源中心、基础素材中心和校企直通车等资源的“四大中心,五个模块”专业教学资源库,并充分利用快速反馈优势,辅以个性化服务,实现“应需而变”的用户定制需求,提升用户体验。资源库的建成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和最大共享,填补国内空白,在理念和技术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体现了先进性和前瞻性。
2.总体目标合理、可行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以用户需求为驱动力,以最新的高职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整合国内外校企优势教学资源和培训资源,通过系统化设计,建成理念先进、资源丰富、功能强大、可同时满足全国各地不同院校用户需求,且能兼顾行业、企业需求并支持社会学习者终身教育,能够持续更新的智能化、开放性学习平台。项目建设总体目标科学合理、明确可行。
资源库的建成能够实现资源最大共享,引领、辐射和带动全国高职院校同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动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习模式转变,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多样化、自主式的学习需要,整体提升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
(三)建设方案系统完整,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强
1.以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为目标,服务覆盖面广
联合行业、企业及兄弟院校,对汽车服务贸易行业发展背景、企业人才需求状况和全国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群毕业生就业能力进行充分调研,并结合本专业所涉及的“汽车销售顾问”、“汽车服务顾问”等职业岗位群,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系统设计适应最新需求的普适性与差异化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核心技能与职业素质的培养为重点,改革教学方法与模式;构建“四大中心,五个模块”的专业教学资源库,通过对行企信息的快速反馈更新教学资源,使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就业岗位工作紧密相连,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
资源库建设既充分体现了高职院校专业教学、企业员工技术培训、社会人员继续教育的共性需求,也反映出不同使用者的个性特点,服务覆盖学生、教师、企业、社会学习者等多类用户。
2.以自主学习和互动交流为核心,实用性和互动性强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教学资源库以用户的自主学习及互动交流为核心,从使用者的角度建设资源库,实用性和互动性强。资源库建设充分考虑了用户所处的区域、类型、层次和级别,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博采资源,普适整合开发,为用户提供灵活的个性化定制服务。一方面,资源库对相应的素材资源进行整合、组装,以满足用户的共性需求;另一方面,根据用户对资源个性化需求的需要,为用户提供灵活的资源定制、资源重组及资源更新功能,便捷用户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目标。同时,在平台中设立了互动交流中心,为用户之间随时互动交流提供平台。
3.以科学、丰富的内容为基础,强化重点与特色
教学资源库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强化应用,采用科学的“四大中心,五个模块”架构,构建长效的反馈驱动机制,打造优质专业应用资源库,实现优质教学资源整合共享。以“学习”为中心,按照个体职业成长路径,面向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培训和认证服务;按照人的认知规律和现代职业教育最新理念,全面支持专业教师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按照“开发套件+完备资源”模式,向全国各高职院校提供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规范和课程资源支持,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通过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以及校企合作等服务模块为学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定制个性化课程以及推荐学生就业等提供全面支持。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基本架构如图1所示。
为强化实用性,教学资源库建设充分反映了专业岗位或岗位群的一线实际情况,尤其是包含了当前行业新技术、工作岗位流程的仿真实训资源,并构建了一些具有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群特色的校企直通车、车主服务站、汽车在线等专业特色资源,具有专业性、实用性、仿真性等特点,能够满足各类用户群体需求。
4.以先进的技术与开放式管理为支撑,促进资源共享与持续更新
为保障资源库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本项目将加强资源建设过程监控,明确权责、保护知识产权,充分发挥项目联合建设单位与资源使用用户潜能,使资源建设者、资源使用者在建设、运用、管理等方面高度合作、深度参与。探索教学资源开放性建设机制,实现优质资源共享、确保资源库内容的动态更新、资源平台的技术更新、资源库的平稳高效运行,使教学模式不断引领发展方向,保障资源库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拥贤,对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探讨[J].职教论坛,2011,(13): 52-54.
问卷调查统计分析
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师资状况与培训需求调查实际发放调查问卷180份,回收168份,剔除13份无效问卷,有效问卷为155份。被调查对象分布在我国东中西部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13所中职学校,覆盖面较广。能够代表我国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师资状况以及教师的教学能力。样本为随机发放,满足统计学方面的要求。下面是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
1.师资状况分析
(1)样本中职师资学历分布。
被调查教师绝大部分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且以大学本科学历的教师为主力。
(2)中职教师年龄段分布。
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大体上随着年龄段的增加人数递减,有明显的年轻化的趋势,并且任课教师大都在40岁以下,这与电子商务专业在我国设置较晚是一致的。
(3)中职教师教龄以及电子商务教龄分布。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电子商务专业的任课教师教龄在5年以上的约占总数的74%,教龄在10年以下的约占总数50%。并且绝大部分的专业教师电子商务专业课教龄很短,专业课教龄在3年以下的占到总数的52.26%,而专业教龄在6年以上的只占不到总数的13%,这可能会对专业课教学经验有不利影响。
(4)电子商务专业毕业教师比例。
在被调查的155名电子商务专业教师中只有10名毕业前所学专业为电子商务,约占总数的6.45%;计算机类专业(包括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师为52名,约占总数的33.55%, 有高达66.45%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师毕业于与电子商务无关的专业。电子商务专业毕业教师严重缺乏。
(5)电子商务专业教师企业工作经历。
调查问卷汇总结果显示,在接受调查的155人中只有18人有过企业工作经历,而其中只有3人在电子商务相关的企业工作,绝大部分教师没有电子商务方面的实习经历。由此可见,大部分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对企业的实际工作岗位需求缺乏了解。
2.学校专业基本信息
我们在问卷中设置了受调查对象所在学校的师资状况等有关内容,以更准确地反映我国电子商务专业的师资状况。
问卷结果显示,95%以上的学校是在2000年之后开办的电子商务专业,并且有近1/3的学校是最近五年(2005-2009)开办的电子商务专业。此外,我们还了解到,电子商务专业的任课教师中31-40年龄段的最多,20-30及40以上年龄段的教师略少。从职称等级来看,初级、中级职称的教师占绝大多数,而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电子商务教师具有高级职称。
3.教师专业教学基本状况
(1)课堂教学内容。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电子商务课堂教学内容以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与技术操作类内容为主,对其他电子商务内容讲授较少,如电子商务高级专门技术和电子商务设计等。
(2)实践教学内容。
就实践教学内容而言,教学内容以电子商务实训、网页设计、网络使用等基础操作性内容为主。同课堂教学内容一致,一些需要较高专业技能的内容则较少。这一方面可能与专业师资薄弱有关,另一方面或许也与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些联系。
4.教学能力调查
从教师专业教学能力评测结果可以看出,绝大多数专业任课教师基本满足以上10条要求,但是只有较少部分教师能够完全达到上述能力要求。
5.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使用情况
从教学方法来看,最常采用的三个行动导向教学法为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和模拟教学法。许多老师对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使用情况回答是基本能,少数老师回答不能。
6.专业师资培训现状
被调研的155教师中只有27人有过3次以上的培训经历,约占总人数的17.4%,其他被接受调查者大都只有很少次甚至没有接受任何正规的培训。而专业培训的内容以电子商务理论、电子商务实训以及职业教育理论为主,其次是专业教学法以及企业实习。
培训的形式有在职培训、假期培训与脱产培训,以前两种形式为主,脱产培训为最少。就培训的等级而言,国家级、省级培训较少,出国培训几乎没有,其他大多是其他类型的非正规培训。调研发现国家级培训时间最长为8周,而省级培训为4周,其他类型的培训时间更短,大都在一周以下。总体来说,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师接受的培训较少,培训时间较短,正规的培训机会不多,并且缺乏系统全面的培训计划。
7.专业师资培训培训需求
被调查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师资培训需求如下:
(1)急需培训的课程类别。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企业实践、电子商务实务、电子商务设计和电子商务前沿是最需要培训的课程类别;大部分专业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只对教学研究、电子商务管理、考察调研以及职教理论有较小的培训需求,其中又以职教理论培训需求为最小。这表明电子商务专业教师更加注重操作性、实践性的课程,同时对于开展职教研究也有所侧重,而对于职教理论培训不太感兴趣。但并不说明职教理论不重要。
(2)急需培训的电子商务专业知识和技能。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电子商务专业教师最需要培训的五项电子商务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电子商务实务、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电子商务管理和Web2.0技术。而对于电子商务概念、电子商务设计、电子商务管理、网络技术、电子商务运营、网页设计和电子支付也有不少的培训需求。
(3)急需培训的职业教育基础知识与技能。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培训需求最多的职业教育基础知识与技能为电子商务职业定位与培养需求、电子商务实践指导能力以及电子商务实践设计能力。对于把握课改动态能力、职教质量测评能力、学分制和弹性学制认识能力的培训需求为最少。其他职教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培训需求大体相当,均有要求。
(4)急需培训的专业教学方法与技能。
就急需培训的专业教学方法与技能来说,最急需的是课外实践活动指导能力、行动导向教学法、专业培养方案开发能力、课程设计和开发和课程教学方案设方面的培训。学生心理指导能力、学生就业指导能力等也有部分培训需求。而课程教学评价和专业研究能力方面的培训需求最少。
(5)急需培训的职业技术教育研究能力。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最需要培训的职业技术教育研究能力为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方法指导,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理论指导和职业技术教学研究论文撰写也需要加以培训。
问卷调查结论
从上面的统计分析,我们基本上了解了目前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师资状况和培训需求的基本状况:
目前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师绝大部分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大多都在40岁以下,绝大部分的专业教师电子商务专业课教龄很短,155名电子商务专业教师中只有10名毕业前所学专业为电子商务,约占总数的6.45%;计算机类专业(包括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师为52名,约占总数的33.55%,有高达66.45%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师毕业于与电子商务无关的专业;155人中只有18人有过企业工作经历,而其中只有3人在电子商务相关的企业工作,绝大部分教师没有电子商务方面的实习经历。初级、中级职称的教师占绝大多数,而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电子商务教师具有高级职称。
课堂教学内容以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与技术操作类内容为主,对其他电子商务内容讲授较少,就实践教学内容而言,教学内容以电子商务实训、网页设计、网络使用等基础操作性内容为主。
在专业教师专业教学能力方面,50%以上的教师不能完全了解电子商务专业状况与职业定位、在教学中融入行业岗位技能要求和知识、独立设计教学内容和开发教学资源、设计和实施教学评估方案、提供职业指导与开展创业教育、独立进行专业课程设计、了解电子商务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50%以上的教师对大多数的行动导向教学法不能完全掌握。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带有全面指导性的文件,是学校人才培养的蓝图和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一个设计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对于规范教学工作,稳定教学秩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了加强本科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情商培养,我们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也就是说,基于加强情商培养的高校本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与社会对市场营销本科人才的培养要求相适应,主动和世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教育思想接轨,以现代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为指南,在加强学生智商教育的同时,尤为注重学生情商的培养,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设计基于加强情商培养的本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对“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课程体系”进行系统思考、逐层分解。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体现加强本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情商培养。人才培养规格是对培养目标进一步的分解,要充分体现本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则是对本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分解,使每一项培养规格都能有相关课程作为支撑,最终通过系列课程实现对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全面覆盖。本文设计基于加强情商培养的本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具体阐述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系统过程,通过系统分析和层层规划使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更加科学、合理、可行。
二、基于加强情商培养的本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我们根据基于加强情商培养的本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结合由教育部高教司编写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写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育人指南》中提出的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目标,进一步明确本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中要体现情商培养的要求。所以,高校本科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智商和情商都得到全面发展,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市场营销专业技能,具备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营销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不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广告策划、营销管理等营销业务及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三、基于加强情商培养的本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人才培养规格必须体现培养目标要求,并对培养目标做进一步的分解。我们根据基于加强情商培养的本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由教育部高教司编写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中关于市场营销专业的介绍,高校本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具体描述如下: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管理及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营销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智商和情商水平得到协调发展,具有分析和解决营销问题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现代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市场营销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具有为企业推出新产品(或新品牌)、开拓新区域(行业)市场的营销方案进行策划的能力。(3)具有较强的自知能力、自控能力、自励能力、知人能力及人际沟通能力。(4)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营销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5)熟悉我国有关市场营销的方针、策略和法规及了解国际市场营销的惯例和规则。(6)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在上述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描述中,除了一些基本的知识和能力要求之外,特别围绕市场营销工作的具体要求提出了本科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应具有较高的情商水平,即具有较强的自知能力、自控能力、自励能力、知人能力及人际沟通能力。
四、基于加强情商培养的本科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相关课程是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支撑,满足基于加强情商培养的本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创新创业体系。
(一)理论教学体系
根据本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除了开设相关的通识教育和专业理论课程之外,还要开设与提高情商素质相关的特色课程,如情商专题课程或讲座、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设计与规划、人际交往、演讲与口才、商界名人奋斗历程的专题课程或讲座等。通过开设以上课程,一是让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掌握基本的情商的理论和认识到情商培养的重要性;二是培养积极的心态,提高抗挫折能力,使学生在面对择业困难或工作中遇到压力时能够从容应对,能够正确调控自身的情绪,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三是让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以商界名人为榜样,热爱营销职业,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进一步增强他们主动提高情商素质的动力。
(二)实践教学体系
市场营销专业是应用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设计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营销技能,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情商素质。(1)课程教学过程中加大实践课时。在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多安排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环节,有效训练学生的演讲与口才、团队合作等方面的情商素质。(2)集中实践环节强调专业技能训练与情商培养并重。市场营销专业的集中实践环节一般包括专业认知实习、企业管理沙盘实训、商务谈判实训、市场营销调研实训、市场营销综合实训、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内容,还可以增设素质拓展、挑战极限等潜能的培训,着力提升学生的情商素质。
(三)创新创业体系
根据教育部的相关文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内涵是: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专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要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立足专业教育实际,通过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们应该在深刻理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情商培养的核心内涵基础之上,科学设计基于加强情商培养的本科市场营销专业创新创业体系。(1)创新创业类课程体系的设置与专业课程体系的有机融合。一是开设《创业基础》课程,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该门课程成为公共通识教育课程之一,使学生掌握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具备必要的创业能力,树立科学的创业观;二是开设创业所需的理论课程,如《合同法》、《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公司法》等课程,这些课程大多数是市场营销专业开设的专业课或专业选修课;三是开发具有专业特色的创业类课程,如《创业营销》、《小微企业管理实务》等课程。(2)创新创业实践体系与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效衔接。一是把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与创新创业模拟实践课程相结合,例如《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实验》等实践类课程也可以作为创新创业模拟实践课程;二是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比赛,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体验,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三是借助校内外实践基地,支持学生将创业计划项目进行孵化实践。(3)创业创新教育与情商教育的有机整合。通过上述(1)、(2)的分析,创业创新教育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与水平,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情商素质。总之,根据市场营销专业特点,我们可以有效整合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创新创业体系,多层次、立体化地提高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情商素质。
五、基于加强情商培养的本科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改革
我们根据人才培养规格设计了科学的课程体系之后,要实现培养本科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情商的目的,其中重要的环节就是围绕情商培养进行教学改革,从而真正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更新教学观念,重视学生情商的培养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企业对营销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企业对高校市场营销毕业生的需求特点,高校必须创新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提高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市场竞争力作为高校市场营销专业育人的重要任务。其中,加强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情商培养应成为高校培养高素质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所以,担任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改变以往重视智商教育忽视情商教育的观念,深入调查了解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情商状况,切实把握加强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情商培养的着力点,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大量渗透情商教育,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增强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情商的培养实效。
(二)整合三个课堂,系统提升学生的情商素质
虽然我们认识到培养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情商的重要性,但受到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片面强调第一课堂(课内)的知识传授与灌输,忽视第二课堂(校内课外)、第三课堂(校外课外)对提升情商素质实践训练的作用,严重影响人才培养的整体效果与质量。为了系统提升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情商素质,我们必须有效整合“三个课堂”。第一课堂主要围绕开设的情商课程或与情商相关的课程进行以渗透观念意识为主的知识传授,引导学生认识到情商培养的重要性;第二课堂要营造以系统提升学生的情商素质为目标的校园氛围,开设沙盘模拟和推销课程模拟销售管理的现实场景,设置情商训练型课程融入社团活动;第三课堂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设置情商体验应用型教学内容。
(三)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将情商培养融入课程教学过程
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特别是理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提高情商素质,也为学生的情商培养提供良好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一是通过使用幻灯片、投影、视听设备等多媒体教学设备,创新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例如教师可以选择具有代表性、专业性的影像资料作为教学片供学生观摩、讨论,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积极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果的目的。二是将课前激励、课堂提问、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心理测试、营销模拟实践等方式引进课堂,营造训练与培养学生情商的良好环境,让学生在教师实施教学过程中有更多机会进行师生间的互动和情感的交流,使学生不断熟悉自我和激励自我。
(四)倡导个性化教学,开发学生的情商潜能
为了开发学生的情商潜能,我们要积极倡导个性化教学,尊重学生个性,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需要进行施教,有针对性地进行情商培养,提高他们的情商水平。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把学生分为急躁型、活泼型的、温顺型、冷静型、沉默型等多种类型,善于从情商的视角分析他们各自的优缺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情商优缺点,同时要让学生认清自身情商培养的方向,并采用相应的情商培养的方法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情商水平。
(五)改革考试和考核方式,科学测试学生的情商素质
在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方案实施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考核有鉴定、导向、激励、监督的作用,公正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情商,有利于学生自觉地、努力地提高自身的情商素质。但我们传统上采用试卷的考核方式,学生大多靠记忆就可以通过考试,考试形式单一且缺乏科学性,很难测试学生的情商素质。因此,我们必须改革考试和考核方式,采用多种方法来评价学生的情商素质。为了科学测试学生的情商素质,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市场营销专业情商素质测试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自知能力;自控能力;自励能力;知人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其次,构建情商培养测试体系,其主要内容有:根据市场营销专业情商素质测试的内容,科学设计市场营销专业大学生情商评价量表,根据评价量表注重学生工作干部的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任课老师的评价、学生家长的评价及用人单位的评价相结合。特别是要把情商的评价渗透到课程考核的环节中,考试内容除了课程理论知识的考核以外,作为任课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可以通过观察、与学生交流、讨论等形式了解学生的情商状况,还应把课堂研讨、案例分析、营销活动情景表演、模拟训练等过程中的情商表现和情商改善情况作为考核内容。
六、结语
医药行业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健康产业,而医药营销是医药产业在流通渠道终端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健康意识的提升,以及医疗卫生事业改革进程的深入,对于医药营销管理人才需求量必将日益增长。但是社会上对于医药营销管理人才的基本素质、职业技能和业务能力的要求也提出更高要求。
目前,高职院校培养的医药人才质量与社会用人单位对岗位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常常出现社会急需医药专业人才,但是高校培养的学生却不能满足企业需要的现象。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够,岗位操作技能不足,不能完全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企业实际岗位的要求。由此可见,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教学训练在高职医药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性。但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往往出现理论空洞、实践不足、技能匮乏,无法与社会企业的用人要求相衔接。因此,构建一个适应社会需要,能培养学生实际业务技能的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现有教学模式就成为关键。
一、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职医药营销专业是培养具有医药、营销管理等方面基本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够在医药生产、流通企业从事一线营销、职能管理、药学服务等方面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校企衔接、订单培养是构建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在新培养模式理念的指导下,调整培养方案,优化课程结构,加大实践教学比重,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提升是高职医药营销专业教学改革的主导任务。
高职医药营销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应该在调查研究医药企业岗位设置和职业要求的基础上,以就业市场需求和学生素质能力提升为导向,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和培养,使学生完全能胜任岗位职业要求。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应当优化整体教学内容,以医药学专业课程为基础,减少基础化学等内容,增加具体岗位操作课程和营销实战技能课程,比如药品储存与陈列、药品推销实务等。同时参照职业资格和职称考试内容为标准,将涉及考试内容等纳入课程体系中来,为学生取得岗位资格和专业职称提供必要基础。依据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通过广泛的企业市场调研,采纳行业企业岗位设置标准,积极吸收医药企业用人单位人员参与课程研究、设计与开发,以形成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医药营销实践教学课程新体系。
二、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建设
(一)课堂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知识灌输和应试教育为主要任务的传统教学理念已经不再适应现代的职业教育要求,本身也无法适合社会对职业岗位培养的具体要求。同时在目前高职培养教育中,仍就有照搬本科学历教学的培养方案和教学模式等现象,这和高职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不相一致。因此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是市场化教育的必然趋势。在现代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融“教、学、做”于一体,体现教学中课程的应用性、实践性和职业性。课堂实践教学模式可以选择形式有多种多样,可以有项目任务法、案例讨论法、模拟销售教学法,甚至可以将课堂搬到企业生产经营第一线。总之,课堂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就是要坚持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为中心,以市场岗位标准要求为任务,真正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的特色。
(二)实训室建设与企业实践活动
教学模拟实训是高职医药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一环。为了增强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巩固和掌握,提高学生职业实践能力,应当创建“模拟药房”等相关药品实训中心,以强化学生对相关职业技能的锻炼和提升。
社会实践环节主要任务是为了增强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和岗位的认知。学生在校学习中,往往存在专业的模糊定位,岗位工作的浅显认识。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也可以进一步体验社会生活、熟悉专业岗位。具体在开展中,可以在相关的课程中布置社会实践项目,比如到医药流通企业参观物流仓储配送流程,到药店开展顾客层次与消费能力等调查活动。也可以在寒暑假期中布置社会实践见习任务,让学生提前介入社会,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和适应市场竞争环境。
(三)深化校企合作,完善实践教学
校企合作是实践教学的支撑点,为学生岗位训练和实践教学提供了重要保障。作为合作企业对象的选择,应该具备有市场规模化、管理标准化、人才专业化等特点,能够为学生提供专家带教、轮岗实训、有较好的发展提升空间。校企合作既是一项实践教学平台的搭建,更能促进专业人才互动,资源互利共享。可以按照“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选派教师到合作企业对员工开展培训授课,提升企业基础员工专业素质的同时,也锻炼和提高了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同时邀请企业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做兼职教师,来学校作报告、开讲座,传授实践工作体会和技能,让学生确实感受来至第一线岗位实践技能。校企人员互派、沟通交流、优势互补,对整个实践教学水平的提升无疑是一个促进和提高。
(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深化实践教学
为了培养具有复合型医药营销专业人才,参与医药、营销职业竞赛,锻炼学生实践营销技能,也将是实践教学改革的一项任务。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对于激发学生的专业热情和自豪感,培养其拼搏进取和竞争意识,提高其整体综合素质和专业实践技能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高职医药营销专业可以积极开展“营销策划方案竞赛”、“推销演讲竞赛”、“模拟商务谈判比赛”、“中药饮片识别与调配”等竞赛项目。以“市场营销技能竞赛”为例,该项校际竞赛分为商品销售业绩考核与营销策划方案制定两部分。商品销售活动促进学生零距离接触市场,磨炼毅力、团队协作、挑战自我;营销策划方案制定更能考查理论应用水平、知识整合能力,以及写作综合素质。可见,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的开展既激发了学生参与热情,也提升了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
三、师资队伍建设与实践教学能力
(一)引进高素质的实践教学师资
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依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只有具备较高的实践能力,才能切实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可见教师队伍建设是医药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基于高职医药营销应用性强的特点,在师资招聘时,对承担实践教学任务的岗位要求,应聘人员应具有医药企业工作经历,并有较好的工作业绩。不拘一格降人才,不能仅从职称高低来作为选人用人的唯一标准。积极从医药企业引进医药专业和营销管理人才,比如药学技术人员、职能部门管理者、市场营销精英等,让学生学到岗位实战业务经验,增加其对职业的真切感受。在教师引进的同时,更要做好现有教师内在功底建设。重点要培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使教师具有更扎实、系统的理论功底,更丰富、实用的实践经验,更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多途径提高教师自身实践能力
加强对医药营销专业教师再培训和培养工作,鼓励教师提高学历,通过继续教育更新专业知识、提高实践技能。规定年轻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熟悉医药实践领域。鼓励和支持专业教师在实习基地做兼职,直接参与医药营销业务,参与企业员工培训,门店用药指导等工作。积极利用暑假开展的教师素质培训平台,提升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以福建省为例,每一年暑假都有选派年轻教师参与“药学”、“市场营销”骨干教师业务培训,该项活动既更新知识、又促进教师彼此间的沟通和交流。因此,只有教师走出课堂,参与实践,才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业务有效结合,才能在授课过程中,理论真实而不空洞,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关键词 高职生 创业教育 理论研究 实践
1 创业教育与创业的关系
“创业”一词在辞海中定义为“创立基业”。泛指开拓、开创业绩和成就。一般认为,创业就是创立、创设或创新某种事业或职业岗位。其内涵应有三个方面。即开创新的职业,创设新的岗位,创新工作业绩。因此,我们可以把“创业”理解为:创业者依自己的想法及其努力来开创一个新事业的过程。
创业教育,正式提出“创业教育”概念是1989年11月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尽管创业教育提出较晚,但是创业前的培训和煅练(如师傅带徒弟,职业技能娴熟、处事心理意志磨练,经营管理和营销实践的经验积累等)都是从古到今无数创业成功人士的必修课。
创业教育与创业二者之间可以说是一种时间先后的关系。先有“创业教育”,即从事创业活动的储备——知识及其结构、思想意识、职业意识、职业技能、精神心理等方面,在众多的储备之中,尤以强烈的创业意识和娴熟的职业技能两方面最为重要,才有“创业”的实际行动。如: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创办“微软”公司,乔布斯、马克库拉、渥兹尼克3人创办“苹果”公司,李嘉诚创办“长江实业”,陈天桥创办“盛大网络”公司,任正非创办“华为”公司等。
2 我院开展创业教育的现状
我院的创业教育始于2005年11月,面向经济管理系所有专业学生的第一次“创业教育”讲座。该讲座虽受到学生欢迎,但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如创业项目的选择、资金筹措,税费负担等等。笔者仔细分析后认为,通过一次讲座或一堂课,很难将创业所涉及的知识、技能等讲清楚。而作为一名教师,又缺乏成功创业的实践,创业过程所面临的困难、处境、危机等如何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却不能向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环境下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在这种背景下,怎么样才能上好创业课呢?我们通过跟学生交谈、了解与分析,最后我们决定先在创业的课程体系上做修改,本着“知识够用”原则,如将会计基础与经济分析合并;不单独开设金融学、市场营销、生产管理、财务管理等课程,而是将他们溶合于“企业管理基础”这门课之中等。通过后续两次面向全院师生的“创业讲座”,受到师生们的一致好评与欢迎。于是从2010年新学期开始,我校规定所有专业都要开设“创业”这门选修课,作为我校开展“创业教育”的一种新的探索。
3 我院学生的创业实践
案例一:刘XX,邓XX,周XX,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2006级物流(2)班学生。2007年2月-08年1月,一年时间经营一家茶吧。来校之前3人均无创业经验。2006年9月到校读书后,发现学院超市楼上有约100平方米的闲置空间。而该超市位于学院主教学楼与学生公寓之间,地理位置相当好。于是先谈好租金,盘下来。经调查分析学生的经济状况、消费水平与生活习惯等,最后决定开一家茶吧。起名“学院音乐茶吧”,每天20:30~23:00,周六与周日8:00~23:30经营。一年合约到期,结束创业。3人盘点清算,不但没亏,还盈利6000多元。
案例二:毛XX,王XX。均是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2008级电子商务班学生。由于学电子商务专业,一入校两人各买了一台电脑,初衷是便于自己的课程与专业的学习。通过在校一年的学习和自己自学电脑软、硬件相关知识,网上创业的愿望很强烈。于是2008年9月两人合伙在网上开设了一家商店,销售MP3、手机、数码相机、书籍等,既有新货,也有二手货。虽然网站的页面设计、内容更新、系统维护等后台制作较努力且两人包揽下来,但在经营范围、营销策划、广告宣传等方面的不足或研究不够,生意清淡。最后临近毕业,关闭该店,盘点清算,稍有亏损约600元,两人平摊,到此终止这次创业尝试。
4 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困境
(1)教师方面:创业教育对教师的要求较高。不仅要具有市场营销、企业管理、职业技能、社交礼仪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创业特别是创业成功的经历与经验。而我们创业教育的教师绝大多数只有创业理论知识,且这方面的知识还欠缺或不成体系。难以向学生提供较全面的创业教育与培训方案。
(2)教材方面:目前我国创业教育所用教材,基本上还难以满足我国创业教育的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教材内容,结构等都是按传统理论教材的模式编排,难以适应创业教学的需要。二是编著者几乎都没有创业经历或企业工作经历。较难编著贴近创业实践的实用教材。三是现有创业教育教材不少是国外同类教材翻译而成,难以适应中国国情。
(3)教学过程方面:创业教育的教学过程更强调师生互动和情景教学,乃至案例分析和专题讨论等。这是由于创业涉及的知识面更广,内容要求更多,更要与人打交道。再加上创业环境(地域、民族、习俗、政治与经济制度等)不同,创业所涉及的各环节都可能因时、因地、因环境而改变等缘故。再者,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无论是创业成功的案例,还是失败的案例,都能给学生以启迪和教训。因此,创业教育对有效案例的开发,在质量与数量上都已迫在眉捷。
(4)学校方面:学校作为教育的平台,应该为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一个实践机会或场所。如在校园内划出一定场所作为学生创业实践的实验田,让学生在仿真环境下实施自已的创业计划和方案,得到一个有效的锻炼,起到一个创业孵化器的作用。以此鼓励学生在校或毕业实现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