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经济基础范文

社会经济基础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经济基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社会经济基础范文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27--01

一、社会经济词汇的范围及特点

社会经济词汇是指社会环境下中,用于表达社会中个体与团体之间经济关系的词汇。刘军平(2012:395)将社会与经济类词汇概括为一大类别,认为社会经济词汇并非一个具体学科的术语,而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通常包括大众广为关注的科教、房地产、医疗和食品等领域的词汇和语言表达。

如何解决中国文化和汉语语言特点给翻译带来的困难?张岱年和方克立(2013:363)认为我们在主动吸收世界先进文化成就的同时,要保持民族独立性,发扬固有的优秀传统,创造自己的新文化。汪榕培(1991:1)认为存在“中国英语”这种语体,李文中(1993:18)将其定义为:以规范英语为核心,表达中国社会文化诸领域特有事物,不受母语干扰,通过音译、译借及语义再生诸手段进入英语交际,具有中国特点的词汇,句式或语篇。

二、社会经济词汇的翻译策略

1.本体还原法

英汉语中都存在相当数量的隐喻表达,即用喻体表达本体的含义。本体的基本含义是事物的主体或自身,事物的来源或根源;喻体的基本含义是对本体的特征进行有效并极为形象的修饰。由于中英文化存在差异,同一本体往往使用不同喻体进行修饰。在这种情况下翻译汉语社会经济词汇中的隐喻表达时,就无法直接翻译喻体,而应该直接翻译其本体,我们称之为本体还原法。这种方法旨在将汉语隐喻所要表达的本体意思完全展现出来,也就是在英语译文中表达本体意思,尽管汉语词汇是用喻体表达的。

汉语中社会经济词汇如果是隐喻表达,而喻体又是不为目标语读者所熟悉的,在翻译过程中,就应当先充分理解源语言词汇所要表达的真正意思后,再进行翻译。再者,我们知道英语更注重用简短的方式表达意思,因此还要考虑用词简短。汉语中大量的社会经济词汇可以采用本体还原法进行翻译。例如:①“豆腐渣工程”是指质量低劣的工程,低劣到如豆腐渣般脆弱。在理解了其本意的基础上,略去“豆腐渣”表述,将其译为jerry-built project,会更合适。②“形象工程”一词是指某些官员为提高政绩,劳民伤财建立的没用实际意义的工程。深究“形象”其义,应该是想表达“空虚、无意义”的含义,因此vanity project能恰到好处地表达这个意思。③“黑心棉”中的“黑心”在该词中意为劣质的,而中国文化中形容一个人恶劣行径时所用的词便是“心是黑的”,直接翻译本意为shoddy cotton即可。

2.语义拓展法

语义拓展法是指将汉语词汇或短语中省略的部分先补充完整后再进行翻译。汉语社会经济词汇中缩略语较多,其表达简明扼要,概括性强。因此,译者在将一些汉语缩略语翻译为英语时,需要将这些词语进行拓展后再进行翻译,以确保可以完整地表达源语言的意思。

汉语缩略主要是指从较长的语言结构中抽取关键性的字,组成缩略语,以达到用简短方式表达整个词条意思的目的。例如①“物业税”中的“物业”是房产和地产的总称,“物业税”拓展后的完整意思为房产和地产税,因此译文为property tax比较合适。②“棚改房”实际为“棚户改造区内的住房”,即涉及棚户区,又涉及对棚户房的改造,我们将其翻译为housing in run-down areas that will undergo renovation。③“被就业”是“被宣布已经就业”的缩略语,指某些机构的就业率中存在虚假,而事实上许多人并未就业,也被计算在已就业率中,译为be said/be declared/be alleged to have found jobs。

3.扩句缩减法

扩句缩减法是指将缩略语或简短表达语语义扩充完整后进行翻译,然后再对英文译文进行缩减,以达到同汉语源语形式一致的效果。这其中涉及的过程大致为:理解简短表达语补足信息翻译对等处理缩减。例如:①山东大学的校训为“气有浩然,学无止境”,(Noble in spirit, boundless in knowledge)。首先理解其内在含义:“气有浩然”指学生们应具有一种高尚的精神,即“气”, 应译为spirit;“学无止境”意在“为学”,强调学生应以永不满足的精神追求学术上的完美。“浩然”意味高尚的意思。分析含义后,应将其补充为一个语义完整的句子:学生应有高尚的精神,学术是永无止境的。这句话可译为Students should be noble in spirit; it is boundless in knowledge。再进行对等和简化处理,将主语和系动词省略,最后形成译文Noble in spirit, boundless in knowledge。

第2篇:社会经济基础范文

关键词 市场经济 伦理基础 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F014 文献标识码:A

1 我国市场经济伦理道德缺失的原因

纵观我国经济体制的发展,导致我国市场经济伦理道德缺失的原因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我国现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期,旧的计划经济的平均主义价值观念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特点。另一方面,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经济伦理基础尚未建立。首先,计划经济的伦理基础是在熟人社会的基础上孕育产生的,讲究的是人情面子。而随着市场的转型,社会流动性增大,商品经济中的交易主体多为陌生人,市场经济行为无法通过传统的计划经济伦理基础得到有效的约束。其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力结构、生产任务、利益分配都是计划的,是受政府严格控制的。而市场经济中,交易主体享有独立的地位,利益分配与效率挂钩,政府仅实施宏观调控。即传统经济结构的控制与被控制的垂直关系转变成了一种平等、独立的水平关系。显然,旧的计划经济伦理基础已无法有效约束市场经济行为。

2 构建市场经济新伦理基础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亟需新的伦理基础完善其约束机制。首先,交易主体对“经济人”理论理解片面,忽视了自身“道德人”的身份,导致其无节制的追求利益最大化。甚至形成了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病态现象。其次,依据“有限理性”理论,当人以为做出了最佳利益抉择时,由于人的理性的有限性和信息不对称性,所做的决策可能实际上并不是完全符合理性决策。“囚徒困境”就是有利的例证。所以,市场经济的现实状况需要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两者平衡发展的新的约束规则对市场经济行为加以规范和指导。而约束规则有硬性规则和软性规则。硬性规则主要是指法律、法规等外在强制性规则,软性规则主要是指内在的伦理道德准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需要法律和伦理共同维持。原因是:(1)法律、法规的制定、遵守和维护不仅需要法律责任作为保障,也需要交易主体在道德伦理上的认知、自律和实施。①(2)制度的实施和监督使交易成本增加,通过伦理内化产生的自我约束,能够节约交易成本和监督成本。(3)法律规定的有限性和滞后性,决定了法律约束力的有限性。伦理是法律最好的补充。(4)从伦理学的角度,任何外在的强制手段都是治标不治本的,而伦理可以通过价值内化形成一种内在的约束力,②使交易主体在计算成本和收益时,自觉地考虑伦理。再者,构建市场经济伦理基础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随着技术的进步,人类通过资源、物质财富的高消耗和自身体能的低消耗的方式发展经济,导致资源紧缺、环境破坏等“病态”和自身生命力的下降,③为了改变这一困境,我们提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旨在追求经济和环境的共同发展,并要求当代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时,考虑后代人的发展需要。由此可见,符合规律的社会发展需要以人为尺度的价值评价和伦理规范。

3 构建市场经济新伦理基础

以经济学与伦理学相协调,“经济人”与“道德人”相统一,集体主义与个人精神相结合为基本原则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基础。

(1)自利性与他利性相统一。市场经济体制下,对利益的追求是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的原动力。并且,交易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也达到了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效果。所以自利性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我们应该肯定其合理性。但,自利性并不是毫无约束的,应当以不损害他人利益为前提。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经济的实质是实现商品价值。这要求我们在追求自身利益时,也要考虑对方利益能否得到满足。否则,商品交换将无法顺利进行,交易各方利益都无法实现。以自利为目的,以他利为手段,最终达到互利,这也符合“经济人”与“道德人”相统一的市场经济基本原则。

(2)自主性和责任相统一。随着市场经济的转型,人们从垂直关系中解放出来,成为了独立的交易主体。这种自主性充分体现在生产、分配、消费等各个市场运行环节中。自主性有利于促进经济主体的积极性。但,当自主性畸形发展时,则会导致偷税漏税、短期行为等个人主义产生。市场经济主体,应当正确认识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成就观。首先,自主的交易行为应当遵守市场规则,市场规则是在反复的交易过程中提炼的共同约定,能够维护市场秩序。所以,交易主体有必要也有责任遵守市场规则。其次,人的成就不应当简单地以货币财富来衡量,还应当结合个人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来评价。如前文所述,在商品交易过程中,自身利益的实现离不开他人利益的实现。在繁多的交易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形成了相互交错的利益关系网,从而会产生公共利益。而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人不能脱离集体而独立存在。所以,我们个人利益的实现应以公共利益的维护为前提,坚持个人精神与集体主义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3)公平效率相统一。 公平主要包括竞争公平和分配公平。而效率是指高效、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效率承认收益对等性,激励经济主体发挥能动性和创造力。竞争公平是分配公平的前提,是提高效率的手段。而效率是分配公平的保障。个人与集体的统一性,自利与他利的一致性要求经济主体通过提高管理水平,改进技术等公平竞争手段提高效率。同时,经济效率代表着社会经济利益的生产创造和其第一次市场分配。然而,完全依靠市场分配社会经济利益会导致两极分化现象的产生。为了使少受益方获得补偿利益,由政府主持的第二次利益分配更加注重公平。④这种分配公平是在公平竞争的条件下对收入分配的协调,并且需要以经济利益的产出和收益增加为保障。而三者的协调统一,是推动社会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的动力所在。

(4)诚实守信和契约精神。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通过契约的方式避免交换行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或时空间的分离所带了的交易风险。契约是达成合意的承诺。而交易主体对自己能获得应得利益的确信主要来自对法律效力的信任和对交易他方的信任。⑤但,法律的监督范围和效力是有限的,要实现自身利益最根本的前提是诚实守信。诚实守信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交易风险和交易成本,在实现交易各方利益的过程中,促进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和繁荣。

注释

①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伦理问题研究.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4.

② 杨光飞,梅锦萍.市场转型与经济伦理重塑——对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的伦理反思.伦理学研究,2011.11(6).

第3篇:社会经济基础范文

舞蹈作为一门艺术,要生存就不得不面对这个经济问题。没有了自身的稳固的经济基础,就不可能进行下一步的创新和再发展,“仓廪实而知礼节”,一方面在保持好用肢体语言说话的舞蹈的同时,另一方面还要不断的开辟新的途径来获得其自身的经济收益,来稳固自己的经济济出,从而得到自己生存和发展的更大的空间。

舞蹈企业化的产业模式第一部由民营企业投资制作的大型现代舞剧《藏羚羊》及其背后的公司、舞团等是舞蹈艺术企业化动作的一个好的范例。舞蹈院团院校积极通过市场媒介以外的方式同海内外进行广泛合作与交流。这样的合作与交流极具亲和力,当舞蹈以非商品的身份贴近社会,人才与各类产品才更具针对性,也使艺术成果和社会需求联系更加紧密,有助于学术成果转化,促进舞蹈产业优化升级和规模效益增长。国际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和主要特征,大规模地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的范围、层次和力度是舞蹈艺术产业化发展的基本途径。西方发达国家的艺术实践表明,其不断发展的成功的艺术产业模式无一不是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文价值优势,不断吸纳国内外相关产业的发展要素,从而形成自身循环系统的高层次演进。

原生态歌舞《云南映象》的市场效益还记得在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大连新闻会上采访杨丽萍的时候,她说:我们的舞蹈如果没有票房,就好比庄稼没有收成。杨丽萍的《云南映象》以其突出的民族特色,让观众了解到云南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风貌和民族民俗风情。他们将最原生的原创乡土歌舞精髓和民族歌舞经典全新整合重构,让原生、古朴的民族歌舞与新锐的艺术构思碰撞,让人们领略到了少数民族最本色的生活。可以说,这是最高层的艺术审美。这部歌舞集以其深厚的民族民俗文化内涵赢得了当代社会的艺术市场。证明了只有不断创新的民族歌舞艺术才能把握艺术市场。她立得住获得巨大成功,在与艺术市场的结合中找到发展空间。

艺术同经济是辩证统一的纵观古今无论是什么门类的艺术,其自身的发展都不可避免的要顺应这个时代的发展,而这个时代是个经济的时代,要讲生存和发展都不可避免的要把艺术与经济结合起来。而艺术归根到底决定于社会经济基础,同时又对社会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经济基础决定和制约着艺术的内容。艺术作品所揭示的各种社会关系,表达的各种观点、倾向、思想情感、审美趣味,再现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不是凭空产生的,无不决定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不论艺术作品的内容同社会经济基础之间的联系明显与否,也不论它们同经济基础之间的联系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它们所表现的观点,抒发的思想情感和反映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深深地植根于一定的现实生活之中,并且归根到底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和制约。艺术的演进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和制约,艺术发展的历史表明,决定艺术演进的最终原因,不应到政治因素或诸如哲学、道德、宗教等其他社会意识形式中去寻找,而应到社会经济基础及其变化中去寻找。正如恩格斯所说,“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艺术,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作用,或称反作用。

第4篇:社会经济基础范文

[关健词]电路分析基础 精品课程 教学改革 实验

一、引言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是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在整个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它是以电路分析为主,学习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讨论各种计算方法。该课程理论严密,方法灵活,逻辑性强,有广阔的应用工程背景。学习这门课,对于开启心智、锻炼思维、培养分析计算和实验研究能力、科学归纳以及理论联系实际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为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学习后面的专业课建立必要的理论基础。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电路分析基础”课程,在学校和学院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课程组全体教师的努力,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验室建设、教师队伍和教材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成果,大大提高了教学水平。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电路分析基础”课程于2009年分别被评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精品课程和湖南省精品课程。

二、调整知识结构,优化教学内容

(一)优化教学内容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组结合教学改革目标,针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内容的交叉和渗透、淡化专业界限,在教学时数有所减小的情况下,优化“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模拟电子技术”和“信号与系统”等后续课程内容进行了有机整合,将教学内容“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移至“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讲授,将“电路复频域分析法”移至“信号与系统”课程中讲授等。强化了电路的计算机辅助分析的内容,主要以电子线路分析软件MATLAB的应用为主,通过上机使学生基本掌握该软件的电路分析、设计及实验数据处理等方面的使用。针对不同专业掌握“电路分析基础”课程内容的要求,设置了“电路分析基础”I(理论课时64)和“电路分析基础”II(理论课时40),

(二)精选教材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也是科技水平发展的重要反映。选用一本与大纲相适应、能反映学科前沿动态的优秀教材至关重要,为此近几年本校先后采用由邱光源教授编著,高教出版社出版的国家统编优秀教材第四版和第五版《电路》。

(三)重视教材建设

近年来,由于高校大规模扩招,生源的基础差别也逐渐显露出来,因材施教显得尤为重要。已经出版的教材有些内容较深,比较适合基础较好一点的学生(如重点大学)学习,有的则版本比较低,内容更新不够,不能很好体现当前电路领域的最新科技成就,如利用软件计算电路的内容。有的单纯注重理论讲解,与后续课程内容(如模拟电子技术)衔接不是特别好等。为此,希望有一部适合我校学生基础的《电路分析基础》的教材,达到因材施教的目标。针对这一情况,本课程组组织骨干教师于2011年元月开始自编《电路分析基础》教材,将于近期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三、切实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电路分析基础”是电类专业学生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在电类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过去由于该课程内容多,教师多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应当切实加以改进,以便达到发挥老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积极性。

(一)采用启发式教学

采用启发式教学,就是要真正发挥学生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在学习一开始就让学生明白,学习电路的基本定律是为掌握任何电路技术打下理论基础,掌握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则为分析各种电路找到了一种共性规律,掌握建立电路模型的理论和方法为研究各种实际电路提供了基本方法,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在课堂内容的讲授中,则采用精讲多练,留出“空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2]。

(二)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本课题组的老师均能较熟练的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效率。我们已经开发出了CAI课件,并已开辟了网上“电路分析基础”课答疑教室和网上习题库。对于一些难于理解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在网上教室进行详细辅导,师生也可以对一些问题共同展开讨论,加深理解,达成共识。“电路分析基础”课习题灵活多样,在习题课上,受学时限制,教师只能对个别典型例题予以精讲,而建立网上习题库,教师可以在网上对于那些综合题以及技巧性强的习题详细讲解解题思路。

(三)控制教室上课学生人数

近几年来,学校采取了诸如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校园网为教学服务等多种措施,使学校的“电路分析基础”教学得已顺利进行。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刚使用多媒体教室上课时,有人认为学生人数多一点没有问题,所以前几年“电路分析基础”课的教室学生人数安排过多,有的高达250人之多,结果造成了后面的学生无法看清屏幕上的文字图形,老师与学生难以进行“表情交流”等,上课效果大打折扣。所以,从2008年下学期开始,学校规定采用多媒体教室上课,课堂学生人数不能多于100人,教师应站立授课,重要的内容及数学逻辑思维比较复杂的一些公式推导也要求教师应在黑板上板书。

(四)改革考试模式

考试是对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一种检测。传统的考试模式大都以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课程成绩。对于那些学习自觉性不高的学生来说,往往存在着侥幸心理,平时学习成绩不努力,光靠期末突击复习、死记硬背来对付。这样,考试就起不到它应有的指挥作用。因此,要客观、准确地评价一个学生学习的好坏,应该重视学生的平时成绩。可以分阶段进行模块考试,将各阶段考试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综合起来,并结合学生平时的学习表现,达到全面衡量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另外,考试内容和题型也应进行改革,以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基本运算能力的掌握为主,习题应该灵活多样,避免一些纯记忆性的和计算工作量非常大的机械化试题,以增加考试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四、实验教学的改革

实验教学旨在规范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行为,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近几年,我院“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室”连续两次获得中央财政部资金支持,总金额达500万元,极大地改善了我校“电路分析基础”课程实验条件,2009年我院“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室”被评为湖南省示范实验室。“电路分析基础”实验业已单独开设“电路基础实验技术”课。在“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教学中,采用模块式教学。

(一)电路实验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

这类实验主要是使学生掌握简单的测量方式、方法、误差理论、常用电工仪表的原理性能及使用、选择、读数方法等,使学生对电路实验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二)基础电路实验

这类实验要求学生根据指定的题目自行确定实验方案、设计电路、选择元件参数和所用的仪器仪表。通过此类验证性实验,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三)综合设计性电路实验

这类实验要求学生利用先进的“电工技术实验装置台”和多媒体实验教学软件,开设多种综合型实验。并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给定电路的功能自行设计实现这一功能的电路。着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实验室开放

实验室对学生全天候开放,保证一人一组。在开放时间内,学生可以到实验室根据自己所学专业特点及爱好进行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不受规定实验项目的限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为他们日后从事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的建设无疑是“电路分析基础”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一门课程之所以能够成为精品,关键在于它拥有一流的教师队伍。“电路分析基础”精品课程组由吴舒辞教授担任课程建设的总指导,课程组总共有教师20人,每年承担约1200人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任务及教学研究任务。课程组除配备有专任的主讲教师、实验教师外,还设置了一定比例的助教岗位来承担理论课助教和协助指导实验。从学历结构看,10名主讲教师以教授、副教授为主,其中获博士学位8人。

实践证明,通过对“电路分析基础”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系列关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实验内容等改革是成功的,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的考试成绩、自学分析查找资料能力、实验实践创新电路能力都得到了提高,“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专业自2001年来连续7届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并多次获得全国一等奖。“电路分析基础”精品课程建设研究于2011年05月获批为2011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每年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就业率都名列全校前十。

[参考文献]

[1]夏全福,“开展电路课程评估深化电工教学改革”,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3年第1期,pp14―16

[2]潘再平,“电气工程类精品课程建设”,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4年,26(电气工程专辑),pp62―64

[3]冯婉玲,段远源,“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初探”,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年第2期,pp115―118

[4]吴晓蓓,“建设精品课程几点思考”,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年第2期,pp118―119

第5篇:社会经济基础范文

关键词:农村教育;改革;困境;《天那边》

影片开头出现的两个年轻人,许小萌和江可可,一个带着年轻人敢于挑战旧体制的勇气和韧劲,一个却是带着城市的自有的格格不入的气息。他们的出现为这个原本平静的小山村仿佛带来了一场暴雨,在多年的与世隔绝之后,终于也要掀开遮住自欺欺人的幕布。许小萌和江可可在农村的新鲜劲还没有过去的时候,他们就开始看到这个貌似祥和的学校背后其实有着农村地区多年来久为诟病的极度不规范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于是他们下定决心,要做些改变。照理说,有年轻人来为孩子们上课该是极好的,让同学们开阔眼界,不应该是每一位老师企图让学生们达到的终极目标吗?但是以罗老师为首的农村坚守派却极力反对这种改革,即使最后勉强同意,也绝对不在语文、数学等主要科目上有所让步。后来,是在许小萌一再的坚持下,才勉强成功。但是影片最后,许小萌的坚守、江可可的放弃以及罗老师的不幸身亡无疑宣布了这种改革的前途的不确定性。如果我们把影片的内容隐去,我们就可以发现,影片中所描写的改革阻力实际上也是现代教育改革所遭遇的困境。

1教师的学习滞后和素质不高

首先是教师的的不适应与压力(一如影片中的罗老师),先进的课程模式必然需要更高的教学水平,各个地区,各个学校,即使是在一个学校里,教师的素质都参差不齐,在这种情况下,有些老师很可能就会变成疲于应付的牺牲品。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不乏课程改革成功的例子,远近驰名的山东杜郎口中学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它的成功也让后来者前赴后继,勇于尝试。但是试问又有多少学校成功地复制了杜郎口中学的成功呢。连像罗老师这样的教育前沿者,像他一样的正站在三尺讲台上的教师,都不一定欣喜这样的改变。课程改革对于那些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的老师来讲,无疑是致命的。年轻的老师或许还可以较快地适应这种模式的突然改变,但是如果是年纪稍长一点的教师,他们已无精力去应对这样的改变,可能在他们之中还不乏“名师,那面对这种情况,该把他们置于何种境地呢?

2传统式家长对素质教育的阻碍

其次,家长的质疑。(同样是罗老师,他同时也是春秀的监护人)。在影片中,许小萌鼓励春秀外出打工,寻找自己的人生出路,但却因此爆发了一场与罗老师的激烈争吵。现实中的家长绝大部分都是传统的中国式家长,他们只关心孩子的分数,很多人都无法理解所谓素质教育。他们只知道如果别家的孩子都在上补习班,都在做题。我的孩子不这么做,就一定会落后,落后了之后,高考怎么办。我们说高考是一切行动的指挥棒,这绝无贬低之意,因为我们发现高考乃是促进社会公平的头等大事,多少寒门学子通过高考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这也不怪家长们把分数看得如此之重了。但是我们的传统经验是,向来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都无法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所以让很多家长都误以为教育改革一定会牺牲掉学生们的分数。如何扭转家长们的这种观念也是教育改革必须解决的问题。

3改革体系的深水区

最后,是改革体系本身的不成熟。改革者开始的满腔热情,却并不可以拿来解决现实问题。其实罗老师的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他认为像许小萌、江可可这样的实习老师,所带来的先进的方法,是没法在水咕噜小学永远延续下去的,与其留下伤害,不如不要开始。改革成功固然可喜可贺,但是若是改革失败就会留下千古骂名。这也就成为了许多教育者不敢啃这个“硬骨头”的重要原因。没有一套可行的教育改革的体系,教育改革始终都是纸上谈兵,即使改了,也只涉及到皮毛,无法往深水区前进;再来,即使在试点学校成功,各个地区情况千差万别,如何全面推广,又成为了新的难题。又回到我们开头提出的问题,即使山东杜郎口中学改革成功,后继者也不是没有,但为什么始终不曾有杜郎口第二、第三呢,原因也在于此。像是河南西峡教改14年终于大放异彩;但河北涿鹿教改不到三年就折戟沉沙,成为了“千夫指”。结束语江可可的逃离和罗老师的逝世一方面代表了旧的教育体制必然会随着时间崩溃,另一方面也表示新的教育体制一时之间还无法建立。但是,好在最后许小萌的回归,还是让我们看到了些许的希望。即使教改前路漫漫,但是我们一直在路上……

参考文献:

[1]谢娟.从电影《天那边》看我国的农村学校教育[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05):59.[2]陈继荣.《天那边》:无法释怀的牵挂[J].电影文学,2012,(03):165-166.

第6篇:社会经济基础范文

内容摘要:CBD系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经济社会系统,它的规划、建设将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重庆CBD规划建设背景及定位分析,阐述了其规划建设将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人居环境及投资环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旅游发展、产业规模效益、产业集聚和辐射效应等方面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关键词:CBD 城市经济 重庆

CBD与城市发展相关概念

(一)CBD的特征及界定

1923年美国学者伯吉斯(E•W•Burgess)在其创立的城市空间结构的“同心圆模式”中最早提出了中央商务区概念,即城市空间结构分为5个圈层,中心为城市地理及功能核心区域中央商务区(简称CBD)是大城市核心区金融、商贸、商务高度集中,高档酒店、公寓、文化娱乐等配套设施完善,交通通讯便捷,生产要素快速集聚扩散的物质空间。1937年及以后,普劳德福特(Proudfoot)、奥尔森(Olsson)等人采用零售业贸易额、商店租金及临街商店的长度指标来界定CBD。1954年及以后,墨菲(Murphy)和万斯(J•Vance)将地价峰值区作为CBD最明显的特征,提出中心商务高度指数(CBHI)和中心商务强度指数(CBII),满足CBHI大于1,CBII大于50%条件的地区就是CBD。1959年戴维斯提出“硬核”(hard core)和“核缘”(Core Fringe)的概念。即:满足CBHI大于4,CBII大于80%的地区称作“硬核”,其余的地区则称为“核缘”。

(二)CBD与城市发展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CBD已成为一个城市经济开放程度和经济实力的象征,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中心和动力,是所在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集聚地。在城市发展中,CBD具有区域中最高的中心性,城市内部最高的可达性和拥挤程度,CBD具有最高的人际和信息交流量,具有城市内部土地价格的峰值,具有区域最集中和最高档的零售业等特征。从国外CBD建设的经验看,CBD作为现代化城市中环境最现代、基础设施最完备、标志性建筑最集中、交通最便捷、金融贸易活动最频繁、信息最活跃、人才最密集的区域,是一个城市和地区的中枢。中央商务区建设对于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形态塑造、布局优化、提高核心竞争力和综合服务功能,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重庆CBD规划建设背景及定位

(一)基于高端服务业发展的重庆CBD规划建设背景

重庆是我国四个直辖市之一,中国五大中心城市之一,是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综合城市之一,也是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内陆出口商品加工基地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先行区,以及中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长江上游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重庆大企业主导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新格局基本形成,组建了商社集团、新华书店集团、商务集团、医药股份等10多户流通大公司、大集团,其中商社集团2009年实现销售300.5亿元,列中西部第1位,全国连锁百强第9位。与此同时,城市商圈已经成为重庆发展亮点和核心增长极。

重庆作为中国西部重要的离岸金融中心和国际经融结算中心,金融业占GDP比重提高到8%,居全国各城市第四位,拥有银行、证券、保险和各类金融中介服务等功能互补的金融组织体系,金融机构数量为西部各地之首。截止2009年底,重庆已经有四十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以及八家外资银行机构,全市拥有证券经营机构66家,证券营业部65家。境内上市公司30家。

目前重庆高端服务业形成了以解放碑为龙头,以江北观音桥、沙坪坝三峡广场、南坪步行街、九龙坡杨家坪步行街为辅的五大商圈。但随着重庆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原有的商业及高端服务业集聚地段已经不能满足其发展的需要,因此,重庆CBD规划建设势在必行。

(二)重庆CBD定位

重庆CBD系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经济社会系统,目前《重庆中央商务区规划》确定的功能定位是: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的区域性商务中心。重庆未来规划中的CBD主要由江北城商务中心区、解放碑商贸中心区和南岸弹子石功能配套区共同组成。重庆中央商务区规划建设中的中央商务区结构模式在空间上分为硬核和核缘两个部分,硬核由“两点”组成,即现在的解放碑和拟开发的江北城(江北嘴),核缘则由硬核周边区域和长江以南弹子石滨江地带所组成,总用地规模达5至6平方公里,硬核部分为4平方公里。由解放碑、江北城、弹子石组成,构成重庆未来的商务金三角的功能定位:江北城(江北嘴)现代商务区是中央商务区的商务中心,承担商务办公职能,包括一部分商贸职能;解放碑商贸区是中央商务区的商贸中心,承担商贸功能,同时包括一部分商务办公职能,作为解放碑地区功能延伸区的渝中区化龙桥地区也承担部分商务职能;弹子石功能配套区承担配套服务功能,包括高级居住、公寓、酒店、文化设施等。在2011年召开的“两会”上已被写入了“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该规划要把重庆建设为国际大都市,高起点建设两江新区,发挥区域辐射集聚作用。按照规划,江北嘴CBD在2020年全部建成后,将集聚全市80%的金融机构。

重庆CBD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对改善重庆整体投资环境将起到决定性作用

重庆CBD的建成将加快和加大外资的大量涌入,因为CBD的主要功能之一是通过高度的要素集聚来集中发挥商务及有关的辐射功能,而资本正是CBD需要集聚的最重要的要素之一,重庆CBD作为一个区域性商务品牌,规划品位高,基础设施完备、先进,具有良好的文化氛围和拥有便捷、舒适的工作、娱乐环境。这些条件不仅有利于发展商贸,而且有利于吸引资本、技术和人才,特别是吸引国际国内的大公司资本、技术和高层管理人员。通过CBD的建设来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有关机构和我国境内的大型企业集团、金融、贸易和相关服务组织进驻重庆,促进重庆总部经济的发展,使重庆CBD真正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化地区性中央商务区,充发挥CBD对多周边地区的辐射与集聚效应。

(二)进一步促进重庆城市功能的空间布局形态

城市是一个大的系统,包括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子系统,而城市系统的高效取决于城市系统的合理功能划分,城市发展的方向与城市功能性分工合作具有密切的联系,所以以商务中心为核心功能的重庆CBD将对重庆的城市功能划分和布局起到重要的战略意义,将促进中央商务区、工业园区、高新区、经开区、住宅区和商圈功能划分明确的城市区域定位格局的形成,从而提高重庆各行业的集中度和规模效率,降低行业交易成本,提高重庆工业、商业和贸易经济总体运行的效率。

(三)将彻底调整重庆的产业结构

城市化离不开工业化的推进,工业化需要大规模的工业基础设施、大量的劳动力和产业的集聚效应的支撑,同时城市化本身又需要充分建立和发挥其服务功能来为工业化提供动力和消费需求,而以服务业为主的重庆CBD必将加快重庆第三产业整体的大力发展,并将从根本上改变重庆的产业结构,这也是符合“退二进三”的重庆产业发展战略,重庆CBD第三产业要素的高度集中所带来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将直接辐射整个重庆,最终使重庆形成点、线、面有机结合和多层次网络型协调发展的产业布局体系。

(四)将促进电子商务在重庆的推广和应用

重庆CBD是在旧的重庆整体拆迁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全新的中央商务区,所以重庆CBD大多是现代化的商务办公楼和基础配套设施,该区域将成为企业进行现代商贸活动的集散中心地,而电子商务也将成为重庆CBD的核心业务活动,可以通过B-B、B-C和B-G等电子商务形式完成对重庆的商贸交易活动。同时重庆CBD的电子商务也将为以制造业为主的重庆提供高度信息化的商务支撑功能和示范作用,从而使重庆的工业具有明显的信息化经济特征,电子商务使得重庆的工业和商务活动最大限度地集聚在同一空间,实现高速的信息生产并进一步提高重庆的技术创新和产业竞争力,推动江北传统产业结构升级。

(五)进而将提升重庆旅游业的整体水平

重庆CBD建成之后本身将成为重庆一个极具魅力的旅游景观,从而促进重庆旅游业的大力发展。尤其是江北城CBD的双城结构―记忆之城与未来之城规划将极大丰富重庆的旅游文化内涵,不仅有现代化的商务区景点,而且通过江北老城的“记忆”延续形成未来之城与古城并存的格局与机理,保留古迹与历史遗存,发掘历史文化内涵并赋予新的活力要素,以混合使用为主要功能。总之,重庆CBD的建成将使重庆成为不仅是一个具有可以进行高效商务活动的都市发达经济区,而且在重庆中部形成西北―东南走向景观主轴,延续至渝中朝天门,并一直延续到南山观景区, 最终使重庆CBD区域成为一个超大型工程艺术品来欣赏,丰富重庆的旅游文化的内涵,充实重庆人和来重庆观光的人们的旅游文化生活。

(六)将直接提高重庆城市人居环境质量

重庆CBD不仅在建设期间将为重庆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同样在建成后与商务及相关服务行业所提供的就业机会将保持大量的就业岗位的供给,同时重庆CBD建成后具有较高环境质量,对在这里工作的人员的素质要求也比较高,因而重庆CBD人口的高度集中将形成一个较高素质的流动人口群体,这对重庆人口结构的改变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将提升重庆市民整体素质和人均受教育程度,进一步改善重庆的社会和文化结构。重庆CBD建成的中央公园、重庆大剧院、科技馆、网球中心、文化馆、博物馆等大量的公共建筑设施也将对重庆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重要的贡献,最终重庆CBD将在重庆社区建设中起到重要积极的示范作用。CBD南区要造一座新城,与解放碑CBD和江北嘴CBD互为配套,以商住功能为主。目前,中海、九龙仓、富力、龙湖、东原、阳光100、聚富等国内十余家大地产商纷纷进驻,弹子石板块作为CBD南区中心的城市形象已轮廓初现。

参考文献:

1.李珊.CBD建设与发展的途径―以郑州为例[J].中国房地产,2008(8)

第7篇:社会经济基础范文

摘要:本文结合部队需要和社会发展,论述了武警初级指挥学院信息技术学科课程设置应该遵循的三个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对信息技术学科的课程设置进行了初步设想。

关键词:信息技术;基础性;前瞻性;普遍性;军事性;文化性;技术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别码:B

1课程设置的原则

笔者在武警初级指挥学院任职信息技术教学期间,多次到部队调研并到地方大学参观,感觉目前的信息技术学科课程设置还有一定的保守性和局限性,可以做进一步的调整。根据武警总部贴近部队、贴近时代、贴近实战的教学总要求,结合部队建设、社会发展和军事斗争的需要,我认为武警初级指挥学院信息技术学科课程设置应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原则1突破基础性标准,突出前瞻性要求

教育往往落后于技术的发展,而课程体系制定后也有一个相对的稳定期。因此在课程制定上就更应该具有前瞻性和预测性,给未来的教学至少预留出三到五年的发展空间。这就需要在考察学员入校时的信息技术水平的基础上决定课程设置的深浅程度。目前武警初级指挥学院的生源为地方生和部队生两部分。地方生源是高中毕业生。无论是通过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还是地方网吧、家庭电脑的实践,他们已经基本掌握了基础的信息技术。部队生源入伍前绝大多数正在读高中或者已高中毕业,还有少部分中专生、大学生。入伍后,随着部队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融入部队生活的方方面面,战士们在这个环境中已经培养了基本的信息技术观念。而且部队的两用人才培训基本上都是信息技术专业。因此部队生源更应该具备了基本的信息技术素质。从社会文明、国民教育和部队信息化发展趋势来看,今后入学的学员信息技术水平应该更高。这就要求信息技术学科课程设置不能像地方中小学那样一切从基础抓起,而要有对应学员水平的高起点。因此要大胆减少基础操作模块的内容或者课时,或者仅作为自修课。相应增加系统安全、媒体处理、程序编译等高层次的课程。

原则2突破普遍性标准,突出军事性特点

信息技术教育具有社会普遍性,有一套社会通用的标准规范。武警部队院校教育在考虑社会性、普遍性的同时,也应该突出自己的军事性特点。而这个军事性特点是由武警部队的职能使命决定的。武警部队的职能使命是执勤、反恐、处突和协同对敌作战。当前的形势,无论是反恐行动还是协同作战,无论是战备执勤,还是日常办公,都在向网络化、信息化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武警初级指挥学院的信息技术课程如果还仅仅停留在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的基础运用层面上,已经很难保证部队建设的需要和履行职能使命的需要。还有国际军事领域已经非常流行的计算机模拟训练和模拟作战,对战斗力生成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作为培养基层指挥官的武警院校,在这方面也应该有所考虑。因此武警初级指挥学院的信息技术课程应该重点加强网络工程、黑客技术和军事模拟三个方面的内容。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任务对武警部队履行职能使命的新要求。

原则3突破文化性标准,突出技术性特色

知识的形成总是由技术萌芽开始,后来发展到更高层次上,就升华成一种文化。如果把信息技术定义为一门文化学科,那么它的文明历史、思维逻辑、发展理念、理论框架等都要在课程中予以体现。反之,仅作为技术课程就要简单实用许多。而武警初级指挥学院是培养基层警官的学校。因此它的技术性课程并不需要上升到文化思维的高度。武警初级指挥学院的学员在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中,可以不知道计算机之父“冯q诺伊曼”,但最好能够维护武警部队的三级网;可以不熟悉计算机成像原理,但最好能用PhotoShop做出精美的图片。因此在课程设置上,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框架和发展史等理论性文化性的知识点可以不予考虑,而应重点发展计算机实用技术。这些在系统安全、媒体处理、程序编译、网络工程、黑客技术、军事模拟等模块的各个项目中都有具体体现。

2课程设置设想

下面就是我根据以上三个原则,对武警初级指挥学院信息技术学科课程设置的一个初步设想。共分为7个模块32个项目。

模块一,基础操作

1. Windows系统

2. Microsoft Office套件

3. Linux系统(小红帽或者企鹅套装)

项目1和2是目前计算机的主流软件配置。增加项目3,是因为所有大型网站,包括互联网门户网站,金融、交通、水电等关乎国计民生的企业网站,政府和军事网站基本上都建立在UNIX操作系统之上。这是网络战的核心阵地。因此必须培养学员的UNIX意识。而Linux作为UNIX操作系统的典型代表已经非常成熟,可以为普通操作者所使用。

模块二,系统安全

1. 硬件组装

2. 系统装机

3. 软硬件故障排除

4. 利用Windows的注册表、安全策略(组策略)和防火墙等进行单机安全防护

5. 使用杀毒软件进行病毒清除

6. 使用专业软件进行数据恢复

项目1~3是维护计算机正常运行的基础工程。项目4~6是利用操作系统自带资源以及第三方软件进行单机安全防护与灾难恢复的初级运用。结合项目5就可以基本上保证单机系统的正常运行。重点是培养学员的安全防护意识与灾难自救能力。

模块三,媒体处理

1. 利用相关软件进行音频、视频格式转换及处理

2. 利用PhotoShop等大型软件进行图片处理

3. 利用Flash等软件制作动画

4. 利用相关软件制作网页

5. 利用相关软件制作课件

6. 利用相关软件进行DV的后期制作

项目1~6,基本上可以满足支队级信息化办公和武警部队三级网的一般运用需求。

模块四,程序编译

1. C++

2. ASP

3. JAVA

程序编译只是培养学员们基本的计算机语言概念。主要是为未来计算机进阶和网络攻防中的程序编译与反编译打基础。如果仅仅是为了基层任职的需要,这个模块可以不用学习。

模块五,网络工程

1. 网络基础

2. Active Directory域控制器

3. DNS服务

4. DHCP服务

5. 邮件服务

6. 即时通信(QQ、OICQ等)技术

7. BT技术

项目1~5是最基础的网站服务,也是支队级网站维护必须掌握的技术。项目6和7是目前最流行的网络通信和下载方式,是进行网络战必须熟悉的基础技术。

模块六,黑客技术

1. 子网技术与IPv6

2. 端口技术

3. 远程登录

4. 网络防火墙

5. 黑客攻防

IPv6是下一代网络IP标准,技术已经成熟,正在投入商业化运作。在IPv6完全取代IPv4之前乃至其后,子网技术都还将在各单位内部局域网存在一段时间的运用。因此必须熟悉这两个技术,这是黑客技术基础之一。项目2~4是远程黑客攻击必须解决的路径和门户问题。项目5就是具体的黑客技术的运用了。这些都是为网络化、信息化战争做准备。在武警部队的信息化执勤、反恐、协同作战中都将大显身手。

模块七,军事模拟

1. 《反恐精英》(CS)或《特种部队OL》(OL)

2. 《红色警戒》(红警)

CS是一款优秀的巷战射击类游戏(OL是最新款同类游戏),对锻炼学员们的快速反应能力,培养学员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反恐意识很有帮助。红警是一款经典的战场指挥类游戏。可以培养学员们的战场指挥艺术和协同作战能力。这两款游戏都切合了武警部队反恐和联合作战的职能使命,因此可作为正式或辅助教学课程使用。

3总结

第8篇:社会经济基础范文

关键词:社会保障支出;社会保障水平;统计口径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9)05-0036-05

近几年来,社会保障支出逐渐成为社会保障研究热点问题,定量研究方法日益增多,研究内容也不断拓宽。但社会保障支出研究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即不同研究人员对社会保障支出的统计口径不一致,造成研究结论缺乏可比性;同时社会保障支出的统计中还普遍存在漏统或者重复计算问题,数据统计出现偏差,不可避免地导致结果偏离。因而,有必要对学术界统计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的口径进行梳理,分析学术界社会保障支出统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在我国现有社会保障统计指标的基础上,提出社会保障支出统计方法,以供参考。

一、社会保障支出统计口径比较分析

从资金来源看,社会保障支出包括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和缴费性社会保障支出。在实际研究工作中,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和社会保障总支出统计口径分歧最为突出,因而有必要对学术界有关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和社会保障总支出统计口径进行梳理,理清分歧点。

(一)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统计口径

现有研究中,不同统计口径的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均包括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支出、社会保障补助支出以及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支出,分歧点在于行政事业单位医疗卫生支出、社会保险支出以及医疗卫生的支出是否计入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

现有的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统计口径主要有六种。第一种和我国政府预算支出科目一致,即社会保障支出包括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社会保障补助支出以及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三项。第二种口径与第一种口径相比,增加了行政事业单位医疗经费支出和补充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支出。第三种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统计口径符合我国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的实际状况,具体包括社会保障补助支出、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支出、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支出、行政事业单位医疗经费支出。第四种口径将公费医疗支出和基本医疗保险支出均计入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第五种口径主张将社会保险支出也计入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以便和其他国家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统计口径接轨。第六种口径将政府用于医疗卫生支出也列入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包括抚恤和社会福利支出、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支出、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医疗卫生支出。

(二)社会保障总支出统计口径

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只反映了政府财政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并不能完全反映社会保障支出总体水平,因而还应该计算社会保障总支出。社会保障总支出包括的项目更多,分歧也更大。除了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统计口径既有的分歧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支出、政府和社会卫生经费支出等也是社会保障总支出统计存在的分歧点。

学术界对社会保障总支出主要有七种统计口径:第一种口径的社会保障总支出仅仅指“五险”支出。第二种口径的社会保障总支出包括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支出、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和“五险”支出。第三种口径在第二种统计口径的基础上增加了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支出。第四种口径在第三种口径的基础上增加了行政事业单位医疗经费支出。第五种口径与第四种口径相比,增加了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第六种口径的社会保障总支出包括: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支出、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支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支出、补充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支出以及企业关闭破产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五险”支出、扣除居民个人卫生支出以外的卫生总费用等。第七种口径社会保障总支出包括国家财政用于抚恤和社会福利的支出、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全国离休、退休、退职人员保险福利费用等。

二、社会保障支出统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社会保障支出统计存在的问题

通过上文对学术界社会保障支出统计口径的梳理,本文认为其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1、社会保障支出统计口径不统一。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统计口径有六种,小口径仅仅指政府预算支出科目“社会保障”支出,大口径包括医疗卫生总支出,甚至包括“五险”支出;社会保障总支出统计口径有七种之多,小到包括“五险”支出,大到将政府和社会卫生支出也计算在内。不同统计口径计算社会保障支出差异很大。以2001年为例,按照第一种统计口径计算的社会保障总支出只有3101.9亿元,而第六种统计口径计算的社会保障总支出有6508.6亿元,相差3406.1亿元(见表1)。

2、社会保障支出普遍存在漏统问题。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普遍漏统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医疗经费支出,社会保障总支出普遍漏统农村社会养老基金支出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出。2003年我国开始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工作,2004年及以后的社会保障支出应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出包括在内,然而实际上许多研究漏统了该保障项目支出。

3、社会保障支出存在重复计算的问题。按照《中国财政年鉴》对“社会保障补助”指标的解释,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已经包含了补充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支出,但在统计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时,有的统计口径重复计算了补充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支出。此外,“五险”支出一部分来自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因而在统计社会保障总支出时,“五险”支出来自财政补贴应剔除掉。我国社会卫生支出已经包含了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的支出,第七种社会保障总支出统计口径既计算了社会卫生支出又计算了医疗保险基金的支出,也存在重复计算的问题。

4、社会保障支出并不能真正反映社会保障的实际支出水平。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和社会保障总支出没有剔除补充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支出。实际上,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只是中央的战略储备基金,迄今为止只在积累尚未用于任何社会保障项目的支出。因而,统计我国社会保障支出时,尤其是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时应将补充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支出剔除,才能真实反映我国社会保障实际支出水平。

5、社会保障支出概念不规范。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和社会保障总支出不作明确的划分或说明,社会保障总支出有的称为“社会保障福利总额”,也有称为“社会保险总支出”。

(二)社会保障支出统计混乱的主要原因

1、对社会保障支出的理解有偏差。社会保障支出实际上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际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不包括国家的战略储备基金。因为战略储备基金实际上尚没有真正用于支付,正如我们不把社会保险结余资金统计为社会保险基金支出一样。由于对社会

保障支出理解出现了偏差,社会保障支出统计往往将补充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支出计算在内。

2、财政预算制度将预算内各项社会保障支出混在其他经常性支出中,使有关社会保障支出的统计记录不明确。1998年,我国政府一般预算支出科目增设了“社会保障”支出科目,该科目包括: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以及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并没有包括全部由政府财政资助的社会保障项目,如行政事业单位医疗经费支出则放在“医疗卫生支出”科目下,导致许多学者统计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时漏统行政事业单位医疗经费支出。

3、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本身正处在转型阶段,旧的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保障统计指标和新的市场经济的社会保障指标混杂在一起,致使社会保障支出出现重复统计、漏统等问题。 《中国统计年鉴》、 《中国劳动统计年鉴》等既有“历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及累计结余情况”统计指标,又有“全国保险福利费用总额”以及“全国离休、退休退职人员保险福利费”等统计指标。新旧统计指标的混杂给人们选择统计指标带来混淆,容易产生重复计算。如有人认为我国离休、退休、退职人员不在社会保险范围内,计算社会保障支出时重复计算企业参保人员的养老金支出。同时,新旧统计指标的混杂也容易导致漏统,王晓琴等计算社会保障总支出为“国家财政用于抚恤和社会福利的支出”、“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全国离休、退休、退职人员保险福利费用”之和,旧漏统了在职人员社会保险支出。

4、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统计指标不连续。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统计指标存在不连续的问题。《劳动统计年鉴》2000-2003年中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统计指标,但2004年及以后《劳动统计年鉴》中不再设置该指标。《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1998-2003年的统计指标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统计指标,但到2004年,该指标又消失了,从2005年开始又公布该指标统计数据。统计指标的不连续使得获取历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支出需要通过不同的渠道才能获得。

此外,我国社会保障管理职能的转移以及政府收支科目的改革影响社会保障统计指标的连续性。1998年以后农村社会保障管理职能从民政部转移到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以前《中国民政统计年鉴》有“农村社会保障基金会资金额”统计指标,而此后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开统计资料取消了该统计科目,农村社会保障支出统计就会存在一定的漏统问题。从2007年开始,《中国财政年鉴》不再公布社会保障补助支出用于补充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支出的数据,造成该支出数据的缺失。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和社会保障总支出剔除尚未形成支付的补充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支出就比较困难。

5、政府针对人们某一风险往往通过多种方式提供保障,不同保障方式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导致“数出多门”。如我国养老金支出,民政部门负责支付一部分军队离退休人员和地方归口管理的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同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参保企业职工养老金支付以及被征地农民养老金支出。此外,在政府收支分类中,一个部门的离退休费用要根据资金的具体用途分别在“社会保障和就业”以及其他支出功能科目反映。离退休经费实行归口管理的,在“社会保障和就业”类下的“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款级科目反映;未实行归口管理的,则在其他相关支出功能科目反映。数出多门也导致同一统计指标由于数据来源不一致或者统计口径不同,出现不同的指标值。如医疗救助经费的支出,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和《中国民政事业统计年鉴》由于数据来源不同,公布的医疗救助支出也不相同。

三、统计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的有效途径

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统计指标零乱导致学术研究中的社会保障支出统计比较困难,甚至有学者称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像谜一样。探讨如何利用已有的统计资料,大体准确地统计我国社会保障支出,避免漏统、重复统计的问题,是社会保障支出研究一项基础性的工作。

笔者认为统计社会保障支出,首先要明确支出项目,才能避免漏统。其次,要分清不同社会保障项目的资金来源,避免重复计算。由于有些社会保障项目资金来源不单一,既包括财政支出又包括个人和企业缴费支出,仅仅采取简单的分项目相加容易导致重复计算,因而还需要依据不同项目的资金来源剔除重复计算的部分。最后,因为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尚未有完整的分保障项目、分资金来源统计指标,还必须以现行的社会保障支出统计指标为依据,将各社会保障具体支出项目进行归类合并,才能统计我国社会保障支出总量。

(一)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基本项目和支出来源

我国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其中社会保险具体支出项目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镇职工生育保险、城镇职工工伤保险、城镇职工失业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此外,行政事业单位职工离退休制度尚未从国家保障转变成社会保险,行政事业单位公费医疗制度尚未完全退出历史舞台,社会保障支出还包括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费和医疗支出。

我国社会救助具体支出项目包括: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城镇居民医疗救助支出、农村居民医疗救助支出、农村五保供养支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精减退职职工救济支出、灾害救助支出等。除了上述两类干预措施外,我国还有面向特殊人群的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支出。我国社会优抚支出主要对现役、退伍、复员、残废军人及烈军属给予抚恤和优待的社会保障支出;社会福利支出主要是民政部门针对残疾人、孤寡老人、福利企业等的支出。上述社会保障支出项目只能称之为基本的项目,也是统计社会保障支出不可或缺的项目。之所以称之为基本的项目,因为像我国正在实施的住房保障、慈善、补充社会保障支出尚未包括在内。

从数据来源看,我国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来自财政部依据政府预算收支科目统计的社会保障项目的支出;缴费性社会保障支出来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社会保险支出和卫生部统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支出。我国政府财政预算社会保障支出包括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支出、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行政事业单位公费医疗支出以及社会保障补助支出。缴费性社会保障支出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城镇职工失业、生育保险基金支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支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支出。其中,社会保险基金支出有一部分来自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尤其是养老保险基金。2007年,国家财政补贴规模超过1100亿元,因而需要将社会保障补助用于社会保险基金的补贴剔除。政府还以医疗救助的形式资助了一部分贫困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因而新农合支出要扣除资助参加新农合的医疗救助支

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属于战略储备基金,尚未真正用于支付,因而计算社会保障支出时,要将社会保障补助中用于补充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支出扣除。

本文依托现有《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财政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等有关社会保障支出的统计指标,确定了我国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缴费性社会保障支出、重复统计支出以及未形成支付的统计口径(见图1)。

(二)我国社会保障支出规模估算

依据上文所述方法,本文对我国1998-2007年的社会保障支出进行了计算(见表2)。

四、结论

本文结合我国社会保障实际支出项目和统计指标,在对学术界社会保障支出统计口径梳理的基础上,重新界定了我国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和社会保障总支出的统计口径,并提出采取按社会保障支出保障项目和资金来源统计相结合的方法统计我国社会保障支出,旨在为学术界统计社会保障支出提供一个基本的口径。

我国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统计口径应包括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支出、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社会保障补助支出、行政事业单位公费医疗支出,并扣除财政用于补充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支出;社会保障总支出统计口径包括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五险”支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出、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支出,扣除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对“五险”的补贴以及医疗救助资助贫困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支出和财政用于补充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支出。

以本文确定的统计口径为基础,笔者采取按保障项目和资金来源统计相结合的方法,采用公开出版的资料统计了1998-2007年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的规模。从统计结果看,社会保障总支出规模和学术界社会保障总支出第三种、第四种、第五种、第七种统计口径统计的规模接近。由于统计资料的限制,本文没有统计诸如企业年金的支出等企业自愿用于具有社会保障功能的开支、慈善组织的支出以及住房保障的支出,因而,本文确定的统计口径可以称之为社会保障支出基本的统计口径。换句话说,也就是统计社会保障支出不可或缺的项目;社会保障支出总量也只能称之为基本的社会保障支出。

注释:

①“五险”支出指城镇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五险基金支出,为了便于和农村社会养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区分,本文简称“五险”支出。

参考文献:

[1]财政部社会保障司课题组,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国际比较,财政研究,2007,(10):36-42

[2]胡劲松,梅哲构建和谐社会中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投入的实证研究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117-120

[3]潘楠,公共财政框架下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分析[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06:19-20

[4]蔡社文,未来5-10年我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趋势分析宏观经济研究,2002,(4):53-57

[5]班晓娜我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3):8-11

[6]彭海艳,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的地区差异分析,财经研究,2007,(6):90-100

[7]马会,中国社会保障支出水平适度性的计量分析沈阳大学学报,2007,(3):26-28

[8]王晓霞,孙华臣,社会保障支出对消费需求影响的实证研究东岳论丛,2008,(6):47―50

[9]林治芬,中国社会保障的地区差异及其转移支付,财经研究,2002,(5):37-43

[10]王宇华,浙江省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比较分析,北方经贸,2009,(3):4-6

[11]蔡社文,我国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分析预算管理会计,2004,(7):57-59

[12]王晓琴,杨翠迎,米红,浙江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J],学术论坛,2008,(5):63―69

第9篇:社会经济基础范文

(一)人口低速稳定增长,经济快速持续发展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增长速度对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进入新世纪,江苏经济快速持续发展,人口再生产始终保持“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的现代模式。2012年,全省常住人口达7549.5万人,自然增长率为2.28‰,人口总量占全国5.7%。与上年相比,总人口增长1%,自然增长率上升0.07个千分点,人口总量占全国比重保持不变。而同期江苏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548.36亿元,比上年增长14.9%。经济总量占全国10.3%,比上年提升0.3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2012年全省人均GDP已达28685元,比上年增加4125元,增长16.80%。

2008-2012年,江苏人口增长2.65%,不足上一个10年增长速度(7.07%)的一半,低于同期全国平均增长速度(2.99%)。而这一时期,江苏经济增长则达到127.86%,翻了一倍多。2008-2012年度经济增幅分别达到10.2%、11.7%、13.6%、14.8%和14.5%,年均递增13.6%,高出全国同期平均水平3.4个百分点。2012年,又创出14.9%的新增速,经济增长步入一个新的快速稳定增长期。从人口经济密度来看,1997年为5.9人/万元,2007年下降到0.86人/万元,2012年继续减少到0.35人/万元,下降速度非常之快。人口的低速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江苏省2005年突破了人均GDP三千美元大关,处于世界中下收入和中上收入国家水平之间水平,标志着江苏人口与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二)年龄结构趋于优化,劳动力资源丰富

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决定了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从而直接影响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据我国科学家研究表明:在我国改革开放头20年(1978年至1998年)的GDP增长率中,劳动力数量增加的贡献份额达到24%、人力资本积累(即素质的提高)的贡献份额为24%、劳动力转移的贡献份额为21%;而同期,约有1/4的人均GDP增长是靠抚养比下降带来的。

江苏人口年龄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主要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生育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2000年以来,全省少儿人口比重不断下降,老年人口和劳动适龄人口比重逐年上升。2012年,全省15-64岁劳动适龄人口达5609.27万人,占常住人口74.3%,与上年相比,劳动适龄人口增加103.56万人,比重上升0.64个百分点。与2000年相比,劳动适龄人口增加385.2万人,比重上升2.78个百分点。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不仅为江苏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也给江苏带来“劳动力人口增加,人口抚养系数下降”的“人口红利”现象。2012年,全省人口总抚养比为34.48%,其中,少儿人口抚养比为19.74%,老年人口抚养比为14.74%。与2000年相比,全省人口总抚养比下降5.3个百分点。改革开放以来,江苏15-64岁劳动适龄人口由1982年人口普查时的3962.54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5609.2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上升8.8个百分点;全社会人口总抚养比则由1982年的52.73%下降到2012年的34.48%。与30年前相比,全省每百名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负担减少了18人。

(三)教育发展优先,人口素质提高

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供更多优质教育资源,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和重要任务。近年来,江苏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成效显著。九年制义务教育不断巩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在校生巩固率均接近100%,全省小学在校生人数从2000年718.55万人下降到2012年455.75万人;初中入学率和在校生巩固率均在98%以上,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3.5%。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结构比例趋于合理,高等教育面向大众化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台阶,大学本专科生年招生人数从2000年的18.2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35.91万人,毕业生人数从2000年8.01万人增加到25.73万人。农村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全部免除。

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江苏人口受教育程度得到提高。2012年,全省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7.89年,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9.25年。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了0.45年,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了近1年,达到初中以上水平。全省每十万人拥有大学(含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由2000年0.39万人增加到0.69万人,增加0.3万人,拥有初、高中受教育程度人口分别为3.79万人和1.46万人,分别增加0.15万人和0.15万人,小学受教育程度人口下降0.57万人。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高素质劳动力资源,也为社会全面进步,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了良好基础。

(四)劳动力转移加快,人口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