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财务 高新技术企业 申报 关键作用
一、引言
我国的相关政策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了一系列规定,关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两个重要的文件是《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这两个文件详细阐述了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应当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该企业无论在申报之前还是申报之后均具有可持续的自主的研究以及开发能力。其次,该企业的主营业务必须与自身的研究开发密切相关,并且必须是这些技术成果转化而成。第三,该企业必须拥有至少一项的核心的自主知识产权,并且能够得到国家的政策扶持,同时在行业中也具有较明显的领先优势。财务在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下文将从财务在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前和申请成功之后的作用两个角度来具体分析财务的关键地位。
二、财务在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前的关键作用
企业在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资格之前需要准备一系列材料,包括相关年度的财务数据的准备、相关会计科目的设置等等。因此,财务在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前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它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一)递交的财务报告必须符合相关要求
相关规定指出,欲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公司,必须提交最近三年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以及财务报表附注等)以及相关财务数据(包括收入中技术性收入的占比情况)。这是因为评审高新技术企业首先需要根据公司的财务实力以及研发性收入的情况来判定。对于一个高新技术企业,技术性收入必须达到规定的要求。这意味着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可以转化为具体收益,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因此财务在这一点上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侯国玲,2012)。
(二)相关的财务指标必须达标
首先,如前所述,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的公司在技术性收入方面的指标不能够太低,研发性费用的占比也必须达到一定的要求。对于这一点,国家相关政策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对于将要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的公司,按照相关规定,最近三个会计年度中,研发费用的占比必须符合下列规定。对于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五千万元的企业,研发费用的占比应当不低于6%;对于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五千万元到两亿元的企业,研发费用的占比应当不低于4%;而对于最近一年的销售收入在两亿元以上的企业,研发费用的占比应当不低于3%。作为传统的农业机械化制造相关的企业,flw公司并没有固步自封,而是不断创新,追求企业在技术上的进步。flw公司非常注重研发的投入,这对flw成功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财务在这其中也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flw的财务制度要求公司的研发负责人专门准备研发费用章。每次研发费用的发生都必须盖章并标注哪个研发项目。这样既不会漏记研发费用也不会把不属于研发费用的发生列入其中,真正做到了不重不漏。其次,为了进一步规范高新技术企业的申请,国家还规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和服务的收入必须大于或者等于总收入的60%。这是一项重要的指标,尤其是在在税务的审核中起到很关键的作用。这要求财务人员在平时就要把工作做好做细。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和服务收入的认定必须遵循一条线的原则,即从销售订立合同开始,到销售票据的开具到财务的收人账务的确认都必须是高新技术产品。财务人员在每个步骤和环节都要严格把关,确认每个步骤对于是否是高新技术产品的认定的准确性。再次,相关规定还指出,企业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的比例不得低于60%,其中研发人员的人数比例不得低于10%,并且技术人员的在职时间一年应当不少于183天。在递交申请时,flw公司的财务人员应对以上的每个指标都加以足够的重视和严格把关,确定财务指标已经达到了规定的标准,从而保证了此次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能够顺利地进行。
(三)研发费用等科目必须按照要求设置
众所周知,财务和会计相关人员的主要任务之一便是按照财务会计准则和相关规定的要求设置会计科目。而这一点,对于将要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的公司而言,尤为重要(侯国玲,2012)。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费用一项必须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得到体现,应当资本化的应当费用化的部分应当严格区分开来。在在企业资产负债表的无形资产科目中可以设置“研发费用”的二级科目用于归集研发费用的相关核算。并且,在研发费用需要费用化的时候,应当将发生的费用及时归集到利润表的管理费用中。flw财务严格按照规定设置了研发的二级明细科目,并根据每个研发项目还单独设置了项目明细。这样,无论是要查看二级明细还是每个项目的明细都清晰明朗,事务所审计时对我们的做法表示了高度的肯定。
(四)申报前必须进行专项外部审计
虽然有一些企业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但是外部审计对于欲申请高新技术的企业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因为相关规定指出,申请高薪技术企业必须由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审计的近三年的研发费用情况表,近三年的财务会计报表,并且应当后附研发活动说明材料。并且,除上述的审计项目之外,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的单位还需要准备有关高新技术产品的相关财务会计的材料,以便于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由于企业在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的过程中聘请的中介机构(会计师事务所)来进行审计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给投资者或者利益相关这一个整体财务情况的说明,而是需要针对申请高新技术这一目标。因此,这里的审计可以理解为一种专项审计(崔也光,2004),这种专项审计主要是针对上一会计年度的高新技术产品的收入的专项审计报告。年初,Flw公司请专门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年报的审计报告以及高新技术产品收入的专项审计报告,对我公司最近三年的总体财务数据、研发各项指标以及高新技术产品收入相关指标都做了仔细认真的审计和审阅工作,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和专项审计报告。在事务所肯定的前提下,我公司方准备其他资料上报科技及税务部门。
三、财务在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后的关键作用
目前,财务在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前发挥了重要的、关键性的作用。对于申报成功高新技术企业的公司而言,财务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研发费用的核算、税收筹划、企业融资以及企业财务档案的管理等等方面。同时,确保企业在申请成功高新技术企业之后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财务更要做好各项工作。
(一)研发费用核算和财务档案的管理
在企业进行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之前,研发费用的归集以及核算的相关会计科目应当按规定进行设置。在企业申报完成后,研发费用的和打算工作也必须严格执行,有条不紊的进行。该资本化的应当资本化,该费用化的直接计入利润表中扣除。
加强企业财务档案的归档和归档之后的相关管理工作,是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成功之后应当引起重视的一项内容。企业财务档案包括各种原始财务资料,每个会计年度的原始账簿、报表等等。首先,加强财务档案的管理可以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其次,财务档案的历史记录的信息有利于未来的发展。对于所有的企业而言,财务档案的管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更是如此。
(二)税收筹划
对于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成功之后的税收筹划是具有重要的意义的,因为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高薪技术企业的税收扶持政策。
从企业所得税来看,这是国家重点予以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扶持的税种。首先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其所得税税率不是25%,而是15%。这对于减少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负担起到了重大的推进作用,更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其次,对于开发新产品、新技术等等所产生的研究和开发费用,如果没有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可以按照相关规定在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加计扣除研究开发费用的百分之五十,这可以直接减少高新技术企业的当期企业所得税;对于研究和开发费用形成了无形资产的,应当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百分之五十摊销。因此,企业的财务会计人员应当以遵守财务会计准则为前提,进行合理的税收筹划,以减少企业所得税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好的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薛东成.张淑杰,2012)。Flw公司自从2013年上半年申请成功高新技术企业之后,至今虽然只有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但公司的财务人员就已经严格按照以上要求计提公司的企业所得税,以配合税务部门的相关工作的进行。在计提研发费用和无形资产的额摊销方面,本公司也严格按照要求,不多计,也不漏计。绝对不把不在规定范围内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费用或者加计摊销以达到减少企业所得税费用的目的。
从个人所得税来看,国家相关政策和规定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对于高新技术企业中由做出重大高新技术成果并且为企业乃至社会带来重大未来经济效益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应在颁发相应奖励和奖金的同时,对这些员工的奖金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这一点要求财务相关人员在进行企业总体税收筹划的时候也应当对个人所得税加强重视。对于flw公司而言,对于职工中做出高新技术成果的员工,公司严格按照不计提这部分的个人所得税,并且向税务部门做出了解释,以保证纳税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企业融资
企业融资政策对于企业的扩张、投资和经营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强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家曾经出台了一些政策来扶持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例如,北京中关村的企业可以享受十万到五十万不等的融资优惠政策。由于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在融资方面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创业初期的、处于起步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人员应当做到有效利用国家出台的优惠政策,制定好企业的融资策略,例如,对于flw公司而言,财务人员必须经过认真分析来决定是利用股权融资还是债权融资;融资的规模和比例大小等等,从而更好地控制企业的现金流和未来的规模扩张。
四、结束语
财务在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之前和之后都需要发挥关键作用,然而相关的研究还十分欠缺,社会和企业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的作用的关注度也不够高。但是财务所起到的统筹性、关键性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对于任何一个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的公司而言,财务对于企业在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在于其不仅可以加快申请的进程,同时可以减少申请成功之后的财务风险,因此企业必须引起高度重视。Flw的无论是在申请高新技术企业之前还是之后都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的要求,有条不紊的进行相关财务会计工作,这是flw能够最终申请成功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原因。财务在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flw公司的申请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Flw在以后的经营和发展过程中,应当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加强财务控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政策做好申请高新技术企业后的财务会计工作。
参考文献:
[1]侯国玲.浅谈财务工作在高新技术企业认证过程中的作用[J].财会学习,2012(3)
那块伤疤一直是我的隐痛,也曾经试过几次治疗,包括医院、美容院,可是收效甚微。我在大学的恋爱就败在这块“印记”上,这次无论如何也要谨慎行事。于是,我先写情书,又找了几个比较要好的女同事帮忙,从她们那里获取有关信息,而且还派了我的老乡帮我通风报信。经过周密地了解,我获得两条重要信息,第一,她对我印象还是不错的;第二,她希望我有机会可以把脸上的“伤痕”去掉!老天,又是这块伤疤!怎么办?
山重水复疑无路,我做梦也没有想到脸上疤痕得以消除竟是源于她的帮助。一天下班后,老乡把我叫到一旁,悄声说:“有艳福了你小子!”随后递过来一个礼品袋,“这是柳欣让我给你的!”我的心立时紧张乱跳,小心翼翼地怀揣着礼物。回到家,我屏息着打开礼物,是活能bFGF基本液,当时我虽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但我知道肯定与伤疤有关系。再看看说明书,原来是用于皮肤真皮层修复的,是一种高科技的基因修复。看到这些我是喜忧参半,喜在她对我还是在乎的;忧在万一这一次还是事与愿违怎么办!
用了就可能有希望,但是不用肯定没希望,不管怎么样都是自己心爱的女孩送的,就算是没有效果也认了。突然这时手机响了,一看是柳欣:“打开礼物了吗?告诉你啊,活能基本液第一次使用是要刺破表皮的,可能会很痛,以前我做过美导,要不要帮忙啊!”我的心跳那刻停滞了,外表甜美的女孩更有一颗美丽的心,我激动地说:“小欣,你真是太好了……”
第一次使用时,在疤痕上刺了小眼,虽有些疼痛,但在小欣的帮助下一切都变得微不足道了。一个星期很快过去了,伤疤竟然结痂了。第二次导入的时候也要刺破表皮,以唤醒沉睡的细胞,我和小欣都盼望这次的效果会更好。第三次导入活能bFGF基本液时,痂掉了。而且我们惊奇地发现疤痕浅了,小欣也孩子似的看着我的脸说:“不错,不错,比以前好多了,这样才像我的……”我笑着说:“这样是不是才像你男朋友的脸啊!”我们相互对视着笑了,那种幸福的感觉至今难忘。
我问小欣,“你从哪里知道这个活能bFGF基本液,是不是医学专用的?”小欣笑着说,“我也是听以前美容院同事说的,美容院用活能基本液解决了很多问题皮肤,这才介绍给我的。”“那这是哪个企业生产的呢?也属于美容品?”“我也不知道啊,不如我们看看他们的网站啊!”
打开网站(省略),我们才发现原来“活能”是广州蝶恋花基因工程有限公司的一个“问题皮肤基因修复专家”品牌,他们致力于专业线的生产,而且在同行业内获得了很多荣誉,然而却如此的沉稳踏实、不事张扬,就像他们的网页一样,平实而精致。
首先一个“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就足以让同行艳羡了。“高新技术企业”的认证意味着企业可以享受政府的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并且可以享受到政府的专项科研经费――这足以证明这项荣誉的分量和举足轻重的地位,说明这项荣誉的得来是要靠实力的。“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可以说是政府主管部门对企业的一种高度肯定和赞誉!当然对消费者来说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高新技术企业”认证足以证明蝶恋花所具备的科研实力和产品的科技含量,唯有领先的技术才有领先的产品和卓越的品质!
当然了,最让消费者放心的是蝶恋花拥有“3・15信誉标志”,这可是美容化妆品行业唯一的标志!获得“3・15信誉标志”的企业,意味着在同行业中质量上乘、服务规范、品牌信誉度高,产品符合国家质量、安全、卫生等标准;企业的管理水平与生产水平较高,企业经营稳健务实,不存在虚假、夸大宣传等方面的问题。
了解了这些,我和小欣笑了。原来我们歪打正着遇到了真正的问题皮肤基因修复专家。现在我脸上的疤痕已经不见了,小欣也成了我的女友,我们要衷心感谢蝶恋花的产品,是它让我们走到了一起。夏天到来了,小欣更是选择了活能的妍夏防晒护颜系列产品,相信这个品牌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和美丽。
一、上半年科技工作情况
2013年2月25日召开的市2012年度科技创新暨创新型城市建设表彰大会上,我县有4个项目获得市委、市政府奖励,其中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的“环锭纺羊绒20/羊毛30/绢丝50—28S混纺本色纱”项目获得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省县森保站的“白蛾周氏啮小蜂大规模人工繁育与利用研究”项目获得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镇路家西瓜种植协会的“路家珍珠红西瓜”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奖;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的“舒暖雅shunaya及图”获得出口国商标注册奖,县科技创新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科技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2013年度先进企业评选奖励的意见》,《意见》中首次设立了自主创新奖。《意见》的出台,进一步凸显了自主创新工作在全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加强了企业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发展的政策导向,对全县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新技术产业稳步发展。继续加大对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管理和扶持力度。多次组织人员深入全县科技型企业调研,排查筛选出符合高新产业范围、有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对其进行政策宣传引导;积极邀请省、市专家对企业进行培训,使他们充分了解国家及省市各项科技政策。截止目前,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家,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2家,纳入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统计范围的企业达到14家,认定自主创新产品8项,技术领域涵盖了先进制造、新材料、生物工程与制药、新能源与高效节能等5大领域。高新技术产值比重持续上升,1-3月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54亿元,增长76.38%,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0.22%,比年初增长1.82个百分点。
(三)科技项目申报工作成果丰硕。制定领导干部包企业、包项目制度,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行专人跟踪服务,定期汇总项目清单,项目数量、质量一目了然,进一步提高了科技项目水平和申报成功率。主动深入力诺玻璃、集团、雅娟黑牛、法瑞纳等企业调研,上门了解技术研况、技术需求、技术亮点,建立县级科技项目储备库。截至目前,县级科技项目储备库已储备各类项目46项。在2013年补报和新申报的15个项目中,力诺玻璃制品有限公司、金王食品有限公司、诺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瑰宝新材料有限公司4家企业项目已经通过市科技局评审,予以立项。乡村绿洲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木瓜新品种扦插繁育与配套栽培技术示范”项目也获得了省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支持。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补报的市级自主创新重大专项项目也已经立项。6个项目共争取省市资金435万元。
(四)立足科技促进全县重点工作。在招商引资方面,2013年5月22日,在市科技局的帮助下,组织环保、同创、弧板、太阳能等六家企业来商考察,其中环保已落户开发区,并开工建设。6月5日,参与引进的节能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落户县工业园,项目总投资1.2亿元,主要生产保温砂浆等新型建筑材料及其加工设备。在推动开发区跨越发展方面,2012年,为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项目争取项目资金435万元,极大的推动了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目前该项目主体建筑已经开工建设。2013年,县科技局正在积极推进国家级火炬计划低碳环保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目前前期调研、争取上级支持等各项工作正在稳步开展。
(五)产学研合作顺利推进。围绕全县重点工作,积极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联系,加快地热综合开发利用的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全力做好产学研项目。征集企业技术需求,积极参加大学和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组织“服务产业集群”生物医药技术对接专场活动。截至目前,全县认定市级以上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20余家企业与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建设产学研合作基地3个。
(六)专利工作稳步发展。加快市专利信息服务分平台建设,通过开展深层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促进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现已建成县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平台(县知识产权信息网),正在建设外国专利数据库。邀请市知识产权局领导和知识产权方面专家来我县对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力诺玻璃制品有限公司等21家规模以上企业进行知识产权培训。今年上半年,共申请发明专利15件。
(七)防震减灾工作扎实开展。继续修订完善《县地震应急预案》及各乡镇和有关单位地震应急预案,组织各中小学适时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我县新创建5所市级防震减灾科普达标学校,其中,玉皇庙中心小学被评为市防震减灾达标学校优秀单位,参加了鲁西地震应急区域协作联动演练。目前,我县已建成2个市级宏观观测点、1个宏观视频点、12个县级宏观观测点,全县“三网一员”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坚持依法行政,进一步加强抗震设防管理,截至目前已受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审批业务41项,办结41项,办结率100%。
[关键词] 高新技术可持续发展进出口浙江
高新技术产品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反映了一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及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和发展潜力,决定了其发展将在根本上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扩大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作为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要素,并以此作为发展对外贸易和开展技术经济合作的战略重点。因此研究科技兴贸战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对实现浙江省外贸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发展现状
1.浙江省高新技术进出口的发展环境分析
(1)国际环境
从国际环境来看,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速度迅猛,规模日益扩大。在过去的20年中,全球高新技术产品比其他制造业产品的增长速度都快,其他制造业产品的增长速度大约只有不到3%,而高新技术产品增长速度则接近6%。尤其在1995年之后,高新技术产业的增长速度更是年递增10%以上,是同期其他制造业增长速度的3倍。
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的出现,也给高新技术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对国际贸易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国际贸易规模急剧扩大、国际贸易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知识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大大提高等方面。
(2)国内环境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也获得了迅速发展,参与高新技术研发的人员队伍不断壮大,投入的研发经费逐渐增加,高新技术开发区不断涌现,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不断增大。到2l世纪前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已成雏形。现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总体上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但不排除有少数行业已进入到成长期。
“十一五”期间正值我国加入WTO的过渡期结束,必将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产生一定的冲击,这决定了不可能再走过去那种一味追求“做大”的做法,而应该在继续做大的同时,将重点转向“做强”。做强的关键在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如果不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有可能在全球化过程中走向“边缘化”,成为跨国公司的产品和要素市场及加工车间。因此,“十一五”时期,将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进入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时期。可以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和“十一五”计划对科技创新的提出给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和良好的发展氛围。
2.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发展现状
自“九五”以来,浙江省一直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摆在国民经济发展优先位置,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浙江经济的第一增长点。到目前为止,经省政府批准创建的省级高新园区总数已达12个,全省已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003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46家。在全省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中,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已有64家,超5亿元的企业有7家,超10亿元的企业有5家。有24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已在或即将在上海、深圳上市。许多高新技术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特色明显。随着浙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浙江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发展加快。但与全国和其他沿海先进省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1)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发展状况
就发展规模来看,浙江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增长速度不断加快。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总额从2001年的10.7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106.28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从2001年的9.17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60.2亿美元,进口额从2001年的1.53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46.08亿美元。进入2006年,浙江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1月至3月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33.95万美元,进口比2005年同期增长11.37%,出口增长90.59%。与此同时,浙江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据海关统计,2001年浙江高新技术产品出口9.16亿美元,年均增长65%,高出全国同期平均增长率27.9个百分点,高出全省外贸出口同期平均增长率31.4个百分点;2005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达到60.2亿美元,同比增长55.52%,高出全省外贸出口同期年均增长率32.09个百分点。
随着浙江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在浙江外贸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也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在浙江外贸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2001年的3.3%提高到2005年的9.9%,年均增长8.28%;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浙江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01年的4%提高到2005年的7.8%,年均增长5.5%;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额占浙江外贸进口总额的比重由2001年的1.6%提高到2005年的15.1%,年均增长14.52%。
从高新技术贸易方式来看,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各占半壁江山,后者增幅明显高于前者。在2001年技术产品出口中,加工贸易为4.7亿美元,增长75.6%。一般贸易出口4.8亿美元,增长25.5%。2004年以加工贸易为主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了出口贸易量的60.1%。
从贸易经营主体来看,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集体企业出口增长较快。国有企业出现负增长,所占比重进一步萎缩,由2000年的43.6%降至2005年的27.5%。
从技术领域来看,在9类技术领域中,浙江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计算机与通讯技术产业,其次是生命科学技术领域。生命科学技术类出口浙江省在全国占有较大份额,为全国同类产品出口的13.8%。
从贸易国别来看,浙江技术产品的市场主要仍相对集中在美国、欧盟、日本和我国香港地区,四者合计占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73.2%。
(2)浙江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
浙江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虽然增长速度较快,但无论是整体规模,还是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与全国和沿海先进省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在贸易方式方面,加工贸易比重偏低,缺少带动出口持续增长的动力。加工贸易是全球范围高新技术产业主导的贸易方式,也是我国高新技术产品最主要的出口方式,2000年、2001年加工贸易占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分别为88.6%和89.3%,而浙江省仅为41%和49.5%。至2004,浙江省也只是提高到了60.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5年,比重达到65.4%。正是由于这一滞后因素,直接影响了浙江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扩大。
在贸易经营主体方面,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比重偏低,缺少带动出口总量快速增长的中坚力量。从近年全国高新技术出口发展情况看,外商投资企业是主要力量,其出口份额要占到总额的80%左右。浙江省这一比重近几年尽管提高较快,但到2005年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企业经营方面,上规模的重点出口企业比重偏低,缺少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骨干企业。近年来,广东、江苏等沿海省市已涌现出一批高新技术产品年出口规模超亿美元的企业,而浙江省目前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根据海关总署、外经贸部2000年联合签发的《关于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若干问题的通知》精神,年出口额在1亿美元以上的大型高新技术生产企业,经审核同意后,可享受海关各项简便措施,浙江省符合该条件的企业仅有1家。
二、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分析
1.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分析
由于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壁垒开始出现在世界经济这个大舞台。发达国家的产品科技含量和公众的环境意识普遍较高,他们对环境标准的要求非常严格。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相对弱势,因此,广大发展中国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及出口会受到绿色壁垒的限制。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浙江省出口产品遭受了多起以绿色、技术为借口的贸易壁垒,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受害省份。原因之一在于出口产品大多为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这些产品的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在日本、美国、欧盟等发达或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由于浙江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较低,高新技术产品相对较少,这些发达国家往往凭借其经济和技术的垄断优势对发展中国家出口设置的较高的技术标准和绿色壁垒,使我国产品短期内难以达标,浙江产品也自然无法逾越这些绿色壁垒。原因之二在于浙江高新技术产品在外贸总额中的比重虽不断提高,但其核心技术相对较少,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较弱,保护环境和消费者健康的意识相对薄弱。相当一部分高新技术企业缺乏对知识产权价值的认识,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还不够强,更缺乏建立知识产权制度和保护体系的意识,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相应的企业自身的保护制度也需要健全和完善。而发达国家却凭借拥有的知识产权优势,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幌子下,垄断技术标准,为我国产品的生产和出口设置新的障碍,实行“不公平贸易”,致使浙江省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遭到了严重的挫伤。
2.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进口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分析
目前,充分利用全球技术资源,通过引进、消化、吸收或对成熟技术的自主集成,进行集成创新或引进创新,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迅速提高自主创新实力和能力的途径。浙江省在引进高新技术方面,主要是以科技项目为手段,积极引进国外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据商务部统计,2004年浙江省技术引进合同330个,合同总金额5.58亿美元,合同金额仅次于上海、北京、天津、江苏,跃居全国第五位。
在技术引进中,以与国外科技合作为突破,拓宽引进技术、人才的空间。2001年,浙江省向科技部申报创建了浙江巨化中俄科技合作园,推进了浙江省与俄罗斯的引进合作工作,并制定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扶持政策,积极开展对俄罗斯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领域进行合作。在技术引进后,注意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和创新工作,把引进的技术与自身的科学研究结合起来,真正的把外来技术本土化,实现产品国产化代替进口。然后在技术积累到一定程度后,进行改良创新、研究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最终实现“走出去”战略。同时注意在引进技术中加强对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培养,把引进与创新结合起来。运用引进的知识、技术来改造企业的陈旧和老技术,使其焕发青春。实践表明,浙江技术引进已在质和量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提升浙江省自主创新能力奠定了物质基础。
浙江多年来的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的高速增长,主要是依靠劳动力、资本、资源等要素投入的不断增加实现,在技术引进方面明显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引进、轻消化,重模仿、轻创新的问题。在技术引进管理上缺乏宏观调控的力度,缺乏对技术引进的宏观导向。致使许多地方利益、部门利益、个人利益和为追求“政绩”而产生重复引进、盲目引进和低水平引进的现象,这就使得许多浙江企业的科技创新陷入了“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不良循环。
三、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1.建设浙江人才高地,吸引和培养高新技术人才
目前,高新技术人才短缺已经成为浙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个瓶颈。高新技术人才培养能力不足、科技支撑力量薄弱,缺乏培养高层次科技人员的力量,科技成果也不多,远远满足不了浙江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浙江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对高新技术人才进行重点培育。通过吸引内地高等院校或大型企业集团在浙江创办分校或研究院、所,办好面向全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浙江大学城,培养及引进人才,建设浙江人才高地。通过吸收青年人才参加重大科研、科技攻关等方式为中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要在全市努力形成积极培养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良好氛围,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人才的保证。在大力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还要采取得力措施稳住人才。除兑现国家已有优惠政策外,还要在户籍、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为他们提供便利。
2.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完善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创新机制,努力营造有利于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与创新工作的环境。研究制定促进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与创新的政策。加大政府采购力度,积极运用政府采购手段,加强对一些重大关键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促进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加强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与创新工作。充分调动企业投资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创新的投入。积极改善投资环境,以良好的投资环境保持对外资的吸引力。研究建立支持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创新的资金投入机制,设立用于关键技术的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的专项资金。提高创新能力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开发机构,继续鼓励和支持大型企业的技术中心建设,在关系企业主导产品的关键技术和集成技术上尽快形成自主开发能力,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提高与国际知名企业的对接能力,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奠定技术基础。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联合的消化吸收与创新体系。进一步发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科技资源的积极性,加强产学研联合,形成相互促进和优势互补新机制
3.突破绿色壁垒,全面实施生态营销战略
我们应当认识到,在高新技术贸易中,发达国家利用科技优势,有不断提高环保标准的趋势,以此限制发展中国家商品的进口。许多发展中国家正在努力适应这一潮流,推动本国产品的绿色开发和绿色设计。在此背景下,浙江省也应更快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和趋势,树立绿色经济概念,从战略角度重视绿色壁垒,要把环境保护纳入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在企业层面上,企业应当树立绿色经营的理念,积极开展绿色管理,积极申请ISO14000D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通过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分散国际市场风险,在适当的时机,对高新技术进行海外直接投资,以绕开绿色壁垒。绿色壁垒的增加、合法化、复杂化,都为克服它们带来很多困难,但是贸易的发展,随着历史前进的洪流不可阻挡。绿色产业和绿色消费观念在我国都处在起步阶段,要真正蔚然成风,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因此,浙江省今后应将绿色产业和绿色消费两者整体推进。
4.加快技术法规体系的建立,积极采用国际标准,突破技术壁垒
加入世贸组织以后,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我国进出口贸易所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形式下, 浙江省政府应实施技术标准战略, 增强高新技术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协助企业摆脱技术性贸易壁垒, 大力实施技术标准化战略, 加强国际标准化发展战略研究, 尽快建立能够保护我们利益的法规体系, 合法地进行贸易对抗外国产品。 积极推行国家标准, 结合浙江省高新技术的行业特点,制定行业内标准和技术操作规程。构筑我们的“环境壁垒”和“绿色壁垒”,保护环境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我们应在执行环保标准方面防止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环保技术的领先优势, 以保护环境的名义滥用环保措施阻碍发展中国家产品的出口。 加强对科学技术的支持, 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手段主要是依靠科技。一方面应加强对国际标准的研究;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对国外先进技术的研究,力求掌握有关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动向, 以便指导企业采取措施加以防范。从企业的角度讲,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冲击,企业应实施质量管理, 提高产品质量, 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产品的质量是企业立足于市场长期生存的关键,企业应实施ISO9000和ISO14000管理标准,将质量经营的理念贯彻到生产销售各个环节,创造适合自身的管理方法。技术壁垒的竞争实际上是技术的竞争,因此对企业来说,提高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是突破技术壁垒的根本途径。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使科技成果为企业带来效益。随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逐步抬头和高科技技术的迅猛发展,以美、欧盟等为首的发达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各项标准更加复杂,企业必须加强对国外,特别是目标市场国家的技术法规、质量技术标准、合格程序和卫生检验等方面的信息收集、整理和研究,建立相应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信息数据库, 及时把握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李国亭:加入WTO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对策[J].科学学研究,2003(2):176-181
[2]李建华辛勇飞许正良:科学技术与经济可持续发展[J].技术经济,2000,(8):12-14
[3]刘建其陈剑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J].经济师,2002(8):10-11
[4]王罐中王樟安: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分布特点及其启示[J].国际贸易问题,2002(1)
[5]陈春宝: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与外贸竞争力[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6]罗双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高速增长中的问题分析[J].长沙:企业技术开发,2005(1):122-138
[7]郑海龙戎卫东:中国未来20年外贸出口发展趋势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4(1):33-39
[8]张祥:新经济与国际经济贸易[M].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1
[9]沙虎居: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研究[J].浙江学刊,1997(4):64―66
[10]许正中:高新技术产业:财政政策与发展战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1]吴克烈:关于绿色壁垒的战略思考.国际贸易问题[J].2002(5):51-54
[12]夏友富 俞雄飞 李 丽:TBT屏障――技术性贸易壁垒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国际贸易[J],2002(10):4-9
[13]Arijit Mukherjee.Subsidy and entry:the role of licensing [J].Oxford Economic Paper 54 (2002):7-8
关键词:风险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309(2010)11-25-03
次贷危机引起美国经济及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是中国经济应对危机谋求长足发展的根本出路之一,也是回应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挑战的重要途径。这就需要尽快摆脱依靠低成本优势的产业政策,大力发展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业。
一、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产业的促进作用
由于高新技术产业本身具有的高风险、高投入、高收益的特性,使得其难以从银行、资本市场等传统的融资渠道获得资金。高新技术产业对资本的需求,使推动风险投资从传统的投资领域中独立出来,形成了有别于普通投资的一整套理论及运作体系。作为金融制度创新的风险投资,解决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资金与管理的瓶颈问题。由此可见,风险投资是建立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要的支撑条件,大力发展风险投资也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现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
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风险投资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而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又为风险投资提供了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是一种典型的“双赢”发展模式。
二、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存在的问题
1、投资主体错位,资金来源单一。如果说美国硅谷的成功在于以民间资本为主体的多元化融资渠道和高效的融资机制的话,那么我国高科技园区的发展缓慢则要归咎于融资体制的不健全。如今创业企业及成长中的高科技企业缺少融资渠道、缺少风险投资家及风险投资机构的进入,这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据美国和欧洲的风险资本协会公布的数据,目前西方各国风险资金来源日益多元化,我国的科技企业却一直依靠着政府、银行、企业自筹三大资金来源。结果政府财力有限。仅有的科技拨款根本满足不了科研成果转化的需要:银行由于稳健经营的要求,对贷款项目的选择也十分小心,在贷款期限上往往选择短期贷款,对中长期的科技贷款较少关注;面对巨额的研发资金,发展中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更是囊中羞涩。由于投资主体的错位与单一限制了风险资金的规模,由此造成了高新技术产业风险资金的严重不足。
2、投资结构不合理。目前,已建立的拥有风险资本的风险投资公司,约80%是在高科技园区内建立的,近百个企业孵化器几乎全部都在高科技园区内,但是目前企业自筹资金主要用于项目的初试培育,风险资金、创业基金又大多关注一些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和项目,导致高科技园区内风险企业中试资金的严重不足,研发、中试与批量生产的资金比例为1:0.7:10,远远低于国际上1:10:100的经验数据,中试资金的短缺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首要问题。每年专利实施率仅为10%。科技成果转化为成品并最终形成工业规模的仅为10%-15%。这远低于美国60%-80%的水平。可见,高科技企业的风险资本严重短缺。
3、资金投向不合理,投入总量不足。由于急功近利的思想,大部分的风险资金都投向了热门的行业,政府部门责任不明,未建立对企业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导致风险企业缺乏追求高效益与高风险投资组合的动力,使得大量科技资金的使用低效与滥投放,真正投向高科技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少。而在美国以计算机软件和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所占的比重则居首位。再以R&D强度为例,国际上工业产业企业的研发费用一般占企业销售额的5%以上,特别是高科技企业原则上应达到10%以上。如美国电子与通讯制造业、计算机与办公设备制造业的R&D强度平均水平分别为7,91%和16.81%,而我们的相应指标仅为0.7%和3.6%,高科技园区内风险企业的研发经费明显低于国际水平。
三、利用风险投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路径选择
(一)积极发挥地方政府在风险投资中的示范作用。积极扶持风险企业发展
实现产业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简单地依靠外力推动经济发展的模式并不具备可持续性,很多国家和地区根据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共轭互动的特点都采取了投入一定财政资金,成立风险投资基金,用以支持高新企业发展的方式。
无论是引进还是发展风险投资。前提是要有优质的风险企业作为项目储备以供其选择。所以,政府在推动风险投资的同时。要大力扶持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可以利用政府采购政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实施政府采购制度的过程中,要确定政府对高新技术产品的采购占高新技术产品的比例及占当地高新技术产品的比例,这是政府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直接财政政策。另外,可考虑以政府财政收入为基础,对高新技术产业提供直接拨款或补贴,借以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更快发展。此外,针对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环节、研发机构,制定相应的税收支持政策。高新技术产业链的研发环节中,研发费用、研发用资产是不可或缺的因素,通过对这两项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可以极大地调动高新技术研发者的积极性,从而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对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整体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还应制定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生产环节以及针对高新技术从业人员的税收支持政策,以期全面扶持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二)运用财政政策支持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构建多元化风险资本融资体系
结合我国风险投资还在发展阶段的实际,应发挥政府资本的带动作用,在积极引进外来风险投资公司介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同时,可考虑吸引本地民间资本进入,努力构建多元化的风险资本融资体系:一是应扩大政府风险投资种子基金规模,带动社会资本进入高新技术产业和风险投资市场,在发展成熟之后逐步退出,减小政府在风险投资机构中的出资比例。二是积极采取措施,放宽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的条件,在税收上给予一定优惠。
(三)大力利用民间资本促进风险投资发展
民间资本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的组织模式是国际上通行的模式。从国际风险投资经验看,有限合伙制投资基金是最有效率的。但我国现有的科技风险投资机构是依据《公司法》设立的风险投资公司,《公司法》对风险资本的筹集、运作、管理等要求与有限合伙制投资基金有相当大的距离。因此,在吸引民间资本时,需要参照国际规范构建各种风险投资组织模式。
1.现有风险投资公司与民间投资者共同出资组建
风险投资基金。在现有风险投资公司已经有较大发展的条件下,其他民间投资者可以与其共同参与和发起设立各种类型的风险投资基金。如综合风险投资基金、专业风险投资基金、区域风险投资基金等。基金的资金由金融机构负责保管。风险投资公司负责具体运作。在风险投资基金有较大发展后,国有资本可以逐渐退出,并通过改革风险投资公司内部管理体制,逐步将其转变为风险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同时使基金逐步过渡到有限合伙制的组织形式。这是现有风险投资公司特别是国有风险投资公司的发展方向,
2.境内民间资本为主体的有限合伙制基金组织形式。有限合伙制内部设立两类法律责任不同的投资主体:一类是有限合伙人,另一类是普通合伙人。有限合伙人提供风险投资基金的基本资金来源,以投资额为限,对基金组织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普通合伙人是风险投资家,具体管理风险投资基金的运作,山资一般占基金资本总额的1%,投入的主要是科技知识、管理经验、投资经验和金融专长,须对基金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1%的比例好像不大,但绝对额是相当可观的。1亿元人民币的1%就是100万元,这对风险投资家来说也是一笔大数目。在基金投资收益分配上,普通合伙人除了可以同有限合伙人一样获取基金股盼收益外,还可以依据投资利润进行较高比例的分配和获得管理劳动收入。这种基金组织形式和分配方式,使普通合伙人的收益和风险同整个风险资本的营运效果直接挂钩,有利于形成对有限合伙人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从而吸引更多的民间资金投入。
3.境内民间资本为主体的契约型风险投资基金形式。这种风险投资基金由民间投资者、作为风险投资家的基金管理者和作为资金保管者的金融机构组成。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在信托契约基础之上,其中民间投资者为委托人,基金管理者和基金保管者为受托人,分别依据信托契约对风险投资基金进行运作和保管。契约型风险投资基金具有以下优点:①实行资本承诺制,并引入托管人监管制度。②固定的管理费用避免了成本过高。③避免投资者双重纳税。契约型基金管理者所寻找的项目,经投资决策机构批准,由投资者按照投资契约中约定的比例进行投资。由于投资主体是民间投资者而不是管理者,因此,被投资企业获取的投资收益只需要由投资者交纳一次所得税,避免了双重纳税。
4.民营企业个人和家庭单独进行风险投资。在发达国家,民营企业与个人、家庭投资者是风险投资领域非常活跃的力量。目前,我国个人和家庭自身直接参与风险投资还缺乏良好的条件,除了一部分风险爱好者外,大多数个人和家庭尚不敢贸然进入风险投资领域,一般是通过向风险投资机构或科技型企业人股的方式,间接参与风险投资。但民营企业可以直接进入风险投资领域。借鉴国外经验,民营企业除了与其他经济主体共同参与组建风险投资机构外,还可以采取以下3种方式直接进行风险投资:一是设立企业内部的风险投资部门,具体负责企业在风险投资领域的金融性投资,以及企业与外部机构的合作。二是自身直接对风险企业进行战略性投资,包括并购风险企业。三是民营企业内部进行风险投资。一般的风险企业通常以独立的创业形式存在,不过也有一些新技术的发明者不愿意完全脱离原来的企业。在这种情况下,民营企业可以参照国外的做法,为创业活动提供内部风险资本,建立股权全部或部分归公司所属的风险企业,以此作为推动企业创新活动繁荣的重要手段。
(四)加速建设中介服务体系
推动投资银行、证券公司等机构介入风险投资领域。提供战略策划、产品定位、市场调研、资金筹措等中介服务。投资银行可以充当高科技投资项目供求双方的中介,作为资金所有者的投资顾问和项目所有者的财务顾问。促进双方沟通:通过改造、辅导、组建、推荐风险企业在证券市场上市,为风险企业提供并购服务等。充当风险资本退出的重要中介。大力培育各种、顾问、评估和认证等专门的中介机构。使它们活跃于风险投资的整个运作流程,分别为投资者、风险投资机构和风险企业提供市场信息、决策咨询、谈判和价值认定等服务。强化律师事务所在风险投资机构建立、运营及退出环节的作用。发挥会计评估机构在财务审计、技术估价、业绩评估等工作中的作用。
1本项目的意义
功率VDMOS是在MOS集成电路的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一代电力电子开关器件,实现了电力设备高功率大电流耐压的要求,被广泛用于开关电源、汽车电子、不间断电源、电子转换电路、节能灯、逆变器等各种领域,并在各种功经开关应用中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2001~2006年,年增长率超过30%,然而由于高压VDMOS的耐压、导通电阻之间存在着矛盾,高的外延层电阻率和厚度会提高耐压但是会造成导通电阻增加,因此如何生长外延层使两者的匹配达到最优,一直是高压VDMOS器件实现批量生产和大直径化的制约因素。
我公司自主研发的8英寸厚层外延片,主要用于制作功率MOSFET器件,该外延片很好的解决了自掺杂对厚度均匀性及电阻率均匀性的影响,器件击穿电压和导通电阻等和国外进口产品相当,一致性及离散性等性能优于国外产品。
本项目产品填补了我国8英寸集成电路及分立器件产业链中的空白,实现了关键材料的国产化,推动我国半导体制造产业的发展,提升了我国半导体工艺及材料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
从硅材料产业链来看,它处于多晶硅-单晶硅-硅单晶抛光片-硅外延片-芯片制作的下游。目前国内尚无一条完整、规模化的8英寸硅外延片的生产线。从国内的供需情况看,8英寸VDMOS硅外延片的缺口较大,主要依靠进口尤其是高阻厚层硅外延片,附加值高,市场供不应求,本项目市场前景广阔。产品完全可以替代进口。本项目的完成,对满足国内半导体器件市场需求,促进我国半导体产业的技术进步,实现我国信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2创新性和先进性
该产品是我公司与8英寸器件生产厂家共同合作,利用自有技术研发成功的,属于原始创新。
该产品的主要创新性体现在:我公司通过主载气体流量、中间和边缘的气流分布、片内的温区分布等设计抑制了自掺杂,减少了片内温度梯度,使8英寸功率VDMOS用外延产品的指标达到了:边缘6mm电阻率片内均匀性
本项目采用汽相外延法,外延设备采用感应加热,温度梯度小。主要创新点:
1) 两种速率生长技术;
2) 两种温度生长技术;
3) 防止形成紊流的气流及热场的优化技术;
4)片内厚度及电阻率的优化组合技术。
我公司为8英寸VDMOS器件厂家提供的外延片, 击穿电压、导通电阻达到客户要求,同时相比国外厂家一致性、重复性好、离散小,是国内唯一一家能批量提供8英寸VDMOS外延片的厂家。
公司已有2项专利被授权,并有7项专利被受理。
3应用和市场
1)产品应用范围:主要用于电力电子器件和VDMOS系列管的制造。这些器件的生产对原材料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从衬底使用方面分为掺 Sb和掺 As衬底;从器件击穿电压分类包括60V、75V、200V、400V、500V、600V、800V、900V等;从器件控制电流又包括1A 到 10A。
2)用户情况及市场前景:VDMOS管普遍用于汽车电子、手机、高频加热、充电器、节能灯等领域,特别是作为电力电子器件,受到市场的追捧。在新型电力电子器件市场的推动下,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成品率等国际化的需要,原有4―6英寸的VDMOS硅外延片将逐步被取代,8英寸VDMOS硅外延材料的需求量大幅增加,年增长率超过30%。目前国内的8英寸VDMOS器件生产厂家主要有:南通绿山、上海先进、宏力、华虹等,普兴的VDMOS外延在其生产线上均占有较大份额。另外,中国台湾,日本,韩国等国外器件厂家也将他们的外延采购转移到大陆,TI、尼克松、通用等厂家已经通过普兴公司的VDMOS外延产品验证开始批量订货。
普兴现有具备生产8英寸VDMOS外延片的设备4台,月产能为8000片。自2007年初普兴为客户进行首批送样至今,经过近两年来的发展已初步形成规模生产,2008年已销售8英寸VDMOS外延17000片,08年销售收入达1200万元。
4企业简介
普兴公司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控股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经营范围是集成电路硅外延材料、电子产品材料的研制、开发、生产、销售;进出口业务。普兴公司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运行,已经通过ISO9001、TS16949等质量体系认证和ISO14001、OHSAS18001环境安全体系认证。公司相继被命名为《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单位》、《信息产业技术创新先进单位》、《优秀技术创新企业》、《河北省重质量守信誉示范单位》。公司在2008年被认证为高新技术企业和集成电路生产企业。
普兴公司不仅拥有一批专业高技术人才,而且有先进的配套设备,因而在半导体材料研究方面硕果累累,近50年来研究和生产了各种结构的高指标高性能半导体材料,有20多项技术成果通过了技术鉴定,科研水平一直保持国内领先。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具备高成长性的高新技术产业是重要保障。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是有效延长经济增长期及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关键。因此,要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出发,寻求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模式、市场环境和竞争策略,制定适合特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
本规划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实际出发,确定今后中、长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与方针,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和任务,明确支持的重点领域,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为高新技术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一、现状与形势
(一)主要成就
1、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高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增长,产业规模初步形成。高技术产业产值由2002年22.32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89.36亿元,年均递增30%以上。“十一五”以来,我市已经取得重大科技成果199项,申请专利304件,授权专利215件,获省科学技术奖22项,市科学技术奖138项,重大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率达70%以上,累计净增产值12亿元,有力地支持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目前,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渐显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有生力量。各类经济技术开发区依托当地资源及政策环境,促进了产业集聚,形成了若干具有区域特色的高技术产业群,成为保持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力量。到“十一五”末,共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26家,其中,销售收入在亿元以上的有42家,在10亿元以上的有6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及规模快速增长,有效提升了经济增长的质量。高新技术产业的增长速度和规模都超过预期目标。
2、特色和优势初步显现
先进能源、现代农业、新材料、电子信息、先进制造和环保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领域。其中先进能源、现代农业和新材料方面已显示出明显优势。洁净煤技术和设备、煤层气开发利用、煤气化多联产品等重大煤化工技术呈现巨大产业化前景。农业旱作与节水技术、现代育种与种子生产技术更显地方特色。镁合金、硬质高岭土等新材料在国内市场占有重要地位。
3、管理体制不断完善,政府投资大幅增加
把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市政府实施“61211"工程和一系列专项计划,并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高新技术产业的管理和支持能力大大加强。近几年,科技局安排的36项高新技术产业重点项目,投资总额达到6.8亿元。进入“61211”计划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19个,总投资98亿元(其中政府资金12亿元)。目前,全部或基本建成投产的项目42个,实现年销售收入189亿元、利税13亿元。
4、法规体制建设取得标志性进步
2009年5月6日市颁布实施了《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条例》。已出台的配套办法有《市风险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市引进人才暂行办法》、《市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和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还有《市高新技术产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市高新技术产业中介结构管理办法》正在推出,高新技术产业法规体系趋于完备。
(二)面临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1、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
(1)高新技术产业将进入规模化、集群化发展阶段。经过一些年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经走出了以技术成果产业化为主要任务的起步阶段。产业发展初具规模,技术创新能力提高,技术储备增加,企业家队伍和管理团队基本形成,管理体系和法规体系已初步确立。
(2)世界、国内高新技术发展趋势带来新机遇。继信息技术之后,先进能源、现代农业、材料科学和先进制造等高技术领域面临重大产业化突破。和信息产业领域相比,在这些方面具有更好的技术条件、更强的产业基础。在新一轮竞争中,我们必将在国内、甚至世界高新技术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3)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地位进一步加强、政策环境将进一步优化。为了积极应对新的挑战、保障经济安全和持续发展,今后国家将把技术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中心环节。国家将制定新的投资政策、财税政策、贸易政策和政府采购政策,完善研究开发的基础设施环境,发展创业投资,更好地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
(4)行政体制改革加大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关注程度。职能切实转变到宏观调控后,政府投资仅限用于高新技术和开发领域、公益性和基础项目。政府将更多地关注高新技术产业,政府投资体制和机制更为科学,投资效率更高。
(5)国家西部地区崛起战略优化发展环境。为贯彻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国家做出促进西部地区崛起的一系列具体部署。在国家、省政府有关政策的直接推动下,经济市场化和开放度必将大幅度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会得到根本性改善。
(6)将实施更加积极的产业政策。国民经济发展规划高度重视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出重点培育煤化工、现代农业、新材料和装备制造等四大新型支柱产业的战略目标,制订了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措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将获得多方面、多角度强化和支持。
我们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和发展机遇。只要能够积极贯彻国家发展战略,科学决策、扎实工作,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高新技术产业超越发展。
2、主要矛盾和问题
(1)高新技术产业本身的结构性缺陷。总体规模偏小,竞争实力不足,对地区产业结构影响有限。高新技术成分仅占全部高新技术产业的19.1%、全部工业的2.56%,结构水平低下,高技术边缘化趋势明显。
(2)技术经济环境制约。传统能源和原材料为主的产业结构制约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这种影响主要表现由政府决策偏好、投资者的知识和经验而决定的社会资本的投向。如果不能保持科学、理智的产业投资结构,传统产业将会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产生严重遮蔽作用。
(3)政府的主导、组织、监督作用有待加强。《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条例》政策规定的配套实施办法有待制定;法规体系仍然有待完善和细化。技术创新投资和风险投资不足,重大技术创新活动的组织协调机制有待建立。政府风险资本运作规范监管有待加强,创业投资市场发展迟缓。
(4)产业技术创新体制不能很好地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由于客观条件制约,绝大部分企业还难以胜任重大研发活动。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的现状,短时间内难以改变。社会技术创新活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5)行业协会、创业投资机构和国际化中介服务机构等市场主体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影响行业管理、协同竞争、产业技术创新以及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6)经济系统开放程度不够。土地、资源等实物资本的商业化运作规则没有完全适应国际惯例的要求,制约国际资本进入。投、融资环境有待改善。
二、方针、目标和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教引领、创新转型”为战略思想,深化体制改革,加大开放力度,把高新技术产业化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任务,把自主创新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中心环节。重点突破,全面跟进,优化结构,平衡布局,集中精力解决好优势领域规模化问题,超前部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面积带动传统产业技术进步,推动国民经济持续跨越的发展。
(二)指导方针
1、突出重点、全面推进。重点推进优势领域产业规模化发展,超前部署战略性新兴产业。体制创新与技术创新并举、优势产业规模化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并举、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并举、发展新型产业与改造传统产业并举。
2、以创新促发展。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自主创新为核心,开展集成创新和引进再创新。以企业创新能力为基础、产学研合作平台为重点,建设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从局部创新和简单产品创新向产业整体创新发展。
3、市场导向和政府推动并重。高新产业政策的制订要符合市场需求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政府充分利用市场杠杆和行政手段,发挥引导、组织、调节和监督作用,重点做好市场主体培育。
4、产业发展和外部条件建设并重。克服只重视产业建设项目而忽视环境和条件建设的倾向,加强对各类市场主体、主体功能区和支撑体系发展的引导、支持和规范化管理。
5、积极参与全球竞争。跟踪世界产业技术进展,充分利用国内外市场资源,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技术和资金,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国际地位。
(三)发展目标
1、总体指标
“十二五”期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建设投资200亿元(含公用研发平台建设投资),期末,可独立计算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500亿元左右,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左右。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创汇达到2亿美元。先进能源、现代农业和电子信息等高技术产业比重有较大幅度增加,信息技术、新材料和先进环保技术等高新技术在传统产业的应用取得明显成效,传统制造业和农业的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
2、创新体系建设与产业技术创新
建设10个工程研究中心和10个工程实验室,发展100个企业技术中心,初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合作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四)主要任务
1、加快优势、特色产业规模化。通过攻克共性关键技术、延伸产业链、提高产业集群程度、提升国际化运营水平等措施,促进煤化工、镁合金、高岭土、清洁能源、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形成规模、彰显特色。
2、优化结构,平衡布局,培育新的增长点。充分利用国内外市场和资源,全面推进各领域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大力扩张现代农业、信息产业、先进能源产业和先进环保产业,培育新的增长点,遏制高技术边缘化趋势。通过宏观规划和引导,实施政策倾斜,把发展高技术产业基地与发挥地区比较优势相结合,形成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链,创建新型高技术产业集群。
3、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发挥信息化对工业现代化的带动作用;加快信息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向传统产业的渗透,改进传统产业的生产和管理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生产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4、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业技术集成创新。完善市场为基础、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重点解决好重大共性技术研发、科技中介服务和风险投资等方面的问题,大幅度提高优势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先进的技术研究、测试与实验基础设施,为行业技术创新提供平台。组织实施若干重大产业技术研发和关键装备技术研制专项,突破制约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
5、培育市场主体,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通过市场化的重组、并购和强强联合等途径,重点扶持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龙头企业。实施中、小企业创业工程,通过体制创新、拓宽融资渠道、加强政府服务和政策支持等措施,鼓励各类投资者创办高技术企业。引导、促进科技要素向企业转移,提高企业综合素质。
6、改革产业管理体制,调整政府投资重点。改革和健全高新技术产业管理体制和法规体系。逐年增加政府财政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引导资金。政府专项计划由以项目推进方式为主,转变为以重点产业或重点领域集群推进为主,加大对公用开发平台建设、关键技术和重大设备产业化发展、产业基地建设,以及龙头企业滚动发展的支持力度。
7、提高政策性园区的内涵增长能力。优化现有园区和新建产业基地的创新环境,增强企业技术成果孵化能力、创新发展能力和聚集带动作用。提高园区与周边产业发展的互补与协调水平。
8、健全和发展社会支撑体系。通过政府推动和市场运作,努力构建高新技术人才支撑体系、金融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
三、发展重点
(一)实施五大重大工程
1、重大产业化项目示范工程
以抢占市场、把握机遇,尽快形成新兴战略性产业为目标,在优势领域中,组织实施8大重点专项,在“十二五”期间选择100个市场容量大、技术含量高、产业链条长、带动性明显的重大项目,通过政府的有效组织和资金引导,集中优势资源,做大做强,形成高技术产业化跨越式发展的突破点。
2、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工程
针对传统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用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品、传统设备、传统工艺、传统管理、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管理现代化,提高工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十二五”期间,选择50个有发展潜力的信息化示范工程项目予以重点扶持,促进传统产业新型化。
3、重大产业技术、装备研发工程
根据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为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提供技术来源和项目储备,通过自主开发和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在电子信息、新材料、现代农业、煤化工技术等领域,组织实施50项重大技术与关键设备攻关项目,使之迅速进入工程化、产业化,增强产业发展的后劲。
4、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工程
通过体制与机制创新,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工程建设,建成粉煤气化技术、洁净煤技术、软件信息技术、农业生物技术、温成型技术、纳米技术等10个工程研究中心和10个工程实验室。发展50个企业技术中心,建立以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从而形成持续创新能力和市场运作能力。
5、产业基地建设工程
根据区域特色,并具备一定资源、知识、技术和人才优势,按照现有基础进行顶层设计、系统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促进形成于特定区位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在我市建设煤化工、现代农业、镁合金材料基地、功能材料及应用产业化基地等在全国优势明显的产业化基地。
(二)建设重点专项
1、先进能源专项
主要发展洁净煤技术和设备、煤层气开发利用、燃醇动力技术与设备、煤气化多联产技术、生物质能源技术、高效低污染燃煤发电系统、半导体照明器件与设备等。推广矿井瓦斯抽放利用技术,抓紧低渗透煤层气开发利用技术研究和工业化开发示范。积极关注、适时推进井下煤气化技术工业化应用。完善水煤浆应用技术体系。
2、新材料专项
镁产业重点发展镁合金及其制品,开发镁渣利用技术和产品。高岭土材料重点突破煅烧土大规模生产示范,发展多种技术路线深加工工艺和产品,注意保护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纳米材料重点提高后粉体加工水平,拓宽应用领域。鼓励发展各类纳米材料应用产品,鼓励发展新的纳米科技产品。其它新材料:鼓励发展生态环境材料、高性能合金、粉末冶金、高性能陶瓷材料、可降解聚合物材料等方面的高技术材料。加快分子筛、可降解塑料、无磷洗涤助剂、净水剂、绿色包装材料、高性能铝合金、新型铁氧体磁性材料、非晶合金材料、交通道路沥青等领域的重点项目建设。
3、现代农业专项
重点发展农业生物技术、农业旱作与节水技术、现代育种与种子生产技术、种质资源开发利用、高技术设施农业、现代生态农业、动物胚胎技术、先进养殖技术、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等。加快转基因育种、植物组培、畜禽优种、旱作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种子技术、保护栽培技术、生物疫苗和生物农药、农副产品深加工、食品制造等方面的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农业技术全面升级。整顿、提高现有农业科技园区,择优建设省、市级农业高新技术核心示范园。加快与国际接轨的农业标准化建设,提高对农产品质量的监测水平。
4、信息产业专项
主要发展计算机及外设、信息产品生产设备、卫星通信设备、宽带网接入设备、信息材料、软件产业等。优先发展光学纤维面板系列产品、信息安全防泄露技术及设备、新型电子元件生产关键设备、硅微机械加速度传感器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扩展产业链,形成规模经济。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积极发展和应用现代通信系统、互联网系统、广播电视系统。
5、先进制造技术专项
重点发展工业自动化及新型传感器、分布式控制系统及智能仪表、精密高效加工和成形设备、数字化制造设备、电力变频整流装置、汽车关键零部件以及工业机器人。大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推广应用集成与虚拟制造技术、网络化制造技术,加快压延加工、模具加工、铸造技术现代化。促进洁净能源汽车、机车与高速铁路设备、新型发动机和汽车部件、煤炭采选机械制造、冶金制造、化工产品制造、智能运输和物流设备、差别纤维及其制品等特色制造业的集群化、规模化发展。
6、先进环保和资源利用技术专项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技术,重点突破矿区复垦与荒漠治理技术、燃煤烟气净化技术与设备、污水净化与回用技术、镁渣煤矸石等工业废弃物利用技术、生活垃圾处理技术与设备产业化。在化工、冶金、电力等行业组织大型煤基循环经济示范工程10例以上,推广应用50例以上。建立一批高技术工程公司,形成一批环境检测设备、除尘设备、空气净化设备、消毒设备、净水剂、绿色包装材料、可降解高分子聚合物材料、无磷洗涤材料等方面的专业生产企业。掌握城市中水利用、大型燃煤电厂脱硫工程设计实施能力,引进应用城市垃圾资源化技术。农业方面重点开发推广绿色产品技术、生物植保技术和水土保持技术。
7、煤化工专项
重点发展非动力用煤气化技术、煤合成液化燃料技术、煤焦油深度加工、甲醇深加工、粗苯深加工和煤层气加工利用技术产业化,改造提升尿素和甲醇生产工艺。加快焦炉煤气合成甲醇、煤制合成气一步法制二甲醚新工艺产业化,形成二甲醚100万吨、甲醇400万吨生产能力。
8、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加快对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加大对生物质能生产应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继续扩大风力发电规模,提高发电技术水平,开展风力发电设备制造;充分利用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加快太阳能在照明、制冷、制热等生产生活领域的集成应用等。有步骤的推进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氢燃料电池及储氢容器的产业化进程。
六、政策措施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高新技术产业的全局意义和战略意义。继续执行积极的产业政策,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改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中心环节,保障高新技术产业优先发展地位。
(二)培养、引进“三高”人才,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建立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并重的机制。加快培养高水平研发人才、高技能生产人才和高层次管理人才;设立高技能生产人才的技术等级系列,提高高技能生产人才的地位;采取灵活方式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加快收入和分配制度改革,完善技术参股和入股等产权激励机制。建立一支与发展实际相适应的多层次高技术人才队伍。
(三)提高政府综合决策能力和协调能力。
管理、审批型政府向服务、监管型政府转变,提高服务意识和工作效率。建立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的统计制度;针对当前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研究制定出台专项政策。
(四)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组织产学研协作创新。
创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适应现实生产力水平的高效产业创新体系和运作模式。在优势产业技术领域建设好工程研究中心,鼓励有实力的大企业建企业技术研究中心。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开展创新活动。以企业或独立研发机构为依托,建立行业技术研发中心。整合、发展行业公用试验中心、检测中心和信息中心。根据需要调整研发力量布局,切实解决好科研机构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充分发挥开发区、产业基地和大学科技园科研潜力。要重视开拓中介服务市场,完善投资评价、评估和监督制度,规范中介行为。
实施政府主导的重大产业技术自主创新工程,针对影响产业创新的关键技术,制订引导性计划,建立高层研发协调机制,集中投入,组织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区产业技术攻关。
(五)建立创业投资体系和风险投资机制。
建立“政策引导、企业主体、金融支持、政府扶持”的多层次、多形式的高技术产业投融资体系。健全创业投资机制,完善创业投资所需的各项配套措施,形成有利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规范政府高新技术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办法,提高使用效率。建立中、小企业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健全风险担保机制、信用体系、退出机制、中介服务体系,营造有利于高技术产业投融资制度创新的外部环境。
加大各级政府财政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投资额度。提高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的带动和导向作用。加大关键技术创新活动、创新能力基础设施以及高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投资。积极做好与国家各项创业投资渠道的衔接工作。
(六)完善、落实财税和贸易优惠政策。
财税优惠政策将由区域型优惠转向产业型优惠、由鼓励新产品生产转向鼓励新技术研发;高技术企业的增值税将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扩大对出口高技术企业的金融支持,扩大政府对高新技术企业出口退税的财政支持,运用反倾销、反补贴保护高新技术企业。执行政府采购技术标准和产品目录规定的本地高技术产品比例,扶持高技术中小企业的成长。
(七)完善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的机制。
建立知识产权评估和交易体系,规范知识产权评估机构的认证制度;建立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完善知识产权的转让、抵押、处置制度,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研究制定。
(八)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和集约经营。
把建设产业基地和培育大型企业作为加快产业集群、提升产业整体水平的主要手段。确定专门管理机构和工作人员加强对基地建设的研究、组织、指导和监督。在优势、特色领域逐步形成省级、全国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九)积极融入国际市场,全面参与国际竞争。
高新技术产品营销和技术标准等必须和国际市场接轨,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必须主动参与国际竞争。政府将制定积极开放的经济政策,进一步改善投融资环境,提高资本市场化程度,为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
关键词:中药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策略
中医药一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现在中医药产业也成为当前我国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是公认的“朝阳产业”,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我国中医药产业的产值占据医药产业规模的30%之多,中医药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国际化趋势取得很大突破。
作为四大药都之一的亳州,充分利用中药资源这一独特的发展优势,全力发展中药产业,并全力打造规模化、集约化、国际化的现展模式,不断提高中药产业的创新能力。丰富药业的产业链条,使亳州的中药产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亳州现代中药产业中的科技创新能力现状
根据亳州统计局年度报告得知,2014年,亳州市中药产业产值(贸易额)近600亿元,其中药制造业就达到213亿元,占据33%的比例。目前,亳州已初步形成全国最大的中药饮片加工产业集群,年生产能力35-50万吨,约占全国的30%、安徽省的70%。目前,通过GMP认证的饮片加工企业达75家,获得生产许可证的88家(另有100多家在建或已建成待许可认证),1-7月份,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企业产值82.6亿元,同比增长23.9%,工业增加值19.9亿元,同比增长11.6%。现有13家中成药制造企业获生产许可,10家通过GMP认证,形成了一批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产业和品牌。同时,中药保健品、日化产品、消杀产品、兽药(饲料添加剂)、药业机械和包装材料制造产业也呈现出稳步发展的势头。
随着“千亿元现代中药产业基地”建设的不断推进,亳州的中药产业发展更呈现勃勃生机,重要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步伐明显加快,药业企业通过合作、引进等多种方式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努力提高中药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核心竞争力。据悉,亳州20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就有17家是中药产业企业,并且在每年的高新技术产品中中药方面的就占据80%。在高新技术企业的出口创汇方面,中药类高新技术企业的贡献率达到95%,彰显出中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突出地位。
二、现代中药产业中科技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尽管亳州中药产业发展迅速,但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依然存在着不足,主要表现在对药理研究不足、缺乏国际性的竞争产品等方面。
(一)问题与不足
1、药理毒理研究不足
目前,与西药――化学药相比,中药的化学实体是多种成分的集合体,但多种中药有效成分或有效分子群并不明确,中药中各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知之甚少。所以,西药已经建立了明确的检验标准和规范,形成比较完善的体系,但中药的检验标准和规范迟迟难以建立。中国药科大学科技处副处长、新药筛选中心主任张陆勇教授在亳州中药研发会上就指出,从药理毒理方面看,中药存在种种疑问,如组分较复杂,有效或毒性成分不清;药物的“有毒”“无毒”多基于经验积累;中药长期潜在的毒性问题仍需研究;全面药理毒理研究的可借鉴文献少。
虽然,中药的毒副作用在我国中药的临床应用中历史悠久,也有着丰富的临床例证,但由于真正意义的中药毒理学体系尚未形成,造成传承已久的临床例证没有科学实效。由于目前科研技术的局限性,对有毒中药、中药中有毒成分及其含量问题和对十八反、十九味的研究深度不够,对中药或复方剂的毒性与不良反应统计不足,尤其是缺乏评价中药毒性级别的客观实验数据和对中药安全性的评价重视不足,造成亳州的中药产品在全球的销量不佳。
2、缺乏核心的国际竞争产品
尽管亳州的中药产业发展蒸蒸日上,但就全世界而言,亳州的中药产业缺乏足够的国际竞争实力。在市场方面,中药的销售份额远低于份额,甚至亳州出产的中药产品与“洋中药”的市场对拼也呈现劣势。据医药业内人士反映,每年我国的中药出口额仅占世界中药市场的3%~5%,而作为我国四大中药产地、有着“药都”之称的亳州在中药出口方面占不到1%的份额。亳州几百项医药研究项目至今尚无一个中药制剂以治疗药品的身份通过美国FDA的审查,拿到进入国际主流医药市场的“入场券”,尽管有3家药厂的3个中药制剂已通过了美国FDA临床研究申请(IND),成为中药国际化的先行者,但至今仍未在美国启动临床研究。可见亳州乃至我国的中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国际上出现弱势。
3、方向偏失盲目开发
中药的价值在于治病,甚至其治病的价值不亚于西药。俗话说:“西药治标,中药治本。”并且“是药三分毒,中药是例外。”无论是从药用对人的影响,还是长远的健康考虑,中药有着巨大的市场。但对亳州中药的情况调查发现,亳州中药方面的大型企业近百家,但研制中成药的企业仅有7家,研制保健品系列的中药饮片就多达50家,可见,在中药方面的研发在治病方面的研究较少,在保健方面的研发较多,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中药的价值,弘扬我国的中药文化。
目前亳州在新兴中成药方面的科研开发力度不够,却在传统的中成药领域出现“同室操戈”的恶性竞争,比如复方丹参片、牛黄解毒片等常见中成药每家企业都在生产,不正当竞争时有发生。
4、开发浅薄缺乏深度
对亳州的中药产业进行调查得知,亳州的高新技术集中在中药领域,但无论大型的中药研发企业还是小型的制造企业,都把中药的产品开发放在中药饮片研发方面,亳州的中药企业90%都属于中药饮片加工企业,利用高新技术改进新工艺、新方法生产中药材饮片。但根据中药的药用价值和利用率而言,中药材饮片为中低端和资源型的产品,产品附加值低,为企业创造的利润率偏低。可见,亳州目前中药科技创新方面缺乏深度,研发单一。
(二)原因分析
笔者针对中医药在科技创新方面的问题,对相关医药方面的人员进行调查,分析目前存在问题的原因如下:
1、追逐利益迷失目标
利益是企业生存的生命线,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都是以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的,没有利益的行为或利益小的行为大多数企业都予以拒绝。这一点,在亳州的中药产业方面就可以看出。多数企业并没有根据亳州的中药材市场来确定自己企业的发展方向,来确定企业的医药的研发产品,而是依据经济市场的原则,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什么利润高就研发什么,比如目前市场上的保健品的利润远远大于中成药的利润,亳州的中药企业研发纷纷着眼于中药饮片这一保健品的领域,不仅可以创造丰厚的利润,还可以降低中药的研发投入,不会产生因中药副作用而产生的治疗事故。
可见,目前多数医药企业领导在决策方面,以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并非以继承与发展中药文化为主要任务,不能很好地展现中药的药用和保健价值。
2、中药科技人才匮乏
人才是科技发展的根本,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只有充足的把握科学前沿和基础创新规律的高层次创新型中药科技人才,才能为亳州现代中药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才能促进亳州中药产业的现代化发展。但根据目前亳州中药产业的发展状况调查与分析,可知,亳州中药科研开发方面的出现这样一种态势:初中级人才多,高层次人才少;继承性人才多,创新型人才少;在中药传统学科方面人才济济,但新兴学科方面人才凋零;理论型人才多,实用性人才少;单一领域、医药研究方面的人才多,复合领域医药研究的人才少,特别是在尖端科技人才严重匮乏,缺乏中药方面的领军人物。在全国现有的中药的大师级人物年事已高的情况下,亳州中药所有企业的研发机构里面没有一位中药院士级别的领军人物,尽管在全国各大中药学员特聘了5位教授,但远远不能满足亳州中药事业蓬勃发展的需求。高层次医药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亳州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和持续发展的瓶颈。
3、知识产权保护不力
在对亳州中药研况进行调查得知,亳州的中药科技研发主力军在各大医药院校,其次是企业附带的研发机构。由于医药院校在中成药研究成果方面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又不能及时与我国的中药产业基地及时联系,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商品化,导致许多医药研究成果被国外医药机构所收买,成为他国的知识产权,我们的研究为他人做了嫁衣。
再者,一些中药生产企业对于知识产业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短视现象:有些企业认为市场营销活动比专利和商标重要,宁愿花巨额资金进行产品的市场推广,却不愿投资科研和知识产权保护;还有个别企业为了吸引外资,竟然不惜将自己企业新研发的中药处方、保健品处方交给外商,以技术换资本。长远来看,这种做法必然使我国中药生产在国际上处于更加不利的竞争地位。
4、资金欠缺研发不力
与有关中药企业的管理人员交谈得知,目前亳州中药的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研发力度不大,领域过窄,除了医药科技人才的缺乏之外,另一个制约的因素就是研发的资金不足。尽管企业的注册资金很多,但用于新兴医药的研发方面的自己却严重不足。企业的股东们宁愿把资金投放在关于医药、保健品的宣传广告方面,也不愿把资金投入到对医药的科研开发方面,因为广告的投入能带来销售的提高,带来丰厚的利润,但科研开发说不定会“竹篮打水一场空”,得不偿失。正因为资金链条的“失联”,导致亳州中药的科研开发“先天不足”,难以出现精品系列的产品,难以提高在国际上的核心竞争力,难以扭转我国中药在世界上的弱势地位。
三、提升亳州现代中药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策略
针对亳州中药产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存在问题,笔者在借鉴诸多研究文献和集体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提升策略。
(一)加大专项研发投资
国家非常重视现代中药的产业发展,并且通过不断增加的财政投入为中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以改变中药基础差、底子薄的现状,推进中药继承创新,实现中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所以,要改变亳州目前中药在科研开发浅薄领域狭窄、科研开发人才不足等问题,就必须从政府在财政方面加大对中药科研方面的资金投入,加大对中药生产的扶持力度,提升中药的科技创新能力,保证新兴中药的有序研发。
中药的科研开发要做到双管齐下,亳州的所有重要生产企业也要重视和支持中药的研发与生产,要加大对本企业中药方面的资金投入,重视科技创新,保证每年企业利润的5%用于新产品的专项研发,通过资金的支持提高本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本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培养中药研发人才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在大量引进医药人才的基础上,各中药企业更要加大对本企业医药研发人才的培训力度,努力提高企业的竞争软实力。企业可以直接与省内的中医药学院、与国内甚至国外的中医药学院联系,通过脱产培训、在岗培训、半脱产培训等形式对本企业的医药开发人员实施深造,提高医药研发人员的科研素质,为企业打造一批中药的专业技术人才,促进亳州中药产业的持续健康的发展。同时,要利用我国中医药学院的教育资源,引进并优化企业的医药骨干,打造出企业的高层次科研人才创新团队和科研突击队,专注于国际医药科研领域,最大限度地提升亳州中药乃至我国中药的核心竞争力。
(三)搭建校企科研平台
在中药方面,不仅要实现企业与学校共同培养医药科技人才、培养高层次研发人才,而且可以建立企校合作的科研平台,实现中药新研发产品的快速入市,提高企业以及中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学校可以借用企业的研发资金,促进新研发中药产品的快速问世,以及加速新产品的审批、生产、入市,加速孵化的进程,缩短现产品由知识产权到市场商品的时间;企业可以利用学校传承悠久的研发资源、新研产品发展自己的核心产品,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抢占国际市场的份额。总之,校企联合可以实现强强联手、优势组合,推动中药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快速发展。
(四)学术交流拓展合作
当今世界,合则两利,分则双败。中药企业要摒弃前嫌,避免“窝里斗”,消除同行之间的不正当竞争,要定期组织企业之间、企业与学校之间的中医药学术及研发交流,以便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形成亳州中药领域强有力的合作团队,在合作中提升亳州中药产业整体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打响“亳州”牌的国际医药声誉。
(五)打造中药核心品牌
利用中国传承悠久的中药文化,加大对我国中药研发的资金投入,通过临床精心验证我国的中药治病奇方,甚至可以着眼于全世界的疑难杂症,以科学的态度进军现代生物制药市场,做专做精现代中药,努力打造出我国中药独一无二的核心品牌,提高我国中药在世界医药舞台上的竞争实力。
(六)依法规范产权保护
法律是市场行为最主要、最有效、最权威的调节器。借助于国目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好形势,依法保护我国乃至亳州中药的知识产权。制定法律层面中药专门法,统一中药主管体制,使中药知识产权保护步入正轨;加强对医药知识产权方面的执法和司法,有效规范中药市场,消除恶性竞争,维护中药知识产权主体的合法权益;严格对医药知识产权的监督,禁止以“牺牲医药知识产权为代价换取一时资本利用”的短视发展,保护亳州医药领域的知识产权。
总之,时代在发展,市场在转变,亳州的中药产业必须在科技创新方面加强重视,加大投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方能让亳州中药产业在国际领域中占据一席之地,真正提升亳州中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作者单位: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思政教研部)
基金项目:安徽省2015年度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亳州现代中药产业经营风险识别评估与防控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中药产业化要坚持科技创新[M].中药管理杂志.2000.4
[2]周静.亳州现代中药产业发展对策[M].安徽大学.2011.11
[3]薛军.高等中医药院校科技创新思考[J].城市地理,2014,04:76-78.
【关键词】风险投资存在的问题对策分析
风险投资(VentureCapital),从广义讲,包括对一切有意义的开拓性、创业性经济活动的资金投放。从狭义讲,是一种主要对尚处于创业期的未上市的且具有高成长性的新兴企业(主要是新兴高科技企业)做长期股权投资,旨在促进新技术成果尽快商品化,并通过所投资企业的资本增值来实现投资回报的一种投资方式。目前,大多数学者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均采用后一种理解。如何借鉴国外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现状,发展我国高科技风险投资业,已成为当前我国科技与经济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
一、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现状及意义
(一)发展风险投资的意义
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作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成果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要“推进器”,对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综合国力的提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其意义主要体现在:
1.发展风险投资是适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需要
几十年来,风险投资以举世瞩目的业绩开创了美国等国家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牵引这些国家经济、科技发展的“火车头”、“创新、创业、创造奇迹”的化身,也使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特征。
2.发展风险投资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需要
风险投资支持的重点是开发和试点这两个阶段,科技成果的转化迫切需要风险投资给予支持。
3.发展风险投资有助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长期以来,我国的投资始终体现了政府行为,而风险投资则使投资由政府行为转变为市场行为;风险投资公司必须独立承担风险,投资决策必须坚持市场导向,并善于在风险和回报之间作出优化抉择;对被投资企业的筛选体现了市场竞争和优胜劣汰的准则。
(二)我国风险投资的现状
风险投资是把资金投向蕴藏着失败危险的高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领域,旨在促使新技术成果尽快商品化,以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投资行为。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出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现状如下:
1.我国的风险投资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如四通、实达、联想、清华同方、海尔、宝钢、希望等公司都独自或联合其他机构成立风险投资公司,进行战略投资。
2.风险投资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
3.风险投资公司的分布相对集中。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风险投资公司多数集中于东部地区。东部地区有风险投资公司52家,西部地区只有11家;二是风险投资公司的业务集中于高新区内,89%的风险投资公司选投了在高新区和创业服务中心的高新技术项目。
4.外资风险投资机构开始涉足中国风险投资业务。
5.各地在风险投资发展的这么多年来,都积累了一些经验,也有一大群优秀的风险投资专业人才产生。
二、我国风险投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风险投资主体单一,风险投资资本来源渠道狭窄
我国目前设立的风险投资机构主要是以政府发起创办或由企业发起设立、政府参股为主体。据统计,2007年末全中国拥有风险投资公司160多家,风险投资资金仅有180亿元,实际项目投入只有30亿元,这一规模仅是科学技术成果转化所需资金的2%。
(二)政府对风险投资业的扶持力度不够,财税政策的支持不够有力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正积极参与和支持风险投资,但政府参与和支持的力度还存在一些问题:1.政府资金投向不合理。2.所得税减免力度过小。这让好多参与风险投资的企业和个人有个很重的包袱,也就无法刺激他们的热情和积极性了。3.政府缺乏对高科技风险企业的界定和评级标准,导致“假冒伪劣”的所谓高科技风险企业满天飞,进而影响了风险投资者的积极性。
(三)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知识产权保护乏力
现代社会是法律社会,所以如果法律保障不到位,势必会影响到风险投资的发展。
1.我国风险投资法律制度的现状
我国的风险投资从萌芽到现在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其间,我国也陆续制定了一些与风险投资相关的行政法规,如《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认证条件和办法》、《关于设立风险投资机制的若干意见》等。
2.我国风险投资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缺陷
(1)关于风险投资公司组织形式的限制。(2)关于风险投资公司投资金额的限制。(3)关于风险投资公司设立条件的限制。(4)关于风险投资基金供给的限制。风险投资运作的重要条件是有巨大的风险资本来源和通畅的风险资本筹集渠道。(5)缺乏有限合伙法律制度。1997年颁布的《合伙企业法》是继《公司法》之后,按照订立协议、区别处理出资方式和投资者责任形式等法律要求制定的又一重要的市场主体立法。(6)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包括《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在内的比较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并参加了若干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公约,在相关制度上逐步与国际接轨。
(四)风险投资中介发展令人堪忧
由于风险投资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我国的风险投资中介机构的发展还很薄弱。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少风险投资方面的专家,中介机构力量薄弱。
2.没有形成与风险投资中介机构相适应的社会监督体系和法律保障体系。
3.各种中介机构组织混杂,没有相应的行业自律组织。
4.无明确的风险投资中介机构市场准入条件。
(五)缺乏高素质专业人才
我国风险投资才刚刚起步,缺乏具有相应科技知识、管理经验、懂金融投资的复合型风险投资人才。
(六)风险投资退出机制不够完善
在风险投资的运作过程中,风险投资的退出具有重要意义。风险投资能否顺利的退出,关系到风险投资企业能否收回资本,使资本得以循环的流动,从而实现投资升值退出再投资再升值这样一个风险投资的良性循环的过程。
而我国不完善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已经制约了风险投资的发展,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1.风险投资退出的方式单一。
2.现行法律中存在着制约风险投资退出和发展的条款。
3.没有制定科学的为企业进行技术定级的标准和方法。
4.产权交易制度相对落后。
三、促进我国风险投资的对策及建议
由以上对风险投资发展的问题分析,我们可以从下面介绍的几点对策和建议:
(一)发展多元化风险投资主体,拓宽风险资本来源渠道
实现风险投资主体多元化和拓宽资本来源渠道是我们首先要努力的目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金融机构
(1)将保险业引入风险投资领域。(2)将养老保险基金引入风险投资领域。
(3)将银行业引入风险投资领域。
2.企业
利用大型企业集团的雄厚资金实力,是风险投资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型企业集团发展的一种选择。从目前来看,可以利用的资金有:
(1)上市公司的资金。(2)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资金。(3)民营企业资金。
3.个人
引导个人进行风险投资,可以采取三种方式:一是对于资金实力雄厚的个人投资者,允许开办私人风险投资公司,按公司的运行方式进行风险投资活动;二是普通居民可以通过购买风险投资公司发行的股票或债券等方式进行风险投资;三是直接以合伙人的名义以资金入股风险企业。
4.建立风险投资基金
5.国外风险资本
国外风险资本大规模介入,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国内风险投资的发展。
(二)政府给予支持,制定鼓励风险投资的财税政策
风险投资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世界各国为了鼓励风险投资发展,都制定了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如美国政府为鼓励风险资本的发展,将长期资本利得税率由49?%降低到10%左右,使风险投资迅猛增加;新加坡政府规定,风险投资最初5—10年完全免税。
(三)制定和完善风险投资法律法规
针对目前我国风险投资法律制度存在的上述缺陷,并借鉴世界各国风险投资法律制度的成功经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制定和完善我国的风险投资法律制度。
1.修改完善现行法律为风险投资的发展扫除障碍
风险投资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其运行规则与传统经济的运行规则有重大差异,而我国现有法律体系是建立在传统经济基础之上的,是对传统经济的法律调整。
2.制定风险投资核心法律——《风险投资法》和《风险投资基金法》
在对现有的法律法规进行修订、补充和完善的基础上,一旦条件成熟,可制定风险投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风险投资法》。《风险投资基金法》至少应该规定以下内容:(1)投资主体;(2)基金的组织形态;(3)基金的募集方式;(4)基金的交易方式;(5)基金投资的监管等等。
3.建立风险投资辅助法律制度和政策
在风险投资业运作过程中还需要包括税收、知识产权、政府采购、风险投资保险等辅助法律制度的支持,因此,应该尽快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辅助法律制度体系,以促进风险投资业的加快发展。(1)修改完善税收法律制度。(2)制定《高技术知识产权保护法》。(3)制定新的《破产法》。(4)完善风险投资中介机构的法律制度。
(四)培养高素质风险投资人才
人力资源是任何产业比不可获取的要素,对风险投资来说,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就显得更加重要。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加快对现有风险投资机构从业人员的培养
2.利用国际合作和交流,吸引海外人才
3.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
激励机制方面主要是收入分配问题,可以给予风险投资人才工资、福利、奖金、股权、期权和收入提成制度等,这样可以激发风险投资人才队伍的快速发展。
(五)完善风险投资中介机构
中介机构是风险投资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风险投资活动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的全面性和真实可靠性。
1.完善风险投资中介机构
要充分利用、挖掘和发挥现有社会资源的潜力和积极性,改造、新增一些风险投资中介机构。当前主要是健全三类机构,一是标准认证机构。二是知识产权评估机构。三是科技项目评价机构。
2.不断提高社会信用水平
社会信用水平是指包括政府信用、商业信用,集体信用、民间信用等的全社会总体信用的发展程度。
3.建立全国性的风险投资行业协会
这是一个行业性自律组织,是联结政府与风险投资机构、国内风险投资家与外商和外国金融机构,沟通业内信息、规范同业经营行为的全国性行业组织。
4.加强中介机构方面的法规建设
我国的中介机构,在项目评价、市场分析、投融资中介等方面提供的服务与风险投资需要还有很大差距。
5.建立并逐步完善政府的监督和管理体系
政府应积极建立失信约束和惩罚机制并监督中介机构行业的规范发展。(六)建立完善的风险资本退出机制
完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包括两方面的思路,一方面要为风险资本的IPO退出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加快包括产权交易在内的三板市场的发展,构筑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为风险企业的股份转让和破产清算提供灵活多样的退出通道。具体建议如下:
1.加快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风险投资退出的渠道。
2.大力发展产权交易,使股份转让成为风险投资退出的主渠道。在风险投资可以选择的退出机制中,企业并购和股份回购都属于股份转让。根据国际经验和我国风险投资发展阶段,股份转让应当成为风险投资退出的主要渠道,因此需要为风险投资股份转让创造更好的条件。为此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1)制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产权交易法》。产权交易市场具有高效率、低门槛、快融资的特点,能够实现金融资本、技术资本、产业资本三者的统一,为风险投资商提供崭新的运行空间,被誉为国内的“三板市场”,是风险投资实现收益的一个重要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