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劳动实践的活动目的范文

劳动实践的活动目的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劳动实践的活动目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劳动实践的活动目的

第1篇:劳动实践的活动目的范文

1.学生对社会实践功能的认知情况

对于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必要性,学生们给予了高度的认同。累计91.5%的人认为“应该必须参加”和“自己愿意尝试”,五分法的克里特量表统计结果显示,“对个人成长和发展有促进作用”、“是大学生走进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和专业学习形成很好的相互补充”得分分别为4.27、4.18、4.00。各活动项目必要性的得分均在3.48分以上(统计结果见表1),其中“专业实习劳动”、“课程学习实践”和“志愿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为最高,生产劳动实践、科学探索实践和社会活动实践三类活动都受到学生的高度重视。在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功能认知方面,调查让学生们根据所见、所闻、所感勾选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作用和功能明显的实践活动。“专业实习劳动”、“课程学习实践”的认同度仍处于前列位置,同时学生们对大部分社会实践活动的功能都有较为普遍的认同。在参加社会实践的目的方面,统计结果显示,学生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目的呈多元化状态,无论是对自身情况的表述还是对他人的理解,都涉及精神、情感、能力、物质等各方面,同时以提高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主,这既是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认知水平的体现,也是日益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吸引力和客观效果的体现。

2.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意愿与现状

调查询问了被访者参与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的兴趣,从统计结果上看,学生们的兴趣广而浓厚。15项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表示比较感兴趣的均在20%及以上的比例,其中6项被选比例在30%以上,另有“商业服务活动”、“专业实习劳动”、“课程学习实践”等三项被选比例在40%以上。学生们实际参与情况也比较积极,参与项目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值得注意的是,参与意愿与实际参与情况比较而言,“商业服务活动”、“学术类竞赛活动”、“创业类竞赛活动”三项差距较大,实际参与的人数比例较参与意愿人数比例低出20个左右的百分点。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参与意愿与实际状况方面,两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调查设计了组织形式、参与同伴、参与时间三个维度的内容(统计结果见表2)。在组织形式方面,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意愿和实际参与情况呈现多样化特点。由“国际国内学术机构组织”、“社会团体或企事业单位组织”、“同学间自发组织”、“本专业教师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实际参与人数比例较拥有参与意愿的人数比例分别低出27.4、26.5、9.2、4.9个百分点。在参与同伴上,“和外校大学生一起”、“和国际友人一起”、“和本专业教师或辅导员一起”、“和亲朋好友一起”、“和其他社会人士一起”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实际参与人数比例较拥有参与意愿的人数比例分别低出25.7、21.9、16.3、11.1、8.5个百分点。在参与时间上,对于“节假日”、“课程实习期间”、“平时的周末”参与实践活动,学生实际参与人数比例较拥有参与意愿的人数比例分别低出13.6、5.1、3.3个百分点。

3.学生对社会实践育人功能的评价

调查要求被访者对社会实践活动对于自身成长成才的作用做出评价,有累计75.5%的学生认为“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只有2.3%的人认为“不是很重要”,其余选择“一般重要”。可见,学生们对社会实践育人功能有着较为积极的评价。问卷要求学生在各项具体的育人功能上选择不超过三个的较为突出的社会实践活动类别,各活动类别的比例高低(统计结果见表3)。以表3中所列39项育人功能共计117个入选机会为基数,计算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出现的频次比例,可得出被调查者对其功能显著性的评价概况。统计表明,在被访者看来,“志愿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大学生管理服务工作”、“专业实习劳动”、“课程学习实践”和“社会调查”育人功能发挥较为全面和深入,而“学校勤工俭学”、“创业类竞赛活动”、“科技发明”、“工农业生产”、“走访参观活动”的育人功能相对局限。前者的贴近性更强、学生参与广泛,后者或门槛较高,或互动性不强。学生们对改进和完善社会实践活动工作的期望较大,被认为育人功能较为显著的“专业实习劳动”、“课程学习实践”、“社会调查”在该题中的被选比例也较高。

二、研究结论与对策

据上分析结果,可以形成以下几点结论。第一,大学生对社会实践育人功能的认知全面、认同度高,参与意愿强烈,具有良好的主体意识和行为倾向,为实践育人功能的实现提供了基础。学生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多样,具有精神、情感、能力、物质等各层次的需求,在提高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尤为突出,有利于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发挥自身主动性、创造性。第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参与状况与其参与意愿均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实践内容多样、组织形式多样、参与同伴多样、时间分布多样。但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显示出大学生群体对社会实践更高层次的需求。学生们对参加社会性、专业性强的实践类别、群体或机构组织和对与自身相比异质性强、空间距离远的群体成员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均意愿强烈而实际参与度较低。第三,大学生对社会实践育人功能的评价整体良好,但不同类别的活动评价存在差异。相对而言,学生们对贴近其学习和社会生活、创新性强的实践活动的功能实现认可度更高,而在对实践能力和条件要求过高或过低、互动性和趣味性较低活动类别的功能实现认可度低,同时凸显了他们对改进部分传统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期望。

第2篇:劳动实践的活动目的范文

一、萌芽:《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劳动”理论

实践唯物主义的创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发端,最早可以追溯到马克思著名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手稿》中的“劳动”理论的提出,可谓是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萌芽。

在《手稿》中,马克思还没有完全摆脱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在马克思看来,人是类存在物,人的本质是劳动,而劳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这种自由自觉的活动构成了人类活动最基本的内容。在《手稿》中,马克思把人类的劳动分为两类:一类是作为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劳动,另一类是私有制下的异化劳动。对象化劳动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界的占有和改造,它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的本质的集中体现。正如马克思所说:“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活动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一种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一种手段。而生产活动就是类生活。”“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他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这不是人与之直接融为一体的那种规定性。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这样就明确地把人的生命活动与动物的生命活动、人的劳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区别开来了。人在类本质的支配下,通过劳动创造对象世界,在创造世界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完善自我。正如马克思所说:“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在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而且能动地、现实地使自己二重化,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人是类存在物,对象化劳动是人所特有的,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在对象化的劳动中,人的对象化劳动的终点,不是创造外部世界而是创造自己。但在改造对象世界的同时,人也将自己的本质凝结到劳动产品中,因此,人们可以在劳动中确证自己的本质,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

劳动理论的提出在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创立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成为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论萌芽。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劳动,即自由自觉的活动。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是在人的劳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人类社会的历史,也就是人改造自然的历史。马克思在这里看到了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为马克思提出科学的实践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确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实践”理论

马克思在深入分析国民经济学之后,得出了劳动是人的本质的结论。劳动是联结人与自然的纽带,人通过劳动与自然发生关系。马克思的新哲学是以改造世界为目的的。改造世界不能凭空想象,必须以劳动为基础付诸实际行动。后来,马克思进一步意识到改造世界的活动不只是作为人类早期活动形式——劳动。因此,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中,马克思就顺理成章地提出了实践的概念,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实践的基本观点,标志着实践唯物主义的真正确立。

《提纲》的第一条马克思就重点阐述了实践的观点。“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马克思在这里批评旧唯物主义只是把客观事物作为自在存在之物,是与人的实践没有任何联系的、孤立的直观对象:没有从人的实践方面去理解客观世界以及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没有看到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能动性。人的能动性被旧唯物主义忽略了,但却被唯心主义大肆发挥。“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人的能动性被唯心主义抽象的发展和片面的夸大,人成为无所不能的人。在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诞生之前,所有哲学的共同缺点是没有真正理解实践。针对旧唯物主义,其学说具有直观陛的缺点,马克思明确指出实践具有能动性;针对唯心主义不理解“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其学说具有抽象性的缺点,马克思明确指出实践具有客观性。在马克思看来,实践就是主体的“能动的”“现实活动”、“感性活动”、“客观活动”。

理论来源于实践,但实践又需要理论的指导。人们从事实践活动时,总是以一定的思维活动为前提,而思维活动又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区分正确与错误的标准是什么?在马克思看来只有实践,也只能是实践。“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实践性,“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马克思强调哲学家不能仅仅满足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变世界。从《提纲》来看,马克思在哲学上所实现的变革是对传统哲学的总体性变革,用实践把主体与客体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克服唯心主义只从主观方面去理解和旧唯物主义只从客观方面去理解的不足。实践从此成为马克思唯物主义的首要观点和理论基础,同时也标志实践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

三、构建核心内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物质生产”理论

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对象世界的双向对象化活动,物质生产是人们为了能继续存在和发展而进行的改造物质世界的实践活动。实践是人们改造对象世界活动的总称,而物质生产只是人类实践活动最重要的一种形式,是实践的具体化。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时就明确指出:“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基本形成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对实践的最基本形式——物质生产作了系统的阐述,建构了实践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物质生产理论。这既是实践唯物主义理论的完善,也是马克思创立实践唯物主义的真正目的、理论旨趣和关键所在。

现实的人的存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离开人来谈人类社会是毫无意义的。在马克思看来。“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对现实生活中的人来说,面临的第一问题就是生存问题,也就是解决基本的生活需要。如果基本的生活都无法保障,就很难想像人们会有心情去做别的事情,就谈不上创造历史,更谈不上追求自由,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明确告诉我们,“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显然在这里,马克思关于人类历史的发展基本条件的思想,已经超越了自己先前提出的作为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类”,而是现实生活中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以及他们的实际生活需要和日常生活。

人类存在和发展的首要条件是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人要想存活下去。就要有保障基本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因此,马克思认识到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这就是说,人类为了生存首先必须进行生活资料的生产,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社会是不断向前进步的,同样人的需要也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人们不会仅仅满足于基本生活需要,“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这就是说人类的第一个需要得到满足后又会引起新的需要,人类的第二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用以满足相关生产需要的生产资料的活动,也就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物质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是历史运动的动力和基础。在马克思看来,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历史活动中最基本的活动,而这种物质生产活动不再被认为是费尔巴哈眼中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的活动,而是人类改造现存世界、推动历史前进的历史活动。

第3篇:劳动实践的活动目的范文

关键词:劳动;教学;实践;能力

劳动课具有教育性、知识性、实践性、技术性和适应性并蓄的特点,其中最突出的是劳动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无论是工具的使用,还是各项劳动的实际操作,只掌握其要领、操作步骤是不够的。例如教师教学生扎纸花时,课堂上教师只按扎纸花的方法,讲述怎样裁不同规格的红色软纸,怎样折叠,怎样用棉线从中间扎起,怎样把纸的两端剪成圆弧形,怎样拉开整理好――学生依照老师的讲述只记忆,不实践,条条背得很熟,却扎不起一朵像样的大纸花。必须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巩固和加深所学的劳动知识,从而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所以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实践。

有的教师认为实践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教学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有的学校没有实践基地、有的缺少制作材料、有的没有专业的教师指导教学等等。其实,实践未必都在课堂进行。新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内容不一定在课堂上完成,可以走出课堂,走向社会;教学内容不一定在一节40分钟的课上完成,可以用几天甚至几十天乃至几个月来完成,那么怎样具体组织学生参与实践呢?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实践的方式和实践的场所也不相同。

《制作小布袋》《常用绳扣系法》《钉钮扣》等教学内容,涉及的工具、材料简单,实际操作所用空间小,人人可以动手,讲授与实践基本上可以同步进行,教师边讲解、边示范、边指导,学生可以边听、边看、边实践,这样可以在课堂上完成。

《蔬菜的种植》《除草》等种植方面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在课堂内讲授劳动知识。学生掌握了劳动知识,明确劳动要领之后,再到劳动基地参加劳动实践。如果学校没有劳动基地,可以在课堂上讲授、到社会实践,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接触社会,开阔视野,又能增强为社会服务的意识。

《整理布置居室》《鸡蛋炒韭菜》|等家务劳动方面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对照教材,通过演示,使学生了解劳动操作技能,再布置家庭实践,把实践环节延伸到家庭,为了使家庭实践得以落实,可以统一制作劳动卡片。卡片的内容包括时间、劳动项目、技能要求。学生实践情况和家长的签订意见等。由学生和家长填写,通过卡片检验教学效果。

第4篇:劳动实践的活动目的范文

关键词:直观论;品德课堂;叶圣陶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6B-0037-03

效在“直观”是叶圣陶教育理论的精髓之一。“直观”,是教育要面向生活、面向实际、面向社会的简要而朴素的表述。叶老认为,教育不仅要使人“知”,更要使人“行”,也就是教育要突出实践性。小学品德课程具有生活性、实践性,课程的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因此,品德教W应该为学生体验生活、充分实践提供场域和契机。

一、课内外结合,创设实践的场域

何谓场域?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场域还是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社会空间。它与我们经常所说的环境有着共性又有区别。所谓共性是指两者都给学生创设了实践活动的空间,不同的是场域更注重不同空间之间的联系,为某一行为习惯或价值观的养成持续地给予环境支持。品德课程倡导教学时空的开放性,因此课内外结合的实践场域为学生知情意行的发展创设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1.指导与强化结合,形成合力。叶圣陶先生认为,学生在学校里接受教育,实际上就是学习怎样生活,怎样做人,因此,学校应该为学生设置种种环境,让他们能够在这些环境里直接去学习生活、学习做人。品德课程的目标就是指导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因此品德课堂应该成为学生最直接的学习生活、学习做人的地方,在教师有效的指导下并通过课外的强化实践形成教育的合力。例如在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课中,为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教师从学生每天佩戴的红领巾入手,设计了“我会自己系红领巾”实践活动,通过播放大队辅导员演示系红领巾视频、指名上台示范系法、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等方法,让每一位孩子充分掌握系红领巾的方法,并在“同桌照镜子”的互查中进一步明确系红领巾的要领。以系红领巾这一自己的事情入手,提出了课外实践活动“我会做自己的事情”,采用“小小记录卡”的形式寻求父母的监督与评价。课内的有效指导加上课外的巩固强化和拓展,有效训练了学生的自理能力,也实现了家校教育的合力。

2.实践与分享结合,激发热情。叶老认为,教育必须重视直观,而直观就是跟事物直接接触。除了学校教育活动,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也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途径。品德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展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要素的交互作用实现的。因此,我们也可以把课堂以外丰富的社会环境作为学生实践的场所,并通过课堂中的交流分享来提升实践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认知和行为提升。例如在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家乡的变化》一课中,学生课前分小组进行衣食住行变化的调查研究活动,课堂上通过实物呈现、图片对比、视频呈现等形式展示课前实践的成果,交流与分享所思所感,深切感受到家乡变化的巨大,人们生活变化的巨大,也激发了对祖国快速发展的欣喜之情。

3.模拟与实战结合,促进深化。由于品德课堂受到时间和空间以及其他因素的限制,有的实践活动难以在课堂中真实进行,此时,我们可以采用在课堂进行模拟实践,在课外进行实践练习的方法进行行为的指导。模拟实践是经常运用于品德课堂的一种活动方式,例如打电话这一练习中,安排了课后给外地的亲人或亲戚打电话的实战任务,并采用教师提供的外地号码固定电话前增加相应的区号的要求,提升实践的难度,有效促进了对打电话这一技能的巩固与深化。

4.寻疑与答疑结合,提升能力。问题解决学习是使学生直接面对实际问题,学习、研究并尝试提出某种解释问题或解决问题方案的学习方式。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会分析和思考问题的一般方法,形成关心社会的态度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行为方式。而学生问题的产生往往来自生活或所处的社会环境,采用课外寻疑、课内答疑的实践方式,能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例如在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我的劳动感受》一课中,引导学生课前体验班级卫生值日,并回顾体验,充分质疑,学生在体验中产生了不少疑问,如桌椅之间最难扫怎么办?前后门那么高,够不着怎么办?地面上的污渍,怎样才能彻底拖干净?……通过课堂上针对这些劳动体验中产生的疑难问题的讨论,学生感受到劳动也需要动脑筋、想办法,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劳动体验。

二、知情意交融,创造实践的契机

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其中知、情、意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三种形式,也是行的基础、动力和保障,而行则是三者的外部表现,即实践、行为,也是关键所在。叶圣陶先生的“直观论”也指出,教育不仅要使人“知”,更要使人“行”。而做的过程必然需要知、情、意的有效支撑。同时,学生在实践中也会继续促进知、情和意的心理发展,四者之间是相互促进、彼此交融的。

1.知而后行,为实践奠基。品德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决定了本课程的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知,即认识,是学生对道德知识和规范的认知,它是行的先导,行是知的目的。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需要明确教学的认知目标,在有效达成的基础上才能指导学生的行为。比如理解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规范和文明礼貌,了解基本的规则和权利、义务,知道基本的地理和历史常识,了解影响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事件等。例如在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我们共同的家》一课中,通过引导学生认知我们国家的面积、人口、行政区划、南北和东西跨度距离等,充分感受祖国地域的辽阔。尤其是对南北距离大引起的温度差异,以哈尔滨和海南为例,进行温度对比,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对出游装备的整理进行探讨指导,并现场进行模拟选择,有效地指导了学生的生活。

2.以情促行,为实践导航。情感、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正如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情感直接作用于学习者,是学习成败的关键,同时它也直接影响着行为的方向。因此,在品德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直接接触的人、事、物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从而促进行为实践的正确有效。首先是教师积极正面的影响催生学生实践动力。例如在苏教版三年级《我的劳动感受》一课中,某借班上课的老师将班主任请进教室,通过班主任老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一天工作情况,学生深刻感受到老师工作的辛勤以及老师乐此不疲的幸福,增加了对劳动感受的深入认识,也树立了尊重劳动者的情感,为接下来的劳动岗位体验活动做好了心理准备。其次是亲历事件,在真实的感受中自觉调整行为方向。

3.意志保障,为实践求效。意志是人们自觉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也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勤奋、吃苦、自制、毅力都是意志的具体表现。坚强的意志是治学的首要条件,也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保证。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习惯的养成靠自励,一切知识和能力的获取靠自得,外力灌输是无济于事的。这说明了意志在个人学习和习惯养成中的重要作用。以意志为保障,实践才能真正体现它的价值和效果。例如在K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我要攀登》一课中,学生体验“单脚站立”的小游戏,以坚持时间长短来确定胜负,这是对学生毅力和耐力的考验。

三、点线面交织,创新实践形式

叶圣陶先生十分强调受教育者在求知求能的过程中,必须倾注全心全力去求真知和真能,决不能仅止于头脑里能懂、口头上能说,必须行动上真正能做才行。当然,这真知和真能只有在学生的亲历和实践中才能求得。实践,是人类改造社会和自然的有意识的活动。在小学品德教学中,其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突出了学生这一教学主体的地位,并根据品德课程的目标,实现了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和开放性,拓展了教学时空,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正确途径。所以在实践的形式上要充分照顾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基础,点线面交织,采用学生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

1.重点难点:操作实践来突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句话道出了实践的重要性。品德教学在学生参与操作的实践活动中更能有效达到突破教学重难点的作用。例如在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我们为祖先而骄傲――千年不衰的汉字》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解古代记事方式的局限性,教师组织三名学生分别尝试契刻记事、结绳记事和图画记事,并由其他同学猜想其中表达的意思,在实践中学生感受到古代记事方式不能明晰表达事件,有很大局限性,因而才有了汉字的创生和演变。

2.线上延伸:调查实践来串联。品德课程教学时空不局限于课堂和学校,因此教学往往表现为前延后拓、线性延展的一个过程。为有效串联活动,可以通过调查实践的方式组织学生的课内外活动。例如在苏教版品德与社会《科学技术的喜与忧》一课的教学中,课前组织学生分组开展衣食住行、医疗等各方面科技发展带来进步的调查活动,课堂进行交流。课后则针对“科学技术给生活带来的烦恼是什么?”为主题,指导学生继续开展调查实践活动。在线上延伸中,学生的活动得到延伸,更能促使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得到延展和深化。

第5篇:劳动实践的活动目的范文

【关键词】探析;实践;意义

现代汉语词典对“实践”一词有两种解释,一是亲自去做,二是人类征服改造自然的活动。很明显解释欠妥当。他人也可以去做,难道就不是实践了吗?当然是,因此第一种解释不完全。如果说征服改造自然的活动是实践,那么改造社会的活动就不是实践吗?当然是,因此第二种解释也不完全。更为重要的是两种解释都没有抓住实践的本质,即实践的重大意义。

一、实践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

人类通过实践的方式把自身与自然联系起来,既适应自然又发展自身。“一句话,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而人则是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终的本质的差别,而造成这一差别的又是劳动。”①以动物和人都为获取食物为例。动物获取食物的方法,除了本身条件外,最多是利用外界的自然物体而进行。在电视上我们看到黑猩猩把树枝放到蚂蚁中,蚂蚁爬到树枝上,而后黑猩猩利用树枝把蚂蚁放入口中。而人则是更进一步地将外界的自然物体加工成了工具,这个工具通过人的改造具有了功能上质的飞跃。这一个过程是在意识的支配下进行的,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动物利用的物体最多也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点点小的改变,功能上远远没有达到质的飞跃。黑猩猩使用的树枝与别的树枝相比在功能上没有大的变化。所以黑猩猩利用树枝吃蚂蚁不是劳动,不是实践。劳动与实践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人的劳动就是人的实践。人与世界的关系通过实践来维系,实践使人的生活错综复杂又丰富多彩,是人的存在方式。动物没有实践,而只有人才有实践。因此,实践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

二、人通过实践既适应自然又改造自然

人是实践的主体。人来自于自然。因此就决定了人要想生存,也要象其他动物一样适应自然。人与动物的的区别在于动物只是做到了去适应自然,而人却更进一步,为了更好地适应自然,为了满足自身的目的,人还主动地去改造自然,使自然满足自身的需要。人通过自然的肉体,发明和利用工具,去改造物质世界。如果抛开人来自于自然,并且要适应自然,而只是讲人对自然的改造就不是唯物主义。同样,如果抛开人对自然的改造,而只是讲人来自于自然,要适应自然,则是没有看到人的主观能动性,没有看到人对自然的反作用方面,把人与动物等同起来。 “但人不是简单的自然存在物,而是具有理智的人的自然存在物。人不像动物那样无意识地适应自然界,而是在适应自然界的同时使自然界适应自己,满足自己的需要”。“正是这种双重的适应性,即环境对人和人对环境的不断作用与反作用,决定了人的活动的本质”②。人在适应自然的同时,又不满足于仅仅适应自然。动物只是做到了适应自然,而人更进了一步,就是人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让自然满足自身的需要。人既存在于自然之中,又对自然有所作为,这正是人的伟大之处。

三、实践既具有人的目的性又要求人服从自然的规律性

实践是一种人的自发的、自觉的、能动的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人通过实践把自己的目的和要求变成现实。人不满足于自然的世界,通过在自然界中的实践,产生自身的思维,又通过思维在头脑中产生了自身的理想世界。理想世界与自然世界的巨大差异使人困惑,为了解开困惑,还是通过实践,人将自然世界改造成理想世界。但与此同时,人又遇到了尖锐的矛盾,既改又改不了,因为自然有自己的法则。人不能随心所欲地改造世界,即使改造了世界也与理想世界有巨大的差异。人始终处在一种既改造世界又改造不了世界的两难境地。在每一次实践的过程中,自然界作为一种客观现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一方面,人通过实践按照自己的欲望、目的、要求去改造世界,但究竟能改造成什么样子则很不确定。多数情况下要想改造达到人的理想世界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人通过实践认识到了自然规律和法则,认识到了遵守和利用自然法则可以有利于更好地改造自然,同时如果不遵守和利用自然规律和法则,达到人的目的性要求是无法实现的。

四、实践使人既认识世界又认识自身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且经过生产活动,也在各种不同程度上逐渐地认识了人和人的一定的相互关系。一切这些知识,离开生产活动是不能得到的。在没有阶级的社会中,每个人以社会一员的资格,同其他社会成员协力,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在各种阶级的社会中,各阶级的社会成员,则又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这是人的认识发展的基本来源”③。世界是物质的,而人的思维是意识。人运用概念的方法将物质和意识统一起来。既为认识客观存在创造了前提,又使得客观存在是可以被认识的。认识的对象有两个,一个是世界,一个是自身。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认识世界,才能认识自身,才能认识到人与世界的特殊关系。人生活在世界中,是世界的一部分,人对世界的认识到目前只是一点而已,积待深化和拓展。同时,人对自身的认识也很不全面,也需要深化和拓展。而要想认识世界和自身,惟有通过实践。人通过实践,认识世界,认识自身,认识人与世界的关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认识自身,在认识自身的同时认识世界;在认识人与世界的关系中认识世界、认识自身。

五、实践既服从客观世界又改造客观世界

实践服从客观世界,就是以客观世界中的法规、准则来限制和规范人的实践活动。人的实践要合乎自然规律性,不能随心所欲的不加任何限制。其实质上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尺度。人的实践活动,要在这个尺度的前提下进行,并且受这个尺度的规范和约束。在这个尺度的规范和约束下,人的实践服从客观世界。人在实践活动中的能动性又使人在自身的头脑之中形成了自身的衡量和评价体系,就是一种自以为是的尺度,而这个尺度洽洽完全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六、实践既使主体客体化又使客体主体化

人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就是让自然达到自身的理想要求。这一过程,实际是一个双向同时进行的过程。一方面,人在改造自然,即自然人化。另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也在改造人,即人自然化。人是实践的主体,自然是实践的客体。实践活动使主体的人客体化,因为自身在被改变;使客体的自然主体化,因为自然也在改造人。 “实践既是消除主观性与客观性各自的片面性、使主体与客体达到统一的活动,又是发展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对立、造成主体与客体新的矛盾的活动。总之,在实践活动中不仅蕴藏着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秘密,也蕴藏着人的对象世界的一切秘密;它是人类面对的一切现实矛盾的总根源,同时又是人类能够获得解决这一切矛盾的力量和方法的源泉和宝库”④。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伴随着整个实践活动的过程,并且这个过程在不断地深化和扩展。其结果是人成为具有客体性的主体,自然成为具有主体性的客体,最终在深化和扩展中达到主客体的统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思选集,2版,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孙正聿著:《哲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第6篇:劳动实践的活动目的范文

一、全面科学规划,逐项落实,逐步到位

农村学校有着它特有的优势,可以大力开发闲散土地,开辟蔬菜及农作物基地,劳动实践基地可以实行以班级为单位,学校领导牵头、班主任负责、任课老师配合的管理机制,不断加强基地管理和生产指导,做到上下联动,使小基地、大教育的工作落到实处而不走过场,确保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为课改工作得到新的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

如把各班教室前后未硬化的土地作为“种植角”分到各教学班,开设四个区域。

区域1:菜畦分块,班级管理

区域2:集中栽培,统一管理

区域3:分块种植,自由管理

区域4:优种优育,试验管理

根据时令安排种植不同类植物,如黄瓜、豆角、西红柿、葱、南瓜、向日葵、玉米、大豆、白菜等农作物和蔬菜。按同种植物安排种植不同的品种,如春秋季的黄瓜有华南系黄瓜和华北系黄瓜 ;豆角有扁豆,四季豆,有上架的、有不上架的;白菜有北京青白、天津绿、秋绿78 等。通过不同品种农作物蔬菜栽培的生长过程可以让孩子们学会观察事物,在同一土壤、同一气候、同样的管理,对品种进行比较,看哪个品种更适合本地的生长。通过观察,因势利导,让孩子们把他们看到的、观察的记录下来,鼓励孩子们把实践结果告诉给家长,一方面起到社会效应,与此同时我们也收获了孩子动手、动脑、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爱校如家的品德,充分发挥了基地的活动、劳动、育人、服务的功能,真正使小基地发挥大教育,为使此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应坚持每周不少于一课时的实践活动。

二、教材编写的依据和原则

1.热爱劳动、爱惜劳动成果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学生虽然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但确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家没有参加或很少参加过劳动,所以首先把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同时,青少年正处在好奇心强、爱好思考的时期,因而要充分发掘他们的这种潜能,培养他们勤思索、好钻研的良好习性。 另外,他们在参加实践的过程中,没有束缚性,在操作中也可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因而既要有基本的的实践途径,又要有实践活动的方法,鼓励创新,进行改革,使之将科学的态度,责任感与大胆创新结合起来,为孩子们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掌握一定的科学理论,并在其指导下进行有目的实践。案例:某年级种植了北京青白、天津绿、秋绿78和玉田地方特色蔬菜——大白菜,在同一土壤、同一气候、同样的管理,对品种进行比较。孩子们通过观察、比较、实践,从而让孩子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不断实践创新与探索。

其步骤如下:

(1)选种——翻地——种植——观察——记录——比较——总结——上交报告

(2)具体操作流程表

3.培养良好的动手实践能力。首先在做好安全教育工作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要教给他们使用简单工具的方法,了解一些现代的农业技术,对一些传统的耕作方法,要了解原理并能操作。其次,要通过实践,更多的进行体验与操作,从而使孩子们能熟练的动手操作劳动,培养孩子们合作意识。一是在实践的技能方面能与他人合作实践,掌握方法。再就是,在实践中能与他人合作、改进和创新,提高实践的效率和效果。

4.编写教材要具有可读性,有科学的理论指导,要注意到学生的可接受程度,力求通俗易懂、实用、实效;使人喜欢、好用,情趣盎然,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年龄特点。

5.权力要下放,由各班自主经营,学校统一管理,无论是栽花种草还是种农作物由各班主任与孩子们商榷决定,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学校除制定好学期前工作计划、创新能力机构及制度外,每学期要有组织评比、期末要有总结。

第7篇:劳动实践的活动目的范文

一、以服务型学习理念推动研究生社会实践创新

服务型学习是美国20世纪80年代后期兴起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是在课程中添加“服务性学习”的内容,学生在服务社会和服务他人的过程中,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将学生学科知识与社会服务中学习实践知识有机联系起来,为学生创造了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实际的机会。针对我国高校实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新途径。

(一)把服务性学习纳入到研究生课程中,有利于促进高校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的衔接。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从事社区服务而学习知识和技能、发展多方面能力,系统分析研究生社会实践创新机制的负面障碍和根源,并寻求解决的有效途径,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实践氛围,使研究生在服务性学习中促进其自身的专业领域发展,将研究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能够在社会实践中得到解决。

(二)结对式的实践方式。研究生通过学校相关方面的引导,选择与自身研究领域相关的服务对象,形成有组织、紧密型的对等服务关系的实践方式。其核心并不是志愿服务,而是强调自身的素质的培养、专业技能的提高。开展结对式实践要遵循双向选择,双方有共同利益契合点,自主确定服务内容与形式,并在阶段结束之后,对活动情况进行反思、总结,形成有老师指导、结对双方共同参与的效果评价机制。

(三)突显服务性实践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社会实践应注重研究生的主体和创造性,将学生的需要、专业领域置于核心地位,充分发挥研究生在实践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作用。高校听取研究生对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意向,采纳合理观点,与研究生的专业知识接轨,将所能够提供的社会实践项目列出供地方与企业任意选择,地方与企业根据列出的项目结合自身的需求,与校方确定项目方案。这种方式改变了传统模式中学校安排什么,地方接受什么,学生也就实践什么的传统,增强了社会实践的针对性,提高了研究生社会实践的主观能动性。

二、产学研联合推动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创新

产学研联合的目的在于学校与产业密切配合,学生直接或间接参与企业的科学研究开发,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适用性,同时企业也能通过人才的作用,促进企业的科技管理进步。产学研联合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主要是以产学研联合为依托,以社会、工厂、农村为基地,把社会实践与教学、科研以及研究生的专业学习紧密结合。以产学研联合推动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创新,主要模式有:

(一)企业参与模式。企业人员在高校担任兼职导师、委托培养、定向培养等方式进行研究生培养。引进企业任意在高校兼任导师是国外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常用方式,企业人员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弥补在校教授理论扎实、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聘请他们到学校兼任导师,能拓宽研究生的专业视野,更好的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二)依托项目模式。以项目、科研课题为载体,连接大学和企业,充分发挥各方优势,使研究生有机会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培养研究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其中又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企业委托高校研究,另一种是高校和企业联合攻关。企业委托高校研究生形式是指企业根据自身需要,将科研课题和项目委托高校教授和研究生进行研究开发,这种形式较灵活,合作周期没有固定要求。高校与企业联合攻关是指针对科研课题,高校和企业各自派人员组成研发团队共同研究开发,这一形式可以使高校和企业的研发团队得到充分锻炼,为研究生培养创造良好的平台。

三、强化体验式教育,建立对接模式

体验式社会实践模式是通过与农户家庭对接,让学生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贴近老百姓的生活,感受农民生产的劳累,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群众观念。这一形式突破以往实践队入住宾馆、宿舍集中住宿的模式,以农户家庭为活动基点,实践队员入住相应对接家庭,将基层实践的情景体验转化为育人实效,切实增强了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实效。

(一)参与农业生产,体验农村生活。今年西南大学选派志愿者服务团队奔赴重庆各地农村,甚至进入滇东北最偏远的田坝乡凉山村,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锻炼活动。队员们与山民们一起挑水、做饭、施肥、挖洋芋、凿石头、放羊放马,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体验真正的农村生活,锻炼了自身吃苦耐劳的品质。

第8篇:劳动实践的活动目的范文

社会实践能够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认知社会,最终服务社会,实现养成教育的目标,最终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语言和行为习惯。随着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国内外学校都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但中外社会实践活动存在较大的差别,我国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中外学校社会实践活动,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及社会发展需求,借鉴先进的社会实践活动经验,推动我国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关键词:

社会实践;养成教育;中外差异

1.社会实践在养成教育的意义

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现状,我国大学生很多出生于独生子女家庭,生活相对优越,难以理解工人、农民的劳动状况,对创造社会财富没有明显的概念,容易出现唯我独尊的心态。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不同的生活方式,从社会实践中获取生活、社会经验,从而形成善解人意、诚实守信等品质,了解复杂的人际关系,提升生活和社会技能。另外,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和危机,学生的生活阅历稀少,缺乏社会和生活经验,在复杂的环境中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容易走上歧途。社会实践能够帮助学生更早地熟悉社会环境,理解社会环境中的正面、负面情形,有助于他们更理性地认知社会,提高他们的竞争能力和经受挫折的能力,拥有更健全的心理素质。

2.社会实践在中外养成教育的差别

2.1社会实践制度的差异

为了促进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2004年相关部门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在该文件中指出各个高校要将社会实践活动归纳到教育教学体系及教学大纲中,社会实践活动要有固定的教学学时和学分,学校要给予经济投入和扶持。2005年我国教育部、等多个部门联合《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该文件再次强调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并且明确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要求。目前,长春光华学院外语学院形成相对适应学校教育情况的社会实践制度,主要有《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实施细则》、《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实施办法》等文件制度,文件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进行规范和要求。同时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和管理办法,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进行考评,落实学生的社会实践。但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制度中,仍然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我国的宏观调控力度有待提高,没有具体的政策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规范;其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模式较单一,难以适应学生的专业需求;再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考核机制缺乏合理性,实际运用中出现各类问题;最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保障机制不够完善。国外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制度归纳起来,具备以下四个共同点:第一,国家政府重视宏观调控,通过法律、政策等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保障。政府制定的法律和政策,强化高校与企业的联系,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第二,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为高校的必修课,并且规定社会实践活动所占必修课的比例。高校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并且将社会实践活动贯穿整个大学课程教学。第三,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模式多样化,实践程度逐渐提升。首先,学校与企业双元式的模式,教师深入企业,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学生通过在企业工作、研究等完成实践活动;其次,劳动教育模式,大学生通过参与劳动获得相应的学分,形成职业观和热爱劳动的道德情操;最后,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及社会责任教育,大学生在学校的安排下参与各类社会实践和服务活动,接受学校的责任课程的学习及实践活动,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第四,高校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完成体验式的就业,就是通过实习等方式完成社会实践活动,既体验本专业对应的工作内容,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还能够从实习就业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

2.2社会实践教育途径的差异

实践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取经验,同样能够对学生所学进行检验。目前,国内外高校都重视社会实践在养成教育中的作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建设大学生的精神世界。首先,我国高校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但教材内容注重理论,脱离社会实践。其次,我国高校在学生入学初期,会开展军训等军事化训练,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的艰苦奋斗等价值观。但在我国的军训中,更注重形式化的教育,训练的时间较短,且学生在军训期间存在各类问题,难以达到军训的教育目的。再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目前,我国高校在暑假期间都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参与生产、服务、公益等活动中,从实践活动中形成实践能力,培养价值观和劳动观。但由于缺乏学校的组织,大多数学生为了获得学分而参加实践活动,少数学生通过造假来获得学分,最终难以达到实践的目的。最后,我国高校注重对学生的成绩要求,但对学生的素质的考核要求不高,教师和学生难以真正重视社会实践的开展。国外高校非常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教材内容要紧贴实践,理论与实践结合,理论部分非常简单,但注重活动性及与社会的联系性。同时,在教学中学校会邀请从事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课程的讲授,与学生共同探讨,让学生的养成教育落到实处,从而形成良好的认知和判断能力。由于国外的人口基数相对较少,目前韩国、美国等国家都要求适龄大学生服兵役,从军事训练中形成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吃苦耐劳的价值观。同时,国外高校非常注重学生的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在学校的组织或介绍下,学生完成不同主题的实践活动,并且实践活动的成绩将会纳入学生的档案,作为必修科目之一,也会参与考核,最终形成社会责任感。另外,国外高校将学生的品德、素质作为考核内容之一,在升学或者今后的发展中都有重要的作用。

3.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对策

3.1更新教学理念

我国各大高校要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使大学生快速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同时,大学生要正确认识社会的竞争和挑战,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从社会实践中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

3.2完善社会实践制度

目前,我国高校的社会实践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政府要加强通过相关法律、政策保障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展,高校要积极完善既定的制度。首先,可通过导师制度引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刚入学的大学生,心理上仍存在应试教育的意识,大学的自由生活容易让学生放松或者迷茫,导师的引导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奋斗的目标;其次,高校要将社会实践作为考核内容之一,且完善考核制度,通过激励学生,让他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同时,社会实践活动要作为教师的考核内容之一,教师要更重视社会实践的开展;最后,高校要积极与社会各界合作,与用人单位、社区、部门合作,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良好的平台。

3.3丰富社会实践模式

首先,在大学生入学后,学校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规划和职业规划,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其次,学校和导师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吸引学生参与课题的研究中,获得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再次,学校组织社会服务、公益活动等,落实学生的养成教育,让学生体会社会的多面性,形成富有同情心的现代化新人;最后,鼓励学生主动的参与社会实践中,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专业等,参与社会实践,并且主动地寻求实践机会,参与实践活动。大学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实现养成教育的目标,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语言及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社会输送高素质、高尚品德的人才。养成教育的理论教育学,学生只能够形成相关思维、语言和行为的概念,而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则能够将所学的概念转化为形象、具体的习惯,并且最终养成良好的语言、思维及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作者:刘晓晶 单位:长春光华学院

参考文献:

[1]唐征友,江春鸣.关于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哲学反思[J].教育与职业,2011(12).

第9篇:劳动实践的活动目的范文

[关键词]萧焜焘;技术哲学;自然哲学

在哲学界,萧焜焘先生(1922-1999)以研究黑格尔哲学、自然辩证法著称,人们很少提到他的技术哲学思想。事实上,在他的哲学体系中,技术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萧焜焘技术哲学的研究进路十分独特,其技术哲学的思想内容也极其深邃而广阔,学界应关注之。

一、技术哲学研究的基础地位

萧焜焘十分重视技术哲学研究。首先,可以从他的主要著作的文本结构中找到“客观证据”。这就是,在他最重要的学术著作《自然哲学》和《科学认识史论》中,“技术哲学”研究都处于极关键的“位置”。在《自然哲学》中,“技术论”作为整本书的四篇之一,是他整个《自然哲学》的终点。在他看来,“技术运动”是宇宙自然辩证运动的最高篇章。同样,在《科学认识史论》中,“工程技术与现代哲学唯物论”作为全书的最后一章,由他亲笔撰写。他正是在当代工程技术发展中看到了科学与哲学复归于“辨证综合”的现实途径。

其次,还可以从他的一系列言论中找到根据。关于“技术”地位的言论。一方面,萧焜焘指出,技术在生产、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现代的巨大的社会生产力中,技术竞成了它不可缺少的核心力量。”另一方面,萧焜焘指出,技术在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的作用也日益显著。“技术的这种从自然到社会、从理论到行动的两栖特点,奠定了它在科学与哲学中的主导地位。当今科学与哲学的发展,工程技术活动将起决定性的作用。”在这里,“技术”与“科学”、“哲学”并列,并被视为居于“主导地位”、对“科学”、“哲学”的发展将起决定性作用。如此高度地评价“技术”,这在哲学界尚不多见。

萧焜焘明确地反对轻视技术的思想传统。在

第二,实践的观点。

实践的观点是萧焜焘技术哲学研究的建构原则。萧焜焘关于技术的形成、技术的本质、技术的发展的一系列论述中,都贯穿着主观与客观、能动性与受动性相统一的实践范畴。譬如,他讲“生产劳动对技术的形成与发展的决定作用”,“作为劳动方式的技术”、“物与人的交互作用的显现”、“革命实践是工程技术的哲学灵魂”等。

萧焜焘关于“工程技术”的定义突出地体现了其运思的实践观点。他把工程技术定义为:“是实现人的意志目的的合乎规律的手段与行为”。这种定义,与我们学界通常强调,技术是“方法”、“技能”、“知识”、“手段”等观点,的确不同。它更强调技术的“行动的意义”。

萧焜焘明确地意识到:“特别强调‘实践’的作用,而实践的要义就在于行动。因此,‘技术’作为变换物质、协调关系、促进思维的一种能动力量,是可以与‘实践’范畴相通的。实践是技术的哲学灵魂,技术是实践的现实表现。”

第三,服务于发展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  萧焜焘主要是站在发展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高度来看待技术哲学的研究功能。比较而言,他不强调技术哲学研究自身的学术价值,而是强调技术哲学研究对于发展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工程技术是实践唯物主义的客观基础。原因是:工程技术集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大成,将科学与技术融为一体,并使主观见之于客观,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工程技术立足于自然,通过实践,面向人生,将宇宙人生凝为一体,从而体现了天人合一、人定胜天的哲学宇宙论的最高原则。在萧焜焘那里,深入开展工程技术的哲学研究,正是为了发展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使其青春永驻,大放异彩。

第四,以马克思恩格斯技术哲学思想作指导。

萧焜焘的技术哲学研究,主要受到了马克斯恩格斯的技术哲学思想的影响。他自己明确地说,他的技术哲学研究思路正是沿着马克思指引的方向前进的。

比较而言,萧焜焘的技术哲学研究受到恩格斯技术哲学思想的影响更突出。譬如,上述三点都可在恩格斯技术哲学思想中找到相对应的内容。具体来说,在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中,也暗含着一个从属于自然哲学的技术哲学萌芽;恩格斯也特别注意对“劳动”、“工业”的研究,也特别强调“工业”对哲学发展的推动作用;等等。注意到萧煜焘技术哲学研究与恩格斯技术哲学思想的联系,研究萧馄焘的技术哲学思想,也可以反过来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恩格斯的不被人们注意的技术哲学思想。

三、自然哲学视野中的技术哲学思想内容

萧焜焘的技术哲学思想没有充分地展现出来,他提出的“哲学唯物论体系”中的精神哲学部分也没能面世。但这些缺憾不足以构成把握他的技术哲学思想的障碍。萧焜焘的技术哲学思想内容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作为宇宙自然辩证运动的否定之否定环节的技术现象。

技术现象古已有之,但古今中外的哲学家大都轻视技术现象,把它看做是“细枝末节”,不足为道。萧馄焘一反这种哲学传统,把技术现象置放在整个宇宙自然运动中来考察,视它为整个宇宙自然辩证运动的否定之否定环节。在他看来,宇宙自然辩证运动就表现为“宇宙的客体性”、“生命的主体性”、“技术的主客统一性”的否定之否定过程。

从整个宇宙自然辩证运动来看,“技术”是宇宙自然辩证运动的一个客观的必经阶段。“技术”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具有客观必然性的。生命是宇宙自然辩证发展的跃进,生命的基质——自调节、自复制实体的出现,标志着自然界从自在状态走向自为状态。生命现象高度发展,产生了人类及人类精神,产生了主体及主体意识。人作为宇宙自然的“主体性”,不是简单的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的派生物,而具有主观能动性、行为目的性。人的主观能动性、行为目的性的高度发挥便产生了“技术”。由此,萧焜焘指出,技术是生命的精灵,是生命的自适应、自调节的生理机能的“社会形态”。

从整个宇宙自然辩证运动来看,“技术”是生产劳动的结晶,是生产劳动的能动性、目的性内在本质的“物化形态”。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行为从本能到自觉的转变,是人类社会的本质与灵魂。生产劳动有明确的目的性,一定的计划性,必要的专业性,以及为了达到目的、服从计划、配合专业的相应的工具手段。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经验的积累与智慧的启迪,产生了改进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的技术。所以,生产劳动是技术进步的一个永恒的不可废弃的基础。

从整个宇宙自然辩证运动来看,技术是主观目的性转化为客观现实性的中介。技术既有其客观的生理基础,又有其社会实践的根据。这说明技术绝不是单纯主观性现象,也不是单纯客观性现象。主观目的性是技术产生的主体性根据,但主观目的实现可能性不等于客观现实性。技术正是使人之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中介环节。由此,(1)技术具有中介性。技术是主观目的性中否定其主观抽象性的因素,即主观中的客观性,抽象中的具体性,潜在中的现实性。(2)技术具有二重性。技术是自然规律性与社会规律性结合的产物;技术是物的因素与人的因素结合的产物;技术是主观与客观结合的产物。(3)技术具有过程性。技术过程就是主观目的性向客观现实性的转化过程,也就是主观目的性在自我保持中超越其主观抽象性,否定其自身而客观化的过程。

从整个宇宙自然辩证运动来看,技术与人类同呼吸、共命运,是人类改造世界同时改造自己的一种现实力量。一方面,技术从属于人,是人的合理的意志的外化与物化。世界上如果没有人,就绝不会有技术。人通过技术改造世界,以符合自己的生存目的。另一方面,技术是人之为人的一种本质属性。劳动创造人,技术改造人。技术是构成与推动人变化发展的根据和力量。

第二,作为社会精神运动起点的技术现象。

由上所述,萧焜焘从整个宇宙自然辩证运动的视角,深入揭示了技术的生理基础,技术的社会实践根据,技术的性质,以及技术的价值。毋庸置疑,这种视角及其研究成果能较好地揭示技术的“客观性”、“物质性”的一面。但比较而言,萧煜焘认为,技术作为一个整体过程,它更多地应该属于社会人文现象。作为社会人文现象的技术,它与社会生产经济系统、政法伦理系统、文化意识系统密切相关。遗憾的是,萧焜焘的关于“技术作为社会人文现象”的研究还没有充分展现出来,我们只能叙述要点如下:

在萧焜焘看来,技术作为社会生产力的核心,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发展,它们的结合成为社会生产方式。生产方式作为核心与地理环境、社会人口构成“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是“社会性的物质”,它作为社会精神现象、意识形态的客观出发点。

技术作为生产经济系统的内在因素。技术是生产劳动的产物,它从属于生产,进而指导生产,最终变成了社会生产力的核心。作为社会生产力的核心的技术,深刻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技术作为政法伦理系统的内在因素。政法与伦理是社会统治阶级的意志的表现,政法是硬性的压制手段,伦理为软性的舆论手段。技术与政法伦理内在相关,政法伦理可以越过经济障碍,促进技术;也可以不顾经济利益,遏制技术。

技术作为文化意识系统的内在因素。技术物化为工具、产品,它类似于所谓“硬件”;技术作为人类经验与智慧的凝聚,它类似于“软件”。软件型的技术属于文化意识系统。技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一个时代的标志,它反映一个社会的性质以及进步水平。技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人类主观能动性、行为目的性的体现,是实践唯物主义的内在实质。

第三,技术自身的辩证运动思想。

萧焜焘重视对技术自身的辩证运动的研究,他从逻辑和历史两个方面揭示了技术发展自身的辩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