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我眼中的色彩作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世上有许多色彩。有包容的蓝,纯洁的白,激情的红,也不乏不屈的黑。在这缤纷的世界中我唯独喜欢绿色。
其实,每一个人对色彩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每一个人也都有自己的色彩。从出生那一刻起,我们就开始为生命涂色。
在无休止的战争中,在人民的担惊受怕中,在苦难深重的废墟中,拉宾选择了绿色,选择了和平。他拾起一条橄榄枝,递给阿拉法特,他给自己的生命涂上了一片浓重的色彩,让后人追忆,让后人敬仰。我想如果熊猫如果能选择自己的命运,或许他也会选择本因属于他的绿色。
在霓虹灯下生活的我们也许不想在浓墨重彩中生活,也许我们也想享受“种豆南山下”的闲情,也许我们也会在高山下与伯牙静听高山流水。虽然大街小巷的大红大紫已经迷惑了我们的眼球,但我们同样能有“悠然见南山”的惬意,一样可以享受康乐那置身于山水美景的快乐。如果你喜欢享受山水的美景,那你就不如给生命涂上绿色。
这是我最近看到的一则笑话。熊猫的愿望恐怕很难实现,谁让它全身黑白二色?可祖宗给的又有什么办法呢?不爱祖宗遗产的岂止熊猫?一个五岁小女孩看见电视中外国小女孩的金发便羡慕不已,她很讨厌自己的黑头发,于是任性地用小剪刀将它剪下。唉,多傻的小姑娘。她为什么不想一想,外国小女孩也许多么希望自己拥有一头如云的黑发,因为颜色是没有好坏之分的,它们有着不同的美。
我总是听有些中学生说,红色最俗,最土,真不懂新娘为什么穿得大红大红的。说这种话的女同学在自己结婚时,可以不穿红,因为白色的婚纱已被大部分中国人接受。可是,春节时,她会在自己家挂上白色或绿色的灯笼吗?如果她看到入伍的新兵胸前挂着蓝花,她能忍住不笑吗?其实,红色也很美,它是火焰般的颜色,是激情。孩子出生,家里人总要做红鸡蛋,因为鸡蛋浅浅的白色不足以表达家人迎接新生命到来时的无限喜悦。
与红色相对应的是白色,它可以表现庄重或纯洁,有时也代表悲伤、凄凉。按中国习俗,葬礼上的用具都采用白色。都说中国人很注重忌讳,我却疑惑,既然白色是死亡的象征,为什么洁白的雪却被这么多伟大的诗人写成了流传千古的诗篇?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将春景比冬景,几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意境壮美;韩愈的"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把春雪描绘得多么美好而有灵性,饶富情趣。那种白的纯已让人们无法再想其它不开心的事,因为白此时不再是悲伤,而是一种美。生活需要美,就需要白色。
不止红与白,黄绿青蓝紫都是自然的色彩,它们都有着独特的美,任何人都不能说,不需要它们之中的任何一种,因为它们的美是平等的。正是由于它们的完美组合,这个世界才多姿多彩。
一个都不能少。
【点评】
一、用色彩扮靓景物
我们的大自然千姿百态,周围的景色五彩缤纷。只是由于这些色彩就在我们的身边,司空见惯,我们的眼睛常常无视了它的存在、它的美。描写景物时,我们要仔细观察、品味景物的色与态,除了细腻地勾画它们的形象,使其形象可感,更重要的就是用各种颜色来装饰它们的形象,让它们呈现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图画!朱自清的写景散文《春》让人读来如同欣赏一幅美丽的水彩画,一幅春天的写意画。作者对春天真挚的赞美之情,已不留痕迹地融入了景物描写之中,让人读来回味无穷。仔细品读会发现景物的色彩就像一条彩带贯穿了全文。开篇太阳的脸红红的,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的小草嫩嫩的,绿绿的。行文中桃花红的像火,杏花粉的像霞,梨花白的像雪;再如第四节描绘的春雨,简直是一幅意境悠远的水墨淡彩画。你看,那像牛毛一样密、像花针一样闪烁、像细丝一样绵长、像薄烟的春雨;雨水冲洗后的绿叶青草闪闪发亮;雨雾朦胧中灯光的点点黄晕;悠闲的行人,正在劳动的农民,构成了一幅朦胧、安详而静谧的水墨淡彩画。这幅画使连绵不绝的春雨不再令人烦恼,让读者暂时停下匆忙的脚步,静静地体味春天雨景的无穷韵味,收获一片宁静。
我们如何用色彩扮靓景物呢?这需要我们仔细地观察景物,注意其色彩的变化,并能恰当地运用描绘色彩的词汇刻画景物。如一位同学这样描绘中秋时节的景色:“浅灰色的天际,几只黑色的鸟儿匆匆飞过,农家的烟囱里轻轻探出的炊烟,染白了半边天。梧桐树上夏日的黛绿色,被暗暗的黄色所包围,有些叶子黄绿交融,有些却已暗黄泛黑。初秋的微风轻缓地拂过田野,岸边微微泛黄的芦苇丛,在秋风中荡漾起层层凉意。田野边白色的雏菊,星星点点的从薄荷绿的草丛中探出,那鹅黄色的花蕊,点缀着寂寞的初秋。几头深褐色的水牛在草丛中吃草,不时传来几声哞哞的叹息,在它们身旁,几只雪白的长喙鸟儿孤独地眺望着远方……”小作者的观察很仔细,他抓住了秋季景物色彩的特点极力状写,把原本灰色、寂寞的秋景写得如此色彩丰富,整个景色显得很有层次感,生机勃勃,描绘出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表现出作者平和而愉悦的心境。
二、用色彩活画人物
《水浒传》著名章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有这样精彩的片段:“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这是三拳打死镇关西中的第二拳,作者从色彩的角度,准确地描绘了鲁提辖挥起千钧之拳打在镇关西眼眶眉梢一拳的厉害,这些文字给予读者的,首先是伸张正义的。就像李贽评论所说的:好文章,好文章,真令人手舞足蹈。这就是《水浒传》栩栩如生、追魂摄魄的传神之笔。由此可见,作文中巧妙地运用色彩刻画人物,能做到绘声绘色地再现人物,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我们如何用色彩刻画人物呢?要写好人物,就必须注重观察。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和许许多多的人交往:在家庭中,有父母和爷爷奶奶;在学校,有师长和同学;在大街上,遇到的人就更多。我们要观察到他们外部情态的特征性表现,进而深入到他们的内心。其作用不仅在勾画出这个人物的外部面貌,而且是为了以“形”传“神”,即通过人物的某些外部特征来揭示这个人物的性格。它往往着重于人物的服饰、身材、面部,以表现人物的身份、风度、神韵和表情。如一位学生在作文《温暖的时刻》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父亲戴了一个沾满雨水的破旧的灰色头盔,身披一件打着黄色补丁的长雨披,十分引人注目,脚上穿着一双溅满泥水的黑色长筒胶鞋,雨水拍打着他的脸。雨水真是个神奇的东西,它掩盖了父亲脸上原本黝黑、干枯,似乎变得光滑、细腻、温润了许多。不难发现,小作者有着怎样一颗细腻的、善于观察的心,更重要的作者抓住人物衣着的色彩特点,脸部经雨水的浸润,色泽发生的微妙的变化,使描写具体而毫无累赘之感,形象生动如见其人。这样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父亲生活朴实、艰辛,而他对孩子的爱永远那样温润、厚重,这温暖的时刻一定会印在孩子大脑记忆的底片,温暖孩子的一生。
三、用色彩涂抹生命
事物是有色彩的,其实生命也是有色彩的。人们不是常说“粉红色的回忆”、“火红的青春”、“黑色的七月”吗?人们赋予生命以绚丽的色彩,赋予了色彩以丰富的内涵。如红色让人联想到热情和奔放,白色让人联想到纯洁和忠贞,紫色让人联想到高贵与淡雅……作文中,我们应该用色彩来描绘我们精彩的生活,为我们的生命涂抹上美丽的色彩。如一位同学在《我眼中的色彩》中写道:
生命的色彩是什么?
哥伦布说:是蓝色,我的一生都与大海相伴,蓝色是包容,是博大。
王顺友说:是绿色,二十个春秋,年年行走在马班邮路上,绿色,是奉献,是希望。
白求恩说:是白色,我披着一袭白衣呵护生命,白色,是关爱,是责任。
保尔说:是黑色,我在黑暗中勇敢地生活,黑色,是不屈,是奋发。
说:是红色,我的一生都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奋斗,红色,是战斗,是理想。
小作者用排比段的形式阐述了色彩与生命的关系,丰富了色彩的内涵,思路非常独特!是啊,每个人对色彩都有自己的个性化的见解,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色彩。也许你喜欢雪一样的洁白,那就给生命涂抹上白色;也许喜欢田野的碧绿,那就给生命涂抹上绿色;也许你觉得生命是多彩的,每一种色彩都不可或缺,那你生命一定是五彩斑斓的。
本学期的一次作文训练,我让学生写的是“下雪”,阅罢作文,我沮丧至极。失望过后,我开始了深刻的反省。我仔细研究学生的作文,找到了他们共同存在的两个大问题:缺少细致观察的能力,缺少感悟生活的能力,我与学生一起分析存在的问题以后,还给予了必要的指导。第二次训练,我决定带着孩子们到操场上去上观察说话课。按“看雪――接雪――尝雪――玩雪”的顺序进行教学。
在野外教育的课堂中,春天,春满大地的情景;夏天火一般的颜色;秋天,秋风送爽,那丰收的景象;冬天,雪花飘飘,都激起孩子们梦幻般的遐想。因为想象,因为童话,给整个田野,大地罩上了诱人的色彩,这是展现无穷生命力的世界。那也是孩子编写童话的最生动的素材,那是思维和语言的源泉。
二、教学目的
1.培养仔细观察的习惯。
2.培养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为书面作文打好基础。
三、教学设计
导入:对于雪花,同学们可能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大家在冬天天气寒冷时都见过雪,说陌生是因为我们很少认真地关注过它,感受过它。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用心感受的人或事物,都是陌生的。现在让我们走出课堂,奔向大自然,和雪融入到一起吧。
孩子们看见那一片片雪花在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便欢呼着置身到那美景中。
“下雪啦!下雪啦!”“好美的雪啊!”“老师,老师,我可以和雪花一起跳舞吗?”“雪下得好大呀!”“雪花正在欢快地跳舞呢!”
孩子们还兴奋地仰起头,眨着那双充满好奇的眼睛:“程老师,雪花这么美,为什么它不开得久一点呢?”
接着其他孩子又相继提出:
“雪花是谁种的呢?”
“雪花有几个花瓣呢?”
“程老师,你说天上那棵树肯定很大吧!不然树上的雪花掉不完呢?”
“雪花怎么没有香味呢?”
……
随即我让孩子们仔细地观察雪花并做雪花姑娘,回答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
(角色的转换,使他们情不自禁地从感受雪花外在的美,在不知不觉中去体验雪花心中的美,“美”总是会激起孩子们的“爱”。他们谁也舍不得雪花落在地上一下子从我们视眼中消失掉,他们抬起头,摊开小手:一朵,一朵,聚在小小的手掌中,小小的雪花成了孩子心目中的精灵。片刻,几乎是同时,孩子抬起头,伸开双臂,在雪中旋转着,旋转着……,瞬间孩子们俨然成了真的“雪花姑娘”了,这个美丽的,童话式的美景闪现在我眼前。孩子们也睁大了眼睛瞧着,乐了。我顺着孩子情感的脉搏,让大家一起来编“雪花姑娘”的童话。刚才观察雪花获得的直接的美的感受,对雪花姑娘的新奇、怜爱,连同编童话故事需要幻想的形式,都激起了孩子们创造的欲望。)
雪花飘飘,雪人手舞足蹈,此景此情构成了最佳的创造情境,孩子们身心俱适,一对对想象的翅膀扇动起来了。
有孩子说:“我飘起来了,我飞起来了,我要飞到雪花家里去瞧瞧。”这个开头很具情感色彩。我就顺着孩子的思绪启发:“你在雪花家里看见了什么?”
孩子想了想说:“我看见雪花妈妈正在哭呢!”
“那她为什么要哭呢?你去问问好吗?”
于是那个孩子就很有礼貌地问:雪花妈妈,你为什么哭啊?
我连忙以雪花妈妈的角色说:“我们的孩子逃跑了,我找不到他们呢!”
“逃跑?你们想雪花姑娘为什么要逃跑?你们想雪花姑娘是怎么逃跑?以后又会发生什么呢?”我接过孩子的话茬,进一步启发。
于是有个孩子深情地说:“那是一个寒冷的深夜,雪花姑娘等妈妈睡了,她悄悄地开了后门逃走了。”
我想此时,孩子的脑海中随着他们的想象和语言描述,一定看到了雪花姑娘在深夜逃跑的画面。
“雪花在空中尽情地舞蹈着,它终于跳累了,轻轻地落在地上休息,可是雪花姑娘没想到自己会变成了水,那怎么办呢?”在孩子们思维呆滞时我又抛出了一个问题。
有孩子说:“我去拿一个瓶子把它装在瓶子里,夏天可以作为治菲子的天然药水。”
“老师,雪花落在我的嘴里了,凉凉的,甜甜的。”我连忙接过话茬子:“你想把它留在――”学生受到启发,说:“我想把它留在我的心中。”
风停了,雪止了。雪花姑娘为大地披上了美丽的银装。
这时,一个小女孩说:“我想和雪花姑娘玩玩,行吗?”
这个小女孩的一句话让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玩雪的情景,我连忙说:“行啊!”
孩子玩得尽兴处,就会向我诉说:“老师,我和某某打雪球,他扔在我的身上,好像是在挠痒痒。
另一个孩子跑过来用他那双稚嫩的小手拉着我一边跑一边说:“程老师,我堆了个雪人,你快来瞧瞧。”
站在雪人面前,我乘机问:“这么漂亮的雪娃娃,你是怎么堆成的?”
“老师,我们先用雪把它堆成身子,然后用雪捏了一个尾巴,又用雪捏了一对耳朵,最后拿红线当嘴巴,用雪捏成一个小球当鼻子,用黑色的线当眼睛,堆好了,我们很开心。”
看着元宵夜皎洁的月光,暖意顿时变成了一缕微笑,是啊,元宵夜,给人们带来了多少欢乐!烟花爆竹五光十色的在头顶响着,一声声响彻云霄,人们在惊呼,在赞叹。夜色中,人们的脸上都浮起了温馨的笑容……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元宵节快乐六年级优秀作文600字,供大家学习。
元宵节快乐六年级优秀作文600字1元宵佳节之际,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你瞧,什么猜灯谜、什么放烟火呀……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活动都有,现在我就带你去看看烟火晚会吧!
穿过熙熙攘攘的小道,便到了波光粼粼的湖边,我们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人越来越多,最后挤挤挨挨,人群从西望不见头,从北望不见尾,人山人海,人声鼎沸,有的坐在石椅上,有的弯腰,有的前俯后仰,有的踮着脚尖望着。有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有眉清目绣的青年人,有四五岁的小孩。
过了许久,只听嘣的一声,天空中出现奇花异卉,激动人心的烟火晚会开始了!人们顿时雅雀无声。接着,天空出现了万紫千红、争先恐后、由黄变紫、由红变蓝、由蓝变白,美极了!花花绿绿,大大小小的烟花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仿佛鱼儿们也在它们的家园里放烟花呢!天空中的奇花有的绿草如茵,有的桃红李白。婀娜多姿,美不胜收,仿佛清香扑鼻,馨香阵阵。
“轰”的一声,空中炸开一朵朵“蝴蝶兰”,逼真极了。过了一会儿,只见兰花变成了一盏盏红灯笼,缓缓而下,直入水面。一条条白蛇直冲天,“S”走法引人看。湖边射出一条条小船,亭亭玉立在湖面,仿佛一艘艘战舰向我们开来,庄严肃穆。顿时天空出现了“流星雨”,白花花的“流星雨”把夜晚照成了白天,离我二公里远的房屋都显而易见,它密如蛛网,好象世界末日,群星们撞向地球。接着地上又冲出一条条五颜六色的线,还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好似放鞭炮,霎时,大地都成了五彩缤纷的世界。
忽然,湖边出现了一条晶莹剔透的瀑布,那瀑布与众不同,它是又无数个小白点凝聚而成的,逼真无比,那瀑布滚滚而下,还冒出一缕缕清烟,有如浮在海面的蓬莱仙岛。
最后,天空中又出现了千姿百态的繁花,响声震耳欲聋,惊心动魄。
今天的晚会结束了,一次又一次的烟火晚会一次比一次的精彩,让我看到了祖国的科技繁荣、发达。
元宵节快乐六年级优秀作文600字2元宵节是我国各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是春节的又次,是农历新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这个传统节日在我国已经传承了2000多年了。元宵节讲究的是走出家门普天同乐,俗话说:“正月十五闹元宵”,一个“闹”字道出了元宵节的欢腾、热闹、开心,也表达出了元宵节与其它节日的不同之处。所以,我很喜欢这个节日。
今年的元宵节与昔日的不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富裕起来了,元宵的灯也随之好看了起来。昨天晚上,我随妈妈去乡村的大街小巷看花灯,虽然门外的冷风吹得我发抖,但是这寒冷还是抵挡不住我对看花灯的热情。
我和妈妈急急忙忙地赶到乡村的街道口上,就被堵得水泄不通了,放眼望去是看不见的头,我不由得甩了一把汗。刹那间,看见十来个身体健壮的男青年举着长龙灯,龙身通体发亮,龙珠引路,珠动龙随,龙身蜿蜒游走。这可全靠舞龙灯人的本事高强。瞧,他们随着锣鼓声,一招一式整齐有力,配合默契。礼花在空中绽放,五彩缤纷,争艳斗丽,整个村子火树银花!哇,好美的夜晚。乌蒙蒙的天空五彩斑斓,礼花如彩球,似雪花,像流星雨……天空光彩夺目!
就是那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美景,我从心底里发出一声赞叹:太美了!我目不转睛地盯着这长长的花灯,好多花灯啊!真是令人大饱眼福。忽然,从远处传来了一首不知名的歌,为这气氛添加了一丝乐趣,但是这不会成为我眼中的焦点。
我被夜空中绽放的烟花所吸引了,一朵朵艳丽的花朵渐渐消逝。啪!一颗流星似的烟花直蹿天空,但是没过十秒钟就落下来了。一朵朵在天空中绽放开来,一下子染红了半边天。突然,旁边的纸筒凌空飞起一道彩色的光,然后很快在空中响起,无数颗星星状的烟花像天女撒花般在空中飞落。我真想自己也是一颗晶亮的烟花,在天空中飞行,然后翩翩起舞……
啊!元宵节真美!真热闹!真是五彩缤纷!
元宵节快乐六年级优秀作文600字3春节过了,元宵也随着春节离开的脚步欢快的来临了。
在北京元宵是一个,非常热闹,处处张灯结彩,就像办喜事似的,红火而美丽。铺户都开张了,挂出了几百盏各形各色的灯笼来,花样繁多。灯笼上有四大名著的故事,不管什么人都可以进到铺中观赏。
小孩子们买了各种花炮,虽然不跑到街上去玩,可是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的玩耍。人们的家中也挂着许多灯,有宫灯、纸灯、纱灯……这一天还要吃元宵。
啊!北京人过元宵可真是好啊,我从中体会到了北京人的纯朴善良、崇尚劳动,热爱生活的文化传统。
北京的元宵是热闹的、喜庆的,而我们家乡的元宵也一点不亚于他们。
在我们这里,元宵都是要舞龙灯的,等舞龙灯的人来了,大家就把自家的龙身子给拿出来把它装成一条长长的龙,再将龙身上的灯笼点着,首先它要的每家每户的门口去拜一下收红包,寓意着把吉祥红火送到家,当然我们也会在家门口迎接他们,收完红包,他们还会到公路上拉龙灯,拉拉扯扯,在晚上这样看上去还真像一条龙在半空中飞舞呢!
这时,龙突然迅速地飞了起来,我想舞龙灯的人一定非常辛苦吧!我由衷的感谢他们为我们带来的舞龙灯。舞龙灯的人付出了汗水,难道我们的龙灯还比不上他那普通的灯笼?
看完了舞龙灯,已经很晚了,人们也要围在一起吃汤圆。汤圆有许多味道呢!有芝麻味、桂花味、花生味、杨梅味等等。汤圆的味道真是丰富多彩,我就不一一举例了。在我们这里,一家人一定要围在一起吃汤圆,无不体现出一家和睦的气象。
还有,还有,我们这里还有一个风俗,就是放孔明灯,孔明灯还有一个名字叫许愿灯。据说只要把自己的愿望写在灯上,在放飞,就可以实现愿望。
美好和快乐的元宵眨眼间就过去了,学生又投入到学习中,大人们也投入到新的工作中。
元宵节快乐六年级优秀作文600字4今年元宵节,吃过晚饭,我们就去看花灯、焰火了。
七点刚过,我们就来到新市区看花灯,这里人山人海,花灯会种类繁多,设计新奇,造型各异,市政府前的整个街道火树银花,璀璨夺目,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们前来观赏;有做生意的人早早来到摆好摊位,有的坐车从几十里路的农村赶来,还有的小孩骑在他爸爸脖子上,手拿着糖葫芦边吃边看。八点多钟,在市委大楼旁边一朵朵绽放的礼花腾空而起,哇!好美的夜空呀!只见深蓝色的天空布满了五彩斑斓的礼花,开放的礼花如一个个彩球,似一朵朵雪花,像一颗颗拖着彩带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的如同白昼一样,把元宵之夜变得无比美丽,我简直被迷住了。
一颗颗五彩的礼花腾空而起,礼花炸开以后,一朵朵纸花飘落下来,甚至有的纸花还带着一颗颗亮闪闪的东西,真像一颗颗彩色的流星;有的礼花炸开以后是双层的,接着变成动物形状了;有的炸开以后就像下起了流星雨,刷刷地往下落;还有的如同一道道彩色的金环,把天空变得光彩夺目,整个市区都沸腾了……
五彩的花灯被高高的挂在了半空中,闪着耀眼的光芒。美丽的花灯给这里增加了秀丽的色彩。这些造花灯的人手还真巧,什么羊形、龙形,拖拉机耕田形的……都能造出来,真了不起。
当我们看到一半时,我惊讶地叫了一声,因为在花灯里,这个是我见到的最有意思的是:花灯里居然还有三只活羊,灯箱里还有一群小鸡,据介绍,它们是从国外引进的新品种呢!真让我佩服不已。有些大胆的人甚至还过去摸摸它,而那些羊只是晃晃脑袋,不时地抬起头“咩—咩—”地叫唤两声,然后又继续吃它的草,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当我们往回走时,看到一群人在猜灯谜,其中有一个字谜是:天下人间会七星,我和爸爸妈妈猜了许多次也没猜中……
时间不知不觉已过去了三个多小时,但我们一点也没觉得累。
啊!今年的元宵节之夜真美呀!
元宵节快乐六年级优秀作文600字5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今年我也不例外,中午吃了一餐香喷喷的牛排之后,晚上就到姑奶奶家吃了汤圆,有黑芝麻馅的、豆沙馅的、果仁馅的,令我眼花缭乱,我随便夹起了一个,一嚼,啊!满口的豆沙香飘了出来,发出迷人的香味,我情不自禁的夹起一个又一个,吃得我满嘴飘香。
2021春节习俗作文800字怎么写呢?在春节的7天假里,许多人都是不顾路途的遥远,尽可能的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或者全家一起出去走亲访友,或者一起出去旅游。下面是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关于2021春节习俗作文800字的内容,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2021春节习俗作文800字一照广东汕头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农历十二月末就开始了。这几天是一年中最冷的几天。在这几天里,家家忙得不可开交,孩子们简直乐坏了。
农历十二月廿三,我们不像北方一样过小年。我们认为这一天是诸神回天之日,需要用糯米粉煎饼包一些糖来感谢灶神,还得把厨房收拾干净,感谢灶神这一年来让我们家衣食不缺,同时也希望来年甜甜蜜蜜、丰衣足食。
过了廿三,大家更忙。必须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这也是有原因的:“尘”与“陈”谐音,陈是陈旧,扫尘就念作了扫陈,就是把穷气、晦气扫出去。家家必须将肉类、菜类、鱼类等食物都准备充足—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数铺户关门,到初六才开张迎客。除夕真是热闹非凡!男人们下午去祠堂祭祖;女人们为做团圆饭忙碌着;小孩子们早早洗完澡,穿上漂亮的新衣裳。门外贴上一队金灿灿的对联,里屋贴着一个倒福,其含义是:运用了“倒”与“到”的谐音,“福到”就念成了“福到”。傍晚,家家户户吃团年。在街上,到处都可以闻到年饭的香味儿。远在异国他乡的亲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来团聚。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小孩,基本上没人睡觉,都是在守岁,鞭炮声日夜不绝,人们都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
正月初一与除夕真是不一样:大街上盖满了“红地毯”,都是些除夕燃放鞭炮爆竹的红纸皮。街上很少人,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午前带着孩子前往亲戚朋友家拜年。这对小孩子们来说,无非是一件大好事:只要说两三句吉祥话,就可以有一些利是钱;女人们在家料理家务,不过不能扫地,这样会把福气、财气扫走。我们那儿还有唱潮剧的,要到市集上去看才可以看得到。戏台边上有一些小贩在卖一些过年玩意儿,有中国结、有香囊、铜币等等等等,有不少人去买。
多数铺户在正月初六开张,不过并没有很多事要做,铺户的伙计们可已轮流交换着去听戏、逛花市和逛街。
元宵上市,似乎又一个春节将至。男女老少在这一天都要用十二叶洗澡。十二叶是用十二种植物叶子浸水。据说用十二叶洗澡可以驱病、驱晦气。
晚上,一家人要在一起吃汤圆,希望在新的一年团团圆圆,甜甜蜜蜜。在大街上,炮响连天,鞭炮一声接着一声。店里点着蜡烛的灯各式各样,有纱灯、宫灯、玻璃灯;有的让你感受四大名著的魅力,有的让你感受神话故事的色彩······花灯们个个花枝招展,令人目不暇接。真是数也熟不完,道也道不清。天上有时接二连三地绽放出比任何花都美却又只是昙花一现的烟花,它们为美丽的夜空增添了亮丽的色彩。
不知不觉,春节已经悄悄走去了。大家又去忙了,生活又恢复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
新的一年已逐渐拉开序幕。
2021春节习俗作文800字二盼望着,盼望着,灯笼挂起来了,春联贴起来了,春节的脚步近了,春节的味道浓了。
烟花,是小孩子们春节最爱玩的。我喜欢那种没有响声的“电光火花”,点燃后拿在手里,多像魔术师手里的魔法棒啊!“电光火花”喷出的火花就如同一个个顽皮的小精灵,在空中跳跃着,嬉戏着。不过,那些调皮地男孩子可不喜欢“电光火花”,他们喜欢声音响亮、刺激的“甩炮”。他们不时地从兜里掏出一只,用力往地上一甩,“啪”地一声大响。如果你正好从那儿经过,肯定会吓得一个激灵,那些“小调皮们”则哈哈大笑。
当然,孩子们最喜欢的还是大礼花炮。当礼花炮点燃,各种各样的图案,五彩缤纷的颜色就会呈现在空中。有的礼花炮冲上天空如同花蝴蝶般纷纷扬扬洒落下来;有的礼花炮冲上天变成了牡丹花、,犹如花仙子在空中翩翩起舞;还有的礼花炮冲上天后变成大大的“笑脸”,仿佛在向大家说:“新年快乐!”春节的味道就在这烟花中绽放开来。
美食,是春节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火锅是家家户户都爱吃的。肉丸、木耳、香菇、蔬菜在锅中沸腾着,翻滚着,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热气腾腾地吃着,真是回味无穷。小孩们则一般喜欢吃年糕和冰糖葫芦。年糕软软的,甜甜的,拿起一块放在嘴里慢慢地咀嚼,细细地品尝,令孩子们百吃不厌。红红的山楂裹上一层糖,串在竹签上就成了美味的冰糖葫芦。咬上一口,“嘠吱,嘠吱”地响,糖的甜味和山楂的酸味混搭在一起,让人吃了一个还想再吃一个。春节的味道就在舌尖上扩散开来。
看春节晚会和走亲戚是大家春节期间的传统活动。吃过除夕团圆饭,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晚会,热闹的歌舞、幽默的相声、高超的杂技、神秘的魔术让大家看得津津有味,笑声不断。正月里家家户户走亲访友,人人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见面都相互说着祝福吉祥的话儿。孩子们则对大人们伸出手,嘴里大声说:“恭喜发财,红包拿来!”然后一边清点着“战利品”,一边心里盘算着这笔钱是用来交学费呢还是买文具,玩具呢?春节的味道就在这欢声笑语中弥漫开来。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无论你身在祖国,还是身在海外,春节的味道永远烙在炎黄子孙的心中!
2021春节习俗作文800字三盼啊,盼啊,春节终于来临了,伴随着时钟的敲响,我们又迎来了美好的传统佳节-春节。我满怀激动地呼喊着:“新年到了!新年到了!”啊!新年多么美好啊!我兴奋地在家中来回地跑着,抑制不住自己喜悦的心情。
当我跑到阳台边时,突然,烟花飞上天空,在一瞬间,炸开了,天上礼花朵朵。有的像银色的流星,有的像五光十色的花儿,有的像橙色的大衣,还有的像金色的太阳,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昼一样。美不胜收!过年前,家家户户门前张灯结彩,我家也不例外。一大早,爸爸妈妈就忙得不可开交。只见妈妈利索地擦洗着桌椅、门窗、地板,屋子的里里外外都被妈妈擦洗得闪闪发光,最值得惊奇的是玻璃擦得明晃晃的,看上去像没有隔着玻璃似的。再看看爸爸,小心翼翼地用透明胶布把春联贴在大门的墙上,不偏左不偏右,更不偏斜,可不,爸爸贴春联的技术可是一流的。站在旁边的我,看着爸爸妈妈的举动都傻了眼。不一会儿,家里就焕然一新。大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户户都要吃年饭,代表岁岁团圆。家人的团聚往往令家里的长辈们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吃完年饭,一家人聚在一起,庆祝新一年的到来。大年三十的晚上更是火树银花不夜天,家家灯火通明,处处礼花朵朵,鞭炮声声。大家一起守岁,告别如水似已逝去的岁月,憧憬对新一年的希望。在大年三十的晚上还要放一挂鞭,叫做“出行”,代表踏上一年的脚步。初一,初二各家就要走访亲戚,四处问好,拜年,串门子。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代表岁岁平安。拜年也是亲戚朋友之间互相表达祝愿的一种方式。在初一的早晨还要放一挂鞭,这是挂开门炮,是个开门爆竹,为了祈求竹报平安,图个吉利,代表开门红。
啊,春节!美好的春节,快乐的春节,人人喜爱的春节,我眼中的春节,我爱你啊!你真的—很精彩!
2021春节习俗作文800字四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是宋朝王安石的《元日》,每当我们读了这首诗,喜庆之感就会油然而生,的确,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它不仅在汉族中很流行,满族、蒙古族、瑶族、状子、白族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形式上更有自己的特色。
别看这节日是多么的喜庆,在它背后,还流传着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在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它只会给人们带来坏运气,人们管他们叫“年”,只要它一来,就会使树木凋零,百草不生,而它一走,万物重生,百花争艳。后来,人们渐渐发现了年每次来的时间,就准备了爆竹以驱赶怪兽。“过年”这个词语便是这样来得,从此,放鞭炮也就成了过年的一种习俗。
相传,年这种怪兽生性凶残,村民家里的一些家畜总是逃不过它的眼睛,而且,年还时常换口味,从小吃到大,居然连人也不放过,真可谓是谈“年”色变啊!此事发生后,人们都很恐惧,并且在年到来的那一个晚上,整夜不敢睡觉,也就是现在我们常说的守岁,其实,守岁习俗源于南北朝,有古诗写道“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这种风俗流传至今,寄托了人们的美好追求和向往。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饺子,过年吃饺子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了,记得去年我们家里包的肉馅饺子,我也出了一分力,虽说做的不是十全十美,但是也有七分像,我的原则是“管它是啥样,能吃就行,”不过,这也让一些食量大的人,没了胃口,算是我新一年的一点成就吧。其实,饺子的寓意也很独特,利用了谐音,“和”通“合”、“饺”通“交”,二者都是相聚之意,象征这合家团聚。
说了这么多,却漏掉了一个我觉得相当有意思的,贴窗花和“福”字。中国的艺术己经有很悠久的历史了,剪纸也非常的丰富,各式各样的窗花贴满了窗户和家门,既美观,又漂亮。至于“福”字,有两种说法,一是说正贴“福”字,二是说将“福”倒着贴,形式虽不同,但是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2021春节习俗作文800字五我们中国人有我们中国人的风俗习惯,但是现在有许多年轻人把中国的许多节日逐渐淡忘了,反而把洋人的节日当成主要的节日来过,例如:有许多年轻人过起西方国家的圣诞节和情人节的热情比过中国的春节和7月初7的中国的情人节还要高,这真是一个奇怪的现象。作为中国人,我真感到痛惜,我们一些年轻人的崇洋媚外的心理甚至达到了荒谬的程度。虽然一些年轻人盲目的崇洋媚外,但是我仍然喜欢我们中国传统的节日。
春节是我们中国人的第一大节日,也是我最喜欢的节日,我们中国人的男女老少都是把它作为最主要的节日来过的。在春节的7天假里,许多人都是不顾路途的遥远,尽可能的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或者全家一起出去走亲访友,或者一起出去旅游。在我们这里春节前每家都要蒸馒头,油炸肉圆,炒葵花子和花生等。大年三十的下午,家家户户都要张灯结彩贴门对,晚上,家家户户都要一起吃团圆饭,吃过团圆饭后,还要放烟花爆竹来庆祝春节,接着,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一边看春节联欢晚会,一边聊天,一边守岁,大人还要给小孩压岁钱。一家人一起等待春节的到来,所以一家人正常都睡得很晚。第二天一早,家家户户都早早起来再次放烟花爆竹庆祝春节的到来。大年初一早上,我们中国人一般是吃饺子,而我们这里是吃圆子,表示一家人团团圆圆。吃过早饭以后,一家人一起走亲访友,或者等待亲友的到来,或者全家一起出去旅游。
除了春节以外,元宵节也是我们中国人的一个重要节日,在全国许多地方都有看花灯的风俗习惯。但是在我们这里,却没有看花灯的风俗习惯的。
清明节是中国人祭祖的节日,人们习惯在这一天到祖先的墓前扫墓,来表达对祖先的哀悼之请。
五一国际劳动节自从变成7天假期后,也是人们走亲访友和旅游的黄金时间。
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在这一天里全国许多地方都有包粽子和赛龙舟的风俗习惯。在我们这里没有赛龙舟的习惯,但是有包粽子的习惯,还有给小孩扣龙线的习惯。
七月初七,中国的情人节,可以说被许多中国的年轻人给淡忘了,他们偏偏要崇洋媚外地过起西方的2月14号的情人节。
生于1978 粲然眼中的1980年代:远离生活的象征
粲然(钟怡音)福建厦门人,曾获第四届《福建文学》“初出茅庐”征文大奖赛最佳新人奖,著有小说集《季节盛大》、《你的一切像海难》。
倘若有机会写《粲然自传》,我会视1980年代如鸡肋:对我而言,它不是大海,也不是洗脸盆。由于严重不“早慧”,我对童年的所有记忆就是如何挖空心思和别人交换印有黄蓉与花仙子图案的贴贴纸。
1980年代中期,我被寄养在厦门港奶奶家。老宅的二楼凌越于长巷之上,可以看到不远处的港湾和泊着的渔船。某一年某一天午后,我和奶奶像往常一样坐在二楼凉台上,目视一个老女人颠着脚从海岬角处绕过来,拐进巷子,走过我家,仰着头跟奶奶打招呼。
她大略说了下她的近况:过得不好,她最小的一个儿子,学画画的那个,最近跑到马路上,当着好多人的面把自己所有的画给烧了。大家都说她儿子得了精神病。有人建议请法师做做法――啊,她还没拿定主意呐,还有人说,她儿子是跟了个坏老师,她丈夫想把孩子捆在渔船上,跟着出海一段时间,不叫他再接触那帮朋友了,兴许就好起来了吧。她皱着眉头,深怀忧虑。直到很久后,我们听说那个疯子到了国外。再后来,一个被称为“艺术家”的人告诉我,我们口中的“疯子行径”对中国艺术进行了诠释与反叛,那段时间,“厦门达达”派以焚烧绘画为当代美术翻过了新的一页。
之所以提起这件事,是因为被时代树起的“标杆”往往有悖于我们琐碎的生活记忆。当你仅仅生活在生活里时,就会觉得这些词,诸如:“伟大”、“历史感”、“巨人”,是为赋新辞而强加的“意义”。2003年6月17日,厦门文联开了一个我们几个人的作品讨论会,据说舒婷会出席。那天早上,我坐在家门口穿鞋子。爸爸踱过步来,他说:“对了,见到舒婷帮我问候一声。”“你想要她的签名吗?”我问。爸爸略显诧异地看了我一眼,“以前,”他说,“我在灯泡厂做宣传干事的时候,她在我们厂做女工。我在厂报上发过她的诗,”他又说,“你告诉舒婷,我觉得她写得还不错。”
我爸爸不是一个诗人,我甚至怀疑他知道不知道后来舒婷如何诗名大振,凡有井水处必有吟咏之声,他永远不会跟别人讨论舒婷在有关1980年代中国诗歌的书籍里能占有几个页码:八页两行零五个字、独立篇章,或者只字不提。他说起的首先是自己的回忆,是生活,而不是什么时间洗练后的不朽之物。从这个角度上说,我的朋友金海曙写的《八十年代的洞》很对我的调调,他总结说“所谓1980年代,就是一个凡事缺乏正常解决通道的年代,或者说,是一个不得要领的年代。如果这事放到现在,完全可以另找办法消解之,不会很复杂”。
20世纪最末那一年,当许多人陷入世纪之交莫名的时间焦虑感中时,我第一次爱上一个男人。据说,1980年代他颇有佳誉,但当时已泯然众人了。他总是乐于用1980年代特有的铿锵语气说起那十年的青春峥嵘,让我总有种错觉,好像抱住他,就抱住一个时代一样。但很快这种荣誉感就离我而去了。2004年,我在北京798工厂逛荡时遇到一群艺术家,其中一个是唐宋。1989年,他和他前妻肖鲁所做的行为艺术“枪击事件”导致当时中国美术馆展览被临时关闭,震动中外当代艺术圈。2004年那天下午,他们约集很多人去吃饭。据说在饭桌上,唐宋会谈谈这十余年来他和他前妻“多舛”的感情、艺术经历――实际上,他们也把这些变成了一个书信作品,将要公开展出。那天,我到底没参加那个“回顾历史年代”的饭局。我是说,有些东西它本来仅仅是生活,或许有幸它们或端出架子或果真沉淀成部分值得缅怀的“象征”。但请不要试图在接下来的每一个时代里借尸还魂。如果有人有幸标注了哪个年代,就意味着将随那个年代终结而终结。而所有的年代,都是大众的生活。所以,那结束仪式感的子弹来得更迅速些吧!“砰”地一声。
生于1981 李傻傻眼中的1980年代:火热、激动人心、富有创造力
李傻傻(蒲荔子)湖南隆回人,曾上2005年6月27日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著有长篇小说《红X》。
《新周刊》:如果要为你的个人写作寻找源头,1980年代的作家或作品里有没有?
李傻傻:最初是贾平凹、余华等人,到后来自己也读过几本书的时候,才更多地接触到更老的和更小的。
《新周刊》:你的笔名包涵了什么个人趣味?
李傻傻:当时是无意的,现在我想可以扯出两条原因:流畅、有趣。
《新周刊》:在你上中学时,诗歌在你们学校里是一个什么待遇?在中学和大学,你参加了什么文学社?
李傻傻:有件事我一直不好意思说,在高中,我的第一首诗是写革命英雄主义的,写的是《卓娅和舒拉》的读后感。这说明,我很少阅读诗歌。在我的中学,隆回二中,出了很多校园诗人。有马萧萧、魏斌,都很红过一阵。那时,学校还有老师专门告诫学生不要学习马萧萧走文学之路。就是在那时,我加入了我们中学的“默深文学社”。开始是写写散文,很学生气的小说,高一暑假的时候写了第一首诗。
《新周刊》:在湘西南看的通宵录像里,有哪些你当时受到触动或觉得有意思的片子?
李傻傻:初中时,语文老师告诉我们说,香港有三大影帝:成龙、周润发、周星驰,我记忆犹新。但我那时根本分不清谁是谁。最受触动的当然是那些被称作“”的。所有所谓第五代导演的电影,都是在大学里头才看的。
《新周刊》:你由衷地尊敬哪些公众人物?
李傻傻:我由衷地尊敬李敖、程益中和所有有理想有学问有胆识的人。
《新周刊》:在南方报业集团的氛围里,你觉得诗歌是被时尚化了还是被尊重的个人追求?
李傻傻:南方报业集团的氛围?我不大清楚。诗歌已经变得十分个人化,很可能同一个部门的人在写诗,而你却并不知道。我一般不太和别人交流自己的作品。我会听别人说,但我自己很少和别人说我写了什么,包括女朋友和最好的朋友。也许是个习惯。
《新周刊》:你还看的文学期刊有哪些?
李傻傻:不看了。主要是没有购买的习惯。中学时买过旧的《诗刊》、旧的《十月》、《啄木鸟》什么的,因为只要很少的钱就能买到。后来没看到旧的,我基本就不买了。
《新周刊》:你的父亲和母亲在1980年代从事过哪些职业?在你小时候,他们对1980年代的评价有没有影响你什么?
李傻傻:应该有农民、桶匠、煤矿主、推销员、搬运工、农场工人、建筑工人等等。我记得最深的一句话,就是我爷爷老对我说,现在可以读书,不像你爸那时候,别人不让读,等等等等。所以,总的来说,他们给了我“这是一个可以靠个人努力取得成功的时代”的印象。当然,也有很多与此矛盾的东西。比如,就在我相信了他们的话的时候,他们自己却很担忧我被什么势力搞趴下。高考时,对莫须有的“换档案”传言胆战心惊。我爸自己不知道变通,但他有时会对我说,这个时代必须圆滑,你别像我。可惜这时我的性格已基本成型。
《新周刊》:说出你对1980年代总的个人判断。
李傻傻:那时我还是童年。因此我的记忆里1980年代苦难与美好并存;而真正的1980年代,绝不仅仅是我看到的1980年代,它更火热、更激动人心、更富有创造力。
《新周刊》:你的生活有没有焦虑感?
李傻傻:人永远觉得自己现在活得不够好,这一点我想生活在1980年代的也并不例外。但若干年后回首,这个时代又是那么火热、激动人心、富有创造力。
《新周刊》:你理想中的月收入是多少钱?你的书理想中的销量是多少册?
李傻傻:收入2万左右,那样很多事就可以着手进行了。销量5万册,这个数字我认为是理想的数字:既不过分畅销,也不过分冷落。
《新周刊》:试着用三个形容词来描述今天你所感受到的这个时代。
李傻傻:浮躁:越来越快,越来越轻。黑色:我到过的三个城市里,西安比我家乡污染得严重,广州比西安污染得严重。黑色的空气与水,黑色的星星与楼房。变幻莫测: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元,有木子美和芙蓉姐姐了;人们突然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该变成哪一种人。(采访/山鸡哥)
生于1982 范继祖眼中的1980年代:一个传说
范继祖(小饭、石普)上海人,著有长篇小说《不羁的天空》、《我的秃头老师》。
在我写这篇文章的一个礼拜前,我所喜爱的作家孙甘露先生度过了他的48岁生日。但他在我眼里如同一个没有年龄的人,内敛,羞涩……我不是说他本人真的这样。我只能挑剔地认为他在文章中无时无刻不在表达的诗意现在看来多么不合时宜,但他的样貌――从“一个漂亮的小伙子”到“一个儒雅的男人”――你必须称赞。正是因为这种天赋,很多人误解了他作为一个作家身上所携带的气质;据说这样的说法叫做“外貌协会”……我多么希望还能有一个“内部风景协会”,让先生不至于失去因为没有见面而忽略了先生的那些倒霉的读者。
“外貌协会”,这正是这个时代的重要产物;而其中重要的组成分子,那些活蹦乱跳的女孩喜欢的是一个叫做郭敬明的小个子,哪怕他时不时地抄一下人家的――没关系,只要他的书继续保持装帧的精美,他的脸蛋还是那样可爱,女孩们就不会放弃对他的追捧。女孩们的狂热一部分归结于她们人群数量的巨大,另一部分归结于在她们身边爱打扮爱拍照的小男孩实在太少了――当我们的郭敬明粉墨登场,立即全场轰动――这一特征也成为了我们生活的时代的特征。我只是稍许有点介意那些令人烦躁的尖叫声。
我们总是对他人所拥有的东西更容易羡妒,更何况这种羡妒是恰当的――就如同我多希望在1980年代我已经长大成人,可以与孙甘露等先生在同一个刊物上发表东西;在同一个会议上沉默寡言,抽烟;在同一个年代乐观地追逐自己的梦想,交到合适的朋友。在那个年代我们拥有李陀、朱伟和大刀阔斧的王蒙;一系列的革新都有格伦巴赫这样的人物保驾护航,例如程永新先生;残雪格非和余华等人的名字以及他们所携带的作品可以很体面地出现在文学青年的口耳相传中;一本没有郭敬明名字的书籍同样可以卖出几百万,并且作者赚取了相应的荣誉;出版社的编辑通常都通情达理,愿意跟你讨论(只讨论)小说内部的东西;没有人会要求你在书籍上贴一张艺术照片,或者在简介中杜撰一个在国外获奖的经历;你出版一本小说,就会像建筑师设计了一幢大楼的图纸那样兴奋不已――那时候的孤独是真正的孤独,那时候的煽情,藏而不露……
这就是我听说的1980年代,我虽然生在那个时代我却没有懂事;是否,有可能,这个年代给我的印象只是海市蜃楼的另一种体现?当然我更愿意相信长辈们语焉不详的口述,长辈们只是适当地遗漏,但是不会造假。
今天我们无法进入任何事物的中心和内部,只能在河的彼岸悲伤地看着船只的下沉。1980年代作为一个传说一定会被写入历史,而历史,就是你回头也无法追寻的东西。孙甘露先生曾在一本小册子上留下《我所失去的时代》这样悲怆的标题,今天我同样茫然无措。我不相信那一切可以从头再来――好在焚书坑儒也不会从头再来――那些出版物成为了永远的纪念,就像我手中的这一本《在天花板上跳舞》。
也许所有的人都会觉得荒唐,但是在适当的时候,我很想怪一怪现在的年轻的女孩。
生于1982 蔡崇达眼中的1980年代:他们的青春和我的年少
蔡崇达福建泉州人,2000年获全国创新作文大赛一等奖,后受邀主编学生文学作品集《我们不是素食主义者》。
我从不认为那个年代有着文艺复兴这样金黄色的色彩,在我看来,1980年代只是被贫苦压抑了整整半辈子后青春集体复发的年代,是吵闹的年代而非复兴的时代,因为一切只是流行而不是滋长。在我的印象中,无所适从是那个时代许多人的主要表情,富起来之后要怎么打发时间――这成了当时很多人的突然问题。
1980年代正是我老家富得一天一个样的时候。我老家晋江1980年前是福建的贫困县,1980年代末成了福建省的首富县。当时富起来的晋江人第一件做的事情就是去全国各地烧香,浩浩荡荡外出的烧香团构成了我文学的起点――这不是笑话,要烧香要写“南海碟”,一种用之乎者也写的祈祷文,看着每天在当小学校长的大伯家的门口排满表情神圣的人,我就从内心里崇拜羡慕会写文字的人,从而第一次把偶像从此前流行的“劳动模范”转到了作家身上,第一次有想写字的冲动,而且它刹不住了。富裕在我们这个地方首先催生的是对文字的崇拜。照我的理解,所谓文学艺术终究是打发时间的高级手段。
那是个因富裕而刻意想追求激情的年代,是20岁以上所有人同时的青春集体复发的年代。印象最深的是我那只读过小学的父亲也开始写诗,经常拉三结伙地喝酒的时候,他的那些朋友一个接着一个轮流接句,这些土流氓的诗歌念来念去不在李白就在杜甫里面可以找到原形,而且大部分咱们现在九年义务教育全都囊括了。
这种集体癫狂在我的年少时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发展到巅峰状态的时候,甚至我生病都不让吃药,而是吃外婆用符化成的药水,而所谓的符也就是在一张黄色的纸上摘抄上佛经的哪一段,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崇拜文学也不奇怪了。但我直到高一才看了张爱玲,在此之前我骄傲的是书柜上藏有300多本作文选,我后来甚至神奇到在帮老师改考卷的时候能一眼看出某某同学的作文得过某某省、某某杯的几等奖,或者发表在某著名作文杂志上。直到现在我憎恨自己的语言就憎恨那段经历,但是我在那个时候的那个地方能看到的就是这些。事实上,父亲的短暂青想也是这样夭折的,他最终看的是武侠小说和年代久远的明清小说,然而他从此写不出东西,因为他总想要用空樽对月去描绘卡拉OK里的灯红酒绿。
有人说中国的历史是魔幻主义的,这点我赞成,至少1980是个太过变幻的年代,今天大家还在听广播,明天就能看电视,昨天还在蹬自行车,过一段时间就是摩托车――几乎生病在家过了几天出来就有新的玩意出来,卡拉OK、舞厅、茶楼、便利店,所有想象没想象过的东西全部出现,今天大家还在探讨怎么储蓄最多钱,明天大家就在讨论储蓄应不应该拿利息。我还记得,第一次在街上看到染发的女人的时候,老妈还把我的眼睛捂住,说小孩子不要看,这是妖精,把自己搞得人不人鬼不鬼。到了1989年,我老妈怯生生地去染了个枣红色的头发,回家的时候脸羞得红扑扑的。这样的年代热闹后面是混乱,没能留下什么,最多一些现在看来荒诞的笑话――虽然当时他们和我们都那么认真。
生于1982 张悦然眼中的1980年代:砖红的年景
张悦然山东济南人,2002年被《萌芽》网站评为“最富才情的女作家”,著有小说集《樱桃之远》、《葵花走失在1890》和《十爱》。
1980年代装着我的大半个童年,印象中是旧旧的砖红色,像被我这个不知爱惜的小孩很快穿脏的衣服。但是终究是露出了掩藏不住的红色,一切方兴未艾,毫不犹豫地大步向前。
做过司机和会计的爸爸又回到大学校园,是1977年的事。1981年爸爸大学毕业,与妈妈完婚,结婚照是黑白的,照相馆依照要求帮着染上了颜色。妈妈的脸是桃花的粉,嘴唇鲜红欲滴,唯一的缺憾是礼服的白纱有些浑浊。1982年,他们迎来了我的出生。我是唯一的孩子,他们望女成凤。
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小朋友们在看的动画片是《黑猫警长》、《葫芦兄弟》等,大大泡泡糖红极一时,雪人冰糕是消夏的最好冷饮。汽水也很普及,喝到满嘴泛红,舌头姜黄,真是过瘾。过年的几天在记忆里被放大成很漫长的一段,新衣服、鞭炮、年夜饭都很重要,紫粉色的脆纸包了压岁钱,春节晚会还是要看的,有时候因为什么事情误了播出的时间,爸爸便用录像机录下来――对一个电视节目热忱如是的年代再也不会有了。
1987年我住在奶奶家,她开始督促我在每个下午5点半跟着电视学英语。那档节目叫做《跟欧阳奶奶学英语》。我还要练字和加算术,再也不能没心没肺地在楼下疯玩了。5岁的我开始有一丝郁郁寡欢。唯一感到欣慰的是,在美术班学画的时候,我画的那条鲤鱼和老师画在旁边的范例让人难分伯仲。
1980年代后期,电视剧《渴望》获得了万人空巷的反响,不过还是《射雕英雄传》更得我们这些小朋友的心。还有《红楼梦》,电视剧也比原著的书本来得早,先入为主,我怎么也不喜欢林黛玉细细的眼睛撇着的嘴角。那时候的新加坡电视剧也很好看,不过里面的当地人竟然都在靠卖鱼为生(《浮沉》),仿佛那时的狮城还是小渔村。谁曾想多年后要真的远赴小岛生活,日日与那蹩脚的国语为伴呢。
1989年,我上了小学。那时我长成了一个心思细密、感情丰富的小姑娘。我很喜欢画画,想要当个画家。可是那时艺术是令大人们敬而远之的东西。他们把我带到家门外那条马路的街口。我的小舅舅――一个画画多年的艺术青年,正孤单单地站在马路台子上画一幅巨大的宣传画。风吹日晒,他画了又擦掉,再画再擦。他的脸上充满了怀才不遇的落寞,他的梦被束之高阁,没有人慰问过他和他伟大的理想。我仰起头,看到巨幅的宣传画上有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中间是个眉开眼笑的小孩儿,大字写着: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好。
小小的我迷惘地看看左右两边的父母,也觉得他们都只宠爱我一个,是一件很好很好的事情,可是我那醉人的艺术家的梦呵,却也好像宣传画中孩子手中放飞的白鸽一样,只能到无边的天空中寻找它们的影子了。
生于1983 春树眼中的1980年代:阳光灿烂
春树北京人,曾上2004年2月2日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封面,著有小说《北京娃娃》、《长达半天的欢乐》、《抬头望见北斗星》等。
1988年时我上小学一年级。整个1980年代都是我的童年,阳光灿烂的,大家的脸笑得像红柿子。那一年,林志颖和小虎队风靡整个大陆,那大概是北京第一拨低龄追星族了,《北京晚报》说当时小虎队的专辑《青苹果乐园》摆上柜台不多时就被小孩们抢购一空了,还有许多家长替孩子们来买,大有丧志之感。玫瑰学校小学部甚至用了小虎队的《爱》来当做广播操音乐,大家一边做操一边跟着哼哼:听听大海的誓言,看看执着的蓝天,让我们自由自在地恋爱。那时到处都洋溢着那个年代所特有的激情与按捺不住的梦想,连我们这些小学生也能感受到。
除了回忆,就只能从书里和朋友的记忆中感受1980年代了。《北大往事》我百看不厌,就是喜欢看当时那些大学生的故事。他们的生活多么有趣,多富有激情,自由、活跃、富有个性、自我发展的最大可能、开放性、反思性,构成了这些鲜活的故事、鲜明的人。那种强烈的务虚倾向和唯美的内在动力、抒情的传统,亦流露出北大气质中感性的、脆弱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