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世界金融经济范文

世界金融经济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世界金融经济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世界金融经济

第1篇:世界金融经济范文

在近现代世界经济史上,金融泡沫曾经多次出现过,比较著名的有17世纪的荷兰郁金香狂热(DutchTulipMania)、1720年英国的南海公司泡沫(SouthSeaBubble)、1929-1933年的全球经济大萧条(TheGreatDepression)等。尽管这些事件前后相差几百年,发生的地点也不同,但它们的成因、演变及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却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在20世纪末期,世界经济又经历了另一个巨大的金融泡沫。这个泡沫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日本的股票与房地产泡沫,它在1989年达到了顶点,日经指数曾达到38740点,到2002年年底则跌落至8579点,而现在的房地产价格只有高峰时的三分之一;另一部分是美欧的股票泡沫,美国道琼斯与纳斯达克指数分别从2000年初最高峰的11722.98点和5048.62点跌落到2002年底的8341点和1335点,7.5万亿美元的“财富”被蒸发了,而彭博欧洲50种蓝筹股票指数由最高峰的5405点跌到2002年底的2500点左右。

经济学家对历次金融泡沫有过详尽的研究,并总结出了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纵观历次金融泡沫的演变过程,难免让人们得出历史在不断地重复自我的结论:

1、大多数人包括经济学家、中央银行官员均无法准确地预测股市暴跌。例如,作为20世纪美国最为著名的经济学家之一的欧文.费雪,在1929年股市暴跌之前14天还在预测股票会继续上涨。格林斯潘也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中央银行行长之一,当道琼斯指数在1996年达到6000点的时候,他曾经泼过冷水,认为投资者存在着“非理性的过分乐观”情绪,但在此后他改弦易辙,再也没有提出类似的警告,听任股票攀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2、在暴跌之前往往弥漫着过于乐观的情绪,投机盛行。市盈率是衡量股市是否偏离均衡价值的基本指标之一。从美国历史上看,市盈率一般在8-20之间,平均为15,而到了2000年初,美国标准普尔500股票的市盈率超过了40,即便在股市下跌40%的现在,市盈率仍然超过了20。此外,有人认为一个国家股票市场的市值不应超过GDP的70%,而美国股市在最的时期达到了140%。这些传统的经验指标已经失去了它应有的警示作用。投资者变成了投机行家,尽管他知道股票价格已经过高,但仍然决定买进,因为他相信股价会继续上升,能够把股票卖给下手。经济学家把此时的投资者行为形象地比喻为“更大的傻瓜理论”(greaterfooltheory)。

3、股市暴跌发生时的私人部门(个人与企业)债务比率往往很高。举债意味着信心,而不切实际的信心意味着过度消费与不明智的投资。据经济学家统计,美国私人部门净储蓄额占GDP的比重在1960-1995年期间平均为1.4%,而2000年却降到-6%左右。

4、股市暴跌往往发生在宏观经济状况看起来很好的时候,这往往会让大多数投资者猝不及防。在2000年初股票开始下跌的时候,世界经济状况很好,而美国正在进行着其历史上最长的一次经济增长期,看不出任何走下坡路的迹象。谁也不会想到泡沫破灭就在眼前。统计表明,在被深度套牢的投资者之中,大多数是在1998年之后入市的。

二、中央银行的崭新使命:防范与治理通货紧缩

历史告诉我们,股市暴跌之后往往伴随着长期的经济萧条。道理很简单:泡沫状态是实体经济不均衡发展的集中体现,它的爆破,必将以极具破坏力的形式,对经济过程予以强制性的纠正,由此对宏观经济造成严重的负面效果。据历史统计,在1720年南海泡沫过后的20年里,英国工业产量年增长率不到0.5%,在随后的40年里,年增长率不到1%。1929年股市暴跌引发了20世纪最大的经济萧条,并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人类历史上极其惨烈的灾难埋下了祸根。日本股市泡沫的破灭导致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13年的经济停滞与巨额银行坏账,即便到现在仍然看不到复苏的前景。

面对这一严峻的宏观形势,世界各国政府应该审时度势,果断地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

世界各国的中央银行行长们可能没有想到:他们在过去20年间治理与防止通货膨胀取得巨大成功之后,面对通货紧缩却显得有些束手无策。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除了服务品价格有一定幅度的上升之外,其他物价水平呈整体下降趋势。日本、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均是如此,而作为世界经济主要亮点的中国,物价水平也是连续下跌。面对这种情况,有些经济学家开始怀念那种以温和通货膨胀为特征的经济运行状态。

在通货紧缩期间,生产过剩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消费者持币待购心理严重,生产厂家失去了定价主动权,利润空间受到很大的挤压,进而影响其对未来投资的信心,裁员成为经常发生的事情。此外,物价下跌变相增加了借款的实际成本,加大了借款人的偿债负担。这一趋势如果得不到扭转的话,经济衰退将是必然的结果。日本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通货紧缩尽管表现为整体物价水平的持续下跌,但人们不能只从货币供给量乃至货币政策上寻找答案,也不能仅以放松银根为基本对策,这需要财政政策的配合与其他综合治理措施的实施。但同样不容回避的是,货币政策在防止与治理通货紧缩上负有巨大的责任。而且从日本的经历来看,治理通货紧缩要比防止通货膨胀困难得多——这一教训对决策者尤其重要。

2002年11月6日,美国联储第12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达到了1.25%这个41年来的最低水平。这次大幅降息行动并没有在市场引起积极的反映,反而引发了人们的担忧——美国是否在重蹈日本的老路?美国经济现在的状态与10年前的日本有很多的相像之处。日本银行在2000年3月已把利率降到零的水平,而整体物价水平还是连年下降,经济萎靡不振,货币政策似乎失去了调控经济的作用,成为了凯恩斯“流动性陷阱”的典型案例——由于借款人对经济前景失去了信心,无论利率降到什么水平,都不愿意借款与投资。

人们难免要问:如果利率降到了无法再降的地步,中央银行还有什么刺激经济增长的工具?为了打消人们的担心,美联储高层人士不断表示:即便是联邦基金利率降至零,它仍然有充足的工具来刺激经济。格林斯潘最近表示:中央银行可以购买政府债券,以此降低政府的融资成本及长期利率水平(在西方,中央银行所能够控制的只是短期利率,长期利率仍然由市场决定)。联储理事会理事BenBernanke走得更远,他在2002年11月下旬的一次公开谈话中,明确指出在1942至1951年期间,美国中央银行购买了大量债券,促使政府债券收益率水平保持在2.5%的水平(相当于现在的5%)。如果这一手段仍不奏效,中央银行可以接受商业票据为抵押,通过贴现窗口向银行贷款,以此降低借贷成本。Bernanke先生还提出了第二个备选方案,就是由联储购买外国政府债券,迫使美元贬值。但他同时注意到美元政策是财政部的职责范围,而且鉴于美国对外贸易占GDP的比例不是很高,美元贬值不能有效地解除通货紧缩压力。Bernanke先生提出的第三个方案更为极端,即联邦政府推行减税政策,以刺激经济,同时,联储购买联邦政府发行的债券,所筹集资金用来弥补减税造成的亏空。这一方案的实质是中央银行开动印钞机,发票子。

上述政策建议出于联储高层口里,多少有些让人震惊。在过去20年里,世界各国的中央银行一直把防止与治理通货膨胀当作自己最重要的职责之一,货币主义成为了它们的基本理论信条。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与利率水平,把物价控制在认可的范围之内。但到了现在,世界经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短期利率处于历史低位,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失去了正常的渠道,在这种情况下,中央银行表现了应有的胆量与勇气,探索非正统的政策工具,驶向了这段没有航标的里程。

日本银行已经率先这样做了。为了刺激经济,维持银行体系的流动性,日本银行从2000年3月开始在市场上大量买进政府债券,并于2002年11月20日决定把其银行体系往来账户余额的上限提高到20万亿日元(相当于1200亿美元),这意味着每月需要在市场上买入1.2-1.5万亿日元的债券,等于日本政府净融资额的三分之一。日本银行的主要目标是尽可能地把长短期利率控制在历史最低位上,由此减轻私人借款人及日本政府的融资成本(尽管日本政府债务余额达到了其GDP的140%,而其30年债券的收益率只有2%左右)。此外,日本银行在9月18日宣布:它准备从商业银行手中购买它们所持有的股票,并于12月初付诸实施,以此帮助商业银行清理包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其11月份的日本年度报告中肯定了上述做法,并督促日本银行“在没有标尺的地方坚定地走下去”。

日本国内现在正酝酿着一个更具争议的货币政策——要求日本银行明确确定一个通货膨胀目标,比如说是3%,然后想方设法达到它。这样做的目的,一是进一步增发货币,扩大货币供应量,同时引导公众及企业的价格预期,以此解决通货紧缩问题。对于盯住具体通货膨胀率的货币目标,其他国家的中央银行也有这样做的,如英格兰银行,但它们的出发点是把通货膨胀率控制在既定目标之内,而不是像日本银行那样,设法把负通货膨胀率抬升到既定的目标。

第2篇:世界金融经济范文

引起这次危机的主要原因是美国房产次贷,但是在深层次还有一些金融体制和机制的根本性原因导致这次席卷全球的动荡。

1.无责任的房地产贷款。房地产行业向来就是拉动经济成长的特效措施,但是美国错用了这种措施,鼓励房地美、房利美(二房公司)这样的住房金融公司对于没有偿还能力的低信用、无信用居民大量无担保地发放房地产贷款,形成次级债,导致银行不良坏账。

2.无度的金融创新。“华尔街精英”为了把银行不良资产推销出去,挖空心思地创造了很多金融产品,将次级债打包包装后推向金融市场,然后再打包再推出,通过金融杠杆原理将次级债的危险放大了若干倍。

3.的评级机构。创新的金融产品本来并不能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所以购买者很少。一些银行就与金融评级机构合作欺骗,由评级机构将不良资产评上A级、AA级、AAA级等,使它们看起来像优质资产,然后引诱保险公司保险,使这次危机不可收拾。

4.无限制的金融自由化。美国一直倡导金融自由化,安然事件爆发后,国会一度通过法案加强对金融的监管。但是因监管过严导致证券市场低迷,随后又予以放松。在这种宽松的大环境下,孕育出了次级债券以及各种金融创新产品,这种快速扩张使得金融业逐渐出现产能过剩情况。

5.无约束的美元霸主地位。以上的危机原因只是表面现象,更深刻的原因是美元无约束的单极货币体系霸主地位,美国GDP在全球所占份额不足25%,但美元却占到全球外汇储备的64%、外贸结算的48%和外汇交易的83%。特别是在它摆脱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约束后,可以不负责任地大量印发钞票,由于美元是世界货币,全球都持有美国政府发行的国债。在次级贷危机中,美联储就将本该由美国金融业承担的成本和损失让全球承担,这就引发了全球通胀的问题。因此全球通胀实质是美国向全球征收通货膨胀税,以此缓解美国的压力,并使得全球共同承担次级贷危机的成本。

二、金融危机的性质探讨

当前的这场金融危机是一场席卷全球的通货紧缩危机。它的性质主要为:

1.从时间上看是一次短期性的经济危机。从经济危机的划分上看,持续期在10年以上的才是长期性的危机,10年以下的为短期危机。因此,从时间上看,这次经济危机还是一个短期危机。

2.从增长上看是一次伴随经济增长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是在我国经济形势趋热的情况下突然来临的,在它发生作用的同时,我国的经济受到惯性的作用,还在不断地增长,虽然增长的速度有所下降,但是比起世界其他国家,其速度仍然不低。从长远来看,这次危机也不可能抑制我国的经济发展。

3.从需求来看是一次需求抑制型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是由美国房贷引发的金融危机引起的,由于它的突然发生,使美国和世界的需求受到很大的抑制,进而影响到我国经济。它的表现是物价的持续下降与工资水平的持续下降,工资下降是因,物价下降是果,从而在总体上导致需求不足。

4.从后果来看是一次危害型的经济危机。因技术进步等原因引起的经济危机称为无害型的经济危机,而这次危机是一次后果严重的经济危机。它的主要表现是生产能力过剩,需求不足,导致实际产出和潜在产出之间的缺口越来越大。

三、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影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将2009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调低至0.5%,成为二战以来的最低水平。在2008年11月,该组织曾经预期2009年的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为3.2%,这次调低2.7个百分点,表明该组织对2009年国际经济发展失去了信心。当前世界经济的主要推进国家和地区,一是美国,二是欧盟,三是中国,四是以俄罗斯和印度为主要力量的新兴市场,五是以巴西为主要力量的拉美地区。

1.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次贷危机由于涉及到美国的金融业,因此不可避免的蔓延到实体经济领域。由于企业倒闭,失业率的上升,美国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降低,耐用品订单将出现显著下滑。耐用品订单的下滑,将影响到上下游企业,导致工业和服务业需求的疲软。美国服务业不仅是GDP贡献的主要部门,也是边际资本创造就业最多的部门。服务业就业数据不佳,将使得美国居民收入进一步降低。金融部门受到冲击,五大投行破产的破产(如雷曼兄弟投行),兼并的兼并(美林证券),关闭的关闭(如贝尔斯登投行),转型的转型(如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投行)。二房公司被美国政府接管,美国的经济增长一直是全球重点关注的大事。由于金融危机正在逐步演变成经济危机,2008年,美国第4季度的经济形势非常不乐观。

第3篇:世界金融经济范文

关键词:世界经济失衡 金融市场 国际分工

引言

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全球经济失衡仍然是当前世界经济的主要问题,中国一直以来也因为贸易顺差及汇率问题饱受责难,汇率问题在解释理想世界的国际收支调整时似乎是成立的,但是现实世界要复杂的多。从历史的角度看,世界经济总共出现了五次失衡。分别为19世纪后期全球化早期的资本转移;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金汇兑本位;布雷顿森林体系;1977-1979年的美元危机;以及当前的世界经济失衡(Bordo,2005)。当前的世界经济失衡主要表现为美国持续的贸易逆差和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的贸易顺差;各国中央银行持有的大量美国金融类资产,尤其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以及美国的高消费、低储蓄率,和发展中国家与之相对应的高储蓄等。

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探究

(一)传统研究的弊端及其拓展

对世界经济失衡原因解释的传统观点主要是从国际收支恒等式的角度来进行讨论,包括美国的低储蓄率,长期的财政赤字以及东亚国家的高储蓄率等都被认为是造成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原因。但这些解释主要是从事后的结果来讨论问题的(余永定,2010)。从宏观经济恒等式看,外部不平衡必然是内部的投资-储蓄不平衡,但是其中的因果关系却不十分确定。因此必须在认真研究恒等式两边互相作用的微观传导机制的基础上探究储蓄、投资与经常账户失衡的关系。当储蓄大于意愿投资时,如果本国企业无法把商品出口到国外市场,这只能造成本国存货的增加,进而使本国经济陷入萧条;同样,当储蓄小于意愿投资时,如果不能从国外输入产品,其结果也只能导致经济过热。因此,储蓄与投资的缺口与贸易失衡之间虽然存在恒等关系,但储蓄—投资失衡只是贸易失衡的宏观表现,储蓄与投资的缺口要转化为贸易失衡,就必须在微观层面具有在失衡状态下进行贸易的条件。传统国际分工理论通常假定物物交换,这使得贸易失衡与国际分工理论框架存在天然的不相容问题。因此,要为全球失衡问题提供国际分工层面的微观基础,就需要对传统国际分工理论进行突破。生产上的差异无疑是导致世界经济失衡的最根本原因。

从生产的差异探寻世界经济失衡的原因,实际上就是对国际分工的再度审视。从国际分工的视角为全球失衡提供微观基础的研究通常被认为是发端于对“资本双向流动”问题的研究。在新一轮全球失衡中,一个重要的特点是经常项目的失衡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失衡具有紧密的联系。发达国家出现了持续且规模逐步扩大的贸易逆差,而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则出现了持续的贸易顺差。与此相对应的是,国际直接投资(FDI)也呈现出类似的不平衡特征,发达国家整体上FDI是净流出的,而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则出现了整体上的FDI持续净流入。一种说法是,在完全无摩擦的环境下,落后的金融市场将被抛弃,所有的融资活动都将在发达金融市场进行,融资活动完成之后,产业资本再以FDI的形式流动到最佳投资地点(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因此,金融发展落后的国家将出现金融资本的净流出(经常项目顺差)和FDI 的净流入(余永定、覃东海,2006)。在金融市场不发达的情况下,中国过多的储蓄无法有效转化为国内投资,这导致本国储蓄先通过贸易顺差转移到发达国家,进而又以FDI的形式“迂回”到国内,大量进入出口加工行业的FDI又进一步加剧了贸易顺差的扩大。双向资本流动的结果是,伴随着FDI的输出,发达国家逐步建立起以跨国公司为纽带的、以发达国家母公司为核心的全球生产体系;而伴随着发展中国家持续的贸易顺差,大量的非产业资本又源源不断地流向发达国家。在这种全球生产体系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之间建立了全新的国际分工模式。这种全新的国际分工模式促使当前研究开始考虑全球失衡与国际分工本身之间的关系。由于中国比较优势主要集中在产品内分工的内部装配、加工、制造等环节,因而参与全球分工的一个重要形态是通过加工贸易实现自身比较优势,从而导致货物贸易以及经常账户持续顺差。由于中国处在“世界工厂”的低端位置,形成了以外资代工为主的生产贸易模式,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现象只是中国经济嵌入全球价值链模式的货币镜像。

(二)从金融市场发展差异和由此导致的分工格局分析

关于金融市场发展差异和由此导致的分工格局,是对全球经济失衡微观基础研究的新视角。基于全球失衡的主要经济体(美、英等发达国家与东亚和产油国)之间金融市场发展巨大差异的基本现实,在现代金融发展理论的基础上,从金融市场差异的视角解释全球失衡产生原因的研究已经日益深入和成熟。金融市场差异与全球失衡之间的联系是通过两种路径实现的:一是经由储蓄与投资缺口的宏观路径;二是经由国际分工模式的微观路径。在宏观路径的研究中,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对储蓄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金融市场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之间的金融一体化将引发全球失衡。东亚国家,尤其是中国,金融市场开放度和深度都较低,因此其过量储蓄不可避免地流向更发达的金融市场国家,同时引入它们的高风险投资,也就是说,金融市场发展落后的国家将出现大规模的贸易顺差。金融市场更发达的国家在长期将逐渐积累来自不发达金融体系的资金,储蓄率会更低。

那么基于金融市场差异的国际分工是如何导致全球失衡,进而为全球失衡提供微观基础的呢?核心思想就是基于金融市场差异而形成的比较优势原理。在金融业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发达国家出口金融资产从而具有经常项目逆差,而在制造业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发展中国家出口制造业产品从而具有经常项目顺差(徐建炜、姚洋,2010)。二次大战之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形成了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分工形态。以美国和英国为代表的普通法国家的金融业发达,相对于制造业具有比较优势,而德国和日本这两个重新崛起的大国在制造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因此,资本主义国家所形成的分工就是:美、英等金融强国进口制造业产品,出口金融服务,其表现就是经常项目的赤字;而德、日这两个传统制造业强国以及后起的亚洲四小龙和其他新兴工业化国家出口制造品,进口金融服务,其表现就是经常项目盈余。

金融资产与货物一样,也存在“贸易模式”的问题,产出情况和禀赋特征、消费者的时间偏好、风险厌恶程度以及主观信念四个方面的因素将影响风险资产的国内相对价格,而当某种风险资产的国内相对价格低于国际水平时,该国就具有这种风险资产的比较优势,进而出口该资产。在资产市场不完全的情况下,资本市场更发达的国家在风险资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因此出口风险资产,进口无风险资产,这会造成该国储蓄下降;上述结论说明资产市场完善程度更高的国家分散风险的能力更强,因而拥有更低的预防性储蓄,从而更容易出现贸易逆差。以往的国际分工理论一般认为商品是可贸易的,而服务业是不可贸易的,因此只关注实体经济,忽略了虚拟经济尤其是金融市场。服务不可贸易的主要基础是认为其生产和消费必须同时发生,但事实上有很多服务的生产和消费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可以分离的,如金融、保险服务、数据处理、法律服务等。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远距离提供服务成为可能,同时也使服务的交易成本不断下降。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1975-2010年间,全球服务贸易总量增加了近20倍,以全球的服务贸易出口来看,增长最快的为保险和金融服务,金融市场通过提供金融服务业参与国际分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服务业可贸易的产品种类越来越多,金融服务海外输出只是服务业出口的一个例子。以往在研究经常账户平衡时,通常将经常账户的平衡等同于货物贸易的平衡问题,但事实上服务业的贸易平衡问题对经常账户的调整意义十分重大,并且对一国的产业结构、就业、价格水平、汇率变化、贸易条件和贸易平衡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而服务贸易的增长对全球的生产结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一个国家如果制造业(工业)生产能力特别强,生产成本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服务业生产效率较低,成本较高,它就会成为制成品的净出口国,服务产品的净进口国。上世纪60年代以来的德国、80年代以来的日本和90年代以来的中国都是这样。如果服务完全可贸易,则贸易可以基本平衡。但是如果服务产品不完全可贸易,则给定国内的消费偏好和消费结构,一个制造业生产能力特别强的国家必然会出现贸易顺差,即制成品的净出口远大于服务产品的净进口。由于现实经济中大量非贸易品的存在,一国在发生债务危机及需求冲击时将使得调整过程比产出都是贸易品情况下更复杂、更痛苦。非贸易品的国内供需必须平衡, 没有国际贸易, 当地需求的下降无法通过净出口增加来解决。当吸收相对于收入上升或下降(从而贸易余额上升或下降)时,经济中贸易品和非贸易品的生产组合将发生变化。劳动力和资本会在贸易品和非贸易品的生产部门间转移,从而引发生产业变动,这会对一国经济甚至政治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可以认为,当一国经济中非贸易品份额下降即可贸易性提高时,在面临债务危机或需求冲击时产业结构调整过程将变得更快速。就中国来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生产能力提高的速度远快于消费能力提高的速度。贸易的数据反映出来的是我国主要在出口制造业产品,而进口服务业产品,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我国不同行业生产能力的变化,用各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除以行业就业人员得到劳动生产率的数据,结果显示我国三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从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总体情况来看,第二产业的年增长率和累积增长程度均超过了第三产业。用第二产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除以第三产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作为第二产业相对于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1978-2010年的数据显示第二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一直在上涨,这说明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了产品的出口,中国在第二产业,主要是制造业生产领域具有相对的优势。因此,就我国情况而言,在服务业发展相对较慢的情况下,如果消费者对于服务和货物的消费支出比例稳定,就会出现货物生产大于需求的局面,在开放的条件下,就会出现贸易顺差。

结论

经常账户失衡的调整主要还是要依赖于商品和要素市场的全球一体化,美国贸易赤字的扩大主要还是源于美国非贸易部门生产率的提高。而美国这样的贸易大国的逆差问题不可能依靠国际资本的移动来填补,而主要是通过可贸易产品的需求调整来解决。同样,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的方法最终必须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来完成。由此看来,全球经济失衡是结构性的失衡,仅仅依靠局部的调整,如汇率的调整,是无法达到解决失衡的目的,全球经济失衡必然还将长期存在。而不恰当的贸易保护主义不仅会伤害到已取得的成果,还会降低世界增长速度,且无益于全球经济失衡的解决。当前的不平衡实际上是反映了各方的比较优势,是与全球储蓄的更高效的分配相一致的,再平衡必须随着各国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完成,相信市场的全球化将会进一步促进中国、美国以及其他相关国家的共同利益。

参考文献:

1.Bordo,Michael D.,2005,Historical Perspective on Global Imbalances,NBER Working Papers11383,May

2.徐建炜,姚洋.国际分工新形态、金融市场发展与全球失衡[J].世界经济,2010(3)

第4篇:世界金融经济范文

关键词:金融市场;经济风险;防范措施

Abstract: This paper will combine with the working practice for many years; with the financial market risk mainly carries on the simple analysis, and proposed the related preventive measure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Key words: financial market; financial risk; preventive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830.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5-0020-02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经济的腾飞一方面促进了国际间商品经济的融合和提高,另一方面更繁荣了国际间的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作为一项对国家实体经济具有直接影响力的关键因素,其在资源配置、经济发展方向、货币兑换等方面都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特别是在现阶段金融资本的集中度日趋加大的今天,使金融逐步打破了实体经济的束缚而成为一项独立的经济产品,广泛的涵盖于各个经济发展环节中,为促进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应注意到金融行业其本身所具有的风险性也随之而逐步的加重,一旦发生严重的金融风险,势必将会迅速的扩散到各国经济环节的方方面面,为实体经济带来严重的冲击,严重干扰国家经济发展的正常秩序。

一、现阶段金融经济风险之金融会计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1.会计核算风险。会计核算环节是整体金融经济环节中的一项关键点,一旦在会计核算中楚翔一定的失误,就会影响到整体财务经济的稳定性,从而导致金融风险的发生。例如,会计在进行现金业务处理的时候没有严格的按照相应的操作规范来进行,从而导致短款,以及会计信息失真,银行利润不实等。

2.会计监督风险。当前我国对于金融会计没有完善的监督和管理机制,相关规范的缺乏使得金融会计的监督力度远远不够。很多金融机构的会计只是负责记账,对于会计的监督也仅仅停留在事后监督的基础之上,导致违规甚至是违法的情况时有发生。

3.会计人员风险。这主要是由于会计人员自身没有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在工作的过程当中缺乏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从而导致在操作的过程当中出现各种失误。或者是由于会计自身专业素质低下而在工作中出现各种错误导致的相应的风险。

二、着力构建全面有效的金融会计风险监督保障系统

由于金融会计对于金融风险具有直接的关系,这就需要做好其相应的监督和管理工作。打破传统的金融会计监督和管理工作中的事后监督,更多的注重事前和事中的监督。事前监督就市制定相应的金融风险预警体系,确定相应的指标,做好相应的防范工作,尽可能的减少会计风险的发生。事中监督则是对银行经营的情况进行监督。银行应该将相应的金融风险控制指标具体落实到相关的部门,强化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及时的对相应的风险进行处理。对于各个环节的原始的单据进行严格的控制,从而有效的防治金融风险的发生。

三、金融创新的经营风险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的繁荣,人们对于金融产品的需求日益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大量的金融产品被推向市场,满足人们对相应产品的需求。这样在繁荣了金融市场的通视也使得金融风险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1.信用风险。由于当前我国的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金融机构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吸引客户,获得利益,而不断地推出新的业务,这些业务对于客户的信用度的要求在不断地降低,这就使得银行面临着极大的信用风险。

2.利率风险。金融机构通过不断地金融创新在吸引大量的客户的同时也使得自身的负债结构产生了较大的变化,造成利率对于金融机构的影响力在不断地增大,这就使得金融机构随着利率的波动而受到较大的风险。

3.汇率风险。由于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各国汇率波动的风险也日益增大。金融机构业务领域的拓展将使其更直接、更深入地融人国际金融市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如果在国际业务的操作中只注重市场的拓展,被纯数量上的业绩所吸引,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有可能导致资本损失。

4.资产风险。商业银行经营应遵循谨慎性原则,尤其在快速发展时期。在竞争的压力下,金融创新有可能成为放松资产投放条件的借口,在目前传统贷款授权管理越来越规范的情况下,承兑、贴现、保证、信用证、委托、贷款出售、银证银保银企合作等表外业务和中间业务迅速发展,成为各商业银行业务创新首选,导致银行业务交叉加剧、业务功能综合化、同质化。

四、继续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在改革中化解风险

一是进一步简化贷款利率的管理档次和种类,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定价权;二是研究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有效形式,存款利率市场化是整个利率市场化的攻坚问题,是金融机构运用价格手段主动开展资产负债管理的前提条件,要加快研究协议存款的标准化和流动性问题,放宽起存金额限制,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三是调整利率结构和水平,理顺利率关系,改革计结息方式,逐步向国际惯例靠拢。四是加快完善金融市场。建立完善的、高效的金融市场,特别是货币市场,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基础。我国目前金融市场各子市场发育不平衡且相互割裂,导致利率功能扭曲,生成的市场利率缺乏代表性,急需做一些链接,把各个市场分割的利率连通成一个整体,这样利率信号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五是大力研究推出利率衍生产品,在利率互换等利率风险管理工具试点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利率互换市场,放宽市场准入,让承担利率风险的市场主体都有适合的手段和方式来管理风险,增强市场主体的风险控制能力。

五、营造诚信环境,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提高金融机构负责人的诚信意识和法律意识。通过道德约束、制度约束及法律约束的有机结合,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使金融企业的负责人树立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观念,充分发挥诚信示范作用。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是提高政治素质。金融会计人员应具有敏锐的政治头脑、新锐的思想观念、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二是提高文化素质。利用薪酬激励、素质考核等手段,鼓励会计人员努力提升自己的学历层次,重视知识复合。三是提高业务素质。要求会计人员应具有一定的会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会计管理水平和会计组织能力。

六、增强财政实力,为金融风险提供财力保障

就当前来说,应根据经济发展情况,积极推进已经确定的以“费改税”为重点的新一轮财税改革,并加强财政管理,提高效率,将现行税制范围内应收的税收及时足额地收缴国库。通过编制“国有资本预算”,加强对国有资本营运的监控,确保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特别是当涉及到国有资产变现时,能够保证政府财政的应有收入。在节约的原则下,调整财政公共投资方向,重点转向非盈利性公共工程项目投资,等等。以此促进财政机制的完善与财力的充盈,使其成为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的坚强后盾。

参考文献:

[1]孙景兵;汪平臻;;中国金融控股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2]孙景兵;汪平臻;;中国金融控股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范献亮;;银行保险发展模式在我国的应用及改革建议[A];山东省保险学会2009年“防控风险・化危为机・实现保险强省新跨越”主题征文颁奖仪式暨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9年

第5篇:世界金融经济范文

内容摘要:本文介绍了纽约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历史和道路、竞争优势以及成功经验等,并通过其他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分析,对于北京将要建立有国际影响力金融中心具有很好借鉴意义。

关键词:纽约国际金融中心 经验借鉴

纽约国际金融中心发展历史

(一)一战之前

早期的纽约作为庞大的贸易体系中枢,贸易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当时与之密切关联的金融业的发展。独立战争期间,华尔街成为美国为战争融资的重要场所。1792 年,21位经纪商在华尔街签署了《梧桐树协议》(Buttonwood Agreement),开设了股票交易所,并创造了证券交易佣金制度。

(二)一战-20世纪50年代

始于第一阶段的积累,使得纽约坐上了美国国内金融中心的第一把交椅,一战期间,美国由于作为中立国,其经济不仅未受战争的影响,而且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此同时,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建立和金本位制的恢复,美元成为国际贸易和清算的重要手段,这使得纽约迅速发展为国际金融中心。20世纪30年代金融危机后的金融改革,建立了严格监管的金融体系,即1933年制定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开始了美国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分业经营的历史。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当美国看到有机会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时,整个金融界甚至包括政府,从金融政策、金融设施、金融技术等各个方面都为此创造条件。

(三)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初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为纽约建成为全球最具实力的国际金融中心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致命弱点:特里芬难题。而布雷顿森林体系在1973年的彻底崩溃,在国际范围内出现了浮动汇率和利率盛行、国际储备多元化的局面,并随着日本和西欧国家的复兴,涌现了一批国际金融中心。

(四)20世纪70年代-80年代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以及美国的金融管制削弱了纽约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减缓了其发展速度。在美国金融界的要求下,1981 年12月,美国联邦储备局批准设立纽约离岸金融市场。这使纽约的离岸金融市场获得了很大发展,大大提高了纽约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也使纽约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跟上了时代的潮流。

(五)20世纪90年代至今

1999年11月4日,美国政府通过了以金融混业经营为核心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标志着美国金融业进入混业经营的新时代。2008年金融危机大爆发,美国贷款发放总额为7640亿美元,为199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美国股票市值也大幅萎缩,2009年3月的道琼斯指数一度下跌到2007年的一半,跌至近12年来的最低点:美国债券市场的主体2009年比2008年同比下降60%,金融危机的罪魁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交易量也在大幅度萎缩,近乎于“不存在”了。美国除国债以外的金融资产在境外不断被抛售,市场信心大减。部分产油国已决定采取欧元或“一揽子货币”取代美元作为结算手段。但美国的融资能力仍然是世界第一,这意味着世界对美国的制造能力和消费市场仍抱有信心;二是美元实际上仍然是各国主要的储备货币,以及国际贸易、投资和结算的主要工具,目前全球外汇储备中美元所占比例为60%,美元在相当长时间内仍将是国际主要货币,英镑、日元与人民币都无法取代其地位。纽约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虽然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未根本动摇。

纽约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优势

(一)纽约国际金融中心的硬实力

纽约拥有世界上最大股票市场,2007年末,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市值占全球市值的25.8%,全年成交额占全球的29.1%;纽约外汇交易、黄金场外交易仅次于伦敦;在商品期货交易量方面,纽约与芝加哥、伦敦分列前三;纽约还是与伦敦并列的全球创新中心。金融危机爆发前,全球资本额排名前10位的金融机构中,有6家的总部设在纽约,他们的并购业务、股权业务和债务融资业务收入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除了本土的业务收入,在对欧洲、中东和非洲的业务中,J•P摩根、摩根斯坦利和花旗集团的盈利也遥遥领先。2005年美国金融业的总收入达1090亿美元(占全球金融业总收入的45%),同期欧洲的金融业收入为980亿美元(占全球总收入的40%)股票市场指标方面,2007年年末纽约证券交易所共有上市公司2273家,居全球第七位;股票市值达15.7万亿美元,居全球第一位;当年股票市场交易量达29.3万亿美元,居全球第一位;当年股票市场筹资额达1369.8亿美元,居全球第一位。

(二)纽约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

金融创新能力。纽约金融机构以其超强的创新能力闻名于世。国际金融市场上,绝大部分的资产工具和金融衍生品都是美国创造出来的,包括汇率交易基金产品、债权衍生品、股权衍生品,信用衍生品,以及最新推出的二氧化碳额度的买卖等。除产品创新外,各种交易方式的创新同样源自美国。调查研究显示,纽约源源不断地金融创新的基础是:自由化的社会理念及高质量的社会生活水平。优越的生活环境吸引了全世界各国的专业人才前来移民落户,多元的文化与崇尚自由冒险的“美国精神”相结合,便催生出各种新见解和新发现,使纽约成为金融创新的沃土。

美国金融业的盈利能力。金融危机爆发前,全球资本额排名前10位的金融机构中,有6家的总部设在纽约,他们的并购业务、股权业务和债务融资业务收入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除了本土的业务收入,在对欧洲、中东和非洲的业务中,J•P摩根、摩根斯坦利和花旗集团的盈利也遥遥领先。2005年美国金融业的总收入达1090亿美元(占全球金融业总收入的45%),同期欧洲的金融业收入为980亿美元(占全球总收入的40%)。纽约债务市场上最为活跃的两大业务是:杠杆贷款(leveraged lending)和证券化(securitization)。

纽约的市场竞争优势。纽约在金融证券和保险市场均具有绝对优势。2005年,美国的金融资产,其中包括股权、债券、贷款和银行存款,将近51万亿美元,是第二大国日本两倍比整个欧元区12国加上英国的金融资产总和(共计38万亿美元)高25%。并且美国的资产结构也是全球最先进的,其中股权和私人债券的占比最大(分别达34%和35%)。

主要国际金融中心之间的比较分析

(一)区位条件比较分析

区位条件是很多城市能够成为金融中心的重要原因。

地理条件。从地理位置看,世界著名国际金融中心无一不是该国的经济、贸易中心,特别是随着外贸壁垒的逐步消除,那些能够组织世界性经济活动的城市,其金融中心地位将更加巩固。伦敦是一个船只云集、贸易兴旺的港口,其作为欧洲唯一能连接纽约和远东的金融中心,在地理位置上的优势是功不可没的。纽约是美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和最大海港,内有广阔的腹地,外有天然的良港,是全国最大的交通枢纽、工业、财政金融和文化艺术中心。同时,纽约作为美国最大的港口城市之一,不仅是美国东西走向交通干线的主要汇集地和出口基地,也是美国通向欧洲、南美洲和亚洲的主要港口。

(二)业务比较分析

1.银行业。根据伦敦国际金融服务局(IFSL)的统计,目前共有486家银行在伦敦营业,数量超过其他任何金融中心,其中33%来自欧洲,近2/3是外国银行。伦敦的银行经营着全球20%的国际银行业务,英国银行业50%的资产由外国银行管理,其资产也主要是外国顾客的资产。伦敦还是欧洲最大的投资银行中心。外国银行在纽约分支机构的资产规模近年来增长迅速,其资产规模和存款总额已经超过总部设在纽约的美国国内银行。截至2006年底,外国银行在纽约分支机构的总资产、贷款总额已经分别达到了15567亿美元、3962亿美元,而总部设在纽约的美国国内商业银行的总资产、贷款总额和存款总额分别为2731亿美元、1581亿美元和1799亿美元。纽约作为一个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其金融业开放程度最高。

2.保险业。美国的保险市场规模世界第一,从整体上讲,其保险业的经营效益较好。美国保险市场竞争十分激烈,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和国外公司都纷纷进入美国市场。激烈的竞争使从业者努力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降低成本、提供特色服务等手段来保持市场份额。另外,保险商分销成本的降低对提高竞争力十分重要。未来美国保险业的增长将主要来自海外市场,保险公司不断针对保险市场增长较快的国家和地区进行投资,这些海外市场比国内市场更有利可图。国际保险市场的不断开放和破除垄断,为美国的保险公司提供了本国高度成熟市场不能提供的发展机会。英国的保险业位居欧洲第一和世界第三,共有保险公司800多家,其中170多家是外国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伦敦是世界最大的航空和海运保险市场,是世界保险和再保险中心,有100家左右的跨国保险公司在此营业,主要经营财产保险,其中世界航空保险业务的31%和水险业务的20%都集中在这个市场。值得一提的是劳动合作社,作为“伦敦市场”内在的市场,它是世界上唯一的专业保险市场,也是目前全球第二大商业保险人和第六大再保险人,在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从事直接保险业务的执照。伦敦保险市场的繁荣程度非常高,40%的业务来自美国,33%来自英国,其余部分来自欧洲大陆和世界其他地区。

3.证券业。现在,纽约、伦敦、东京、香港等10大证券市场已成为世界金融市场最亮丽的风景。伦敦集中了近180家外国证券公司,几乎50%的国际股权交易在这里进行,在伦敦股票交易所上市的外国公司的数量也超过世界上任何其他交易所。伦敦还是主要的国际债券市场中心,分别占国际债券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份额的60%和70%。在伦敦股票交易市场的二级市场上,共有15000种有价证券挂牌交易。而且,伦敦作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全球金融中心,十分适合外国公司上市,吸引了全球一大批领先的投资公司和金融机构。目前,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公司在伦敦证交所发股上市,不论是规模还是数量都超过其他国际性证券交易所。伦敦在世界上最早开办金融衍生品交易业务,也是全球最大的场外金融衍生交易市场。伦敦国际金融中心承揽了全球36%的场外衍生金融产品交易,伦敦还是继芝加哥之后全球第二大期货与期权交易市场,与纽约并列为世界两大基金管理中心。纽约是全球企业重要的融资场所。华尔街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股票交易所,对全球证券市场具有风向标的作用。东京证券交易所则是世界上第二大市值股票交易所。

4.金融机构兼并。1998年4月6日,总部设在纽约的美国花旗公司和旅游者公司宣布实行兼并,兼并金额高达820亿美元,为当时世界最大的金融兼并,此项兼并使新成立的花旗集团公司成为全美仅次于大通曼哈顿银行的第二大金融集团,资产总额达7000亿美元,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从1992年到1997年,美国商业银行兼并与合作达2492起,总金额达2000亿美元以上,保险业的合并达5114起,涉及金额1100亿美元。1998 年7月6日,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和德国法兰克福证券交易公司组成战略联盟,从对手成为盟友。2000年5月3日,伦敦证券交易所、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正式宣布合并,组建新的“国际交易所”。国际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每年达数千起,金融机构之间的合并与合作不仅在企业之间和国内,而且已经扩展到国际之间。

金融机构的兼并重组不断改变着全球金融势力的版图,对国际金融中心的分布格局带来了重大影响。国际金融业的发展不仅从竞争走向合作,而且这种合作的规模非常巨大。21 世纪初国际金融业将是竞争与合作并存,有竞争有合作,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

参考文献:

1.魏思思.纽约及伦敦金融中心对北京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J].时代金融,2010(2)

2.黄育华.国际金融中心的历史考察与现状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04(12)

3.马卫峰,赵福昌.发展衍生品市场助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纽约、伦敦双城之争的分析与启示[J].财政研究,2008(6)

第6篇:世界金融经济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实体经济;促进作用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因其高速的发展态势受到社会普遍关注,这种金融方式发生于虚拟的经济领域中,在具体操作与资金募集方面和传统金融操作在本质上就不同。因此,在看互联网金融上需要采用新视角,同时找到发展实体经济与互联网金融之间的顺畅对途径,从而达到实体经济和互联网金融的双赢局面。

1.互联网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意义

互联网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意义,主要就是能够为建设实体经济供给资金。金融领域之所以要募集资金,主要目的就是让钱流动,金融机构从中创造经济效益,与此同时也能够将市场活力充分激发出来。我国外部市场与内部市场长时间处于疲软状态,如今全球经济一直萎靡不振,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所以,实体经济建设经常会因为没有市场信心而导致资金不足,而持续发展中的互联网金融能够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弥补实体经济建设出现的资金缺口。

2.实体经济在发展中的问题

在以往,实体经济如果缺乏资金,通常会向金融机构求助。然而我国银行业随着长期发展,其放贷手续越加复杂,而且各个地区的资金政策有所不同,我国内部的经济发展市场前景无法给人足够的信息,导致不少银行会更加谨慎地放贷。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起来之后,和银行产生了比较多竞争,银行因此在存款吸纳方面也有了较多阻力,产生了较大的资金缺口。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中,对实体经济造成了较大的冲击,更多的人将资金投入到互联网金融中,很多消费也是在网上进行,实体店的人流量大幅度降低。

3.互联网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3.1激发我国市场活力

在互联网金融为促进实体经济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就是使民间资本得到盘活,市场活力得到激发。我国的市场经济已经发展到新常态阶段,一直在放缓经济增长速度。这种情况导致不少投资者对市场环境没有足够信心,因而沉淀了更多资本,在实体经济建设领域中的体现就是造成资金短缺。互联网金融的稳定发展,让资金持有者有了更多的投资方向和投资渠道,再加上投资互联网金融具有安全性、操作简便性等特点,更多投资者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投入部分资金,我国民间资本很多进入互联网金融领域。这种现象实质是互联网金融对我国整体金融盘活所做的一个实质贡献,有效提升了资金拥有者的投资信心,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同时也使市场活力得到有效激发。

3.2指明实体经济投资方向

互联网金融为促进实体经济发展,采取的第二个主要措施是提供实体经济投资建设新方向。实体经济建设方向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信心,市场与投资者目光集中的地方,那个领域实体经济建设就比较可能出现高速的发展与增长。互联网将会成为行业新型业态与经济领域新的增长点,能代表广泛投资者的广泛利益,在互联网金融中的投资方向通常能够引导实体经济发展方向,而且这种引领作用较强。互联网金融本质是将大量资金募集到一起,其投资方向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实体经济发展。如今互联网金融已经在金融行业占有一定位置,对传统实体金融的巨大冲击已经发生,占据了一定的资金流,可以说互联网金融已经度过巨大爆发式发展的时期。因此,在如今的现实条件中,互联网金融已经有底蕴与实力指导实体经济投资建设方向。

3.3刺激实体经济市场消费

互联网金融为促进实体经济发展,采取的第二个主要措施是刺激实体市场消费。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一直处于快速发展状态,在长时间积累后不少城乡家庭有了一定储蓄。然而,在我国经济发展步入到新常态时期后,变少的投资方式导致人们没有足够的信心进行投资,与此同时,获得的投资收益也相对变少。在互联网金融持续发展的态势下,和实体经济构成了闭合循环,出现了更多投资方式方便投资者进行投资。互联网金融吸纳了更多的资金,而不断发展中的互联网金融回报给投资者稳定、持续的收益,在获得更高收益后,投资人会加大消费,从而又进一步促进互联网金融发展,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循环。所以说,互联网金融在推动实体市场发展,提高国民收入,激发经济市场活力等方面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结语

在促进实体经济方面,互联网金融的优势越来越明显,能够有效提高国民收入水平,引导实体经济不断向好的方面发展。互联网金融和国民的联系更加紧密,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不断发展和应用相关技术的未来,互联网金融会有更加美好的前景。实体经济在互联网金融的推动下,也会有越来越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雅雯.互联网金融促进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的研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6(20):102.

第7篇:世界金融经济范文

自国务院公布《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以来,广东自贸区建设已有一年。成立以来,广东自贸区大力推动金融创新,发展金融业态。截至2016年3月,广东自贸区内集聚了各类金融机构和创新型金融企业42844家,金融创新创下全国多个第一。①金融企业的集聚和金融业态的迅速发展,意味着广东自贸区内的营商环境在不断提升,因此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投资者“安家落户”。在看到业绩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随着金融企业的增多,金融创新活动日益增多,金融纠纷也随之增加,金融风险集聚效应更加明显。这都对自贸区营商环境带来了新的压力和挑战,应当积极面对。

一、营商环境是衡量自贸区建设的重要指标

建立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是我国深化改革的目标之一,也是我国自贸区建设的目的之一。营商环境的改善,将极大地提升市场效率,降低企业成本。正如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考什克?巴苏所指出的:一个经济体的成败取决于多种变数,其中往往被忽视的是那些方便企业和营商的具体细节。我指的是那些决定开办企业的难易度、执行合同的速度与效率、贸易所需要的文件等等的法规。在这些法规上做出改善实际上是没有成本的,但却能对促进增长与发展起到变革性的作用②。

目前,对营商环境评价标准最为系统、全面的是世界银行每年公布一次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③。按照世界银行的分析,营商环境通常包括开办和注销企业的流程和法律、与经济活动有关的各种行政许可,等等。除了较为宏观的经济政策,细节性的法律条文虽然在平时看来对市场或GDP而言影响力有限,但是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法治运行顺畅,那么经济的运行就会顺利。否则,就会对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并且导致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大打折扣。因而,法治化是建设营商环境的应有之义,也是改善营商环境的基本价值所在。

二、建立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对自贸区营商环境改善意义重大

广东自贸区由广州南沙、深圳前海和珠海横琴三个片区组成,按照建设方案,三个片区的定位各有侧重:南沙侧重于为先进制造业配套的服务型金融,前海侧重于资本开放型金融,而横琴侧重于为国内或跨国商品贸易提供贯彻贸易活动整个价值链的全面金融服务④。尽管广东自贸区的三个片区的金融服务功能定位不同,但归根结底都是要建立起高效率的现代金融服务业,而这本身也是自贸区营商环境改善的重要内容。建立现代金融服务业,相应地有必要配套建设高效、便捷、公正的金融纠纷解决机制,这既是自贸区营商环境改善的应有之义,也是自贸区建设现代金融服务业的重要保障。

1.普通的金融纠纷解决机制难以完全适应和满足自贸区金融创新的需要。自贸区建设奉行商事自由原则,通过设立“负面清单”来规范区内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允许区内的企业以相对更自由地模式运营。对于金融业而言,企业的经营模式和业务种类更具有创新性,金融创新会更活跃,金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这些具有高度创新性的金融产品和业务必然专业性和复杂性更强,由此产生的金融纠纷也更为复杂,对纠纷解决的专业性要求更强,有必要建立更贴合自贸区金融创新实际需求的金融纠纷解决机制。

2.多元化的金融纠纷解决机制有助于提升自贸区的商事效率。自贸区营商环境更强调效率,故而自贸区金融纠纷解决机制也需要特别注重纠纷解决的成本和效率问题。一般而言,以诉讼的方式解决金融纠纷历时最长,并非最优方式。尽管无论何时诉讼都是纠纷解决的最后底线,但是能够以调解、仲裁等替代性的形式更有效率地解决金融纠纷,无疑是更契合自贸区建设的初衷。

3.建设国际化的营商环境要求自贸区金融纠纷解决机制要与世界接轨。国际上,由于强调效率和保密,商事纠纷的解决更多地以非诉讼的方式。例如,香港地区对金融纠纷采取先调解、后仲裁的程序。由于诉讼的结果要为其他国家或地区所认可,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国际司法合作程序,难度较大、效率不高。采取调解的方式解决纠纷,更多地体现出纠纷主体间对纠纷解决方式的“合意”,其结果也容易得到参与调解的各方认可。

三、自贸区金融纠纷解决机制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自贸区建设工作起步较晚,建设之初不少工作一片空白,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有限,存在的挑战与困难都不可低估,在金融纠纷解决机制方面亦然。

1.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供给不足。相比较国内其他自贸区,广东自贸区有其特殊的区位优势和发展定位,但在营商环境方面仍然有所不足。例如,在世界银行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执行合同”⑤是其中一个主要指标。目前,虽然广州在中国众多城市的“执行合同”指标中名列第一。但另一个指标――“司法质量指数”⑥中,广州远远不及上海、北京。通过两个指标的对比可以发现,“执行合同”指标排名第一意味着广州的法院系统在合同诉讼方面的效率是最高的,那么广州在“司法质量指数”指标中落后原因很可能是替代性纠纷解决的不足。

2.配套法制创新不足。广东自贸区成立以来,主要的法律依据仅有广东省政府颁布的《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试行办法》,配套文件不足导致许多新问题缺乏明确的法律规范和约束。在金融纠纷解决领域,诉讼和仲裁方面并没有针对自贸区出台特别的规定;行业协会主导的调解方面,广东自贸区三个片区所在的行业协会出台了有关自贸区的规定,但一来法律层级较低,二来内容多是宣示性的,可操作性不强;在由行业主管部门受理投诉和由企业受理投诉方面,也没有针对自贸区的特别规定。

3.与国际接轨不足。自贸区要建设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各项制度都应与国际对接。事实上,目前我国自贸区内的法律制度并与国际法尚未对接,面临非常现实而困难挑战⑦。众所周知,美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由于国内法律制度已经和高标准国际贸易与投资规则一致,其设立的自由贸易区的区内、区外在服务贸易、投融资制度等方面基本不存在法律冲突。作为国际法和国内法对接的试验区,广东自贸区尽管定位于粤港澳经济一体化示范区,但是在法律上仍难以完成对接。例如,香港的金融纠纷调解中心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如果能引进其作为广东自贸区的金融纠纷调解的组织,无疑能增进自贸区金融纠纷调解的专业性和公信度,为自贸区金融纠纷的便利解决提供一个高效率的渠道。但是受限于《仲裁法》以及自贸区尚未对此类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如何引进境外金融纠纷解决机构仍处在理论讨论的层面。

四、广东自贸区建立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的建议

未来建立一整套完善的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既要结合广东自贸区的区位特点和优势,又要从国情出发,充分考量国家对广东自贸区建设的要求和标准,发挥自贸区“先行先试”的作用,做到各方面协同发展。

1.做好顶层制度设计,明确自贸区内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的价值定位

对于自贸区的金融争端解决机制建设,应首先确定正确的价值追求和其内涵,以此为指导指定各阶段的机制建设⑧。时间是金融行业的重要价值尺度,自贸区更是追求时间上的高效率。自贸区的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不仅要维护公平,更要追求高效。所以在制度设计上,必须作出清晰地定位,不能将各种纠纷解决机制搞成面面俱到的金融纠纷解决工具,而是能使各种纠纷解决机制在各自所侧重的领域内发挥效用即可。

此外,自贸区建设的主管机关应当意识到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对于提升自贸区营商环境的重要性,在制定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到未来自贸区对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的需求,留足政策空间,做好顶层设计。

2.充分利用好自贸区的试验权限,尽快出台实施配套制度

作为国家第二批建设的自贸区,广东自贸区需要加快配套制度建设,通过建章立制使得自贸区内的金融纠纷解决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因此,有必要依据自贸区的特色建立健全各项配套制度。例如,尽快构建广东自贸区金融纠纷调解中心,由具有成熟经验的机构来主导该中心的日常运作,并且对积极接受调解的企业给予一定的通关、税收、投融资等方面的优惠。在仲裁方面,一是要给予自贸区内的企业更大的自主选择仲裁权利,二是要积极发展网上仲裁、简易速裁、临时仲裁等新的仲裁形式和方式,使得企业参加仲裁更加便利。在诉讼方面,要注意自贸区内企业多是进行跨国(地区)的贸易,涉外经济纠纷较多,多配备涉外经济案件的审判人员,配备翻译等司法辅助人员,做好司法配套工作。

3.与国际接轨,大力发展替代性的金融纠纷解决机制

如前所述,由于自贸区更注重效率,所以非诉讼的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相对而言更适应自贸区建设的需要。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的建设过程中要注意与自贸区同步,与国际接轨。一是要主动遵循国际商事规则,尊重国际商事惯例,在调解和仲裁中适当借鉴和引用国际条约。例如,我国已加入《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那么要争取做到我国仲裁机关和加入该公约的外国仲裁机构之间裁决能互通互认;二是要充分践行自由贸易之真谛,尊重企业自治,由纠纷双方自行约定纠纷的解决方式;三是探索建立专业化的商事调解机构,将调解与仲裁、诉讼联动合作,增强调解的威信度和公信力,以最便捷地方式为企业解决纠纷。

注释:

①广东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创下多个全国第一广东自贸区一年新增金融类企业2.5万家[EB/OL].南方网.http://economy.southcn.com/e/2016-04/22/content_146422384.htm.

②世界银行《2015年营商环境报告》[eb/ol].中金在线.http://news.cnfol.com/guoneicaijing/20141212/19681552.shtml.

③世界银行于2003年开始每年公布一次全球营商环境报告。这份报告在起初仅包括5项指标和133个经济体。2016年,这项报告已经涵盖11项指标和189个经济体。其中,纳入评比的10项指标包括:开办企业、办理许可、得到电力、财产注册、获得贷款、保护少数投资者、纳税、跨境贸易、合同履行和办理破产。另外报告也关注劳动力市场法规这一项指标,但并不纳入衡量的体系当中。

④林江.广东自贸区如何推动特色金融的创新和发展[J].金融经济,2015,17:14-16.

⑤“执行合同”指标,针对的是合同执行的效率。这一指标主要通过追踪一起支付争议案件,收集从原告向法院提交诉讼到最终获得赔付所花费的时间、费用和步骤,以此来衡量不同地区的营商环境。

⑥司法程序质量指数衡量的是每个经济体是否在其司法体系的四个领域中采取了一系列的良好实践:法院结构和诉讼程序、案件管理、法院自动化和替代性纠纷解决。

第8篇:世界金融经济范文

关键词:地方金融布局;地方经济发展;规模经济;范围经济

文章编号:1003-4625(2007)05-0053-03中图分类号:F830.2文献标识码:A

地方金融布局是指地方金融机构在某一特定区域范围内的分布与组合状态,是由地方政府、企业、团体、个人等为出资人兴办的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的分布与组合。地方金融布局状况直接影响到地方经济发展,也直接影响到地方金融的绩效。它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金融基础,也是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6年11月开始,我国金融领域将在机构准入和业务准入等方面对外资银行逐步放开,地方金融机构将会直面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外资银行的竞争和挑战。在布局上具有明显优势的地方金融机构,如何摆脱发展困境,继续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长期以来,地方金融机构一直采取规模扩张带动业务发展的粗放型经营模式,布局的状况及特征并未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徐玮、张伟锋(2003)通过对上海市银行空间布局的分类研究,总结出影响银行布局的主要因素。周立(2004)对我国的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金融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金融组织体系分布的行政性特征,认为决定金融机构布局的主要因素是行政性因素,金融机构分布的非经济性较为突出。李金勇和张晓莲(2001)、孙天琦(2006)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机构布局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网点设置不合理,难以形成规模效益的结论。由于地方金融机构在市场准入上受到来自银行监管部门的约束,在区域分布上具有较强的均齐性和地方性,因此我们拟以河南省为例,从地方经济发展、范围经济、规模经济等视角考察地方金融布局问题。

一、地方经济发展与地方金融布局

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对地方金融机构的经营规模和金融效率起着基础性的制约作用。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与该地区可能形成的金融剩余规模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从经济生活中游离出来的金融剩余数量也会越多,融资需求也会比较旺盛。而金融又对经济发展有着明显的支持作用,尤其是在间接融资占主导地位的我国经济中,银行类金融机构的融资规模直接推动着GDP和人均收入的增长。在贷款违约率和违约损失率既定的情况下,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约束着地方金融机构的金融效率。

通常情况下,一个地区的以GDP衡量的经济规模与该地区的金融规模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相应的,地区间人均GDP的差异对各地区地方金融布局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通过对1999年河南省17个地市人均GDP和地方金融机构数量及地方金融存贷款市场占比情况的比较发现,各地区人均GDP与地方金融机构数量及地方金融存贷款市场占比负相关。人均GDP较高的郑州、焦作、洛阳、三门峡等地市,地方金融机构数量并不突出,地方金融存贷款市场占比处于中等以下水平。人均GDP最高的郑州市,地方金融存贷款市场份额居全省倒数第一。人均GDP居第五位的洛阳市,地方金融存款市场占有率居全省倒数第二位,贷款市场占有率居倒数第六位。地方金融机构数量也低于信阳、南阳、周口、商丘、驻马店等地市。

人均收入对地方金融布局的影响表现在,人均收入较低的地区,地方金融机构数量反而较多,地方金融存贷款市场占有率也较高;人均收入较高的地区,地方金融机构数量较少,地方金融存贷款市场占比较低。

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对地方金融布局影响显著。在总产出中,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占比较低的地区,地方金融机构数量较多;相反,则较少。农业产出在当地GDP中占比较高的地区,如信阳、南阳、周口、商丘、驻马店、开封等地区的地方金融机构数量较多。从农村信用社的角度看,这6个地市拥有的独立核算农村信用社数量占全省的52.67%。同时,这些地市的地方金融存贷款市场占有率也较高,而郑州、洛阳、三门峡、焦作、平顶山等5个地市的农业产出占GDP的比例较低,地方金融机构数量占全省独立核算农村信用社总量的25.72%,地方金融存贷款市场占有率也处于相对较低水平。见表1。

二、范围经济与地方金融布局

从范围经济的角度看,金融机构的多角化经营可以获得“协同价值”。金融机构投入的要素具有多重使用价值。金融机构增加了经营品种,扩大营业范围,可以使价值链中的关联部分得到充分利用。同时,范围经济可使银行效率管理的覆盖面扩大,进一步分散金融市场风险,可以节省大量的研究开发费用和网点建设费用,取消某些重复的业务设施并相应地裁减员工,节约交易成本,迅速获得跨行业的经营管理经验,减少学习成本,达到管理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现金流量的充分使用,提高资产回报率。

在我国,关于金融业是否存在范围经济的讨论,绝大多数是在分业还是混业的经营模式下展开的。但杜莉、王锋(2002)运用管理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范围经济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我国商业银行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范围经济性更强,并呈逐年递增趋势;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则较差。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四大银行吸收存款的能力强,而资金运用又分散在贷款、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和持有特定金融债券。相比之下,股份制商业银行融资成本高,闲置资金少是出现范围不经济的主要原因。

金融业的多角化经营必然反映在收入结构和费用及利润指标上。我们在对表2和表3分析后发现,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的光大、广发、中信以及城市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已经多元化了,但它们的成本费用状况和盈利状况有较大差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存款费用率与贷款费用率明显高于光大、广发和中信,而主要依靠贷款利息作为利润来源的交通银行则是这些银行类金融机构中盈利能力最强的,其资产利润率、利润费用率和收入利润率为最高。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近年来大力开拓中间业务,不断推出新的金融服务产品,然而存款费用率和贷款费用率等成本费用指标大大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盈利指标大大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事实,已经说明四大国有银行并不存在范围经济。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等地方金融机构,在、委托理财、基金、国债投资等方面的业务受政策局限拓展较少,其收入来源主要是利息收入,成本费用指标和盈利指标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存在明显差异。据此可以判断,业务的多角化经营与金融机构的盈利状况和成本费用状况并无太大关联。因此,不能以业务的多角化与否断定金融机构是否存在范围经济。

在地方金融机构中,城市商业银行的业务拓展情况优于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其收入的多元化倾向也较为明显,存款费用率、贷款费用率、利润费用率等费用指标略优于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盈利状况也略好于信用合作社,但是利润费用率却与二者相近。因此,就我国目前分业经营的现实来看,很难判断哪一家地方金融机构具有范围经济。既然如此,从范围经济的角度来考察其对地方金融布局的影响缺乏现实依据。

三、地方金融机构的规模经济问题

金融机构是一种规模经济效应极强的经济组织。规模经济在商业银行的经营中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在经营规模一定的情况下,每笔业务的金额越大,资金费用率就越低;反之,资金费用率就会越高。二是商业银行每笔业务平均余额的提高,最终要受客户经营规模和财务收支规模的限制(武捷思,1996)。三是商业银行组织规模与市场占有率呈正相关关系。银行组织规模越大,可能动员的金融资源越多,金融资源使用的对象选择范围就越广泛,所获得的收益就越大。在银行规模增大的前提条件下,它就可以突破自身所拥有的人才资源、信息资源和技术设备的限制来扩大业务范围,向社会提供更多的技术服务,同时广泛分摊信息成本和其他成本,从而实现规模经济。

通过对河南省各金融机构经营状况的实证研究,我们发现,国内四大银行的存贷款市场占有规模和组织规模尽管绝对大于其他商业银行和地方金融机构(见表3),但是其利润费用率、收入费用率、资产利润率等指标明显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说明其盈利能力与组织规模和市场规模并不呈正相关关系。

同时,存款费用率和贷款费用率等费用指标则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与组织规模和市场规模较小的地方金融机构相近。可见四大国有银行在河南的组织规模与市场规模过于庞大。规模不经济的特征较为明显。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组织规模和市场规模远不及国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却在盈利能力和费用控制方面优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究其原因,除了历史包袱较轻以外,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积极进取的市场开拓意识以及较为优良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其占得市场先机的重要法宝。城市信用社和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地理环境和客户资源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相同,却由于历史包袱较大、经营管理模式拷贝了国内四大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不尽完善、风险意识淡薄等原因,盈利能力与成本费用控制能力与国内四大银行无明显差异,与股份制商业银行存在较大差距。在各地方金融机构中,无论是组织规模,还是存贷款市场占有规模,农村信用社都拥有绝对优势。但是,农村信用社面对的主要客户资源是农民、乡镇企业和农村社区,资金来源中储蓄存款又占了绝对比重,单笔存款规模和单笔贷款规模均较小,客观上使农村信用社的资金费用率较高。加上农村信用社的功能定位飘忽不定,法人治理结构一直未能得到建立和完善,农村信用社在机构设置上过多考虑了“支农主力军”的角色,未能按经济规则去考量机构布局,因此,规模不经济问题较为突出,见表3。

四、结语

由于各地区地方金融机构布局趋同,网点铺设趋同,其组织体系在空间分布上十分均齐,几乎在每一个行政区域内都存在着同类和同等规模的地方金融组织群体,因此对河南省地方金融机构布局的分析结论应具有普适性。地方金融机构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地方金融安全和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在我国加入WTO过渡期已经结束的今天,金融市场对外资金融机构全面放开,地方金融作为金融改革和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备受人们关注。地方金融机构在十年乃至数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金融支持作用,其布局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到地方经济发展。通过对河南地方金融布局的实证研究发现,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与地方金融布局有着紧密关系:人均GDP与地方金融机构数量以及地方金融机构存贷款占当地市场份额之间呈负相关,人均收入与地方金融机构数量也呈负相关关系;各地区产业结构中,第二、第三产业占比较低的地区,地方金融机构数量较多。同时,在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的现实背景下,难以判断范围经济对地方金融布局的影响。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地方金融机构的规模不经济问题较为突出。

参考文献:

[1]武捷思.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行为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6.

[2]张杰.中国金融制度的结构与变迁[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

[3]于良春,鞠源.“十五”期间我国银行业发展与相关产业组织政策探讨[J].改革,2000,(3).

[4]李金勇,张晓莲.我国商业银行的机构布局及其改革构想[J].金融论坛,2001,(9).

[5]孙天琦.金融组织结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6]杜莉,王锋.中国商业银行范围经济状态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2,(10).

[7]徐玮,张伟锋.银行业空间布局与竞争战略选择[J].上海金融,2003,(6).

第9篇:世界金融经济范文

关键词:金融危机;经济结构;结构调整;优化升级

党的十七大指出,我国已经到了以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的阶段,不调整就不能继续前进,不调整就不能健康发展。调整结构是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扩大国内需求,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根本性措施。只有把经济结构理顺,才能真正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才能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使我国在21世纪更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目前湖北工业主导产业包括汽车、冶金、石化、机电和轻纺等支柱产业。其中:汽车、钢铁、石化3个销售收入过千亿元的产业,其中有两个属于重化工业。湖北省具有发展钢铁、汽车、房地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及良好的市场前景。综合考虑应确立湖北省的主导产业为:以轿车为主的交通设备制造业、以钢铁为主的冶金工业、以水电为主火电为辅的电力工业、以居民住宅为主体的房地产业、以商贸和信息业为主的第三产业。

湖北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模式。湖北的工业化已经发展到重化工业阶段。2007年重化工业完成增加值2347.37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1.9%,重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25.6%,重工业对GDP的贡献率达40.7%。能源在工业产品的成本中占相当大的比重,工业能源消耗量仍逐年增加。湖北省经济增长方式仍显现粗放,传统的“三高一低”:高投入、高成本、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式经营方式得到根本改善。

这一增长方式受到目前经济环境的制约和挑战:一方面,能源价格上涨攀升使高耗能产业生产成本压力加大;另一方面,工业经济的发展以高能源消耗为代价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改善,当经济疲软时,市场需求不足,高成本难以消化,建立在高成本基础上的高价格难有竞争力;此外,这些产业主要靠银行贷款发展生产。企业资金链条必然出现一定程度紧张,而下游产品市场需求变动不大情况下,高速增长也将难以为继。

因此,在当前全球经济下滑累及我国出口之际,通过各种政策保适度增长有其必要,但必须明确的是,湖北省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在转型。如果我们甘于长期以来处于产业链低端的地位而不思进取。如果我们继续沾沾自喜于“世界工厂”的称号,满足于不断扩大出口份额,而对整个经济体系的脆弱性浑然不觉,那才是真正的危机。历史经验表明,每次全球性危机,也是全球性产业大转移的时机。因此,我们应把此次危机变湖北省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优化升级和蓄势待发的一次机会。具体地说,要把促进经济增长主要由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对物质资源消耗的增加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主动创新转变。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湖北省的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如何在此次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变“危机”为“机遇”,实现湖北省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笔者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对湖北省的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及优化

所谓产业结构优化是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过程。而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为提高经济效益,要求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上,根据科技水平、消费需求结构、人口基本素质和资源条件,对原先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使各产业协调发展;产业结构高度化是指产业结构根据经济发展的自然历史顺序由较低阶段或层次向较高阶段或层次演进的过程。

对湖北省的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及优化,重点要理顺以下关系:

一是理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展的关系。加速解决历史欠账较多的社会公共事业发展。

二是理顺投资和消费的关系。

三是理顺三次产业的关系。

四是理顺高新技术和传统产业的关系。既立足于当前的经济结构和优点,同时加大新技术开发和转化,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及规模化。

经济结构调整的途径通过宏观调节、经营主体调节和市场调节3个方面相结合来实现。宏观调节是经济政策制订者、监管者调节;经济活动主体调节是自我调节;市场调节是需求变化,自发调节,价格是其表现形式。

具体来说,政府的调控手段是采用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和产业政策“三大政策”;财政减收增支,金融的降息,产业政策的支持,政府的采购等来实现。企业的自我调节,通过对产品结构和质量升级,节能降耗,提高效

率来实现。市场调节则会导致需求的转变,从而引导企业生产品种和数量的调整。

二、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当今世界高技术产业发展所带来的一个巨大变化是国际竞争空前激烈,竞争的焦点已不仅仅是最终产品的竞争,而是研究开发方向选择与速度的竞争,是研究开发实力的竞争。或者说,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成败,事实上在选择研究方向的同时就决定了。因此,发展中国家的高技术产业要完成从劳动密集型环节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环节的转变,完成从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高端的攀升,必须要通过由组装向加工再向制造以至创造的转变,这既是发展中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产业技术学习和升级的一个必然过程。

加快湖北省技术创新步伐,利用机遇,如通过收购兼并,获得新技术和进入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一般为知识密集型产业,有着强大的向下兼容能力即改造传统产业的能力。因此,实现技术创新的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把先进科技与传统支柱产业结合起来,实施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

按照“有限目标、突出重点,优势优先、滚动发展”的方针,走错位式产业发展的路子,通过重点发展立体化的农业、现代服务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改变产业结构偏重的格局。包括:

一是加快培育和发展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三大高新技术产业。在抓好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三大高新技术产业群,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二是重点发展湖北省传统优势产业。湖北的一些传统主导产业、重点发展产业在全国仍具有一定竞争实力的,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市场份额都较高。应优化和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如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产业的发展较为滞后,应加快发展。围绕湖北省汽车、冶金、石化、机电和轻纺等支柱产业,组织关键技术和装备的攻关及高新技术改造,使企业脱胎换骨,培植一批高新技术骨干企业,促使电脑软件、生物制药、汽车电子、新材料、环保设备及制品等高新技术产品上规模、上水平,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在新型工业化方面,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光电、信息、生物、新材料等产业,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三是积极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

四是要大力发展高技术生产业,如信息服务业、金融业、现代物流业,并促进其与高技术制造业的融合发展。

总之,在产业政策上,湖北省应该有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为提高主导产业竞争力创造条件;建立合理的退出机制,使劣势产业和企业顺势淘汰合理退出,防止资源浪费和低效率使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作用,使资源向名牌产品、名牌企业集中,向主导产业、优势产业集中。加快建立健全工业科技风险投资基金,加大政府、企业和社会科技投入,积极推进科技与产业结合等方式。

三、围绕主导产业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形成中小企业集群发展

产业集群能提高产业竞争优势,能比竞争对手能获得更优质的相关性支持产业,降低交易成本。通过相关性扶持,获得协同效应、扩散效应,获得规模效应,提高了区域经济竞争力。产业集群,围绕某一个产业(一般指关联度较大、实力较强的主导产业),把其邻近的产业链纵向上下游企业或横向关联的企业及组织,包括供应商、用户,乃至供应商的供应商、用户的用户在地域上连接起来,充分发挥相关产业在竞争中的关联效果。企业之间通过专业化的分工合作,最有效地优化资源配置,在某个行业,某个产业链中,做到极致,形成垄断,成为“单打冠军”。发展块状经济、形成规模竞争,企业集团在技术、资金、规模和品牌上的优势,浙江部分中小企业通过集群化发展,大大提高了区域经济竞争力。湖北省可学习和借鉴浙江经验,因势利导,加大对各县特色的块状经济的扶持,通过中小企业的集群化发展,壮大块状经济,增强区域经济实力,从而进一步垒高经济总量。因此湖北要提升主导产业竞争力,也应该以主导产业为核心,积极实施产业集群战略,降低产业成本,提高产业效率。

四、积极引进民营资本、外资等非国有资本,优化企业资本结构

湖北主导产业的国有经济比重仍然偏高,可以通过积极引进民营资本、集体资本和外资等非国有股本来降低国有比重,优化企业资本结构,并且通过抓大放小来收缩过长的战线,实现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大力鼓励集体企业、乡镇企业、个体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和三资企业进入主导行业。据有资料分析,武汉是中西部地区外商最看好的投资地点,湖北应抓住机遇,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大力引进外资举办高新技术企业和改造传统产业。

五、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特别现代服务业

当今全球已经进入服务经济时代,服务业正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并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全球现代产业价值链的重心已经转移向两端,其附加价值高、利润高,而作为中间的加工环节则附加价值低、利润低,即一般所讲的微笑曲线“V”。在两头,一头是研发、设计,另外一头是供应链管理、销售,都属第三产业。2006年全球服务业的增长已占全球GDP的70%。服务业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降低交易成本,同时也具有非常明显的吸纳劳动力,扩大就业的特点。发达国家由于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导致产业结构出现了明显的软化的趋势,制造业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而服务业,特别是知识密集型的金融服务业与高技术服务业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但遗憾的是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在我国却是短板。2006年,我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仅为39.5%,劳动就业占全部就业比重仅为32.2%,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也低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我国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不足40%,而欧美发达国家一般在70%以上,即使经济比我国落后的印度,第三产业比重也比我国高20个百分点。我们的服务贸易还长期处于逆差状态,并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从总量看,规模还明显不足;从发展质量看,服务水平偏低,竞争力不强;从内部结构看,传统服务业较为发达,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明显落后;从区域布局看,农村服务业十分薄弱,东、中、西三大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第三产业的落后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不仅不排斥第三产业的发展,反而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一是高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做到“增产减员”,从而为就业人员向第三产业转移提供了物质基础。

二是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也提高了对第三产业的需求,如金融业、信息业、教育事业等。

因此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可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改变了长期以来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经济增长的格局。同时服务业的发展还可在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地发展,扩大就业,节能降耗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