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学校校本培训方案范文

初中学校校本培训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学校校本培训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学校校本培训方案

第1篇:初中学校校本培训方案范文

战略选择 行政推动

行政推动是校本研修工作全面开展的前提条件,是必须的组织保证。

理顺管理机制。该区建立“一室牵头、三室联动”的校本研修管理体制。设立专门的校本研修办公室,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承担全区校本研修的规划、实施与管理工作。把区教研室作为业务设计和指导部门,把区教育股作为行政推动部门,把区教育督导室作为考核评估部门。在各高中、初中、中心小学设立教研室,在中心校设立教研中心,专门负责学校教研管理。在学校建立课题研究工作室,确立专门人员,负责课题研究的日常管理。

落实第一责任。该区教育局建立校本研修工作行政领导包联制度,每位班子成员和股室负责人都定期深入包联学校调研。设立区级重点课题,由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和股室负责人担任行政主持人,与实施学校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每年暑假举办全区校长培训班,由局领导作专题报告,指导校长做好新学年校本研修工作的安排和部署。

营造良好氛围。召开全区课题研究动员大会,制定《“课题促进工程”实施办法》、《临渭区校本研修工作实施方案》,确立32所基地学校,以特级教师、省市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和教研员为主体,按学段和学科组成了135人的专家指导团,公布区级20个重点课题和69个普通课题。

实行月报告制度。该区教育局要求学校按月填写报告单,内容有当月工作进展、典型做法、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等,经校长审阅后上报;区教育局每月整理汇总报告单,安排调研核实后形成研修简报。

明确研修职责。在选聘新任校长工作中,该区教育局把校本研修列为一项基本的考察条件,实行了公推公选公示制度。在新聘校长上岗前,在聘书中明确提出一年内学校校本研修工作的目标任务,考察期满后完成目标任务的校长年度考核才能视为合格。

提供经费保障。该区教育局每年设立2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薄弱学校图书资料配备和先进学校奖励。同时要求学校按照不低于5%的标准设立专用经费。

同一目标 特色纷呈

临渭区在“校本研修下的课题促进模式”中形成了三大特色,关注问题解决,是校本研修的方向;直击教学常规,是校本研修的内容;聚焦课堂教学,是校本研修的重点。

目前,课题研究成为全区校本研修的主要载体,各级各类课题覆盖全区广大中小学。质量工程实验学校、教育科研明星学校和区级基地学校均有市级以上的规划课题;一般规模的中心小学、初中和各高中均有区级课题;其他完全小学均有校级核心课题;一些规模较小、教研力量相对薄弱的教学点均以中心校为单位积极开展课例研究和专题研究;在广大教师中提倡普遍开展微型课题研究。一些基地学校的活动主题更加鲜明,特色更加突出,如官底中心小学的“学教练考数学新授课教学模式”、下吉一中的“基于课堂观察技术的分解式评课研究”和固市中学的“基于学情的有效教学目标叙写”等已经引起普遍关注,一些学校已经初步将研修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中。

为了选准课题,各校按照“小而实”、易操作的要求,发动全体教师,针对备课、上课、学生作业布置与批阅、质量检测等教学常规环节,通过实践反思,查找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形成课题进行研究。临渭实验小学的“有效教学目标的设计研究”、固市中学的“基于标准的教学目标叙写研究”就是以集体备课为形式,以设计具体、准确而又可检测的教学目标为内容的课题;实验初中“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课题,就是围绕新课程理念下课堂结构和师生角色变化来选题;下吉中学“基于学情的有效作业设计研究”、自立中学的“磨卷”分别围绕学生作业设计和试题命制来选题,提高作业设计和试题命制的科学性。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改进教学,教学的改进必须以教学常规为切入口,这是全区学校选题方面的一个共识。

全员参与 一个不少

策划研修活动。每学年初,各学校能组织全体教师开展问题调研,确定普遍存在而且具备研究条件的突出问题,形成课题组织申报。在课题立项论证之前,课题组要通过查找资料、实践反思与集体研讨,明确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并且提出相应的对策。通过立项论证之后,课题组会围绕对策制订详细的研究计划,按照“提出对策、形成设计、实践验证、对策调整”的基本模式策划一系列的验证活动。每次活动前,课题主持人会布置具体的研讨任务,让每位成员提前搜集资料、实践尝试,做到充分准备;研讨过程中,主持人会把握研究的主题和方向,使每位教师充分发表观点,自然地融入交流与研讨之中;在研修过程中,学校适时聘请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教研专家针对存在的问题,从理论到实践层面进行专题讲座辅导;活动结束前课题组要归纳主要共识和基本分歧,形成体现集体智慧的、有操作价值的设计方案,同时提出下次活动的任务;实践中,课题组将根据人员分工和预定的设计方案,引入课堂观察技术,组织实践验证,收集相关数据作为调整对策的主要依据。

搭建交流平台。一些学校还开展了“师徒结对”、“青蓝工程”等活动,发挥骨干教师业务特长,解决青年教师的教学困惑。部分学校还创办了校本研修专刊,如《文理科杂志》、《景贤教研》、《乐贤教育》、《贠小研修》、《崇中研修月报》等,这些专刊成为学校展示阶段性成果和教师交流的重要平台。条件较好的学校还建立了校园网站,开设校本研修专栏,上传有关资料供教师之间相互交流。此外,全区学校还建立了103个QQ群,参与教师达到5000余名,消除了校内研讨的局限性,将交流的范围扩大到校外。

形成常态 成效显著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校本研修下的课题促进模式”的实施在临渭主要带来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明显变化。

一是教师的成长方式多元化。课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深入,让教师看到了自身知识储备上的不足。一些教师开始利用各种资源,创造学习的条件,自觉研读业务书籍,查找相关资料,养成了自学“充电”的良好习惯。教师更加注重了实践尝试,注重了对实践的理性思考和理论提升,注重了反思后的教学行为跟进,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不断提升。2011年,全区有16名教师在国家级教学观摩活动中获奖,9项成果获得陕西省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126项获成果获得市级奖项。2012年,在全省第十一次教研论文评选中有275篇成果获奖。全区32名教师全部被评为省级教学能手,22名教师被评为陕西省教学新秀。广大教师特别是农村一线教师可以与专家零距离对话,提出教学和研究过程的困惑,得到了专家的指点,专业能力迅速提高。

二是校本研修活动被全面激活。课题研究使校本培训更加贴近于教师需要。学校校本培训的内容不再零散,而是更加集中,更加系统。一些专题的培训,填补了教师多年来学科教学知识上的空白,扩充了教师专业知识上的积累。增强了教研活动的针对性。课题的立项、实施和结题成为学校教研活动的主要内容。课题研究激活了教研活动,打破了以往“主题不明确、话题不集中、研讨无共识,问题无对策”的局面,一个学期或学年的学校教研工作有了一条课题研究的主线,一段时间的教研活动有了特定主题或专题的研讨,一次研讨活动有了前期准备、有业务交流、有思想碰撞,有基本共识,产生了解决具体问题的对策。

三是教学常规改进初显成效。在备课方面,以提高教师备课能力为目的的集体备课活动,使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设计更能体现出课标要求和教材编写意图,更加符合学情。在课堂教学方面,教师逐步改变了以“讲”为主,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不断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设了更多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作业方面,教师设计的学生作业更加合理,一些实践性、探究性的作业代替了机械训练的书面作业,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初步实现了“减负增效”。

第2篇:初中学校校本培训方案范文

??一、高屋建瓴,提升办学品味

??随着课改实验的逐步展开,虽然上岗前的通识培训、对新的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认真解读、对课改特点及实施要领的初步了解,为广大教师参与实验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但面对这次基础教育的深刻变革,一部分实验教师感到不适应,出现了许多难以消解的困惑,遭遇原先估计不到或者是估计不足的困难。例如,如何在教学中处理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关系;在大班额情况下如何有效课改;如何解决课改过程中不断出现的实际问题;如何将课改的先进理念切实有效地转化为广大教师的教学行为;如何普遍提高教师们的专业化水平、素养与能力;传统意义下的教研工作已显得不适应,亟需自下而上的教研机制作为补充,在这一背景下,我们紧紧抓住了“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这一有效途径。

??学校建立课改第一责任人制度,校长陈学煌高度重视校本教研,把“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的校本教研作为办学特色的重要支撑。学校成立“以校为本”教研领导小组,陈学煌校长任组长,直接领导和参与学校的校本教研工作,分管校长具体抓好校本教研的组织管理和有效实施,学校领导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广泛吸收教育报刊、杂志的前沿信息,亲临课改第一线,零距离接触新课程,积极参与教学研究,认真听、评、诊课,努力使自己成为教师的真诚同伴和专业引领的力量之一,领导建立学校教科研的导向、激励与保障机制,着力为教师参与教研创造有利条件、提供有力支持,整合资源,建立开放、发展的教研网络,大力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和先进的校园文化,及时、准确地把好学校课改脉搏,做好决策工作。

??学校每学期初及时制定新学期课改工作思路,在2004年2月10日召开的新学期第一次校务会议和教工大会上,陈校长要求全体教职员工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求课程改革之真,务培养人才之实;求文明建设之真,务养成教育之实;求和谐拼搏之真,务工作创新之实;开展“三查、三看”的自我教育活动:查爱心够不够,看综合反映;查课改真不真,看课堂活力;查工作实不实,看业绩成效;追求携手并进,师生成长与学校发展双赢的目标。学校领导班子在每周二的校务会议上研究部署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制定学校校本教研计划,间隔一周召开一次教研组长会议,研究与制定本组的校本教研工作安排,建立以教务处、教研室、教研组、备课组为组织形式,全体教师广泛参与的活动机制,确保校本教研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推崇“用目标激励人,用榜样鼓舞人,用正气感召人,用制度约束人,用感情凝聚人”的现代管理理念,建立健全课改实验保障机制;对校本培训、校本教研、课题研究提供政策、资金和物资的支持和保障,激励实验教师大胆开展课改实验研究与探索;营造严谨、务实、民主、宽松的教研氛围,改变教师各自为战的状况,做到互相学习、共同切磋、合作研究、分享经验、提高水平;号召实验教师抓住机遇、敢为人先,提倡创新,鼓励成名成家(成学科名人、课改专家)。

??从课改的酝酿准备到开展实验,校领导、各部门、广大教师以极大热情和高度使命感,承担了巨大的责任,创造性地实施实验工作,有了一个令人鼓舞的开局,取得了富有成效的进展。两年来,老师见面谈课改,潜心搞课改,从“走进新课程”到“决战新课堂”,“激活思维、开拓创新,激活工作、追求艺术,激活课堂、提高质量”,老师们的课改理念在实验中提升,课改行为在实验中规范,课改绩效在实验中展现,教学内容、教育方式、学习能力、评价标准、课程管理等方面发生了许多新的可喜的变化,形成了宽松健康、和谐融洽、团结进取、民主平等的校园氛围,办学品位得到进一步提升。2003年12月5日至10日,省教育厅组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评估调研,由省普教室陈小敏主任带领的专家组一行12人深入南平市省级课改实验区(武夷山市、延平区)开展评估调研。在反馈会上,专家们多次对我校课改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南平三中课改实验管理和运作机制是一个典型、有借鉴价值,值得学习;南平三中课改办做了大量工作,措施有力;教师全身心投入,成效显著。

??二、运筹帷幄,抓实校本培训

??要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一支理念先进,业务扎实,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近年来,我校开展扎实有效的校本培训工作,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学校在“以人为本、科研兴校、走内涵发展之路”新理念的指导下,确立“以提高教育科研能力为主攻方向,立足岗位、积淀底蕴、发展自我”的校本培训指导思想,坚持思想政治素质与业务水平并重,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学用一致,坚持先校内再校外,超前培训,按需培训,在岗培训,与新课程同行,形式多样,注重实效。学校结合实际制订了《南平三中教师培训计划》,构建“自修+反思+研讨”的校本培训新模式,实现校本培训的两个根本性转变:教师的培训工作重点从基础性培训和学历补偿教育逐步转变为更新知识、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运行机制从主要依靠学校行政行为逐步转变为学校行为和教师个人行为相结合,为教师搭建自我成长的平台,促使研究型教师的快速生成。

??学校创设空间,采取切实措施,使校本培训成为教师的“氧吧”和“加油站”,给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定目标、分任务、压担子,打造“531名师”工程。注重教师队伍梯度建设,执行《关于新进校教师管理的若干规定》,对青年教师实行学习制度、坐班制度、导师制度、定期汇报制度、单列考评制度和教育诫勉制度,努力锻造一支有着较强的适应及承受能力,具有良好师德、健康人格、娴熟教育艺术和一定教研成果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教师队伍。

??学校加强新课程培训,用新理念夯实新课程改革的基础,组织教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人手一份),分学科学习《课程标准》及《课程标准解读》,学习《走进新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丛书》及《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福建教育》、《闽北教育研究》等的有关课改文章,及时下载刊印了《新课程改革不可忽视的新问题》、《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师行为要求》、《成长记录袋的使用、反思与改进》、《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人手一份)等若干篇体现课改新理念的文章,供教师们学习研讨。学校将课改培训做为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从2002年4月开始我校先后派出邓德东、张彩珍、郑辰等3位教师参加国家级新课程教师培训班学习,李寿滨老师参加全国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研讨会,杨丽青老师参加全国初中生物实验教科书培训会,50余位教师参加省级新课程教师培训班学习,陈学煌校长参加“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管理者高级研修班”学习,有3位教师参加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召开课改典型经验交流曁教师参加全国课改活动报告会,组织教师观看通识培训录像,所有实验教师都参加了区级以上培训,做到“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

??学校建立校际之间广泛合作、相互交流、共同支持的工作机制,建立跨组、跨学科、跨学校、跨地区教学研究的交流与合作机制,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学习外地课改先进经验和做法;通过网络与专家、同行交流、对话;加强与高等院校、省(市、区)普教室、省(市、区)教师进修学院(校)的联系;邀请国家或省(市、区)级名师、教育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传经送宝,争取他们的专业指导和支持,用新课程的最新信息和动态贯穿实验全过程,拓展教师课改思路。近年来,学校先后组织教师前往武夷山、南安、福州、厦门、上海、南京、长沙、广州、扬州、昆明、沈阳、大连、天津、北京等地学习考察。2002年以来,我们在学校资金十分困难,负债办学的情况下,仍然千方百计挤出有限资金,先后派出五十多位教师到国家级课改实验区厦门市有关学校和省课改实验基地校武夷山一中、南安实验中学参观、听课、学习,选派黄婧老师前往上海进行为期一个多月的全方位跟班学习,派出多批教师到市(区)有关中学听课观摩、学习取经,听取省普教室陈小敏主任课改专题报告,请省教育厅基教处陈宗懋副处长、省特级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省电教馆张大展馆长、福建师大教科院黄宇星院长、市普教室叶剑雄主任、张启东副主任、南平市政协副主席蔡登闳、南平师专外藉教师、南平师专教务处副处长刘皿伟副教授、南平师专基础教育研究所陈飞所长、英语系主任郭翠莲副教授、省特级教师、南平一中黄兆平、蔡伟潭副校长、南平市教师进修学校李修钦校长、卢荣堃副校长、延平区教育督导室程经华副主任等领导、专家来校讲学和指导课改实验工作。

??三、以校为本,创新教研机制

??学校依据本校实际切实开展校本教研,制定南平三中“以校为本”教研制度,以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作为学校开展校本教研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方式,以教研组为单位、以备课组为研究小组、整体研究与分散研究相结合,充分发挥教师个人的主体作用和教研组、备课组的集体优势。学校物色教学业务过硬、教育思想端正、学术民主、具备较强组织协调能力的教学骨干担任备课组长,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和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加强集体备课,做到“三公开”、“六备”、“五统一”,即公开备课过程,公开教学资料,公开教学经验;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学法、备实验、备作业;学目标,学计划,学进度,学资料,学测评,倡导同伴互助、合作研究、集思广益,采用“自我反思提出问题教研组研究确定课题备课小组共同设计方案研究者付诸实施并反思教研组集体(反思)与评价”的运行机制进行校本教研。

??由于国情所限,新课程改革实验在大班额状况下进行有一定的普遍性,如何既面向学生的全体,又照顾到个体差异,避免学生两极分化;如何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如何在课堂上实现师生的有效互动等等,都是我们面临的亟待解决的新的问题,因此,学校把“‘大班额’背景下的有效课改”作为“校本教研”的总课题,开展“有效课改与提高学生素质”、“考试与评价制度改革”等方面的实践与探索,坚持“一个月集中交流、研讨一次”的课改学习制度和“以校为本”的中心教研制度(每周由一个学科的两位实验教师作主题发言)及集体备课制度,积极探索建立有效支持教师发展的专家咨询和沟通机制,课题研究贴近学校实际,贴近教学实际,贴近学生实际,既有大样本、长周期的课题,又有“短、平、快”的研究项目,既有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有集体协作攻关。目前,我校承担或参与了12项国家(省)级教育科研课题,语文组承担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子课题“语文素质与人的发展”研究任务和省级基础教育研究课题:“文学鉴赏与人文素养”,学校正积极申报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初中年级实施实验研究”和省级课题“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生评价中的应用”研究,承担福建省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研究课题子课题“中小学生的评价”研究,物理组承担全国物理教育科研课题“多样化探究形式与探究内容选择的研究”,数学组承担省级课题“自主·指导·合作”科学学习研究,政治组承担两项省级课题“关于思想政治课教学联系时事政治和学生生活经验的研究”、“关于教师角色的转换与建立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关系的研究”,英语、化学、生物等学科也承担了多项省级课题研究任务。在以课题研究为导航的校本教研中,学校通过与教科研部门合作、与专家对话、与研究人员交流,教师的科研素养和创造力得到培养,学生的多元发展得到促进。

??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课改“开放周”教学观摩,组织一次大型交流研讨会,开展一次“以校为本”教研论文、教学案例、教学反思交流研讨,每学年召开一次由“以校为本”教研领导小组、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广泛听取对学校校本教研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每位教师每学年要进行1~2次教学公开授课,认真听取同行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新进校教师听课不少于30节,要有记录,有评议,通过专题性研讨、沙龙式研讨、“会诊”式研讨、单元教学研讨、个案分析研讨、教研观摩研讨、课堂教学创新评比、教学开放周等各级、各类,分散、集中的研讨活动,注重教研回归学校、回归教师、回归课堂。建立教师个人“以校为本”教研档案,重视实验过程的资料收集、积累和经验总结,在实验中总结,在总结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

??为推动课改实验工作向纵深发展,学校近期开展了“课改抓典型、育人闯新路”活动,对在班级文化建设与管理、课堂教学、校本课程、校本教研、学生成长记录袋、学生综合素质评定、考试与评价改革、多元智能培养等方面涌现出的执行课标好、课改理念强、好用易学的典型样榜进行收集、发掘,通过个人申报、民主推荐、组织考核等形式评出若干典型样榜,并进行广泛宣传和大力推广,使大家学有目标、干有样榜,以达到以点带面,分层推进,滚动发展的目的。

??校本教学研究制度的有效实施使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能直接面对现实问题,开展思考,探索、改进教学活动,使广大教师踏上了一条由问题——设计——行动——反思……铺设的,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走向“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做研究型教师的必由之路,使教师的教学过程真正成为“研究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使教师在不断“研究”、“创新”中获得新生,使学校真正具有了生命的意义。

??四、拓展激活,优化课堂教学

第3篇:初中学校校本培训方案范文

[关键词]:校本教研 分层教学

一、对于“校本教研”的基本认识

“校本教研”是指基于学校外语教学发展、基于教师学科教学研究、在实践行动中研究的学校一级的教学研究。 “校本教研”即以校为本的教研,它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保证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校本教研”的显著特征是教学研究一切为了学校,一切在学校中,一切基于学校;一切为了教师,一切在教师中,一切基于教师。作为一种新的学校教育研究策略,校本教研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而提出来的。我们组的全体同仁经过理论学习和专家的引领,达成了如下的共识:

1. 更新教育教学的观念是顺利推进课程改革的关键举措。

2. 教研组是校本教研的最基本单位。校本教研只有真实地发生并且扎根在教研组,才能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的理论框架应该在教学实践中构建和完善,通过教师能力的提高而不断得到落实。否则,校本教研就不能称为“以校为本”。

3. 通过“校本教研”中的同伴互助和合作,在教师之间建立一种积极的伙伴关系。通过开展“校本教研”的实践与研究,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中的交流与对话、沟通与互助、协调与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与成功。校本教研是顺利推进课程改革的关键举措。

4.高中英语校本课程开发能创新出农村重点中学的英语教学模式。

结合以上四个客观事实,依据学生主体论思想:“教师的教学应当考虑到学生各方面的差异,应当符合各类学生的心理,应当采用不同的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类学生的积极性,使各类学生产生极大的内驱力,从而使全体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发展。”我们在我们高中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中采取了英语校本课程的特色性与分层开发和实施我校的高中英语校本课程。

二、高中英语校本教材开发研究的意义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根据高中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和学业发展的需求,高中英语课程应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根据学生个性差异,有效地指导英语学习的技巧和策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导学结合起来,形成经验和资料。

三、我校校本英语开发的探讨

1.我校英语校本教研的开发的背景

由于我校是一所二类生源的农村重点中学,学生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在学习习惯、行为方式、思维品质、兴趣爱好和学习基础等各方面都存在差异,表现在学习需求和能力的发展上也不尽一致。然而,传统教育“齐步走”的教学模式,“一刀切”的教学要求,“大一统”的教学进度和“同一标准”的教学评价却无视学生个性差异和基础水平对教学的不同需要,使得“吃不饱”、“吃不了”、“吃不好”的现象随处可见,在英语学习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初中阶段英语学习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后感到“吃不饱”,初中英语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却感到学习非常吃力,有放弃学习英语的念头。因此如何提高我校的英语教学质量就提到日程上面来了。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借鉴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因此从2004年我校就进行分层次班教学,对基础比较好的到A班进行教学;其余的到B班上课。为了调动每一位同学的学习英语兴趣,我们把现有教材进行选编,把各个不同的知识点设计成不同题型,根据学习不同层次来实施不同的任务。

2.我校英语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案

(1)分层教学

学生的知识水平不同,已有的知识容量不同,接受新知识的速度和能力存在着差异,因此,选择同一角度向全体学生传授新知识,势必有的学生不能接受。所以,不同的学生应选择不同的角度。例如:在校本英语教学中,对英语水平高的学生向他们提供更高一级能力要求的阅读材料、课外知识,China Daily上的新闻,21st Century上的英语原汁原味(内容由本人直接在网上选取);对水平低的学生是放低原来人教版教材所要求的教学难度,甚至改编原有教学素材,供其学习。

(2)分层练习

练习是巩固知识,掌握技能的有效途径。然而,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练习方式,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练习方式上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例如:为了不同层次学生对英语的需要,可以布置必做题和选做题;对后进生多布置笔头练习;对后进生多进行机械性、重复性练习;而对优等生则要经常变换出题的类型和练习角度。在练习的深度和广度上,由于不同的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不同,对他们的要求应当不同,因此,在练习的内容、深度和广度上应当有区别。

(3)分层评价

由于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同,知识基础不同,成就动机也不同。任何一位学生都渴望成功,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让学生经常体验成功的喜悦。例如:为了避免后进生心理上的挫折,对他们可以制定较低一点的目标,为了避免优等生骄傲自满,为他们制定较高一点的目标。课堂提问时可以向优等生提问一些较难的题目,避免他们总在胜利面前沾沾自喜,而把较容易的题目留给后进生,让他们相信自己也能成功。教师对优等生所犯错误可以直接指出来,而对后进生最好用委婉语言指出,并且应当多用激励性语言,使他们感受到在老师心目中有一席之地。

四、我校校本教研的教学实践

1.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开展教材教研。

新课程改革改变着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改变着教师的教学生活,高中英语新教材,内容十分丰富,为教师留有极大的空间,吸引着教师去探索、去研究、去实践、去开发。在这样的情形下教师单一的活动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教师之间更加紧密地合作,通过合作使我们互相成为教学信息和灵感的巨大源泉,通过分享计划和资料,可以减轻我们的工作负担,我们可以获得比个人努力能获得的更多的成绩。合作的领域是多方面的,备课是教师的常规工作,是牵扯老师时间和精力最多的一项内容。我们先在备课和教案编写方面加强合作,开展了针对教材本身的教材活动——备课教研。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发挥教研组集体合力。

(2)集体备课,提高效益。

(3)建立教研组专题资料库。

(4)理论学习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2.有针对性的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专题教研。

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强调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意味着教学研究的重心要置于具体的学校教学情境中。组内教研是针对教学实际过程中所遇到的,或发现的问题给予解决或磋商。

3.深化校本教研,使校本教研得以拓展。

校本研究是在“本校”展开的,是围绕“本校”的事实和问题进行的,但它不完全局限于本校内的力量。我们教研组每年也开展了横向的校际之间的学习与观摩活动,即进行了校与校之间的教研活动。同时,在教导处的领导下,我们也举行一年一度的教学大比武活动。

第4篇:初中学校校本培训方案范文

百舸争流,在全区教育发展的进程中,金台区教研室不缺位、善作为,坚决贯彻区局“潜心办好每一所学校,精心培养每一名学生,倾心塑造每一名教师,以内涵发展促进质量提升,以质量提升打造金台教育品牌”决策部署,紧抓校本研修这一核心,探索建立了《金台区学校内涵发展星级评价体系》,以内涵发展星级学校创建为抓手,力促教育内涵发展,其做法受到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充分肯定,省内多个县区教研部门前往金台区学习考察。

始终不渝促内涵 “三大成效”初显现

2012年,金台区提出教育发展要全面从外延向内涵转变。随后,连续三年开展“三大行动”,内涵发展建设年、突破年、提升年梯次推进,以2015年全区内涵发展星级评价体系建立、2016年全区认定内涵发展星级学校56所、全区教育质量全线提升为标志,教育内涵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一、统一了思想认识,建构内涵发展的核心价值

全区上下形成了内涵发展是相对于规模发展的质量发展、是相对于粗放发展的精细发展、是相对于同质发展的特色发展、是相对于模仿发展的创新发展的统一认识,确定了内涵发展的关键在于教育管理与教育教学这两支队伍的发展,队伍发展必须依托扎实有效的校本研修发展路径。

二、拓展了校本研修,奠定内涵发展的坚固基石

――校本研修更新了“办学理念”,树立学校内涵发展的航标。引领学校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科学合理地指导学校和谐、健康发展。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一所学校要树立自身的品牌,必然要求具有科学的办学理念。如果没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就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办不出高质量,产生不了良好的效益。因此,通过研修,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发展的需求,促使学校修正办学理念,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充实、完善、丰富和提升。

――校本研修促进了“教师成长”,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基石。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基础,是促进学校和学生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学校内涵发展的主要积淀者,我们大力推动校本研修,统一编印《金台区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工作手册》《金台区幼儿园教师园本研修工作手册》,推广342校本研修模式,承办宝鸡市校本研修工作现场会,发挥省市区级教学能手示范引领作用,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区教研室校本研修团队涌现出市级教学能手8名,市级学科带头人4名,区级拔尖人才2名,市级校本研修先进工作者2名,市级校本研修先进个人3名。2016年研修团队负责人及8名教研员被市小教中心、文理学院、市教育学院邀请做培训讲座、点评课等国培活动和市级教师培训活动等。在陕西教育人人通晒课工作中,我区晒课总数及人均节数均位于全省各县区第一名,有7名教研员进入全省晒课达人前10名。这骄人的业绩更是给了全区教师以积极感召与示范引领。

――校本研修提升了“文化建设”,积淀学校内涵发展的丰厚底蕴。文化建设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本质所在,也代表着学校内涵发展的历程。各校依托自身资源,挖掘文化因子,打造校园精神高地。

――校本研修创新了“德育活动”,凝聚学校内涵发展的活力。活动是学校的生命,德育活动是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它从学生的角度体现着学校内涵发展的外在形式。如李家崖小学的“解读汉字密码,打造幸福人生”德育系列活动,将汉字教学与大爱教育紧密结合,使德育近小实亲,有趣有声有色,产生广泛的影响。

――校本研修助推了“教育科研”,强大学校内涵发展的动力。教育教学是学校存在的基础,教育科研是学校内涵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以高效课堂教改实验为切入点,狠抓教育科研,立项高效课堂区级课题88项,开设高效课堂论坛,研制高效课堂学科教学标准,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成果和高效课堂教改标兵的评选,使高效课堂教改实验覆盖全区各学段、各年级、各学科。陕西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在陕政督团(2014)68号文件《关于督导检查金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双高双普”工作反馈意见》中指出:“教育科研工作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区教研室积极指导高效课堂和校本科研等方面工作,成效显著。”2014年8月我区印发宝金教育(2014)179号文件《关于印发金台区教研活动管理细则的通知》,并统一印制《金台区中小学教研活动记录手册》,配发各校教研组(备课组)。2014年11月印发宝金教育(2014)240号文件《金台区幼儿园保教科研指导意见》,进一步规范我区中小学、幼儿园的教育科研,形成我区教育工作的一个新亮点。

――校本研修升华了“办学特色”,闪亮学校内涵发展的招牌。学校的特色化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表现形式,同时它也为学校的内涵发展增添了亮丽的风景,是学校内涵的真正灵魂。我区的逸夫小学342研修模式在全市领先,可谓楷模。此外,三迪小学的书法教育和科技教育、陈仓路小学的三算教育、神武路小学的科普教育、东风路高中的学科主题研修等亮点纷呈,特色明显,影响深远。

――校本研修强化了“体音美测试”,修正学校内涵发展的偏差。体音美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因应试教育的盛行,它们却沦落为薄弱学科。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我区在全省率先开展体音美学科测试,测试不达标的学校一票否决,取消申报内涵发展星级校的资格,促使各校千方百计抓好体音美教学。陕西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在陕政督团(2014)68号文件《关于督导检查金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双高双普”工作反馈意见》中指出:“在全省率先成立体音美科研机构,建立体音美学科测试制度,这次过程督导体音美测试合格率是今年督导过的县市中最高的,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我区体音美测试方面工作也引起多方瞩目,先后应邀赴汉中市西乡县、宝鸡市千阳县、陇县、扶风县等县区传经送宝,推广体音美测试工作经验,引领体音美学科由弱变强。教育是一门科学,需要践行,更需要研究。 三、建立了评价机制,凝聚内涵发展的强大合力

区教体局把学校内涵发展情况作为年度目标管理考评、校长绩效考核、中层干部培养提拔的重要指耍促使各学校与区教体局步调一致,行动上跟进,全力以赴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形成全区一致推动内涵发展的强大合力。区教研室把内涵发展调研检查、整改督察常态化。每学期按学段进行一次调研检查,每学年按学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要按照验收评定标准,做好内涵发展星级校的调研指导和验收评定。各校建立内涵发展月检查制度和内涵发展督察奖惩机制。

目前,金台区已经确定四星级苗子校9所;评定内涵发展三星级校12所,确定内涵发展三星级苗子校18所;评定内涵发展二星级校44所,确定内涵发展二星级苗子校6所,掀起了全区内涵发展的热潮。金台区高考、中考质量连年处于全市领先位置,办学质量稳步提升,释放出内涵发展的极大魅力。

坚定目标抓落实 “六大举措”促践行

一、引领并发挥校本研修的示范作用,全面覆盖,全面推进

校本研修手册是校本研修的重要载体,金台区教研室组织编印了涵盖研修制度、学习记录等内容的《金台区校本研修手册》,全区教师人手一册,翔实地记录了教师的研修历程。自省启动校本研修工作以来,金台区坚持每年八月份,结合学校及教师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对原已使用的校本研修手册重新修订,根据需要进行删除和增订相关栏目,扩充了研修的范围和内容,更全面地体现校长的一校之魂的引领作用,体现教师研修的状态。目前,在广泛征集一线教师使用意见中已经历了5次修订,逐渐规范并成为金台教研的一大特色。

2013年12月,金台区承担了宝鸡市校本研修现场会工作,现场会上展示全区各中小学的研修工作,观摩了逸夫小学小学语文342观课议课活动。2015年,金台区被省教育厅表彰为校本研修工作先进县区。2016年,金台区年被宝鸡市教育局表彰为校本研修工作先进县区。2017年,被省教育厅表彰命名为“陕西省优秀校本研修团队”。

二、修订并完善校本研修的规章制度,形成机制,长效推进

业成于谋。近年来,金台区从完善制度建设,夯实管理基础入手,积极构建校本研修长效机制,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加强校本研修的管理制度。近年来,我们不断内化省厅校本研修实施意见和市局实施方案,制订了《金台区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工作实施方案》,对全区校本研修工作进行了顶层设计,成立了由区教研室主任为组长,区教研室副书记为副组长,各学段组长为组员的校本研修工作小组,在区教研室设立了校本研修工作项目执行办公室,指定专人负责全区中小学校本研修的日常管理及学时认定工作。定期召开校本教研会议,研究校本培训工作,采取在检查中培训,在培训中检查的工作机制,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学分认定、考核工作,把校本培训的任务落到实处。

――完善校本研修的实施制度。在校本研修推进中,金台区针对学校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制订并发文件《金台区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学时认定考核的补充要求》,对“金台区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学分认定表”中的每个栏目及子栏目都作了详细解释和说明,并以文件的形式将《金台区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学时认定考核的补充要求》及时下发各校(园)。针对学校教研活动不规范、内容不扎实、效率不佳等问题,先后拟发了《金台区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补充规定》《金台区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学时认定考核的补充要求》,制订了《关于规范教研活动的通知》,实行全区教研活动大课表,在课表中固定各学科教研活动时间,全区同步,便于检查指导,便于通过录播教室面向全区同步远程研修推广。为了规范管理,夯实课题研究过程,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校(园)本课题研究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校(园)本课题管理工作的补充规定》 《关于校(园)本课题管理中应注意问题的通知》等三个校(园)本课题管理规定文件,规范全区中小学幼儿园的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工作。

三、丰富并创新校本研修的工作主题,构筑模式,深化推进

校本研修的主旨是让教师成为教学、研究和学习的真正主人,使教师的教学质量和生命质量得到共同提高。金台区积极整合培训和教研活动,搭建载体,构筑校本研修新模式,全区各校共同努力谱写了“走出去、请进来、浸入式”的校本研修三部曲。

――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提升教师研究能力。金台区坚持“管理”“挖潜”和“借力”相结合,一方面,鼓励教师秉持“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教师即专家,成长即成果”的原则,立足于教育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开展课题研究。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专家的力量,多次邀请省市专家组、课题组莅临我区指导课改及课题研究工作。通过召开培训会、立项会、评估会、结题会等,形成了人人参与课题研究,人人有课题的教改教研氛围。近3年,81项省级微型课题结题,6项省教育学会课题结题,42项市级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小课题结题,60项以 “高效课堂”为主题的区级教育科研课题结题,318项以 “内涵发展”为主题的区级教育科研课题结题,4872项校级课题结题,全区教师教研成果有416项获市级以上奖励。

与此同时,充分利用校本研修平台,构建高效课堂,引导一线教师在研究中理解课改精髓,掌握教改要领,提高教改水平。成立了以各学科教研员为组长的高效课堂研发团队,研制出了“小学等级+评语质量评价改革”办法,研制出了学校、学科、课型三级高效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各校结合自身实践,探索出了高效课堂新模式。

――以专业引领为龙头,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因为专注,所以专业;因为专业,所以精彩。在金台区,“管理者论坛”和“名师引领研修服务团”在教师专业引领方面独领。

“管理者论坛”侧向于学校管理层,“校长论坛”和“青年干部成长论坛”是其较为成熟的两大分支活动。两个论坛都以交流校本研修中的困惑、感悟、启示、观点、收获等为主要内容,通过“自悟与调研――学区酝酿――全区研讨”三个阶段达到学习知识、答疑解惑、交流经验的目的。2012年9月,举行了“校长论坛”,编辑《校长论坛论文集》3册,堪称“高效课堂”区内交流的一次盛会。 “名师引领研修服务团”成立于2014年5月,聘请特级教师、省市级教学能手、骨干教师等百余人组成小幼教、初中、高中三个专业团队,采取集中服务与个人服务、面上服务与点上服务、成员自我服务与专家带动“三结合”的服务模式,深入教学一线开展示范指导。服务团坚持“五个一”即带去一节优质公开课、进行一次课堂问题会诊、作一次专题讲座、进行一次对话交流、带去一份最新的课改信息资料,贯彻“三新”:新理念、新课改、新模式,落实“三进”: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直通校园、直达师生,在促进城乡、校际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多样活动为载体,拓展教师提升空间。其一是依托大学区开展研修。2012年3月,我区按“相对就近、强弱兼顾、分层搭配”的原则在全区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四个层次设立15个大学区,由区域优质学校担任学区长,依托优质学校的资源优势和品牌效应,组织学区内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大学区通过组织同课异构、联校教研、观课磨课、专题培训等教研活动,使广大教师在优质资源的浸润中实现专业成长。

其二是依托高效课堂开展研修。我们以高效课堂为研修核心,组织开展了优秀导学案征集、全员全程教学评优、教师基本功大赛,高效课堂校际交流、送教下乡、复课研讨、高效课堂教改标兵评比、“高效课堂”案例征集等活动,渗透到全区从幼儿园到高中各学段各学科,三年累计开展活动600余次。

其三是依托丰富的活动开展研修。1.开展教师培训活动。研修团队负责人率先垂范,刻苦钻研,为各校(园)、兄弟县区、市教院、市小教中心作专题报告;小学组各教研员针对目前教育形势、欠缺的前沿理念以及课堂教学调研中暴露出来的典型问题,进行微课专题培训;“课堂教学该如何‘走实’”主题培训;“有效教学”专题培训;全区中小学体音美教师理论知识培训。2.开展学习讨论活动。在全区开展学习《高效的关键在于教师》,围绕“抓改革?促内涵?提质量”主题要求,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实践”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全区中小学领导和教师的“为人师表,渗透德育”意识和“质量立校”意识。3.在全学段全学科教师中开展教学基本功大赛,以赛促研修。

四、指导并树立校本研修的工作典型,分类指导,特色推进

在全面推广、全面覆盖的基础上,引导学校立足实际,彰显特色是金台区近年来校本研修工作的重点。研修团队成员发挥教研员的指导职能,分类指导学校工作,小学教研员抓住问题深入学校反复指导,逸夫小学342观课议课活动成为全市校本研修活动一大亮点,在市校本研修现场会、市高效课堂校长论坛以及金台区342观课议课校本研修推进会中都进行了观摩。

英语教研员指导三迪小学积极探索英语学科的“高效早读”,让学优生担任学术助理领早读、管早读。每天学术助理将早读的内容制作成PPT,通过投影仪打在教室的大屏幕上。并且同年级几个班的学术助理相互交流,彼此领读外班的早读,这样更促使其领读之前认真练发音,事先作准备,便于在外班学生面前展示,这样英语老师的早读就可以一拖四,节省时间,达到高效。另外,三迪小学针对“学生自主管理”也开展了特色研修,学校成立校级、年级、班级安全、卫生、文明、护绿等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形成校级、年级、班级三级自主管理体系。

五、加强并提升团队成员的指导水平,创新工作,示范引领

各教研员在研修团队的组织和指导下,加强个人研修,做到研修经常化、随时化、创新化、成果化。

――借助网络研修势头强劲之力。设置学科主页41个,上传研修文章20000余篇;创建中小学高效教学QQ群40余个,共享“导学案”千余篇;自2012年1月所有教研员开通个人博客,坚持每周撰写教育心得、工作动态等,目前共撰写教育心得7890篇, 40多所校园网站设立了教师研修论坛;各教研员创建了学科微信群,注册了学科公众号,为教师开展研修提供广阔天地,真正地实现研修经常化和随时化。

――加强自身研修、深度研修,全力提升研修水平。近年来,研修团队成员始终把学习放在首要位置,做到边学边写,边工作边反思,边反思整理,将成果序列化。团队成员坚持每年做课题,做到年年有课题,人人有课题。目前,省级课题结题的有28项,市级课题结题的有53项,在各级各类刊物80多篇,我室并将团队研修成果汇编成册5本。

――打造主题研修的新亮点。自2013年5月成立体音美学月以来,全区义务教育学段开展体音美学科测试工作。2014年4月,陕西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办公室将我区体音美学科测试的相关资料以光盘形式下发给本年迎接双高双普的县区。体音美组教研员曾应邀为汉中市西乡县、宝鸡市渭滨区、千阳县、陇县、凤翔县等县区的体音美教师作体音美学科测试的培训。11月2日区教研室组织部分学校校长、教研员赴千阳县教研室、千阳中学、千阳南寨中学开展了“金千教育联盟”教研交流活动。

六、顶层设计,精准指导,开展内涵发展星级校创建评定

2013年上半年,金台区出台了《金台区教育内涵发展星级校评价实施方案》和《金台区教育内涵发展星级校评价标准》。各校根据文件规定,积极申报内涵发展星级校“苗子校”,区教研室严格标准确定“苗子校”,切实开展调研指导、验收评定,并由区教体局隆重召开表彰大会,授予星级校荣誉牌匾,极大地激发了学校的热情,确保了内涵发展不走偏、显亮点。

矢志追赶超越 全面提升质量

第5篇:初中学校校本培训方案范文

一、用明确的目标引领质量提升

1.树立全面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坚持面向全体,坚持全面发展,为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2.构建科学的质量目标体系。

高中质量目标——在全县生源总量及全省录取比例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全县高考一本上线数每年有所突破,二本以上上线数逐年有所增加,继续保持全市领先水平,体艺特长生每年要有一定数量上本科线;高分段(高考总分600分以上)学生数占全市总量比例达10%以上,每年要有考生被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录取。在此同时,使广大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顽强的意志,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走向社会,反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准备良好条件。

初中、小学质量目标——全县中考的及格率、良好率、优秀率分别达到60%、30%、10%以上,全面达到市常规要求;中考各学科平均分进入全市前五名,总平均分高出全市平均分12分以上,三年后高出15分以上,进入全市前三名;中考高分段(总分在600分以上)生数占全市总量比例14%以上。小学毕业年级测试,语文、数学、英语各科平均分得分率达70%以上,学生全科合格率达60%以上。着力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优化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为后阶段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前教育质量目标——培养幼儿爱祖国、爱集体、爱他人的情感,乐于与他人交流,勇于表现自己,理解并遵守最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有求知欲,喜欢探究问题,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热爱艺术,热爱生活。

职业教育质量目标——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就业满意率达90%以上,让每位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成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有用人才。

二、用高效的管理实现质量提升

3.落实中小学教学常规。修订完善《县中小学教学常规实施细则》,建立健全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保证日常教学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对于执行教学常规存在问题的学校和个人,将进行通报批评并督促整改,同时实行问责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学校领导层要带头执行教学常规,严格按要求任课,切实担当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益,对未按要求任课的学校领导予以免职;学校领导层要积极履行日常教学管理职责,加强对教学工作的监控,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规范学前教育行为。严格遵守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科学安排和选择教育内容与方法,寓教于乐,寓教于游戏。开展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教育活动,禁止学前教育内容小学化,知识技能超前化。建立和规范幼儿一日活动规范和管理要求。严格学前教育教材管理,应一律使用国家审定或推荐的教材,严禁使用盗版教材、劣质教材,不得搬用小学教材。

5.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加强教研室等教学业务部门的力量,逐步配齐高中语文、数学、英语、理综、文综等学科教研员,加强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监控。完善初中、小学“两语一数”质量抽测和非毕业年级质量抽测。学校要建立学生学业成绩跟踪监控制度,磨尖与治拐并重,学优与学困兼顾,全面提升学业成绩。对于存在较大质量滑坡的学校,要组织进行“诊断式”调研,及时查找症结,帮助整改。加强对薄弱学校转化力度,在师资、财力等方面予以倾斜,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力求县域内的教育均衡。

6.完善督导评估检查。继续修订完善中小学教育督导评估方案,按照教学质量、教育管理、素质教育考评等方面构成科学合理的督导评价体系。进一步健全教育督导员队伍,完善督学责任区制度,创新督导评估方法,做到公平、公正、透明。县教育督导室要加强与相关业务部门的协调,每学年开展两次以上的教育教学专项督导检查,检查力度要向高中和学前教育的适度倾斜。

三、用务实的改革推动质量提升

7.改革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坚持德育为先,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积极开发实践课程,培养学生动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学思结合,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丰富校园文化,广泛开展体育节、艺术周、科技创新、电脑制作等综合教育活动,为学生搭建彰显个性特长的平台;改革学业评价,建立多元化评价制度,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

8.改革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认真总结我县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验的得失,学习吸取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加大我县课堂教学“三纬”(即时间、空间、效率三个纬度)目标的研究力度,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新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通过外出取经、内请专家、专题研讨等方式,有效解决课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职业学校要加强专业课程开发工作,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体现办学特色,提高办学声誉。

9.创新教研形式,丰富活动内容。把县城学校与农村学校、品牌学校与薄弱学校组合成八个中学、小学教研共同体,开展“说课、听课、评课”、合作教学研讨、开放教研活动等活动形式,并进一步加强县城学校与山区学校的对口支援活动,做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教师专业成长的互助,促进县域学校的均衡发展。各高中要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教研合作,最大限度发挥优质资源的效益。校本教研要创新开展名师送教、集体备课、追踪听评课、网络教研等活动。加强课题研究,做好教研成果的物化,争取每年有50个以上课题在省、市立项,立项课题的结题率居全市前茅。

10.创新办学形式,形成学校特色。“特色兴校”是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各中小学校要充分挖掘校内外教育资源,建立学校特色工作机制,制定可行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努力在质量目标确定、校本教研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教学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构建、学生特长培养等方面形成各自的办学特色,争取实现校校有特色、班班有特点、生生有特长。

四、用优质的师资保证质量提升

11.加强师德师风的锻造。坚持“以人为本”,积极营造和谐的校园人际环境。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树立模范典型,提高广大教师爱岗敬业的自觉性和自豪感。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全面清理整顿不合格教师,坚决制止诸如违规家教、乱补课、乱订资料、体罚学生等各种有悖教师职业道德的不良行为,净化教育环境,努力锻造一支品德高尚、行为规范、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12.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注重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积极开展各种业务竞赛活动,学科教师参加市级以上优质课、教学能力、教学基本功等教学技能比赛,获等级奖人次居全市前列。积极组织广大教师参加校本培训、学历提升培训、“国培计划”和远程教育的培训活动。定期开展教师教学基本功考核工作,每学年组织进行一次学科教学能力和水平测试活动,考试、考核结果与教师晋职晋级、评先评优等相挂钩,并强化培训考试、考核不合格的教师。

13.健全“名师、名校长工程”建设制度。完善县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评选方案,建立名师培养计划,拓宽名师培养途径,通过几年努力,争取建立一支有省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20名、市级学科带头人40名、县级学科带头人80名的名师队伍。加强名师队伍管理,定期组织考评,落实有效激励措施。通过“名师工作室”、名师示范教学、专题讲座活动,实施“青蓝工程”,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辐射效应。加强校长队伍建设,重视校长的再学习、再提高工作,定期举行校长业务水平测试,开设校长论坛,组织参加高级研修和跟岗提升,进一步提高课程领导力,培养出一批专家型,学者型的名校长。

五、用有力的保障支撑质量提升

14.加大领导力度。县教育主管部门成立提升教育教学综合质量领导小组,建立定期议教制度,通过强有力保障,全面落实提升质量的各种工作制度和措施。进一步明确校长为各级各类学校提升教育教学综合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坚持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必须服从、服务于这一中心,群策群力,努力营造提升质量的浓厚氛围。

第6篇:初中学校校本培训方案范文

应美国21世纪学会邀请,湖北省教育厅组派基础教育考察团,于9月26日至10月6日对美国伊利诺伊州的教育管理体制、教师聘用与管理、教学管理等进行考察,实地访问了芝加哥市沃特-培藤高级中学、瑞博市第31学区田园初中和小学,并与州教育官员、学区学监、学校校长及部分教职人员广泛座谈交流,对该州的教育管理体制和教育人事管理等有了基本认识和了解。现将考察情况简要报告如下:

一、考察学习的主要内容

(一)基础教育管理情况

; 美国实行三级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即联邦教育部、州教育厅、学区。联邦政府设有教育部,教育部不监管地方学校,而是以拨款和其他援助方式协助地方教育,美国没有全国统一的教育法令。州教育厅对全州教育事业发展有较大的统筹权,包括教育立法、教师资格标准的确定、课程设置、向各学校分划联邦和州政府的拨款等,教育厅的最高负责人是教育总监。教育总监是由民选、或由州教育委员会聘任、或由州长提名议会确认,州教育厅不介入学校的行政管理。美国目前有五千多个学区,学区的设置主要是根据历史沿革和地理因素确定,学区是地方教育委员会的执行机构,学区的最高行政长官是学监,学监对教育委员会负责。学区直接管理本辖区内的学校,学校校长会定期向学监报告工作,学监也定期向校长提出工作方面的要求和改进工作的建议,学区作为最基础的教育行政机构,具有较大的自主权,对学校有较强的影响和干预能力。

教育经费由三级政府投入,大体上联邦政府占10%,州政府占36%,地方政府54%,联邦政府、州政府对学校的总体拨款取决这所学校处于贫困线以下的学生人数,地方政府的投入主要是当地居民所交纳的房产税。除此之外,学校还成立的有工商企业人员参加的学校教育委员会,通过这个委员会帮助学校筹集资金。学校的收费是非常规范的,学生除乘坐学校的校车和使用学校教材要交费外,没有其他的收费。从全国平均水平来看,生均教育经费7000美元,水平较高的学区可达到1.7万美元。学校收入的80%左右付人工工资和福利,10%用于教学器材的添置,3%-5%用于学校硬件维护。近几年,联邦政府、州政府不断削减了教育经费,学校校长们抱怨经费越来越少,校长最头疼的事是筹钱。

美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学制较长,为13年,从小学学前班到高中三年级,学前班至5年级为小学,6-8年级为初中,9-12年级为高中,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联系十分紧密。从总体上来看,美国的义务教育阶段都是小班化教学,富人区所在的学校,由于房产税收入较高、教育经费较充足,学校平均班额人数更小,一般在15-17人左右,穷人居住较多的地方,所在学校平均班额25-30人左右。

学校内部管理规范。学校行政管理班子比较精干,一般设校长1人,校长助理2-3人,学校的重大决策注重广泛征求意见,然后集中决策,学校经费的使用与监管一般由校长提出方案,教育委员会审批后再执行。学校德育工作特别注重强调学生的道德实践,注重从小事和细节做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文化、班级文化建设都富有特色和个性,学生的文明素养水平较高。学校对安全工作非常重视,学校员工和学生进出学校都要凭证进校门,学校都是封闭式管理,有的学校专门配有安检设备,陌生人进入学校要实行安检。学校的硬件设施都非常配套,设施一流。后勤服务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每所学校都非常干净、整洁。

(二)教育人事管理情况

1、校长的产生与聘任:校长的产生一般经过个人申请、面试考核、上一层管理机构考察挑选,最后由学区教育委员会举手表决,学区学监聘任。作为校长除具有教师资格外,还应有教育管理培训方面的资格证。州政府有专门的校长培训学校,校长每年至少接受7.5小时的继续教育,过去强调校长管钱、管物、管人,现在更强调校长要成为教学的领头人,校长在学校都代课。校长的解聘必须经过学区教育委员会举手表决。在美国,校长职业化水平较高,小学与中学校长可以打通使用。

2、教师的聘任与待遇:州政府对在本州任教的教师有具体的资格要求,教师在该州任教必须要取得本州的教师资格,除此之外,学区在州政府的基础上还有一些附加要求与条件。教师一旦取得资格认证,有效期一般为三到五年,到期后,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脱产培训并通过考试,才能延长资格,正是因为这种制度上的保障,使得美国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较高。学校在聘任教师时比较注重:

①毕业于什么大学,学习的课程与成绩;

②个人的经历,是否有国外生活的经历;

③推荐给对应学科的系主任,若双方愿意,再进行面试;

④面试中比较注重是否热爱教育,是否具备团队精神,是否能言善辩,是否具有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的聘任合同一般为四年,完成了四年合同,可签终身合同。在美国,每位教师都要参加教育工会,教师待遇由教育工会代表教师与学区谈判达成一致,教师待遇一般取绝于教师的学历、经历、水平与业绩。初参加工作的教师年薪一般在3万美元左右,资历较长、水平较高的教师最高年薪可达8-10万美元。在美国,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合理规范,除工资福利待遇外学校没有奖金、加班工资、课时补贴等。

3、教师培训、考核与激励:在美国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水平是较高的,一方面表现在教师的高尚职业道德精神,另一方面就是教师的专业水平,以培藤中学为例,该校有58名教师,其中持硕士学位的60%,持博士学位的占2%。学校对教师的培训主要侧重于两方面:一是定期安排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到国外参观考察学习,让教师更多地了解和接触世界各国文化;二是定期安排教师脱产到大学进行理论学习提升。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可以延长教师从业资格。学校对教师亦进行定期的考核,考核的主要特点是:①不把学科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工作的唯一标准,仅仅是教师工作的一部分;②强调考核的过程。校长和学校管理层人员会经常深入到教师课堂中去听课,校长定期同教师对照年度工作目标进行交流;③强调教师个人和同伴的参与;④考核结果没有同教师福利待遇直接挂钩。校长认为怎样保持教师的工作热情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学校十分注重对教师的激励,但主要侧重于精神方面的:为教师提供学习和进修的机会;为教师提供和谐的工作环境;让教师成为学校发展的主人。

4、学校编制与管理:联邦政府、州政府对中小学的编制管理没有统一的要求,具体到一所学校的教职工编制由该学校所在学区的教育委员会决定。教育委员会决定学校编制的主要因素取决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所以富人区所在学校编制松一些,穷人区所在学校编制紧一些。即要考虑到编制的限制,又要保证小班化教学,美国教师的工作负担总体上比较重,在小学除开体育、艺术课教师是专职外,其余教师都要包班。在中学一名教师往往要代4-5个班。美国教师亦常常抱怨时间较长,劳动付出与报酬不成比例。

二、考察学习的主要感受

这次考察虽然时间不长,也来不及进行全面深入地学习,但我们感受仍然很多,就教育工作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育法制建设非常完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经以及各个学校运转有序。

美国是一个法制社会,教育法制也特别健全。联邦政府制定教育法律,联邦教育部制定教育法律的执行政策;各州立法机关也有权制定本州的教育法律,州教育厅协助制定有关政策,因而各州之间的教育法律和政策标准不尽相同,由于法律监督机制健全,教育法律和政策能得到有效贯彻执行。美国联邦教育部与州教育厅、州教育厅与学区之间没有直接的管理关系,但由于法律责任明确,职责范围清晰,各自在独立动作的过程中非常秩序化。同时,联邦政府注意发挥教育工会和教师协会的作用,教育工会主要承担教师利益保障的职责,而教师协会承担教师资格认证、继续教育、培训、学术研讨等本应由教育部门承担的工作。这样一来,教育部门的具体事务大大减少,行政管理职能得到突出和强化。美国政府还注意发挥社会的力量来监督教育机构,如州教育委员和学区教育委员由民选产生,不拿财政薪酬,尽社会义务,尔后再由教育委员集体聘用州总学监和学区学监,把州和学区的最高教育管理者置于社会(社区)监督之下。在这种机制中,教育部门和学校不仅仅要对法律负责,更要对当地的民众负责,真正去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2、教育环境十分和谐,有利于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

首先是学校与社区关系和谐。一方面,学校注重与社区的联系和沟通,每个学校(学区)都有专门的公关顾问,专门从事对外联络、宣传、推介工作,通过录音电话、网站、校报、宣传单等多种形式把学校的一切活动宣传到每一个家庭,让居民了解学校,支持学校;另一方面,社区拥有完备的体育活动设施和场所,向学校、学生开放,社区热爱教育的人士积极为学校发展提出规划建议,筹措教育经费,学校与社会形成了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其次是校内人际关系和谐。校长象企业经理和系统主持人,把学校的重大事项交给全体教师决定,体现民主民治,因而学校的凝聚力比较强;教师没有象我们存在入党、提干、调资、评职称、年度考核等人为制造的矛盾竞争因素,关系比较融洽,能互相观摩交流,互相支持教学。据他们调查统计,95%的教师对教师之间人际关系表示满意,94%教师对师生关系表示满意。教师对学生的缺点不是横加指责,对调皮捣蛋的孩子不向家长告状,认为向家长告状是教师没有尽到教育责任,这样的教师肯定受学生喜爱。在学校,我们看到教师笑容可掬,学生活泼可爱,师生关系随和,对来访者热情而有礼貌,人文素养普遍很高。第三是校园环境和谐。校园环境人文化、童心化,寓教育于环境之中。校园内绿草成茵,环境优雅。学校走廊有教师与学生的群体浮雕,校门口摆放有学生的手工或艺术作品,并定期更换;墙上有学生入学第一天的彩色手掌印记,记录有该生基本情况;橱窗里有学生自我介绍的一段话;教室里学生作品更是琳琅满目,墙上贴满了文字和图片,尤其是美术、生活教室居多,框架上摆得层层叠叠,学生在向我们介绍这些的时候显得格外兴奋和自豪。

3、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美国的基础教育十分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在强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同时亦非常注重基础学科的质量。阅读写作、社会实践、科学和数学等学科在学校教学中的位置较突出,州一级都有专门的考试评价机构,一般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校在每学年都会选择和全州、全国的统一测试,有的学校甚至同国际上知名学校进行比较交流。培藤中学十分重视学生的国际化交流,要求每个学生通过互联网与其他国家学生交流,并作为一门课程支规定。另外,他们还定期组织品学兼优的学生去发展中国家体验生活,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和发展潜能。布什政府还响亮提出“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教育计划,以此促进教育公平,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学校里我们看到:班主任办公桌就放在学生教室,与学生平等相处;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共同的参与者和学习者,教师对学生的个性表现充分赏识和宽容;教师对残障儿童给予极大的爱心和耐心,手把手地辅导学生学习和生活,学生人格受到尊重。总之,美国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教师的一言一行,处处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健康发展为核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到了实处。

三、工作建议

1、进一步理顺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加大政策落实力度,逐级明晰并认真落实县、乡、村三级办教育的责任,落实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职称评定、工资晋级等方面的管理权;中央和省级财政继续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解决县级财政对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使“以县为主”真正“主”起来;在县以下积极探索教育管理的新路子,取消以行政区划为单位成立的中心学校管理层,以农村初中为单位成立学区,按生源分片管理农村小学(教学点),进一步整合农村教育资源,提高管理效能和质量。

2、建立科学的教师培训、交流、考核体系,提高教师素质。尝试教师资格定期(可按教师年龄划线)复考制,促进教师知识的学习和更新,严把资格关;完善省、市、县三级培训机制,将大面积的继续教育与分批轮训、校本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强化培训考核,提高培训效果。教师编制实行以县为单位的总量控制,同时在教育内部成立教育人才交流中心,减少工作环节,促进教师合理流动。

第7篇:初中学校校本培训方案范文

全区确立了教育兴区战略,深入落实《*市*区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2020年)》、《*区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市*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规划(×-20__年)》。努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制定升学率及中职生源输送指标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及责任,制定中职招生奖励方案,激励学校积极开展工作,采取分解任务、纳入考核、考核督导等手段,竭尽全力动员初中毕业生升学,特别是动员初中毕业生报读中职和技工学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0__年,全区户籍高中阶段学龄人口数×人,在高中阶段学校就读人数×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居各县(市、区)前列,并超额完成市下达我区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生源输送任务。20__年,全区户籍高中阶段学龄人口数×人,在高中阶段学校就读人数×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居各县(市、区)前列,并超额完成市下达我区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生源输送任务。我区无职业技术学校,近两年无输送生源到珠三角地区就读的任务。

认真落实《*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推动各类教育协调发展。20__年底,全区幼儿园×所,其中区一级以上幼儿园×所;义务教育学校×所,其中省规范化学校×所;普通高中×所。

两年来,本人高度关心校长、教师队伍建设,经常过问了解校长、教师的学习、工作、培训情况。全区20__年选送校长参加任职班、提高班、高级研修班培训、预算管理专题培训及专题业务讲座等培训共×人次;选送教师参加 “知行中国”-班主任培训、校本培训研修班、骨干教师培训、新任教师培训、高中教师职务培训、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中级助学导师等培训共×人次。20__年选送校长参加专题业务讲座、提高班、高级研修班等培训共×人次;选送教师参加骨干教师、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中级、高中教师职务、“百千万工程”、新任教师、“代转公”教师等培训共×人次。20__年共有×名教师参加了支教、交流;20__年共有×名教师参加了支教、交流。同时,按照省、市“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派遣计划

,我区近二年接待了高校毕业生×人,并进行跟踪帮教。

两年来,我区按国家、省的有关政策按时足额发放教师工资福利,并做到“两个相当”。即农村教师与城区教师工资福利相当;教师与公务员工资福利相当,甚至教师略高于公务员。根据省、市文件精神我区出台了《*市*区区直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办法》等文件,逐步完善人事制度,有效地推动了师资队伍建设。

20__、×两年,我区共补充教师×名(含公开招聘、调入、代转公),但还是未能按省定编制配足配齐教师。各扣×分。到目前为止,我区代课教师的问题已全部解决。其中有×名代课教师转为公办教师,×人转岗、×人辞退。

二、投入与保障

两年来,全区财政性教育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提高。20__年,生产总值为×万元,财政总支出教育经费× 万元,占生产总值的×.× %。20__年,生产总值为×万元,财政总支出教育经费为×万元,占生产总值的×.×%,提高了×.×个百分点; 20__年,生产总值为×万元,财政总支出教育经费为×万元,占生产总值的×.×%,提高了×.×个百分点。

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在预算决算中有提高。20__年区财政总支出为×万元,预算内教育经费为×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 20__年区财政总支出为×万元,预算内教育经费为×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降低了×.×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20__年全球性金融危机,导致区财政收入下降,而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予以保障,因此20__年教育总支出占财政的总支出比例较大;二是20__年×月起取消借读费,教育经费支出也少了一部分,因此导致20__年教育经费总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有所下降),酌情扣×分;20__年区财政总支出为×万元,预算内教育经费为×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提高了×.×个百分点。

20__年全区教育财政拨款×万元,财政经常性收入×万元,20__年全区教育财政拨款×万元,财政经常性收入×万元,; 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率为×.×%,而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率为×.×%,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个百分点。20__年全区教育财政拨款×万元,财政经常性收入×万元,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率为×.×%,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率为×.×%,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百分点。

在校学生人均教育经费,20__年全区小学、初中、高中人均教育经费分别为×元、×元、×元,比20__年分别为×元、×元、×元分别提高了×元、×元、×元; 10年分别为×元、×元、×元,比20__年分别提高了×元、×元、×元。

学生人均公用经费, 20__年全区小学、初中、高中人均公用经费分别为×元、×元、×元,比08年的×元、×元、×元分别减少了×元、×元、×元(主要原因是20__年义务教育取消了借读费,五中工程款已偿还,致使20__年比20__年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有所减少),酌情扣×分;20__年分别为×元、×元、×元,比20__年分别提高了×元、×元、×元。

由于我区目前尚无公办中职学校,所以不存在以公办中职学校生均综合定额为主的预算管理体制。

全区已按要求实施了免费义务教育。20__年全区免费义务教育学生×人,免费金额为×.×万元。其中城镇学生×人,免费金额为×.×万元,本级财政承担其中的×%为×.×万元;农村学生×人免费金额为×.×万元,本级财政承担其中的×%为×.×万元.20__年全区免费义务教育学生×人,全部实现了免费就读,免费金额为×.×万元,其中城镇学生×人,免费金额为×.×万元,本级财政承担其中的×%为×.×万元;农村学生×人免费金额为×.×万元,本级财政承担其中的×%为×.×万元。上述区承担款项均全部到位并下拨学校。我区的城市教育费附加,由市财政局、市教育局根据市属各区的在校学生的比例进行分配,20__年为×万元,20__年为×万元。均于当年由市财政局下拨到区财政局,全部用于学校的基本建设及有关教育事业的开支。我区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总额每年为×万元,省核定其中×.×%,即×万元要用于教育。20__年×万元、20__年×万元区财政全额拨付了这项专款,主要用于偿还农村教育负债和学校基建支出,确保了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不低于税费改革前的水平。20__年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共×.×万元,20__年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共×.×万元,全部到位并按时下拨学校。校舍维修改造资金共×.×万元,其中20__年省资金×万,区配套×.×万,20__年省资金×万,区配套×.×万,这些资金全部到位。以上各专项资金,我们严格执行有关的财经规定和要求,做到规范管理,专款专用,区域内没有发生贪污、截留、克扣、挪用、挤占、抵顶各种教育资金现象。20__年×月,我区被授予“广东省教育收费规范区”称号。

三、改革与发展

20__年我区启动校舍安全工程,共排查、鉴定出c、d级危房面积×平方米,规划投资×万元,进行维修、加固、拆除重建。到20__年底,全区校安工程竣工面积×平方米,占规划的×.×%。投入资金×万元,占规划投资的×.×%。其中20__年竣工面积×平方米,占规划的×.×%,投入资金×万元,占规划投资的×.×%。20__年竣工面积×平方米,占规划的×.×%,投入金额×万元,占规划投资的×.×%。自20__年×月开展教育创强以来,我区不断加大布局调整力度,根据《*区城区中小学布局规划(×-2020年)》,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落实*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的意见》,撤消了*镇四个小学教学点(__)、__镇两个小学教学点(妙联、暖水)、*镇四个小学教学点(__),20__年×月将新华小学并入东岗小学,20__年×月将芙蓉山小学并入金福园小学,学校布局调整建设任务按期完成。20__年我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共有×所,×个教学班,学生×人。其中小学×个班,学生×人,平均班额为×.×人,初中×个班,学生×人,平均班额为×人。由于外来人口剧增,城区部分学校出现大班额,有×个班(其中小学×个班,初中×个班)未达到省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班额要求标准(小学≤×人,初中≤×人),比20__年(×个班)减少一个班。20__年我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共有×所,×个教学班,学生×人。其中小学×个班,学生×人,平均班额×.×人,初中×个班,学生×人,平均班额×.×人。由于外来人口剧增,城区部分学校出现大班额,有×个班(其中小学×个班,初中×个班)未达到省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班额要求标准(小学≤×人,初中≤×人),比20__年(×个班)减少一个班。全区各中小学校均按国家课程计划要求开设了英语课,×%开足了课时。其中城区学校一年级起就开设了英语课,农村学校三年级起开设英语课。全区学校均按国家要求配齐了多媒体电教设备,均开设信息技术课。全区镇中心小学以上各类学校通过光纤接入了基础教育专网,实现了“校校通”。全部学校的实验室装备、图书均达到教育部规定的标准。

全区已按要求实施了免费义务教育。20__年全区免费义务教育学生×人,全部实现了免费就读,免费金额为×.×万元,其中城镇学生×人,免费金额为×.×万元,农村学生×人免费金额为×.×万元, 20__年全区免费义务教育学生×人,全部实现了免费就读,免费金额为×.×万元,其中城镇学生×人,免费金额为×.×万元;农村学生×人免费金额为×.×万元。

20__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

率达×%;初中三年巩固率为×.×%,高于20__年的×.×%;“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为×%,与20__年持平;幼儿园共×所(民办幼儿园×所,企业办幼儿园×所),×-×岁幼儿人数×人,入园人数×人,入园率为×%,入园率与20__年持平,完成了市教育局下达的学前教育指标(入园率要求达到×%)。20__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初中三年巩固率为×.×%,高于20__年的×.×%;“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为×%,与20__年持平;幼儿园共×所(民办幼儿园×所,企业办幼儿园×所),×-×岁幼儿人数×人,入园人数×人,入园率为×.×%,入园率比20__年有所增长(20__年为×%),完成了市教育局下达的学前教育指标(入园率要求达到×%)。

我区高度重视巩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成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0__年户籍高中阶段学龄人口数×人,在高中阶段学校就读人数×人,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为×.×%,比20__年有所增长(20__年为×.×%),超额完成了市教育局下达我区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的指标。当年市下达我区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生源输送任务为×人,实际完成×人,完成率为×%,区教育局被评为当年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送生先进单位。20__年全区户籍高中阶段学龄人口数×人,在高中阶段学校就读人数×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比20__年增长了×.×个百分点,超额完成了市教育局下达我区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的指标。当年市下达我区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生源输送任务为×人,初步统计已超额完成任务,具体数据待市教育局职成科核实。

第8篇:初中学校校本培训方案范文

【关键词】中小学;数字化校园模型;轻量级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2―0057―05

一 中国现阶段的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状况

高等教育领域的数字化校园经过了二十年的发展,无论是项目建设经验、实现技术,还是管理策略、发展趋向等多个方面都已经有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成果。各大高校也纷纷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推进自己的数字化校园建设。越来越多的用于支撑校内数字化管理运作和各种信息服务的管理系统上线,如学生工作管理、人事管理、本科生教务管理、研究生管理、财务管理、学生收费管理、一卡通管理、科研管理、基建管理、房产管理、党团管理、办公自动化、信息门户等等。由于高校数字化校园的发展走上了正轨,国内已经形成了一套国家级的数据标准。而且,各高校也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发展面向自己学校的数字化校园数据标准[1]。

相比之下,中小学的数字化校园建设起步较晚。不过,10年来中小学数字化校园也有很大的发展。“校校通”工程于2000年10月25日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是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里程碑。自此10年,中小学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截至 2007 年底,普通高中连网率接近100%,初中学校连网率达到80%以上。 其中,城市初中学校连网率达到90%以上,农村初中学校达到70%以上,小学连网率达到70%以上,基本满足了中小学信息化教学需求。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进展[2]。随着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普及和完善,很多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进入了转型期。很多的学校都遇到了如下的一些问题[3]。比如,缺乏整体规划,盲目投资;重视硬件设施建设,忽视软件建设及应用;应用分散、信息孤岛;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尚待提高等等。在缺乏科学的建设模型的情况下,很多学校的数字化建设变得无所适从,“该往哪个方向走”是很多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头痛问题。有的直接借用大学的系统,出现使用困难的问题;有的建设了多批的信息系统,又出现功能冗余严重的问题;有的在使用不同公司的产品的过程中又发生数据兼容的问题。这样一来,虽然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是所得绩效收效不大[4] [5]。

二 面向中小学的轻量级数字化校园建设模型

虽然高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有成熟的模式和成功的案例,但不能简单地照搬到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因为高校和中小学还是有一定差异的。首先是办学规模,办学规模的大小决定了用户数量的差异,大学全校的师生都是以万级计算、学院多、专业多、管理部门庞大;而一所中小学的老师学生加起来也只能是按千级计算,只有部分特别大规模的中学会超万人,管理部门也非常小,有的小学甚至才50多个老师。再有是资源差异,高校拥有雄厚的资金、强大的技术团队;大多数中小学不可能拥有庞大的资金进行浩大的工程和探索性的建设。而且,学校的信息化技术负责老师通常还只是由信息技术教学的老师兼任。

但是,高校和中小学的数字化校园性质是一样的,就是面向教育管理信息化。所以,在某些建设理念上,是可以借鉴高校数字化校园的。为此,我们借鉴高校数字化校园模型[6],定义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模型,如表1:

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该模型。其一,是构成内容。在此模型里面,我们把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结构划分成三个方面的内容:硬环境建设、软环境建设和管理与文化建设,每个方面里面都包含了相应的系统或者模块。

在硬环境建设方面,学校大多已完成大部分的模块,如果资金条件比较充裕的学校可以考虑配套校园一卡通系统。

在软环境建设中,我们划分其为三个子部分,包括数字化协同交流、数字化教学和数字化管理。中小学的协同交流除了包括校内工作上的协同交流,同时还包括学校与家长、学生之间的交流。在数字化教学里面,教学资源积累是当前很多学校正在努力的方面。我们需要用平台把这些资源有序的组织和管理起来,而且校校之间教学资源平台能够互通和共享,把资源的利用价值最大化。学生在线学习平台有利于辅助学生进行课后学习和课余知识拓展。数字化教学除了有面向学生的部分,还需要有面对教师的部分,通过教育技术培训与学习平台可以对教师进行校本培训、协助教师解决疑难问题,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数字化管理是数字化校园里面很大比重的一块,其目的是希望通过信息技术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所有模块贯穿学校管理中学生、教师、教务、校产、财务、图书馆、科研、实验、档案和后勤多个方面,如表2。

学校的统一门户、统一认证目的在于把学校里面不同的异构的系统进行整合,使得用户用一个账号就可以方便在门户里面使用不同的系统或者资源,所有的信息都整合到门户、教师工作台,便于用户使用学校内的各种资源。

其二,数字化校园不仅仅是一个平台、一套软件,还是一个学校的管理策略。要实现数字化校园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进行管理与文化的建设,促进数字化校园的不断完善,提高学校信息化的气氛。所以,我们提出需要建立一系列的制度,包括规划如何发展,建立数字化校园的绩效评估制度,建立多维的安全体系,对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进行分责、落到实处,建立考核和培训制度,提高学校人员包括教师、学生和家长的信息化水平。

其三,该模型在高校的应用中,可能每个小块都会建成一个业务复杂、架构庞大的系统;但是中小学未必需要这样建设,而应该更注重以精为先,着重灵活,适合以轻量级的“模块”逐个上线。同时,此模型并非要求学校都一定要完全的实现以上的模块或者一次性的实现以上的所有模块,也不是非要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进行建设。由于每所学校都会有自己的特色和文化,因此也可以为建设的顺序列一个优先级,比如在数字化管理里面,学生管理、教师管理和教务管理是学校的首要任务,可以优先建设。一般来说,大部分的中小学都跟大学的情况有所不一样,他们没有强大的技术团队,能投入的建设资金也有限,跟大学百万级甚至千万级的投入是无法比的。所以,建议不同的学校可以摸索自己的建设方式,包括多使用开源技术和开源产品。高校的建设中出于对服务保障的考虑,还未能全面放心使用开源软件。但中小学可以勇敢尝试,这样一方面减低了成本,也便于学校负责网管的老师有充分的社会技术支持。在数字化协同方面,中小学相比高校应该增加对家庭、家长方面的协同交流部分。

三 东莞某小学的实践案例

1 A小学的信息化现状分析

A小学是一所典型的珠三角地区小学。经过近几年的努力,该校在硬件环境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配置了一网通/D时代多媒体综合校园网,实现了计算机局域网、双向电视教学网、智能广播网和数字监控网的数字化多网合一。并按15教学班配置了全数字多网合一多媒体教学终端,初步实现了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同时,该校也建设了一批信息化应用系统。比如班级管理平台、家庭教育网、后勤报障系统等(如表3)。但是,随着建设“量”的积累,学校的信息化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与瓶颈,并有“质”的提高的需求。

其一,学校使用腾讯通作为校内协同通信的软件,校内的老师上班的时候都会启用腾讯通1。并且,他们通过腾讯通把校内的各个信息系统进程整合集成,把腾讯通扩展成老师的集成的工作台。可是,在这个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难,比如腾讯通作为一种C/S架构的通信软件,在与Web的交互上显得非常吃力。同时,腾讯公司的二次开发接口也是有一定限制的,不能完全实现学校的需求。而且学校的已建系统都由不同的公司、不同技术框架来实现,建设的历史时期也各不相同。有的是C/S架构的软件、有的是基于B/S的系统;有的是PHP开发的,有的是ASP开发的。有的是用Acess数据库,有的又是用MS SqlServer。部分系统仅是一个基本的静态网站,并非真正的动态业务系统。这些异构的系统要在腾讯通上做整合以及实现单点登录是不可能的。

其二,A小学虽然建设了相对现代化的信息化设备与环境,但是教师的教育技术水平的慢于信息化的步伐。老师们还未能充分的应用这些新资源、新技术到教学工作中。

最突出的问题是,学校虽然知道需要建设更加多的业务系统来贯穿校园的管理流程,但是应该建什么、如何建、实施策略是如何,缺乏科学的统一规划。

根据对A小学的调研与分析,学校信息化主要存在如下一些的问题和需求。而这些问题就是当前中国中小学信息化所遇到的普遍问题,具有普遍的意义。

第一,学校从信息化的硬环境建设转型到软环境的建设过程中,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缺乏科学指引。学校十分渴望加强信息系统建设,用于支撑校内的管理业务。但是需要建什么系统、应该建立什么系统、如何配套系统没有明确的规划。致使部分已建系统的一些业务功能重叠。

第二,学校信息系统的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学校已经建了多套应用系统,但是由于是多个不同的公司在不同时期建设,所用的技术框架都不一样。通常有多套用户系统并存。致使一个用户登录校内不同的系统需要多套用户密码。

第三,学校的资金有限,不能购买大型软件系统,也不能长期让公司外包建设校内的信息系统。学校希望能建立自己的技术力量,发展面向本校的数字化校园环境。

第四,学校已经初具完备的数字化校园环境,支撑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发展。但是,由于师资水平有限,学校缺乏提高校内老师发展自身现代教育技术的平台。对于如何充分使用校内的现代教育技术资源,如何解决课件制作中遇到的问题,缺乏指引,没有充分发挥数字化校园的效益。

2 面向中小学轻量级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解决方案

针对A小学的具体情况,基于前面提出的模型,我们设计了一个轻量级数字化校园建设解决方案,如图1。

首先,是在数字化管理方面。我们规划了数字化管理的校务系统平台,在此平台上逐步上线各管理模块,包括OA办公、协同邮件、教务管理、学生管理等。当所有这些模块都上线运行后,实现校长综合管理的功能,并实现移动办公的功能,使得校长能随时了解校内运作的情况和数据。

其次,是在数字化教学方面。Moodle(魔灯) [7]是流行的在线教学平台[8],很多教育技术研究者和教师都组织了相关的俱乐部,一起学习和研究如何把平台更好的运用到教学里面。

学校原来是使用简单的FTP技术来实现校内资源共享的,我们则规划学校装配一套教学资源平台,更加有效科学的管理学校的数字化教学资源。

校园帮助台是一个面向问题的知识库,里面不但存放了教师制作课件的问题教程、如何使用校内数字化资源的指南、学校管理政策指引,还增加面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常见问题,还包括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常见问题。当所问的问题没有答案,系统管理员和相关负责的老师会对问题进行整理和回答。此平台一方面帮助老师提高教育技术水平,另一方面服务了学生和家长。校园帮助台的实现方案也有很多选择,比如wiki系统、phpMyFAQ[9]系统、helpdesk等等。

然后,是在数字化协同交流。UcenterHome[10]是国内一个SNS社交活动平台,它能够帮助实现教师的个人空间主页,班级的的空间主页学生的个人空间主页和家长的空间主页,提供的很好的交流平台,可以起到增强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互。在校内协同工作和邮件服务方面,我们采用国际流行Zimbra[11]协同工作平台,它能够实现多人的文件共享,协同编辑、即时通讯和邮件服务等功能。

再有,一所学校除了学校的主页,其实还会陆续有建立其他专题网站的需要,比如,党建网站、特殊活动主题网站等。在我们的方案里,是采用开源的CMS平台来帮助学校建立一系列的网站。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学校在人力紧张的情况下,快速的创建完整的网站,帮助学校拓展校园文化、提高学校形象的对外信息开放。现在,国内外有很多开源的CMS方案,比如Joomla[12]和Magnolia[13]等。

最后,是全面整合。学校本身已经有一些信息系统在运行,又加上了我们规划建设的模块。需要对所有这些异构的系统进行整合。我们应用单点登录统一认证的技术,把已有的系统集成到校务系统平台上,使之前各离散的异构的信息系统整合到一起,形成统一的平台。我们使用的是基于CAS[14]的统一认证框架,统一认证的登录口就设置在学校的门户上。

校务管理平台与学校的主页有服务接口,使得一些教务信息、办公通知可以通过教务系统直接到学校的主页上。而整个方案的统一认证入口就设置在学校的主页,所有的学生、家长、老师通过主页进行身份认证,系统根据用户的身份权限识别能看到的资源内容和功能,比如只有老师的权限能够看到校务管理平台的入口、而家长的看不到。

最后,学校基于模型上层关于“管理制度与文化建设”的内容讨论和拟定相关的数字化校园规定和发展规划文档。

3 整合方案的主要优点

本方案主要具有如下的特点:

第一,对学校数字化校园有一个统一的整合规划,明确了各个业务系统职能,同时为日后发展新增业务系统提供方向。

第二,对于现有的各个异构的业务系统,建立了统一认证机制。通过门户的统一认证平台,让用户只需要一套账号密码就可以在不同的系统上切换。有利于日后建立面向用户的管理工作平台。

第三,方案大量采用开源框架和技术,一方面降低投入成本;另外一方面,依据其广泛的技术支持,便于学校培养出自己的技术人员。在此案例中,使用开源的Zimbra能够让A小学摆脱无法扩展腾讯通的瓶颈,让学校能够根据自身情况扩展特定的功能而不受商业产品的束搏。

第四,建立了现代教育技术支持平台,提高数字化校园的应用绩效、提高校内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

四 总结

当前的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大部分完成了硬环境建设,正在向软环境建设转型。很多学校都遇上了软环境建设的问题。本文提出面向中小学的轻量级数字化校园建设模型,此模型基本覆盖了中小学校园管理的各个方面,有利于指引此阶段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同时,本文所提的模型已经应用到解决A小学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和规划上,为此模型的实际应用提供了一个实践的案例。

腾讯公司的企业即时通讯工具,rtx.省略。

参考文献

[1] 蒋东兴,宓,郭清顺.高校信息化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8):27-30

[2] 张敬涛.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未来发展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9,(1):5-8.

[3] 雷静.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问题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30):3-4.

[4] 陈明选,王健.中小学信息化建设项目投资绩效评价的理论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6,(2):16-19.

[5] 王运武.中小学数字校园优化发展的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10,(4):59-62

[6] 蒋东兴,王进展,袁芳,褚庆军.数字校园校级统一信息系统建设研究与实践[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s1):12-15

[7] Moodle[OL].省略.>

[8]Dougiamas, M. & Taylor, P. Moodle: Using Learning Communities to Create an Open Source Course Management System[A]. Proceedings of World Conference on Educational Multimedia, Hypermedia and Telecommunications[C].2003:

171-178.

[9] PhpMyFaq[OL].

[10]UcenterHome[OL].省略/products/uchome.>

[11]Zimbra[OL].

[12]Joomla[OL].

[13]Magnolia[OL].

[14]CAS, Central Authentication Service[OL].

Lightweight E-campus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s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TIAN Chun-qing1 NIU Duan2 LIU Lu-tong3

(work and Information Center,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275,China; 2. School of Educatrion,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zhou 510275, China; 3.Xixi Primary School, Liaobu, Dongguan, Guangdong 523400, China)

Abstract: Most of China'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have already built the basic e-campus infrastructure. How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infrastructure and mainta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the key problem that these schools now confront. A Lightweight e-campus model which aimed at proving a solution to this problem was proposed in this article. This lightweight model covered nearly every aspect of e-management and teaching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 case showing how to use this mode was also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 The model and the case could be used as a source of reference for similar schools.

第9篇:初中学校校本培训方案范文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全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会议。今天的会议是在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全面铺开并取得阶段性成果、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即将实施的背景下召开的,是对全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一次全面动员和部署,对于巩固义务教育阶段的课改成果,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我市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会议结束前,我讲几点意见。

一、认真回顾,进一步坚定做好高中课改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20**年,教育部在全国启动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根据省教育厅统一部署,从20**年秋季开始,我市义务教育阶段所有中小学全部进入课程改革实验区,全面实施新课程。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三年来,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实验学校、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的实验工作启动平稳,工作扎实,措施得力,抓住了重点和难点,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领导重视。课改实验工作普遍受到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各地各校加大教育投入,实施了坚强有力的领导,做到了组织机构健全,有计划、有措施、有保障。

二是精心组织。师资培训工作扎实有效,教育科研工作积极推进,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正在深入开展。

三是构建体系。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治理体系初步形成,提高了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建设与治理能力,基本形成了教材和教辅资料编写、审定、选用的良性运行机制。

四是形成氛围。关注、支持课程改革的良好氛围正在形成。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实验区和实验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宣传课程改革,社区、家长共同参与新课程建设的氛围逐步建立,课程改革得到了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关注。

五是变化喜人。基础教育朝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目标,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行为正在逐步形成,共同学习、平等交流的师生关系逐步建立,“享受学习”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学生的真切感受,有利于教师成长的教研、培训活动广泛开展,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的科学考试评价制度开始探索,考试的内容与形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综上,几年来,我们在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中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如重视师资培训,重视加强科学研究和专业支持,重视评估监控和交流合作,重视社会宣传和营造氛围等。这些将为推进高中课程改革提供有益经验。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熟悉到,义务教育阶段课改实验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如:进一步转变观念,进一步均衡发展,进一步强化队伍建设,进一步建立课程评价体系,进一步提供保障条件等。但是,我们究竟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我们究竟取得了宝贵的经验,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高中课改也一定会开好头,起好步,同样取得明显的成效。

二、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做好高中课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高中课程改革是顺应国际潮流的必然选择

从全球教育发展趋势来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无论是反思本国教育的弊端,还是对教育发展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往往都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入手,通过改革基础教育课程,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美国《**年教育战略》提出“学生4、8、12年级毕业时有能力在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和地理学科内容方面应付挑战”。英国1999年颁布新一轮国家课程标准,提出要通过课程教材的改革和实施,实现学生在精神、道德、社会、文化4大方面的发展目标,把握交往、数的处理、信息技术、共同操作、改进方法、解决问题6项基本技能。日本从20**年实施新课程方案,其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突出4个方面,即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和提高国际意识,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为学生把握本质的基本内容和个性发展创造宜人的教育环境,鼓励每所学校标新立异、办出特色。我国台湾地区,**年颁布的九年一贯制基础教育课程新标准,把人、自然、社会作为有机整体,用整合的观点规划课程,提出着力培养学生科技与资讯、主动探索和研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把表达、分享等10大能力作为教育培养的具体目标。一些有远见的国家和地区,都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强国力、积蓄未来国际竞争实力的战略措施,加以认真推行。

(二)高中课程改革是体现国家意志的客观要求

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来看,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和要害环节。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实现教育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只有在课程改革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素质教育的推进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1999年1月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和同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都提出了改革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研制和构建面向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的任务,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启动。20**年,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进一步明确了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提出了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年,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验和推广工作进行了布署;20**年5月,省教育厅下发《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从今年9月起,全省进行高中新课程实验。在此期间,为了确保高中课改工作的顺利进行,在20**年全国课程改革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之后,我市已经提前开始工作,成立了市和各辖市区、部委办局分管领导担任小组成员的常州市高中课改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推进我市高中课改工作;同时,市教育局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常州市普通高中课改实验方案》、《常州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师资培训方案》等规范性文件,省常中等5所学校全面启动高中课改试点工作,为即将进行的全省高中课改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三)高中课程改革是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机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1.课程改革是一项重要举措。目前,全社会都在讲科学发展。什么是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是科学发展。教育系统怎样科学发展?应该熟悉到课程改革是教育系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要坚持科学发展,就要坚持课程改革;要坚持内涵发展,就要坚持课程改革;要实施素质教育,就要坚持课程改革。

2.课程改革是一次重要机遇。有的校长说,我想实施素质教育,苦于没有机遇,而现在课程改革就提供了这样的机遇。叶澜教授在常州二实小搞的新基础教育很不轻易,原因在于它是一个学校在做。即使有几个学校在做,没有大环境的支撑也很难。但是,从今秋起,全省所有高中都进入课改实验区,小学四个年级,初中第二轮启动课改,这种大环境对于推动高中课程改革无疑是千载难逢的契机。在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三年实施的基础上从事高中课改,我们应该确立机遇意识,把实施高中课改作为高中阶段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

3.课程改革是一个重要载体。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最核心的内容。因此,在研究教育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问题时,都离不开课程改革这个载体。我们必须牢牢把握高中课改的方向,坚持课改不动摇。

(四)高中课程改革是教育系统一场要害的、深刻的、系统的革命

课程改革是一场改革教育系统制度、运行、思维和评价方式的要害的、深刻的、系统的革命。

从课程目标来看,以前是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今后要以人的发展为中心。

从课程治理来看,高中课改实施以后,今后的课程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课程,教师要负责指导学生的选修和选班。同时,不但要努力挖掘、开发校内资源,还要建设、整合和利用校外资源;另外,要有效利用互联网的健康资源,切实为课程改革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

从组织方式来看,课程改革实施后,原有的教学组织治理要打破。从高二起,将要实行“走班制”,就是学生背着书包找课堂;还要实行“学分制”,每个学生由于爱好爱好不同,选择不同,将拥有一张有别于他人的课表;考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学分要求,但只要修满一定的学分就能毕业;高中课改假如真正实施到位,延续数百年的班级制、学年制的历史将要改写。

从课程评价来看,新课程重视过程评价、综合评价和开放评价。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成长记录袋,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思想、行为等轨迹;评价不仅局限于知识层面,还涉及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评价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仅有教师评价,还有学生互评、社会评价,考试评价中不仅有学业成绩,还有综合素质测试。

从队伍建设来看,由于实行模块式教学和学生自主选课,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学校的教师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新课程要求,一所高中要开设数十至上百门选修课,从理论上来说,只要学生有需求,学校就必须开设相关课程,但实际情况是我们的教师队伍目前还很难完全适应,新课改对教师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装备保障来看,面对新课程改革,我们的实验室、图书馆、电教和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等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

高中课程改革没有现成的经验,但不答应失败,因为它牵涉到高中学生的每一个家庭;高中课改可以逐步推进,逐年提高水平,但学生没有机会再来;一个高中校,高二、高三老课程,高一新课程,任务繁重;新高一三年以后是否参加新高考,老师们迷惑不少,顾虑很多;高中课改是一次机遇,锻炼队伍,更新观念,脱胎换骨彻底革命,但同时也是一次严重考验,更是一次重新洗牌的严重挑战,必须认真对待,认真思考,及早筹划,及早启动。

三、明确目标,进一步提高高中课改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今年及今后一阶段,我市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构建特色鲜明、布满活力的常州普通高中课程新体系,为建设教育强市、推进“两个率先”提供有力支撑。当前,要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要抓住四大重点。一是重点加强学习和培训。普通高中教师是新课程实验工作的主要参与者和具体实施者。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利用和挖掘教科研部门和师资培训部门的资源,认真组织教育治理人员和广大校长、教师学习新课程理论,积极参与省、市级培训和校本培训,努力将通识培训、课程标准培训、教材培训结合起来,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培训,真正实现“全面培训、全员培训、全程培训”的目标,使高中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与高中课改得到同步提高。二是重点提高课程实施水平。三星级以上学校要开设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全部必修课和选修课,形成优质的学校课程和研究性学习项目;要高度重视新开设的技术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好职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实习基地作用,使学分制和选课制有序推进,取得成效。三是重点探索新课程治理机制。学校是课程改革的主体,校长是学校课程实施的第一责任人;学校要成立课程指导委员会,组建各学科课程小组,认真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探索适应模块化教学特点的、行政班与教学班相结合的教学组织、治理新机制。四是重点推动学校主动发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围绕服务课改,进一步转变治理方式,帮助学校自主发展,增强活力;学校要将高中课改纳入三年发展规划,既实事求是又勇于探索,努力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品牌。

二要密切关注农村地区高中课程改革。要对农村高中的办学条件及队伍现状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和判定,努力加大对农村高中的领导和支持力度,大力加强校际之间的合作,城市地区条件好的高中要帮助扶持条件相对较差的农村高中,通过联合开发、共享资源、互聘教师、互认学分等形式,支持农村高中的课程改革,确保全市高中教学质量稳步取得提高。

三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于高中课改,熟悉上要到位,培训上要抓紧,措施上要严密,步骤上要慎重,确保高中课改健康地扎实地推向前进,以求实效。

四、加强领导,扎扎实实地推进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要加强领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绝不仅仅是教育内部的事情,它涉及经费投入、硬件保障、队伍预备、资源整合、环境氛围等,需要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市和各辖市区都要成立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由政府牵头,各部门参与,定期研究课程改革的重点难点问题,各级各部门要真正把课程改革摆上位置,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作为贯彻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的具体措施来抓紧抓好。

二要各司其职。教育部门要将高中课改工作作为当地教育工作的重点工作,仔细思考、认真谋划、具体部署,迅速抓上手,出实效。各校校长是高中课改的第一责任人,要深入课堂,深入实际,把握第一手资料,争取对高中课改的发言权和把握领导的主动权;发展和改革委要把高中课改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来研究;财政部门要把高中课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安排课改专项经费,确保教师培训和必要的实验基础条件;机构编制部门要根据课改的形势要求,合理核定高中教职工编制,加强编制治理;物价部门要加强高中收费的核定与治理;新闻媒体等要加强宣传,形成全社会理解支持高中课改的良好氛围;各相关部门要结合本部门的职责,对高中课改给予支持,作出努力。

三要强化监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督导团要建立对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专项督导制度,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纳入对政府教育工作督导和对普通高中办学水平评估体系,强化对各地新课程实验进展情况的监管;要加强对基层实施新课程的调查研究,确定定点联系学校,及时发现问题和总结经验;要定期组织课程改革的工作交流,树立典型,激励先进,推动本地区课程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