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统文化的方式范文

传统文化的方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的方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统文化的方式

第1篇:传统文化的方式范文

【关键词】高校;武术教学;传统文化

一、高校武术教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意义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在5000年的发展过程,从不同历史阶段文化累积起来的,反映了中国不同时期的政治和经济特点,具有其他文化无可比拟的传承性,也是中华文化精神和知识发展的综合。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仅存并且在不断发展的国家,中华民族文化已经的影响已经深入到了国家和人民的每个角落,对人民意识、语言和行动等方面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武术是以中华文化理论为基础,以技术攻击方法为基本内容的体育形式,中华武术并非简单的拳脚争斗,而是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以达成自我保护和强身健体的目标而进行的一种武术活动。中华武术包含着大量的创通文化因素,其发展进程与中华文化的发展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是中华文化的一种独特文化现象,中华武术的发展可以称得上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想要学好中华武术,不单要有扎实的身体素质,更要领悟中华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和自我修身融入到武术当中,在掌握武术技能的同时,也能全面提高自我修养和素质。对于大学生而言,为了建设和推动国家的发展不仅需要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有强健的体魄,因此在大学的学习生涯中,要注重中国传统武术的学习,从传承传统文化和增强大学生身体素质两个方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水平。

二、高校武术教学中的传统文化体现

中国传统武术中包含着大量传统文化因素,如“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强调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武术既要注重人身体素质的修炼,也要讲究精气神的训练,要求习武之人形神兼备、身心俱修,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如形意拳讲究的六合:手与足合、腰于膝合、肩与胯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就是天人合一、身心协调的应用。

(一)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精神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在我国历史中有许多英雄志士都留下了爱国主义的痕迹。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为己任”之类的爱国诗词,或是名将戚继光、岳飞等的壮烈事迹,都能够表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爱国主义的气节。一个缺乏尚武精神的民族不仅难以发展,更o法成为立足世界之巅的强国。只有通过弘扬传统武术,推崇“正道直行、崇尚气节”的精神,才能使中华民族拥有与世界诸多强国争雄的资本。激励人民面对民族和国家的压迫,敢于奋起挑战,为了心中所坚持的正义,不惜做出牺牲,在民族危亡时刻挺身而出,只有敢于反抗的民族才能称之为一个强大的民族。而在高校中进行传统武术教学,正有利于发展民族精神,增强每个人对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个人的社会责任感。

(二)培养学生传统道德精神

中华民族具有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特点,这种精神在中华武术上得到了发扬光大。习武之人在长期坚持不懈的锻炼之中,会养成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精神,磨练了习武之人的意志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大学生在武术学习的过程中,虽然不会像正统的习武之人那样辛苦,但依然可以体会到武术学习过程中的艰辛,对大学生自强不息、敢于拼搏的精神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在中华武术中,除了技击技巧等方面,还有武德的存在。武德是中华武术中对于传统道德观念的体现,所谓习武先习德,传统武术的门派中都把武德放在了极高的位置。会教育弟子们尊师重道,不可恃强凌弱。在武当和少林等武林大派中都有戒律的存在,作为约束弟子行为的准则。在高校中,可以通过武术教学的方法,培养大学生遵纪守法、尊师重道、重视礼节等多方面道德素质培养。

(三)体现中国传统武术养生特点

中国武术的最终目的并非杀伤,而是强身健体。中国文化更加注重个人的修养,宣扬中庸思想,淡泊名利,重视养生和延年益寿。中华传统武术也受传统文化影响,将健身与长寿思想融入其中以中医的理论想为依据,丰富了中华武术的方法和内容,也从促进了武术的观念和意识的形成。大学生进行传统武术的学习,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高校武术教学和传统文化的结合方式

(一)创造良好的武术氛围

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武术课,或在体育课范畴中进行武术教学,教学内容大多为简单的简化太极拳等,这些课程的设立对于大学生学习武术有着良好的推进作用。学校和社会各界应该重视和大力支持大学生进行武术文化的学习,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武术氛围,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方面发展。

(二)加强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中的武术教师都有一定的吴书记处,但对于武术文化的了解往往不多,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更加贫瘠。教师要加强自身综合素质学习,深入了解传统文化与武术文化的练习,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从多方面对于武术的教学能力进行提高。

(三)培养学生竞争和拼搏意识

武术除了其修身养性的作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拼搏意识。武术来源于冷兵器时代的军事训练和作战,每一个动作都有其竞争作用体现,对于中华武术的学习,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拼搏竞争意识,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和创新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结语

中华传统文化历经5000年的发展和积淀,文化广度深远,而武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由学生进行继承和发展。在高校武术教学过程中,应当着重结合武术与传统文化,为学生展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学生成为继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栋梁,提升学生精神和身体多方面的综合素质。

作者简介:李平(1974-),女,汉族,籍贯:湖南长沙市,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传统体育,单位:湖南警察学院。

参考文献:

第2篇:传统文化的方式范文

Abstract: In China''s 5000 years of civilization history, all the peoples and regions had formed a colorful, different styles of local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traditional local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cultures. With its unique talents and cultural inheritance featur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Effectively using university resources and actively guiding the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the effective ways to promote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关键词:高校;地方传统文化;十七届六中全会;传承;创新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local traditional culture;the sixth meeting of the seventeenth central committee;heritage;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9-0220-02

0引言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也是国家软实力发展的战略基础。文化传承与改革创新是我们这个时代必须直面的使命。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鲜明地把文化传承创新作为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明确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描绘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在这其中,作为保存、传承、传播和创造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大学承担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

我国在上下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历史中,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了灿烂夺目和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不同地域的传统文化都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炽热的思想感情、独特的人文情结。地方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地方传统文化深刻体现着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精神、观念、习俗、情感以及审美情趣,是当代大学生了解、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最好的文化资源。因此,高校是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阵地。

1高校在地方传统文化中的传承与创新功能

1.1 大学生是地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最佳主体当今世界是个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中西文化的交融、碰撞构成了当今世界的文化主题。在过度注重经济发展、社会转型过程中,中华民族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尤其是较偏远地区的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保护现状不容乐观。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涌入,中国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也潜移默化地发生了一些变化,对西方文化的过度推崇,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地方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是培养、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树立民族自豪感的重要因素。

大学生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锐意进取的精神和勇于创新的热情,让他们接受地方传统文化必然引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唤醒他们的民族自信心,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关注,培养大学生的民族文化精神和爱国爱家的情怀,也逐步培养起地方传统文化艺术的欣赏群体和传承者,这是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创新上的巨大潜力所在,也是推进中华民族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根基所在。因此,大学生是地方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最佳主体。

1.2 高校教育工作者是地方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最重要力量

文化是国家的根脉,高校在人才培养、文化研究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方面高等教育工作者是高层次文化主体,他们生产方式和劳动成果就是在传承和创新文化,因此决定了大学具有引导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的足够资源和实力。另一方面高等院校大学本身就是社会中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最集中、技术和科学密集度最高、文化主体水平最高、社会影响力最强的重大文化平台之一。高校既是培养高级文化管理及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又是智力、技术密集型的文化产业资源聚集地,也天然决定了高校具有发展文化事业的直接关联和优势。高校教育工作者是教育的主导者、优秀文化的倡导者,也是文化研究的引领者,所以他们具有对地方文化的传承具有优越的条件,因此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地方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最重要力量。

1.3 校园文化环境是地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优秀场所高校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历史传统、环境、氛围、校风、道德规范、规章制度、人际关系及行为方式等因素的总和。校园环境对学生的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影响,校园环境同时具有传承地方传统文化的功能。因此,端正学生地方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学校环境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地方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也是地方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优秀场所。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地方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具有生命力的成分,经过提炼,加以发扬光大;另一方面我们又要宏扬创新的精神,积极开发创新,让地方传统文化在的校园特色文化中体现新的时代气息。

2高校在地方传统文化中的传承与创新途径

第3篇:传统文化的方式范文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西方竞技体育;中西方传统

[中图分类号]G8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24-0075-02

文化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发展和生产方式相联系的,社会发展决定了文化的发展。随着历史的演变、体育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源于古希腊、古罗马的西方传统竞技体育文化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冲突与矛盾,研究与探讨中西方传统体育文化的冲突与互补就显得非常有其必要性。

一、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与西方传统竞技体育文化的冲突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传统竞技体育文化是世界文化中两个根本不同的体系,1840年中英以前,两者是各自独立存在与发展的,没有明显的冲突与融合。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西方列强炮舰政策下新航路的开辟和国际间交流的日益频繁,特别是由于西方列强在近代中国的侵略和扩张,使得两种文化的冲突和斗争日益加剧,两种文化开始正面交锋,它们在交流中的对立是绝对的。

(一)文化与体育价值观的差异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源于“天人合一”、阴阳、五行与八卦等理论,而西方传统竞技体育文化以西方哲学为基础,在重外在、重分析、重与大自然抗争等观念的指导下形成和发展。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整体观注重人体自身的统一性以及人体与自然界的和谐,带有某种类似经验性、直觉性、模糊性的特质,而西方传统竞技体育文化观则注重科学实验、解剖学、生理学以及现代医学等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另外,前者强调节奏、韵律、神韵、内涵、和谐,重朦胧、抽象、含蓄之美;后者则强调阳刚的力量与速度,注重外在与形体之美。

(二)对体育活动方式手段认识和理解的差异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一贯向着娱乐性、表演性、礼仪性的方向发展,注重个人修养,形成了以追求自身强健和延年益寿为目的的民族内向性格,融入了以身心合一、动静结合导引养生与武技的发展,但是体育运动中的竞争性却逐渐减弱了;西方传统竞技体育文化始终向着竞争性、惊险性、公开性、健美性等方向发展,强调更快、更高、更强,忽视了竞争中的道德教育,容易产生血腥与暴力。前者追求的是“健与寿”,而后者追求的是“强与险”。

(三)对待竞技体育的态度与胜负观的差异

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对竞技结果的态度与西方传统体育文化迥然不同。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为,从事体育活动旨在精神的培养和防病、祛病、延年益寿,这种作用主要靠自身的修炼与领悟来完成,而不是借助外力,更不是通过与他人的较量来实现,表现出自娱性的特点。这和西方体育文化追求更快、更高、更强,追求对抗和竞争,注重胜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中国民族传统文化提倡“胜固可喜,败亦无忧”。无论胜负都是对人生的一种体验、一种磨砺,都可以对人格的完善起一种促进作用,因此,胜负在对人的内在精神气度的培养上其价值是等量的。而西方传统竞技运动则提倡竞争,提倡超越对手、超越自然障碍,表现为重人体外在胜于重人格内在,注重人体本身的价值,通过人的肌肉运动,在各种力量的交汇中实现完美人体的塑造,进而追求理想人生的实现。其活动是在相互较量、相互比较的过程中完成的,竞技场上的姣姣者被视作偶像,被人们颂之为英雄。在西方体育文化看来,竞技场上的结果、成绩、名次直接影响到做人的价值以及人本身的尊严,成绩的好坏是成功与否的标志。

二、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传统竞技体育文化的互补性

体育文化的产生是一个长期孕育与演变的过程,其发展更是一个长期积累、选择、变异、冲突、交融、定型的过程,由于体育文化是一个动态的社会存在,所以,中西方传统体育文化在相互交流的同时,必然会相互吸收融合对方文化中的精粹部分。

(一)对伦理与道德观念的追求

随着市场经济与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出现了勃兴。在新的政治、经济环境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必要注入新鲜血液,因此,西方传统竞技体育文化中的追求竞争与实现自我价值的观念逐渐成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追求。与此同时,西方也有一些学者开始致力于东方体育文化精神的研究,试图从东方传统的处世之道和养生方法中得到有价值的启示,寻求解脱之道。

(二)相互借鉴和移植对方的优秀运动项目

中国传统民族体育运动项目包括气功、武术、龙舟、放风筝、打秋千等,开始被西方借鉴和移植,从而打破了西方竞技垄断的局面;而源自西方的体育运动项目包括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田径等项目已经深入人心,被中国普通大众所接受。

(三)中国传统养生思想与西方竞争观念的互补性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命观、健康观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保健体育观念,蕴涵着许多有关人体科学的丰富内容,包含身心统一、内外协调、动静结合等诸多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对于指导新世纪人类的健身活动,仍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而西方传统竞技体育文化所表现的竞争等观念又和现代社会的需要是相吻合的,逐渐地被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可和接受,中国民族传统养生思想与西方传统体育竞争观念存在着很强的互补性。

三、 中西方传统体育文化之间矛盾存在的意义

(一)体育事业发展与进步的动力

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的产生与发展都无法独自置身于世界文化的相互交流之外,文化的产生从一开始就是交流的产物,体育文化更是如此,是一种需要人们广泛参与和交流的休闲文化,在交流中吸收对方的文化精粹,为自己所用,从而推动了世界体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例如,西方的传统竞技体育文化篮球、排球、足球等体育项目备受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青睐,极大地促进了人民的身心健康,促进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二)维系体育文化发展的延续性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5000年发展历程的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不曾有过中断的文明,频繁的内部与外部之间的文化交流是中华文明保持勃勃生机的重要保证。虽然,中西方传统体育文化之间的交流从开始到现在只有几个世纪的时间,但经过不断地碰撞磨合,不仅各自有效地汲取和补充了新鲜的血液,两者文化的生命力也大为加强,从而有力地保证了各自体育文化的有效延续。

(三)调节各地区体育的平衡发展

各地区自然地理条件以及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差异使得世界体育文化的发展很不均衡,中西方传统体育文化之间的不均衡则更为明显,中西方传统体育文化之间的对立统一对于调节这种状况具有积极意义,两种体育文化各自汲取对方精华,吸取和借鉴对方的经验与教训,取长补短,相辅相生。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经过与西方传统竞技体育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开始注意自身与对方所存在的差距,着手促进民族地区体育产业的发展,经过和其他产业如旅游业等的联姻发展,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取得了长足进步,为力争达到与西方体育文化的平衡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对中西方传统体育文化对立统一的辩证认识

不同类型和模式的体育文化由于其价值观念的不同会发生冲突,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体育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并不是畅通无阻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传统竞技体育文化之间的对立统一是客观存在的,两者之间的冲突是集区域性、时代性、民族性、阶级性、集团性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体。

中西方传统体育文化由于各自发展水平的不同,西方传统竞技体育文化必然会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形成冲击,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必须做出多方位的调整才能应对西方传统竞技体育文化的挑战,找到两种文化发展的最佳结合点,有效地利用中西方传统体育文化的内在统一因素,这将有利于消除和减少两者冲突所带来的负面因素,促进各自健康、有序地发展。

五、结语

由于历史的原因,西方体育长期占据着学校和社会的主要阵地,民族传统体育却被排斥和忽略,使得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长期得不到有效发展和广泛传播,在推进全民健身和学校体育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地认识到中西方传统体育文化之间的冲突与互补,加速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挖掘、保护、整理、研究和推广。同时,对西方传统竞技体育文化中的合理和先进的部分进行加工改造,有选择地吸收和消化,融汇贯通,使历史悠久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倡导科学的西方传统竞技体育文化有机融合,互为补充,从而为各自文化良好持久地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芦平生,杨兰生.民族传统体育研究[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

[2]白晋.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与现代化中的民族传统体育[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5,(6):13~16.

[3]叶国志,胡小明.体育人类学与民族体育的发展[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23~25.

第4篇:传统文化的方式范文

关键词:发展地方文化;不可忽视;地方传统产业文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09-0111-02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地方文化,每个地方的每个产业都有自己的产业文化,每个产业生产的每种产品也都有各自的文化内涵。因此,我们要发展文化尤其是发展地方文化,不仅要大力发展地方的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而且更要重视发展地方各类产业的文化。既要重视现代产业文化的发展,更要重视传统产业文化的发展。

纵观人类社会的产业发展,无不是产业发展与文化发展的有机结合。产业文化应当是该产业众多企业及其产品的文化集合,具体包括产业中的企业文化及其生产的产品文化两个方面。当由众多企业所构成的产业与文化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的时候,其产品的物质价值和文化价值(亦可称之为精神价值)就会结合在一起,而使其产品具有了更大的升值空间。一个企业有了优秀的企业文化时,就会生产出优秀的产品,从而使其产品具有较高的文化附加值。产品的文化价值之所以可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是因为人们消费任何一种产品的同时,也在消费这个产品的文化。所谓的“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穿衣戴帽、各有所好”,说的就是人们在消费产品的同时也在消费文化,是在 “吃文化”、“穿文化”、“用文化”、“住文化”。而且在吃穿住用的“使用性”与“文化性”两者选择之中,一般情况是根据收入、身份、地位等多种社会文化因素所进行的“文化性”选择在先,而作为一般人共同具有的吃穿住用的“使用性”选择在后。再好的产品,只要不合口味,也不会去买;别人不认为好,但是合我口味,我也要买。这就是消费文化。现代人喜欢品牌产品,即使贵一些也愿意消费;没有品牌的产品,即使便宜很多,许多人也不愿意消费。由此可知,我们通常所说的品牌产品或名牌产品,其较高的产品价格之中,已经包含了许多的品牌文化附加值。

作为国民经济各类产业即无论是现代产业还是传统产业,都具有相应的产业文化潜力,都应该有一个产业文化发展的问题,值得我们重视与挖掘。而挖掘传统产业文化潜力与做强传统产业文化实力的关键,就在于挖掘传统产业及其产品的品质特色与品牌魅力。做为传统产业实力雄厚的一些城市或地区,具有巨大的传统产业文化潜力,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深入研究开发,扩大产业效益。具体讲应当在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一、应当在地方传统产业现有品牌产品文化元素的扩张方面作出努力

产品文化即产品的特色与精神,产品的品牌与商标,产品所能给予消费者的心理满足程度。所以,每一个城市或地区都应当充分发挥现有知名品牌优势,扩大知名品牌影响,大幅度提高现有知名品牌规模效益。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品牌产品优势,扩大品牌产品生产规模,壮大品牌产品文化影响,推动品牌产品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以知名品牌产品为依托,组建互利共赢的工业企业加工联合体或者是由知名品牌产品生产的多道工序组建成相互关联的企业集群,迅速提高品牌产品规模效益,凸显一个品牌带动一方经济强劲发展的大手笔。还可以加大标准化生产管理力度,在充分发挥现有知名品牌产品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新品牌、新名牌,以至于创建新的产品标准,不断提高区域工业生产整体质量水平,推进企业在创建品牌名牌产品方面狠下工夫。

二、应当在地方传统产业现有品牌企业文化元素的扩张方面作出努力

任何一种品牌产品,都是由品牌企业所生产的。知名品牌企业是知名品牌产品的“母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品牌企业,具有巨大的文化附加值,在各类用户及众多消费者心目中具有重要的购买倾向,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效益。因此,要求在加大地区现有品牌产品文化扩张力度的同时,必须加大传统产业现有品牌企业文化的扩张力度,以期实现传统产业文化元素挖掘的效益最大化。一是可以在科技开发专项资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等方面,加大品牌企业优惠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提高品牌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鼓励并表彰品牌企业积极创建名牌企业文化,扩大地区品牌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及其市场占有率。二是可以通过地方有关部门及有关担保机构积极协调,帮助解决品牌企业的贷款融资问题、技术问题和人才问题,鼓励品牌企业以大带小组建企业集团,带动非品牌企业快速发展,形成企业集群文化效应,加快品牌企业文化元素的积累与发散,为品牌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三是可以深入挖掘地方老字号特色餐饮与文化娱乐的厚重民俗文化内涵,努力焕发一批老字号乃至促发古老城区的新的活力,规划相应区域引导投资者恢复具有古建筑历史文化风貌的特色商业街,带动地方第三产业的发展。

三、应当在地方传统产业文化品牌宣传方面作出努力

任何地方的传统产业文化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积淀,意蕴凝重,且被人们所认可。但是“藏在深闺人不识”、“酒好也怕巷子深”,需要进行宣传推广。我们不仅要挖掘品牌,创立品牌,更要宣传品牌,保护品牌,发展品牌,还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学会使用品牌、经营品牌,让企业的无形资产保值增值,利用品牌带动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此,必须提高全社会尤其是企业的品牌战略意识,高度认识品牌文化发展工作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应积极搭建品牌宣传平台,加大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和品牌产业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和产业品牌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应当充分发挥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各种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地区品牌,使之报纸有字、电台有声、电视有影,全力打造创建品牌文化的社会氛围,全面激发企业创建品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应当在地方品牌与商标管理工作方面作出努力

一个地区的传统产业的文化潜力挖掘与开发,关键在于其品牌与商标的开发、创作、保护与传播,最终形成一个地区的名牌效应。所以,必须坚持在积极保护现有地方品牌商标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的品牌商标,不断扩大地方产品、企业、产业的特色文化。地方政府应当科学制定品牌商标发展的规划,按照“应用一批、申报一批、培育一批”的原则,注意筛选一批产品质量好、社会信誉好、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高、生产管理水平高、区域发展牵动力大的优秀产品、优秀企业,给予重点培育。制定培育品牌产品、品牌企业的梯队名单,实施分类指导,有序推进。

第5篇:传统文化的方式范文

[关键词]苔美术设计 创新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J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12-0073-01

美术设计代表了一种美学,它能给人一种视觉上和心灵上的冲击。我国美术设计的发展遇到了瓶颈,它没有很好地利用我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没有展现出我国特有的民族文化。美术设计的发展必须结合传统文化,这样才能将美术设计提升到新的高度、新的境界。因此,笔者要对我国传统文化对美术设计创新方面的借鉴进行讨论。

一、传统文化对美术设计创新的重要性

(一)传统文化为现代美术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无论哪个民族,在进行美术设计时都要将美术设计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更何况我国是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古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为现代美术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设计师的创作空间也变得更为宽广。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现代美术设计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

(二)传统文化扩展了现代美术设计的思维

现代美术设计师的创作思路和设计内容大部分来自于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元素,这些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元素能让美术设计师的创作思维得到拓展,变得更广泛、更细腻、更合理;同时,设计师们能在传统文化美术创作中培养发散思维,他们的美术设计创造力也能提高。

(三)传统文化促进了现代美术设计的变革

将传统文化因素加入到美术设计中,能促使现代美术设计发生变革。一方面,传统文化是美术设计创造的源泉,它推动着现代美术设计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传统文化是现代美术设计创造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现代美术设计才能进行创新。随着传统文化对于现代美术设计重要性的凸显,越来越多的美术设计师意识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美术设计中的重要性。因此,人们开始关注如何利用传统文化促使现代美术设计变革、创新美术设计。研究传统文化对美术设计创新的借鉴与启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传统文化对美术设计创新方面的借鉴及启示

(一)借鉴吸收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创新中求发展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美术设计师要对美术设计进行战略性创新,对于我国传统文化,设计师应当借鉴和吸收传统文化的优点,一方面,美术设计师要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弘扬,摒弃不良传统;另一方面,要用创造性的思维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同时发展现代美术设计。设计师们要有效地利用我国有效的传统文化,以此推动美术设计的创新,而不是成为美术设计创新路上的一种束缚。因此,设计师们在进行美术设计的时候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结合起来,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既能体现时代特征,又能体现民族特征;既不与时代脱轨,又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对美术设计进行创新时,要有效地把握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正确的眼光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美术设计创新的作用。

(二)吸收多元化文化,使我国美术设计具有国际范

在美术设计创新中除了要借鉴我国传统文化外,还要借鉴国外优秀传统文化,并将这两种文化有效结合起来。这样我国美术设计创新就会变得多元化,变得更具有国际范,从而提高我国美术设计在国际美术设计中的竞争力与影响力,使我国美术设计在国际美术设计中占有一席之地。在美术设计新形势的要求下,我国现代美术设计不仅要兼具信息化、视觉化和现代化,还要通过国际交流来促进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与创新。因此,在美术设计创新中要考虑到国际化因素。设计师在进行美术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设计作品中,体现中华民族的特色文化;同时也要将世界优秀文化融入到作品中去,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才能适应新时代美术设计的要求,才能在美术创新中展现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三)注重传统文化教育,多元培养人才

当前,我国在美术设计教育中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如果要在设计作品中体现我国文化特色,就必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力度,注重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培养兼具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美术的人才。厚重的传统文化是现代美术设计人才成长所必须的土壤。作为现代美术设计人才,广博的文化内涵必不可少,这就需要美术设计者不断地学习历史、民族等传统文化,只有在丰富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将传统文化运用到现代设计中去。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吸收一些现代化先进的设计理念,构建一个既有民族特性又蕴涵时代意蕴的现代美术设计教育体系,多元化培养现代设计人才,使美术设计创新在传统文化的中汲取营养,打造出一支富有现代设计美术的新主流设计人才队伍。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美术设计创新中,要坚持借鉴、吸收我国优秀文化;吸收世界多元化文化、体现中国特色;同时要注重传统文化的培养,这样我国美术设计才能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第6篇:传统文化的方式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继承;现状;方式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继承的意义

首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对历史精华的再吸收,有利于今天社会的发展。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没有其根植的文化土壤,那么其发展也会因为缺乏历史积淀而缺少根基,所以说,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一系列传统,而今天的传统文化发展,就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择其有用而用之。而通过对我国的传统文化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不管是孔孟文化,还是治国理政之道,其中都有对今天国家和社会发展有影响的内容,比如今天提倡的“和谐”,就是从我国传统文化中提取的。所以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对历史精华的再吸收,有利于今天社会的发展,这也正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继承的意义所在。其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对历史的尊用,是中华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保证。一个不尊重自己文化的国家,是很难获得其他国家的尊重的,特别是对于我国而言,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小到对人的规制,大到对国家管理的惊醒,这些内容千百年来不断影响着中国人,所以这就更要求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尊重,这样才能让优秀文化传承,并用中国文化影响世界。所以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对历史的尊用,是中华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保证,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继承的意义之一。

二对中国传统文化继承的现状

我国始终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所以说,在传统文化的继承方面,我们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方面,对传统文化的宣传逐渐增多,比如在今天,我们经常可以通过电视上的公益广告看到对传统文化的宣传,从“小鸭子的故事”讲述孝顺和言传身教等家庭美德,到“添一双筷子”讲述中国睦邻友好的优秀文化传统,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途径越来越多,这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有重要帮助,只有了解,才可能继承,所以说,这是传统文化继承的基础;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开始走向世界,我们知道,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最主要的就是要让传统文化的影响范围更大,所以说,我国传统文化能够走向世界,是其继承的最佳方式,而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在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接受甚至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在看到我国传统文化继承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当前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也同样是中国传统文化继承面临的一个基本现状。上面我们提到,当前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在不断增多,同时国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但是目前在很多年轻人的认知里,对传统文化还缺乏正确的认识,很多年轻人认为传统文化已经“落伍”,对传统文化学习不够,这些都直接造成了我国很多优秀传统文化的丧失。

三对中国传统文化继承的方式

笔者认为,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仍然任重道远,仍需要更多人的努力。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方式,主要有:第一,通过多种途径将传统文化植入国人心里,比如可以借助新媒体,包括微信、微博的形式进行传统文化的宣传;第二,引导国人践行传统文化,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要让文化从理论到实践,指导社会活动,可以组织更多人参与到传统文化践行中,在实践中传承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王新建.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J].山西高等学校学报,2004(16)

第7篇:传统文化的方式范文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文化像一场风暴席卷我国。近年来,我国网络发展一直呈上升趋势,迅速成为网络大国。人们通过网络传递信息、实现商品交易,上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刚接触网络的时候,人们需要懂得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现在,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只需手指轻轻一按就可以实现不少生活需求。网民可以利用大量的碎片时间打开手机阅读网络资料,便利的上网方式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不仅是一场机遇,也是一种挑战。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影响了中国几千年思想的民族精神。现在,这两种文化出现了强烈的碰撞,一方面人们追求时尚、追求效率,对传统文化出现了弱化现象;另一方面人们在忙碌中更关注道德的回归,对网络文化存在的价值和蕴含的精神内涵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网络文化的内涵

对于网络文化的定义,争议很多,至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对于网络文化内涵的理解,有人认为只要是和网络有关的文化产品就叫做网络文化,也有人认为网络上首发的作品才是网络文化,不管是怎样的观点,网络文化都摆脱不了网络和文化这两个要素。网络具有方便性、先进性等特点,在传播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优势逐渐得到了网民的认同,因此,我国的网络发展速度惊人,网络以不可抵挡的姿态渗透到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尤其是移动网络的普及,让更多的手机族随时随地都可以上网,都能够感受到网络文化独特的魅力。尽管每个人对于网络文化的理解不同,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存在方式,它有着独特的表达形式。简单来说,网络文化就是以计算机或者手机为载体,以网络为平台,依靠发达的信息传播系统,运用各种语言符号传播思想、发表看法、传递文化和风土人情的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沟通、购物、讨论……可见,网络的功能非常强大,网络文化的发展前景一片大好。

(二)传统文化的内涵

传统文化是植入中国人骨髓中的民族精神,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理念的传统文化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丰富的内涵弘扬于世,绵延至今。我国的传统文化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的产生、发展的历史,作为传承几千年的传统思维方式、价值观、道德标准等渗透到了每一个中国人的血脉中。中国人走到哪里都有别样的个性和气质,这来源于受到几千年文化的熏陶。因此,传统文化是我国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我国人们践行的道德目标和依托的精神家园。

二、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特征

网络文化和传统文化并存的现象悄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二者的融合也逐渐被人们认同。二者相互依存,充分利用彼此的优势寻找最佳的契合点,分别在我国文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网络文化的特征

网络文化以信息高科技为基础,和传统文化相比有其独特的特征。网络文化是在计算机普及的前提下发展起来的,网络的诞生、发展和普及过程中必要的条件是技术的革新。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为网络文化发展提供了条件,各种软件的开发和利用为网络文化的传播构建了平台,因此,网络文化首先表现出技术特征。网络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通过技术处理,将传统的图片、文字信息转化为数字形式,经过分析后传递到网络上。由此可见,网络文化是传统文化的数字形态的表现,由于实现了数字化传输平台,影像、图片、音频等复合而成的多媒体传输让网络文化内容更加丰富,这体现了网络文化的数字化特征。除此之外,网络文化还有虚拟性的特征。网络的普及让人与人之间的联络更方便,人们通过QQ、微信平台、淘宝等应用程序可以实现聊天、交友、购物等形形的生活需求。互联网上的资料是可以虚构的,匿名的现象让更多人喜欢上这种隐秘的方式。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可以在网络上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和其他人进行文化交流,从而获得各种需求的满足。网络文化具有的开放性和平等性等特点也是吸引众多网民的地方,在互联网上,人们可以把自己剥开展示出最真实的一面,心里的烦恼可以在这里倾诉,传统文化中一些羞涩、隐晦的话题可以在网络上放开了聊,人与人之间虚拟的角色中的交流是平等的,彼此可以敞开心扉,互相缓解工作、生活压力。网络文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多元化,尤其表现在内容的多元性。人们在网络中根据自己的需求大多能够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料,因为网络中所包含的文化包罗万象,涉及到文学、哲学、天文学等多个领域,并且其传播方式是多元的,满足不同形式的互动。由此可见,网络作为一个开放性的多元化的文化载体,可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地域的群体的需求,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二)传统文化的特点

我国传统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精髓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其传播方式主要以书本、报刊杂志和广播电视等传统的传播方式进行传播。传统文化的传递也大多通过教育教学和民间的口头相传,学生在进行九年义务教育过程中,所受到的道德标准、价值观、人生观的影响,都是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等宝贵的精神财富。蕴含着传统文化正能量的书本是传统文化的载体,课堂教学是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学生是传统文化的受益者。教师作为传统文化的践行者从言谈举止中体现出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但是,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依然有很大的弱点。比如传统文化的传播速度慢,传统文化的作品要经过编辑出版之后才能够在人们手中传播,传播方式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其次,传统文化的思想内容充满正能量,带有很深的哲理,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学习,目前以中老年人群为主要群体,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较少。这不是说年轻人不喜欢传统文化,而是传统文化的内涵深邃,要理解传统文化需要一定的文学素养、鉴赏能力,也就是说需要一定的文学底蕴才能够把传统文化的精神理解清楚。因为传统文化作品的作者大多具有很高的创作水平,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历练,如果读者不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就不容易读懂。

三、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网络文化和传统文化并存的现状已经是我国文化主流形式,两种文化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态势已经形成。两种文化在发展和传承过程中各具优势,也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对网络文化和传统文化融合的研究首先要分析两种文化存在形式上的差异。网络文化和传统文化相比有很多的不同。从传播速度和方式上网络文化具有很大的优势,然而从思想内涵上来看传统文化对人的影响远比网络文化大。下文将从两种文化的优势和缺陷进行比较分析,强调突出两种文化在相互影响中的重要性。

(一)网络文化的优势和缺陷

网络文化的优势在于快捷、方便、实惠、开放。网络文化是借助现代化的通讯工具来进行传播的,传播速度远远高于报纸、书本。报刊杂志从创作到出版需要很长时间,而网络文化从创作到只需要几个小时,甚至可能更短时间。快捷传播是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相比最大的优势。其次,网络文化容量大,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网络文化作品的读者量没有限制,只要能够上网,满足一定的条件之后就可以阅读相关文字。而传统文化的作品需要人们购买才能阅读,比如报刊杂志,由于印刷数量有限,阅读的对象也相对较少。从经济实惠的角度来看,网络文化更实惠,网络阅读只需要缴纳上网费,有的网站需要一定的费用而外,没有其他收费项目了。也就是说网民只需要支付少量的费用就可以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比如知网的资料检索下载,每个月只需要些许费用就可以阅读里面的文献资料,而且内容非常全面。传统文化作品不花钱能阅读的只有图书馆,但是不能保存,网络上的资料还可以下载下来,作为永久保存。网络文化更开放体现在创作过程中,广大群众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创作,实现自己的文学梦。人们可以在上面发表自己的文章,也可以通过好友进行及时交流沟通。而传统文化的阅读过程在相对封闭性的环境中进行,即便是有感想也不能及时和朋友交流,更别说和作者交流了。在网络文化中,读者还可以给作者留言,作者在方便的时候还可以一起探讨作品中的文学问题。然而,在网络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网民可以在网络上自由发表言论。由于网络是个开放的平台,任何人都可以在上面发表自己的言论,可以上传资料信息,无形中给一些低俗的人提供了传播庸俗信息的平台。网络上不负责任的言论、虚假信息、不文雅的广告等严重地污染了网络文化。网络普及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有很多陷阱。近年来网络诈骗和信息犯罪的案例越来越多,这就说明网络这个虚拟空间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尤其是网络舆论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极少数心理变态的人利用网络文化在舆论场所兴风作浪,治理和整顿舆论市场便成为当下全球共同关注并十分头疼的问题。

(二)传统文化的优势和缺陷

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具有了深厚的文学底蕴,尤其是在思想政治的熏陶方面,对华夏子孙具有引领性的作用。传统文化中的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思想从商周时代延续至今,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中华儿女永远继承和发扬。其次,在对待个人生命和自由的问题上,我国传统文化中追求自由、独立、民主的思想给人们带来深深的感受。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最大的优势在于对待个人和集体的问题上,中国传统历来尊崇顾全大局、胸怀天下的责任感和全局思想。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诠释了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怀,折射出了我国先哲们强烈的爱国情怀。在对待人与自然的问题上,我国自古以来具有崇尚自然,追求个性的特点。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的喜爱和赞美的文学作品太多,不仅体现了中国人对环境保护的朴素意识,也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但是,在传统文化和网络文化的博弈中,传统文化有很多地方处于被动地位。比如时效性、开放性等方面明显差于网络文化;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和网络文化相比也显得单一,在传播和互动方面也没有优势。

四、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网络文化作为快餐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对于网络文化和传统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网络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和宣传平台,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便利。传统文化为网络文化内涵的提高提供了保障和条件。因此,作为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应该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一)加强网络管理,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不可回避和否认,网络上现在还有很多低俗和虚假传播的现象玷污着网络文化市场,这需要广大网民自觉维护网络的纯洁性。网络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阵地,需要更多的有价值的传统文化精髓作为支撑。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网络文化的影响下得以传承和发展,网络文化在传统文化的底蕴中形成丰富的内涵。因此,从网络管理的角度来说,要尽量避免低俗的信息进入网络,让互联网上的文化充满正能量。网民在上网过程中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不利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话不说,未经证实的消息不传播。提高全面素质,让互联网展示中国人的风采,展示中国气派。因此,规范网络管理,引导网络文化健康良性发展是未来网络文化发展的方向。

(二)汲取文化精髓,提高网络文化内涵

网络文化是一种零门槛的,没有限制的沟通和交流。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结晶的传统文化以全新的方式融入网络文化中,不仅提高了网络文化的内涵,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保障。应着力提高传统文化的质量,增强人们的认同感,让正确的舆论导向来引导网络文化的传播。其次,要发挥传统文化优势,我国传统文化的最大优势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广大网民心目中具有权威性,是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精神食粮。网络文化汲取传统文化精髓,可以提高其自身的文化底蕴。

(三)发挥网络优势,宣传传统文化

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许多困境。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值得深思的问题。随着网络社会的到来,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来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精髓发扬光大。传统文化最突出的特点是丰富的民族精神,很多人只能通过电视、电影、报刊杂志、广播等方式获得传统文化的知识。在网络时代的今天,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扩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这就需要各传媒机构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微博、微信、百度等各网络平台丰富我国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知识,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关注我国传统文化。网络文化宣传机构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丰富多彩的方式吸引广大的网民自觉加入到学习、宣传和分享传统文化的活动中,让传统文化在网络的推动下得到创新性的发展。

五、结语

第8篇:传统文化的方式范文

我国的传统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传承方式多种多样,最为常见的主要有以下三种传承方式:第一种是家族传承,它是在家庭、家族、亲友或邻里等日常生活私人交际圈中进行传播和继承的方式;②第二种是师徒传承,它是一种有主动意识的传承方式,与个人的兴趣爱好有关;第三种是仪式传承,它是通过某种仪式或者活动,将本民族的文化传承给下一代。但是,以上三种传承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三种方式传承的范围比较小,受地理因素的影响,只能在同一地域进行传承,受众比较单一,周期较长,不利于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家族传承随着家族人丁的延续会有逐渐衰退的风险。如果家族里的人员较少,甚至绝代,那么这种传承也将随之消滞。同时因为人的记忆能力和喜好不同,在传承的内容上也会有所侧重,这就使得传统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偏差,甚至出现无人传承的境况。

二、纪录片对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意义

媒体借助自身的传播优势,打破时空的限制,在扩大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范围、延长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时间和丰富内涵方面,具有其他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势。而电视纪录片大多运用纪实手法,将原汁原味的生活如实地记录下来,客观再现事件的具体过程和动作的具体细节,因此它在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方面的优势不言而喻。

1.唤起受众对故乡的眷恋与儿时的回忆。

文化的记忆理论是德国学者阿斯曼提出的,通过文化传承方式来解释文明发展的规律。他指出以文字和意识为主要媒体的文化记忆,对民族主体性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③从19世纪的照相术,到20世纪的影像媒体,再到今天的数字化新媒体,大众媒体俨然成为传承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通过电视的影像,人们或多或少都能回忆起属于自己时代的记忆,这就有可能将单一的个体连接成统一的“民族大家庭”,构成影像的共同体,延续民族和国家的历史记忆。在《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中,编导就运用到了这一点。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介绍到广西的美食酸笋以及柳州的螺丝粉,让当地的受众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文化元素,这些元素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议论和交流的焦点,并引起为生活而远离故乡的人对童年的回忆。《舌尖上的中国》这一部纪录片以美食为主线,反映出乡愁与亲情、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观,以及城市化进程给农村带来的影响等。④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今天,曾经属于我们的饮食文化渐渐被遗忘,而《舌尖上的中国》通过电视屏幕重新唤起了人们对这种文化的集体记忆,唤起了人们对故乡热土的眷恋。

2.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的直观教育。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长久的文化积淀当中,形成尊老爱幼、尊重师长、爱国敬业、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等传统美德和文化观念。目前,这些传统美德的教育,主要是通过学校的课堂教育或者青少年自行阅读相关书籍进行,但是这样的教育缺乏具体形象,往往难以引起青少年的共鸣。而纪录片凭借其真实的画面展示、语言描述、音乐渲染,传递的信息比课堂和书籍要直观、生动得多,而且电视纪录片感染力强,更容易激发青少年学习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在潜移默化中使他们受到教育和启发。电视纪录片的教育功能体现在大众科普教育和人类学、传统文化教育两个方面。通过影像的方式,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呈现在青少年观众面前,能够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一部好的纪录片,往往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激起青少年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就拿爱国主义教育来说,大型纪录片《屈原》系统地介绍了屈原的生平,歌颂屈原的优良品质,以及屈原忠君爱国的精神。青少年在观看纪录片的时候,往往会被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尚品质所吸引,从而激发起模仿和学习屈原爱国主义精神和优良品质的热情。

3.挖掘正在消失的中国传统文化。

随着社会变迁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很多传统文化面临着无人可传的危险境地。如何让濒临消失的传统文化引起广泛关注?纪录片在这方面具有其自身优势。纪录片凭借其影响力,对传统文化进行挖掘并展现给受众,引起社会和政府的关注,对优良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播。比如《莫默织锦声》这一部纪录片,它挖掘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具有民族代表性的手工艺品壮锦的发展历程及其制作过程。由于壮锦制作方式和传承延续大都靠口传身授,并且其制作工艺相对落后,不能满足现代工业生产的需要,因此当今学习壮锦制作工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这项工艺已然面临着无人可传的境地。而《莫默织锦声》将这一严峻的问题揭示出来,让更多人关注民族文化。又如在《舌尖上的中国》当中,有一段拍摄广西东兴京族踩高跷捕鱼的画面。虽然仅仅是几分钟的画面,但是它让广大受众了解到在广西东兴还有这么一种传统的捕鱼方式。又比如南宁电视台《故事》这一栏目,在2013年元旦拍摄当地宾阳县炮龙节纪录片《蛇年》。这一部纪录片将宾阳的炮龙节这一极具地方文化特色的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渐渐地,宾阳炮龙节成为周边城市过节旅游的一个好项目。纪录片能够挖掘中国正在消失的传统文化,并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从而促使人们去保护这些正在消失的传统文化。

4.纪录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当今经济文化全球化趋势之下,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要得以传承,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纪录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具有再现与还原的功能。纪录片以其真实性、纪实性的特性,在记录保存非物质文化的时候更形象、更真实、更直接。电视纪录片《中国大运河》就全面介绍了京杭大运河的悠久历史、厚重的文化底蕴,把在京杭大运河两岸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详细地记录了下来。对于一些即将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仅仅依靠现有的技术条件难以进行很好的保护,而记录保存这些传统文化的最好的方式之一是运用纪录片将其保存下来。纪录片通过真实的影像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传播覆盖力和渗透力是别的保存方式无法比拟的。例如纪录片《话说运河之孔孟之乡》,记录了中国大思想家孔子的家乡,把涉及孔子的一系列文化遗产记录了下来,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了这一地域的文化遗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第一手研究资料。

5.吸引受众,增强传统文化的传播效果。

第9篇:传统文化的方式范文

据了解,在近几年高考各科试题中,结合传统文化或以生活实际为背景的题目明显增多。此次修订高考大纲,明确提出增加中华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这既是传统文化回归学校教育的一个鲜明而积极的信号,也对传统的教育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教”等问题更是不可回避。当前,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的理论和实践脱节,课堂教学枯燥,教师素质良莠不齐,授课内容陈旧,教学方式落后,使得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抵触情绪和排斥心理,如何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实现传统文化的真正落地,对教育者来说是不小的挑战。

如何把握高考考试要点,又不至于应试化教学,这是一个难点。笔者认为,要把握学生“三观”形成的规律性,使用学生熟悉的用语和话语体系,是推进传统文化入脑、入心、入行的有效路径。在进行传统文化的理论“灌输”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在保持传统文化精神的前提下,将其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内容、语言和风格,深入浅出地对他们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从学校内部环境看,推进传统文化教育,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日常教学的主阵地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要在学校的党团活动、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社团研讨以及各类课堂教学和讲座中,有机渗透传统文化的内容,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从方式方法看,传统文化教育要力戒单纯、抽象的理论灌输和僵化、呆板的说教,要采用灵活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要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科学安排活动内容,努力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课堂学习相结合的机制,不断丰富和充实教育内容。

传统文化教育的回归,意味着传统文化的普及化、通俗化和理论的实用化。眼下必须建立适合时展要求的培养方式、培养目标和评价标准,让教育模式符合大众化的特征,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把握学生的接受特点,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对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进行解读和宣传,把精英话语转化为大众话语,缩短传统文化与学生群体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容易接受、乐于接受。现阶段推进传统文化大众化,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要准确把握学生群体的特点和需求,探索文化传播的新形式、新手段,切实增强推进传统文化大众化的紧迫感,全方位推进传统文化教育。

事实上,高考的每一次改革都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与任务。如果从教育规律出发,应该是学校教什么高考就考什么,而不应该是高考要考什么学校就教什么的局面。但由于高考的指挥棒作用,学校教学不能不围着其转,因此,教学在围绕考题和考试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否则,传统文化将被考试异化,不但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让学生对传统文化形成错误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