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执行规章制度的重要性范文

执行规章制度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执行规章制度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执行规章制度的重要性

第1篇:执行规章制度的重要性范文

内容导读:我行虽然没有发生经济案件和重大责任事故,但是一些违反规章制度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员工学习教育不够深入、制度执行不够有力、在各项业务操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隐患。

通过这次三个多月的规章制度宣讲教育活动,本人通过自学和集中学习,对个人业务基本制度、会计出纳联行基本规章制度、信贷管理基本规章制度、银行卡业务基本规章制度、安全保卫工作基本规章制度、计算机数据及网络系统风险控制要点、银行业务中涉及的金融犯罪罪名等,使我进一步提高了对以上六个方面业务基本规定重要性的认识,使我对认真执行规章制度的意识得到加强,并严格遵守制度,达到了宣讲教育活动的预期目的。

下面是我对这次教育活动的体会:在上级行确定在我行开展规章制度教育宣讲活动后,我能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积极配合支行搞好本次学习教育活动,认真学习有关制度规定,做好笔记。

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加强规章制度的执行,是我们农业银行各项业务快速发展的保证,也是防止各类案件和违规问题发生的基本前提。加强制度宣讲教育活动是各级行贯彻执行我行各项规章制度的重要工作任务,是我们每一位员工的重大责任。近年来,我行虽然没有发生经济案件和重大责任事故,但是一些违反规章制度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员工学习教育不够深入、制度执行不够有力、在各项业务操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隐患。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很多案件的发生,都是因为在执行制度上不够严格,违反了操作规程,从而酿成了案件的发生,血的教训。

因此,系统地进行学习教育显得犹为重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此次规章制度宣讲教育活动,强化自我保护意识,做到严密防范,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在实际工作中要严格按照各项规规章制度履行岗位职责。查摆问题及整改措施:通过这次基本制度学习教育,对照各项规章制度规定,查找本人在学习和工作中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对于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方面执行不够细致。二是不善于总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经验。三是有些新的业务研究不够透彻。针对本人存在的一些问题,采取如下措施并承诺:一是加强有关业务的学习、特别是规章制度的学习,熟悉和掌握规定要求,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的分析能力。二是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在今后工作中要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要求,确保各项业务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2篇:执行规章制度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制度化管理;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G258.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1

一、引言:

信息时代的到来促使图书馆管理工作带有了新的发展,传统的图书馆管理制度已经不能满足当前需要,我们需要创新管理制度,对图书馆管理实施改革。为了提高图书管理工作,我们要看清当前管理制度的缺陷,根据相关问题寻求解决途径,从而完善图书馆的管理机制。下面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图书馆管理制度中的问题,然后具体探讨图书馆管理制度的建设策略。

二、目前图书馆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制度中权利与义务失衡。

在图书馆管理制度中,针对读者规章制度较多,制度明确的表明了读者的义务,很少或完全没有指出读者的合法权利,规章制度缺少对读者权利的说明。根据这一现象,我们会发现图书管理工作是以制度为主体,将读者作为客体,相关规章制度仅仅是用来对读者的一些不良行为进行约束的。长此以往,就会造成权利与义务的失衡,影响了制度的功能发挥,给读者增添了许多的心理负担,不能够使读者轻松自在的去查阅文献资料,降低了读者查阅资料的积极性,不利于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

(二)管理制度中缺乏主体意识。

人是制度的执行者,是行为的操控者,是制度执行的主体。而一些图书馆片面强调制度,缺乏主体意识,使管理制度单纯的发挥了惩罚、约束人的作用,没有注重规章制度对人的教化功能。只有惩罚的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不能很好的教化主体行为,从而使人们对管理制度不够重视,不能够很好的执行规章制度。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是相互关联的,两者缺一不可,为此我们要完善管理制度的主体意识,使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应有的功能。

(三)管理制度缺少司法规定。

在图书馆管理制度中,明确指出了读者的义务,针对读者的一些错误行为,管理者需要依据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处罚,这样以来,制度的制定者和行为的处罚者都是管理人员,缺乏公正性。从司法角度看,管理人员亦是司法主体,读者与制度一旦起冲突,只有读者接受处罚这一种判定,管理制度相当专制,不利于图书馆管理制度功能的发挥,对图书馆管理工作有了很大的限制。

三、加强图书馆管理制度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实施人性化和制度化管理相结合。

图书馆管理主要以人性化管理和制度化管理为主,人性化管理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实施的,它是一种软式管理手段。而制度化管理是本着以制度为本的原则实施的,主要强调制度的遵守和执行,是一种硬式管理手段。目前,图书馆管理制度多以制度化管理为主,相对于人性化管理来说,它更注重人对制度的遵守,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其管理理念及管理机制相对落后,不能够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功能,阻碍了图书馆发展的脚步。人性化管理是从人权角度考虑的,它注重读者与管理者的沟通,能够对人产生一定的教化功能,容易被人从心底接受。由此可见,只有建立科学的规章制度,将人性化管理渗透到规章制度中,才能使图书馆管理制度更加完善,进一步推动图书馆的发展。

(二)管理制度要明确指出读者的权利。

在图书馆管理规章制度中,只是单向的指出读者应遵循的义务,不利于读者行使自己的权利,对读者来说是不公平的,单向的管理制度具有不合理性,需要我们对其进行补充完善。在制定制度时,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态度,增强主观意识,将读者的权利明确指出,公示获取图书借阅证的读者权利,利用科学管理手段进行资源整合。在执行制度过程中,我们既要了解读者的义务,又要明确读者的权利,对于读者应履行的义务要采用合理手段进行说明,对于读者的权利要给予尊重和保护,给读者充分的自利,让读者可以自由选择,进一步实现读者权利和义务的平衡,使图书馆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另外,在图书馆管理规章制度中,我们还要正确诠释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对读者提出的要求要给予尊重,可以尽量避免个性化需求的产生,不能对其采取强制手段。

(三)加强相关人员的制度培训。

为了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我们需要对管理制度进行补充完善,将读者权利明确化,然后依据制度进行科学管理。然而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一旦相关人员缺乏制度认识,只是单向的惩罚读者,无视读者的权利,那么就会使人对制度产生蔑视,不利于制度的顺利执行。为此,我们要重视管理人员对读者权利规定的学习,让他们能够坚持奖励与惩罚共存的管理原则,具体来说就是奖励对图书馆建设关心、对图书馆管理用心的人,惩罚破坏图书馆建设、霸道执行规章制度的人。当然,对于一些违反规定的人,首先要进行人性化教育,如果教育无效便可采取强制手段。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加强读者的制度教育,可以通过讲座、宣传等手段对读者进行制度教育,使读者行使自己权利的同时,充分认识自己的义务,不仅要禁止一切违反规定的行为,还要对有违反规定的人进行劝阻或检举,用实际行动来促进图书馆的建设。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做好图书馆管理工作,就需要将人性化和制度化紧密结合起来,健全图书馆管理机制,采用人性化管理手段使图书馆管理模式不断创新发展。通过对图书馆管理制度的分析,我们深刻的体会到健全图书馆管理机制的重要性。只有做好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监督规章制度的实施,才能使图书馆管理规章制度更加系统化。

参考文献:

[1]郑倩婕.关于图书馆规章制度与人性化管理的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05)

第3篇:执行规章制度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规章制度;企业发展;途径

一、规章制度建设对企业的重要性

总体来说,企业规章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规章制度建设有利满足企业市场化的需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主体建设的目标,公司法等一系列关于“企业主体”的法律从宏观的层面上规范了企业的组织与行为,而在微观上建立企业的组织行为架构,就有必要制定企业规章制度。企业内部良好的规章制度,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充足的动力,使其发展能够把握市场规律、掌握市场发展动态,从而适应现代化的开放要求。

(二)规章制度建设有利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企业要做大做强,不断扩展自己的规模,需要走创新之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管理创新甚至会比技术创新有更重要的意义。高水平的管理是企业发展壮大的依靠和支撑,而规章制度则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和源泉。完善的企业规章制度能够保障企业运作的有序化、规范化,能够有效约束员工的行为,协调企业内部各方,让企业管理更加科学有效。

(三)规章制度建设有利于保护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一方面,企业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使职工在劳动过程中有了共同的行为规范,对于职工的劳动有了统一的衡量标准,有利于避免用人单位对职工的不公平对待;另一方面,企业依法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有很多内容都涉及到对职工合法权益的保护,如有关劳动过程中安全生产、社会保险待遇、员工福利等内容,都能够有效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二、当前企业规章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规章制度未能符合国家法律及政策要求。企业制定规章制度时不了解或漠视现行的法律法规、政策,会影响整个公司的发展,这种情况表现在国家法律法规已颁布或修订,而相应的企业制度还未得到及时的完善,由此导致了生企业整体发展方向与国家法律政策出现偏差的可能性。

(二)企业规章制度同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目标相悖。企业制度建设的根本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相应经营目标,而有些企业在规章制度建设过程中仅就制度而制定,未针对企业的整体发展目标制定具有针对性并行之有效的方案,这样就彻底失去了企业制度建设的方向,也无法对企业发展产生有力推动力。

(三)企业规章制度与现实脱节,缺乏执行性和可操作性。执行力和可操作性是企业制度出台的前提,缺乏可操作行的制度对于企业来说就是一纸空谈。有些企业缺乏对本企业实际的深入调查研究,仅借鉴其他企业成功做法,却不符合本企业实际,与现实脱节,无法实施,有些即使达到了高标准严要求,但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相当的困难,这就是缺乏实践和未从实际出发的后果。

(四)企业规章制度建设缺乏民主参与。许多企业制定规章制度都只是由企业的董事会或总经理甚至是某个部门制定后即实施。一旦企业规章制度建设缺乏全体员工的积极参加,在规章制度的制订、执行过程中遇到的新的问题就无法及时反映到制订部门,制度建设难以真正得以贯彻实施与有效执行,企业的管理就无法真正得到提高。

三、加强企业规章制度建设的途径

(一)企业规章制度建设必须符合国家法律及政策要求。企业的规章制度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政策及整体发展方向,同时根据相关政策适时调整。企业应根据法律、法规的修订,及时调整相关规范制度使其与国家法律、制度相适应。同时只有符合国家政策发展方向的制度,才能并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提升企业规章制度的法律及政策效力可以从三方面入手,首先,企业要梳理现有规章制度,做好修订新增工作。这就要求企业组织企业内部位法律人员和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对现有的所有规章制度进行梳理、审查,可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现有的规章制度是否与法律、法规特别是《劳动合同法》相违背,建议作何修改;现有的规章制度是否符合法定程序要求;现有规章制度是否符合政策发展趋势。经过这样一番彻底的疏理和清理后,企业的规章制度体系才能成为一个合法又符合政策要求的科学体系。其次,企业应增加法律审核程序.保证规章内容程序合法。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效力是以内容和程序合法为前提,违法的内部规章制度无效。为了确保企业劳动规章制度合法、有效,规章制度的法律审核人员应由专业法律人员担任。法律人员在审核劳动规章制度的合法性时应主要注意规章适度内容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是否齐全、完善且具有可操作性;制定主体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制定程序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文字表述是否准确等等。最后,企业应加强书面化日常管理.留存相关行为证据。从《劳动合同法》的诸多条文规定来看,法律倾向于要求用人单位加强劳动关系书面化管理。这要求企业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加强书面化管理,在相应的劳动规章制度中细化规定特定行为程序,注意留存相应行为的原始书面材料,使各个管理行为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为防范企业劳动管理法律风险夯实证据基础。

(二)企业规章制度建设必须符合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目标。首先,企业应建立与其战略发展相适应的规章制度。企业的一切行为都应该围绕企业的战略目标来实施,不同发展战略和管控模式,意味着公司管理模式和管理重点不同,这些差别必须最终落实在规章制度里面。规章制度的设计作为公司层面一项涉及全局性的工作,必须要满足企业战略发展的要求,兼顾企业现实和未来发展的需要。规章制度建设只有与管理重点和企业发展战略相匹配,才能有效保障管理目标的实现。因此,企业必须统筹各方面关系,做好规章制度的设计工作,必须结合公司战略、目标定位、管控模式相适应,覆盖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实现规章制度的实用性和协调性。另外,企业应确保规章制度与战略匹配的及时性。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企业的宗旨、战略目标,围绕不断变化的生产、管理工作去制定、执行、维护制度,一切与战略目标产生冲突的规章制度都应及时修改或废止。

(三)企业规章制度建设必须重视执行性和可操作性。提升企业执行性和可操作性可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加强规章制度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以保障制度执行者对制度内容有充分的理解。对规章制度的宣贯工作要形成制度化、专业化, 并使之落实到制度所涉及的各个部门和员工。(2)切实把规章制度的执行落到实处,不断落实岗位职责、完善管理制度、健全业务标准、规范管理行为, 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3)抓好现行规章制度执行效果评价工作。企业各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支持、协调作用, 确保评价全面有效, 避免形式化。

(四)企业规章制度建设必须重视民主参与。对规章制度的制定或修改, 特别是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 都须事先广泛征求员工意见, 保证员工从源头上参与规章制度管理。通过员工参与制度的制定、检查及监督,建立起员工自主管理的机制。规章制度是要靠员工共同遵守的,因而也要充分反映员工的意愿。因此应该将规章制度的制定权交给员工,只有经过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地反复轮回,充分听取和吸纳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并经过一定的民主程序,才能确保制度的公正性,民主性、规范性,得到员工的认可,员工才能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定,要让员工意识到规章制度对维护集体利益是非常重要的,是利于企业发展的。

综上所述,加强企业规章制度建设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工作, 要不断探索符合企业特点的规章制度的新途径,进一步提升企业规章制度的合法性、战略性、执行性和民主性, 从而增强企业的实力, 全面提升企业管理品质。

参考文献:

第4篇:执行规章制度的重要性范文

 

我国企业数量庞大,其中以中小企业数量众多,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也最为杂乱,最具代表性。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已经成为中小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一条便捷之路。

 

一、内部会计控制的定义

 

内部会计控制主要是为了保护企业资产、提高信息质量、提高经营效率、坚持既定管理方针而采用的组织计划以及各种协调方法和措施 。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包括:保护单位各项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资产流失;保证单位经营管理信息和财务资料的真实、完整;避免和降低各种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实现单位经营方针和目标;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二、内部会计控制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内部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与核心,是内部控制制度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内部控制能为内部会计控制提供良好的控制环境,而内部会计控制又能为内部控制提供反馈和辅佐。两者控制的目的具有一致性,都是为了防范风险,保证资产安全和信息真实。单位一切有关资金的运动和资产的变化都要通过会计核算表现出来,因此,会计核算所涉及的风险涵盖了单位所面临的主要风险(有关资金、资产的风险),而会计控制作为对这些风险所实施的控制,其内容构成了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另一个角度看来,无论是会计职能部门还是非会计职能部门所实施的控制都可称为内部控制,而会计控制是指会计职能部门所实施的控制,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内部控制包含会计控制,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在会计职能部门的具体运用和体现,也就是说在会计职能部门方面会计控制等同于内部控制。以上论证说明内部会计控制与内部控制的关系密不可分,相辅形成。

 

三、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对会计核算内控制度重要性的认识不足,造成内控管理执行力较低。中小企业组织结构相对简单,人才素质相对较低,一些管理者无法认清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认为建立内控制度就是建章立制,有了规章制度,就等于建立了会计核算内控制度,制度流于形式,忽视了内控制度是一种业务流程中环环相扣动态监督机制。从而造成执行力不足,难以有效发挥制度作用。

 

2.内控制度的体系不健全。一是内控制度的规范性不够。有的直接将外来的行规章制度、内控制度作为自用,有的是自己摸索着制定制度,对制度的系统性、可靠性都不能有所保证,二是内控制度修订的滞后性。一些企业未能根据上级行规章制度以及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修订内控制度,以致内控制度存在更新不及时的问题。三是对新增业务、不经常发生或未预料到的业务类型可能失去控制能力。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提出了新的挑战。企业处在经常变化的环境之中,经营环境、业务性质的改变可能会削弱控制制度的控制力,甚至使内部控制制度失效。 四是缺乏评估体系。没有开展对现有内控制度的评估,造成了内控制度跟不上业务变化发展的需要,不能结合存在的问题去改进、完善内控制度。

 

3.缺乏会计核算内部控制执行的激励约束机制,造成内控工作缺乏有效的执行和维护。很多中小企业虽然有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没有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没有认真去检查考核,没有实行激励机制,无法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各项措施形同虚设,内部会计控制的执行效果很不理想。在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相当一部分机构已经将内控的执行情况纳入业绩考核评价和奖惩制度体系中,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内部控制效能,同时增强了内控工作有效的执行和维护。

 

四、完善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措施

 

1.强化内部会计控制意识、优化控制环境。控制环境在COSO框架中居于内部控制中最重要的位置,是其他控制要素的基础。良好的控制环境才能使会计信息化条件下的控制制度得以贯彻实施。同时企业的管理人员需要在思想和行动上高度重视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才能使得内部会计控制作用最大化、

 

2.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选择合理的控制机制。树立财务风险意识,建立健全风险识别和预警系统,从而提高其抵御风险的水平,尽可能地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同时可组建运行良好的计算机网络和配备智能化的管理信息系统,优化会计系统开发、运行和维护的控制。

 

3.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强化内部审计。这是对内部会计控制执行情况的有效监督,对会计工作进行实时监控,建立健全内部监控制度是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的有效措施。通过内部稽核和内部审计,可以发现各种控制手段的弊端,进而找出改进的措施。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证其快速稳步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设问题,同时完善企业内部各项会计的经济业务以及岗位职责,从而约束企业内部工作人员,并保证其会计资料的合法真实,改善其会计信息的质量,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持。

第5篇:执行规章制度的重要性范文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019(2009)05-0072-02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薄弱环节;防范措施

手术室工作是医院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工作成效。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科技及护理学科的发展,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满足患者及手术科室的需求,确保医院护理质量,现结合本院手术室实际情况,对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及防范措施报告如下。

1 护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1.1 制度不够健全或不够完善,培训不够,职责不明确

手术室护理工作引起的纠纷大多与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监督力度不够,有章不循,部分护理人员对自身的职责不明确有很大的关系。

1.2 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

手术护理记录单漏记、错记或记录不及时,记录内容与麻醉单不相符,手术名称、入室、出室时间以及液体出入量,术中使用的敷料、器械添加时未记录或清点,核对时代签名、漏签名等错误,都为护理纠纷埋下隐患[1]。

1.3 法律意识淡薄,对于潜在的护理侵权行为意识不强

手术室护士未充分认识到患者应享有的权利,在工作中由于疏忽而侵犯患者的权利容易导致护理纠纷。

1.4 术中执行医嘱的不严谨及出现越职行为

麻醉医师只有麻醉记录单,没有医嘱本,手术室护士执行的大多数是口头医嘱,无双方签字的凭据,巡回护士若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容易导致护理差错事故发生。在手术过程中,麻醉医师有时要求护士干一些非护理工作,护士由于专业差异性在操作中出现一些未预测的情况,产生不良影响。

1.5 突发事件应急不力

面对突发事件不能充分评估手术中各种并发症风险而未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熟悉大出血、心脏骤停、窒息等专科抢救流程,应急抢救配合能力较差,延误抢救治疗的最佳时机[2],对突发的停电,停水应急能力较差。

2 防范措施

2.1 严格考核,按职上岗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优化工作流程,规范手术室各级人员的工作范围及职责,做到按职上岗。每一位工作人员和每一项工作有章可循,明确各岗位职责内容,强化每一位护理人员必须意识到护理工作必须由护士做,护士必须只干护理工作,不可越职行事,以防差错事故发生[3]。

2.2 手术记录的规范填写

手术护理记录单作为病历的组成部分具有法律效应,是重要的法律依据。因此,手术室护士应提高对规范书写护理记录单重要性的认识,要规范,正确,客观地填写各项栏目,对术中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器械,敷料的添加更要准确无误。记录手术时间,手术名称,液体出入量应与麻醉医师、手术医师一致,加强医护交流,保持医护记录的相符性,并统一护理记录表格,对记录的形式、格式等进行规范,指导护士真实,客观地书写,科室定期核对,发现问题及时修正。

2.3 学习法律知识加强维权意识

手术室护士长应经常组织护士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管理办法》等与工作相关的法律知识,定期进行法律知识的考核,并定期组织学习患者在住院期间应享有的各项权力。手术中应坚守工作岗位,不谈与手术无关的事情,对手术情况解释要谨慎,在了解手术情况时给予客观解释,不随意下结论,必要时请麻醉医师或手术医生给予解释。

2.4 定期分析,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手术室护士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有精湛技能,娴熟的护理操作以及高质量的服务水准,建立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定期开展护理质量分析会,查找工作中不安全隐患及薄弱环节,对容易发生护理缺陷与差错的工作环节进行讨论,提出整改措施,这对手术室工作中、常见的突发事件,常见手术并发症的应急预案和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程序进行强化培训,防止应急状态下违规操作,防范于未然。

2.5 严格执行质控管理,提高护理质量

成立由护士长,质量督导员,专科组长共同组成的三级质量控制体系,制定月重点、周重点、日重点检查内容,以现场检查为主,将全面检查和重点检查,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及时发现护理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迅速得到整改,通过持续不断的监督与评价,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了各项规章制度和规范操作的有效落实,从而避免和杜绝护理缺陷和差错发生,减少医疗护理纠纷。

参考文献

[1] 刀国宣,蔺习凤,柴静.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与安全隐患的防范[J].护理研究2008,37(7):773-774.

第6篇:执行规章制度的重要性范文

(-)确立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

1、对行长和部门负责人离任时必须进行经济责任审计。

2、对行长和部门负责人在一定时期内经营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我行从1998年部署各地州市分行开始搞试点,四册年我行安排各地州市分行内审机构对所辖的部分支行行长和部门负责人开展了经济责任审计,今年,我行已将行长经营责任目标完成情况纳入了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范围,将经营责任目标完成情况的审计结果与被审计评价单位的经济利益挂起钩来,并拟定出了对行长经营目标责任审计评价的内容和,进一步规范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3、对分理处、储蓄所等营业网点负责人和管钱、管物的有权岗位人员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促进被审计部门完善和落实了规章制度,取得了较好成效。

(二)明确经济责任审计内容

l、行长和部门负责人离任审计的主要内容;被审计对象在任职期间执行、法规和业务规章制度情况;被审计对象任职期周内依法合规经营情况;经营管理责任目标的执行情况,包括工作任务、计划指标等;资金、财产安全及完整情况;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及执行情况。

2.行长和部门负责人在某一时期内经济责任审计主要内容:依法合现经营情况和贯彻执行金融规章制度及财经纪律情况;各项规章制度是否都得到了贯彻落实,有无经济案件和差错事故隐患;全行和部门经营管理综合考核指标完成的真实性、合法性;履行工作职责情况;是否正确履行了领导职权和责任。

3、管钱、管物有权岗位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执行规章制度情况,是否认真执行了有关规章制度,有无不安全的隐患;岗位责任履行情况,是否正确行使了工作职权,正确履行了工作职责;是否做到了账账相符、账表相符、账款相符、账实相符。

(三)坚持经济责任审计的原则

1、坚持了“下查一级”的原则。为了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更加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明确规定了由上一级单位的内部审计部门对下一级单位的领导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对于部门领导或重要岗位人员的经济责任审计,由本级审计部门进行审计。通过实践表明,坚持“下查一级”的原则,一是强化了审计监督工作的独立性、超脱性、权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监督在内控管理中的综合职能作用;二是使经济责任审计层次化,明确划分了各级审计机构的工作职责范围,不留死角,不留空白,较好地优化了各级审计机构的分工,充分调动了各级审计机构的工作积极性。

2.坚持依法审计原则。我们在广泛总行开发的《工商银行金融法规制度(稽核依据)查询系统》的基础上,又结合新疆当地有关方面的制度规定制定一些制度办法,从而保证了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

3、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在审计中以事实为依据,重视调查,对查出的,详细记载,并进行落实及取证,保证了审计工作的客观公正性,以及审计结论的准确性。为加强经营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4、坚持重要性原则。由于经济责任审计涉及到各项业务的各个环节,很难面面俱到。因此,我们要求内部审计人员从宏观控制的角度出发,以事项的重要性和审计对象的权利与责任分布情况来确定出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审计方案,突出审计工作的重点。

5.坚持规范性原则。一是重视了内部审计的建章立制工作,我们制定了《工商银行新疆分行领导干部离任稽核实施细则》和《领导干部离任稽核方案》等责任审计方面的实施细则或补充办法,提高了审计结论的准确性和审计工作的权威性。二是在实施审计的过程中,严格按照统一稽核重点、统一稽核流程、统一稽核文本的“三统一”要求办事,周密计划,精心,做到标准统一、口径一致,使审计质量得到了保证。

(四)坚持经济责任审计程序在经济责任审计中,我们严格坚持了审计程序,认真做好准备其施、报告三个阶段的工作,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路子。

二、我们的体会

l、经济责任审计促进了依法治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是按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自我约束”的方针来运行的。金融企业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及某些管钱、管物的有权岗位,其权力与义务的行使是否得当,需要通过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来检验。从新疆工商银行近年来所发生的经济案件和重大差错事故来看,除了制度执行不到位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管理者行为的监督不到位。我行通过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及时督促纠正和处理了一些违章违规行为,有效地遏制了重大差错事故和经济案件的发生。

2、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是适应国际化竞争,实现规范化管理的需要。建立一套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金融管理制度,按照经济办事,采取、规范的管理手段来实施经营管理,以尽快适应市场化、全球一体化的挑战的需要。

3、经济责任审计促进了银行的内控建设。巴塞尔《有效银行监管原则》是国际上通用的惯例,是银行监管领域近百年经营成果的,为各国创建有效银行管理提供了基本依据。我行在经济责任审计中,较好地发挥了监督、检查、控制、评价、鉴证的作用,促进了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落实,保障了银行各项业务的安全稳健运行。同时也促进了权、责、利的有机结合,分清了是非,明确了责任,有力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

第7篇:执行规章制度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新时期;煤炭企业;安全生产;途径

强调,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近年来,虽然煤炭企业普遍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加强了安全管理,使煤炭安全生产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全国每年煤炭事故依然时有发生。新形势下,如何加强煤炭企业安全工作,确保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是每位煤炭管理者面临的崭新课题。

一、影响煤炭企业安全产生的原因

煤炭开采条件非常恶劣,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在开采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水灾、火灾、人身伤害等安全事故,严重情况下,还可能出现瓦斯爆炸事故。造成煤炭安全事故的具体原因如下:

1.监督不到位。煤炭企业安监部门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不能把安全事故防患于未然,往往造成当煤矿发生安全事故后,才去调查事故原因,查找安全隐患,基本上没有发挥安监应起的作用。

2.管理不完善。由于安全管理不完善,煤炭企业所制定的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措施往往得不到真正的落实,比如有的煤炭企业制定的安全规章制度和措施实用性不强,加上没有落实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容易造成执行不到位。有的煤炭企业所制定的安全规章制度和措施虽然看起来实用性很强,但是执行起来难度比较大,也容易造成执行不到位。

3.地质条件复杂。由于煤炭开采基本上都是在地下,恶劣地质条件加上外部自然环境的影响,开采过程中,必须面对高温、高压、水、瓦斯、煤尘等多种威胁,特别是瓦斯和水的威胁。此外,由于地下水较多,开采过程中,当煤矿井下的涌水量超出煤矿的排水量,当积水较多,排水系统不完善时,很容易形成水灾,一旦发生事故,工人很难迅速撤出,也很难实施救援。

4.资金投入不足。虽然煤炭企业管理者都知道投入资金改造的重要性,有些煤炭企业有资金,但是出于节省资金的考虑,不乐意对生产装备和安全设施进行更新改造;有些煤炭企业效益不好,也没有充足的资金对生产装备和安全设施进行改造,仍然还在使用旧的生产装备和安全设施,增大了煤炭企业安全生产风险。

5.培训不到位。对员工进行培训对煤炭企业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传统的培训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目前煤矿的发展水平,具体表现为煤矿的培训师资力量普遍老化,培训内容脱离生产实际比较严重,在进行培训时,会导致员工产生厌烦心理,造成培训工作流于形式,培训效果大大降低,没有起到培训应有的作用。培训工作不到位,造成一些煤矿工人没有受到有效的安全培训就上岗,由于他们对工作中的危险因素不太了解,导致煤矿开采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增大。

二、新时期加强煤矿企业安全工作的新途径

1.加强安监工作力度。安全监察人员是煤炭企业井下安全生产的直接监督者,为了实现煤炭企业安全管理的目的。首先,应加强安监力度。应建立一套实用的监督制度,在制定制度时,要避免那些片面肤浅的看法,要让所有的安监人员集中在一起对不太合理的制度进行修改,还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其次,为了强化安监效果,保证制度的执行力,应建立一支业务过硬的安监队伍,发挥好每一名安监人员的作用,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提高安监人员的思想认识。

2.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没有抓不好的安全,为了提高煤炭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煤炭企业要加强管理,排查治理各种安全隐患并及时消除,要针对具体安全事故,建立起相应的事故应急预案,并对预案进行实际演练,这样既可以增强煤矿员工的安全意识,也可以增强他们的事故应对水平。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首先应提高员工的工作责任心,合理设立岗位责任制,完善激励机制和惩戒机制,在制定岗位责任制时,由于虚设的责任制会起懈怠的负面作用,要坚决杜绝虚设的岗位责任制;在制定激励机制和惩戒机制时,要做到有功必奖,有过必惩,对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发现安全事故隐患的,要给予物资奖励外,还要进行精神激励,对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出现安全问题的,要严格追究责任,该罚款的罚款,该调离岗位的调离岗位,该开除的开除,以便彻底消除员工的松散懈怠心理,消除不安全的行为。

第8篇:执行规章制度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临床护理;细节管理

引言

细节决定成败。医院形象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生存与发展。医院形象的好坏,与患者的满意度及口碑相关。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是患者对医院评价的关键,而护理工作的细节,又是患者对护理服务是否满意的重点。护理工作繁琐劳累,不仅要求有娴熟的业务水平,还需有轻若似水的温暖笑容及行若流云去若风的飘逸无声的身姿,对病人千般关爱万般呵护,令白衣天使形象深入人心。因此,病人满意了,医院的声誉便得以提升,患者不断涌入扩大医院就诊数量,提高了医院经济效益。若护理人员,一个微小细节失误,病人稍有不满便会造成医患间气氛的紧张,极可能引起患者投诉,直接导致医院声誉受损。若想提高医院形象,务必强化护理工作,若想强化护理工作,务必增强护理工作的细节管理。

1 细节管理中护士长的职责

1.1 建立规章制度 护理管理中,护士长有责任建立科学管理规章制度。科学管理,即为力图让各个护理管理环节实行数据化,将细节管理渗透于各个质量标准与规范内,重视与健全细节的量化管理。并对护理工作的所有环节提出规范性要求,并以相应的奖罚制度对细节条例进行有效的监督,以此达到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护理管理者为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范、细节条例的贯彻者及执行者,护士长以建立的各项规章制度为主导,进一步规范各班的细节工作程序,同时需要护士严格按照各项工作程序执行工作[1]。

1.2 实行监督的义务 护士长在建立与健全护理临床管理制度的同时,在具体落实与执行中,要加强监督与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科学管理制度的建立仅是医护管理职责的一半,另一半便需提高每位护理人员对细节管理的认知与训练。护士长需严格落实执行规章制度,将细节管理的意识贯彻到每位护理人员服务理念,构建一个优质统一健康的护理团队。这需要护士长的严格要求,方可确保制度的良好畅达的运转。护士长对控制医院内部感染上非常关键,一定要监督加强消毒隔离工作,对各班严格贯彻执行细化的消毒隔离质量标准,护士长对此进行每天检查监督,督促护理工作员按规章制度完成,确保环境卫生及患者健康安全。

2 细节管理中护士的职责

2.1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作为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按照管理条例完成本职工作。趋于专业化发展的护理工作,要求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具有更强的独立性与自主性,于专业技能及专业知识等因素的要求亦皆不断的提高。护理人员在出色的完成本职工作外,亦需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而护士对护理工作细节管理的出色执行,是其做好本职工作的基本要求。为了让工作更加出色,护士要加强自身才能的培养与训练。为了顺应时展需要,护士在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同时,更需要加强工作才能的培养,努力实现护理管理工作中的每项细节规定,力求个人素养在工作与实践学习中不断得以提升[2]。

2.2 业务技能的提高 多数患者皆对采血、注射等操作的微创性所带来的疼痛感到恐惧。所以,作为护理人员,首先站在患者角度来提高专业操作水平,以娴熟的技能增强患者的满意度,于日常加强易诱发患者恐具的皮内、皮下、肌肉及静脉注射的提高及增强采集血标本的操作水平。而对一些相对的护理人员各项专业技术的细化分析所包括的:压脉带松紧程度、是否加衬垫、穿刺角度与位置、送针的手法、治疗操作后病人的安置以及隐私保护等系列服务细节,务必需医护人员于操作过程留意病人反应,以不断的提高专业技术操作水平[3]。

2.3 优雅的风度 谈吐举止、态度作风、气质性格等综合起来构成一个人的外在风度。当护理人员面对患者,其平和、耐心、有序的言谈会让患者不安的内心感到安慰。而心急躁冲动的表象会令患者失去对你的信任与尊重。作为护理人员,我们应自觉的展开文化素质提高,进行人格魅力培养,将自身打造成一个有着温文而雅、落落大方、做事沉稳、性情平和的由内而外的气质风度。因此,避免了护士因傲慢、慌乱及急躁给患者心理带来不好的影响及可能诱发医护纠纷[4]。

2.4 关爱的语言 语言是信息传递与交流的工具,为知识内涵与心理修养的外在表现。关爱的语言,可给医患的交流带来彼此合作与信任,相反,带来的是彼此失去信任度的分崩离析。尤其是急诊护士,其以治病救人为职责,这便要求护士以精明易懂的关爱语言对患者进行病史的咨询,来了解患者病情,与患者交谈时,务必避免使用医学术语等难懂的词汇,造成患者及家属错会其意而造成误诊误治而引发医疗纠纷的严重后果[5]。

2.5 亲切的服务态度 人与人交往,首先会留意对方态度。急诊护士笑容可掬、态度亲切,首先便会拉近与患者间的距离。反之,态度冷漠、面似寒冰,便会带给患者一种对你的工作能力报有怀疑(或是认为你不会认真给其看病)。而优质的服务、亲切的态度,其包含细心、谨慎、谦虚、语言温和、能够耐心认真的听取患者陈述病情、病史,让患者有种被尊重感与被关心,从而利于获取患者的信任,促进良好医患关系的构建,利于患者以极佳状态配合治疗,提高抢救成功率。同行之间相处,亦要多听多采纳好的意见与建议,以亲切的服务态度拉近医患间的距离及提高医护团结的凝聚力[6]。

3 环境细节的管理

干净舒适的环境,可令患者感到心情轻松愉快,并可让患者对整个医疗团队与医院产生信任感,对如此干净环境下所提供的服务感到放心。同时,因患者因为病痛,心情极易烦燥,当护理人员进行临床护理时,要避免大声喧哗,在更换被单之类,务必要轻拿轻放,避免上面的灰尘飞起。打扫地面时以湿拖布规避扬起灰尘污染空气。室内要求每天进行消毒处理,且保持病区内的空气清新与流通,如此给患者与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皆带来保障[7]。

4 结语

当下,大时代改革背景下,医院的经济收入与业绩相挂勾。患者的有无,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存亡。如此,诸多的医疗单位进行了一系列的相关改革,尤其是临床护理管理工作,管理者将现代的管理理念融入临床护理工作中,对护理工作过程进行细化性管理,抓服务质量、重视服务细节、环环相扣制定科学规范的规章制度,将制度落实于实践工作中,并依其进行监督与检查做为奖罚标准。护士在严格按照细节规章管理进行细致工作的同时,不断的提高个人素养、强化专业技术水平,以优雅的风度、充满关爱的语言,及亲切而周到的服务态度增进医患彼此的信任,提高医院在患者心中的口碑。所以,我们皆要由小事情、小细节一点点去做好,一点点来积累,将护理工作作为一种爱心传递,温暖着每一位患者。

参考文献

[1]殷磊,护理学基础[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27-228。

[2]黄山岭,细节管理决定临床护理工作的成和败[期刊论文],护理学杂志,2003(4)。

[3]景桂云,论细节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与体会[期刊论文],齐鲁护理杂志,2000 (10)

[4]王春丽,论临床护理工作中的细节管理[期刊论文]- 实用护理杂志2002 (03)

[5]于兰兰,浅议临床护理工作中语言的表达[期刊论文]- 护士进修杂志2001(01)。

第9篇:执行规章制度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锅炉 运行维护 保养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6-01-01

一、锅炉的安全运行的管理制度

锅炉的安全运行管理是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管理的重点。从公司固定资产部、生产安技部到使用单位均设专人负责,管理权限比较清楚,现场服务具体。各职能部门之间密切联系,恪守职能,规范管理,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杜绝事故的发生。

1、明确安全运行管理的重要性

锅炉作为一种受热承压的特种设备,因其系统复杂,环节较多,要维持连续运行就比较困难。因此,要确保锅炉在运行过程中既安全又经济地实现各种运行指标,就要求运行人员从技术上了解和掌握锅炉的有关知识、性能、及操作要求,除此之外,还要加强运行管理,要求运行人员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认真贯彻执行各种规章制度。遇到异常情况时,迅速做出判断,并依据有关规程进行处理,把锅炉运行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保证锅炉安全运行。

2、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出具体措施

(1)严格执行锅炉管理制度

锅炉运行中的主要管理制度有:锅炉运行规程、巡回检查制度、交接班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锅炉房管理制度、运行人员岗位责任制。公司可以定期组织管理人员、运行人员认真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固定资产部、生产安技部经常到现场检查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督促、指导使用单位及操作人员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进行锅炉运行管理和操作。

(2)提高素质以便为运行管理创造必要条件

锅炉安全运行管理是靠全员管理。公司为了提高全体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素质,除了每年外派管理人员和4~5名司炉工、水处理工参加劳动部门的培训班外,还定期举办锅炉管理技术培训班,由有经验的管理及技术人员从管理和技术方面为运行操作人员授课,提高操作和管理水平。

(3)认真做好锅炉运行记录

做好锅炉运行记录主要涉及到锅炉运行记录、水质化验记录、维修保养记录、交接班记录、领导检查记录、事故记录。公司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各项记录表格,运行人员进行规范的记录,做好及时反馈。另外,在原始数据中,技术人员还会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应该在事故的萌芽阶段就进行处理,这样才能避免事故的发生。

(4)严格巡回检查制度

为了了解锅炉的运行状态,有必要进行巡回检查,这也是发现锅炉安全隐患的有效途径。操作工人要认真执行巡回检查制度,每小时按照锅炉的检查要点对所规定的部位、项、点内容巡检一次,坚持班前、班中对号检查。如果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存在,就要及时填写反馈单,通知值班长,由值班长安排立即处理,从而可杜绝事故的发生。

二、锅炉的运行维护

为了使锅炉能正常运行,运行人员要随时注意工况的变化,做出及时、正确的调整。通过各种监测及时发现运行中的异常现象,预防各种事故,并能正确处理事故。

1、气压的控制

在锅炉运行时,应保持气压稳定,锅炉的气压不能低于规定的工作压力,否则不能保证用气系统的需要;同时也不能超过规定的最高许可压力,不然将造成安全阀开启排气而浪费能源,在安全阀发生故障意外时将导致超压事故。通过锅炉气压的变化所反映的是蒸发量与蒸汽负荷之间的平衡关系。锅炉运行时,蒸汽不断进入锅筒的蒸汽空间,另一方面蒸汽又不断离开锅筒,送向外界用户。当产生的蒸汽量多余外界需求时,锅炉的气压就会上升;反之,锅炉的气压就会下降。因此,控制锅炉的气压实质上是对蒸发量的调节。而蒸发量的大小,决定于运行人员对炉内燃烧的操作调整。

当负荷增大气压下降时,应根据锅炉的实际水位高低情况进行调整。如果水位高,应先减少给水量或暂停给水,再增加燃料量和风量,加强燃烧,提高蒸发量满足外界负荷需要,使气压和水位稳定在规定范围内。然后再按正常情况调节燃烧及给水量。当水位低时,应先增加燃料及风量,在加强燃烧的同时逐渐增加给水量,保持气压和水位正常。

当负荷减少而气压升高,如果锅炉内的实际水位高,应先减少燃烧量和送风量,减弱燃烧,在适当减少给水量或暂停给水,使气压和水位稳定在规定范围内。然后,再按照正常情况调整燃烧及给水。如果锅炉内的实际水位低,应首先增加给水量,待水位恢复正常后,在根据气压变化和负荷需要情况,适当调节燃烧及给水量。

2、运行温度的控制

温度是锅炉运行中应严格监视和控制的一个主要因素,如果温度过高就会引起锅炉中的水汽化而大量的锅水汽化会造成超压以至发生爆炸事故。应该保证锅炉的出水温度毕运行压力下相应饱和温度低20℃。另外,同一台锅炉各路回水温度偏差不得超过10℃。

3、运行中其他应注意的事项

(1)防止气化

为了能有效避免气化,应该使炉膛放出的热量能及时被循环水带走。在运行中不仅要控制温度与压力,也要使锅炉各部位的循环水流量保持均匀。这就要求操作人员密切注视锅炉和各循环回路的温度及压力的变化,如果发现有异常,就要及时查找原因。

(2)经常排气

锅炉运行时,会有气体不断析出。如果集气安装不合理或充水时放气不彻底,都会使管道内积聚空气形成气塞,影响水的正常循环和供热效果。因此,必须经常开放气阀排气。

(3)减少失水量

发现漏水应及时修理,并加强对放排水装置的管理,从根本上减少失水量。

三、锅炉的保养

1、锅炉的日常保养

(1)一级保养

要求操作工在日常运行中必须对锅炉及辅助设备进行巡回检查。主要的检查内容有:燃烧设备、水位表、压力表、安全阀、除尘器、陈渣机、风机、给水设备等。按照具体要求将设备状态准确填写在《交接班记录》上。

(2)二级保养

以操作工为主、维修工为辅,在锅炉正常运行状态下的一种维修保养制度。主要工作内容:二级保养作业范围是在一级保养的基础上进行的。对锅炉本体及辅助设备进行检查,杜绝跑、冒、滴、漏。

2、锅炉主要安全附件的保养

(1)安全阀

保养时如若发现安全阀有泄漏,首先要分析泄露原因,然后采取措施。如果因阀芯与阀座接触面有污物等造成安全阀不严密,可将污物吹扫干净;要防止与安全阀无关的异物将安全阀压住、卡住,以保证安全阀动作的可靠性;安全阀经过调整校验后,应加锁或铅封。

(2)压力表

锅炉上使用的压力表是测量锅炉汽压或水压大小的仪表。司炉人员可通过压力表的指示值控制锅炉汽压的升高或降低,以保证锅炉在允许的工作压力下安全运行。将压力表拆卸下来,送计量部门校验并铅封;拆卸并检查存水弯管,丝扣应完好,保证严密不漏。

四、参考文献

【1】李江红、刘亚波、张国平《浅析锅炉安全运行管理与维护》[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年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