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战国策范文

战国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战国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战国策范文

关键词: 《战国策》 策士语言艺术 论辩技巧

《战国策》是汇编而成的历史著作,作者刘向,策士是书中叙述的重要角色,在当时的政治与外交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战国策》又主要取材于策士著作,故书中对策士的个人尊严和个人作用给予了强有力的肯定。本文从五个方面就在历史上发挥重要作用的策士的语言艺术技巧进行分析、整理,以探究他们是怎样凭借三寸不烂之舌翻云覆雨的。

一、先承再转之计

王召姚贾而问曰:“吾闻子以寡人财交于诸侯,有诸?”对曰:“有。”王曰:“有何面目复见寡人?”对曰:“曾参孝其亲,天下愿以为子;子胥忠于君,天下愿以为臣;贞女工巧,天下愿以为妃。今贾忠王而王不知也。贾不归四国,尚焉之?使贾不忠于君,四国之王尚焉用贾之身?桀听谗而诛良将,纣闻谗而杀其忠臣,至身死国亡。今王听谗,则忠臣无矣。”①

运用先承再转的技巧,在论辩中造成一个缓冲的地带,为说服对方或展开下一轮的论辩攻势创造有利的前提条件,尽量避免使双方在尚未达成共识的问题上发生激烈冲突而导致出现谈判僵局,给进一步的沟通或论战造成不必要的心理障碍。当然,先承接过来的必须是在某种意义上是站得住脚的论点或论据。在上述故事中,针对秦王的诘难,矢口否认就不是明智的,聪明的做法当然是老实地承认这个事件已经发生。姚贾采取了这种明智的做法,承认了秦王的发难,反而使秦王一下子失去了强力打击的靶子,不得不缓和语气,说道:“那你还有何面目来见我?”在这句问话的背后,至少暗示了在秦王的心里还隐含着一个疑问:“这家伙还真的这样做了,那他为什么还有胆量来见我呢?莫非他还有什么别的招数?”心里这样一嘀咕,底气就少了几分。“我为什么会这样做呢?可是大王您一手造成的啊!”姚贾在成功地完成了承接对方论题这一步之后,紧接着便展开了论辩的攻势。姚贾在这段出色的论辩中,先是列举了三个典型的例子,进一步证明自己具有忠诚的品质,令人信服地说明自己之所以为别国君王接纳,正是由于自己具备了这种品质。说到这里,他还含而不露地把导致“我出走结交各国诸侯”这一事件发生的根子在于大王不辨忠奸、慢怠忠臣,在于“今王听谗,则忠臣无矣”,并进而指出了秦王这种做法将导致重蹈夏桀和商纣那样身死国破的覆辙。

二、巧设比喻之计

天下合从,赵使魏加见春申君,曰:“君有将乎?”曰:“有矣,仆欲将临武君。”魏加曰:“臣少之时好射,臣愿以射譬之,可乎?”春申君曰:“可。”加曰:“异日者,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有间,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去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裂而陨也。’今临武君尝为秦孽,不可为拒秦之将也。”②

巧用比喻,是论辩中一种非常有用的舌战技巧。善于运用比喻,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上述故事中,赵国使者魏加以曾遭弓箭射杀的大雁因身体上的箭伤尚未痊愈,被弓箭射杀造成的惊恐心理伤痕也未平复,结果被人虚拉弓弦的声音惊吓得旧疮迸裂坠地而亡的寓言故事,比喻遭到秦军打击的临武君的身心状态,说明那位被秦军打得惨败的临武君不能担当合纵抗秦的主将。由此我们不难体会到:在舌战论辩中,巧妙地运用一段形象生动的比喻,往往胜过许多抽象的论证,一个贴切到位的比喻,具有令人信服地说服力。

比喻的特征在于它的形象性和生动性,比喻的说服力在于它表面上言说的事例包含着深刻的道理,这是听者认识比喻的思维次序。那么作为论说的一方,却要循着与听者相反的思维路线,他的使命是深刻地认识并揭示事物的道理,并把这些道理赋予日常生活中最生动的形象(即从道理到形象的途径),再循着与论辩者自己的思维路线相反的途径(即从形象到道理的途径)把它叙述出来。

三、细节盘问之计

魏王问张旄曰:“吾欲与秦攻韩,如何?”张旄对曰:“韩且坐而胥亡乎?且割而从天下乎?”王曰:“韩且割而从天下。”张旄曰:“韩怨魏乎?怨秦乎?”王曰:“怨魏。”张旄曰:“韩强秦乎?强魏乎?”王曰:“强秦。”张旄曰:“韩且割而从其所强,与所不怨乎?且割而从其所不强,与其所怨乎?”王曰:“韩将割而从其所强,与其所不怨。”张旄曰:“攻韩之事,王自知矣。”③

上述故事中,张旄所采取的是细节盘问的论辩战术。当魏王和他探讨联合秦国进攻韩国是否可行这一问题时,他并没有直接地给予正面的回答。而是就这个问题的得失、由此可能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等方面入手,反过来向魏王提出问题,由魏王自己作出鉴别,得出结论。他的盘问,涉及这一事件的各个细节,而且这每一个细节,都直接关系到魏王所关心的问题。第一个是遭到进攻的一方将会怎样作出反应;第二个是遭到进攻的一方对前来进攻的敌国联合阵营中的各个成员采取不同的态度;第三个是遭到进攻的一方将会对行将到来的军事威胁会什么样的反应。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一方面弄清了魏国在进攻韩国这个联合的军事行动中的地位,另一方面也弄清了作为进攻目标的韩国针对这一军事行动最有可能的反应。搞清了问题的这两个方面,实际上该不该参与这次联合的军事行动,对于魏国来说便已经十分清楚、明朗了。所以,张旄最后说,是否进攻韩国的事大王自己已经明白了。

运用细节盘问的论辩技巧,应当全面了解把握所要论述的事件,并能够预测不同的行为对事件的发生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或影响。

四、先发制人之计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撤其环王真,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於陵子仲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候。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④

好一顿唇枪利剑,叫人如何招架得住。赵威后说得真好,这一番正气浩然、融情入理的话,简直让人无法喘息。她在论辩中巧妙地使用了先发制人的战术,致使对方措手不及,无力为自己辩驳。在这个故事中,赵威后一见齐国的使者,连使者送来的信都还没有拆开,就一顿连珠炮似的问年成、问百姓,最后才问到国君。齐国的使者恐怕根本就没有料到赵威后居然要这样发问,因为他的脑子里只装着国王,他的尊卑观念与赵威后有着顺序的不同,这就决定了他们的见识有着天壤之别,使得他们的对话不可能在同一个平台上展开。正因为他们之间的这种差异,注定要使一方完全主动,而另一方完全被动,这种情况当然也就非常自然地为主动的一方造成了先发制人的客观态势。于是,赵威后先发制人的论辩攻势真正地展开了,她以赞叹的语调一气不断地说出了两位贤士和一名孝女的事迹,毫不留情地抨击齐国政治的弊端,责问齐王在治国策略上的疏漏。最后又以一种疾恶如仇的语气,对一个不肖之徒未受到应有的惩处表示了强烈的遗憾,从心底里发出了她对一种新的政治思想和政治观念的呼唤。

先发制人,是论辩中的一种攻势战略,目的在于论辩者总是竭力在论辩中抢占先机,争取主动,是《战国策》中策士常用技巧。

五、纵设机关之计

孟尝君逐于齐而复反,谭拾子迎之于境,谓孟尝君曰:“君得无有怨齐士大夫?”孟尝君曰:“有。”“君满意杀之乎?”孟尝君曰:“然。”谭拾子曰:“事有必至,理有固然,君知之乎?”孟尝君曰:“不知。”谭拾子曰:“事之必至者,死也;理之固然者,富贵则就之,贫贱则去之,此事之必至,理之固然者。请以市谕:市朝则满,夕则虚,非朝爱市而夕憎之也,求存故往,亡故去。愿君勿怨。”孟尝君乃取所怨五百牒削去之,不敢以为言。⑤

在这个故事中,谭拾子成功地采取了欲擒故纵的战术,先给孟尝君提了两个问题,让对方把自己的情绪、想法和观点充分地表露出来,然后他便针对对方的心理状态、情绪态度和思想观念,采取转换视角、改变话题、引申观点、批判评析的方式从中切入论辩,阐述自己的观点。从中我们还可以分析出运用欲擒故纵这条论辩战术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对方与所论辩问题相关的历史背景,深刻地体察对方的心境,力图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想问题,精心地设计导入论辩的问语或开场白。在这篇论辩故事中,谭拾子可谓对孟尝君当时的心境体察得相当透彻,他跑到国境线上去迎接孟尝君,奠定了说服对方的感情基础。他的第一句问语:“您还怨恨齐国的士大夫吗?”便是走进对方心灵世界的第一步,接着又问:“恨不得杀了他们,是吗?”这表示自己这时站到了对方的立场上,同时也在双方之间造就了一个对话的平台。这样,等到对方一旦在这个平台上开始渲泄和流露,论辩发起的一方便抓住了制胜论辩的主动权,他便可以自如地转移到另一个角度或空域,不露声色地使论辩的重心发生位移。于是,对方由于情感的发展和思维的状态还处在论辩发起者营造的情绪和语言环境下,因而不能立即适应这种话题转换和观点位移而陷入被动。这样,论辩的主动权便操纵在发起人的手里了。正如在本篇故事中,随着论辩的展开,谭拾子灵活地转变话题,说服了孟尝君。

在论辩中采用欲擒故纵的战术,固然是十分有效的,但在运用时必须充分地考虑到时势本身的作用,也就是欲擒故纵的实际条件是否存在。

注释:

①战国策・卷七・秦策五.

②战国策・卷十七・楚策四.

③战国策・卷二十五・魏策四.

④战国策・卷十一・齐策四.

⑤战国策・卷十一・齐策四.

参考文献:

[1][西汉]刘向编.战国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2]何建章.战国策注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

第2篇:战国策范文

[关键词]《战国策》;政治思想;时代背景;诸子学说

《战国策》一书,是反映战国时期历史的一部十分重要的典籍。它记载了许多的言谈游说之士——即所谓的纵横家的言论,正如西汉刘向所言,此书“游士辅所用之国,为之策谋”。历代学者也大体认为书中的主要内容“大抵皆纵横捭阖,谲诳相轻倾夺之说也”。但是笔者认为,书中的言谈游说之士的纵横捭阖,就其本身而言,主要还是一种“干人主”的方法和技术,作为一种政治活动来说,是属于技术层面的性质,其中并不带有什么政治思想与政治学理。用通俗的话来说,它就是教人如何为了某种利益而打动对方,“皆揣摩人君心理之术”。然而我们知道,战国时期是许多政治思想并行于世的时期,而作为一种政治思想,它必须包括如何治理国家、如何统治民众、权利的分配、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等等这些内容,并且对进行政治活动的人产生一定的影响与支配作用。换句话说,政治思想是在抽象的层次上研究政治主张的概念及论证涉及政府(政治机构)的措施与制度,以及具有政治行为的人,如古时的君、臣,近代的议员、公民,皆在其讨论诠释的范围之内。正如张舜徽先生在论及当时的游说之士时所言:“不外拿自己的一套主张,游说诸侯,乘机爬上统治地位,成为最高统治者周围的显赫人物。他们的任务,不外想拿各人自己的一套议论主张,实行于当时,来巩固统治者的权位,维护统治与服从的社会秩序。”《战国策》中所记载的言谈游说之士,在他们的言论中,自然也存在着一些政治思想。作为“自己各人的一套议论主张”来游说上层人物,以此来达到他们自己的某种目的。本文就是对这些游说之士的政治思想进行研究和探讨。

因为在《战国策》里很多的政治思想大都散见于各个篇章之中,因此,在研究探讨时,必须从宏观的层面上把握其总体面貌,抓住其主要的观点。

战争的重要性。对战争研究,是政治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战争不仅是一种政治行为,而且是一种真正的政治工具,是政治交往的继续,是政治交往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实现”。战国时期,七雄并立,彼此之间征战不休,都想战胜对方,或是达到保存、扩大自己的实力,进而达到统一天下的效果和目的。所以在当时战争就体现了它的极其重要的意义。虽然战争之惨烈正如孟子所言,各国国君“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而战之,大败,将复之,恐不能胜,故驱其所爱之子弟以殉之”。但是各国之间的征战依旧如故,并且各种指挥打仗的人才如白起、廉颇等人也都为人君所重,而如何进行战争并取得胜利,也成为了一种专门之学,即所谓的“兵家”。所以《战国策》中所记载的那些言谈游说之士,在他们的言论中,也就将战争赋予了很大的重要性、合理性了。如《战国策·秦策一》载苏秦说秦惠王曰:

夫徒处而致利,安座而广地.虽古五帝、三王、五伯,明主贤君,常欲坐而致之,其势不能,故以战续之。宽则两军相攻,迫则杖戟相撞,然后可建大功。是故兵胜于外,义强于内;威立于上,民服于下。今欲并天下,凌万乘,诎敌国,制海内,子元,臣诸侯,非兵不可也。

这段话中,就提出了当时的人主治国的两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致利”和“广地”。但是在当时群雄并立的情况下,要达到这些目的,不是那些整日“恬于教,乱于治,迷于言,惑于语,沈于辩,溺于辞”的人可以得到的,“非兵不可”才是最主要的手段。我们可以查阅《史记》中所记载的战国时期的历史,几乎无年不战,无战不是杀人逾万、血流成河,最终的政治利益的实现靠的就是战争。不但“致利”和“广地”需要战争,守护国土、避免邻国强占本国的土地,更是离不开战争。《战国策》中所载的郑同说赵王之辞就说明了这一点:

今有强贪之国,临王之境,索王之地,告以理则不可,说以义则不听。王非战国守围之具,其将何以当之?王若无兵,邻国得志矣。

在战国这个纷争惨烈的时代,想要保住国土,不能向邻国“告以礼”、“说以义”,用文章或口头作道义上的论争,而是必须备守城之具,有充足的军队,通过战争来守卫国家。这与上文所引的以“致利”、“广地”为主的目的虽有不同,但两者欲达到目的的手段必归于战争。由此可见,《战国策》中对战争的重要性的叙述,是占有重要地位的。这也是深深符合当时的历史背景的。此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战国策》中尽管夸大了言谈游说之士的重要,如通过苏秦的“和纵”之计,“秦王解兵不出于境,诸侯休,天下安,二十九年不相攻”,俨然是一言而定天下安危。但是在纵横捭阖的背后,仍然是以各国的实力为基础的,而这种实力的最好体现,就是用来进行战争的军事实力。所以哪怕是书中极力夸大的人物苏秦等人,在游说国君之时,也是必说“带甲数十万,车千乘”这样体现一国实力的话语,这也是《战国策》中重视战争的一个良好的佐证。

增强君主集权,有效驾驭臣下。战国时期的一大特点,就是春秋时的封建国家开始解体,郡县制的集权国家开始出现,“各国的政权组织相应的发生了变革,废弃了原来各级贵族统治的制度,开始形成以将相为首脑的中央集权的君主政权”。大臣开始由国君任命,并且听命于国君,而对于国君而言,如何加强集权、有效地使用自己的权力,如何控制驾驭臣下使之完全为己所用,也就显得特别重要了。《战国策》中对这方面自然也是极为重视。如书中所载的有人向秦惠王所进之言就提到:

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忘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仇雠也,愿大王图之。

虽然这段话是否符合史实值得商榷,因为商鞅在秦国的变法,本身就是打击当时的贵族势力,使君主得以集权,并非是让自己的声名盖过君主。但姑且不论这些,这段话就是要君主独揽大权,不能使大权旁落。因为“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如此一来,则“木实繁者枝必披,枝之披者伤其心。都大者危其国,臣强者危其主”。作为新兴的集权式的君主,应该全力制止“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的情况,否则,是很不利于君主独揽大权的、臣下完全听命于君主的集权统治。故而要极力避免“大王更为臣”的现象出现,哪怕杀掉威胁君主地位的大臣也在所不惜。这段引文的后面正是这样的结果,“商君归还,惠王车裂之”。除了君主要独揽大权之外,还要使君主的命令能够顺利执行,不能出现“今天下之府库不盈,囷仓空虚,恶其士民,张军数千百万,白刃在前,斧质在后,而皆去走,不能死,罪其百姓不能死也,其上不能杀也。言赏则不兴,言罚则不行,赏罚不行,故民不死也”的情况。作为集权的君主,要想在战乱纷争不止的战国之世有所作为,就必须让全国民众为自己的利益而行动,一切以君主之命为鹄的,“士民”不许违背君令、有自己的独立意志,使君主“言赏则不兴,言罚则不行”,一位合格的集权君主,应该像书中所载的范睢之言,做到:

臣闻古之善为政也,其威内扶,其辅外布,四治政不乱不逆,使者直道而行,不敢为非。

如此一来,臣下“不敢为非”,君主中央集权、独揽大权的目的才是完全达到了。最后《战国策》还提到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劳”与“佚”的关系,具体讨论了君主的“统治术”问题,这就使得书中所论的关于增强君主集权、有效驾驭臣下的思想更加完备了。如《战国策·齐策五》就写道:

故夫善为王业者,在劳天下而自佚,乱天下而自安,诸侯无成谋,则其国无宿忧也。何以知其然?佚治在我,劳乱在天下,则王之道也。

控制权力,不让臣下权侵君主,使君主的命令能够顺利执行,再加上重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劳佚关系,使主佚而下劳,这样就可以实现增强君主集权、有效驾驭臣下的目的了。这些观点符合当时的政治现状,达到了为统治者服务的要求。王夫之说战国是“古今之一大变会”,而政治上的中央集权正是这“变会”的主要特征之一。《战国策》中所记载的增强君主集权、有效驾驭臣下的思想,体现了这样的时代要求和特征,并且代表了新兴的集权君主的利益,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因此,不能仅从技术层面上将《战国策》看做是“阴谋诡计”“纵横捭阖,谲诳相轻倾夺之说”。

重用贤臣,摒去奸侫。上文提到,战国时期君主的中央集权倾向明显加强,臣下的录用与升黜,都以君主的意志来执行,春秋时代的“世卿政治”——国家的各种职位由各国的封建贵族担当,职位世袭,国君不得随意干涉的贵族政体——趋于解体,而“贵族阶级垄断政治之制度既废,平民遂获得登上政治舞台之机会”。一时间,求贤用贤成为各国君主的当务之急和时尚,所以如何才能获得贤人并且有效地使用贤人,也就成为当时政治思想的一个主题。《战国策》中就提到了“国亡者,非无贤人,不能用也”的观点,说明了“贤人”对于国家的重要性。要想获得贤人,首先就是要尊重贤人,书中所载郭隗对燕昭王说道:

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已者至。先趋而后息,先词而后嘿,则什己者至。若恣睢奋击,啕籍叱咄,则徒隶之人至矣,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

这段话就说明了越是尊重人才,则越优秀的人才就会来到朝廷为人主所用。如果君主大摆架子,“恣睢奋击,啕籍叱咄”,则只能得到平庸昏碌之辈了。战国时期由于私人讲学的兴起,使得许多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学习获得知识,从而走上仕途。当时许多属于不同君主的政权同时存在,为这些新兴的“士”阶层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施展才能的机会和空间,他们的地位也因之提高,能够“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以一副很自信、很有尊严的面貌出现。《战国策》中记载的齐宣王见颜斶,后者俨然为王者师的姿态,直呼“王前!”,要齐宣王走到他跟前说话,并指出“明乎士之贵也”才算得上是“明主”,更是形象地表达了这一点。除了尊重贤人之外,还应该虚怀纳谏,广开言路,并且择善而从。这样可以使国力强盛,国政清明。书中著名的“邹忌讽齐王纳谏”就说明了这一点:

(齐威王)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这段文字不但写出了作为一国之君应该如何的鼓励臣下来进谏,而且还极力突出了虚怀纳谏、广开言路、择善而从的良好政治效果,国内是“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颇有孔子所谓的“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的景象;诸国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齐国也因君主的虚怀纳谏而强盛起来。虽然这里有一定的夸张性,但从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战国策》一书鼓励君主应虚怀纳谏的思想。不但君主应如此,在书中,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也说道:“有能扬文之名,止文之过,私得宝于外者,疾入谏”。可见虚怀纳谏的重要性。最后,在重用贤人的同时,书中也提到了应该除去奸佞之人,使得贤人可以无阻碍无滞累的行其治国的主张。书中所记载苏秦说赵王之辞就提到这一点:

臣闻明王绝疑去讒,屏流言之迹,塞朋党之门,故尊主广地强兵之计,臣得忠于前矣。

“流言之迹”“朋党之门”都是中央集权体制下的官僚政治的典型弊端,若贤人整日被流言所诋毁,遭朋党所排挤,就无法有效地为君主贡献自己的才能了。所以除去奸佞之人,是重用贤人的一个重要的前提,作为臣下而言,也应该做到“贤臣之事其主也,亦必无女石而进贤”,公忠体国,不做嫉妒排挤同僚之事。重民爱民,关注民生。《战国策》一书中所体现的最后一个政治思想就是重民爱民、关注民生。我们知道,中国自西周起,就有了重民爱民的思想。《尚书》中如“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其惟王以小民用百彝,亦敢殄戮用义,民若有功”这类的语句,就明显地体现出统治者要重民爱民、勿滥施刑于民的治国理念。战国时期的各国国君,也十分重视民众问题。《孟子》中所载梁惠王对孟子说“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一副十分关注民众生计的样子,并且十分希望自己国内的民众数量繁衍增多,故而询问孟子在他这样关注民生之后,为何依旧是“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在这样的时代风气下,《战国策》一书中就有了体现关于重民爱民思想的语句。书中所载的齐国使者出使赵国,赵威后问齐使“岁亦无恙邪?民亦无恙邪?王亦元恙邪?”齐使不高兴她的询问顺序,赵威后便解释道:

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

指明了民众才是使统治者得以顺利统治的最根本的因素。民众生计有问题,统治者的统治地位也就要动摇了。而民众生计得到保证,则会使一国的生产储备、作战能力、田赋税收都有所增加。所以对于统治者而言,必须重民爱民,关注民众的生计问题。这段话的思维逻辑是“岁—民—君”,虽然与孟子著名的民本论“民为贵,社稷为次,君为轻”中的“民一社稷一君”的思维逻辑顺序有所不同,但是两者都承认民众是统治者治国的根本与基础则是一致的。此外,书中记载的齐襄王问人如何对待齐国重臣田单,那人主张应嘉奖田单,理由便是:

寡人忧民之饥也,单收而食之;寡人忧民之寒也,单解裘而衣之;寡人忧劳百姓,而单亦一比之,称寡人之意。

正是因为田单一系列的举动,都体现了重民爱民的思想,民忧饥则使之有食,民忧寒则使之有衣,关注民众的温饱问题,这样就可以让统治者更得民心,获得民众的支持,所以值得嘉奖,“乃赐单牛酒,嘉其行”。以此二例,可见《战国策》中提倡统治者应重民爱民。或许有人会问,战国时期各国国君都驱使民众上战场,彼此厮杀,使无数民众丧失生命,正像孟子所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另外,那些言谈游说之士,也多半是游说统治者如何消灭对方、打击对方,这些都是以民众生命为代价的。从这点上讲,战国时期哪有什么重民爱民的思想存在呢?其实,攻城掠地与重民爱民这二者并不矛盾。战国时各国君主为了扩充自己的军队,国内生产出更多的物质,这都需要国内有充实的人口。如商鞅主政秦国之时,就千方百计招挟三晋之民来秦国耕作,以此来扩充秦国国力,而为了招挟民众,使民众服从管理,为统治者的利益服务,故有必要摆出一些重民爱民的姿态,以麻痹民众、使之心安理得地被统治。因之在《战国策》中出现体现重民爱民的思想也就不足为怪了。

第3篇:战国策范文

2.秦王见赵国不仅没献出城池,反而与其他诸侯联合对抗自己,十分恼怒,便派王陵率二十万秦兵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

3.赵国上下一心,拼死抵抗,击退了秦兵的一次次进攻,无奈城里粮草短缺,赵王急忙向魏国和楚国求援。

4.魏王派将军晋鄙率大军前来救援,却因害怕与秦兵交战,只是让他远远地驻扎在一个叫荡阴的地方。

5.魏王又派将军辛垣衍偷偷地潜入了邯郸城里,通过平原君劝说赵王尊奉秦王为帝,这样秦王就会放过赵国。平原君一时拿不定主意。

6.此时,齐人鲁仲连恰好在赵国游历,也被围在了邯郸城。他听说魏将劝说赵国尊奉秦王为帝的消息后,拜见了平原君。

7.鲁仲连见平原君仍在犹豫不决,便提出要见魏将辛垣衍,平原君欣然同意。辛垣衍本不想见,无奈平原君已经引见,只得硬着头皮答应。

8.鲁仲连见了辛垣衍,一直没有开口。辛垣衍讥讽地说:“现在邯郸城里的人大都是有求于平原君的,先生看起来不像,为何还呆在这座孤城里呢?”

9.鲁仲连答道:“秦国只是一个不讲礼义的野蛮国家,一旦秦王称帝号令天下, 我只会跳进东海自杀了。我是想借将军来帮助赵国。”辛垣衍问:“先生打算怎么帮呢?”

10.鲁仲连说:“你们魏国不曾想到秦王称帝的危害,反而像仆人一般侍奉秦王,魏王最后只会自身难保。”辛垣衍答道:“愿闻其详。”

11.鲁仲连接着说:“以前,鬼侯、鄂侯、文王辅佐残暴的纣王,都没得到好下场。我倒是替你们大王担心了。”辛垣衍听了,面露惧色。

12.鲁仲连又说道:“齐闵王称帝时,想摆出天子的威仪到鲁国去,鲁国人关上城门,不愿接待;经过邹国时,邹人也不让他入境。魏国为万乘之国,臣子们反而比不上邹、鲁的小民啊!”

13.听到这里,辛垣衍连忙起身,冲鲁仲连一拜再拜说:“先生不愧为天下贤士,我再也不敢谈尊秦为帝了。”

14.秦国的围城将领听说辛垣衍被鲁仲连劝服的消息后,退兵五十里。这时,魏国的信陵君夺取了晋鄙的军权,赶来救援赵国。秦王见大势已去,急忙撤回了军队。

第4篇:战国策范文

【关键词】《战国策・燕太子丹质于秦》;《燕丹子》;文体特征;人物塑造

《战国策・燕太子丹质于秦》(以下简称《燕太子丹质于秦》)《燕丹子》都记载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虽然两者叙述了一个大致相同的事件,但二者在情节安排、叙事艺术、人物塑造上都有较大差异。其中,《战国策》作为一部国别体史书,它主要记载了战国策士的游说之辞,纵横家的言辞虽多有夸张,但作者在记述人物的客观活动时却很少有虚诞之笔,体现了史书的严谨与科学。《燕丹子》一书的性质却充满争议,程毅中认为“《燕丹子》是一部古小说....它的确是根据秦汉民间的传说记录的古小说,比之名东方朔、班固等文人的汉人小说总是更可信一些,也许可以说是现存的一部比较完整的汉人小说”,胡应麟说它是“古小说杂传之祖”,孙星衍也说:“其书长于叙事,娴于辞令,审是先秦古书,亦略与《左氏》、《国策》相似,学在纵横、小说家之间。”本文试图首先简要分析不同的文体特征对两部书人物塑造的影响,继而具体阐述这两部书在人物塑造方面的差异。

一、文体特征对人物塑造的影响

《燕太子丹质于秦》作为史书,本着“实录”的精神,记人写事多采取客观的态度,极少有虚诞之笔。而《燕丹子》作为一部先秦古书,根据现存的争议,我们目前还不能将这部书的文体定性,但它具有明显的小说性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小说性突出表现在其全书整体追求传奇、怪异,《文献通考・经籍考》引《周氏涉笔》说:“燕丹、荆轲,事既卓,传记所载亦甚崛奇。今观《燕丹子》三篇,与《史记》所载皆相合,然乌白头、马生角、机桥不发,《史记》则以怪诞削之。”可见,古人早就注意到《燕丹子》不同于正史的地方正在于它在叙事上的艺术虚构。这种艺术虚构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有着明显的渲染作用。

《燕太子丹质于秦》全书一开始,用简略而平实的语言交代了事情的开端,对于太子丹在秦国为人质的处境以及逃归的经历均一字不提,在这种以把握关键历史事实、笔法严谨客观为主要特征的史书写法的呈现下,太子丹这个重点人物一出场就略显单薄,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下文,作者始终以一种客观的笔调来陈述历史人物的活动和事件的进程。而在《燕丹子》中,作者显然不满足于平实地回顾那段历史,在写太子四处寻找刺客之前,作者以虚幻的情节详细交代了太子在秦国为人质的遭遇及逃归经历。作者明确交代了太子丹在秦国的不得意而想伺机潜逃的事实,并插入运用了“乌白头、马生角”这样的民间传说来增加了故事的神秘性。“丹为鸡鸣,众鸡皆鸣”则借用了孟尝君夜过函谷关,使门客学鸡叫骗开城门的典故。彼情彼景只有太子丹自己知道,旁人并没有亲历过,这个情节能流传下来并被记录在史书中的可能性是不大的。乌鸦白头、马生犄角等这些事在现实生活中都是不可能发生的,孟尝君这一历史典故本身就存在很大的虚幻性,在记载历史事件的开端部分,作者对燕丹子回国一事大做文章,不仅写太子在秦国遭受的不如意,更用大量笔墨叙述太子丹回国历经的千辛万苦,作者在讲述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对不为人知的具体细节进行艺术虚构,这种虚构对于刻画人物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旨在渲染太子丹在秦国受的侮辱,同时也暗示了太子千方百计寻找刺客刺杀秦王的合理性,也就为下文塑造太子丹冲动行事的复仇者形象提供了因果依据。

二、塑造人物的不同

《燕太子丹质于秦》与《燕丹子》塑造人物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二者在主角定位上的差异;二是同一人物在两部书中的形象差异。

首先,《燕太子丹质于秦》是在记述燕国历史的同时,以塑造荆轲为中心,表现出荆轲作为壮士的神勇和作为战国策士的善于游说。全书一开始简要介绍历史背景,“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先后与鞫武、田光商量抵御秦国的对策,最后由田光把荆轲推荐给太子,以鞫武、田光等人做铺垫,实际上都是为了衬托荆轲这个人才之难得。易水送别一段,士兵们穿上丧服为他送行,慷慨悲歌之后,“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荆轲深知前路凶险,但为了不负太子,维护自己作为士最基本的道义理想,他还是毅然前去。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态度使荆轲不再是一个普通的策士,而升华成一个为道义牺牲一切的悲剧英雄。行刺失败,“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面对失败和死亡,荆轲毫不畏惧,思想里还承载着太子对他的期望,一个大义凛然、傲骨铮铮的英雄人物形象由此展现。《燕丹子》则不同,单从书名就可知它的重点在于记载太子丹的复仇经历,全书就是以燕丹子准备复仇、寻找勇士、怎样复仇为线索步步推进,对太子丹在每个环节中的语言行为都有很细致的描写,如写太子迎接田光时,《燕太子丹质于秦》用简洁的语言这样交代:“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跪而拂席。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两不立,愿先生留意也!’”而《燕丹子》中却采用了更丰富的细节:“田光见太子,太子侧阶而迎,迎而再拜。坐定,太子丹曰:‘傅不以蛮域而丹不肖,乃使先生来降弊邑。今燕国僻在北陲,比於蛮域,而先生不羞之。丹得侍左右,睹见玉颜,斯乃上世神灵保燕国,令先生设降辱焉。’田光曰:‘结发立身,以至於今,徒慕太子之高行,美太子之令名耳。太子将何以教之’太子膝行而前,涕泪横流曰:‘丹尝质於秦,秦遇丹无礼,日夜焦心,思欲复之。”这些描写使得太子不再是一个流于平面化的人物,而变得血肉丰满,他的复仇欲望源于他内心对自己遭受侮辱的的愤怒,并不是纯粹为了自己的国家。全书这样的细节描写还有很多,限于篇幅结构,兹不赘述。正如袁行霈所言:“《燕丹子》写燕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与《战国策》和《史记》相比,不仅增加了细节描写而且突出了燕丹这个复仇者的形象。”相较于《燕太子丹质于秦》,在《燕丹子》太子丹才是作者竭力塑造的主要人物。

此外,两书在塑造太子丹、荆轲的形象时也有不同。在《燕太子丹质于秦》中,作者竭力表现的太子丹是一个为国事殚精竭虑的明主形象。故事开端,太子向太傅鞫请教如何抵御秦国,态度谦卑,当田光把荆轲引荐给太子后,他这样对荆轲说:“田先生不知丹不肖,使得至前,愿有所道,此天所以哀燕不弃孤也。今秦有贪饕之心.....入臣,则祸至燕。燕小弱,数困于兵,今计举国不足以当秦.....”,忧国之心由此可见,虽然士的地位在战国时期是比较高的,但太子自降身份、虚心待人的态度本身还是能够说明他作为一个明君应有的气度和胸怀。而《燕丹子》所塑造的太子则是一个冲动的、意气用事的复仇者。故事一开始就写了太子在秦国为人质的处境以及回国途中遭遇秦王的刁难,丹因此“深怨於秦,求欲复之。”在《燕太子丹质于秦》中只是对太傅鞫武说:“燕、秦不两立,愿以傅幸而图之!”同样的语境,在《燕丹子》中却变成了:“丹不肖,生於僻陋之国,长於不毛之地,未尝得睹君子雅训、达人之道也。然鄙意欲有所陈,幸傅垂览之。丹闻丈夫所耻,耻受辱以生於世也;贞女所羞,羞见劫以亏其节也....今秦王反戾天常,虎狼其行,遇丹无礼,为诸侯最。丹每念之,痛入骨髓。”由此可见,燕丹在秦国受到的侮辱使他时刻怀恨在心,“遇丹无礼”,才是他急于要报仇的原因。鞫武认为太子过于冲动,进言阻止,“太子得书,不悦”,等鞫武提出他的建议后,太子认为“此引日缦缦,心不能须也,”“睡卧不听”,太子丹报仇的迫切和不理性通过他的行为言语表现了出来。虽然秦灭六国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但燕太子鲁莽的行为无疑加快了自身灭亡的步伐。

荆轲的形象在两部书中也有不同,在《燕太子丹质于秦》中,荆轲是一个大义凛然的英雄人物。只有他游说樊於期一事使读者情感上有些难以接受,但联系当时的实际情境,不如此就难以让秦王相信燕国,这恰恰说明了荆轲能在关键时刻以国家利益为重,果敢作出决策以成大事。但在《燕丹子》中,对同一件事的描述却有不同,恰恰是这些关键处的差异能体现出不同的情感倾向。太子得到荆轲后:

“后日与轲之东宫,临池而观。轲拾瓦投龟,太子令人奉金。轲用抵,抵尽复进。轲曰:‘非为太子爱金也,但臂痛耳。’後复共乘千里马。轲曰:‘闻千里马肝美。’太子即杀马进肝。暨樊将军得罪於秦,秦求之急,乃来归太子。太子为置酒华阳之台。酒中,太子出美人能琴者。轲曰:‘好手琴者!’太子即进之。轲曰:‘但爱其手耳。’太子即断其手,盛以玉奉之。太子常与轲同案而食,同床而寝。”

这一段描写在《燕太子质于秦》中是没有的,取而代之的是简洁的一句:“于是尊荆轲为上卿,舍上舍,太子日日造问,供太牢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对这个过程中的很多细节避而不谈,这处不同对于了解作者的情感和人物刻画有着不容小觑的意义,荆轲的种种要求一方面也许是主观上对太子是否信任自己的一种试探,但从读者理解的角度,却不免对荆轲的“掷金投龟、食马肝”、“喜美人手”感到略微嫌恶,尤其是“断美人手”一事,更有损于荆轲作为壮士的完美形象。在《燕太子丹质于秦》中,作者把荆轲塑造成一个令后人佩服、感动的悲剧英雄人物,而在《燕丹子》中,我们既读到了荆轲作为英雄的一面,也读出了他的贪欲和残暴。

综上所述,《燕太子丹质于秦》在记录燕国历史、尊重客观史实的前提下,以真实的笔触传神地塑造了荆轲这样一个既能言善辩又大义凛然的光彩照人的历史英雄形象。《燕丹子》一书具有明显的小说性,它以燕太子为主要人物,运用了艺术虚构,大胆发挥了民间传说,给这段历史添加许多传神的情节,丰富了故事的意蕴,使人物的性格更加立体化、多元化,在《燕丹子》的呈现下,我们看到了不同于史书中的燕丹和荆轲,燕丹作为一个重社稷的明主也有着冲动、不理性、意气用事的一面,荆轲作为一个千古英雄,我们也看到了他人性中的贪欲和残暴。只有综合两个文本进行比较阅读,我们才能对这段历史有更深入的理解,进而看到更真实的历史人物。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刘向.战国策笺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3]无名氏,葛洪著,程毅中校点.燕丹子・西京杂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5.

[4]诸祖耿.战国策集注汇考[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

第5篇:战国策范文

考点1: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例1 (2016年福建福州卷)2015年12月,我国与韩国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双方绝大多数商品贸易将逐步迎来“零关税”时代,“一带一路”建设也蹄疾步稳。2015年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直接投资增长了18. 2%。下列关键词中,最能概括这段话的是( )

A. 同步增长 B. 对外开放

C. 和平与发展 D. 改革与稳定

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要发展必须走向世界;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与韩国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直接投资增长了18. 2%,这些都体现了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所以B项正确;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2: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例2 (2016年山东菏泽卷)2016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这一政策的实施( )

①说明我国人口形势不再严峻,国家已取消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②可以增强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 ③可以优化人口结构,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④是为了顺应百姓的生育愿望,会导致我国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解析:选B。本题考查实行“全面二孩”政策的重要意义。实行“全面二孩”政策可以优化人口结构,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②③均符合题意;我国仍面临着严峻的人口形势,坚持实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①④的观点均是错误的。

例3 (2016年山东聊城卷)2016年5月9日,聊城市召开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工作汇报会,市委常委、常委副市长耿涛表示,自成功入选国家第三批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以来,全市上下以建设“河湖秀美大水城,宜居宜业新聊城”为目标,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对此,下列评论最合适的是( )

A. 保护环境要优先,经济建设可暂缓

B. 经济建设是中心,环境污染后治理

C. 生态建设力度大,绿色发展促和谐

D. 生态环境要保护,低碳生活靠个人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理解。我们应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AB均是错误的;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并不仅仅是个人的事,国家、社会及每个公民都应该积极践行低碳生活,D的观点也是错误的;只有C最符合题意。

考点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例4 (2016年四川南充卷)近年来,我国多地雾霾天气不断加剧,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有网友调侃:“溜狗不见狗,狗叫我才走。”“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牵着你的手,却看不看你的脸。”这警示我们必须( )

①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③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④把保护环境、绿色发展作为国家的中心工作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④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认识和理解。材料警示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①②③正确;经济建设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④是错误的。

例5 (2016年山东青岛卷)描绘蓝图 谱写青岛发展新篇章

为了率先全面建成较高水平小康社会,“十三五”期间,青岛市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将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时事解读】

青岛市将依托山海相依的自然地理格局,构建以大沽河―胶州湾为生态中轴,山体、海湾、河流、湿地、滩涂、林带和各类自然保护区为生态屏障的生态安全格局;推动外贸向优质优价、优进优出转变,提高引进来水平,加快走出去步伐,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

(1)请结合材料,说一说青岛市的做法体现了哪些发展理念。

① ②

【我在行动】

(2)青岛市围绕“宜居城市”的目标持续发力,不断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以实际行动为家乡的建设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针对市民清洁出行的需求,青岛力推新能源汽车。我要尽量坐公交车或者步行,并劝说家长少开私家车。

针对市民休闲健身的需求,青岛力推绿地建设。我要①

针对市民亲水近水的需求,青岛力推河道整治。我要②

解析:本题以“描绘蓝图 谱写青岛发展新篇章”为主题,考查了学生对“五大发展理念”的认识和理解以及青少年应该有的态度和做法。第(1)问旨在考查学生对我国五大发展理念的认识,依据五大发展理念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对号入座,依据对材料的分析即可作答。第(2)问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答时可依据示例的要求,围绕青少年应怎样做回答即可。

答案:(1)绿色 开放

(2)①增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自觉履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义务。②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如:尽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一水多用,垃圾分类存放、废旧电池回收,使用环保布袋购物等;能走路的尽量不坐车,减少私家车的使用;使用节能产品,淘汰高能耗产品。

考点4: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例6 (2016年四川达州卷) 材料一:2016年5月25日,总理在出席中国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峰会时指出,新一代互联网技术深刻改变了世界,也让各国站在科技革命的同一起跑线上。中国曾屡次与世界科技革命失之交臂,今天要把握这一历史机遇,抢占商机,赢得未来。

材料二:2015年我国科技成就惊喜不断:除了国内各种奖项外,更有众多国际大奖;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陈华兰获得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颜宁获得赛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奖……

(1)上述材料共同体现了我国的什么战略?请分析这一战略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至少三点)

战略: 。

作用: 。

(2)中国不能再与这次科技革命失之交臂。请从国家和青少年两个角度分别谈谈如何把握这一历史机遇。

国家的角度(至少三点): 。

青少年的角度(至少两点): 。

解析:本题通过两则时政材料,考查考生对科教兴国战略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应有的做法。第(1)问旨在考查考生对我国国策和战略的认识,依据教材知识和题干要求作答即可;第(2)问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国家和青少年应该怎样做作答即可。

答案:(1)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是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我们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客观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

(2)国家: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加大对科技、教育的投入等。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真题汇编】

一、单项选择题

1. (2016年山东威海卷)下列对“全面二孩”政策理解正确的有( )

①我国的人口问题将得到彻底解决 ②人口发展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③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已不再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 ④有利于优化人口结构,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

A. ①②③ B. ②④

C. ②③④ D. ③④

2. (2016年江苏盐城卷)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以积极应对老龄化等问题。这说明 ( )

A. 我国的人口政策随形势的变化而调整

B. 我国的人口数量已不需要加以控制

C. 我国将彻底摆脱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D. 我国的人口素质将因此而不断提高

3. (2016年四川内江卷)“互联网+”就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业态,并且产生“1+1>2”的效果,从而产生神奇的变化。如:互联网+传统集市=淘宝,互联网+传统通信=微信。“互联网+”带来的神奇变化告诉我们 ( )

A. 互联网时代不再需要“工匠”精神

B. 科技是创造财富的唯一源泉

C. 科技深刻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D. 依靠科技引进就能建成科技强国

4. (2016年山东威海卷)2016年1月8日,总理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指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这是因为创新是( )

A. 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B.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C. 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D. 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

5. (2016年浙江金华卷)【大美金华】金华城中三江交汇处有座燕尾洲公园,园内有中国婺剧院、“彩虹桥”……还建有保护河漫滩湿地的生态防洪堤。该公园设计获得了2015世界建筑节年度最佳景观奖,其理念是( )

A.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B. 环保离不开节能减排

C. 人类之间平等发展

D. “开源”与“节流”并举

二、非选择题

6. (2016年四川内江卷)战略调整 “全面二孩”

上世纪70年代,为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缓解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我国开始全面推行计划生育,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现在,我国人口发展呈现重大转折性变化,出现生育率低、人口老龄化、年轻劳动力急剧萎缩、养老负担加大等问题,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是继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在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为什么又一次对人口政策进行调整。

7. (2016年山东青岛卷)创新发展 打造民族复兴新引擎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发展居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创新的核心是科技创新,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就必须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 000][0][4 000][10 000][8 000][6 000][14 000][12 000][16 000][3][2][1][0][4][6][5][7][8][9][10][%][亿元][2011-201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和我国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2011-2015年研究与实验

发展经费支出][2011-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注:2015年我国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1%,仍低于一些发达国家。]

(1)揭示材料一中图表(含注)显示的经济信息:

第6篇:战国策范文

【关键词】踵;青铜器

战国策中的名篇《赵太后新用事》,其中触龙用其高超的言论技巧而使得赵太后最终同意让最疼爱的长安君出当人质的故事广为人知。高中语文课本专门收录此篇,意欲让中学生也感受到战国时代古人的智慧与才华。但是对于其中“持其踵为之泣”一句话,一直有所争议,不能明辨到底是何意。

关于此句,目前通行版的《战国策》和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战国纵横家书》中,完整的记述是:

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 i

左师触龙曰:“父母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攀其踵,为之泣,念其远也,亦哀矣。” ii

可以看到两个版本的描写并无太大出入,都是说赵太后在嫁女儿时念其远嫁,哀伤不已的事情。但在这个过程中,她的那个动作—“持(攀)其踵为之泣”,就颇令人有些疑惑不解。

众所周知,踵字有脚后跟的意思,iii但是,嫁女儿时即便再伤心也不应该会有人拉着她的脚后跟不让走,更何况是太后这样的身份。另,在先秦典籍里也没曾见过这中拉脚后跟的婚嫁礼仪。

对于此,学者们大致有三种解释。

一、认为此处的踵就是脚后跟的意思。但是在具体细节的解释上又有不同:

1.“我个人认为‘持其踵为之泣’是指太后握着燕后的脚后跟而哭泣,并且是太后为燕后穿鞋的时候哭泣的”,iv这位作者的理由是“古代的婚车应该不是很高吧”,太后身份高贵,注意形象,“不会蹲下去握着燕后的脚后跟的”,从其语气和表述来看,这种想当然的猜测自然不能成为支持自己说法的证据。此处作者讲到一个“穿鞋的时候”,是根据刘向《说文·修苑篇》里亲迎时“诸侯以履二两加琮,大夫庶人以履二两加束二……夫人以受琮,取一两履以履女”猜测而来,但是文献中只是说夫人会为女儿穿鞋子,并未记载这时候要哭泣,且孤证难立,不足为信。

2.“则‘持其踵’:继其步迹,紧跟在她后面的意思”v,这个是在“持”字上下功夫,认为踵确是脚后跟,但“持”却不是握着,是持续,持久之意。意思是赵太后追随着燕后的足迹一直哭泣,这说法有点避重就轻,显得颇为牵强。

3.“持,制止意。踵,足后跟。人举足则两踵接迹而前。持其踵,就是说母亲拉着女儿,女儿不能举步。这是古人的形象语言。” vi此种解释则颇有些模糊,只说拉着,却不说明拉着哪里,只言制止,不言如何制止,没有多大意义。

以上三种解释都承认踵为脚后跟,但又似乎觉得堂堂一国太后摸着女儿的脚后跟哭泣不甚合理,所以都在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进行解答。但不论是与先秦礼仪的结合,还是单个字的训诂,都是猜测的成分大于肯定的成分,没能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说法。

二、认为此处的踵不是人的脚后跟,而是古时候车子的一部分。

《原注战国策》中解释“老夫人送燕后出嫁的时候,手握着燕后出嫁时坐的车的横木,为她哭泣。” vii

在《战国纵横家书》的注解中有“踵,足踵。一说车踵,车后承轸的木。” viii

此两种说法的证据来自《礼记·考工记》“五分其颈围,去一以为踵围。”郑玄注曰“踵,后承轸者也。”这些学者认为这句话中的踵是车子的一部分,赵太后握着哭泣的正是车子,《战国纵横家书》中的“攀”字也正好可以说明这一点,因为若是脚后跟的话,用“攀”字就显得不是很合适。但到底是什么部分又有点语焉不详,只是根据这一点点的文献在做阐发,也没有给出具体形制,使人不能明了这个车踵到底是何物,仍感觉不甚确切。

个人偏向认为这里的踵是车踵的意思,文献中关于“踵”字的解释有一项就是说车子后面承轸木的东西。目前考古已发现多处车马坑遗迹,考古工作者已经将车马的很多构造和部件复原出来。在所谓的“踵”这个位置,虽然木质的部分已经腐朽,但往往会遗留下一个青铜的构件,即考古学上所说的“踵饰”,“商代晚期出现,西周金文中称为‘金踵’的即此”ix形制上见图一: x

朱凤瀚先生将这些部件的出土位置和形制结合起来考量,复原了它们的使用方法,也就解决了这个器物的根本性的问题。

他将这些踵饰分为商和周两个阶段加以分析。商代的有三种,一是呈丁字状,“上部横板用以护住后轸,下部的半圆形则封住辕木踵部。”二种是下部的半圆形变为套管,可以将辕末的踵部直接套在里面。三种是前部套管家后部凹槽的形式。至西周,又流行凹槽型、短桶型等新的形式,发展成为只包辕末的踵,而不承护车轸的一个管套。

从以上来看,踵饰发现在车子后部,绝大多数时候具有防护轸木和辕木末端的双重功能,也就说明了踵就是辕木的末端,与后轸木结合的部位(包括凸出于车后的部分)。

然后就发现上面第二种解释的两种说法都有问题。踵并不是车的横木,车上的横木是轸,踵在位置关系上是与轸垂直的;同时也并不确切只是承轸的木,它不是单独的一块木头,而是车辕的末端部分,往往只有短短几公分的长度。

由此,可以明确知道赵太后当时手握着哭泣的便是辕末端的这一小段东西,并不是车上的横木,更不是燕后的脚后跟。古代的车门开在后面,可以想见赵太后站在车子后部,目送燕后登上婚车,之后车门关闭,在整个车的后部凸出的也就只剩下了踵这个部分,所以赵太后便很自然地做出了“持其踵而为之泣“的动作。

由这个引发了我的一点思考:

首先,我们的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保证其所授知识的正确性是最起码的要求。当类似这样不合理的情况出现时,应该想着去寻找一个合适的解释,而不是熟视无睹,只用惯有的知识去强行对号入座,这对学生来讲是极其不负责任的。但是可惜的是,现在的高中生和当年的我一样,学到的还是抱着脚后跟哭泣。

其次,考古学是一个带有很大公众性的学科,我们从事其他非考古工作的人员有权力知道古代的历史,而这正是考古和历史学一个很重要的责任。我们在田野或书斋工作的成果应该有一个很好的渠道传播出去,为其他人所知和所用。比如这个踵的问题,其实只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就是由于考古研究的封闭性,让我们的中学生到现在还学习着错误的知识,这是很不应该的。

注释:

i 何建章《战国策注释》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801页

ii 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战国纵横家书》,北京:文物出版社,1976年,75页

iii 《玉篇·足部》:足后曰踵;《字汇·足部》:踵,足跟

iv 袁小芳“持其踵为之泣”试释,《剑南文学》2011第九期

v 何建章《战国策注释》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804页

vi 朱润东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一册,228页,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vii 刘向编,《原注战国策》,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7年

viii 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战国纵横家书》,北京:文物出版社,1976年,77页

ix 马承源,主编《中国青铜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305-306页

x 朱凤瀚,《古代中国青铜器》,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 357页

【参考文献】

[1]何建章.战国策注释(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0.

[2]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战国纵横家书[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6.

[3]袁小芳.“持其踵为之泣”试释[M].剑南文学,2011(9).

[4]朱润东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C].北京:中华书局,1962.

第7篇:战国策范文

关键词:《苏秦始将连横》 苏秦 儒家士子形象

《苏秦始将连横》作为《战国策》中最精彩的篇章之一,它生动叙述了苏秦遭遇纵横生涯中的首次失利后,面对失败,自我砥砺,不怨天尤人,终于一说动乾坤、放马走天下的辉煌故事。同时,它最大的文学价值在于塑造了一个不畏人生疾苦,执着理想追求的苏秦形象。通过游说成功前后之对照,借助苏秦之口抒发的人生感叹,使得苏秦作为士子的形象更加鲜活起来,影响至今。然而,苏秦因为最终不得善终而颇受后人诟病。对苏秦的批评历来众说纷纭,尤指苏秦作为策士急功近利的思想要不得,更有甚者,直指其朝秦暮楚无原则的卑劣性。本文只是从文学的角度通过《论语》中对士的定义与要求来探析苏秦的形象。

苏秦作为本篇的主人公,也是《战国策》中最为生动的艺术形象之一。缘于苏秦取得了士人最为瞩目的成就,便一直为后人津津乐道,但同时也的确受到不少儒家正统学士的非议。曾巩驳刘向云:“战国之游士则不然,不知道之不可信,而乐于说之易合。起设心注意,偷为一切之计而已。故论作作便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其相率而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胜其害也,有得焉而不胜其失也。卒至苏秦、商鞅、孙膑、吴起、李斯之徒以亡其身,而诸侯及秦用之,亦亡其国,其为世之大祸明矣,而俗犹莫之悟也。”(《战国策》目录序)此后,鲜有言其成就者,往往从道德层面便一语封杀。然而事实的确如此么?作为纵横战国的时代巨子,其身上必定有着闪光的精神感召。那就穿过历史的迷雾去挖掘策士的魅力所在。

首先,苏秦身上有着《论语》中所诠释的“士”精神。苏秦作为鬼谷子的学生,习纵横之术,志在出世,有所为于天下。然而其首战便以失败而告终,且境遇十分难堪。当年孔子困于陈、蔡之时,身边尚有学生跟随,然而苏秦说秦失利归家后,却是“妻不下V,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家本是温暖的港湾,此时对于苏秦而言却如同寒冷的冰窖,可是苏秦并未去抱怨人情冷暖,更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真可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苏秦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把家人的表现归结到自己说秦失败上,从而更加砥砺自己,展现了策士应有的隐忍与决心。在《论语・泰伯》中,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苏秦虽没有学习儒家,却大力彰显了儒家“士”的精神。当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g履F,负书担橐,形容枯槁”之际,他只是“状有愧色”,没有因为粗衣恶食而愤懑,更没有悲观失落对自己丧失信心。《论语・里仁》篇中,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其次,苏秦与《论语》中的孔子一样执着于自己的道。为了实现纵横学说、鼓动天下风云,忍受一下人间困苦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士坚持的是自己安身立命的道,又岂能在意生活一时的贫苦呢?孔子如此,苏秦也如此,虽然他们道不同,但是为了自我信仰去兼济天下的决心是一样的。后之学者多从其取利上来厚责苏秦,却忽视其成长为一代纵横家的人生阅历,这种评价是不全面的。从和儒家一样积极入世这一方面而言,苏秦之成功绝非偶然。只是儒家固守仁德而没有从具体国情出发,最终成就之区别显而易见。诚然,没有谁一出山就马到功成的,当年孔夫子率领弟子游走列国时,因处处碰壁,十几年而不被用于天下,最后竟被人讥笑为“丧家之犬”。可是,孔子虽壮志未酬,依旧故我,坚持士的价值取向,在道德层面达到极致。而苏秦却立足七雄之现状,转移视线,二次出山从赵国开始。结果却是“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接欲决苏秦之策。”《论语・子路》中,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苏秦从赵国开始,一路出发,使六国如同一国,这需要何等高超的外交智慧,非大智慧不能为也。不仅不辱君命,而且赢得了“夫贤人在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的巨大声誉,这不仅是儒家士子的渴望,更是诸家士子的心愿,所以从精神层面讲,苏秦提升了战国士子的高度,刷新了儒家对士子的一般要求。更重要的是,苏秦以纵横捭阖之智慧使儒家士子对“达”和“仁”的要求扩展到无限。在《论语・颜渊》篇中,子曰:“夫达也者,质直而要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又如《论语・宪问》篇,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儒家士君子的宏愿是修养自己来使百姓安乐。而苏秦做的是“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觉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虽然此处描写有些夸张,但也充分肯定了苏秦对天下大势的影响以及对天下苍生的贡献。如果孔子在《论语》中对士的期待和要求在苏秦这里全部得到展现,而且苏秦还大大书写了士子对天下影响的风采,这是孔子所想不到的,也是后辈永远可望而不可及的。也许功太高、威太盛,使得同时代的思想巨子相形见绌,故而来褒贬一番以泄胸中不平。

杨公骧先生《中国文学史》云:

苏秦在人生观上和他的令尊令堂令嫂令正并没有根本差别……从《战国策》所记载的苏秦所有的“说辞”中看来,他第一次说秦王的说辞是老实的,他虽然失败归来,然而他“状有愧色。”他的家属也将他看作可耻的人物。等到他发愤揣摩了计谋权术之后,他游说六国。要是六个敌对的国王赏识他,不说谎是不行的。所以,当他“胜利”归来,他已是奸诈的政客。

自古以来,奸臣、奸雄皆是为个人之私欲,又有哪个为天下着想?若说苏秦是奸诈之人,而文中又有哪一句为其张目。而“诸侯相亲、贤于兄弟”的断语又岂是随意之语?刘向在序中指出:然当此时,秦国最雄,诸侯方弱,苏秦结之,时六国为一,以傧背秦。秦人恐惧,不敢窥兵于关中,天下不交兵者二十有九年。如此丰功伟绩又岂是一介书生所能为之。

最后,看其游说成功归家时家人的表现:“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匐,四拜自跪而谢。”作者用白描的手法直接呈现当时人们对成功者仰视的嘴脸,不用说,作者对人情冷暖是深有体会的。否则,又如何把世间人的冷漠、自私、愚蠢描摹得淋漓尽致。这种情况在千百年来的现实中并不少见。若是亲戚邻居此种态度还可接受,却是家人如此,真个是冰冷的世界。苏秦也必定是心中起伏,而其嫂的回答更是让人感叹,你现在地位富贵,又有那么多的金钱。发人深省,以家人前后对苏秦之态度,反衬苏秦用纵横智慧使天下和平二十多年,苏秦的形象如同一株红莲盛开在淤泥之中,挺拔、坚韧。而苏秦的最后一句话,更具有震撼力:“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人生在世,权势地位和金钱财富怎么可以忽视呢?至此一句就压倒后学多少人。所以以儒家“义利之辨”来评价苏秦的学人们当注意人的社会性问题以及大环境下的价值取向。《论语・宪问》中,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当然,苏秦并未留恋安逸的富贵,而是为天下和平积极奔走。同在《论语・宪问》中,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笔者以为这句话正好为苏秦游说成功前后两次到家时的表现作注。真正士子的风范在苏秦身上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也许苏秦没有想到自我奋斗时的精神竟是高扬儒家士子风貌的大旗。谁也否定不了苏秦在面对人生困厄时表现出的士子气象,也许这正是千百年来儒家精神深入人心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苏秦的言行时时展现儒家士子精神风貌。从积极进取的“人能弘道”到最后士应当为天下有所担当,苏秦作为纵横家不是仅仅靠口舌之能而是运筹帷幄的大智慧和“欲治天下,舍我其谁”的豪气面对杀伐不断的战国。从某种层面上讲,苏秦是综合了孔子的“仁”、孟子的“浩然之气”和荀子的王霸之志而成就人生的。毫无疑问,苏秦永远是飘扬在战国诸子中一面谁都仰视的大旗,坦荡、刚毅。正如太史公在《史记》中说的那样:“夫苏秦起闾阎,连六国从亲,此其智有过人者。吾故列其行事,次其时序,毋令独蒙恶声焉。”太史公秉笔直书,其赞誉是中肯的,苏秦“真倾危之士哉!”而《战国策》的整理者刘向也在序中说道:“战国之时,君德浅薄,为之谋策者,不得不因势而为资,据时而为画。其谋扶急持倾,为一切之权,虽不可以临国教化,兵革救急之势也,皆高才秀士,度时君之所能行,出奇策异智,转危为安,运亡为存,亦可喜,皆可观。”喜、观俯仰之间,苏秦的形象随着《战国策》的流传而逐步深入人心,本文根据《论语》中提出的士精神尝试对苏秦形象进行解读,希望能挖掘出更多的精神财富来还原历史。

参考文献

[1]刘向.战国策[M].山西:三晋出版社,2008.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4]熊宪光.《战国策》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

第8篇:战国策范文

检 索:.cn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6)10-0026-002

Construct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reative and Powerful Chinese Art Design

YANG Xiao-bin(Sichuan Fine Arts Institute,Chongqing 401331, China)

Abstract :How to think out a strategy and construct it has a great and long-lasting impact t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 :power of art design; national stradegy; economic development; competition

Internet :.cn

纵观整个人类发展历程,从原始社会,一直到21世纪的今天,设计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贯穿于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的方方面面,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大凡所有在历史上曾经兴盛过的部落、城邦和国家,以及现在处于世界经济前列的国家和民族,都毫无例外地拥有丰富灿烂的设计文化和领先于同一时期的设计水平。历史一直在证明设计的力量。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兴盛离不开设计的强力支持。当今世界经济发达国家无不是依靠设计发展起来。许多国家把设计提高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通过制定全面,长期的设计发展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提高设计能力,以设计创新带动经济全面发展,由此走上设计强国之路。英国前首相戈登・布朗在谈到设计与经济的关系时说道:“对于现代经济来说,设计不是随意的附属物,而是必要的有机体,不是对成功起部分作用,而是成功的核心力量。”毫无疑问,一个国家对设计越重视,该国家经济就发展得越快,在世界经济竞争中就越具有优势。

在过去的19世纪到20世纪的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英国、法国、荷兰、德国、意大利、瑞典、芬兰等欧洲国家,美国以及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通过以政府为主导,设计机构组织参与的国家设计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在不同时期先后迈入了经济强国的行业,占有了经济发展先机和优势。

在21世纪的今天,当工业经济发展到知识、信息经济时代,创新设计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更显示出重要地位。许多国家意识到设计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纷纷制定与新经济时代相适应得设计战略和政策促进设计全面发展,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强有力推进国家经济发展。为了便于更加清楚地了解国家设计战略与该国经济的发展,我们不妨对全球具有代表性的国家进行全景式的浏览。

通过全球范围内一些发达经济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关于国家设计战略的概括性了解,我们基本上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全世界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国家都将设计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加以发展。设计是创新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同样,经济发展也是推动设计发展的基础。缺乏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为基本支持,设计的发展也会相对缓慢。经济是设计发展的基础,设计对经济发展产生强大推动力。这是一种相互支持,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关系。

就中国而言,改革开放后,经过30年多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到了一个关键性的结构调整和转型时期,即从“制造型”向“创造型”转换。这种历史性的转换将给中国经济注入强大动力,使中国从低效,高耗、低附加值、被动约束的“加工制造型”经济向高效、环保、高附加值、主动自由的“创造性持续发展”经济迈进。

要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必然需要创新设计的支持。创新设计是“创造型”经济的首要条件和重要基础。通过创新设计,更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工艺得以采用,美观新颖、品质优良的新产品得以源源不断地开发生产出来,不仅能更好地满足人们消费需求,还可以降低自然资源消耗,减少污染,使环境得以有效改善,促进中国经济向高效、节约型方向发展,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

因此,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如何加强以工业设计为核心的创新设计工作。政府相关部门要通过制定国家总体设计战略和行之有效的具体实施计划来指导、支持、激励创新设计活动的开展,通过多种方式加强设计教育,培养出大批的优秀设计师设计出作品,并投入生产中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要实现这一目标,在借鉴世界上设计发展较早,较成功的其他国家的经验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需要着力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和推进策略。

一、建立专门的设计组织和管理机构

组建政府部门直接领导下的专门设计管理机构是推进设计发展的基础。具有官方性质的设计管理机构是制定设计发展战略和实施计划、协调各个职能部门、联系设计企事业单位、生产企业和设计教育机构、组织各类设计活动和宣传设计思想的综合性组织、管理和协调机构。中国目前有关设计事务协调和管理的组织都是自愿参加的会员制社会团体性质的协会,如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等。这些协会在各自范围内对中国设计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起着重要作用。但如果组建隶属某一政府部门下的专门负责设计的管理机构,将分散在各协会的职责集中起来,对中国设计发展可能更具有推动力。英国设计委员会作为政府资金支持的设计管理和推进机构对英国设计发展影响巨大。中国建立相似性质的设计组织、管理、协调和推进机构更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

二、 制定促进经济发展的国家设计战略和执行计划

配合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制定相应的总体设计发展战略是切实推进设计发展的前提。有了目标才有为之行动的方向,才能围绕发展战略和计划开展各项工作,扎扎实实地推动设计发展,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例如,英国设计委员会在制定的“优良设计计划:2008-2011年国家设计战略和设计委员会执行计划”中列举了为之努力的五大目标,并细化了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和开展工作的具体方法和路径。因此,总体战略、中长期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和措施有机结合才能避免盲目、空洞和随意,才能求真务实地推进设计发展。

三、 加强设计教育和设计人才培养

设计教育和设计人才培养是国家设计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也是设计发展的关键。设计教育涉及范围十分广泛,包括以学校教育、公共展览、设计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举办的设计讲座、论坛和活动等各种方式进行的全民设计普及教育,提高全民对创新设计的认识和自觉意识。

同时,在普及全民创新意识基础上,加强设计人才培养,保障设计持续发展。要建立起政府相关机构和部门、社会企业和学校合力培养人才的机制。首先,学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学校承担设计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20世纪初德国设计的发展主要依靠包豪斯等学校的人才培养作用。“包豪斯确立的原则至今仍对工业设计产生着影响”中国目前设计教育“异常火爆”,虽有多种因素所致,但有相当数量的设计专业学生源源不断向社会输出,构成了设计发展的强大基础力量和普及率,有相当部分的人才会在实践中凸现出来,成为优秀的设计师。其次,社会企业是人才成长的试验场。学校教育只是设计人才培养的基础阶段,在实践中成长是设计人才的重要过程。设计和生产企业要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给人才成长提供广阔而自由的空间。其三,政府相关机构和部门是人才发展的支持者。政府相关机构和部门要制定有利于支设计人才发展的政策,支持设计发展,扶持设计人才成长。

四、 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和自主创新意识培养

设计发展离不开知识产权的保护。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关系对到设计劳动成果的肯定和价值保障。只有尊重设计劳动,保护设计成果,实现设计成果的合理推广利用和价值转换,才能刺激和促进设计师不断创新,由此推动设计发展。要在整个社会形成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提倡自主创新的社会价值观和行动氛围。特别是生产企业更要认识到自主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高度重视研发工作。联想、海尔等企业通过重视研发设计使企业得到发展,进入国际市场。在国际市场迅速崛起的韩国现代和三星等企业依靠的是国际合作设计和自主创新。早在2008年,LG在设计部门的投资是4200万美元,并在英国、美国等国家建立设计中心,进行国际合作,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只有通过自主创新,研发,设计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才能使企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竞争优势。中国的华为公司在研发上面也开始大量投入,在设计创新方面有较大突破,仅外观设计专利就令同行侧目。更多的企业逐渐意识到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更加重视创新设计,而不是进行“东拼西凑”的拼贴和简单模仿。自主创新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际行动。

五、开展国际合作设计,提高自身设计能力

在全球化经济发展的时代,国际间合作设计也越来越普遍。跨国企业常常在许多国家都设有设计和研发中心,设计开发全球性和地区性产品。中国的设计机构和更多有条件的生产企业应该多加强国际间的设计合作,通过合作提高自身设计能力,开发设计出更好的产品。例如,联想集团通过国际间合作设计,自身的设计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不断增强。目前,绝大多数世界知名品牌的设计都采取国际性合作设计的策略。日本的索尼,东芝、日产、本田、丰田,韩国的三星、LG、现代,瑞典的沃尔沃等企业在美国、英国等国家建立起设计中心,本国本企业的设计师与这些国家的设计机构或设计师合作研发,设计,不仅培养,锻炼了本国本企业的设计师,还取得具有竞争优势的成果,投入生产,占领国际市场,扩大市场份额。

结语

历史与现实都表明,设计作为创新经济的核心部分对推动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创新设计的持续性支持。而国家设计战略是通过总体规划、中长期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有步骤、分阶段、卓有成效地推进设计发展的指导思想、预期目标和行动路径。只要我们明确了为之努力的方向和目标,通过发展策略,拥有几千年设计文化的中华民族会在不远的将来成为世界设计大国,实现“创新强国”之梦。

当然,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因素是复杂而多样的,是由多种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毫无疑问,设计在其中的重要作用显而易见。美国设计理论家、教育家维克多・帕帕纳克说道“我们所做的一切,几乎每时每刻的工作,都是设计,因为设计是人类一切活动中最基本的活动”。设计渗透在社会经济和生活的各个方面,犹如巨大的引擎,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起着巨大的推动力。历史将会证明,创新设计改变中国经济。

参考文献:

[1] British Council. Design Return: A review of national design strategy 2004-08[R]. London: British council, 2008:9.

[2] Hauffe, T. Design: A Concise History[M]. London: Laurence King, 1998:74.

第9篇:战国策范文

2、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

3、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4、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5、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6、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8、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9、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10、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11、堂东有瀑布,水悬三尺,泻阶隅,落石渠,昏晓如练色,夜中如环佩琴筑声。

12、亡羊补牢,犹未迟也。(《战国策·楚策》)

13、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

14、一宿体宁,两宿心怡,三宿后颓然嗒然,不知其然而然。

15、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楚辞(离骚》)

16、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僖公十年》)

17、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