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计划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科技计划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建立
科技计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组织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主要手段,是引导、支持全社会加强技术创新,推动科技进步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科技管理工作。每类科技计划的出台,都有其自身的背景、目标和任务,也都发挥了各自的积极作用。建立起一个科学合理的科技计划评价指标体系,来反映科技计划实施的效果,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般性的评价是从评价对象的分析人手,去寻找被评价系统的运行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评价目的和评价原则,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选择评价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科技计划评价也应该以其本质内涵和主要特征分析为基础,构建科技计划项目评价结构。
1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
1.1 基本设计思想
科技计划实施效果,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它集成了科技计划实施后对科技、经济、社会产生的正面效应。科技计划实施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科技的、经济的,也有社会的,从而决定了其评价内容的广泛性和复杂性。纯选用一个指标或部分指标,是不足以反映科技计划项目实施后所产生的综合效果的,必须根据科技计划的本质涵义、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构建一个层次分明、结构完整、指标可比的指标体系,建立符合评价目的要求的数学模型,通过定量计算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各方面的影响进行加工、处理,并根据定量计算的客观结果和评价者丰富的主观经验,作出评判,才能避免单值判断的偏向,才能得到比较全面深刻的结论。
1.2 科技计划项目实施效果评价指标内容的界定
科技计划实施效果的评价内容,应根据科技计划的本质涵义、基本特征、主要内容和实施目标来确定。科技计划的宗旨是通过科技的进步,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在进行科技计划实施效果评价时,必须围绕这一宗旨来设置评价指标。因此,我们把实施效果评价内容分解为经济、社会、技术三个部分。
①经济效益评价:经济效益反映科技计划对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程度,包括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等指标:
②社会效益评价:社会效益反映科技计划对社会环境产生的各方面影响,包括环境改善、生态保护、劳动者素质提高、提高就业率等指标;
③技术效益评价:技术效益反映科技计划对技术进步的直接影响,包括技术进步、技术水平等指标。
1.3 建立科技计划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1.3.1 一致性原则
指标体系必须与科技计划所确定的任务、目标和要求相一致。同时,指标体系还必须符合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
1.3.2 完备性原则
指标体系应反映科技计划项目优劣的各方面特征。既要注意经济方面的特征,又要注意技术、社会、自然环境、文化等方面的特征;既要考虑项目直接明显的影响,又要考虑间接潜在的影响。
1.3.3 通用性原则
即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应适于众多的重大科技计划项目评价。这就要求,指标体系的形成必须建立在对科技计划的主要特征和内在规律进行系统分析基础上。
1.3.4 简捷性原则
指标体系虽应全面反映科技计划项目优劣的各方面特征,满足完备性原则,但指标应尽量简捷,尽可能减少指标个数,在不失去评价的有效性的基础上,应尽量增加其操作的便利和简捷性。
1.3.5 独立性原则
即同一层次上或不同层次之间的指标不能相互重叠。
1.3.6 客观性原则
指标体系应客观反映影响科技计划总体优劣诸因素的内在逻辑关系,同时指标的选用力求保证其客观性,尽量来用客观性指标,以取代主观性指标。
1.3.7 可操作性原则
所选定指标应易于测度或判断,要考虑到目前基础数据是否便于获得等情况。对难以取得数据的指标不应直接列入。
1.3.8 可比性原则
指标体系应能使不同的评价对象互比优劣,同时,指标体系内部各指标值之间也应能区分主次。
1.3.9 有效性原则
确定的指标能够有效地反映科技计划项目评价对象之间在该指标上的差别。指标的有效性可以通过实际应用后的数据分析进行判别。对有效性差的指标,可以考虑剔除,以增加评价的简捷性,减少评价工作量。
2 科技计划项目实施效果评价指标的设置以及框架构建
指标体系是实现科技计划项目实施效果评价工作的重要环节。不同的指标体系,可能得出不同的评价结论,从而影响到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因此,建立科学的、合理的、适用的评价指标体系,是保证科技计划实施效果评价质量的基本前提。
根据科技计划的本质内涵、基本标志以及指标选择的原则,经过反复分析和推敲,选取了科技计划实施产生经济效益(B1)、科技计划实施产生社会效益(B2)、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B3)、科技成果的技术水平(B4)等4个基本指标作为科技计划实施效果评价指标的一级指标。
每个一级指标之下,我们选取了若干关键指标。构成二级指标,共17个。进一步从17个方面详细考察科技计划实施效果的状况。
根据层次分析原理构建了科技计划实施效果评价框架,见图1。
3 科技计划实施效果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科技计划项目实施效果是一个多目标、多层次、结构复杂、因素众多的系统工程,不能简单地用非此即彼来衡量。对于解决这种模糊的、具有不确定性的问题。模糊数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工具。模糊数学的主要内容,是如何利用模糊的信息对客观事物和人类的思维进行定量分析,以期更符合人类大脑实际功能。模糊层次法(FAHP法),正是把上述模糊数学分析,判断的原理与层次分析法(AHP法)相结合的产物。为此,我们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运用模糊数学原理,建立科技计划实施效果综合评价层次分析
模型。层次分析模型的原理,是根据分析对象的性质和要求达到的总目标,将所要求解的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组成要素,并按照各要素间的相互关联影响以及隶属关系将要素按不同层次聚类组合;形成一个多层次分析结构模型,并最终把模型分析归结为指标层相对于总目标的相对重要性权值的确定或相对优劣次序的排序问题。根据该原理,建立科技计划实施效果综合评价模型。
3.1 确定评价层次结构
根据评价框架确定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和项目层4个评价层次,见图2。
3.2 评价指标量化处理
按照科技课题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模型,对指标进行量化处理,其步骤如下:
①以指标体系的最高层次向最低层次为序,确定各因素对上层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即确定每个指标C,(i=1,2,3,……17)的权重Wi,并以下式表示:
Wi(W1,W2,W3,……W17)
根据前面的模糊层次法(FAHP)的原理,我们与科技计划管理人员、科研人员、评价专家等进行了反复讨论,通过同层次指标间的两两对比,得到优先关系矩阵,然后利用FAHP定理将优先关系矩阵变换成模糊判断矩阵。
从模糊判断矩阵去推算本层次各指标的重要性次序,然后利用方根计算出单层次排序结果。
用B层的排序权值对C层各指标的单层次排序序权值进行加权得到C层相对A层的总排序权值,为方便乘100圆整,结果如下:3.96,5.89,1.44,8.39,4.12,4.63,4.63,5.22,6.77,0.85,1.13,10.91,10.99,4.22,8.95,8.95,8.95。
②确定评价向量Pi(Pi,P2,P3,……P17)Pi为第i个指标的评价值。对于评价向量的确定,我们采用绝对评价的数量方法。在广泛征求有关专家、科技管理人员、课题研发人员意见的基础上,从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角度综合考虑各指标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依据科技评价的理论,确定了评分标准,见表1。
3.3 评语集的建立
为了计算方便。我们将指标的权值乘以100进行了整园,用整园后的权值对表中具体指标的最大可能得分值和最小可能得分值进行加权,得到项目综合评值的取值范围为[569,100],将其等分为四个区间,使其对应于优秀、较好、一般、较差四个等级,这样便得到评语集:N=|优秀,较好,一般,较差|=|569-453,452-336,335-219,218-10|。
4 模型在科技计划课题综合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十五”期间。石家庄市科技局共组织实施市级科学研究与指令性计划项目967项,其中科研项目为944项。其中已完成项目621项(不包括软科学项目)。我们主要对这621项科研课题进行综合效果评价,以达到对石家庄市“十五”科技计划进行评价目的。
我们选择了“双价抗虫棉SGK321示范推广”项目进行综合评价,该项目的科技投入产出情况如表2所示。
根据调查的基础资料。征求有关专家的意见,我们得到各具体评价指标的评价值如下: 10.99×5+4.22×3+8.95×5+8.95×5+8.95×5
=457.68
评价结论:由评语集得知,该课题综合效益处于优秀水平[N=457.68∈(569-453)]
当621个项目实施效果综合得分计算出以后,即得出石家庄市“十五”科技计划实施效果的综合状况。
5 结论
通过以上石家庄市“十五”科技计划实施效果的综合评价分析可以看出,本文构建的科技计划实施效果评价体系,以及采用的模糊层次分析方法和模糊数学工具为科技计划实施效果的评价提供了一个定量评价的方法。在建立科技计划实施效果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将采用模糊层次法(FAHP法)、模糊数学工具与专家系统配合使用,并辅之以计算机运算,它将是科技计划实施效果综合评价中一种有效且易行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冯之俊.软科学纲要[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2]柯惠新,黄京华.调查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法[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2.
[3]李庆真,韩淑敏.投入产出统计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1989.
[4]江永真.福建科技计划评估体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4):12一14.
[5]乐慧兰,赵兰香.科技计划的评估方法和实践[J].学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7):5―8.
关键词:课证赛融合;会计专业;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3-0307-02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力求把会计人员岗位标准所对应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融入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形成基于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工作过程的课证融合课程体系,做到课程与工作过程融合,课程与职业证书融合,与此同时,大多数高职院校根据会计专业的学习内容和进度组织学生参与各类专业特色浓厚的技能竞赛,将竞赛作为一种检测专业技能、提高教学水平、加强校际横向联系和比较的有效手段。
1.理论意义。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提出了课证赛融合机制下会计专业课程建设优化的命题,并通过对这一命题的研究,进一步优化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框架,具有理论上的探索性。同时,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升对高职会计专业建设本质性、规律性的认识,使会计专业课程更加实践化、应用化。
2.实践意义。首先,通过课证赛与会计专业课程建设关联性的研究与分析,发挥技能证书和技能大赛对会计专业课程建设的促进和引领作用,从而有效提升会计专业课程的发展水平。其次,通过技能大赛折射的会计专业课程建设存在的薄弱环节,寻找优化会计专业课程建设的路径,即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双师型队伍建设、优化教学模式、优化实训基地等诸多方面来实施。
二、课证赛融合机制下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思路
课证赛融合机制下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总目标是:建立一个多元化的会计实践平台,以实践教学为主要手段,以会计工作能力的培养和会计软件操作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在培养信息化会计人才方面表现出显著的特色。
为了完成上述总体目标,提出具体研究思路为:(1)开展模拟化会计过程的实习实训教学活动,通过这种基本实践操作的学习,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精神,初步培养学生的会计工作岗位理念;(2)培养大学生参加各种会计类竞赛活动,锻炼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获得各级奖项同时,获得相应级别证书,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总结能力和创新能力;(3)尝试将课证赛融合的成果转化,并进行开放建设,协助我校其他专业进行课证赛的集中和转化,在成果放大的过程中。
三、课证赛融合机制下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内容
1.根据课证赛融合需求,筛选和优化会计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当前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依据多层次、宽专业、重交叉、强调专业基础和实践教学课程的思路对课程教学模块进行了修订。(1)课程设置注重夯实理论基础知识,培养学科交叉的思想,强化综合性、设计性及创新性实训环节,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围绕课程、证书、竞赛三要素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复合性、多样性和前沿性的知识体系。(2)课程安排将单一的课程教学计划模式调整为“并联”加“串联”的三者有机穿插结合的模式,使课程、证书、竞赛贯穿整个会计专业课程学习之中。(3)基于课证赛融合的良好效果,将为会计专业相关主干课程打造为省级、校级精品课程奠定坚实基础。
2.依据课证赛机制,创新高职会计专业建设路径。创新提出课证赛融合课程建设,系统地形成基于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工作过程的课证融合课程体系,将职业证书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做到课程与工作过程融合,课程与职业证书融合,以赛促训,以赛强技,依据证书获得与竞赛结果衡量专业技能、提高教学水平、加强校际横向联系和比较。基于此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的路径也必将创新和优化。
3.以课证赛融合为切入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课证赛融合的背景下,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上增加岗位性、应用性、综合性项目,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到突出位置,经过不断优化,许多主干课程上课的教室就是实训室,也是工作中会计信息化场所;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合一,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项目课程,既培养了一批高技能会计人才,又生产了一定的物质产品,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四、课证赛融合机制下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愿景
1.理念的变革。课程的总体设计理念:在高职教育方针统领下,依托课证赛融合机制,围绕会计工作岗位核算需要设置会计课程,遴选课程教学内容,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实际操作技术与能力的培养。
充分考虑当前高职会计专业发展趋势,强调专业基础和实践教学课程的思路对会计专业课程教学进行修订。课程设计中具体坚持以下理念:(1)课程设置注重夯实理论基础知识,强化综合性、设计性及创新性实训环节,不断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围绕课程、证书、竞赛三要素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复合性、多样性和前沿性的知识体系。课程安排将单一的课程教学计划模式调整为“并联”加“串联”的三者有机穿插结合的模式,使课程、证书、竞赛贯穿整个会计课程学习中。(2)课程开发坚持与企业的紧密合作。通过邀请行业企业一线会计工作人员及专家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核心参与会计专业课程建设规划,集思广益,充分征求意见,同时,结合专业教师的教学经验,对相关会计岗位职业能力进行分解并遴选相关的课程内容。
2.硬件的更新。(1)师资建设愿景。为保证课证赛融合机制下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组织与实施,要求会计专业教师全面参与课程建设工作,对课程体系的发展方向、人才培养方向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实践。1)多种形式实现实践能力培养。根据会计专业特点,会计课程组教师实践能力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培养:一方面,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会计部门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参加会计专业的职业资格鉴定,以提高理论能力和培训能力。 2)校企互聘实现专业实践技术的提高。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顶岗,丰富实践工作经验,增强会计信息化意识,提高动手能力,同时,聘请企业和社会上的会计实务者到学校任教,充实高职教师队伍。(2)课程实训保障条件建设愿景。为了学生能更好的结合理论与实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业务水平,弥补校内模拟实训教学的不足,要求建立一批紧密型校外实训基地,这些实训基地可同时容纳会计专业学生进行实训,能较好地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相对稳定,配有系列管理制度及实训指导方案,并有相应的经费和人员保障,能有效保证校内外实训基地的正常运行和实践教学工作。
3.会计教学管理机制革新。将竞赛成果与认证考试融入会计专业课堂教学,从而实现课程、证书、竞赛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把教学上枯燥的东西可视化,让教学变得简单、高效、有趣。会计专业教学应革新为一种自主合作的教学方式,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老师只是作为一个引导者在一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疑问,在疑问中激发学习的兴趣。与此同时,会计专业的教学时间地点安排上,应打破传统的会计教学时间安排,会计课程的教学更多地选择在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对有些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不仅要侧重业务的操作,更要保证课时的交叉安排,注重理实一体教学及半工半学的时间安排和方案实施。
五、结束语
本课题提出了课证赛融合机制下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命题,并通过对这一命题的研究,进一步优化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框架,具有理论上的探索性。同时,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升对高职会计专业建设本质性、规律性的认识,使会计专业课程更加实践化、应用化。通过课证赛与会计专业课程建设关联性的研究与分析,发挥技能证书和技能大赛对会计专业课程建设的促进和引领作用,从而有效提升会计专业课程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 罗丹娜.会计电算化仿真模拟实验在教学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1,(10).
[2] 张振和.对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20).
【关键词】理科平台课 基础化学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0-0066-02
我国高校化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借鉴前苏联模式,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构建了四大化学课程体系,实验依附于理论课程,实施专业教育。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大学化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些挑战包括:(1)社会需要创新型的人才,需要在快速变革下的社会里具有应变能力和高度竞争力的人才,国内大学的教育模式发生了显著变化;(2)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使得教育培养的目标开始多元化,从培养专门化学人才向培养具有化学背景的高素质人才过渡;(3)学生的自主意识逐渐增强,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选择。学生已经拥有更多选择课程、选择专业甚至选择院系的自由。
此外,课程结构不尽合理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学科专业课程中,四大化学基础课比重大、学时多,内容重复严重,造成学时浪费,导致讲的内容用不上,要用的内容没有讲。同时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有交错重叠或衔接不紧密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课程结构整体功能的发挥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在此情况下,国内一些实力较强的学校,纷纷开展教学改革,改变原有的本科教学思想和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培养方法方面开展探索,建设适合大理科模式人才培养的基础化学课程新体系。改革的出发点都是以“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为办学方针,充分利用本校学科齐全的优势和良好的教学资源,实践本科阶段低年级通识和基础教育、高年级宽口径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突出基础、能力、素质三要素的全面发展,为研究生教育输送高素质、创新型生源;同时也为社会提供适应能力强的本科毕业生。这其中做得比较好的有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等,而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的理科平台课设置方案又最具有代表性。
一 课程体系概况
北京大学首先在元培计划实验班中开设了理科平台课,而南京大学与此相对应的是理科强化班。这两个实验班均是在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和大学基础教育,在高年级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一般是在第一学年设置大平台课程,学生在第一学年学习完毕后,在对自身特点、学校的学科状况、专业设置、培养目标以及其他情况有了进一步了解后,选择进一步学习的专业领域。第二学年按模块设置核心课程,学生可以选修数理类、化学生物类核心课程。从这一学年开始,无论是元培计划实验班还是理科强化班的学生,均开始按照各院系的教学计划进行选修课程的学习,但还归元培班或强化班管理。从第三学年开始,学生分流到各个院系,这一学年开设课程为各个专业的核心课程,第四学年为选修课程、科研训练课程和毕业论文阶段。由此可以看出,改革后课程体系建设的重心是第一学年的大平台课程。
二 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安排
北京大学理科平台课中的化学课程为普通化学原理,课程开设对象为化学、生物、环境、地矿类专业方向的学生(数学、物理、信息、力学与工程专业方向的学生学学化学)。对于修化学专业方向的学生,随后开设的主干课程有定量分析、仪器分析、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及相关实验等。从课程内容上来讲,他们所开设的平台课普通化学原理类似于传统授课方式中的无机化学(上),但在内容处理上又与传统的无机化学(上)有较大的区别。普通化学原理教材为一册,包含的内容主要有六部分:(1)物态(气体、液体、溶液);(2)化学热力学初步;(3)化学动力学初步;(4)溶液化学(四大平衡);(5)物质结构(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和配合物);
(6)元素化学导论。
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减少了新概念比较少的四大平衡、溶液等部分内容,而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对理解化学原理更为重要且学生感到比较困难的原理部分,如热力学、动力学和结构化学等。虽然这其中也列出了元素化学部分,但其课时数较少,仅仅是对元素化学进行简单的概况介绍,更为详细的内容放在了化学学院开设的后学的课程无机化学中。这样的课程设计真正体现了普通化学原理作为理科平台课的作用,因为对于非化学专业学生来说,过多地学习元素化学的知识没有多大必要。
南京大学理科平台课中的化学课程为“化学原理”,从字面意思可以看出,它们与北京大学一样,都是着重化学原理的讲授,但课程开设对象更广,包括数学、物理、天文、化学、生物、地质、地理、大气等专业方向的学生。后续的模块课程包括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上)、谱学原理、物理化学实验(上)、仪器分析实验、生物化学为化生大类学生的必修课程。有机化学实验(下)和物理化学实验(下)为化学生物大类学生的选修课程。在通过大理科平台课程和化生模块课程后,专修化学方向的学生可以进一步修读材料与结构、结晶化学、高分子化学、高等无机化学和高等有机化学等化学专业核心课程以及其他化学类选修课程。交叉方向如生物物理方向等在通过平台课程后,根据需要可选修谱学原理、有机化学、生物化学、有机化学实验中的部分课程。
从南京大学的课程设计来看,他们对原有的化学课程进行了充分的整合和充实。新设计的化学原理内容丰富,包括原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化学分析部分)和物理化学三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分上、下两册出版,具体内容包括:(1)物态(气体、液体、固体);(2)溶液化学(四大平衡)及定量分析化学;(3)热力学基础(包含统计热力学简介);(4)化学动力学;(5)物质结构(原子、分子、晶体和配合物结构);(6)元素化学。
由于化学原理涵盖的内容很多,因此不再开设后续课程无机化学。这样设计的主要优点有:(1)从基础化学教学的总体要求出发,删减了原三门课程中的重复部分和陈旧内容,融入了近现代化学的思想、内容和发展成就,增加了新的涉及学科前沿的内容。(2)该课程及教材的特色是注重全面系统地介绍化学学科的基本理论,使一年级学生对整个化学领域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从而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化学及其相关的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3)大大缩减学时(从原先的240学时减至140学时),为学生的主动性学习提供了时间保证。(4)配置有系列后续理论课程,如谱学原理、有机化学、生物化学、材料与结构等,构成了完整、全新的基础化学课程体系。
从两者的课程设计来看,南京大学的改革更彻底、更完善,课程体系中已经完全不见了无机化学和定量分析化学的踪影。这样的设计既有利也有弊,好处是大大缩减了学时,利于教授授课和学生自学,不利之处是这样的课程设计极大地增加了一年级学生的学习负担,对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要求较高。
三 实施效果
由上不难看出,通过理科平台课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将具有知识面宽、创新意识强、对交叉、边缘学科的适应性好的特征。学生有深厚的数理和化生基础、独特的知识结构,能够在不同学科方向之间作选择。如物理方向的学生可以在化学领域,特别具有向理论化学、量子化学等方向发展的潜力,在物理领域内也特别适合在凝聚态物理的某些方向发展;化学方向的学生也可以在物理、材料、生物、环境等学科发展,成为能适应边缘学科和很快进入学科前沿的人才。这样的学生将来走上科研道路后,与其他学生相比也将有更为出色的成就。据统计,南京大学强化班的学生在研究生阶段普遍都有高水平高质量的于国内外科技期刊。
总之,南京大学强化班的课程设计同北京大学元培班的课程设计相比,向前迈的步子更大,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更宽。但这种模式的推行至少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学校的整体实力,二是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及智力水平,正因如此,这种理科平台课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短期内还不能在更多的学校内实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是在挖掘行业继续教育需求的基础上,实现从需求到课程的转换,为培养行业人才而开发设计不同层次和不同阶段学习目标和能力提升的课程,提升行业员工在不同职业生涯的综合能力,进而提高人才队伍实现行业战略发展目标的综合水平。
一、网格化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概念与特点
(一)继续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由一系列具有内在逻辑性和一定关联度的课程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而形成的有机整体。从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内在逻辑性和关联度来看,一个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需要以行业发展战略目标为导向,确保课程体系的动态性;以岗位为基础,确保课程体系的系统性;以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为路径,确保课程体系的递进性。美国教育学家泰勒在20世纪中期提出了横向、纵向的课程组织结构,基于该理念构建的分层分类课程体系实践取得一定成效,但对分层分类的理解较为机械,对继续教育课程之间的联系分析不足,整体性和系统性思考不够,不能贯穿受教育者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因此,以分层分类设计思想为基础,王卓妮等提出了网格化课程体系概念模型,可运用于行业继续教育中。
(二)网格化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特点
1.网格化
根据岗位类别、级别和个人发展阶段,细分不同的课程模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并建立课程与课程之间逻辑关系,形成的新型分层分类课程体系,体现出网格化特征。分层级指课程内容专业化程度随同一类别岗位层次逐级深入,与在岗时间长短密切相关。分职级,即分岗位级别,指课程内容随职级发生变化。分阶段指针对同一个人,在同岗位同级别时期,随其知识的积累变化,而设计递进性的课程内容,如形成基础知识课程-岗位胜任课程-岗位轮训课程的不重复形成了阶段性、递进式的课程体系。
2.时空性
个人成长以及知识体系的构建,体现终身学习的理念,展现每一个人的终身学习路径,包括时间性和空间性两个维度。时间性体现在课程体系建设先行规划并适度超前完成课程满足行业建设与发展的近期与远期目标,人才管理者和人才自身可就此形成培训预期,更好地规划职业生涯。空间性以时间性为依托,是指知识点随时间推移呈现立体结构,为人的终身学习提供了可能与条件。人才通过在这个课程体系中学习,得到同一知识点不同深度的内容,形成持续学习的兴趣和深入学习的动力和预期。
3.全覆盖
行业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常常只是针对在岗的静态人员。网格化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强调系统设计,综合考虑岗位变动人员的培训需求,实现了业务全覆盖、机构全覆盖、岗位全覆盖和人员全覆盖;同时,对于行业内调离、升迁等动态岗位人员,网格化设计,通过上岗培训和岗位轮训两道关卡,实现对动态人员的覆盖。
二、网格化继续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与目标
(一)原则
1.遵循继续教育的规律
网格化继续教育课程体系设计,遵循师承效应、扬长避短规律、最佳年龄规律、马太效应规律、期望效应规律、共生效应规律、累积效应规律和综合效应规律等人才成长规律,“重理解轻记忆、重实践轻理论”等成人学习规律与“教育贯穿人的一生、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终身学习理念。
2.与大学教育、业务需求及世界先进水平相衔接
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要与时俱进。课程体系设计应紧跟行业发展的最新动向与世界最先进实践,实现与业务需求及世界先进水平的动态跟踪与及时反馈,保持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与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相比较,继续教育课程体系要求应知应会,更注重实践技能。掌握专业知识、操作原理等学历教育强调的理论知识,是提高实践技能的基础,是实践技能融会贯通的必经之路。网格化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强调与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相衔接。
3.强调课程体系设计的可操作性
可操作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课程体系结构。采取模块化的课程设计,可实现课程模块的灵活拼装,减少课程重复开发等成本。二是课程体系的内容。课程内容因采用网格化设计,知识点不再是无关地散落在不同的课程之中,而是在不同课程之间通过难易度建立递进关联,使得课程体系内容更新可实现一发而动全身的全面更新的效果。三是课程体系的使用。每门课程开发时要考虑课程面授与远程授课的适用度或搭配比例,编制课程大纲的使用说明等相关文件。
(二)目标
网格化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是以弥补学历教育和岗位需求的差距为目标,构建与大学专业教育衔接、满足行业发展、面向世界先进科技水平的具有终身学习特点的多层次、网格化、全覆盖的模块化现代继续教育课程体系。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应“逐步推进,分期完成,成熟先行,后续跟进”,逐步建成多层次、网格化、全覆盖的模块化培训科目,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教学大纲、教材课件、训练环境等。
三、网格化继续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步骤――以气象行业为例
(一)确立课程体系框架
首先,明确课程体系框架的初始场,为课程开发确定内容起点。目前,新入职员工多数具备大学以上学历,因此,进入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学习的受训者的学?v门槛可设置为大学本科以上。把具有相同业务工作性质和相似能力要求的不同岗位组成一个集合,如预报类、观测类、管理类等。将所有类别的岗位,都划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如气象部门管理类岗位,将科级管理岗作为初级管理岗,处级管理岗作为中级管理岗,厅局级管理岗作为高级管理岗。根据部门行业的岗位类别和级别,以岗位级别为纵轴,岗位类型为横轴,建立课程体系二维框架。坐标轴中的每一个点,都将有相应的课程与之相对应。图1是分析气象部门业务类别和岗位设立情况后,建立的气象继续教育课程体系二维框架示意图。
(二)分析能力要求
根据组织、部门、岗位三个层面的信息资料,分解每个岗位的职责、任务等,解析和提炼胜任每个岗位所需具备的素质、知识和能力。结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要求,以岗位需求为基础,从知识、技能等方面,将岗位职责转化为岗位应具备的能力要求。在识别岗位能力时,不能漏项,从整体上满足岗位能力要求。一般分为职业素养、通用能力和业务能力三方面。之后,进一步结合业务能力要求,剖析行为要点,将在岗位所从事的具体事项划分为负责事项、承担事项和协助事项。最后,划分能力层级,由于不同层级人才在能力要素要求有所差异,因此,要对不同层级人与岗位要求和工作重点逐一划分出初、中、高级,使得不同层级人的能力呈现连续性和递进性。
(三)能力与课程转换
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在于有效地实现岗位能力与课程的转换。首先,按照职位和层级划分,整理和分析每层次岗位能力、行为要点。根据这些分析结果,形成课程名称,根据岗位需要对课程进行排序。关键在于课程内容必须覆盖岗位所有能力要求和行为要点,转换的课程之间有衔接性和递进性。
(四)开发课程
根据课程组成要素,按照行为要点要求,依据内容属性和逻辑顺序,开发课程。基础性内容排列在前,专业性内容排序在后;按照业务流程先后,安排课程学习的顺序;综合能力类课程,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来安排。初级上岗的课程内容,要与大学教育相关专业形成对照与衔接。
具体课程开发流程:一是确定课程对象和课程类别。课程对象属于哪个层级哪个岗位人员;明确岗位职责内容,分析岗位能力;分清课程类别属于知识类还是技能类等。二是确定课程目标。课程目标要满足岗位能力目标要求,同时要有可操作性和独立性。一般的认知行为目标采用“了解”“熟悉”“掌握”等表述;对于技能操作常用“能”“会”“熟练”等表述。三是编写课程内容。参照课程目标、课程对象,选取合适的课程类别,完成课程内容的编写,特别注意内容的衔接与递进。四是选取培训方法。选择面授还是远程,不同方法运用效果不同。
(五)构建课程体系
通过持续性课程开发,对已有课程进行整合和优化,就可以形成针对不同岗位类别和岗位级别的课程体系。图5是网格化气象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示意图。根据气象预报预测人员的类别、层次和岗位的特征,建立了以气象基础知识培训、“新任预报员-普通岗-关键岗-首席岗”预报员岗位培训、高级研讨培训为主的预报预测人员培训系列课程体系;建立了以司局级领导干部上岗培训、专题研讨班、处长综合素质培训班、处级干部管理专题培训班、省气象局处长培训班、地区气象局局长班、县局长轮训、党校班为主的领导干部培训课程系列;逐步探索形成了以培训需求为导向的核心培训课程体系,包括60多个品牌培训班型。与课程体系相配套的是培训教学计划,即应需组合课程,形成不同的教学计划,不同的教学计划又形成了该专业的培训科目指南。
论文摘要:科技成果转化是形成和创造新的生产力的关键环节,然而 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中企业科技信用缺失的现象较为严重,制约了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 发展 。文章论述了当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中企业科技信用失信的行为,分析了信用缺失的原因,提出了在科技成果莓化中建立企业科技信用管理体系的一些建议,希望能为改善科技成果转化中企业信用缺失的合作环境提供 参考 。
科技已成为推进社会、 经济 发展的关键 因素。因此,科技成果转化的意义十分突出。科技成果转化不仅要有成熟的科技成果,更为关键的在于市场转化。在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的过程中,常常出现一些企业不守信用,“临近签约说分手”,“产学研无经费不合作”,最终导致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流产”。在科技成果转化中企业失信挫伤了科技成果拥有者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制约了科技成果转化 。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建立企业科技信用管理体系约束企业失信行为对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科技成果转化 中的科技信用
2004年,国家科技部出台的关于在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中建立信用管理制度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科技信用作为社会信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或机构的职业信用,是对个人或机构在从事科技活动时遵守正式承诺、履行约定义务、遵守科技界公认行为准则的能力和表现的一种评价。科技信用概念包含经济信 用和商业信用的本质,存在 于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之中,因为科技成果转化本身也可看做是涵盖科技产品研究、生产全过程的一种交易活动。
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 科学 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使用价值的科技成果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 品、新工艺 、新材料 、发展新产业等活动 。在完成这些创新活动的过程中,科技成果是一种 以知识形态为主的劳动产品,它 的产权交易,集中反映了科研——生产——消费三方面的供求关系,交易方式灵活,需要签订一系列合同、协议,于是就会出现是否按条款履行契约,有无失信行为等问题。科技成果转化的各个环节、产权交易的各个方面,都体现着信用的原则,都要求按契约的承诺行事。科技信用 已成为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因素 。
二 、科技成果转化中建 立企业科技 信用管理体 系的必要性
科技失信行为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深远,一方面科技资源环境得不到有效配置,科技产出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另一方面科技转化投入风险加大,交易成本增加,进而科研合作 (交易)行为受到抑制,科技成果转化投入的连续性遭 到破坏 。科技活动是一个生产知识的投入产 出过程,科技活动的特殊性表现在科研活动的探索性、科技成果价值的难测性及科技活动的长期性。这些特性使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双方之间的约定 (如项 目合同计划任务书或委托协议书等 )具备了更为明显的不完备性契约的特征 。项目合 同或委托协议中的刚性 内容不多,可测性和可考核性较弱。
在科技成果转化 中,科技成果的拥有方和需求方之间的合作 (交易)充满博弈的味道 ,科技成果拥有方对交易的期望值高、警惕性也高。科技成果拥有方想通过合作 、转让等方式将科技成果开发转化并获得相应的回报,但往往担心需求方的信用度而产生顾虑。如果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无法协调、解决这样的问题,必然会导致科技成果的供需双方失去转化的信心。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 中存在相当数量的企业失信行为,如 “临近签约说分手”、 “产学研无经费不合作”和“合同协议违约”等现象,导致科技成果转化项 目的 “流产”。“临近签约说分手”表现为企业作为科技成果需求方在寻求科技成果时积极热情,但在科技成果拥有方拿出技术方案,提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对接需签订合作协议时,企业需求方却以多方面原因拒绝签约,因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失信而导致科技成果转化项 目的夭折。“产学研无经费不合作”表现为企业以 “产学研合作”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名义来申请 国家科技项目课题的经费,当申报课题项目未予立项无法争取到政府经费支持后,便将科技成果转化项 目搁置。“合同协议违约”表现为科技成果整套研究设计技术的合作交易。
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企业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合作方或需求方往往为了尽快回收购买科技成果的投资,未获科技成果持有方或出让方许可便擅自转让或扩散该科技成果,致使一些具有机密性的内容经多次转手泄密而降低甚至丧失价值。
企业科技信用缺失给科技成果转化带来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企业 “临近签约说分手”会使一个做 了大量工作的科研群体因项目不能签约无后续开发资金而分崩离析,破坏了科技活动的连续性;企业忽视科技成果转化本身带来的效益而直奔国家项目经费的 “产学研无经费不合作”功利主义,会使一项具有很大社会应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无法找到企业对接而被束之高阁;企业 “合同协议违约”侵害了科技成果开发、拥有者的利益,严重挫伤 了科技成果拥有者继续与科技成果需求企业继续合作的信心。为此,必须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建立、完善企业科技信用管理体系,约束企业的失信行为,保证科技成果转化健康有序的进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建立企业科技信用管理体 系的建议
(一)建立企业科技信用评估管理机构
要解决在 科技成果转化中出现的企业科技失信 问题 ,科技主管部门必须要建立企业科技信用评估管理机构,负责企业科技信用的信息采集、评价、管理 、、回馈等各项工作,并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企业科技信用管理机构。相关政府部门和科技服务中介间要协助机构管理,建立信息共享和协调机制。另外,机构在管理工作中要建立健全企业科技信用的评级制度。只有做好企业科技信用的记录,才能形成对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行为规范的有效监管和竞争压力,使企业意识到一旦信用缺失,将可能带来的在科技成果转化中永久性的淘汰出局,以此从源头上杜绝在科技成果转化中企业科技失信的发生。
(二)加强 企业 科技信用的研究
加强企业科技信用的研究,提高对新时代企业科技信用本质的认识。通过进行相关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从而避免误区,少走弯路。在深化认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与科技成果转化的现存特点,建设有
2.加强对科技成果转化中企业的具体科技成果需求及成果转化 目标达成度的考察管理;
3.加强对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项目计划评估考察管理
4.加强科技成果需求企业在成果转化过程中所匹配的相关人、财、物等资源是否到位的监督管理;
5.加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完成后鉴定过程的评估管理,保证项目鉴定的公正性和独立性,避免出现因评估不合理带来的协议纠纷。
(四)建立完善 法律 体系
要使企业科技信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期化,需要国家在立法上给予保障。立法的目的是创造一个公平、公正以及信息公开和共享的环境,这对科技成果转化尤为重要。企业科技信用制度的的法律化与法规化,将使科技信用制度的推行有法可依,行之有据。特别要强调的是要尽快建立和完善企业科技失信惩罚机制,加大执法力度,使失信企业为其行为付出代价 。改变 目前对企业失信行为无法约束且处罚力度不够的现状 ,提高法律监管的威慑力。完善的法律体系对企业科技信用管理保障的关键是要建立企业科技信用激励机制,只有建立一套使守信者得到利益,失信者付出代价 的奖惩体制,才能改善科技成果转化的信用环境。
(五)企业科技信用信息的公开和共享
摘 要: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为研究对象,从系统模块化管理的角度出发,对工程技术和专业设计课程进行整合,提出以设计流程为框架,以人机工程学和产品设计为知识模块主线,以企业项目为课程关联的专业课程体系。
关键词:课程体系;系统;模块化;关联
中图分类号:J5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9-0212-02
一、原有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知识模块划分不细致,实践教学训练不系统
原有的专业培养计划围绕工程学和设计学等两大知识模块设置相应课程。两个模块的课程内容联系性差,相互独立、自成一体。与工程相关的课程教学偏工科公式算法,不重设计项目的案例分析,与设计表达相关的课程教学偏艺术创作,唯造型论。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缺乏延续性和系统性,所学知识无法交叉应用。另一方面,实践教学训练不系统。由于教师布置课题的选题和时间分散的原因,使得学生无法系统、深入地对一个课题进行研究,设计结果戛然而止在外观造型设计的表达上,无从谈及产品材料、结构、功能以及生产、市场、经济等深层次问题。最终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但是对设计仍缺乏系统的认识,更不用谈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人才培养方向单一,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意识薄弱
过去一段时间,广西的工业经济发展落后,工业设计意识相对广东、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而言比较淡薄,生产对工业设计人才需求的数量增长相当缓慢,从而导致了专业在学科发展上,向区外谋求“产、学、研”合作机会。本专业所培养的毕业生多数也选择到沿海工业发达地区就业,所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则依据上述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而定,没有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及时整调人才培养结构,以致人才培养方向单一。本科四年,学生接触最多的设计内容就是电子产品,导入课程的设计项目的选题则多是来自广东、深圳等地的生产企业。但近几年上述地区的工业设计专业就业市场日渐萎缩,广西反而由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大量设计人才。作为高校,采取有效的教学体系应对就业市场的风云突变则是当务之急。
二、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改革的目标和基本思路
(一)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改革的目标
工业设计课程体系的优化改革拟达到以下三个主要目标。第一,毕业生能够直接服务于广西区域内的企业。通过工业设计课程的改革,学生能够实际参与很多具体企业的项目,让设计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能够得到一定的锻炼,从而能够独立开展设计工作,符合用人单位的需要,让学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第二,将理论教学与生产实际紧密融合,广泛开展与地方企业的合作。通过企业这个平台,让学生得到更多实践的机会。在课堂上引入企业的实践课题,为企业进行产品创新设计、企业形象、产品形象设计及品牌的推广等设计活动。第三,通过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二)工业设计课程体系优化改革的基本思路
工业设计课程体系优化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在符合经济需求和发展的前提下对现行的培养目标进行调整,并用相应的课题体系来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工业设计专业的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这是进行教学改革的基本出发点,一切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的革新,都以此作为衡量尺度。具体实施方案为,梳理知识模块,进行优化整合建设,改变目前课程设置随意而松散的情况,使工业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更系统、全面。并通过相关课程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水平,进而进一步提升创新设计能力,确保学生能适应新形势下就业岗位的要求。最终,通过对专业主要技术和设计课程进行梳理,掌握各不同类别课程之间的关联,在保证课程教学独立性的同时,加强不同课程之间知识的延续性。从模块化知识的系统性管理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体系的优化改革。
三、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改革实践
(一)明确优化模块化课程体系的设计原则
模块化课程体系,即将一个专业整个课程结构以模块化的形式进行构建,将几门课程组成一个大的模块,几个大的模块组成专业的课程计划。原有的课程体系分了工程学和设计学两大模块,但是不够细致,无法适应日益细化社会分工的就业市场的变换。因此,优化模块化课程体系应从就业市场的角度出发,意即从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出发,构建“宽基础、活模块、切合市场”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知识模块之间有一定联系,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各自开展教学。在项目研究中,选择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能力――产品设计创新能力进行细分知识模块的优化改革。重点加强模块的划分、教学安排的层次性和合理性。以设计的流程所应用到的知识进行模块梳理,同时也作为教学计划安排的首要原则。而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课程模块之中,采取有效的手段提升理论和实践相融合的教学效果。
(二)以“人机工程学”、“产品设计”为核心课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实践
优化的课程体系以人机工程学和产品设计为专业课程体系主线,重新梳理知识模块,进行课程整合,并且在原有模块的基础上增加与市场发展、品牌塑造密切相关的营销学知识。将设计流程各阶段应用相关的相关专业课程通过核心课程而组织起来,打破课程的条块分割方式,建立理论学习和实践环节的相互联系,建立“以人机工程学和产品设计为专业课程体系主线,重新梳理知识模块,从而增强课程内容之间的联系性、提高教学实践环节效果”的全新体系。课程结构关系如图1所示。
依据上述体系,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主要异动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原有的产品设计(电子产品为主)课程基础上,根据区域经济特点,增设旅游产品设计方向,即划分“电子产品及界面设计”与“旅游产品设计”两个专业方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就业方向进行选课,增加了课程的灵活性和对就业市场的适应性;第二,人机工程学课程安排在产品设计课程之后,作业布置延续产品设计课程的项目,针对已完成的产品设计方案进行针对性的人机分析,保证了课程内容的延续性;第三,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学习层次,在产品设计课程后安排更深入的专题探讨,设置偏以产品改良为主的专题设计研讨和以概念产品开发、文化创意为主的设计研究等2个课程,学生按自己的学习情况和研究深度进行选课,照顾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培养差异;第四,更改课程名称,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例如,将“市场学”课程名称改为“产品设计与营销”,强调市场与产品设计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组织中,基于项目教学法,引入一组与地区产业发展、地方市场有联系的课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选择其中1-2个课题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在课程体系所涉及的专业课程教学及实践环节中,学生以小组形式围绕课题进行学习和实践。选定的课题,贯穿于课程群相关课程的教学和实践之中,建立起不同课程之间的联系,带动相关课程的教学和学习,更便于学生理解各知识模块在设计不同阶段所起的作用。改变了过去各个课程各自为政,课程之间缺少有机联系,学生学习难以深入等的问题。不仅使学生深入系统掌握设计理论和实践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在过程中培养创造能力以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地缩短教学与实际企业、市场的距离,同时有利于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
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除了模型制作、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纯实践课程之外,还在基础设计、工程技术基础、产品设计等10余门课程的课时中减少理论授课学时,增加实践课时,用以完成各个课程中所布置的课题设计。另外,在课题的设计上,要求任课教师采用具有实际生产背景的企业课题。设计实践由教师指导学生以工作室制度教学或以设计竞赛组织的方式开展,并要求学生利用毕业实习和暑假社会实践,驻厂实践,使学生尽早了解造型设计与材料、工艺、结构、经济成本的关系,并在设计实践中贯彻这种系统设计精神,明确企业对产品设计师的要求,感受企业的实际设计氛围。此外,还邀请企业设计人员直接参与教学,以座谈会、作品点评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和生产企业相关人员近距离交流、学习的机会。从教学效果上来看,将企业课题以企业冠名的设计竞赛的方式组织所有学生参与设计,由委托方进行指导、评审,并将录用方案做出样机,拉近了学生和企业间的距离,减少对设计实践的恐惧感,这对增加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很有益。全员参与竞赛的课题导入方式,相对传统的、针对部分学生的“精英”工作室制度的教学模式而言,扩大了教学改革的受益面。在一定程度上,也兼顾了教育的公平。
四、结语
面向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工业设计课程体系改革虽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是仍存在很多问题,例如,与新的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研究不够深入,教学的过程管理未形成规范,教学效果的评价没有建立体系,等等,都是下个阶段的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项目来源: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第五批立项启动项目 “面向广西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工业设计课程体系优化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09C030)结题成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能力本位 应用化工技术 课程体系 模块化设计
一、高职课程体系整合的原则
1.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原则
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整合主要体现在对课程目标确立、课程内容选择、课程模式设计及课程评价等方面。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的整合必须在深入了解市场,准确把握市场对高技能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后,从传统的学科式课程模式框架中走出来,真正做到从行业实际需求出发,达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
2.课程知识和技术多元整合的原则
高技能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综合职业技能,要运用多元整合的策略思想,形成以应用性、技能性为特色的高职课程内容体系。贯彻多元整合的策略思想,要求打破原有课程、学科之间的壁垒和界限,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以目标培养的实际需要作为内容取舍和结构组合的标准,分析相关的知识要素和技能要素,对课程内容做纵向和横向的整合,不求学科体系的完整,强调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必需的基础性和课程内容的综合性。
3.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原则
实现整体优化首先要明确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的比例关系。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找到三者之间最佳的结构平衡点,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得到协调发展。协调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系。不同的课程对培养目标所起的作用不同,要明确核心课程、支持课程、基础课程、特色课程之间的关系,并体现在课程体系中。
4.理论教学“必须、够用”的原则
高职的理论教学特别强调理论要为实践服务。以指导实践,提高技术应用能力为目的,坚持理论教学以"必须、够用"为原则,有利于学生用科学的技术理论指导实践和实践操作。因此,课程体系应对理论教学进行大胆改革和重组,取消与专业实际技能培养关系不大、理论性过强的课程,对一些与专业相关的课程进行内容的调整与合并,增设反映新技术的技能课程和过程性课程。
5.重视特色课程的原则
高职的人才培养要为区域经济服务,课程体系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与区域经济的结合上。区域经济结构不同,产业布局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对人才的类型要求、专业要求也不同。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特定要求,创建特色课程,构建产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是值得探索的主要途径。
6.适应职业结构与岗位的变化的原则
高职课程体系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的调节机制,能对整个社会的经济、科技的发展与市场需要做出快速反映,根据实际需要及时在内容上吐故纳新、在结构上调整组合、在评价上动态反应。知识经济促进了科技的进步和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造成了职业结构和劳动岗位内容的不断变化,而且这种变化的速度愈来愈快。高职课程体系及时反映这种变化,具有自我调整自我更新的能力。
根据以上原则,我们认为“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体系适合以全面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以岗位技能训练为特色的高职教育要求。“宽基础、活模块”的两段结构,呈现出与其他课程模式不同的结构特征。宽基础部分作为横向的课程集群,其学习内容不针对某一特定工种,而是针对一个职业内的一群相关岗位所必须的学识和能力,将工作性质相通的若干个岗位集合为一个群,着眼于一个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通用知识的获得和通用职业能力的训练及学习能力获得。“宽基础”阶段侧重于全面素质与关键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奠定发展后劲的基础。“宽基础”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观念,增强学生的发展后劲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活模块部分作为纵向课程集群,强调针对特定的岗位对从业者的具体要求和从业能力,追求教学内容与特定岗位需要的一致性。其任务为:一是岗位专项技能的训练,使学习者具备顶岗能力:二是在专项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兼有提升学习能力的功能。“活模块”阶段注重专项能力、综合能力、适应市场变化的跨岗能力及个性特长的培养,着眼于就业适应性的培养,立足于市场经济和人才的需求。
二、通过社会需求分析确定能力本位的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结构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从2005年开始筹建,2006年招生。专业设立之初我们对山东省及周边地区多家企业进行调研,发现电池行业由于能源危机的影响焕然一新,它集技术、资金、劳动密集于一身发展迅速。
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发放调查表,就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与就业状况的关系进行调查。初步结论是:文化素养和专业基础理论有利于学生的自身发展和自主创业,专业技能的高低和宽窄决定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面。高职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感觉到模块化课程的教学体系能从整体上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并且富有成效。因此,创建以能力为本位的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是培养高职学生专业技能的有效途径,这也正是高职教育区别于其他各类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标志。我们还重点调查了毕业生的就业层面,它们主要涵盖在这样一些领域:企业的产品生产、质量检测、分析化验、技术开发、技术管理以及产品的营销和售后技术服务等。我们把这两项调查结果与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建设挂钩,具体做法是:从学生的就业领域和就业岗位出发建立与就业岗位对应的能力模块,再根据能力模块的内涵来决定课程模块的数量和内涵以及每门课程及每个课程模块的培养目标。这样构建课程模块有利于我们集中时间和精力有针对性地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能力。
三、课程体系整合方案
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是课程的设置与体系的整合问题。因此,我们以高职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依据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构建了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宽基础、活模块”结构的高职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体系由职业公共课模块、职业能力课模块、集中实践模块、人文选修模块组成。
1.职业公共课模块
主要为大学生提供必备的科学、人文、身心等方面的基础知识,重视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是职业高校区别职业中专的重要标志之一。主要包括高等数学、大学英语、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等课程。该模块以“必须、够用”为原则。
2.职业能力课模块
首先针对职业所需,确立核心课程。核心课覆盖该专业对应职业岗位群需要的最基本、最主要的知识和技术,教学上侧重于技术方法的讲授。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条件学好这些课程,掌握本专业必备的知识和技术。围绕着职业能力核心课程,开设专业技术、职业考证、职业方向等课程
(1)专业技术模块
各专业除了核心层以外需要开设的专业技术课。这是对核心技术课程所需专业知识的强化、拓宽和补充,以使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本专业的核心技术课,强化技术操作,以熟练和丰富技术操作经验。
(2)职业考证模块
职业考证模块保证职业资格的获取,落实双证书制度。这一模块重视职业技能的考核,将职业考证的相关课程尽可能融入培养计划之中。该模块课程由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从而有利于学生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这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技能的课程,重在职业基本技能。
(3)职业方向模块
职业方向课模块以当前职业岗位的需求为依据,每个专业设立3个左右的专业方向,在第四学期按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基础对他们进行分流。此模块侧重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培训,以适应多层次岗位的需要。
3.集中实践模块
这一模块的课程强调实训、职训等实用性操作训练,以满足第一线应用技术人才的实际需要。
4.人文选修模块
以人文课程为主,兼有科技、管理、文体类等课程,为学生多方面个性发展提供帮助。
四、“宽基础、活模块”课程体系的特点与应用效果
“宽基础、活模块”结构的课程体系特点是:这种课程结构模式灵活性大、针对性强,可以通过调整不同模块的组合,及时实现专业方向的调整,满足各种教学计划需要,并保持自身的完整性与稳定性,灵活地实现教学内容的新陈代谢,使教学要求与社会的发展变化基本上保持同步。各模块均紧紧围绕职业技能这个核心,体现出:“职业技术核心”、“动手能力优先”和“注重人文和科技素养”的高职课程的设计原则,贯彻了从高职学生发展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新的课程体系是在适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前提下,按照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技能要求,设计合理的岗位技能或行业技能的培养目标。这一目标由一组相近的专业岗位综合技能课程或若干个相应的岗位证书课程所组成,这些课程包括相应的实训课,以及参与实际生产或社会服务、实际运作的实战训练,从而使学生在毕业后实现与企业零对接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歧奖.课程结构与教学模式整合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 2002, (4).
[2]张尧学.全国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3]晓明.整体性课程结构观与优化课程结构的新思路[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 (5).
[4]黄尧孝.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理论思考[J].职教论坛, 2005, (5).
[5]郑晓梅.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J].职业技术教育, 2003, (19).
[6]卢学红.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与思路[ J].职教论坛, 2004, (1).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 职业化 课程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5C-0076-03
一、研究背景
机电一体化技术综合运用了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测控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信息变换技术以及软件编程技术等群体技术,改变了传统行业的生产工艺和相应的生产装备,逐渐发展为以智能仪器与仪表、可编程控制器(PLC)、工业控制计算机、数控加工设备、工业机器人等先进的自动化设备,来构建柔性制造系统、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提升生产设备性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作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机电职业教育龙头地位的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培养机电类专业技术人才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该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目前已荣获自治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在特色专业项目建设进程中,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与众多企业深度合作,依托与上汽通用五菱股份有限公司、柳州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教材,共建、共管、共用实训基地,建立订单班培养,互派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确定教学内容,共同培训学生、教师、员工,并引进人才评价标准,构建校企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给企业输送专业对口人才,该校2008年起与上汽通用五菱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办五期“五菱班”、“联发班”订单班,目前大部分学生已成为企业的骨干力量。本文拟以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如何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职业化课程体系进行研究。
二、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职业化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坚持以广西区域经济建设为宗旨,面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重点面向北部湾地区汽车、机械两大先进制造业和铝业、制糖造纸两大资源型产业以及现代港口物流两大新兴特色产业(以下简称“两制两资两特”产业)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企业、机电设备及自动化生产线应用企业,倡导“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岗促学、课证融合”课程体系,坚持“理实一体化、企业订单班”的实践教学环节。近年来,该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团队教师通过为企业技术员工培训、到企业锻炼、参与企业横向科研课题及重点产业项目建设,与上汽通用五菱股份有限公司、柳州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开展了“2+1”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同时,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任务驱动的项目化课程,编写具有行业特色的职业化教材,依照岗位职业标准、职业资格考核标准,由企业专家与专业教师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实训内容、课程考核标准要求。基于对课程体系改革及原有的学科体系的解构与新的行动体系重构的过程的重新思考,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职业化课程体系构建思路如图1所示。
三、构建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职业化课程体系的做法
(一)与企业深度合作,确定工作岗位群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团队成员坚持“职业教育要面向先进制造业服务,面向生产业”的目标,主动适应地区经济发展,围绕北部湾地区“两制两资两特”产业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企业和应用企业,通过筛选,选择了上汽通用五菱股份有限公司、柳州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西子奥蒂斯电梯有限公司、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等一批在区内外知名度高、生产自动化程度高的典型企业进行调研,通过对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市场前景、生产设备的先进性及工作岗位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专业工作岗位群,如图2所示。
(二)围绕工作岗位群,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岗位职业能力
根据岗位能力及素质要求,确定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如图3所示。
(三)职业化课程体系的具体构建
为了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从职业意识、集体观念、组织协调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提高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的职业化素养,利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企业生产现场,深入企业的生产岗位、研发机构和服务部门,学习企业的文化管理理念,按照企业的培养需求、岗位标准和发展规划,完善“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典型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学习项目,转变教学方法,重组教学内容,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符合机电一体化技术高技能人才职业化成长规律的职业化课程体系,如图4所示。
【关键词】材料化学 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
一、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框架
从“厚基础、强能力、重实践”的人才培养总体要求出发,设计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学校材料化学专业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由公共基础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实践性课程五大部分内容构成。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思想教育,体育活动,大学英语和计算机基础等。
通识教育课程包括:人文社会类,自然科学和艺术类等知识体系。
专业课程包括:大类平台专业基础课程和材料化学专业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包括:材料化学专业方向性选修课程。
实践性课程包括: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社会实践、科技活动等材料化学专业实践训练知识体系。
二、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材料化学作为化学和材料科学的交叉学科,其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材料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培养学生具有材料的制备、表征、技术开发和生产的基本能力。在构建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时,我们一直强化教学环节的科学性、系统性和综合性,将所有教育环节分为公共基础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实践性课程五个知识体系。其专业课程体系以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的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基础,把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化学、材料物理等作为本专业的入门专业课程。在经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之后,陆续学习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材料性能学、材料现代分析技术、机械制图等专业课程,在此基础上通过专业选修课程的学习形成专业特色方向。并通过开设材料科学导论、纳米材料导论等任选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了淡化专业界限,我校材料化学专业和化学、应用化学专业实施按大类培养,统一设置通识教育和基础教育平台。在2011年修订的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教学计划课内总学时为2633学时,学生毕业应取得总学分为154学分,其中,通识教育和基础教育与我校化学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一致;专业教育、实践教学和综合教育的课程体系与化学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有区别的开设,更加突显材料化学的特色。
三、构建相对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
材料化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交叉学科,在教学计划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确保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按照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我们优化完善了实践教学体系。将实践教学体系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础实验层次,注重基础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对科学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二是测量实验层次,注重专业技能训练,设置了课程设计、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等内容,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三是综合实践层次,注重综合素质训练,设置了毕业设计(论文)、社会实践、科技竞赛和创新性实践活动等内容,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更新重组实践教学内容。
在2011年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环节为35学分,占总学分的22.7%。实践教学内容重点强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优化和重组了原四大化学(无机、有机、分析和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内容与结构,将实践教学内容分层次进行教学,确立了基础实验、测量实验和专业实验三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涵盖了验证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等教学内容。同时,积极推进实践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方法手段的改革,减少验证性实验,积极创造条件增开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研究性实验,强化毕业论文实践环节的检查和指导;加强校企合作,积极安排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实验技能、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结语
材料化学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探索和完善将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今后多年的一大工作任务。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结合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实际,研究建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材料化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以能力培养为本位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课程体系遵循“厚基础、强能力、重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教学计划,在四年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分析理论教学相关课程,优化教学内容,合理分配理论课程学时数,使课程体系逐渐趋于科学、规范,达到构建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和促进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禹筱元,罗颖,董先明.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