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图书馆业务培训方案范文

图书馆业务培训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图书馆业务培训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图书馆业务培训方案

第1篇:图书馆业务培训方案范文

(一)图书编目业务外包的定义

图书编目业务外包是指图书馆和图书供应商之间,借助现代化的网络技术,通过网上数据传输,到本馆(或异地)帮助图书馆完成图书分类、图书编目、图书加工任务的一项业务活动。

(二)形成高校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的内在成因

图书馆进书量不断加大为业务外包提供了需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高等教育进行改革,各高校纷纷合并、重组、升格,规模不断扩大,招生数量成倍增加学校招生不断扩大,图书馆为读者供应的图书量也加大,各高校的图书采购量逐年递增,特别是在教育部五年一次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很多没有达标的高校加大了图书经费投入。在编目人员没有同比增加的情况下,完成这些新增图书的编目有一定的困难,通过业务外包,减轻工作人员负担,提高了编目工作的效率。

(三)高校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的外在成因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图书馆的工作模式。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编目业务外包提供了平台,联机编目的发展为编目业务外包奠定了基础,传统的编目方式逐步向合作编目、联机编目发展。特别是国家图书馆的全国图书编目中心和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的联合目录数据库这两个全国性的共享平台的运行,为各高校图书馆全面开展资源共享和文献信息服务提供了先进的应用平台,为高校图书馆开展编目业务外包提供了技术支撑。

二、高校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的现状

(一)编目业务外包存在的优势

由于书商采用的是规模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经营成本低,他们利用国家图书馆,编目中心等单位的书目数据进行一次套录,多次利用数据成本更低,也促进了机读书目数据的标准化;减少了大量重复劳动,节约人力;提高书目数据的利用率,在一定范围内实现统一编目,使图书馆书目数据达到规范化和标准化;降低购书成本;提高新书上架速度。承包书商做好了贴防盗磁条、贴书标、贴条形码、盖藏书章等工作,编目业务外包在不降低质量的前提下节省了开支,加快新书上架的速度,减少新书积压。

(二)编目业务外包存在的劣势

许多书商配送的编目数据来源参差不齐,有些是套录国家图书馆和高校文献保障系统(CALIS)等编目中心的数据,有些是书商自己组织编制的,外包商的编目人员不一定具有图书馆编目的专业知识,在编目时主要是套录数据,数据不全和错误现象时有发生。比如许多编目业务中物理加工包括:盖章、贴磁条、贴条码、贴书标都要有责任心,不认真的话就会出现把一些不符合图书馆要求的书,混到图书馆所订购的图书当中;磁条贴的位置不合理,出现条码和书标打印不清楚、粘贴位置不合理、粘贴错误等等。其次,图书因分类不当,主题标引和分类标引不一致,套书、丛书著录不统一,造成同类图书归不到一起。还有些书商因为种种原因不能按时完成编目数据的录入,延迟图书进库上架时间,严重影响读者使用。再有编目业务外包作为图书馆图书采购过程中书商提供的一项配套服务,如果长期外包,不仅削弱了图书馆的编目技能,而且造成书商对此业务的垄断,编目业务外包很有可能会使馆内编目专业技术水平下降和编目部作用退化,使编目工作失去灵活性。

三、高校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的几点建议

根据上述编目业务外包中所存在的问题,笔者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来加强质量控制。

(一)慎重选择外包商

图书馆应首先对书商的技术实力、信誉、资金、工作质量效率、服务态度、社会影响等多方面进行考察和调研, 制订详细周密的外包协议,做好准备工作,制定出可行性方案,保证外包商的连续。

(二)重视对外包商的编目人员的业务培训

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 外包商的编目人员才能熟悉图书馆的特殊要求,为图书馆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应加强对分类标引、主题标引、著者号的选取等内容的重点培训。只有把握了这些重点和难点,才能很好地保证外包商编目的质量。

(三)制定本馆的编目标准

从图书馆的需要出发,建立一套严格的编目技术管理标准是保障编目业务外包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图书馆监管外包质量的必要依据。把一些编目准则和具有本馆特色的服务详细列出方案,如有关分类、种次号、版本规则的规定等。

(四)加强对编目外包业务的监督

对编目外包业务加强监管,把好质量关,在合同实施过程中,积极与外包商协调沟通,图书馆要加强验收工作,进行有效监控如编目人员对每批次加工好的图书进行抽查,工作中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等等,每批书验收完成后加以总结。

(五)图书馆采编人员应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

第2篇:图书馆业务培训方案范文

1 更新装备理念

中小学图书馆的功能是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提供必要的书刊情报资料和教育教学资料及阅读服务。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图书馆的作用将得到进一步的发挥。但基于目前学校图书馆建设的现状和学生、教师的课业压力,学校图书馆往往束之高阁,学生教师使用起来不方便,需要履行一系列的烦琐手续,致使其功能发挥大打折扣。因此,现阶段我们着力要求各学校图书馆要尽最大可能,方便和快捷地让读者获取所需资料,图书馆应是开放的、自助式的,要做到借书阅览一体。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要求图书馆的选址要科学合理,图书馆的设置要改变传统的有藏书室、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划分的概念。图书馆的功能不在于收藏、管理,更重要的是图书的使用、功能发挥。

我们提倡:学校图书馆应设置在学校校园适中位置,交通方便、环境安静,且宜布置在一楼或较低的楼层。规模较小的学校,特别是小学图书馆,建议不单独设置藏书室,而是设置借阅一体大空间的图书馆;规模较大的学校,考虑有较多的馆藏,可单独设置藏书室,但阅览室要有书架、期刊架,图书馆的图书应尽可能布置在阅览室,当阅览室摆放不下后,才考虑放置在藏书室内。而不是沿袭现阶段藏书室藏书,阅览室放桌椅、放期刊的传统方式。

为了充分发挥阅览室的功能,我们建议,阅览室尽可能根据读者对象划分年段阅读区、年级阅览区,也可依阅读内容分为专题阅读区。阅览室桌椅与书架、期刊架应相互交错排布,创设“人在书中、书在手边”的阅览氛围,方便读者阅览。

2 提升装备品质

提升图书馆装备品质。图书馆建设不单纯是设备清单采购,每个图书馆建设前必须有设计方案、平面布局图及效果图。方案必须经论证,方可进行采购。设计时,图书馆设备的造型、色彩、高低、布局应该与学生和教师生理、心理特点和阅读功能相适应。同时,中小学图书馆也应是多功能的,既要能满足读者学习阅读的需要,也应能提供读者交流休闲的空间。图书馆不单要满足阅读纸质书功能,还应具备电子阅读功能。

教师阅览室不单纯是教师学习的空间,要集学习、休闲、研讨功能于一体。除配备必要的书橱、阅览桌椅外,还应配备必要的沙发、藤椅、茶几,吧台、咖啡机、显示设备等。

图书馆也是一个呈现文化的空间,应注重其环境设计与布置。教师阅览室室内环境,以优雅、清静为基调,以哲学、人文为主题,进行必要的装饰。学生阅览室的室内环境,以宁静、快乐为基调,以读书为主题,由师生共同创作一些书法、绘画作品,布置到墙壁、书柜上或空间中,或以校园文化为内涵进行环境装饰。阅览室宜布置适量的花草用于点缀与净化空气。

3 拓宽装备范畴

近年来,我们着力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学校图书馆不单纯是狭义的图书馆室内空间,而是一个广义的读书空间,学校即图书馆。创设全方位、多元化的图书阅读环境,利用学校图书馆、教室、公共走廊等区域,打造阅读环境,使校园处处可读书,时时能读书,形成学校泛在阅览室。除了建设高品质的图书馆外,我们要求学校还要建设班级图书角,配置与班级格局相协调的,有特色的图书柜,将一定数量的图书馆图书、期刊或学生自荐的图书、期刊,存放到班级,实现开放式阅读环境建设。

同时,各校还应在校园具备建设阅览条件的公共空间、走廊等地,配置公共图书架柜、计算机网络终端和较为有特色的、舒适的阅览桌椅等,放置一定量的图书、期刊,开通网络端口,建设“阅读书吧”。在走廊、墙壁建设“墙面图书馆”,在校园网上建设电子图书馆,创建立体式的阅读空间,实现学生随时随地的阅读。

4 提高图书质量

图书采购是学校的常规、基础装备项目,一要保证学校装备数量基本达标,二要保证学校图书逐年有所增长。

规范图书配备 每年市里出台图书装备指导意见,从图书经费安排、配备原则、图书采购、图书质量验收等方面提出要求。

合理制订图书采购方案 坚持主导目录配备与学校自采相结合的方式。主导目录配备主要目的是通过一定程序和方法形成比较适合的学校供书目录,便于学校方便地了解、采购近期出版的优质图书。又通过化零为整,全市汇总集中采购降低采购资金。学校自采便于学校选择个性、特色需求的图书。

编制图书主导目录 主导目录包含学校各类图书的需求,并有一定的合理比例结构。主导目录通过一定的程序与方法评选产生:

一是成立评选小组,评选小组由校长、教师、图书馆管理、学生组成;

二是公开、公正、透明地进行中小学图书馆(室)书目收集、编制;

三是评选书目;

四是审核样书;

五是征求意见,综合评议。

学校根据主导目录和经费计划自主进行选订 市里进行统计汇总,公开招标,中标公司进行配送与服务。为了简化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流程,所有通过自主目录采购的图书要求中标企业加工后配发到学校。

由于是经过层层选择编制的目录,保证采购的图书是近期出版、满足学校需要的图书,学校普遍感到满意。

5 推进管理创新

市区装备主管部门抓好图书馆常规装备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图书馆工作的管理。成立了图书馆管理中心组,负责学校图书馆业务工作指导。市图书馆管理中心组定期研讨图书馆装备方案、管理规范,开展市级业务培训和学校图书馆工作检查指导。各区图书馆装备中心组定期开展区级的研讨活动,参与区级学校图书馆装备方案论证和项目验收,开展区级学校图书馆管理工作检查指导。

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是一项基础工作,全市所有学校均实行图书管理信息化。图书借还实行条形码借阅方式,图书馆所有设施设备均纳入省教育装备资产管理平台,能实时查阅学校装备现状。今后还将配置图书集群式管理系统,实现学校图书数据的实时查阅、联合编目与馆际互通互借,随时掌握学生使用情况、图书借阅榜单等信息。全市还将建设图书馆信息化系统管理平台,实现图书馆工作管理,包括工作安排、建设案例、培训课程、业务研究、活动开展等信息的共建共享。

针对学校图书馆人员配备普遍存在的不足,多数学校创新图书馆管理模式,实行图书自主管理,通过培训,让学生参与图书馆日常事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图书馆工作评估上,我们将学校校园公共阅读区的面积纳入到图书馆馆舍面积的计算中,将班级图书角的图书纳入到图书馆馆藏图书的范畴,将学生到阅览室阅读、班级阅读、公共区域阅读纳入到对图书馆工作的评估之中,改变以往仅凭学生借书证记录来评价图书的流通量的单一模式。这一方面是一个评价导向,更主要是适合目前学校图书馆阅读的现状,有利于真正发挥出图书馆作用。

6 健全培训体系

队伍建设是图书馆工作的关键要素。近年来,我们致力于创新培训机制,健全培训体系。

一是将图书馆队伍培训纳入市教育局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在教育局备案,接受市局的考核监督。

二是培训对象做到全覆盖,要求每年所有在岗在职的教师均须接受一定课时的培训学习。

三是培训课程系列化。南京市每年组织图书馆高级研修班,各区推荐的优秀图书馆馆长代表参加,培训中邀请大学图书馆馆长、公共图书馆馆长到会作专业讲座与指导,提高中小学图书馆馆长理论水平、专业素养和国际视野。同时也是为全市图书馆中级班与基础班积聚师资力量。南京市每年组织图书馆基础知识培训班,开展上岗前的基础培训,把好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入门关,各区每年组织图书馆中级培训班,要求全员参加,按照市里的统一要求,每年确定1~2个主题接受继续教育的培训学习。

四是定期开展图书馆工作的研讨、交流,业务技能比赛,多层次、多形式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

7 促进效益发挥

第3篇:图书馆业务培训方案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图书馆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031-01

列宁曾说过:“图书馆员是图书馆事业的灵魂”。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信息网络使传统的图书馆服务受到严竣的挑战,图书馆员素质的提高越来越迫在眉睫。

一、高素质的图书馆员是现实需要

随着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和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要充分发挥图书馆在教学科研中的作用,首要的是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

(一)教与学的多样化要求

高校学科专业种类较多,教研人员对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呈现出多种类型的文献、多样的信息资源检索和文献信息服务,从而要求图书馆员不断完善自身的多元化的适应结构,努力提高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服务能力,不断做好教学与科研的信息导航工作,坚持在服务方式上不断创新,满足学科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多层次读者用户多方位的文献信息资源的需要。

(二)学术科研创新的更高要求

院校的学术科研活动与情报信息资源服务是密不可分的。科研工作从选题立项,到课题研究直至科研成果鉴定的全过程中,始终贯穿着情报信息资源服务,即定题服务、课题查新服务、信息导航服务和课题跟踪服务等。所以,注重加快提高图书馆员的情报信息服务能力,是积极适应学术科研工作的需要。

(三)高素质馆员是必然要求

随着图书馆以数字资源馆藏为主体、网络阅读的普及、文献传递业务的急增、咨询服务功能的强化等业务的推广,这种馆藏模式和服务方式的变革,要求图书馆馆员能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和现代化设备管理的先进技术,进行图书馆日常管理和信息加工处理等各项业务,馆员由文献资料传递员向“信息导航员”、“网络咨询员”、“学科馆员”等新角色的转变,才能适应新形势的变化,为多类型的读者提供高效率、高质量的信息资源服务。

二、着眼知识、能力、素养三位一体,把握馆员应具备的素质

作为图书馆核心和灵魂的高素质图书馆馆员,必须在自身的知识、能力和素养等全方位有提升。

(一)要有比较系统的现代图书情报管理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钱学森先生曾经指出:“图书馆、档案馆、情报单位工作人员,应当是信息专家或信息工程师,是信息系统的建设者,也是信息中心使用的向导和顾问”。现代图书馆馆员要在图书馆学科基础、现代管理科学、图书情报知识、信息科技和相关学科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和理论知识,以不断适应岗位需要。

(二)能够熟练进行信息获取与处理的能力

院校图书馆员在履行职能的过程中,必须担负更多职能,将不断增加新的内容。要从事网络导航、咨询、信息采集与管理等工作,帮助教学人员检索、提供检索经验和建议。因此,要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具有捕捉最新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具备学术研究能力,包括及时获得最新科研成果的能力、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

(三)具有扎实的科学文化和过硬的现代图书馆管理专业素养

随着读者自我服务能力的提高,教学科研将更需要具体的适用信息和经过转化、加工、分析研究而形成的信息资源。馆员不仅要有能从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中筛选出所需信息,而且能够适时分析和研究教学需求,对文献资源进行二次开发,指导和帮助教学科研人员利用馆藏和网络数字资源,找到各自所需的文献载体,准确高效地获取信息,同时还要开展以综述、专题报告等三次文献为核心工具的深层咨询服务。

三、坚持养训结合,在用、管、训工作上下功夫

面对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必须要高度重视、全面推进,坚持使用与培训有机结合,对有培养前途的年青馆员、在综合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行专题培训、轮训和集训,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加强培养,切实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

(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增强爱岗敬业精神

图书馆工作的性质决定了馆员的日常工作琐碎,是“为人作嫁”的工作。因此,必须深入开展思想教育,始终把“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作为自己工作的准则和宗旨。通过专题辅导、自学讨论、心得交流等不同形式,帮助树立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在现职工作中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积极适应和推动现代化图书馆的建设。

(二)合理安排送学培养,着力改善馆员队伍的知识结构和学历层次

面对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对馆员的培养,坚持训用一致的原则。有计划的选送忠于职守、表现优秀的年青馆员外出学习进修深造,攻读图书馆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加快馆员知识更新速度,改善馆员的知识结构和学历层次,促进馆员队伍整体结构转型,实现馆员队伍由单一型向综合型的转变。

(三)扩大培训途径,不断强化馆员自身的实践能力

当务之急是加强现有人员的岗位培训,组织大家学习新理论、新知识,培养新技能。同时,积极联系兄弟院校和驻地城市地图书馆,建立专业的培训基地,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组织业务交流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馆员的动手能力,丰富大家的实践经验。

(四)完善继续教育制度,为馆员素质的提高创造良好的环境

要把提高馆员的素质、优化知识能力结构作为一项制度,针对在职人员的现实情况和特点,制定中、长期培养方案,采取在职学习、脱产进修、短期集训、参观见学等多种形势,做到方向明确、目标具体、措施落实,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思想过硬、学识丰富、具有多学科、学层次的复合型的高水平馆员队伍。

图书馆的科学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馆员。必须与时俱进,建设一支既精通图书馆业务,又掌握信息技术应用和网络技术的馆员队伍,才能适应教学科研的需要,肩负起为教学和科研提供图书情报和信息资源保障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刘玉新.论网络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馆员的素养[J].晋中学院学报,2011,(08).

[2]陈齐康.高校图书馆员素质提高的设想[J].长春大学学报,2012,(06).

[3]毕海波.高校图书馆馆员素质建设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03).

第4篇:图书馆业务培训方案范文

一、我国高校图书馆人才资源的现状

1.缺乏有效的管理共识。一些院校领导没有把图书信息管理作为一门专业来对待,把不适合图书馆工作的人安排在图书馆,使图书馆成为“家属工厂”,不但造成人才队伍素质的急剧下降,而且严重损害了图书馆的外在形象。

2.人才结构与知识结构的不平衡。近年来,高校图书馆逐渐引进了一批本科毕业生甚至硕士、博士研究生,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馆员己经在70%以上,的确改善了图书馆人才结构,但从知识结构方面分析,仍存在专业结构不合理现象。

3.缺乏合理的人才资源配置。随着科学的进步,图书馆工作的技术性、学术性也要提高,相应地要求高学历人员增多。但并不是高学历人才越多,图书馆的工作质量、服务水平就越高,不能忽视图书馆工作的层次性,需要初中高层次的工作人员各占一定比例。但目前人才资源配置不合理的情况却时常发生。

4.缺乏人才生存的环境和发展空间。图书馆由于长期缺乏有效的规划和机制,福利待遇与实际工作业绩挂钩的激励机制还没有真正发挥出来,因此缺乏人才引进的环境。由于传统图书馆在工作上只突出行政上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没有形成业务上的指导与被指导关系,加之在高校中的地位、待遇等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自身才智不能得到应有的承认,使优秀人才感到没有用武之地、缺乏发展空间。

5.不重视对图书馆人员的再培养。受业务培训人员水平不同及教学方法、专业系统和受训馆员素质差异等原因限制,图书馆普遍没有具体的实施措施,忽视对图书馆员再培养。

6.人才资源评价体系不科学。图书馆需要一定的人才资源来支撑,但评估图书馆使用人才资源的合理性,不能单看高学历人员的总数和比例,而要从图书馆拥有各学科学历、智能和技能人员的层次结构及其工作适应性等多个方面综合评价。现在图书馆的内部考核制度大多是从德、能、勤、绩几个方面来进行测评,从个人自评到群众评议,最后由领导进行审定,整个过程大多是对工作的肯定,很少从个人的能力与工作创新方面进行评价,往往对涉及到今后工作方面的学习、研究与思考不多,针对性也不强。

二、高校图书馆人才资源现状存在原因

1.人事管理观念上的差异。目前高校图书馆人员基本上还是由学校人事处调配。吃大锅饭、论资排辈极为普遍。这种体制必然严重限制了人才的脱颖而出。虽然高校图书馆已经认识到了人才在未来图书馆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但是,对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如何充分利用和留住人才,也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物质奖励上,缺乏整套的人才培养计划和人才发展规划。

2.来自外部环境的诱惑。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价值规律和供求关系的作用下,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和自我发展期望的导向,向效益好、个人发展环境良好的单位流动,形成了人才流动的趋势,尤其伴随近些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它行业领域的物质和精神诱惑越来越多,更增加了图书馆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难度。致使图书馆人才流失现象较为严重,具备较高专业素质和管理素质的人才更是缺少。

3.绩效考核量化困难。现行的考核制度不太适合知识经济下图书馆的发展。图书馆的劳动是低强度的脑力劳动,绩效考核量化困难。接待读者人数、借还书量、分编图书数量、排架准确率等只是反映工作人员能力和技巧的一部分工作,而大部分知识、技巧和潜能等,则难以做出精确的考核标准。

4.人才结构上的片面性。现在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在招聘工作人员时,一味强调和追求学历,应聘者要求在大学本科以上,甚至硕士研究生,这种人才固然可以起到优化职工队伍、提高整体素质的作用,但在具体工作实施过程中,往往很难起到应有的作用。缺乏量才任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发展空间,最终不是浪费了人才,就是留不住人才。

5.寻求自我发展的空间。高校图书馆在学校中属于辅助教学单位,地位本就不如教学科研第一线,对高学历、高技术、高层次管理人才缺乏吸引力。人事制度改革的滞后,使一些技术性强,智力投入高的岗位人员工资、津贴、福利待遇与一般岗位无甚区别,在人才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图书馆明显处于劣势。长此下去,感到在图书馆没有多少作为,便会产生两种可能:一种是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一种是另谋生路,以求新的发展。

6.更新、补充专业知识,提高学历。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目前绝大多数图书馆工作人员学历偏低,在这种状况下仅靠工作人员自觉学习和图书馆进行的有计划的系统培训是不行的,因为图书馆的培训工作往往得不到认可。长期以来,文凭和学历是求职的钥匙,职称则是衡量一个人实际工作能力和学术水平的标尺。只要取得文凭,职称也就可以上了,能力也显得高了。受学历、职称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工作多年后,为了自己以后的发展,急需提高学历,因此,促使其离开单位,外出学习。

三、高校图书馆人才资源建构与管理

1.树立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新理念。对人才资源的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是增加社会财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源泉。所以图书馆人才资源建设也必须树立人力资源管理新理念。只有把图书馆人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运用现代管理办法,进行合理培训、挖掘、使用,才能充分发挥图书馆人的主观能动性。

2.建立适合人力资源开发的管理机制。图书馆领导要鼓励馆员参与图书馆的管理活动,使馆员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去,要努力创造宽松和谐的政策环境,从馆员的切身利益着想,关心他们的成长以及诸多方面的提升;应大力提倡开拓意识,积极培育创新精神,激励馆员在读者服务中不断开发最新、最有价值的信息,在图书馆实践中,善于发现潜在的科学思想;要以建立特殊岗位津贴为主要内容的分配制度改革,在“多劳多得,突出一线”的原则下,创建良好的激励机制,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并举,加大分配制度改革的力度,吸引和留住一批人才,培养他们的成就感、荣誉感,以带动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

3.建立健全图书馆人才培养计划。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鉴于高校图书馆人才队伍存在的知识结构单一、学历水平低、信息人才短缺、高层次人才匮乏的诸多弊端,高校图书馆应认真研究制定人才培训计划,增加投资,切实加大对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力度,并利用高等学校自身的优势,培养、使用各类人才,并在实践进行中进行人才资源的开发和知识更新。在培训方面要采取切合图书馆实际的方式,定期有计划地在全馆开展各种业务培训,使全馆员工都有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扩展视野和提高技能的机会;采取岗位定向培训,使人在短期内有针对性地更新和补充自己的知识结构;保送一些基础好、素质高、接受新技术能力强的人们去进修第二学位或研究生课程,使他们逐步成为图书馆的高层次人才;鼓励图书馆人承担学术研究任务,对学术水平高,多出成果的人应给予奖励。江淮汽车有限公司(JAC)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JAC认为,培训是对员工的最大的福利,对员工的最高奖励是提供一次免费的外出学习机会。

4.健全图书馆人才资源评价体系。人才评价必须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通过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方式,把确实德才兼备、业绩突出的优秀人才选,切实防止任人唯亲的用人倾向;对个人才能、业绩的认定,应该分清个人作用和群体作用,防止吃大锅饭;同时,应该兼顾那些因主观努力但受客观环境的影响,一时难以取得明显成效的人员同平庸无作为的区别开来,避免埋没人才;还应该既能考虑当前,又能注重长远,避免急功近利。

5.完善竞争激励机制,开发人才潜能。竞争意识、竞争环境是激励人才奋发向上的重要条件。只有通过人才竞争,在自由选择和被选择之间,在人才效益的相互较量中,才能创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局面,使优秀人才不断脱颖而出。竞争机制应当包括人才生成机制、职业发展机制、优胜劣汰机制、利益驱动机制、竞争上岗机制、岗上竞争机制等。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政策,对于成绩优秀的、能量较高、业绩突出的馆员给予多方面的奖励,以充分调动广大馆员的积极性,主要集中在人事激励、学术激励、物质鼓励、管理激励4个方面。

第5篇:图书馆业务培训方案范文

摘要:编目业务外包已经在国内许多图书馆得到不同程度的实施。本文从实施编目业务外包的主要原因、模式、编目业务外包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阐述了本馆实施编目业务外包的实践、优化过程。充分肯定了编目外包工作的积极性,阐明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是否可行,关键在于各图书馆应根据自身的需要,并进行严格的管理。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2)01-0075-02

近年来,编目业务外包已经在国内许多图书馆得到不同程度的实施,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这一理念,在给传统的编目工作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图书馆更加合理地配置自身人力资源,围绕工作中心进一步提高专业队伍业务素质,实现工作优势最大化,进而增进工作活力和增强图书馆事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提供了契机。本馆编目业务外包是从2006年底开始实施的,已运作了4年多的时间,笔者也亲身经历了本馆编目业务外包的整个发展及不断优化过程。面对蓬勃发展的编目业务外包现象以及不同观点的各家评论,笔者凭借若干年来的编目经验和近年所经历的外包实践,特撰文与同行共同探讨。

1编目业务外包的主要原因

图书馆管理发生深刻变革对图书馆馆员原有的角色产生了影响,也提出了不断适应新的管理形式的要求。从业务流程上来说,管理重心从基础业务向服务转移,使原来的编目岗位在图书馆的重要地位已逐步被面向读者的一线服务岗位所替代。

图书馆实行编目外包,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财务考虑,特别是中小型图书馆。笔者所在的图书馆近几年不断推出新的公益活动,如“文心讲堂”、“文心展厅”,这些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免费开放,读者数量的激增,无疑使本已人员紧张的矛盾更为突出。在人力、经费不增加,甚至还有外调的情况下,编目外包是一种理想的选择。外包后分流出的编目人员,可以流动到其他更合适的服务岗位上。

2编目业务外包的模式

究竟采用何种外包模式?我们在做了大量调研后,才做出慎重决定,把文献分类以外的编目业务全部外包。

2006年的时候,对我们来说,外包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将图书馆的核心,如此重要的业务工作外包出去,由外行人来代替完成,能行得通吗?采编部的同志一度感到迷茫、困惑与无奈,但是面对图书馆现有的人力、物力,编目外包势在必行。

当时,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的单位还很少,我们查阅了相关资料,广东有图书馆已经开始实施编目业务外包,对我们有所启发。对本市的图书馆调研后发现,仅有部分高校图书馆将编目业务的非核心部分外包,如把盖章、贴磁条等简单易行的工作交由书商完成,编目业务的核心部分,如标引、分类、取号等对专业知识要求较高的业务仍由各馆自己完成。本馆究竟采用何种外包形式?没有多少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寻求适合本馆的编目业务外包方式。初定方案为:第一,在哪家书商采购的图书,由哪家书商负责来馆加工。第二,编目业务中除了分类,全部外包给书商,即由他们来馆给图书加盖馆藏章、加贴报警磁条、贴条形码、加工编目数据、打印书标、贴上索书号标签和薄膜、典藏处理、打印交接清单,最后协同采编部同志将这些书送往借阅部门。第三,图书加工耗材由书商提供。

分类工作之所以没有外包,是基于以下方面的考虑。分类工作毕竟是一项技术性的工作,熟悉编目工作的人都知道,分类所占的时间绝不是小数,即使有多年分类经验的老馆员,也只能对一些分类过程中常见的类目信手拈来,对大多数文献还是要翻阅分类法的,对于内容复杂一些的文献自然少不了要作仔细斟酌。如果让书商来分类,一是他们不具备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二是他们为了提高编目速度,只会套用其他馆的分类或直接利用在版编目数据,而这样做并不符合本馆的要求。

为什么不能套用其他馆的分类或直接利用在版编目数据呢?一方面,本馆有自己的分类细则,其他馆的分类号不一定适用于本馆。另一方面,笔者从事分类工作时,曾对到馆新书在版编目数据上的分类做过统计,错误率接近0.8%。其中,有印刷错误的,如《感恩企业自动自发》一书,CIP上的类号是K272.92,而其正确的类号应是F272.92,F印成K,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有根本性错误的,如《大癫狂》一书,将应为F831.9的类号印成N914.42;有将国别印错的,如《明日帝国》一书,作者是美国的雷蒙德•本森,正确的类号应是I712.45,但再版编目数据却印成I561.45。以上是罗列的几种比较明显的错误,如果外包加工人员依葫芦画瓢录入数据,岂不是要贻笑大方。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如此下去会直接影响到文献检索的效果。

徐荷莲:优化编目业务外包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3编目业务外包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

外包商参与图书馆的编目工作只是为取得订单而开展的一项不得已而为之的增值服务,他服务的对象是图书馆而不是读者,其编目人员大多学历不高,只是经过简单培训就上机操作,对本馆的著录规则、分类、标引并无深刻的认识。对他们来说,编目工作只是一项简单的对号入座、填满各个字段即可,有问题是在所难免的。

3.1来馆加工时间、人员上的不确定性

外包初期,由于各种原因,图书供应商来馆进行批加工的时间并不能完全按照本馆要求落实,造成时间安排上的不确定,耽误部门工作计划。另外,由于来馆加工图书的人员不固定,而且每次间隔的时间比较长,导致本馆工作人员根本不可能完全放手,必须腾出时间重复不断地指导讲解。

3.2编目数据质量不能保证

常见的错误有:①分类号错误。由于承包人员不懂分类,导致他们不能准确地著录分类人员所给的类号。比如:把I类输成L,把Z类输成I。分类人员有时很明显的笔误,外包加工人员很难看出。②MARC数据字段的录入与馆藏要求不符。由于外包加工人员大多学历不高,对图书上著录信息的理解有偏差。比如副题名与分卷书名容易混淆;不按照文献编目规则著录,过分地依赖在版编目数据,这些问题若不一一检查,难以发现。③所贴书标与图书不一致。在编目过程中,有时会少黏贴书标,在贴书标的过程中,若不每种书都校对分类号,极容易贴错,返工重贴也不容易,因为图书一到流通部门就已经散放在书架上了。

4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图书馆业务外包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是任何实施业务外包的相关单位都不可忽视和必须设法加以解决的。现根据4年来的实践经验,针对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如下。

4.1明确来馆加工时间、人员

在外包工作开展前,本馆与各外包商都签订了《镇江市图书馆与***书店关于图书文献采购与相关服务的协议》,通过协议的方式对书商的工作加以法律意义上约束。同时,加强与外包商的联系和协商,预先了解外包商对各批图书加工时间的具体安排情况,综合后明确指定加工时间,并对多个外包商来馆加工的时间先后作出合理安排。针对人员不确定情况,本馆与图书供应商达成共识,尽量固定来馆加工人员,以减少差错。

4.2多管齐下,保证编目质量的不断提高

制定相应的编目规则,并由专人负责实施,对其工作随时进行检查,及时纠正编目中发生的错误。

4.2.1给外包商提供编目加工的资料

图书馆的编目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在对外承包过程中,若不加以严格的管理,制定相应的规范和标准,容易造成编目不规范、质量差等弊端,影响读者的使用,给图书馆正常的业务开展带来不便。为了让外包加工人员能更快、更全面的掌握编目工作,我们制定了一套采编编目工作流程说明,包括《镇江市图书馆加工流程》、《镇江市图书馆图书加工标准》、《镇江市图书书馆馆藏图书分库说明》、《汇文系统简介》、《图书馆分类知识简介》、《镇江市图书馆MARC字段使用规则》、《镇江市图书馆MARC数据的套录》、《镇江市图书文献验收流程说明》、《镇江市图书馆图书文献编目、典藏流程说明》、《图书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4.2.2对外包加工人员进行相关业务培训

减少数据录入的操作差错是提高书目数据质量的关键。针对验收、编目、入典、加工操作中存在的问题,由采编部专业人员针对编目过程涉及的相关环节对外包加工人员进行相关业务知识培训。同时,要求他们增强责任心,不仅要掌握CNMARC格式和操作基本知识,还要全面了解《中国文献编目规则》、《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等相应标准,以不断提高他们的编目质量。

4.2.3对外包加工工作严格管理与监督

图书馆把业务外包出去后并非万事大吉,而是需要以更加审慎的态度去认真从事。在业务管理方面,加强重视业务外包的过程管理,主动配合外包商妥善安排各项工作,做好本单位与外包商、专职人员与外包人员的协调工作,有效发挥双方的工作优势,为加工质量得到保证打好基础。在业务技能方面,要求具备分类知识、编目知识和编制机读目录、图书加工等诸多方面经验和能力的本馆专职人员恪守职责,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积极、适时地对外包加工各环节的操作进行认真校对、严格检查和跟踪监督,发现差错就及时纠正,以杜绝差错,确保书目数据录入和图书加工的质量。通过制定有关表格,可查知各外包商出错记录,以便我们有针对性的找出问题的症结,加以修改,有效地减少出错的几率。

在编目业务外包的过程中,我们仍面临着一些困难。虽然通过协议的方式约定必须固定外包加工人员,但是外包商内部也有人员的流动,同时,与我们合作的外包商也会发生变动。外包加工人员流动和新外包商的加入,都需要采编部投入大量的人力去培训、指导和审校。但是,我们仍有理由相信,实施编目业务外包仍不失为一种合理的、可供选择的方案。

5结论

图书馆编目对外承包是否可行,关键在于各图书馆根据自身的需要而定,一旦实行,就要采取严格的管理。近几年的外包实践表明,本馆的编目业务外包模式是可行的。虽然在外包初期,遇到很多困难,但我们以积极的心态接受外包,在困难中摸索着前进,逐步形成了一套极有成效的管理模式,使得编目业务外包走上比较稳定的状态。本馆采编部由2006年的5人,缩减至现在的4人,节省的人员,可以充实到图书馆的其他业务工作中去。

编目业务外包的根本目的是充分利用外部的社会资源服务于图书馆,使图书馆能够专注核心能力的发展,提升图书馆整体服务品质,这是促进图书馆创新与提升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方法,它的普及已成为一种客观的发展趋势,成为我国图书馆健康发展的积极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力,孙佾琳.对我国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现状的质疑与反思[J].图书馆建设,2008(7):72-74,84.

[2]曹秋霞,陈如好.美国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的经验及启示[J].图书馆学研究,2009(5):56-59.

第6篇:图书馆业务培训方案范文

论文关键词:读者;馆员素质;以人为本

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对图书馆管理工作的要求在思想上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特别强调对人的理解以及加强人在图书馆中的作用。实现“以人为本”,倡导人文关怀,实行人本和谐管理,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供人性化服务,是现代图书馆管理工作的一个发展方向。在管理中引入“以人为本”理念,是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新思维、新理念,也是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必然趋势。

一、以读者为本,转变管理和服务理念

(一)与时俱进,转变管理模式

图书馆践行科学发展观,转变管理和服务理念,全面实行“大开放、一站式”管理模式。新的管理模式打破了实施多年的半封闭模式,给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生机,为广大读者打造了舒适便捷的借阅环境,新的管理模式取得了“五增五减”的新成绩:

1、入馆读者量增加,违规读者量减少

在“大开放、一站式”管理模式运行50天的时间内,入馆读者72947人次,与去年同期入馆46963人次相比增加25984人次,增长率55%,入馆读者量大幅度增加,各阅览区域经常是座无虚席,阅读与学习氛围浓厚。与此相对,随着入馆读者人次的增加,违规用书读者量却大幅减少。新管理模式运行以来,未发生一例恶意违规用书现象,基本解决了原有管理模式下时常发生的偷书、撕书、划书、藏书等恶意违规顽症。

2、图书内阅量增加,借书量与超期还书量减少

随着读者入馆人次增加,图书内阅量翻倍增长,图书利用频率大大提高。打破了原有管理模式下,受入馆条件限制,很多情况下读者只能将图书借走阅读,造成不必要外借却外借的图书增多,超期还书较多的困局。新的管理模式下,读者可携带个人书籍入馆,大多数图书可以在阅览室内阅读,不必再借出阅读,减少了借书量与图书损坏概率,同时,借书量减少,带来超期还书量大大减少。图书在馆时间明显增长,进而增加图书流通频次,提高了利用率。

3、带包入馆读者增加,存包柜使用问题减少

新的管理模式下,读者可携带书包入馆借阅,打破了原有管理模式下不准带包、书籍入馆的规定,使得学生能够在下课后立即入馆学习,免去了送书包、书籍到宿舍再返回图书馆之苦,也省去了存包之烦,节省了时间,增加了入馆人次。同时新的管理模式激发了教工读书热情,教工办理图书借阅证和入馆人数较往年都有较大增长。在“大开放”模式的运行中,读者可携带包入馆,原来为读者准备的存包柜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原有的价值,从而使读者私藏图书现象、读者间抢占存包柜问题、丢失存包柜内贵重物品现象随之减少,多年未解决的存包柜使用矛盾迎刃而解。

4、读者自律意识增强,破坏阅览环境现象减少

新的管理模式下,各阅览室入馆读者骤增,阅览座位紧张,读者入馆学习积极性高,来馆时间提前,有时出现一座难求的现象,读者对阅览座位倍加珍惜,读者间无形中相互监督,杜绝了占座现象的发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强大的群体他律意识促使个体自律意识增强,进而使原有管理模式下读者乱扔废纸、随地吐痰、乱画书籍、大声喧哗和接打电话等破坏阅览环境的现象大大减少,形成了整洁有序的阅览环境和安静恬适的学习氛围。

5、读者满意度增加,馆员与读者的矛盾减少

新的管理模式打破了原有管理模式所设置的各种限制,使得读者随时可到图书馆看书、学习,极大地方便了读者,图书馆真正成为了学生的第二课堂,读者对新的管理模式十分认可,对图书馆提供的各项服务感到满意。与之相比,原有的管理模式,禁止带包、物品丢失现象常现,存包困难,致使馆员更多地把精力用在对读者的管理上,进而使得馆员与读者发生冲突的机会较多,经常产生矛盾。新的管理模式使得馆员与读者间矛盾失去存在的土壤,馆员可以把全部精力用在整理架位与内务上,提高了工作效率,对读者限制减少,服务内容增加,馆员与读者关系日渐融洽。

(二)利用短信平台,提醒读者还书

在短信平台未开通以前,由于种种原因,有许多读者所借图书到期不能按时归还,一方面影响图书正常流通,不能很好的实现其利用价值,另一方面所借图书超期要罚款,读者与工作人员之间经常发生矛盾。开通短信平台后,工作人员通过查询,发现有快到期的图书,及时给读者发短信提醒,进行催还,可以避免读者支付不必要的超期罚款,也可以让图书得到了有效的利用,一举两得,这样人性化的服务充分体现了以读者为本的服务理念。

(三)随书光盘开架服务,增加读者学习的渠道

随着我国出版事业的发展,文献载体形式日益多样化,随书光盘是书本内容的延续和补充,能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能帮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图书的内容,已成为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馆以“读者为本”,积极开创渠道为读者服务,及时加工、上架随书光盘,对随书光盘实施网络化管理,充分发挥随书光盘的辅助教学作用。  (四)创办《起点》杂志,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

创办《起点》杂志的目的是活跃校园文化氛围,深化校园文化内涵,弘扬主旋律,赞美新生活,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展现给读者,将学生个人的成功经验传递给其他读者,将同学们成长过程中的苦与乐拿出来一起分享,推动了校园的和谐建设,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为学生的大学生活留下闪亮的人生痕迹。图书馆创办的这个交流平台,充分体现了以读者为本的服务理念。

二、以馆员为本,提高馆员素质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及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依靠纸质文献资源为读者服务的图书馆已经失去了往日的优势,只有通过主动向读者提供高水平、深层次、多元化的信息服务,图书馆才能更好的生存与发展,这对馆员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内蒙古工业大学图书馆通过实行以下三种措施来提高馆员的素质。

(一)通过“内扶外引”机制,提高馆员素质

近年来,坚持“外引与内扶”相结合,加大人才培养力度。2010年和2011年通过“外引”机制,引进图书馆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三名。同时加强“内扶”措施,给予多方面的支持,鼓励员工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促进馆员学历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截止到2011年6月底,全馆职工85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3名,他们成为图书馆的中坚力量,在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图书馆通过各种渠道,尽力将高素质专业人才充实到馆员队伍中,增强图书馆团队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二)通过进修学习与业务培训,提高馆员素质

近年来,图书馆积极争取学校的支持,每学期派3名馆员赴大连理工大学进行为期半年的进修学习,对参加进修学习人员进行结业考核,通过学习,这些职工的业务水平与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我馆还不定期的举办馆员业务培训班,由资深馆员承担培训任务,涉及图书情报学学科前沿、图书馆业务知识、图书馆集成系统的使用及图书馆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内容。此外还通过业务知识竞赛、部门间业务交流、外出参观、学习、研讨等方式来调动职工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高职工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三)通过实践项目,发挥团队精神,提高馆员素质

本学期初,图书馆从实际出发,成立了“网站建设”和“宣传”小组,旨在提升和宣传图书馆的地位与形象,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这是一个学习实践环节,通过小组成员多次集体讨论,集思广益,不断更新思路,制定出最优方案。通过此次实践,增强了馆员沟通能力,增强了团队凝聚力,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对小组成员来说,是锻炼自己的良好机会,从多个方面提高了自己的素质,从图书馆来说,馆员素质的提升,工作就能顺利而高效的进行,也就是图书馆本身在进步,价值在提升,也提高了图书馆在学校中的影响力。

第7篇:图书馆业务培训方案范文

[关键词]县级图书馆 精准扶贫 途径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0-0141-02

精准扶贫是指通过对贫困户和贫困村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引导各类扶贫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扶贫到村到户,逐步构建扶贫工作长效机制,为科学扶贫奠定坚实基础。

2013年4月,副总理及国务院调研组在甘肃积石山县开展扶贫工作调研时,首次提出要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2013年11月,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调研扶贫攻坚时提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总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行精准扶贫,确保扶贫到村到户”。随后,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六部委印发《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从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四个方面对大力推进精准扶贫进行了部署。2016年2月2日,在江西井冈山市茅坪乡神山村看望慰问时指出“扶贫、脱贫的措施和工作一定要精准,要因户施策、因人施策,扶到点上、扶到根上,不能大而化之”。中央的一系列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部署安排,传递出国家扶贫开发方式创新转变的新思维、新思路。

“县级政权所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大,尤其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可见县级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建设中的作用非常大。

县级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人才等文化因素的支撑,县级文化知识的发展不仅应体现在学校教育,体现在对青少年学子的教育,还应该在全民教育中予以平衡发展,而县级图书馆无疑是面向全民传播文化知识,实现全民受教育的重要场所。那么,县级图书馆通过什么样的有效途径,来为精准扶贫工作增砖加瓦呢?

一、县级图书馆的现状问题简述

公共图书馆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其他文化服务机构无法替代的,而县级图书馆在我国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处于承前启后的枢纽地位,可以说没有县级图书馆的大发展大繁荣,就不会有整个中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县级图书馆是县文化教育机构及该地区社会文献知识研究的核心,它不但拥有和人们最亲密的文化服务关系,也是使文化知识得到普及推广较大的平台。截止到2015年,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约3100多个,县级图书馆占全国公共图书馆80%以上。但也在一些方面存在着缺陷和短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县级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性别比例失调,男少女多,工作人员文化知识水平较低,员工的管理制度较松散;二是服务质量较低,主要表现在服务方式主要以线下形式,线上网络服务欠缺,服务的知识含量也不高;三是县级图书馆的电子信息自动化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图书馆的硬件电子配置较低,即使是配置了,却无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维护和运行,且后续的资金来源也欠缺;四是由于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欠缺,县级图书馆的馆藏数量相对较少,种类相对不够齐全。

二、县图书馆进行精准扶贫的途径

(一)积极参与精准识别工作

从县级图书馆抽调人员参与到政府组织的贫困户精准识别的工作,对贫困村和贫困户进行准确定位和精确瞄准,解决贫困人口底数不清、对象不明、分布不详的问题。安排专门人员上门将扶贫对象的档案材料包括姓名、年龄、性别、原单位、文化程度、特点爱好等进行搜集登记。县级图书馆可组织人员进行贫困户的信息录入工作,建档立卡,建立贫困户基础数据库。组织人员对数据旖行维护,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新。

(二)建成精准扶贫工作的信息枢纽

发挥县级图书馆的优势,联合乡镇图书馆、农村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建立县级精准扶贫信息网,主要包括贫困户数据库、扶贫信息数据库和扶贫数据地图。建立起贫困户的信息网络系统,将扶贫对象的基本资料、致富方向需求、帮扶人的基本资料、动态情况录入到系统,实施动态管理。在此基础上,建立扶贫大数据库,实施扶贫信息即时引导;建立扶贫数据地图,实施扶贫信息即时监督,将需求相近的贫困户组织起来,进行信息技能培训,对他们进行信息素质教育,教他们如何鉴别信息、利用信息,避免上当受骗。

(三)建成图书馆精准信息扶贫联盟

目前的贫困地区图书馆既有县级图书馆,还有乡镇图书馆、村图书室(农家书屋)、中小学图书室,各自为政,条块分隔,资源分散。为了使贫困地区的文献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和有效的利用,在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政府要集中本地区各类图书馆的资源和人才优势,建立有效的图书馆精准信息扶贫联盟,实现农村贫困地区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时避免信息资源和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精准信息扶贫联盟以省级、地区级图书馆为坚强后盾,以县级图书馆为中心,以乡镇图书馆为分馆,以村图书室(农家书屋)或中小学图书室为服务站点,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支持的覆盖农村贫困地区的新型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近年来,有些本省高校改变了办学方向,专业设置进行了相应调整,一些图书需要剔旧下架,这部分图书也是十分宝贵的信息资源,县级图书馆可以向他们申请捐赠扶持,充实县图书馆的馆藏,实现馆藏文献资源的重复利用。另外,争取本省或发达地区高校图书馆向县图书馆捐赠一些教学仪器设备、桌椅板凳、办公设备、学习用具等,邀请他们对县图书馆管理人员进行全面细致的业务培训、业务指导。

(四)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平台优势

到目前为止,各地已投入120多亿资金,建成农家书屋60万多个,藏书量达到10亿多册,覆盖了全国有基本条件的行政村,惠及农民大众数亿人,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基本解决了农村没有书、农民读书难问题。通过近十年的运行,很多农家书屋存在书籍资源匮乏且更新慢、管理不到位等现象,从而影响农家书屋的可持续发展。县级图书馆应成为农家书屋的业务指导部门,具体负责对农家书屋工作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协助制定统一的资源管理规范、管理规章制度等。有的农村贫困地区把农家书屋作为县级图书馆的分馆,直接将农家书屋的图书作为县级图书馆馆藏图书进行管理,组织图书流动车将馆藏图书、其他农家书屋的图书定期调换到某农家书屋,形成了定期补充、更新、交流图书的畅通渠道,使扶贫对象始终有新书可看。另一方面有条件的农村贫困地区可建立社会捐助平台,为农家书屋的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很多城镇家庭会有富余的纸质文献资源,若将这些资源通过捐助平台汇集起来,数量极其可观。贫困地区的县级图书馆可依托农家书屋这个平台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与扶贫对象息息相关的读书活动,比如出动农家书屋宣传车、广播播报、举办图书互换活动等,引导扶贫对象到农家书屋读书借书用书,大力培养扶贫对象的阅读兴趣。同时县级图书馆可借助农家书屋平台为精准扶贫对象提供跟踪服务,自始至终向他们提供对口资料,帮助他们率先使用各类先进技术,从而实现脱贫致富。

(五)利用各种形式拓展扶贫服务范围

县级图书馆要针对扶贫对象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从物质和精神层面给予关怀和扶助。例如:凡本县精准扶贫对象及其家属均免费办理借阅证,放宽外借册数限制,放宽外借时间,可预约外借,对残疾扶贫对象免费提供代购、代借、代还、上门送书等服务。

在服务方向和范围上,要根据市场的导向和扶贫对象的需求,做到有的放矢。县级图书馆利用馆藏文献资源和多渠道信息,和劳动就业部门联合举办“市场策划”“市场营销”“家电维修”“电脑操作”等专业知识免费培训。针对本地扶对象实际情况,邀请科技人员和土专家通过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向扶贫对象讲授能带来明显经济效益的新成果、新技术。

设立精准扶贫服务联系点。针对图书馆职员人手不够的特点,可以和乡镇图书馆、农村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以及再就业中心等单位进行沟通,在那里设立服务站点,并公布联系人和联系电话,以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服务。

开展图书捐赠和图书漂流活动。由县级图书馆牵头,组织开展捐书活动,号召广大读者特别是城镇居民将自己看完的书捐给图书馆,并给捐书人颁发捐赠证书,定期公布捐赠书籍和捐书人名单。县级图书馆可在精准扶贫对象所在的农家书屋设立图书漂流站点,将部分捐赠图书放到图书漂流站点,方便扶贫对象直接利用。

无偿提供科技信息进行精准扶贫,例如辽宁省建平县图书馆坚持30年送技术信息上门,开展跟踪服务。将各类科技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成《图书与科技》简报,向贫困农民赠阅,并编辑《农村实用科学技术500问》《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科技资料》等专题资料,有440户农民在他们帮助下摆脱了贫困。

(六)加强对贫困对象的信息素质教育

信息素质教育缺乏,会导致贫困对象的教育落后,教育落后是造成贫困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提高扶贫对象的信息素质,是扶贫对象脱贫致富的关键。所以,县级图书馆在进行精准扶贫的过程中,首先应该从扶贫对象的思想上进行扶贫,从提高扶贫对象的信息素质入手。信息意识包括信息需求意识、获取意识、时效意识、创新意识等。扶贫对象的信息需求主要有政策信息、技术信息、种苗信息、植保信息、气象信息、农资信息和劳务信息。培养扶贫对象信息意识的同时,需要提高他们对于信息的敏感度和捕捉、分析、判断以及吸收信息的自觉程度,避免上当受骗。县级图书馆将需求相近的扶贫对象组织起来,进行信息技能培训,帮助他们解决在信息获取和吸收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

总而言之,县级图书馆在精准扶贫过程中,需要转变传统的信息服务方式,重视了解扶贫对象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面向解决方案的增值服务和有价值的知识产品。

【参考文献】

[1]中办、国办.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C].中办发〔2013〕25号.

[2].在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时的讲话[J].求是,2015(17).

第8篇:图书馆业务培训方案范文

摘要:文章介绍了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的服务模式、管理办法及运行状况,分析了柳州市图书馆开展通借通还服务的优势,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G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3)01-0016-03

1柳州市各级图书馆发展现状

1.1县级图书馆

柳州市共辖六县四城区,各县均建有图书馆,其中,近年来新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有柳江县图书馆、柳城县图书馆、鹿寨县图书馆,三江县图书馆位于一老式建筑内,而原融安、融水两县的图书馆因为年久失修或洪水浸泡,已成危房,目前已于异地开工重建新馆。在县级图书馆的设备设施配置方面,除柳江、柳城、鹿寨三县图书馆配备有图书自动化管理系统和“共享工程”网络设施外,其余设备均陈旧落后。

1.2乡镇图书馆

乡镇图书馆大都是依附于乡镇文化站。目前,全市已建成达标的乡镇文化站有36个,占总数的41%,其中建有图书馆的28个,配套有影音播放设备和计算机的有21个,在建的有19个,还有31个乡镇文化站因无站址、面积小等原因未达标。如三江县16个乡镇文化站站址面积为零的有5个,融安县14个乡镇文化站有6个无站址,融水县15个乡镇文化站平均面积仅为99.8M2。其他县仍有部分乡镇文化站无站址、无基本文化服务功能。

1.3村屯图书室

借助全国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柳州市村屯文化室、图书室有了一定的发展,目前,柳江县127个村民委员会,1,203个自然屯,其中建有图书室的只有36个。柳城县120个村民委员会,1,391个自然屯,其中建有图书室的只有29个。而作为全国文化先进县的鹿寨县,也只建有105个村屯图书室,北部的融水、融安、三江三县,虽然各级政府加大力度进行扶持,但总体情况也不容乐观,融水县41个、三江县25个、融安县115个,三县村屯图书室共计也只有181个。

以上数据说明,柳州地区乡镇村屯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仍十分薄弱,与市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采用图书通借通还的“一卡通”方式,在不改变各成员馆的行政隶属、人事和财政关系的情况下,以市馆为中心馆,区、县馆为分馆,乡镇(街道)、社区(村)为流通站,组建柳州地区图书馆联合体,开展馆际间通借通还服务,实现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有效手段。

2柳州市实现通借通还“一卡通”服务的条件

2.1成熟的管理系统

Unicorn是当前国际、国内较知名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软件之一,其包括:编目、采访、流通、期刊控制、OPAC、系统管理、报表、教学参考书、请求和器材预约等模块。是支持总分馆和图书馆联盟体系的成熟的图书馆自动化产品,在国内拥有由300万册以上馆藏、15家以上大型图书馆组成并包含10万以上的读者规模的图书馆联盟成功案例。系统支持SIP2和NCIP通讯协议,采用Client/Server(C/S)模式的三层结构,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维护性。

2.2完备的网络环境

目前,柳州各区、县图书馆都有较完善的馆内网络、并全部采用计算机管理,这为网络平台整合提供了有利条件。但由于地理位置分散,各图书馆互联网接入现状、读者服务情况不一,给整个工程的统一运作带来了许多困难。为了达到真正意义的各级图书馆融合、实现区域间的通借通还,必须建立起高效、安全的网络环境。①“一卡通”管理系统的中心机房设在柳州市图书馆,该机房由专网、10M光纤独享互联网接入。②柳州市各区、县成员馆通过2M数字链路专网与柳州市图书馆相连,形成星型的虚拟局域网络,实现数据信息的实时接收与发送。③街道、乡镇、社区、村级流通站通过2M ADSL拨号接入互联网。由于该级站点经由互联网访问中央服务器,我们通过虚拟专用网(VPN)的方式与柳州市图书馆连接,以保证网络的稳定、畅通(见图1)。

2.3统一的业务制度

各成员馆统一管理、相互协作,是通借通还得以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之一。针对各县、区图书馆的馆情,我们采取保留“个性”、发扬“共性”的方式,制定了统一的文献加工标准和借阅制度。各馆馆藏资源归原馆所有,成员馆可自行选择参与馆际间流通的图书数量、种类;原有读者类型可保持不变,新增“一卡通”相关读者类型,参与通借通还。

2.3.1设置统一的流通规则

①设置通借通还读者类型:普通读者、青少读者。②设置通借通还文献流通类型:流通图书、青少年图书。③建立统一的借阅制度:其中包括读者证有效期、可借册数、借期、可否续借、续借次数和超期罚款金额等。

参与通借通还的各馆“一卡通”类型的读者可享受到如下服务:①可检索各成员馆的馆藏信息及在馆状况。②通过图书馆网站,可查询自己的借阅信息、预约、续借图书。③可在任何成员馆借书、还书、续借和预约。④可通过图书馆远程授权平台检索、浏览、下载数字资源。

2.3.2书目数据共建、共享原则

在Unicorn系统中,各个成员馆共用一个书目数据库、共享文献资源。该系统对书目记录采用了三级管理模式:题名级、索书号级、复本级。每一题名级记录即书目记录都包含具体的文献编目信息,在书目数据库中是唯一的;题名级记录与一个或多个索书号级记录连接。索书号级记录包括:索书号、成员馆、复本等信息,同一书目记录下各馆可有自己独立的索书号。每一索书号级记录又与一个或多个复本级记录相连,一条复本级记录对应成员馆的一条馆藏。

成员馆工作人员进行编目时,应按如下步骤操作:①在书目数据库中。如检到相关书目记录,可直接在该条书目下增加本馆索书号、复本信息。②书目库中如未检到相关数据,可通过SmartPort从国家图书馆检索、下载,再增加索书号、复本。③书目库和SmartPort都未检索到相关书目,直接在编目模块中自建详细的书目信息,增加索书号、复本。

如此合理利用各馆数字资源,避免了书目信息重复,同时大大提高了编目人员的工作效率,也给读者带来了极大方便。各馆“一卡通”读者可通过Ilink检索平台查询各馆馆藏状况,就近选择图书馆借还。

2.3.3稳定的物流保障

“一卡通”工程的物流模式分两个阶段:①试运行阶段,中心馆及区、县馆分别配置物流车,由中心馆负责与区、县图书馆的图书物流;区、县图书馆负责与乡镇、街道、村、社区图书馆的图书物流;各级图书馆要做好图书的验收、入藏工作。②物流社会化阶段,随着“一卡通”工程的逐步发展与深入,区域间的图书调拨量将不断扩大,逐步将图书物流社会化。

3柳州市图书馆通借通还“一卡通”服务的实现方式

3.1建立“一卡通”服务体系

在柳州构建以市图书馆为一级馆(中心馆),县、区图书馆为二级馆,各街道、乡镇图书室为三级馆,社区、村图书室为四级馆的“一卡通”服务体系。由上一级馆负责下一级馆,在一个区域范围内实现图书文献的统一管理、统一采编、统一流通、统一配送。已经建立图书室的村、社区,形成与乡镇、街道相连的公共图书服务网络;对于已经具备相应条件的村、社区图书室,将其发展成为图书服务流通站。

3.2建立“一卡通”管理队伍

由柳州市图书馆为各区、县图书馆工作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及业务培训;各区、县分馆要根据基层站点的工作需求给予具体的业务辅导,协助基层服务点开展各项业务工作、保证“通借通还”服务的正常进行。各乡镇、街道站点设立1名专职图书管理人员;村、社区设立1名兼职图书管理人员。

3.3建立“一卡通”上线流程

包括:①将成员馆的馆藏数据、读者数据从原系统中输出、转换。②在新系统中进行参数设置;导入成员馆读者数据;各馆的馆藏数据按照统一的数据整合方案合并,追加馆藏信息。③开通成员馆专网、连通设备、安装客户端。④对已传入新系统中的读者、书目数据进行测试,确保无异常。⑤上一级馆对下一级成员馆工作人员进行细致的业务培训,使其对系统熟练操作;中心馆作为各分馆的技术支持,上线前后都必须对各分馆提出的问题及时解决。⑥正式参与区域间流通。

3.4创新服务方式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服务理念的提升,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已经不能拘泥于传统的读者上门的方式。柳州市图书馆购置了流动图书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在市区街头为市民提供更便捷、人性化的服务。该车由一辆大卡车改建,内部配备了小型图书室、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化设备。流动图书车好比一个移动的小型图书馆,依托无线网络,读者可在车内阅览、办证、借还、预约、续借等。如今,柳州市图书馆“流动服务车”的身影已经遍布了柳州的大街小巷,俨然成了这座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4结束语

柳州市数字图书馆通借通还“一卡通”的实现,将扩大读者的覆盖面、提高公共图书资源的利用率、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以点带面、促进区域发展,为本地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黄建辉.基于Unicorn系统的甘肃省联合图书馆建设模式[J].数字与缩微影像,2009(4).

[2]梁凌.浅论高校图书馆各分馆跨校区通借通还的实现[J].梧州学院学报,2009(6).

[3]李凌杰.基于UNICORN系统的天津市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服务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9(7).

[4]何芳.浅析ilas系统通借通还服务[J].科技创新导报,2011(6).

[5]唐香娣.试论多校区图书馆通借通还服务模式[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10).

第9篇:图书馆业务培训方案范文

1卓越联盟图书馆新馆员合作培训的实施概况

卓越联盟是“卓越人才培养合作高校”的简称,成立于 2010 年,包括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湖南大学 10 所“985”高校,自成立以来以“追求卓越、共享资源”为原则,以共同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卓越人才培养作为目标,在卓越人才培养规律和模式、招生改革、国际合作与图书馆知识共享上均做出了有益探索。2012年卓越联盟图书馆知识共享平台开通,是国内第一个高校知识共享平台,通过此平台,师生甚至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共享联盟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且搜索界面简单便捷,使海量文献可随身携带,触手可及,真正打破了高校间的资源壁垒,整合资源共享机制,强化协同创新机制。2013年11月卓越联盟图书馆馆长年会就《卓越联盟高校图书馆馆员培训与能力提升计划》达成共识,2014年11月24―28日,首届卓越联盟高校图书馆新馆员培训班经过一年多的酝酿与筹划顺利举行,来自10个联盟馆的26名新馆员经过一周集训,顺利结业。

2卓越联盟图书馆新馆员合作培训体系设计

技术变革和高等教育的变化对读者利用图书馆的方式产生巨大影响,要求图书馆员具备更加多样化的能力:致力于图书馆事业和高等教育,灵活、积极、创造性地为读者提供高质量服务;信息专家和终身学习者;良好的项目运作能力,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尊重用户和观念的多样性,能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提供资源与服务;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时间管理和组织管理能力[3]。在筹划此次新馆员培训时,除考虑到这些能力要求外,更结合我国图书馆实际情况,使培训更系统、科学,并贴近新馆员的职业发展需求。

2.1 需求分析

培训需求分析可从图书馆整体、工作岗位、新馆员个人三个层次开展文献调研和个体访谈等信息收集和分析工作。高素质馆员是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保障,是推动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根本手段,新馆员培训与图书馆的发展战略紧密相关,是图书馆最重要的战略投资,为图书馆服务创新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动力。工作岗位层次培训需求要求培训内容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突出专业内涵,注重实践能力,提高人文素养,适应图书馆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各高校对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给予越来越多的重视,图书馆得以吸收高学历、多专业人才,近年卓越联盟高校所招新馆员均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图书馆员的整体素质有显著提高,此次培训的对象是面向卓越联盟合作馆最近五年新入职馆员。新时代的高学历图书馆员更加关注个人成长、职业荣誉、国内外最新动态和职业发展空间,应与馆员职业生涯规划联系起来。

2.2 培训目标

卓越联盟图书馆新馆员合作培训的具体目标包括以下4个方面:1)为高校图书馆培养有图情专业知识的人才,确保学员全面了解图书馆以及信息的基本理论、技术和实践,理论知识水平显著提高;2)使学员系统掌握图书馆业务流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组织、图书馆服务规范与评价、信息服务实务、科研数据监管、移动服务等从基础到前沿的实务技能,能够开展支持教学科研的各种服务工作;3)通过案例展示和启迪,使学员能将所学方法和工具切实应用到工作实践,推动所在图书馆服务的创新和飞跃,进而体现高校图书馆新的价值和作用;4)提升图书馆员的合作能力与职业荣誉感,强化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增强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

2.3 师资来源

所有授课老师均来自卓越联盟图书馆的馆员,共11位教师,其中(副)馆长4位,10位副研究馆员以上职称。教师均有多年丰富的图书馆管理、读者服务、信息服务以及创新服务的经验,所授课程内容有理论,有前沿,有经验,有案例,生动鲜活,而且教师自身工作经历更是新馆员的榜样和楷模。

2.4 课程内容

每个图书馆均有自己的历史与特色,卓越联盟新馆员培训在分析其培训需求的基础上寻找共同点,主要分以下几个主题:职业道德与职业修养,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图书馆前沿热点。为了让受训馆员全面、系统地把握图书馆学专业的相关理念、知识与技能,成为合格的图书馆员,课程设计重点聚焦图书馆基础服务与创新服务的实践需要,吸纳海内外图书馆最新动态,将培训内容分为4个主题,共11门课程(如表1所示)。

2.5 评估反馈

馆员培训效果评估是整个培训过程的重要环节,在培训过程中和结束时,主要通过调查问卷、交谈等方式获取参训馆员、主讲教师、图书馆等方面的反馈信息,从而帮助培训主办方做出正确的判断,为以后的培训选择最为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增强培训效果;也可以帮助参训馆员更加清楚自己与岗位要求之间的差距,从而进一步加强学习,提升自我。

2014年卓越联盟新馆员培训会议问卷调查面向26位参训馆员发放,回收21份,回收率81%,通过对卓越联盟新馆员培训会议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可得出:

1)参训馆员对本次培训的课程体系设置、会务安排及培训时间安排均表示满意,所占百分比分别为85.72%、90.48%、80.95%。此外,95%以上参训馆员表示希望继续举办类似的培训,愿意继续参加此类培训。

2)对课程内容的各项指标平均分见表2。参训馆员对本次培训的课程内容专业性和时间掌控合理性评分较高,其平均分分别为 4.83和4.82(满分为5分),可见本次培训在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上得到参训馆员认可,其课程互动性、多样化尚有待提高。

3)参训馆员对当今图书馆前沿性工作比较感兴趣。本次培训的课程对馆员的工作都带来了帮助,分享具体业务工作中良好的经验和做法的课程尤其受欢迎。

3卓越联盟图书馆新馆员合作培训的主要特色与改进

此次新馆员合作培训举办方精心筹备,课程内容系统实用,专业性强,参训馆员刻苦学习、深入研讨。参训馆员对培训学习的满意度在95%以上,对以后图书馆工作大有裨益。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特色,也是确保新馆员培训成功举办需要注意的关键因素。

3.1 团结合作、携手奋进

卓越联盟高校图书馆非常重视此次培训,早在2013年馆长年会就签署《卓越联盟高校图书馆馆员培训与能力提升计划》,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和酝酿,卓越联盟高校图书馆及承办单位在组织保障、课程策划、人员调配和实施落实等方面精心部署、周密安排,十所高校均派授课老师和参训馆员来参与此次培训,体现出一种团结合作、携手奋进的精神和共享理念。

3.2 内容翔实、系统全面

培训课程体系重点聚焦新馆员的图书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全面系统地覆盖了图书馆服务所涉及的理论体系与基础实务,包括图书馆信息资源采访、组织,图书馆流通服务、信息服务、情报分析、数据服务、用户研究与服务推广,信息素养教育,移动图书馆服务等等。既有传统的图书馆理论体系和“采、分、编、典、流”业务工作的介绍,也有最新的移动服务、数据服务的评述。新馆员普遍反映教学体系专业完整,内容丰富实用。

3.3 紧跟前沿、案例丰富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学术交流模式、新的学习方式的出现,图书馆也发生着巨大变化,变革是当下图书馆的生存之道。培训课程结合案例解读图书馆的热点前沿和发展趋势。如“研究型图书馆新兴趋势”课程,结合2014年ACRL(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的学术图书馆七大趋势,重点介绍新型科研绩效计量工具,并对欧美等发达国家以及国内一流高校的科研数据管理现状进行介评。“大学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及发展策略”通过对二十余个中美图书馆的发展趋势报告和发展战略规划报告的解读使参训馆员认识当下图书馆的工作重点。“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与移动服务”对中美高校参考信息服务和移动服务做对比研究,通过翔实的数据,了解我国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现状和不足,在介绍其移动服务时,当参训馆员提出疑问时,直接让从事此项服务的馆员现场探讨,答疑解惑。

匆匆一周的学习,转瞬即逝,卓越联盟合作新馆员培训在合作培训新馆员上做出了有益尝试,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希望在以下方面得到改善和提高:培训形式多样化,如增加座谈会,业务交流会,实地考察等,加强互动性和实践性,注重能力建设;教育技术上还可采取视频录像、存档授课过程、网络同步授课等方式,让更多的馆员参与自学,扩大教学范围;加强编辑培训教材、讲稿汇编工作,做到提前发放,让参训馆员能充分准备和预习,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课程扩展加入经典专业教材、专业期刊、专业网站的推荐,以方便馆员特别是非图书情报专业的馆员找到自学之门,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也能把握全球业界最新动态,达到终生学习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