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村里财务制度的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1 相关制度尚不健全,审计流程不规范
在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经济可以说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农村的面貌焕然一新。但是,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例如,一些地区的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还是改革开放以前甚至建国初期颁布的,其适用性已经严重与现代的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脱节,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与财务监督制度的发展;同时,一些地区由于对审计流程的不重视,造成了审计流程“流水化”现象相当严重,许多步骤都是“走个过场,可有可无”。以上两点是一些地区的村级财务管理监督制度无法发挥其应有作用的原因,值得相关的主管部门深思。
1.2 宣传力度不到位
我这里所说的“宣传力度不到位”,主要是指两方面。一方面是对相关的主管部门的宣传不到位,根据我的工作经验以及一些地区的反馈来看,许多地区的农村财务管理监督部门都只是挂个名,甚至有一些人“吃空饷”的现象存在。归根结底,是相关的宣传部门的宣传工作不到位,没有让主管部门的相关人员认识到其工作的重要性,使得这些部门丧失了其应有的作用,从长期的角度来看,是极其不利于村级财务管理监督制度的发展的;另一方面是对群众的宣传不到位。其实,人民群众也是村级财务管理监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监督的同时需要发动广大的人民群众,让他们参与进来,织成一张“天罗地网”,让任何违法乱纪的现象都无所遁形,真正促进对村级财务管理监督制度的发展与革新。
1.3 从业人员质差、量少
从我的实际工作情况来看,许多地区的村级财务管理人员都是“半路出家”的,许多人原先都是务农的,这就使得其专业素质几乎不能够满足相应的市场需求,也自然不能满足村级财务管理的相关要求。同时,一些从业人员抱着一种“浑水摸鱼”的态度,对于工作能躲就躲,能让就让,甚至出现了“服务外包”的现象,这样的做法显然是对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极大伤害,其工作质量也自然可想而知。最后,我发现许多地区的从业人员的所占比例相当至少。一方面是与近几年相关的专业人才没有及时输送有关,另一方面是由于一些从业人员都是从上世纪便开始从事此类工作,随着其年龄的增大逐渐不能适应相关的工作而退居幕后,使得相关的从业人员的数量大幅度缩减,严重影响着相关工作的开展,相关的监督工作也自然无从谈起。
1.4 监督、审计工作开展困难
许多同行在工作后交心时都表示现在的村级财务管理监督工作开展的很困难。一方面是由于村级财务管理的工作方法日新月异,一些监督人员在开展相应的监督工作时对一些工作方法感到不理解,导致了工作开展的一定程度的困难,另一方面是由于一些财务人员私欲膨胀,在工作中损公肥私的做法使得监督审计工作开展的难度越来越高。
2 做好村级财务管理监督制度的几点建议
2.1 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规范审计流程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规模都是不可估量的,因此村级财务管理的工作其专业性与数量都是很强、很大的。因此,相关的财务监督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具体来说,可以由政府牵头,结合相关的专家与各地的实际情况,建立起一套属于当地的村级财务管理监督制度,同时,派出专业的人员深入到各个阶层中,对审计的流程予以规范,使得村级财务管理监督的相关工作能够规范、科学开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2 加大宣传力度
这一点也要从两个方面来做。一方面,加强对相关的领导干部的宣传,使得其能够明白监督岗位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具体来说,定期召开针对于领导干部的培训工作,使得其在认知以及专业技能上都能对村级财务管理监督制度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另一方面,在农村集体之间展开广泛而深入的农村财务管理监督制度的宣传活动,使得社会群众能够对此制度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监督活动,确保群众能够行使其监督权,为全面开展村级财务管理监督工作作出自身的贡献,为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推波助澜。
2.3 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数量
从这一角度说,一方面,对于现有的财务管理人员,首先要对其专业水平以及对工作的基本技能?M行考核,对于不合格的要促使其“回炉重造”甚至予以辞退,同时,定期安排专业技能考核与相关经验交流活动,使得从业人员能在不断地学习中稳步地提高其专业技能;另一方面,针对现今从业人员数量较少的问题,我认为,可以由政府牵头,在一些高等院校与农业中心或者农业站之间建立起一个输送人才的高效通道。
3 总结
关键词:新医院财务制度 组织体系 全面预算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5-146-02
2012年实行的新《医院财务管理制度》第二章明确指出:医院要全面实行预算管理,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包括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调整、分析、考核等管理制度。单位一切收入、支出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写入新制度中,对医院提出了硬性要求,医院的预算管理工作将更加严格,预算的权威性更高。笔者通过对新《医院财务制度》的学习,结合医院实践工作,谈谈医院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存在的难点,同时探讨如何做好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工作。
一、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
1.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是在明确战略发展目标的前提下,将医院的业务、资金、人才、信息等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的过程,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开展医疗服务活动,完成既定目标的管理工具。全面预算管理的内容,是包括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财务预算,医院在对自身业务情况进行充分调查与评估的基础上编制业务预算,以业务预算为起点,编制相应的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并最终形成财务预算。业务预算包括收入预算及成本费用预算,收入预算通过对医疗市场的充分研究与分析,特别要加强对门诊和住院工作量的测算,力争做到精细分析,合理测算。成本费用的预算结合医院实际,按照全年总体工作思路进行编制,并落实到各有关科室。资本预算要对设备投资及使用情况进行总体的使用效益分析,包括对设备的使用率进行测算,提高投资回报率;财务预算以业务预算、资本预算以及财务有关会计制度为基本依据进行编制,主要以预计收支总表、预计现金流量表、预计资产负债表、成本费用预算、期间费用预算以及其他业务和营业外支出预算等。
2.医院实行全面预算管理,要处理好五个方面的关系。一是需要和可能的关系,兼顾事业发展的需求、资源以及承受能力,根据事业的发展规划的可能、医院服务能力、相关补偿政策及政府补助情况进行统筹安排;二是内部与外部的关系,避免内部预算管理与上报政府有关部门的预算管理有出入;三是收入和支出的关系,合理确定收支规模,保持总体平衡;四是预算与执行的关系,在执行中要加快预算执行的进度和合理性,同时关注执行的风险管理;五是计划与实际的关系,预算调整要有依据,对预算计划进行对比分析,对下一步预算计划编制提供依据和参考。
3.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实行全面预算是规范医院经济活动的主要手段,也是内控管理制度的要求。全面预算能够明确医院内部各部门、科室的工作目标和任务,能够协调医院内部各部门、科室的工作关系。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对降低医院成本、深化成本核算具有促进作用,可最终将实惠落实到患者手中。实行全面预算管理,能够提高财务实力,降低医院经营风险。
二、医院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难点
1.医院预算管理意识淡薄。对全面预算管理缺乏认识,从2000年财政部门推行部门预算改革以来,财务部门按照主管部门的要求编制部门预算,只是完成上级主管部门的任务,并不是为了内部管理的需要,只注重财政拨款资金的预算,忽略其他资金的预算。按照上级主管部门下发预算的要求,结合上年财务数据按一定增减比例来编,年末根据财务核算结果作对比分析。预算的编制往往与医院的战略规划脱节,没有业务科室和业务人员的参与,业务科室的工作计划与医院的预算没有直接的关系,实际工作不根据预算的安排,预算的执行没有反馈,没有考评措施,不予奖惩挂钩。造成财务管理缺乏计划性,有限的资金没得到充分的利用,有限的资源没得到合理的配置,管理忙碌又混乱,同时也不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2.医院预算管理重视不够。编制医院预算是关系医院事业发展的大事,需要医院最高领导的重视、支持和各部门的积极配合。目前医院领导及医院各部门普遍认为经费预算就是钱,财务部门是管钱的部门,编制预算理所当然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与自己无关,对预算工作不够重视,甚至随意提交预算,因此,每年编制预算时,财务部门都是单打独斗,日夜奋战唱独角戏,这种没有领导支持和各部门的配合协调,单靠财务部门幂思苦想编制出来的预算,其质量不高,可行性也不高。同时,预算本来是医院经济管理的重头戏,预算确定下来,理应不折不扣的按预算执行,可是,在实际工作中,有很多医院把预算编制好后束之高阁,预算和执行当作互不相关的两回事,造成预算同决算对照面目皆非,不仅总支出相差悬殊而且支出科目中也相差甚远。
3.预算管理组织体系不健全。预算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管理机构,强化从编制、执行、反馈、分析、改进整个过程的领导,并不断改进。现在大多数医院尚未建立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预算管理各环节不能较好衔接。预算组织机构不完备,有的根本未设置承担预算管理的专门机构(或人员),有的虽然建立了但不到位,形同虚设;各职能部门职责不明确,同时也未将预算管理工作分解到各部门。由于财务部门职能权限有限,难以把握全院各方面情况,监督落实不到位,致使预算流于形式。
4.预算编制内容不够完整。目前部分医院预算仅仅编制院级业务收支预算及投资项目预算上,忽视现金流预算、资本支出预算;只注重财务性指标预算,忽视非财务性指标预算;只注重量化指标预算,而忽视非量化指标预算。未编制部门及科室业务预算,即使医院编制预算,也是闭门造车,随意编制;有的医院虽然编制了资金预算,但未编制采购预算、成本预算、费用及资本预算等。
5.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目前医院编制预算方法单一,主要由财务部门基本上是采用“基数法”编制预算,即根据上年数据,结余本年业务变动情况的增量,来预计未来的预算收支规模。这种编制方法:灵活性差,弹性较少,这样不能充分考虑医院发展状况,全面分析影响预算增减因素。导致编制出的预算缺乏科学性、真实性。随着医院的发展,规模的扩大,应根据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的预算项目业务发生特点和规律分别采用不同的编制方法,针对不同的预算内容,采取相适宜的预算编制方法。
6.预算执行考核过程缺乏监督控制。编制预算的目的在于执行,但在执行过程中由于缺乏监督,使得预算执行效果成为盲点。大部分医院预算执行结果与预算相差较大,预算执行中随意性大,预算收支目标实现得不到保障。主要原因是医院在执行预算过程中控制与监督不力,按规定医院预算一经确定,在医院内部就具有“法律效力”,各部门和科室应严格遵守。
三、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对策
1.全面认识和理解全面预算管理理念。医院领导高度重视。首先要在管理层树立全面预算管理的理念,医院可通过各种形式,如医院周会、职代会等将这一管理理念贯彻下去,由上及下,由点到面,不断地强化各部门的全面预算管理理念,让全院上下达成共识。
2.健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医院设立专门的预算管理组织。医院可设立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由院长及相关部门主任组成,作为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最高权力机构,合理制定预算目标,解决预算编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冲突和分歧。监控预算的实施并在预算期未评价经营效果,并审批预算期内对预算的重大调整。同时,需设置预算专职部门,一般由财务部门承担,并直接隶属于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以确保预算机制的有效运行。在所有需要参加预算编制的科室。都应设置预算员,预算员的业务受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及专职预算机构指导工作。
3.健全预算编制内容。医院在编制预算时,要以国家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下达的卫生事业发展计划、以往年度的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单位的业务规划及工作目标为依据。编制收支预算必须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充分考虑预算收支因素的变化,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调研分析,确保编制内容全面、完整。
4.改进医院预算编制的流程和方法。新《医院财务制度》要求医院在编制收支预算时必须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由于预算编制工作是一项细致、复杂、政策性、科学性较强的工作,涉及面广,时间强,涉及到医院各个部门。因此,要正确选择预算编制方法和程序,保证医院预算的合理性、科学性、可行性。医院预算编制方法有:固定预算、弹性预算、零基预算、滚动预算和概率预算等。这些方法各有利弊,在应用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使用。预算编制的程序主要有自上而下式、自下而上式和上下结合三种。医院应根据自身的管理模式选择确定。在编制预算不断调整和修正,最后由医院预算管理委员会综合平衡,并以书面方式上交财政及卫生主管部门审批。
5.建立科学的预算考评制度,确保全面预算管理落实到位。预算编制完成后,必须对预算的执行过程进行监督、对预算的执行结果进行考核和评价。医院预算管理委员会应制定科学、严谨的预算考评制度,将预算执行结果、成本控制目标实现情况和业务工作效率等作为内部业务综合考核的主要内容。建立各科室的预算执行情况与科室利益、科主任目标考核挂钩制度,按季度或年度评比预算执行效果好的先进科室及个人,给予一定的奖励制度。
对实际执行指标与预算指标的差异进行分析、对比,找出差异,进行评价。按增加收入、节约成本金额的一定比例确定奖励额度;对因主观过失造成的损失,按收入减少、超支额度酌情确定责罚额度。
对于医院消耗的卫生材料、水电费和燃料费等基本费用,可对执行定额业绩较好的科室给予奖励,对异常超支的科室扣罚,在不影响医疗服务质量的情况下,努力降低各种耗材的用量。同时,抽查科室设备使用情况,判断是否有闲置浪费现象,定期考核科室设备的使用效率,对于设备合理使用的科室考虑给予一定形式的奖励。
总之,医院通过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对促进医院经营管理的理念创新,建立医院内部经济运行机制,完善内部控制,降低医疗经营风险,增强医院综合实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委会.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及审计制度培训教材.立信会计出版社,2011
2.张进.对医院实施预算管理的思考.华西医学,2009(5)
3.李素杰.浅谈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的构建经营管理,2010(4)
4.赵红.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外贸
5.许仙忠,蔡敏.对医院全面预算管理有关问题的探讨,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6.翁宝玲.关于医院预算管理的作用和不足分析.广东科技
关键词: 规范; 村财乡管; 核算
国家财政部新颁布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于2005年1月1日开始在新疆巴州乡镇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中实施。为配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新旧会计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笔者对全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从业人员状况进行了初步调查摸底,并按照自治区的统一部署对77个乡镇384个行政村的563名村级会计人员进行了新《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集中培训。通过培训、考试,提高了乡村财务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按照自治区的规定,对经考试合格的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的443名村级财务人员颁发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保障了全州农村财务核算的顺利开展。
一、新旧《村集体经济会计制度》衔接顺利,过渡平稳
2008年8月,巴州财政部门组织人员对库尔勒、尉犁、和静、和硕、博湖等县的7个乡镇进行了调研,从2005年起,这7个乡镇所属村级财务已经100%委托乡农经部门进行核算;县财政、乡财局和农经局的同志提供的材料表明:全县其他各村集体经济财务也已经在不同年份全部由乡农经站统一、核算。
乡农经站财务岗位基本设置总会计1名、会计1名、电算化维护人员1名(采取电算化核算的乡镇);新旧会计制度衔接到位,移交手续清晰,会计档案管理规范,上岗会计人员素质普遍较以前年度提高,会计账户设置合理,科目使用规范,制定和建立了财务制度,能够满足村级财务核算的管理需要。各村彻底杜绝了包包账、箱箱账、白条入账的现象。各村村民按照本村的人口、经济业务规模大小,推举5-7名村民理财小组成员,村里的一切支出必须通过理财小组审核、签章,各乡农经站对被的村级集体经济各类收支能够及时张榜公布,被访的村民都能对村里的支出说上一二,对村里的民主理财、支出和村务公开比较满意。
各县、乡、村正在依据农业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委托的意见》(农经发〔2008〕4号)文件精神,积极规范乡级农经部门记账业务。
在调研中发现,各核算单位使用的电算化软件统一使用由青岛太阳软件公司开发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版本的电算化软件,该电算化软件基本能满足村集体经济组织核算的需要,也能核算国家财政对村级转移支付资金进行核算的需要。该核算软件操作简单,便于学习掌握,全州村级核算统一配备同一套软件便于软件供应商统一培训和售后服务,缺点是无法用一套软件同时核算乡级行政、事业单位的账务。
电算化软件的配备、普及使用程度各县也不均衡,主要原因在于各县、乡农经部门的重视程度以及该县、乡财政的状况不同。在调研时发现,和静县、尉犁县的乡镇农经部门会计人员仍在通过手工记账、算账。
为了全面了解全州农村财会人员的情况,我州向各县发放调查表统计。统计结果表明:全州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机构目前在岗会计人员249名,持证人员200人,占80.32%,无证人员49名,占19.68%;无证人员主要为村级出纳、报账员。无证人员主要分布在偏远的山区、荒漠等少数民族聚居区自然村,无证会计从业人员普遍学历低,基本不懂汉语言,个别村仍存在着一任村委会班子一任财务人员的现象,更换、变动会计人员比较频繁;无证会计从业人员的会计知识主要靠乡农经部门的财务人员临时现教、现学、现用,有会计专业知识和学历的会计人员没人愿去这种状况的村里工作。
二、当前管理和核算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村级账务核算内容不全面
村级核算,应当全面反映村级经济活动的全部经济内容,包括村集体收入、“一事一议资金”、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的农村税费改革后的补助资金。
通过调查,实际情况是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的农村税费改革后的补助资金除个别年度划归村级核算、支付外,目前统一由乡财政所负责核算、支付。这种人为分割的核算体制,一是无法满足农经部门对村级财务的审计要求;二是无法体现农村税费改革后,国家对村级的关怀力度。
(二)继续加强对农村会计人员的关怀和帮助力度,加大在职教育力度,努力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调研中,广大会计人员普遍诉求自己会计专业知识不足,会计基础工作知识不足;在会计电算化核算下,农村难以配备微机专业维护人员、电算化软件维护人员。会计人员只有边干边学,目前在岗的会计人员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上,微机知识、微机维护、电算化软件维护知识严重缺乏,既渴求扩大知识面,更要求解决现实会计工作当中因知识不足而存在的许多棘手的难题。
对农村会计的业务培训,财政会计管理部门和农业农经部门主要应侧重于岗位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主要以基础知识、会计基础规范、会计电算化规范、财务制度、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为主。
(三)加强规范农村会计基础工作力度,努力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基础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集体经济核算的信息质量。通过调查,大多数核算机构基础工作良好,但个别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较差,亟需改进。
巴州地域广阔,人口稀少,属于典型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特别是偏远农牧区,主要以少数民族聚居为主,村级出纳人员、报账人员长期仍将以当地少数民族人员为主。从目前的调查来看,经济不发达地区的财务人员,汉语言文字、语言表述、沟通能力较差,会计业务知识相对不高,在账簿启用、文字书写、科目应用、经济业务活动的账务处理、职业判断能力方面明显不足。
被调查的乡镇,村级财务大都制定了财务管理办法,其中4个财务人员素质较高的乡镇,财务制度制定得相对完备;个别乡镇仍存在财务制度简单罗列几个岗位责任制了事,存在支出报销单据粘贴不平整,没有经办人签字,没有会计人员审核签字,单据分项支出内容、单据份数都没有填写;账簿使用存在随意性,总账使用活页账本,没有启用单位名称,没加盖启用章;财务主管、会计都没有签字、盖章,普遍没有缴纳印花税;会计科目名称使用不规范,存在随意性。比如制度规定科目为“应付福利费”,实际被改为“福利费”,“银行存款”被改为“银行”或“银行存”等;账户余额存在跨年度不结转,账户没有月结、季结、年结;发生记录书写错误,没按纠错规定采用“红线法”划一道红线更正,而是直接用“蓝笔”划二道线;凭证装订不符合《会计基础规范》的要求。
个别村存在将“一事一议资金”单独开户,单独建账,单独核算,违反了《村集体经济会计制度》的核算要求,调查组当场提出了批评,要求立即更正,并要求县级财政事后进行监督检查。
[关键词]村级财务 白条子报账 原因弊端 规范和建议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3)07-0040-01
近年来由于一些村级财务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核算不准确、公开不完善、监管不到位等问题时有发生。出现个别村干部利用手中权利使用“白条子”入账,从而导致贪污侵占村集体财产的案件时有发生。因此“白条子”入账是造成村级财务混乱的主要根源,也是滋生腐败的温床。白条子入账问题在全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范围内是普遍存在的,少则几十元,多则几千元,甚至几十万元。据近几年的审计统计,我市村组白条入帐占到村财务支出的60%以上,甚至更多,且相对集中于招待费、办公用品购置费、租车费、工程费等,所以村级“白条子”入账现象亟待规范。
一、白条子报账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1.村组干部思想认识上的误差和依法纳税意识的淡薄
个别村干部认为,支出使用正式发票要纳税,会增加村里的经济负担,因此在发包工程或商店购买办公用品时,不索取正式发票。
2.乡镇监管村财务的职责没有落到实处
个别乡镇领导对白条入帐问题重视不够,要求不严。虽实行了“村财乡(镇)代管”,但仍然存在大量白条入帐现象。
3.村级财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个别村组财会人员对《会计法》等财经纪律、制度了解甚少,对票据审核把关不严,不能坚持原则、严格执行财经纪律等。
4.财务制度不完善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较快,但相应的财务正规化管理却跟不上,白条子入账、假票据入账等现象还时有发生,致使财务管理无透明度,财务制度流于形式。
5.农村集体财务审查力度不到位
有关部门对农村财务审查仅局限于事后检查,发现问题也不及时纠正,致使个别村组人员胆大妄为,直至违法犯罪的发生。
6.现行规章制度约束不强
由于现行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审计的法律法规对白条子报账现象都没有明确的制约规定,所以执法部门职能弱化、管理制度缺失、处罚没有法律依据导致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机构(是一个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内部审计机构)在管理和处罚执行和力度上的乏力。
二、农村白条子报账的弊端
1.容易造成村集体虚假支出,掩盖村领导不法行为。致使村领导侵占村集体资金。
2.容易给对方提供可乘之机,造成国家税款流失。
3.容易导致村级财务管理混乱,村级管理透明度不高。
4.容易造成经济业务反应失真,给套取现金留有余地,侵占集体资金留下可乘之机,造成集体经济蒙受重大损失。
5.容易造成坐收坐支,给借支挪用也提供了方便之门。
三、规范白条子报账现象的建议
1.加大税法、会计法等有关法律宣传,使乡村干部认识到白条入帐的危害性,增强依法纳税意识。
2.各级乡镇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重视加强和规范村级组织的财务制度,建立健全各项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同时,充分发挥民主理财小组的作用,及时公开财务,提高村级财务透明度,从制度上杜绝“白条”入账。
3.加强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严格执行财经法规,加强审核把关严控“白条入帐”。
4.各级三资中心、经管站要严把入帐审查关,对每张入帐原始凭证进行严格审查,规范原始凭证,非正规票据一律不予报销。
关键词:财务;问题;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1-0119-0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是指依据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等进行全面的建设,逐步将农村建设为设施完善、经济繁荣、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村财务进行管理是党和群众巩固农村基层政权,有效实施经济建设的重要措施。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做好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更好的促进农村经济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本文主要对农村财务制度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希望能够产生积极的作用。
一、农村财务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当前形势来看,实施农村财务并没有真正理清农村财务关系,基本上都是站在政府的角度设计制度,缺乏自,没有真正实现政府“监督”和村民“自治”之间的关系,这样一来,就会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第一,这种改革并没有真正的了解农村财务集体所有制的特点,存在一定程度的政府强制性,没有真正实现村民自治;第二,此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分离了会计主体和会计人员,这主要是因为会计主体与“核算中心”的主管部门地位存在不平等现象,不能够实现真正的沟通;第三,因为对村级资金实施统一银行账户核算,并没有对政府进行监督,这样就会造成资金被挪用、调用。第四,此种模式在进行业务处理过程中非常注重形式的审查,从而没有认真落实对村级财务民主程序的监督,缺乏必要的审计措施。
二、农村财务出现问题的原因
(一)缺乏内部和群众监督。一般来讲,村级报账员都是由村干部任用,因此存在村级报账员不敢对村干部的违法行为进行监督的现象,也不敢纠正出现的财务问题。在农村,基本上实现了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逐步形成了家庭经营的情况,这样就导致了村民不了解、不过问、不关心集体的事情。大多民主管理和监督都趋于形式化,使一些腐败行为有机可乘。
(二)缺乏管理意识。许多干部都没有对报账凭证进行审查,单纯的认为村级没有必要搞预算、决算,认为只要是自己不贪污,怎么用都没有太大关系;报账员一般认为,只要是自己保管好票据,管理好现金,能够顺利的向领导交差,即使是查出来违纪违规行为,也与自己无关。这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
(三)缺乏完备的财务制度。有很多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与当前情况不符合、不配套,会出现脱节、不完善、不规范的现象,这些给一些人员变造凭证、篡改账目提供了可能。
三、解决问题的措施
(一)加大对实行财务制的宣传。从当前形势来看,很多干部和群众对农村财务实行制度还有着很多看法:第一,认为如今农村既然已经实行了村民自治,为什么还需要乡镇进行财务管理?第二,认为财务制度增加了乡镇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增加了资金的投入;第三,认为代管之后,村里用钱很不方便,环节较多,非常不利于开展工作。这些原因虽然看起来比较合理,但是全部都脱离了实际情况。对待这种情况,相关部门应该具体分析,广泛宣传,从而形成乡镇相关干部、人员之间的共识。给具有不同看法的人员讲清道理,不仅能够统一工作,还能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二)定期对农村财务人员培训。政府需要适当进行培训,从而提高农村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必然会花一些经费,可以建议乡镇从财政开支中解决。可以将这部分人员的培训与其他培训纳在一起。在培训的过程中,不仅要解决思想认识,还需要解决业务技能上的问题。在思想上要培养受训人员爱岗敬业、认真负责的态度;在业务上需要让其懂行,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三)实行按存分户核算。我们需要明确会计主体确定会计核算的范围,村级财务核算需要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但是当前财务实行了统一银行账户核算,这使得会计核算的主体更加混乱,也带来了资金管理上的困难。所以,在实施财务的过程中,应该分设财政资金与村级资金,从而各会计主体及时核对银行存款、防止挪用、调剂现象的发生。
(四)建立健全会计制度。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一个较为独立的组织,具备自我管理、发展和完善的内在要求。针对农村财务的改革措施,不能够“越俎代庖”,应该培养自身的约束机制。我们可以落实财务公开制度,将农村财务置于全体村民公开监督的环境下,这样才能够真正的起到防腐败作用。财务中心应该建立切实可行的财务公开策略。还应该健全群众查询制度,比如在中心设置查询电话,或者村民直接到中心进行查询,从而更好的保证村民监督的落实。
(五)使农村积极发展集体经济。农村需要大力发展集体经济、自力更生解决原有债务问题。在之前,某些村存在着让人棘手的债务问题。但是这些问题不可能让上级部门解决。作为集体责任的债务,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发展集体经济进行解决。只有将原有的债务解决,才能够轻装上阵,更好的实现制度。
(六)重视实物管理。在货币计量假设下,农村财务业务的核算主要是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记录会计主体财务情况。从严格意义上讲,对于所有的经济资源都需要应用货币进行计量,但是也应该考虑到农村财务的具体情况,存在着很多资源在出售之前不能够准确的用货币金额进行计量,如村民集体的湖泊、山林等资源。我们需要让村级财务在货币计量之外,对一些特殊资源进行实物计量,更好的避免更多的账外资产,从而使得村级财务对资源计量更加可靠。同时,对于已经入账的资产,需要建立定期账务核对制度,防止资产被侵吞或者变卖。
结束语:总而言之,我们需要真正做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财务制度,通过一些措施有效提高报账人员的综合素质,稳定报账员队伍,从而更好的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
作者单位: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平西乡经济管理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卞丽峰.农村财务制浅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4.
[2]李爱新.浅谈农村财务管理中会计现状与对策[J].河南农业,2008,11.
开展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活动,是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一项重要举措,有利于进一步健全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推进我区农村财务管理再上新台阶,有利于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有效保障农民群众的物质利益和民利,促进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通知》(省委办〔20*〕118号)和《关于引发<浙江省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意见>的通知》(浙农经发〔20*〕3号)文件精神,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以理顺农村财务运行体系为基础,以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为要点,以保障农民群众合法权益为核心,全面推进村级财务管理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切实提高村级财务管理水平,促进农村发展、农民满意、社会和谐。
(二)目标任务:到20*年,我区20个镇乡(街道)和423个村社全面完成会计委托程序规范、财务制度健全、财务公开透明、民主理财到位、财会人员稳定、监督渠道畅通、管理手段现代的农村财务规范化建设任务。
具体实施进度为:20*年启动实施,制定了农村财务规范化建设的内容要求和示范点考核标准;20*上半年按照建设要求,全区选建下应街道为镇乡(街道)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示范点,各镇乡(街道)选建一个村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示范点,采取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指导督促,通过组织检查验收,认定示范镇乡(街道)1个、示范村20个。20*下半年再选择验收认定示范镇乡(街道)2个,示范村40个;20*年积极发挥示范点的典型引导、示范辐射功能,全面完成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任务。
三、总体要求
(一)示范点选建条件
镇乡(街道)党委、政府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重视,领导有力,农经力量健全,会计中心人员配备完整,会计核算规范,业务监督有效,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成效明显;村内财务公开及时、真实、完整,理财民主,村级班子廉洁、团结、有威信;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处理及时,群众对村社财务管理满意度高。
(二)规范化建设主要内容
1.规范提高会计委托制。规范完善会计合同,建立健全会计账务处理流程和岗位责任制;配齐配足专门用于会计核算的电脑、打印机、刻录机等设备,建立健全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
2.规范完善村社财务管理制度。指导村里建立健全财务公开、民主理财、财务预决算、集体资金审批领用、银行账户管理、票据管理、工程项目招投标、债权债务管理、财产清查和经济合同管理等各项制度。切实加强村级经营承包合同和工程项目管理,做到决策民主、程序到位、手续齐全、档案完整。
3.深入实施财务公开和民主理财制度。规范财务公开栏建设,统一财务公开时间、内容、格式,在便于群众观看的固定公开栏上按季或按月逐笔公布财务明细账。
4.建立健全农村财务监督体系。健全完善县级审计监督、乡镇会计监督、村社群众监督三级监督体系,努力规范和大力推进财务会计电算化、网络化建设。
(三)建设规范及考核标准
要求示范单位做到会计委托程序规范、财务制度健全、财务公开透明、民主理财到位、财会人员稳定、监督渠道畅通、管理手段现代。
1.示范村建设标准。财务公开透明,村级所有财务项目逐项逐笔及时明细公开;民主理财到位,做到有人理财,有章理财,按章理财,建立健全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民主理财机制;账务处理规范,村经济合作社有健全的账务处理程序,并得到严格遵循;财务制度健全,村经济合作社已制订较为健全的财务管理各项制度,并得到有效执行;财会队伍稳定,村经济合作社依法配备有稳定的村出纳或报账员,并能熟练掌握会计业务,村经济合作社财会人员报酬上享受与村主要干部同等待遇;监督渠道畅通,审计监督、会计监督和群众监督三位一体。
2.示范镇乡(街道)建设标准。镇乡(街道)组织领导有力,镇乡(街道)领导重视,定期研究和指导检查,并将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列入对村干部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农经站、会计中心机构健全,人员配备到位,经费保障有力。会计规范有序,委托关系明确、手续齐全,范围合法合规,中心制度健全,账务处理规范,会计核算电算化,有独立的工作场所和必要设施设备。财务监督检查严格,对村社原始凭证的合法合规性审核严格,坚决制止内容不真实、手续不完备、票据不规范的原始凭证入账,检查督促有效,积极配合县级农经部门做好村社集体经济审计工作。农经统计各类报表填写准确、报送及时。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进,辖区内90%以上村按照《浙江省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要求,基本达到规范化建设村标准,其他村没有发生违反农村财务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重大问题,没有因农村财务管理问题引发群体性上访事件。
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示范镇乡(街道)、示范村建设具体考核标准(见附件1)。
四、主要工作措施
1.切实加强领导。各镇乡(街道)坚持把加强规范化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领导,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明确工作职责,落实人员经费,全面推进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区里安排22万元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奖励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先进的镇乡(街道)。同时把农村财务规范化建设列入镇乡(街道)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一年二次组织人员对规范化建设情况进行督查和考核验收。
2.以面促点,营造氛围。各地要大力组织开展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活动,全面营造加强农村财务管理、推进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氛围,增强各级对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一、当前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制度不健全
农村在财务管理方面已经建立的管理制度,例如开支审批、收支预算、物资管理和民主理财等管理制度,由于许多村干部对其缺乏应有的重视,对这些管理制度的重要性缺乏足够意识与认知,造成这些财务管理制度得不到认真执行。存在以支代收现象,很多村实行村干部包组、包片收税费等任务,本来是一项很好的措施,但也造成一部分村干部将所收税费自行开支,年终用发票和工资抵顶。而且,村级财务管理部门在管理职能上划分不清,出现财务问题则争相推卸责任。村级财务制度明文规定,账款要分管,但有的村干部包揽了会计、出纳之职,直接经手现金的收支,买了东西开了票,回去告诉会计入了账。包办代管,一人说了算,会计成了“记账员”,出纳成了“票据保管员”,会计、出纳形同虚设。现金管理制度执行不严。同时,许多村级财务管理人员所受到的财务专业知识教育有限,在管理上不是以管理制度为重,而是以村干部的意见为重,导致财务管理缺乏规范性,甚至出现许多虚假账目,白条开支占支出的70%左右,而且白条的类型也是五花八门。影响了正常经济活动的开展,并造成财务秩序的混乱,使财务管理无法顺利的正常进行。
2、村级财务缺乏有效监督
农村地区范围广大,而且各地情况存在很大差异,上级管理部门及审计机构进行账目清查和审计监督工作的间隔周期较长,日常财务监督必须依靠民主理财与民主监督。尽管部分农村地区建立了财务公开制度,但在执行财务公开过程中存在时间不及时和地点不确定的问题,还有部分地区的财务公开只有形式而无实质内容,没有将全部内容进行公开。这些情况都造成财务公开制度无法真正起到对财务的监督作用。
3、公款被挥霍浪费严重
农村财务中存在着收支失衡,收不抵支的现象,许多农村和地区存在着大量非生产性支出。部分的村集体虽然收入有限,甚至日常合理开支都难以支付,村干部在花钱上却出手大方,从来也不去考虑这个项目的支出是否合理,是否有必要,有钱就不假思索的乱花一气,没钱了吧再去想其他办法筹集资金满足他的花钱欲望。还有部分的村,他们村级集体的经济条件稍微好一些,但那些村的村干部却只顾自己去享受,用公款来购置小汽车,给自己和亲戚、朋友配备手机;有的用公款吃喝玩乐,年招待费竟高达几万元,甚至达到了十几万元;有的以外出学习考察、调产增收为由,到各地去游山玩水。一些收入较好的村级集体,大量收入被村干部挪做私用,或用在招待费上,使村民产生不满。
4、财务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素质
部分的农村地区在财务管理人员的配置方面没有形成有效机制。村级财务管理人员的选用通常由村干部指定。这些财务管理人员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甚至没有经过岗位培训。这些财务人员由于缺乏财会知识和法律知识,对党和政府制定的农村政策和管理制度也不甚了解,导致财务会计和管理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5、物资管理手续不全
有的村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不正常现象,如部分财产早已经卖掉了或者早就报废掉了,但是村财务账面上仍然没有作过任何的处理。还有不少的村却是,账有实无,账实严重不符。另外个别的村干部自身要求不严,打着借用公物的幌子,实则占用集体资产长期不还,最终达到个人营利、占为己有的目的。
6、财务账目混乱不清
这种情况表现在:一是财务科目的设置不怎么规范,基本上是流水账,不能正确反映财务收支的情况,查账相当不便。比如说要查招待费,每个科目中都有反映,要一笔一笔地登记后再统计,不是专业人员根本没法查出问题,不便于群众的监督。二是有的村几本账,我们办事处审计部门查的一个村就有两个出纳。有的村一届班子一任会计出纳,各自保管账本,没有统一保存起来。
7、吃尽分光、分钱分物现象严重。
尤其是最近之前的几年,由于煤炭形势的好转,煤炭价格不断上涨,我们了解到的别的地区就有不少村干部为了“讨好”村民,大肆分钱分物,既按人口、又按户数,还有的按劳力、承包地面积。这样,村集体没有积累,没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力量,而且在社会上形成了不好的风气。
二、应对农村财务管理问题的策略
1、提高思想认识
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重大影响作用,甚至影响到农村社会秩序的稳定发展。许多村干部长期形成的重生产轻管理的理念一定要得到扭转,将财务管理真正重视起来,并把这项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抓好落实。村干部应以维护农民的利益作为工作出发点,从这一点来说,就应该让村民参与财务管理与监督的工作中来,通过公开财务确保财务的公正与透明。在村干部的考核中,应列入财务管理内容,目的是加强村干部对村级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
2、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应做到:①建立会计委派制。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聘任财会管理人员,聘任应通过专业考试和面试择优录取,再委派至各村。②健全财务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例如完善现金管理制度、建立民主理财管理体制等,以制度方式对财务工作进行规范。③赋予财务管理人员独立开展工作的权力,确保财务管理人员行使职权不受外来干扰。防止出现村干部兼任会计或出纳的现象,村干部应尊重财会人员提出的建议。④加强民主建设,完善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通过村民代表会议落实民主决策,使村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从而维护农村的社会稳定和经济的稳定发展。
3、建立健全村级财务公开制度
村级财务公开对加强农村财务管理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财务公开,使村民清晰了解收入与支出情况,有利于对村干部的行为形成有效的监督,保证其将村民赋予的权力用于维护村民的利益上,为农村营造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对村民反映出的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村干部应认真听取,积极采纳,并进行公开。
4、建立健全财务监督检查机制
乡镇政府的管理部门和审计机构应加强对村级财务的监督和检查。可采取定期检查或其他方式开展有效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纪法问题应及时做出处理,对当事人予以相应的处罚,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5、提高财务人员专业素质
乡镇农经部门应组织培训班,对刚上任的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财务管理水平。同时,农经部门应对村级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指导方式可选派有丰富经验和较高业务能力的财务管理人员到村里做实际指导,或向村级财务管理人员发放财务培训资料等,通过这些方式来不断提升村级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财务管理能力。
一、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机构设立不规范
村级在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设置方面,应根据目前村级的现状进行设置,对资金流量大、会计业务量大、经济发展较快的村级,应当设置会计机构。但是,一些应设立会计机构的村级,却往往没有设置相应的会计机构。有的村级即使设立了会计机构,仅仅是多挂了一块牌子,村支部书记或村主任兼任会计主管,村秘书兼任会计,出纳会计一人兼,会计分工不明确,岗位设置不合理;在会计资料方面,由于财会人员业务素质较低,村级财务管理中普遍存在会计资料不完整、不规范现象;从工作方法来看,一些村会计没有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会计指标的口径、相互可比性、处理方法前后各期不一致,有些村在调换村会计时,财务工作甚至出现了“脱节”现象。
2.财会人员素质较低
由于经费紧张,大多数村的财会人员由村干部兼任,这些人的素质参差不齐,学历较低,缺乏会计业务知识。除城郊结合部的部分村级会计拥有中专或大专学历外,其他地方的村级会计大多数是小学文化、初中文化,有高中文化的较少,无证上岗和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现象相当严重,有的村会计不会记账,甚至没有听说过借贷记账法,在编制会计报表时,往往不是根据账簿,而是凭空捏造,造成账表不符。同时,村级会计人员年龄老化,年轻人不愿意在村里干,又找不到合适人选,致使一些业务生疏的财会人员也“持证上岗”,特别是一些村在挑选财会人员时,不是从工作出发进行考虑,而是完全凭个人好恶、凭感情办事,一些素质低下、根本不具备会计条件的人,被选拔到会计岗位上来。
3.账目管理混乱
具体表现在一些村干部和村级财会人员财经法纪意识淡薄,财务管理混乱,少数干部财经纪律观念淡薄,用公款吃喝、请送、考察、发放奖金补贴等,有些村为避开审计,将招待费用巧立名目、变通报销;还有的村随意扣减农户的粮食直补、征地拆迁款,甚至救灾等专项资金。2005年,中央取消农业税后,仍有村委会还在收取以前年度农业税尾欠,或者直接用退耕偿还资金、农户的征地拆迁款、救灾资金等专项资金扣减农户的尾欠;部分村级会计为图省事或不懂记账,只将部分原始凭证装入记账凭证,而将另一部分原始凭证另行保管,形成账证不齐的“缺账”。如某村会计作支出凭证后只将现金支票存根或只将支出汇总表作附件,却把发票等原始凭证随意乱放,造成账证不符。
4.会计监督不到位
一是乡(镇、街)对村级财务监督不到位。按规定,乡(镇、街)经管站、财政所、审计站应对村级财务进行指导、审计和监督。但由于地域广、工作量大、指导监督人员少等多方面的原因,致使村级财务管理中所暴露出来的一系列问题和矛盾不但长期得不到解决,而且还呈蔓延之势。二是村会计的监督职责没有充分发挥,由于大多数村会计身兼统计、文秘等数职,由于部分村会计素质较低,由于村会计受制于主要村干部的牵制,所以,村会计的监督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更有甚者,少数村会计为迎合村主要干部的意图,委曲求全,制假造假,同村主要干部沆瀣一气,违纪违法。三是内部监督不到位。有的村根本上就没有什么内部监督制度和措施,有的村即使有内部控制制度、财务制度等监督制度,但支票、印鉴等一同交给会计保管,记账凭证、账簿、会计报表的印章随便乱盖,致使内部监督制度和措施形同虚设。
二、改进村级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
1.建立健全财务制度村级要建立健全财务制度
要建立民主管理和财务公开制度、现金银行存款管理制度、债权债务管理制度、票据管理制度、会计档案制度、村干部任期届满离任审计制度。同时要建立财产清查制度。
2.实行村账委托乡(镇、街)代管,规范村级财务管理
村账乡(镇、街)代管通常是由村合作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将集体会计账目委托乡(镇、街)专门设立的会计核算(服务)中心进行记账、算账,代行会计职能的管理办法。实行村账乡(镇、街)代管后,村不再设会计岗位,只设报帐员。报账员承担报账、出纳、统计及其他经济管理事项等职能。村账乡(镇、街)代管制度是一条民主管理、监督有效、公开公平的村级账务管理新举措。其核心内容是“村财乡管村用”。村账乡(镇、街)管是为改变村级财务管理混乱现象而所做的积极有益的尝试,它有利于加强对村级财务的监管,有利于规范和节约村级支出,有利于堵塞村级财务管理上的漏洞。
3.提高农村会计人员的素质
面向社会公开考聘,具有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财会工作人员、财经类专业大中专毕业生等均可报名参考应聘。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严格的笔试、考察和面试,符合任职条件的,上报区农业局进行资格审核,统一发放《农村会计人员任职资格证》。并组织农村会计电算化考试,通过考试者颁发《农村会计电算化资格证》,并规定电算化账簿登记和管理人员必须取得《农村会计电算化资格证》。对具备任职资格的会计人员全部建立档案,形成农村职业会计人才库,逐渐使优秀的中青年会计走上会计业务岗位,从而有效解决村级会计队伍长期存在的文化程度较低、人员素质不高、年龄结构老化等问题。
关键词:村级财务管理 模式 评价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新农村建设,同时积极完善相关政策,坚持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让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其中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便是村级财务管理问题。在任何项目的生产和建设当中,财务管理都是基础、是前提,对整个项目的发展趋势有着绝对性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地区财务管理工作的执行和监督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落实,这将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一定阻力。所以采用合理的财务管理模式,实现村级财务的高效管理是目前面临的重大问题。
一、村级财务管理具体模式
我国村级财务管理具体模式的选择主要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村级组织管理水平,二是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目前我国主要运用的村级财务管理有村账村管模式、村账乡管模式、委托模式等。
(一)村账村管模式
21世纪以来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初级阶段,政府将发展力度主要集中于现代化城市建设,对于农村地区主要关注温饱方面问题,一直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缓慢,新农村建设缺乏相应的配套制度,所以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均采用村账村管的财务管理模式。在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制度的相关规定中,村账村管模式是一种基本财务管理模式,即村里的资产、资源、资金等均由村委会设立的财务管理部门进行管理。这种财务管理模式下,村民集体资产的形成、处置以及增值等财务管理活动均在本村内部进行,不需要其他单位机构干涉,村民和村委会对本村财务管理均享有监督权。
(二)村账乡管模式
村账乡管模式是村账村管模式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制模式,从2000年左右开始推广使用。应用最早的制模式是村资乡管,此模式是指将全村资金集中至农经站,由农经站负责管理村里的所有财务活动。此模式下,农经站对各个村庄均开设有独立账户,首先由农经站对各村的财务收支进行审核,然后方可入账。村资乡管模式只是对村里的资金进行统一管理,而其他项目的财务活动并不在管理范围之内,此模式实施一段时间后就表现出很大问题,此时村账乡管模式便应运而生。村账乡管模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村级财务管理模式,除了一些比较偏远的村庄外其他村庄均可以实施村账乡管模式。此模式就是指由乡政府成立财务管理部门进行各村的财务处理,包括资金处理以及财务处理,村里日常资金流转才有备用金制度。此模式下不需要村委会设置会计一职,只需要一名报账员即可。
(三)委托模式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也正大跨步向前迈进,城镇化覆盖面不断扩展,靠近城市的周边县域经济也在城镇化建设中得到快速发展,城市的周边县域的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可谓是相得益彰。城市周边的县域以及乡镇为了在城市建设中取得更好发展,可灵活采用多样化合作发展模式,其中包括村级财务管理模式的发展和创新。为了更好地落实民主自治政策,体现民主、公平,于是在村账乡管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委托模式。委托模式的出现是农村经济体改革的必然趋势,是对村级财务管理体制的突破和创新。委托模式下,以乡镇为单位成立农村会计中心,并由会计中心对各村集体所需要的会计人员进行统一委派,统一管理,不仅包括业务管理,同时也包括行政方面管理。
二、对几种管理模式的评价
(一)对村账村管的评价
村账村管的管理模式操作起来比较简单,财务管理工作效率高。村账村管的管理模式下有本村保管会计凭证以及各种财务资料,主要不仅可以为日后建立信息系统提供便利,同时也有利于档案管理,可以让村干部及时了解财务有关信息,为全村的发展决策提供有利依据。另外,村账村管的管理模式可以有效保证本村资产安全,因为负责财务管理的人员一般为本村村民,对全村的财务状况以及其他财务资源比较了解,有利于充分发挥财务管理人员的职能,保证本村资产、资金安全。
村账村管财务管理模式的弊端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此模式下无法保证会计人员独立性和稳定性。通常情况下,村会计是通过村委会选拔聘用的,村干部占据主要决定权,这样就容易导致会计人员受限于村干部的现象,对谋取个人利益提供了机会。例如李某一直在本村集体养殖场担任会计职位,当看到担任村会计能获取更大利益后便用一万元人民币向本村支书走后门,要求在村委会会计选拔中给予特殊照顾,随后李某顺利当上了村部会计。在以后的两年时间里,个别村干部以及李某利用职位便利中饱私囊,将上级拨款占为己有,而且在乡镇饭店赊账超过10万元,使全村利益受到严重损害。而且,每一届村干部都要进行会计的重选,会计更替频繁,每个会计的做账方法也不相同,这样就容易导致村账目前后不衔接,账面混乱;另一方面,村账村管财务管理模式的监督机制不完善。此模式使得农村内部财务管理具有高度自治性和封闭性,不仅不会受到外界的影响,同时也得不到外界的监督,导致账务管理混乱长期得不到有效处理。对于村委会而言,村干部之间没有相应的权衡机制,村民对财务管理的监督作用也微乎其微,资金的使用是否合理就得不到有效监测。现实当中有很多腐败村干部将国家对农村的补贴瓜分,导致真正急需资助的村民得不到任何补助。
(二)对村账乡管模式的评价
相比以往的村账村管模式,村账乡管模式对规范村级财务管理活动发挥了极大作用,有效避免了账面混乱的现象以及档案管理可有可无的局面,使得农村的财务活动管理长期处于稳定状况。村账乡管模式下各个行政村将本村的财务信息公开,接受村集体、村民以及民主理财小组的监督。财务活动管理信息的公开化具有多方面优点:一是有效遏制了资金管理混乱的局面;二是有效预防了债务只增不减的现象,对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另外,相对于单独的村会计,农经站作为经管职能部门更能发挥农村财务工作指导作用,有利于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管理。
村账乡管财务管理模式的不足之处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村账乡管财务实施初期便有村民反映,以往村账村管模式下还可以通过村委会了解本村的重大资金使用情况,如今对这些信息却无从得知,询问村干部也说不出个具体数字,这种情况下难免让村民产生怀疑,村里具体选择财务管理模式以及信息公开方面都没有让村民参与其中,村民的权利受到剥夺;第二,村账乡管财务管理模式下只有一名报账员负责财务信息上传,无法应对财务信息的不定期反馈,这样就造成村里每日的财务活动不能快速反馈到各村,村干部不能及时了解村里的财务状况,不利于村里重大项目的高效决策。
(三)对委托模式的评价
委托模式的实施需要通过全体村民大会参会人员的表决,并与委托中心签订协议。委托模式下,委托中心的服务人员专业素质较高,对财务的处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财务管理范围广泛,不仅包括财务支出、记账,还包括财务信息提取以及财务档案的管理,具有专业化、系统化、规模化特点。委托模式中的服务机构独立性较强,其与委托方没有直接利益关系,这样的情况就有利于委托中心对村级财务活动进行有效监督,做到公平、公正,保证财务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另外,委托模式可以有效预防腐败行为,保证每一份有效资源均能够用于农村生产建设中,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委托模式的不足之处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存在“自治”假象。一些距离乡政府较远的行政村采用原来的财务管理模式即可实现村内的生产建设,但在看到别人都采用新的管理模式的情况下也“被逼”采用委托模式。这样容易出现村民被“自治”的现象,不仅得不到模式改变的收益,还破坏了原来的良好秩序,极大地降低了行政效率;第二,委托中心服务人员管理制度不健全。由于农村经济条件的制约,乡镇委托服务机构很难引进高素质的专业财务人才,此时很多村会计并积极涌入。而这些人员不仅是会计,还担任出纳职位,同时进行定期审计,身兼多职,长期下去会造成极大管理风险;第三,服务费用标准不够合理。一些依靠地利优势、资源优势的乡村生产建设有模有样,村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相对较高,财政活动就比较频繁;一些不具备先天条件的乡村则经济状况较差,财务活动较少。而在委托模式下,不论是经济水平较高的、富裕村庄,还是经济状况很不乐观的贫困村庄,不论是财务活动频繁,还是财务活动较少,其每年要支付相同的服务费用,这种收费表现显然缺乏合理性。
三、结论
以上是对我国村级财务管理几种具体模式介绍和评价,每种管理模式各有利弊。其中委托模式是当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村级财务管理模式,也是全国推行的一种模式。此模式是随着社会改革出现的一种新型财务管理模式,是时展的需求,有利于新农村经济建设,同时也加强了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但此模式不能体现村民自治制度,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集体资产产权问题。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同时强化村民监管意识,以便最大程度发挥委托模式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朱秀霞,卢英楠,孙胜,等.关于构建和谐村级财务管理模式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0,(33):89,104.
[2] 韦丽丽.乡镇村级财务管理模式[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21):170-170.
[3] 潘自强.村级财务管理的主要模式及其评价[J].农村经济,2009,(2):11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