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普计划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组织领导
自治区科协和财政厅联合成立“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导全区“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实施工作。
自治区“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自治区科协,具体办理“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的日常工作。
自治区“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专家学者成立评审组,负责对申报推荐对象进行评审,并对有关项目进行评估监督。
盟(市)科协和财政部门负责组织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实施工作,协调解决有关事宜;组织开展“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的宣传工作;组织相关单位和技术人员审查本行政区域内申报单位、个人的参评资格,审核整理相关申报材料;组织开展“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工作及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旗县(市、区)科协、财政局组织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的“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工作,协调解决有关事宜;组织开展“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的宣传工作;组织相关单位和技术人员审查本行政区域内申报单位、个人的参评资格,进行项目实地评估;整理相关推荐材料,做好公示和申报工作;组织编制审核专项资金项目预算表;对计划专项资金进行管理监督;对“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方案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地方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计划实施的有关工作,并协助各级科协、财政部门落实计划。
各级科协、财政部门应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情况,听取有关意见建议。
自治区及各级科协、财政部门对在“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组织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二、实施原则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坚持全国科普示范旗县(市、区)申报推荐优先的原则;
——坚持“全国百强农技协”、“全区星级农技协”、“全国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和“全区星级科普示范基地”申报推荐优先的原则。
三、宣传动员
各级科协和财政部门根据中国科协、财政部《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方案》及有关规定,通过区内主要媒体开展宣传工作,向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广大农牧民公开评比和筛选农牧区专业技术协会、农牧区科普示范基地、农牧区科普带头人和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的推荐条件和申报程序。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组织指导符合条件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申报。积极宣传获奖单位和个人的先进事迹,加大对获奖单位和个人开展农牧区科普工作的指导力度,使其在提高农牧民科学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四、申报推荐
申报单位和个人向所在旗县(市、区)科协、财政局报送典型经验事迹材料;填写推荐表;提供相关登记、奖励有效证件和有关照片;编制专项资金项目预算。
旗县(市、区)科协、财政局整理审核申报对象的申报材料(包括①申报单位、个人的推荐表②登记、奖励证件和有关照片③专项资金项目预算表④3000字左右的简要事迹材料);制作相关推荐材料(包括①正式报送函②推荐工作简要总结和说明③公示材料);向所在盟(市)科协和财政局提出本行政区域内申报推荐的单位和个人,报送相关申报推荐材料。
盟(市)科协、财政局汇总所属旗县(市、区)申报推荐名单和相关材料,进行审核整理,确定推荐单位和个人;制作相关推荐材料(包括①正式报送函②推荐工作简要总结和说明);向自治区“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申报推荐确定的单位和个人,报送相关申报推荐材料。
自治区“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汇总各盟(市)申报推荐名单和相关材料;在推荐名额内,确定推荐单位和个人名单;制作相关推荐材料;向中国科协和财政部推荐确定的单位和个人,报送相关推荐材料。
五、公示监督
建立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机制,广泛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旗县(市、区)科协、财政局将本行政区域内推荐名单在有关乡村公示10天,广泛征求意见,公示期满无异议的,正式上报所在盟(市)科协、财政局。
第二条“社区科普益民计划”由市和区县两级实施,采取自愿申请、集中评审、重点支持、追绩问效的方式进行。
第三条“益民专项资金”按照“定额资助、定向使用”的原则,实行专项转移支付,纳入市对区县专项补助项目库管理。
第四条“益民专项资金”奖励优秀科普社区、优秀基层科普场馆和优秀社区科普宣传员,资助市政府确定的三个重点新城的新建社区、全市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社区及户外科普园地,完善科普设施功能,让科普直接惠及百姓,提升科学文化素质。
第五条奖励资助标准为优秀科普社区10万元;优秀基层科普场馆5万元;优秀社区科普宣传员0.5万元;重点新城新建社区、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社区10万元;户外科普园地40万元。“益民专项资金”的资金拨付,按照财政国库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条“益民专项资金”的开支范围包括:
(一)科普设施(设备)和专用资料费,包括:用于科普活动室的科普图书、科普互动设施、科学实验器材、科普产品、音像设备的购置和维护,以及科普画廊的设立。
(二)科普活动费,包括培训讲座费、展览费等。其中:培训讲座费是指为开展面向社区居民和青少年的培训讲座过程中发生的聘请师资、租赁场地等费用;展览费是指举办面向社区居民和青少年的科普宣传展览过程中发生的交通运输、差旅和劳务等费用。
(三)其他费用,是指除上述各项费用开支以外的、开展社区科普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支出。
“益民专项资金”不得用于以下开支:
(一)人员工资、福利和个人奖金支出。
(二)日常办公、出国和业务招待支出。
(三)办公设备设施的维修改造支出。
(四)组织、管理和协调等各种管理性费用支出。
(五)罚款、还贷、捐赠、赞助、对外投资支出。
(六)与社区科普活动无关的其他支出。
第七条用“益民专项资金”购买和制作形成的资产,奖励资助对象为国有单位的,该资产属于国有资产,按照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第八条“益民专项资金”项目预算的申报审批程序按照《实施方案》规定的组织实施程序执行。
(一)每年8月20日以前,区(县)科协填写《“社区科普益民计划”专项资金项目预算表》(详见附表1),并编制本区(县)《“社区科普益民计划”专项资金项目预算汇总表》(详见附表2),经区(县)财政局审核后,与相关推荐材料一并报送市科协;区(县)财政局通过市对区县专项补助项目库申报下年度预算。
(二)每年9月初,市科协对各区(县)上报的项目预算进行审核后,并按照预算的编制要求,将下年度预算报送市财政局。
(三)市财政局审核后,按预算审批要求,在下年度年初批复各区(县)财政局年度预算指标,各区(县)财政局将预算指标下达各区(县)科协。
第九条受到奖励资助的单位和个人在预算批复之日起发生的费用,可以在“益民专项资金”中列支。原则上应当在预算批复之日起一年内执行完毕,因特殊原因一年内不能全额支付完毕的,从预算批复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两年。
第十条获得“益民专项资金”奖励资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严格按照批复的项目预算执行,不得自行调整。执行过程中确因实施条件与项目申报时发生重大变化需调整的,应当按照申报程序履行报批手续。
第十一条“益民专项资金”由获得奖励资助的单位和个人所在的区(县)财政局和区(县)科协共同负责管理。
第十二条市财政局和市科协对“益民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年底前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全面验收。区(县)科协和区(县)财政局于11月31日前将项目的验收报告及资金使用情况上报市科协。
对使用提供虚假资料等手段骗取财政资金、或有截留、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等行为的,市财政局和市科协将追回其相应“益民专项资金”,在后续年度相应调减或取消对所在区(县)的支持额度,并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理。对于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由有关部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处分。
区(县)财政局和区(县)科协,应当加强对本区(县)“益民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和管理,并按市财政局和市科协要求,汇总上报“益民专项资金”使用和绩效情况。
一是促进了科技民生工作
“基层科普行动计划”自2011年起已连续被列为自治区党委确定的“民生建设年”重点项目。各级科协组织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民生建设年”重大工作部署,积极开展“科普惠农惠民”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科普示范社区、农村科普带头人的辐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为农牧民群众提供及时周到的科技服务,引导城镇居民和青少年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了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能力建设、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稳定。一年来,自治区科协系统累计开展科技服务活动1000余项,技术咨询服务1800余次。
二是建立了科普长效机制
自治区科协、财政厅始终坚持培养一批、发展一批、壮大一批、带动一批、表彰一批的原则,在全疆开展科普示范典型的培养和发展。截止目前,全疆已确定653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610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465个科普带头人、46个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603个社区作为自治区“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储备项目,为今后自治区“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申报奠定了坚实基础。自治区还在全国首个将“科普惠农服务站”作为抓手,列为自治区科普惠农表彰对象,并先后制定出台了自治区科普服务站建设工作方案,通过引导、帮助基层科普组织和社会各界建立科普服务站,推动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以延长科普惠农惠民工作链。2012年,全疆新建科普惠农服务站105个,科普惠民服务站94个。截止目前,全疆已建立科普惠农服务站834个,科普惠民服务站145个,其中各级科普惠农惠民表彰对象建立服务站450个。
三是提升了科普服务能力
据调查,全疆94个县市区中科协独立建制的54个,合署办公的40个。全区共有社区1613个,70%以上的社区建有科协组织(科普小组),社区科普志愿者近5万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健康发展,全疆现有各类农技协组织1883个、会员63.4万人,成为基层科普工作的重要力量。通过“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工作在全区各地扎实有效展开,极大地促进了基层科协组织建设,提高了基层科协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增强了科协组织的实力。在大力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的影响下,各县(市、区)积极筹备成立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截至目前,全疆所有的地州市科协和43个县市科协成立了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成为全国建立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最多的省区市,为进一步开展基层科普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四是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
通过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行动计划”,不断引导和支持各级各类受奖补单位开展农村科普宣传和培训,推广新技术、新品种等活动,有力地推动了科普各项工作的开展,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他们依靠奖补资金扶持,在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拓宽服务领域同时,进一步加大了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的推广、引进步伐,不断带领大家共同致富。昌吉州第一个获四级表彰的农村科普示范基地——昌吉市榆树沟镇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建成了昌吉州乃至全疆第1个农村科技频道电视、第1个信息化数字乡镇和第1个大规模的设施林果基地,推广普及加工番茄机采技术、滴灌节水技术和设施林果种植等技术,2010年该镇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在昌吉市率先实现1万元。和田地区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紧紧围绕地区实际需要,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在培育新型农牧民、增加农牧民收入、丰富农牧民文化生活、提高各族群众科学素质等方面,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成效显著的各项科普活动,2010-2011年,工作队开展各类专项科普活动达200场次。克州阿图什市上阿图什乡科普带头人都力坤·阿不里孜,参加工作20多年来,一直从事牲畜品种改良、动物疫病防治、畜禽和畜产品检疫、科技培训等工作。在他的带领下,基层技术人员在农家牧点开展畜牧技术培训班337次,举办科普讲座43场,听讲人次达到万余人次,发放畜牧类科普图书近万册。全国科普惠农带头人訾桂信,长期以来以帮助农民科技致富为己任,把自己的连片温室大棚办成科普培训基地,向皮山县各族农民群众普及科学技术,五年来,共举办设施农业科技讲座58场,现场技术指导3000多次,培训农民3.3万人次,培养农民技术员132人,接待上级观摩团和兄弟县市取经人员148批次1万多人,带动全县设施农业从五年前的不到100座,发展到现在的2500座,棚均效益从1600至2000元,提高到1万至1.5万元。
区科技局2009年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全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目标,以促进科技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农业农村经济以及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为重点,从实际出发,全面加强科技服务工作,进一步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为推进我区建设世界一流名区做出新贡献。
二、主要任务
(一)围绕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引导扶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科技攻关。对企业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市场前景好的项目,予以重点扶持,在申请上级科技计划立项、争取上级在科研经费支持等方面提供积极有效的服务。同时抓好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的认定评审的组织推荐工作,逐步提高我区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二)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文明生态村建设,做好科技服务“三农”工作。重点抓好以科普手段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文明生态村建设工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进一步创新农村科普方法和手段,推进农村科普工作。大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成果示范推广和实用技术培训,以此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围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的落实,抓好科普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按照〈〈纲要〉〉落实的实施方案,抓好组织协调和宣传发动工作,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到〈〈纲要〉〉的贯彻实施中来,努力在社会形成一种重学习、提素质、促和谐的氛围。
三、重点工作
按照围绕中心,结合实际,量力而行,扎实推进,务求实效的原则,2009年的重点工作安排如下:
(一)积极推进信息产业基地重点项目建设。
目前,该项目已列入省重点项目并争取到150亩用地指标。下一步将协助项目单位重点开展以下几项工作:1、办理后续用地相关手续;2、完善报批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办理规划部门的相关手续,3、做好进场施工前的相关准备工作;4、协调有关部门开展必要的项目配套设施建设;5、继续争取剩余的土地指标。6、全力争取该项目在2009年3?4月份正式开工建设。
(二)学习贯彻和落实党的*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技特派员活动为载体,组织实施好科技服务“三农”工作。
一是继续组织实施好“科技特派员”活动,抓好现有科技特派员的年度考核和日常管理,以此为抓手,抓好农村实用技术示范推广普及和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民科技致富能力。二是加强农业实用技术成果的引进推广示范。引进推广农、林、菜、观赏植物等优良品种,进一步提高优良品种的覆盖率;三是引进推广设施栽培、节水灌溉,无公害生产等技术,同时积极发展农副产品贮藏保鲜和深加工技术,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业集约化和产业化经营水平;
(三)加强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1、对企业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市场前景好的项目,予以重点扶持,在申请上级科技计划立项、争取上级在科研经费支持等方面提供积极有效的服务。
2、抓好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的认定评审的组织推荐工作,逐步提高我区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3、落实上级科技政策,组织申报年度科技进步奖和*年度获得专利权的专利权人申报省、市专利局的专利申请补助资金,同时研究制定我区专利申请补助政策,激励广大科技人员开展技术创新,促进自主创新,不断提高科技进步水平。
(四)加强科技计划项目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
1、抓好“林地食用菌栽培”示范项目推广。依托集发农业专业技术协会重点搞好推广和技术培训工作,积极开展与廊坊农林科学院的技术合作,推进食用菌菌棒生产企业的建设,引进菌棒生产技术和设备,同时考虑引进食用菌烘干深加工设备,解决好食用菌生产产前、产中及产后的系列服务,采取“公司+协会+基地+农户”模式,进行产业化生产,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2、继续推进花卉苗木基地建设。支持和帮助基地引进花卉苗木新品种,为我区绿化提供技术支撑。
(五)加强科协科普工作,促进全区人民科学文化素质提高
1、积极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的落实。调整区《纲要》落实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结合上级科协会议精神的宣传贯彻,研究制订2009年度落实《纲要》的工作计划,并按计划抓好落实。
2、搞好“科技宣传周”和“全国科普日”集中科普宣传活动,采取组织上街集中宣传,举办科普讲座,利用科普橱窗和科普画廊等手段,大力宣传普及科技知识;
3、深入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采取赶科普大集,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技术指导,发放科技宣传资料等措施,把最新实用技术及时送到农民手中,引导广大农民走依靠科技致富之路。
4、加强科普组织和人员队伍建设。探索在农村和社区进行“一站一栏一员”建设。
5、抓好科普示范体系建设。努力培育一批科普示范镇街、示范社区、示范村、示范基地和示范户,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推进科普工作深入开展。
四、保障措施
1、增强信心,振奋精神,不断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区科技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一定要有使命感和责任感,树立起科技事业大有作为的信心,增强想事、干事、干成事的决心,振奋精神,开拓进取,不断开创我局工作新局面。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方针,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领导下,动员和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实施《全民科学素质纲要》,深入开展创建年全国科普示范区活动,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创造和谐社会环境,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建设“首善之区”提供强大支撑。
二、总体目标
继续开展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活动,深入实施社区科普益民计划,坚持“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方针,营造良好科普工作格局,推动科普工作群众化、社会化、经常化、规范化、法制化;科普设施逐步完善,科普队伍不断壮大,在提高重点人群科学素质、增强社区科普服务能力、优化科普工作的社会环境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三、主要任务
(一)健全组织机构。
1、加强科普网络建设,街道和社区科协组织健全。街道由分管精神文明建设的党工委副书记担任会长,并配备一名干部担任科普专干,督促指导社区科普分会工作,各社区由社区书记担任会长,确定专人负责科普工作。
2、加强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以辖区单位(学校、非公企业等)、社区科普分会为基础,充分利用科技人才资源,不断吸收热心科普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强、有较丰富工作经验的同志进入科普志愿者队伍。加强对科普专兼职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扩建科普志愿者服务队伍。
(二)逐步抓好科普阵地建设
1、继续完善基层科普设施。积极实施全国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科普员(简称“全国科普‘站栏员’”)建设,主要公众活动场所建有3处以上科普画廊,所有街道建有科普活动室、科普画廊(宣传栏)等设施,配有科普宣传设备。60%以上的社区有专用或合用科普活动室、科普画廊(宣传栏)等。科普画廊和科普宣传栏的内容定期更新。
2、积极科普示范创建开展活动。街道建成一个科普示范社区,各社区建成一个科普示范楼院;建成一所科普示范学校,举办科普宣传周(月、日)等科普活动;每年组织2次以上科普重大活动,同时充分利用学校、公共场所、科技示范楼院、科普示范基地等公共设施面向公众开展科普活动,科普活动覆盖面达到全区常驻人口的70%以上。
(三)形成科普工作的良好社会环境。
1.开展群众性、社会性和经常性科普活动。每年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工作主题开展科普月、科技活动周、科普日等活动,并覆盖所有街道;每年开展科“科教进社区”活动;在街道、社区围绕居民需求举办身边科学应用展示、科普讲座、培训、科学健身、科普游园等经常性的科普宣传活动。
2.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开展科技传播。在电视台和报刊设有科普宣传栏目,每周刊、播1次以上;利用互联网或其他传媒开展科普宣传。
3.广泛动员社会资源开展科普活动。吸引社会各方面力量兴办科普事业或参与科普活动;利用学校、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示范基地等公共资源,面向公众开展科普活动。
4.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科普工作的氛围,扩大科普宣传覆盖面。辖区内的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等各方面力量积极结合各自特点开展科普活动,科普活动的覆盖面达到辖区常驻人口的70%以上;科普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辖区内无影响恶劣的愚昧迷信、伪科学活动,公众科学素质逐年提高,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社会风尚,社会综合环境良好。
5.科普工作具有特色并形成活动品牌。科普工作具有创新性,在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探索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有效手段和方式,形成可推广的、有示范作用的典型经验。
四、实施步骤
—年“全国科普示范区”创建活动分准备阶段、实施阶段、自评阶段和迎检阶段四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阶段(年6月—年12月)
1、成立街道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街道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实施方案。
2、召开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会议,全面安排部署创建工作。
3、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出广泛支持创建、积极参与创建的浓厚氛围。
(二)实施阶段(年1月—年8月)
1.落实责任,要把创建工作与开展科技工作、经济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列入年度工作目标。
2.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3.建立档案。“全国科普示范区”创建活动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每一个实施项目都要建立创建档案,做到资料真实齐全,数据准确可靠。
4.努力完成创建目标任务。
(三)自评阶段(年9月—年11月)
根据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的基本标准和考核评估的有关要求、规定,开展自测自评,查漏补缺完善提升。对各社区创建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四)迎检阶段(年9月—年12月)
向区科协提出验收申请,并全力做好各项迎检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强化宣传。街道按照区科协统一要求制定工作计划并认真落实。要将创建工作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完成创建工作任务。要加大创建工作的宣传力度,加强创建活动的实施,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推动科普工作的加快发展,努力形成全民参与科普活动的良好氛围。
组织开展灾害风险评估活动,动员师生积极参与风险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灾害风险隐患,制定整治措施,明确工作责任和时间进度,尽最大可能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防灾减灾日宣传计划资料,提供帮助,欢迎你的阅读。
防灾减灾日宣传计划一
一、 活动主题及时间安排
20xx年5月12日是第九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减轻社区灾害风险,提升基层减灾能力”,5月8日至14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
二、 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xx
副组长:马xx
成 员:学院各单位主管领导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主要职责:承担联络、协调、拟定方案、督促检查落实等项工作。各有关单位按照职责分工细化方案,协调配合抓好落实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活动方案,各单位要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经费保障,加强“防灾减灾日”宣传工作。
三、活动要求
(一)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系列活动。
1、宣传周期间,学校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围绕今年防灾减灾日活动主题,针对面临的灾害风险隐患,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张贴海报、制作展板、举办展览、现场咨询、专家讲授、实地演示、播放视频、观看微电影、开展演练以及举办培训班和知识竞赛等形式,做好气象水文灾害、地质地震灾害、火灾和生态环境灾害等各类自然灾害知识和防范应对措施普及活动,各单位结合实际,组织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和避险逃生演练活动,向师生普及自救互救基本技能。
2、组织广大师生员工参观本地向社会公众开放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等设施和场所,观看中央电视台、新疆电视台等媒体播放的有关防灾减灾纪录片、公益广告等专题节目。关注移动通信运营商向公众“防灾减灾日”公益短信。
3、要积极倡导开展“三个一”活动,即:阅读一本关于防灾减灾的书籍,观看一部涉及灾害防范的影视作品,与家人分享一次避险经历和经验,增强广大师生的避险防范、自救互救技能。要充分利用广播、电影、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发挥各类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基地、重特大自然灾害遗址遗迹和有关几年管的教育警示作用,切实提升师生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
(二)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活动
学校各单位在5月8日至14日期间,要结合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的主题,在学校规划、建设和管理中要达到防灾减灾要求,重点做好教学楼、宿舍楼等学校基础设施的自然灾害风险防范,不断提升学校安全防御水平。建立灾害风险隐患排查与治理机制,并根据学校主要灾害风险特点,突出薄弱环节,组织开展灾害风险评估活动,动员师生积极参与风险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灾害风险隐患,制定整治措施,明确工作责任和时间进度,尽最大可能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三)做好防灾减灾宣传周系列活动的宣传报道
学校各单位要充分利用广播、互联网、微博、微信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对“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以及防灾减灾经验做法等进行集中报道,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开展“5·12”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
请学校各单位于5月12日防灾减灾日当天,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主要内容:一是开展“5.12”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二是通过设置宣传栏、宣传展板、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普及活动;三是开展防灾减灾知识讲座,组织自救互救技能交流;四是开展应急疏散演练、伤员救治等演练活动。
防灾减灾日宣传计划二
为认真做好第一个“防灾减灾日”各项工作,提高中小学生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以保障中小学生生命安全为根本,以提高学校预防和应对突发灾害的减灾能力为重点,全面增强师生的防灾减灾观念,切实提高师生的避灾自救能力。
二、活动主题
加强防灾减灾,创建和谐校园
三、活动时间
20xx年5月12日为“防灾减灾日”,5月7日至13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
四、活动内容
1、大力营造防灾减灾活动的浓厚氛围。
(1)在校门口、橱窗悬挂张贴相关内容的横幅、标语、口号等,营造防灾减灾活动的浓厚氛围。
(2)出1至2期以“加强防灾减灾,创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防灾减灾专栏、板报、黑板报等,深入浅出地宣传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及有关法律法规。
(3)通过发放告家长书,联合家长、社会力量,配合学校做好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
2、扎实开展防灾减灾系列教育活动。
(1)制定学校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标、活动措施、方法步骤等,确保活动有人抓,不脱节。
(2)利用国旗下讲话,由校领导进行防灾减灾教育动员。
(3)邀请地震、气象、防汛等部门的专家到校开展防灾减灾科普知识讲座。
(4)举办防灾减灾知识竞赛、观看灾害题材影视片等,推进学校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深入进行。
3、扎实开展防灾减灾应急避险演练。
4、认真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各校组织相关人员对学校的校舍、厕所、围墙以及校园周边环境、地质、地理条件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防患于未然。
五、活动要求
1、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认真策划,周密计划,保证防灾减灾活动顺利开展。
2、要强化责任,严密组织,防止图形式、走过场,确保防灾减灾活动取得实效。
3、要广泛发动,加强联系,主动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借助社会力量共同做好学校防灾减灾工作。
防灾减灾日宣传计划三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个“防灾减灾日”,5月6日至12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今年的活动主题是“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根据教育局相关通知要求,为做好今年“防灾减灾日”的各项工作,现制订如下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充分认识开展防灾减灾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开展防灾减灾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广大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增强防灾避灾、自救互救能力,有效减少人员伤亡。
二、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 --
副组长: ---
成员: 全体教师
三、活动要求
切实有效地开展防灾减灾知识教育。认真贯彻《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和《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切实有效地抓好防灾减灾知识教育。把防灾减灾知识和相关能力的培养作为学校安全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长期抓下去,抓出实效。
四、活动安排
1.认真组织开展“四个一”活动。即:阅读一本关于防灾减灾的书籍,听一堂防灾减灾讲座,分享一次避险经历,开展一次家庭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各处室组、各班要加强宣传引导,积极为开展“四个一”活动提供条件,推进活动广泛、持续、深入开展。 HBBAN.CN
2.大力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在宣传周期间,各处室组、各班要采取多种形式,重点开展食品卫生安全、交通安全、防溺水、防雷、防台、防汛、防地质灾害及防传染病等安全教育,同时,要结合当地灾害风险隐患等特点,让每位师生学习防灾减灾知识,掌握避险自救技能。
3.开展一次防灾减灾演练。学校将组织师生,结合当地灾害风险、灾害特点,开展一次防震疏散演练活动。演练活动将从实战出发,保证全员参与,力求安全有序,进一步检验本校防灾减灾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提高处置灾害的能力。
关键词: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科普;体制;机制
本文系云南省科协省级科普项目课题“当前云南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难点与重点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一项社会化的系统工程,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范围广,难度大,需要进一步健全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形成以全民参与为核心,以政府推动为关键,部门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环境。
一、进一步理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领导体制
按照《全民科学素质纲要》的要求,各地已经成立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或办公室),具体负责当地贯彻实施《纲要》工作的动员部署和检查监督,建立起“政府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目前需要进一步完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领导小组(或办公室)职能,进一步明确党委政府、职能部门、协作(成员)单位的职责,以便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开展工作。牵头单位要切实负责,按照《全民科学素质纲要》提出的主要任务和职责分工,会同责任单位研究制订可操作的具体工作方案。各有关部门,也要结合实际,积极参与实施,达到“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高素质、促进和谐”的目标要求。[1]既要在机构设置、领导职责、动员督查等方面加大力度,进一步完善组织领导机构;又要改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管理体制,克服“条块”分割、互不关联、主体单一、沟通不顺畅等弊端。尤其要理顺科技相关部门的关系,协调好科协组织与政府科技部门的配合。[2]
二、推广多部门协调配合等成功经验,完善全民科学素质建设运行机制
政府部门和各级科协是开展科普的主力军,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共青团、少工委、妇联等机构也承担着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部分使命,企业和市场也已经承担了一部分科普职能,但各自的责任并不明确,重视程度和实施力度也千差万别。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是一项重要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投入和参与。[3]作为这一工程的项目实施者,科协组织不仅要依靠自身的科学普及主渠道,还要充分发挥整体协调功能,整合一切可资利用的资源。在前几年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中,很多地方都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如迪庆州通过设计《迪庆州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8—2010年)目标责任分解书》把科学素质行动目标责任分解到各有关单位[4],而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则把农村重点人群科学素质建设的任务落实到《景洪市农村工作目标责任书》里面[5],通过层层签订责任书、年终检查考核等方法,成功完成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工作要求。
当然,某些地区也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情况。由于各责任单位的职责划分不清,缺乏一个统筹协调的部门和通报机制,部分环节存在资源浪费、工作重复等问题。有必要加强领导小组成员部门与社会各方面的协调,以便充分整合利用现有资源,避免工作重复和资源浪费;要建立各成员单位间及有关部门之间的协作机制,搭建社会化科普工作平台,以联络员制度、情况通报制度等工作制度,加强领导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及时反馈和沟通实施工作的进展情况,使成员单位间既分工明确,又协同配合,形成合力;要加强各成员单位和基层实施单位之间的联合,形成上下联通、左右协同的工作格局。[6]
三、完善相关的监督考核机制
据调查了解,某些地方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陷入低迷状态,是由于政府没有科普工作方面的考核评价机制,科普工作与政绩无关,而显得可干可不干;有些地方的资源共享程度低、浪费大,是由于没有必要的立法支持,没有明确科普资源的整合运行机制,没有明确科普资源对公众开放的程度;有些地方则由于专项经费管理机制不完善,而存在经费使用效率低,科普经费投入不足,经费无法按时足额到位等问题。例如,据《2007年各专项行动及工程工作总结汇编》反映,由于2007年各项活动的经费没有按时足额到位,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和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的一些活动的参与面和学生数量受到影响。[5]调研还发现,有些县(区)的“纲要办”也因缺乏日常工作专项经费的支持,而影响到一些工作和相关活动的开展。为确保《纲要》顺利实施,各级财政应确保各项资金按时、足额到位,并做好专项经费使用的监督和管理。同时,要根据《科普法》确定的原则,抓紧制定配套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并制订科普工作规划,将科普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7]
还要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机制,在目标考核责任制中,把科普效果作为各级各部门科普工作的考核依据,各地各级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领导小组要对各有关单位的工作任务进行量化,对各成员单位贯彻实施《纲要》的情况进行测评,考核结果作为各有关单位领导任期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各县市、乡镇和街道办事处要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同经济建设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各有关单位要按照《纲要》要求,把有关任务纳入相应的工作规划和计划,充分履行相关工作职责,发挥各自优势,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切实推进各地公民科学素质建设。[8]
参考文献
[1] 昭通市、版纳州、怒江州、昆明市、楚雄州等五州市近五年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情况报告[R].昆明:当前云南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难点与重点问题研究”课题组,2012.
[2] 万.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研究——以辽宁省为个案[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26-32.
[3] 孔海生.我国科普投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以山东省为例[D].济南:山东大学,2007:36.
[4] 迪庆州人民政府.迪庆州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8—2010年)目标责任分解书[R].香格里拉:迪庆州人民政府,2008.
[5] 景洪市人民政府.景洪市农村工作目标责任书[R].景洪:景洪市人民政府,2010.
[6] 胥彦玲,何丹,吴晨生.《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方案》实施现状与分析[J].科协论坛,2009(10):7-9.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市第六次党代会第五次会议和县第十次党代会第五次会议的决策部署,围绕“加快新型城镇化稳健发展,推动幸福阔步前行”主题,动员全局上下凝聚共识,激发能量,主动担当,合力攻坚,为谱写中国梦篇章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科技保证。
二、活动主题
结合冬训主题,紧紧围绕科技服务三农,深入开展送冬训宣讲和科技下乡活动。活动要遵循求真务实的原则,做到“四结合”,即与科普活动相结合;与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和科普示范创建工作相结合;与农民增产增收相结合;与党员冬训工作相结合,突出重点,讲究实效,分级组织实施。
三、活动内容
(一)开展技术培训。按照因地制宜分期培训的原则,有计划、多层次地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进行技术推广,培训内容力求丰富多样、符合实际、通俗易懂。培训形式采取办培训班和开现场会两种。
(二)开展科技结对帮扶活动。组织开展“一帮一”结对帮扶活动,根据科技工作的实际,组织科技人员挂点帮扶,重点帮扶一些积极性高、规模较大的农村专业户。
(三)开展冬训宣讲。围绕冬训主题,进村入户讲理论、道政策、话法治、聊创业、谈美德,说新事,以面对面、拉家常般的微课堂形式,向基层干部群众传递正能量,凝聚精气神。
四、活动形式
(一)政策宣讲。集中组织科技推广人员进村入户,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宣讲党的惠农政策,推介主推技术和主推品种,现场开展技术咨询和指导,赠送科技书籍,技术光盘、“明白纸”等资料。
(二)品种展示。利用图片、光盘、实物多种形式宣传和展示种子、农药、化肥、农机、植保机械等农业新品种和实用先进生产资料。
(三)农民培训。进村访农户,通过田间学校,现场观摩、座谈交流等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种养水平和农业科技的入户率和到位率。组织科技示范户、种养大户、农机大户、合作社带头人等举办各种农业政策、新形势、新技术的培训。
(四)多方协作。邀请专家举办农业科技知识讲座,开办农民科技致富典型介绍等专题节目,全方位、多角度及时地宣传党的惠农政策、农业科技知识。
(五)便民服务。邀请医疗卫生等科技专家为农民朋友进行现场咨询、义诊活动,举办医疗保健等科普知识讲座,积极倡导农民科学的生活方式。
五、相关事项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把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作为党员冬训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加以落实,使其为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做实事的重要行动,确保活动的顺利实施。要根据实际,开展一些影响大、效果好的标志性活动。
为贯彻落实国家《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市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结合本市中小学(幼儿园)二期课程改革的有关要求,2006年,本市积极开发和利用科普教育基地的丰富资源,先后有黄浦等11个区组织中小学生利用隧道科技馆等10个科普教育基地进行科学探究学习活动试点,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经研究决定,2007学年起,本市全面推广利用科普教育基地拓展中小学课程资源的工作,现就做好此项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合力推进
各级教育、科技行政部门要从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提高市民素质、构建创新型城市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此项工作的积极意义,统一思想,积极开展相关工作。要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拓宽学生科学视野、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要求出发,做好科普教育基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工作,积极发掘和发挥其实践教育功能,让中小学生利用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科学探究学习活动。
二、加强合作,各司其职
各级教育和科技行政部门要紧密合作,认真加强对中小学校组织学生到各有关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科学探究学习活动的领导和指导。
市教委和市科委已委托市教委教研室编制《中小学课程改革利用科普教育基地资源实施纲要》和各相关科普教育基地活动的具体指导文本,以加强对中小学校利用科普教育基地开展教学活动的指导。上述文本可从市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专题网()下载。
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会同区县科技行政部门做好与对口科普教育基地的联系工作,制订本区县中小学利用对口科普教育基地开展教学活动的实施方案(包括参加活动的学生对象、人数、时间安排等)并报市教委和市科委,同时做好组织安排、经费支持等工作,保障区域内中小学生在科普教育基地的活动能顺利进行。
中小学生到科普教育基地开展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根据相关科普教育基地活动内容,学校应组织相关年级学生到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相关教学活动,并列入学校教学计划,活动时间在学校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探究型)课程的课时中予以安排。
各有关科普教育基地(场馆)要根据中小学教育教学要求,认真做好安排接待、加强设施设备的教育功能等配套服务工作。
三、加强考核,重视培训
各级教育和科技行政部门应分别加强对所辖中小学和有关科普教育基地的培训与评价工作。
市教委教研室要指导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中小学相关教师的培训。市科委科普促进中心和各有关科普教育基地要加强对科普教育基地讲解员队伍的培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