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耕地劳动实践报告范文

耕地劳动实践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耕地劳动实践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耕地劳动实践报告

第1篇:耕地劳动实践报告范文

[基金项目] 2016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2016SJD810004);2016年连云港市社科基金项目(16LKT45)。

[作者简介] 李秀芸(1969 ― ),女,山东临沭人,淮海工学院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乡村治理研究。

日本在二战后用了20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变,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中国农业目前正处于大规模非农就业和农业生产结构转型急剧变迁时期,提出和探讨农业规模经营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一、我国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变革的困境

(一)我国耕地利用现状

一是人多地少,土地高度细碎化,耕地资源硬约束日益加剧。国土资源部的《2015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耕地面积20.25亿亩,居世界第四位,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和印度,但人多地少,人均占有量很低。根据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推算,截至2014年底,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1.48亩,远低于农业发达国家,在世界上190多个国家中排在126位以后。而随着人口的增加,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人均耕地还要下降,所以耕地资源是硬约束。从农村耕地的空间布局来看,大片农用地呈现出“插花、分散、无序的状态”,这种格局很难与现代农业相匹配。

二是农户分散经营、自给自足为主,土地产出率低,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我国农业目前在很多地方、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生存型农业,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地域特色差异不明显,自给自足以粮食生产为主,科技含量不高,再加上一些弃耕撂荒现象,致使耕地利用水平低、农业生产效益不高,市场竞争乏力。中科院曾多份报告认为,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严重滞后,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其中2012年的数据表明,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约为世界平均值的47%,约为高收入国家平均值的2%,约为美国和日本的1%。

三是农地使用权流转加快,但仍以农户间自发流转为主。查阅中国产业调研网发现,2016年版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显示,近几年中国农地使用权流转面积增长快速。截至2014年底,全国家庭农地使用权流转面积达到4.03亿亩,占家庭承包地面积的30.4%,比2013年提高4.7个百分点。流转出承包地的农户有5833万户,占家庭承包农户总数的25.3%,比2013年上升2.4个百分点,有8个省市甚至超过了35%。但由于种种原因,农地使用权流转基本上还处于自发无序的状态,不规范流转普遍存在。自发流转一般以村内农户间为主,流转到外村较少,转入土地农户多种粮为主。流转的主要原因是外出打工和因之引起的家庭劳动力匮乏。

(二)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现状

一是农村人口流动性增强,农民非农化就业已成为普遍现象。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候鸟式”的“亦工亦农”双向流动型;一种是完全脱离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环境的“全职”型。近年来,伴随着国家鼓励人口流动政策的实施以及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不仅使得农村人口流动性增强,而且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常年在外,甚至举家外出,由“亦工亦农”城乡间双向流动型转向融入城市的“全职”型转变。

二是农业生产的有效劳动力严重不足,劳动力弱质化现象明显。大多数农民已经不以农为主,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大大减少,留守农业的劳动力主要以妇女、老人为主,劳动力老龄化、弱质化现象明显。2014年《经济蓝皮书》中数据显示,由于劳动力大规模外出,农村劳动力中16~20岁占比3.4%,21~30岁占16.7%,31~40岁占19.3%,41~50岁占26.4%,50岁以上占34.6%。合计算起来,40岁以上的年龄组人口占到61%。按照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韩俊教授的调查数据,截至2013年低,中国农业生产经营中,40.3%的家庭耕地由妇女耕种,38.5%的家庭耕地由老人耕种,二者合计占近80%,只有1/5的家庭土地是青壮年男劳力耕种,农业生产者的平均年龄为47.3岁。

三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处于探索阶段,农户职业化经营程度低下。据新华社《经济参考报》2013年的调查,我国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总体上“发育不良”:整体数量不足,全国八成以上农户还在单打独斗;经营管理、技术水平偏低;质量状况参差不齐等。有些农业合作社是“有组织无合作”,建社的目的只是为了套取国家补助资金,或是为了合理避税搞投机,并无实质性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育不成熟,还处于探索阶段。

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日本经验

1.日本农业经营规模变革面临的条件约束。一是人多地少,土地零碎,不便于实行大面积的联合耕种。二是农业地租高,地价贵,土地流转与集中非常缓慢。三是兼业农户比例比较高,土地规模经营难以实现。

2.日本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实践特点。一是小规模家庭式经营格局为主。二是农业生产实施品牌化、精准化战略。三是完善的社会化服务组织体系。四是农业生产职业化、经营法人化。五是农业规模生产组织形态多样化。

3.日本农业经营规模变革成功的启示,主要如下:一是应首先考虑本国国情。规模经营实质是生产要素的配置问题,根据要素投入方式不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可以分为外延式和内涵式规模经营两种。前者通过扩大土地、农机设备等要素的数量而实现,后者通过整合现存农业资源,提高其使用效益而实现。现实中,两者并不完全独立,而是相互渗透,以哪种要素投入为主是区分两者主要依据。从日本农业现代化发展历程看,其规模化经营变革主要通过后者来实现的,耕地集中现象并不明显。上世纪七十年代,日本政府曾试图学习欧美,积极推行农地的集中和大型农机具的制造,还聘请外国农业教师传播欧美的农业技术。但欧美样板在日本的小农户经营面前并没有发挥实际效用。于是日本政府改弦易张,从本国的农业资源条件和经济水平出发来改造传统农业:鼓励耕地的不断整理,把土壤改良放在极其重要地位;优先开发、推广生物技术;实施中型机械化工程等。由此形成了集约化、专业化、小型化、高品质的家庭农场特色,从而大大提高了其农业生产率。二是农业规模经营变革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日本农业之所以取得重大发展,主要推动者是政府。全方位服务农民的农协就是政府推动下产生的社会化的群众组织;政府还多次修改《农地法》,促进农用地合理利用,以提高农地效率;通过财政金融手段,增加对农业的扶持,上世纪五十年代,日本政府对农业的投资已占国民经济投资的20%左右。此外日本政府一直注重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积极筹建更加完备的农业教育体系,设立了认定农业者制度,引导、鼓励农地向认定农业者集中,以此扶持专业农户发展。

三是农业规模经营变革需要市场的运作。历史上,日本政府曾不顾客观条件,不遗余力主观推进农业经营规模变革,事实进展却不尽人意,“最小必要规模”边界缓慢上移整整经历了四十多年时间。1947年按“契约、引导、服务”原则重新建立的“农业协同组合”(简称“农协”),一开始就遵从市场规律,积极培育法治文化和市场精神,按照市场逻辑实行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

三、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发展方向

(一)农业经营规模变革面临的机遇

一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深入推进为农业经营规模变革提供了广阔空间。目前我国工业化总体上已经进入中后期阶段,部分发达地区已经进入高度工业化阶段。工业化的深入发展为改造传统农业提供更多现代要素的能力大大增强;同时,城镇化进程也不断加快,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2015》显示,截至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56.1%,而且正以平均每年一个百分点的速度提高。工业化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率的加速提升为进一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动农业经营规模变革创造了越来越多有利条件。

二是科学化、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为农业经营规模变革提供了动力支持。近年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并不断更新升级。生物技术方面,现代育种尤其抗虫棉的转基因技术发展势头良好,动植物重大灾害防控、生态环境整治等方面也掌握了一批核心技术。同时,对农业的生产、管理和农产品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加工和分析和传送能力逐步提高,物联网、分子育种、先进农机具等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这些都为改造传统农业提供了坚强保障,为农业规模化经营提供了可能的技术支撑和动力支持。

三是政府的重视为农业经营规模变革提供了发展环境。党的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看成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强调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逐步构建“四化”(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十八届三中全会从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许多突破性的改革措施,为进一步破除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制约,不断增强现代农业活力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伴随着中央对农业现代化的大力倡导,全社会的关注度也在提升,一些社会力量纷纷参与到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为农业经营体制变革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农业规模化经营的路径选择

一是坚持并完善农业家庭经营体系。与工厂化劳动不同,农业生产更为复杂:表现之一其劳动数量、劳动质量、劳动成果等很难有准确测量和计算;表现之二是其必须在广阔的空间进行;表现之三是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比较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周期性、地域性。因此,对农业生产来说,家庭是最有效的生产单位,家庭经营能很好地契合农业生产特性。农业家庭经营无可替代,需要坚持。但从日本的实践来看,农业家庭经营要想具有生命力还必须在坚持中创新完善。对我国而言,创新和完善农业家庭经营制度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展开:(1)通过现代技术来装备家庭式农业,在小规模土地上集约化、精细化生产经营;(2)大力发展小型家庭农场,利用家庭农场发展现代农业、引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二是实行耕地的集约利用。日本的人均耕地比中国更加拮据,但日本却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创造了经济奇迹,用0.8亿亩地养活了1.27亿人口,很好地挖掘了土地节约集约潜力。日本的经验主要两点:注重顶层设计。日本国土规划属于国家顶层战略,做了已有五十多年,非常细致、详细,综合的调查数据能精确到1:1000万比例尺。规划方案过程非常慎重,用在广泛征求意见及协调的时间最长能达45个月,这为以后规划能否有效落实打下了坚实基础;对土地进行严厉管控。设良田保护区,以确保优质农地用于农业生产。对空闲土地进行管制。只要被确认为空闲土地,都道府县知事有权要求土地所有者提出对土地的利用处理计划并监督其合理利用。多次修改《农地法》、《农业振兴区域整备法》、《农地利用增进法》等相关法律,不断促进农地的改良,排除农地的粗放式经营,提高农地利用效率。日本曾经面临的土地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正是我国现在面临的课题,其耕地保护目标也与我国2020年18亿亩耕地总量底线基本国策殊途同归,我国同样需要是强有力的政府管控,通过顶层设计使政府的调控、引导和监管职能真正落实到位。

三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小农户和大市场对接的最好办法是把农户组织起来,农民组织化程度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农村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首先要积极培育现代型农民组织。其性质主要是经济组织,一般担负农业生产、经营及流通方面的服务职能,是政府联系农民的桥梁和纽带。现阶段我们要积极搭建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努力推进农民组织的壮大发展。建构并完善农民组织的治理机制。现代型农民组织主要通过引导社员间的互助合作,为社员提供各类服务,来达到维护社员利益,增加社员收入的宗旨。为了应对自然和市场两大风险,政府应该把农民组织建设当成一项重要的公共事业,竭尽全力为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并在政策、金融、人才等各方面给予强力扶持。

第2篇:耕地劳动实践报告范文

【摘要】城市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在今后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持续的高度增长,我国的城市化将步入快速发展阶段。但是,城市化发展离不开土地,在城市化l展的过程中存在了很多的土地问题,在大力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前提下土地问题是我们急需解决的。所以,对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的土地问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了城市化过程的土地保护措施,,论述了在城市化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土地问题。

【关键词】城市化 土地问题 土地保护措施

一、耕地保护问题

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必然要占用一部分的耕地,而我国很多地方都面临着人多地少的问题。因此,发展城市化首要解决的就是耕地的保护问题,两者对于我国发展社会经济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城市化要发展必然会占用一部分的耕地,而这就与耕地保护相左了,而反过来耕地保护在某方面又限制了城市化的发展,两者之间可以说是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通过城市化发展,将我国的过于分散的一些劳动力和乡村工业等集中到了一起,这样不但可决大量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进而促进城市化发展,更能对耕地保护起到一定的作用。所以,在实践的过程中,要着重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适当的处理,取长补短互惠互利。

作者在经过大量数据的研究后发现,我国的大部分城市城区闲置土地较多而土地后备资源较少,因此,在我城市化发展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应该从以下几点进行:一方面土地的利用总体规划以及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都必须要科学合理的制定,同时也应该要和城市的规划衔接好。另一方面,城市用地必须要小心翼翼保证合理利用不浪费,并且,应该要符合耕地保护的基本国策。我们可以用荒地尽可能使用荒地尽可能不破坏耕地,和挖掘现有土地存量的内在潜力,提高土地利用程度,加强土地整理工作的发展,增加耕地的有效供给。土地的工业项目这一方面,加强规划和管理,加强努力建设,以工业行业为龙头,充分利用积累的影响,附近的工业园区发展的形成,促进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快速增长。房地产项目方面,不同的主题建筑,体现了崇高的人性院舍适当的发展,创造一个绿色的房子。加强城市私人住宅的管理,加大对市政设施的投资,改善公共设施的建设,促进城镇的有序发展,改变城市的面貌。最后,农业科技创新,必须加大投入,促进农业科技,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缓解耕地压力。

二、土地合理利用问题

只有城市化的发展,而忽视了合理利用土地将导致资源和环境退化的浪费,保护环境更是保护人们自己,有很多不同的因素,比如说矿产资源以及地理区域的组成以及陆路交通和人口之间都有一个密切的联系。特别是用不合理的土地开发方式,建设混乱,盲目建设,往往导致环境被快速破坏,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而且危害环境,从而导致危害人体,工业园区以及乡镇工业的现代经济发展要严格要求,老城区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建筑面积发展的必然,是城市化发展的经济战略,必要的经济载体,空间活动的经济发展,这需要大量的土地,需要做一个规划合理科学的方案。不合理利用土地,将导致土地资源的流失,导致了大量的建设用地浪费,土地也是一种商品更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国的城市土地一直是行政区划,地区制定制度改革土地使用和开发的实施,支付费用对土地使用以及实施,在实际操作中,主要采取了出售协议等。然而,近年来,许多地区除了经济发展的客观实行,盲目扩大城市面积,以低成本获得了不少土地,以吸引开发人员开发利用出售耕地和管理权,实行免费使用以及类似于这种方式的协议,这样不利于有效利用土地和合理配置,最大的缺点是不利于城市经济建设的发展,破坏力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国家无法从土地收益到最高金额,搞城市建设往往需要花了很多钱。其结果是,政府在城市化的投资上,实际上成为了更大的财务负担。工业园区的发展是盲目的,混乱的,为了获得了大量的耕地,不科学的规划以及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土地收益的回报将是非常有限的,这些都是不成熟的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按国家对土地使用的政策,以及国家在土地上的收益,然后在城市进行土地开发和城市基础设施,这是经常被用来出售的土地拍卖建设。拍卖结束进入市场至少应支付国家政府的投资,改进土地利用制度以及巩固土地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土地规范问题

改革开放这些年来,社会和经济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创造了的充分的土地开发市场,很多单位以及私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国家已经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土地管理机构,大量的法律和土地的规定的出台。为了保护房地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和双方利益的利益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因此,城市土地出让实行招标。条款拍卖已经基本成熟,顺便土地出让金的土地出让逐渐传导模型转让协议,出售拍卖模式。在这种新的模式,土地使用的每种方法应界定适用范围,以获得土地的最大效益。例如,为党和政府及社会公益事业用地要共享,房地产和其他土地利用总体在竞争激烈的拍卖投标工作。根据供应的新途径,城市化进程必须抛弃过去那种方式,获得低质量的扩张,必须批要依靠准轧稳的方法才能进步,科学规划的前提下,先建一个指定的时间框架作为城市发展的规范。如道路和公共建筑,然后逐渐为社会开始使用土地招标拍卖下一步的发展筹集更多的资金。

四、结语

最后,地方政府的作用要不断的被强调,对城市的规划一定要制定具有前瞻性、科学性的方案,同时必须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实行。再一个,通过国家的相关政策对土地进行科学有效的宏观调控。最后,对土地市场的管理一定要严格,建设一个公平公正良性循环的市场。

参考文献:

[1]牛文元.新型城市化报告2011[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第3篇:耕地劳动实践报告范文

一、20__年全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基本情况

__县__乡位于鲁西平原,北距__县城13公里,南距济宁市30公里,东临旅游胜地____,西接____,人口3.5万人,总面积40.18平方公里,4.1万亩耕地,辖29个行政村。全乡富裕劳动力较多,到20__年末,全乡农村人口35776人,劳动力资源数18364人,从业人数1635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9549人占52,从事二、三产业的8814人,占48。由于“对农村劳动力分流取向研究”课题成果的应用,使20__年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1880人,在外务工人员总数达8960人,其中县外5925人,乡外3035人。外出务工人员人均月收入760元左右,全乡新增劳务收入1050万元,全年劳务总收入达6800万元。全均人均1900元。

二、劳动力转移的组织情况

我乡在应用该课题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实践中,乡党委、政府和劳动保障所的领导对该项工作十分重视,制订了行之有效的政策性措施。为了切实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我乡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强化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扩大劳务输出规模。乡里成立了以劳动保障所牵头,各村、各有关部门和个人共同配合的劳务输出网络,狠抓了劳务输出。

一是搞好宣传发动,提高农村劳动力对转移就业的思想认识。乡里加大劳务输出宣传力度,乡劳动保障事务所不定期到村上、到集市上开展宣传活动,利用广播、明白纸和外出务工典型人物,宣传外出务工的好处和意义,全年共开展宣传活动20余次,下发明白纸一万多份,在全乡形成了浓厚的氛围。

二是做好摸底排查工作,掌握劳动力的分布状况。劳动保障事务所对各村劳动力登记造册,摸清每个劳动力的年龄、性别、爱好特长、现从事的职业、工作地点等,对新成长起来的劳动力及时注册。同时,积极与用工单位和上级劳动部门联系,收集用工信息,及时宣传,将用工信息及时传递到各村各户,从而为劳务输出工作奠定基础。

三是依托劳务输出中心,组织农村[文秘站-www,,找范文请到文秘站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20__年全乡有组织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066人,通过熟人介绍自发转移出去的人数明显下降,20__年为760人。

2、大力发展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就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1)加快小城乡建设,全面落实鼓励支持、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认真贯彻国家关于发展第三产业和服务业的政策措施,利用本乡优势,广开就业门路,推动第三产业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20__年全乡第三产业新增个体户400多家,从业人员达到2700多人,农民收入水平较过去显著提高。

(2)加大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农村科技含量,发展高效农业,鼓励引导农村劳动力围绕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鼓励农村劳动力发展运销、储藏、信息、科技服务等产业,从而扩大就业。20__年全乡新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家,吸纳农村劳动力1000多人,同时带动了广大农村劳动力从事其相关行业。

(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民营经济。以此寻求新的就业增长点,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在本地就业,20__年全乡共引进各类项目12个,吸收农村劳动力1800余人。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运用该课题成果转移农村劳动力,减轻了我乡农村劳动力剩余压力。推动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

1、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为我乡农民增收开辟了一条新渠道。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均耕地逐渐减少,单靠种粮,农民没有太大的增收空间。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和外出务工,已成为当前我乡农民增收的主渠道。20__年,已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年平均收入8000元左右,这是全乡农民人均年收入的两倍多,全乡转移劳动力总收入达到8000万多元。切实起到了“转移一人,脱贫一户,转移百人,致富一村,转移千人,造富一方”的作用。

2、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可观收入,既补充了农业生产的资金缺口,也改善了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同时农村家庭的教育、

卫生、医疗等方面的支出有了保障。多数外出务工人员家庭生活水平明显高于一般家庭。3、社会治安状况得到好转。过去,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得不到及时转移,年轻人长时间没有事做,游手好闲,就会寻衅生事,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通过劳动力就地转移或组织外出务工,不仅增加了他们的收入,也减少了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打架斗殴的少了,盗窃抢劫的少了,我乡全年没有发生大的刑事和治安案件,社会治安形势得到了明显的好转,全区平安建设现场会就在我乡隆重召开,乡政府也被评为平安建设先进乡。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该课题的应用。

4、外出打工农民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人才。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更重要的是,许多外出农民经过多年打工磨练,更新了观念,解放了思想,积累了资本,学到了一技之长。返乡后成了发家致富、振兴当地农村经济的带头人。

第4篇:耕地劳动实践报告范文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对农村改革的不断探索和大胆实践,我县“三农”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牧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农村改革中还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农村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农牧业生产资料区域性配置不平衡。全县农民人均占有耕地6.8亩,最低人均占有耕地仅为2.5亩;土壤质量差,造成单产水平低。农业现代化科技服务体系不完善。科技服务能力弱,科技创新和技术更新能力差,缺乏原动力,科技服务体制不适应现实需求。本地科技队伍老化,知识更新缓慢,外来科技服务更为奇缺,造成科技推广应用水平低下。农牧业科技含量不高、农产品生产的附加值低。农业科技投入总量不足,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力度不够,农牧户向科技要效益的理念不强,农牧产品附加值低,农牧业整体效益较低。农牧业产业化生产难以形成,农牧民难以得到加工流通领域的附加值,农产品初级、精深加工转化增值能力差。农业产业化水平低。龙头企业的拉动作用不大,不能带动大量的农牧民家庭进行规模生产。农副产品加工能力弱,加工企业少,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多年来,我县虽然加大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但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仍然未得到根本解决,农业防灾抗灾的能力非常弱。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认为农业部门要拿出破解的办法,就必须要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农业和农村工作,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牧民增收为核心,以产业化为依托,以科技应用为手段,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把农业增效和农牧民增收作为突破口,抓住重点环节,确保农牧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和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

结构调整也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立足自身优势,抢抓机遇,创新发展思路和理念,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强化规模,集约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首先要稳定自己的支柱产业。大豆是我县农业中得天独厚产业,多年来在农业增效和农牧民中发挥了较大作用,已经形成支柱产业的地位,那么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要进一步做大做强这个产业。大力发展优质高产大豆,使大豆生产向专用大豆方向发展,以大豆产业化示范县项目为载体,坚持走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和科学化管理的路子。

特色种植在我县农业发展中显示出了优势作用,给农牧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今后我们要继续围绕旅游市场需求,在旅游沿线乡村种植特色经济作物,如大棚蔬菜、喀纳斯蜜瓜、甜玉米等作物,逐步扩大种植规模和比重,走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化发展之路;在城镇郊区,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蔬菜,以设施大棚来带动我县的特色种植业。加大力度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依托旅游业,使毛豆、甜玉米和喀纳斯蜜瓜等特色种植规模能有大的发展。设施农业要在管理和运作上下功夫,逐步理顺经营管理体制,加快公司化运作步伐。把设施农业种植作为特色农业的突破口,着力打造农产品出口基地。

二、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使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中转移出来

随着劳务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市场的开放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每年都有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首先抓好劳务输出的组织工作,加强组织引导。要发挥好各类劳务输出中介组织的作用,加大扶持力度,尽可能多地转移劳动力。其次抓好技能培训。通过开展大规模的创业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致富增收能力和转移就业能力,逐步使更多的农牧民由短期打工变为长期就业,真正从土地上走出来。着力抓好贫困牧民劳动力培训。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引导广大牧民树立“一户转一人,富裕一家人”的理念,通过县内吸纳和区外输出,加快牧区劳动力转移步伐,提高牧民整体收入水平。以农牧民增收为目标,积极做好农村非农产业工作,把劳动力转移劳务输出作为农牧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使我县农牧民人均劳务创收占人均增收的三分之一以上。

XX最大的优势就是旅游业,这是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最有利的基础。发展劳务经济,使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中转移出来,就必须打破二元结构格局,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并重的工作原则,在理顺城乡关系的基础上,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和小城镇发展步伐,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

三、大力扶持和培育农业龙头加工企业

农业龙头企业是带基地连农户一个纽带,对于农民来说是一个定心丸的作用。我们一定要加以扶持和支持。一是加强农业龙头企业建设,推广龙头企业带基地、连农户的经营模式,积极争取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的项目资金,加强对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的困难和问题,引导帮助支持协调龙头企业搞好基地建设、产品开发、技术改造、上市融资、市场开拓等,完善利益连结,投资入股合作经营,扩大规模。二是加强市场体系建设,推广市场带基地、扩规模的经营模式,组织龙头企业参加各种形式的企业产品展示订货及经贸洽谈活动,帮助龙头企业搞好产销衔接和市场开拓。三是积极引导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机制、规范管理,搞好推广。四是加大发展农业产业化力度。积极培育和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农业龙头企业技改步伐,实现产品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逐步形成龙头+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以此来促进农牧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五是注重品牌效应。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依托农业龙头企业等市场主体,着力打造富有区域特色的名特优农产品品牌。

四、积极做好农区畜牧业工作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了避免草场过载,造成环境恶化,重点发展农区畜牧业和做好牧民定居,大力发展养牛业。农区畜牧业重点是抓好两个方面工作,第一是品种引进和改良工作,这个问题一直在抓,还需进一步加大力度;第二是科学管理和饲养的问题,这个问题多年来一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优良品种畜有了,但仍然是粗放经营和不科学饲养方法来养畜,以致造成投入和产出不能成正比,未能很好地发挥品种畜的作用,经济效益也未能充分发挥出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领导要高度重视,把科学地管理和饲养工作象抓品种改良和引进一样重视;二是要提高畜牧专业技术人员的自身素质,做好指导和服务工作;三是想方设法转变农牧民粗放养畜的理念。

第5篇:耕地劳动实践报告范文

[关键词]农业劳动力;二元经济;劳动力与资本的替代效应

[中图分类号] F304.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8)10-0073-04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政治经济学分析》(06BJL003)。 劳动力与资本的替代效应是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资源发展经济的一个重要原理。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而百分之七十的人口又集中在农村,这就导致了我国农业产出增长对劳动力的偏好显著,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劳动力替代资本的方式被普遍采用,而这种替代效应也确实在促进农业产出增长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近年来农业产出没有大的突破,进入了一种“瓶颈”状态。2003年粮食产量为43,069.5万吨,相当于18年前的1986年的粮食产量水平;2006年粮食产量为49,747.9万吨,相当于10年前的1996年的粮食产量水平。①本文将以劳动力和资本两种要素的生产函数为基础并引入生产经济区概念对此进行分析。

一、劳动力与资本的替代瓶颈效应[1]

图1中横轴L代表每亩有效劳动力投入量,纵轴k代表人均资本投入量。曲线OE和OF是脊线,在OE之上和OF之下的区域,等产量曲线Q1的Q2的斜率为正值,劳动力与资本缺乏有效的替代,这一区域为生产非经济区;在OE和OF之间的区域,等产量曲线Q1的Q2的斜率为负值,劳动力与资本可以进行有效的替代,这一区域为生产经济区。

以A点为假定参照的起点,由于资本与劳动力共同扩张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就产生了从A到B和从A到C两种不同的扩张路径。

从A到B是在资本扩张的同时,偏重于劳动力扩张,并在B点达到资本与劳动力有效投入的最大均衡产量。这一有效投入是指在劳动力具有相对比较优势而有限资本充分利用前提下,使用最大劳动力投入的组合。在B点,劳动力的边际产量为0(MPL=0);边际技术替代率RTSLk= MPL / MPk= 0/ MPk =0。

从A到C是在劳动扩张的同时,偏重于资本扩张,并在C点达到资本与劳动力有效投入的最大均衡产量。这一有效投入是指在资本具有相对比较优势而有限劳动充分利用前提下,使用最大资本投入的组合。在C点,资本的边际产量为0(MPk=0);边际技术替代率RTSLk= MPL / MPk = MPL / 0=∞。

对于进一步的农业产出增长要求,B点农业区资本短缺而劳动力过剩,如果进一步单纯扩大劳动力投入,就会产生如B'点的农业产出下降的结果。同样C点农业区资本过剩而劳动力短缺,如果进一步单纯扩大资本投入,如C'点,也会使农业产出下降。在这两种情况下,劳动力与资本缺乏有效的替代,因而使农业产出处于一种瓶颈状态。

二、劳动力与资本替代瓶颈形成过程的现实考察

我国农村经济改革初期,政府较大幅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改善了过去片面发展重工业而人为压低农产品价格的局面,农业收入大幅增加,而此时农村的非农产业发展刚刚起步,收益优势不明显。农村中有效劳动力投入增大,农业资本投入也不断增加,二者共同扩张促进了农业产出的增长。这一阶段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初期的普遍现象。在图1中,这一初期扩张过程表现为偏重劳动力投入,但两者比例的差别不是很大。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鲜明的资源偏重差异性,因此产生了两种不同的产出扩张过程。

(一)从A到C的农业产出扩张过程

我国一些地区农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人均农业自然资源缺乏。受这一条件的限制,农民人均收入难以大幅度提高,经济的快速发展只有转向依靠非农业产业。而这些地区经济发展传统上一直以发达的农业和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发展有限,因此,这些地区具有“弱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在表1与表2中排名靠前的省份基本上都具有这一特征。这一特征为非农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一方面发达的农业为轻工业提供丰富的原材料;另一方面轻工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起到积极作用。因此,非农产业在这些区域的农村有了迅猛的发展,非农产业的经济收益的增长速度明显超过了农业,投入农业中的劳动力的机会成本也随之增大。根据劳动力追逐高工资原理,农业劳动力会流向非农产业,农业中劳动力投入会因此而减少。但由于初期“离土不离乡”等政策的限制,农业依然是农民的一项主要收入来源。而农业生产中不断减少的农业劳动力投入则主要依靠“以商补农”,即通过扩大农业资本投入来弥补,以促进农业产出的增长。

1992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后,各种限制人口流动的政策开始松动,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农业人口流动的范围,增加了非农产业的就业机会,投入农业中的劳动力的机会成本进一步显著增大。因此,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人数越来越多(见表1)。当非农产业收入越来越多地成为农村家庭主要收入来源,而土地经营收入比例逐渐下降(见表2),就会使得,一是青壮年男性劳动力大多从事非农产业。现有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大多为妇女儿童和老人,这一群体常被戏称为“386199”部队。2002年调查农户劳动力平均农业劳动时间为6.70个月,而女性劳动力平均农业劳动时间为7.11个月,②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农村妇女已成为农业劳动的主力。素质较高的青壮年男性劳动力的过度流出导致了农业发展的高素质劳动力资源需求缺乏,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同时,其也是造成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急剧减少的重要原因,甚至产生了农业劳动力短缺问题。③二是农户对土地实行粗放是耕作和掠夺性经营,甚至部分或全部弃耕。④而与此同时,原本投入到农业中的生产资源也会随之荒废。我国属于农业自然资源短缺的发展中国家,人均耕地、水资源和林地面积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1/3和18%。耕地资源不能有效的利用对我国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浪费。这样,尽管在农村中,农民收入增加而农业却出现了萎缩。[2]

资料来源:根据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得出。

(二)从A到B的农业产出扩张过程

我国还有一些地区农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人均农业自然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收益较高,但农业生产方式比较传统。而这些地区又往往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因此形成了以落后的农业和重工业为主的“强二元经济结构”,在表1与表2中排名靠后的省份基本上都具有这一特征。重工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而更多集中在人口密集的中心城市,很难实现农业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在原有薄弱的轻工业基础上,建立新的轻工产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在国家财政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和农民自身投入又不足,很难形成规模型的轻工产业群。因而这些地区的非农产业发展不充分,相对于“弱二元经济结构”地区而言,农业与非农业利益差产生的投入农业的劳动力机会成本不大(见表2),从而不足以促进劳动力的规模性流动,只是有限的转移(见表1)。而这些地区农业资本自身形成不足,地方政府和国家农业资金投入不多,因此在有限的农业资本供给下,只有通过扩大相对富足的劳动力投入,进行精耕细作以促进农业产业的增长,而一旦劳动力供给饱和,农业产出增长就会受到限制。

(三)结 论

农业劳动力转移植根于农业与工业发展不均衡的二元经济结构。这一特点使我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农业人口向工业流动上,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国自身区域间农业发展的差异性也逐渐显露出来,因此以均质二元经济为基础的发展政策也产生了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可以根据我国区域间二元经济发展存在的差异性,通过农业劳动力在区域农业间互补性流动促进农业产出增长,来为我国解决二元经济问题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三、对策探讨

尽管我国一些地区出现了农业资本过剩现象,但这只是相对的,在总体上农业资本仍然是短缺的,而且农业资本以耕地等固定资产为主,其流动性较差。相比之下农业劳动力过剩是绝对的,丰富的农业劳动力资源仍然是我国的比较优势,农业劳动力流动在我国已经形成先导和后发趋势。并且农业劳动力在区域农业间流动,可以延续发挥农业技能,一般不用特别培训,这可以减少人力资本投资支出,降低转移成本。因此,有效地引导农业劳动力在区域农业间互补性流动应是我们对策关注的中心之一。

农业劳动力流动具有自发性,但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自主就业的表现,我们必须尊重这种权利,不能横加限制。但针对一些地区农业劳动力相对过多流出问题,国家应积极引导新的农业劳动力流入,并且促进土地产权顺畅流转与新流入的农业劳动力有效结合起来。具体措施是:

1.改革土地制度,促进土地经营权的自主流转,使新进入的劳动力有合法的土地经营权和扩大土地经营规模的可能

第一,保持现有的基本土地制度不变⑤,除国家征地外,农村土地不得用于非农用途⑥,对于放弃农村户籍进入城市定居的农民,其土地应由相应的村委会收回。第二,对于暂时进入城市谋生的农民,就要相应地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具体措施:一是制定相关法规,依法保障农民应有的土地权利,杜绝侵害农民合法权益行为的发生;二是稳定土地承包制,只有确立土地承包权的长期化和固定化才会有农地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合理流转;三是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必须考虑客观条件,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在承包期内,农户对承包的土地有自主的使用权、收益权和流转权,有权依法自主决定承包土地是否流转和流转的形式。土地流转的转包费、转让费、租金等收益应由流转双方协商确定,可采取多样化的收益分配方式。四是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由土地行政管理机关负责管理,积极做好土地流转信息收集、登记工作,及时信息,搞好土地招商,促进农村土地资源合理流动和高效配置。[3]第三,对耕地的占用要严格审批,要严格遵循审批制度和程序,不得随意占用农民耕地和基本农田。对于因征地而失地农民,要依法合理确定征地补偿标准,拓宽安置渠道。

2.增强农业劳动力信息反馈的灵敏度,建立健全农业就业服务体系

一般劳动力市场只关注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的信息,而对农业自身劳动力供求缺乏有效的反馈,而常常被忽略。农业产出作为一项生产活动对于劳动力的供求同样也离不开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反馈,因此,第一,政府要加强信息服务工作。省、市各有关部门要收集农业生产的劳务市场的各种供求信息,及时向各种中介机构及劳动力聚集地,要建立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和宏观决策系统。第二,要建立健全农业生产的劳务输出中介机构,引导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中介机构不仅要提供基本的农业生产的劳务介绍服务,还要提供指导、培训,代办社会保险以及开发公益岗位。尤其要建立地区间劳务协作交流机制,开展多种劳务交流活动,要定期交流地区间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信息。第三,要推进劳务输出的产业化建设,探索建立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的劳务输出模式,通过建立以培训机构为输入系统、介绍机构为输出系统的联合运作方式,扩大劳务输出的规模,提高劳务输出的质量。[4]

3.保护新流入劳动力的合法权益,限制歧视性待遇

第一,严格执法,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建立规范的劳动关系。第二,保障新流入的劳动力成为流入地的重要组成群体,应该将其社会保障、义务教育、住房和医疗等需求纳入流入地公共服务的范畴。

本文以我国国内区域农业间劳动力转移为例,实践中还可以促进农业劳动力在在全球范围内的农业生产间转移。

[注 释]

①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7)》,第478页。

②资料来源:莫荣. 2003―2004年:中国就业报告[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③2007年5月13日中国社科院报告认为,我国目前40岁以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绝对数量只有5212万,我国的劳动力供给结构,已经从劳动力过剩向劳动力供给平衡乃至短缺转变。由此而带来的影响是,我国城乡将普遍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但这种劳动力短缺在区域间分布也是不均衡的,一些农业区域所能提供的农业劳动力必然不足,而另一些还会存在过剩的农业劳动力。

④这也成为许多农业土地非农化的借口。最近我国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如猪肉、鸡蛋价格上涨,无不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息息相关,必须保障农用耕地不被侵蚀。

⑤当前存在将目前的集体所有土地改变为国有土地的观点,其实不可取。一旦转变为国有土地,承包权也必然转变为全体国民拥有,如果只承包给农村居民则缺乏法理上的依据。

⑥土地制度改革给予农民土地流转的权利并不意味着其可以将土地作任何用途的处置,对于其非农用途必须严格限制。

[参考文献]

[1]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02-103.

[2]刘志澄.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J].农业经济问题,2007,(2):4-7.

[3][美]费景汉,拉尼斯.劳动剩余经济的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4]吴爱华,赵 芳.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户籍制度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39-541.

[5]盛泽中,韩东娥.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探析――以山西为例[J].经济问题,2006,(2):45-47.

The Research on Farm Labor Force’s Complementary Flow among Regional Agricultures――The Substituting Effect of Work Force and Capital on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Zhou Jian

(Liaoning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36,China)

第6篇:耕地劳动实践报告范文

按照社会系统理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一个整体,也就是一个由四块板子构成的完整的“木桶”。在这个整体中,农业、工业的现代化,为科学技术和国防的发展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而经济的发展又需要强大的国防力量来保卫。科学技术又是实现农业、工业和国防现代化的关键。显而易见,只有将四个方面紧密结合起来,协调一致,同步发展,才能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体发展,任何一方面或一要素的滞后或短缺都会给整体造成影响。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应探索建立符合国情的协作系统、正负反馈机制和现代化模式。

农业现代化之所以成为“短板”,除了上述我国现代化整体发展程度不高,也就是受所有木板的长度不够长的制约外,主要是农业现代化基本要素自身长少短多。据《中国现代化报告》(2012)披露的数据:1980年中国综合农业现代化指数为29%, 1990年为33%, 2000年为31%, 2005年为32%, 2008年为38%。如果按2000年到2008年年平均增长1个百分点计算,则到2015年可达到1500。这也就是说,我国距农业现代化还有一大半路程要走。

(一)“手短”: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落后

一定的工具和相应的技术,是农业生产、加工、存储、运输、销售的基本手段,它像一个人的手一样不可或缺。众所周知,从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即生存农业阶段、混合农业阶段和市场农业阶段。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农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到目前为止,农业三个阶段的特征并存,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地区还处在生存农业阶段。一些地方尤其是大部分高原地区、山区和丘陵、沙漠地区的农村,农民仍利用简单甚至简陋的生产工具,只从事一两种农业生产,生产的目的是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生产的产出量和劳动生产率低下,土地和劳动是主要的生产要素投入,资本投入极少。即使已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良种、农药、化肥、地膜等有效适用技术,也因受人的文化素质、知识水平以及产品质量、价格或供给不足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其应用规模、程度和效益非常有限。生态环境的严酷,技术及其应用上的局限,加上农业的生物特性,使农民对自然环境的变化基本上无能为力,对生产中的不确定因素、自然灾害及其他风险难以应对。在这种条件下,农民要么无能力要么不愿冒风险采用先进技术和改变生产结构,只能以维持生存的最大需求为生产目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延续着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承袭着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模式。

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研究与实证分析》研究报告提供的信息,在本世纪初的2001年,中国农业现代化实现程度为31.7%,目标值尚未完成1/3。在农业生产手段方面,指数为20.36%,刚完成了1/5的路程。在6个分项指数的测算中,农业科技化水平为5.们%,电气化水平为6.99%,信息化水平为20.66%,机械化、水利化和良种化水平分别为30.29 %、22.57%和37.98%,其实现程度均未过半。

(二)“腿短”:农业生产条件差和生产能力不足

农业生产条件和产出能力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也是农业发展的“劲腿”。我国2/3的耕地在山区和半山区,高山、沟壑和梁命切割造成了地理封闭、交通不变和国土整治困难,水利、电信建设投资高,增大了农业生产运营成本和对外交流交往的难度,也减弱了技术要素输入、生产要素流动的速度和规模。市场对产业的媒介拉动功能受阻,使改变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和提高农业产出能力的努力受到很大限制。

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农业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的流动以及城市市场对农业生产要素的拉动,是农业发展及其现代化的又一条“劲腿”。但由于特定的自然环境、地理屏障封闭和一些制度缺陷,农业劳动力流动仍呈现出分散性、不稳定性和低文化技术的特点,这不仅给城市化带来许多丞待解决的问题,而且给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造成新的困难。尤其是农业发展所高度依赖的市场环境,在国家宏观市场经济大背景和其他因素的制约下,仍然呈现出狭小地域性、零碎性和应时性特征。在这种发育极其缓慢、功能弱小不全的市场环境下,不仅农业发展所付出的“市场成本”极其昂贵,而且也影响着农村社会的信息沟通、文化传播、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发育和成长。再加之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太低,大多数农民仍然以个体身份和角色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博弈、应变和自救能力不强,常常成为市场竞争的弱势群体而受到伤害。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本世纪初的2001年,农业生产条件指数为52.83%,距目标值刚刚过半。从构成农业生产条件的生个二级指数来看,市场环境指数实现程度刚超过50%,农作物生长环境指数在50%以下。农业产出能力很弱,离目标值还有叮5的路程要走。从构成农业产出能力的生个指标看,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实现程度不足1/3,劳均农业产出能力和农业供养能力的实现程度均不足1/5。据《中国现代化报告2012)), 2008年的劳动生产率,法国和日本是中国的100倍,美国和加拿大是中国的90倍,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意大利是中国的50多倍。

(三)“身短”:农业资源I乏和人的素质低下

第7篇:耕地劳动实践报告范文

关键词 垛田农业;问题;对策;江苏兴化;缸顾乡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7-0081-01

江苏省兴化市缸顾乡东旺村耕地以独特的岛状垛田为主,其垛田原为先民在沼泽稍高之处垒土成垛所形成的垛岸,状态各异,大小不等,四周环水,各不相连。由于土质疏松、养分丰富,加上光照足、通风好、易浇灌、耕作方便,使得生产的蔬菜品质优、产量高。其生产的芋头成为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美食文化。在千百年来的种植实践中,人们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形成了特有的耕作方式,产生了特有的农业文化,兴化市缸顾乡东旺村已成为全球四大花海之一,成为全国著名的油菜花风景旅游村,成为江苏省最有魅力休闲乡村[1]。2013年5月兴化市垛田传统农业系统被农业部确立为“全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缸顾乡东旺村垛田列为其中,为开发乡村旅游业、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发挥了更大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生产要素的不断变化,垛田农业种植也出现了许多突出问题。为此,笔者就垛田农业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和研究,现将基本情况介绍如下。

1 垛田农业生产的基本情况

1.1 农业人口与比例

缸顾乡东旺村有32个村民小组,耕地总面积308.93 hm2,总人口4 345人,人均耕地0.07 hm2;从事农业人口720人,占总人口的16.6%,其中女性489人,占从事农业人员的67.9%,全村农业收入7 801.75万元。

1.2 种植品种与模式

主要是油、蔬两大类,近年来作物品种逐步多样化,棉花、玉米、大豆面积有所增大。一般茬口模式是油菜―芋头,油菜―生姜,油菜―瓜类,油菜―棉花或玉米,多年生作物有韭菜等,其他零星种植各类蔬菜,如葱、蒜、辣椒、生姜、莴苣、茼蒿、架豇、药芹、菠菜、萝卜、蚕豆、豌豆、扁豆、洋葱、番茄、包菜、马铃薯、芫荽、刀豆、花菜、黄芽菜、大头菜、雪里蕻等。

1.3 耕作方式与改革

蔬菜大部分采用自留种方式,特别是芋头至今保留“窖藏法”留种的传统方式。20世纪80年代主要是精耕细作,精心育苗,疏密相宜,浇足水,勤施农家肥。芋头、生姜等作物通常采用挖塘施基肥、播栽种苗等方式。播栽后的田间管理,主要是每天浇水,每隔一段时间铺水草、施农杂肥。浇水的工具是“戽水瓢”,这种浇水工具的优点是相对轻便,利用杠杆原理能将水浇得远、洒得匀。到90年代逐渐改为机械浇灌,铺水草改为铺小麦和油菜秸秆。以前油菜、韭菜冬季采用封河泥防寒,现在还有部分韭菜罱泥封面防冻,而油菜生产基本上不再使用此方法。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劳力减少,劳动力逐步趋于老年化,种田后继无人。据调查,目前从事种植的农民平均年龄为56.3岁,人均种植面积0.43 hm2,田间管理方面,在没有机械作业的情况下,一个人要完成播种和收获的全部工作量十分艰难,同时种田的比较效益也不高,摆在面前的问题是田由谁来种的问题。二是布局杂乱,没有系统规划。各家各户安排生产布局不合理,品种杂乱,插花式种植,一家一户的田块分散,各处垛田面积偏小,相距较远,劳作浪费时间。三是河沟土壤生产环境恶化。部分小河沟由于常年没有罱泥,垛田岸土坍塌以及秸秆禁烧造成的乱抛,导致了许多河沟不畅,杂草丛生,淤塞严重。有机肥投入减少,化学肥料和农药等投入品逐年加重,导致了土壤与农产品质量下降[2-3]。四是连年重茬,连作障碍严重。垛田露地种植,从调查情况看,种植芋头、西瓜、韭菜等作物经济效益较高,但长年种植导致了土壤病菌残留、重茬病害逐年加重,造成产量下降,连作障碍问题十分突出。

3 对策

制定出一套全面系统的垛田农业生态系统的保护规划,将垛田传统农业系统保护与现代农业发展相结合,重点做好以下方面。

3.1 大力发展适度规模垛田农业经营

在不破坏原有休闲农业布局的基础上,鼓励当地或外地能人或种田能手投资垛田农业经营,政府加大发展适度规模垛田农业经营的力度,提供帮助协调流转土地、银行贷款、资金补贴等一系列政策支持。通过大力发展适度规模垛田农业经营,提高种植垛田的效益,解决种田后继无人的问题。

3.2 进行全面的垛田整修

针对沟系淤塞不通、水浑草多的问题,由政府出面利用农村环境整治“三清”项目资金,或由政府拿出专用单项开发资金,或由垛田种植大户出资组织专业队伍,动用疏浚机械,对垛田的河沟进行一次全面的疏浚与整修,方便生产,让沟变宽、河变深、水变清,景色更加迷人。

3.3 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

研发适用于垛田种植的农作物新品种、农业新技术,走(下转第83页)

(上接第81页)

“基地化”发展道路,统一布局,合理种植观光植物、旅游土特产品植物,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争取现代农业项目及休闲农业项目,补贴农民种植规划蔬菜品种。同时解决垛田蔬菜生产过程中连作障碍等问题,特别是选择种植优质、抗病的多年生作物,尽量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种植效益。

3.4 推广适宜垛田操作的新农机

只有推广新机械,才能把农民从繁重的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重点研究推广轻便易用的油菜播栽收获机械、蔬菜浇灌机械等。鼓励单位和个人组建农机服务队,为农民油菜播栽、浇灌、收获等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3.5 引导树立“绿色蔬菜”的理念

通过技术培训、宣传,引导农民从留种、播种栽植、田间管理等各个环节,规范生产操作程序,尽量少用化肥,多用河泥、水草、猪粪、商品有机肥等;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推广施用生物农药,减少农药残留。指导农民科学安排茬口轮作方式,防止连作障碍,调节土壤生息,以提升蔬菜品质和档次,确保食品安全,同时提高种植效益[4-5]。

3.6 保留一些特有的传统方式

结合旅游开发,通过土地流转建立农耕文化展示区,充分展示传统的耕作方式,让城市人在休闲观光的同时,能够体验到耕作、除草、施肥、采摘等传统的劳动生活。促进旅游休闲农业的发展。

4 参考文献

[1] 蒋步银.江苏省兴化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报告[J].中国乡镇企业,2013(9):24-28.

[2] 张建.盱眙休闲农业芳香四溢[J].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业,2010(11):48-49.

[3] 卜祥.休闲农业:变资源为资本[J].农经,2009(11):65-67.

第8篇:耕地劳动实践报告范文

我国的农业安全,是指采取有效的国家行动,避免内部和外在因素的变化危及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产业地位,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决定了农业安全对于国家经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农业关系到21世纪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其一,粮食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我国人口规模巨大,粮食产业是关系到21世纪国计民生的战略性产业。由于人口增长、收入水平提高以及农村城市化加速,我国未来的粮食需求将持续增长。粮食需求的大国效应决定了21世纪粮食产业在我国农业和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将进一步强化。其二,农业是容纳劳动力最多的产业。我国农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目前为50%。其三,农民是一个巨大的消费群体。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量每天为49.6亿元,占我国居民每天消费量的46%。我国粮食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以及农业与国民经济的密切联系,决定了我国农业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基础,农业不安全,必然危及国民经济的安全,国家经济安全必须确保农业安全。

二、21世纪我国农业安全面临的挑战

农业安全和其他产业的安全一样,整体上必然处于四种状态,安全、潜在非安全、显在非安全、危机。(注:雷家@①sù国家经济安全导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4.雷家@①sù教授提出一国经济从整体上可划分为安全、潜在非安全、显在非安全、危机四种状态,本文认为,农业产业的安全也可以分为这四种状态。)展望21世纪,由于影响我国农业安全的内部因素和我国农业发展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我国农业安全呈现出从潜在非安全向显在非安全乃至危机演化的态势。

(一)我国农业安全的内忧

1.农业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我国农业资源的非持续利用、农村环境质量下降、生态恶化加剧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部分地区农业资源和生态破坏的程度还在加剧。我国耕地、草地、渔业资源以及林地资源的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较大差距。据200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国缺钾耕地面积已占耕地总面积的56%。约50%以上的耕地微量元素缺乏,70~80%的耕地养分不足,20~30%的耕地氮养分过量。由于有机肥投入不足,化肥使用不平衡,造成耕地土壤退化,耕层变浅,耕性变差,保水肥能力下降。全国90%草地不同程度地退化,中度退化以上的草地面积已达半数。主要河流有机质污染普遍,水源污染日益突出,主要湖泊富营养化严重。我国林地资源的丧失极为严重。农药和化肥的用量增加已经对农村环境形成了危害,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的集约化发展所造成的新污染日益增加。2000年,国家环保总局对23个省(区、市)的不完全统计,共发生农业环境污染事故891起,污染农田4万公顷,造成农畜产品损失2489万公斤,直接经济损失达2.2亿元。资源退化和农村环境质量的下降使得资源和环境对我国21世纪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约束进一步趋紧。

2.粮食生产基本生产要素的供给达到危及粮食安全的警戒线。我国的耕地和水资源的供给难以满足粮食生产的持续增长。我国的耕地总量只有世界耕地总量的7%,到2000年底,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为0.101公顷.不足世界人均耕地的一半。近1/3县的人均耕地面积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的警戒线。我国淡水资源总量只有世界淡水资源总量的8%,单位耕地面积占有的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0%,已被联合国列为全世界人均水资源短缺的贫水国之一。(注:李晓西.新世纪我国战略性资源的状况和对策[J].中经网50人论坛.)从现在起到2030年,由于我国的人口每年以1000多万的速度递增,而城市化的加速每年要占用数百万亩耕地。因此,我国人均耕地资源水平突破国际警戒线的状况不仅很难缓解,而且可能进一步发展。尽管1995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持续供过于求的问题,但是,近年来的粮食相对过剩是以生态环境恶化为代价的。从长远看,在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对耕地和水资源的压力有增无减的情况下,如何避免生态进一步恶化,同时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是我国农业安全面临的一个基本挑战。

3.我国农业生产体系不适应21世纪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需求增长。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体系是在追求农产品数量增长的目标下发展起来的。在解决“温饱”问题的经济发展阶段,农业安全的目标是获得足够数量的食物。粮食安全等于农业安全。温饱问题解决后,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我国已进入消费结构升级和追求消费质量的时期。展望21世纪,农业安全不仅要求农业生产足够数量的农产品,还要求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对无污染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将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而成为未来农业生产的主要发展动力。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体系的主要特点是采取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方式,依靠化肥、农药等现代生产要素的投入,获得和保持较高的土地产出水平。化肥、农药以及含激素生长剂虽然保证了农产品的高产,缩短了农产品的生长期,降低了单位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但是,降低了农产品的内在品质,甚至直接危及人体健康。近两年,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危及人民健康的事件屡屡发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围绕增产目标建立起来的农业生产体系,不适应农产品需求从以追求数量为特点的温饱需求向以追求健康和营养为特点的小康需求结构的升级。在温饱问题解决后,如何发展绿色食品生产,满足人民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需求,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生产体系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二)我国农业纳入世界体系的中长期效应:农业依赖性发展和边缘化的风险

加入WTO意味着我国农业通过贸易自由化被纳入世界体系。在加入WTO后的过渡期内,由于我国承诺削减农产品的进口关税并将小麦、玉米和大米的进口配额(合计)从目前的1440万吨增加到2180万吨,我国农产品的进口会明显增加。这无疑会挤占国内农产品的市场,但是,考虑到我国主要农产品生产总量的规模巨大,加上关税配额的限制,我国农产品供求对进出口贸易的依存度在偏低水平上的缓慢提高,不会危及到我国的农业安全。对我国农业安全的威胁来自我国农业纳入世界体系的中长期效应。我国加入WTO后,农业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将促进我国农业按照全球化的机制进行广泛和深刻的变革。从中长期来看,由于我国农业在世界体系中处于相当不利的竞争地位,农业面临依赖性发展和边缘化的风险。我国农业的依赖性发展,指我国农业出口导向的先进部门和地区的发展,由于对国际市场以及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双重依赖,而不能自主发展。我国农业的边缘化,是指我国农业经济的主要构成和大多数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在纳入世界体系的过程中,不能分享全球化的利益,与农业发达国家以及本国繁荣的先进部门和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趋于萧条和衰败的发展态势。

1.我国农业依赖性发展的风险主要来自贸易自由化、国际资本加快进入我国具有发展潜力的农业产业,以及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农业技术上的巨大差距。

未来15-30年,贸易自由化将终结我国农业长期自给自足的形象。在加入WTO的过渡期结束后,我国农产品的出口从土地密集型产品向劳动密集型转变的趋势将得到强化。畜禽、水产品、蔬菜、水果、烟草等具备比较优势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将进一步上升。小麦、玉米、油籽、棉花等土地密集型产品,由于不具备比较优势,在国际市场上的进口份额将进一步增加。贸易自由化将使得我国农业未来的外贸依存度大幅度提高,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化及波动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将随之增加,从而显著增强我国农业发展对国际市场的依赖。

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对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的增长,是农业国际化的一个主要特征。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扩大开放,外资加快了进军我国农业的步伐。目前,我国农业利用外资项目9400多个,协议外资金额180多亿美元。从近年来各地的实践看,对我国农业创汇和农民增收作用最突出的是引进国际资本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跨国公司进入我国后,通过建立农业专业化和标准化生产基地,提供优良农作物和畜禽品种,投资农产品深加工,以及出口市场,使得我国部分沿海和大中城市郊区的农业率先国际化。这些被视为我国农村广大的欠发达地区的学习榜样,率先国际化的地区,具有对国际资本的高度依赖性,从国外新品种的引进、初级农产品的现代加工设备到出口渠道和市场,在农业生产的每一个重要环节,都离不开国际资本。由于在出口市场、基地建设以及加工设备等主要环节依赖跨国公司,我国这些农业先进地区的发展成为由跨国公司主导的依赖性发展。

在技术方面,我国在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和关系到21世纪农业发展命运的前沿农业技术研究和开发领域,都处于总体上落后的地位。在对当代农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若干先进适用技术方面,我国主要农药原药、优质化肥、90%的祖父母代原种鸡靠国外进口,现代化温室大棚依赖荷美法、节水技术依赖以色列。(注:石元春.发展中国农业科技产业[N].人民日报,2001-06-11.)在主导21世纪农业前景的前沿农业技术研究和开发领域,我国与发达国家在以转基因工程技术为代表的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及其产业化方面的差距,是导致我国农业依赖性发展风险的重要因素。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外基因工程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突飞猛进。据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网络资料,目前外国批准商业化应用的各类转基因植物产品已经接近90种,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呈现迅速扩大的态势,从1996年的200万公顷发展至1999年的3990万公顷。我国虽然在转基因技术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已拥有具有不同性状的转基因植物180多个,但进入中试或者大田实验的有15种,目前只有转基因抗虫棉获得了国家基因安全评价的商业化生产许可,基因工程疫苗至今不能生产。近年来,孟山都等一些从事转基因作物研究和开发的跨国公司已开始进军我国市场。由于在研究与开发市场方面存在的巨大差距,我国唯一获得国家基因安全评价的商业化生产许可的转基因抗虫棉,一进入市场就被跨国公司压得抬不起头来。跨国基因种子公司通过注册基因专利,凭借其强大的实力推广转基因农作物,实现种子垄断的案例表明,进入全球化的时代,在世界市场上的技术竞争往往是“胜者通吃”,如果不迅速提高我国农业科技特别是农业高新技术的创新能力和科技产业化的能力,我国农业发展就很难避免由于技术差距而陷入技术依赖的被动处境。

随着我国农业进一步纳入世界体系,与国际市场、国际资本以及国外先进技术的合作将不断加强。面对市场、技术和资本的全球化,倘若没有应有的戒心和警觉,缺乏农业自主发展的谋划,那么,根据全球化的机制,对国际市场、国际资本以及国外先进技术的利用,将使得我国农业扩大开放成为扩展和加深我国农业依赖性发展的过程。

2.我国农业在世界体系中边缘化的风险来自我国农业在世界市场的长期角逐中极为不利的竞争地位以及我国农业保护的低水平。

我国农业在纳入世界体系的进程中极为不利的竞争地位,主要原因是我国在耕地和水资源的人均拥有量、农业劳动生产率以及农业科学研究与开发等方面,与美国等农业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些差距在短期内很难缩小。我国人均可耕地只有美国的15%、澳大利亚的3.6%、加拿大的6.5%、俄罗斯的11.6%,我国的人均淡水资源只有美国的25%、澳大利亚的12.2%、加拿大的2.5%、俄罗斯的7.5%。我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为307美元,相当于美国的0.78%、澳大利亚的1%、俄罗斯的12.4%。我国的人均耕地资源水平虽然与印度(0.17公顷)接近,高于日本(人均0.03公顷)和韩国(人均0.04公顷),但是我国的农业生产率只有印度的75.6%、日本的0.98%、韩国的2.63%。(注:根据以下资料提供的数据计算:世界银行.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与贫困作斗争[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292-295.)我国的农业研究和先进技术与欧美农业发达国家相比较,总体上存在15-20年的差距。我国农业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迄今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鉴于我国推进农村城市化,把农民转化为市民的努力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科技产业化的体制难以在短期内一蹴而就。因而,我国农业在人均资源、农业劳动生产率、以及农业科学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相对劣势,很难在短期内扭转。这就使得我国农业在21世纪农业全球化的进程中处于极为不利的竞争地位。历史表明,民族国家通过相互依存和冲突构建世界经济秩序的过程中,农业全球化的基本机制就是农业发达国家强化对农业欠发达国家的压迫,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使得传统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边缘化乃至不得不退出竞争的过程。从日本等国农业发展的经验看,在农业没有竞争力的情况下,政府对农业强有力的保护是农业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条件。我国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对农业进行保护的能力和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存在很大差距。我国农业在历史长期处于负保护的状态,我国的农产品补贴目前约占农业产值的5%。我国的农业补贴开支大约35亿美元,而美国的农业援助开支达220亿美元。考虑到国家从掠夺农业到保护农业的转变目前还不具备社会和政治基础,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对农业进行保护的能力与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很难缩小。在缺少国家对农业强有力的支持和保护的情况下,作为我国农业主要构成的落后部分,与我国农业先行国际化的现代部分之间的差距势必越来越大,面临在世界体系中边缘化的巨大风险。

三、确保我国21世纪农业安全的战略

鉴于我国的农业安全从潜在不安全向显在不安全乃至危机发展的演化态势,必须采取有效的国家行动,制定面向21世纪的国家农业安全战略。

根据对影响我国农业安全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分析,确保我国21世纪农业安全战略的指导思想是:谋求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避免人口、资源与环境的矛盾尖锐化造成农业不可持续的危机。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谋求农业自主发展,化解我国农业在全球化过程中依赖性发展和边缘化的风险。

1.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加入WTO的机遇,适度增加粮食进口,利用国际资源和市场减轻我国农业资源和环境的压力,配合消费需求的引导和符合我国国情的膳食结构的形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其次,加强对水土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的保护,增加生态环境治理的投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注重继承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农业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维护农业生态系统平衡的方法和经验,借鉴国外发展持续农业的理论和实践,形成有利于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体制和技术支撑体系。

2.推进我国农业创新体系的建设。(1)农业生产体系的创新。尽快制定和实施符合国际规则的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和法律,通过生产体系创新,减少和防范食品污染,促进绿色食品生产的发展,解决农产品生产体系与消费安全的需求脱节的问题。(2)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促进农业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在加强前沿和基础性研究和攻关的同时,积极促进农业科技产业化,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科技企业。通过农业科技体系创新,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农业科技上的差距,实现我国农业技术的跨越发展。(3)农业组织创新。发展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利润合理分配的农业产业化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突破部门和地域的限制,培育一大批能带动农民发展专业化、规模化商品生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第9篇:耕地劳动实践报告范文

城乡二元体制的历史由来及弊端

计划经济体制不同于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二元结构自古就有。

以北宋南宋交替时期为例,当时,华北被金兵攻占,黄河流域的居民南迁,南迁是自由的,并没有城市居民只准迁入南方城市、乡村居民只准迁入南方乡村的限制。又如,清朝中叶以后东北开禁了,山东人移居东北,山东的乡村居民可以在东北的城镇做学徒和店员、务工、开店、办作坊、购房建房,山东的城市居民可以在东北的乡村租地、种地、买地、购房建房;他们在东北城乡之间可以自由迁移,不受户籍限制。

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20世纪50年代前期。然而,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户籍分为城市户籍和农村户籍,城乡二元体制形成了,城乡也就被割裂开来了。从那时开始,城市和农村都成为封闭性的单位,生产要素的流动受到了十分严格的限制。在城乡二元体制下,城市居民和农民的权利是不平等的,机会也是不平等的。在某种意义上,农民处于“二等公民”的位置。

城乡二元体制的确立对计划经济的存在和延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扼要地说,计划经济体制实际上有两大支柱:一是政企不分、产权界限不清晰的国有企业体制;二是城乡分割、限制城乡生产要素流动的城乡二元体制。这两大支柱支撑着整个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转。换言之,限制城乡生产要素的流动,意味着把广大农民束缚在土地上,禁锢在居住地,只有这样,计划经济体制才能巩固,才能运转。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家庭承包制的推行开始的。农村家庭承包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并为乡镇企业的兴起和农业劳动力外出务工创造了条件,在当时,为推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实行农村家庭承包制只是否定了城乡二元体制的一种极端的组织形式(制度),而没有改变城乡二元体制继续存在的事实,城乡依旧隔绝,两种户籍制度仍然并存。而从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的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这显然是非常重要的改革部署,但相对而言,农村的改革却被忽视了。

什么时候又关注农村的进一步改革?什么时候开始对始终未被触动的城乡二元体制进行新一轮的改革?应当说,是在进入21世纪以后。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在这方面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也就是集体林权落实到户,曾被称为“新世纪改革的第一声春雷”,绝无夸张之意,而是符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状况的。

集体林权落实到户,林权证发到林农手中,这就是“土地确权”。从此,林农有了财产权,有了财产性收入,林权可以抵押,林区经济活了,集体林地的面貌变了。这就是改革和发展的动力源泉。

实践给理论界出了一个题目:集体林地可以这样改革,为什么集体农田不能这么做?在广大农村中,林农只是少数,大多数农民是农田的耕种者、生产经营者,在土地确权之后,他们不是同样会迸发出极大的积极性吗?农村面貌的真正变化,不能只靠林农,而必须靠农田的承包户。只有农田承包户都经过土地确权,才能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中国才能成为一个富裕的、强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

土地确权与农民权益

据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调研组在浙江、重庆、河南、山东、四川等省市的调查资料可以看出,农民之所以热烈拥护土地确权工作的开展,首先是认定土地确权之后可以切实维护农民的财产权益。

要知道,在土地集体所有的名义下,农民承包的土地和宅基地以及宅基地上的房屋,不管是祖辈留下的旧房屋,还是近些年来农民自己花钱新建或扩建的房屋,都不被承认是自有的房屋,更不必说自己多年劳动而使土地已经日益肥沃的承包农田了。政府和大企业如果决定占地拆房,农田承包户只得听从安排,让出承包地和宅基地,眼睁睁地看着宅基地上的老房新房一起被拆毁。而农民所得到的补偿费,远远低于市场价格。各地几乎都有农民抗占地、圈地和强拆民居的事件发生。

农民的权益既得不到尊重,更谈不到合理的、充分的补偿。要知道,农民失去土地和房屋,不仅意味着他们失去了生活资料,而且意味着他们失去了赖以取得收入的生产资料和谋生之路。他们得到的不充分的补偿,只够眼下生活所需,以后怎么办?他们连想都不敢想。农民失去了土地和房屋,这正是历朝历代统治当局最担心发生社会动荡的源头,然而这些情况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土地确权对农民权益的保障有意义,从这个角度分析,无论怎样高估都不算过分。

当然,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如机器设备、工具、牲畜、运输车辆等)不同,其他生产资料可以由所有者自由出售,售给需要该种生产资料的人,但土地却不一定能如此出售。这主要是因为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土地供给有限,土地的使用状况受到法律的限制,什么样的土地只能转让给什么样的买主、买主把购入的土地做什么用,都有严格的规定,不得违背。这是土地交易中必须遵守的。

我们在日本考察时,对这种情况做过调研,发现日本对土地的交易有详细的规定,日本的城市居民和企业法人可以租赁农民土地,但不能购买农村的土地,而且租赁的土地不能改变土地的用途,如不能撂荒、不能建房、不能设厂等。如果租赁的土地是粮田,那就只允许继续种粮。违者要追究法律责任,这就是明确的限制。

这种规定在日本专家看来是人人都应遵守的。为什么这样?这是日本地少人多,为维持经济和社会稳定所必需的。

中国目前所进行的土地确权,也以不改变土地使用方向为准则,目的是不让本来有限的耕地和建设用地改作他用。

因此,农村的土地确权对中国农民来说,最重要的是:在保证农业用地(耕地和建设用地)使用方向不变的前提下,使农民的财产权益得到保障,不至于被政府或在政府同意下的企业单位低价圈占土地和拆毁农家住房而得不到合理的补偿。

土地确权后,农民应具有三权三证。三权是:农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农民宅基地的使用权、农民在宅基地之上自建住房的房产权;三证是: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权证、农民宅基地使用权证、农民在宅基地之上自建住房的房产证。农民的三权三证是受到法律保护的。

为什么农民会成为“失地农民”?为什么农民会成为“无业者”?为什么农民会成为无房可住的流浪者或寄人篱下者?这与农民财产权益没有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有关。土地确权后,农民的三权三证得到了保障,任何人或单位都不得随意侵占农民的承包地、宅基地和宅基地上的房屋。

如果要征用农民的土地或拆迁农民的房屋,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事,需要以农民作为一方,政府或政府同意下的企事业单位作为另一方的双方协商,按双方同意的价格成交,以合同为据。这样,农民心里就踏实了,因为他们的权益得到了维护。

土地确权和土地流转

近些年,土地流转已经在中国广大农村逐渐推广,或转包,或租赁,或委托经营,或土地折股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工商企业、农业企业等等。外地务工、开店、开作坊、经营商业活动的农村居民认为,与其让自己的承包土地闲置或由留守农村的老人以低效率方式自耕自收自销,不如进行土地流转,这样可以取得较高的收入。

但据我们在湖北、江苏、山东几省的调研,发现从事土地流转的农户普遍存在一个顾虑,这就是心里不踏实,即久而久之,流转出去的承包地还属不属于自己。他们认为,这些租出去的土地、入了股的土地将来能不能收回自营?如果对方不愿意归还,自己该怎么办?去索取,对方不给,怎么处理?或者,对方不愿归还原来的那块土地,而是归还面积相当但土质较差的另一块土地,又如何对待?诸如此类的问题都令从事土地流转的农民不安。

土地确权以后,农民得到了承包土地的经营权证,他们对可能发生的土地转包、租赁、入股退股纠纷等问题有了底线,即认为土地确权是对自身权益的维护,从而愿意以转包、租赁、入股等形式把土地流转出去。

关键在于:第一,不必担心土地转包、租赁、入股之后会丧失自己的财产权;第二,不必担心土地流转以后自己会得不到应有的收益,如转包费收入、租金收入或股份分红等收益。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即土地确权后农民对土地流转有了信心,于是导致较多的农民愿意把自己承包的土地转包、租赁或折成股份入股而获得议定的收入,从而又会有更多的农民加入土地流转的行列,进一步扩大农业规模经营的队伍。

我们在一些省市调研时还发现,土地确权固然为土地流转创造了使从事土地流转的农业承包户安心、放心的良好条件,但仍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并未因此得到解决,这就是:还需要有完善的土地流转市场与之相配合。

不少地方只有一个为土地流转服务的办公室或信息中心,或为土地流转双方提供信息服务的大厅。有这样的办公室、信息中心或大厅,要比没有这样的设施要好一些。但也应当承认,仅有这样的设施是远远不够的。

要知道,对从事土地流转的供求双方来说,更需要的是一个土地流转市场。土地流转市场不仅能够提供供求信息,而且还给供求双方提供可以成交的机会,并且价格(或土地流转的实际收益)也将在市场竞争中趋向合理,每个当事人(无论是供方还是需方)都有选择的机会,然后再作出决策。这一方面可以促进转包、租赁、入股等土地流转行为规范化,使供求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性尽可能减少;另一方面可以引致更多的潜在的供方和需方摆脱观望状态,进入土地流转行列。从减少土地流转信息不对称性现象这一角度来看,这是效率与公平兼顾的一种做法。

今后在陆续扩大土地确权工作试点范围和推动土地流转工作时,在积极引导土地流转有序和规范化运作方面,有必要培育有关土地流转市场的中介服务组织。需认识到这是一项对以后完善土地流转市场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有了健全的、完善的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体系,可以防止土地流转过程中发生改变土地使用方向,以及防止当事人把承包土地流转给非农业人员从事非农活动的做法。同时,中介服务组织的完善和规范化的运作还有利于减少土地流转过程中的供求纠纷,防止供给方(农业承包户)在土地流转后出现失地、无地现象,或出现得不到应有收入的状况。

此外,还应提及与土地流转工作相配套的农村土地评估体系的建设。要培育一批熟悉农村实际情况又懂得资产评估的专业人员,这样既有助于确保农民的收益,还可以在增强农民信心的基础上促进土地流转的进一步开展。

耕地面积为什么“增加”了

我们在一些土地确权工作已经结束的试点市县进行了调查,发现几乎所有完成了土地确权工作的地方都有耕地面积增加的报告。浙江省嘉兴市的报告中说,土地重新丈量后,耕地面积大约增加了20%;浙江省湖州市和杭州市所汇报的数字与此相近,耕地面积大约也增加了20%。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据我们在嘉兴市的平湖市姚浜村和新埭镇同基层干部、农民座谈后的归纳,土地重新丈量后耕地面积之所以增加,大体上有以下四个原因:

第一,30多年前土地承包开始时,土地质量参差不齐,有“好地”,也有“坏地”,所以承包土地的面积是这样计算的:“好地”一亩算一亩,“坏地”两亩折算一亩,农民同意这样做。经过30多年了,承包土地的农民精心维护自家的承包地,加上水利灌溉设施有很大改进,土地“好”和“坏”的差距缩小了。现在重新丈量土地,一般都是一亩算一亩,农民没有意见,于是耕地面积增加了。

第二,据年长的农民回忆,当初丈量承包土地时,土地都是零碎的小块,田埂纵横,占地很多,所以丈量时都把田埂占地剔除掉。还有,田埂两侧被遮住阳光的地带,也不包括在耕地之内,当时农民都认为这种剔除是合情合理的。过了30年,农村的情况变了,农民普遍使用拖拉机耕地,有些农民还用插秧机插秧,田埂被拆掉,小块土地连成大片。重新丈量土地时,耕地面积当然会增多。

第三,以前农村田边地头,常有一些荒地、水草丛生的低洼地未被利用,经过30年,田边地头能利用的田地都利用了,于是在重新丈量时,耕地面积也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