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经济资源的基本特征范文

社会经济资源的基本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经济资源的基本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会经济资源的基本特征

第1篇:社会经济资源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可持续利用

Abstract: Water is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sustain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resource, but the nature of the water resources are limited, as population growth,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growing demand for water resources, water shortage and water pollution problem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seriously plaguing mankind's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nservation-oriented society to provide a reference.

Keywords: Water; management; sustainable use

1.水资源管理

水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维持着经济生产能力、人类生活和全球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完整,有效进行水资源管理可以保证人类的长治久安,使人民免于饥饿、减少疾病和自然灾害[1]。由于水资源开发不断增加,水管理的重心逐渐从开发新的水源转为更有效、更合理地利用现有水源,用水需求管理也逐渐成为水资源管理的一项新内容,尤其是在缺水地区。

水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生态和精神价值,必须很好地在政策中得到体现。由于水资源具有有限性和脆弱性,因此,需要共同保护,并有明确的分配法规,即优先保证人类的基本需求、保护环境和其他所有经济性用水。政府应在考虑个人和集体用水利益的前提下保护和分配水资源,建立水法、水资源保护合理条款,这为建设节水型社会提供了法律保障。

水管理有许多方法,如运用法规、经济手段和其他鼓励措施促进各部门更有效地可持续性用水,保护生态系统。污染水源者必须得到严惩,赔偿所造成的损失。商业用途用水者可以为综合有效用水的管理提供捐助,也可以采用各种志愿协议的形式,促进受益者积极参与有关行动[2]。

水管理需要解决政府各部门之间如农业、环保、供水和卫生设施、工业、能源、交通及其他部门分散的用水和水管理局面,防止水资源过度开采和污染,预防和减轻因气候变化和水土管理不善造成的洪涝和旱灾所带来的影响。

2.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1)合理利用公共基金。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有很大关系。发展中国家几乎所有水部门都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如水工程系统的初始投资或后期偿还、设备运行费用和折旧等。公共基金通常是水部门的主要资金来源,应由政府谨慎投资,以提高水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水部门要把所有公共资金用于投资、运行、维护和折旧,只有当牺牲其他所有部门(健康、教育、交通、研究、农业等)的利益,优先提供给水部门时才有可能,这有利于政府集中资金直接用于减少贫困和向未获供水者供水的水基础设施建设。

(2)加强培训与教育。成功的水管理需要有受过良好培养和具有实践经验的人员,他们可以在水行业的各个领域卓有成效地工作。完善的水管理还需要每一个人熟悉水的知识,因为每一个人都使用水并且有可能对水的有效管理做出贡献,对人进行有关水的教育是一个很有希望的起点。非常有必要在学校中(也可以在公众中)开展一些有意识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达到教育年轻人的目的。

(3)发挥公共和私营组织的作用。任何国家都会有许多组织涉及水管理,包括公共机构、研究和培训机构、公共和私人水服务组织和各种形式的非政府组织。只有通过这样的组织,人们才能利用他们的才能、知识和改善水管理的经验[3]。随着人们对水管理的认识的变化以及综合水管理的实现,许多组织需要进行相应改革。水资料的管理对综合水管理非常重要,需要增加资料的传送和共享。对水的研究重点是提高用水效率,研究和创新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如合用较少的水为人类获得同样或更多的效益。

(4)水技术推广。综合水管理要求用新的观点审视水利用技术,除那些加强供水的技术如脱盐、筑坝或长距离管道工程外,还需要进一步调查低成本使用技术,这对提高用水效率有积极作用。目前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的水管理经验,包括节水技术、重复循环、废水处理、重复利用和分离不同质量的水等,需要找到将这些创新技术推广到城市的供水和废水系统以及推广到农业的方法和途径,以利于降低成本和节约资源。

(5)水管理的多方参与。新时期需要人们聚在一起共同考虑解决水危机问题,其中包括从最高政府到普通个人的所有阶层,动员全社会重视和关注水资源管理工作,这里包括多种组织形式的水资源管理。一是非政府组织管理。水的受益者参与研究水战略和政策目前已被认为是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的基本前提。大的社区组织,如流域和用水户联合会、水社区组织等,通过正式的管理机制和明确的管理态度,分担有关责任,参与水的管理[4]。在做出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决策时听取广大公众的意见,专业组织和科学组织也可以起到重要作用。二是私营部门管理。对于私营部门是否应该在水服务管理中发挥较大的作用,曾有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私营部门采取怎样的形式参与水管理。为了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私营部门,不论是国际公司,还是小地方服务公司,都必须改变它们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因为水是生命,所以成为水管理中的一方也意味着必须承认应履行的相关责任以及履行社会、环境和道德上的义务。用水户、非政府组织和政府机构的联合运行以及接受新型的合作伙伴,各方都和谐地进行商业活动的环境就会出现,以便减小在有些问题上的分歧。三是国际组织管理。国际组织的一个重要作用是促进国际间、地区间和国家间水政策的研究与实施。国际组织通过直接的技术或能力提供支持。国际组织可以为政府间的谈判过程提供进一步的帮助,并促进这种谈判过程中的透明度和多方的参与。国际上通过的原则是支持国家政策的研究,这样有助于政府建立和执行有力的规定、经济手段和机制。国际组织的另一个作用是通过工程、项目的实施和透明的评价,促进与水管理有关的国际机构和其他重要团体的合作和联系。这项活动的另一方面是对通过的双边、地区和全球性协议(包括联合国公约,如儿童权利、沙漠化、生物多样化、气候、国际水体的非航运用途)的批准实施加强国际支持。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还可能有助于研究开发一些好的方法,来促进国际水体效益和边界水体开发机会的共享,这对于地区开发和安全是一个重要的刺激因素。因为参与者较多,合作至关重要,联合国在建立新的全球水网络的合作伙伴中负有重要责任,它可以使水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并保证每个人为水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做出建设性贡献。

3.把握水资源的基本特征,实现水资源的科学配置

资源的配置方式要考虑资源自身的特点。一般性的生产要素资源,往往通过市场机制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属于自然资源中的生态资源,与生态系统与荣共荣,与损俱损。水资源又是战略性的经济资源,与人民生活、经济生产息息相关。对这样的资源进行配置,应该首先了解我国水资源的基本特征,具体体现在它的自然特征和经济社会特征。

从自然特征上讲,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以流域为基本单元。无论是地表水还是地下水,均以流域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为依托,形成自然水系。如果不是人为的调水,流域之间的水资源是独立的。二是时空分布不均匀。如果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在时空上均匀分布,水资源可以满足人类的全部需求。但是水资源时空分布是不均匀的,这就造成了世界上有的地方、有的时间出现水资源短缺和洪水问题,同时也增加了资源配置的成本。我国的水资源时空分布尤其不均匀,这是我国洪涝灾害严重、水资源短缺和水生态环境易遭破坏的主要自然原因。

从经济特征上讲,水资源除了反映出一般的生产要素资源的经济特征外,又反映出以下特有的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水资源是公益性突出的经济资源。水资源不仅要与其他生产要素合理配置,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更要首先从量与质上满足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保障社会稳定,尤其是大型城市在特枯年份的供水保障,同时政府对农业、公益环境等行业用水还要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和减少市场竞争对其产生的破坏作用。二是水资源是与生态系统关系密切的经济资源。与人力、资金、技术和信息等经济资源不同,甚至与矿产等自然资源不同,水与生态系统密切相关。没有任何一种资源像水那样处于生态系统与人类经济活动之间的激烈竞争之中,而截止到目前,生态系统往往是竞争中的失败者。此外,水资源还是极易受到破坏的经济资源,几乎各种行业的经济活动,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对水体造成污染,从而加大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成本。因此,满足维系生态平衡对水的基本需求,要防止经济竞争中对水资源的无序开发利用;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要更注重对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三是水资源是各类经济社会活动中基础性的要素资源,并且是难以替代的要素资源。对能源的依赖可以是多样的,比如石油、煤炭、水电、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源等,可以相互替代,缓解竞争的紧张局面。但对水资源的依赖往往是惟一的,我们可以节水,但是不能不用水。因此,水资源这种不可替代的特征加上区域的经济发展对流域水资源的依赖关系,往往是造成国与国、区域与区域对公共河流水资源的争夺非常激烈的主要原因。因此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变得尤其重要。

参考文献

[1] 刘莉、张伟利.农业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创新管理机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4):237.

[2] 丁东华.陕西水资源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陕西水利,2009(6):7-9.

[3] 李遵栋、高磊、高瑞峰.黄河河口水资源管理现状、问题及建议[J].山东水利,2009(1):96-98.

第2篇:社会经济资源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资产属性;计量模式;关系

1资产的定义及属性

资产的概念是会计学最重要的概念,现行的准则定义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它具有以下特征:(1)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2)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3)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资产的定义主要有四种观点。

1.1未消逝成本观

未消逝成本观是对资产性质的早期描述。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佩顿和利特尔顿在《公司会计准则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corporate standard)(1940)中明确提出了未消逝成本观。他们认为:“成本可以分为两部分,其中已经消耗的成本为费用,未耗用的成本为资产”。也就是说,他们认为资产是营业或生产要素获得以后尚未达到营业成本和费用阶段的那部分余额,是成本中未消逝的那部分余额。显然,这种观点同历史成本会计模式是密不可分的。它着重从会计计量的角度来定义资产,强调了资产取得与生产耗费之间的联系。

1.2借方余额观

资产定义的借方余额观是由美国会计师协会(美国执业会计师协会的前身)所属的会计名词委员会在其颁布的第1号《会计名词》(1953)中提出来的。该公告认为:“资产是由借方余额所体现的某种东西。这一借方余额是按照公认会计原则或规则从结平的各账户中结转过来的,前提是这一借方余额不是负值。作为资产,它代表的或者是一种财产权利,或者是所取得的价值,有的则是为取得财产权利或为将来取得财产而发生的费用支出”。这一认识的基本特征是将资产视为借方余额的体现物。据此,不仅借方余额所体现的应收账款、存货、设备、厂房等要确认为资产,而且由借方余额所体现的递延费用等项目也可以确认为资产。显然,这种观点只是从会计结账技术的角度来理解资产,很难说是在描述资产的性质。

1.3经济资源观

经济资源观是关于资产定义的颇具影响的一种观点。1957年,美国会计学会发表的《公司财务报表所依恃的会计和报表准则》中明确指出:“资产是一个特定会计主体从事经营所需的经济资源,是可以用于或有益于未来经营的服务潜能总量”。对资产的这一认识,第一次明确地将资产与经济资源相联系,虽然它并未正面提到无形资产的内容,但这一定义至少可能将无形资产包纳其中。另外,它也明确了资产与特定会计主体之间的关系,即特定会计主体能够借助资产业从事未来经营。1970年,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的第4号公告中提出了一个资产定义:“资产是按照公认会计原则确认和计量的企业经济资源,资产也包括某些虽不是资源但按照公认会计原则确认和计量的递延费用”。这一定义虽然明确指出资产的实质是经济资源,接受了“经济资源”这一新认识,但它却认为,经济资源应否视为资产,取决于公认会计原则的确认和计量标准,这就把资产的实质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之间的主从关系颠倒了。

1.4未来经济利益观

目前比较流行的资产定义体现了未来经济利益观的观点。1962年,穆尼茨(moonitaz)与斯普劳斯(r.t.sprouse)在《会计研究论丛》第3号——《企业普遍适用的会计准则》这一文献中明确提出:“资产是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这种经济利益已经由企业通过现在或过去的交易获得。”现在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6号(sfac no.6)中提出:“资产是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它是特定个体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中所取得或加以控制的。”

未来经济利益观认为,资产的本质在于它蕴藏着未来的经济利益。因此,对资产的确认或判断不能看它的取得是否支付了代价,而要看它是否蕴藏着未来的经济利益。在现实中,虽然成本是资产取得的重要证据之一,而且成本还是资产计量的重要属性,但是,成本的发生并不一定导致未来的经济利益,而未来经济利益的增加也并不必然会发生成本,例如,业主投资、接受捐赠等。所以,未消逝成本观将未耗用的成本看成是资产,视资产为成本的组成部分,是不切实际的。而经济资源观强调资产的经济资源属性,把一些不是经济资源但有助于实现未来经济利益的或减少未来经济损失的项目如某些备抵项目排斥除在资产之外。未来经济利益观则将这些项目合乎情理地包括在资产之中。因此,我们说未来经济利益相对于其他观点来说更加全面、合理。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2006)规定:资产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这种定义突出了以下特点:

(1)资产的经济属性即能够为企业提供未来经济利益,这也是资产的本质所在。也就是说,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要成为资产,必须具备能产生经济利益的能力。

(2)资产的法律属性即必须是为企业所控制,也就是说,资产所产生的经济利益能可靠地流入本企业,为本企业提供服务能力,而不论企业是否对它拥有所有权。

2不同的计量模式体现出资产的不同属性

计量是指会计要素量化的过程和方法。也就是对资产加以量化表述的理论依据与具体方法。它涉及到计量属性与量度单位的选择。计量属性解决“计量什么”,而计量单位解决对选定的计量属性“用什么计量”。计量属性与计量单位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计量属性是内在的,根本的问题,计量单位是外在的、形式的问题,计量单位的选择随计量属性的变化而变化。由于不同的计量模式体现出资产的属性不同,会造成资产的价值差异较大。因此,根据资产的定义、属性选用恰当的计量模式计量资产的价值就尤为重要,它不仅仅在于是否能真实地反映资产的价值,而且还影响到其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否有用。现行的会计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成本;现值;公允价值;摊余成本。目前,主要运用的会计计

第3篇:社会经济资源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于人力资源,目前有多种解释,但不外乎三种观点:一是具有一定能力的人(总和);二是包含于人体内的特定能力(智力或体力);三是具有服务潜能的抽象的人。相对而言,第一种观点更为科学、合理,因为它不仅体现了人力资源的质的规定性(即“人”),而且体现了其量的规定性(即“人口”),同时,它也强调了作为人力资源的人应具备的基本前提——有劳动能力或服务潜能。

关于什么是人力资本,也有许多不同的理解。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相对于物质资本或非人力资本而言的,是指体现在人身上的可以被用来提供未来收入的一种资本,是指个人具备的才干、知识、技能和资历,是人类自身在经济活动中获得收益并不断增值的能力。贝克尔则进一步把人力资本与时间因素联系起来,认为人力资本不仅意味着才干、知识和技能,而且还意味着时间、健康和寿命。在我国,李忠民将其解释为“凝结在人体内,能够物化为商品或服务,增加商品或服务的效用,并以此分享收益的价值”。比较而言,李忠民的解释更能体现人力资本的基本特征。首先,定义中的“凝结”隐含着人力资本是有意识投资的产物,这与舒尔茨、贝克尔等人关于人力资本形成的理论观点是一致的。其次,“物化于商品或服务”,说明人力资本的价值承担者是能够作为商品或服务交易的知识、技术和信息等,这就吸取了舒尔茨、贝克尔等人关于人力资本概念的合理内核。再次,“能够增加商品或服务的效用”,揭示了作为人力资本所应具备的促进财富和经济增长的内在特性。最后,“以此分享收益的价值”不仅说明了人力资本属于价值范畴,而且体现了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人与人的关系。这种关系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以收益分配为核心的资本产权关系,也就是说,人力资本能够享有资本产权收益。

从上述的解释中不难看出,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区别主要在于:①两者的概念范畴不同。一方面,人力资源是一个社会范畴概念,它是从劳动能力方面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财富存量;人力资本则是一个经济范畴概念,它着重从价值方面反映一定时期的经济财富量,包括存量和流量两个方面。另一方面,人力资源是一个相对泛化的概念,它泛指所有具有劳动能力的人,而人力资本是对人力资源投资的凝结,准确地说,是与这种投资相关的人力资源增量效用的资本化价值。②两者的影响因素不同。人力资源的影响因素是多元的,其中既有影响人力资源数量的因素,如人口总量及其再生产状况、人口年龄构成、人口迁移等,也有影响人力资源质量的因素,如遗传因素、营养因素、教育因素等。人力资本的影响因素则主要是对人力资源投资的规模和效率的影响。③两者的管理目标以及所依据的基本管理理论不同。从管理目标看,人力资源的管理目标在于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效流动,达到人尽其能、人尽其才;人力资本的管理目标则在于实现投资价值最大化,或者说是资本增值最大化。从管理所依据的基本理论看,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以各种人性假设为基础的理论为依据,如基于“经济人”假设的X理论、基于“社会人”假设的行为科学理论、基于“自我实现人”假设的Y理论、基于“复杂人”假设的超Y理论等;人力资本管理则主要是以现代财务理论为依据,如时间价值理论、风险价值理论、资本结构理论、期权定价理论以及企业产权理论等。

二、人力资源资本化的意义

目前,社会各界对于“人力资源资本化”的呼声很高,但对什么是人力资源资本化缺乏确切的解释。笔者认为,人力资源资本化至少应包括三个基本要点:①树立人力资本的投资观念,加强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包括社会投资、家庭投资以及个人投资等。②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的投资效率,具体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确保特定的投资能在知识、技能、经验等方面获得最大程度的增长;二是确保知识、技能、经验等无形资产能获得最大程度的有效运用。③在合理界定不同人力资本所有者之间以及人力资本所有者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之间的产权关系的基础上,健全和完善人力资本的产权制度,特别是要做好人力资本索取企业剩余的制度安排。人力资源资本化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流动。人力资源作为重要的社会经济资源,同样具有有限性的特征,存在着有限供给与无限需求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就在于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且须从两个方面考察。从静态看,一是达到人尽其能,也就是对于任何人力资源个体而言,目前的职业选择均是最佳的,即能够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二是各用人单位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替代效率均已达到最高,也就是目前人力资源的任何替换都将会降低人力资源的效率。从动态看,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的有效流动上,即各人力资源个体都能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条件适时地通过市场进行职业更换,用人单位也能根据各自的经营环境和效率目标要求,适时地通过市场进行人员替换。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实质在于实现人力资源供需的动态均衡。

2.完善企业资本产权制度,实现人力资本产权激励。资本产权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要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应首先完善企业的资本产权制度。企业资本产权是企业资本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等各种权能的统一体,资本产权制度也就是处理资本的这一系列权能的契约规则。所谓产权激励,就是在合理进行产权分割和权益界定的基础上,通过产权利益对各产权主体实施激发和鼓励,其目标就在于通过产权利益驱动,使各产权主体能充分发挥实现团队目标的能动思维,并行使能动行为。有效的产权激励是以完善的资本产权制度为前提的。

企业产权激励的对象主要是企业的人力资源。一方面,人力资源不仅是内在于企业的、直接决定企业资源配置进而决定企业价值形成和增值的主要生产要素,而且具有不同于其他生产要素的特征,即它是一种“活”的要素,是企业的“主动资产”,它的所有者(即个人)完全控制着资产的开发利用。另一方面,由于现行制度的缺陷,使得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与外部利益主体(主要指财务资本所有者)在目标函数方面存在着差异,加之企业合约的不完备性,以及外部利益主体受信息获取与监督成本的限制而难以实施有效监督等方面的原因,以致企业内部难免存在“内部人控制”现象。以上两个方面分别表明了企业人力资源的积极意义和在现行制度下可能存在的消极方面,从而也说明要充分发挥企业人力资源在资源配置方面的积极意义,有赖于从制度安排方面建立健全对人力资源的激励机制。

对企业人力资源激励的形式很多,诸如工资、福利、奖金、休假、职位晋升等,但最根本、最有效的莫过于人力资本产权激励。首先,人力资本产权激励不仅是一种基于产权利益驱动的内在化激励,而且产权的持久性特征决定了产权主体将会更多地考虑追求长远利益,从而实现激励的长期性。其次,人力资本产权激励不仅体现为一种利益激励,还包含着企业持续发展所客观要求的创新激励。换言之,它可以通过赋予和保护创新者的知识产权利益,达到激发企业技术性人力资源致力于技术发明和创新的目的。可见,人力资本产权激励不仅具有内在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而且是一种多功能的综合性激励。

3.推进人力资本投资,促进社会经济增长。人力资源资本化表明人力资源投资是一种资本化投资,同时,它是以追求收益和增值最大化为目标的。一般而言,人力资本收益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人力资本存量,二是人力资本效率。可见,要提高人力资本收益,有赖于扩大人力资本存量和提高人力资本效率。从人力资本存量上看,人力资本投资对社会经济增长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人力资本投资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进而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生产力。而劳动者生产力的提高既能够提升劳动者单位工作时间的工资收入,又能够通过个人所得税以及企业产出(数量与质量以及实物量与价值量)的增长来扩大社会财富,促进社会经济增长。②人力资本具有知识效应,包括需求效应、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等。其中需求效应不仅能够促进物质资本的技术革命,提高物质资本投入的边际产出,而且能够促进社会生产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从而提高社会生产率;收入效应能够促进人力资本产权主体合理配置经济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进而促进产出的增长;替代效应则能够克服或缓解经济发展中自然资源与物质资本的稀缺与不足,进而能够保持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③人力资本具有外部效应,并且这种外部效应对经济增长的意义是多元性的。首先,人力资本投资所形成的专业化知识能够使其他要素投入产生递增收益,进而使整个社会经济的规模收益递增。其次,人力资本投资所形成的知识和能力不仅能够提升投资者自身的生产效率,而且能够影响到投资者周围的人,促使他们提高生产效率。再次,人力资本投资在加快社会技术与信息传播、提高人力资源市场运作效率、改善劳动者健康状况、提高社会和谐程度、降低社会犯罪率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三、人力资源资本化的条件

1.完善人力资本市场机制。人力资本市场机制是指通过市场配置人力资源,以促进人力资本合理流动的基本调节机制,它包括竞争机制、价格机制和风险机制等。完善人力资本市场机制有利于推进和合理引导社会的人力资本投资,并在实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上,提高人力资本效率,促进社会经济增长。从现实情况看,完善人力资本市场机制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①建立健全公开、公平的人才竞聘机制。优化市场竞争环境,克服用人单位(主要指政府机关与国有企事业单位)在人才选聘上的“暗箱操作”和“近亲繁殖”。②建立健全在特定供求关系约束下的,按效率计酬、按贡献分配的人才价格机制,克服基于劳动同质性假设下的按“时/人”分配的绝对公平。③建立健全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机制。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包括,由于知识快速更新使得原有知识陈旧过时而导致原有人力资本发生贬值的风险,由于投资方向决策错误而导致不能按预期目标就业或虽能就业但投资的净现值为负数的风险等。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机制具体又包括风险约束机制、风险平衡机制和风险承担机制等。相应地,建立健全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机制,首先是要形成一种以风险约束投资、以收益平衡风险以及谁投资谁承担风险的投资风险机理,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规则。

第4篇:社会经济资源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农户信贷 农村经济增长 农村居民消费

一、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经济也迎来了快速发展阶段,农户信贷模式也逐渐多样化,单一的存款行为发生了变化,逐渐转向了存款、贷款、理财等发展模式,这种新型的农户信贷模式突破了社会资源的束缚,促成了农村经济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从农户信贷的需求分析而言,信贷主体行为的意愿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和模糊性,同时农业经济发展的风险性较高,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农村金融系统的结构优化,因此农村金融机构运行模式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直接影响。农户信贷给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并促成农村经济结构逐渐优化,相应地农村居民的消费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二、农户信贷的基本特征

(一)农户信贷行为的特点

根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农户信贷行为需求和农户收入水平变化有明显的差异性,农户信贷的主要用途分别是子女教育、农业生产、盖房修缮及生意投资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用于个人生活需求消费的信贷比例提高,人们的农户信贷需求也逐渐呈现了多样化的趋势,投资经营商业性活动的需求增长,农户信贷的动机较为强烈,这表明农户信贷行为特点更侧重于收入性生产和商业性活动。

(二)农户信贷规模和结构特征

当前,针对我国的农户小额信贷机构的覆盖范围较低,主要是非政府组织性质的信贷项目和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主导的信贷业务。我国构建了系统的农户信贷体系,囊括了各大银行和把农村信用社,并建立了正规的金融机构来引导农户信贷发展,解决了农户资金需求的问题,农户可以从金融机构中获取生产、经营、生活的资金来源,满足自己的需求。我国小额信贷可以细分为三种类型,即大银行提供的失业担保、助学贷款和扶贫贷款,这是政府针对农户工作和子女上学所设立的信贷扶持,再者是农村信用社的小额度贷款,但是农户通过信贷组织贷款额度较低,同时资金成本较高,不能真正服务于农户信贷。因此,加强农村信贷金融系统的建设依然国家的重中之重。

三、农户信贷对农村经济和消费产生的影响

(一)影响农村的经济收入和消费方式

农村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和农村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们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未来的消费贷款中,生产型信贷的生产效率开始显现其社会作用,农户贷款对农业生产建设的支持力度越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就会显著增加,农户信贷就能发挥其规模效应,在农村地区的农业发展中发挥促进作用,极大提高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农村生产力水平,增加了农户的收入水平。农户信贷结构取向和农户类型有直接的关系,尤其和农户实际收入水平有密切的关联,对生产型的信贷农户而言,当生产规模投入较高时,农户信贷的额度就会增加,同时其收入水平显著提高,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商品和劳务价格维持稳定的前提下,消费者收入增加会直接刺激其消费水平,农户的消费意识增强,其对未来收入抱有乐观的心态,当前阶段的消费投资就会提高。因此,农户信贷为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户经济收入提供了动力,农户行为取向需求直接影响其收入水平,并通过收入来影响信贷用户的消费行为。

(二)影响农业产出、促进经济增长

农户信贷解决了农户的后顾之忧,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保障,农户信贷结构和农业发展有着正比增长的影响关系,这种变化体现在农村经济总产出增长上。根据农业信贷和经济发展的计算公式可以发现,农村小额信贷和产出模型和全要素的关系是构成农业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信贷资本在农业生产性流向对农业产出呈现典型的规模效应,相反消费性流向对农业总产出则有明显的抑制效应,农业总产出和信贷农户数量是正比增长的关系,伴随着消费信贷农户数量增大而减小。因此,对农户信贷而言,信贷生产性取向对于提升农村总产出和生产力水平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农户信贷的技术水平和收入分配是推动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农户信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业总产出,并优化农村金融结构,有效扩大农村消费内需,促进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户信贷直接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户收入水平,并间接促进农村消费内需增大,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提高了农业产出量,改变了农村传统的消费意愿和习惯,对全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正面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尹学群.农户信贷对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J].农业经济问题,2011(05)

第5篇:社会经济资源的基本特征范文

论文关键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制度实践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论文摘要:通过对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苍山县、郯城县三个区县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运行情况的实地调查,结合临沂市正在运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看出,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体现不出社会保险的根本属性.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离帕累托最优状态甚远;市政府还需加大力度进行制度建设和财政投入,探索科学的养老保险城乡衔接机制.建立新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一、问题的提出

山东省临沂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从1992年6月开始,按照1992年民政部制定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以下简称《基本方案》)开展此项工作,该项事业发展较快(见表1)。但从调查的总体情况看。如今的制度建设还存在诸多的困境和难题。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突出存在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构建过程中。

二、临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践情况与存在问题分析

(一)临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践情况实地调查首先,临沂市三个区县的被调查者都表示“愿意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而明确回答“不愿意”的仅占13.12%。此外,2/3以上的被调查者表示知道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但不了解其具体内容。

其次.虽然大部分被调查农村居民表达了对其他养老方式的需求,但更为现实的想法仍是“靠自己”和“靠子女”来养老,选择“靠社会养老保险”达到养老目的的仅占17.19%。

其三.有些被调查者只有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意愿,而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并没有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受调查区的养老保险实际参加者占回答“愿意参加社会养老保险”者的比例为48.15%。

其四.调查点67.56%的农民对制度能否持续和能否保障养老尚存疑虑。显然,农民渴望有新型养老方式来满足未来养老的需求.而目前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却作用有限,并未得到农民的完全认同。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虽然大多数村民了解并愿意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但是人们并不指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养老目的。村民对“养老方式”的选择方式及其所占比例如图1所示。

可见,该地区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已发生了一定变化,但同时对社会养老保险尚有很深的疑虑从表1得出,2004年,该区人均养老金月领取额不到50元。2008年人均养老金月领取额不到70元。就该区农村生活水平看,绝大部分投保者领取的养老金不能真正解决其老年基本生活问题。65%的参保农民认为“只当是补充”。正是由于该方案在缴费标准的设计上并没有达到保证农村老人基本生活的目的。动摇了农民对这一制度的信心,抑制了他们参保的积极性。目前全市投保人数60.89万,约占应参保人数的8%.距山东省拟定的“2010年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初步建立,适龄农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70%”的目标还有很大距离。

(二)临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

1.制度设计不完善,体现不出社会保险的根本属性。(1)在制度设计上,由于缺少法律依据,实施制度仅作为一种行政行为,加之政策缺少连贯性,因此在具体实施中就带有随意性。(2)社会保险的基本特征是国家立法、政府强制组织实施,正在实施的《基本方案》规定政府组织、引导与农民自愿相结合,没有体现社会保险的强制性特征,难以形成制度。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也没有行政法规,影响了政策落实的效果和执法监督的力度。(3)现行制度缺乏公平性。主要表现在:第一,《基本方案》规定保险对象的参保年龄为1周岁一60周岁,对于超过60岁的老年人并没有像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那样予以补偿。他们成了制度的“真空”人群。第二,《基本方案》采取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和国家政策扶持三方相结合的原则,劳动者由于个人能力不同,收人有高有低:集体补助主要依靠当地乡镇企业,而乡镇企业经济实力也有很大差别,因而参保农民的个人账户积累额相差较大。第三,参保的绝大多数村和乡镇只补助干部。不补助群众;少数村即使补助所有参保者,也存在干部多补、群众少补的情况。(4)现行制度缺乏社会保险应有的互济性。《基本方案》采取个人账户积累制模式,由于大部分地区集体经济逐渐弱化,农村集体补助资金缺乏保证,再加上政府没有对投保者有最基本生活保障的承诺,现行农民养老保险类似于商业保险,实行的是个人自我平衡,养老金既不能实现代际调剂,也不能实现同代人之间不同收入者之间的调剂。

2.贫困群体未能从中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离帕累托最优状态甚远。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农民反映目前的生活仅够维持家庭的日常开销。并没有富裕的钱拿来参保。农村养老问题的重心在“经济收入问题”。低收入农户和贫困户是大多数农村地区的社会阶层中的“弱势群体”.农村老龄化问题在相当程度上正是这一群体的问题。穷困者不能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受益,参保群体与未参保群体所占受调查总人口百分比和年家庭人均收入分别为11%、0.54万元和85%、0.134万元,这无疑违背了社会保险制度再分配的根本原则。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群体基本上是较为富裕的农民,而经济状况较差的农民则不能从社会保险制度中获益。

3.没有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机制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城乡之间不能相互衔接,限制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发展空间。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村居民、失地农民和农民工在农村和城市间流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如何转移和衔接,《基本方案》没有明确规定,这使得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相互隔离,给今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合并造成制度障碍。

三、构建临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

(一)构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需遵循的原则

1.强制性原则。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强制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必须以法律的形式进行强制性规定.以保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有稳定的财政基础;并且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资金的分担比例、运用以及管理也要用法律进行规制:二是对农村社会保障各方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必须由法律明确规定。

2.互济性原则。互济是社会保障制度思想和意识基础。农民个人抵御风险的能力非常有限,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在受保成员之间调剂使用,通过互济将极大地提高农民整体的经济福利水平.从而促使整个社会经济效用最大化。

(二)构建临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建议

1.增强政府财政支持力度。首先。加大政府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直接财政投人力度。据资料反映,北京市大兴区政府每年拿出1500万元,对全区符合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范围的24.6万人进行保费补贴和建立储备金,使政府补贴真正落到农民身上。这一经验显示政府对制度建立的支持,可以为构建新型的临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资金筹集提供有益的启示。其次,取消提取管理费,农村社保机构经费由财政拨付。应尽快考虑修改现行制度中从农民缴纳的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中提取3%管理费的规定,由财政按机构正常运行需要拨款。这一方面可以增加农民的投保收益,有利于落实“政府积极扶持”的原则;另一方面也可降低经办机构因经费不足、借支基金而造成的管理和基金运营风险。第三.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风险基金。为了避免和应对这些风险的发生,市政府应每年从财政收人中提取一定比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风险基金,并专户储存。提取比例建议按当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收入的1%~3%左右确定。

2.尝试建立国民年金制度和农村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衔接机制。农村居民和流动人口的养老保障制度是建立城乡统筹养老保障制度的关键所在。对于农村居民,应当根据“反哺”的基本策略,建立非缴费型的国民年金制度;对于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流动人口,在短期内可为其建立劳资双方共同缴费的个人账户制度。在长期内可通过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使处于流动状态的非农劳动者进入“统账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第6篇:社会经济资源的基本特征范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企业的市场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工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实现会计制度创新,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工业企业会计制度的设计需要与国际惯例接轨,从根本上实现,全面协调发展。目前,我国工业企业会计制度中还存在一些不规范的现象,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工业企业会计制度进行改革,实现工业企业会计制度创新。

一、会计环境变化对工业企业会计制度改革的影响。

会计环境会对会计制度产生一定的影响,会计环境与科学技术水平、社会文化教育环境发展水平都有一定的关系,经济制度和社会政治也与会计环境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会计环境会受到社会的负面影响,比如说,会计环境会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物价发生变化会计环境也会发生变化,特殊情况下企业还会破产,从而破坏工业企业的会计环境。通常情况下会计环境与会计思想紧密结合,有什么样的会计环境就会有什么样的会计思想,同时会计理论、会计组织、会计法制、会计方法对会计工作也会产生影响。会计制度的建立、实施要与会计环境相适应,从根本上提高会计制度的创新水平,推动工业企业会计制度改革,使会计工作在制度上得到保障。

会计环境决定会计制度,因此会计制度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确定会计模式,使会计模式能够符合国家标准,推动工业企业会计事业不断发展。工业企业会计可以反映企业在市场经济下的变化规律,对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关于工业企业会计制度创新的思考。

我国工业企业会计制度创新需要重视财务报表要素的确定。会计报表要素定义不准确对会计工作会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从我国会计制度的情况看,财务报表主要包括负债、资产、收入、所有者权益、利润和费用表要素,工业企业会计制度创新需要从收入、利润、费用表等方面进行优化,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工业企业财务会计报表,从而实现工业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创新。现行财务会计报表要素中没有设置现金流量表要素,但是不能说明现金流量表不重要,这主要是因为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是按照发生制原则编制的,因此会计报表要素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会计报表情况进行要素优化,从而实现会计报表要素处于最优状态。财务管理过程中收付实现制的数据需要进行转化,才能更好地对数据进行管理,从而提高财务会计管理水平。

资产是工业企业控制和拥有的经济资源,这种经济资源需要通过货币进行计量,其中包括债权、财产和其他权利,会计制度创新过程中需要对资产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从而实现资产资源的优化配置,这对提高工业企业经营业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工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只有不断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才能提高工业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从而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从工业企业资产管理的基本特征和本质情况看,资产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要为企业发展带来利润,资产只有给工业企业发展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其价值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经济利益主要是能够转化为现金或者非现金的资产,工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利益主要分为直接经济利益和间接经济利益,间接经济利益主要是指能够为企业发展带来现金或者与现金等价的物质,从而促进企业获取更多的利润,从根本上提高工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果工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能对某种生产要素所带来的利润进行预期,那么就不能把它看成是资产。资产是经过交易形成的,所有财务会计主要是对过去发生的经济行为进行评估,是对过去资产的一种统计分析。从资产的性质角度看,它应该是企业拥有的并且能够控制的。

工业企业在市场环境下扮演市场主体的角色。既然是市场主体,就需要与其他市场主体之间发生经济关系,因此需要通过财务会计手段对资产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经营者只有对资源拥有经营权、使用权,这种资源才可以被看成是企业的资产;如果经营者依据合同的规定能够对资源拥有所有权,那么这种资源也可以看成是经营者的资产。所有资产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资产也是工业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资源,只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对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使其充分发挥作用,促使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资产管理过程中需要利用会计手段进行处理,只有财务手段科学合理,才能对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从根本上提高资产的利用率。工业企业资产管理过程中需要拥有完整的会计制度,因此需要对会计制度的各种要素进行改进,通过优化会计要素,实现会计制度创新,从根本上提高工业企业的资产利用率,这样,工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得到全面提升。

第7篇:社会经济资源的基本特征范文

一、知识经济的内涵特征

所谓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处理、传播、应用基础上的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之后又一个崭新的社会经济形态。在知识经济中,资源的配置以智力资源为第一位要素,它既致力于通过智力资源开发富有的自然资源,以其取代业已成为工业经济命脉但日趋短缺的自然资源,同时又通过知识和智力对稀缺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综合和集约的配置。综述来说,知识经济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知识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在20世纪,劳动力、土地和资本曾作为传统的社会资源发挥了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知识和信息成为最重要的社会资源,知识生产力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由于知识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远高于传统的生产要素,知识资本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日俱增,知识资本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资本、战略资本。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动力主要取决于该企业知识资本的拥有量,而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其“乘法效应”在知识经济社会中才得以真正发挥。

(二)社会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在知识经济时代,产品制造模式开始转向创新知识密集型产品上,特别是一些知识高度密集的新兴产业,如网络经济、在线经济和电子贸易等迅速兴起,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由于社会生产和生活领域日益信息化,对于知识、信息、技术服务的需求急剧增加,促进了以提供各种形式的知识、信息、技术服务的新型服务业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一些传统产业也加快了技术改造的步伐,随之而来的是生产方式的变化,原先那种大批量的刚性生产方式变成了小批量的柔性生产方式,这不仅缩短了从设计到生产的时间,更重要的是能迅速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生产或转产,及时满足市场上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达到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

(三)管理以人为本。在工业经济社会,财富的直接载体是物,因此占有或获得财富,就必须首先占有各种物质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创造者、传播者及其载体都是人,因此掌握了知识的人远比物质资源本身更为重要。由于知识的运用不是简单的重复,它往往与创新紧密结合,这就需要给人以最大的创造空间和条件,注重启迪人们实现自我管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企业所有成员都能参与管理,发挥应有的作用;其次在企业内部构建荣辱与共的群体,形成具有高度的凝聚力,荣辱与共,共同发展。

(四)无形资产投资占比加大。社会经济的增长主要靠知识、智力、信息等无形资产的投入,这远不同于传统经济中依靠大量机器、设备、土地等有形资产的投入,专利权、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在投资总量中所占比重日益提高,人力资源取代传统资源而成为战略性资源,通过研究,人们开始对它的资源价值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一门新的会计学分支――人力资源会计学将纳入财务管理范畴。

二、知识经济对传统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对财务管理目标的影响。20世纪,在工业化进程中逐渐形成的价值观,使企业的经营理念充满浓厚的“功利”色彩,“股东财富最大化”被大多数企业确定为首要财务管理的目标,这一目标的缺陷在于它在资源配置上过分考虑股东利益而忽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需求。而在知识经济的资本结构中,物质资本的地位有所下降,知识资本的地位上升,这一重大变化改变了企业各要素所有者的地位,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不再仅仅归属于其股东,而是归属于“相关利益主体”,如股东、经营者、债权人、员工等,他们都向企业投入了资本,对企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因此都有权分享企业的收益。充分考虑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是知识经济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提出的新挑战。另一方面,在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社会、文化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必然要求企业管理者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经营理念作出相应调整,要以全新的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取代片面“功利”管理目标,诚信、竞合、社会责任等成为知识经济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提出的新课题。

(二)对财务管理内容的影响。在整个20世纪的经济发展中,劳动力、土地和资本曾作为传统的社会资源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而在知识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这种变化,财务投资分析的重点应发生转移,应将研究开发知识等无形资产作为投资分析的重点。另外,在财务筹资方面,知识经济扩大了企业资本的范围,企业资本不仅包括物质资本,还包括知识资本,并且起着主导作用,所以企业财务管理应根据实际情况,对企业知识资本的筹集进行合理的规划。在资产管理方面,工业经济时代管理的目标主要是资本的数量及价格,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必须加强对无形资产价值及未来收益的管理。无形资产相对于有形资产来说,其价值和未来收益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势必会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同时也会增加未来收益分配的难度,因为知识作为最重要的经济资源,拥有知识的劳动者向企业投入了知识资本,按经济要素分配企业收益,是必然选择,但由于目前没有恰当的计量方法,其分配比例就带有较大的随意性,这也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

(三)对财务管理方法的影响。知识经济时代拓宽了经济活动的空间,改变了经济活动的方式,互联网的发展使许多传统的商业运作方式受到严重冲击,网上交易使企业购销活动更便捷、费用更低廉,同时,也使资本的流动速度更快速,而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是货币管理的风险大大增加,这使得建立在传统工业经济基础之上的财务管理方法必须创新改变。在财务分析方面,必须建立一套适合知识经济发展需要的知识资本分析考核体系,以切实反映企业知识资本投入状况及其成果,来衡量企业的竞争实力,预测企业的发展前景,为投资人提供决策依据。

三、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

知识经济这场以信息技术、知识产业为主要标志的革命,在改变全球经济总体格局和社会组织结构的同时,也在改变着社会资源配置方式,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和工作方式。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财务管理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创新:

(一)改变传统的发展战略。在20世纪,为了实现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付出了惨痛代价――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失衡,让今天的人们得不偿失,这一切不仅有悖于人类发展经济的初衷,也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威胁,所以,在今天的知识经济时代,如何将环境、资源、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新课题,在这种宏观环境的影响下,企业必须调整传统的经营发展战略,适应社会经济总体发展要求。

(二)多重目标成为企业的追求。知识经济是以人为本的经济,人力资本价值在企业的财务核算与管理过程中所占比重将相对上升,这些都要求我们对企业资本的范围问题进行重新认识。因此,企业财务目标不仅要考虑财务资本所有者、债务人、政府、社会公众的财务要求,更要考虑人力资本所有者的财务要求。

21世纪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世纪,消费者的权益和地位将大大提高,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把消费者满意作为首要目标,并对企业经营管理以及生产、营销、服务等进行全方位的设计和改善,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知识经济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越来越明显,只有互惠互利才能共享知识,企业的发展将更加依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将越来越密切,所以现代企业应该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

(三)财务管理内容进一步拓宽。知识经济对企业经营最重要的影响是无形资产,这使财务管理的核心从有形资产转向无形资产,而且其内容将超出现行的无形资产的基本范畴,除专利权、版权、计算机软件外,许多不可辨认的无形资产如企业商誉、管理能力等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将越来越重要。

知识经济时代,会计主体具有不确定性。互联网络的发展使会计主体对应于“虚”、“实”两个空间,会计主体向着利益关系“联合体”方向发展。

现行会计期间的概念为公历月和年,但知识经济时代,由于会计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高科技使交易瞬间完成,报表使用人要求财务工作者必须及时提供相关信息,所以传统会计期间不再是必然的选择。

在传统的工业经济社会中,企业的产出主要取决于资本的投入,只有出资者才享有企业剩余收益分配权,但是在知识经济社会中,信息和技术以及利用、加工这些信息技术的员工在整个财富创造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知识经济对传统的产权理论提出了挑战,企业的收益分配论也会发生改变。

第8篇:社会经济资源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居民消费;跨期选择;不确定性;制度转型;预防性储蓄;流动性约束

中图分类号:F0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6)05―0012―04

近几十年来,消费函数理论一直是经济学家长久关注的领域。自凯恩斯首次将不确定性引入其宏观经济分析并创立消费函数理论后,有关消费函数的实证研究一直被置于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地位。莫迪里安尼、弗里德曼将消费函数引入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力图为宏观消费理论奠定相应的微观基础;霍尔的随机游走假说和预防性储蓄理论,将不确定性引入消费函数,实现了从确定性分析到不确定性分析的拓展。

西方宏观经济理论对居民消费行为研究的演进过程基于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大体可划分为两大时期:前一时期是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中期,以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假说和弗里德曼、莫迪利安尼的永久性收入假说和生命周期假说为代表;后一时期是从70年代后期开始,以霍尔的随机游走假说、预防性储蓄假说和流动性约束假说为代表的相关经验理论与实证研究。

一、跨期选择与西方宏观消费理论

众所周知,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基本上是建立在市场的完全信息和个体的理性预期等假设基础之上的。理性选择是新古典经济学最基本的假设之一,即每个个体都是追求期望效用最大化的决策者,他们在追逐其目标时总能做到前后一致;即使面临不确定性事件,他们仍能通过确定其客观概率或主观概率而计算出这些期望值。

西方新古典消费理论关于居民消费的分析是基于消费者跨时决策理论在消费领域的不同应用展开的,特别20世纪后半期的消费理论研究,都是以消费者跨时选择为基础,研究现时消费和未来消费之间交替关系的跨时选择。跨时最优选择理论的众多基本观点都包含在无风险、跨时偏好随时间可加且可分离的状况中,其效用函数表示为:

U=v1(c1)+v2(c2…+vT

然而,生命周期模型和永久性收入模型认为,在跨期最优模型中行为人可以准确预期未来的收入水平,

题的考虑,在跨时最优的分析框架内对随机游走假说进行修正,使得模型更符合实际。不确定性作用于消费的一个途径是产生预防性储蓄,在不确定性条件下未来某期的消费量将高于本期消费量,即本期消费产生低谷,未来产生高峰;另一个途径是加强了消费者的流动性约束。预防性储蓄是指风险厌恶的消费者为预防未来不确定性导致的消费水平下降而进行储蓄。根据预防性储蓄假说,与确定性情况相比,居民在未来收入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一般都会增加储蓄,居民所增加的这部分储蓄被称为预防性储蓄。预防性储蓄理论通过引入不确定性及消费者跨时优化选择行为,认为消费者储蓄不仅仅只是将收入均等分配于整个生命周期,其理论意义在于放弃了二次型效用假设,从而把预防性动机容纳进来,使不确定性真正成为消费函数的组成部分。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既可以来自未来个人情况的不确定,也可以来自未来整个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对于消费来说,信贷市场的不完全性形成流动性约束。而流动性约束假说认为,流动性约束不论何时发生,都会使一个人的消费比他想得到的要少,即使是发生于未来也会减少当期消费。生命周期理论和永久性收入假说认为,只要个人能够用未来收入作担保就可以在相同利率水平上借钱消费,这种假设与现实不符。因为现实中人们并非任何时候都可以满足融资需要,消费可能不遵循随机游走假说的一个原因是消费者可能面临流动性约束。如果消费者无法实施借贷且当期收入低于永久性收入,则消费者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将进一步加强。

三、制度转型与我国居民消费行为的不确定性

任何系统都会受到各种不确定性因素扰动的影响,现实经济活动中的经济行为都是在相应制度框架中进行的,制度处处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由于不确定性作用的增强,制度变迁的路径和均衡点并不是惟一的。因此,制度变迁的结果并不一定就是有效率的稳定均衡。事实上,不确定性事件对于制度变迁的影响,很多时候是累积性的,制度变迁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主要在于增强了消费者的不确定性,强化了消费者的风险预期。由于制度变迁是一个牵涉到利益格局调整的复杂过程,制度变迁主体多样化的偏好和选择,使制度变迁过程充满了时滞和不确定性。处于制度变迁过程中的消费者,对新制度何时能建立起来以及新制度到底能带来多少潜在收益缺乏充分的信息,因而无法形成稳定的预期,于是倾向于增加储蓄,使消费尽可能保持平滑。

不确定性是转型经济中的一个基本特征,这些不确定性集中表现为:制度的不确定性、个体的有限理性、信息的不完备性等。我国推行的是渐进式的市场化改革,由于决策者的有限理性和改革的非帕累托性质,而不可避免地给人们带来制度的不确定性预期。从宏观层面来看,主要表现在目标的体制模式由于受到转型的初始条件与路径等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不确定性;从微观

层面来看,由于经济中的微观个体难以预料未来的体制走向,从而难以对将来可能发生的收支状况做出准确的判断。在不确定性环境中,消费者的不确定性预期越大,消费者的风险均摊的动机就越强烈。要增加当期消费,必须尽可能降低消费者不确定性预期,以增加消费者抵御风险的能力。应该说,在转型时期的中国,经济制度变迁成为一种常态,因而,由此带来的不确定性预期也是不可避免的。

中国市场导向的经济转型的不可逆转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的确立,从根本上奠定了居民消费行为的制度基础。与此相伴随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福利制度的逐步解体,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得到强化。相应地,该阶段消费者行为的主要特征是:消费者的选择性增强,消费者行为的内生模式逐步确立;消费的跨时均衡机制开始初步形成;居民的制度变迁预期长期化,预防性储蓄动机上升;金融市场的发展和财富的增加,使消费者流动性约束弱化。对于现实的社会经济来说,要达到持续稳定发展的目标,最根本的是要减少不确定性,促进居民对未来社会经济及其制度发展的稳定预期的形成。

四、若干思考

居民是一国经济活动的重要微观主体,其行为特别是消费选择行为对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与实施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居民的消费和储蓄行为包括消费与储蓄决策、金融资产组合选择和消费结构选择。居民的消费结构选择影响经济结构变化,从而影响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而研究宏观经济问题的微观基础,是当代宏观经济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从西方宏观消费函数理论的微观基础来看,主要是对消费者行为选择的研究。由于凯恩斯消费理论的一个明显的缺陷在于该理论是建立在对消费心理的主观判断上,因而也就缺乏微观经济基础。正是以生命周期假说和永久性收入假说为代表在微观基础上进一步对消费理论的改造和完善打破了凯恩斯宏观消费理论的统治地位,推动了西方宏观消费理论在不确定性分析范式下的拓展,并对以IS-LM模型为基本分析框架的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发起了挑战。

第9篇:社会经济资源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会计估计变更;会计信息质量;对策建议

会计估计是企业对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者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企业为了定期、及时地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将延续不断的经营活动人为划分为一定的期间,并在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上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定期确认和计量。由于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的前提,在确认和计量过程中,不得不对许多尚在延续中、其结果尚未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予以估计入账。正是由于经营活动中内在的不确定性,在进行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披露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进行会计估计。为使会计估计最接近实际,进行会计估计应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或资料为基础。会计估计并不会削弱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可靠性。

一、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估计变更是指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当前状况及预期经济利益和义务发生了变化,从而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或者资产的定期消耗金额进行调整。企业根据会计估计基础的变化,或者取得新信息、积累更丰富的经验,以及发展后期的变化对会计估计进行相应的修订,即发生会计估计变更。但会计估计变更的依据应当真实、可靠。会计估计变更的事项主要包括:改变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和折旧期限、调整固定资产残值率、改变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的比例、改变无形资产摊销年限、存货及其他资产可能遭受毁损、全部或部分陈旧过时,造成资产的减值、改变预计负债初始计量的最佳估计数和收入确认中的估计变更等。会计估计变更如果仅影响变更当期的金额,那么其相应的影响金额应当在变更的当期就予以确认;如果变更既影响当期又影响未来期间的,应分别在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予以确认。如果企业对某项变更的区分存在困难,应当将其作为会计估计的变更进行处理。

会计信息质量是会计信息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能力的特征总和。其包括会计信息本身质量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两个方面。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选择或评价可供取舍会计准则、程序和方法的标准,是财务目标的具体化。其主要功能是辨别什么样的会计信息才能有用或有助于决策。会计信息最基本的质量特征就是决策有用性,会计信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决策者的决策及后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是保证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和条件。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它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

二、会计估计变更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一)会计估计变更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有利影响

正确运用会计估计变更对会计信息质量带来有利影响。会计估计是企业进行会计核算不可缺少的会计核算方法。由于企业经营活动中内在的不确定因素,许多财务报表项目不能准确地计量,只能加以估计,估计过程涉及以最近可以得到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然而会计估计毕竟是就现有资料对未来所作的判断,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赖以进行估计的基础发生变化,或者由于取得了新的信息、积累了更多的经验或后来的发展可能不得不对估计进行修订,但这并不是说先前企业所进行的会计估计是错误的,只是企业先前进行的会计估计不再适用于当前的状况。会计估计变更后才能使会计信息使用者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到企业经济活动的现状,能更加精确的对企业的未来经济发展做出预判,由此做出是否继续投资的决定,政府部门也可以更好的监督企业的经济行为是否合理。正确运用会计估计变更不仅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有着良好的指导作用,而且能够更加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还有助于企业管理当局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继而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也有助于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正确的会计估计变更,能强化会计信息质量,是对财务报告会计信息质量的一个有力保证。

(二)会计估计变更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不利影响

错误和滥用会计估计变更对会计信息质量带来不利影响。由于会计估计是指企业会计人员凭借已有的信息或者已经积累的经验对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结果不确定的经济交易或事项所作的判断,这使得会计估计的变更有一定的主观性;又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使得外部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估计变更因素的判断结果难以证实性,使得会计职业判断对会计估计变更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企业会计活动中,既可能因为掌握相关信息不足,依赖判断的基础发生变化,或做出判断的企业会计人员经验不足,从而导致企业会计估计与将发生的事项出现较大偏差,亦即会计估计错误;也可能因一些企业故意利用会计估计的职业判断空间,调节企业的利润。

滥用会计估计变更正在成为企业粉饰财务报表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关联交易、债务重组等操纵利润方式受限以后,会计估计变更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利用,不管是由于融资动机还是由于规避退市、平滑利润动机,会计估计变更成了一些企业随心所欲改变企业报表的调剂器。企业虚增利润,必然同时会虚增资产,而虚增的资产最终是要被“消化”掉,当企业通过调整应收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改变固定资产折旧年限、预计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等方式,实现利润“技术性”增长时,实际上大多数情况是企业在“消化”虚增利润而形成的不实资产,本来为了“谨慎性”这一会计原则而诞生的会计估计变更,却可能沦为企业操纵利润的“法宝”。滥用会计估计变更,所产生的会计信息质量是偏离了事实的,它将引起投资决策失误和社会经济资源的无效配置,不仅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极大地扰乱了资本市场,更是对我国现代经济的发展和法制经济建设的巨大破坏。

三、对企业滥用会计估计变更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

会计估计变更的运用需要会计人员具有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会计职业判断反映了会计人员对某些特定情况下的不确定因素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会计职业判断对会计估计变更有着重要的影响,合理恰当的会计职业判断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有用性,但不当的会计职业判断则会扭曲会计信息。会计人员要做好职业判断,就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基本功,所以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职业能力培训,才能掌握扎实的基本专业知识,熟悉各种业务和法规,不断提高专业胜任能力,同时,会计管理部门要通过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后续教育,有针对性地组织社会力量对会计人员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业务培训和指导,促使会计人员能够根据谨慎性、重要性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对会计估计及其变更的合理性做出判断,更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保证企业利益相关主体决策的正确性。

(二)完善会计估计变更信息披露制度

在《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中,要求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会计估计变更有关的下列信息:会计估计变更的内容和原因;会计估计变更对当期和未来期间的影响数;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不能确定的,披露这一事实和原因。在《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指南中会计估计的变更需要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并报备。可以看出:在附注披露事项中并未作出对会计估计变更的审批程序和审批权限做出要求,容易产生内部操作。

针对目前会计估计变更披露制度不完善的现状,相关监管部门需要制定更加严格、详细的会计估计变更的信息披露制度,会计附注披露中应增加会计估计变更事项的审批程序,明确会计估计的审批权限,使企业对其出具的年度报表进行充分、合理、完善的披露,以尽可能地防范企业利用会计估计变更来操纵利润这种现象的发生。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会计估计变更的原因往往含糊其辞,在会计估计变更次年的年度报告中应要求披露上一年会计估计变更对企业盈利情况的影响说明,便于报表使用者对会计估计变更有更加详细的了解,评价其合理性。

(三)加强外部监管力度

外部监管者应对企业会计估计及其变更的所有信息进行独立判断,为投资者决策提供参考。通过社会机构和国家机构双重监督,加大监督的力度。强化会计师事务所的外部监管,全面推行会计师事务所的定期轮换制,建立“独立性”的制度安排。强化证监会的外部监管,证监会应进一步完善我国证券市场公司再融资、退市的相关制度,对可能发生的政策性盈余管理进行监管,着重考察企业是否有通过会计估计变更等手段随意调节利润的情况。如果在敏感期,发生此类情况,证监会应对公司进行相应的处罚。需充分发挥审计的作用,对于企业会计估计及其变更的合理性进行独立的审查,特别是针对并非源于赖以进行估计的基础发生了改变的会计估计变更,应该制定一套完备的程序和准则,对其进行追溯调调整。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机构和国家监督部门的监督作用,加强对滥用会计估计及其变更的稽查,遏制企业利用滥用会计估计变更调节利润。

(四)加强对滥用会计估计变更行为的惩处

《会计法》规定,利用虚假的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损害社会公众利益的,由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目前除了个别恶性会计造假案遭到惩处外,大部分企业利用会计估计变更操纵利润,都未受到处罚或处罚较轻。事实上通过会计估计变更操纵利润与会计造假本质上没有差别,理应受到严惩,特别是某些企业在操纵年度以后的会计年度,为达到新的目的,再通过会计差错追溯调整原来的操纵行为的,要追究相关的法律责任。国家需从法律层面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完善证券市场的公平合理性,促进我国的证券市场的长远发展。

(五)完善企业治理结构

合理的会计估计的基础是职业判断的能力,判断能力最重要的基础是来自于企业具备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企业应根据内部治理需要,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加强企业内部监督,执行董事长与总经理分离的制度,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增强公司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改革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

参考文献:

[1] 陈琳, 高怡. 从会计估计看上市公司对谨慎性原则的滥用[ J ] .财会月刊, 2010, ( 22) .

[2] 何杰, 卢静,周安川.从会计估计变更看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 J ] .商业会计, 2011, (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