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教学考核制度范文

教育教学考核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考核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育教学考核制度

第1篇:教育教学考核制度范文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英语教学 思维培养

信息时代,简单的记忆是不能满足学习的要求的,学生必须有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从人的思维能力而来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成为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一个关键。在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方面,将做如下探索。

1.激发求知欲,增强学生思维能力

学生多年的学习都是在教师的指挥棒下进行的,自主思维的空间很少,有许多学生误认为学英语就是死记硬背,课堂上老师讲什么就学什么、记什么,老师讲的就是考试要考的,把语言看成一种可以按公式推理的学科,无需动脑筋去思考。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英语学习也需要动脑筋思考。英语是一种语言,语言是交际工具,若想用英语阐述自己的观点,不先思考,怎么讲得出?进行英语会话、做英语练习、学习英语的基础知识都需要动脑筋。在学习中一个学生愿不愿意动脑筋、喜不喜欢积极思考,是他思维能力能不能发展的首要条件。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他们的求知欲,调动他们思维活动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授完成时态和被动语态时都要用到动词的过去分词,而过去分词的构成形式有规则的也有不规则的,规则动词的过去分词按照规则比较好记忆,而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分词比较难记,也容易记错,这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动脑筋想办法,把那些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分词按一些规律进行归类记忆,如“AAA”式、“ABA”式、“ABB”式、“ABC”式等。学生要背A、B级词汇,把单词或词组孤立地去记,往往比较乏味、难记,若教师在讲授一些词或词组时启发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用单词或词组进行造句,适当造出一些幽默甚至荒诞的句子来,则更容易记忆。如在教“deal with”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

Yesterday morning you were late,your teacher asked you to copy the new words,this morning your teacher was late,you asked him to copy the new words.That means:“Deal with him as he deals with you.”(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我们说求知欲与好奇心密切相关,可以说,求知欲是从好奇心发展起来的。学生学英语,对英语的特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交际习惯、人文心理等都有种好奇心,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点燃学生心中的好奇之火。课堂上教师要向学生讲解单元的重点语法内容,课文中的难句、长句,与汉语文化背景、交际习惯、人文心理大相径庭的特殊英语语言现象,学生容易混淆、弄错的语言现象。教师还可以自己搜集一些中西文化中的差异来吸引学生,如美国的火警911、查号台411等,这些小的文化差异都会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学生的自觉性就会大大增强,就会自觉地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使思维得到很好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善于启发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善于激发学生思考。教师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和深厚的知识底蕴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起着重要的作用。

2.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必须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我设问,让学生带着问题钻研教材。提出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是有一个过程的,最初可以先由教师向学生提问,并使学生认识到提问的意义和方法,接着就鼓励和要求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问题提得好的学生,老师要给予表扬,当学生能够提出各种问题的时候,就可以进一步要求提高问题的难度,鼓励学生运用已学过的语言知识思考如何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例如,在讲授高职英语(《走出牛津》,第一册)Unit 4 Close to Nature时,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中提出问题:“Have you ever been to Huangshan Mountain?When you are in it,do you notice the something special that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mountains?Do you know the founder of the chain-restaurant?”让学生带着问题听教材内容,找出答案,从而达到理解教材内容、掌握教材内容的目的。掌握本课内容之后,启发学生去思考“our Chinese cultural symbol”(名胜与文化,我们中国的文化象征),让学生就着这一问题开展讨论,进行“会话练习”,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们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得到了锻炼,也拓展了他们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学好下一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3.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对于发展思维能力是极其重要的。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认为,学习不是被动机械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布鲁纳非常重视人的主动性,他认为,学生和科学家的智力活动从本质上说是一样的,无论掌握一个概念还是解决一个问题,或是发现一个科学理论,都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因此,他大力提倡发现法学习。所谓发现法,就是让学生独立思考,改组材料,自行发现问题,掌握原理、原则。要尽可能使学生成为主动的思想者。可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培养独立思考习惯十分重要。例如,一般的英语教学,学生多是被动地听教师讲解,识记单词、语法规则、句型等。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进行了教法改革。在讲英语课文的时候,我把参考书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结合实际情况把这课需要掌握的词与固定搭配借助字典及参考书写出例句。教师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如在教高职英语第二册(《走出牛津》,第一册)Unit 4 Close to Nature时,我先让学生查阅他们所看到过的一些我国的大好河山的资料,上课的时候,让学生尽量用英语讲述他们所查到的背景知识,然后让学生打开课本,听录音,默读课文,最后让学生讲解一下语言点和句型,教师再进行概括性总结。这样的教学能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兴趣,使所学的知识牢固,更重要的是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4.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2篇:教育教学考核制度范文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它是属于一种对自学者进行的,只是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的国家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之一,它是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的国家考试,是以个人自学为主、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它是根据本国国情独创的,具有中国的特色,并且符合我国发展中办大教育的一种高等教育制度,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缺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1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的性质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对自学者进行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的国家考试,是以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一种高等教育形式。从本质上来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它是由考试和教育相结合的,从考试来看,它是大规模、大范围、社会性和目标参照性的一种国家级学历水平的考试;从教育来看,它是开放性、灵活性的一种社会教育,具有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多种性质。

自学考试是以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一种教育形式。自学考试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它不同于一般的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因为它不需要以固定的学校作为自己惟一存在的形式;它又不属于那种“非正规教育”的社会办学模式,它是属于正规的教育,它的考试是严格按照国家统一制定的教育目标的标准来进行的,如果通过了它的考试是可以获得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学历的;它并不属于一般的自学,因为它的考试必须按照国家考试部门制定的计划和大纲来进行,并要通过国家级的考试来检验学历水平的。它是与以前存在的各种社会教育都不相同的,它是一种新的高等教育形式,它的新异处就在于―― “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单纯的考试不是教育形式,一般的自学和社会办学虽然也是教育的一种形式,但它们在社会中早已存在,并不属于这里所说的自学考试教育,只有把自学和社会办学纳入自学考试系统,从而使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结合起来,才真正能成为高等自学考试教育,所以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它是一种特殊的,唯一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教育。

2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的特点

2.1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具有很大的开放性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教育需要和所具备的条件来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学习并参加自学考试的学科考试,不存在限制参加学习或考试的人数。同时,考生还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自主的安排学习过程,具有很大的开放性。

2.2 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考生,不用参加入学考试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学生不要参加入学考试,自学考试没有入学考试,考生只要参加单科的考试,合格一门,就发一门的合格证书,等考生所有科目都合格后,就能获得国家级颁发的学历证书。这是一种很自由、很自主的考试。

2.3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具有很强的灵活性

参加自学考试的考生不会受个人的性别、年龄、民族、种族以及所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属于全开放式的教育,只要你想学习,你就可以报名参加考试。自学考试对应考者没有学历限制,自学考试的学习和考试不会有人数限制。自学考试只有课程的认定考试,通过一门课程,就发一门合格证。

2.4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以自学为主,所有的考生都可以通过自学完成学习过程,并参加各门考试

自学考试是以个人自学为主,考生也可以自由的参加其他社会培训力量或主考学校举办的自考助学班的学习。自学考试采取分课的考试、学分的累积,最后获取文凭的方式,不会受学期、学年制度的限制。

2.5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费用低廉

自学考试如果只是自学的话,只要缴纳考试费和教材费,考试费是以每科来算的,整个的费用都很低。

3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如何通过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寻求更大的发展

第3篇:教育教学考核制度范文

1.缺乏科学的教学大纲和教材,课程设置粗放随意,没有完善的教学管理和考核制度

由于重“艺”轻“文”,不少艺校的文化教育课程没有按要求执行国家的相关教学大纲或按相关的课程要求来指导学校的文化课教学活动。有的艺校强调本校的特殊性,以国家的教学大纲要求太高,难以实施为由,甚至放弃了文化课教学大纲或要求,文化课的设置随意性很强,文化课的学习时间没有得到保证,学习时间安排也不合理。艺校英语教学的另一大不足之处是缺乏一套既结合专业特点,又适应学生年龄层次和认知理解能力的、有效的、学生想学、老师想教的学习材料。艺校目前普遍套用的是普通中学的英语教材。这样的教材内容对许多文化水平只有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来讲无疑是“天书”,根本就不适合艺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再就是艺校的(英语)文化课教学没有完善的教学管理和考核制度。只要学生的专业课能过得去,专业技能尚可,能完成各种所谓的任务演出,学校领导就心满意足了。没有强调和重视对学生的文化课程学习的管理和考核,这样也反过来让学生错误地认为在艺校,文化课的学习是可有可无的,不会影响到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此种谬误一传再传,恶性循环,严重地干扰和影响了艺校的发展。

2.英语文化课教学设备落后,教师教学方法单一,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实效

随着各级各类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英语教材和教学方法向立体化、自主化方向发展。然而,不少艺校把大量的资金用于专业课设备器械的购置,而很少用于购置现代化的文化课教学所需的教学设备。不少艺校的文化课教学还停留在一本书、一支粉笔的落后阶段,导致教师教学方法缺乏新意,学生学习兴趣低下,极大地影响了教学实效的提高。

3.英语文化课教学的落后现状产生的后果

英语是重要的国际语言,在国际事务和经济科技文化艺术等领域的国际交往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学习英语,不仅仅是学习英语的语言知识,更是通过这门语言来学习世界先进文化和先进的科技知识,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手段之一。由于艺校的英语文化课教学存在的种种问题和不足,必然会影响到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和对其他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如对专业作品的学习、创作和提高。难以进行日益增多的国际文化(演出)交流,影响宣传中国优秀文化和学习国际先进文化和技术。同时,更直接影响到中等艺术学校的学生能进入到高一级的艺术院校进行深造发展,学生的系统性文化教育就此终止,无论在专业上和文化基础知识方面都成为一个半成品,学生难以在社会上找到合适的机会继续发展自己,社会各界也不愿接受这样的半成品,中等艺校的学生毕业后,社会地位十分尴尬,学校不满意,学生不满意,家长不满意,社会也不满意。

二、中等艺术学校英语文化课教育必须深化改革

中等艺术文化学校的文化课教育,尤其是英语文化课的教育已严重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能满足家长、学生的要求,更不能实现培养合格的“又文又专”学生的教育目标。中等艺术学校英语文化课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

1.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必须像重视义务教育一样重视艺校的英语文化教育,同时对艺校的英语文化课要有严格的监管和考核制度

在学校的管理策略上,教育主管部门要采用不同的手段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对艺校的英语文化课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管,要建立必要的考核制度。学校领导也要重视英语课的教育教学,要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对教师的英语教学工作进行检查,要根据英语教育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规范、考核教师的教学行为。

2.学校要健全科学的英语文化课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在保证基础知识教授的同时,大力开发有行业特征、特点的英语学习材料

艺校要根据艺校专业的特点,在保证基础知识教授的同时,开发有行业特征的英语学习材料。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现状、就业性质以及考取高一级学校所需的专业英语知识,适当补充一些听力与口语、语法及阅读内容的材料进行教学。甚至可以自编适合本校专业特色的针对性较强的教材。学校要想让学生真正掌握具有时代特色的艺术英语,就必须健全科学的英语文化课的教学大纲以及教学计划。英语教师也要针对时代对艺术英语的需要确定明确的英语教学目标,制订教学策略,让学生在不同形式的英语训练中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以及学习的能力。

3.艺校要加大对英语文化课教育教学设备的资金投入,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

艺校的很多学生英语底子薄弱,因此要想能够跟上教师的讲解,单凭教师的口头传授是很不容易的。因此,艺校要加大对英语文化课教育教学设备的资金投入,要让教师能够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英语教学。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通过视听结合,降低了学习英语的难度,使学生能够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知识营养。

4.加强英语文化课的师资队伍建设,培养爱岗敬业的英语教师

艺校要加强英语文化课的师资队伍建设,让本校的英语教研走在学校各科的前列。艺校要从听评课入手,严把英语教育教学质量关。艺校只有培养了爱岗敬业的教师,才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感受到艺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学校要定期开展教师和学生英语口语大赛,全面训练学生的英语能力,促使师生的英语水平全面提高。

5.教师要积极探索,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第4篇:教育教学考核制度范文

教师公正;学生需求;因生给爱

教师公正是当前教育界的热点话题,什么是教师公正,如何在师爱的环节中实现教师公正,是每位教师面临的实践难题。教师公正,是指“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活动中对待不同利益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公平与正义”,而对学生的公正是教师公正的核心,满足学生需求又是对待学生公正的关键。有学者说,公正即一视同仁,偏爱也是公正的一种。教师如何透过三尺讲台洞悉每个学生的需求,在公平准则下显示正义的原则,在教学中展示师爱,践行教师公正?

一、现实教学中,教师缺乏因需给爱,造成教师不公正

教师公正,既是一种内在品质,又是一种外显行为,教师能将这种内在品质挖掘出来,表现在人际交往中,尤其是表现在教师的教育教学情景中是非常困难的。实际教学中存在教学要求与学生现实需要的矛盾,教师每天面对不同的教学情境,面对学生不同的现实需要,学生对教学情境的理解与接受能力又是千差万别的,所以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的情景和教育对象的不同实施教育机智。教师教育机智实施的程度往往被看做教师公正的程度。为了在教学过程中践行教师公正,教师要对学生选用与其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公正对待全体学生,做到学生需求与教师教育合一。然而在实践中,教师不恰当的甚至是不合理的有悖公正的行为屡见不鲜。

(一)教学平等中的不公正

基于平等基础上的统一的班级教学,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个学生,表面看起来很公正,实则不然。因为它否认了学生个体的差别,忽视了学生的现实需要,学生们大都来自不同的家庭,他们的成长经历不同,拥有的家庭教育资源也不同,这使得他们虽然站在同一跑道上,但是各自的起点却不同。教师这种看似公正的教学却会造成成绩优秀的学生对知识深度的渴望得不到满足,产生知识倦怠或者对教师不屑一顾,产生厌师厌学现象;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跟不上教师的脚步,越拉越远,直至掉队;只有那些学习成绩居中的同学能够达到“温饱”层次。

(二)教学不平等中的不公正

爱生是教师的职责,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准则之一,每个老师都会爱自己的学生,然而并不是每一位教师都能做到不偏不倚地像爱自己的孩子那样知冷知热,揣摩他们内心真正的诉求,进而想方设法予以满足或指导。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会对教育资源进行分配,但在分配的过程中会“有意识地”或“控制不了”的偏心,会受学生学习成绩、进步空间、经济背景和社会地位的影响,产生分配不公。在资源总量固定的情况下,如果一部分学生获得的资源多了,必然占用了另一部分学生的资源,获得优待的学生会因教师偏爱而窃喜,资源被他人占有的同学会心生怨恨。教师往往会偏爱那些学习成绩好、积极乐观而又比较听话的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课堂问答机会,更耐心的课下指导与交流,更高频率的家访,对他们的需求给予更好的满足。在教师有限的教学精力下,另一些学生就被冷落,他们对于教师是否公正更在意,更期待教师的器重。此时,教师的不公正行为,剥夺了原属于他们的那份期待,成为他们内心久久不能释怀的痛。

二、教师不公正的原因分析

2009 年2 月5 日,教育部了《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强调,对教师教学效果的绩效考核主要以完成国家规定的教学目标、学生达到基本教育质量要求为依据。现存教师绩效工资考核重“量”轻“质”,重结果,轻过程。由于教师绩效考核制度存在缺陷,教师素质不同,学生个体差异大等原因使得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不公正行为。

(一)教师绩效考核制度缺陷

绩效考核偏重易量化的显性考核,忽视难以量化的隐性考核。目前,许多学校把教学课时量、教师考勤、班主任工作等容易被量化的项目作为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虽然量化指标比较客观,有利于避免人为权利及关系干涉,但是量化考核忽视了对难以被量化的教师情感、态度、价值观公正合理的考核。由于绩效考核的利益驱使,使得很多教师很少甚至不投入情感价值关怀,甘做机械式的教书匠。

另外,绩效考核实施过程中过分注重结果,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教育活动,他不仅要求教师具有专业化的教学技能,更要求教师对学生投入更多的情感关怀,在教学过程中展现灵活的教育机智,但是教师这些投入并不一定会马上转化为可量化的教学效果。而教学效果是许多学校进行绩效考核的主要依据,他们看重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这就会诱导许多教师为了考核,只注重教学效果而不顾学生的真实需要,偏爱那些可以带来更好绩效的学生。

(二)教师素质不同,对自然情感的控制能力不同

每个人都有爱,但不是每种爱都是理性的,教师的爱也是如此,教师也非圣人,也有着普通人的自然情感。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思想和行为都不成熟的学生,他们有着自身独特的个性与发展潜力:有的学生聪明伶俐,有的学生调皮捣蛋……出于自身的自然情感,教师自然而然地会比较喜爱那些聪明伶俐的学生,不喜欢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然而教师是一种职业,教师的职业素质要求教师要平等对待全体同学,对每个学生负责,为提高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努力,让师爱的雨露滋润到每个学生的心田。这要求教师要学会控制,用理性情感来关爱每位学生,克服自然情感上的“偏爱”。由于教师个人的素质有较大差异,对自身情感的控制能力也因人而异,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因无法克制自然情感对部分学生缺乏尊重、缺乏宽容、缺乏关爱。

(三)学生个体差异大,教师难以满足所有同学的不同需求

目前,我国实行班级教学制,一个班集体的学生人数比较多,教师面对的是班级群体而不是个人,学生个体差异大的现实对教师能否践行教师公正提出了挑战。一个班级的学生往往来自不同地方,他们性格不同,兴趣爱好各异,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也各不相同,如果教师不能充分了解每一位同学,那么满足全体同学的不同需求也只是一句空话。更何况一位教师通常同时承担着多个班级的教学,在不断变换的教学情境中穿梭于不同的班级,这会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满足所有同学的不同需求,变得更加艰难。

三、如何满足学生需求,践行教师公正

在现实教学中做到对每位学生实现教师公正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种现实要求,独生子女学生是家庭的核心,家长不仅仅希望自己的孩子品学兼优,更希望孩子能在学校中健康快乐地成长,希望他们的孩子在教师眼中也是唯一的。要做到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实现因生给爱,不仅要改革教师绩效考核制度,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整体,而且要提高教师的素质,了解学生,因需给爱,克服个人自然情感上的偏爱。

(一)改革教师绩效考核制度,注重过程性评价

“绩效工资的实质是学校通过契约对教师人力资本价值的价格标示”。绩效考核制度的实施是为了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升教育质量。针对教师绩效考核重易量化的显性考核轻难以量化的隐性考核,重结果、轻过程的缺陷,教师绩效改革要实施显性与隐性考核相结合,充分发挥易量化的量性考核的客观性与隐性考核的人文性,完成学校规定的教育教学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关注教师投入到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因素。通过奖励机制激励教师提高教育质量,利用科学合理的考核结果,保持教师为教育事业奋斗不止的内在动力。转变教师绩效考核过程中重结果、轻过程的方式,注重培养教师专业化发展。对新教师要利用绩效考核的过程,找出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帮助其成长进步;对于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专业型教师,在考核的过程中指出其进步空间,提高他们的教学积极性,防止职业倦怠,引导他们向专家型教师转化。对于那些专家型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自身的教育资源,改革思想,锐意进取,结合本校实际搞好科研,引领教育潮流。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和导向作用,肯定教师在专业化发展历程中的点滴进步,回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投入的点点滴滴。只有改革教师绩效评价制度和实施过程,提高对学生全面素质考核的权重,注重学生们学习成长的过程,才能从源头上杜绝教师以利益取向来对待学生,才能对全体学生给予“整体关注”,满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切身需求。

(二)提高自身素养,克服个人自然情感上的偏爱

教师理性的爱已远远超出师生情感范畴,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灵魂,并通过教学水平、教学态度和教学能力表现出来。用情感化每一位学生,用“以情优教”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注入亲情,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提升教师自身素养,培养师爱专业情感,克服个人自然情感的障碍,转变教学观念,发挥师爱在教学过程中的软作用,打开学生封闭的内心世界,把传统说服教育转变为教育服务指导相结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重点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积极发挥情感教学的软实力。在教学设计上,考虑到不同学生的接受水平与理解能力,拟定不同的教学方案,积极探索适应学生需求,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关注每位学生的表现与需求,做每位学生学有所获里程上的铺路石,不能因为个人的情感喜好而有所偏见。随着教师自身素养的不断提升,对学生关爱的范围也会逐步扩大。

(三)了解学生,因需给爱

教育是需要智慧的,教师要学会和学生们相处,在相处过程中“斗智斗勇”,走进学生心灵的世界。在教育教学中,要差别对待不同的学生,但不是有所偏心,而是指要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因材施教”。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教育上的公正,意味着教师要有足够的精神力量去关心每一个儿童。用一个模式、毫无区别的态度去对待所有的儿童,那是漠不关心,不公正最坏的表现。如果儿童感到别人眼里没有他,不想去知道他个人小小的不幸,把他丢在一边不管,那么他会认为这是一种痛苦的屈辱和极大的不公正。”因此,教师要在以情优教”理念指导下,结合教育心理学和教学实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用学生的心理揣度学生,去深入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对于他们不同的需求,给予不同的师爱,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对体弱生爱在关心,在学生群体中,难免有些学生体质较差,经常感冒或者发烧,对这类学生教师要时常关心,发现异常及时送医;对病残生爱在得体,这类学生自尊心强,心理脆弱,教师要像正常的学生那样对待他们,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和其他同学没有差别,不被特殊对待是对他们最好的肯定;对一时犯过错误的学生要信任,不要因为曾经的错误对他们产生偏见,给他们改过的机会,教他们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学会反思,知错就改就是好学生。对那些屡错生要爱在耐心,不要放弃,不让每一个孩子掉队,没有不想当好学生的学生,相信学生性本善,有耐心悉心教导,循循善诱。向师生爱在珍惜,背师生爱在主动,这些学生往往从小性格内向,不善表达,教师要主动提问他们或者与他们交流。个性生爱在尊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个性,教师要对学生的个性合理引导,培养与其个性相匹配的特长;普通生爱在鼓励,这类学生占学生群体的大多数,对待他们要有合理的期待,在达到他们最近发展区时及时予以鼓励,鼓励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前进。学困生爱在赏识,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予以赏识,发展他们的特长。后进生爱在鞭策,要看这些学生努力的过程,在过程中给予帮助,进步中予以鞭策。要善于做学生舞台下的观众,在台下毫不吝啬地为他们鼓掌喝彩,赏识他们的点滴进步,满足学生对师爱的渴望。

参考文献:

[1]何旭明,陈向明.教学公平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J].研究中国大学教学,2012(7).

[2]范先佐,付卫东.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改革:背景、成效、问题与对策——基于对中部4省32县(市)的调查[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0(6).

第5篇:教育教学考核制度范文

关键词:依法治国;依法治校;师德建设;制度化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新世纪,“依法治教”理所当然。“依法治校”是“依法治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21世纪学校管理的必然选择。教师是最基本、最直接的教育执行者,担负着教育发展的重任,学校能否发挥其在教育现代化中应有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大教师的教学理念和管理方略。每一位教师必须将依法治校方针落实到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时刻以教育法律法规调整或约束自身行为,把教育教学纳入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同时必须加强师德建设,实现师德建设制度化,提升教师师德修养,增强教书育人实效。

一、依法治校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求依法治教,把教育管理和办学活动纳入法治轨道,是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完成新时期教育工作历史使命的重要保障。依法治教必然要求学校依法治校。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校,教育部于2013年1月16日了《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对各级各类学校推进依法治校的目标、任务以及依法治校的具体措施提出了系统要求。对教师与学生参加学校管理、行使监督以及实现自我发展等权利从制度方面给予保障,同时强调要积极落实师生在全面推进依法治校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校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理当实施素质教育,全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因此,学校必须严格按照教育法律法规确定的原则与规定,开展教育教学与管理活动,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切实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全面提高学校领导与教师的法律素养,强化学校依法处理各种事项的能力,处理好政府与学校的关系,在坚持学校自主办学的基础上,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实现学校管理与运行的法治化,依法保障教育各方主体的合法权益并且依法接受国家与社会的监督。

二、加强师德建设

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与管理过程中应当遵守的行为规则和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是教师行业的职业道德,它调整教师、学生、学校领导、学生家长等教育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教师在工作过程中用何种思想、感情、态度与作风去待人接物,处理问题,干好工作,为社会履职尽责从道义上作了规定。加强师德建设,有利于处理好教师与其他教育主体的关系,化解各种人事争议,优化育人环境,促进教师顺利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同时,加强师德建设,规范教师的职业行为,能够推动教师自觉履行自己的法律义务和自觉承担法律责任。控制教师行为,不仅需要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法律法规以及各种管理制度的外部约束,更需要通过师德规范进行内部约束。当师德变成教师的习惯性思维与实践,融入教师思想中时,良好的师德对广大学生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将强有力地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的实施,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进步,促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因此,必须加强师德建设。

三、师德建设制度化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是教师对学生最好的教育。良好的师德修养是教师履行教书育人职责的必要条件,提升师德修养就必须加强师德建设,就要有一套相应的制度来保障,以实现师德建设制度化。

1.师德规范制度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明确要求,制订科学、有效、可行的师德规范制度,如师德建设工作条例、师德建设实施细则、教师教学工作规范等,明确教师的岗位职责及具体要求。师德规范制度化的根本任务是要将学校教师最基本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纳入制度建设的框架,把道德要求提升为制度要求,把主要依靠自我人格和良心的力量来维系的行为自律转化为主要依靠制度的强制力来保证的社会约束。同时,建立一套师德考核指标体系,并将其标准量化,通过学校、教师、学生不同权重打分,给予综合评价,将评价结果存入本人档案,作为教师聘任、晋升、晋级、培养、流动等方面的重要依据,使师德建设与管理有章可循。

2.师德培养制度化

加强师德教育的学习和培训,是提高师德水平的基础和前提。新进教师与青年教师由于欠缺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学生管理经验缺乏,非常需要加强经常性的师德建设学习与教育,并形成长效机制。通过经常性的学习与培训,他们可明确哪些行为教师可为,哪些行为教师不可为,主动运用师德规范和行为标准约束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从而不断提高师德建设水平,提升师德修养,提高教育教学的本领,切实增强教书育人的实效。

3.师德监督考核制度化

督促教师努力提升师德素质、切实履行教师职责的根本方法是实行师德考核制度化。考核应当遵循客观、公正、全面的原则,充分听取教师本人与学生意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学校有必要建立师德建设监督机制和严格的师德考核体系。依据师德规范要求与师德评价标准,制订详细的师德考核办法,采用教师自我评价、教师相互评价、督导参与评价、学生参与评价、组织最终评价相结合的办法,对教师师德实行全面、综合的评价。对教师无故漏课、迟到早退、教学效果、考风考纪等情况进行全方位监督与考核,同时也要把广大学生的意见作为重要指标来考虑,以充分发挥考核工作的积极导向作用,实现师德监督考核制度化。

4.师德奖惩制度化

把师德水平的高低与教师的个人发展和利益紧密挂钩,把落实师德建设与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定和晋升以及各种荣誉称号的授予,以至奖金、津贴的分配,年终考核的等次等有机结合起来,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因而建立师德奖惩制度非常必要。对于师德高尚、育人事迹与教学贡献突出、被广大师生公认的优秀教师,学校应当大力表彰,甚至给予重奖,树立榜样。同时,学校应当大力宣扬这些优秀教师及他们的先进事迹,发挥榜样人物的示范效应,引领广大教师投入师德建设中去,着力提升教师师德修养,让“学师德、树师德、重师德”的理念深入人心,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目的,形成个个有师德、人人重师德的良好社会风尚。

四、结语

总之,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当今时代,学校在实施依法治校的同时,必须加强师德建设,实施师德建设制度化,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以提升教书育人的实效,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骆德军.浅析师德建设与依法治校之关系[J].教学与管理,2004,(3).

[2]王维.浅谈法律不是万能的[J].科技与法制,2011,(19).

[3]陆晓萍.论法的局限性[J].社科纵横,2012,(6).

第6篇:教育教学考核制度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管理;策略

在社会经济发展中,高职教育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生产、管理、服务、建设等各行各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阵地,其培养质量必须依托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良、综合素质高的师资队伍。随着规模的扩展,新专业的不断涌现,学生人数的激增,不少高职院校师资相对缺乏,不少学校立足于自身的办学条件以及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通过多种途径招聘兼职教师补充师资。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有效管理兼职教师队伍,发挥其应有的效用,也成为不少高职院校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加强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管理的意义

1.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目前,学术界对于“双师型”教师的理解主要是针对教师个体而言,即要求教师个人达到双师素质,但是从高职院校师资来源看,不少专任教师都是毕业于普通高校,他们在专业理论知识方面具有优势,然而并没有丰富的产业、行业或企业工作经验。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来看,实践教学又是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必要途径,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高职院校在招聘兼职教师时,可以从企业中挑选一些技术骨干来承担部分的实践教学任务。另外,对于理论课以及公共基础课,也可聘请素质较高的兼职教师来分担部分教学任务。因此,加强兼职教师队伍的管理,既可以补充师资队伍的数量,又可以完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2.促进专任教师专业化发展。高职院校的兼职教师来自不同的行业或企业,他们具有不同的教育背景,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也有所不同,通过加强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的管理,可以促进学校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的沟通交流,使专任教师了解行业企业发展状况以及先进生产技术,比如可以采取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结对子”的形式,使他们相互学习,共促发展。此外,兼职教师和专任教师还可以合作进行项目的开发与研究,提高研究团队的实力,在研究过程中更好地将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技能相融合,从而以兼职教师为助力,促进专任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3.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由于兼职教师具有丰富的行业企业工作经验,他们对生产、服务、管理等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等比较敏感,知识更新速度快,他们不仅可以给学生讲述现实的工作经验,传授扎实的专业技能,还能用自身的职业态度、职业信念、职业精神感化学生,使学生提早接触职业方面的内容,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以后就业打下坚实基础。加强对兼职教师的有效管理,还可以充分利用行业企业的资源,深化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顺利开展教育教学、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实现高质量就业的重要途径。

二、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管理的优化策略

1.严格把握好准入关,确实保证师资质量。一支水平高、业务精良、素质高的兼职教师队伍对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大有裨益,反之,则会影响学校的整体人才培养质量,因此,高职院校在招聘兼职教师时,要严格把握好准入关,保证兼职教师队伍的质量。一是拓宽兼职教师来源渠道,依托校企合作企业以及相关行业协会,聘请一些知名企业技术骨干或管理人员,并建立稳定的兼职教师资源库;二是加强兼职教师准入资格审核,高职院校应对兼职教师提出素质要求,一般来说,兼职教师应是相关专业知识储备优良,专业技能操作熟练,熟悉岗位工作流程,自我学习能力较强,同时,还应具备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为了更好地做好兼职教师准入资格审核,高职院校应要求所聘请的兼职教师提供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其他有效证明材料;三是要对兼职教师进行面试,高职院校应按专业分类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兼职教师进行面试,这种面试可由需要聘请兼职教师的系部自行组织;四是做好兼职教师的岗前培训,很多兼职教师来自企业生产或管理岗位的第一线,他们的操作能力或专业技能很熟练,对工作岗位上的具体工作内容也很熟悉,但是他们并不了解教育教学规律,不熟悉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与特点,也不清楚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以及相关要求,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做好兼职教师的岗前培训工作,主要是让他们了解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以及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等内容。

2.强化教学过程监控,确实保证教学质量。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对兼职教师疏于管理,一方面是因为兼职教师特别是一些知名专家,他们的时间安排有一定的随意性,难以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一方面兼职教师数量较多、涉及面较广泛、人员背景各异,在管理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另外,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完善的兼职教师管理制度。为了保证兼职教师队伍的教学质量,高职院校要强化教学过程监控。一是制定教学计划,并严格执行,由各系部定期进行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二是定期组织学校专任教师现场观摩兼职教师授课,既可以学习兼职教师丰富的实操经验,又可以发现问题,及时交流;三是学校教学督察小组应会同教务处做好兼职教师的教学督查,做好督查记录,课后应及时反馈意见,并提出整改建议;四是相关教学管理部门深入课堂询问学生的意见,并组织学生做好兼职教师的教学评价工作;五是各系部应建立兼职教师教学业务档案,对于出现过教学事故或学生评价过低的兼职教师,在后续聘请过程中应该慎重考虑。

3.完善绩效考核制度,确实保证有效管理。绩效考核是一个组织实行薪酬福利制度的依据,也是组织人员晋升、奖惩的标准。对高职院校来说,完善的教师绩效考核制度可以激励教师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目前,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的报酬仅仅只有课时费部分,并没有相应的绩效工资或其他奖励,因此,很多高职院校对兼职教师并没有进行最终的绩效考核,只是按照他们的课时数发放课时费,这也是导致兼职教师随意性较大的一个原因。对兼职教师队伍的有效管理途径之一就是要完善绩效考核制度,一是根据兼职教师的特殊性制定专门的考核制度,和专任教师分开考核,考核结果计入兼职教师教学业务档案;二是可根据兼职教师的考核调整兼职教师报酬体系,对于考核优秀的兼职教师可以适当提高课酬,以此激励他们的教学积极性;三是兼职教师考核指标体系应重点突出其教育教学方面的考核,兼顾师德师风方面的评价,如果有参与学校科研或项目开发研究可设为加分项目,考核指标既要全面又要考虑到兼职教师的特性。

参考文献:

[1]王振洪.高职院校兼职教师有效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李国杰.“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3(11).

第7篇:教育教学考核制度范文

1阳光制度——沐浴人文的关怀

在此过程中,我们形成共识:在乎所有的机会,用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化压力为动力,逐步养成每天总结得失、每周盘点成绩与问题的习惯,在反思中分析问题,在反思中解决问题。

人力资源是学校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制度则是提升学校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保证。在日常管理中,我们建立效绩评估体系,如《教师月考核制度》、《绿色接力方案》、《教科研管理与考核制度》、《星级班级考核制度》等,一系列的制度使学校各项工作规范科学,有理有据,同时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师自我管理的自觉性。

2研修沃土——滋养灵性的智慧

随着课程改革不断走向深入,我们发现学校发展的关键是教师。因此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研修活动都源于教师实践、服务于教学实践,因此我们着力构建立体化的人力资源培训模式,打造智慧型教师团队。主要采用下面四种开发方式:

2.1焦点访谈式的专题教研

我们以主题教研活动为依托,面向全体教师,以解决课堂教学实际问题和发展课堂教学能力为目标。对于新任教师重点指向熟练课堂教学技能;对于胜任教师,重点指向个性课堂教学风格的逐步形成;而对于骨干教师,重点指向课堂教学的创造性和艺术性。

2.2智慧碰撞式的课题研讨

开展课题研究,以科研带动人力资源发展,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能力。我们提倡教师在日常性教学中去追踪某个教学问题,并使之“课题化”。而当这样做的时候,教师的教学就由日常性教学转化为研究性教学。

2.2.1根椐学校的实际情况,在课题研究方面,我们以十一五国家级课题《基于网络环境下教育资源建设与运用》为龙头,塑造解小教育品牌:即充分利用校园网,把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领域;高位构建校本课程体系,从教材、学生、教师、环境四个方面构建课程文化的基本框架。

2.2.2根据教师关注的问题,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语文学科的作文、第一第二课时衔接;数学学科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与数学问题解决;英语学科的快乐阅读;综合实践活动的训练等。通过这些课题的研究,极大地提高了广大教师教育教学的实践智慧。

2.3校际联动式的资源共享

校际之间联动研究能取长补短,互相促进。我们通过外派访学、校际联动、挂职培训三种途径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交流,通过交流使教师体会“独教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时让教师感到培训就是最大的福利。

2.4团队合作式的联盟探究

学校围绕“培养智慧型教师”的目标,倾力打造智慧型教师团体,促进人力资源形成合力、个性成长,成立了教师发展联盟和月牙湾术科联盟两大非行政性组织。

3绿色质量——孕育蓬勃的生命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激励教师通过自身的潜能和极积性的发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我校以“绿色质量”为纽带,构建“绿色”质量发展体系,力求人力资源管理人性化,并服务于师生和谐成长。

3.1阳光绿洲——营造教育生态环境

我们认为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应该得到全面的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应该覆盖学校课程计划中涉及的所有科目。

3.2绿色质量——追求三高三全

学校工作是一个大的质量体系,我们提出“绿色质量”的概念,要求每一位教师、每一门学科、每一个环节都成为教育质量的生产力,追求三高和三全:追求“第一责任人”的高质量、追求课堂教学的高质量、追求课程文化的高质量;确立全面质量观、全员质量观、全程质量观,从而营造一个时时关注质量、人人专注教学、事事讲究绩效的阳光绿洲。

3.3有氧课堂——杜绝负债

当“质量”成为所有教师追求的目标,当“管理”落实在每一门学科每一节课时,老师对自己的课堂敝帚自珍起来——主科老师再也无法从术科教师那里“要”到时间,术科教师再也无法容忍自己的课堂有个别孩子“缺席”。

我们提出杜绝课堂负债现象,要求防止课堂中出现以下问题:思维训练不到位;知识点训练不够,缺少密度;教学环节安排拖拉松散;课课清不能落实(书后的练习)。于是,各科教师对自己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内容的侧重、练习的效率越来越关注。

4绿色监控——教学能力的加油站

提到质量监控,往往在绩效考核层面考虑比较多。我们提出“绿色监控”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全面的过程,尤其关注监控的后续作用,力求能把对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的视角转移到未来质量的不断提高上,目标定位在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监控与培养。

第8篇:教育教学考核制度范文

    1 加强信息技术的培训可以提高中职教师信息化的水平

    (1)中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中,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对中职教育教学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加强信息技术对中职教育的推进作用,对中职院校的教学起着促进作用。加强中职教师的现代化的信息教育技术的培训工作,全面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育教学水平,在进行中职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过程中,要针对中职院校的教学环境和中职院校的教师实际需求和特点进行培训。

    (2)中职院校要建立和完善中职院校教师的信息技术的考核制度,信息技术要作为中职院校教师评职称的关键指标和考核指标,要加强与中职院校教师其他考核制度的联系,要将信息技术的考核机制与中职院校其他对教师的考核机制有机结合,要增强中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中职教师的信息化技术水平。

    (3)中职院校还要不断地鼓励和激励教师掌握和创新信息技术,不断地提高传播信息、控制和操作信息、接受信息的能力,促使对中职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保障中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能够顺利进行。

    2 完善中职教育的信息资源建设可以提高中职学校信息化的水平

    (1)中职院校学习环境要开放。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科学信息技术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伴随着信息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中职院校要不断开放教育教学的环境,促使中职院校的学生学习更加具有挑战性,据有关学术报道讲:数字信息化的时代已经来临,计算机网络信息与人们的知识信息已经能够做到有机的结合,中职院校可以抓住这一良好的机遇,改革和创新全新的教育教学方阵,全面促进中职院校的信息化教育教学建设。

    (2)中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的内容要不断地开放和完善,中职院校要不断掌握计算机网络信息教育教学资源,不断改进和完善学生的教育教学内容,促使学生能够掌握创新的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最新的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还能够对中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内容实施设计,中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内容就能够与国家化先进的教育教学水平接轨,这样,中职院校就能够不断地适应全球化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

    (3)中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的思想观念要开放。中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的思想观念应该不断突破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的限制,教育体制也要不断地更新和完善,实现中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全民化、终身化和国际化,中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应该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优势,借鉴和学习国际化的职业教育先进的理念,不断实现中职院校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和完善。

    3 信息技术可以转变观念,可以深化中职教育

    (1)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在不断地提高,教育信息化的水平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中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内容在不断地改进和修正,加快中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中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是当前中职院校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

    (2)目前中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中,很多中职院校的教师受传统教育教学理念和观念的影响很大,还是主张以黑板教学的方式、面对面地向学生传授教育知识,但是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需求,也不能够顺应时代的要求,片面地追求传统教学的传承只能够影响中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过分追求主科成绩的优异只能使学生偏科,对教育产生排斥,中职院校进一步要以学生的实践和兴趣为发展目标,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育教学手段。

    (3)教师要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转变教育教学的理念和观念,加强对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全面提高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中职院校课堂教育教学顺利进行;教师还应该加强自身对信息技术的重视,不断加强信息技术学习,灵活地掌握和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跟上社会时代的发展,老师加强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让学生自主展示多媒体的运用,师生之间的角色要进行互换,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要变被动为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

    4 信息技术可以开放中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环境

    将信息技术进行全面融合,真正将创新的技术进行有效渗透,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提升上来,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普及校园网络信息,使学生的思路打开,全年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在进行使用过程中,能够使教师与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有力提升,并且根据自身的发展目标,真正将长期教学总结中的经验教训关注起来,为学生的学习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打好基础,并且放眼未来,真正将中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提升上来,为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相应的贡献。

第9篇:教育教学考核制度范文

根据学校和学生教育处要求,加强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以创建良好班集体为基础,以塑造美好灵魂、“新三好学生”和四有新人为目标,深入贯彻“全员育人,全面育人”的德育工作思路,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自立、自尊、自信、自强”的良好精神风貌,努力形成“团结、活泼、严谨、求学”的班风。

二、工作要点、措施:

1、细节决定成败,对高考班更是如此。因此拟根据《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中小学生守则》,结合《重庆市虎溪职业中学学生一日常规》,对学生进行校纪校规教育,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尤其是卫生、纪律教育等,以此让学生逐步养成注重细节的良好习惯。

(1)开学期间给学生学习学校的各项校纪校规,教育他们要严格遵守校纪校规,改掉以前留下的坏习惯,逐步适应学校的环境。

(2)利用班团课、晚自习、上课期间对全班学生进行全面的学做人教育及学生对班集体的荣誉感教育。

(3)制订班级学生量化考核制度,完善班级的一日常规,使每个学生都明确班级工作是每个人该做的事。

(4)经常找个别同学谈话,让学生自我控制能力有所提高。

(5)检查班级当中的存在的不良现象,如带手机、长头发、长指甲、带首饰等,要求在短期内纠正过来。

2、健全班团干部队伍建设,使班级工作有一个新的突破。

(1)尽管说是高三了,但事实上犹如一个新班(因由多个专业、多个不同班级的学生共同组成),本学期重点对班团干部队伍的培养和指导,以此促进班级建设和良好的班风学风的形成。因此指定几名成绩较好、平时表现较好或以前担任过班团干部的同学担任相应的职务。

(2)健全班团干部考核制度,本学期由班长、团支书负责日常工作的开展,并对干部的不足,帮助提高,同时也让他们自己在同学中树立威信。

(3)实行干部汇报制,要求每个干部尤其是班长、副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纪律等主要干部更是要经常到班主任处交流汇报工作,使他们逐步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也让班主任随时掌握班级的情况。

3、建立学生量化考核制度,便于更好地开展班主任工作,确保班级的教育教学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