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筑工程管理实践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建筑市场;发包方式;管理;工程质量
中图分类号:F293.33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当前建筑工程质量问题顾客投诉量日益增多,就是产生原因来讲无非设计质量问题和施工质量问题。绝大部分设计问题是在施工过程中逐渐被解决,而施工质量问题一般认为都是总承包单位的责任,这是因为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第四章之第二十六条中明确规定“建设工程实行总承包的,总承包单位应当对全部建设工程质量负责;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设备采购的一项或者多项实行总承包的,总承包单位应当对其承包的建设工程或者采购的设备的质量负责”、第二十七条中明确规定“总承包单位依法将建设工程分包其他单位的,分包单位应当按照分包合同的约定对其分包工程的质量向总承包单位负责,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对分包工程的质量承担连带责任”。是的总承包单位对自己直接分包工程的工程质量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然而当前建筑市场发包方式较多,除了发包给总承包单位外,另外还有房产开发商总是将部分工程工程项目以“直接发包”或“专业分包”等名义将部分工程另行发包给其它所谓“专业队伍”;形成总承包单位没有实现“总包管理”,建筑市场发包混乱,严重扰乱对施工队伍管理,形成工程质量低劣。
1当前工程发包状况
1.1首先让我们对某一工程招标文件中部分内容和两份建设单位与总承包单位所签订合同中内容:
图1、 这是某工程建设单位与总承包单位所签订总合同中专业发包项目内容之一
图2、某工程建设单位与总包单位签订合同之二
图3、某工程招标文件中与总包单位分界点之一
图4、某工程招标文件中与总包单位分界点之二
图5、某工程招标文件中与总包单位分界点之三
图6、某工程招标文件中与总包单位分界点之四
1.2从上述六图可以看出来当前国内房地产建筑市场当前其主要发包形式以施工单位总承包为主,但受制于《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二章之第七条中“建设单位应当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建设单位不得将建设工程肢解发包”规定,将一些工程以“专业工程”、“直接发包”形式发包给一些专业单位(不包括建设单位规定甩项项目 )。这些专业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2.1总包单位中标前施工的工程。主要是桩基、土方工程、基坑支护等。这些是建设单位在确定总承包单位中标前已经确定好施工单位并已经开始施工。
1.2.2专业较强工程:消防工程、电梯安装、智能等专业性较强有工程。
1.2.3与垄断行业相关的专业工程。如:煤气、小区室外给水、排水管道、小区室外供电等。
1.2.4以专业分包形式,从总承包单位的合同剥离给相关专业公司的工程。如:门窗工程、防水、保温等。
2原因分析
为什么要进行强制性直接发包或专业分包呢?
2.1原因归纳如下:
2.1.1建设单位为了赶工程进度在确定总承包单位中标前已经确定好施工单位并已经开始施工。
2.1.2 有些专业较强的工程可能由于总承包单位在某些专业方面施工管理较薄弱。如:电梯工程。
2.1.3 为了处理好与垄断行业的关系,建设单位不得不走“专业分包”这个方式。
2.1.4 建设单位为了降低成本或出于某些权力机构人员的个人利益,将总承包单位完全有能力施工的工程强行以“专业工程”名利从总包方合同中分包出去。
2.1.5垄断部门所能控制的工程,独断独行是建设单位没有办法的将其另行发包的。
2.2产生以下不良后果:
2.2.1施工队伍素质低下。某些所谓专业施工队伍,也只是“挂靠”在某专业公司名下的,少量交点管理费而已的个人承包。其根本没有施工能力靠卖工程从中渔利;有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只是招募的,专业水平与专业素质很差,现场管理可想而知。
2.2.2专业分包队伍不服从总承包单位管理。这些所谓的分包工程都是直接从建设单位发包给专业施工队伍;有时为了迎接建设行政部门的检查,披上合法的“外衣”,由建设单位出面与总承包单位签订所谓“分包合同”或“三方合同”,但对其管理及工程款支付根本不经总承包单位同意,因而形成总包管不了“分包”。特别是一些垄断行业的施工队伍,更是如此,根本不把总承包单位放在眼里。
2.2.3 插手总承包企业合同内工程管理,将利润较大的工程从总单位承包范围内强行拿走分包。《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九章之第七十八条中“(二)建设工程总包承包合同中未有约定,又未经建设单位认可,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部分建设工程交由其他单位完成的”属违法分包。建设单位一些权威人员,千方百计插手总承包的劳务作业层管理,一些“关系”劳务队伍进入总包的承包范围。把一些利润大的分项工程全部拿走。如:某工程外墙装修做法为:由内向外依次为:填充墙---粘贴50㎜聚苯乙烯阻燃保温板—玻纤网、抗裂砂浆---刷外墙防水涂料,施工中建设单位将节能保温分项中途提出由建设单位直接分包给一关系户进行,即将粘贴50㎜聚苯乙烯阻燃保温板拿出,另行发包,还强行要总包单位与其分包单位签订所谓的“分包合同”。
2.2.4政府监管不到位,查处难度大。一、政府部门难以发现。政府部门执法检查时,一般从合法性入手,往往建设单位为了走合法道路提前将自己发包的工程已经通过与总承包单位的分包合同形式实行“合法化”,与总承包单位签订“阴阳合同”;即:一为“阳合同”是为了到政府部门备案办理手续的合,其中工程施工承包由一个总承包施工单位没有其他分包或专业发包单位;另一为“阴合同”其中总承包单位施工内容就大大减少,不包括非专业发包或直接承包批发部分。二、执法人员检查时不可一一到施工现场进行核实,因而形成“漏洞”;三、不排除某政府官员执法检查时,可能认为已经司空见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2.2.5总承包单位管理难度大。表现在一是管不到:一些在总承包单位进场前已经施工或施工完成工程,这是任何总承包单位无法管到的工程;二是不服管:对业主指定的“分包”工程承包方管理,一般来讲大部分分包单位是比较服从总承包单位的现场管理,但总会少部分分包队伍不服从总包的管理,他们自然依靠“后台”、“靠山”,既不用担心质量验收相关验收过不去,又不担心拿不到工程款;如果今天你总包敢对其管理,明天就有人过来对总包单位“穿小鞋”。三是根本不能管:对于一些垄断行业的施工队伍 ,建设单位都是采取直接发包的形式。他们是自有一套独立管理体系、自有系统管理部门、专业强,进入施工现场后,甚至连建设单位都要为他们“鞍前马后”的服务,总包单位对其根本不能管,只能全心全意地做好服务,否则建设单位就会轻则批评,重则处罚。
3整治建议
建筑工程是一系统工程,由若干专业工程所组合而成的既独立又相关联系的“集合体”,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必须从各检验批、分项、子分部、分部、子单位、单位工程一一抓起,才能确保整个工程质量。建设单位这种工程肢解分包工程,是不可能向使用单位提供出一个优质工程,因而就必须会出现质量问题投诉。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3.1建设行政执法部门要加强建筑市场检查、处罚力度。工程开工前必须进行招标手续,确定好总承包单位;同时要严格审查其招标文件内容,严禁将工程进行肢解分包。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特别工程主体完成后,深入施工现场采取 “明查暗访”等手段切查建设单位的肢解分包行为,发现一起惩处一起,决不能走过场;对执法人员进行责任追究制、问责制,制止执法不严、接受贿赂的现象。
3.2 建立健全以总承包单位为主体“管理体系”,实行真正总承包管理模式。如何才能做到总承包单位负责制“总包管理”呢?首先建设单位要扭转经营思想,不能以自身经济利益为主,而放弃客户的利益。必须认识到:向用户提供一个优质产品,等于产生一个无形的“广告”;实行总承包单位“一体化”管理后减少建设单位协调的物力、财务,精减建设单位现场管理人员,从而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整体工程质量、减少相互推诿,更有利于质量问题追究制;其次要彻底改变“建设单位是老板、施工企业是打工者”的观点,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是相辅相成的;施工总包单位不仅是为建设单位服务,同时也是一独立法人,只有他履行合同向你提供一优质产品,才能有更多用户购买你的产品,市场才能不断扩大。
3.3加大对分包队伍或直接发包队伍的管理,严防层层转包现象出现。对分包管理分为两方面,一是总包单位的劳务分包管理,二是业主“直接分包、专业分包”单位的管理”。着重检查施工单位:是否具有相应资质、管理人员配备和管理能力,有无 “层层转包”、“以包代管”的现象;另外还要检查对劳务人员工资发放情况,防止工人因工资待遇问题,引起工作情绪对工程质量敷衍了事、甚至破坏。
3.4对于垄断行业所承担工程直接实行建设单位直接管理,相关施工单位配合制,质量检查由建设单位或其委托的监理公司负责。因为这种“发包”形式有其优点:一是其专业性较强避免了由于总包单位现场相关管理人员对其专业知识掌握较少,对其质量管理是“名存实亡”;二是更利于处理与其关系和职责追究。
3.5切查“”插手工程发包,扰乱正常施工质量程序相关单位、个人。建筑工程质量是一系统管理,是层层相联、环环相扣,对于那些为谋私利,将本为一家施工的分项工程,进行强行拆分分包、并给工程质量造成隐患的单位、个人,要制定相关制度进行惩处。
4 结语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一系统化管理,总包单位如何从一“弱势群体”成为一工程真正总施工管理者,除配备一套精干、高水平的项目管理队伍外,还需要从政府各行政管理部门、建设单位、甚至监理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条例相关规定,加强工程发包管理,切不可因为分包工程或直接发包的工程施工方的质量管理能力差,留给用户低劣的质量产品,造成用户投诉,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Z]
[2]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Z]
[3]《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Z]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提高策略
通常认为,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是为实现一个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目标的重要基础,管理水平的高与低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前景。我国从上世纪改革开放以来,高速发展的国民经济给建筑施工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指对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和施工质量的保证措施。因此,对探讨当前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就显得极具意义。
一、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管理的现状
1.1 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主要存在的问题
(1)工程管理问题
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体制中普遍存在施工企业采用分包代管的现象,此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很难以明确各分包方的责任和工作范围,极容易给工程程序造成混乱,协调管理就变得非常复杂,在无形中就增大了建筑工程管理的难度。同时,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中存在部分施工作业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未能按照有关的标准规范规程进行施工,置规范于徒有虚名,给工程项目协调管理造成的困难也是比较突出的一方面原因。
(2)施工技术问题
跟随时代进步的脚步,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也得到十足的发展与进步,建筑行业所能涉及的领域范围也进一步扩展。因此,对于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就越来越高。就目前现状而言,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中由于工程本身对特定空间和时间的要求有所不同而产生诸多的矛盾和问题,成为增加施工技术的作难度的主导因素。而以往比较传统的施工作业模式在现代工程建设项目中仍然是主导模式,普遍存在施工作业人员综合技能水平低下、施工机械设备不先进和施工工法落后等特点,这些方面的缺陷将直接导致工程施工质量存在各种隐患。
(3)施工质量问题
质量控制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主要的工作内容对于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制定相关的质量监督体制是为保证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顺利实施的有效办法之一。但是,由于在实施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往往会存在执行力度缺失的问题,权责分项不明,导致工程质量的监管与控制的力度不足,如偷工减料、无人监管等现象层出不穷,对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造成的影响不言而喻。
1.2 主导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因素分析
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进程复杂多变,通常都会受到多方面的因素所影响。通过经验总结,笔者认为主要包括施工材料的好坏、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现场施工条件等。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好质量预控与监控工作,才能够切实地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和保证施工质量合格。
(1)工程施工材料的好坏
工程施工材料不仅仅在工程建设成本上占有绝对的比例,同时也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物质基础。对于如何选择优质的工程施工材料非常重要,由于施工材料质量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企业的文明形象,针对有关监管部门应加强施工单位对建筑工程材料使用的监督力度,以为保证施工质量。另外,在施工过程中对进场施工材料也必需按照实际的施工进度发放定量材料,并定期地进行材料库房的清点工作,避免施工材料短缺或丢失等情况的发生。
(2)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工程施工人员是整个工程项目完成合同指标的劳动基础,不管是项目管理层领导的决策管理水平,还是现场施工技术员或施工作业人员都应树立以顾客的利益和社会效益、企业效益为综合效益观念为最基本的专业素养,并经过经验总结提高企业自身的目标管理和协调组织能力,严格按照有关的规范规程标准化施工,最终落实建筑工程保障施工质量的各项措施。
(3)施工工法
施工工法作为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组织协调管理工作的基础,其主要内容包括总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分部分项施工设计、技术方案、施工工艺以及检测措施等等,对此些内容作优化设计与组织将直接关系到工程施工质量能否得到切实有效的控制。根据以往工程施工实践来看,施工准备阶段制定科学合理地施工方案,对于如施工工艺、流程等方面都可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工作和准备工作,确保工程施工过程能够在各个方面具有充分的可实施性。因此,建筑工程项目具备一个比较高效合理的施工方法对提高整个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的水平是显著的,同时对控制工程施工成本和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也具有比较好的作用与效果。
(4)施工条件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条件局限性非常多,主要包括地质水文和气候气象两大方面。这些施工条件对工程的施工过程的影响是非常复杂的,所以在设计与施工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对施工现场的影响因素做到事前的控制准备工作。如,部分建筑工程具有拟定季节性的特点,为保证工程避免受到干裂、冻害、冲刷等危害,应避开冬季雨季的不良施工期,同时还需不断利用一定手段对现场施工条件加以改善,减少施工过程对环境的污染,实现文明施工,最后为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水平提高一个良好的施工条件。
二、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鉴于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中仍然存有如上一些问题,就必需在不断地施工实践中归纳与总结,并能够找到一些为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水平的有效策略。笔者劳不矜功,结合自身多年施工经验对其策略总结如下:
2.1 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每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都可分阶段施工,每个施工阶段的特点都不同,所以要针对性地分阶段进行质量控制与管理。施工作业必需要具有一支业务能力好、责任心强的施工队伍,施工单位应定期组织工程技术管理人员进行施工技术进修学习。在施工阶段,应主要依据相关的施工规范对施工质量进行衡量,控制工作从各个工序入手,强化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在对上一道工序通过自检和报检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如有发现施工问题或隐患部位,应及时检查与令行纠正问题。
2.2 强化工程管理各方面的协调组织工作
前文提到,我国建筑市场普遍存在“分包代管”等现象,因此强化工程管理各方面的协调组织工作十分必要。建筑工程建设在各个实施阶段都有必要进行权责明确的衔接流程,通常涉及到施工材料的供应、社会交际、各工序交叉和技术交流等工作内容。本文认为在强化协调组织工作中一方面应建立起一种科学的工程管理结构体系,在实施工程分包时不得扩大范围地肢解工程,另一方面要组织严密地管理程序,客观地分析与控制工程进程,不能主要依靠对个人能力的依赖,将人为误差的可能性最大化的降低。
2.3 健全相关施工质量的管控机制
健全相关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控制机制也是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水平的有效策略之一。施工单位建立项目的领导责任制,以“责任落实到个人”为基本原则以保证工程质量。同时,要强化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理工作,施工的各个工序质量都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及承包合同规定的内容要求进行全过程的监督与验收。工程竣工验收是建设工程的最后一道程序,是对工程设计、工程质量的最后检查总结。工程完工后,在组织验收七个工作日前,施工单位应通知项目监督工程师进行质量检查,验收时,要严格执行国家颁发的工程验收规范标准,逐项验收评定。具体可采取工程技术文件检查、实物工程质量检查的方法。工程竣工验收监督,建设单位必须在组织验收7个工作日前,将工程验收时间、地点及验收机构组织人员名单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工程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持工程竣工验收报告至备案部门办理备案手续。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是一项事无巨细、系统化的工作过程,提高管理水平和工程质量是为科学管理和规范施工推动施工企业谋求更广泛的发展空间。俗话说“建筑工程,百年大计”,我们一定要牢固地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意识,不断从制度上、管理上、实践中加以完善,使建筑工程质量第一的思想深入人心,把我们完成的每一项工程都做成精品、做成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艺术品。■
参考文献
[1] 陈金良;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科技致富向导;2011,11(02):202 - 203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 高职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2(c)-0192-02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办学思想与观念的改革是先导,教学体制改革是关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核心。对于办学时间不长的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应当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学校传统的教育模式、方法和思路已经不适应专业发展需要。结合多年的教学及实践谈几点浅略的看法。
1 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
建筑工程管理高职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就是要使学生具备建筑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本知识、获得建筑工程管理技能基本训练,能胜任工程管理相关工作,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高端技术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2 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容
首先,根据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计划,并结合本校的实际,调整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根据南通地区实际情况,考虑对现有的学生培养目标作如下调整:(1)从培养只能懂建筑工程技术的人才,转变为培养懂建筑工程技术、懂管理、懂法律、懂经济的复合型人才;(2)要考虑到工程的实践性,而不是光注重其的理论知识。考虑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其次,进一步对原有的课程设置模式进行改革。我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原有教学计划基本是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增加相应的管理方面的课程,这样的教学计划相当于是课程门数的叠加,知识结构并没有实质性转变。而在建筑工程管理从业者的知识结构中,工程技术、管理、经济及法律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因此,工程技术、管理、经济和法律成为工程管理行业和学科的四个重要支撑平台[1]。由此,本专业在新的教学计划的制定中也作了相应的调整:以技术平台、管理平台、经济平台、法律平台为核心,采取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平台课程、专业方向拓展性课程加集中性实践环节的组合模式。
再次,逐步对原有的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对专业平台课的改革与建设的重点是管理基础课程和工程技术基础课。该类课程的内容反映了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学、建设工程法规与合同管理、建筑制图、工程测量、房屋建筑构造、施工成本控制、工程资料管理等方面比较成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且学生毕业的后的很长时期内都能应用到,甚至终生受益。所以必须把基础打扎实。在构建课程体系过程中,要兼顾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更为了使在更大的范围内择业,在教学计划中设置一些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等专业方向拓展性比较强的课程是非常必要的,
最后,推行“双证书”制度。在教学体系构建与改革中,将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的双证书制度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中,要求学生毕业时既有毕业证书,又有职业技能证书[1]。因此,在教学改革中,合理设置课程和实验实训项目,使学历教育与职能技能培训相融合。使在专业教学中,能够完成或基本完成职业培训任务,达到相应职业技能鉴定规范要求。学生在跨入社会岗位时,只需要经过简单的培训,就可直接上岗,实现“无缝对接”。
3 构建专业实训教学体系
根据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岗位核心能力培训要求,实践与实训教学体系对于专业核心能力培训至关重要,因此。在教学改革中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3.1 实训教学现状
(1)课程体系设置有待进一步合理化。①该专业学生文理兼招的现象,对课堂教学与课程学习都造成一些影响;②传统课程体系所含课程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存在重叠现象;③课程教学学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
(2)专业实训项目内容有待进一步开发,实训条件尚需进一步改善。实验设备、实训教学内容与现代建筑工程发展不相适应,学生从现有实训项目中所获得的知识和训练已不参适应现代施工技术的要求;实训设备的利用率较低。
(3)课程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紧密度不高。现阶段学生学习多数尚限在教室里进行,与实际工程联系比较小,以致专业核心能力未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4)集中性实训环节过程控制未得到有效监督。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集中性实践主要是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综合实训、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等,此类课程缺乏过程辅导,学生自己盲目地做,最后最基本的知识都未能有效掌握。综合实训名存实亡,处于瘫痪状态,无人管理,放羊式管理使集中性实训的实施效果差,岗位核心能力未能得到锻炼,走入工作岗位之后还是无头苍蝇一只。
3.2 教学改革方向
注重工程实践与实训教学,改革教学课程和内容的设置,让学生多到工地上去实习,让学生多去实训基地进行模拟性实习,将专业理论知识应用到工程实践中,并在实践中找差距;改革专业平台课的纯理论教学,引入当今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尤其是信息管理技术,并开发相关实训教材,立求实习与实践内容与建筑工程管理实际接轨;开设开放性实训室、加强适应性、综合性、可设计性,扩展实验实训的时间、空间,实现资源充分利用,提高实训基地利用率。
3.3 教学改革的内容及措施
(1)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的修订与改革:在对现有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优化的原则下,调整教学大纲,编写和出版特色教材和实验实训指导书。并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将职业岗位核心能力逐步细化为专项能力和分项能力目标,在实践教学要求制订时,将其分解为各具体目标,确定其内容、方法、步骤、要求达到的标准和能力考核办法。将实践性较强的边讲边做的课程,真正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主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2)建立开放性实验实训室[2],开发新的实验实训项目: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首先让学习根据实训项目的内容及要求,自己拟订实训(验)目的、方法、步骤、标准、要求、并提出所需要仪器、工具、设备、材料等,向实训部门申请实训时间、批准后在实训(验)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地进行实训,最后写出实训报告,并进行实训(验)能力测评,根据实训(验)过程和测评结果综合评定成绩。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自学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聪明才智,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3)加强校企合作,探索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合二为一的教学模式。毕业设计是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应该在选题、质量监控等方面加强管理。毕业设计时间一般在8~10周,目前毕业设计的方式学生大多都是在学校完成的,缺乏实践事实,普遍都是互相抄袭。可以利用这些时间让学生到校企合作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的实习,让学生将亲身经历体现到毕业设计或撰写论文中,可以大大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通过校企合作,实现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双导师制”,以加强对学生的过程监控,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4)扩大学生专业视野,极力推行“双证制”。在课程教学中,安排一定数量的学时,聘请工程界、实业界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或与学生进行专题讨论,使学生了解前沿科技动态,扩展思维,激发创新意识;支持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岗位培训,推行“双证制”,提高学生获取岗位证书(如施工员、造价员、材料员、资料员、试验员)的意识。
4 结语
通过深化教育教学的改革,使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成为懂技术、懂管理、懂经济、懂法律的高端技术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专门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实现“中国梦”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原则;应用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企业要想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下去,就要运用有效的手段革新建筑工程的管理,使其更加的符合市场发展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在建筑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1 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
1.1相关法律、咨询机构不健全
建筑工程管理咨询业在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正处于发展阶段,受到社会和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作为一个新起的行业,它不可避免的存在着许多缺陷,相关法律、咨询机构的不健全就是其中之一。尽管我国已经有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这些法律、法规全党全国不够健全,在实践贯彻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发展还不稳定。
1.2建筑企业管理模式单一
想要处理这些问题,就必须建立与建筑产品相适应的组织体系。在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每一个建筑产品有其单一性的特点,所以我们要根据特定的建筑产品建立适应的组织体系,该组织体系要能与该建筑产品生产经营特性相吻合,而不是固化的使用相同的管理生产模式。因此,根据建筑产品的生产工艺要求和特点,企业的管理模式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应变性。)
2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的原则
2.1工程管理的创新需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的发展影响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革新。不同生产力对不同工程管理模式的规定不同,二者相互影响和制约。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要将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和劳动者相结合来最大限度的发挥生产力的潜能。对于劳动设备要提倡使用新型的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并且产量相对较大的设备。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要将这几个要素完美的结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协调劳动力和劳动工具很重要。如果在市场竞争中得不到劳动对象,生产力的几个要素就不能结合,生产力将不能得到发展,会遭到市场的淘汰。
2.2工程管理的创新需适应市场的需求
市场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部分,它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只有适应市场的需求才能使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发展取得成效,并为社会和企业创造利润。市场效益多是指建筑工程创造的企业利润和社会效益,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对企业赢得市场地位很重要。但是如果在施工中出现质量问题,会影响企业形象,难以赢得属于自己的市场。建筑工程的项目是指建筑工程管理企业与业主之间签订的合同以及合同所规定的范围,从宏观角度来说即将目光转向市场,就是说在市场中操纵项目并获取利益,提升市场竞争力,参与新的竞争。
2.3工程管理的创新需注重人才的培养
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模式的发展需要有利于企业文化和地位的提升,在建筑工程行业中建筑工程管理是通过现场管理人员实现的,因此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而人的管理是企业文化一个显著表现,高能力的企业最注重培养高素质的能力型人才,根据项目特征派遣符合需要的技术管理型人员,为企业的创新提供条件,实现企业效益。
3、建筑工程管理
工程的管理可通过项目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化管理,管理系统中的各相关单位根据自身在整个项目中所处的位置建立相应的项目管理子系统,然后按建设单位提出的接口标准和提供的系统接口,统一接入建设单位的一级项目建设信息管理系统,最终实现所有相关单位的整体信息化管理。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可以通过
项目管理软件实现项目的信息化管理,通过进行工程进度计划的总控安排和建设单位提供一级里程碑计划,各相关单位利用有效的组织和技术手段,可制订详尽的工程进度计划,并利用其子系统编制包括各项资源加载的二级、三级进度计划,每次报送的进度计划都应包括各项资源加载图,以便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能准确及时地掌握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项指标的变化。
在施工的整个过程,根据建设单位的一级总控计划、设计变更和施工实际调整等情况,各专业单位可及时调整各项资源的储备和采购,做到工程进度计划和项目管理的实时调整和管理。并按合同约定条款规定的时间和方式,向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提供工程进度计划和各项临时调整进度计划,及时做好项目进展情况分析和监控,以及各项信息的,做到计划调整实时、调整控制有效、及时。
在项目实施的全过程的工程管理,可以以项目信息化管理提供为主线,通过各单位的信息平台,与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进行进度计划的审批、进度计划调整的报批、以及其他一系列的信息与交流,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管理。
4、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的应用
4.1建筑工程管理在管理理念上的创新
管理理念是对管理人员的要求,在实际的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特别是项目负责人要求能对整个工程有个全面的把握和统筹,这就要求建筑企业不断地对工程管理者进行管理理念的灌输,增强他的管理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管理创新能力。
4.2建筑工程管理在技术上的创新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整体质量,关系到企业的健康发展。加强对施工技术的创新是十分必要的。技术创新包括自主创新和商品开发创新。一是自主创新: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在项目施工前,方案人员对施工图纸、招标文件,勘察报告等进行研究,分析其项目施工的难点、重点,根据企业拥有的核心施工技术,编排施工组织方案,这样在实际施工中,利用企业的核心技术,击破难点,重点突出企业品牌,所以自主创新其实是利用自身的核心技术实现产品价值的过程。二是产品的开发创新:对企业来说必须在产品的开发创新上下功夫,结合产品的特性,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产品的开发模式,如新工艺等。
4.3建筑工程管理在机制上的创新
所谓机制上的创新是指建筑企业依靠创新的机制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有利地位,从而达到使企业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目的。建筑企业应建立必要的激励机制,这对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企业还应注重项目部的建设,落实岗位责任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效率,达到盈利的目的。为此企业要想实现工程管理质量的飞越,实行机制创新是十分必要的。
4.4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在文化上的创新
建筑企业只有在不断创新中才能谋求更大的发展,企业文化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企业才能蓬勃发展。文化的创新应从企业价值观的创新以及企业文化创新机制的确立着手。作为建筑企业应注重价值观的创新,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增强企业文化创新的能力,并以企业精神为统帅,对企业文化的创新进行指导。企业文化的创新机制主要包括目标机制、激励机制、传播机制。建筑企业应充分利用国内外的先进文化和市场资源,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利用一切创新资源,促使建筑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下去。
5、结束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作为建筑企业想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首先应该树立创新的管理理念,引进一些高素质管理创新人才,并且根据实际情况来建立相应的管理模式,以此来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水平,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得到有效的应用及发展。
参考文献
[1] 绳晓庆.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成本控制[J].改革与开放,2009(12)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
前言
近年来,随着施工企业产值规模的年年上升,工程项目管理已融入到我们建筑工程的各个方面。工程项目是企业的主体,又是企业的基本经济细胞。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是决策、计划、勘察、设计、施工等单位各方面、各环节工作素质的综合反映,要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就应该要求有关部门和人员精心工作,对决定和影响工程质量的所有因素严加控制,即通过提高工作质量来保证和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
一、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状况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管理体制不够健全,这是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健全的管理体制需要设立齐全的管理机构和部门,然后依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安排相应的管理人员,做好建筑工程管理中各个环节的工作。但事实情况是,很多建筑工程为了节约成本支出,随意撤销管理部门,缩减工作人员的数量,这样一来这就导致管理部门以及人员的分配不足,甚至出现了一个管理人员身兼数职的不正常现象。
(2)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虽然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逐渐加强了对建筑行业的监督和管理力度,并组织建筑行业的一些专家、学者、工程管理人员等共同研究制定了建筑行业管理制度,但是施工单位从自身利益出发,往往只是敷衍了事,并没有把管理制度落实到实处,这就导致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管理制度流于形式。
(3)管理形式不够科学。目前我国建筑行业中形成了以承包企业为龙头、以施工企业为骨干、以劳务作业为依托的行业模式。这种组织模式的效果并不理想。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除去那些专业性较强的环节,绝大多数的施工任务都是由劳务队使用它们的自有机械和自供材料来完成的。由于我国劳务队伍的素质水平比较低,专业化程度不够,因而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等资源来对劳务队进行管理,而且往往管理的效果一般。
二、施工管理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1)制约因素多,管理不到位。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影响进度的因素很多。诸如:自身的管理水平、施工现场环境、劳动力需求状况、设计变更的影响、资金问题、物资供应问题、风险问题、以及其他建设相关方的影响等等。工程承包商对这此问题并没有什么积极有效的措施,往往是一个因素影响了就会产生一种“共振效应”带动其他因素的影响。在事前没有很好的进行分析,制定应急计划,等事情发生了才手忙脚乱不知所踪。管理组织上不能够保证进度目标的实施,人浮于事,重关系轻能力现象严重,导致执行能力很差。项目成员只关汁自己是否得利,而不管项目目标是否顺利实现。缺乏有效的监督、激励、考核机制,目标分解不够明确,在进度滞后的情况下找不到直接的负责人,各部门人员之间相互扯皮,最终不了了之。由于没有明确的责任又缺乏合作精神,项目成员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对进度目标也就很漠然。不可否认现在有些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确实有限,只是一味为了中标,在取得项目之后就轻视了具体的实施过程,以致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首先表现的就是进度目标一直不能按期完成。
(2)违背建筑程序。如不经可行性论证,不作调查分析就拍板定案;没有搞清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就仓促开工;无证设计;无图施工;任意修改设计,不按图施工;工程竣工不进行试车运转,不经验收就交付使用等若干现象,致使不少工程项目留有严重隐患,房屋倒塌事故也时有发生;工程地质勘察原因。未认真进行地质勘察,提供的地质资料,数据有误。地质勘察时,钻孔间距太大,不能全面反映地基的实际情况,如当基岩面起伏变化较大时,软土层厚薄相差亦甚大;地质勘察钻孔深度不够,没有查地下软土层、滑坡、墓穴、孔洞等地层构造;地质勘察报告不详细、不准确等,均会导致采用错误的基础方案,造成地基不均匀沉降、失稳,使上部结构及墙体开裂、破坏、倒塌;未加固处理好地基。对软弱土、冲填土、杂填土、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岩层出露、溶岩、土洞等不均匀地基未进行加固处理或处理不当,均是导致重大质量问题的原因。
三、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1)必须建立和完善工程管理责任体系,明确重点,落实责任。建立和完善工程管理责任体系,关系工程管理是否顺畅、责任是否明确、运作是否有效的问题,是加强工程管理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受薪资质标准的限制,有一些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在今后相当一个时期,得把生存发展的领域定位于公路、市政等工程建筑市场,这要求企业必须把企业做强,把工程干好,提高核心竞争力。通过建立和完善工程管理责任体系,把工程管理的各个环节有效形成一个整体,协调运作,更显重要;要建立和完善工程处为主体的施工管理体制这种体制要求工程处必须对施工方案的制定、生产要素的配置、重难点工程的监控负责.所属工程项目部主要负责施工方案的落实,设计变更、现场日常管理和沟通内外关系;集团公司指挥部主要抓组织协调、重难点工程的突破和监控保障,营造外部环境,注意处理好与业主、监理、设计单位和当地政府的关系;集团公司主要抓政策措施的制定、高难技术的咨询服务、重点难点工程的监督检查。
(2)施工单位工程项目部是建设项目进度实施的主体,建设单位进度控制的现场协调离不开工程项目部人员的积极配合。因此,工程项目部组成人员的素质尤为重要。建设单位应当要求工程项目部的人员配备与招投标文件相符,主动加强与工程项目部人员的相互沟通,了解其技术管理水平和能力,正确引导其自觉地为实现目标控制而努力。在工程项目部消极应付、不积极配合工作的情况下,建设单位现场管理人员有权对工程项目部组成人员的调整提出意见。同时,建设单位还可以敦促施工单位对工程项目部从进度、质量、资金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管理。
(3)一直以来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与国际管理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我国建筑企业需要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借鉴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树立正确的现代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组织资深的建筑学科专家和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管理人员切实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水平。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要制定符合中国建筑行业实际情况的工程管理思路体系,积极应用国际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现代化建设,提高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水平。
【摘要】在建筑行业,工程的管理关系到建筑企业的命运,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企业未来的发展。而在建筑工程管理的过程中,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是建筑工程的重中之重。本文主要论述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和施工质量控制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相关因素,并就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和加强施工质量控制提出一些具体、有效的措施和途径。
【关键词】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控制;有效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建筑工程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建筑工程的高要求,于是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以及加强施工质量的控制成为新时期建筑行业的重要理念,这种理念引导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只有实现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的有机结合,才能提高建筑行业的经济效益,进而也为社会带来一定的效益,维护社会的稳定。
1 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以及施工质量控制上存在的问题
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以及建筑施工控制中存在以下问题:
1.1 在建筑施工准备过程中,有些工程没有经过研究认证,或者没有进行地质勘察,对施工地区的环境也不了解,就盲目投入资金开始施工,使不少建筑工程产生安全隐患。
1.2 在施工技术上,施工人员多为农民工,施工知识陈旧,也很少能够运用现代化的大型施工设备,他们专业素质和整体素质都较低,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施工质量问题的产生。
1.3 某些建筑企业为了节省成本,选用的建筑材料不符合标准,施工所用的设备不符合规定,在遇到特殊自然天气或自然灾害的情况下,竣工后的建筑承受能力大大降低,影响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1.4 在工程管理过程中,管理方式不正确且管理水平较低,如目前存在的“分包”情况,会导致在管理过程中工程程序上的脱节,也无法明确施工方的责任范围;再者,因管理问题,存在建筑工作人员不按照建筑的相关规定来完成工程建设的情况。这是建筑工程出现质量问题的最主要原因。
1.5 工程的安全管理和质量监督程序上存在一定问题,某些地区采取地方保护主义,一定程度上纵容了违规建筑、工程违法的产生;其次,某些部门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和竣工之后的监管力度不够,也极大地影响了施工质量。
2 影响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的因素
影响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2.1 施工技术和方法
施工技术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在日益更新,而我国在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施工方案、检测手段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落后,制约着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也影响施工质量。
2.2 施工人员素质
施工人员的素质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施工人员的建筑知识水平,目前主要的一线建筑工人多为农民工,专业素质较低;二是,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道德素质,目前施工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和道德素质依然较低。施工人员只有以客户的安全和利益为重,以企业和社会的效益为重,只有具备这种综合观念,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
2.3 施工所用的材料和设备
施工所用的材料是整个工程的基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这个施工质量的好坏,要防止假冒伪劣的建筑材料,严把质量关;其次,施工所用的设备的先进程度、质量好坏也对工程质量起到一定的影响。
2.4 施工地所在的环境
施工地所在的环境对施工工程的质量影响较小,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施工环境的好坏也直接决定着施工质量的合格与否。有些施工地区环境条件恶劣,这直接导致施工的进度缓慢,也难以保证工程的质量。
2.5 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
建筑公司的管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技术管理、人员管理、项目管理。只有建筑公司把四个方面都管理好,才能为工程质量做好保证。而且企业的管理理念也决定公司将来的发展水平,只有一个好的企业管理理念作为支撑,企业才能更好地发展。
3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和加强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途径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和加强施工质量控制的途径有很多,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有效途径:
3.1 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企业运行的核心,是企业稳定的根本。具体到建筑工程行业,需要提高建筑工程人员的专业水平,时刻更新员工的建筑知识,并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只有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才能保证建筑公司的效益,也才能为加强施工质量管理提供一定的专业基础。
3.2 在工程施工前做好相应的准备
首先要勘测施工地区的地质,并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绘出相应的图纸,并对图纸中不明确的设计做相应的补充,要严格按照相应的建筑法律法规进行,并进行专业的图纸会审;其次,在工程施工材料采购中,要做好严格的把关,建筑材料检测的内容包括出场说明书、试验报告单、样品合格率,特别要关注钢筋混凝土的质量,这关系到整个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再次,对工程所有的施工设备要做好定期的安全检测,要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只有施工人员的安全得到保证,施工质量才能得到保证;最后,要根据施工地区所在的环境,如气象、地质等,做好相应的准备,要注意施工地区自然灾害的季节性,做好季节性防护。
3.3 建立科学民主的管理机制
建立科学民主的管理机制,也是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和加强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途径。第一,建筑公司要有一套科学的管理体制,做好人员管理和项目管理,实行人性化的人员管理制度;针对项目管理,要做好工程施工中的样本管理、造价管理、进度管理,要做好一定的样本抽取率进行检测,严格工程所用材料的造价,并对施工中的进度进行严格的管理。第二,做好技术管理,推进技术创新,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技术工作的开展,制定相应的技术管理规定,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技术管理的规定进行施工,并在实践中就出现的各种问题完善技术管理规定;要做好技术的创新和推广,鼓励员工进行技术创新和创造发明,并对有一定技术创新的员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3.4 建立科学完善的监督机制
建筑公司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机制,首先要实行质量责任制,对工程负责到某个人,谁主管承包谁负责,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其次,根据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验收,初步验收包括规划验收、消防验收、质量验收等,并对工程的不足之处填入记录表中,要求其整改并进行再次验收,知道工程质量合格为止;正式验收要进行相应的验收总结会,正式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与相应的建筑单位并投入使用。验收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隐蔽工程结构的验收,这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如果建筑工程出现问题,也便于查找原因。
3.5 完善建筑行业的法律法规,尽量杜绝违规建筑
政府要制定完善的建筑法规,对违反规定的建筑企业和建筑个人相应的处罚;建筑企业内部要制定详细的安全监督规定,加强对项目的协调工作,对违反规定的个人进行一定的处罚。政府和企业要统筹协调,共同杜绝地方保护主义,减少违规建筑以及施工质量问题的产生。
总结:
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在整个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做好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要引进并运用科学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的途径和手段,规范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问题,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加强施工质量控制,以推进建筑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参考文献
[1]薛建.浅谈如何做好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J].科技风,2010(3)
[2]任拥琼.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今日科苑,2010(9)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创新策略;分析研究
一、 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分析
首先,缺乏现代化管理理念。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涉及到各个方面,并且管理技术也比其他的管理工作要求要高。但是,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受长期传统管理理念和思想的影响,对现代工程管理存在错误的认知,导致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
其次,管理制度无法落实。我国对建筑行业的监管力度不断增强,国家为加强工程管理的规范性,组织相关专家、领导、学者等一些经验丰富的工程管理人员参与,为建筑工程管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规定和文件。但是,这些文件和规定并不能得到相应的落实。往往是建筑工程单位接到相应的管理制度规范,并不实际按照相关规定来操作。
最后,管理体制缺陷,我国的建筑工程,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减少各种经济成本和费用开支,不惜大量的削减工程管理人员以及相关部门,这样由于缺乏足够的管理人员,往往他们身兼数职,岗位与自身职务不相符等。由于管理体制上的缺陷,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工程管理的不全面,直接影响了管理的水平。
二、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策略
1、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第一,施工前的质量控制措施。在正式施工前,项目承包方要按照承包合同中的施工要求制定合适的施工方案,然后按照方案进行招标,选择合适的施工设计图纸。同时,承包企业还要严格控制施工材料以及设备的质量,并且联合其他参建方对设计图纸进行审阅,充分把握设计意图与设计要求,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变更,从而为施工中的工程质量控制打下基础。。
第二,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在正式施工阶段,建筑工程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施工计划以及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务必要采用设计方案中给出的施工方法、工艺等。同时,施工单位还要对每一批进场材料进行质量检测并做好施工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避免出现因材料不合格或者设备问题而造成的施工质量漏洞。
第三,施工后的质量控制措施。施工完成后的质量控制工作主要是由工程监理单位进行,建筑工程监理人员要整理收集与施工有关的资料文件,并且通过审核承包商提供的质检报告和竣工资料对本次工程质量水平进行评估。
2、 严格控制工程施工进度
第一,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在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求其必须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工程建设的施工进度。这就要求工程建设的管理人员必须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与掌握,确保各个施工工序之间能够实现有效的衔接,来进行充分的协调工作。做好工程记录,及时排除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故障与问题,确保工程的施工作业能够顺利的开展下去,严格规范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
第二,制定合理的进度计划:工程建筑的过程必须严格按照工程计划的要求,并遵照进度计划来进行组织施工。要求其能充分的根据项目具体的经营目标,来进行现场施工的组织设计,控制工程的施工进度,并要求其能够充分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经营管理的实际目标,来进行现场的施工设计与组织工作,并为各个作业单元编制具体的施工计划,严格依照工期设计来进行高质量的工程施工作业。
3、建筑工程机械维护管理
首先,加强机械维护管理队伍建设。提高机械维护管理者的门槛进入级别,严格机械维护管理人员入岗。对于进入到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机械维护管理人员,施工企业还需要进行培训,组织统一的考试进行审核,通过考试以及培训的人员可以立马安排上岗。其次,完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实行“三三制”。“三三制”是一种新型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主要指的是对于机械设备管理,实行定岗、定人、定机,同时对于机械设备进行包使用、包维护、包保管,这样可以使得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得到妥善的处理。最后,充分关注环境对于机械使用的影响。建筑工程施工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工程施工,建筑施工中受到环境的影响极大,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企业需要加强机械设备环境因素的分析,将环境对于机械设备的影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4、做好危机管理宣传推广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想真正的发挥危机管理意识在施工管理中的作用,就必须营造一个健康、科学的危机管理氛围。施工企业应该在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要做好危机管理的宣传工作,比如:在一些危险地段挂制一些危机管理的条幅,或在重要地段题写一些相关的警语和口号,设置一些危机管理警示灯等等。同时,建筑企业的所有相关工作人员都应该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自主主动、认真谨慎的精神风貌。比方说,要求所有施工人员在对待工作时,一定要严格、认真,严格按照施工流程进行施工,规范操作技术,加深工人之间的交流和了解,端正施工人员的工作态度,提高施工人员的忠诚度。
5、创新施工的监督管理方式
建筑工程的管理归根结底取决于人,建筑工程的管理除了质量、安全管理外,自然少不了监督的管理。国家在“十一五”时期高度重视建筑建设的质量与效益,强化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力度,这也给施工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具体来讲,首先,企业应明晰岗位管理的责任,避免相互扯皮、推诿现象的蔓延,定时定期对全体施工者和监督人员进行必备的安全生产质量保障培训,推行科学施工、文明施工。施工企业应赋予每一位施工者必要的监督管理权限,以此在作业实践中对整套工程的设备、原材料以及器械等方面进行监督,保障施工顺利、有序开展下去。要强化制度体制建设,健全安全管理考核体系,将施工项目的日常管理与相应部门负责人的绩效相挂钩,调动和激发部门上下人员齐抓共管、投身于工程管理、控制的积极性和热情。
6、施工质量与安全的精细化管理
在施工过程进行之前,要由工程施工项目负责人来选择并确定具体的施工方案。要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对各种施工方案进行对比,精选出最优化的施工方案,并不断提高施工工艺的水准,提高施工过程的技术含量。要建立健全质量目标管理体系,确保质量目标都能够有效落实,并将总体的目标进行分解,落实到具体的施工人员身上,使全体人员都能够积极参与到质量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来,形成完善的质量目标管理体系。“安全重于泰山”,要将施工安全放在第一位,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并实行安全责任制的管理制度,使项目管理部门和施工队签订好安全责任书,加强对施工安全的监督与管理。
总结:
综上所述,建筑行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作,建筑工程是其中工作量最大的一部分,并且比较分散甚至具有跨地域性,工作内容纷繁复杂。因此,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十分必要,面对我国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普遍现状,我们要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建立新的管理体系,为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吴雪根,杨学夫,王兴炎. 试论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创新[J]. 科技致富向导,2010,26:207+224.
[2]刘捷. 浅谈新时期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创新策略[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4:225.
Abstract: Under the new environment of China,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ities and towns, the present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China have reached the state of rapid development. In particular, the application of various new technologies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but also enhance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level. In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with the use of BIM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 technology, the construction speed and quality can be improved, which is a powerful help to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关键词: BIM;建筑工程;管理;应用探究
Key words: BIM;construction engineering;management;application study
中图分类号:TU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5-0039-02
0 引言
在新型的环境下,国际上兴起了很多的建筑信息模型技术,通常简称为BIM,该技术已经成为建筑工程领域的一种重点,其应用价值已经广泛得到行业的认可。为了深入分析BIM技术咋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本文以下针对技术管理和施工企业管理两大方面分析[1]。
1 BIM技术的特点
BIM技术是指建筑信息的模型安装,在近些年来施工建设管理当中的一种新型数据技术,该技术的呈现为我国施工企业项目的中运作方案有良好的改善,并且在工程建设当中起到了比较重要的作用。BIM技术在某种程度中可以将施工企业建设从静态直接带入到动态中,则另一方面,通过数字化技术将建筑工程的三维模型提供良好的实际施工情况,并且将工程的信息库改换成计算机形式,在整个计算机信息库当中,不仅可以看到任何有关建筑物的任何信息,还可以看到空间等得机构对象的状态信息,并且通过三维系统完全展现出来,这就极大地提升了建筑工程的质量效果,使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全部都处于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不仅可以提升施工企业的质量,还会大幅度地减少施工成本。
建筑性能模拟软件能接纳BIM模型导出的数据交互格式,主要为DXF、gbXML和IFC三种。如此三种不同文件格式中所携带的信息类型比较如表1所示。
综上,DXF文件所能携带的信息都是初步的,基本上是建筑的几何信息;gbXML文件则还可以携带诸如体量、空间、笛卡尔点、多重坐标轴等几何信息,以及限定组件层级的信息。诸如区域、单体、分区、空间、表面、洞口和构造类型等,而IFC能够携带的信息则更为广泛,在携带几何信息的同时,用户可以再建筑模型中用类型和实力参数来具体定义。
本文对于BIM技术特点的阐释,主要从以下三点进行说明:
1.1 协调性
在施工建筑工程管理中都会遇到需要协调各部门的配合工作,一旦施工企业中出现难以立刻解决的事情,需要开个相关的会议管理针对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探讨,找出相关的云因,从而制定一套可行性方案进行解决,但是这种解决效果存在局限性。然而BIM技术出现,可以采用协调性,合理化安排和布局施工企业内部组成,并且协调布置电梯其构造等。
1.2 可观性
在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建筑形式逐渐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在现代施工要求下,以往传统施工图纸出现了一些不适应的情况,由建筑施工人员自己现象建筑构造组成,不但会阻挡整个施工企业的顺利完成,还会导致施工日期延长。因此,在BIM技术出现之后,能够在建筑工程开始之前展示给人们建筑的三维空间,还可以通过BIM将建筑内部构件呈现在员工眼前,所以利用BIM技术可以指导相关人员顺利施工,另外可以进行资源共享,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效果有很大的提升[2]。
1.3 模拟性
模拟性建筑施工设计中需要模拟的实验,建筑物的模拟设计活动在现实中不可能进行操作实施,将BIM技术具备模拟性的特点全部展现。例如,模拟施工现场紧急疏散、日照等。另外在造价控制当中可以应用BIM进行管理分析,使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获得很多的效益。
2 BIM用于建筑工程管理的意义
2.1 BIM在建筑工程管理之中的应用有利于对总体建筑工程项目实现规划
将BIM应用到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之中,可促进建筑工程以更详细、明确的步骤进行规划,详细相关内容诸如建筑工程的经费预算、资金上的控制、施工过程的监控以及整个工程管理等各个环节的信息化,围绕总体建筑工程项目任务进行数据模型、数据分析库以及功能模型的建立,以此实现战略任务的规划布局。
2.2 BIM在建筑工程管理之中的应用有利于对公司信息系统的完整构建
BIM在建筑工程管理之中的应用可以有效促进建筑工程信息资源系统管理标准的建立,以此确保工程建设建立起规范化以及标准化的组织信息。从而完成对于公司信息系统的建立,以精简细化为执行原则,对原始数据进行合理的整合,以此实现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全程的监控,与此同时,还能为项目工程管理人员提供有效的原始参考数据,从而为资源配置的调整等环节的科学决策提供有效的参考。
2.3 BIM在建筑工程管理之中的应用有利于公司管理成本的降低
在物流的采购以及供应环节,通以互联网媒介,通过诸如电子邮件、网上平台、B to B等模式实现供应商、需求商等信息的透明度,同时双方还可借助网络进行产品价格的比对、供给需求状况的了解、售后情况的跟踪等,如此可以大大促进公司采购成本的降低,并且以清晰化的方式打造网络,以此促进建筑工程项目采购供应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诸如在施工环节,应用BIM进行管理主要针对的是材料设备的动态管理、合同管理、人事管理等环节是否按标准进行施工,如此可以有效降低管理成本。
3 BIM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究
3.1 辅助场地分析
在实际施工现场当中,施工场地的信息情况会直接受到整个建筑设计方案的影响,并且也会出现质量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施工设计场地时,需要对实际的场地环境、现状、交通、地形、地貌等任何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在以往传统的场地施工分钟中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如,直观反映影响比较大,在进行建筑施工数据参数设计反映较迟时,在现场分析中,过于着重定性分析,从而忽视了定量的参数技术,将BIM技术应用在现代实际施工中,可以通过BIM与定位系统相结合,对整个施工场地的物理数据进行模拟化,并且对各种数据的规格进行处理,这样就可以加快建筑现场的规划设计。
3.2 建筑方案设计
针对BIM技术应用不仅是具备模型信息,同时也是出于对信息的使用效果反馈,因此,在进行方案策划时,通过该技术的使用可以实现设计方案的参数,从而让实际施工的设计方案过程更加的多元素,在整个复杂的施工建设当中,BIM技术可以起到良好的帮助效果,并且还可以作为建筑形态实施参数更改的技术,提供不同种的实施方案,通过对比,从而选择最佳的方案设计应用,这不仅降低了设计人员的工作程度,同时也提高了施工建筑设计的精准性,为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打造出良好的方案[3]。
实例:北京某地铁站BIM应用项目。该地铁站由站台与站厅两层组成,有4个出入口,其中两个出入口通过地下通道与地铁站相连。其中地下建筑面积约为2.5×104m2。由于工期紧业主采取了平行发包方式,土建、机电等参建单位多达数十家。另外由于该项目地处繁华地段,施工场地东侧紧邻一所小学,而南北两侧均为高层居民楼,东侧为一正在建造的商场。众多因素导致本项目施工场地狭小,而且建造初期由于部分拆迁尚在进行中,出入施工场地仅有一条道路,因此对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工期紧张,业主方要求施工阶段不能出现过多或较大的变更。
通过BIM技术的使用来减少设计变更,在BIM模型的帮助下指导本项目施工。在项目初期,业主对BIM工作组订立了具体目标,即与常规设计相比须减少50%以上的设计变更以及缩短工期1个月。
3.3 建筑性能分析
在企业施工设计时,相关的设计人员可以通过该BIM技术对路基施工方案的整体进行操控,并且将实际施工的资源进行科学化的评估分析,得出的结果可以作为准确判断建筑设计方案的可持续理念。在建筑工程的生命期间,相关的设计方案可以发发挥着很大的作用,采取BIM技术能够对设计方案性能进行全方面的评价。
3.4 BIM技术的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管理
可以通过施工安装的模板和相关的编辑器进行管理,实现施工进度的查找和调整功能,这样就可以确保实际的施工进度和计划相同[4]。BIM技术在进行施工压实时,若压实机功能小并且欠压时,所得到的压实度并不符合相关实际压实要求,但是压实机过于压又会导致施工现场出现松散的情况,尤其是在过振压实的时候更为显著,当土层的压实度检验合格后,若没有及时进行覆盖,那么土层会随着时间变化而出现轻度减弱的现象,尤其是在天气不好的情况下,会不断增加土层轻度变弱的程度,从而使原本压实检验合格报告的路提出不合格的现象。因此,必须要增加对BIM技术路基施工关键进行分析,提高这类路基施工的整体现象。
4 总结
将建筑工程管理中的BIM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施工的质量和安全,还可以大幅度的减少施工的成本,降低工作的时间,确保建筑工程的良好发展前进。因此,在实际的施工企业当中,需要结合一些建筑的情况应用该技术,从而为建筑工程提供安全系统[5]。
参考文献:
[1]杨震卿,张莉莉,张晓玲,等.BIM技术在超高层建筑工程深化设计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2014,45(2):115-118.
[2]杨宝明.建筑信息模型BIM与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J].施工技术,2015,37(6):31-33.
[3]魏亮华.基于BIM技术的全寿命周期风险管理实践研究[J].南昌大学,2013,15(19):1254-1256.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特点;优化
中图分类号:TU761 文献标识码:A1 概述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它对于企业控制投资方面会起到特别重要的参考性作用。建筑项目的投资费用与工程造价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我们要在保障建筑物高质量的前提下,合理控制建筑工程造价,有效地控制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将建筑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整个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即项目竣工结算阶段、项目实施阶段、项目工程招标阶段、项目设计阶段、项目决策阶段等。
2 建筑工程造价的特点
2.1 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大额性
任何一个可以发挥投资效益的单项建设工程或者建设项目,动辄就是数百万、数亿,特别巨大的可以达到上百亿,由此可见造价高昂,与此同时,这些建筑实物形体庞大。建筑工程消耗资源多和造价大额性的特点,决定了工程造价的特殊地位,关系到有关各方的重大经济利益,由此可见,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2.2 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阶段性
即便是同一建筑工程的工程造价,在不同的建设阶段,其造价作用、内容、名称都是完全不同的。
如建设工程处于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和项目建议书阶段,尚未确定建设地点,还不具体建筑工程的工程量,自然工程造价没有必要做,即便做,也只是一个大概的方向,不用做细。初步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实际上就是设计总概算或者单个项目设计概算,设计概算要随着扩大初步设计和改动技术设计而不断进行修正、调整,也就进入到了修正设计概算。在设计完成之后,就将加入施工阶段。与初步设计阶段相比,施工阶段的工程对象更为明确而具体,可根据工程量计算规则和施工图的具体内容来计算工程量,从而确定工程造价,这个阶段又叫做施工图预算。
2.3 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复杂性和广泛性
这是因为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涉及到了多个类型,成本因素复杂,与施工机械、材料、人工等密切相关。同时,往往是由多个单项工程来组成一个建设项目,尤其是体现在构成建筑安装工程费方面,建筑安装工程造价一般都具有5个不同的层次,而每一个层次中,又具有不同的内容,较为复杂。与此同时,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市场经济的变化多端,使工程投资的确定与控制变得更为复杂,这就需要建设单位对工程造价的管理始终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既要全面又要有侧重点。
3 如何有效优化建筑工程造价管理
3.1 工程造价管理应始终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
在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各有关部门管理人员必须树立全过程成本管理和风险控制的意识,加强合同管理,对年度工程造价绩效进行考核。同时加强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的“经济”观念、素质教育,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办事作风,在做好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监督的同时,充分重视节约投资的重要性,切实控制工程造价,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大回报的项目中去,以增强项目在电力市场中的竞争力。
3.2 选好工程管理人员
一个懂业务会管理的工程管理人员,不仅能控制工程造价,而且在管理过程中能平衡各种关系,在结算中能按规范要求办事,在扫尾时不留尾巴。因此选调工程管理人员要因才选人,而不是因人选人,因人选人只能浪费国家的财力。当前工程超概算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用人的问题。同时,也应该注意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人才不是一天形成,而是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积累而成,工程管理就是对工程质量、进度、资金、安全的把握,当前工程建设任务繁重,需大量的专业人才。而人才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只能靠培训来解决,通过培训使他们提高专业知识和管理水平,达到控制造价的目的。
3.3 控制好工程建设中的超概算现象
工程建设量多、面广、投资大,每年都取得了很大成果。但由于业主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低,施工队伍太精明,中介机构管理不力,前期造价管理控制不细,标后管理不严等原因,导致工程超概算项目十分普遍,引起了各级领导和社会的关注。当前工程建设中的超概算主要是标前标后工程造价控制管理问题。在管理过程中必须把握以下几种现象:
第一,正常的工程变更有以下几种:①施工图和实地的差异;②施工图和标书没有考虑到的;③隐蔽项目不可预见的;④政策处理遇到难度需改变的;⑤物价上涨上级有明文规定的。第二,非正常工程量变更有以下几种:①工程单价和工程量的差异使施工单位有利可图的;②没有特殊原因要求变更设计增加工程量的;③工程个别单项计量和监督有难度而要求增加工程量的;④材料只涨不降的。第三,无可奈何增加工程造价的:①政策处理增加造价;②工程管理费用增加。
根据工程管理的规律,就交通而言,工程概算和标底一般下降10%左右,标价中还有10预备费,招标时还有下降率。不管政策处理和管理费用如何增加,工程超概算属不正常范围。稍微管理一下,节约5%完全可能,节约10%以上要有专业管理能力与水平。
3.4 优化设计,控制源头
工程造价管理贯穿于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而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是整个工程造价管理的龙头。对此,在工程建设中应该始终坚持“安全高效、经济适用、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基本建设方针和控制工程造价的一系列措施,严格设计招标,鼓励竞争、促使设计单位改进管理、采用先进技术,降低工程造价。并在设计招标中提倡采用两阶段招标,通过多方案选择和竞争,择优确定最佳设计方案和设计单位。另外,还应该进一步优化工程总平面布置、工艺系统选择、设备选型、结构布置等设计方案,推广使用有助于节能减排、经济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确保从工程设计源头起控制好工程造价。
参考文献
[1]刘仁豪,董峰.试析如何对工程造价全过程进行管理与控制[J].商情(财经研究),2008,(05):125-128.
[2]曲京涛.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现状及完善对策[J].时代金融,2009,(01):145-148.
[3]张晓非.论工程造价控制不力的原因及对策[J].科技资讯,2006,(11):15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