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产品品牌营销策划范文

农产品品牌营销策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产品品牌营销策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产品品牌营销策划

第1篇:农产品品牌营销策划范文

由于国外民众的环保意识较强,绿色农产品的消费深入人心,每年的消费增长均在20%以上,全球的绿色农产品消费额达到2000多亿美元。美国、日韩、欧盟等经济发达国家的绿色农产品营销表现注重渠道建设、强调绿色农产品认证以及构建绿色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等特点。因此对于这些西方发达国家,其所生产出来的绿色农产品可以非常迅速地从批发商的手中出售给零售商,零售商又通过其销售网络,迅速销售给客户,销售过程非常的迅速快捷。以下来具体分析国外农产品营销的特点:

1.1分散经营却注重渠道建设的日韩模式日本、韩国的绿色农产品生产都采取了小规模的分散经营模式。由于日本和韩国都存在农户较少,经营性耕地有限,户均耕地面积较小,农业资源稀缺的特点,韩日两国的农户对于绿色农产品的经营规模自然也相对较小。人口众多、土地稀缺,必然使得绿色农产品营销走向了大流通小生产、分散经营却重渠道建设的独有的日韩模式。也正是如此,日韩模式才形成了企业、政府、消费者的三位一体的完善的绿色农产品渠道建设体系。日韩的这种渠道构建体系,不仅有非常发达的市场体系,同时还有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体系,这使得日韩的绿色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辐射范围非常大。日韩的这种绿色农产品批发市场不仅仅作为渠道集散地,同时也是绿色农产品价格的形成中心。日韩的绿色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辐射范围非常广,依托其在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的优越性,以及物流及供应链管理的技术优势,能够非常迅速快捷的将绿色农产品向向周边城市进行配送,同时利用这种发达的批发市场网络,绿色农产品产地可实现优化布局,不受地理上距离远近的影响。正因为如此,绿色农产品批发市场已经超越了其原有的集散地功能,还成了绿色农产品的价格形成中心,主导着绿色农产品市场价格体系的运转。

1.2强调绿色农产品认证的美国模式由于美国对绿色农产品的认知较早,截止到20世纪90年代,绿色农产品就已经在美国整个农业规模中占有一席之地。美国政府对健康高度重视,严格限制使用农药、化肥以及其他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各类化学物质。在美国政府的眼中,只有做到了农业安全,才能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和谐统一发展。美国绿色农产品的发展主要看重水果、蔬菜以及有较高附加值的农作物,而对于普通的农作物,如大豆、玉米等绿色的发展相对缓慢。美国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农药、化肥、各种添加剂,以及激素等可能影响农产品绿色性质的任何物品。美国政府构建了比较健全的绿色农产品的认证体系,并且严格实施。美国的绿色认证不仅仅反应在生产上,而是从生产到加工的全过程都在绿色认证的监管之下,每个环节都有很严格的规范,都要按照要求按照国家绿色标准进行绿色认证。只有通过绿色认证的绿色农产品才真正的能够进入市场进行交易,并且为了保证认证的独立和中立性,认证的机构也是由有资质的非利益第三方进行的。

1.3具有完善高效绿色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的欧盟模式欧盟很早就关注研究绿色农产品的物流配送体系,因而其物流配送体系也比较完善,基本实现了“资源—生态—社会”良性循环,并且建立了适应欧盟环保要求的现代化绿色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由于政府积极实行资源循环与再利用,并对绿色农产品的物流体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制定了符合欧盟环保的相应政策,提高了绿色农产品的物流配送半径,真正形成了绿色农产品从包装运输、仓储货运、流通加工一系列环节的绿色规范。欧盟政府还对影响绿色农产品发展的交通要道、仓储设施进行重新规划与设计改造,更多的实现其高效流通的服务功能,提高效率,优化布局。欧盟78.5%的绿色农产品是从产地通过配送中心直接到零售商,而通过销地批发商的仅占20%左右。渠道环节降低了成本,加快了流通速度,从而大大提高了配送效率。为配合降低物流成本,欧盟还专门设有众多的绿色农产品配送组织,如技术咨询公司、加工分类配送中心、仓储中心、运输公司,依靠这些组织,切实提高了绿色农产品的流通效率,降低了相应的成本,真正建立起了欧盟高效快捷的绿色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

2中国推行绿色农产品营销的障碍与问题

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绿色农业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无论是绿色农业生态基地建设、还是各种绿色农产品生产质量标准、生产技术规范都陆续得以完善和实施,具备了较好的生产基础,但在绿色农产品营销方面还存在诸多障碍和问题。总而言之,中国目前对于绿色消费和绿色农产品的推广较少,大众认知度较低,绿色农产品的专业人才较少,并存在着绿色农产品的信息不对称等诸多问题。

2.1绿色营销观念滞后由于中国绿色营销理念发展较国外迟缓,中国很多农户和农业企业对于绿色和环保的概念意识薄弱,对现代绿色农产品的关注度不够,还没有从传统的“产量牌”到现代的“环保牌”的绿色思想转变。农业生产还停留在过去增产量的过程中,还在用激素、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来增加农产品的产量,没有利用现代化的绿色营销理念,在质量安全及消费者的信赖的基础上,提升品质,树立品牌,提升价格,农业生产仍然较多的关注农产品产量的提高,而对质量安全、绿色环保以及消费者的需求并没有足够重视。然而,作为市场终端的客户却越来越注重商品的质量,环保意识也逐渐增强,对绿色农产品的需求也在加大。由此绿色环保要素将成为继成本、质量、服务后新的农产品竞争优势要素。中国的相当一部分经营企业也还没有形成绿色营销观念,对绿色农产品的理论知之甚少,只注重眼前利益,也没有对绿色农产品进行特别的营销策划,没有通过绿色包装、绿色产品的连锁经营以及绿色果蔬的渠道管理等一些列的营销计划来建立绿色农产品营销品牌,提高自身绿色农产品信誉。

2.2绿色农产品的有效需求不足目前,中国的绿色农产品的有效需求不足,消费者购买绿色农产品的随意性较大,缺乏主动性和刚需。绿色农产品消费的偏理性消费人群只占有极少一部分,绿色农产品的消费的有效性严重不足。由于绿色农产品所带来的安全、生态、健康等优势要素在短期内无法被消费者所认知,并且绿色农产品的质量特征多数是隐蔽性的,绝大多数消费者对于绿色农产品带来的收益无法预估,在短期内也无法认同绿色农产品所带来的预期收益。此外,绿色农产品还缺乏统一的衡量标准,其安全评估标准与体系在中国也并未建立起来,市场缺乏消费者可以信赖的绿色农产品品牌,不能激发绿色农产品的消费热潮,无法形成全社会性的绿色农产品消费需求。

2.3绿色农产品营销专业人才较少从事绿色农产品营销的人才大多是农户本身,通常是生产兼销售,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营销知识培训,很少有人按照营销理念对绿色农产品进行包装加工,并对其进行整合营销。多数人只追求当前利益,不能针对绿色农产品的安全、生态、健康等特点进行营销策划,还没有将绿色农产品营销的全过程融为一体,没有将绿色理念打通到“策划—生产—销售”的全环节。此外大多数的优秀人才不愿意深入农村,不愿意创新农业,使得愿意献身农业的优秀复合型人才稀少,也对绿色农产品的营销形成了障碍。

2.4绿色农产品信息不对称随着国家对绿色农产品宣传力度的加大,国家也采取一定的手段建立了一定的绿色农产品市场监管机制,并制定了相关的绿色认证制度,但绿色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仍普遍存在。由于缺乏信任和沟通,生产者不能及时获取最新的市场信息,也不能对市场上的信息的真伪性进行有效辨别,在缺乏精准市场调研和市场细分的情况下,在无法获得大量消费者数据,导致相当一部分绿色农产品同质化严重,大量农产品扎堆上市,产品过剩;同时,消费者也很难获取充分信息来区分是否为绿色农产品,甚至很多生产者并没有真正按照绿色的标准来生产绿色农产品,导致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质疑,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同时也损害了“绿色产品”这一品牌的形象和信誉。

3绿色农产品创新营销的思路

根据新形势下绿色农产品市场的特征,结合国外发达国家绿色农产品营销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在分析了目前中国推行绿色农产品营销的障碍与问题的基础上,就目前市场环境和形势下的中国绿色农产品营销提出如下创新思路。

3.1发挥产地效应降低流通成本由于农产品对区位要素的要求较高,各地可以根据地方的气候特点、地理环境等区位优势,建立地方以及国家级的绿色农产品示范区,充分运用现代化的生产规模效应,将绿色理念贯穿其中,实现从生产到销售一系列的绿色要素植入。同时发挥产地效应,根据区位优势建立富有地域特色的绿色农产品示范产业园,健全园区周边的交通基础设施,完善物流配送体系,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加快农产品流通速度,真正实现绿色农产品的物流配送专业化。

3.2创新营销理念打造绿色品牌绿色农产品的营销不仅仅是在销售环节,应该加强绿色营销理念在绿色农产品各环节的植入。无论是绿色农产品的生产销售,还是绿色农产品在物流上的运输储存,都应该将绿色的营销理念、措施、方案进行整合,建立起自有的绿色品牌,积累品牌资产。农产品营销企业更应创新营销理念,将绿色营销植入绿色农产品生产与流通的各个环节,整个过程既是农产品营销企业管理水平的参照物,又是衡量其绿色营销执行效果的重要标志,绿色营销的核心理论基础是品牌内涵和品牌价值的打造。

3.3改变管理模式创新营销主体绿色农产品营销需要改变传统的营销思维和管理模式。营销可以通过众包的形式来调动下游企业的积极性,从而调动起每个营销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不断创新营销主体,使得营销主体多元化,并积极开拓绿色农产品联盟和协会,在绿色农产品生产的过程和销售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和指导农民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将绿色联盟体系和相关行业协会作为社会化服务中介组织,在推广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和机械使用方式的同时,帮助解决绿色农产品在营销过程中的融资、贷款等方面的问题。

第2篇:农产品品牌营销策划范文

【关键词】黑紫米;市场价值;营销角度

黑紫米(也称紫米、黑米、黑米稻、紫色稻、黑糯米等),它是近年国际流行的“健康食品”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工业的发展,黑紫米的消费量正在逐年增加。据笔者在长沙进行的100份随机调查的结果显示,有78%以上的消费者表示只要价格合理,愿意购买。由此可见,黑紫米有着不错的发展前景。本文就此探讨黑紫米的市场价值及营销角度。

1黑紫米的核心价值

1.1黑紫米的营养价值

湖南省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和湖南省农科院稻米及制品检测中心对10多种黑稻品种分析:黑紫米蛋白质含量多数在10%以上,比普通白糙米平均高3个百分点。氨基酸含量除甘氨酸和缬氨酸外均显著高于普通白糙米,其中赖氨酸含量尤为突出,比普通糙米高3.0~3.5倍。黑紫米的氨基酸配比好,特别是赖氨酸和苏氨酸的含量明显高于其它色泽的稻米,组氨酸的含量也相对较高。因此,黑紫米比普通大米营养价值更高。

1.2黑紫米的安全探讨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频爆发,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对食品行业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不法商贩在销售前会将劣质米进行加工,在米中加入油类物质抛光染色,抛光后的陈米和新米在外观上相差无几。因此,需推出适宜农业生产管理的农产品生产溯源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农产品生产记录全程进行“电子化”管理,为农产品建立透明的“身份档案”,采购方、消费者使用该系统生成的产品溯源二维码或数字编码通过互联网平台、手机终端可快速查询到相关生产信息。

2黑紫米的营销角度

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对健康、有机、营养的黑紫米产品的需求数量、结构、形式以及需求目的等都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营养和安全是黑紫米最主要的市场价值,也是推动黑紫米市场推广的重要因素。然而,目前市面上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加剧了特色米行业价格的波动,特色米的质量更加参差不齐。

2.1黑紫米所处的文化及历史背景

这种营销定位主要针对的细分人群为中老年人和职业人士。

黑紫米仅湖南、四川、贵州、云南有少量栽培。最大的黑紫米种植基地:云南墨江。墨江是一个北回归线穿越的县城,黑稻生长在无任何污染的哈尼胶泥梯田上,这里有独特的气候和日照条件,对农作物生产有特殊意义。民间传说,墨江双胞胎出生率全球最高的原因,与当地人长期食用这种生长在北回归线(阴阳线)的黑紫米有密切关系。

黑紫米另一大种植基地——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紫鹊界梯田遍布于海拔500米至1000余米的十几个山头,起于秦汉,形成、发展于宋明,成型已有2000年的历史,是苗、瑶、侗、汉等多民族历代先民共同劳动结晶,也是山地渔猎文化与稻作文化融合的历史遗存,是古梅山地域突出的标志性文化景观。

充分挖掘黑紫米出身地的人文和历史,不但营造了当地景观农业的氛围,而且能促进黑紫米品牌的推广,同时增加了当地农民创收。梯田的民族风情、乡村风貌、农耕文化、农果品厂、田园生活、文化娱乐等人文景观,为发展休闲观光旅游业提供优越条件。笔者认为,结合景观营销策略,把黑紫米的形象扩张到历史和文化当中,能推动黑紫米市场的开拓。

2.2黑紫米的生命与活力

营销定位主要是针对的细分市场是全体消费者,特别是儿童和老年人。

紫鹊界黑紫米蛋白质含量比一般精米高出1.2%,特别是赖氨酸含量比一般精米高出许多。另外,组氨酸也被确认为儿童的必须氨基酸之一,比一般精米高,这充分说明,紫鹊界黑紫米氨基酸含量丰富,尤其适合儿童和老年人及孕妇的营养需要,因而黑紫米能呈现出一个有活力、健康向上的形象。

加强企业文化精神的建设,使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让消费者体验到黑紫米企业的生命与活力,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呈现出良性循环的自我发展状态。这种营销角度对营销策划的领导者有一定的要求,需切合实际开展相关营销策略,否则,容易陷入俗套的营销策划中,不能达到预期的营销效果。

2.3黑紫米的药用功效

这种营销定位主要针对的细分人群为做月子的孕妇及易疲劳者和血脂偏高的身体亚健康中老年客户群体。

有研究表明,黑紫米中核黄素、纤维素含量显著高于白糙米;黑紫米种皮中含有强心甙等药物成分。综上所述,黑紫米具有良好的营养药用价值。黑紫米又称“月子米”。孕妇产后气血大耗,为避免身体气血两虚,头晕眼花、出虚汗等症状,黑紫米有利于孕妇调节身体。

黑紫米不仅蛋白质的含量相当高,必需氨基酸齐全,还含有大量的天然黑紫米色素、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特别是富含铁、硒、锌、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也有补气补血养颜、健脾益胃、促进食欲的特殊功效。与此同时,黑紫米的膳食纤维含量十分丰富,能够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有助预防冠状动脉硬化引起的心脏病。因此,黑紫米适合身体亚健康中老年客户群体。

2.4黑紫米的美容养颜功效

这种营销定位主要针对的细分人群为白领及对生活有一定要求的女性消费者群体。

黑紫米的颜色之所以与其他米不同,主要是因为它外部的皮层中含有花青素类色素,这种色素本身有很强的抗衰老的作用。国内外的研究表明,米的颜色越深,则表皮色素的抗衰老效果越强,紫黑米色素的作用在各做特色米中算是较强的。此外,这类色素中还富含黄酮类活性物质,是白米的五倍之多,对预防动脉硬化有很大的作用。

此外,黑紫米具有能协调蛋白质代谢、提高免疫系统功能并保护大脑正常智力活性、防癌、抗衰而令人延年益寿的维生素E。因此,黑紫米能预防面色晃白,缺乏血色,口唇色淡,皮肤干枯等不健康症状。

2.5其他

以上四个营销角度主要是针对终端消者,然而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也随之提高,从而使消费者的消费结构、消费观念,以及消费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黑紫米市场不仅仅只将目标客户群定位于普通消费者,而是应该结合多种不同情况来与一些力争打造生态、安全品牌的餐饮企业、餐厅合作,使黑紫米成为双方的盈利产品,也能开发出黑紫米的又一营销潜力。

3 结语

在社会网络全面发展的今天,企业在发展前期可以以网络作为销售平台,并结合农产品生产溯源追溯机制保障黑紫米的安全性,从而促进黑紫米市场的开拓以及扩大紫黑米品牌的影响力度。企业发展景观营销策略,把黑紫米的形象扩张到历史和文化当中,这也有利于黑紫米市场价值的实现。总而言之,笔者认为在充分发挥黑紫米的市场价值之余,再辅之以独具特色的营销角度来进行黑紫米的推广,定能使消费者对黑紫米产品的认知度进一步提高,以及黑紫米市场的开拓。

参考文献:

[1]王旭、生、季长波.黑紫米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J].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5-8

[2]胡杨.冬季补血调养佳品——黑紫米[J].康复,2011(1):38-39.

[3]樊忠涛.乡村旅游的异化与回归分析[F].南方农业学报,2013(1):181-184.

第3篇:农产品品牌营销策划范文

右江河谷作为每年中国―东盟(百色)现代农业展示交易会落户点和广西百色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的所在地,作为全国重要的“南菜北运基地”和“冬菜生产基地”、我国著名的“芒果之乡”,可以称得上是广西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试验区和缩影。

右江河谷位于广西西部百色市中部,包括右江区、田阳县、田东和平果县的平原地带,东西长130公里,南北宽20公里,土地总面积340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5.6万亩,占百色市耕地的27.2%,人口75万。右江河谷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气候条件好,特色农业资源丰富,具有发展现代农业的良好基础。2010年,右江河谷甘蔗种植面积70万亩,总产量280万吨,总产值14亿元;蔬菜种植面积90万亩(含复种),总产量150万吨,总产值22.4亿元;芒果种植面积达29万亩,总产量10万吨,总产值3亿元;香蕉种植面积18万亩,产量达20万吨,总产值3亿元。蔬菜、水果和甘蔗种植面积及产量均位居全区前列。2012年,右江河谷共有自治区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市级30家,总资产33.9亿元,销售收入达42.9亿元,在发展龙头企业过程中组建相关合作社100家,形成“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联系带动农户31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53个,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4个。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固定资产总值35.1亿元,经营总收入43.4亿元,为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上述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右江河谷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2012年,已有51个村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超6000元。由此看来,右江河谷现代农业已经初具规模,达到一定水平,促进农民收入倍增的条件明显较好,但由于发展的基础还薄弱,发展的时间尚短,路径的探索还在进行,要进一步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收入倍增,必须在以下几方面实现创新和转变:

一、组织模式创新,实现单一主体向联合主体参与市场竞争的转变

首先,要积极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联合型经营主体。要建立农业投入稳定增长的新机制,不断增强农业政策的反哺性和普惠性;要争取各有关部门的资金投向农业产业化经营,发挥资金的综合效益;要充分发挥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加大农业信贷投入,并适当放宽贷款的担保、抵押条件;要制定优惠政策,引进国际国内优强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集体、个人和农户增加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投入。为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机制,各地农信部门坚持把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作为信贷支农的工作重点,积极构建与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互动合作机制,加强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民稳定增收。要加强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民稳定增收。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继续培育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省、市、县级农业龙头企业,抓紧建立一批产业关联度大、精深加工能力强、规模集约水平高、辐射带动面广的龙头企业集团。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以公司组织、大户牵头、能人带头,以专项为主,单个品种展开,由小到大,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领农民进入市场,努力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

其次,要逐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使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引导龙头企业推行“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等有效的组织经营形式,在不断完善现有合同契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新的利益连接机制,引导农户以资金、土地、劳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参股入股龙头企业,促进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起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

再次,要建立风险保障机制,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保驾护航。政府应多方扶持农业保险工作,对关系国计民生的某些种植业(如水稻、蔬菜)、养殖业保险的业务实行适度补贴。要建立风险保障基金,为农业产业化经营解除后顾之忧。

第四,是要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第五,是要扶持壮大龙头企业,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政府要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信息、资金、技术、运销、法律、气象与灾害预报等全方位服务;要大胆引进人才,培养造就一支有眼光、懂经营、会管理、重信用、作风正的企业家队伍。引导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和科技创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鼓励有实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各类工商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和支持多层次、多成分、多形式发展龙头企业。

二、规模化经营创新,实现从单家独户的小规模经营向家庭式农场转变

要探索创新机制,促进土地集约流转。积极探索新的土地集约经营模式。第一种是政府主导模式。借鉴华东模式,由政府出面集中租地,统一连片规划,平整开发,建设好大篷等农业设施,再让利返租给企业或农户,并从产业化等方面给予支持引导。第二种是合作社主导模式。借鉴台湾模式,发展壮大农村农业合作社、探索“村社合一”管理,以合作社组织集约土地,提供资金和加强技术、营销指导和协助,实现土地、技术、金融“三资融合”。农民按合作社的指导进行生产,合作社提供种苗和组织收购与销售,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第三种是企业主导模式。采取租赁、托管等方式,由企业或业主对土地进行连片打造经营,或整体包装出租,发展高效农业。要出台土地流转实施办法,完善土地流转服务机制。要实施以奖代补,加快土地流转。

三、农业功能创新,实现从简单的食品保障功能向多功能转变

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通过产业化扩大农民就业。据统计,2010年我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10万亿元,企业从业人员达2500多万人,其中吸纳农村劳动力1500万人以上,农民直接增收2800亿元[1]。“十二五”期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将坚持产地初加工与精深加工相结合,通过大力开展产地初加工,降低农产品产后损失、提高商品化率和入市品级;通过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增强竞争力,加快形成产地初加工与精深加工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格局。

五、安全农业创新,实现从主要重视农产品的产量向重视质量和效率转变

要建立和实施农产品生产“可追溯”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指将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都纳入监控范围,市民到卖场、超市购买农产品可通过可追溯系统查询其生产地、种植、加工、包装、检测等重要信息,发现问题即可追溯根源,准确追溯同一批次或同一品种产品的情况,并查清问题的责任所在[2]。建立初步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首期拟选择芒果和小番茄作为切入点,进行农产品可追溯制度构建的试点。首先是农产品生产基地、超市、集贸市场必须先加入可追溯系统,然后是小超市、小农贸市场要加入可追溯系统,最后是小商贩、农户加入系统。

要建立健全农产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广州市构建的“五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三大工作机制”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五大体系包括:农业标准化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与信息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三大机制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化监管机制、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机制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监管机制[3]。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全程落实,全面覆盖,不留死角,实现了“全员参与、属地管理、逐级实施、制度带动、网络化落实”的新模式,促使全市农产品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高。一是推行农产品标准化进程,为农产品质量提供技术支撑;二是全面开展农产品认证工作,提升农产品质量水平;三是强化农产品安全检测能力,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机制,初步建立县、乡、基地三级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通报制度,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网络;四是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五是强化农业执法体系建设,大力开展农资打假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坑农害农违法行为。

六、投融资体系创新,实现从单一化向多元化投资融资转变

在市场与政策的双重推动下,农业投融资体系也趋于多元化,除了原有的由农业开发银行、商业银行及合作社促成的农业金融体系,也可成立地方性投资平台支持农业发展,如广州市白云区农业综合开发公司、成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等。而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势,也吸引着更多产业资本及金融资本的关注。产业资本的典型如新希望集团及中粮集团,在“全产业链”思路下,近年来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及并购,并分别成立产业投资基金,成为了农业领域活跃的战略投资者。而其他产业巨头也相继“跨界”发力农业产业投资,不同领域的行业巨头也均布局农业产业,显示出农业产业投资的巨大吸引力。2010年以来,外资PE巨头纷纷投资中国农业,如KKR、凯雷投资、黑石集团等,尽管案例数量不多,但都是大手笔。如黑石领军财团投资的寿光农品园,涉及金额达6亿美元;而扎根本土的投资机构也同样青睐农业,鼎晖、弘毅旗下美元基金或人民币基金,以及达晨、深创投、天图创投等人民币创投基金,均有多起农业领域投资案例披露[4]。此外,农业产业投资也需要更多的金融手段作为辅助,比如小额贷款、农业担保、农业保险等。

七、劳力素质提升创新,实现劳动力从低素质向高素质转变

发展现代农业,关键在于农民的素质。一要通过各种培训,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掌握新品种的种植要领。还要把市场营销的知识传授给农民,使他们善于应对市场经济的挑战。二要发挥技术中心户的作用,搞好传帮带。三要发挥农科技术人员的作用,除了培训上课,还到田间地头指导,解决技术难题。四要发挥公司的主导作用,把培训农民作为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业务来抓,确保农民素质的提高。这样,才能把农业现代化落到实处。

八、市场体系创新,构建现代化市场营销体系

构建现代化市场营销体系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要建成布局合理、产销结合、公平竞争、统一开放的农产品市场体系。要整合特色农产品的品牌资源,加强营销策划的整体组合配套,实施“精品战略”:一要“精炼”,精心提炼优良品种,奠定品牌宣传的质量基础;二要“精选”,突出产品特色的品牌重点培育,使其成为真正的“精品”;三要“精联”,通过品牌资源整合,借助营销策划和运作,形成主导产品强大的品牌竞争合力,以带动整个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并借助中国―东盟(百色)现代农业展示交易会东道主地位,通过农展会、农产品贸易洽谈会、招商会等形式促进品牌宣传和推广,充分利用和发挥“布洛陀文化旅游节”、“田东芒果节”等平台实施特色农产品的整合营销,增强区域品牌优势。同时,要改进营销办法,大力发展产销直挂、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方式,拓展市场空间。

第4篇:农产品品牌营销策划范文

[关键词]绿色农产品 绿色营销 农超对接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发生了根本变化,更加倾向于适度、无污染、保护环境的消费,越来越关注农产品的安全问题。开发绿色农产品,实现农产品绿色营销已经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趋势。苏州有丰富的农业资源,目前已形成了以优质稻米、蔬菜、生猪、家禽、水产等为支柱的优势产业群。本文通过对苏州市绿色农产品营销现状的研究,探讨苏州绿色农产品的营销策略。

一、当前苏州绿色农产品营销的模式

苏州素有人间天堂之称,作为鱼米之乡,有很多特色农产品,至2010年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总数近1500种,如树山梨、镇湖黄桃和葡萄、碧螺春茶、枇杷、杨梅、苏太肉等都是苏州的特色农产品。

(1)“订单农业”发展加快

“订单农业”是指农产品订购合同、协议。签约的一方为企业或中介组织,另一方为农民。苏州市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通过订单农业,解决了农户的农产品销售流通问题,保障了产销的合理安排,不仅增加了单位产量,还能保证上市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2)农超对接等现代流通方式发展迅猛

以配送、超市、大卖场等为主的现代流通方式发展势头迅猛,与传统的集贸市场在零售终端展开了激烈竞争。传统的农产品流通环节较多,导致成本增加,最终抬高零售价格。这种物流模式,在物价高涨期间暴露无疑。为此,苏州市大力发展各种“产地”到“销地”的直接配送方式,努力提高农产品的产销组织化程度,大型连锁超市与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的“农超对接”项目让生产者和销售者直接见面,省略中间环节,有效地降低流通成本,进而降低农产品价格,是稳定“菜篮子”的有效途径。目前苏州市已形成街道、社区、超市、应急、流动、农贸、高校、网络等8种农产品平价销售模式,到2013年,农产品平价商店的规模将达到350—400家。

(3)网上营销势头迅猛

苏州市农业企业和规模经营大户通过网络平台产品信息,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网络改变了苏州农产品传统销售方式,实现跨空间、跨地域的新营销,例如,常熟配菜网是一家通过网络平台平价直销农产品的企业,运用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的“网上预订、冷链物流、免费配送”的销售系统,使产销对接更加便捷。该网站与8家农业生产基地结成联盟,签定长期供应协议,市民登录网站下单后,基地次日早晨下田摘菜,网站上午免费配送到家,市民足不出户就能坐享实惠。

二、苏州绿色农产品营销困境分析

尽管苏州农业的数量规模,与几十年前相比已经缩小了很多,2010年在三次产业中的占比,也仅为1.7,但对苏州社会经济的稳步、健康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苏州市民喜欢本地的优质农产品,但在绿色农产品营销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1)苏州绿色农产品牌化成本偏高

虽然苏州的大多数绿色农产品有了自己的品牌和注册商标,但品牌知名度还不高,没有现代的物流和经营,另外,一些绿色农产品的包装比较简单、粗糙,仅仅是装个盒子、套个袋子,包装标准还未完全符合绿色环保要求,因此品牌建设和推广工作还有待加强。

(2)产品龙头加工企业不发达

发展农产品加工,既是满足市场的需要,也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需要,发展以食品工业为主的农产品加工是世界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新潮流。世界发达国家农产品的加工占其生产总量的90%,加工后增值2—3倍;我国加工品只占其总量的25%。但是现有的绿色农产品以初级产品居多,深加工产品少,产品的附加值低,绿色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较少(目前苏州仅有14家),一些鲜活绿色农产品的加工率较低。

(3)绿色农产品价格策略。绿色农产品由于对生态环境要求较高,同时在加工、运输等方面都要求符合绿色标准,因成本较高导致定价较高,如芬兰绿色农产品价格比一般食品高30%~50%,英国的绿色食品也比一般食品高20%~50%,我国的农产品应实施绿色食品优质优价,价格既不过高也不过于低廉。但目前苏州在绿色农产品销售中由于经营者对绿色农产品生态有价的观念宣传的不到位,在替代品较多的情况下,难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4)绿色农产品促销尚缺乏整合策略。目前在传播形式上比较注重利用各种层次的农产品展销会和博览会来传递绿色农产品信息,短时间内易取得较好传播效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传播效应逐渐递减乃至于无;而其他促销形式特别是公关和广告促销的力度远远不够。

三、苏州绿色农产品营销的思路

现代农业是指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科学化、集约化、市场化、生态化的农业,是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如果还停留在以前的老观念上,只进行生产,不顾市场的变化,就会造成产品过剩。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最大限度拓展农产品利润空间,都离不开农产品的营销。

(1)开发更多优质高品质的绿色农产品

农产品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决定了品种的多样化,要实现农业高效,必须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高产高效策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农产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优质优价正成为新的消费动向,把引进、选育和推广优质农产品作为抢占市场的一项重要策略,逐步淘汰劣质品种和落后生产技术,以质取胜,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要求,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

(2)培育龙头农产品加工企以增强竞争力

世界发达国家农产品的加工品占其生产总量的90%,加工后增值2-3倍;我国加工品只占其总量的25%,增值25%,因此我国农产品加工潜力巨大。当前的苏州绿色农产品发展必须采用协调联动的方法,增加产品的关联性、延伸性、增值性,以降低竞争成本,形成集约优势,形成以农产品的龙头企业带动—协会协调—半成品坯料加工—农户基地协同发展的产业链,避免恶性竞争。苏州绿色农产品企业可通过成立协会来协调规范发展,发挥集约优势,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3)运用现代流通方式销售绿色农产品

当前苏州绿色农产品企业在打造核心竞争力时,要注重原产地绿色农产品的品牌整合,提高农产品在新型业态和高端市场中的比重,积极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适时发展冷链配送系统,在城市开设农产品连锁专卖店,扩大对超市、大专院校、餐饮业的农产品配送业务,开展订单销售,发展以B2B为主的订单农业,订单生产,订单采购,建设现代物流配送中心,通过展销会、展示会等扩大对绿色农产品的宣传,积极寻找目标客户和目标市场,广泛进行网上交易,开展电子商务,降低交易成本。

(4)加快培养开拓国内外市场的营销人才队伍

目前苏州绿色农产品营销中将生产、营销策划、销售实施连为一体的复合人才非常少,要通过高校等渠道加大对苏州现代农业的宣传力度,逐步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吸引更多的营销人才参与到苏州绿色农产品的营销队伍中,加快培养能开拓国内外市场的营销队伍,一方面要培育农民经纪人、商、批发商组织,扩大营销规模,提高交易效率,另一方面还要对既懂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又具有营销理念的农产品网络营销人才的培养,促进农产品企业的发展,增强竞争力,使苏州的绿色农产品营销能更上一个台阶。

综上所述,当前苏州农产品企业面临产业结构的升级,一个高效的农产品盈利模式应既能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又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傅进 浅谈苏州特色农产品的保护 经济研究导刊 2011年11期

[2]杨大蓉 创新型社会下的特色农产品营销研究——以苏州为例 北方经贸 2010年10期

[3]季辉 市场营销 科学出版社 2007年2月

第5篇:农产品品牌营销策划范文

吕建楚营销策划机构

石家庄农特产品行业现状分析

(1)蔬菜、肉蛋

目前,在石家庄,蔬菜、肉蛋、农副产品等的销售主要通过小区周边菜市场及大型超市等渠道。这是广大市民最熟识的购买场所,已经形成消费习惯,是蔬菜、肉蛋等非常成熟的零售场所。

小区周边菜市场,蔬菜、肉蛋等价格较低,从石家庄周边县市购进,新鲜,但卫生条件不高,家庭收入偏低的市民集中在这些市场,但也有一些收入较高的市民到小区附近市场购买蔬菜,这主要是因为这里的蔬菜比超市里新鲜。

本文发表于博锐|boraid|1

超市蔬菜、肉蛋等产品卫生条件较好,有包装,但不如菜市场上新鲜,价格比菜市场上稍高,家庭收入较高的人群集中在超市。

(2)农特产品

菜市场周围或路边摊贩销售的特色农产品,无包装,无担保,假货较多,市民的信任程度较低;超市销售的特色农产品,包装精美,但品类较少,价格较高。

(3)绿色食品

食品安全的问题频发,使人们对绿色无公害食品的关注程度加大。很多市民已经开始购买绿色食品,有时购买和经常购买绿色食品的比例正在上升。

目前市场上销售“绿色食品”的较多,绿色食品市场很不规范,企业违规使用绿色食品标识,擅自超范围违规使用绿色食品标识还很严重,假冒的绿色食品在市场上鱼龙混杂。大部分市民不能说出绿色食品的标准,不能辨认绿色食品的标志,“绿色食品”在市场上鱼龙混杂,消费者真假难辨。消费者最担心的是多花了钱,但买到的不是绿色食品,甚至是有害食品,得不偿失。因此市民不敢购买绿色食品。

一、 __*农特产品特色专营店SWOT分析

(1)优势

__*特色专营店,是省会第一家定位于专业经营农特产品、绿色食品的零售连锁企业,开拓了省会农特产品经营的空白,是这一领域的市场先行者。依托于省农业厅,有完善的产品配送体系,和农特产品的上游提供商。拥有完善的基地和卖场,经营管理比较规范。

公司创造出的“__*超市”以净、鲜、新、绿、全”。蔬菜、肉蛋干净、新鲜,无公害,卫生安全。农特产品绿色、安全、品类齐全、包装精美。杂粮品种多,价位适中,品质上乘,消费者一经食用,就会形成重复购买。

__*店面形象统一,连锁经营,容易受到广大消费者的信赖,在消费者心中建立卫生、安全、优质的形象。

(2)劣势

对于蔬菜、肉蛋等产品,多数居民形成了在菜市场比较各摊位蔬菜的价格、新鲜程度,再进行购买的习惯。一部分老年人更是具有每天早上在菜市场闲逛的特点,有需求就买些蔬菜。家家缘店面较小,满足不了顾客选择比较购买的消费习惯,消费者摆脱这种比较购买的心理,需要一个时间,需要经过几次在家家缘的尝试购买后,才能形成在__*购买的稳定消费心理,转变为忠诚客户。

农特产品,虽然包装精美,但价位较高,居民日常食用很少会购买,以送礼为主。但农特产品作为礼品消费,在石家庄消费者中还未形成习惯,消费者没有购买农特产品作为礼品的意识,大多数人更是不知道有农特产品礼品装,因此想不到用农特产品送礼;而一部分想到了用农特产品送礼的消费者,又不知道那里有包装精美的礼品农特产品。__*作为销售礼品农特产品的专营店,与消费者之间欠缺了一个信息沟通的桥梁。

(3)机会

石家庄市场,定位于专业的农特产品销售的连锁店,__*是第一家,填补了省会的一个市场空白。经过有效宣传后,能够在消费者心中形成“农特产品专卖店的形象”。当有消费者购买农特产品的需求后,能立刻想起__*特色专营店,__*与农特产品专卖形成一个无形的强有力的联系,让__*在消费者占据农特产品专卖的位置。

(4)威胁

目前石家庄销售农特产品还有超市,商场等场所,但这些场所的农特产品品类不是很齐全,较为单一。当__*经过广告宣传,和长期的对消费者的影响,在石家庄形成了农特产品作为礼品赠送的一种选择后,农特产品的销售会开始逐渐的上升。这时超市、商场等场所,必会借助这种趋势,采用增加农特产品的品种,提升农特产品的质量等手段,同__*抢夺农特产品礼品市场。超市,商场等借助超大的卖场,舒适的购物环境,一站式购物的便利,必会从__*这里瓜分很大一部分市场。

同时,随着农特产品礼品市场的扩大,必会出现一批模仿__*销售农特产品的店面,共同与__*抢夺这部分市场。

三、确立__*品牌推广四步走战略

1、在产品经营的层面上,以优化选育为起点、引导市场消费粗加工为支撑,以品牌经营为重点,联合业内规模商业。打造一个轻资产结构、重营销网络的核心企业集团、引领行业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转化。

2、以资本运营为手段,在专业分工合作的基础上控制主流资源,架构蔬菜、农特产品产业链。

3、联合本地商业超市、宾馆、景区、高档社区商店等网点,推广“公司+基地+网点十专卖店”的销售模式。以专卖店为基本销售形式,开拓团购市场,礼品市场;

4、根据市场需求,创造市场需求,开发市场强消费产品。形成本地市场农特产品向强、大、全、精、新的方向发展。

通过__*的战略布局,可以使企业标准成为行业标准,从而奠定__*在本地农特产品行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这不但有力地打击了竞争对手,还使__*以市场领导者的形象出现.为企业后期的营销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精细化品牌策划

品牌定位

品牌是消费者与产品情感的联系,精神的寄托,品牌必须上升到精神层面,必须有自己的主张,才能引起消费者真正的内心共鸣。每一次的品牌创意就是一个苦苦探索的解码过程,不但要破译市场的密码,还要破译消费者心灵深处的密码。

__*农特产是一种什么样的食品?品牌个性和精神是什么?有什么样的品牌主张?其品牌形象载体是什么?它在表现方面的延伸性怎样?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消费者研究人手。消费者购买高档农特产时,比较关注的是特色产品、健康产品。__*把普通的产品通过多形式的精致包装创造成特色产品,健康产品。特色农产品、健康产品作为产品诉求重点,__*在产品健康特色优势上具备向强势食品品牌发起挑战的条件,有利于建立品牌认同。

但包装、健康还只是一个共性的概念,几乎所有的农特产品都可以适用,这还不是__*独特的主张。如何让家家缘的品牌核心价值紧扣健康又显得不同凡响?品牌口号的创作就显得至关重要。

品牌口号要求简洁、单纯、易于流传,并能引起消费者内心的共鸣。品牌的口号不同于产品的口号。产品口号的范围可以很窄,甚至可以卖产品的某个细节。但品牌口号必须很宽泛,它刻 画的是品牌的精神,能够包容现有的产品和将来的每一个产品。经过多次会议,我们最终给__*农特产品品牌定位是:“农特产健康使者”,即它在消费者的生活中扮演着“农特产健康使者”的角色,致力于提升人们身体健康,追求高品质生活。

品牌诉求

__*品牌诉求形成:“农特产中的健康使者”其优势在于:(1)通过比附定位,突出__*的品牌价值和品牌档次;(2)和健康使者产生一致的联想,易于__*品牌高端形象的绿色放心的建立;(3)以健康作为类比,有助于引发消费者放心、不同的感觉。

同时,我们给__*定的宣传语是:“身边的健康、特色的__*”

品牌发展策略

__*在品牌发展上应始终贯彻“单一品牌.两线发展”的品牌发展战略。要形成以“__*特色礼品装”为龙头产品、其他产品为补充的__*品牌家族。品牌生命线为特色,品牌革命线为其他绿[:请记住我站域名/]色健康产品系列。这样可以平衡__*由于季节性造成的市场空白期,持续输出__*品牌价值。也可以利用__*的品牌资产实现多元化的市场扩张。

精细化形象设计

第6篇:农产品品牌营销策划范文

品牌是给拥有者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的资产,它的载体是用以和其他竞争者的产品或劳务相区分的名称、术语、象征、记号或者设计及其组合,增值的源泉来自于消费者心智中形成的关于其载体的印象。——百度百科

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制一直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农业生产资料实行垄断经营,由省、地、县三级农资公司独家批发,由供销部门的乡镇网点进行零售。直到1998年化肥流通体制的改革才使整个农资市场的流通有了一定的松动。但是松动之后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市场的发展也不理想,即流通渠道过长、分销层次过多、产品常常要经过多个环节才能到消费者手中。由于流通费用过高使得经销商的毛利水平比较低。渠道管理不善,信息的不对称使得流通渠道并没有真正起到产销之间的桥梁作用。

国家对农资市场日益重视,2003年3月农业部了《关于农产品和农资连锁经营的意见》,推动农资市场经营模式的确立及发展;2005年2月商务部启动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2005年8月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对农资流通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明确指导意见。这些措施促进了农资流通市场的快速发展。农资流通改变了原有的由供销社独家经营农资的垄断局面,向渠道多样化发展,基本形成了由供销社农资公司、农资生产企业、农业“三站”、种子公司、个体工商户等多种市场主体、多种流通渠道共同参与农资经营的格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开展农资连锁经营的企业近千家,连锁门店3万多个。

从品牌的发展脉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制造厂家创造品牌,流通企业推广品牌,消费者拥有品牌。所以,对于流通企业,选择什么样的品牌进行推广,选择什么样的厂家合作至关重要。在农资流通行业发展里程中,始终面临着一个尴尬,那就是品牌选择问题,农资流通行业品牌集中度低,缺少一大批消费者耳熟能详、高知名度的强势品牌,仍然还是以区域作为产品的流通和消费基础。即使农资行业的两大巨头中化化肥、中国农资也没有实力使自己的产品在全国的市场份额达到30%以上。农资流通行业的品牌发展无论在理论基础的研究还是实际工作的推广中,都没有建立起科学、系统、深入、全面的体系。农资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对品牌发展存在一定的误区,他们更注重投入少、收效快的营销策划,而对于能够影响其长远发展的品牌建设却极少关注。

众所周知,产品本身是没有生命力的,只有产品,没有品牌,或者是只有贴牌,这样的企业是没有生命力和延续性的。对于消费者来讲,有品牌的农资产品不仅在质量上能给予消费者以保证,更重的是他能满足消费者在消费时的那种安全感,从心里上得到了更大的满足。品牌代表着一贯的承诺,品牌对于顾客不仅意味着他们消费的产品、享受的服务源自何处、出自谁手,而且与一定的质量水准、品牌信誉贯穿始终。一个品牌代表着一定的产品、服务质量,凝聚着企业的形象和顾客、公众和社会对它的评价,吸引着相对稳定的、忠诚的客户群。对于广大企业来说,品牌意味着客户忠诚,意味着稳定的客户群,意味着同一品牌覆盖之下的持久、恒定的利益。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农资流通企业,想要保证持久、稳定的收入来源,不能只追求高利润、效果差的坑农产品。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最重要的是口碑,这是企业对农民朋友负责的态度以及问心无愧的商业道德!

第7篇:农产品品牌营销策划范文

(一)循环经济的涵义

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布尔丁(Ken-nethBoulding)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循环经济”一词。所谓循环经济,就是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线性增加来发展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通过循环利用生产物资,减少资源的消耗,减少垃圾等污染物的产生,其宗旨是在健康的环境下发展经济。“循环经济”的实质就是生态经济,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人类重新认识自然界、尊重客观规律、探索经济规律的产物。它倡导的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这样一种废弃物不断循环利用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佳模式。

20世纪90年代,源头预防和全过程污染控制逐步成为发达国家环境与发展政策的主流,人们在不断探索和总结的基础上,以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污染排放最小化为主线,逐步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产设计和可持续消费融为一套系统的循环经济战略。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别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国务院2005年7月提出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我国在多个层次上开展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探索,并取得显著成效。循环经济正以一种崭新的态势,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全球经济发展的新潮流、新趋势。发展循环经济是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各种新技术作为支持和需要相关法律规章作为保障,还需要营销创新这个动力源。

(二)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

首先是科学的发展观,它强调任何经济活动只有建立在资源的承受能力之内,才有可能实现持续性发展。打破了过去认为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传统观。其次是超前的科技观,循环经济是一种善待地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其实质就是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的经济活动,它强调人类在应用科学技术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充分考虑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修复能力,所倡导的技术载体就是环境无害化技术。再次是务实的生产观,即在生产过程中,尽可能节约资源,采用循环使用资源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它将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的闭环式流程。使有限的资源在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最合理的利用。最后是系统的整体观,要求人类以整体的观念研究人、自然资源、科技这个大系统内在的经济规律,包括价值、消费等,它把环境、资源、产品、价值、消费、科技、发展等有机地系统地联结起来,形成整体、协调、循环、可再生的生态链。

山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前景

(一)水土流失严重且生态环境脆弱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山地占陆地总面积的70%,而南方红黄壤地区的80%为丘陵山地。山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山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生物资源、水资源等,但山地坡度高的高寒气候不利于农业开发;一些山地土层贫瘠,植被差,水土流失严重,导致生态失衡;缺乏循环经济意识,低层次的、粗放式的无序垦殖、过度放牧、过度猎捕、化肥农药等加速了生态环境的恶化,使山区农业经济可利用土地减少,土地养分下降。据《浙江省生态农业建设现状与对策》中的研究显示:1995年该省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24.3%,比1985年扩大590km2,年土壤流失量>6000万t,损失土壤N、P、K近120万t。近20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了6倍,而资源的消耗却增长了几十倍,这使我国的经济增长因资源短缺而面临不可持续的危险。

(二)区域弱势使经济发展缓慢

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山区交通密度低,人文环境相对较差,科学技术力量薄弱,信息化建设滞后。人们的思想保守,观念落后,其生产模式往往是传统的生产管理模式,农产品的质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农经作物大路货多,精品少且产业化低,新农业技术、新品种、新管理模式推广、扩散缓慢,营销创新意识低,综合经营差,规模小,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业滞后,经济发展缓慢,资源丰富但经济贫困。

(三)山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前景

我国农村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精神指导下,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初步形成一个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培育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如一些山区农业的果—粮、果-草-牧结合的复合生态模式;江苏丘陵区的庭院生态型模式(鸡粪喂猪、猪粪沼气、沼渣沼液肥田);浙江丽水“山顶树、山腰果、果间鸡、山脚稻”立体生态护理模式以及种养结合的“种草-养鸡-鸡粪肥园”、“稻田养鱼”等生态良性循环小系统模式,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增加了经济效益。又如浙田的“稻田养鱼”于2005年被正式确定为首批4个世界农业遗产保护项目之一,引来了国内外游客观赏,获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赢。实践证明,循环经济对山区农业经济快速协调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循环经济框架下的营销创新

(一)市场营销与营销创新

市场营销是个人或组织通过创造和交换产品与价值以获得自身需要的一种社会过程。营销活动既实施于流通领域,又不限于流通领域,真正的营销是以市场为起点,上延到生产领域,下延到消费领域。市场营销对于山区农业经济而言,是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的有效途径。传统的市场营销侧重于商品推销的销售观念,已愈来愈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现代的市场营销,其实质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营销创新是指企业在营销过程中,结合目标市场的具体情况,为实现既定目标而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有效果的创造性活动。营销创新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可靠保证。

(二)循环经济模式下山区农业的营销创新

农村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消费需求的复杂性制约着农业经济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是遵循生态规律,促使山区农业的资源循环利用,节能减耗,保护环境的必由之路;是保障农产品优质、安全、无公害,市场竞争力提升的必然选择。

市场营销在循环经济模式的策划、布局、设计、服务、管理等方面具有导向作用,营销创新则是开拓、发展市场的先锋,是适应或领导消费者需求,以新制胜、以质量制胜,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并促进山区农业循环经济与环境良性发展的最有效、最可靠的措施。

营销观念创新。市场营销观念是企业各部门有效的组合与顾客满意及企业长期盈利的整合。观念的形成是由多种感知汇集而成的,观念一旦形成后,要想使其转变比树立一种观念要难得多。因此,要持续发展山区农业经济,必须树立绿色营销和生态营销观念。绿色营销是指企业以环境保护战略作为其经营理念,以绿色文化作为其价值观,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中心和出发点,力求满足消费者绿色消费需求的一种战略。所谓生态营销观念指的是企业如同有机体一样,要同它的生存环境相协调。

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关注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问题。在国际市场上,适度无污染,保护环境的产品和服务已成为世界消费的热点和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把贸易与环境问题结合起来制定相关政策,构筑“绿色壁垒”,“绿色”食品的价格一般要比同类食品高出40%~100%,在日本则有超过90%的消费者对绿色食品感兴趣。在我国国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消费者越来越注重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生产无公害优质农产品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保证人类健康的需要,是提高整体社会效益、生产者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出口竞争力的需要。同时,加强公众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使山区农业循环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绿色营销和生态营销的实质都属于循环经济范畴,是促使山区农业经济发展并顺应国际贸易新趋势的必然选择。

营销服务创新。山区农业生产经营受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交通等诸多因素制约,其经济发展具有不确定性。而农产品加工,尤其是农产品深加工的严重滞后则是制约山区农业经济发展的瓶颈。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动,迫使农业结构不断调整,市场信息是山区农业经营管理决策的基础和前提,搞好营销调查研究,正确作出市场预测,则是营销服务创新的根本。营销服务创新还要遵循两个原则:“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生态农业原则;依靠科技进步、科技创新为支撑点的原则。在营销策划服务中,要根据物种特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立体开发、多层经营。打造山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开发优质、安全、无公害的农产品,并不断改良农产品的品种,提高优质率,保证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不断换代升级。建立生态园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开发特色农业,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创建无公害名牌产品,创立网络营销平台,不断增强营销后劲。

营销管理创新。进行营销创新的前提就是科技创新和质量管理体系创新。要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各个环节必须遵循生态技术规范,同时重视市场、农产品、营销策略、营销组合的创新。比如在循环模式设计阶段,广泛采用绿色设计技术,如减量化设计、可回收设计等;在实施阶段,对农产品的质量、卫生指标、包装、保鲜、运输、储藏、销售等实施严格监控,确保绿色食品的整体产品质量,并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技术含量;在消费阶段,发挥品牌效应,倡导绿色消费,使循环型消费成为主流的消费方式;在处置阶段,基本消灭废弃物,使资源最大限度地得到回收再利用,对确实无法回收利用的废弃物进行最适当的处置。还要加强信息化建设管理,使营销网络向系统化、规范化、全球化发展。并通过注册商标、申请绿色食品认证,对农产品依法实施统一、规范的管理,以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胡桂兰.发展循环经济—给地球疗伤[J].生态经济,2006(1)

2.张霞.以“循环经济”理念打造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J].北京农业,2006(2)

3.张静中.循环经济视角下的企业营销创新[J].生态经济,2006(6)

4.王元京.建立城乡统筹教育发展长效机制的思考[J].内蒙古教育,2007(3)

第8篇:农产品品牌营销策划范文

论文关键词:购物网站;农产品销售;口碑

论文摘要:通过对购物网站经营主体个人化、农产品多元化、交易的全时性和口碑经济能量的显著性等特点的介绍,提出购物网站作为农产品网上销售的新平台能够为农产品的销售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曾从媒体上看到农民通过网络产品信息从而大开产品销路的报道,当时除佩服新农村新农民的营销思路外,另一个感觉就是那是离自己比较遥远的事情,毕竟自己不是农产品的经销者、生产者。但自从去年尝试性的进入网络购物后,这一感觉就完全被了,原来农产品的网络销售离自己那么近,淘宝、拍拍等网络购物的主题网站已成为农产品网上销售的新平台。

与专业农产品供求信息的农业网站及专业的农产品交易网站不同,淘宝网等网站作为国内领先的个人交易网上平台,与普通消费者亲密接触的机会更多,把农产品放到此类网站上进行销售更有助于农产品走进普通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圈,使农产品可以不受地域的限制在更大范围内开拓市场,更为有力地推动农产品的零售批发。具体来讲,之所以将这些购物网站称为农产品网上销售的新平台,主要是因为以下几点:

1经营主体的个人化

传统的农产品销售受时空因素影响较大,各地土特产品主要以旅游礼品或包装成品进超市的形式走南闯北,销售的主体也大多为农产品加工企业,个人较少。购物网站为个人经营农产品提供了可能性与极大的便利性。

1.1只要通过身份验证,人人都可在购物网站上开店做老板。程序简单,方便快捷。

1.2购物网络虽是以网络媒体为主载体,但其交流的实质内容却主要是以人际传播的方式进行的。人际传播的方式使真实市场对农产品经营者的直接冲击力得到缓冲,大大降低了农产品经营者对市场的恐惧,卖家可以完全以聊家常的方式进行货物的推介和交易,而非传统意义上抛头露面的讨价还价、风里来雨里去开拓市场。购物网络使农产品卖家得以用最自然最真实的状态进行经营,顾及较小,更容易放得开做买卖。

1.3购物网络为农产品的卖家提供了店铺运营的各种便利条件。比如店铺内的装饰模块、广告牌、产品分类目录、图片、名称、标价、留言板、歌曲、促销区的设计等都有不同的模版可以选择;在产品/店铺宣传上购物网站会推出周末促销、节日促销、店铺推荐、拍卖直通车、橱窗推荐等多种活动供选择,可以说就相当于有一个广告公司一直为你提供营销策划创意,对营销技能的要求也就大大降低了。不需要传统门面店铺的选址装修,不需要传统铺货渠道的建设,不需要有谙熟的经营技能,不需要具备较强的商业手腕,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还能够有效的规避市场风险,便于个人运作。

在淘宝网站上常看到许多农产品店铺挂着本店主非专业卖家,本店只有店主一人,希望大家不要议价,回复慢请多见谅之类字样,验证了个人凭借购物网站进行农产品销售的可能可行。

2农产品的多元化

网络的虚拟空间使农产品卖家的销售不必局限于传统店铺门面的空间限制,一家店铺可以上不同种类的农产品;另外,购物网络将天南地北的卖家聚集在同一个平台上,消费者可以在购物网络上看到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农产品。

以淘宝为例,2008年5月16日10:20笔者进入淘宝网主页,在搜索条中选择“食品/茶叶/零食/特产”搜索宝贝,得到1794380条结果,产品涵盖烘焙原料/添加剂/食品辅料(1406),天然粉粉食品(178910),普洱茶(140912),花草茶/果味茶/保健茶(126324),大米/大豆/面粉/粮食(6985),食用菌/蔬菜制品(31927),豆腐干/豆类零食(18994),奶酪/乳制小吃(18122),坚果/炒货(61433),蜜饯/果脯/果干(96839),蔬菜/水产/生肉(39377),蛋制品(3158),火腿/腌腊制品(5853),海味零食(即食)(27002)等;次日10:18再次搜索结果为1800863条,农产品在不断流通中售出、上新。

从农产品出产区域看,有新疆特产一级开心果、塞外特产蔚州特色农产品——糊糊面、浙江省绿色农产品山核桃、铜鸟牌龙游白莲、[中华老字号]鲁西特产远香斋魏氏熏鸡“铁公鸡”、来自中国竹乡安吉土鸡蛋、温州特色烤虾王、勐海茶厂中国名牌农产品普洱茶七子饼、赣南特产辣椒、泰国进口农产品食品调味品甜酸角、意大利咖啡、瑞士巧克力、韩国大麦茶、越南皇家凤梨……无物不销,集纳天下好味道。

此外,从店铺名称、产品介绍上可以看出其中有不少卖家就是农民自身,经营的都是自家出产的农产品。比如店名:农产品自产自销专营店,主营苏州东山土特产;[瑶家土特产]农家自做的酸辣大头菜;胶东特产--炒大花生,本店花生是自己地里种的,老妈在锅里烘炒出来的,用文火慢慢地烘,细细地翻,炒出农家人朴实!欢迎大家光临品尝;山东特产时令自家出产的五谷杂粮有机粗粮玉米面棒子面。

3交易的全时性

购物网络是个不夜城,只要你愿意,可以24h全天候营业。买家和卖家都可以视自己的时间和其它条件来进行买卖。

交易的全时性一方面得益于买卖双方沟通的便捷性。网络购物是主要基于人际传播的虚拟市场,这样的运作模式对于买卖双方都是新的体验,信息的沟通大多通过网络完成,同时在线时可以进行快速交流,视频、语音、键盘输入等多种方式可供选择;有时即使卖方不在线,也可以先点击“立刻购买”按钮拍下商品,如无邮费问题,便可照常得到相应服务;还可以通过网页、淘宝旺旺、腾讯QQ留言或者通过网上店铺里留下的手机号码等联络方式与店主联络,真正实现了“无时不销”。另一方面购物网络为产品信息的完整展示提供了详细的内容板块,农产品的卖家可以通过自己拍摄的实物图片、文字介绍、买家反馈评价等形式尽可能全方位地介绍产品,这样即使不能及时上网进行在线交流也可使有兴趣的消费者通过注释说明获得产品信息并能够通过网下联络完成交易。

购物网络上有很多非专业卖家,他们可能是一位农民,也可能是还在读书的学生,也可能是为OL,他们照常工作,在自己有空的时间再过来打理店铺,回复小店的留言,联系货源,处理订单。

购物网络可以即时交易,又可以时时交易,它的这种灵活性也是称其为农产品网上销售新平台的重要原因。

4口碑经济能量的显著性

有调查表明,网络购物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是影响消费者是否发生网购行为的重要因素,即消费者对通过网络购买的农产品质量的优劣、性价比高低的认知是干扰他们最终购买决策的重要参数。购物网络不同于传统市场,卖家诚信鉴别的难度较大,网购消费者具有更大的分散性,他们之间的即时流、面对面沟通执行起来难度相对较大。为降低或消除购买的风险性,购买同一产品的消费者所给予的评价成为很重要的信息来源。传统市场上的口碑营销在购物网络中意义更为重大。

购物网络中,购买同一产品的消费者族群化,这样一个暂时性群体的形成为口碑营销提供了人群基础,在一个群体中其他成员的行为与评价成为最直观的行为参考。

第9篇:农产品品牌营销策划范文

近日,一条新闻在网上炒的火热:国内一瓶280克的老干妈辣酱,网购价格为人民币7.9元;在美国,亚马逊卖3.9美元(约人民币24元),去年7月,美国奢侈品电商Gilt 把老干妈奉为尊贵调味品,限时抢购价11.95美元两瓶(约人民币37元一瓶)。一时间,所有以老干妈为居家旅行必备佐餐之宝的中国广大劳动人民迷茫了,何以老干妈在美国就成了“尊贵style”?

老干妈是什么?普通的豆豉辣酱而已,但是很明显,美国消费者看重的并不是其原料,工艺,甚至是口味这些“事实”。因为要告诉各位看官的是:事实的确很重要,但在市场营销中事实绝不是最重要的元素,比事实更重要的,是认知。认知大于事实。

在菲利普・科特勒的《精选营销词典》中有这样一个经典的案例:

调查人员选了两张女孩照片,去街上随机访问大众问哪个更好看,第一轮的结果是平分秋色,大家认为这俩姑娘差不多好看。而在第二轮中,调查人员把这两张照片下分别加了个名字,一个叫“伊丽莎白”,十分梦幻,十分淑女,十分皇室;另一个叫“格特鲁德”,十分粗陋,十分雄性,十分矿工。

结果如何呢?80%的受访者认为“伊丽莎白”好看得多。这就是认知的力量!

那么消费者的认知从哪里来?在于把我们需要营造的认知呈现给消费者的方式,而不是让他们看到裸的现实,因为现实往往很残酷,并不美好。而认知大可以造的花团锦簇,万人追捧。

老干妈此次无心插柳的营销,其成功的要素也是有意无意地掩盖了老干妈其产品的本来认知,而靠着神秘感在大洋彼岸卖疯。把目光转向2004年,来回顾一下我们为酱腌菜佐餐食品的乌江榨菜进行的策划方案。

当时所有榨菜都卖五毛,我们却建议乌江把零售额提升到一块。凭什么?因为不能再是“来自涪陵的祖传秘方”了,消费者不吃这一套,经过细致地调研和思考,我们给乌江找到了一个同样是说服力十足的理由:“三榨”。

“一榨还原天然柔韧;二榨浓香入骨入髓;三榨鲜香嫩脆无穷回味。”

这听起来,经过三清三洗三腌三榨的乌江榨菜,肯定要比普通榨菜的品质好,味道好,这就是消费者所被灌输的“认知”。其实“三榨”是榨菜制作的国家标准,任何企业制作榨菜都必须榨三次,但是这个“事实”消费者是不知道的。在乌江抢占这个认知进行传播之后,瞬间就将其他品牌的榨菜划入了“一榨”榨菜的阵营。

绝对产品力可以带来绝对的销售力,但首先其产品力必须是明显超越竞争对手的“事实”,而当“事实”不能被满足时,我们就需要在某种程度上明显可见的“认知”去打动消费者,人们才愿意为“更好”的产品花费更多。

榨菜市场由于其本身的品类属性,导致了这种产品价值感较低。如何提升品类的价值感,实现品类升级,是所有榨菜企业不得不面对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