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废品回收管理办法范文

废品回收管理办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废品回收管理办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废品回收管理办法

第1篇:废品回收管理办法范文

一、目的意义

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节能减排、改善城乡容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随着全县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快速发展,城镇人口不断增加,对资源的依赖性越来越高,生产生活废弃物也大量增加,如何有效利用资源,特别是做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已成为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近年来,县政府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关政策规定,强化行业管理,规范经营行为,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截至目前,全县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有固定经营者9户,相对固定从业人员35人,年交易额在1000万元左右。但是,全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和网点缺乏有效管理,经营秩序比较混乱;有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不健全,功能不完善,资源利用率低,二次污染严重等等。《省再生资源回收综合利用管理办法》的实施,对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县直及省市驻宕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再生资源回收综合利用管理办法》规定,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观念,认真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加强再生资源回收综合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化进程,促进全县再生资源利用行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二、指导思想及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市场运作、加强管理”的原则,积极推进规范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推动全县再生资源回收工作规范化、产业化,逐步建成布局合理、网络健全、设施适用、功能完善、管理科学的再生资源回收综合利用体系,促进城乡环境质量、居民文明程度的提高和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目标

从年至2015年,经过五年努力,基本构建起由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龙头企业、社区回收站点和集散交易市场(初级加工分捡站)三个层次组成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使再生资源主要品种回收率达到80%,城市达到90%以上,回收人员纳入规范化管理,90%以上的社区(乡镇)设立规范的回收站点,90%以上的再生资源进入指定市场进行规范化交易和集中处理,生产性废旧金属形成集中回收加工循环链条,逐步实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规模化、产业化。

三、主要任务

(一)清理整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按照“调查摸底、制定方案、组织落实、检查验收’’四个步骤,由商务部门牵头,会同工商、公安、建设、环保等部门对全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进行资格认定和审核登记,对无照流动摊贩和收购摊点,对外承包、挂靠、租赁以及转租、转借营业执照的回收企业和收购站点,未经登记不合法、不规范的再生资源市场,以及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回收利用企业(市场)进行全面清理整顿。今后,凡需经营再生资源回收活动的企业、个体经营者,应当符合再生资源回收从业标准以及工商行政管理登记条件,并按规定向同级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主管部门备案,备案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办理变更手续。回收废旧金属的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和个体经营者,还应向经营场所所在县公安机关备案。开办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的企业,应当按照规定获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后,到工商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登记手续,并自登记之日起一个月内向所在地同级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备案。

(二)健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保护环境”的原则,在充分整合现有再生资源回收渠道的基础上,结合商贸流通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逐步建立以城市社区和乡镇为基础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提高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鼓励各级供销合作社开展再生资源回收业务,参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现有再生资源回收综合利用网点,建设回收、分拣和加工利用一体化经营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

1、培育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龙头企业。按照“便于交售、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组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技术创新,提高行业科技水平。原则上城关规划5户。哈达铺、沙湾、南阳、理川各规划1户再生资源回收龙头企业。现有从事报废汽车回收经营的再生资源回收企业,要不断壮大实力,积极延伸报废车辆回收网点。

2、规划建设集散功能分明、科学有序的再生资源市场。在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下,选择建设一处再生资源市场,主要承担城区再生资源整理、加工和交易功能。市场内每个摊位经营面积应不低于100平方米,储存场地要相对固定,有围墙隔断,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再生资源市场的设立应符合城市服务功能与环保要求,不得在城市主干道、排泄道、河道两侧、水源保护地500米区域内建设。

3、建设再生资源分拣处理站。结合再生资源集散市场建设一处再生资源分拣处理站。再生资源分拣处理站应具有废品储存、分拣、初级加工、信息收集等功能,必须备有合格、完善的消防设施,地面全部硬化,装卸运输道路畅通。站内设废旧金属交易区、旧货交易区、生活废品交易区、废旧物资分拣区等区域。

4、健全社区(乡镇)收购站点。鼓励社区自主建立再生资源回收网点,指导社区居民分类处置生活废弃物。城区一般每2000户左右家庭设置一个固定收购站点,乡镇所在地设1-2个简易收购站点或固定收购站点,条件暂不具备的地区可设立流动回收车。鼓励在乡镇建立废旧农膜回收站(点),建立乡村物业管理站,建设田间垃圾收集设施,对农村垃圾(废旧农膜、塑料制品、农资包装瓶袋等)进行定点堆放、定期处理。

(三)规范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的经营行为。把再生资源回收企业作为市场秩序整治的重点,严格按照安全生产、卫生和质量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管理,规范经营行为,对不认真履行回收企业职责和从事违法经营活动的企业(市场)要)要严肃处理,坚决取缔。严格市场准入条件,加强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的登记注册工作,严格注明经营范围,其中废旧市政公用设施、生产性废旧金属应当由在工商部门注册的“生产性再生资源回收”经营企业进行收购和处置,签订收购合同,并对出售者情况进行登记,登记资料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两年。加强流动收购管理,针对流动收购人员数量多、身份复杂等情况,对流动收购实行“亮证式"管理。再生资源回收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外出流动收购,需佩挂本单位制发的工作证件;从事再生资源捡拾、收购活动的闲散人员,需佩挂由再生资源行业协会制发的流动收购证件。实行收购登记和报告制度,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前来出售再生资源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验证登记,收购企业发现有出售可疑物品的,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并扣留可疑物品、赃物。从事流动回收活动时,不得影响单位和居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做到日收日清,不得超时堆放、焚烧废物。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从事报废汽车回收经营的,应当符合国务院《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规定的条件,拆解的汽车“五大总成”,必须作为废旧金属交售钢铁企业作为冶炼原料,不得利用汽车“五大总成”及其它零配件组装机动车。

(四)提高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支持开展再生资源回收综合利用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推广运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减少污染,提高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要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限制高消耗、高污染产业发展。各类企业设计、生产产品和包装物时,要提高原材料的利用效率,优先使用可再利用和可资源化的材料,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可以利用的再生资源,不能自行利用的,要及时向回收经营者交售,无法回收再利用的应当妥善处理,促进产品包装的减量化和再利用。扶持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开展废旧农膜回收及加工,鼓励优先购买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在性能、技术、服务等指标相等条件下,政府采购应当优先选择采购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建立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品认定制度,由企业申报,县经委组织初审,报市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委员会集中审定。建立健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行业自律、价格、品种、流向等信息引导和有关标准制定等方面的作用,完善行业规章制度,提高行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不断推进回收行业自我整合和规范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为推动全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工作有效开展,县政府成立由副县长薛统为组长,县商务局局长为副组长,工商局、环保局、综治办、公安局、发改委、经委、建设局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再生资源行业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商务局,县商务局局长王贵锋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全县再生资源回收的组织、管理和协调工作。

(二)明确职责分工。按照《省再生资源回收综合利用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商务部门是再生资源回收管理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再生资源回收产业政策、回收标准和回收行业发展规划;发改部门负责组织拟订并协调实施除工业和通信业以外的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及政策措施,负责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重大问题的协调和重大示范工程的组织实施;工业和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拟订并组织实施全县工业、通信业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和年度计划,负责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审批、核准和备案,负责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减免税收的认证,负责推广应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县财政、公安、工商、环保、发改、科技、建设等其它部门,也要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再生资源回收综合利用管理的有关工作,加强联系,及时交流、通报情况,研究解决再生资源回收管理中的有关问题。

(三)加大扶持力度。县财政部门要加大对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支持力度,采用资金补助和项目贴息相结合的方式对回收利用企业给予资助,以政府投入带动社会投入。实行“以奖代补”方式,对新建、改造、整合的回收网点和新建的初级加工分拣站给予补贴,对再生资源利用科研开发和推广应用项目可以采用贴息等方式提供贷款;对经认定并获得省工业和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颁发《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证书》的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生产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对废旧农膜回收加工的企业建设项目给予贴息和相应的税收支持。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建设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经工业和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同级人民政府财政、发改部门批准,可减免城市建设配套费。

第2篇:废品回收管理办法范文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快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建设,推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商务部、建设部《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商务部令年第8号)和商务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商商贸发〔〕187号)的精神,特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依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

2.《商务部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

3.《商务部关于加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指导意见》;

4.《商务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5.《商务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

6.《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

7.《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第三条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市行政区划范围,面积约为1.82万平方公里。规划对象包括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园区)、交易市场、分拣中心、回收站(点)、回收亭、流动回收车等。

第四条规划期限。

第二章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发展目标

第五条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国家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在充分规范整合和利用现有再生资源回收渠道的基础上,合理布局,规范建设。优化回收网点布局,发展现代物流业,提高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质量和水平,构筑回收网点建设与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同步发展的格局,促进再生资源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第六条规划原则

1.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既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加强政府政策引导和宏观管理作用,逐步形成政府引导支持、企业投入、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发展机制。

2.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按照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要求,依据再生资源产废量、人口分布、交通状况、环境保护等优化网点布局,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3.保护环境、便民利民。各类回收网点设置既要方便购销、又不得影响市容市貌和城市环境,确保合理的服务半径,方便交售、便于运输。

第七条发展目标

经过五年时间,初步形成以城市社区回收网络为基础,集散交易市场为核心,加工利用为目的三位一体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使90%以上的社区建立再生资源回收站(点),90%以上从业人员纳入规范化管理,所有再生资源进入指定的集散市场进行规范化交易和集中处理,90%以上再生资源得到回收利用,基本消灭二次污染,逐步形成网点布局合理、回收方式多元、功能健全完善、管理科学规范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实现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和利用的集约化和产业化。

第三章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内容

第八条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包括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基地、集散交易市场、分拣中心、回收站(点)、社区回收亭、流动回收车、再生资源信息平台等七部分内容。

第九条综合利用产业基地

通过行业布局调整和传统产业整合升级,打造具备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和精深加工为一体、产业化、生态化、可持续的综合产业基地。规划在高新区千河工业园占地面积171亩,建设我市西部丰茂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基地,形成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精深加工运营管理规范的回收利用产业基地,充分发挥其信息技术、培训服务、示范引导作用,推进再生资源回收集约化、规模化和产业化。

第十条区域集散交易市场

按照经济发展需要和城市总体规划,建设再生资源集散交易市场,用于集中回收、交易、初加工社区回收站(亭)、流动回收车回收的再生资源。市场应具有商品交易区、分拣加工区、仓储配送区、商品展示区、配套服务区和培训服务中心“五区一中心”的综合服务功能。规划建设再生资源集散交易市场两处,一处在陈仓大道底店路口,占地100亩,另一处在金河工业园区,占地面积300亩。

第十一条分拣中心

按照新建与改造、综合与专业相结合的原则,规划建设集中对再生资源进行分类、挑选、清洗、破碎、切割、拆解、打包等简单加工处理的分拣中心,实现交易市场和再生资源加工企业的有机衔接。分拣中心具有完善的交易区、分拣区和储存区,实现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废纸张、废玻璃、废橡胶及其他类物品的分类存储。在城区及九个县分别规划建设占地20-200亩以上的专业或综合加工分拣中心11个。

第十二条社区回收站(亭)、流动回收车

遵循统一规划、安全环保、规范服务原则,在大型社区和人口密集地区,以社区居民数或住户数为依据,设置再生资源社区回收站和回收亭;在居住分散的社区设置从属于回收站(亭)的流动回收车,统一管理,构建城市再生资源最基层的回收网络。

1.回收站(点)

回收站(点)原则上每个行政区域、大型社区或居委会设立一个回收站(点),即常住人口平均每10000人设立一个回收站(点),经营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

2.社区回收亭

社区回收亭以居民户数为依据,每1000—1500居住户(常住人口5000人)设置一个回收亭,每个回收亭10—15平方米,服务半径500—800米。

3.流动回收车

流动回收车是从属于回收站(点)的流动业务网点,主要为不适宜建固定回收亭,居住分散的社区提供废旧物资回收服务。每个社区或居住点常住人口2000人左右设置一辆流动回收车,全市规划设置898辆。通过对现有流动回收车整治规范,实现统一外观,统一车型,统一标识,统一制作,统一编号和规范管理。

第十三条再生资源信息平台建设

建立再生资源数据统计、供求信息、市场监测分析、行业规范管理、政策、政府监管系统等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立畅通的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的信息交流渠道。规划由市丰茂物资利用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市再生资源信息平台,为回收站(亭)、交易加工中心、回收企业、工商企业等提供信息服务,主要包括远程监控,远程回收数据登录交换、电子记账、电子支付、电子统计系统等,并与全国再生资源信息网点链接,为客户提供信息、预约回收、网上交易等全方位信息化服务。

第四章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第十四条再生资源回收及循环利用,是一项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系统工程,要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配合推动、社会积极参与的原则,建立领导协调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协作,形成合力,扎实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

第十五条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规划是“十二五”经济发展规划中重要的专业规划,各县区政府和市级相关部门要把《规划》实施作为一项重要职责,结合各自实际,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确保取得实效。

第十六条加强政策支持,制定和完善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发展政策措施,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建设项目实行用地优先安排,地价适当优惠等政策,并对税收地方留成和财政规费给予减免,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第十七条大力培育龙头企业,支持、引导龙头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兼并、联合等方式,进一步壮大规模,提升经营能力。积极鼓励龙头企业通过连锁经营等方式,加快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

第十八条强化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监管,各级商务、发改、公安、工商、城管、环保等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整顿废品回收市场,规范企业行为,清理不符合《规划》的回收站点,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回收利用秩序。

第十九条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广泛宣传政策法规,把再生资源回收变为全民自觉行动,在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的良好氛围。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条《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规划》经市政府批准后生效。

第3篇:废品回收管理办法范文

报废车黑市为何潜滋暗长?大量本该报废的汽车通过黑市又流向了何处?带着种种疑问,记者走访了各地的报废车市场,试图揭开这条报废车黑市利益链。

报废车去哪儿

老周的三北报废车厂,属于正规报废车回收企业,原本位于重庆市区,2013年由于经营状况不佳,搬到了租金更便宜也更偏僻的市郊。

在两次走错路口之后,记者终于找到了这家回收厂。偌大的停车场里,被拆卸下来的零件四散于各个角落,几辆轮胎瘪了气的报废车孤零零地停在场地中央,显得格外扎眼。

老周告诉《商界》记者,场地一共有20余亩,可以容纳报废车两百辆左右,但目前只停放了几辆。由于刚过完年,前来报废车辆的客户比平时更少,他干脆给大部分员工们延长了假期。

空空荡荡的厂区,只有一两个工人在分拣拆卸下来的废旧零件。老周告诉记者,他们每年的报废车处理能力可达上千辆,但实际处理量不足500辆。

“我们的客户主要都是各大单位的营运车辆,很少有私人将自己的报废车卖给我们。”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方面很多私家车主并不知道车辆报废后应该卖给谁,往往有人收他们就卖;另一方面,很多车主在车辆使用年限的最后两年,未缴纳路桥费等费用,如果前往正规报废点,他们需要补交所欠费用。如果直接卖给非正规渠道,就能省去这笔费用。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2013年全国汽车保有量达到1.3亿辆,根据国际通行的6%的报废率来计算,全国的报废汽车数量应该达到800万辆。但据老周了解,2013年全国正规报废车回收企业,回收规模也不过区区130万辆。两个数据相差悬殊。

根据国务院《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将报废汽车出售、赠予或者以其他方式转让给非报废汽车回收企业的单位或者个人;不得自行拆解报废汽车。也就是说,回收报废汽车需要专门的经营资质,并且需要在相关的管理部门备案。报废车没流向正规回收企业,难道人间蒸发了?

记者在三北公司所在地商委的网站上查询到,包括三北公司在内,该市一共有10家报废汽车回收企业。这10家企业几乎都陷入同样的困境之中。当记者走访这一名录上的另一家报废车回收企业时,其工厂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每年的拆解能力是两万辆,但2013年的回收量仅为2000辆,远远低于企业的产能。

“这2000辆的业绩,还是在2013年各地陆续出台了黄标车提前报废奖励政策之后才达到的。”环保部门为了鼓励那些排放不达标的黄标车提早报废,出台了针对这些车辆的报废优惠政策。“往年没有这项政策,连这个业绩都没法达到。”

那么,本应该流入正规报废回收公司的车辆都去哪儿了?

地下拆解生意

为了弄清报废车的流向,记者来到西南地区一个较为知名的旧车市场。这里有不少车贩子专门从事报废车回收的生意。在正规厂家们纷纷“无米下锅”之时,他们的生意却做得风生水起。

一开始,这里的车贩子们都表现得很谨慎,表示不回收报废车,只回收报废车零件。“还是按废铁卖,先称完重再谈价格。”记者向他们表示有一辆报废车没有开过来,有位老板转而补充问了一句:“什么车型,现在多重?”记者告诉他是辆桑塔纳,重1.4吨。这位老板考虑了一下:“先看看车况吧,车况好的话,价格会高点。”

随后,为了拿下这单生意,这位车贩子向记者透露了他们的操作手法:先到车管所办理从A市到B市的转籍手续,手续完成后,并不将车带到B市入籍,而是把车直接卖给车贩子。这样一来,这辆车就可以凭空“消失”了,车主也不用走正规的报废程序,将车卖给具有资质的报废车回收企业。

为什么车主们更愿意将报废车卖给灰色渠道呢?

记者对比后发现,像三北报废车厂这样的正规回收厂花1300元回收的报废车,卖给车贩子的价格竟然在2000元左右。更令记者好奇的是,即便高价收购后,车贩子的获利也会多于正规报废车回收厂。

在记者的进一步询问下,车贩子解释说:“正规回收厂拆解下来的薄钢板、铝和铜,按废品分类出售,一辆车只能挣200块。但如果有些零部件是完好的,比如水箱、电子元件,就有专门的人过来收购,一辆车能够多挣几千块。就算是发动机中残留的机油,也不会漏掉,这些残留的机油被收集在一个塑料桶中,攒满一桶,也可以卖出几百元。”

虽然国家为了防止报废车再次流入市场,规定报废车回收企业必须拆解回收的报废车,还应当在公安机关的监督下解体。报废的客车、轿车等封闭式车身车辆要将车身砸毁,有梁结构车辆如货车等需要将底盘大梁割断。但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很多私家车主在对比了回收价格后,还是将报废车卖给了没有资质的回收企业或者个人。

记者向老周求证后得知,报废车如果进入正规的回收中心,价格只能按照称重来计算,而车贩子们收车就不一样了,他们会根据车辆的实际车况来定价,这样定下来的价格往往更高。他们自己也能从中渔利。

以最常见的报废车零件拆解来说,汽车配件市场上的旧汽车零部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金属回收公司拆解的报废汽车。不同品牌、型号的报废车拆出来的零部件差价较大,价格主要是根据磨损情况以及市场需求量等情况而定。

例如,一辆轿车的完好的大灯总成如果卖给废品回收公司,基本只能卖个废铁价格,不会超过100元,但如果是卖给那些倒卖报废车零件的车贩子,价格会往上翻好几倍,好点的车甚至可以达到500元。这个过程中,那些没有资质的回收企业或个人获利颇丰。

那么,这些报废车上的零件是如何通过车贩子流入市场的呢?

翻新车的秘密

所谓有需求就有市场,记者在三北报废车厂采访时,就发现有几个人在停车场地里转悠。老周告诉记者,这些人都是来这里淘废旧零件的。“一般是汽修厂的工人,他们会找那些能用的零部件,买回去再加工。”

在正规的回收厂里,除了被销毁的五大总成之外,剩余零件流入汽车维修市场属于正常情况。但是,大量没有流入正规渠道的报废车,就处于一个无法监管的状态了。

一位从业多年的修车师傅告诉记者,大多数汽车维修店都会使用来自灰色渠道的报废车零部件。汽修店的老板们大都认识一些回收报废车的车贩子或者回收站,车贩子一般都是直接把整车卖给汽修店,回收站则会从事一些最初级的拆卸业务,而最关键的翻新加工环节,则是由汽修店自己完成。

例如,一辆使用10年的一汽大众宝来轿车,一个涨紧轮(用于汽车传动系统的皮带涨紧装置)如果是拆车而来,价格300元左右,而同样的原厂件要700多元。汽修厂从黄牛手里批发收零件,价格不到100元。经过汽修厂翻新修复,可以卖出300元的价格,更有甚者冒充原厂件,能卖700元。

记者随机走访了几个车贩子后发现,报废车零件的回收利用只是这个庞大市场的冰山一角,更多的车贩子则是把整车开到维修厂,进行一系列翻新加工,再拿到市场上贩卖。比如,一辆10年左右的宝来轿车,车贩子回收的价格在两万元左右,经过翻新加工过后,车辆价格可以翻倍,达到4万元。车贩子只需要支付一两千块翻新的费用。“这在业内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除了这些勉强能用的报废车,有些完全不能使用的事故报废车同样也是香饽饽。在不久前河北警方破获的一起盗车案件中,记者了解到盗车集团专门收购特定车型报废车的行驶证等证件,用来为他们盗窃的相同车型的汽车洗白身份,转而再进入二手车市场。

用一个车贩子的话来说,报废车在他们眼里“浑身是宝”。

“再制造”的困局

从车贩子,到报废车拆解公司,再到各种零件流入汽车维修市场,一条由暴利串联起来的黑色产业链就此形成。

老周向记者抱怨,跟这些非法回收渠道竞争,并不是他们不能把回收价格抬上去,而是国家“五大总成必须报废”的规定,让他们在回收报废车后的处理空间实在有限。例如,报废车上最有利用价值的动力总成系统,国家规定这部分零件只能卖废铁。如果要回收,则会面临法律上的风险。在一些地区,迄今为止都没有一家企业获得再制造汽车零部件的资质。

实际上为了加快再生资源利用,国内也在进行这方面的探索。早在2006年,发改委颁布了《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管理办法》,开始在汽车再制造领域开展试点。但是五大总成必须报废的规定一直没有放开。

作为试点之一的一汽大众公司,在大连投资一亿元成立了一个动力总成再制造基地。但这些企业要进行报废汽车零部件的回收,不仅需要取得当地相关部门的许可,其回收范围也只能在厂家所在地。所以,这个厂2014年的预计产量也只有1.5万辆。这与大众每年200多万辆的销量比起来显然微不足道。

其实汽车产业发展较为成熟的欧美国家,再制造的汽车零配件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以德国为例,三家主要的汽车生产厂家宝马、大众和奔驰都建造了专门的“拆卸流水线”,同时他们还拥有200多家相应的回收企业,各家公司从报废车上重复回收利用的零件种类达到1000多种。

第4篇:废品回收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建筑垃圾,可回收利用性,可持续发展

1 建筑垃圾的界定与特点建筑垃圾是指构造物在新建、改建、扩建和拆毁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根据产生源不同,建筑垃圾可分为施工建筑垃圾和拆毁建筑垃圾.施工建筑垃圾是指居民住宅、商业建筑和其它市政基础设施在新建、改建和扩建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而拆毁建筑垃圾是指建筑物和其它市政基础设施在拆毁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其中,无污染的无机物(包括泥土、石块、混凝土块、碎砖) 占 90 %以上.无机材料,具有耐酸、耐碱、耐水性,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同时具有稳定的物理性质的特点.建筑垃圾的这些性质决定其经过处理是一种很好的再生建筑材料.废品(包括金属、竹木材、各种包装材料、木料、塑料、玻璃等) 可能具有污染物的废弃物分拣后可作为再生资源利用.建筑垃圾在城市垃圾中属最清洁的垃圾,只要合理利用就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2 建筑垃圾的对环境的影响建筑垃圾对我们生活环境的影响具有广泛性、模糊性和滞后性的特点.广泛性是客观的,但其模糊性和滞后性就会降低人们对它的重视,造成生态地质环境的污染,严重损害城市环境卫生,恶化居住生活条件,阻碍城市健康发展.

2.1 占用土地,降低土壤质量.随着城市建筑垃圾量的增加,垃圾堆放点也在增加,而垃圾堆放场的面积也在逐渐扩大.此外,露天堆放的城市建筑垃圾在种种外力作用下,较小的碎石块也进入附近的土壤,改变土壤的物质组成,破坏土壤的结构,降低土壤的生产力.

2.2 影响空气质量.建筑垃圾在堆放过程中,在温度、水分等作用下,某些有机物质发生分解,产生有害气体,一些腐败的垃圾散发出阵阵腥臭味,垃圾中的细菌、粉尘随风飘散,造成对空气的污染,少量可燃建筑垃圾在焚烧过程中会产生有毒的致癌物质,对空气造成二次污染.

2.3 对水域的污染.建筑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发酵和雨水的淋溶、冲刷,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浸泡而渗滤出的污水,会造成周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垃圾渗滤液内不仅含有大量有机污染物, 而且还含有大量金属和非金属污染物, 水质成分很复杂.一旦饮用这种受污染的水,将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危害.

2.4 破坏城市软环境,影响市容.城市建筑垃圾占用空间大,堆放杂乱无章,与城市整体形象极不协调,工程建设过程中未能及时转移的建筑垃圾往往成为城市的卫生死角.混有生活垃圾的城市建筑垃圾如不能进行适当的处理,一旦遇雨天,脏水污物四溢,恶臭难闻,往往成为细菌的滋生地.

2.5 安全隐患.大多数城市建筑垃圾堆放地的选址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随意性,留下了不少安全隐患.施工场地附近多成为建筑垃圾的临时堆放场所,由于只图施工方便和缺乏应有的防护措施,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建筑垃圾堆出现崩塌,阻碍道路甚至冲向其他建筑物的现象时有发生.

3 建筑垃圾的可利用性处理方式3.1 无机物的可利用性处理.建筑垃圾中的石块、混凝土块及碎砖经处理后,可作为混凝土或砂浆的集料使用.建筑垃圾中的石块、混凝土块及碎砖也可直接用于加固软土地基.其原理是利用建筑垃圾中的无机材料形成散状材料桩,通过重锤冲击使桩与桩间土相互作用,形成复合地基,进而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地作用废砖石和砂浆与普通水泥混合,再添加辅助材料,可生产轻质砌块,废旧水泥、砖、石、沙等经过配置处理,可制作成空心砖、实心砖、建筑废渣混凝土多孔砖等,其产品与粘土砖相比,具有抗压强度高、耐磨、吸水性小、质轻、保温、隔音效果好等优点.

3.2 废品的可利用性处理.废钢筋、铁丝、电线和各种钢配件等金属,经分拣、集中、重新回炉后,可以加工制造成各种规格的钢材,废木材除了作为模板和建筑用材再利用外,通过木材破碎机,粉碎成碎屑后可作为造纸原料或作为燃料使用,废竹木、木屑等则可用于制造各种人造板材,废塑料可采用减压法提炼成油,作为燃料使用,或再生加工成排水管,还可代替某些水泥制品,碎玻璃可以加工成再生玻璃或某些装饰材料.

4 建筑垃圾资源化的措施,保证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4.1 加强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科研工作.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是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基础,没有合适的技术方案,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就无从谈起.尽管国外建筑垃圾的再生技术被认为是成熟的,但这恰恰是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所以,在国内尚没有大力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工作的时候,就应该首先花大力气进行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科研工作.实施符合我国实际的建筑垃圾资源化战略和技术方案,仍需要有针对我国实际的科研工作基础.科研工作主要应集中于建筑垃圾减量化的方法、建筑垃圾收集和利用的方法,再生建筑材料的市场化措施,开发简单的分析方法用于鉴别再生材料与环境的相容性等方面.

4.2 建立健全的建筑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制度.建筑垃圾资源化是一个复杂的废物循环利用过程,在此过程中,须同时处理好两个重要的环节:

a.建筑垃圾的分类回收,

b.回收后的再利用.这两大环节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缺一不可.建筑垃圾不进行分类回收也就无法利用,分类回收后不进行相应的利用也就失去了分类的意义,同样也不能进行资源化.在建筑垃圾的资源化方面,应禁止填埋还可利用的建筑垃圾,有义务的单位必须设置相应的设备或者委托第三方来利用其建筑垃圾.要强调产生垃圾的单位首先自己要有解决资源化利用的条件,或支付较高的处置费用委托其他单位帮助处置.凡利用垃圾生产出的材料和产品,国家应在税收政策上给予优惠.

4.3 制定相应的政策、法律、法规.建筑垃圾资源化工作是一项政府行为,把资源的再生利用与信息、生物技术和就业并列为四大课题之一.前苏联也完成了"完善在国民经济中利用再生资源"的立法.日本在垃圾资源回收方面也居于领先地位,町田市成立了一个废物再利用文化中心,把废物回收、资源再生利用提高到民族新文化的高度等.中国目前相关的法律及对策还很不健全,因此中国各级政府应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根据本国国情,制定出一套从建筑垃圾的产生、收集、清运到分类、利用的相关法律和优惠政策来引导和约束公众行为.在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工作的管理上,由行政主管部门牵头,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办法与实施意见,政府办公会可协调其他相关部门如交通、财政、物价、工商、税务等部门分工协作,形成制度,这样建筑垃圾资源化工作才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第5篇:废品回收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商业企业循环经济环境友好型商品绿色物流

循环经济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传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增长模式的根本性改进。商业企业着手循环经济实践,既有利于改善环境状况、降低资源消耗量、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又有利于社会可持续性消费的形成。因此,商业企业需要采取系统性的管理举措去促进自身循环经济实践的深入开展。

商业企业循环经济实践的内容

(一)节能门店建设

节能门店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是设计节约考虑。商业流通企业在经营场所选择、设计、建造、装修过程中,应该高度关注节能降耗环节。其次是采取节电措施。耗电是商业流通领域能源消费的重要方面,空调用电、门店照明与电梯使用是电量耗费较大的三个方面。最后是推出节水举措。商业企业应该制定健全用水统计及用水、节水规章制度和相应的奖惩措施;定期保养和维修供水设施,减少漏损等。建设节能型门店的着眼点不仅在于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购物环境,更在于节约资源、降低经营成本。

(二)经营环境友好型商品

经营环境友好型商品可为满足消费者的环境保护需求提供便利。环境友好型商品的类型包括节能(水)型、可回收利用型、低毒低害型、低排放型、低噪音型、可生物降解型等。倡导销售、使用、推广环境友好型商品,可以有效降低费用,为企业带来可观的效益,还能对树立节约资源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在全社会形成崇尚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公民意识产生重大影响。商业企业可通过主动、积极经营环境友好型商品,来承担起自身在引导消费、促进生产方面的环境保护责任,从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三)商品绿色包装

绿色包装是指所用材料最省、废弃物最少,节省资源和能源,易于回收再利用和再循环,无公害的包装。商业企业要协助供应商积极开发绿色包装材料,避免使用不环保和对人体有危害的包装材料,积极使用经过简单处理就可重复再用和可再生的包装材料。同时,也要践行包装减量化。减量化有多种途径,包括限制一次性包装、禁止过分包装、采用集合包装方式、包装与产品结合化等。

(四)回收利用废旧物品

废旧物品回收可以节约能源、节约水、减少矿产资源的开发、减少环境污染,而且还可以把产业链末端的废品还原成最初的资源,使之进入循环利用系统,较好地体现了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各类商业企业面向广大消费者,与消费者有着天然的密切接触,商业流通业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一条主渠道。商务部于2007年3月27日联合发改委等五部委了《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是商业企业废旧物品回收利用工作中应遵循的一个基本依据。

(五)绿色物流活动

商业企业开展绿色物流活动的目标不仅仅是满足顾客需求、扩大市场占有率等营利性问题,还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这一既体现有经济责任,又兼载法律责任、伦理责任的战略追求有关。商业企业绿色物流主要由正向绿色物流和逆向绿色物流两个方面的活动组成。前者主要包括下列活动及其管理:绿色流通加工、绿色仓储、废弃物物流、绿色运输和绿色包装;后者则包括废旧品回收、废旧品运输、回收品的检测和分类、回收品的加工、再循环产品的销售五个方面工作内容。

(六)电子商务化经营

电子商务的基本特征是减少交易环节,增多交易机会,降低交易成本,简化交易流程,从而有利于提高交易效率和满足顾客需要。我国商业企业搞好电子商务化经营需要着重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搞好信息化建设。目前我国商业流通业信息化建设水平总体说来是较低的,IT总体投资目前占我国流通企业销售总额的比例还不到0.2%,国际流通业巨头则可占到2%以上。二是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电子商务是基于高科技的产物,除了要求从业人员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硬件知识和对各种软件的操作能力,还应采取全方位、多样性的培养方法。三是建立完善的物流配送系统。当今,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势不可挡,但是物流却成了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制约瓶颈,必须完善物流配送系统建设。

商业企业循环经济实践水平提升的管理对策

(一)全面确立管理者的环境责任观念

我国商业企业环境责任的履行状况不容乐观。不少商业企业管理者只顾自身的经济利益,忽视社会的环境利益,或不愿履行环境保护的义务。这主要是由于目标定位上的短视性、事不关己的心态、管理者自身素质这三方面原因造成的。因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我国商业企业管理者环境责任观念:提高环保意识。商业企业管理者应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注意改善知识结构、提高能力、积累经验,并积极参加环保等有关内容的培训,以强化形成自己的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意识。另外,可加强对商业企业环境责任担当的监督与评估,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和商业企业发展的企业环境责任标准和评价体系,这有利于企业环境责任意识的强化;可通过不同的外部渠道,如政府机构、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等,采取多样性的方法,加强对商业企业承担环境责任的宣传,营造一种承担环境责任光荣的社会氛围。

(二)完善企业文化内容

包含循环经济实践内容的商业企业文化建设具有导向、凝聚、约束和塑造形象的功能。完善有利于循环经济实践的商业企业文化内容的具体措施包括:第一,推出有效的领导机制和执行机制,同时进行有针对意义的学习与宣传。第二,对企业自身已有文化建设进行回顾和总结。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运用访谈法、问卷法、资料分析法等调研方法,调查并分析当下企业循环经济实践所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要求,为下一步建设循环经济型企业文化设计打基础。第三,对包含循环经济实践内容的企业文化进行设计。新设计的企业理念体系、制度规范系统和视觉识别系统,都应该包括循环经济实践的内容,并有机糅合到企业日常工作活动中。第四,对企业文化内容建设情况进行评估、总结,检查实施效果与之前期望是否一致,及时找出并分析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确定是否采取一定的措施。

(三)启用企业环境标准管理

环境标准管理体系是企业管理总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商业企业在建立环境标准管理体系上,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值得重视:一是思想认识滞后,不少商业企业管理者节能、减排、降耗意识,环境保护意识,还比较淡薄。二是实行ISO14001标准及认证的费用压力大。一般情况下,不包括技改资金和添加环保设备所需的费用,认证费用也在10-30万元之间,培训费用为7-15万元,这对中、小型商业企业来说,有一定难度。三是管理机制不健全。例如,国内一些商业企业虽然采用了“预防为主”的控制方法,但是对污染物的排放往往只能做到“后馈控制”。要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应做好以下工作:其一,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员工环境责任意识。实施ISO14000标准,是一项高度知识化、专业化的工作,须配合有一定的培训、宣传安排。其二,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建设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先要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然后根据自身情况,对拟建立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策划和设计,以保证其系统性、适切性及可承继发展性。其三,要按照已确立的ISO14000系列标准的要求,在企业内部建立管理目标明确、管理职责明晰、实施过程落实得力、控制跟进高效的管理体系。

(四)推行企业绿色会计

循环经济模式强调对资源的不断循环利用,要求及时提供资源投入、产出、使用效率及环境变化的信息,而传统会计提供的信息无法满足循环经济发展对环境、资源信息的需求,因而我国商业企业也需要发展绿色会计以促进循环经济实践的良好运行。这样一是可将关乎循环经济实践内容的经营业务纳入会计对象;二是可以核算推行循环经济实践模式带给环境、企业的损益。为使商业企业绿色会计能够运作起来,可以配合以下措施:

其一,在循环经济实践得力开展的商业企业中,会计人员的工作与其他职能领域人员的工作不是截然分开的,相互之间应该有一个较大的工作融合面。为确保循环经济实践的着力推行,还可以试行以矩阵制、项目团队型的组织形式来整合、重组各自的工作过程以及需要配合、协作的工作任务。

其二,使企业财会人员充分了解绿色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相关的知识、技能,这是企业财会人员做好既着眼于服务又用于监督的绿色会计核算的重要基础,也是使得有关的循环经济法规或政策能够被严格执行之必需。

其三,建立有利于商业企业推行绿色会计的外部支持。为了明确、强制性规定商业企业就循环经济实践信息做出最低限度的披露,政府部门和有关管理机构除了逐步创造条件外,还应通过适当力度的检查推动我国商业流通绿色会计的推行。

(五)强化跨企业供应链管理

商业企业体现循环经济理念与内容的供应链管理要充分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促进循环商业流通实践向横纵两个维度发展。一是谨慎选择供应链成员并实施协调管理。在选择供应链成员时,除了考虑生产成本、产品质量、交货时间等一些常规性的因素外,还要借助一组体现循环经济实践的指标对它们进行综合评价。处于供应链核心位置的商业流通企业还必须对各合作企业进行协调管理,提供相应的支持或服务,在可能的情况下积极与其建立战略联盟,以此提高对整个供应链的循环经济实践管理能力,实现整个供应链的“绿色化”。二是协助环境友好型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商业企业不仅要在消费者那里推动可持续消费,同时要协助生产企业设计开发环境友好型的绿色产品,并建议或督促生产企业采用绿色材料进行生产。三是开展绿色采购与营销活动。商业流通企业要大量采购环境友好型商品,进而制定消费者认可的价格,创造便利顾客购买的渠道,最后开展与顾客有效沟通的促销。四是回收或处理废旧资源与废弃物。商业网点多、覆盖范围广的特点,决定了商业企业在废旧资源回收上,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六)实现各实践环节间的管理协同

商业企业循环经济实践需要在企业内部实现管理协同。这方面的主要措施有:第一,有效的信息沟通或共享。第二,深入的信息鉴别与分析。其中包括对各种情况、数据的汇总和对情况、数据背后更有价值、更深入内容的信息的挖掘。信息沟通或共享,信息鉴别与分析,是商业企业循环经济实践能否得以协调发展的基础。第三,使流程之间、职能之间、机构之间、个人之间,都能够积极配合,进而实现高效的协同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华中,葛晓芳,杜哲培.零售业电子商务应用探析[J].营销导师,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