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治理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由于决策权和执行权的分离使得决策者和执行者权力和利益的分离,要达到协调制衡机制的有效运行,必须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公司的财务监控主要由股东大会、监事会、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机构等监控主体来实施,能在事中、事前主动监控,从全方位维护各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如果财务监控失效,公司不良行为就会给各利益相关方造成巨大的损失。可见,财务监控是提升内控制度执行力的重要手段,它与公司的财务目标高度统一,成为公司治理的核心之一,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变量。
一、财务监控概念辨析
财务监控顾名思义就是对财务的监督和控制。更准确的说,财务监控是财务监控主体在财务活动中充分利用各种财务信息和手段对价值流实施及时且适当的查看、督促、检查、分析和控制,以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效果,降低财务风险,实现财务监控主体及其财务行为的良性循环。企业财务监控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全方位的监控,包括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具有基础性、技术性和日常性的特点。
财务监控包含财务监督和财务控制两个不同的概念。财务控制属于财务管理系统,是财务管理的环节之一。财务监督主要关注企业财务活动的各方面是否符合程序与要求,对整个社会来说是否是合法的和有效率的。通过对两者的概念比较我们可以看出,财务控制突出的是所有者利益的完整性,而财务监督则突出表达社会公平、公正。虽然财务监督和财务控制在概念上有所不同,但两者并不是完全割裂开来的。要想充分发挥财务监控的职能,必须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但是,财务监控不是简单的“财务监督+财务控制”,而应该是在有效的财务监督下实施的财务控制,即在监督基础之上的控制。
二、公司治理概念辨析
公司治理是对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系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主要是股东)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其主要特点是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管理层所构成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内部治理;广义的公司治理则是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益相关者(股东、债权人、供应者、雇员、政府、社区)之间的利益关系。
三、财务监控与公司治理密的关系
公司治理与财务监控关系密切。不能脱离公司治理来谈财务监控,也不能脱离财务监控谈公司治理,两者必须是兼容的。公司治理结构是财务监控的承载者,财务监控是公司治理的表现形式。财务监控作用的充分发挥需要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来依托,同时,良好的财务监控反作用于公司治理,使得公司治理的质量有所提高。公司治理与财务监控的关系如下:
第一,公司治理是财务监控有效运行的前提。
公司治理为财务监控的实行提供必要的体制环境,而财务监控在公司治理结构中承担的是管理监控系统有效运行的具体职责。极端地说,公司治理结构不存在,没有了赋予财务监控职能的对象,财务监控的效率效果就无从谈起。因此,首先要建立公司治理结构,使得财务监控的作用得以发挥;其次要健全公司治理结构,使得财务监控的作用能有效的发挥,这就要理顺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财务监控关系,使得不同层次的监控目标保持一致、从而科学、有效的进行决策。只有从源头上实施财务监控才能维护各相关主体的利益关系。公司治理和财务监控两者是共同发展的。
第二,财务监控是公司治理实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财务治理 利益相关者 财权配置
目前,我国公司的制度安排受经济转轨时期的影响,透过一些问题公司事件,不难发现市场上许多公司的问题往往表现在财务方面,如:财务报表的粉饰造假,募股资金的随意挪用,委托理财行为不规范等。这些问题单纯从财务技术的角度已无法解释,必须考虑公司形成的财务契约的过程及其制度环境,重视公司赖以存在的治理基础,转而从定性方面、制度层面来展开对公司财务的研究,即着重从财务治理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已成共识,财务治理就是规范各产权主体之间的财务关系,确保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公司财务治理的基础理论
(一)新制度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是由科斯和诺斯等开创的一个新的经济学流派。它在对新古典经济学进行批判性继承的基础上,引入契约、不对称信息、成本等基本分析工具来分析企业问题。根据分析工具和侧重点的不同,新制度经济学主要划分成以下理论分支。
契约理论,企业是一组契约的结合体,是一个在其框架中由相互合作的不同生产要素所有者等利害关系人组成的契约组织。哈特等人直接提出了企业合约不完备的论点,将契约规定外的权利即剩余权利称之为剩余控制权,而且把剩余控制权定义为所有权。“由于合同的不完全性,就推导出了控制权”而完全契约理论却忽视了“控制权”、“权利”等范畴,这些恰恰是企业问题当中的关键所在。
委托理论,指出企业是一个存在个人相互抵触的利益冲突的契约关系。因此,必须设计某种制度:一是通过财务治理来明确各级委托人和人在财权流动和分割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委托人欲实现自身目标的最大化,必然要采取某种方式对人的行为进行激励与监督。
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市场活动的参与者对市场特定交易信息的拥有不相等,有些参与者比另一些参与者拥有更多的信息。签约前的信息不对称会存在逆向选择,它包含隐藏信息的问题;签约后的信息不对称就会导致道德风险,它既包含隐藏信息的问题,也包括隐藏行为的问题。
财务治理应该保证财务信息的畅通流动和财务权利的合理配置与有效执行,使利益相关者的权利落到实处。正是高昂的成本配合不完全的契约促使人们关注对财务治理的研究,因此是财务治理研究的理论基础。
(二)公司治理理论
哈特提出了公司治理理论的分析框架,指出在合约不完全的情况下,治理结构确实有很大作用。公司治理结构是一套制度安排,用来支配若干在企业中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团体,包括投资者、经理、工人之间的关系,并从这种制度中实现各自的经济利益。其实质是“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配置”,最优的公司治理结构应该是一种状态依存的控制权结构,不同状态下的企业应当由不同的利益要求者控制。杨瑞龙则强调利益相关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公司治理理论的出现是财务治理理论的产生前提,作为公司治理的一部分,财务治理在研究思路、方法等方面必然借鉴、遵循公司治理理论,公司治理理论对财务治理的指导是很重要的,没有公司治理理论的成熟与拓展,就不可能有财务治理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完善。
(三)公司财务理论
本金理论,是财务理论体系中最为基础的理论,财务治理就是对本金流向、流量的合理协调、控制;是对本金的控制权、剩余索取权等权能的合理配置。
财权流理论,汲取了“价值流”的优点、考虑了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思想、挖掘了价值背后的本质力量——权力、注重了“价值”与“权力”的高度结合。
财务分层理论,该理论的提出是在1997年,汤谷良、谢志华、王斌的三篇论文,分别从出资者财务、经营者财务和财务经理财务三个层次,阐述了现代企业财务分层管理的架构、内容、特点等财务理论问题。后经不断发展,基本上形成了如下观点:财权分属所有者和经营者,在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首席执行官和财务总监)之间划分。
公司财务治理的基本理论
(一)财务治理的概念
目前学术界对于财务治理的概念众说纷纭,尽管概念描述不尽相同,但一般认为财务治理是一组联系各相关利益主体的正式和非正式关系的制度安排,其根本目的在于试图通过这种制度安排,来达到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权力、责任和利益的相互制衡,科学决策,实现效率与公平的有机耦合。
(二)财务治理的主体
财务治理的主体是指在财务治理中占据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的要素,确定财务治理主体,关键是“考虑参与财务治理的行为主体是否有能力和动力来行使其权利”。从交易费用的角度来看,财务治理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参与主体不可能太多,只能择其要者来规范调整他们的关系。应将政府包括在内,在公司财权配置和制衡关系中,政府对公司的财务政策和财务行为进行规范,是不可避免的,撇开政府研究财务治理问题,难以保证财务治理结构合理,在实践中会带来不利后果。作为财务治理的主体倾向应为目前主流经济学所关注的“真实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员工和政府等)。
(三)财务治理的客体
财务治理的客体也即财务治理的对象,对财务治理的客体研究,不应只停留在“价值流”的层面上。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支配价值流的“权利”是隐藏在“价值”背后更为抽象、更为实在的具有支配能力的本质力量,以“财权流”作为现代企业财务的本质是现代财务的主流。作为财务活动的财务治理的客体就是“价值流”与“权力流”相结合的“财权流”,即财权在财务治理主体之间的有效配置。
(四)财务治理的目标
随着公司治理的创新,“股东至上”理念,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质疑。尽管都没有否定股东在企业中的决定性地位,但动摇了股东作为惟一的剩余风险承担者的假设,因而使股东作为惟一的剩余收益享有者的制度安排的合理存在疑问,利益相关者理念应运而生。现代企业是众多利益相关者缔结的一系列的“契约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结构复杂性和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会损害相关利益者的利益,从而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或长期稳定发展,需要谋求一种对利益关系的平衡、制衡机制,遵守效率、公平原则。因此,将财务治理的目标定位为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体现了财务治理效率性目标与公平性目标的有机耦合,是一种现实选择。
(五)财务治理的核心
财务治理权配置是财务治理的核心,表现为某一主体对财产所拥有的支配权,包括收益分配权、投资权、筹资权、财务决策权等权能。合理配置财权可以增强控制的广泛性和渗透性,减少失控区域;可以有效地防止人的败德行为,遏制利益流失;可以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公司财务治理的相关理论
(一)财务治理机制
财务治理机制,就是要有效运用财务手段,解决有关因素在相互关联和制约过程中所涉及的权力和利益关系。一个完善的现代公司财务治理机制应该是财务决策机制、财务激励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以及财务治理信息披露机制等几方面的有机结合体。
财务治理机制作为公司运行的一种制度安排,分层配置的财务决策机制的建立居于财务治理机制的首要位置;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是提升公司财务治理效率的重要内容,利益相关者需要利用公司披露的信息,尤其是财务信息进行相关决策;而财务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健全有效则是财务治理机制的核心,需要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相容机制,以协调各权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财务治理的目标。
(二)财务治理模式
现代企业是众多利害关系人的利益联结体,为使契约得以顺利履行,必然要求各主体能够平等、独立地参与公司财务治理,拥有与特定经济地位相一致的财权,进行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财务治理的制度安排成了必然的选择。但这不是也不可能是平均分配公司财权,重点在于强调“参与”。当然,这也只是公司处于正常经营状态下的治理机制,体现了利益相关者间的合作。为确保公司在非正常经营状态下,有适当的制度安排帮助受损的利益相关者,必须有一套制度设计安排来确保对控制权的适时适度、有序有效转移来改变利益分配格局,这套制度安排就是相机治理。基于传统的单边治理模式正在经受严峻考验,并在内外部压力下走向共同参与治理和相机治理相结合的新模式。但各种财务治理模式理论也仅是提供了分析研究的基本框架,鉴于各种内、外在客观因素并非一成不变,财务治理也就没有一个固定的治理模式。
总的说来,关于财务治理理论研究时间并不长,基本上缺乏总体架构的认识,系统性的理论成果不多,本文试图为财务治理体系的完善提供一点借鉴。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 本文着力探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否应该包含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目标的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的关系”两个关键问题。本文按照四个基本、层层递进的逻辑来分析第一个问题。对于第二个问题的讨论, 本文认为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应该融合、且指出了决策有用观目前面临的困境。
一、引言
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特别是规范会计理论范畴内至关重要的两个核心概念。若干年来, 会计界对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目标进行了孜孜不倦的研究, 研究结论也日益丰富。概而言之, 在西方会计理论研究中,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后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目标各领数十载。但具体到我国会计界,长期以来则比较关注会计基本假设的研究, 但对会计目标的关注则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后才开始。关于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目标的研究, 目前存在着两个悬而待决的问题: (1)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否应该包含会计基本假设? (2)会计目标的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的抉择。本文将本着继承与发展的思路, 对如上两个关键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是否应包括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本假设是否应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拥有一席之地? 这个问题的回答并非“是”或“否”那样简单。本文将分为以下四个相互关联、逻辑上层层递进的问题来进行解读:
1. 会计基本假设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地位的变化。Trueblood 报告和FASB 于1973 年4 月启动“企业财务报告目标”的研究计划是一座“分水岭”。在此之前, 会计界一直尝试将会计基本假设作为构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及会计准则体系的逻辑起点, 尽管在ARSNo1. 3 被否定后会计基本假设的研究日渐式微。可以说, 早期构建会计准则体系的逻辑为: “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一般原则会计具体原则会计准则”。这个逻辑的代表为Moonitz 与Moonitz and Sprouse。[1]即便是APB Opinion 否定了ARS No1 之后, 会计基本假设也并未彻底消失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范围之外, APBStatements No4 中提出的13 项会计基本特征仍将会计基本假设涵盖在内。但是自此, 会计基本假设在概念框架中的地位盛极而衰。
在美国APB 存续的后期, AICPA 与APB 其实已经意识到了制订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因此APB 制订了APB Statements No4“企业财务报表的基本概念与会计原则”、AICPA 的Trueblood 委员会也颁布了研究会计目标的Trueblood 报告。可以说, 此时研究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已经在悄然由会计基本假设转向会计目标。FASB 启动的“企业财务报告目标”计划(CF 计划之一)更是第一次明确地将构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定位为会计目标。
2. 会计假设作为逻辑起点的概念框架遭到否定的内因。然而, “ 会计基本假设逻辑起点论” 发表后,招致了绝大多数人的批评。Leonard Spacek ( 1961) 认为, ARS No.1 中大部分所谓的假设, 都是不言而喻的经验, 它们不能作为合理会计原则的基础。此外,Spacek 指出, 构建一个合理会计理论框架的必要前提是对会计目标的清晰界定。Mautz ( 1965, p 46) 曾撰文指出, “让会计原则、理论建立在假设之上, 就好比把房子盖在沙子上一样。换言之, 如果以会计假设为基础, 构建会计理论, 环境依赖的会计假设能支撑多久? 谁敢说会计假设是有效的? 这样还有谁敢依赖会计理论?”
受上述种种批评影响, 以及考虑到按照会计基本假设作为逻辑起点演绎的会计原则与会计实务的差距(gap),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会计原则委员会最终否定了ARS No.1。本文认为, 会计基本假设之所以作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逻辑起点最终遭到质疑乃至否定, 并非全然是由于会计基本假设作为逻辑起点构建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本身存在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 若以基本假设作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之基础, 则意味着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建立在一些不够严谨的推断之上, 这势必会毁损体系的逻辑严密性和可信性。但也许这并非是主要的原因。正如下面我们将要讨论的, 会计目标本就是一项会计基本假设(也可以理解为一项假定, 葛家澍, 1997.10), 是特定的历史横截面上对会计信息使用者、使用者的需求等在调查基础上得出的暂行结论,因此也具有假设的性质。若否认会计基本假设为起点构建概念框架的严谨性, 也等于质疑了会计目标为起点构建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那么, 会计基本假设作为逻辑起点构建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受到非议的内在原因是什么呢? 本文设想,主要原因在于会计基本假设为起点构建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过于重视会计的技术层面, 而“ 缺省” 或“漠视”了会计准则与会计信息的其它层面, 使得由会计基本假设衍生和演绎的内在逻辑一致的会计原则往往与会计实务相互脱节, 难以在特定会计环境与会计实务下进行应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和会计准则的制订过程, 本身就是一个利益协调、均衡和政治妥协的过程(尽管每个会计理论工作者本意并不希望如此), 以会计基本假设为逻辑起点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难以实现这一均衡(tradeoff)或协调功能, 未曾考虑到会计、会计准则和会计信息的特殊性。
众所周知, 会计并不仅仅具有技术性, 按照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会计信息实际上具有了一定的经济后果性, 因此会计准则的制订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利益集团的游说(lobby for or lobby against)(刘峰, 2000)。为此, 虽然会计准则的制订过程力求公允中立, 但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及各种利益关系的错综复杂, 使得中立性好比会计准则制订过程中的“极限”一样, 只可逼近, 永远无法达到。正因为如此, 所以才需要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来抵御外来压力, 寻求“ 借口”。照此, 作为指导、评估和发展会计准则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也同样经受利益集团的游说和评论。实际上, 制订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另一个功效在于, 力图将对制订一个个具体的会计准则的利益协调过程, 更多地转换为对财务会计一些概念的协调, 以便节约交易成本。以FASB 制订SFAC No1 为例, 先后于1977 年8 月1-2 日、1978 年1 月16- 18 日进行了两次公开听证会;在1977 年8 月举行的听证会期间, 收到283 份书面评论意见(属于游说支持或反对的意见), 其中221 份直接涉及财务报告的目标(SFAC No1, Par.61- 62)。
3. 会计目标本就是一项会计基本假设。从会计目标的内涵可以看出, 会计目标并非臆断, 而是来自于客观的会计环境。所不同的是, 会计目标并非直接源自于对客观经济环境因素的概括, 而是来自于对特定会计环境下的针对性调查。以研究会计目标的Trueblood 报告为例, Trueblood 调查了5000 家以上公司的意见, 举行了50 次以上的面谈, 邀请相关利益团体举行了35 次的会议, 在纽约进行了3 天的公开听证会, 历时2 年半, 后才于1973 年3 月颁布了“Trueblood 报告”。[2]后来的FASB, 同样是在调查的基础上, 得出了会计目标是向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有助于评估主体未来现金流入、流出的金额、时间和不确定性的信息”的结论。该结论充其量只能够算作是一项“命题”, 或者是一项有待检验的假设———会计目标本就是一项假设(葛家澍, 1997.10)。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 会计目标的上述暂行性结论不断地再接受修订, 譬如AICPA(1994)等进行的相关发展。
4. 会计基本假设应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有一席之地。诚然, 会计基本假设为逻辑起点构建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无法取得利益相关者的一致认可, 但并不能因此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将会计基本假设全然排除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之外。不少的作者以FASB 的SFAC No1 为例, 认为美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就未曾将会计基本假设列入。这一观点本身值得怀疑。的确,SFAC No1 未曾明确地对会计基本假设进行归位, 但是我们仍能够从SFAC No1、6 中读出会计基本假设的影响:
⑴SFAC No1 的Par.9- 16, 冠之以“ 环境对各种目的的影响”的总标题, 其实质上主要分析了会计环境等因素对财务报告目标的影响。
⑵SFAC No6“财务报表的要素”中, 贯彻“未来经济利益观”所给出的各项财务报表的要素, 无一不隐含着会计基本假设。例如, 资产被定义为“特定的主体A 因为过去B1 的交易或事项, 而拥有或控制的、可能的未来B2 经济利益”。这样, A 其实明确的受到会计主体假设的影响; B(含B1、B2)其实蕴涵着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的思想———若无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何来“过去”与“未来”?
所以, 会计基本假设并非被FASB 排斥在外, 合理的解释也许应该是: 会计基本假设、尤其是最基本的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货币计量等, 被FASB 认为是不言自明的, 因此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多次引用。与此相类似, 英国ASB 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订的相应的概念框架中, 也都并未将会计基本假设排斥在外, 这些概念框架的要素定义说明了本文的这个观点。我国的基本会计准则(总则)、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制度(总则)等初具概念框架雏形的文献, 也无一例外地将会计基本假设置于醒目的位置, 加以详细规定与阐述。
综合上述层层递进的逻辑, 本文认为, 会计基本假设理应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拥有一席之地, 切不可因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目标导向而否认会计基本假设的作用。
三、会计目标的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
1. 关于会计目标的典型观点
FASB 的SFAC No1 是“决策有用观”的全面阐释者, 至此, “决策有用观”就被各国会计准则制订机构奉为“圭臬”。FASB 指出: “编制财务报告应为现在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它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 以便他们做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及类似的决策”。FASB 同时阐述了什么样的信息具有决策有用性, 即“有助于预测现金流入、流出的金额、时间及其不确定性的信息”。[3]
1999 年, 英国的ASB 在“Statements of Principlesfor Financial Reporting” 中提出了财务报告的目标为:“财务报表的目标是提供关于报告主体的财务业绩和财务状况的信息, 从而有助于各种使用者评价报告主体管理当局的受托责任以及制订相关的经济决策。有助于使用者评价报告主体产生现金的能力(含时间及确定程度)以及评价报告主体财务适应性(adaptability)。”ASB提出的会计目标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4]
⑴ASB 提出的会计目标将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进行了融合, 将两者的思想联合进行表述;
⑵ASB 提出的会计目标中, 认为最具决策有用性的信息除了与现金流动相关的信息之外, 还包括财务适应性(adaptability)———即报告主体采取有效措施, 改变现金流量的时间和金额, 从而适应未曾预期的需要和机会的能力(Par.1.19)。
⑶ASB 提出的会计目标, 将信息使用者统一看待,并不象FASB 提出的会计目标一样, 对投资者格外侧重。究其原因, 可能与美国、英国的公司治理机制有关———英国更多的推崇“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模式, 认为企业不仅是股东的, 将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同等看待; 而美国一直较为奉行“股权导向”的公司治理模式。国际会计准则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中认为,财务报表的目标为“提供在经济决策中有助于一系列使用者的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变动的信息。财务报表还反映企业管理层对交付给他们的资源的经管成果或受托责任。使用者之所以评估企业管理层的经管情况, 是为了能够做出经济决策”(第12、14 段)。与ASB 提出的会计目标相仿, IASB 的提法等于同时承认了财务报表的“决策有用性”和“受托责任性”。更进一步, IASB 还含蓄地指出, “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其实相互包容, 认为评价受托责任往往意味着决策有用———撤换或续聘管理当局。
2. 会计目标的“受托责任观” 与“ 决策有用观”的融合是科学的表述
会计目标的受托责任观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并与公司治理下的委托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狭义的受托责任观指资源的受托者对资源的委托方负有解释、说明其经营活动及其结果的义务。随着公司治理的“利益相关者观”的逐渐蔓延和发展, 受托责任的内涵也逐步扩展到“社会责任” ( social responsibility) 。[5]会计目标的决策有用观依托的环境背景一般为高度流通的证券市场及股东异常分散的上市公司, 此时存在着两项重要的变化: 第一, 股东只是法律终极意义上的所有者, 企业的实际控制权掌握在企业的管理当局手中———“强管理者, 弱所有者”格局, 所以股东其实已经蜕变为“投资者”; 因此, 他们一般往往只满意于定期获得满意的股利即可。第二, 由于股权分散的现实及集体行动的困难性, 这些投资者往往并不希冀去撤换企业的管理当局, 而往往代之以“用脚投票”的方式退出资本市场。此时, 他们一般通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行买卖股票的投资决策。
基于上述的描述, 本文认为“ 受托责任观” 和“决策有用观”并非是矛盾的或排斥的, 相反两者之间具有某些交集, 是可以进行融合的。受托责任观下,根据企业管理当局提供的财务报告决定是否继续聘任或就此解聘管理当局的行为, 本身就是一项决策; 而决策有用观下, 一个个投资者根据财务报告、通过股票市场持有或抛售特定公司的股票, 表面看起来与受托责任评价关系不甚紧密, 但若在“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下, 大部分的投资者都进行了相同的抛售决策,那么等于形成了一项“集体行动”, 最终的累积效应则可以理解为一种受托责任的决策———一种间接行使受托责任关系权利的体现。如果以一种更为广义的角度去理解受托责任概念或受托责任观, 我们发现, 两者不仅并不矛盾或排斥, 而且决策有用观往往体现为受托责任发展到一个特定历史横截面上的特例。
为此, 本文较为赞成ASB 和IASB 提出的会计目标, 并认为应该尊重不同国家资本市场发展的现实阶段与特征, 以决策有用观为主、兼顾受托责任观, 或以受托责任观为主、决策有用观为辅, 实现两者的融合。
3.“决策有用观”的困惑
即便“决策有用观”得到了相对较大范围内的认可, 但是“决策有用观”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⑴决策有用总是具体和针对性的, 但一套通用的财务报表不可能会对所有的信息使用者都有用。尽管FASB 在提出会计目标时认为, 对投资者和债权人有用的信息, 同样能够满足其它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所需,但缺乏明显的经验证据证明这一点。
⑵FASB、ASB、IASB 在论述会计目标时, 基本上都认为“有助于预测现金流入、流出的金额、时间及其不确定性的信息”的信息是决策相关的, 但FASB 的SFAC No1 同时指出, “利用报告收益和收益组成内容的信息, 可以预测企业的现金流量前景”(Par.42- 47)。这个前后相悖的论断并未得到详尽的解释。
⑶ “‘有助于预测现金流入、流出的金额、时间及其不确定性的信息’即为决策相关的”的表述不尽科学。追本溯源, FASB 得出财务报告目标的基础为Trueblood 报告, 而Trueblood 报告得出结论之前调查的企业主要是非常重视现金流量的“房地产”公司。若果真如此, 的确将决策有用的信息界定为“有助于预测现金流入、流出的金额、时间及其不确定性的信息”的表述不仅存在争议, 而且还需进一步进行详细的审视与验证。
⑷会计目标的使用者到底应该象FASB 那样界定的、以股东和债权人为主, 还是象ASB 和IASB 那样界定为利益相关者团体。正如前文指出的, 前者与股权导向的公司治理模式相适应, 而后者侧重于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模式。若采纳前者, 则以此为导向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以及该模式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指导和发展的会计准则、乃至受该类会计准则规范的上市公司的会计确认、计量与报告, 是否会重蹈美国一系列财务欺诈的覆辙? 但若采纳后者, 则如Jensen 指出的, “利益相关者理论不合逻辑, 因为它没有给出一个公司目标函数的全面描述。具体来说⋯⋯利益相关者理论要让管理当局服务于众多的‘主人’。但当诸多主人存在时, 没有人能够得到公正的报答; 没有单一的目标来阐明任务, 企业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必然产生困惑、冲突、效率低下、甚至竞争失败”。[6]那么,与利益相关者模式相适应的会计目标表述, 是否也会导致最终财务报告无法满足任何人的信息需求呢? 公司治理中出现的、在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下管理当局的“自然卸责”现象是否会在会计信息披露领域再现呢? 若果真如此, 那么会计目标指引的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将无法实现透明度, 浑浊的信息披露将加剧管理当局和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将受到削弱。
四、小结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本文着力探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否应该包含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目标的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的关系”两个关键问题。对于第一个问题的分析,本文遵照的是四个基本的、层层递进的逻辑———⑴会计基本假设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发展过程中地位的变化; ⑵会计基本假设为逻辑起点的概念框架遭到否定的内因; ⑶会计目标本就是一项会计基本假设; ⑷会计基本假设应在财务会计框架中拥有一席之地。对于第二个问题的讨论, 本文认为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应该融合、且指出了决策有用观目前面临的困境。值得指出的是, 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目标作为财务会计概念和会计理论中的核心概念, 学术界对它们的研究还将不断的持续和丰富。
参考文献:
[1]Moonitz, “The Basic Postulates of Accounting”, ARS No1,1961。
[2]葛家澍、杜兴强, 《知识经济下财务会计理论与财务报告问题研究》,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
[3]FASB, “ Objective of Financial Reporting by BusinessEnterprises”, SFAC No1, 1978。
[4]ASB, “ Statement of Principles For Financial Reporting” ,London, CCH Publishing, 1999, 12。
[关键词]财务管理 知识经济 条件 创新
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传播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形成并发展于工业经济时代的财务在许多方面显示其不适应性,因而我们从业人员必须考虑其创新与发展问题。
一、财务观念的创新
1.财务资源观念。传统财务学中的资源概念通常指的是资本,基本上属于硬资源的范畴。知识经济对企业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影响是改变了企业的资源结构,并丰富了资源的内容。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企业必须确立新的“泛资源”财务观念,并以此拓宽理财的范围。
2.融智比融资更重要。从一般意义上说,软资源对硬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的决定性作用,这个作用的结果又反馈于整个泛资源系统。硬资源是被动的,软资源是主动的,人往往利用软资源来开发和利用硬资源。软硬资源的这个关系在知识经济时代表现得更加明显。
3.人本财务观念。“人本管理”是与“以物为中心”管理相对应的概念,它要求把人作为“社会人”或“文化人”而不是“经济人”来看待,要理解人、尊重人,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人本管理是知识经济的客观要求。企业的每一项财务活动均由人发起、操作和控制的,其成效如何也主要取决于人的知识和智慧以及人的努力程度,因此,在财务上贯彻以人为本的观念是必然的也是可行的。
二、财务目标的创新
普遍的观点认为,财务的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从“产值最大化”和“利润最化”到“股东财富最大化”,无疑是认识上的一大迸步,但仍存在缺失。首先,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观点仅考虑了硬资源而忽视了软资源问题;其次,在资源分配问题上存在“狭隘主义”观点,在资源配置上仅考虑了股东而忽视了企业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正常需要以及非人类的资源分享主体的需要,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再次,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观点所追求的是单纯的“经济效率”,当企业资源配置有利于股东财富增长时,就被认为是优化的,否则就认为是非优化,照此目标运行,难免不会导致资源环境的破坏。
三、财务治理结构的创新
企业治理的核心是财务治理,公司法所规定的公司治理权配置的核心是财务治理权的配置。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企业财务治理结构也应当进行相应的变革与创新。其要点是:
1.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财务治理。利益相关者对企业不仅有财务利益要求,而且也都应有参与企业财务治理的资格和权利。这个原则在实践中的贯彻方法,就是利益相关者共同组成企业财务治理结构,尤其是让员工、债权人等第一级利益相关者进入财务治理结构。财务是分层管理的,同时,财务还是分权治理的,财务决策权、财务监督权与财务执行权分而治之,分属于三个彼此相独立的财务治理机构。
2.人力资本最大者拥有最重要的财务控制权。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企业财务治理,并不等于控制权要平均分配,主要的财务控制权总是由经营者掌握。这与汤谷良博士提出的“经营者财务处于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的观点是一致的。历史地看,企业经营者经历了一个从“财务资本最大者”向“人力资本最大者”的演进过程,并且这一过程与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过程是相吻合的。
3.工财务相机治理。人力资本主导企业财务治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经营者治理财务无效时,财务控制权就会向非人力资本或财务资本所有者转移。财务资本所有者主导控制的选择依据,是对企业贡献和风险的大小,这对不同类型的企业是有差别的。在股权分散的公司或银行资金占主导的公司里,贡献和风险承担最大者通常是银行,因此财务相机治理的含义通常也被解释为一种在有银行举债条件下的控制权配置。
4.知识和信息专家参与财务治理。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财务治理结构尤其是作为财务决策机构的董事会,应当是知识型的。做到这一点,董事会成员中除各类利益相关者代表外,还应吸纳外部的知识和信息专家参加,这些专家的职能是参谋型而不是控制型的。
四、财务内容的创新
资本通常被理解为财务的起点和对象,财务学的核心是“研究资本的生产力问题”。工业经济时代的战略性资本是财务资本,因此形成于这个时代的财务学也是研究财务资本的财务学,其核心问题是解决财务资本的合理筹集与配置。
1.将知识资本纳入财务学范围。主要研究知识资本的构成、知识资本的培育、筹措、分配、运营及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等问题。企业要把知识资本作为对未来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战略资本来培育,需要财务的有效配合。一方面,企业应把培育知识资本作为理财工作的内生性要素来看待;另一方面,财务在运作资金时要有利于知识资本的培育,并将其作为最重要的理财战略。财务所筹措的资本,应当既有财务资本,又有知识资本,应尽可能多地吸收外部知识资本来改。
2.建立利益相关者财务学体系。主要研究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的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财务要求、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财务权利及行使方式、企业对利益相关者财务要求的回应等问题。以此来拓宽财务学的视野,将现有的“股东财务学”和“股东一经营者一财务经理”三位一体式财务学,拓展为为所有利益相关者服务的“社会财务学”和“可持续发展财务学”。
一、我国财务理论中资金成本与资本成本的混淆
关于资本成本,目前最权威的定义是《新帕尔格雷夫货币大辞典》给出的:“资本成本是商业资产的投资者要求获得的预期收益率。以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公司的经理把资本成本作为评价投资项目的贴现率或最低回报率(《新帕尔格雷夫货币金融大辞典》第一卷第470页,出版社2000年7 月)”。可见,按照公司财务理论的解释,资本成本既是投资者所要求的回报率即预期收益率,同时又是有条件约束的资金使用者的融资成本。
而资金成本,属于我国财务理论研究有的范畴。“所谓资金成本,是指资金使用者为筹措和占用资金而支付的各种筹资费和各种形式的占用费等,是将盈利和资金的一部分支付给资金所有者的报酬,体现着资金使用者和所有者之间的利润分配关系(刘恩禄、汤谷良:《高级财务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43 页)”。从资金成本的这一定义看,是单纯从资金使用者角度考虑融资成本。
两者的也完全不同:以普通股为例,资本成本的计算通常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折现现金流量模型以及债券收益加风险报酬法;而在我国财务学界,资金成本=每年的用资费用/(筹资数额-筹资费用)(汤谷良、王化成: 《财务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95页)。从上述我国资金成本的定义出发,还有一种经常被引用、直接以定义计算普通股资金成本的方法, 即把股票投资股利(率)和股权融资交易费用(率)简单相加的结果作为普通股资金成本。
二、从定价理论看资金成本与资本成本的根本区别
从定义上看,资本成本与资金成本都是企业发行融资工具的代价,也即决定企业融资决策的价格指标。这一共同点启发我们应该到定价理论中去探讨它们的根本区别。
(一)从是否应考虑风险因素看
在金融理论的过程中,定价理论一直作为贯彻其中的轴心,推动着整个金融理论的发展。回顾我们可以看到,定价理论的轨迹正是沿着商品价格-资金价格(利率)-货币资产价格-资本资产价格这样的路线向前发展。与普通商品相比,金融资产最大的特点是收益具有不确定性,而且资本资产的风险性远远大于货币资产。因此对金融资产定价时,其风险就成为人们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其中,货币资产由于期限很短,可以忽略其风险,直接以筹集费和占用费来定价。但资本资产的定价就必须考虑其风险的大小。西方公司企业在融资决策中就主要使用风险定价的资本成本概念。相反地,我国理论界过去一直都忽视资本定价中的风险因素,在我国理论界缺乏风险意识的背景下,企业融资时侧重使用建立在筹集费和占用费基础上的资金成本概念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二)从是否体现出完善的现代公司治理机制看
委托理论认为,在公司企业中,公司管理者的利益与股东的利益是不一致的。公司管理者需要的是他们个人收益的最大化,而这种个人收益最大化却可能与股东利益最大化发展冲突。因此,必须设计相应的公司治理机制以保护股东的利益。
在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下,投资者就能够保护自己的投资利益,对公司管理者形成硬约束。一旦公司大肆进行股权融资,而其实际支付的资金成本(筹集费与占用费)达不到具有同等经营风险公司的资本成本时,就会出现原股东回报率下降的情况,后者就可以利用公司治理中的约束机制制约管理者的行为:或者“用手投票”,在股东大会上否决该再融资提案或撤换管理层,或者“用脚投票”,撤资转向其他的投资项目造成该公司的股票市值下跌,从而使公司容易遭到敌意收购,以此形成投资者对公司管理者的硬约束。这就要求公司管理者在制定融资决策时必须支付一个最低的风险报酬率。这时股权资金成本将被迫等于股权资本成本。在这种情况下,资本成本与资金成本就会趋于一致。
但是,如果缺乏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投资者就无法约束公司管理者的融资决策。在这种软约束机制下, 公司股权融资的实际资金成本(筹集费与占用费)就会小于其股权资本成本(投资者要求获得的必要收益率),甚至可以为零,从而严重侵害投资者的利益。这时资金成本与资本成本就会成为完全脱节的两个概念。
鉴于我国公司治理机制还很不健全的现实,资金成本与资本成本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资本成本的理念体现了现代企业制度中保护投资者的公司治理机制,而资金成本则体现了我国国有企业“所有者虚置”的特征。
三、资金成本与资本成本在我国混淆的原因及其危害
(一)资金成本与资本成本混淆的原因
关键词:财务治理 财务管理 关系与对接
在我们石油系统中,油田公司的财务规章制度与相关的执行方式都是有章可循的。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财务治理原则,也需要一定的财务管理方式。只有二者的完美结合,我们的财务工作才能够更上一层楼。要弄懂二者之间的关系,我们首先要清楚什么是财务治理,什么是财务管理;其次,它们二者的存在意义价值是什么;最后,二者之间的指导性价值会对油田公司的财务状况有什么样的积极作用呢?
一、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的概念及目标规则
财务治理,简单地来说是一种契约制度。它通过一定的措施或手段,合理配置相关财务资源。在运行的过程当中,它会通过自身的机制来约束财务管理,制衡财务制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明确相关利益者之间的权责关系,提高相关企业的财务执行效率和公司财务管理状况。所以说,财务治理是一个公司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执行状况。因而财务治理是一种全局性的管理机制,是一种宏观的财务决定方式。
在经济学上,财务管理是关于生产经营单位相关资本的合理配置以及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相关资本的流通经营情况。它包括固定资产管理、流动资产管理、利润分配管理等,因而它注重的是财务执行的微观方向。在我国的财务制度和财务法规中,它要按照一定的管理原则,组织企业的生产经营。简单地来说,财务管理就是生产经营组织处理其自身财务关系的一种方式而已。当然,财务管理是必须要遵循一定的财务原则的。
通过对概念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财务治理侧重于财务问题的宏观方向,它从理论的高度上对财务管理进行规划、进行分析治理。财务治理体现的是对财务状况的规划设计,以满足相关利益分配者的权利。财务管理体现的是对财务状况具体的执行状况、管理方式的设计,以促进企业的正常财务分配与进行情况。所以说这二者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密切统一联系的。它们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促使企业财务状况的良好运转,以满足企业的正常财务需求。
二、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的目标价值体现
从根本上来说,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它们的理论基础都是一样的。它们都以相关的产权制度和公司经营管理模式为主要处理对象。它们的功能是合理配置相关权责,体现利益相关方的财务执行。但是二者之间又不是完全等同的,它们的差异性存在是有一定的财务约束机制来决定的。
在油田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组织过程中,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是我们要面对和处理的问题。从经济学和管理学上来讲,我们的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不能只作为企业的一个附属部分,它需要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体现。这个目标价值是什么呢?那就是有效实现企业的财富创造,保证企业的高效、快捷、优质发展。我们的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是实现企业财务目标而采取的行动方式,这也是我们企业创造财富的机制制衡。在一个企业中,财务执行的思想和模式要随着市场和行业的发展而变化,用以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为代表的目标方式进行革新。这也是我们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的根本意义所在。
三、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的协调一致性及指导意义
在现代企业的管理中,财务治理要求对企业的财务权限进行划分,形成相互制约的财务管理机制。所以说,财务治理是企业相关财产所有权与其经营权不断分离的产物。它要求企业各执行方必须划分相互之间的管理范围,进而形成一种规范制度。在我们油田企业中,财务治理体现出国家的授权委托,让一方油田企业的财务安排。如此一来,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就必须要规定一定范围的财务活动权,但却不能完全操作该企业的财务经营执行状况。这样的条件约束既保障了利益攸关方的相关权益,也能促使企业的健康发展。众所周知,我们油田企业是国家的财产单位,所以政府相关部门就必须要插手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这既是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也是由当前石油系统的相关规章制度所决定的。
在石油系统中,相关的财务管理需要对资金活动的情况进行规划设计和控制。这是企业管理者了解经营状况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也是实现价值管理的重要内容。在企业日常的经营管理过程中,我们只有加强相关的财务执行管理,才能够提高石油企业的竞争能力。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不断完成目标盈利,使得企业的财务执行状况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水平和状态。因此二者之间的协调一致,既是国家政府部门的要求,也是我们石油企业壮大发展的需求。在这样的目的性前提下,我们石油企业的发展既能保证国家的战略需求,也能体现石油行业的存在价值。
四、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对接与企业发展的积极性效果展现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规模不断壮大,石油行业的走出去战略正在积极地推行中。在我们的企业战略选择中,财务战略选择是不次于市场战略选择的。我们实施战略财务性选择就是要充分发挥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的目标统一性作用,这也是我们石油企业战略发展的要求,是体现企业价值和优化的需求。我们执行二者的对接是为了保持石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强战略目标选择的要求。
在我们的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的对接中,能否按相关财务的战略要求执行企业的需求决定了石油企业的长期经营效果。当我们达成战略目标协调一致的时候,我们石油企业的价值也就体现出来了。这样的石油企业必将走在世界企业的前列,成为财务状况执行优良的典范。
参考文献:
【关键词】资金流;财务治理;财务管理
一、企业价值创造网络
企业是价值创造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其自身也是一个价值创造网络。价值创造网络中有四种资源及三个过程,价值创造网络中人是主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呈现网络状并引导着资源的流动。
(一)资源、过程、价值网络
从系统论的观点看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静态地按资源分类,经济由物质、资金、人才、信息四个资源子系统组成;动态地按资源流分类,它由物质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四种流动组成。四个资源子系统在组成经济系统时其结构不是简单的层次性,而是复杂的网络状;四种资源流在形成经济系统时其状态也不是简单的线性,而是循环不断、相互交错的螺旋式上升网络状。真实的经济系统是由各种子系统、流动交错组成的。系统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时的主要工具,划分子系统或流动只是为了方便人们认识世界。如图1四种资源流所示。
为了综合地反映人们利用资源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可以用运行模式来加以描述。运行模式由三个过程组成:业务过程、信息过程、管理过程。业务过程的主体是物质、资金、人才,是客观存在的物质、资金、人才综合在一起的结构与流动;管理过程的主体是人,它是人们通过对物质、资金、人才流动的控制而改造世界的过程;信息过程则是人们认识世界及世界变化的过程,是业务过程与管理过程的桥梁。如图2三个过程所示。
价值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获得价值特别是价值的增量是人类及其组织的主要动机。为获取价值或价值增量,人类及其组织使物质流、资金流、人才流,按业务、管理、信息三个过程的运行模式运行着。如果从运行模式中将价值抽象出来的话就形成了价值网络。从空间(纵向)角度看,价值网络贯穿于物质市场、资本市场、人才市场之中;从时间(横向)角度看,价值网络贯穿于市场与企业之间。如图3价值网络所示。
价值创造活动主要是生产、交换,前者主要发生在企业内部,后者往往在市场中发生。企业是将各种资源结合在一起,以生产形式创造价值的主要场所,是价值网络研究的主要对象。市场是通过交换使资源流动的场所,它既是企业得以存在的基础,也是企业创造的价值得以实现的场所,因此市场通过交换进行资源配置的效率决定了企业生产的成本,也决定了企业收益的多少,并通过节约成本、增加收益的方式创造价值。
在企业价值网络内,资源与信息系统的关系如图4企业资源流与信息系统所示。企业内部涉及到各种流动各个子过程的信息系统有:全面质量管理(TQM),狭义的企业资源计划(ERP-EnterpriseResourcePlan),适时制(JIT),薪酬人事管理系统,会计信息系统(AIS)。而CRM、SCM、HRM、IRM等信息系统则以支持企业处理各市场上外部关系为目标。如CRM是企业管理者在处理物质流上销售/收入子过程中与企业外部对象——顾客关系时的信息系统;SCM与HRM信息系统则可帮助企业管理者正确处理物质流、人才流在采购/支出子过程中与供应商、劳动者之间的关系。
资金流的业务过程由资金提供及获取、管理与使用、分配收回等子过程组成。在资金流上,会计信息系统(AIS)与投资者关系管理(IRM)的信息系统是管理者处理资金流上企业内外关系时提供决策信息的系统。AIS是企业内管理资金流动相关的信息系统,IRM信息系统则应该为参与者在处理与投资者(潜在投资者)等外部关系提供决策信息。本着信任的透明精明,为解决信息不对称,管理者必须认真考虑内部信息系统与为外部关系人提供信息的信息系统之间的整合问题。
(二)价值创造主体:人
知识经济时代,人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地位突显,这一点可以从“资本”概念的泛化看出。自然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再到社会资本,资本概念的泛化反映了人在价值创造过程中越来越重要。“资本”定义是从增值性的角度来概括和认识的,资本的实质就是可以带来价值增值。但对哪些东西是资本却经历了一个逐渐认识的过程:古典经济学中对资本的认识体现在自然资本与物质资本上;新制度学派则认为资本“不仅是物,也体现了物与物之间的关系”;20世纪50年代,又出现了“人力资本”的概念;“关系资本”更进一步将“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也变成了资本。各种资本形式可以相互转换,且在各种资本的不断转换过程中实现了价值的增值。
价值创造是各种资源结合后产生的,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物质与人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但人们对物质与人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作用也有一个认识过程。这一点可以从资源概念的发展看出。价值创造驱动因素中物质资源是基础,随后出现了由人创造出来的、反映物质资源价值的资金资源,再后来又出现了以人为载体的、反映物质资源的信息资源,直到人本身直接成为一种资源——人力资源。随着人们对价值创造过程认识的不断加深,价值创造过程中人的作用越来越多地被发现了,客观的物质资源被关注的比例越来越小,而与人相关的含主观因素在内的非物质资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
随着物与人在价值创造过程中作用、地位的变化,价值创造模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正在从以物质为基础的价值创造模式向以人为核心的价值创造模式转换。要注意的是,此处的“人”从不同角度、按不同标准,可分为不同的类别:自然人与法人;价值创造者与价值管理者;市场参与者、企业利益相关者等。
(三)基于关系的价值创造网络
在价值创造过程中,需要各种资源,而拥有不同资源的人之间的互动关系是构成经济和社会结构的本质。在价值创造过程中拥有资源的人通过资源流动建立关系,资源的流动则与关系所形成的网络密切相关。
关系蕴含着价值,关系也可以创造价值。经济学中将关系看作准租。网络关系学派则认为企业竞争优势可以来源于其内部,也可能来源于外部,或者是企业间的关系。各种资源结合所创造的价值往往高于单个资源独立发挥作用而产生的价值,这两者间的差额就是关系创造的价值。
物质市场上企业与供应商的战略同盟关系可降低成本;物质市场上企业与客户的良好关系使企业创造的价值得以实现或超值实现。人才市场及企业内部,企业与人才、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基于知识共享的创新、基于信息交流而降低的成本、提高的效率。资本市场上企业与投资者(包括潜在投资者)之间的关系,可以使企业资金成本降
低、成本降低、企业价值提升从而创造价值。
资金的特性使资金流通过市场与企业和物质、人力、信息、关系等资源有着复杂的联系。物质市场上的买卖使资金与物质相互转换,企业可购买生产的设备和原材料,也可卖出产品、提供服务实现新的价值。人才市场上企业可利用资金雇佣员工。资本市场上企业凭借投资者关系及资金增值的愿景筹措资金。
为了使资金的价值增值,企业在市场上与市场的其他参与者存在着网状关系,企业内部各种资源、所有参与者之间也存在着网状的关系。依据不同的关系,资源流动着、变换着,同时也发生着价值的交换,最终实现价值的增值。因此,可以说价值创造过程其实是基于关系的价值网络。而企业是价值网络中的一个节点。企业通过市场与其他企业或市场参与者相互联系,企业内部的各个参与者也以各种价值创造活动而进行价值交换并建立关系。
二、企业资金流整合分析模式
(一)资金流、财务治理、财务管理
资金流的业务过程由资金提供及获取、管理与使用、收回分配等子过程组成。在资金流上,会计信息系统(AIS)与投资者关系管理(IRM)的信息系统是管理者处理资金流上企业内外关系时提供决策信息的系统。对业务过程的管理有两种模式:治理与管理。
治理关注的焦点是公司内外部的契约网络和的动态制度环境。治理存在两类机制,一是外部治理机制,如产品市场、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等市场机制对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和利益的作用和影响;二是内部治理机制,是企业内部通过组织程序所明确的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员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力分配和制衡关系。芮明杰(1999)认为管理是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其核心是对现实资源的有效整合。管理更多地关注企业的具体运营过程。
治理与管理的差别在于①:1.治理的中心是外部的,管理的中心是内部的;2.治理是开放系统,管理是封闭系统;3.治理是战略导向的,管理是任务导向的;4.治理实施的基础是内外部显性、隐性契约和市场机制,而管理实施的基础是行政权威关系;5.治理关心的是“公司向何处去”的问题,而管理关心的是“企业如何达到上述目标”的问题。同时治理与管理又是密不可分的,治理和管理都可能直接对业务过程产生影响,但通常情况下治理主要是通过影响管理的方式间接影响业务过程。治理作为基本构架规定了管理的导向和原则,而管理日积月累的微观作用会对治理起到调整作用。
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的关系首先继承了治理与管理间的关系,但它们更具体。财务治理是基于资金持有者(投资者、债权人)与企业的关系,而财务管理以资金业务信息为手段对资金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财务治理是一系列规范和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财务冲突的制度安排,基于这些制度安排,对企业财权进行合理配置,在强调相关利益人共同治理前提下,形成有效的财务激励约束等机制,实现公司财务决策科学化。财务管理通过财务预测、财务决策和财务计划来综合规划企业的财务活动,通过制定利润分配政策来协调债权人、职工、投资者等各方面关系,对企业的资源进行调控。财务治理的主体是委托人,即资金持有者(投资者与债权人),财务管理的主体是受托人——企业经营管理者。财务治理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处理委托人与受托人的关系,而财务管理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资金的应用与增值,具体来说就是:财务治理通过财务信息管理,减少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并通过财务激励和财务控制等手段,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财务冲突,使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基本趋向一致。财务管理是从数量层面来分析企业的财务活动,广泛关注以资本运作为中心的资本筹集、资本运用和资本收益分配,追求资本收益的最大化。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是对企业价值创造网络中资金流与价值创造主体——人的关系及资金流的管理,是对资金流的增值管理和与资金流相关的财务关系处理的完美结合。
(二)企业资金流整合分析模式
向荣(2002)构造出公司治理与企业管理的整合分析模型②。该模型包含企业外部环境系统、公司治理系统、企业管理系统、企业信息系统四部分。企业外部环境系统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顾客、供应商、竞争对手、资本市场等因素,它们既影响公司治理系统,又影响企业管理系统,还构成公司治理系统的一部分。企业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能支持企业内外的有效决策和有效行动,它是公司治理系统和企业管理系统的共同组成部分和赖以有效运作的共同基础。
由于资金流与物质流、人才流、信息流之间的关系,财务治理是公司治理中最重要的治理机制,而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以价值流(资金流)为线索,资本市场及投资者关系(外部环境)、基于投资者关系的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可以成为企业资金流的整合分析模型,如图5企业资金流整合分析模型所示:
(三)投资者关系管理与财务治理相互补充
投资者关系管理与公司治理机制相关关系存在两种主要观点:替代性假说和互补性假说。替代性假说认为③,投资者关系管理是财务治理的一种替代性机制,都是为了减少内部人控制,降低管理层侵占股东利益,投资者关系管理与财务治理机制可能存在负相关关系。互补性假说认为,投资者关系管理和财务治理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减少对管理层的监督成本,降低管理层侵占。因此投资者关系管理与其它治理机制存在正相关关系。肖斌卿等(2007)证明了公司治理与投资者关系管理之间是一种互补性关系。汪康懋、沈红梅(2003)通过对西方国家投资者关系管理的介绍和对比研究,得出“投资者关系管理是改善公司治理、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有效工具”的结论④。
投资者关系管理主要是属于公司外部治理,是股东、资本市场的显性与隐性契约、社会舆论和国家法律法规等外部力量对企业管理行为的监督。作为一项重要的财务治理机制,投资者关系管理首先是一种理念,是上市公司的重要战略工具;其次才是一种减少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工具。由于投资者关系管理与公司治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许多学者对两者之间的关系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⑤。
(四)会计信息系统与财务治理、财务管理
财务治理需要利用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对企业管理者进行约束和激励,同时该机制还要保证信息系统向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及外界披露的信息是系统、及时、准确的信息。财务治理机制主要包括资本市场对财务管理行为的监督。资本市场发挥作用的前提是企业积极地披露信息,企业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在资本市场上起着沟通资金提供者和企业、合理配置资金资源的作用。资本市场上的决策者主要是股东和债权人,他们不能直接监督经营者,因此要求公司向他们提供有利于其决策的、可靠的信息,为此也要求证券市场管理者制定公平交易规则,来规范信息的供给。这些都对会计信息系统产生影响。因此,财务治理的有效运作和作用发挥,主要取决于会计信息系统。如果没有可靠、相关的会计信息作支撑,董事会、监事会及外部治理机制的任何决策都可能盲目无效。管理层面上,产生并保证真实可靠信息的系统就是确保企业内部有效运作的自我调控机制。以会计、审计系统为核心的财务管理具有一定的自我调控机制,主要服务于企业进行有效管理,但它也是财务治理机制运行的信息基础。
会计信息系统服务于两个目标:一是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管理决策信息;二是帮助企业内外治理者对企业管理者进行的监督激励和评价。同时会计信息系统的有效运作亦离不开企业内部科学合理的决策体制和管理组织体制以及完善的规章制度的有力支持。
【主要参考文献】
[1]陆加胜.论会计信息系统与公司治理和管理系统的关系.现代情报,2006,(2):169~171.
[2]孙伟,陈立超.财务管理与财务治理关系辨析.北方经贸,2008,(3):70~71.
[3]汪康懋,沈红梅.投资者关系管理:改善公司治理、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有效工具.商业研究,2003,(17):57~60.
[4]向荣.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区别、联系、系统整合与互动关系.商业研究,2002,(1):85~87.
关键词:国家治理;国家审计;内涵
本文为河北省审计厅重点课题《国家审计推动完善国家治理的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013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基于“国家治理”视角的国家审计内涵分析
收录日期:2014年3月3日
一、国家治理的概念
“治理”有管理、统治之义。任何组织都需要治理,并建立有效的治理机构,国家作为一个庞大且复杂的组织,同样离不开治理。国家治理不是指单纯国家机构运行系统的权力划分,而是国家机关为了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目标,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和体制设置,协同市场和公民,共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推动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核心是以新的方式和方法进行社会资源和代价的分配,解决好谁得到什么,何时得到和如何得到的问题,从而实现国家和社会协调良性发展。国家治理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政府、市场与社会的相互协调,以管理和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推动社会经济的持续、全面、均衡发展,从而满足社会成员的需求。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深刻变革,民主与法制建设深入发展,公众维权意识日益增强,从立法到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监督、反馈再到社会管理,公众越来越广泛地参与到国家治理中。现阶段,国家治理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四方面:
1、国家治理的主体具有多元性。国家治理的主体,以政府为主,又包括了公民、其他非政府组织等第三部门。国家及社会事务的管理不只由政府负责,更多的社会主体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其中,并在不同层面发挥着作用。
2、国家治理的机制具有复杂性。国家治理的机制,既包括政府管理协调、市场配置、公民社会自治,又包括中央和地方、区域间的互动。
3、国家治理强调公平和民主。从国家治理的理念而言,强调了责任、透明、民主、合法性和公平公正;从国家治理的目标而言,强调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发展,人民利益获得保障和提高。
4、国家治理的范围以促民生和社会发展为主。当代的国家治理,淡化了国家的阶级统治职能,强调国家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利等社会公共事务方面职能。
二、国家审计的内涵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中对审计的定义是:审计机关依法独立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监督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可见,审计是一项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在经济生活中,按照实施审计的主体不同,可以分为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三种,在不同的领域发挥各自的职能。
1、国家审计的概念。国家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及其人员在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之下,依据有关方针、政策、法规和制度,对各级政府、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评价经济责任,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宏观调控、保障国家安全的独立性经济监督和服务活动。
2、国家审计的职能。国家审计机关是国家政权的组成部分,属于上层建筑,是国家政治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代表国家依法行使审计监督权,监督检查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财政收支及公共资金的收支运用情况。因此,国家审计的基本职能是监督。国家审计机关依法检查被审计单位在经济活动中是否按授权或既定目标履行经济责任,有无弄虚作假、违法违规、损失浪费行为,并督促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促使其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经营。监督的权限主要包括以下方面:要求报送资料权;检查权;调查取证权;行政强制措施权;提请协助权;移送权;处理处罚权;通报或公布审计结果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审计的职能也在不断深化,由“监督经济活动运行”发展到了“国家治理”的层次,这就要求国家审计除了履行监督职能这一基本职能之外,还要对某些管理职能履行情况作出评价,如被审计单位内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有效、经济效益的优劣等,并提出改进经营管理的建议,比如经济责任审计、政府绩效审计等,从而发挥国家审计在权力运行监控、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腐败治理等国家治理方面应有的作用。
三、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的关系
国家治理是特定政体下的统治手段,国家审计必须在国家治理的大框架下运行,必须服从于国家治理的大局,同时国家审计职能发挥得好坏从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国家治理的效果。所以,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在最终发展上具有一致性,两者之间的关系具体体现以下三方面:
从国家治理的发展历程来看,国家治理的需求决定了国家审计的产生,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系统中的监督控制系统,国家治理的目标决定了国家审计的方向。
从审计的发展历程来看,国家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源于国家治理,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从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来看,国家审计参与国家治理的内在动因是基于公共受托责任,国家审计通过发现并促进问题整改,保障各项治理措施落到实处,有效发挥“免疫系统”功能,对改善国家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秦荣生.国家审计职责的界定:责任关系的分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1.3.
(一)公司治理的含义及功能
1.公司治理的含义
公司治理是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概念,这一概念来源于西方,在国内一般称之为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是规范委托—各方之间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并由此而形成的具有分权制衡关系的企业组织体系和企业运行机制。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公司治理结构主要是关于企业的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和利益,以及为维护这种关系和利益在体制或制度方面所做出的安排。而广义的公司治理结构涉及不同利益相关者(股东、贷款人、管理人员、职工、客户、供应商、社会公众等等)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一整套制度安排来实现各自的经济目标。
2.公司治理的功能
就公司治理的功能而言,首先,是权力(剩余控制权)配置功能。包括所有权与公司治理结构的权力配置、公司内部剩余控制权的配置。其次是权力制衡功能。其核心是明确划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人员各自的权力、责任与利益,形成四者之间的权力制衡关系,确保公司制度的有效运行。再次是激励与约束功能。激励指通过公司治理结构的作用,使人除了按照契约的要求去完成应该完成的任务外,还能给人产生强大的激励,促使其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能够更好地实现委托人的利益或目标。
(二)会计监督的含义及内容
1.含义
会计监督就是指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凭借经授权的特殊地位和职权,依照特定的各种合法制度,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过程及其引起的资金运动进行综合地、全面地、连续地、及时地监督和督促,以确保各项经济活动的合理性,保障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从而达到提到特定会计工作效率的目的。
2.内容
会计监督的内容包括两个部分:财务会计监督与成本管理会计监督。财务会计监督主要包括六个方面:(1)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和监督。(2)对会计帐簿的监督。(3)对实物、款项的监督。(4)对财务报告进行监督。(5)对财务收支进行监督。(6)配合搞好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成本管理会计监督则包括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评价三个方面。
会计监督的内容覆盖企业经济活动的整个过程。具体包括:监督流动资金的使用,保证流动资金的完整与合理;监督成本和商品流通费用,促使其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大的产出效益;监督收益和利润,促使企业完成和超额完成拟定的利润计划指标;监督企业资金收入和支出,检查企业完成国家预算情况;监督企业遵守财政政策和财经纪律的情况,提高企业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三)公司治理下的会计监督的特点
公司治理框架下的会计监督必须与公司治理相结合,在内部成为股东大会、董事会等对经理人进行监督和控制的工具,在外部成为政府、社会公众等监督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和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公司治理下的会计监督有如下特点:
首先,会计监督更加具有独立性。在公司治理结构下,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使得会计监督的监督者与被监督者之间能够做到真正的独立。会计监督工作只有做到独立,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的质量才能得到保障。
再次,会计监督的形式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内容更加广泛。在公司治理框架下,为适应新的公司治理环境,满足股东、债权人、投资者、政府、社会公众等多方面的不同要求,会计监督的内容变得更为复杂,也必将形成以微观会计监督与宏观会计监督相结合的新的会计监督体系。
最后,会计监督的目的更加具有普遍适用性。在公司治理框架下,公司治理的目标是通过会计监督要求达到股东会、董事会的有关规定能贯彻实施,以便发挥其作用,达到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而会计监督的主要目的则是保证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四)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监督之间的关系
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监督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方面,公司治理结构会影响会计信息质量,从而影响会计监督的有效性。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公司治理框架影响着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内容与质量。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明确治理结构中相关各方的责任,从而保障会计监督取得良好的效果。
另一方面,会计监督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直接关系到公司治理的成败。一个强有力的信息披露机制是对公司进行监督的典型特征,是影响公司行为和保护投资者权益的有力工具。借助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职能来确认不同的权益,可以将产权关系揭示清楚,这样就为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创造条件。
二、我国公司治理下的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存在的问题
1.会计工作中有些概念混淆
在会计工作中有些概念混淆,比如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概念模糊,以致淡化企业会计监督的事前监督职能,或者根本没有事前监督,因而导致会计监督的职能淡化,效果不佳。
2.会计人员在工作中造假
一些会计人员受个人利益的驱动,在会计工作中弄虚作假,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了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的利益。
3.公司负责人以公谋私
在公司治理框架下,某些公司负责人为了追求自身短期利益最大化,指使或授权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做假帐,办理违法事项,从而使会计信息披露失真,阻碍了会计监督的有效进行。
(二)原因
1.公司内部治理不善,内部控制制度失调
有的公司根本缺乏相应的内部监督和控制制度,而有的虽建立了相应的制度,但这些制度却形同虚设,没有得有效的执行,因而导致会计秩序混乱,现象时有发生。巨人集团之所以会倒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
2.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职业道德观念不强
会计人员出具的会计信息是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整个过程的,他们的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现阶段我国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职业道德水平也有待于提高,因而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易弄虚作假,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
3.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
在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外部治理很不完善,经理人市场缺乏;在内部治理中,经理人员又具有很大的经营自,因而一些公司负责人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指使会计人员对外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使得会计监督职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加强会计监督,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的对策
(一)加强企业内部监督的措施
第一,要建立严密的会计监督管理制度。完善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管理制度是一个企业合理运转的基本保障。在公司治理的框架下,企业应充分贯彻国家的法律法规,制定合法有效的会计监督制度,不断健全内部会计监督机制,制定好会计监督的实施细则,把会计监督工作做到实处。
第二,要设置合理的会计监督机构。在实施公司治理的企业,设置合理而运行良好的会计监督机构是进行会计监督工作的基础。基于公司治理框架下的企业,要充分发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对经营者的监督机制,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或财务总监负责如实编制会计报表,披露真实的会计信息。
第三,要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加强内部会计监督的实质就是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因此,要制定一套科学、严密、有效、可操作的内部控制制度,尤其要建立健全重大资产处置、资金调度、工程预算、对外投资、对外担保等重要事项的内部牵制、监督与集体决策工作,确保会计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与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
第四,要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水平与职业道德水平。会计监督要落实到位,人的因素非常关键。会计监督需要会计人员具体执行。会计人员的素质与知识直接影响到会计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监督管理,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强化会计监督的根本要求。因此,作为会计人员,要不断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树立高度工作责任感,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去公平地对待利益各方。此外,还要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与全面性。
第五,会计人员之间进行相互监督。在公司治理中,可以建立会计人员流动制度,逐步实行定期轮岗制和末位淘汰制。根据会计人员工作业绩和工作态度淘汰不称职的人员,使会计队伍处于学习、竞争的气氛中,通过正规的工作交接达到防止会计舞弊行为的目地。另外,还可以通过随时清查财会人员掌握的现金、实物,检查账证、账表、账物是否相符等方式来预防会计人员的舞弊行为。
(二)加强企业外部会计监督的措施
外部会计监督是通过法律和经济手段对社会总资金的运动和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的监督和控制,监督主体主要有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公众。加强外部会计监督的途径有以下三方面:
首先,要完善各项会计法律法规,并加大执法力度。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离不开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因此要加强我国法律体制的建设。要制定和颁布《会计监督条例》等法规,为会计监督的实施提供可靠的法律依据,并保证监督会计人员的合法权益;要加大对会计舞弊行为的处罚力度,真正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另外,还要依据《会计法》、《证券法》、《审计法》等法律法规,强化一些相关配套法律及相关法规的实施,通过完善各项会计法规来规范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