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物流管理的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随着现代物流理念和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我国物流业目前已经处于快速增长的时期,并且对于提高国民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作用日益明显,而铁路对物资流通的贡献是巨大的,它有力地保证了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也为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然而,在新时期,传统的铁路货物运输组织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有必要用现代化发展的视角来看待铁路物流管理,并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物流管理机制,实现产品物流的优化配置,节约资源,从而为企业谋求最大的经济效益。
1 铁路物流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铁路设施布局不够合理
目前,我国铁路物流设施建设还缺乏系统的规划,并且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大城市周边很多地区的铁路集装箱办理站过多,被城市建设发展用地包围,也给城市的发展规划带来不便。
1.2 物流信息不够顺畅
随着现代化通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铁路网络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但这些信息往往只是为铁路企业内部制定工作计划提供参考依据,而没有合适的渠道使得市场上其他大量的供求信息进入铁路内部,导致信息传递不够顺畅,严重制约了铁路物流产业的发展。
1.3 物流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网络化经营水平低
在现代企业发展视角下,实现网络化经营是物流产业发展的必然。但是,目前我国铁路系统物流企业依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管理体制也相对落后,导致整个铁路系统失去了网络经营的战略优势,铁路物流信息化建设水平整体较低。
另外,既有的运输生产信息管理系统分散独立,没有形成统一的铁路运输信息管理集成平台,物流信息传递不够顺畅,不利于实现铁路物流网络化经营。
2 现代企业发展视角下加强铁路物流管理的对策
2.1 优化铁路物流设施布局
在进行铁路物流实施布局时应充分结合各个铁路货运站的实际情况,并且要充分考虑当地经济发展要求、城市产业布局、城市发展规划等诸多因素,按照功能和城市布局,设立级别不同、辐射范围不同的区域物流服务中心。通过停办、限办、整合或搬迁的方式,发展大型货运中心,同时以这些大型货运中心为基础,建立规模适当、布局合理的区域性现代化物流中心。
另外,还要根据不同货物的装卸作业方式的不同,合理设计场地、仓库的规模布局以及面积大小等,实现铁路物流各个环节的有机集成,从而为客户提供综合性、专业化的现代物流服务设施,提高现代化铁路物流服务水平。
2.2 充分利用铁路物流优势,拓展延伸服务
在现代化物流需求下,要求进一步优化铁路建设,快速发展高铁运输,并且逐步用于铁路货运,提高货物运输速度和效率,并针对地方特色经济,充分利用地方铁路物流优势,设置相应的物流中心,在铁路货运作业的基础上,延伸拓展加工、包装、送货上门等个性化业务服务,形成完整的铁路物流供应链系统,以促进当地经济的高速发展,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的需求。
2.3 加强物流信息化集成建设,建立网络化经营网络
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最大区别之一就是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利用信息技术,面向铁路运输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建设一体化、集成式、综合性的物流信息管理平台,实现铁路物流信息集成化建设,建立网络化经营网络,是现代铁路物流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信息化平台,可以更快捷的实现物流信息的收集、存储、传输、加工整理、维护和输出,实现整个物流过程的信息化、网络化、集成化、自动化等。同时,通过加强铁路物流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简化作业程序、规范运输过程,还能有效降低管理成本,优化组织结构,最终推动铁路物流事业向一体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与效益,更好的迎合客户的需求,提供更好的物流服务。
2.4 提升物流服务质量
对于物流企业来说,服务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着企业发展的命脉。与公路运输、航空运输相比,铁路货运在服务简便性、交货及时性、配送准确率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因此,在现代企业视角下,电商网络发展日益繁荣,为了提高铁路物流质量和效率,必须完善铁路货运电商平台建设,加大相关软硬件投入力度,并配备专业客服人员,加强对货运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道德修养。同时,还要不断完善货物丢失损毁赔偿制度,建立快速理赔机制。从而提升现代铁路物流服务质量。
3 结语
关键词:物流监控;海关现代制度;智能化系统
中图分类号:F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1-0010-05
为促进全球经贸往来的发展,WTO、APEC、WCO等国际组织积极推动国际贸易便利化,要求海关创新管理理念,寻找更为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来缓解贸易便利与安全的矛盾。海关处于国际供应链的关键环节,海关对进出境运输工具及其货物的监管应建立在国际物流通畅的基础上,使海关物流监控减少对国际物流合理通畅的阻碍。在海关现代化管理的今天,物流监控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仍然存在着前进的空间。
一、基本概念
1.物流监控的概念
首先,根据《海关总署关于建立现代海关制度的决定》的内容,物流监控是指“充分发挥物流监控中心和口岸现场海关的职能,在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上,对进出境运输工具和进出口货物、物品进入关境、监管场所以及转关运输的全过程实行监控”。
其次,在其后的《全国海关通关作业改革指导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物流监控得到了更加明确和全面的阐述:建立强有力的物流监控系统,大力强化海关实际监控,确保进出境物流处于海关有效监控之下是通关作业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海关物流监控的基本制度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对进出境运输工具、海关监管货物、监管场所、境内运输过程,以及与物流相关的企业如运输企业、仓储企业、报关企业等监管实体的管理制度;二是对以舱单信息为主线的,包括进出境运输工具动态信息、监管场所内物流信息、报关信息、转关运输信息等各项物流信息的申报管理规定。
2.物流监控与海关监管的区别
一般而言,海关监管的概念相对于物流监控要更加宽泛:海关监管不仅包括物流监控,还包括旅客行李物品的进出境监督管理。
物流监控侧重于以下方面:
一是强调货物流,与行邮渠道的非贸易货物相区别。
二是强调对物流的监督和控制,技术性和程序性多了,政策性少了。
3.物流监控的研究意义
海关物流监控的基本内涵表现为有效监管下的高效运作。现代国际物流的发展是我国海关进行物流监控改革的原动力。高效率的物流不仅是物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而且已经成为企业控制成本、取得市场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物流监控在海关现代管理中,突出表现在监控中引入风险管理理念,通过技术手段的应用,提高监管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二、目前我国物流监控的现状
1.取得的成绩
(1)加快物流监控体系建设,加强海关实际监管,物流监控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获得了广泛的认同。
(2)我国海关加大了对物流监控体系建设的科技投入。在全国多个海关安装了电子地磅、IC卡管理系统、先进的非侵入式查验H986集装箱检查仪;安装车牌识别系统和电子门闸;安装集装箱号识别系统、GPS监控系统;在部分监管场所安装液体货物联网监管系统、闭路电视或视频监视系统;此外,还在部分监控场所实施了电子关锁监控系统、查验特种车巡查系统。海关物流监控的技术含量有较大的提高。
(3)增加了人力投入。通关作业改革后各关现场的实际监管力量普遍得到加强,特别是武警协查制度的开展,极大地缓解了海关实际监管人力严重不足的状况。
(4)进行了以“两水两路”为突破口的跨关区快速通关作业改革,在加强和规范转关运输监管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5)大力推行便捷通关措施。主要有:联网申报,无纸通关;提前申报,货到验放;担保验放,便捷通关;量身定做,简化手续;预约通关,上门验放。
2.存在的问题
尽管物流监控在海关的现代化发展中已经取得很大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1)对物流监控理念的挑战
一是缺乏对供应链管理企业的信任,建立合作关系意识不强。
二是受传统监管思维影响,注重严密监管,推进贸易便利化进展缓慢。
三是受地方追求局部利益的影响,支持物流发展的一些措施缺乏科学性。
四是实际监管中与相关部门合作意识不强,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程度差。
随着现代物流不断发展,使得海关物流监管效能与现代物流以及供应链管理的客观要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2)对物流监控法规的挑战
一是供应链上各成员的法律地位有待明确。
二是目前《海关法》的有关规定限制了进口货物到港前预申报和出口货物运抵海关监管区前的提前报关。
三是对监管运输企业和车辆的管理过于苛刻,增加了政策成本,使物流企业负担较重。
(3)对物流监控体制的挑战
一是关区壁垒仍然严重,一些地方仍有地方保护主义倾向,外地物流企业设立分支机构、承揽业务和车辆通行等遇到多种障碍。
二是现行监管点布局不尽合理。
三是目前关税税率档次过多,给通关环节增加了负担。
四是物流监控工作并没有完全交由物流监控部门承担。监控职能的分散不利于监管整体效能的发挥。
(4)对物流监控流程的挑战
一是实现全天候通关难度大,采取人海战术加班加点已难以应对。
二是海关与企业联网监管及与商检、外管局等部门联动的力度不够,和口岸部门没有实现真正联网,数据尚不能实现相互印证。
三是转关货物监管环节多、手续繁杂。
四是出于安全等考虑,互联网利用率不高。
五是形式发票的提交已成企业负担,海关也不认可企业提供的多样信息化凭证。
(5)对物流监控手段的挑战
一是各种标准化手段、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设备还没有充分应用到监管中去。
二是监管手段全面信息化的工作进展缓慢。从物流监控体系角度看,从运输工具进出境到货物的装卸、堆放、出入海关监管场所、转关运输、查验、放行各作业环节之间在海关物流监控系统中并没有建立起内在的有机联系。
三是物流监控系统的智能化程度不高,风险处理水平较低,查验率偏高,查获率太低,单货相符仍然是海关风险管理中的最大隐患。
四是现有转关模式下,要求统一使用海关监管车辆运输造成运输成本加大。
(6)对物流监控业务环境的挑战
作为物流监控核心环节的查验、场站管理、运输工具监管、转关运输的途中监管等,都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查验的概念、查验的决定机制、作业程序、绩效评估均有待明确和规范。
二是物流监控非常关键的场站管理,我国《海关法》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也没有统一的管理规章, 而同样的问题在国外的海关法中大多有专门的章节加以规范。
三是20世纪90年代初船舶联检改革后,对国际航行船舶的有效监管并没有找到好的解决办法。海关对出入境船舶的监管仍然存在漏洞。
四是转关运输的途中监管潜伏巨大风险,如“飞料走私”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反而在新的形势下变得更加突 出。
五是物流监控队伍存在专业化程度低、知识结构不合理、人力不足等问题。
三、物流监控要适应海关现代化管理
1.总体思路
在发达国家,海关的发展都以“为顾客(商界)服务”为宗旨。
美国海关在BPR理论的影响下,在口岸树立“一站式”服务,通关环节还推出“两次结关”制度,即进口货物在办完报关、查验手续后,海关收取相当于税款的保证金后放行货物,此时办理一次形式结关,但货物还没有真正意义上办结海关手续,美国海关把实际结关时间推后一年左右,以便有充足的时间处理因货物溢短装出现的退补税,以及发现差错后对报关单进行修、删、改等手续。
澳大利亚海关实施“客户导向”战略,确立海关为“客户”服务的宗旨。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广泛与产业界、行业协会沟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二是建立海关人员与企业进行工作交流的制度化渠道,增进相互了解和支持;三是在全国各海关成立“质量管理小组”,量化各项管理指标促进海关的整体效能;四是改变以往对企业“处处设防”的做法,促进企业守法自律。认为绝大多数进出口商是守法的,违法的是少数;许多违法行为是由于不明法规和程序引起的,以往“严管严查”并没有起到好的效果;为加速通关,海关管理应允许“合理差错率”(Acceptable Error Rates)和“一定比例的税收滴漏”(An Appropriate Amount of Duty Leakage)。
荷兰海关素以服务商界和锐意改革而著名。荷兰海关通过契约式管理的方法,提出达到“Smart”要求,即Specific(具体)、Measurable(量化)、Achievable(可行)、Realistic(现实)、Time(时限),为进出荷兰的货物提供最便利的物流通关服务。
借鉴各国海关的发展的方向,结合我国海关的监管实践,海关物流监控最有效的形式是:管住物流及相关企业,针对海关风险的五大特征:不可避免性、结果的危害性、发生的不确定性、可度量性、可控制性,在企业守法管理的基础上,针对通关环节的三个阶段:通关前、通关中、通关后,大力推行风险管理,提高物流监控的技术手段,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物流监控队伍(如图1所示)。
(1)改变监管模式
随着以货物为单元逐票验放的通关模式逐步向以企业为单元的新的通关模式的过渡,物流监控的方式也要从单纯的物流监控过渡到对物流企业的有效监控,如建立物流企业档案,对其资信状况和进出境行为进行守法评估,实施分类管理和重点稽查,促进物流企业守法经营。
(2)加强综合治理
物流监控和实际监管并不是由物流监控部门独家所能完成。在海关内部涉及审单作业部门、职能管理部门、信息技术部门、调查和侦查部门,在外部则涉及检验检疫、海事、外代、港务、银行等一系列相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口岸电子执法系统的各项功能,实现海关物流监控的最佳效 果。
(3)推广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既是一种管理思想,也是一种管理方法:通过建立高度集中的智能化风险管理中心或部门,由它掌管整个通关的风险分析和布控,其他各通关相关部门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分析、收集和提取风险要素,建立并维护各自的风险要素数据库,供风险管理部门或中心使用,从而确保每一票货物通关时,计算机都能自动显示风险值,从而决定是否查验。
(4)提高物流监控技术手段
监控技术手段的改善将有效地提高物流监控的效率:如提高关锁的技术含量、充分利用集装箱检查仪等。更重要的是,适宜的技术手段的使用,可以减轻海关关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的有效性。要在业已投入的基础上,继续改进和完善物流监控的技术手段。
(5)提升物流监控人员素质
物流监控不仅风险高,而且需要特定专业技能,应当根据物流监控的业务特点,建立合理的队伍结构和职位系列。建立积极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激发广大物流监控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依照“查验绩效评估办法”,对在布控、查验中做出贡献的人员给予有力度的奖励。
2.具体步骤
(1)更新物流监控理念
一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物流监控制度和措施应遵循供应链管理内在规律,减少人为干预,防止受地方局部利益左右。
二是增强服务于供应链管理的意识。认识供应链管理的增值意义,提高为供应链服务的主动性。
三是强化诚信管理理念。在变革中与物流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调险管理重点,切实提高现场监管的有效 性。
四是树立全局观念。供应链管理需要多部门的配合协调,海关作为重要一环,应树立全局意识,注重一体化监管,提高行政效率。
(2)完善物流监控法律
一是进一步明确供应链中各成员的法律地位。充分考虑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法律地位,明确生产企业与其供应链管理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如修改现行法规对加工贸易货物必须由加工企业自行仓储和管理的限制,制定有关快递的监管法规等。
二是修改《海关法》中有关进出口申报时间的限制。应允许企业在进口货物到港前申报,出口货物在生产过程中就可提前申报。
三是修订监管运输企业及其车辆的管理规定。海关应在满足监管要求前提下,尽量减少监管车辆运输的成本,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
(3)变革物流监控体制
①打破关区壁垒,按照供应链自身流向实现无障碍监管
应充分考虑各区域的不同发展程度和口岸与内陆海关不同的监管资源状况,采取多种监管模式。除“属地报关、口岸放行”模式外,可更多采取“选择申报、多点放行、区域联动”来缓解口岸通关压力。
②对海关监管点的功能重新定位
在实行电子通关等新模式后,口岸直接清关成为主要趋势,内陆监管点的职能将会弱化。建议根据监管实际需要,将监管点的资源在口岸及其他监管现场之间进行合理调整。
③在制定关税政策时尽量减少对供应链管理的阻碍
建议在不影响关税调节作用的前提下,适当减少税级,方便归类、征税,提高通关速度。
④进一步明确报关协会地位,使其真正成为供应链管理者与海关的桥梁
通过协会对企业报关行为的规范,提高报关质量, 降低报关费用。
(4)再造物流监控流程
针对不同的通关阶段,依据流程再造理论,建议实施如下表的物流监控。
(5)建立智能化物流监控手段
建立智能化物流监控手段,主要集中表现在重视运用供应链管理中的先进技术:
①EPC、RFID、物联网技术的使用
如条码自动识别技术(EPC)、无线射频标签技术(RFID)、物联网技术等。EPC的编码是由全球标准组织制定的统一编码,可以改变一类产品用一个条形码的做法,做到全世界所有单个产品一品一码;物联网是在互联网技术框架下,形成的信息体系,利用无线射频标签和EPC编码,对各单个货物信息实时共享查阅。如能将这些前沿技术应用到海关监管中,必将改变现有监管思路和模式,实现解放人力、提高效能的目标。
除了以上提及的EPC、RFID、物联网技术之外,还有更为先进的3S技术可供选择。
②3S技术的运用
(a)3S技术概念
3S技术是目前对地观测系统中空间信息获取、存贮、管理、更新、分析和应用的三大支撑技术,它们有着各自独立、平行的发展和成就,主要包括GPS、RS、GIS。
全球定位系统(GPS)以精确位置与定时信息,已成为支持世界范围各种民用、科研和商业活动的一种资源。
遥感(RS)技术是一个从地面到空间,然后从空中再回到地面的信息收集、存储、传输、处理、分析判读与应用的完整技术体系,用来提供实时的空间信息。RS技术成为整个空间移动信息系统重要的信息源,并使整个信息系统的功能和活力大大提高。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兼有存储、管理、分析、显示与应用地理信息的计算机系统。
(b)3S技术的具体运用
3S技术在物流配送与监控管理中的具体运用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监测运输车辆位置及工作状态;按配送需求进行配送;车辆导航;最佳路径选择。
根据与物流监控结合的紧密程度,检测运输车辆位置以及工作状态的内容主要体现在:
利用3S技术,对所监控的车辆,可以通过物流监控中心在数字化地图上监测运输车辆的位置及工作状态(如图2所示),实时对特种车辆进行安全监控,为安全运输提供保障。
16)改善物流监控的业务环境
①实现与供应链管理企业联网
海关在推行与加工贸易企业联网的同时,针对第三方物流的特点,实现与供应链管理企业联网,从而更全面地掌握进出口货物动态。
②积极发挥保税物流园区、保税物流中心的国际供应链配送功能
发挥综合性物流中心的口岸集散、分拨配送、流通加工、信息服务、仓储运输等多种功能,并在调整布局基础上,改革深加工结转业务的退税制度。
③将海关之间的资源共享列为议题
在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时,将海关之间的资源共享列为议题。可将各国海关的资源共享、信息互动、政府行为标准化等作为重要议题进行探讨,以建立区域性海关信息互换机制。
④依托中国电子口岸实现监管手段全面信息化
建设“具有一个‘门户’入网、一种认证登录和‘一站式’办事等功能,使口岸执法管理更加严密、高效,使企业进出口通关更加有序、便捷”等要求的电子口岸,努力使海关监管手段全面信息化。
⑤推行监管箱或监管袋
满足多批次、小批量转关需求。建议除使用监管车外, 增加小型监管箱或监管袋等新型监管容器。
四、结论
作为现代海关制度的一项核心内容,物流监控系统的正常运作和健康发展,对于整个现代海关制度的目标以及实现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建立科学、完整、合理、有效、严密的物流监控系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物流监控要适应海关的现代化发展,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努力和创新,尤其在以下方面:更新物流监控理念;完善物流监控法律;变革现行物流监控体制;再造物流监控流程;创新物流监控手段;改善物流监控的业务环境。
作者单位:上海海关学院
参考文献:
[1]徐道文.海关对企业管理业务[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2:56-80.
[2]徐道文.海关货运监管[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2:115-149.
[3]李建思.海关物流监控系统的流程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02:13-35.
[4]黄熠.我国海关物流监控政策及其改革趋向[J].港口经济,2004,(6):17-19.
[5]郭春荣.浅析我国海关便捷通关模式[J].对外经贸实务,2006,(5):61-63.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怎样保证企业在市场中处于核心地位?这是现在急需要处理的问题之一。物流管理作为第三利润源,早就受到了企业经营者的广泛关注,物流管理也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下面分析一下现代物流管理的内容、任务、概念、实际情况,并且针对如何提升现代物流管理质量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并且提出可持续发展的任务。
【关键词】
物流管理;内容;任务;解决措施
0引言
现代物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所谓的现代物流管理是指企业为了巩固市场地位,利用整合生产、把控、调配、流通等多个环节来进行有效的搭配,从而让物质资料能够在企业内部快速的流通,大大地减少了成本,有效的提升了企业的经济利益。现代物流管理主要是在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等多个先进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1现代物流管理的实际含义
现代物流管理方式是根据传统的物流管理方式发展而来的是传统物流管理方式和现代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相互融合的产物,而且使得物流的整个过程得到提升,各个环节都能够有效的融合在一起,从而有效的减少了物流管理的成本,大大地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现代物流管理和企业范围的融合,关系到企业物流管理质量的高低,并在企业生产规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换句话说就是,物流管理质量和企业的生产范围相对应。而且相同规模的企业,特定时间所产生的产品数量和价格相融合时,如果企业能够尽量的减少物流管理成本,就能够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2现代物流经济管理的任务
现代物流经济管理实际上是对物流体系的构建和管理。在物流管理的过程中,投入的是物流资本,出来的是物流服务。物流经济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沟通物流成本和物流服务之间的联系,然后再对物流系统中的多种因素进行综合管理,从而保证这些功能有效的融为一体,从而实现物流管理价值的最大化。
现代物流管理第一要关注的是正确处理成本和服务之间的联系,从而保证两者有效的融合。从服务的层面来看,当然是物流体系所提供的服务水准较高,但是高质量的服务也会付出较高的成本代价,从而造成高质量的服务却换来低支出的成本,造成两者之间的矛盾。所以,这两个目标是不能同时完成的,就需要依靠物流管理来融合。物流管理要在较低的成本状态中来满足客户的服务水准,这就需要寻找服务和成本之间相互融合的共同点,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便。
3现代物流管理的管理内涵
3.1把企业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
现代物流概念认为,产品如果投入到市场之中,企业就需要融合供货商,批发商,零售商把其联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建立连锁式的管理体系。企业利用控制体系,把产品从生产车间转化到顾客的手中,构建合理完善的系统体系。企业还可以进行跨企业的物流,保证产品的最优化。
3.2获得客户就是掌握市场
过去的物流管理是对企业进行自身管理,服务的对象也是企业的生产和销售,但是现代物流管理注重的是企业的外部,更加注重服务质量。现代企业的竞争,更多的是对客户的争夺,现代物流管理的内涵就是获得客户,从而获得更广泛的市场。
3.3对于信息的把控
现代的社会是知识的社会,也是信息的社会。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的作用也越来越强,是确定企业发展方向的关键,也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企业对于市场信息的把握也更加的迅速,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能够准确的掌握客户的实际需求,然后发展到各个生产环节,企业要学会顺应市场,增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4现代物流经济管理的实际情况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能力的不断提升,人们的消费也越来越个性,而且企业也面临着交货时间短,风险大和压缩成本的挑战。当产品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顾客选择一个商品,所注重的不再只是质量方面的问题,更多关注的是购买产品时内心真实的感受,也就是服务质量,服务质量是顾客最为注重的事情。随着竞争压力的逐渐增大,人们也渐渐的认识到服务质量的重要性,并且更多的关注服务质量,他们主动接触顾客,从而更好的满足顾客的需求。现代物流管理过程中,最为主要的就是服务,因为产品是无形的,提升物流服务是加强企业竞争能力的关键。在现在的社会中,随着网络技术和计算机的迅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力已经不受区域的限制,竞争的关键是物流层面。而且,很多大型的企业,零售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市场,已经把物流服务作为最主要的发展内容,因为优秀的物流服务可以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现在物流管理不再是局限于迎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更主要的是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现代物流管理也逐步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5加强现代物流管理质量的解决措施
5.1加强物流管理的重视程度
因为我国管理制度的不同,有的企业还没有安全摆脱计划经济的制约。因此,企业需要加强物流管理的重视程度,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彻底转变“注重生产,忽视物流”的错误观念,要将先进的管理理念融合到物流管理中。进行物流管理的企业,要站在现代物流管理的高度,对企业的生产,运行,营销等多个方面进行改进,建立高效,专业,高水准的企业物流体系。
5.2构建物流信息平台
现在的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因为经营规模和利益的制约,还不能构建大面积的信息网络平台。企业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方法:第一,可以让几个企业一起出资,通过合作的形式建立信息公司,对于信息进行收集和处理,然后把这些信息资料进行共享。第二,让企业投资构建信息平台,把收集到的信息作为产品进行销售。第三是让政府部门进行构建,使用行政的方法来构建信息平台。不论使用什么样的方式,企业都要根据市场规律,在发展企业的同时,还要考虑到成本要求,把企业的投资保持在适当的范围之中。
5.3物流管理过程加强信息化和标准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也要不断加强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和科学化,从而更好的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用信息技术对于订单、发货、库存和其他有关物流资料进行处理,对现在的市场条件进行准确的分析,有效的预测未来物流的发展动向。
5.4使用先进的管理方式
随着现代物流的不断演变,我国物流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和西方国家的物流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为了促进我国物流事业的发展,需要引入现代化的物流管理理念和方式,吸取优秀物流管理的优点,并且密切关注物流专业的发展情况,掌握物流管理的发展状态。对于先进的物流管理,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取长补短,不能完全照搬。对于先进的技术和器械,要根据实际成本,使得有能力的企业能够保持设备的先进,让资金不足的企业,进行适当的选择。
5.5重视物流人才培养
培养物流人才是企业物理管理的关键问题。现在企业的管理人员对物流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够,是物流人才专业能力不强的主要原因。物流管理人员,经过系统的,专业化的培养人员较少,从而大大的制约了物流管理质量的提升,更不容易实现现代化物流所推崇的高效率,低成本的目标。企业的库房管理人员不但要进行入库和发货,还要拥有现代物流管理的专业水平。因此企业不但要积极的招聘人才,还要对在职人员的培训工作,提升员工的知识能力,更好的满足现代物流管理的需求。
6物流的发展蓝图
前景一:现在的社会是知识的社会,更是信息化的社会,其中最主要的表现是:物流信息商品化,物流信息整理和处理的现代化,物流信息的数字化,物流信息整理的智能化。信息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关键因素,如果没有信息化,相应的技术设备也不能使用,信息技术的大量使用,会让世界出现全新的变化,在物流领域中使用信息技术,会给物流管理带来不一样的改变。
前景二:社会化物流也是物流发展的主要前景,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第三方,第四方物流服务的产生。首先,它顺应了企业物流发展的社会需求;第二又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社会保证。第三方、第四方物流的产生,是物流事业专业化的产物。在将来的社会中,虚拟物流和第三物流也是物流的发展态势,物流管理被承包,物流行业不再是小而全,大而全的发展模式,而是横向发展的新型化发展模式。
前景三: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强,资源也在不同的国家之间进行交换和传播,为了更好的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合理的调配全球的资源优势,物流也趋向于全球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动,物流企业也走向国际化的轨道,物流管理的主要任务也转化成为跨国贸易企业服务,从而获得更多的机会,尽量降低成本,减少风险,把物资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实现资源的流通,这也是物流发展的高级模式。
7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要充分的认识到现代物流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才可以保证物流管理的顺利进行,才可以从物流细节中更好的满足顾客的需求,提升服务质量,尽量减少成本。中国物流服务企业和系统集成,还有设备构建都要找准时机,转化市场定位,更多的引进先进的物流技术,更好的满足市场的需求,创造出高质量的产品,加强企业的综合能力,提升我国物流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韦瑞.浅谈现代物流管理的任务与措施[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6)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快速前进,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的出现给商业领域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改变了传统的经济模式,使人们可以足不出户进行商业交易,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但电子商务产生的交易最终依赖于物流产业来实现,没有物流,电子商务也就不能完整进行,所以,企业在关注电子商务发展的同时,更应注重物流业发展和管理。
一、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现状
(一)电子商务物流概述
电子商务(Electroniccommerce),简写为EC,简单地说就是利用现代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所进行的商务活动的总称。电子商务的出现使得商品交易双方在虚拟的互联网环境中完成商品交易,摆脱了传统交易中的空间限制,降低了交易成本。但电子商务的虚拟性同时决定了这种交易只是商品或服务的所有权的转移,最终的完成还是需要实体商品的位移来实现,也就是说,电子商务需要物流来支撑。传统的物流一般是指商品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转移,如今人们口中的物流一般是指现代物流,也就是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主要包括了合理化的运输、自动化的仓储、标准化的包装、机械化的装卸、一体化的加工配送、网络化的信息管理等。
(二)国内电子商务现状
从艾瑞网中得到的数据可知,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12.3万亿元,增长21.3%,其中网络购物增长48.7%,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渗透率年度首次突破10%,成为推动电子商务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些数据反映出当前我国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势头,这种势头下,更要求物流的更快速的发展。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进步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力量,促进了物流业的兴起和进一步发展,而电子商务的出现则奠定了现代物流这一角色的重要地位。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现代物流克服了传统物流的诸多不足,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和新的特点。
(一)信息化
电子商务时代,信息化是核心,物流的信息化是电子商务必不可少的要求。无论是在供应链管理方面还是在与供销商的交易中,或是在库存管理方面,都离不开信息化的平台,信息化充分体现在了整个商品物流的各个流程中。良好的信息系统可以实现数字化的物流信息表达,计算机化的信息处理,系统化的信息管理,个性化的信息查询等,能够节约时间,提高物流效率,与传统物流相比有一个重大的突破。
(二)智能化
要实现物流作业过程中的大量的运筹和决策环节,则需借助计算机的精准的运算和智能化的安排,实现了物流的智能化,最终才会实现物流的整体效率的提高。智能化的物流系统可对大量物流信息进行整合处理,进而帮助企业制定相应的运筹战略和决策。虽说这是个技术难点,但国际上已经开发出比较成熟的智能化物流管理系统,智能化必将成为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发展的新趋势。
(三)网络化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互联网提供的全球网络资源,奠定了物流网络化的良好基础,实现了物流信息在企业外部的流转。如果没有了网络,就无法进行信息传输和共享,也无法再物流的各个环节进行沟通。物流信息的网络化主要是指物流配送系统的计算机网络,指物流配送中心、供应商和制造商直接的连接,而这种连接需用计算机网络来实现。
(四)自动化
自动化的实现依赖于高水平的信息技术,也是机械和机电一体化的核心。高度发达的自动化最终会实现操作过程的无人化,可以减少人力,扩大物流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劳动的生产效率,减少在操作过程中由于人为的因素而导致的不必要的失误。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面临的问题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给传统企业的经营和传统物流管理模式增加了很大的压力。作为第三大利润之源的物流,它在为电子商务提供巨大支持的同时,电子商务也在对物流业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然而实际中,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之下,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的发展并不如企业所设想的那样顺利,还是存在着不小的问题。
(一)物流管理的基础设施落后
近年来,物流企业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浪潮中确实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但是,我国的物流行业中还是存在着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在通讯设备、交通运输、货物搬运、仓储涉水、物流管理等方面已有一定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物流行业中缺乏系统化的整体的物流基础设施,兼容性很弱,物流基础设施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重复建设现象也十分严重。
(二)物流管理方面的人才的匮乏
放眼国外,不难发现物流业发达的国家物流专业的教育和培训也是十分发达,有着比较合理的物流专业人才教育和培训系统。相比之下,我国对物流专业人才的教育和培训都比较落后,也没有建立完善的物流专业教育培训体系,即便是以及成功从传统物流企业转型为现代物流企业的各个企业,也都没有建立起可以适应电子商务时代要求的物流教育培训和人才储备体系。这些物流管理人员在电子商务方面的知识和经验都比较缺乏,很难适应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现代物流管理,影响了现代物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影响了电子商务和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政府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体制
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物流管理体制还处于区域、部门分割管理的状态下,物流业的发展涉及到基础设施、产业政策、税收与运输标准、物流技术设备、投资融资等各方面,这些都分属于不同的政府职能管理部门。但在实际操作中,政府的各个职能部门对现代物流管理认识和知识的不足等各方面因素,导致这些部门缺乏统一的协调性的战略思想,归口管理也不一致,制约了现代物流配送的效率。此外,与电子商务物流相适应的的社会安全保障制度、市场准入与退出制度、财税制度的规定还不够完善,法规和制度的不足和缺陷都是现代物流的隐患。
(四)物流管理信息化程度低
物流管理的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环境下现代物流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我国的现代物流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较低,还不能够实现物流的自动化。这一现状的原因是信息化技术尚未实现高能化,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暂且不能实现完全意义上的跨部门、跨行业和跨领域。政府没有对信息化技术给予相应的支持和引导,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没有完善地建立,电子数据共享的平台建设资源稀缺,交换数据有限且困难。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机制很不完善,尚处于低级水平。
(五)物流管理理念较为落后
电子商务的到来促使传统的物流管理转向现代物流管理,市场经济体制在转变,市场也在时刻发生着变化,企业处于这个环境之中就要一直处于环境带来的压力之下,所以现代物流企业在电子商务物流新时代背景下,体会到物流管理的重要性的同时,应痛定思痛,将这种重要性意识落实到实际的管理上去,落实到实际的管理理念中去,而不是仅限于体会和反思。我国的物流企业对物流管理的战略性和紧迫性的重视不够,没有实际性地提供物流管理理念和本质上的转变。
四、对电子商务环境下现代物流管理的策略性建议
由以上对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现状的分析,物流作为电子商务流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表现出了许多不足和缺陷,不难看出当前我国的物流管理在制约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因此,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需要转变和创新。
(一)政府加强对物流行业发展的政策性支持和引导
第一,政府应当做好与物流行业相关的立规立法工作,完善已有的法律法规,同时明确政府不同职能部门间的职能和协调关系,促使政府对物流行业的高效管理,进而推动整个物流行业的又好又快发展;第二,政府增加在物流的基础设施方面的资金投入,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基础的条件和保障。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基础设施的支撑,做好基础设施建设才能进一步发展物流行业。
(二)重视电子商务和物流管理人才的教育培养
电子商务环境下,教育培养物流管理人才不仅要求教育物流专业知识,也应兼具电子商务知识等相关专业知识。这就要求政府、高校和企业合力协作,构建现代物流管理人才教育培训系统,结合各相关方面知识,培养出能适应市场变化的复合型人才。
(三)引进现代化技术,实现物流管理的信息化
信息化是物流管理的必要前提和基本保障,现代物流的信息化需要技术的支持,因此可以从国外引进先进信息技术,为我国现代物流管理提供技术性的支持。另一方面,国内加紧对信息化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为使我国物流管理能适应电子商务环境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四)增强物流管理信念,创新理念
[关键词]现代;物流管理;观念;流程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5-0021-01
1 现代物流管理观念
1.1 全球化观念
经济的全球化带动了物流的全球化,产品的销售区域已变成世界范围,这就意味着我们的物流管理也要实现全球化。
1.2 物流管理信息化
毋庸置疑,信息在现代物流管理中担任着重要角色。通过实时把握物流信息,我们可以控制物流系统按照预定的目标进行。
1.3 物流管理的社会化
产品的销售和流通是产品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一个会给资金周转带来不利的环节,如果企业同时从事制造和物流,将会使得社会的物流能力得不到充分利用。将产品的生产制造与物流服务行业联结起来,是物流管理社会化的体现。
1.4 物流管理的一体化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顾客选择商品的结果,都会受到企业物流管理的影响,它是生产商服务顾客的重要能力。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只有拥有值得让顾客信服的物流管理,才能使产品的销售流通顺利进行。物流管理的一体化不仅仅是指企业内部物流管理的一体化,它还包括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一体化。
1.5 以顾客满意为第一观念
物流管理服务让顾客满意是我们进行物流管理的目标之一,是决定我们企业能否生存下去的关键。社会向多元化、信息化发展,使得消费者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订货的不确定性增强,批次增多,批量减小,这些都增加了货物的流通,物流管理的工作量和烦琐度。我们在进行物流管理时一定要以顾客满意为第一观念,把服务做到位。
2 现代物流管理流程
2.1 物流系统规划
企业的物流活动组成复杂,而且“效益背反”原则常常发生在各个活动功能要素之间,例如,运输与存储的背反特性。认真分析这些活动的逻辑关系,将它们构成能发挥综合功效、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是减少物流成本,企业物流运行的目标实现的关键。在开展一个物流管理项目的运作前,对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是极为必要的。
2.2 建立工作分解结构
无论物流系统的规模有多么庞大,它都是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的子系统组成。子系统和子系统之间、子系统和系统之间,都存在着总的运行结果、总的目标和总的费用、资源利用方面、空间上和时间上的等各种各样的联系。我们做好物流工作的分解,是物流管理流程制定极为关键的一步。
2.3 物流任务的安排
对物流任务进行安排的主要技术有:里程碑图、简单的条状图、甘特图、项目图和平衡线,我们可以利用一种或者是几种技术相结合对物流任务进行进度安排。
2.4 成本估算和控制
从现代企业经营的模式和环境角度来看,现代物流管理并不是增值服务过程,它并不直接创造新的使用价值。一个企业,要想实现经营目的,就不得不借助于或者是依赖于物流的运作。对于那些在全球经营的企业而言,物流成本,尤其是运输成本,在企业总成本构成中所占的比重变得越来越大。物流成本的管理可以正确揭示物流成本的大小,通过经济核算发现物流管理活动中的薄弱环节,此外,利用物流成本指标可以控制物流活动,实现物流活动的合理化。物流成本的管理包括物流成本的计算和物流成本的控制。其中,物流成本的计算主要有按支付形态和物流过程进行物流费用的计算、按物流功能与过程分类进行费用统计和从物流功能分类和费用支付形态方面计算三种方式。物流成本的控制包括控制制度的建设和控制方法两个方向。
1. 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
1.1物流概述
物流是一个新的科学分支,它最早起源于美国。1985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的定义是:“现代物流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目的,对原材料,中间库存,最终产品及相关信息,从起始点到消费点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有效的物流流动和储存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
传统意义上的物流,通常是指一个产品在空间与时间上的位移,为解决商品生产与消费的所在地是不同地理位置而产生的实践差异。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现代物流是利用现代高科技的信息技术,打破了运输环节独立于生产环节以外的界限分离,通过建立供应链管理,来实现对企业销全过程的计划和控制,以实现物流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物流业务进行优化整合,达到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1.2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是一个系统的管理过程,通过协调市场,企业,供应商之间的物资与信息的流动,以满足客户的消费需要。它构成了企业价值链的基础环节,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企业物流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从原材料供应,经过生产加工,到产品的销售以及对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进行回收和再利用的完整的活动周期。
2. 物流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随着企业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企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物流管理也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纳入企业战略计划中需要考虑到的重要因素,其具体表现主要有以下方面: 本文由收集整理
2.1供应链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传统的观点看,企业物流是企业中的一个属于支持性质的部门,仅仅只是对企业的生产和销售起到一种支持和促进的作用。然而在现代的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物流系统和生产系统中的地位是同等重要的。现代物流在整个供应链中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它是连接供应链中各个企业的关键,是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的基础。因此,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2企业对物流的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在物流管理的过程中,通过企业内部物流系统的改造,使物流管理水平得到提升,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和库存成本,提高了库存周转率和资本回报率,使企业从物流中心获得丰厚的利润,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3. 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物流观念陈旧,缺乏正确的认识
受传统的物流管理观念制约,物流企业服务有限公司一般都存在着经营成本大、资源浪费严重、管理模式落后、交货不够快捷、安全性差、缺乏竞争力等缺点和劣势。极大的影响和制约了物流企业服务公司的发展与壮大。
3.2企业物流管理滞后,现代化设备不足
许多企业在物流管理的过程中,仍然停留在纸笔时代,或者一些企业虽然配备了电脑等现代化设备,但没有形成一定的系统,更不用说通过网络管理企业物流的方方面面。虽然有些企业应用了现代物流设备,但是效果一般都不好。长期以来物流专业人才稀缺,主要原因是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没有得到相关企业和部门的足够重视。
3.3物流管理中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落后
在我国,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落后这一因素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物流业发展的技术瓶颈。这不仅严重影响了中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和物流市场规模的扩大,也阻碍了物流管理服务方式、运作模式的组织创新和发展,制约了物流市场的竞争力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
4. 加强企业物流管理的对策
4.1要积极建立和完善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从生产规划,采购到仓库管理,目前的物流管
理业务和库存控制操作系统是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如何使企业的物流总成本达到最低点,依靠人工记忆的处理是困难的而且是不可能的。如果不能保证正确的购买,验收以及保证货物质量和交货,就会导致浪费时间,致使库存堆积,交货延误,成本增加,进而企业就会失去为客户服务的机会。因此,信息技术以及信息系统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至于要用什么样的信息系统,企业应该从自身的情况考虑,选择最合适的信息系统,来满足企业自身的需要。
4.2转变管理理念,完善物流管理知识
首先,企业必须树立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改变过去只重销售忽视物流管理的思维模式,加强对物流管理在企业战略层面的分析和研究,建立符合实际业务的现代企业物流运作模式。其次,企业应重视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对企业的核心业务要加大力度管理,并积极与供应商和用户进行及时的联系与沟通,实现供应链管理系统运作整合,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再次,应树立绿色物流的概念,积极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企业物流的可持续发展。
4.3加强物流人才培训体系的构建
中小企业需要的综合物流专业的管理人才稀缺,是制约当前物流管理服务创新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以培养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管理人才为中心;是物流人才管理的优胜劣汰竞争机制,在物流理论学习的同时,公司还应设立物流示范操作区,使工作人员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具有创新能力的物流管理人才。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培养高素质的现代物流人才,首先要认识到物流人才培养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其次,要建立和完善物流管理人员资格制度和相应的培训体系,并运用相关激励措施,加强物流人才教育培训;再次采取教育和在职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培养现代物流人才。
4.4改善物流管理信息化
提高物流管理信息化,加强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物流中心是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的支撑点。通过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将客户,供应商和制造商联合起来,有效地控制物流管理的各个环节,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建立物流信息共享知识,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实现物流信息系统的改进和升级,充分发挥现代科技的作用。加强物流信息系统管理是提高中小企业的物流运作效率,降低营运成本的关键。
关键词:企业 物流管理 战略措施 信息技术
一、目前制约企业物流发展的瓶颈
1.企业具有现代物流理念的专业人才短缺。物流人才是企业物流业发展的关键,也是企业成长的保障。目前,企业严重缺乏合格的专业物流人才,物流管理和控制能力无法满足物流业发展需要。一方面是由于开设物流专业的高等院校不多,尤其是高级物流人才更是屈指可数,另一方面企业没有在人才培养方面引起足够重视,对物流人才的继续教育没有或不足。
2.企业物流的基础设施布局规划不合理,物流效率低下。多数企业只注重生产流程的设计和规划,对物流基础设施的布局规划不予考虑或考虑甚少。企业内各种交叉作业、迂回运输、无效移动等现象较为严重;管理粗放,仓库空间利用率低,物料出、入库仍然由一些简易的机械设备或人力来完成,运输网络尚未形成。即使有些企业有所改进,仍不能完全机械化、自动化操作,还需人工配合。
3.企业物流信息化程度低,网络技术应用不广泛。物流信息收集、分析、处理分散,反馈数据不统一,甚至于相互矛盾,造成物流信息失真。目前,多数企业没有从供应链的角度考虑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对物流管理系统缺乏统一规划,对先进物流管理技术应用不够广泛,而信息系统配备的功能仅限于计算机进行管理的阶段。如物流信息交换与管理技术尚未普及;条码技术应用的范围较窄,且频率较低;射频识别等先进技术在我国尚得不到有效利用,现代物流供应链信息集成能力尚未充分实现。虽然有些公司应用了EDI、ERP信息管理系统,但由于物流管理结构存在问题,信息传递不顺畅,导致信息共享与集成、及时性与准确性均较差,物流效益难以得到体现。
4.物流管理观念陈旧,缺乏对现代物流管理理念的认识。传统的物流管理,采用统一的产供销一体管理方式,导致企业物流管理运行缺乏整体性,缺乏提高物流服务质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目前,客户对企业物流服务的需求越来越讲求个性化和多样化,需要充分认识物流管理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以及流通成本。
二、企业物流管理发展的战略措施
1.树立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加快培养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现代物流管理要求改变过去只关注成本、质量和销售,而忽略物流管理的做法,树立加强物流管理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有效手段的思想。企业在生产和技术创新优化时,将物流管理纳入企业业务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当中,建立起物流是企业“第三利润源泉”的概念,不断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在树立现代物流管理理念的同时,应加快培养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提高从业人员的基本技能和水平。物流作为一个全新的管理技术,涵盖的专业技术范围非常广。企业内部的物流管理人员,不仅要对企业所有的物流管理环节全面熟悉,同时还需掌握物流管理的专业知识,以及各种物流操作技能。要使企业物流管理尽快实现信息化,需要培养大量的物流执行型与操作型人才。根据企业物流人才匿乏的现状,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下手段:搭建与高等院校合作的平台, 联合培养具有专业素养的物流人才;参照国外发达国家物流管理成功经验,积极引入国外的先进培养模式,建立多层次物流专业教育的在职培训教育;社会上公开招聘懂技术并熟悉业务的人才。
2.加强物流规划,增加对重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当前,我国企业整体上物流设施、装备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物流作为大系统的特性需要各业务环节的高效协作和沟通,一方面需要政府作为投资主体加快规划和建设,另一方需要企业自身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规范物流管理。
3.加快企业物流信息化的建设,实现精益生产。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关键,是物流系统的灵魂。企业生的产经营贯穿物流和信息流两个方面,物流运动过程产生信息流,为企业领导层决策提供依据,反过来决策信息又控制物流运动和规划物流的各个环节,使物流发展按照规定达到预期目标。物流系统得以顺利运行,依靠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顺畅。企业信息化工程建设应考虑物流系统的特点,满足物流系统的基本要求,为物流系统搭建一个技术平台,实现业务处理过程的信息化,做到物流全过程的实时控制,使物流过程的所有事务数据、技术数据具有高度可视性和可存取性,加快物流信息在企业各相关职能部门的传递速度,实现精益生产。
4.整合现有企业物流资源,有效提高物流效率。首先,通过资源重组、流程再造整合内部物流资源,将剩余生产力转向物流市场;其次,加强供应商、储运商、中间商及物流合作伙伴等外部资源的整合,积极寻求与核心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实现互惠互利,节约成本。
5.推行第三方物流,提高物流管理的专业化、社会化程度。企业在识别与强调核心业务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物流运营模式,积极推行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真正实现企业物流系统的全面优化。实践证明,第三方物流的优势显而易见,可以为企业更好的控制物流成本,将更多精力放在生产经营等核心部门。
6.构建科学合理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建立健全科学的物流管理会计制度和物流成本财务模式,合理控制企业物流成本。企业不仅需要把物流成本单独真实地计算并反映出来,还需按照物流成本的内涵完整地计算出物流成本,真实掌握物流成本全貌。
三、结语
目前,我国政府已把物流作为一种产业纳入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之中,我国物流业正处于一个十分有利的环境中。企业必须顺应物流发展趋势,正确地选择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的物流管理模式。通过采取企业物流管理发展的战略措施,能够有效提高物流管理效率与管理水平,推动企业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实力。本文思考的问题可能是不全面的,仅代表个人的一些体会,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妨作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1]何宝义.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对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现状[J].中国电子商情:RFID 技术与应用,2009(6).
一、绿色物流的认识
在当前的物流管理中,是以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出发点,在最大限度上做好相应的管理体系,这样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服务流通、绿色商品等方面的困难,在另外一方面,这也可以更好地体现出物流管理体系中的发展眼光和发展态势。为此,我们就必须要关注当下物流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和物流管理的新方向。
在现代绿色物流管理体系中,这一体系的建立主要是在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学理论和生态伦理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方面,就是在满足当前的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还要尽量考虑到后代生活和生产方面的需求。所以,在当前的物流管理体系的建构上,就必须要摒弃经济消耗来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而在现代绿色物流管理系统上,必须要考虑到现代物流体系和环境保护两者之间的互动交流,以此来实现两者之间的互利共赢,用经济生态学的角度上看,生态经济学作为一门综合学科较强的科学,就必须要针对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相应的生态经济系统和其内部的物质循环,才能更好促进物流系统的完整性。同时,在绿色物流管理方面,不仅仅要兼顾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更需要注重生态学与经济学两者之间的动态平衡状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使得现代绿色物流管理显得更加科学高效。
二、现代绿色物流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1.在现代化的物流管理意识缺乏
在我国的物流管理系统来看,我国的物流业起步较晚,所以,在对现代绿色物流管理意识,人们还是没有在意识上加强物流体系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而且,物流管理体系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起步较晚,高效绿色的物流管理思想还没有完全形成,企业生产和经营者以及消费者对绿色物流管理消费观念没有加以重视,与此同时,在我国的物流产业管理体系中,严重缺乏相应的专业化人才,并且,对现代绿色物流管理的研究机构和教育机构没有进行深入分析,所以,在某种程度上缺乏对现代绿色物流管理的系统研究,在物流管理工作甚至是聘用一些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临时工进行管理,这样就造成在我国物流管理中的“用工荒”。
2.绿色物流管理体制上的不健全
要想建立现代绿色物流管理系统,这就必须要建立相应完善的物流管理体制,但是,现阶段来看,政府在现代物流管理体系中的引导作用还不是很强,由于我国的物流运作主要是在不同的行业和地区,管理方面属于不同的政府的职能部门,各个职能部门都是各自一个体系,独立动作,或者是形成独立的规划,形成对我国现代物流缺乏科学高效的战略思想,进一步导致了物流管理系统的无序进行,让我国的物流资源的浪费。与此同时,在企业物流信息管理方面,一些手段和管理方面还是很落后,没有严格遵循科学高效的规章办事,缺乏相应的信息交流平台,尤其是体现在功能上比较薄弱,严重影响了我国物流运行系统的效率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三、如何促进现代绿色物流管理的策略分析
1.加强“绿色物流”理念的教育和宣传,严格培养专业化的人才
为了能够更好地推进现代物流的发展,除了加强政府政策的法规宣传,还需要不断积极引导公众进行积极参与,为此,这就必须要重视对绿色理念的教育,不断重视对消费者和企业的绿色物流的宣传教育。
“绿色物流”作为新生的事物,这就必须要加强政府的扶持政策建立,积极支持绿色物流相关理论的研究和技术上的发展,还要尽可能促进学校、院校和科研机构三者之间的协作,才能更好地加强运用性物流技术的开发和利用。
2.制定科学高效的财政政策,不断促进绿色物流行业的稳健发展
为了能更好地实现建设现代绿色物流管理体系,这就必须要依靠政府,在当前的政府政策领导下,虽然是出台一系列的可操作性优点,但是对于企业自身的管理体系没有进行严格落实,所以,我们就必须要落实绿色管理经营的动力。对一些已经达到环保标准的企业作用减弱,为此,我们就必须建立和市场运行机制相适应的绿色物流管理体系,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段,更好地促使物流行业走向正常化和高效化的道路。
3.制定严格的绿色物流标准
我们都知道,要想促进现代物流行业正常发展,这就必须要制定严格的绿色物流标准,才能使得各种绿色标准难以有效地开展,为此,就必须要建立相应的绿色管理标准体系。绿色物流标准就可以包括是运输、包装等方面的要求,在各个管理环节上,一定要从物流各功能上的绿色化进行开始,在物流上的各个环节上都要实现绿色标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现代物流;科技发展;管理创新
物流作为现代货物流通的重要基础,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了毋庸置疑的作用,市场前景不可估量。现代物流管理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运用支持,极大限度地提升了服务效率及质量,俨然成为相关企业竞争的关键要素,其有关方面的研究也颇受学术界关注和热议。为了进一步推动现代物流管理发展,提升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本文作出了如下研究。
一、现代物流管理对科技创新运用现状
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对于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愈加显著,进一步提升了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近年来,通过国家、行业以及高校的协同努力,现代物流管理对科技创新的运用成就不断扩大,但其有效性亟待改善,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
(一)基础条件较差
网络互联时代,人们的消费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对现代物流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迎合经济发展趋势、提升市场竞争实力,物流企业运用科技创新进行管理改革志在必行。以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现代物流管理基础条件虽已有较大改善,但运转中的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水平表现不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现代物流管理周转效率。例如,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现象普遍,加之物流配送中心或设施较少,直接影响了现代物流服务效率,制约了其管理发展。现阶段而言,基础条件差与现代物理管理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依旧突出,对创新科技的运用不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客户服务体验,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以实现更大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
(二)人才支持不力
自人才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各行业领域对其相关培育支持越发繁盛,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奠定了有力基础。尤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日渐成为物流行业竞争的核心要素。在此背景下,现代物流管理唯有坚持科技创新,努力搭建优秀人才能力发展空间,继而增强综合实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运行中的问题,如研发、营销等。简单来讲,现代物流管理发展所需人才,不单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同时还需拥有较高的综合能力,包括创新能力、服务能力、学习能力以及科研能力等。从某种意义上谈,人才可视为现代物流管理对科技创新有效运用的嫁接桥梁。但事实上,现代物流管理中的人才配置结构不尽合理,难以适应多环节科技创新需求,因此最大限度地发展科技人才,并无限挖掘其潜力意义非凡。
(三)体制因素制约
现代物流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其发展关涉到多个方面,隶属于不同政府部门主管,如基础投资、产业政策、税收标准等。以实际情况来看,我国政府主管部门缺乏统一策略指导,对现代物流管理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偏差,甚至部分区域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直接干扰了经济市场有序竞争,同时亦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物流管理发展,进而导致科技创新动力不足。此外,我国物流管理法制建设不尽完善,与国际水平差距明显,尤其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其缘于规章制度缺失,在管理模式发展上尚未完成规模化、系统化,对专业人才应用不合理,相关绩效考核机制不健全,直接影响了科技创新的有效运用,自身潜力开发不足,从本质上造成了管理效益低,继而制约了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创造。
二、现代物流管理对科技创新的有效运用
新时期,科技创新运用俨然成为现代物流管理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对相关企业意义重大。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竞争态势下,现代物流管理对科技创新的有效运用毋庸置疑。笔者基于上述分析,结合实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可行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一)改善基础条件
纵观时下的市场经济格局,其中不乏一些世界一流的大兴物流企业,其自身综合实力十分强悍,拥有先进的信息技术、管理经验以及自动化装备,资金来源也相当充裕。全球经济一体化态势下,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物流量相当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当下所欠缺的是舞台和环境,其中首要因素体现为密集而畅通的道路网络,以确保现代物流管理“及时、精准、高效”配送。交通网络状况是衡量现代物流管理发展条件的关键因素,其基础设施建设与改善至关重要,应得到政府高度重视,并出台一系列政策规划予以支持。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要秉持节俭务实精神及原则,将更多的资源集中于道路建设,并注重实际调研,充分利用既有数据分析,科学规划车道数,缓解交通拥堵现象,同时精心设计转弯道,保证行车安全。基于科技创新运用的道路建设,还需注重以人为本,设置安全护栏、绿化隔离等,以减免远光伤害,给司机朋友带来良好的驾驶体验,保证运输货物高效、快速、安全送达。
(二)加大政府支持
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物流管理建设可谓紧系民生发展的重大工程,各级政府应统一认知,并充分发挥主导职能,加大相关支持,调动现代物流管理对科技创新的运用积极性。事实上,物流产业发达的国家也是这么做的,如澳大利亚的物流企业在科技创新上得到了政府的资金支持与降低税收等优惠政策,使得相关产品顺利投放市场。基于此经验借鉴,我国政府可结合市场经济实情,制定一系列惠利政策,激励现代物流管理科技创新与运用。例如,在一定限期内,对具备科技创新能力及运用意识的现代物流管理单位免征任何税收,抑或分配部分财政资金予以捐赠,减少其所面临的风险,创立龙头企业,发挥榜样作用。此外,还可组织多样化的科技培训、技术咨询、科技创新等活动,大力宣传既有成果,促进其在现代物流管理中的有效运用。从长远的战略目光审视,政府支持现代物流管理对科技创新的有效运用,将进一步发挥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对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其实践路径有待探索丰富。
(三)修整内控制度
市场经济竞争自由而有序,现代物流管理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就必须要完成规范化、系统化建设,修整内控制度,包括领导制度、责任制度等,兼顾效率与质量,并落实到各环节、各阶段。在具体实践中,现代物流管理行业要坚持合理化原则,逐步建立完善的内部竞争规则,并充分利用创新科技,积极打造公共信息共享平台,分享科技创新成果,立足国际竞争舞台,从而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对于现代物流管理单位及企业而言,要努力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认识到科技创新有效运用的实际价值与重要性,进一步完善业务流程,形成信息化的物流管理制度,精准掌控市场动态信息,并提升自己的综合处置能力。网络互联时代,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要求现代物流管理必须要实现信息化、系统化,扎实科技创新有效运用基础。此外,现代物流管理还应将科技创新有效运用发展成为一种常态,配套完善考核、奖罚、培训等制度,鼓励全员参与,并提高其相应能力。
(四)重视人才建设
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战略地位毋庸置疑。现代物流管理对科技创新的有效运用,是基于专业化人才队伍支持下的系统工程,理应纳入工作重点予以开展。在发展现代物流管理中,要树立培养优秀专业人才观念,完善培训机制,强化科技创新运用意识,并量化能力素质要求,鼓励高校积极、主动参与,从而开创物流产业发展新局面。在此过程中,现代物流管理企业应建立健全人才引入机制,不断完善自身人力资源结构,结合既有综合实力,适度提高人才福利待遇,以最大限度地吸引人才、保留人才。基于此,现代物流管理企业还应加强与高校之间的合作,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细化、量化科技创新有效运用提出的新要求、新标准,有计划性、目的性地组织教学工作,实现教育价值、社会价值的同时,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此外,依托高校理论支持,组织多样化技术培训工作,及时传递科技创新成果,强化员工有效运用意识,丰富他们的学识涵养,提高其综合素质及专业能力,实现企业与个人的双向共同发展。总而言之,现代物流管理对科技创新的有效运用十分重要和必要。在未来发展中,随着科技创新愈演愈盛,其在现代物流管理中的运用价值将越发显著,并得到各企业的高度重视。因此,笔者希望学术界的大家持续关注此课题动态,综合剖析现代物流管理对科技创新的运用实况,及时发现其中制约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更多有效解决策略,从而提升其有效性。
主要参考文献:
[1]赵爱香.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创新发展路径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6.32.12.
[2]高岩.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现代物流管理的影响[J].中国市场,201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