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审计整改意见范文

审计整改意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审计整改意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审计整改意见

第1篇:审计整改意见范文

一、充分认识审计整改工作的重要性

审计监督是《宪法》确定的监督制度。积极落实审计决定,强化审计整改,对推进依法行政、加强廉政建设、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认真整改审计查出的问题是被审计单位的法定义务,各部门、单位要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治区的高度,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强化法制意识,坚持标本兼治,注重建立完善长效机制,自觉做好审计整改工作,切实维护审计监督的严肃性、权威性。

二、建立健全审计整改工作机制

(一)建立审计整改报告制度。区审计局向被审计单位下达审计决定书或审计整改通知书后,被审计单位应当自收到审计决定书或审计整改通知书之日起30日内,向区审计局报送整改情况报告。整改情况报告包括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审计建议和意见的采纳情况及采取的改进措施,尚未整改到位的原因等。区审计局将审计整改情况汇总,纳入年度政府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报告,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

(二)建立审计跟踪回访制度。区审计局应在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和审计整改通知书送达之日起3个月内,进行审计跟踪回访检查。对被审计单位在规定时间内未执行审计决定、未整改审计查出的问题的,应查明原因,予以督促落实。

(三)建立整改联动督查制度。各有关部门要与区审计局密切配合,切实做好审计整改督查工作。每年1月底前,上一年度的被审计单位应按要求将审计整改情况报告报送区委、区政府督查室,同时抄送区纪委、区委组织部、区人大办公室、区监察局和区审计局。区委、区政府督查室要及时汇总各单位审计整改落实情况,对重点问题和未整改的问题进行跟踪督查。区审计局要以审计整改专题通报、审计结果公告等形式,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审计整改情况。

(四)建立整改责任追究制度。被审计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落实审计整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审计整改情况应作为评价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和年度绩效考核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存在的问题突出,且具备整改条件逾期未整改或拒不整改的单位主要负责人,由区分管领导和区纪委、区监察局领导对其进行警示谈话。对进行警示谈话后仍未进行整改的,将依法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三、进一步加大审计工作力度

(一)进一步加大审计执法力度。区审计局要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面审计,突出重点,坚持原则,敢于碰硬。要定期分类汇总和通报被审计单位的审计整改情况,对被审计单位不按规定期限和要求进行审计整改的,审计机关应当责令执行;仍不执行的,将其作为重点审计对象实施连续跟踪审计。

(二)进一步提高审计执法水平。区审计局要切实提高审计工作人员依法行政、依法审计的能力和水平,对查出的问题,要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处理恰当,建议可行。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影响较大或有潜在威胁的问题,对侵害人民利益、涉及民生工程的问题,对屡查屡犯的问题,要重点查处并做到重点整改。

第2篇:审计整改意见范文

一、切实提高对审计整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审计整改是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政府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审计整改不到位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成为行政执法的难点。国务院、市委和市政府高度重视审计查出问题的处理和整改工作,专门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部署,要求各级政府认真抓好审计整改工作。因此,各街镇(工业区)、各部门和各单位一定要从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审计整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狠抓审计整改的落实,在全区营造一种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

二、严格执行审计整改工作“五项制度”

搞好审计整改工作,必须要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作保证。因此,全区各街镇(工业区)、各部门、各单位在审计整改工作中,要严格执行“五项制度”,确保审计整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一)整改情况报告制度。一是被审计单位要在规定时间内向区审计局报告审计整改方案、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措施;二是区审计局要不定期地向区政府报告审计整改情况;三是每年年底前区政府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审计整改综合情况。通过以上报告制度的落实,使区人大、区政府及时准确了解审计整改工作情况,并以此推进审计整改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整改联席会议制度。审计整改工作联席会议由区政府办公室、区纪监委、区委组织部、区人事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国资委、审计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并落实1名联络员,必要时可邀请有关部门列席。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区审计局。联席会议每季召开1次,由区审计局通报审计整改情况,提出协调解决审计整改的相关问题的建议,各成员单位通报审计整改工作相关问题,区纪监委、区委组织部将审计整改情况作为干部管理、监督、选用的日常信息。

(三)整改进度督查制度。区政府办公室及区纪监委督查审计整改工作,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督查结果,促使审计查出问题得到及时纠正。对涉及重大违法违纪问题移送有关部门处理的,要协调沟通,促使有关部门及时依法查处,并将督查、查处结果反馈区审计局。

(四)整改责任问责制度。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审计整改的第一责任人,也是问责的重点对象。问责的主要内容包括整改方案、整改措施和整改效果,由区纪监委、审计局在这三个方面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在具体操作上,还可采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民意问责、媒体新闻问责等形式。

(五)整改结果公开制度。区审计局要在继续做好审前公示的基础上,对审计整改情况进行公开,让人民群众了解审计整改情况,促使被审计对象自觉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充分运用社会力量督促审计整改工作。公开方式主要包括:一是在被审计单位公布审计整改情况;二是在区政府网站上审计整改信息;三是通过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审计整改典型,并对那些拒不整改和屡查屡犯的部门或单位的负责人以及直接责任人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公开批评。

三、切实加强对审计整改工作的领导

审计整改工作能否取得实效,事关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大局。各街镇(工业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把审计整改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及时了解审计整改情况,认真纠正审计查出的问题,确保审计整改取得预期效果。

(一)抓好审计法制建设,把审计整改工作作为依法治区的一项重要内容。围绕建设“法治政府”目标,将审计整改工作制度纳入全区“五五”普法内容,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不断提高全民审计法制意识,促进审计决定、审计意见和建议有效落实。

(二)加大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力度,把审计成果提升到更高层次。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充分听取区审计局意见,对审计查出的普遍性、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认真地分析研究,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有针对性地制定或者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从根本上防止、遏制违反财经法规行为的发生。

第3篇:审计整改意见范文

关键词:财政税收工作 问题 深化改革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2-074-02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因此,我国最重要的任务是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这就需要加大改革财政税收工作的力度,发挥出财政税收对于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为此,我国应当认识现阶段财政税收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完善财政税收政策,避免出现如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保障财政税收工作的顺利进行,推动与促进我国的经济建设健康、快速、稳定发展。

一、开展财政税收工作的重要意义

通过开展财政税收工作,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提升社会发展水平等具有重要作用。财政资金为国家落实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通过财政拨款,能够有效的解决重大自然灾害给人们造成的损失。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与国民经济发展中,财政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财政税收在财政资金的构成中,占据较大的比重。税收是补充财政资金的重要方式,既是财政资金的重要来源,也是国家管理人民的重要方式,保障国家权利的使用。财政税收是关乎每一个人的重大问题,个人既是纳税人,也是受益者,将对国家与个人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为此,作为社会中的个体,应当合理地、客观地认识财政税收,同时,政府更需要全面的财政税收,加强对财政税收工作的管理,不断的提高税收的能力,为财政税收工作的效率提供重要保障,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二、现阶段我国的财政税收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我国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财政税收占据重要地位,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具有直接影响。近些年,财政税收改革进程不断的向前推进,逐渐的暴露出财政税后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给财政税收工作的开展产生不利影响,不利于我国经济建设健康、快速的发展。因此,应当及时地查明财政税后改革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具体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财政税收制度有待完善

当前,我国拥有数量众多的财政税收项目,然而,就目前我国的财政税收制度来看,各方面还有待于完善,尤其是对于各个项目未建立起财政税收准则。此类状况的存在,加大了财政税收部门税收工作的难度。工作人员在开展财政税收工作的过程中,未能够严格地按照统一财政标准进行,直接降低财政工作部门的工作质量与效率。此外,目前所使用的财政税收制度中,依旧存在不合理税收的问题,导致难以充分地发挥出财政税收的调节功能,阻碍着财政税收工作的顺利进行,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管理体制的缺陷

近些年,财政税收改革不断的向前推进,逐渐的暴露出财政税收管理体制方面的问题。在以往财政税收管理模式的影响下,在管理制度方面,财政部门不能够保障财政税收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开展实际工作的过程中,财政税收工作人员受到新旧管理模式的影响,导致工作人员难以有效的管理与控制好财政税收工作。此外,部分财政税收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较低,出现违背法律与原则开展财政税收工作的问题,对待自己的工作态度不端正,缺乏责任感与紧迫感,使得违法乱纪的行为时常发生。

(三)缺乏有效的监管

现阶段,我国企业中存在严重的偷税、漏税等行为。比如,在税收缴纳时,一部分的企业超出规定时间,另一部分的企业直接偷税,加大财政税收部门的工作难度。除此之外,部分的企业甚至通过制作虚假财务信息,减少财政税收支出,以达到偷税、漏税的目的,出现此类现象给国家的财政税收造成损失。不仅如此,不少企业通过不开发票等形式,以此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然而,不开发票的行为将会给财政税收带来巨大损失。

(四)缺乏科学的预算体系

财政税收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完善的财政预算体系,然而,就现阶段我国的财政预算体系来看,许多方面还有待于完善,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到以下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财政税收部门缺乏对财政预算的足够重视,在开展税收工作^程中,仅仅是按时收取各企业的税款,而后进行统计;二是虽然开展财政税收的预算,但也局限于小范围内,不能够从整体上开展财政税收预算,缺乏对资金转移状况的综合性考虑,影响着宏观经济的调控政策。

(五)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目前,财政税收部门中“掏红包”与“走后门”等现象时有发生,财政部门中的部分工作人员无论是专业水平,还是实践能力等方面都有待提升,不能够处理好繁杂的工作任务,直接影响财政税收工作的质量与效率。然而,由于个别领导不重视财政税收工作人员的工作,使得不少的工作人员对待工作态度散漫,缺乏责任感,给工作质量带来严重影响,甚至部分工作人员违背规章制度开展工作,直接影响工作氛围。

(六)政府权责问题

现阶段,就各级政府事权划分问题,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未进行具体的责任划分,而仅仅是做出原则性的规定,导致在执行过程中,由于中央以及地方的责任划分不够明确,致使时常出现缺位与越位等问题,极易造成地方与中央财政的相互排挤问题。

三、财政税收深化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完善财政税收制度

在开展实际的财政税收工作过程中,财政税收部门应当严格遵循行为准则。为此,应当重视完善财政税收制度,弥补财政税收政策中的不足,从实际情况出发,完善各项财政税收政策。近些年,我国社会经济快速的发展,国家的经济实力不断提高,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因此,随着时代的变化与发展,相应的要调整财政税收政策,符合国家经济发展状况,以促进企业的发展为目标。除此之外,应当适当调整国家财政税收政策,减少企业的负担,避免出现重复性收税的问题,推动与促进经济建设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提升工作人员的素质

现阶段,财政税收部门的部分工作人员存在工作态度不端正、工作不积极等问题,影响着财政税收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因此,财政税收部门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养,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促使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发生改变。此外,财政税收部门的各个领导,应当提高对税收工作的重视,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全面提升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为财政税收的工作效率提供重要保障。

(三)强化财政税收的监管

现阶段,我国财政税收工作中存在严重的偷税、漏税等问题。因此,国家应当重视管理好财政税收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以防止出现各种非法行为。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点内容:一是建立健全监督制度。由专业监督工作人员,严格的监督财政税收工作,及时地发现与遏制企业的偷税、漏税等行为。二是国家应当严厉的处置企业的偷税、漏税等行为,完善税收监管制度,为国家财政税收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重要保障,避免发生偷税、漏税等行为。三是税收征管部门应当核查与监控企业制造虚假账目信息的问题,最大程度地减少国家财政税收的经济损失,切实的维护好国家经济效益。

(四)改革财政税收预算机制

财政预算机制是保障财政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内容,为此,国家应当重视深化改革财政税收的预算机制,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点内容:一是将财政税收的预算范围扩大,确保财政预算部门合理的进行各企业的预算;二是针对于我国的财政税收工作,制定出长远的规划,建立起政税收的预算机制,保障我国财政税收工作的顺利进行,进一步提升我国的财政税收工作效率。

(五)加强税收审计与征管工作

在财政税收工作中,征管与审计属于重要内容。因此,应当重视完善税收审计与征管两个方面工作,进一步的提升财政税收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其中,就审查征收方式来看,针对于项目健全的纳税户,应当将其作为定额户,而后进行审查工作。针对于部分账目有所出入的部门与单位,应当对其实施延伸制度,而后展开深入的调查,查看其是否与财政税收部门存在照顾关系,一旦存在此类关系,将会造成少征税款的问题,则有必要采用通审软件方式,进行纳税辅助。同时,应用排序法定出纳税户名单,正确的开展纳税工作。

(六)完善支付方式与支付体系

应当对一般性与专项转移支付两者之间的比例进行合理的分配与调整,可以将一般性转移支付方式适当提升。同时,既要改革税收返还制度,也要改革增值税制度,从而达到资金来源稳定的效果。与此同时,应当推进分配方式的改革,建立健全分配制度。在确定测算方式时,需要充分考虑如下几点重要因素,如地域差异性、人均收入以及人均占地面积等,构建完善的支付方式体系。

结语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内容,财政税收将对我国经济建设产生直接影响。近些年,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深入发展,财政税收工作也有很大的提高。然而,在财政税收改革中也面临许多的问题。因此,国家应当建立健全财政税收体制,完善财政制度,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强化对财政税收工作的监督与管理,避免发生企业偷税、漏税等问题,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田怡.浅谈财政税收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深化改革建议[J].中国市场,2014(01):81~82

[2] 丁丽珊.财政税收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深化改革建议[J].知识经济,2014(18):53~54

[3] 史红波.财政税收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深化改革建议[J].中国集体经济,2014(34):90~91

[4] 孙玉.财政税收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深化改革建议[J].企业导报,2013(17):6~7

[5] 宁志杰.浅谈财政税收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深化改革建议[J].中国电子商务,2014(11):81~82

[6] 付师伟.试论财政税收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深化改革建议[J].财经界(学术版),2016(19):321

第4篇:审计整改意见范文

中央空调系统能效诊断及节能整改意见

中央空调系统能效诊断。该办公建筑中央空调系统运行控制是通过空气源热泵机组、冷媒水泵及热泵机组配套风机启停台数来调节供水水温,其中热泵机组、冷媒水泵及热泵机组配套风机均未变频。该文特选取4台空气源热泵机组同时运行工况对中央空调系统能源效率进行测试。该文选取一组系统(两台空气源热泵机组和其配套的冷媒水泵)进行测试,如下表1所示。根据表1的测试结果,经计算可知:测试工况下,2台空气源热泵平均COP为1.45,冷媒水泵运行效率为42.2%,空气源热泵机组进出口温差为2.5℃。

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整改意见。该建筑现有中央空调系统控制方式不合理,设备长时间全开或全闭,轮流运行,浪费电能严重,中央空调实际运行COP远低于其额定COP值,冷媒水系统存在大流量小温差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建议采用如下方案。(1)淘汰老旧空气源热泵机组。设备老化,建议采购新型空气源热泵机组代替原有系统。新购置机组建议采用变频启动及合理的控制方式。(2)冷媒水泵系统变频。将控制方式改为通过变频器运行频率变化来调节冷媒水泵流量及压力,同时降低设备启动电流,延长水泵使用寿命。(3)定期中央空调系统进行维护保养。中央空调经以上节能改造后,预计投资费用105万,年节约电量11.35万kWh。

分体空调节能整改意见

该办公建筑共有28台分体空调,为5级能耗分体空调,能源利用效率不高。建议采购新型1级能耗空调,预计投资费用14万,年节约电量1.01万kWh。

照明系统节能整改意见

该办公建筑照明系统节能潜力主要为绿色照明改造及灯具控制方式改造。(1)绿色照明改造。目前主要使用节能灯、荧光灯及白炽灯,其中具有较大节能潜力的为T8、白炽灯及日光灯,预计投资4.7万,年节约电量1.61万kWh,如表2所示。(2)灯具控制方式改造。该办公建筑走廊内灯具目前采用跷板开关控制一条走廊上的所有照明灯具,通过将走廊内的照明控制改造为集中控制,并按走廊内使用条件和天然采光状况进行分区、分组控制措施。预计该项目整改费用约2万元,年节约电量1913kWh。

电梯能效诊断及节能整改意见

第5篇:审计整改意见范文

审计成果及其运用的意义,某种程度上也就是审计工作的目的和存在的意义。本文结合实践,提出了国有企业基于“三需求”为导向的“五服务”审计成果运用模式,对其内涵、特征及主要做法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国有企业;审计成果运用;模式

审计成果运用是审计工作的最终环节,是审计人员履行职责过程中形成的工作结晶,其运用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审计监督和服务的价值所在,是衡量审计工作实施的质量高低的体现。因此,研究审计成果运用,某种程度上来说,关乎审计工作的目的和存在的意义。

1审计成果运用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从外部来看,国有企业系统面临的社会环境、政策环境和舆论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各界对国有企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监管也越来越严,已形成了对国有企业立体交叉的监督体系。就内部而言,为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依法从严治企已作为国有企业经营管理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这些都要求国有企业要进一步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充分发挥自我约束体系的作用,构建完善的审计成果运用体系,积极落实内部审计整改,最大限度的从内部防范和化解风险,保障干部员工平安、经济平安。

2“三需求”为导向的“五服务”审计成果运用模式创建概述

2.1内涵以公司各层级的审计需求为工作导向,以多样化的审计报告作为载体,以务实的工作会议作为平台,以有效的机制建设作为保障,根据不同对象提供差异化审计服务,在优先满足公司领导需求的基础上,实现审计成果在管理部室和基层单位的及时共享,使审计成果能更广泛、有效地满足公司各层级管理需要,推动公司依法治企建设和平安建设。

2.2特征①以需求为导向。根据决策层、管理层及执行层需求,有针对性开展审计项目,提供优质服务,变决策层、管理层及执行层对审计成果运用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和“自愿接受”,提高审计工作成效。②以服务为宗旨。树立审计服务理念,提供差异化审计服务。即服务于公司领导决策,服务于公司绩效考核,服务于业务部门改善管理,服务于人事董事部门及监察部门的干部管理与廉政监督管理,服务于基层单位经营管理提升。③以机制作保障。建立内审要情专报、审计成果综合分析、审计成果共享、整改督办、通报与考核等五种工作机制,优化审计服务流程,畅通审计成果运用路径,实现审计成果运用的闭环管理。

3主要思路与做法

3.1主要思路本模式主要思路是以三个层面(决策层、管理层及执行层)审计需求为审计工作的立足点,以五项重点工作(公司领导决策、公司绩效考核、业务部室改善管理、人事监察部门干部与廉政管理、基层单位经营管理)为审计服务的主要方向,通过搭建两个平台(本部审计委员会和公司审计工作会议),建立五项工作机制(内审要情专报、成果综合分析、审计成果共享、整改督办、通报与考核),实现审计成果运用的闭环管理,全力提高审计成果运用水平,全面提升审计成果运用效果,促进企业持续健康科学发展。

第6篇:审计整改意见范文

现在我受省总工会十一届经费审查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报告全省工会经费审查监督工作情况和20__年经审工作安排,此报告已经省总工会十一届七次经审会审议通过。

一、工会经费审查审计监督工作情况

(一) 关于对省总本级工会经费预算执行情况和度工会经费预算情况的审查监督

3月,省总十一届六次经审会对省总本级工会经费收支决算(草案)和度工会经费收支预算(草案)进行了审查。

会议认为,,在全省各级工会组织的共同努力和大力支持下,省总工会继续推进工会经费委托税务部门代收和财政划拨工作,加大经费收缴力度,不断优化经费支出结构,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会议认为,,省总本级经费收支预算编制坚持统筹兼顾、科学预算的原则,较好地保证了工会经费的合理开支和工会工作的开展。委员会就如何完善和执行度预算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并审查通过了调整后的经费预算方案。

(二)关于对省总本级上半年工会经费预算执行情况的审查监督

8月,省总经审会十一届三次常委会议,审查了省总本级上半年经费收支预算执行情况。会议认为,省总本级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较好,税务代收工作进展顺利。常委会建议,要继续加大工会经费收缴力度,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三)关于对省总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及资产管理情况的审计监督

,省总经审办先后对省工会干校、职工科技文化中心、职工国际旅行社、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等4个单位财务收支情况和省职工科技文化中心原主任、省职工国际旅行社原总经理任期经济责任进行了审计。审计情况表明,各单位进一步加强了内部管理,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工作目标。同时,省总经审会委托会计事务所对省总基建维修项目进行了跟踪审计,有效地加强了对工会资产和基建维修工程的审计监督。

(四) 关于对市、州、直管市、直属大型企业和省直产业工会经费收支和资产管理情况的审计监督

,省总经审会派出审计组,先后对武汉、荆州、鄂州、黄冈、随州、恩施州、仙桃、潜江、神农架林区等9个地方总工会,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葛洲坝集团公司、中建三局、中国联通湖北分公司、中石化湖北石油公司、中南建筑设计院和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南局工会等7个大型企业工会,省建设、省水利、省林业、省邮政、省供销社、省司法厅和省直机关工会等7个省直产业工会近年工会经费预算执行情况和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结果表明,多数单位普遍加大了依法收缴工会经费的力度,不断健全和完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自觉接受审查监督,工会经费管理和使用比较规范。此外,受地方党委组织部门委托,省总经审会依据有关规定对宜昌、襄樊两市总工会原常务副主席进行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

(五)关于对专项资金的审查审计监督

,省总经审会结合对下审计,继续开展了对中央、省财政、全总、省总下拨的送温暖、劳模三金等专项资金的审计。同时,省总经审办还与

生活部、财务部等部门联合对部分县市区总工会帮扶中心四位一体建设情况进行了检查。检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工会能严格执行全总有关规定,普遍加强对专项资金的审查监督,管理和使用情况较好。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有些单位预算编制较粗,预算执行不够严格,追加预算过多,未按规定要求履行预算追加程序;二是有些单位没有严格按照全总、省总的有关规定管理、使用专项资金和固定资产;三是有些单位财务管理不够严格,部分经费开支项目不符合有关规定,经费开支手续不够完备,少数单位存在记账不及时和较多跨年度报销现象;四是有些单位基建项目开工过于集中,投资较大,导致经费结余大幅减少;五是个别单位对审计意见整改不够重视,存在整改不及时不到位的问题等。对于上述问题,各级工会要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加以整改,省总经审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加大对整改情况的检查监督。

二、工会经审监督工作取得新进展

,我省工会经审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工会经审监督工作会议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开展实务审计,推行特约审计员制度,落实审计整改意见,创新工作机制等方面下功夫、求实效,工会经审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

(一)审计监督力度不断加大。一年来,全省各级工会经审组织坚持以实务审计为重点,不断加强对本级以及直属企事业单位和下一级工会经费、专项资金、基建维修项目、资产管理方面的审查审计监督;受地方党委组织部门的委托,适时开展对离任工会主席的经济责任审计,有力地促进了工会经费收缴、工会资产管理和工会经济活动的规范运作。许多市州工会联合国税、财政、审计部门开展工会经费计拨审计,提高了工会经费的收缴率。荆门市总经审会联合市纪委、市审计局开展了截留、挪用应上解工会经费情况专项检查。

(二)特约审计员队伍建设实现全覆盖。针对经审力量不足的问题,在部分市、县工会试行经审特约审计员制度的基础上,,省总工会在全省推行了聘请特约审计员制度。年初,省总工会制发了《关于在全省工会建立特约审计员制度的通知》,提出了目标任务,下达了考核指标,并把推行特约审计员的工作纳入了全省工会创先争优的考核内容。各市州、大型企业和省直产业工会把推行特约审计员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与工会其他重点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在选聘工作中,坚持从实际出发,采取公开选聘、工会专业干部返聘等方式进行,确保了选聘质量。为加大推进力度,8月份,省总经审会在洪湖召开了全省工会推行特约审计员制度建设现场推进会,总结推广了荆州市等单位的经验和做法,并对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洪湖会议后,各单位积极采取措施,通过召开现场会,强力推进、科学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去年底,全省17个市州、直管市、林区总工会,99个县市区总工会,5个大型企业和3个省直产业工会建立了特约审计员队伍,共聘请特约审计员277人,县以上地方工会实现了全覆盖。全省工会特约审计员制度的建立,不仅壮大了经审专业队伍,扩大了审计范围,提高了审计效率,而且有效地改变了经审人员专业结构和知识结构,提升了经审人员的整体素质。

(三)审计整改工作扎实推进。,全省各级工会和工会经审组织高度重视整改工作,把审计意见是否及时整改落实作为衡量经审工作水平和审计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省总工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会经费审计整改工作意见》,要求各级工会进一步加大工会经费审计整改力度,健全完善审计监督和整改的长效机制,真正把审计整改工作落到实处。各级工会经审组织通过建立查处和帮助并重的工作机制,把解决问题作为经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建立和实施审计意见反馈、审计结果公开、审计工作回访和审计整改通报等制度,有力地推动了审计整改工作的落实。黄石市总经审会在推进对下一级审计整改工作中,通过下达整改意见书,纠正账项错弊100余项(次),帮助基层工会清欠收缴工会经费180余万元,收回不当投资10万余元。十堰市总经审会用近两个月的时间,组织人员对10个县市区总工会-审计意见的落实整改情况,采取信函回访、上门回访等方式,对审计意见落实情况进行了检查,审计提出的42个问题,有36个问题得到整改;提出的41条建议,有37条被采纳。宜昌市总经审会建立内部审计工作通报回访制度,对被审计单位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通报,并形成《检查评估意见书》,去年对被审计单位提出的243条整改意见,全部整改到位,有力地促进了工会经费的收管用工作。

(四)制度创新成效明显。为推动工会经审工作创新发展,全省各级工会经审组织围绕经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创新经审工作的新机制、新途径、新方法,取得了明显成效。许多市州工会经审组织采取上下互动、横向沟通、内外联合、委托中介机构及政府审计等措施整合各方资源,开展经费审查和计拨审计,有效地提高了工会经费的收缴比例和审计工作实效。武汉市总为提高工会审计工作的权威性,依法依规开展工会经审工作,积极推动市人大将《武汉市工会审计条例》列入了今年立法计划。襄阳市总积极探索工会经费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监督机制,通过抓试点、召开现场推进会,目前这一制度已在全市推广。/,!/一些市县工会经审组织适时推行计算机辅助审计,实现了经审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提高了经审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工会经审工作还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是:少数单位和领导对经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还不足,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保障、工作开展等方面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一些工会经审组织审计覆盖面较低、审计质量不高;上级经审组织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和对下指导服务不够等。对此,各级工会组织和经审组织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三、20__年工会经审工作的主要安排

20__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全省工会经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总十一届四次全委会的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抓住全总颁发《中国工会审计条例》的契机,坚持一手抓审计监督,一手抓指导服务,着力在强化审计整改、健全完善特约审计员制度、加强县级工会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等方面抓落实,努力提高我省工会经审工作整体水平,在工会工作全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

围绕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工会经审组织建设。各级工会经审组织要抓住大力推进两个普遍的有利时机,按照三同时原则,以新建企业和非公企业为重点,进一步建立健全基层工会经审组织,努力做到凡是一级财务管理的工会组织,都要建立健全工会经审组织。与此同时,要继续巩固和坚持经审主任按同级副职配备,纳入同级工会领导干部序列;市州和有条件的县市总工会设立经审办,配备专职经审干部的领导格局,进一步完善省、市、县和基层工会四级经审组织网络体系。已建立经审组织的工会,要充分发挥经审组织的作用,不断扩大经审工作的覆盖面,加大审计监督力度,促进工会经费和资产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和规范化。要按照全总《全国工会经审干部培训规划》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对经审干部和特约审计人员的培训,努力提高经审队伍的整体素质。(二)围绕规范财务和资产管理,进一步抓好审查审计监督工作。各级工会经审组织要按照全总关于把工会所有经济活动无一例外地纳入经审监督的范围的要求,坚持将工会的全部经济活动和资产置于经审监督管理之中。要继续加大对下审计力度,对市、州、县(区)和产业工会的审计每年不得少于50%,对基层单位的审计每年不得少于20%,对直属企事业单位要坚持每年必审。要大力推行和努力探索工会经费计拨审计的有效途径,努力提高工会经费收缴率。要从下拨、使用、管理等各个环节加大对各类专项资金的审查监督力度,严肃查处挤占挪用、虚报冒领、损失浪费等行为,确保专项资金的安全与效益。要依据有关规定加强对工会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重点关注领导干部任职期间重大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效益性,重点检大项目决策、资金使用、资产处置等方面的情况,促进领导干部的科学理财和民主理财。要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内控和监督管理制度,坚决防止工程建设领域的违纪违规行为,促进工会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

(三)围绕提高监督实效,进一步抓好审计整改工作。各级工会和工会经审组织要认真贯彻落实《省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审计整改工作的意见》,在扩大审计覆盖面、大力开展审计活动的同时,更新审计理念,调整审计思维,自觉把审计工作的重点放在提高审计质量上,不断提高审计监督水平和实效。要加大检查监督力度,建立健全落实审计整改的各项制度,对审计查出的问题,工会主要领导要责成有关部门制定整改方案,支持经审组织开展跟踪督查,真正做到审计到位,督促到位,整改到位。要根据财务现代化管理水平提高和计算机普及运用的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审计方式方法,善于通过联合审计、延伸审计、审计调查和利用计算机审计软件等方法,提高审计效率,增强审计实效。今年,省总将对部分地方和企业、产业工会的审计意见落实情况进行检查通报,并建立工会经审工作信息网络,以切实加强对全省工会经审工作的监管、指导和服务。

(四)围绕夯实工作基础,进一步加强县级工会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要认真落实全总《关于加强县级工会经审工作的通知》要求,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服务关口前移,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县级工会经审工作的新途径。要大力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全国总工会即将颁布的《中国工会审计条例》,并依据《条例》和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标准,结合实际,制定县级工会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标准和考核办法,促进解决县以下工会经审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大力开展县级工会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达标活动,对领导重视、机构健全、人员到位、工作正常、作用明显的县级工会,省总将在检查考核的基础上,对成绩突出的县级工会经审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7篇:审计整改意见范文

【关键词】审计整改;市场经济;责任制度

审计整改工作是指审计客体在被审计单位依法进行审计工作后,采纳审计部门所做的处理和意见,并针对自身的问题进行纠正和改进的过程。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审计整改工作的重点,即被审计机关、审计人员作出的审计决定,该行为具有法定约束作用;二是被审计单位按照审计报告提供的整改意见,采取的整改措施,该行为没有法定约束作用。

一、建立完善审计整改工作机制的意义

1.审计整改是完善我国审计体系的重要手段

我国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审计整改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审计整改作为依法行政的内在要求,是完善我国审计体系的重要手段。首先,审计监督的对象是关于财政收支活动的主体,而财政收支活动的管理权则是各级政府。行政行为不合理、不合法等现象越来越严重。为了更好的发挥出审计工作的作用,就必须完善审计整改工作体系。加强审计整改的目的,就是更好的体现出审计的监督作用,从而建立健全的审计体系。其次,发现和惩罚各种经济犯罪行为,是审计整改工作的目的之一。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还在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还没有进入成熟阶段,市场经济中的许多问题暴露无疑。为了推进市场经济进一步稳步发展,运用好政府这支“无形手”,更好的发挥出政府作用,促进反腐倡廉建设,就必须完善审计整改工作机制。所以说,完善审计整改工作是建立健全的审计体系的重要手段。

2.审计整改是加强我国审计工作的关键法宝

我国审计工作中经常出现一些滥用权力、、审计工作执行的效果不佳等问题。而这些现象究其原因一是监督和审计人员的不作为。在其位不谋其政,或者利用自己的权利和他人勾结。审计人员工作的不认真和徇私枉法现状是审计工作水平低下的首要因素。二是因为审计工作不及时。即使审计人员已经审计完成,但由于惩罚处置工作的闲置和推迟,也会导致审计工作发挥不出应有的效果。这也是审计工作开展到现在,但还是不能起到威慑的作用的原因。三是固有体制和机制落后。审计整改工作未收到各相关部门的重视,审计整改工作难度较大,并且会威胁到一部分人的利益,这一部分的人比较排斥。因此,我国政府必须进行审计整改工作,提高我国审计工作力度和强度,这也是治理“屡审屡犯” 现状的关键法宝。

二、建立完善审计整改工作机制的具体途径

1.完善审计整改考核机制

传统的审计整改考核机制注重“事后整改”,而现阶段,完善审计整改考核机制就要转变这种落后的观念。将“事后整改”转变为“事中整改”,并将这一目标纳入到审计整改考核体系中。在完善的审计整改考核机制中,宣传审计整改的重要性,鼓励审计人员进行整改,并给予合适的比例权重,从而充分引起审计机关等相关单位的重视。

2.改变审计整改人员的组成

现阶段,我国审计整改人检查员主要是由审计人员组成,也就是所谓的谁进行审计的,谁就负责监督整改。这样一来,审计人员不仅需要进行审计工作,还要进行监督整改工作。审计工作人员的压力及工作程度太大,容易造成疏忽。所以说,必须改变审计整改监督人员的组成。现实条件下,我国审计部门可以组成相应的审计整改检查办公室,形成审计整改检查小组,不仅从事相应的整改监督工作,还制定审计整改报告。

3.健全审计整改体系

健全审计整改体系,首先建立审计整改责任制度。落实审计整改责任,必须建立相应的责任制度。联席会议必须由审计工作管理者及领导带头,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等部门进行联合,通报审计查出的问题,并提供解决审计整改工作的方案,并落实审计整改责任。其次,细化各部门的审计整改职责。财政部门、发展改革部门等在落实审计整改工作上应负具体的责任,以提高审计整改工作的可操作性。明确被审计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以及落实审计整改监督和检查的第一责任人。

三、总结

现阶段,我国审计工作出现了重审计、轻整改的问题。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这种突出问题必须严加制止。审计整改是审计工作开展后必须要执行的工作,如果不进行整改,审计工作就会失去原有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审计整改实是审计工作的保障,是审计“免疫系统”发挥作用的关键。因此,推动审计整改工作的发展,建立完善的审计整改机制,是当前审计部门以及相关部门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1]王文彬,黄履申.关于审计立法若干问题的意见[J].上海会计;2013年06期.

[2]黄华麟;关于审计工作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上海会计;2008年07期.

[3]孙绍良;初探我国社会主义审计的内容、范围和作用[J];税务与经济;2013年02期.

第8篇:审计整改意见范文

12月11日下午?熏省人大召开了立法规划编制工作会议?熏将《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建议稿)》公开讨论。

首次采用论证会听取意见。据悉?熏为使立法规划更符合广东的实际情况?熏立法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了3个调研组?熏分赴各地调研。立法规划还首次采用论证会形式?熏有关起草部门提供法规项目的有关资料并现场说明?熏论证组当场就有关问题进行沟通和协商?熏防止和克服部门利益倾向?熏防止拍脑袋、凭感觉或者经验立项、凭长官意志立项?熏减少决策的盲目性。

首次邀请市民代表参与。此次立法规划编制的一个亮点?熏就是创新公众参与立法的方式?熏首次邀请了两位公众代表与会参与讨论。代表黄佳告诉记者?熏参与了人大立法规划会议?熏他现在明白了?熏人大在立法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难处?熏哪些该立、哪些该“砍”?熏需要花费很多功夫调研论证?熏这里面大有学问。

浙江:舟山市人大成立疑难事项专家会审组

近日,浙江省舟山市人大常委会成立了办理涉法涉诉重点疑难复杂事项专家会审组,旨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着力推动涉法涉诉重点疑难复杂问题的妥善解决,依法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会审组成员主要来自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人民检察院等有关部门。会审组的工作内容是:听取有关涉法涉诉重点疑难复杂事项的情况;对有关涉法涉诉重点疑难复杂事项进行研究分析;对有关涉法涉诉重点疑难问题和长期重复的涉法涉诉问题进行会审剖析,提出依法妥善处理的咨询建议;为常委会办公室受理、办理涉法涉诉重点疑难复杂事项提供法律咨询。

第9篇:审计整改意见范文

一、计划管理创新

审计项目计划是指审计机关根据法律、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按照上级审计机关和本级人民政府的要求,为完成审计目标,对一定时期的审计任务和具体审计项目作出的统一安排。审计项目计划管理,是指审计机关编制、协调和调整审计项目计划。检查、考核审计项目计划执行情况。省厅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制。省厅派出发展统计审计处是审计项目计划的管理部门,负责全省统一组织的审计项目计划和省本级审计项目计划制定、下达、调整,以及执行情况的督办落实、检查、考核和统计;负责指导、监督全省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为了强化审计计划管理,省厅制定了《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办法》、《审计项目计划进度控制及考核办法》和《审计项目工作量管理办法》,对计划立项原则、方法、组织、编制、流程及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有力地推进了审计计划管理的改进和创新。

1.明晰审计计划管理的总体思路

紧紧围绕促进党和国家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围绕全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富民强省”战略目标,围绕各级党委、政府工作中心,围绕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政府审计重心,加强社会需求和项目的可行性论证,深入审计项目立项调研,有效整合利用审计资源,科学合理地制定审计项目规划和计划。搞好年度审计项目计划与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之间的衔接,探索编制重大项目滚动计划。建立和完善计划执行情况和审计项目工作量考核制度。

2.拓宽和研究审计计划立项的来源信息

除了接受来自上级和本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立项信息外,在当前环境下,还应关注:一是网络、媒体的信息;二是法律、政策,它们会传递出改革的方向和政策走向等信息,法规、政策不仅是审计处理、评价的依据。同样也是立项的依据。三是电子数据信息,随着联网审计平台和数据式审计的不断展开,数据会告诉你怎么立项。四是社会层面的信息,包括专家层面、普通老百姓层面,他们反馈的信息代表了社会对审计的需求。同时,加强对各方信息汇聚、分析、研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借助信息分析系统或软件,建立项目信息库、数据疑点库、备选项目库等。近年来,省厅在项目选择上,始终遵循着审计立项的针对性、重要性、连贯性、可行性与有效性的原则,围绕审计目标和工作重点安排审计项目。如陕西民生工程,主要包括文化教育、就业和再就业、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公益性文体设施、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等。

3.注重审计项目的可行性论证

计划管理部门提出项目建议并经厅领导班子初步确定审计项目以后,集中一定的时间进行调查走访,参考审计信息资源库进行审计项目的可行性论证,重点就审计时机是否成熟,有关法律法规是否适用,被审计单位是否具备审计条件,审计人员素质能力、审计技术方法、审计信息、审计经费等审计资源是否满足审计需要目标,以及存在哪些审计风险等进行详尽的论证,并将审计项目概况、论证过程及论证结果编制成规范格式的审计项目说明书。厅领导班子根据审计项目说明书,对初步确定的审计项目进行评估,研究决定年度自定市计项目计划草案。

4.完善审计项目计划的编制要素

以增强审计项目计划编制的科学性为目标,本着详细、准确的原则对现有审计项目计划编制要素进一步加以完善。所有审计项目均要明确项目名称、性质、规模、隶属关系、财政和财务收支状况、所属单位、地域、立项背景(立项原因)、市计目标、内容、重点、范围、审计的性质、审计的组织方式,还要明确是否结合经济责任审计、是否开展绩效审计、是否实行审计公告以及审计拟用工作量、审计完成时限等内容。对于行业审计项目,还要明确该行业的总体规模(数量)、分布地域、所管理使用的专项种类和资金规模、该行业的性质、特点,各级审计对象具体情况等。

5.加强审计项目工作量和审计成本控制

探索完善更加科学的审计项目工作量测算、复核、审批办法,加强对工作量的审核和审计成本控制。审计项目计划确定之后,各业务审计项目的性质、审计目标要求、被市计单位具体情况、审计组成员素质及分工情况,参考以前年度实施同类项目的实际工作量等按照厅机关审计项目工作量管理办法的规定,合理测算审计实施阶段工作量,经派出发展统计审计处汇总审核后报厅长办公会或厅党组会审批,印发各业务处。审计组实施审计时,其项目工作量原则上应控制在项目工作量以内。对实施过程中因特殊情况需调整工作量的,写明原因,经派发发展统计审计处审核后,报主管副厅长或厅长审批。

6.加强项目计划进度控制与管理

按照“ABC”管理方法和审计重要性的原则,省厅对市计项目进行了科学合理分类,主要分为大、中、小型,其中又各自分为A、B、C类。根据审计项目类型,确定审计频率和工作时限(主要是指审计组在审计现场结束后完成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审核工作,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研究、核实被审计单位意见,修改审计报告,提交审理稽核等作业程序的进度安排)。同时,要求审计业务处建立项目进度台账,完善相关指标,及时登记审计项目进度情况。计划管理部门在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时,明确各审计项目现场实施时限,并对业务实施的审计项目进度进行日常登记、双月通报和半年、年度考评。

二、审计现场管理创新

审计现场管理是对现场的审计人员、审计行为、审计过程及其审审结果进行组织、控制、协调、沟通、资源配置和督查的一种审计管理活动。是审计业务管理的核心一为此,省厅对审计现场管理非常重视,从审计流程和具体的工作运行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制度。为强化审计现场管理,实现审计现场管理的精细化和规范化提供了法规支持。

1.审计现场组织管理

组织管理就是通过建立组织结构,规定职务或职位。明确责权关系,以使组织中的成员互相协作配合、共同劳动,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审计现场组织与协调管理的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审计组长的核心作用,切实做好组织领导和现场协调及其合理分工,督促落实,指导其他审计组成员审计检查、收集证据、沟通协调等工作。根据省厅《审计组现场协调和例会制度》,审计现场协调和例会每周至少召开一次,并作书面会议记录,按照《AO/OA交互和数据包报送办法》要求,及时向审计管理系统上传。审计组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了现场协调:(1)沟通审计情况。审计组成员应及时汇报本周审计

进展情况和审计发现的问题,审计组长应全面了解和掌握审计组各成员审计情况和工作进展。(2)完善审计方案。审计组成员对审计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要进行充分讨论,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完善审计实施方案。(3)安排审计任务。在分析审计情况和完善审计实施方案基础上,研究安排下周审计任务。(4)协调审计工作。根据市计工作需要,与被审计单位、其他相关部门和单位、厅内相关处室协议审计工作。

2.审计现场信息管理

根据省厅《计算机审计工作试行办法》、《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实施审计监督暂行办法》和《AO/OA交互和数据包报送办法》等规定,审计组在现场信息与技术管理中,主要加强了以下工作:一是加强对获取开发审计信:鼠的能力与?效率的管理,注重获取与开发审计信息的途径与渠道管理,按照专业标准、现代化手段快速准备获取审计信息;二是加强储存与处理审计信息管理,把审计信息的储存与处理技术、方法作为重点内容进行管理:三是加强反馈审计信息管理,突出审计信息反馈的能力与效率,使得审计信息能够有效地为审计现场管理服务:四是加强审计信息载体的管理,要求对审计现场全过程的各种工作进行记载,对审计信息依赖的载体等文件资料按照档案管理的要求实行分类保管。五是通过利用科学有效的技术方法快捷地完成审计工作。不断引入、拓展和推广使用现代市计方法与技术等。在审计管理中,充分发挥OA和AO系统在审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3.审计现场技术管理

为加强审计现场考核管理,省厅专门制定了《审计组现场总结会及审计组成员成果登记办法》,要求加强审计现场的总结与考核。(1)方案执行。审计实施过程是否依据审计项目实施方案进行,组织方式及人员分工的合理性、有效性,实施方案的调整及执行情况等。(2)审计质量。审计过程各个环节质量是否达到规范要求。审计发现问题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补救措施的制定、实施情况等。(3)市计成果。审计查出的主要问题,包括信息利用点、案件线索、综合报告资料等,需要进一步分析、整理及反映的思路和要点及其绩效审计开展情况。(4)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审计和其他审计软件的运用情况以及数据包报送情况。(5)总结改进。分析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不足,总结成功的经验,查找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整改完善措施情况。同时,审计组成员个人要填报现场审计成果登记表和市计组执行廉政纪律情况登记表,在现场总结时对审计发现问题、撰写信息情况及执行廉政纪律情况进行登记,并由审计组长复核,业务处长审定,记录在案,存档备查。

4.审计现场考核管理

根据省厅《审计项目进度控制及考核办法》等相关制度规定要求,在现场审计中,审计组长为全面掌控审计现场进度,必须根据审计目标、审计规模和工作量,科学合理统筹安排各个审计事项的具体进度表。并对可能追加的程序留出必要的时间,以使得现场审计在整体上服从项目的总体安排。审计组长在分派任务时。对各个具体审计项目的难易程度、复杂程度做到心中有数,以此来决定所需要的人力和时间。有些具体审计事项存在相互联系,在进度安排上也尽可能做到同步,平行推进,以便相互印证。按照省厅《劳动纪律管理》、《审计纪律八项规定》与《补充规定》、《审计组廉政责任规定》及其相关制度,我们在市计现场作作业中,注重定期开展现场教育,并在开展纪律的同时加强对前一阶段的纪律执行情况进行逐一检查,在每个审计组设有廉政监督员。并建立了纪检监察部门的巡查制度,实时跟踪检查违反廉政规定和工作纪律的行为。

三、审理稽核创新

省厅依据分权制衡、流程重组等理论,设立了审理稽核部门,由专职专人、专门机构负责审理稽核工作。在经过实践和总结的基础上,制定了《审理工作暂行办法》、《稽核及后评估制度》,对审理、稽核及后评估的范围、内容、组织实施、操作规程及要求做了明确规定,完善了审理稽核机制。下面对对审理与稽核工作的重点内容进行闸述。

(一)审理工作的重点

1.审计实施方案的审理。一是审计实施方案的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是否在未进行审前调查或审前调查不深人的情况下编制;审计的重点内容编制是否突出:审计人员的组织分工是否恰当;审计实施过程中,遇有需要调整市计实施方案的有关事项时,是否进行了调整。二是审计实施方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审计实施方案是否符合审计工作方案的要求,是否在审计目标、内容与重点、重要审计事项的审计步骤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细化;审计实施方案是否结合审前调查情况,做到目标具体,重点突出,分工明确,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2.审计实施过程的审理。重点审查审计实施方案中确定的内容和重点是否按照规定的分工、方法和步骤得到有效落实;审计事项的查证过程和结果是否真实、完整地记录;记载的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财务收支行为以及对审计结论有重要影响的审计事项,是否按要求完整地编制了审计工作底稿;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的违法违规问题是否全部写入市计组的审计报告,有无隐瞒、遗漏问题。

3.审计查出违规违纪问题事实的审理。一是关注反映的主要问题事实是否清楚,或_者只反映浅层次的内容,忽视了深层次的内容。审计取证是否充分。二是引用定性、处理依据的法规是否恰当,有无引用,大效、废止的法规,问题的定性是否准确,是否涵盖了问题的全部内容。三是同类项目审计报告中对同类问题的定性及处理的一致性。四是关注被审计单位的答复意见。被审计单位答复意见若存在异议,审计组是否对此作出必要的说明和论证,是否存在应采纳而未采纳的问题。

4,审计过程各类重要信息采用情况的审计。主要关注业务部门是否存在将审计问题消化在审计过程中,对审计发现的重要问题不予反映,影响审计质量。因此,在审阅档案资料时。细心关注审计证据、记录、工作底稿是否将一些重要问题未在审计报告中反映,一些重要审计内容是否有审计记录,一些重要的审计技术方法是否运用。

5.审计评价及审计建议的审计。审计机关出具的审计报告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对审计报告中审计事项的评价力求严谨、有依据。防止将被审计单位的工作总结,与审计内容关系不大的事项在审计报告中反映。审计报告提出的审计建议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同时,特别火注在审计过程中查出的问题不在审计报告问题中反映,或只在审计建议中反映的行为。

(二)稽核工作的重点

审计项目稽核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对审计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和延伸,它涵盖的内容与范围更加宽泛,不仅对审计质量本身进行稽核检查,而且还要对市计执法行为(包括工作纪律与廉政制度执行)及其相关审计活动进行“再监督”,并且对其进行后评估,出具评估报告,提出整改意见,是强化审计,提升审计工作水平的重要环节。

1.稽核项目的选择。主要考虑: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

出现了重大失误的项目:项目规模庞大、内容复杂或带有探索性的审计项目;将来可能成为审计方向或主要审计业务的项目;社会关注、风险较高的审计项目;审计结果公开后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审计项目等。还要考虑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决定有异论,未按要求落实审计决定的项目:在审理复核及审计业务会议时认为审计质量存在问题较多的审计项目:被举报的有违反廉政规定和审计工作纪律的审计项目。除了考虑上述因素外,还要采取随机抽样办法进行稽核项目的选择,选择比例为完成审计项目的5%左右,强化对审计监督的“再监督”。

2.审计业务制度执行情况。通过对审计机关各项业务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评价审计质量各管理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制度方面存在的漏洞,从而提升审计稽核质量及管理水平。如审计工作量的核定是否符合实际;审计计划的制定是否围绕政府工作中心和审计重点;审计目标是否到达了审计项目总体质量控制标准;审计进度与影响审计质量的关键环节是否得到了有效控制;审计项目现场总结制度是否得到有效实施;审计公告制度执行的程序是否合规,公告的内容是否符合实际;廉政纪律制度是否执行,是否存在不廉洁的行为以及群众举报线索。

3.审计项目的组织管理。一个审计项目的组织实施,需要审计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很好的完成。特别是大型和行业审计项目的组织实施尤为重要,关系到审计项目质量和审计成功的关键。通过对审计项目组织管理的检查,评价审计项目质量管理组织体系设置是否科学、高效,审计质量管理人员是否在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上尽职尽责,是否充分发挥了质量管理的作用。审计质量管理的方法是否得到合理的使用,实际效果是否到达预期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