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智慧社区建设的重要性范文

智慧社区建设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智慧社区建设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智慧社区建设的重要性

第1篇:智慧社区建设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分布式认知;主要特征;虚拟学习社区;社区建设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01-0192-02

1分布式认知理论主要思想

在网络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流相对较少,缺乏沟通的现象也日趋严重。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将指导学生学习和培养学生能力融为一体,便在所教授的学习者当中选择一名助教来辅助自己的教学。助教在整个网络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所呈现的表率作用和优秀的网络交际能力对网络学习的影响也举足轻重。

(1)分布式认知理论概念。分布式认知是认知科学的一个新分支,它借鉴了认知科学、人类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的方法,认为要在由个体与其他个体、人工制品所组成的功能系统的层次来解释认知现象。它是由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赫钦斯(EdwinHutchins)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提出来的。在对当时传统的认知观点(认为认知是个体级别上的信息加工过程)批判的基础上,Hutchins认为认知的本性是分布式的,认知现象不仅包括个人头脑中所发生的认知活动,还涉及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技术工具之间通过交互实现某一活动的过程。分布式认知强调那些在个体的分析单元中不可能看到的认知现象,尤其重要的是,它强调个体、技术工具相互之间为了执行某个活动而发生的交互。

(2)分布式认知理论的特征。分布式认知理论认为认知分布于系统中的各要素,这些要素包括人与设备、技术或媒介等人工制品,它主要包含以下4个特征:①分布式认知要求分布在系统中的诸要素之间共享认知活动。系统中要素可以包括学习者、其它任何物质的或数字的制品,这增加了分布式认知的可能性;②分布式认知系统要获得成功,取决于系统中各要素之间要以有意义的途径分享信息。信息的共享是有效交互的一个重要前提,共享途径和共享知识内容促使个体可以采取多种交流方式,并且能够使各种交流之间得到协调,为成功奠定基础;③为了使个人能分享分布式系统的成果,必须以外在于个体的形式对观点加以表征,即分布式认知强调利用不同的镌刻系统来记录并在系统中观点;④制品被个体所利用时,它能够支撑个体的能力,提升个体的能力。也就是说,运用制品能够在个体中产生认知存留,促进个体的认知发展。

2虚拟学习社区中分布式认知

(1)注重社区中的交互作用。交互问题一直是虚拟学习社区中的核心问题。正如分布式认知理论所示,在虚拟学习社区中,通过分析虚拟的学习环境、网络媒介、交互活动来解释个体的认知现象。这些交互活动包括个体的行为、个体与社区设备之间的交互行为、个体与其他成员之间的交互活动,或者小组活动的成员之间以及他们团体与工具之间的交互活动。并且,我们当前的虚拟学习社区更多的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学习者突破时空限制的网络学习。其建设也贯彻分布式认知思想,非常注重社区论坛、在线交流工具、站内邮件以及在线调查等社区交互工具的建设,并逐渐加强交互过程中个体情感因素的研究,促进有意义交互的进行。

(2)社区强调知识的共享。赫钦斯认为交流是分布式认知的必备条件,个体知识只有通过向他人表征,把知识可视化并与团体分享,才能成为团体可用的知识。虚拟学习社区中的学习活动要获得成功,取决于社区中各要素之间要以有意义的途径分享信息,充分发挥社区总体智慧不属于任何一个单一的个人或制品,且大于部分之和的认知活动共享优势。同时,虚拟学习社区为个体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在这个学习环境中,个体借助于社区提供的各种先进的软件和工具对共同感兴趣的内容和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自由交流、互动、协作,共同分享彼此观点、思想、资源、知识以及学习经验等。

(3)高度重视社区中人工制品的作用。分布式认知高度重视人工制品的作用,它认为人工制品在一个协作的共同体中有与参与者同等重要的地位,是表征和表征状态之转换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在虚拟学习社区中,利用人工智能的知识和技术对学习任务进行了转换,使学习活动更顺利地开展。随着Web2.0理念的快速兴起与网络学习的强劲发展,便捷有效的网络学习工具的开发也是当前虚拟学习社区建设的重要方面,可见提高虚拟学习社区中人工制品的地位还方兴未艾。

(4)社区中的认知存在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分布式认知强调认知现象在个体参与者、人工制品、文化、社会以及时间上的分布。在虚拟学习社区中,根据学习活动中的学与教存在时空的异步性和学习者不同的学习特点,就更加强调个体认知活动上的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在社区的建设上也越来越重视到这点的重要性,采取当前的先进教育理念与网络信息技术,加强对社区认知的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的认识和发掘,积极促进个体的认知发展,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3分布式认知对虚拟学习社区建设的启示

(1)明确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区分及促进其相互转化。分布式认知关注系统参与者个人的知识建构以及不同参与者间超越人工制品进行的传播方式。在虚拟学习社区中,即更加注重参与者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发展与转化,这也为虚拟学习社区的建设提供了另外一个着眼点。传统的教学是知识的单向流动,传授的以显性知识为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很少。而虚拟学习社区正意识到这个重要环节,最大化地发挥互动的优势,使学习者和指导者之间,特别是学习者之间存在多向互动,从而为隐性知识和现行知识的相互转化提供了前提条件,有利于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者知识的掌握和效率的提高。

(2)注重知识实践区和知识创新区的建设。对具体的任务情景和情景脉络的关注,是分布式认知的又一主要特点。虚拟学习社区也旨在为网络学习创造一个具体的任务情景以及学习任务进行的情景脉络。在由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向新型的“主导—主体”教学转变的观念影响下,教育活动的设计越来越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传统的虚拟学习社区在更大程度上是扮演了“学习内容展示”的角色,而对社区中学习活动的设计关注较少,同样,对所学知识的实践与创新设计也很少涉猎。所以,在未来虚拟学习社区的建设中,要将知识实践区和知识创新区的建设作为另外一个研究重点。

(3)加强知识管理对个体与集体知识建构的促进作用。分布式认知强调对系统内的知识进行有效管理,并使其对知识建构、个体智慧与集体智慧发展提供支持。虚拟学习社区中同样注重对海量知识的有效管理与促进个体与群体的知识建构。当前,由传统的“知识呈现”向“促进学习者知识建构”转变的新学习工具观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现有的虚拟学习社区还主要定位在“呈现教学内容”和“提供交流平台”上。所以,在未来的虚拟学习社区建设中,要对社区中的知识进行有效管理和发挥社区系统中所有认知个体的集体智慧,促进学习者的知识建构以顺应新的网络学习观。

(4)加强新型学习共同体的建设。分布式认知强调认知的分布性、人工制品的地位以及系统内的个体交互与知识共享,由此可见,构建一个优秀的集教师、学习者和系统工具于一体的学习共同体是十分必要的。传统意义上的虚拟学习社区忽视了对社区中各种工具认知的认识,只注重了对社区中的人和资源进行分析建设,造成虚拟学习社区中普遍存在“情感缺失”的误区。这也是当前虚拟学习社区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难题。所以,在虚拟学习社区建设的道路上,构建一个完善合理的新型学习共同体是首当其冲的。

4结语

对于学习和认知的规律,各界学者一直在进行着不懈的探索。分布式认知理论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认知心理学的危机,也为当前复杂的网络协同学习环境的创设指明了一条可行的道路。透过分布式认知的视角,对虚拟学习社区进行再分析构建,促进虚拟学习社区的完善发展,以顺应信息技术教育时代的大潮。

参考文献:

[1]张丽莉,李兴保.分布式认知视角中的媒介新观[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6(1).

[2]翁凡雅,何雪利.分布式认知及其对学习环境设计的影响[J].现代教育技术,2007(10).

[3]王蕊.分布式认知视角中的Web2.0[J].中国电化教育,2006(9).

[4]李鸣华.分布式虚拟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4).

第2篇:智慧社区建设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新农村社区;绿地;生态

1. 景观生态学理论概述

1.1 景观生态学。随着学科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景观生态学成为一门建立在生物学和地理学基础上的综合学科,研究不同尺度人地系统的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联系、动态发展过程及系统稳定的对策的。与传统生态学研究相比,景观生态学更加强调空间异质性、等级结构和尺度在研究生态学格局和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学系统的影响,尤其突出空间结构和生态过程在多个尺度上的相互作用关系。

1.2 景观生态学理论。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

(1)斑块的基本原理。按照起源可将斑块(patch)分为四类:干扰斑块、残余斑块、环境资源斑块和引入斑块。斑块的基本原理包括:斑块尺度原理、斑块数目原理、斑块形状原理、斑块的位置原理等。

(2)廊道的基本原理。简单地说,廊道(corridor)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廊道可以是隔离的条状地带,几乎所有的景观都为廊道所分割,同时又被廊道所联结,这种双重而相反的特性证明了廊道在景观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廊道在运输、保护资源和美学等方面的应用,几乎能以各种方式渗透到每一个景观中。

2. 景观生态设计和新农村社区建设的背景

2.1 景观生态设计的整体性原则。景观设计的真正内涵是指通过对环境设计使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和谐共存。它对于满足人的需要包括心理和生理两方面。它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环境艺术,涉及环境工程、生物、社会、艺术等众多学科。既是诸学科的应用,也是综合性的创造;既要考虑到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效果,同时也要符合人们的行为习惯。景观设计所要达到的目的是营造适合人类生存的和谐自然空间。

2.2 景观规划设计的趋势。

2.2.1 以人为本。人是景观规划设计的出发点,同时也是归宿。西蒙茨自称是尝试着把所看到的精彩景观规划设计作品提炼成为基本的规划与理论的第一任,它用富有诗意的文笔描绘了人们置身其中的体验。结论得出景观规划设计的主题服务对象时人。在景观规划设计中,我们喜爱保持自然地现象,并且是受到我们人类的本能驱使。合理规划,理解人类的这些本能,既能区别人鱼动物的本职,也能得知人类渴求美的心理。人们在以来自然地同时,还可以认识自然地规律,并且顺利的改造自然。

2.2.2 文化立本。社会环境因素,人文因素是景观规划设计中的灵魂。景观规划设计所处的社会环境,决定了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等。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在不同时期,对于景观规划设计业呈现出极大地异质性。

2.3 新农村社区中的村落景观要素。村落景观要素大致可以分成三种构成要素:建筑环境景观要素;农耕文化生存景观要素;非物质文化要素。三要素相辅相成,丰富地演绎着乡村旅游景观的广阔内涵。

2.3.1 建筑环境景观要素。

(1)乡村范围及周边自然环境上,基本上保持着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体现出人们常说的“大尺度的生态环境”。

(2)住宅周边环境。村落民居四旁通常都进行了绿化,一般有古树、小溪等,同时与树木、菜地混为一体,也是我国山水画的传统主题,居住环境十分优美宜人。

(3)住宅和室内环境。传统村落保留着传统的建筑风格,而建筑风格也因地而异。不同民族之间,在山区和平原之间都有极其明显的差异。这些传统的建筑,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反映出不同的地域文化和历史。这些具有民族和地方风格的建筑,本身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成为重要的乡村旅游景观。

2.3.2 农耕文化生存景观要素。农耕文化生存景观实际上更多还是以人类生存环境为中心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是农耕文明的发源地,农耕文化在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这片黄土地上,景观各异的生存痕迹记录着人类前行的脚步,彰显着人类无穷的智慧。自然、历史、人文诸方面因素推动着社会前进的车轮,景观的发展自始至终都贯穿了人类对生存的需求,从而形成了农耕文明不同发展阶段人类在谋求生存过程中的多种多样的农耕文化景观。

2.4 新农村社区景观规划的误区。

2.4.1 脱离个性特征。盲目跟风和照搬经验在我国新农村社区建设前期,本可以吸取一些他乡别国的经验和教训。但是一些地方出现了直接搬用套用他国经验,或者盲目跟风部分发达地区农村建设策略的现象。

2.4.2 城乡等同化。一些人认为,新农村社区建设,就是要让农村人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住上和城里人一样的房子。于是样样学城市建设,大搞拆村建居、大搞农村规划、大搞基础建设及硬化工程的现象到处可见。我国的农村村落由于长期处于无规划指导的状态,原有村容多数不大整洁。要建设新农村社区,提高农民的居住环境水准,的确需要专业规划和指导。然而在诸多村镇,简单地把农村规划理解为就是从平地上重新建立一个全新的居住区,导致农村居住区景观与城市住宅区景观毫无区别,丢失了农村特有的景观空间格局。我们搞新农村社区建设,追求的是城乡等值化,而非等同化。

2.4.3 经济建设破换景观环境资源。建设新农村社区就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建设新农村社区,就是要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的生活

水平。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关键是增加农民的收入,这一点是无可非议的。一些地方政府为发展农村经济,大力引进省外、国外资金,在农村兴办企业建设。这一举措的确有利于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和增加农民的收入。

3. 新农村社区景观设计的原则

设计方案的主旨在于能够对于当地进而进行全面的组织和设计,从而达到以下四个基本目标:

(1)人性化:景观设计方案的特点在于运用景观设计的基本元素,在充分把握场所精神、历史文脉、人体尺度的基础之上,注重景观形态对人的心理感觉的影响,从整体规划的高度进行设计,将方案的各个部分融合在一起。

(2)高品质:景观设计的标准要求层次高,突出景观的生态效益,以利于形成环境优雅、美观和谐的个性化生活社区。

(3)简约性:简单、易行是贯穿设计的主线。有意识地对景观设计的要素进行简化处理,包括形势与空间的简化,在满足社区功能要求的基础之上形成能够满足和促进居民利用场地进行活动的设计,借以加强让你和自然环境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4)乡土化:无论是硬景的石材还是软景的植物都尽量使用当地物材。我们在景观设计中都要尽可能地采用乡土耐用材料。通过对这些材料的合理运用,使整个社区景观设计更增添乡土气息。

4. 小结

村落景观要素是人与自然长期相互作用的作品,体现了乡村的生存智慧,展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记录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村落文化一直以它特有的朴实、宁静、和谐的意境存储在人们的记忆深处,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如何处理好建设与村落文化景观保护是一个重要课题,有着自身特点的村落文化景观的农村对发展新农村旅游有着重要优势,有利于把新农村建设向深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婧. 风景名胜区村落景观的特色与整合[D]: 南京林业大学,2007.

[2] 梁P. 徽州村落的形态构成和景观意象[J]. 华中建筑,2004,(1).

[3] 王丽云. 对新农村景观建设实践误区的思考[J]. 生态经济,2011,(7).

[4] 李敏. 新农村建设中的村落文化景观保护和延续――桂林近郊新农村景观设计[J]. 中华民居,2011,(12).

[5] 闾海. 新村规划中的特色塑造研究――以睢宁县两个村庄规划为例[J]. 现代城市研究,2011,(4).

第3篇:智慧社区建设的重要性范文

(一)研究背景

所谓转型,首先是指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化的转变,与此同时,社会制度上来看,转型还包括整个世界向市场经济和民主制度的转变,我们国家也正处在这两个转型过程中。一方面,我们的市场经济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成果;另一方面,以民主法治人权为核心的体制建设在我国也已经开始了;同时,人们的意识也在发生着变化,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同时关注自己的权利实现程度。

处于经济市场化的转型时期,社区建设也有着自己的特点。究竟社区建设发展到了一个怎样的程度,其中社区法制建设又受到了多大程度的重视,今后又将是怎样的发展方向,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模式的不同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去探究。

截至目前,对社区法制建设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不论是从现今与历史的对比,还是从它的成因、现状做出的分析,以及对未来的展望,这些都为这次的调查及写作打下了基础。

通过调查走访,初步了解了社区法制建设的现状,并从多方面分析了原因,希望从综合的角度来解决问题。

(二)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了无结构访谈法,以个别访谈与集体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无结构访谈法是研究者按照一个概略性、指导性的访谈提纲所进行的访谈。无结构访谈有利于发挥访问者和被访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收集到原设计方案中没有预计到的许多新情况、新信息。但这种方法对调查研究者要求较高,访谈得的资料也难以进行定量分析1。

(三)研究意义

1.居民生活需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关注自己的生活品质以及权利的维护。人们目前主要生活在社区中,社区的发展与居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社区依法制轨道发展能够保障居民的权益得到更好的实现,同时提升生活质量。不论是普法宣传还是实质的法律指导,社区中的居民需要这类的法律服务。对于居民来说,通过法律途径维权手续还是有些繁杂,对专业知识要求相对较高,很多时候居民遇到问题不敢诉诸于法律,这时社区的法制建设的紧迫性就显得更为突出。

2.社区发展需要

社区要得到长远的发展,法制是必经道路。无论是社区治理、社区党建、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环境等等都要做到依法管理,摆脱过去人治大于法治的局面。而由于社区的法制建设所发展的时间相对较短,所以各项制度则稍显滞后或不完善。国家对于社区建设的投入正在逐步增加,借此机会,社区的法制建设更应受到重视并应大力发展。

3.社会法制建设需要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但是目前国家立法稍显滞后,且操作性较差。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飞速,相应的体制变革则稍显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社区作为基层自治组织,是法治发展的基础,但目前社区自治还没有完全形成,因此要做到依法治理社区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二、社区法制建设现状

现代社区法制建设自1954年正式拉开了帷幕。1954年,《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出台,我国社区法制建设走上了有法可依的道路;《物业管理条例》的颁布使新型社区的物业管理走上了法制轨道;1987年,退休金社会统筹制度使退休职工的生活有了保障,他们的档案关系随之转到社区,享受社区服务;1993年,城市居民低保政策实行,居委会、街道作为基层组织被赋予了审核低保对象的权利,社区中的低保居民能够领到相应的补助,保障日常生活,不用再像过去一样没有稳定的生活来源,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还有一些国家部委的通知、规定等,涉及了社区党建、社区经济发展、社区文化卫生、社区卫生等方方面面,也惠及了各个层次的人群,使社区无论从硬件设施到服务水平都有了全面的提升,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居住空间,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样得到极大丰富,法律意识、主人翁意识都在逐步提高。

三、社区法制建设个案调查状况

具体来说,在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同样出现了以下问题。

(一)居民主人翁意识较低,活动参与度不高,社区凝聚力低

现在的社区给了居民更多的独立空间,而居民之间的交流也同时被一道道门阻隔了,很可能住了多年的邻居都不知道对方的名字,更不要提更深层次的交流。社区活动主要针对的对象就是退休老年人或是一些低保户,多数上班族可能就是一回家就把门关起来,休息日也是自己休息调整,很少关注社区活动。居民的主人翁地位没有得到发挥,真正涉及到社区决策的时候,往往居民是没有发言权的,居民对自己居住的社区没有认同感,不能真正的融入到社区建设中,所以很难达到群策群力。

(二)居委会与居民的距离越来越大

居委会作为居民自己管理社区的自治组织,本应是与居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但是目前居委会似乎是处于一级政府的位置,高高在上领导着居民,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也并不是以居民代表的身份出现,而是和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没有太大区别,都是听从上级指挥,做好传达工作,在和居民沟通方面则稍显不足。

现在,工作人员相比于过去的热心退休职工更加年轻化,有活力,但是缺少热情,坐在办公室里的时间大大增加,用在写材料应付上级的功夫多了许多,与居民的沟通却大大减少,他们对居民的状况的了解大多来自于电脑里档案的记载,一些新的情况可能就不是很清楚了。尤其是目前人口流动大,居委会掌握的情况则更显滞后。对于居民的需求了解不足,很难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也就导致很多居民认为居委会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这种脱离状态使居委会同样处于不利境地,他们的工作得不到承认和理解,夹在政府和居民中间,很难两全。现在的政绩需要看社会效应,而真正符合居民意愿的活动很多时候是得不到批准的,这也就使他们的积极性越来越低,而且形成了一种对内一套对外一套的作风。居民不信任社区组织,除非迫不得已,不会求得社区的帮助。同时居民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居委会和街道大多是以解释工作为主,真正的解决问题非常困难。

(三)社区法制宣传教育不到位,居民法律知识缺乏

社区对党和国家的政策宣传一般较为到位,上级交代的硬指标一般能按时完成,但是对于法律宣传还是较为疏忽,形式较为单一且多流于表面,成效不大,往往是发一本很小的册子,有时还不能做到人手一册,具体的指导则相对较少,致使居民法律知识较为贫乏。居民的心中法律仍是高不可攀、政治性太强。社区没有专门的法律援助队伍,懂得专业知识的人员更是稀少,不能为居民提供有效的帮助,使诉讼的道路费时费力。虽然居民的维权意识有所增加,但是真正能从法律渠道得到实惠的少之又少。

(四)社区依法治理的基础不牢固致使管理水平较低

首先,资金不足、物质保障薄弱是制约社区法制建设的一大因素。政策的落实、活动的开展都需要资金做保障,但资金不足是社区建设中的普遍问题。社区在整个管理体系中处于基层位置,资金申请较为困难,可以申到资金的项目范围较窄,而且这些活动更多的是要符合上级领导的意愿,要能出政绩,否则很难被批准,这导致很多工作只能是纸上谈兵,居民的权益需求得不到很好的保障。

其次,相关制度不够完善,社区依法治理的内容、形式、途径没有界定和明确。居委会与街道办事处的关系较为不合理。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法律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肯定和尊重,目前居委会处于街道的直属下级地位,没有自,不论人事任免还是经费划拨,甚至是日常工作,政府街道都处在领导的位置上。居委会成了执行机构,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居民自治组织的功能。政府并没有起到应有的监督职能,反而是应付上访居民,不能解决问题。社区法治就只停留在表面,没有具体规划措施来落实。

再次,人事制度不健全。人员配备不足,一人兼多项,很多事情不能做到位,甚至一些分内工作没人做,要靠热心居民来解决。同时,任免制度不透明,把关不严,工作人员素质有限,其中大多是本社区退休居民,虽然也充实了一部分年轻力量,但是很少经过专业培训,对相关法律政策了解较少,对自己的职责没有明确认识,对社区工作没有足够重视,依然是人治大于法治,工作行为不能达到标准,敷衍了事。工资标准较低,激励机制不完善,文字材料比实干还要有说服力,致使一些工作人员把精力放在了制作材料上,与居民沟通少,长久以来,形成恶性循环。

(五)国家立法滞后,现有法律法规立法层次较低,规则性强、可操作性差

目前与社区相关的法律法规多以规章制度的形式出台,法律效力相对较低,地方立法分散,各自为政现象严重,一定程度上的不科学和不成体系,没有全国统一的社区服务、社区治理的综合的法律制度,使其操作起来差异较大,不易把握。同时现有法律程序对于普通百姓尤其是弱势群体来说仍相对繁杂。

四、社区法制建设问题的原因

社区完善的法制建设,通俗的说也就是社区领导者、执行者、社区成员都要按着法律来规范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现代城市社区失去了业缘关系、亲缘关系等传统力量的佐佑之后,以纯粹的契约关系连接,契约的效力最终凭借国家的强制力即法律效力得以发挥2。

加强社区法制是城市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多样性提出的历史选择。但是由于社区内结构复杂,管理范围大,新问题层出不穷,同时由于是基层组织,重视程度不够,以致立法落后,很多问题得不到法律的解释。下面从居民个人、居委会、政府社会三个角度来阐述社区法制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社区居民权利意识、社区意识淡薄

居民受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法中的义务本位观念的影响,权利意识缺乏,缺乏社区自治、社区参与的积极性,很难形成社区立法的愿望和要求,依法管理社区和依法规划社区建设的氛围还未形成,社区意识普遍不强,影响社区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影响对社区的依法治理。在调查中,唐山市XX社区居民很少有过参与社区决策的经历,那些低保户更多的是去参加一些义务劳动。居民们反应,即使是去参加投票选举这类的活动,也只是走一个形式,根本不知道候选人是谁,就按照“指示”直接画圈了。

(二)居委会运行制度不完善

首先,由于居委会处在一个政府与居民的夹层位置,而且社区自治的局面尚未形成,居委会很难发挥自治组织的作用,而是作为街道政府的执行机关。这就使居委会的工作上要对街道负责,下也要对居民负责,上面的力量远远大于下面。面对着社区中的多种主体,居委会起着协调的作用,使它们能够和谐发展。比如说新小区就面临着物业与居委会街道的关系协调问题,而老小区则是基层管理组织与热力、燃气等其他组织的合作问题。城市社区组织结构将由单一的政府行政性组织,逐步形成一个由行政组织、社会团体组织、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其他企业事业组织共同参与社区管理并相互支持、相互协作、相互吸取的组织结构3。

转型时期,市场化经济导向明显,劳动、工资、住房、医疗、养老、福利等一系列制度不同程度上进行了改革,大量的“ 单位人” 转为“ 社会人”,管理任务剧增。

其次,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法律知识都比较淡薄,所以要给居民做指导有一定的困难。对于许多事情的判断不是运用法律,仍习惯于用人情伦理作为正确、是非的标准。部分管理者缺乏创新意识,思想观念比较陈旧,管理手段缺乏创新,沿用传统体制下的旧管理模式。社区法制宣传教育的辐射面不够宽广,宣传力度不够,作为社区依法治理主体的居民群众文化水平和道德修养参差不齐,使法制建设推进有一定困难,而且对城镇社区法治建设的理论研究不深入我国目前对城镇社区法治建设理论研究的不深入和滞后性同样是影响城镇社区法治建设进程的重要原因之一。

再次,长期以来“人治”的观念根深蒂固,对社区建设重要性及重大现实意义认识不足。人员的招聘不够透明,社区很大程度上成了安排“熟人”的好地方,大家普遍认为社区的工作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而且比较清闲,所以安排进来的一些人虽然一些是经过了考试,但是对社区工作方面了解甚少。至于社区的领导都是上面直接派下来的,对社区的情况不了解。工作人员对自己的工作没有明确的定位。居委会的人员配置不足,一味的整合致使工作范围大了,但是做不细致了。在调查过程中,正是其中一个小区的居委会刚刚换届结束,由于几个社区合并,工作范围是原来的三倍,但是人员并没有相应增加。虽然表面上看社区的工作是面面俱到,事无巨细,但是实际上很大一部分都是虚有其名,工作人员一人兼几职,难免一些工作顾不上。一些居民也反映说,换届之后的居委会还不如从前了。

目前的人员考核制度有一些缺陷,很多实事做了可能没人肯定,但是只要文字功夫做足,一样能够弥补甚至超过实事的效果。在调查中走访的一些工作人员包括一些已经退休的,其中很多人都表示对这种考核制度有些不满,致使本来是一心扑在做事上,到后来只能被逼的一心扑在办公桌上。

最后,居委会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只能从民政部门申请。不论是工作人员的工资,还是活动的经费,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这也就使得工作人员必须要对上负责,毕竟那儿才是真正的衣食父母。所办的活动只要上面不同意,那么想要办成的可能性就很小。

(三)政府对社区法制建设监管难实现

国家对社区建设的投资有限,在划拨方面更显得谨慎。近年来,中国城市化速度明显加快,流动人口数量猛增,租房居住人数剧增。这部分人居住不固定,社区活动基本不参加,同时大多是外地户口,档案关系等不在社区内,社区组织不能对其有很好的了解。社区管理难度加大,现今的社区有着较为森严的等级管理制度,政府对社区的监管很难实现。

五、完善社区法制建设的对策

(一) 发挥居民自主意识,推进法制建设

强化居民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意识,坚持居民自治原则,使居民真正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充分肯定居民意见,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引导居民为社区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来把共同生活的环境建设的更好。居委会尽量根据不同层次居民的不同需求,开展能够调动他们积极性的活动,增进居民之间的沟通交流,同时增加居民们对社区的归属感。

(二)居委会完善工作制度,为居民办实事

居委会工作人员招聘重视其知识技能,使工作人员队伍专业化,同时要选择对社区工作有热情有想法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各项工作有专人负责,而不是身兼数职。适当增加工作报酬,调动队伍的工作积极性,明确社区和社区组织的定位。基层组织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管理社区,街道行使自己的监督职能,而不是管理职能。建立多元社区管理的主体,打破政府作为惟一主体的局面,引入竞争机制,共同建设社区。

将居委会的基层工作做到位,深入到居民中间,真正理解居民的需求,为社区居民做实事。改革考核社区工作人员的机制,使他们能够放开包袱工作,用真才实干赢得肯定。同时公正的评判能够调动工作积极性。

(三)进一步推进体制改革,完善监管制度

理顺政府与社区基层组织的关系,居民掌握自,决定和自己利益相关的事项,共同参与社区发展。社区内各组织各部门相互协调,依法规范自己的活动,提高社区经济、政治、社会生活质量。社区开辟自己的经济来源或者预留专门的活动经费,使活动开展更有保障。

引入第三方力量,完善监管机制,使居民能够状告有门,不至于再吃闭门羹。同时有效的监管对基层组织也是激励作用,使他们能够依法规范自己的言行,为居民服务。

(四)完善社区相关法律体系

对已有法律进行修改,使其符合现阶段社会发展需要。增强对社区立法的重视,增加高层次法律的数量,从宏观上把握社区建设。社区基层组织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关规定、规章,建立多层次的法律体系。树立社区法制新观念,使社区建设各项工作逐步踏上法制轨道,得到法律保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依法建设

六、结语

社区法制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党和政府、居委会、物业管理企业、业主委员会、社区居民乃至全社会的通力配合才能实现。因此社区法制建设仅仅依靠居委会已不能适应社区规模化、复杂化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新的力量加入,以共同建设社区。

由于中国的社区法制建设尚处于开端,社会转型使得法制滞后性更加突出,调整城市社区建设的法律规范必然处于一种不完备的状态。

加强社区法制建设的根本目标在于将社区建设纳人依法治理轨道,为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扩大基层民主,实行居民自治,强化社区功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巩固国家政权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有力法律保障。

注释

[1]谢俊贵.社会调查研究方法[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199~218。

[2]杨士勇.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的法制问题研究[D] .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7。

[3]中国城市社区法制建设[J] .与现实,2006.3。

参考文献

[1]李红旗.我国城市社区建设中的目标选择和“法律推动” [J].北京:法制与社会2007.2。

[2]中国城市社区法制建设[J] .与现实,2006.3。

[3]蒋冰冰.中国城市社区的兴起及法治要求 [J]. 前沿2008.9。

[4]唐利群.浅析社区矫正的地方法治价值[J].中国西部科技。

[5]王威.城市社区法制建设初探[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2.9.4。

[6]唐德才.论社区矫正的法治价值[J].传承 2007.6。

[7]李国旗.城市社区管理法制化思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2007.3.8。

[8]单玲.对社区法制建设的几点认识[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03.3.18。

[9]邸红旗.发达国家和地区依法管理城市社区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J].法制与社会 2009.1上。

[10]杨静.和谐社区与法治[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2008.11.19。

[11]田俊林.社会转型期城市社区管理体制问题研究――以济南市市中区为例[D] .济南:山东大学,2007。

[12]曹艳.社区自治与社会秩序――兼析重庆市Y区L社区居委会[D] .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08。

[13]赵妍霞.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研究[D]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07。

[14]高迎晖.行政法治视野中的城市社区治理研究[D] .太原:山西大学,2007。

[15]毛媛媛.我国社区服务体系中非政府组织的角色定位研究[D] .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08。

[16]杨楠.论我国城市社区建设中的政府职能转变[D] .长春:吉林大学,2009。

[17]德鲁克基金会主编,魏青江等译.未来的社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第4篇:智慧社区建设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社区公共服务;“福州模式”;创新;数字社区媒体

中图分类号:D66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1)12-0032-03

社区公共服务是政府社会管理的新载体。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各种主体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整合社区资源,健全服务网络,创新服务方式,逐步建立覆盖社区全体成员、服务主体多元、服务功能完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较高的社区服务体系。在社区公共服务发展模式的探索中,各地创新出各种有效的模式,如武汉百步亭社区模式、北京回龙观社区模式等。而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在城市家庭中普及率越来越高,互联网的优势日益凸现,充分利用互联网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使网络虚拟与实体公共服务体系相结合,构建立体、全方位社区公共服务体系成为社区公共服务发展的新趋势。福州市社区在线公共服务平台(即福州市社区网站集群,又称福州法治社区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在此方面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探索。

一、“福州模式”发展现状及主要特点

福州市社区在线公共服务平台(fzsqw.省略/ )是由福州市司法局、北京互联通享传媒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办,各级党政核心部门、社区居委会参与,通过社会化运作的综合性社区服务网站集群,是全国首家以普法为主线,以社区为服务对象,力图使社会各界资源集聚、共享的数字社区媒体;是全国首家以社区为精准分众的数字社区媒体,是实施国家社区法治化、信息化战略,立足“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公共服务平台。其以“电子政务加速器、社区经济孵化器、百姓生活动力器、商家营销导航器”为指导,以“亲民、便民、利民”为宗旨,以“构筑法治信息平台、提升社区服务质量、建设法治和谐社区”为目标,以不断满足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为出发点,整合社区资源,创新服务方式,为广大居民提供方便、快捷、实用的多样化服务。目前,网站设有多个栏目与专栏,是一个由福州社区网总站和包括福州市鼓楼、台江、晋安、仓山、马尾五城区300多个社区网站组成的网站集群。其以自己突出的特点和先进的理念创新,已逐渐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社区在线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福州模式”。

据笔者总结,“福州模式”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1.构建纵横交错的网上立体公共服务体系。根据我国目前的行政层级划分,福州市社区在线公共服务平台从纵向上划分为三级(市、区、街道),加上社区层级,福州市社区在线公共服务平台总共为金字塔型的四级,从上至下每一层级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网站,每一层级的网站与自己所管辖(或指导)的下一层级的网站之间,以及平行的层级网站之间实现网网联动、信息共享,其网站集群的最基本组成单位是300多个社区网站,为福州市五城区200多万人提供服务;另一方面,从横向角度上看,每一层级网站内容丰富,主要子模块相对统一,主要包括:资讯抢先看、办事在社区、法律进社区、工商进社区、银行进社区、电力进社区等三十个子模块。纵向和横向交错有致,共同构成网上立体公共服务体系。

2.内容丰富,功能齐全。福州市社区在线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定位为“电子政务加速器、社区经济孵化器、百姓生活动力器、商家营销导航器”,其主要内容包含了面向社区的公共行政事务(具体如工商、地税、环保、综治进社区等)、公用事业服务(电信、电力进社区等)、商业便民服务(金融进社区等)、社会便民服务(就业进社区等)、信息提供(便民情报站等)等六大类内容,为社区居民工作、生活提供着全方位的公共服务。

3.强调互动,便捷实用。 一方面,福州市社区在线公共服务平台在设计上考虑到社区居民与相关主体互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内容、程序的设计上为网络互动、沟通交流提供便利;如居民在输入必要的信息后可以注册成为会员,可以登录“会员管理中心”窗口获得“法律咨询”等六个方面的法律服务,社区“在线律师”可以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专业的法律服务。另一方面,网站上设有“网站使用指南”栏目,使初入网站者能快速掌握使用网站的技巧;网站上还设有“问吧”搜索引擎,使使用者能便捷寻找网站上所有对其有用的信息。此外,互联网的优势使社区居民足不出户便能高效利用福州市社区在线公共服务平台快速了解信息、解决许多现实问题。

4.政府与市场携手,互利共赢。由于社区公共服务内容繁杂,既包含行政管理范围内的内容,也包含大量商业服务的内容,还包括了居民自治、自我服务的内容,这就决定了采用单一模式运行机制无法达到最佳的为居民提供全方位公共服务的目的。为此,福州市社区在线公共服务平台创造性地采用了由福州市司法局与北京互联通享传媒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办,各级党政核心部门、社区居委会参与的社会化运作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主要体现在:政府(具体由福州市司法局负责)提供一定资金支持并承担监控网站集群运行的责任;企业(北京互联通享传媒科技有限公司)可以充分发挥其在网站经营、维护方面的管理和技术优势,充分挖掘为居民提供商业服务的商机,获得较大的经济收益;居民获得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

二、“福州模式”的理念创新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单元和重要基石。福州市包含外来人口在内总人口约780万人,市城区有300多个社区,人口比例约占总人口的40%。随着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社区已经成为各种社会群体的聚集地,如何高效、全面地为社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成为福州市社区建设中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之一,而“福州模式”正是破解这一难题的积极尝试,其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

其一, 融管理与服务于一体。社区事务涉及内容极广,既包括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公共行政范围内的管理事务(工商、环保、税务、 计生等)也包括其他公共行政范围外的社会经济事务。而随着“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深入发展,管理与服务之间界限日益模糊,大量传统的公共行政事务日益体现服务理念,福州市社区在线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一方面,在社区网集群内容设计中将社区公共行政事务与其他社会经济事务有机融入全方位公共服务的整体范围内;另一方面,传统公共行政事务范围内事项(如税务管理)则寓管理活动于全面服务范围内,立足“公民本位”,设置子栏目,充分体现服务理念。

其二,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的运行模式。目前中国城市社区网站的运行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由居民自建的、自己维护的网站;二是开发商或物业管理公司自己建立并维护的网站;三是物业管理公司与网络公司共建的社区网站。[1]从社区公共服务发展的视角来看,这三种模式各有一定缺陷:第一种模式内容、作用受局限,现阶段运行存在资金困难等困境;第二、三种模式通常着眼于社区物业服务的具体内容,同样无法囊括全面公共服务的内容。福州市社区网站集群的运行模式符合公共服务生产与供给相分离的理念,由政府提供一定资金支持,具体由专业企业运作,政府把控方向,从而有效解决了网上公共服务体系资金、方向、技术等各方面的问题。

其三,网上与现实公共服务体系相结合的服务模式。互联网本身是一种沟通工具,与电话“点对点”的即时沟通方式相比,它可以实现“点对面”的沟通,并且有、接收、视听等功能,这些特性,恰恰可以满足社区人与人之间沟通、融合及现代公共服务发展的需求。社区网是建立在真实社区的基础上,以互联网为平台,通过网络技术,成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场所及现代公共服务发展的重要平台。[2]福州市社区在线公共服务平台将政府、社区、商家、居民等多种资源有机整合,形成平有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成为政府政务公开的窗口、社区管理的平台、居民生活的帮手、企业发展的舞台,为社区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和服务。利用社区网提供公共服务相对于现实社区中的实体公共服务体系而言具有效率高、互动性强、相关结构趋向简化等优点。二者相结合有利于构建成立体的公共服务体系,为市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三、存在的问题及再造的思路

虽然“福州模式”在理念上有一定创新度,在现实中也取得一定成绩,但毋须讳言,“福州模式” 无论在建构的思路还是在具体运行方面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些局限性影响到福州市社区在线公共服务平台的进一步发展。应当进一步开阔视野,吸收社区网络治理的新理念,对福州市社区网站集群进行有效再造。

1.针对设计内容上的不足,从居民本位出发进行栏目再造,进一步提高性能、完善体系。通过多阶段随机抽样调查,“福州模式”的不足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在具体内容方面,虽然目前福州市社区网站集群是300多个社区网站的集合,但属于同一区的社区网站内容大多雷同,真正具有本社区特点的内容只有“公交线路”、“社区联系电话”等极有限的信息;页面设计繁杂、具体项目设计众多,模块不清晰,对于电脑技术有限的年长居民而言更是凸显使用不便的缺陷;目前现有的内容多以提供资讯为主,真正开发设计的具有创新性的针对社区公共服务的栏目很少;内容更新的速度慢。其次,在具体效用方面,福州市社区网站的一些功能在现实中并未真正实现,设计中的互动环节基本未实现。如网站中的互动栏目“社区大家谈”实际成为居委会信息场所,网站上设计的“网友评论”、“我想回答”子栏目中网友的回应数量基本为零。此外,福州市社区网站集群在最初设计时是由福州市司法局组织的,其以“普法”为核心,力图“把公共服务内容与普法紧密结合”,这种由司法行政管理机构而非综合管理机构推进的模式也导致了法制教育、法律服务内容比较完善,但其他公共服务内容不足的问题。

“福州模式”并未达到其预期目标,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网站设计存在缺陷,居民认知需要一个过程等原因,但从深层次上看,福州市社区网站集群整体设计没有脱离传统官僚机构层级管理的旧的思路,未能真正从居民视角出发构建具有创新性,能为居民真正提供便利、高效、可操作的公共服务体系,是其未发挥实效的根本症结所在。借鉴“流程再造”的理念(指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再思考和彻底性再设计,从而获得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业绩的戏剧性的改善,其中“根本性”、“彻底性”、“戏剧性”和“流程”是核心特征),[3]应当从“居民本位”角度而不是传统的“机关本位”的角度对使用社区网的流程、整体模块、具体栏目设计进行根本性再思考和彻底性再设计,简化程序、强化互动,增强其实用性、可操作性,以逐渐建构较为完备的信息采集工作体系、公共服务工作体系、行政辅助服务工作体系、公益服务工作体系、便民服务工作体系,使其真正成为全市社区网络服务的中心、社区信息数据汇集与交换中心、社区管理数据访问的通道、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的互动交流平台。在此系统再造的基础上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扩大、提高福州市社区在线公共服务平台使用范围、频率,使越来越多的人能认识它,并不断增强对其的认可度,逐渐提高其效用。

2.克服运作模式的缺陷,变“蜘蛛型”为“海星型”模式,真正成为社区网络治理有效平台。所谓社区网络治理是指为了实现与增进社区公共利益,众多的社区公共行动主体彼此合作,在相互依存的环境中分享公共权利,共同管理社区公共事务的过程。而目前的福州市社区在线公共服务平台是自上而下构建的,由政府机构出资,政府在其运行中占据完全的主动,政府不仅是倡导者而且还是资金支持者、组织者,掌控着社区网集群发展的模式和方向。作为社区网络治理,“一方面,必须将现行的自上而下的行政直线式社区建设结构,变革为上下结合多元互动的横向网状结构,以便使更大范围的居民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另一方面,通过使居民成为社区自治组织的成员,将居民最大限度地组织起来,让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建设,通过自助、互助建设自己的社区家园,提高居民自主管理社区公共事务的能力”,“各个横向网络之间是平等合作关系。这两方面恰恰是社区网络治理的基本逻辑”。[4]根据以上标准,福州市社区在线公共服务平台虽然利用了互联网的先进形式,但仍未脱离自上而下传统的公共服务体系、模式的窠臼,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区网络治理。

虽然在现阶段公共服务机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由强势的政府推进、操办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具有一定现实性和可行性,但这种模式存在以下缺陷:一是弱化了公共服务中公民自我服务的意识,不利于公民自我服务的发展。“治理”理论及“多中心”理论均指出,政府与公民、社会自治组织之间公共服务职责的划分应当遵循“辅原则”,公民或自治组织的自我责任和合作优先于国家责任,国家只有在公民或公民组织的社会组织不能或不再自我服务、自我救济的情况下才提供帮助;而根据萨瓦斯的归纳,“志愿服务”及“自我服务”为公共服务基本类型之一。目前福州市社区在线公共服务平台的设计中却忽视了公民自我服务、志愿服务在现代基层公共服务中的作用,这不利于社区公共服务的健康、全面发展。二是不利于培育公民自治精神,不利于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虽然福州市社区在线公共服务平台在具体形式上各层级网站之间互联互通,但其本质仍是自上而下的行政直线式社区建设结构,官僚体制的科层制度仍起着重要作用,相关组织结构并未扁平化,公民在其中充其量只是被动的客体,这不利于培育公民自治精神,不利于实现真正的社区网络治理。

美国学者布莱福曼与贝克斯特朗将组织从形态上划分为“蜘蛛型”组织、“海星型”组织以及混合型组织这三种类型,利用其分类,可以将科层制集权化的组织视为典型的“蜘蛛型”的组织模型(支配蜘蛛行动的是蜘蛛的脑袋,如果失去了脑袋,蜘蛛必死无疑),分权化、开放性、多中心的社区网络治理组织可以视为“海星型”组织(海星的主要器官遍布每一个肢节,代替头部发挥作用的都是一个分散化的细胞网络)。[5]福州市社区在线公共服务平台从本质上看是以政府为主体,其组织形态仍是“有头”的“蜘蛛型”组织,其与主要由居民自主掌控、每个人都是平等而自由的个体的“海星模型”的社区网络治理组织存在着本质区别。在“海星型”组织中类似海星不同肢节的多中心的公共行动者通过制度化的合作机制,相互调试目标,共同解决冲突,增进彼此利益,这是社区组织发展的方向。“排除了‘蜘蛛型’组织中的掌权首脑,一个权力与智慧发散于它所搭建的放射性关系网中的组织,必然显现其民主自治特性。通过社区网络平台的创建,扩宽了社区居民的参与渠道,调动起社区居民的参与积极性,为社区民主的培育提供了一条很好的路径。”[6]近年来高层日益重视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而基层政治民主的发展是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之一。福州市社区在线公共服务平台要从“蜘蛛型”模式嬗变为“海星型”模式,其关键是政府从全面把控的角色中逐渐退出,促使福州市社区网站集群成为探索城市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试验田,使其逐渐发展成社区自治、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平台。

3.突破仅限于城区的局限,进一步连通乡村社区网,加快城市化步伐,促进城乡协同发展。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城市化也处于快速发展过程之中。 “近年来,国家虽然加大了对农村交通、通讯、教育、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明显提高了农村公共服务的水平,但长期形成的城乡公共服务利益二元结构并没从根本上得到改变。”[7]此外,在目前虽然逐渐进行变革但仍大量存在的市管县体制下,城市政府管理着大量农村区域;而在城市内部,“城中村”问题同样是困扰城市发展的难题之一。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复杂原因,目前城乡二元割据的现象虽仍然存在着,但从作为公民所应当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来看,城乡居民应当享受同质、均衡的公共服务,城乡二元割据最终将消失;与此同时,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转化为市民。如何在此持续城市化过程中打破割据,做好城市公共服务体系与乡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有效连通,为二者之间最终兼容打下基础,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目前社会发展所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而由于互联网具有连通便利、快捷的优势,大力发展乡村社区在线公共服务平台,并促使其与城市社区在线公共服务平台连通,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具体体现在:

其一,城市社区与乡村社区同为基层社区,具有许多共同点,通过大力发展乡村社区在线公共服务平台,并使其与城市社区在线平台连通,更有利于相互之间取长补短,缩小差距,协同发展。如一些乡村社区在基层民主的探索方面较之城市更为真实、先进,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方面发展更好;而城市在公共服务模式、机制、发展程度等方面做得更好,二者之间相互学习的空间很大。其二,消除城乡二元割据、实现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乡村社区在线公共服务平台,并使其与城市公共服务在线平台连通,有利于使即将转化为市民的村民认识、熟悉城市公共服务具体内容、政策、机制,为其更好转变为市民,以及对促进各地顺利推进城市化提供条件。

对此,福州市社区在线公共服务平台已做出初步探索,建立起乡村社区网的模块,在具体网站设计上有一些体现与城市社区网不同的栏目(如“三农”服务站),但从整体上看,福州市乡村社区在线公共服务平台尚处于初始启动阶段,具体体现在,目前所建成的网站仅有由福州市新店镇西园村民委员会主办的福州西园村网(xyc.省略/xcpd/sjzrzx.asp ),且栏目内容单一,与城市社区网有较大雷同,基本不能体现乡村社区公共服务的不同特点。虽然村民文化素质、上网操作技能、互联网普及率等方面与市民存在较大差距,乡村社区在线公共服务平台的发展面临更大的困难,但这应当是福州市社区在线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福州模式”应克服困难,大力推进,并通过城乡社区在线公共服务平台的互通加快城市化步伐,促进城乡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锦辉,吕立峰.发展社区网站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思考[J].党史文苑,2009,(1).

[2]王晨燕.社区网,崛起的社区媒体[J].新媒介,2008,(6).

[3]Hammer M, Champ J. Ree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 A Manifesto for Business Revolution[M].New York: Harper Collins, 1993:33-36.

[4]杨蓓蕾,孙荣.城市社区网络治理:内涵、建构与实证[J].中国行政管理,2008,(9).

[5]奥瑞・布莱福曼,罗德・贝克斯特朗.海星模式[M].中信出版社,2008:26-27.

第5篇:智慧社区建设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品德教学;多媒体技术;学科教育;班队会活动;家庭、社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2-159-01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主要课程,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实践证明,只要注重以下四个结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品德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将德育知识等同于一般学科知识,进行简单化的灌输和传授,忽视了学生的情绪感受和情感品质在道德内化过程中的作用。而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具体性和形象性。在小学思品课教学中,如果能够充分利用电子白板等多媒体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生活、了解社会,明辨是非善恶,从而激感、坚定意志、指导行为、提高效果,充分发挥思品课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高尚行为的育人作用。

例如教学《56个民族是一家》时,可先让学生欣赏一段音乐视频《爱我中华》,让学生从音乐视频中体会到欢快和热烈的气氛,了解到56个民族用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团结,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感受到56个民族百花齐放,蒸蒸日上的的景象。还引导学生观看各地人物风情的视频,进而触动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真正把学生引入情境,形象地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懂得了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巧用多媒体等电化教学手段,创设思想品德课情景,使“激情——明理——导行”这一枯燥乏味的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有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二、品德教学与学科教育的结合

我国《中小学德育大纲》指出:“寓德育教育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韩愈也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道出了教师的职责——“传道”是置于首位的,必须突出德育的地位。探索和发展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教学理念和手段,能促进教师的德育水平和学生的终身发展,从而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课课有品德教育,人人是品德教育工作者”提出以来,各科教师在品德教育渗透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根据各学科特点、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学校各年级传统美德特色教育主题,各自形成了一套渗透品德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语文活动的比赛,既能激发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也能让学生感受到集体协作的重要性。古典诗歌朗诵、讲成语故事,让学生们能掌握朗读、讲演的技巧,又让学生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精炼形象,祖国灿烂文化的源远流长,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三、品德教学与班队会活动的结合

小学生们对于参加少先队活动非常积极,并且就小学阶段的班队教育内容来说,就是为学生们奠定良好的品德基础。因此品德课教学应与少先队组织的各项活动紧密结合,合力促进学生良好习惯与品行的健康积极发展。

例如,结合每年的春游、秋游,学校可组织学生进行远足活动,并且要求他们不带零食,只带开水。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艰苦朴素的精神,又促进了他们的互助、顽强、坚毅等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

四、品德教学与家庭、社会教育的结合

每个人的品性如何,不是先天带来的,这种品性主要是在家庭和社会的实践中培养与锻炼出来的,是在社会的生活环境中潜移默化、逐步形成的;家庭德育是指通过父母对子女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必要补充,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每个小学生最先接触的是自己的家庭,作为小学生人生旅途中的第一站,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德育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基础方面,特别是在早期教育中起着学校和社会教育难以起到的作用。家庭德育是学校德育的必要补充和助手。因此,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家庭理性的呵护与教育。我们要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让儿童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去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社会实践能力。

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设计,让学生充分发挥在品德教育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

例:在学习了《做生活的小主人》后,可组织学生进行“整理书包”、“我是模范值日生”等比赛,激发学生的自主劳动积极性。同时,为了结合教材,为了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还可《致学生家长一封信》,信中与家长达成共识,一起创设培养学生自理能力的机会,放手让学生在家中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并且根据学生表现情况,填写《我是生活小主人》的评价表。这样,可以使家长与教师共同努力,使学生较好地达成自已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的目标。

第6篇:智慧社区建设的重要性范文

广府文化是满足广州地区社区居民文化需要的重要内容,社区教育是实现这种文化需求满足的重要途径。当前,广府文化在广州社区教育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开发与利用,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广州社区教育要充分重视和挖掘广府特色文化,开发广府文化特色课程,整合和理顺社区教育主体的关系,建构广府文化社区教育师资资源库,让广府文化助力广州社区教育发展,社区教育实现广府文化自觉,推动新时期文化繁荣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广府文化;广州社区教育;开发与利用

广州是广府文化的核心地,广府文化“集中原之精粹,纳四海之新风”,是千百年来广州及珠江三角洲地区人民创造并积淀下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社区教育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提供教育机会,以提高全体社区成员总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的教育活动。广州社区教育与广府文化共同的地域性和教化功能,使得两者在发展中可以相互利用和促进:社区教育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需求常态化和普遍化的出现应运而生的教育范式[1],广府文化正是满足广州地区这种经济发展和文化需求的重要内容。因而,广州社区教育应充分开发和利用广府文化,从而形成广州社区教育的地方文化特色。

一、广府文化在广州社区教育中开发与利用的时代价值

(一)满足社区居民多层次的需要

广州常常被外地人认为是“文化沙漠”,其实是三千多年历史积淀的广府文化没有被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当社会和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需要文化作为助力时,社区教育作为基层教育就应充分挖掘和利用广府文化,满足民众对文化的学习需求而令其发挥作用。“社区教育的核心功能在于最大限度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需求,为社区居民提供良好的服务。狭义上指的是为改善生活而提供的直接服务,如衣食住用行等方面,广义上还包括生产服务和其它社会服务,如职业培训、公共事业等。”[2]而“文化的功能就是直接或间接地满足人类的需要。”[3]50按照马斯洛人的需要层次理论,为了满足人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稳定、有保障、有秩序)、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每个地方的人民都根据其所在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创造了赖以生存和生活的物质文化,形成了独特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和道德思想、价值观念等地方特色文化,并世世代代继承和发展。因此,社区教育开发和利用当地地方特色文化,来满足社区居民各种层次的需要,正是因地制宜。广州创建世界文化名城,社区教育利用世界先进文化满足人们的时代需要,这当然毫无疑义,但是要发展社区教育的地方文化特色,就必须开发和利用广府文化,来满足当地社区居民各层次的需要。例如,用广府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生态、旅游文化和艺术文化进行职业培训,用良好的广府风俗文化、家族文化、先贤文化等引导社区居民的行为规范,用广府文学艺术文化、思想道德、价值观念文化满足居民的精神需要等。在广州社区教育中,可以针对各社区的本地居民、外国人、少数民族居民等,在广府文化中开发出不同的教育内容,共建和谐社区,进而形成社区教育的广府文化特色。

(二)提升社区居民的认同归属感、凝聚力和规范居民行为习惯

改革开放后,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很多外国人和外来务工人员涌入广州,外来人口进入社区或者新生代社区居民外出后回归,都会对当地环境和生活产生不适应。特别是在一些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较封闭的社区,外来人口不能融入,本地人排外拒异,造成很多矛盾,这时,社区教育就显得特别重要。外来人口没有归属感,本地人口的排外情绪,其实都是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社区教育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从当地地方特色文化寻求良方。所谓入乡随俗,广州社区教育可以用本地广府的方言文化、饮食文化、风俗文化等来帮助外来人口尽快融入社区,让他们认识并参与本土文化建设,自然而然地融合和热爱当地文化,就能为本地人所接受。特别是民俗文化最具有潜移默化的力量,“民俗是维系民族文化心理的一支重要力量,它有力地增强了民族(或群体)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每一个社会成员,都从他所属群体的文化环境中得到教化,形成相同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3]213例如广府节日民俗、文艺、游戏、竞技活动等等,使社区所有成员在不自觉中受到熏染、教化,在自然而然中形成文化认同,从而产生归属感,提高凝聚力。民俗文化还能规范约束社区居民在社会生活的行为方式,学习人生礼仪和为人做事的行为准则,具有模塑社区居民文化人格的力量。民俗是一种约束面最大的深层规范,在社会生活中,民俗以习惯的力量,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暗中支配着人们的几乎所有行为。从吃、穿、住、行到信仰崇拜,从行为到语言、心理,人们都不自觉地遵从着民俗的命令。民俗规范人们文化行为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各种各样的禁忌[3]207-208,规范着人们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完全是一种共同约定俗成的文化心理和习惯。因此在广州社区教育中,能开发和利用广府良好的民俗文化,教化、训练社区居民的行为规范直至形成习惯,树立为人处事的行为准则,塑造其文化人格,不仅能淳化民俗,还能使所有的社区居民举止言语有度、有礼,文化素质得到较大提高,形成广府特有的礼仪行为文化,社区秩序自然是井然有序。

(三)传承广府文化,激励和调动社区居民主动性和创造力,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是人类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活动中创造积累的成果的总汇,展示出人类在一定历史阶段征服自然,改造世界所达到的水平。”[3]52广府文化是以广州为核心的珠江三角洲劳动人们依据本地地理环境和条件创造的智慧成果,并经过长期积累传承下来的,本身就具有濡染教化的功能。广州社区教育能利用广府文化中的智慧成果,如认识和改造自然、社会的知识和技能,教育和培训社区居民;介绍和学习广府先贤的文化事迹、精神并发扬光大,总结提炼广府文化精神内涵,用广府文化传统来教育社区居民,不仅能很好地传播和继承广府文化,增进居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还增强他们对广府文化的自豪感,激励他们在新环境和新时期奋斗和创新的精神,主动去追求和创造新的文化,为地方创造更优秀的文化成果。这正是社会学家先生所说的实现文化自觉: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根据其对新环境的适应力决定取舍;其次是理解所接触的文化,取其精结,去其糟粕,加以吸收。各种文化都自觉之后,才能出现文化的共同繁荣。文化是大众的,作为基层的社区教育在文化自觉中实现推动的作用,就能在新时代环境下推动文化的繁荣,从而与世界各种文化共同繁荣[4],进而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广府文化在广州社区教育中开发与利用的现状

(一)广府文化在广州社区教育开发与利用的成果与亮点

我国社区教育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产生以来,坚持立足本地区,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努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广州在学习型城市建设过程中,广府文化已经作为本地区特色文化教育资源得到一定的重视,并且得到不同程度的开发和利用。2011年,广州市提出打造广府文化核心区培育世界文化名城的文化发展目标,并与建设学习型城市有机结合。以文化引领社区教育发展和学习型城市建设,以社区教育和学习型城市建设作为途径和载体促进文化发展[5]。而在二〇〇九年八月《教育部关于重新公布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名单的通知》中,新评定98个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广州市的越秀区和海珠区已经列居其中之二[6],这两个区在充分重视和利用广府文化开展社区教育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教育品牌。近几年来,广州荔湾区、白云区、萝岗区和增城区与其它各区的社区教育对广府文化也越来越重视和开发利用,可见,广州市在开发和利用广府文化开展社区教育方面的工作都做得比较深入,值得推广。这里以广州市越秀区的社区教育试作管窥。广府文化是指以广州为核心、以珠江三角洲为覆盖范围的粤语文化,广府文化从属于岭南文化,在岭南文化中个性最鲜明、影响最大,底蕴深厚。由于广府文化在广东民系文化中的突出地位,广府文化在各个领域中常被作为粤文化的代称。广州市越秀区是广府文化的源地,是千年商都的中心,因而广府文化特色最为突出,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该区正是以传承广府文化为核心,大力发展社区教育,形成社区教育的文化特色和品牌,特别是开展“一街一品牌”“一社区一特色”教育活动,深入挖掘各个社区内在的、原生态的人文要素,因地制宜打造了35个具有广府文化特色的精品社区,成为广府文化核心区的重要空间载体[5],也成为广州乃至全国社区教育最具地方文化特色的实验区。总结近年来广州越秀区社区教育对广府文化的开发,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和亮点:

1.以粤方言承载广府文化开展社区教育

方言是地方文化的载体,使用相同的方言,往往有着相同的风俗习惯、行为方式和文化心理与观念。因而,以粤方言承载广府文化开展社区教育是促进本地与外来人口形成文化认同的重要方式,也是传承广府文化的重要途径。自2014年底以来,位于越秀区的广州图书馆语言学习馆推出“知粤讲堂”社区教育,以粤方言承载粤文化(广府文化)开展社区教育,旨在为社区居民提供公益型的粤语知识、文化普及讲座。“知粤讲堂”由广州图书馆与暨南大学中文系的方言文化中心合作,由该中心的教师主讲,至今举办的八场讲座,都是以粤方言为载体大力挖掘广府文化进行社区文化传播和普及教育。第一讲《广东汉语方言的分布》,从地理人文环境入手讲广东汉语方言,重点讲授粤方言的特色。第二讲《回到儿时:广府传统童谣的语言文化解读》、第三讲《岭南市井诗联漫谈》、第五讲《广州话特点漫谈》、第八讲《粤方言中的避讳文化》等,这一系列广府文化讲座让社区居民学习了粤方言知识,了解了广府文化,懂得了地方语言礼仪,取得很好的教育效应,每场200人场场爆满,居民与热烈与主讲者互动,强烈要求能继续举办[7]。除此之外,2015年广州图书馆还利用“广州文化讲坛”系列讲座、越秀区图书馆举办“广府学堂”系列讲座等社区教育活动,用粤方言传播广府文化,2013年以来越秀区社区学院定期举办“街坊学堂”———广府文化知多少讲座,不少内容是也是以粤方言讲授广府文化,已成为越秀区社区的教育品牌。近年来,“粤语讲古”公益培训在广州越秀区全区层面铺开。自2014年开始,越秀区每年举办全区性“粤语讲古”大赛,成为广东省内传承“粤语讲古”最好的区域,越秀区光塔街社区教育分院的“粤语讲古”获得社区教育“全国优秀特色课程”称号。在其影响下,广州白云山等地也陆续举办“粤语讲古”社区教育和比赛活动。“粤语讲古”社区教育不仅推广了粤语方言,也传承了粤语曲艺这一广府文化艺术形式。广州越秀区以粤方言为载体,以广府文化作为传播和教育的内容,开展社区教育,在社区居民中充满感召力,唤起了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社区教育的有效性非常明显,共同形成了广州市社区教育的一大特色。

2.以诗词、书画和广东音乐等艺术形式承载广府文化开展社区教育

文化的传承很大程度上赖于艺术的承载与传播,以诗词、书画和地方音乐等艺术形式承载广府文化开展社区教育,可以在传播广府文化的同时提升广州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近几年来,广州除了社区所在各文化机构和社区教育机构充分利用广府文化进行社区教育外,作为社区教育的主导力量———政府,也带领和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以竹枝词、书画、粤乐粤曲等文学、艺术形式承载广府文化开展社区教育活动。最有代表性的案例是由越秀区委宣传部主办,越秀区文联、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广府诗词学会、越秀区书法家协会承办的“咏越秀?唱越秀———新广府竹枝词大赛”。2014年2月新广府竹枝词大赛由越秀区委宣传部主办在广州东方文德广场隆重启动仪式,并在广州越秀文艺网、广府书坛/广府诗坛网、中华诗词网、中华诗词论坛、《诗词》报等媒体公布大赛启事,引起广州乃至全国及海外诗词界、艺术界的关注,特别是广大社区居民对广府竹枝词产生了兴趣和学习需求。大赛承办方先后到极力推广广府文化的越秀区大南路小学为全校师生、到越秀区文化艺术中心2015越秀“艺术讲堂”为社区居民讲授广府文化与竹枝词的欣赏与创作,介绍并普及广府竹枝词知识。随着大赛的推进,2014年4月,越秀区委宣传部、文联等文化单位在万木草堂组织一批广州诗词界名家、书法家举办文化沙龙,向社区居民介绍广府文化与竹枝词的关系,新广府竹枝词的创作及大赛的要求,并现场挥毫示范,社区居民参与者100多人,取得极好的教育效果。大赛得到广大社区居民的参与并踊跃投稿,最后评出新广府竹枝词获奖作品70首,约请广州地区诗词界专家学者创作30首,合成“新广府竹枝词越秀百咏”,请诗词家举行粤语吟唱活动,随后请音乐家为其中部分作品配上粤曲粤乐,用粤语演唱,出品了CD《越秀百咏?竹枝歌》进行传播。2016年2月,越秀区宣传部又邀请书画家们以书法、国画的艺术形式展示了新广府竹枝词作品,在越秀区文化艺术中心举办了“咏越秀•唱越秀———新广府竹枝词大赛获奖作品扇面展”,成为2016年广府庙会的一大亮点,又为越秀区广府文化推广创作了一张新的名片,社区居民大饱眼福,再一次亲近和体验了广府文化的魅力。“咏越秀?唱越秀———新广府竹枝词大赛”历时两年,由地方政府主持,整合高校与地方所有文化资源,以多种形式,精彩迭出地展示广府文化,开展社区教育,居民参与度高、普及性广和效用度高,可说是越秀区开发和利用地方特色文化开展社区教育一次完整的成功的精彩尝试。另外,越秀区教育局主办了“南粤魂广府情———2015年越秀区师生美术书法优秀作品展”,包含国画、油画、版画、书法、通草画、剪纸等多种形式展示广府文化;越秀区非遗保护中心在暑假举办了2015年越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传承班,包括广彩、剪纸艺术、粤语讲古、书法四个课程的社区教育,传承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越秀区珠光街道社区学院分院大力挖掘本区的粤乐文化,社区教育地方特色文化课程“广东音乐”获得“全国优秀特色课程”称号。广府各种文化在社区教育中得到很好的利用,大力提升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

3.利用广府庙会等节庆民俗文化活动开展社区教育

中国的节庆包含着很多民俗文化活动内容,反映民众心理和习惯,利用民俗文化活动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居民参与度高,热情,可以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实现教育与地方特色文化双推动。广州最有特色的节庆民俗活动是广府庙会,从2011年开始已举办了六届。历届广府庙会开幕式都在元宵节,庙会为期七天,地点设在越秀区城隍庙忠佑广场、中山四路(文德路口至北京路口段)、府学西街、北京路、惠福美食街、大佛寺、五仙观、人民公园等地,2014年以来还增设了水上庙会,主会场还是在广府文化源地的越秀区。庙会最初的功能主要是用于娱神,然后逐渐增加了娱人和经济的功能[12],广府庙会特别是在越秀区主会场的民俗文化活动,融入了更多社区教育的元素,具有社区教育的功能。2016年广府庙会开幕式,民俗文化巡演首演《五仙祈福》仪式,完整展示羊城民众喜迎五仙,五仙赐穗的全过程,让居民了解羊城的来历与传说;重现失传近千年的《五羊仙舞》,这一自南汉国就有而在宋代失传的舞蹈再现民间,增加了广府文化魅力;南越王卫队形象展示,再现了广府历史上南越国的威仪,向市民宣传了广府的历史源头。这些一系列的民俗文化活动都在展现广州的历史与文化,让居民了解广府文化,增加居民对广府文化的自信和认同、热爱。另外,还结合广府建筑和非遗元素设计出“2016广府庙会吉祥物”———鳌鱼,寓意广府人敢为人先,独占鳌头的精神,充分体现了广府人的文化自觉、对社区居民的教育意义和文化激励。在北京路的非遗展区、惠福路的美食街的广府特色美食,都向社区居民介绍和展示了广府独特的手工、艺术、饮食文化。2016年广府届会这些广府民俗文化展示活动,更加注重社区教育的意义,在活动中教育,在教育中推动文化传承。此外,自2016年开始,广州越秀区委宣传部、越秀区文明办主办、越秀区社区教育学院协办的“越秀街坊学堂”,立足社区,围绕不同节庆主题,开展各种民俗文化活动,弘扬传统文化与广府文化,传播文明风尚。

4.以读物、教材承载广府文化开展社区教育

2015年以来,越秀区社区教育学院一院委托广州大学的专家学者,整理和编写了以越秀区为中心的广府文化系列读物,作为开展社区教育的教材。其中包括广州的书院文化,介绍了广州历史上有讲学活动且规制完备的书院、书院中的文化名人和书院文化;越秀宗教文化,介绍广州越秀区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的渊源、特色、地位和宗教活动场所以及史上的宗教名人,还介绍了越秀区的民间信仰情况;越秀区博物馆文化,介绍了越秀区的各类博物馆和特色;越秀区文化景观,介绍了越秀区十大文化景观的位置、名胜、特色和文化内涵。这一系列教材,对当地特色的广府文化进行梳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表述方式,在越秀区十八个社区学院分院,对越秀区十八个街道社区居民进行社区教育,大力地提升了社区居民对社区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提升了居民的文化修养,同时也大力介绍和宣传广府文化,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二)广府文化在广州社区教育中开发和利用存在的问题

1.课程中开发力度不够,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

广府文化在广州社区教育中虽然已得到一定的重视和开发,但广府文化课程开发上显然力度不够,多数广州社区教育课程更偏重于实用性,如与职能部门社区工作相关和社区业务类课程,社区居民再就业所需的技能型课程等。广州越秀区各街道社区分院组织开展以“发掘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广府文化脉络”为主题的社区教育课程建设[5],形成广府文化特色性很强的部分课程,但各街区的这些社区教育课程不能很好地整合形成体系,课程不能定期长期持续发展,这使得社区居民教育面不广,当多数人知道并有学习需求时课程已经结束,想要再开设课时找不到老师,因而社区教育有效用性也不能持续。这是广州社区教育广府文化课程普遍存在的问题。

2.各社区教育机构配合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教育资源还不能充分整合,整体有序的社区教育环境有待进一步形成

我国社区教育要求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整合并形成政府、学校、社区、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合作模式,体现政府为主导、学校为主体、社区为中心、企业与其它社会组织为辅助,多方通力合作,通过建立有效的合作与运行机制,配置和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共同推动社区教育的发展[9]。截至2014年3月,广州市由政府购买,由民办专业社工机构承办了167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广州社区学院(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是广州市政府授牌认可的唯一一所社区学院,已与各区县合作建设了市、区、街三级社区教育网络,2009年,越秀区成立社区教育学院,并分设一院和二院,负责社区教育工作;社区建设图书馆、文化馆并利用位于本社区的图书馆、文化馆、文化艺术中心等公共资源开展社区教育,企业也在社区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就目前情况看,政府、学校、社区、企业、社会组织等对广府文化在社区教育中的开发和利用各自重视程度不同,学校和社区开发力度大些,而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和企业在社区教育中就很难要求其充分利用和开发地方特色文化。多方合作模式还在努力建设之中,当各机构各自有教育任务或活动任务时,这种配合便需要有更好的机制来协调或由政府来统一认识以形成合作的关系。

3.师资力量不足,教师队伍不稳定限制了广府文化在广州社区教育中的充分开发与利用

师资是教育的关键,广府文化在广州社区教育中的开发和利用对社区教育的师资要求较高,教师首先必须是懂得广府文化并且要有相当程度的文化修养;其次必须具备社区教育经验和社区教育教学技能和方法。广州文化研究中心、广州史志办公室的专家,高校教师和其它文化机构、企业中有一定广府文化造诣的人才都是合适的教师,但却常因工作关系只能在社区教育中任兼职教师,并且常常是变动的、暂时的,而各区社区教育学院或分院的教师队伍还比较薄弱。师资力量不足,教师队伍不稳定严重限制了广府文化在广州社区教育中的开发和利用。

三、广府文化在广州社区教育中充分开发与利用实现路径

(一)深入挖掘广府文化,开发系统性广州社区教育广府文化课程,建立社区教育广府文化课程资源库,根据各社区不同层次的需求,形成菜单式的社区教育课程开设模式

广府文化在广州社区教育中的开发,最重要的是课程的开发,应该在“广府特色”上做足工夫。广州越秀区的“一街一品牌”“一社区一特色”打造鲜明广府文化特色精品社区教育品牌,已将广府文化特色挖掘得比较充分,但是广府文化是以地域为特征的系统文化,在广州社区教育广府文化教育课程中应考虑其可持续发展而进行系统性开发。例如广府文化,包括粤方言文化、广府历史文化、宗教和俗信思想文化、商贸文化、文学文化、艺术文化、建筑文化、教育文化、饮食和节庆等风俗文化,这一体系的广府文化在广州各社区教育课程中都要有所侧重和呈现,要因地制宜地系统地开发。另外,课程开发出来后,同一地区各分院所有优秀同类课程要进行整合,例如广州越秀区社区学院,可将各街道分院、各家综、各社区、文化公共资源开发出来的社区教育广府文化课程集中整合梳理起来,形成体系并建立课程资源库,这样,就可保证课程的可持续发展。在社区教育课程开设时,可根据各社区居民的文化需要和教育有效性选取课程资源库中的课程开设,形成“菜单式”的课程设置模式。同时,充分利用好各种广府民俗文化活动,开展与广府民俗文化活动有关的社区教育,打造社区教育活动品牌,满足居民的精神文化需要,促进社区文化繁荣[2]。优秀的课程、精彩的社区教育活动要做好录像工作并上传到社区教育或文化网站,真正建立一种“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形态。

(二)社区教育主体要统一认识,通力合作,资源整合,共同开发和利用广府文化发展社区教育

政府、学校、社区、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合作的社区教育主体,应充分重视对广府文化在广州社区教育中的开发和利用,统一认识,认识到广府文化是广州打造世界文化名城的基础和灵魂,从而在社区教育中通力合作、资源整合。政府作为社区教育的主导力量,应该从政策、制度和规划的高度引领其它社区教育主体充分认识广府文化在社区教育中的重要性,并通过项目引领广府文化在广州社区教育中的开发和利用。社区学院三级教育网络作为社区教育的主体应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配合政府部门,与社区所在地的高校、中小学合作,与各种社会机构合作,发掘广府文化做好社区教育工作。社区公共文化资源和企业、社会组织除了自身做好社区教育外,还应充当广府文化社区教育基地,文化设施向社区教育开放和共享,让社区居民能在广府文化曾经的发生地进行社区教育,在广府历史、文化遗迹中参观、瞻仰和学习,从而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只有各方社区教育主体在政府的主导下充分沟通,共同配合,调动各种资源,才能共同将广府文化充分运用到广州社区教育中,用优秀的广府文化传统来教化广州社区居民,让本地居民提高文化素质,提高地方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让外来人口尽快融入广州社区,热爱社区。

(三)打造广州社区教育专业化多元化的广府文化师资队伍,带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科研建设,大力推动广府文化在社区教育中的开发和利用

社区教育师资队伍是影响广府文化在广州社区教育中充分开发和利用程度的直接要素。要邀请精通广府文化的高校教师、行业专家、民间艺人、企业人员等地方文化精英作为广州社区教育固定兼职教师[2],例如广府文化研究中心,广州及各区地方史志办公室,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的广府文化研究人员,高校专攻广府文化的教师,精通广府文化的企业家等,只要具有一定的广府文化造诣,有教学或工艺传授经验的,都可邀请作为广州社区教育的兼职教师。要在社区教育机构中选拔、培养社区广府文化教育的专职教师和工作人员,打造一支稳定的专、兼结合的有广府文化造诣的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教师资源库,教师资源库可与社区教育地方特色文化课程资源库对接,确保开设的课程都有稳定可靠的授课教师。鼓励教师开发社区教育广府文化课程,申报相关的课程建设和科研项目,借助科研经费激励教师进行教材建设和科研建设,有可能时尽量将科研成果再次转化成社区教育课程。这样,将广府文化与社区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有力地推动广府文化社区教育的发展,形成具有广府文化特色的社区教育品牌。

四、结论

广府文化在广州社区教育中的开发和利用,是广州社区教育建设文化特色的重要途径和灵魂所在,更是广州社区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立足广州,立足社区,在广府文化自觉中开展广州社区教育,在广州社区教育中实现广州的文化自觉。当前的广州社区教育,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广府特色文化,传承和发展广府文化,满足广州社区居民物质与精神需要,稳定与发展广州社区,打造广州世界文化名城,共同推动广州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进程。

作者:张介凡 单位: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公共管理系

参考文献:

[1]黄小云.文化自觉与社区教育的内在契合———以温州社区教育发展为案例[J].中国远程教育,2013(2):90-94.

[2]敬鸿彬.地域文化融入社区教育的价值及其实现路径[J].职教论坛,2015(27):64-67.

[3]刘守华.文化学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50,213,207-208,52.

[4].文化的传统与创造//.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263,182.

[5]叶忠海.广州市建设学习型城市特色和创新的研究报告//李训贵.创新社区教育发展,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C].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2015:63-65.

[6]教育部关于重新公布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名单的通知[EB/OL].2009-11-23.中国社区教育网.

[7]广州图书馆.了解粤语,从“知粤”开始———广图知粤讲堂(第1讲)[EB/OL].2014-12-25.广州数字文化网

第7篇:智慧社区建设的重要性范文

在“十一五”规划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第一个专题,可见中央对这项工作任务的重视程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需要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各方面力量和智慧凝聚起来,形成合力。因此,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生力军的农村青年素质培养尤为重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一、黑龙江省农村青年素质现状

农村青年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生产技能素质三个方面。农村青年的思想道德素质状况决定着他们的社会经济行为。科学文化素质是全面素质形成的基础,也是不断提高农村青年思想道德素质和生产技能素质的基本前提。农村青年生产技能素质正在由掌握传统生产技能向掌握现代生产技能转变,但仍与加快我省农业和农村实现现代化的要求很不适应,存在较大差距。在农业生产领域,现代农业要应用大量的科技知识,特别是在改良品种和进行高科技种植、养殖方面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知识。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了解,从劳动力结构分析,农村青年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普遍学历低。农村青年大多只有初高中文化,拥有高等学历的人少之又少。二是专业技能低。农村劳动专业技能主要集中于传统大田种植和花卉苗木栽种、养殖等项目,少数拥有建筑、家政、安保、餐饮、缝纫、机电等初级技能。三是打工收入低。由于农村青年文化程度低,加之社会上的一些“歧视”,导致农村青年的打工收入普遍偏低。四是劳动强度大、环境差。从事的工作大都是脏、重、危、累等。广大青年都想通过培训,提高专业技能到稳定且收入较高的岗位上就业。参加培训意向主要集中在电脑、机电、缝纫、驾驶、安保、车工、钳工、厨师等易学易懂,社会需求量大,有一定技术含量又能稳定就业的行业。

二、黑龙江省农村青年教育存在的问题

思想观念落后。虽然对于新农村建设,大部分农村青年都持有支持与乐观的态度,但很多问题仍有体现。比如,自主意识差,农村青年受社会交往和活动范围的局限,在思想和行动上依附性较强,开拓精神少,不太勇于接受新事物。受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制约,农村教育的观念非常落后。受教育条件差。黑龙江省农村青年受教育条件差主要体现在资金投入少和教师队伍素质不高两方面。尽管这些年中央财政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有所提高,但“僧多粥少”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的改观,拖欠教师工资现象在部分地方还很严重。农村学校规模小,学生多,教学任务重,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比较弱。目前很多落后地区还仅靠代课教师在勉强维持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农村教师的专业化不高,边远山区农村教师更是达不到理想的学历标准。另外,由于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低、工作条件差,导致许多农村教师心理失衡,难以集中精力在教学上,导致农村教师外流现象严重。信息相对闭塞。农村青年所处的生活环境和自身的思想观念,影响了他们对信息的关注和了解。一方面,农村通讯服务设施落后,调查中,家里有电话的不及农户总数的一半,上过网的大部分青年上网的第一目的是聊天交友。信息渠道的狭窄,使大部分农村青年很难得到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另一方面,农村青年信息观念不强,很少主动订报、买报、看报,把握分析处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差。

三、农村教育对于提高农村青年素质的重要性

因为贫困和观念问题,农村青年总体上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也正是因为贫困,他们知道自己该学些什么,当代农村青年对知识、技能有极高的学习欲望和学习渴求。以前,农村青年平时没事大多玩牌、打麻将,现在他们清楚地认识到知识和技能对发家致富的重要性,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也更加强烈地促使他们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和实用技能。农村教育在新农村建设这一历史阶段举足轻重。它以培养农村新型农民为基本责任和根本任务,与农村发展及农民生活息息相关。它不仅能动员与发动农民,创造财富,而且为农村开创社会之先进风气,建设与塑造一个新的农村精神,是一种增强民族自信心与凝聚力的潜在力量。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造就农村青年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对于青年来说,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是实现其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所谓健康并非指没有疾病、身体虚弱,而是指人在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健康情形。那么这种“健康情形”的培养,无疑离不开教育的作用。第二,培养和提高农村青年的思想道德素质。道德价值观因社会经济关系和社会制度不同而不同,但人类对道德价值观念有一个共同的判断标准。这些标准体现在各国的教育理念、教育方针和教育政策中。我国政府抓住青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的根本问题,明确新时期青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强调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型接班人作为学校德育的根本任务。第三,培养和提高农村青年的智力素质、科学素质和创造能力。智力素质、科学素质和创造能力等是青年职业性教育的主要目标和内容,是为满足其更高层次的需要,为了获得或者胜任某一职业而必须具备的基本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而得到的教育。职业性教育的获得,主要通过学校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获得。对于大部分农村青年来说,不能进入高等学府进一步深造和学习,就只能依赖于学校基础教育中所获得的素质和在职业技术培训、转岗培训等专业化培训中获得。

第8篇:智慧社区建设的重要性范文

山东历史上曾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心之一,渊源深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特别是“六五”至“九五”期间,山东的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与繁荣,民众物质生活水准得到显著提升。但与经济相此,文化建设相对滞后,表现在文化设施的陈旧或不健全,对人文社会科学重视不足,城市建设缺乏人文关照,民众文化生活质量有待提高等诸方面。鉴于此,我认为尤其应加大文化建设的力度,政府只有从宏观决策的角度,真正在思想上将文化建设提到人民生活的高度上来认识,才能指导我们具体规划、设计并全面实现“大而强、富而美”的新山东形象,撰写新世纪山东文化建设的新篇章。一、关怀传统文化,培养青少年的文化素养

文化,是指人类一切物质创造与精神创造的总和。所以谈到文化,就必然涉及到传统。事实上,文化的“传统”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它是在时空中延续和变异的,它存活于现实发展之中,连接着过去,包蕴着未来。正因为传统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所以它自身就蕴含着微妙的创造,应提倡传统与创新相结合。文化人类学者经常把传统中有创造力和更新力的基因视为“种子”,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在现存的繁杂的生活现象中剥离出这粒种子。我们理解的文化建设就应该是培植这粒种子的工作,使文化在一种合乎自身发展规律的状态下去自然延伸。所以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上,我们就不难理解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性。笔者以为,要关怀传统文化,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必须从青少年开始,在青少年的全面教育中自始至终地渗透传统文化的精髓。因为文化涉及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方方面面,会影响一代人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等等,所以传统文化也必须在教育的广度上贯穿始终。笔者认为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的最首要也是最基本的工作,就是在大学、中学、小学开设传统文化的相关课程。我们目前对于这类课程的理解还限定在概念教学的范畴,将传统文化枝干分离,抽其根,剥其花,去其果。这势必导致教育内容的枯燥,也必定会影响教育行为实施的效果。而且从教育的目的上来说,这也是对传统文化的曲解,传统文化并不仅仅限定于文字性的经典文献,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我们往往忽略了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的教育。在物质文化中,诸如民俗节令、城市营造、工艺造物等,传统文化的形象似乎更加血肉丰满,深人浅出,也更有亲和力。只有物质与精神的双重结合,才能够传达出传统文化的原生态色彩和本质特征。以美术教学为例,建议各级教育实施部门不仅仅教授西方的素描、色彩课,特别要注重增加对传统绘画、书法艺术的临摹和欣赏。建议围绕传统文化更多地开展一些动态教学活动,比如参观文化艺术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围绕着它们增加一些手工劳作课程,真正动手触摸甚至体验传统生产、生活劳作方式和过程。亲自动手捏泥玩、编织结、剪剪纸、印年画、纺线织布,将传统文化还原到它的生存状态,让现代的孩子自已接近它体验它,在没有任何先验导引下自然而然地去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手工艺之美和技艺的智慧。如果说这是一种美的教育,那就是在培养青少年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综合审美体验能力,这才是对美的真正的理解,同时也是对传统的真正的领悟。在这样动态的传统教育活动中,将不仅仅涉及到知识的传播,而是把传统文化自然地通过教育的形式传承下来。文化素养的培养通过物质与精神等方面的体验得到了很好的贯通。二、加强文化设施的投入,丰富民众的文化生活

目前社会上较为流行“高学历,低文化(素质)”的说法,一方面说明我们的教育问题,也说明带有普遍性的社会文化问题。“高学历,低文化”是指人才培养的一种误区,指那种有技能专长而缺少文化底蕴和内涵修养的“人才”。作为一种倾向性存在的社会现象,它势必会导致一定的不良后果:培养的人才自身无法建立独立而完善的人格体系,知识追求与生命追求相背离。这不仅违背人性的正常发展,也势必会引发道德水准下降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现行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之外,我们觉得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担当文化教育重任的“文化环境”营造不足。文化环境作为社会文化教育实施的物质基础,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地位举足轻重。作为资本主义世界文化中心的欧洲就十分重视文化设施的投入。俄罗斯改革之后,经济困难,儿乎所有生活指标都处于紧缩之中,但国家大剧院、图书馆的巨额建设却无人争议。在奥地利,中学的音乐设施都是对外开放的,任何一个市民都可以在课余走进琴房去弹奏,艺术设施是培养艺术人才,陶冶全民艺术素养,提高全社会精神品格的重要物质基础。奥地利政府在艺术设施投人、艺术氛围营造上的努力为他们赢得了“音乐之都”的美誉,同时也培育了旅游经济市场和奥地利人民健康祥和的人格心态。在这里,文化已经被具体地解析为城市雕塑、美术馆、画廊、音乐厅、博物馆、图书馆、剧院等物化的符号。目前我国大型城市也开始意识到了这一点。北京将投资4亿美元筹建国家大剧院,上海更是提出这样的口号:“世界一流城市,必须有世界一流的文化,必须有世界一流的文化设施。”也因而造就了他们投资1·5亿美元的上海大剧院和世界最大的图书馆,计划投资2亿美元的科技中心和对外开放的新艺术博物馆这样的大手笔。至于山东文化设施的建设,笔者认为,在重视的基础上,不一定跟着别人的步子走,但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营造出齐鲁文化的特点。还应理性地剖析地区文化优势,选择好切入点。比如,突出宣传孔子文化,建立综合性的孔子博物馆或文化中心,表现齐鲁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博物馆的建设上,目前全国尚存在“千馆一面”的现象,走一家而知全貌,但专业性博物馆却极为罕见。根据我省民间收藏的良好社会风尚,我们完全可以制订相关政策鼓励民间团体、个人兴办专业博物馆。同时还可以突出山东海洋文化的特点,筹建全国一流的“海洋科技馆”。另外山东的音乐厅等文化空白点也有待填补,美术馆、剧院等文化设施有待扩建。三、保护齐鲁文化资源,发展旅游和文化产业

第9篇:智慧社区建设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多元文化 审美文化 审美教育

[作者简介]曹迎,玉林师范学院学工部副教授;张鹏,玉林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广西玉林53700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7-0091-04

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制度性改革,中国文化领域在发生结构性变异的同时,中国人精神生活的内部也发生了相应的深刻变动,人们的精神取向和价值观念正在迅速发生变化。中国社会审美风尚的变异呈现出由统一向分化、由教化模式向消费模式、由社会活动向个人娱乐、由自发向自觉的转换,从而形成了整个社会审美风尚的大改变。

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在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上都处于过渡时期,因而他们的身心素质和审美素质等都呈现出独特的面貌和品味。大学时代,正是人生中自我意识日趋强化、智力迅速发展和思维趋向独立的时期,因此大学生的审美判断也表现出这一特点。多彩的时代生活导致了大学生的审美趣味多元化和多变性,他们敢于冲破旧的审美观念和标准的束缚,冲破各种社会习俗的制约,热烈地追求美的新鲜事物。大学生的审美活动总体来说是积极向上的,但是由于大学生缺乏社会阅历。审美知识和经验还有待发展,因此他们的审美判断往往带有片面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Ⅲ。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的心理状态、审美境界、人生态度与他们所具备的专业知识水平不相匹配,束缚和制约着他们向高层次发展。种种状况表明,当代大学生的审美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大学生审美文化接受状况

西方文化思潮的涌入,社会的改革开放与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的发展变化分解着原有的价值秩序,社会上多元文化的“侵蚀”,给当代大学生审美观的形成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性空间,使得他们选择追求的层次多元化。同时也带来了各种价值的相互碰撞、冲突与选择的困惑。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难免夹杂着一些低俗、非主流的东西,如西方思想中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大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辨别能力尚未成熟,外来的奇景异观和陌生感,直冲人的感官世界,让那些生活经验不足的大学生难辨是非良莠,以至麻木了审美的认知官能,迷失了价值方向。

为此,本研究通过调查大学生对西方的文学艺术、东方的儒家文化和民族民间审美艺术等三种审美文化的认同程度以及理解、接受的情况,意在了解大学生审美素养,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可借鉴的想法和建议。

(一)调查样本的选择与方法。随机选择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在校大学生180人作为调查样本,要求他们填写问卷。应用百分比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与考察重点。问卷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了解所有被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级、专业;第二部分主要考察大学生对中西方基础审美知识的认知,包括西方文学、西方艺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民族民间艺术等知识;第三部分主要考察大学生对西方文学艺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民族民间艺术的态度,学校审美教育现状、对学校审美教育的建议等等。第四部分主要考察大学生日常的审美行为。此问卷的统计数据及调查结果可作为本研究的重要依据。

(三)调查数据与结果分析。调查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有效问卷180份,回收率为100%。统计数据显示:

1 大学生对审美知识的掌握与获取情况

(1)学校教育是学生获得审美知识的主要渠道。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学生对有关知识的获得,例如“西方艺术”、“西方文学”、“中国民族民间艺术”、“儒道文化”等大部分是通过课堂教学获得的。可见,课堂教学是最能获得有关审美知识的渠道。因此,组织好课堂教学,讲究教学方法,不拘形式,是能够增长学生审美知识的。

(2)学生对审美知识的基本概念以及外延的知识掌握较差。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学生对审美知识掌握程度多处于“了解”、“略知”甚至“不知道”状态,缺乏深度。例如。对“中国民族民间艺术”有关知识掌握程度的调查,没有一个学生“熟知”。只有27.1%的学生“了解”,58.8%的学生“略知”,还有14.1%的学生竟然“不知道”;对于“西方艺术”,没有学生“熟知”,只有1.2%学生“了解”,47.1%的学生“略知”,多达51.7%的学生表示“不知道”。由此可见,大学生对于中西方审美知识的了解是极其贫乏的。在几项基本知识中,学生对于“文学”方面的知识了解较多一些,对于“艺术”、“哲学”有关知识的了解较少。

2 大学生的审美态度。在对大学生的审美态度的调查中,有64,5%的学生认为审美素养可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并且大多喜欢校园艺术类、书画展、邮票展、寝室装饰、征文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人文讲座等人文活动,认为这些活动对于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有很大作用;而大部分的学生认为可以接受中国传统文化、西方艺术、中国民间艺术的课堂教育,但谈不上喜欢;在“对于人文、艺术类选修课程的态度”选项中,只有38.7%的学生表示自己会很认真地对待,与必修课的学习态度没有区别;有43%的学生承认自已“较随意。主要是为了拿学分,有时候不去上课”;有8.6%的学生表示自己“十分随意,基本不去上课。期末考试才去”;另外有9.7%的学生表示未选,或者是不会选择此类课程。由此可见,大学生在主观意识上意识到审美素养的重要性,也较为喜欢相关的人文活动,但较为排斥枯燥、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因此,在充分发挥课外活动对大学生审美素养提高的作用的基础上,如何改进审美文化课程的教学方式,改革相关课程的设置,使课堂与课外活动在提高学生审美素养上双管齐下,已成当务之急。

3 大学生日常行为的审美表现。在对大学生课余阅读调查中发现:在学生的课余阅读时间中,阅读最多的是报刊、杂志、随笔、文学名著以及与专业相关的书,历史、艺术、哲学类书籍读得最少,尤其是哲学类书籍很少有人涉猎。无论是报刊、杂志、随笔,还是艺术、哲学类书籍,几乎不读的人数量相当多。因此,从整体上来看,学生的人文课余阅读量都是很少的。另外,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目的多是为了获得人文陶冶,通过了解故事内容,获得对历史人物的认识,但是,其中为寻求刺激、消磨时光或其他原因而阅读的学生人数也不少。

从调查结果看,可反映以下几点:第一,文科生

对审美知识的理解强于理科生,关注也多于理科生,女生对审美知识的关注多于男生;第二,在对待审美教育的态度上,大部分学生都喜欢审美文化,认为审美教育有利于自己的发展,但对审美文化缺乏深刻认识;第三,在审美教育活动的参与问题中,绝大部分学生愿意参加学校的相关活动,但是对审美选修课,大部分学生都采取犹豫的态度。对艺术课程的学习缺乏信心,学生们更愿意参加自由选择和发展的艺术社团活动。所以,加强第―课堂的教学改革与研究是势在必行。

二、大学生审美教育问题诊断

(一)多元文化的强力冲击。当代大学生审美出现世俗化倾向,不仅在于经济生活的多元化和政治环境的相对宽松,也由于物质文化的强力诱导,大众文化的强势渗透和技术文化的大力推动。

1 物质文化的强力诱导。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我国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得到了较大满足。但由于建设过程中未能很好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再加上物质文化的强力诱导,人们开始逐步放松了精神文化的追求。即使意识到精神文化的需要,也因受物质文化感性、直观的影响,带有浓厚的娱乐色彩。在改革开放以后的世俗化进程中,片面的物质文化追求,引发了物欲膨胀、金钱至上、价值崩溃,在精神压抑、思想苦闷中,人们开始了精神的放纵并娱乐自己,用一种自我放松的方式来消遣时间,反映在审美生活中则是娱乐化倾向。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象牙塔也开始了物质化、娱乐化。大学生们不再满足于书本知识与理想抱负,开始了丰富生活的追求;不再倾心苦读与钻研,开始学会了享受生活;不再迷恋经典审美,开始了娱乐化的审美生活。

2 大众文化的强势渗透。大众文化是一种在现代工业社会背景下所产生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市民文化,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中产生的、以都市大众为消费对象和主体的、通过现代传媒传播的、按照市场规律批量生产的、集中满足人们的感性娱乐需求的文化形态。大众文化往往带有对政治、道德、审美权威解构的功能,并对主导文化、精英文化、传统文化艺术产生冲击。大众文化在满足人们感望、激发参与热情的同时,也促生了感望的泛化、主体人格的分裂以及精神价值的消解。在大众文化的洪流之中,由于大学生正处于思想、心理未定形的动荡时期,好奇心强但又比较脆弱,而此时他们却面临着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和自身沉重的心理压力。如学习、考试、就业、情感等等,神经犹如一根绷紧的弦,紧张的心理迫切需要找到释放的空间。大众文化的快节奏、猎奇性和娱乐性,正好迎合了他们追求时髦的生活方式和好奇的心理特点,包含其中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情绪、心理,以其特有而强大、隐蔽的诱惑力对大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影响,给了他们一个释放紧张的机会和空间,并促生了文化消费娱乐化的心理定势,审美生活也不自觉地走入了娱乐化的圈子。

3 技术文化的大力推动。科技发展促进了物质生产的极大发展,也作为物质载体促进了文化特别是流行文化的传播。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地增强了各种传媒的声像效果。日新月异的技术文化推动着审美作品的迅速传播和形式的多样化,强烈地满足了观众、听众的感官刺激需求;而互联网、移动电话等通讯技术的飞速进步。也推动了流行文化的快速传播。不仅如此,还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为依托的文化如网络文化、手机短信文化等。在大学校园,计算机的普及和校园网络的开通,促进了网络文学、网络社区、网络聊天、网络流行语、网络游戏、BBS、手机短信文化甚至网上交友、恋爱等在大学校园中繁衍,它们的出现迅速吸引了大学生,在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的同时,也把大学生的审美生活带入了娱乐圈,促使它们的审美生活娱乐化。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学校自身许多具体因素制约了高校审美教育实效性的发挥。社会经济市场化的导向导致高校人才培养的市场化、功利化、现实化,降低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要求,忽略了大学生成才素质中的审美需要。学校对审美教育的认知偏差也影响了审美教育的实效性。具体反映在高校教学、管理的各个方面:如简单把审美教育定位于“专长”“特长”教育;把人文素质教育等同于死记硬背一些文化知识概念;在课堂教学中重专业、轻视审美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压缩或减少人文素质类课程的课时;在德智体美劳的关系上偏重“智力”、“能力”、“分数”;在审美教育的协调性上,还存在审美教育内容、形式不统一的问题。另外,到目前为止,高校在审美教育的机构设置方面,仍然没有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或一支专门的审美教育队伍。目前,大学生是应试教育培育出的“果子”,基础教育阶段对素质教育的淡化,造成了他们审美基础知识的严重缺乏。而且由于生源地的不同,相同年级的学生审美知识水平不一、层次不一。现在,高校审美课堂教育基本上采用大班教学,这不利于课堂气氛的调动,多个层次的学生“齐头并进”和“满堂灌”的授课方法,忽视了学生的自主个性,学生被动接受,抹杀了他们对审美教育的兴趣,从而使此类课程流于形式。

同时,教师本身也缺乏文化审美境界。教师也是这个时代的人,他们也很难逃脱这个时代的共性和导向,当下许多教师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当作一个赚钱的饭碗,只要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因循守旧过日子就可以了。大部分这样的教师教学更多的只能是照本宣科或照屏宣科,重复劳动,缺乏激情和火花,更不要说什么赏析引导、纵横开阖的文化气魄了。

(三)学生个体原因。第一,学生对审美了解不够。如对其目的意义,对于审美在其成才、家庭、工作、人生中的作用缺乏深入理解。第二,学生审美知识的缺乏,是造成审美教育效果低下的另一原因。由于缺乏一定的审美知识,使得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降低,审美趣味不浓,也无法从审美中体验成功、喜悦、快乐、幸福等积极情绪情感。第三,审美认识偏差。认为审美素质和个人的能力、人品或工作关系不大,对审美教育持一种可有可无的不重视态度。第四,审美认识和实践不统一。主要体现在学的是一套,做的是一套。表明个别大学生在审美践履上还要重行动、重实践。第五,抵抗不住诱惑。由于缺乏正确的辨别标准和较高的判断能力,出现“以丑为美”、“以异为美”等现象。

三、推进校园审美文化建设的建议

(一)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引导大众文化健康发展。通过发展先进文化,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导向。从而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生活和审美品位。此外,要加强大学文化社区建设。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大学的文化氛围和风气直接影响他们的文化生活和品位。要遵循环境育人的原则,以促进大学生健康、全面成长为中心,大力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净化大学风气。在此基础上,

通过加强教职工思想文化素质、校园人文景观建设、丰富高雅的校园文化娱乐生活等加强大学文化社区建设,建设大学文明社区,为大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学习、生活、工作的文化环境。

(二)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大学生审美的多元化倾向,既表达了他们对美的追求与享受。也在无形中造成了对高雅审美的冲击。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放松了审美教育,缺乏对他们在审美消费中的引导,从而导致大学生审美素质偏低。而弥合大众娱乐审美与高雅审美之间的距离,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特别是审美教育将是最为有效的途径。要从关系到提高整个民族审美水平和文化素质的高度来重视大学生文化素质和审美教育,针对以往教育中存在的弊端,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特别是要在全球多元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背景下。借助现代信息网络等高科技手段探索新的教育模式,提高文化素质和审美教育效果,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审美素养。通过文化素质和审美教育,使学生对高雅艺术的意趣和表达方式有更多的了解和兴趣。懂得欣赏美,富有想象力、审美力和创美力,他们的审美就不再会只满足于娱乐层面,而会成为高雅艺术审美的主体,而且他们在高雅艺术审美中的审美经验又将反过来影响并提升娱乐审美的整体水平。

(三)充分发挥优秀的大众文化的积极作用。首先,用优秀、健康的大众文化丰富高校美育内容。在一些优秀、健康的大众文化作品中,只要包含着能够启迪人们智慧、促使人们求善求美的内容。都可以纳入到高校审美教育的内容当中。其次,发挥大众文化的积极作用,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其审美素质。优秀的大众文化中所包含的美的内容由于其通俗性。为人的审美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一个初始的阶梯。大学生在对大众文化的通俗美的欣赏中,可以开阔眼界,丰富美的知识,增强审美的兴趣。最后,优秀的大众文化为高校审美教育开拓了新的渠道,激发了大学生接受美育的主动性。由于大众文化的覆盖面广泛,接受起来快捷方便,加上先进的传播技术,为高校审美教育开拓了新的渠道,有利于激发大学生接受审美教育的主动性。

(四)完善审美教育理念。审美教育不是一般的知识教育、艺术教育或技术教育,是一种综合教育。在审美教育中必须贯穿如下理念:第一,审美教育要有知识的底蕴。在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过程中,不唯理论,但要传授相关的审美知识。第二,审美教育要有素质的内涵。应把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作为审美教育的一个目标进行追求,而且这一理论要贯穿在审美教育的各环节和各活动中。第三,审美教育要有制度的保证。高校应在这个方面围绕其内容、主体、管理机构等环节进行规范。第四,审美教育要有环境的熏陶。优美的学校物理环境,和谐的学校人际环境,向上的学校文化环境,健康的社会家庭环境,均是审美教育的要义。第五,审美教育要有实践的检验。必须让学生在生动活泼,形式各异的方式中欣赏、感受和创造美。第六,审美教育要有实效性的具体检验措施。

(五)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在审美教育中,教育工作者因其特殊的身份和特殊的作用,其形象、能力、气质、谈吐、学识本身就是对学生最好的审美教育。总的来讲完美的教师个人形象从审美角度要求,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人格美,要品德优良,作风正派,清正廉洁,严于律己;心灵美,要关心、爱护、尊重学生;才能美,要有精湛的教育教学技能,优美的教学艺术,渊博的学识;行为美,服饰、谈吐、举止要得体、大方、优美,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

(六)重视学生的审美实践。在审美教育中。同样强调“知行合一”,而且必须强调“知行合一”。因为,大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高,精神境界的陶冶和美化既要在审美实践中完成,又要在审美实践中得到检验,更要通过审美实践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对大学生的审美教育决不能仅仅停留于审美理论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倡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审美创造的实践活动,只有在不断的审美实践中。才能真正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对美的鉴赏、感受和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马雯,发展高雅艺术加强审美教育构建和谐校团[J],东方企业文化,2007。(5)。

[2]丹,西方文化思潮影响下的大学生审美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