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制度的目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企业;财务制度;改革
作为国家财政制度之一的企业财务制度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一环。现行的企业财务制度是始于国家在1993年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并以之为核心建立了一系列的企业财务制度管理办法。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经济体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因此,企业财务制度也要进行制度创新,以适应时代进步的要求。制度的建立需要在改革中不断探索、不断思考和不断创新。企业财务制度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抛弃制度中与企业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不断激发企业活力,形成行之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形式。目前,我国企业已经建立了一套相对完整的企业财务制度,用以规范企业经营体制,保障企业资产安全和完整。企业财务制度改革的进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这就体现了旧的企业财务制度与新的企业财务制度的碰撞,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真正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一、我国企业财务制度改革的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深水区,“四个全面”对我国企业财务制度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旧的企业财务制度早已不适应时展变化的要求,不适应经济主体潜在的对经济利益的需求。所以,从基础财务理论出发,影响我国企业财务制度改革的主要原因是:
(一)企业财务制度要求的改变
现阶段而言,我国的经济体制已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因此企业财务制度的要求亦应因时而变。在旧的企业财务制度中,普遍认为“统收统支、统付盈亏”的财务制度并未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筹资、投资和营运做出适应我国经济体制的明确准则规定。而企业财务制度就是要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价,这就迫切要求企业财务制度应进行改革,尤其是在其内容涵盖方面,要求渗透入企业活动的方方面面。内容的转变是企业财务制度改革中的重中之重,必须深刻探究,已建立一套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的企业财务制度。
(二)企业财务制度功能的变化
在旧的经济体制制度之下,我国的企业财务制度的功能是监督企业按照国家的生产计划来制定相应的企业资金需求计划,并按照成本组织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按照制定的计划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因而得出企业财务制度的功能主要是监督。然而,在新的经济计划要求之下,现代的企业财务制度改革要求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企业拥有财务管理上的自———筹资自由、投资自由和经营自由。此时企业财务制度的功能是保障企业的经营自。企业财务制度功能的变化要求企业财务制度要审时度势,进行制度创新,以保护企业的权益,为企业在一个相对公平的环境中进行竞争,这是企业进行财务制度改革的动力源泉。
(三)经济制度变化对企业财务制度改革的影响
经济制度可以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进行划分,而财务制度是其宏观经济制度中的重要部分之一。企业财务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可从一定角度反映经济制度的变化发展对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新的影响,在内容和功能方面要做出相应调整变化。经济体制的变化发展是影响企业经济财务管理制度改革的根本原因———目前我国已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经济的变化发展会引起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不断进步。财政制度和税收制度等都会对我国企业财务制度的改革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
二、对我国财务制度改革的展望
(一)我国企业财务制度改革的主体变化
主体是我国企业财务制度改革的第一要务人。它必须及时的了解市场经济信息,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市场经济制度之下,政府的职能应实行阳光执政,扩大市场主体的自,避免权力过度的集中而影响事情解决的效率,要通过制度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不过多的直接参与企业管理,切实保障权益本身。我国企业财务制度的一大特点就是扩大企业在财务管理上的自主经营权,在具体细节上———如企业投资、企业筹资、企业经营和财务重组等微观层面上的内容也应适应经济发展变化提出的新的要求,进行企业财务制度改革以进行制度创新。
(二)企业财务制度改革的涵盖范围增大
1.我国企业财务制度将会涵盖更多的内容。目前,我国已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迅速普及也有助于企业财务制度的管理,它早已渗透进入我国企业内部。“互联网+金融”、“互联网+经济”和“互联网+财务管理”等层出不穷,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愈发复杂纷繁,如何更好地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如何应对企业新出现的财务问题,企业财务制度应如何改革才能适应企业的新目标、新要求,这都对企业财务制度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2.企业财务制度的改革不仅仅包括具体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更要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浓厚氛围或者说是一种企业文化之一。换言之,企业要愈发重视企业财务管理机制的制订,通过合适的配置资源,形成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与此同时,要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和谐融洽的氛围,这对于企业财务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将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赖永添,吴子云.创新企业财务制度改进企业财务管理[J].商业会计.2007(01).
关键词:高校 财务制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a)-0139-02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及社会的发展,我国的高等院校也出现了前所未有有的发展与繁荣。不仅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其教学质量和学科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由原先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全民教育”,高等院校的整体办学水平与各项硬件设施也都已经相对完善,教学水平显著增长。但随着高等教育机构的迅猛发展,给高等教育的各项工作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尤其是高等学校的财务制度已经不太适应发展后的高等院校,需要我们及时、合理的对高等学校的财务制度进行革新。
为了能够满足现阶段高校对财务制度的新要求,财政部会同教育部共同出台了《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意见征求函。意见函主要就目前国内高等学校的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得出现阶段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不足与影响,最后通过意见征求的形式制定出整套的可行性方案及实施步骤,于2014年1月1日起新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正式实施。新出台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更加有效的规范了高等学校自身的财务管理,规定了高等学校对其财政支出要给予绩效考核,增加了高等学校资金的使用效率。
1 新旧制度变革内容对比
1.1 核算基础的变化
本次最近实施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改革里,设计到最重要的改革部分是将高等学校财务管理中按照权责制度管理的范围进一步增加。原有的权责管理制度只是适用于经营性财政开销的方面,改革后的财政管理制度增加到资产类业务方面的财政收支。所谓的权责管理制就是指当事人实际所拥有接受资金的权力或者支出资金的责任作为标准,来确定收支情况的财务审核制度。例如以前高等学校的固定资产、知识产权等并没有实行权责管理制,新规定实施以后,高等学校的固定资产以及知识产权等尽管在当前并不出现损耗现象,不过被纳入责权管理范围后,每月需依据责权管理制来给出特定数额的损耗,并将这写损耗归入到当期支出中。
1.2 核算方法的变化
以便更确切的计算高等学校所拥有的资产数量,新实施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规定必须依据权责管理制度计算出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的折旧数额。按照旧的制度规定,大部分的高等学校在以前都不计算固定资产的折旧,同时表明这些高等院校过去并没有按照有用固定资产的净值来计算这些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按照新实施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规定要求高等学校需将本校所拥有固定资产的折旧数值计算出来,并计入支出项。新财政制度出台前,高等学校的固定资产一般都是在报废的时候,才将其纳入财务支出中,做报废处理。
1.3 核算体系的变化
确保让高等学校的财务管理及资产信息更完整,新实施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规定必须要把拥有在建工程的高等学校的在建项目财务体系归入到高等学校的财务核算体系中来。以前类似于此的基建项目,都是采用的独立财务核算机制的,新实施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把基建项目的财务核算也划入了高校的财务核算体系里面来,在原先的高校财务体系里面新设置基建项目与在建项目等财务科目,这样能够更完整的体现高等学校整体的财务资产状况。
1.4 会计报表的变化
因为新实施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把基建项目的财务核算体系归入到了高等学校的整体财务核算和财务报表内容里面,就革新了以前高等学校内部两个或多个财务体系、两个或多个财务报表信息的模式。并且新实施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中规定,高等学校的会计报表里面要含有资产总表、负债表、总分项收入表、总分项预支表、基建项目会计表以及会计报表备注等,并且修改了会计报表的格式,健全了会计报表系统,可以为我们展示更丰富的高校财务状况。
2 新制度对我院校财务工作的影响
2.1 对财务管理目标的影响
高校一直都隶属于国家的事业单位,近几年来我国逐渐的对事业单位进行改革,目前国家所设置的事业单位分别依据其单位属性,将他们归类为企业公司类、行政职能类以及事业单位类等。并且,国家规定将事业单位再进行划分,依据单位公益属性的大小将其归类到一、二类当中,高校依据其公益属性被划分到公益二类中,主要的公益责任是培养学生以及输出半公共产品,这些改变会使高等学校内部的财务制度发生较大的变化。
2.2 对财务预算的影响
高校财务的权责管理制度规定按照权利和责任的生效来表示收入和支出的产生,所以要求我们在确立预算时需很合理的估算出上下半年学院的收支状况。新财务制度规定要对高校的固定资产以及无形资产进行折旧计算,使高校的财务预算难度增加不少。另外,新实施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对高校的收支科目做了改动,新增了成本支出财务管理,更加清晰的规定了高校成本的核算项目,对高校的各项目成本投入预算确立更有益,使预算管理的效果得以更充分的施展。
2.3 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新财务制度制定了权责管理制度,使得财务管理的基础有了新的变化,财务部门对于高校的收入以及支出的管理,要求必须脱离先前的收支实现制度中的模式,要求财务人员在自身业务素养的基础上合理、正确的核算高校的收支。规定指出要根据权利和责任发生时来确认具体的收支状况。要求财务人员必须脱离先前的收支实现制度中的模式,做出合理、正确的收支判断,更全面、更彻底的满足新财务制度的规定。
2.4 对资产管理的影响
新实施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规定高等学校的固定资产必须依照其类别每月计算其折旧数,高等学校采取对其拥有的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后,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就属于高校的一项支出费用,并且高校每年新增加的固定资产也不能进行全额的列支统计。所以就会对高等学校的收入与支出、每年的决算收支平衡造成不小的影响。
3 我院落实新财务制度的措施探索
针对新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有关规定,根据新旧制度的改变对我院财务管理工作带来的影响以及新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对财务部门提出的新要求,我院积极探索,提出了以下几点财务管理的改革措施。
3.1 修订本单位的财务制度
新实施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不仅对影响着高校的整体财务规划,同时也对高校内部的财务制度以及财务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又由于新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较旧的制度更改的地方比较多、设计的范围也比较广,所以我院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迅速、有条的分析了我院财务管理中与新规定有出入的方面,并修改了我院的财务制度以及财务管理制度。所修改的范围也是非常广,包括固定资产折旧制度、收支责任管理制度等等,通过修订让我院的财务管理制度以及财务部门所进行的各项管理工作都达到新规定的要求。
3.2 开展固定资产和债权债务的清理工作
我院根据新制度中关于固定资产折旧的问题,迅速建立健全了我院固定资产折旧制度,而且也完善了固定资产折旧制度中的各项基础数据已核算方式。我们计划2014年对学院一直以来的固定产进行全面清点和核对工作,为更好地管理固定资产做好基础工作,以便更确切的表示我院固定资产的实际数额,制定相应的折旧制度。并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以及折旧方式,确认了固定资产的基础数据,最终形成了我院独有的基础信息科目,对我院做好固定资产折旧的工作带了非常有利的影响。
3.3 进一步精细化财务预算工作
我院依据新制度的规定,把我院全部的收支全列到我院的预算管理里面,每个部门、每个处室都设置自己的预算管理。健全并完善我院特有的一系列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体系与工作流程体系,为我院的预算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利的保障。为了进一步使我院预算收支得以清晰和细化,从2014年1月开始,我们实施新财务友财系统的上线工作,所有我院的师生,都有各自的专属账号来查询预算收支情况,及时反映部门处室的收入,这样更有利于它们做好全年的统筹安排支出预算。
3.4 强化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提升
紧随着新制度的实施,我院组织相关财务人员系统、全面的进行了《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学习。同时加强对兄弟院校进行学习交流研究,共同探讨新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培养更适合我院的财务人才来为学院服务。努力强化财务队伍素质,增加财务队伍的知识储备,改进财务队伍的整体业务水平与工作实力,让我院的财务队伍有准备的面对新的财务制度的实行,用高的业务水平及积极向上的心态来面对新制度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4 结语
总的来说,我国目前的高等院校有了蓬勃的发展与进步。不过,伴随高校快速的发展其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里则体现出发展不足来。现阶段高等学校的财务管理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校自身的快速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根据高校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适合现阶段高校发展的财务管理制度,以寻求学校与财务管理的互惠性发展。在进行财务改革的同时,也要增强高校管理层与财务人员对高校资产的合理认识,对高校固有资管的财务管理改革形式、加大力度,更有效、合理的支配学校的资金,给高校的发展与稳定建立有利的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
[1] 史为业.高校事业会计和基建会计统一问题刍议[J].教育财会研究,2009(5):26-28,33.
[2] 王润华.贯彻执行《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要注意的几个具体问题[J].教育财会研究,1998(6):29-30.
[3] 王青云.新《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主要改革内容[J].金融理论与教学,1997(4).
企业内部财务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企业内部财务制度主要约束企业内部人与人之间关系,作为行为准则,其主要具有以下功能:首先是提高企业激励约束机构的兼容性,形成长效激励机制。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可以使每个人的个人劳动过程具有社会性,成为社会劳动的一种形式,使每个人的成本与收益有机结合,建立起适时适度的激励和奖惩机制;其次是降低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的交易成本,使员工对自己的行为产生合理预期,最大限度地降低市场不确定性;第三是通过提供有关行为约束的信息为实现企业内部及企业之间的合作创造条件,保障合作的顺利进行。
二、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原则
1.权责利相结合。
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财务制度不单单是企业财务部门内部的事,它是一个涉及企业各个部门和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如果得不到其他部门的配合,那制定的财务管理制度也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过程中要坚持权、责、利结合的原则应注意的是,要充分考虑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权责划分,在财务责任分配和安排时要充分考虑和体现物质利益。使股东、经营管理者及普通职工等各类人员出于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相应的积极性也大大调动起来。
2.稳定性与连续性相结合。
任何企业的发展都是一个连续且稳定的过程,所以作为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在制定时也必须充分考虑是否与企业长期的发展目标相一致,能否促进企业稳定发展等等。
3.科学合规性。
企业在制定其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时必须充分考虑和分析国家有关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要求,也就是说必须具备合法性和合规性,切忌与相关法律法规背道而驰。当然除了合法之外,企业所制定的财务制度亦不能损害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行。
三、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程序和方法
1.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程序。
1.1准备阶段。
第一步,确定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范围。具体来讲就是进行全面设计、局部设计还是只进行修订设计。
第二步,确定设计方式和设计人员队伍。即是进行自行设计、委托设计还是进行联合设计。根据所确定的设计方式,选择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人员、其他管理人员并聘请有关专家。
第三步,安排设计工作的进度,应该在力求设计时间节省的基础上保证所设计的财务制度的效率。
1.2制定草案阶段。
在上一个阶段完成的基础上,令制定人员开始确定设计方案并进行财务制度的初步设计,具体起草企业内部财务会计制度的设计。
1.3修改完善与实施阶段。
财务制度起草完毕后,必须进行试行,试行过程中要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并对草案进行修订,如果财务制度已经能够达到预定的设计要求和效果的话,就可以正式定稿并实施了。
2.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方法。
2.1设计方式。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及其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通常可以采用自行设计、委托设计和联合设计等三种方式。自行设计很容易得到各部门支持和配合,有利于节约时间和费用,但是设计人员易受传统习惯的影响;委托设计设计人员业务水平高,知识面宽且有利于创新,但是容易引致企业内部各方面的抵触心理;联合设计可以充分发挥上述两种方式的优点,使企业财务制度更加科学完善,但是费用高,过程较复杂。
2.2设计方法。
(1)社会实验法。
通过系统而详细的调查,先确定接受企业财务制度实验的对象范围,并选择合适的制度实验模式,制定详细且操作性较强实验方案和执行步骤;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要坚持目标管理,紧紧围绕财务制度的总目标,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最后要注意实验的范围领域、具体要求和条件形式等方面都要严格符合本企业的实际状况,因为企业财务制度所要解决的问题具有不同的性质范围,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企业内部财务制度。
(2)系统分析法。
即将企业财务管理看做是“控制中心”,其目的便是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实现,而主要的实现机制是通过发挥企业财务制度的主导作用。在此控制中心下有母系统和各个子系统,母子系统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但又相对独立的,必须从企业财务管理全局出发,正确处理各个系统之间的各项关系。企业财务制度所包含的多个子系统之间具有横向的结构性和纵向的层次性,这两个方面的特性所涉及到的即是企业与企业横向之间,以及企业与国家、企业与其内部各部门以及职工个人之间横向的关系,所以系统分析方法必须充分考虑种种可能的影响因素,左右协调,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3)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所谓定性分析就是区别财务管理对象的不同性质及各自的发展变化趋势,以此来制定合适的财务管理方法和制度。此方法主要建立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判断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是否准确、可行及有效。而定量分析是指在充分收集、整理和分析现有资料和信息的基础上,对目标选择、方案设计、效果测试、标准确定及模型建立等等方面提出可行意见,并进行计算机模拟,然后选出最优的制度安排。定性分析方法随意性较大,而定量分析法设计复杂、工作繁琐,而且各个影响因素一般很难量化,所以,在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过程中应该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
(4)比较分析法。
对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时期的财务制度进行比较研究,找到其发展的内在规律性,在此基础上进行本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设计和研究。
四、结语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规则 财务制度 市属高校
一、制度出台的背景
2012年2月7日,财政部对《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8号)进行了修订,以财政部第68号令颁布。北京市市属高校一直按照旧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执行。2012年12月19日,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会同教育部对《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进行了修订。《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财教【2012】488号制度,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财政部、原国家教育委员会1997年6月23日颁布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同时废止。
二、本文对比研究的意义
本文在新、旧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之间差异研究的基础上,探究旧《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新《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之间的差异,有重要意义。在以前年度,北京市市属高校一直遵照旧《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执行财务管理,对比、分析、总结两种制度的差异,有利于高校财务管理者把握制度,结合本校实际制定财务管理制度。
三、《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与《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差异对比分析
整体章节上,旧《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由十一章、四十七条组成,新《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共有十四章,七十六条。新修订编入财务管理体制、成本费用管理、财务监督。
具体条款内容上的变化如下:
1.第三章预算管理增加了对决算管理的规定。高等学校决算是指高校根据预算执行结果编制的年度报告。预算即计划,参考往年资金量,用来实现本年度教育、科研目标的预计资金量。决算即控制,控制和评价计划的实施,为下一年的预算提供合理的依据。该章对预算编制的依据、原则、程序和预算调整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实务中,预算和决算是高校财务工作的核心。除了基本经费预算,还要申报大量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基本建设等专项经费的预算。
2.新《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具体规定了收入和支出的分类。事业收入中的教育事业收入,指学校开展教学教辅活动取得的收入,包括学费、住宿费、培训费以及考务费等,按照国家规定上缴国库零余额账户或财政专户,财政返还学宿费时记入事业收入。实务中,收到学费时,借:银行存款,贷:其他应付款(学宿费零余额过渡科目);上缴财政专户时,借:其他应付款(学宿费零余额过渡科目),贷:银行存款,借:其他应收款/财政局应返还事业收入,贷:事业收入(按部门/项目分类);财政返还时,借:银行存款,贷:其他应收款/财政局应返还事业收入。新《制度》明确界定了科研事业收入不包括按照部门预算隶属关系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财政拨款。支出管理中新增了国库集中支付、支出绩效、政府定点采购、票据管理的内容。
3.第七章专用基金管理,调整了专用基金的分类。删除了修购基金和医疗基金,新增了学生奖助基金。北京市的大部分事业单位已经进行了医疗体制改革,将事业单位人员纳入社会医疗保险体系。而新增学生奖助基金,可见国家财政确实倾向于教育,切实减轻贫困大学生经济负担。
4.第八章资产管理,完善了流动性资产管理,增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要求应收款项不得长期挂账。提高了固定资产单位价值标准,从500元提高到1000元(专用设备从1000元提高到1500元),考虑到了物价上涨的现实情况。明确了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的分类,将一般设备变更为通用设备,将图书变为图书、档案,将其他固定资产变更为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新分类更贴近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实际。例如,某实验购买的实验动物,可以明确地归类,列入固定资产管理。市属高校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建立固定资产动态库,强化资产管理。
5.第十章成本费用管理是完全新增的内容,要求高校实行内部成本费用管理。在未来逐步采用权责发生制,计提折旧和摊销,细化财务核算和管理。
6.新增第十三章财务监督,规定了高校财务监督的主要内容,以及监督方式,强调了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的作用和重要性。
四、在新高校财务制度下需要探讨的问题
(一)会计科目的规范与衔接
在新增了成本费用管理,收入、支出、专用基金等部分也新增或修改了很多内容。原市教委统一规定的会计科目需要以新制度为标准进行一定修改。市教委应固定一级或二级科目,但是将二级或二级以下科目的增减权限释放给各个高校,各高校可以按照学校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增加下级科目,提高核算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北京市属高校为例,高校需要完成财政局、市教委、统计局等很多上级单位需要的报表和数据,规范会计科目和报表统计口径,可以提高高校财务工作的效率,提高报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例如,高校考试试卷的印刷费,可以记入印刷费,也可以记入本专科教学业务费。
(二)高校如何应对固定资产单位价值提升
提高固定资产单位价值,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需要相应改变。要加强固定资产登记、保管、盘点和报废等方面的管理。在账务中,不可能一步就改革为和企业会计制度一样的实行计提折旧的程序,应将折旧计入成本作为补偿。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面,将价值做实,虚提折旧,先走一步。经过不断实践中的验证和经验积累,高校财务管理中的资产管理会越来越科学、全面。
(三)如何实施成本费用管理
在高等学校会计实务中实施成本费用管理,可以实施项目管理。各项成本、费用形成项目账,各个课题或者科研专项形成项目账。两者形成网格式交叉,有利于项目负责人查询项目收支情况,以及管理者从全局的高度查看各个项目的成本费用分类、比例等。
参考文献
[1]乔春华.《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设计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兼析《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征求意见稿)[J].会计之友,2010(06).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难以简单概括。但“和”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大概没有疑义。如春秋时期的《国语・郑语》里讲:“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孔子讲:“礼之用,和为贵。”并且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老子讲:“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墨子讲:“离散不能相和合。”《易传》里讲:“保合太和,乃利贞。”中国老百姓常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家和万事兴。”这些充分说明“和”文化的意义,其影响已经深入中国人的血脉。“和”文化是以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多样性为前提的;而“同”文化旨在排斥异己,消灭差别,整齐划一。
中国人还常讲:“和气生财。”企业理财自然也应该重视“和”文化,和谐理财应该成为企业理财追求的目标。企业理财要在“和”字上做好文章,比如改善企业财务关系,使企业财务关系更加和谐。这对企业理财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和”文化并不是不讲矛盾和斗争,但矛盾和斗争不是目的,和谐才是目的。“和”本身就是在矛盾和斗争中产生的。企业理财在处理各种财务关系时难免存在矛盾和斗争,但以什么样的态度和目的去处理这些矛盾和斗争,其效果大不相同。如果只想自己占便宜、不吃亏,处处以自己财务利益为重,不顾对方财务利益,这样财务关系必然处理不好,就是自己短时间胜利了,从长远看得不偿失,因为这样的企业别人不愿意与其合作。如果善于和财务关系人沟通,在交流中求大同,存小异,既考虑到自己的财务利益,也考虑对方的财务利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谋求合作与发展,这样企业就是短期受到一些损失,从长远看也是利大于弊,因为这样的企业别人愿意与其合作。这就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气才能生财。如果与财务关系人一有矛盾就拼命斗争,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
在企业理财工作中,“和”文化不仅仅表现在财务关系的处理上有参考价值,在财务决策、财务资源配置方面也有指导意义。以激进斗争哲学为指导的企业理财者,他们做财务决策时往往也是激进型的,为了高收益不顾风险,甚至孤注一掷,不考虑理财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在财务资源配置上也很激进,敢于进行高杠杆理财,喜欢高负债经营。这样的企业财务关系相对比较复杂。以保守哲学为指导的企业理财者,他们做财务决策时往往也是保守型的,不敢也不愿意进行有风险的财务决策,小富即安,在财务资源配置上也很保守,不会进行高杠杆理财,不喜欢负债经营。这样的企业财务关系也相对简单。以“和”文化哲学为指导的企业理财者,他们做财务决策时往往比较中庸,既不激进,也不保守,他们做财务决策时讲究中庸之道,在财务资源配置上也比较中庸,可以搞一些负债经营,但不会孤注一掷,他们知道理财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不会要钱不要命,他们只要合理利润。这样的企业财务关系也比较正常,不会结交一些赌徒式的财务关系人。
在企业理财工作中,“和”文化对于采用什么样的手段进行理财也有指导意义。企业理财,有许多理财者认为只要制定好财务制度并严格执行就可以了,财务管理刚性有余而柔性不足。其实这样的理财手段往往效果并不好,也不符合“和”文化。财务制度是必要的,但不能僵化执行。财务制度也就相当于古人讲的“礼”,“礼”是必须有的,它可以规定企业不同成员的财务行为边界,以此来避免无“礼”而造成财务利益冲突和企业无序。但孔子说过“礼之用,和为贵。”“礼”以“和”为贵,是“和”的体现。财务制度作为“礼”要与精神性的“和”相匹配,两者要刚柔相济,不可或缺。也就是我常讲的企业理财手段要刚柔相济。财务制度执行要服务于“和”文化,不讲财务制度,没有规矩当然不行,但不考虑具体问题、具体情况僵化执行财务制度也不行,毕竟“和”为贵。比如按照国有企业财务制度不容许用公款大吃大喝,这样规定无可非议。但年终用公款招待一下辛苦一年的员工,不但不应该限制,甚至可以在未来的财务制度中加以具体化,这就是企业理财要刚柔相济,与我们的“和”文化相契合。
财务预算是一项综合管理工作,预算的编制不仅是财务工作,更是站在全局角度上的资源配置、统筹规划,因此,各级工会必须树立财务预算综合管理观念。以预算管理为基础,规范财务工作,就必须遵循工会预算编制原则“统筹兼顾,保证重点;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真实合法,精细高效”。作为一级工会而言,编制预算不仅仅是编制一张报表上的数字,更深层次的是要通过预算统筹考虑本级工会年度工作的安排。因此,预算在编制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本级工会的重点工作有资金保障,能够顺利完成,同时还要能够兼顾一般性的日常工作需要。各级工会要高度重视预算工作,充分认识预算不仅仅是加强财务管理的关键环节,也是切实体现工会财务为工会履行各项社会职能提供物质保证所采取的重要管理手段,预算编制要与工会工作的计划紧密结合;在实际操作中要以预算为导向,将工会资金主要投入到工会的重点工作中去,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控制行政经费的过快增长,将更多的资金用于服务工会工作和职工群众。预算的编制要按照项目编制,预算项目要和工作内容紧密结合,由业务部门或业务人员结合业务工作编制,不能单纯由财务人员来编制,要将项目与工作内容紧密结合编制预算,能够更好地实施各项业务工作。例如某基层工会计划做10项工作,按照计划编制10个项目预算,那么工作人员就能明确来年需要开展哪些工作,等到来年工作时还可以对照计划开展,明确还有哪些工作还未开展,有利于提高经费使用绩效和工会财务管理水平。
二、树立财务制度不可或缺观念
财务制度是规范人员行为的标准和依据。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人办事都要遵循制度,任何事都在制度的约束下进行,各级工会都是一级独立的法人,有独立的账户,对经费依法独立管理,就必须严格执行《工会会计制度》,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要结合本级财务工作实际制定实施细则。各级工会的财务制度实施细则应当由财务部门起草,经本级委员会(主席办公会)通过,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一级工会如果没有本级执行《工会会计制度》的实施细则,在一定程度上,工作将无法开展。例如某工作人员进行采购或其他经济业务,如果本级工会没有财务制度,就不清楚如何办理签字报销手续,财务管理的作用就不能很好发挥,必然影响工作的开展。制定财务制度的责任在于工会的法定代表人,作为一级工会组织的法定代表人是工会主席,有责任主持制定本级的财务管理的各项制度。财务人员要负责起草、修订本级工会的财务制度。每一级工会都应该按照相关要求,制定可操作的、有针对性的、符合本单位实际工作情况的财务制度,并严格执行,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确保财务工作有规章可循。对于一级工会而言,对财务制度的执行必须根据工作需要作出具体规定,只有这样才能增强财务管理的实效性。
三、树立绩效评价量化考核观念
工会资金属于全体会员职工,要用于全体会员职工,资金的使用也要按照使用效果进行评价,要以群众满意,职工欢迎为目的,服务好广大会员职工。那么如何评价项目是否符合会员职工的需求?这就需要树立绩效评价量化考核观念。对一个工会组织来说,如果开展的活动项目群众满意度、参与度高,那么今后就应该继续推进开展;如果这项活动群众不满意、参与度不高,那么就要对这项活动进行调整。通过这种绩效评价机制可以为项目的开展、资金的使用指明方向,确保本级工会开展的活动都是职工喜闻乐见、广泛参与的。树立绩效评价量化考核观念,有助于提高工会资金的使用绩效,对工会的财务日常工作起到风向标的作用,确保各项活动的开展符合职工群众的愿望和要求。
关键词:企业网银 网银支付 财务制度
一、企业财务制度的理论内涵
企业财务制度是一套发现、违反和保证遵守的财务规则和条令程序,一般要结合激励约束制度并由高层管理者强制执行才可以实现其降低财务契约方间的成本,控制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协调由两权分离产生的利益冲突等职能,主要是为方便人们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企业财务制度根据制定主体的不同,一般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由国家政府或财政部直接制定或者制定的企业财务制度相关法律条文或规章;二是从微观角度讲,是由各企业所有者或管理者依据宏观财务相关法律法规、企业财务制度等的要求和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特点制定的,处理企业内部在财务方面的责、权、利关系,规划和选择财务管理工作的规则、方法和程序的财务规章。本文中所探讨的企业网银支付对企业财务制度带来的变化主要集中在微观层面,企业财务制度也可作为微观企业个体自发需求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若以管理环节为标准,具体又可分为财务预算与计划制度、财务控制与分析制度、财务考核与评价制度等,强调其对企业的日常财务活动所产生的影响。此外,本文也将借鉴西方公司财务理论的内容体系,将具体企业财务制度根据其功能分为筹资制度、投资制度、成本费用开支制度、收入制度、利润分配制度等,并对企业网银支付产生的影响具体分析。
二、企业网银发展现状及其优势分析
根据中国金融认证中心正式对外了最新的《2008中国网上银行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出目前企业网银在中国的发展及其迅速,使用企业网银的用户大幅提升,比2007年增长了10.3个百分点,截止到2008年底全国企业网银用户的比例达到42.8%,其中活动用户比例为39.4%,呆滞用户比例为3.4%;活动用户使用网银的频率比较高,每周至少使用一次的比例高达75.8%,每月至少使用一次的比例更是高达96.9%;将近60%(59.4%)的活动用户使用网上银行替代了超过一半以上的柜台业务,各大银行纷纷抓住这一未来发展趋势大力改进其安全认证系统等硬件措施并提供多元化业务,切实以顾客需求打造企业网银品牌,使企业网银与传统银行相比产生了巨大的优势。
第一,企业网银具有成本竞争优势,银行无需众多分支机构、营业网点、设备铺置及从业人员就可以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提供多元化的服务,通讯费用低廉,降低成本,对于企业来说,通过企业网银操作节省交易成本、往返银行或排队等候,也避免了繁琐的纸质程序,便捷、快速、准确率高,对于企业资金运营产生重要影响。
第二,企业网银的成本优势使银行竞相提供差异化的优质服务,使企业从中获得高服务质量,如企业网银提供的服务没有时间及地区性的限制,比营业网点更标准、更规范,同时还可以实现在银行各类账户信息的查询,及时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为客户提供多种形式的交易服务,包括开户、转账、信贷、外汇交易、股票买卖等业务,不仅仅是将传统业务延伸到网上,更提供众多个性化服务,切实为企业的资金安全及理财提供帮助。
最后,企业网银的发展除对企业产生影响以外,还具有很强的社会外部正效应,企业网银与在线支付产业密切相关,其价值链上的上层应用服务,如工商、税务、质监等政府管理部门的电子政务系统,包括反逃税监测分析系统;中央人民银行的反洗钱监测分析系统、征信系统等可以对往来资金的实时监控,这样不仅可以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还可以减小银行对于企业贷款前期财务审批及贷后监管的压力,还可以使得税务机关、外部审机构及其相关法律部门的的稽查压力减小,更减少洗钱、挪用企业资金等犯罪活动的产生,使信息更加透明、对称,并创造良好的企业金融环境。事物往往具有两面性,企业网银也不可避免的具有一定的缺陷,如最重要的安全问题就是制约其发展的软肋,本文的阐述基于企业网银支付的优势及未来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于安全问题的克服,并进而论述其已经或将要为微观企业财务制度带来的变革。
三、企业网银支付对于企业财务制度的外部性分析
企业网银支付作为企业新时代的支付结算方式不仅便捷了企业的应收、应付账款的管理,并且在解决企业短期贷款需求、订单管理、绩效考核、杜绝资金挪用及会计舞弊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方面产生强势外部性。
(一)短期资金筹集方面
筹资制度是对财务人员在从事筹资工作过程中所应遵守的规范或标准,具体包括确定合理的筹资规模、选择恰当的筹资时机、优化资本结构、防范筹资风险等。针对企业的资金筹集,银行提出了更方便快捷的方式,如工商银行提供的网贷通,就是与小企业(含微型企业)客户一次性签订小企业循环贷款合同,在合同规定的额度和有效期内,客户通过网银自助进行循环借款合同项下提款和还款的贷款业务,最高额度1000万元。这不仅解决了企业的资金需求,还便于企业进行营运资金管理,使其可以保存较少的现金,更好的利用资金的时间价值,在资金的需求上也能更好的把握资金的筹集时机,从而降低资金成本,并保证资金链条的安全。
(二)往来账目管理方面
企业网银支付对于企业往来账目的也具有较强正外部性,首先在应收、应付账款管理方面,企业网银实时、便捷,还可以瞬时查询企业的现金账户及存款账户的余额,方便进行资金结构的管理;其次在凭证的管理方面,企业网银可以实时、多次下载收付款凭证,时间准确、不能造假,避免了目前账目管理方面出纳人员张张凭证都要审核,业务量大;原始凭证丢失、出现重复打款等问题,同时还可以缓解企业财务信息系统的压力,对于手工做账的中小企业或者财务软件不适合企业特点的企业提供了统一的账面管理口径,如网银版银企互联就将工行企业网上银行系统和企业客户的ERP系统相连接,企业可以直接通过财务系统的界面就享受工行账户信息查询、下载、转账支付三大类服务,也可根据需要自行在其财务系统中定制更多个性化功能,此外由第三方提供的凭证还可以作为解决后期可能经济纠纷的法律依据;再者开通企业网银的批量付款功能,实现工资及福利的,减轻了企业会计及出纳人员的工作压力,也杜绝资金发放过程中的各种摩擦;最后通过企业网银查看往来账的应收和预收情况,可以更好的了解客户的信用状况,便于进行赊销管理,也可以在第一时间通过企业网银知晓逾期付款的客户,查找原因并进行催收。
(三)绩效考核及财务目标方面
企业网银支付辅助企业的订单管理及绩效考核,根据预收款项,企业可以明确季度或者年度的订单量,并依据合同时间进行生产分配;通过每期将应收款项的到账额度与每位业务员的应收账款额度进行实时比较,便于对其进行绩效考核和绩效工资的计算和发放。其次,这使得企业的财务目标也更加明确,财务部门不应将全部精力放在会计核算上,通过企业网银系统的辅助作用,财务人员可以将营运资金管理看清一些,而将精力运用在投资分析、预算编制等方面。
(四)内部财务控制
借助企业网银支付系统,企业不仅可以更好的实现营运资金的管理,降低财务风险,还弥补现行企业财务制度规范的不足,如企业并购、企业财务重整、对外捐赠、对外担保等新发生且需要加强管理的经济业务实现内部财务控制,既做到企业内部风险的防范,又可以使企业在处理这些经济业务时有据可查;其次企业通过网银支付系统或者网银银企互联,企业账目上的每一笔资金都可以及时、快速、准确的查找用途和去向,避免了内部人员违规操作挪用资金的现象发生,同时企业还杜绝了会计舞弊、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从而提高了财务报表的可信度,利于增加投资者的信心,进而促进企业长远发展并形成良好的财务文化。
四、结论
企业网银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挑战传统银行和企业日常的财务资金管理模式,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和网银支付安全性的提高,更多的企业用户加入到企业网银的使用行列中来,企业网银多元化的业务难免不对企业的微观财务制度产生重要影响,网银支付优势的凸显使得财务信息更加透明,并可以实时跟踪,笔者也透过短期资金的筹集、往来账目的管理、财务目标规划、绩效考核和内部财务控制几个方面结合具体的企业网银业务对其外部性进行阐述,大致说明其给财务制度执行带来的变革。
参考文献:
[1]龚洪文,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主要内涵,财会月刊,2005年第3期
[2]曲涛,韦精学,企业网银助力财务转型,首席财务官,2009年第5期
关键词 通则 实施 问题 建议
一、《企业财务通则》概述
2006年12月4日,财政部颁发了新的《企业财务通则》(以下简称《通则》),并于2007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通则》创造性地解决了企业财务制度中的一系列问题,初步建立了以《企业财务通则》为主体的新型企业财务制度体系。
2007年1月1日施行的新《通则》将企业财务管理主体划分为: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主管财政机关、追求投资回报的企业投资者、实现经营业绩的经营者。新《通则》适应了现代企业法律制度建设的实际需要,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相对落后的现实情况下,构建了政府宏观财务、投资者财务、经营者财务三个层次的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成为现代企业法律制度的必要组成部分,与新的会计准则、审计准则体系同时实行,形成了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与核算的完整框架。
二、当前《企业财务通则》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通则》实施范围不明确致使财务制度多种并存
《通则》缺乏明确的企业财务制度设计标准,实施范围也不明确。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活力逐步释放,企业的业务范围也不断扩张。当企业的经营范围跨越不同行业、不同区域,当企业的合作规模超越企业界限时,为了规范各种经营行为和企业合作模式,必然会产生多元化的企业财务制度。显然,这样就对财务制度的统筹与控制能力提出了挑战,不仅不利于会计信息在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间的横向比较,而且难以统一口径,财务制度实施范围模糊。
(二)《通则》的部分企业财务管理内容跟不上时代步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新的与财务问题相关的现象。例如,企业并购、债务重组、企业间合作、公私合作等等新的情况。而目前的《通则》并没有及时更新,从而导致企业财务管理难以照章办事,给企业的发展造成了不小的障碍。
(三)《通则》缺乏对企业财务制度的统一规范,也缺乏风险管理
对企业财务制度的规范不足是通则本身的问题。首先,从通则来看,通则并没有明确指出对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功能和风险。其次,通则的实施情况缺乏监督和评估,这样对于通则本身的问题难以及时处理,而对于通则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也难以有效解决。再次,许多企业缺乏财务管理制度,而通则并没有对这些问题进行规范。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通则对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缺乏的约束机制或者惩处机制不到位。第二,通则本身也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使得部分企业有机可乘。第三,通则只是原则性、制度性、引导性的规范,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实践中的问题难免鞭长莫及。
(四)《通则》缺乏对中小型企业财务制度问题的指导和规范
通则中的规范对象并没有对企业规模加以区分,使得中小企业的许多财务制度问题缺乏指导和规范。通则应当正确认识当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实施的问题。例如,财务管理方法落后,没有实现电算化;缺乏完整的财务管理的设备和队伍;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并没有及时更新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意识等等。在认识这些问题后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实施给予指导和规范。
(五)《通则》实施情况缺乏监督和评估
企业财务制度的实施情况究竟如何、是否有效、有什么问题,这些问题都是需要在监督和评估中回答的。目前的许多企业并不重视审计和评估工作,从而缺乏了解财务制度实施情况的真实信息。在这样的情况下,财务制度的实施过程中的许多问题就难以得到解决,长期积累下必然给企业的发展埋下财务风险。
三、相应的建议
(一)统一相关财务制度
将所有企业及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归并、划分,制定统一的供企业执行的《企业财务细则》、供行政事业单位执行的《行政事业财务制度》,将所有行业都划分为企业与行政事业两大类,对于每一大类通用的财务核算制定一种通用的财务制度,在通用财务制度下可以允许有若干行业专用特性的财务制度供选择。
(二)创建学习型组织,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是伴随企业发展的步伐而生。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自然也应当同步发展。因此,在通则的实施过程中,也当鼓励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不断更新财务管理制度。可以通过以下手段:第一,促进国内外、东中西部、大中小企业间的合作与交流,在不断的交流与合作中学习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第二,组织定期的培训和考核,通过培训的方式来达到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的目的。第三,加强企业内部的审计和监督,不断地纠错,通过试错的方式来促进企业的财务制度的完善。
(三)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内部审计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确立与实施是确保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充分有效的关键,也是通则实施的作用体现。首先,企业应当加大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视。将企业内部控制提升到财务管理的核心拟题上来,规范内部控制的流程,强调内部控制的能力。其次,企业应当建立独立、完善、自主的财务管理部门,确保财务管理制度的实施。再次,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建设和实施。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财务机构和内部审计机构的相互独立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功能。
(四)量体裁衣制定中小企业财务制度
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中小企业应对财务管理要素进行重新组合并制定合适的财务制度,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和完善财务能力的发展,使中小企业能“穿上合适的鞋走自己的路”。
另外,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具体的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尽快完成企业财务管理的电算化,跟上时代的步伐。第二,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技术、设备、人才队伍建设,为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实施和更新储备力量。第三,洞察企业的发展趋势,使企业财务管理的更新速度与企业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五)强化企业财务制度实施情况的监督和评估
前面已经论述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审计制度。在此,本文认为应当强化企业审计制度的实施,即充分发挥企业的监督作用和评估效力,使企业财务制度的实施情况被企业管理人员所掌握,从而为改进企业财务制度、应对企业财务风险提供信息和依据。
参考文献
[1] 王斌,周慷.《企业财务通则》:理论依据与逻辑创新[J].会计之友(下旬刊), 2007(10).
[2] 赖永添,吴子云.新旧《企业财务通则》的对比分析[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7 (07).
关键词:工会;财务制度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4月25日
从我国现行经济法角度来看,工会组织是具备独立核算资格的法人,因此其财务活动应当具备独立性。一个单位工会财务制度建设是否完善不仅关系到工会内部管理水平,更关系到工会日常活动的开展。因此,应当结合当前具体形势,不断加强工会的财务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工会在单位各个层面上的职能作用。工会财务规范化建设不仅是对《工会法》中关于公费经费管理具体要求的落实,更是促进我国工会组织充分发挥自身职能的内在要求。
一、当前工会财务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对工会财务制度规范化重视不足。工会组织的基本任务是保障和维护广大职工的基本权益,这也是工会组织日常工作的重心。工会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完善的财务制度作为保障,但当前一些工会部门在发挥维护职工权益等职责的同时,对工会财务制度规范化建设没有给予足够重视,认为工会财务工作仅仅是对日常活动的账面反映。由于财务制度建设不仅对财务人员有着较高的专业技能要求,也需要花费一定的建设周期,耗费额外的财力物力,因此规范化财务制度建设常常流于形式,难以深入贯彻。
从制度建设的规范性来看,很多单位、企业的工会缺少制度规范化的意识,因此其财务工作的开展存在着诸多规范性问题。首先,很多工会组织缺少专门独立的财务人员,其财务工作大多是由单位的财务人员兼职,对工会的相关内容缺少深入的了解。由于工会活动的特点,因此其财务工作也与一般的财务工作存在着诸多差异,这也是一些工会财务活动不规范的根源;其次,相应的内部监督、控制不够规范。由于人员编制问题,在一些工会中,会计、出纳被一人兼职的现象时有发生,财务工作最基本的内部监督和控制制度无法保证,这也造成了一些费用的发生、报销的不规范。
(二)工会经费的管理及使用不够规范。从经费来源的角度看,很多企业的工会经费来源存在着规范性问题。在一些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中,工会经费往往难以正常收缴,企业财务部门也无法做到及时、足额的拨付相关款项,这也导致很多民营企业工会的日常工作难以开展,工会组织名存实亡;其次,一些工会对工会经费的管理缺少预算管理意识,思维模式僵化,将预算和决算相割裂,使工会经费缺乏预算管理,时间价值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е鹿せ峋费的拨缴“随意性”较强,管理方式落后;最后,工会经费的管理使用不够民主透明。一些工会未能按照相关要求做到经费的决策、预算、使用全程透明,没有实现账务明细的完全公开,缺少来自内部职工的监督。
(三)缺少独立专门的账户。当前,我国大部分工会组织缺少独立核算的账户,工会经费无法从单位经费中剥离。从管理的角度来看,部分单位特别是民营企业不愿意赋予工会自主的财务权力;另一方面由于一些单位或企业属于非人员密集型,因此工会成员较少,经费往来不足,无法达到银行方面的最低要求,导致无法开户或者开户后被注销。由于缺少单独的核算账户,不仅使得工会经费管理缺少独立性,也使得工会的财务活动难以单独完整地得到反映。
(四)工会资产缺少规范管理机制。当前,很多工会部门的资产管理存在着“重金轻物、重购疏管”的问题。一些单位对工会经费的收支工作极为重视,但对于所拥有的固定资产管理缺乏完善的制度。受制于岗位定员限制或人员调整变动等因素,专人管理无法得到有效落实,造成了固定资产处于无人管理状态,产生自然损耗的固定资产长期挂账,账实不符。一些超过折旧年限报废或转赠其他单位的工会资产无法及时办理相关手续,使得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难以有效核实。
二、推进工会财务制度建设的建议
(一)加强工会领导干部的财务培训。在工会组织中,工会领导对工会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领导的财务职能也影响到财务制度建设的水平。因此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财务公开等规章制度的要求,各级工会在开展各项活动时也需要工会干部掌握相关的财务知识,指导相关财务人员按照我国工会会计制度的规定开展相关财务活动。因此,加强领导干部相关财务职能培训是很有必要的。只有真正理解财务制度的相关理论,领导干部才能在财务制度建设上心中有数明辨是非,在财务规章制度的范围内约束自己的言行,做到在任时明白,离任时清白。
(二)加强工会资金预算管理。工会财务和企业财务尽管存在着诸多不同,但是两者在管理方式上也存在着相通之处。在工会预算机制和决算机制的建立上,可以从财务方面借鉴学习,引入规范化的预算决算报表。财务预算是企业选取的、能够反映未来一段时期内对企业资金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收付等一系列指标预先估计的总称。将财务预算的概念与工会预算相结合,一方面可以将工会经费的来源、用途规范化和具体化;另一方面通过预算编制可以了解工会经费的执行状况,做到来去有数。通过引入财务预算、决算的概念,在工会经费管理中引入具体规范的经费报表,还可以通过对相关报表的分析总结,强化对预算经费的执行管理,提高预算的使用效率,避免无谓支出。在编制相关报表时,对于一些职工较为关注的重点收支项目应做到重点说明,提高工会财务收支的透明度,预算决算如何安排,执行是否到位,最终都是在决算数据中体现出来的。编制相关财务报表的目的不仅是要让职工看得到,更要看得明白,看得懂。
(三)与时俱进,注重经费的时间价值。货币的时间价值是指一定数目的资金因在不同时间点而产生的价值上的差异,也就是货币在持有或投资其间随时间推移而产生的增值或减值现象。当前很多企业面临着融资困境,而因企业持有资金管理不善而造成的资金浪费、损失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视工会资金的时间价值,不仅属于客观的财务管理范畴,更是提高工会财务管理水平的必要保障。
(四)提高独立性,完善内部控制。工会财务规范化建设离不开独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和监督体系。我国《工会会计制度》中也明确规定:“各级工会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完善岗位责任制度和内部稽核制度。”工会财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并落实财务规范责任制度,将责任目标具体细化到相关各部门甚至是个人,持续推进工会财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将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降到最低。提高各岗位间的独立性也是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和精髓,要求工会经济活动的决策、审批、执行、监督、评估等步骤互相分离互相制约。比如,工会的会计、出纳不得由一人兼职,坚持钱、账、物管理相分离等。面对重大决策、重要事项或大额资金收支业务等,应贯彻实行主席办公会议集体决策制度,避免个人单独决策或个人擅自改变集体决策。工会财务工作的内部控制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新的《工会会计制度》为出发点,将防范风险、强化有效监管作为目标,加强控制工会工作的关键节点,全面形成综合管理措施,形成系统的工会财务管理制度规范,促进工会内部管理制度的不断发展、完善。
(五)工会财务不仅要管资金,更要管资产。加强货币资金管理和银行存款管理是财务工作的重中之重。工会财务应牢固树立法制观念,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办事,保证工会经费使用安全。在加强对工会经费监督的同时,也应当加强对归属于工会名下自有资产的管理,规范制度化固定资产的相关核算,完善领用低值易耗品领用手续,定期对相关资产进行盘点并落其真实价值,加强对工会资产的保护、控制。
三、结束语
为了使工会组织在新形势下在维护员工合法权益,建立、稳定、维护和谐的劳资关系,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等方面充分发挥自身的协调作用,大力推进工会财务制度规范化建设刻不容缓。财务管理工作是发挥工会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会财务体制的规范化建设也是工会整体发展的重中之重。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狠抓落实、多管齐下、齐抓共管,我国工会财务规范化建设才能快速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于秀敏.抓管理建制度提高工会财务工作水平[J].中国工会财会,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