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族意识觉醒的阶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和合流变;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历史潜意识
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传统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不仅作为一种建筑类型满足人在日常居住空间的需求,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传统园林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它的营造体现了时代的体制和文化素养。
1 传统园林与民族潜意识文化
传统园林与中国文化传统中的潜意识人格有着密切关系。我们潜意识里建立的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与天人和合在传统园林里被表现的淋漓尽致。
1.1 壶中天地
比起西方园林的盛大、开阔,中国传统园林更多的是小型园林,如残粒园、芥子园、勺园,所谓芥子纳须弥实质上是一种时空的压缩和重构。造景特点主要是在小型空间中以人的一种生活期望将潜意识中的那种天地塑造于自己的生活中。
1.2 天人和合
“和”乃和谐、和平,“合”是结合、合作。《园治》一书所指出的造园技艺体现着这种天人“和合”,其精要则包括:“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相地合宜、构园得体”,“因境而成”。
1.3 体制中的人格分裂
“天人和合”哲学下的“壶中时空”的符号化压缩背后是中国人的潜意识里“兼济天下而独善其身”的人格分裂。建筑园林中轴线在明清时期北方城市的规划及其四合院中具有决定性地位和作用,中轴线在潜意识里标示着皇权的地位与主宰不能动摇,侧面显示了皇权的庄重与至高无上。
1.4当代园林潜意识文化
当下的城市公园描摹古典园林成风,其实是照猫画虎,没有理清中国传统园林创作的原型。一种文化的形成是由多重元素造就的,时代的演变也是根据现实客观原因而蹴就的,中国古典园林的形成是处在那个时代里的产物,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2当下潜意识的漂泊与场所精神的缺失
启蒙运动是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用来封建主义和反对宗教神学的,他引导人们逐渐抛弃了无知、愚昧和迷信。它倡导科学、理性、民主,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发生,人类生活越来越多的依赖技术,从而被合理的却是被强制的执行者一些事情。“被强制”是由于科技的理性使这个社会在取得巨大的物质利益的同时却产生了对个体而存在于“人”的自由和逻辑思维之外的人性的威胁和。科技理性对人性的压抑导致了现代人的异化,表现之一是人日趋成为机器的一部分,成为整个大社会大机器的一个微小零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成为纯经济、纯物质的关系。人与建筑也仅仅表现为一种住需关系,并没有从深刻意义人性化上实现人与建筑的关系。拿当下最流行的大肆拆迁作为例证,这种经济利益驱动下对建筑与城市环境的毁坏所导致的后果国人没有一个充分、清醒的意识,就如同对于富有和贫乏的认知在其潜意识里还停留在一个很初级而愚昧的阶段,人们不能更好的预知要发生的事情并且更可怕的是破坏者以及政府没有一个正确的引导意识从而使这种破坏存在一种无止境中,从侧门印证了人作为时代中的主导者已经成为科技支配的一份子,因为在当下中国“拆迁铸就未来”文化是按一种固有的当下思维目标为前提而不是运用民族潜意识文化思维与当下文化的流变思维来引导自己的行为的。
3潜意识与建筑环境认知
心理学家荣格把人的精神分为:意识、个人意识与集体潜意识。同潜意识相比,荣格认为以往对意识强调的太多,他以为精神的意识方面犹如一个岛的可见部分,而潜意识则是那神秘的隐藏于水面之下的巨大底层。潜意识可以分为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个人潜意识是在个体生命中形成的,它的形成也会或多或少的收到集体潜意识的影响,就相当于共性与个性它存在于集体潜意识但是又与集体潜意识具有不同之处,它是由一切冲动和愿望、模糊的知觉以及无数的其他经验组成的,这些 知觉和经验不是被压抑就是被完全忘记,偶然的事件可能使其露出水面而被唤回到觉醒的意识中。
3.1集体潜意识与建筑环境
3.1.1 集体潜意识与个人潜意识区别
首先,虽然个体潜意识从片段上看与社会和群体具有种种联系,但若从根源上考虑,我们发现它不是最终植根在社会情境与结构之中的,个人潜意识缺乏组织不能更好的体现一个事物的全过程,仅仅是一种短暂的表现形式。
集体潜意识有两大要素:一是本能,二是“原始印象”。本能有性本能和营养本能。“原始印象”是人类原始时代积累到现在所积累的印象,其中最重要的是神话以及宗教。原始印象还表现为直觉“先验知识”的能力,如对“整体大于部分”,不凭经验可以领悟。
3.1.2集体潜意识与建筑环境的场所精神
集体潜意识是不自觉的,它包含着连远古在内的过去所有各个时代积累起来的那些经验的影响。集体潜意识并不是先天生成的,它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后天的人群或种族所生活的共同环境而形成的共同价值观以及审美观,随着时间的积累它造就并延续着存在于人的精神层面最深处的集体潜意识。
集体潜意识本身就是一种思想文化的再现,在某个时代中能完好展现它那个时代文化背景的最好的方式就是观察它的建筑形态,一个城市就如一位述说的老人,它能朴实的将过去的一切美好保留下来供人们去挖掘去品位,从而形成一个时期的集体潜意识文化。
3.2现代设计中的历史意识与历史潜意识
3.2.1概念的矛盾性与时代性
我们已经论述过城市的更新必须以集体潜意识及其民族文化作为前提,那么就建筑与城市设计的方法而言,提倡设计创作中作者的历史意识似乎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很多事物概念的提出总是要经历排斥和适度作用的,一旦设计师抱着诸如历史意识、民族意识进行创作,接下来我们看到的可能就是历史的一种再现,民族符号的泛滥以及肤浅的文化呈现。我们需要的是“历史潜意识”而不是“历史意识”,文化的再现根本不能实现它本身的价值反而糟蹋了它原先存在的意义,了解历史并能根据现实生活加以演变才是我们所提倡的形式。
3.2.2从意识形态解读历史的当代性
历史的真实性其实有时候也是根据潜意识行为而变化着的,这种行为常常出现在个人潜意识中。历史的真实性不是绝对的,因为真实本身就不是绝对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4结语
我们前面讨论了个人潜意识在集体潜意识中的角色,历史的连续性问题就如个人潜意识性质它是各种社会事件的源泉,从整个人类历史形态来说它都无时无刻的表达着一种历史的连续性以及延续性。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李迪华,吉庆萍.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J].中国园林,2001(6):3-10
[2]魏晗.浅谈现代景观设计的形式表现[J].小城镇建设,2003(8):52-53
[3]王秀华.现代景观环境基本属性思考[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2005,13(2) :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