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媒体经营管理策略范文

媒体经营管理策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媒体经营管理策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媒体经营管理策略

第1篇:媒体经营管理策略范文

关键词 传统媒体;转企改制;产业化;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5-0192-02

1 产业化及传媒产业化

一般意义上来讲,产业化是指某一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组织形式等方面趋向于分工化、集约化以及市场化的过程。产业化的基本特征是面向市场、规模经营、专业化的分工以及市场化的运作。而传媒的产业化则是特别针对传媒产业而言的产业化,主要包括治理结构、资本运营、资源配置、媒介经营、市场运作等方面。

1996年,我国第一家传媒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标志着我国传媒产业向市场化、集团化方向发展的开端。之后,全国各地纷纷成立传媒集团,进一步加深了传媒业的产业化发展程度。进入到21世纪,传媒业迎来了转企改制的热潮,很多媒体单位已经完成转企改制任务,但仍有一大批新闻单位仍处在事业单位向企业转变的转折点骑虎难下。若想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完成转企改制,必须探索出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消除新闻单位的后顾之忧,使他们找到更好的出路。

2 传统媒体的产业化发展策略

2.1 建立现代化的企业治理结构

传统媒体的产业化发展必须建立在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基础之上,其主要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传统媒体多年来一直是事业化的性质,虽然有一些产业化管理的探索和尝试,但事业性质在其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要想打破事业单位固有体制的桎梏,必须加快建立现代企业治理结构,构建高效运转的公司治理体系。企业是独立性比较强的以盈利为目的的单位,拥有管理权、决策权、指挥权和监督权,而传媒业本身的性质又决定了它具有极强的社会属性,因此在建立盈利性企业的同时,传媒一定不能丢弃自己的社会属性,应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现代公司主要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两种形式,具有更加灵活的治理机制,有利于协调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三者之间的关系,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问题,获得更好的发展。

2.2 探索规范化的资本运营策略

资本运营对于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传统媒体而言,近年来由于受到新媒体的冲击,筹资环境不容乐观。在转企过程中,管理部门要做好规划,以便实现传媒企业在全社会范围内的资产重组,顺利完成转企任务。在转企完成后,资金紧缺仍然是制约传媒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基于此,打开融资渠道、扩大资金来源是传统媒体亟需解决的问题。作为市场经济的核心,资本市场有其自身特征,只有了解资本市场,充分利用其资源,才能加快企业资金集聚、扩大企业资产规模。除此之外,还必须制定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特别是要严格预算审批制度,做到财务公开透明,资金游刃有余。

2.3 进行精细化的媒介资源配置

产业化发展最大特征就是各个企业在公开市场上自由竞争,而市场的一大优势就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如果企业资源配置不合理,从实际影响上来说不亚于资源浪费。传媒企业在从事业单位过渡到企业的过程中面临许多困难,只有把有限的资源都放到最合适的位置、进行最大化的利用,传媒企业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整合资源谋实效。从产业化发展的角度来看,传媒产业人力、物力资源的精细化管理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有利于内部资源的整合和外部资源的争取,有利于实现传媒企业从信息采集到新闻生产再到传播、销售的整个流程的高效运行,对于现代传媒a业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自身实力、实现集约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2.4 采用多元化的经营管理策略

企业经营管理策略是企业为实现有序运营、在竞争中取得胜利,在深入分析内外部生存环境的基础制定出的发展策略。在不同时期,甚至同一时期,企业通常需要采用一种主持策略来主导企业发展,同时也需要多种策略来辅助企业实现科学化管理。传媒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应采用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实施跨媒体、多领域的经营策略,为企业发展注入更多发展的生机和活力。例如,默多克新闻集团在经营业务上就涉及很多领域,在报刊、广电、网媒之外,还涵盖航空、羊毛、体育娱乐业等,其业务不仅涉及领域广,而且覆盖范围广,扩展至全球。对于国内的传媒集团而言,要想以多元化经营驱动企业发展,必须结合中国实际,必须组建集团、凝聚力量,否则将独力难支,难以实现多领域、跨媒介的发展。

2.5 形成市场化的企业运作模式

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上,企业要形成市场化的运作模式。一方面,市场化运作要求政企分开,同类企业享受相同的国家待遇,在公平的条件下进行市场化竞争。市场的原则是优胜劣汰,这就要求企业具有一定的实力,并不断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市场化运作意味着市场是主角,在大众传媒领域,作为市场的受众,其需求是企业进行生产和经营的重要依据,只有满足受众需求,才能迎合市场,并最终赢得市场。市场化运作的不断成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首先从思想上转变观念,并逐渐丰富实践经验,积极主动地去适应市场需求,探索有效的营销方式,才能形成高度成熟的市场化运作模式,使传统媒体在产业化发展中赢得机遇。

第2篇:媒体经营管理策略范文

关键词:产权式酒店;利益相关者;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4-0158-02

20世纪90年代,产权式酒店被引入中国,在海南三亚最先发展起来,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具备一定的规模,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产权式酒店数量已超过1 000家。作为分时度假中国化的产物,产权式酒店在争议、纠纷声中逐步发展起来,必然有其深刻的原因,本文试图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来分析影响产权式酒店发展的因素,从而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一、概念的界定

(一)产权式酒店

产权式酒店是指开发商将酒店的住宿单元——客房的产权出售给投资者,投资者即小业主将客房统一委托给酒店管理公司出租经营,双方约定投资回报、免费住宿天数和经营期限等。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产权式酒店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酒店经营管理模式,与普通的酒店相比,酒店业主从一个演变为数个,这也导致了产权式酒店存在相对复杂的利益关系,具有一定的经营难度。

(二)利益相关者

利益相关者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对“股东至上”公司治理模式的反思,已经发展成形。弗里德曼在1984年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的广义定义“利益相关者是指能够影响企业目标的实现,或者能够被企业实现目标的过程影响的任何个人和群体”。20世纪90年代,中国学者开始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部分旅游界的研究者也将此理论应用于分析中国旅游规划、乡村旅游等方面的研究。

二、产权式酒店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从产权式酒店的开发模式看,产权式酒店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开发商、投资者、酒店经营管理者、酒店顾客、政府、金融机构、当地社区、产权交易平台、其他利益相关者等。根据李心合(1998)有关利益相关者类型的划分,本文从合作性和威胁性两个维度尝试将产权式酒店的利益相关者分为以下四类:

(一)支持型利益相关者

包括开发商、投资者、酒店经营管理者,其特点是对酒店的合作性强,威胁性低。

1.开发商。开发商负责酒店的开发,自己开发建造或通过购买现成的房地产加以改造,最初拥有酒店物业的全部产权。此后将酒店住宿单元(客房)的产权出售给投资者,选择独立的酒店管理公司替投资者委托经营管理酒店客房;并将酒店的剩余产权面积(如餐厅、会议室、大堂吧等)也委托给酒店管理公司统一经营。作为酒店前期的开发者和主导者,开发商对酒店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酒店的选址、客房的装修及其他硬件设施的建造都由开发商决定。目前,由于部分开发商开发产权式酒店的目的为回笼资金或盘活房地产,在销售决策和选择酒店管理者等方面过于注重当前利益,而成为目前中国产权式酒店健康发展的潜在威胁。

2.投资者(小业主)。投资者通过购买产权式酒店,获得酒店客房法律上的所有权和受益权,以及部分使用权,并获得一定的投资回报。投资者作为实际上酒店客房的所有者,其合作性最强,威胁性也最低。但由于投资者多为异地置业,分散的个体投资者成为产权式酒店的弱势一方,面临着多方面的风险,如开发商的诚信风险、酒店经营管理风险,其合法利益的保护成为产权式酒店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3.酒店经营管理者。经营管理者通过与酒店业主签订一定年限的委托管理协议,负责酒店的整体经营管理,获取一定的经营收益,并按约定兑现产权人的投资收益及其他权益。因此,经营管理者的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了酒店的营业利润,进而影响到产权人的投资收益和其他收益的保证。但是面对错综复杂的产权关系,优秀的专业酒店管理公司“望而却步”,经营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则成为产权式酒店发展壮大的关键性因素。

(二)边缘型利益相关者

包括消费者保护协会、政府,其特点是对酒店的威胁与合作的可能性都较低。产权式酒店在中国发展也就不到20年的时间,并没有成立相应的消费者保护协会,也没有明确的政府主管部门。但是,当出现消费者投诉、发生产权纠纷等问题时,现有的消费者保护组织、旅游局、房产局等政府部门基于自身的权责也会对产权式酒店进行干预和管理。因此,酒店应密切注意此类利益相关者,关注其可能采取的态度和行为,以防自身发展受到限制。

(三)不支持型利益相关者

包括存在竞争关系的企业、新闻媒体,其特点是对酒店的潜在性威胁较高,而合作的可能性较低。目前对产权式酒店影响最大的就是新闻媒体。由于发展过快、运行不规范以及相关法律不健全,有关产权酒店的法律纠纷、维权事件,时常见诸媒体,这对产权式酒店的形象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对此类利益相关者所应采取的态度和战略是防备。

(四)混合型利益相关者

包括酒店员工、酒店顾客、金融机构、产权交易平台或分时交换平台、当地社区,其特点是对酒店的潜在性威胁和潜在性合作的可能性都较高。酒店员工作为酒店的内部因素,其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对酒店经营管理的认可和支持,及其某些关键性员工的态度和行为,都会影响产权式酒店的日常运营。酒店顾客作为产权式酒店的终端消费者,是产权式酒店的经营命脉,其数量和满意程度直接决定了酒店的经营收益和利润水平,进而影响着投资者和管理者的收益。金融机构为产权式酒店提供相关的金融服务,如信贷资金、销售资金的支持等,其相关政策直接影响到产权酒店能否顺利运营。产权交易平台或分时度假交换平台为产权式酒店的运行提供了第三方支持,但同样这些平台的信誉和管理状况也会直接影响到产权酒店。

第3篇:媒体经营管理策略范文

摘 要 第十一届全运会的举办,带动了济南市经济特别是体育产业的发展,促进了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但由于场馆后期管理复杂,维修费用高,以及随时间的推移,这些场馆设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自然老化,如果经营不善,则会造成较大的资产流失和经济损失。因此,在第十一届全运会结束后如何对济南奥体中心进行更好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关键。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通过查阅大量科研文献和对济南奥体中心市场化运营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济南奥体中心 市场化管理 品牌建设 人力资源 服务设施

一、遵循市场化管理的原则和“以体为主,多元化经营”的策略

济南奥体中心的核心优势在于它的场馆硬件资源,因此,奥体中心应将这种核心优势变成核心竞争力,并以此为依托向外延伸辐射,通过整合体育场馆设施,实现多元化经营,把体育场馆的建设与其它城市建设配套项目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运营。

利用奥体中心“东荷西柳”的标志性建筑,与周边的居住、商务办公、餐饮、娱乐产业等形成互动,打造独特的“场馆圈”概念,形成健身、娱乐、休闲、餐饮、住宿、购物、培训、保健、咨询、服装等“一条龙”服务。

并从自身的发展出发,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在保障体育设施基本功能的基础上,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市场为导向,按照供需规律等竞争规律运作,真正做到资源优化配置、自主经营、自我发展[1]。

坚持走市场化道路,实行企业化经营管理模式,采用“以体为主,多元化经营”的策略,逐步实现单纯租赁者向资本经营者的根本转换。

二、致力于品牌建设,走特色经营道路

济南奥体中心周边有济南市政府办公楼—龙奥大厦、喜来登大酒店、山东省立医院以及向东是高新开发区,奥体中心周边尚存有待规划开发区域,可能会形成更大气候的与体育产业相关的建筑群体,从而进一步增进体育场馆群的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可以开发奥体中心平台,将其建成具有集地域特色与奥体自身特色于一体的主题广场。

在奥体中心广场建立一个体育名人堂,充分利用奥体中心自身资源优势,将来奥体中心参赛的体育明星签名照挂在墙壁上,或是开发名人留念转项目来提升奥体中心的知名度,更加可以吸引更多游客来奥体中心观光旅游。

还可以通过提供一些场馆奢侈品的服务,如提供豪华包厢、豪华座椅或优先座位安排、永久座位许可权、包厢就餐服务、包厢私人电梯,VIP停车许可证等服务,以此来体现消费者的个人价值。

三、增强自我造血功能

济南奥体中心应成立专门的市场营销部门,引入专业市场营销人才,在营销场馆体育产品时,贯彻落实4P营销理念,以适当的体育产品、适当的价格、适当的渠道和适当的传播促销推广手段,将适当的体育产品和服务投放到特定市场,着重于体育场馆服务的营销,深入了解市场情况,拓宽经营思路,精心策划经营方案,“以消费者为中心,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处理好与政府、社区、媒体、消费者等公众的关系,细分体育营销市场,开拓多种渠道与消费者进行沟通,以吸引现实和潜在的消费者,通过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实现消费者的价值,提高消费者忠诚度,而实现济南奥体中心自身的经营目标[2]。

四、注重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形成科学经营管理流水线

经营管理人才缺乏,管理运作水平不高是导致我国体育场馆运营效益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综合素质不高是制约体育场馆经营开发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济南奥体中心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构建良好的场馆文化,使员工在奥体能够找到归属感;提高场馆工作人员的经济待遇,并为其提高展现才能的舞台;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发挥每一个人的特长;采用学术交流,吸纳新的各种类型专业人才、专门培训等方法,使场馆工作人员能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3]。

五、完善场馆经营管理制度,进行科学有效规范的管理

随着奥体多元化经营的开展,会产生许多问题,如机构、人员越来越多,场馆内原有的分工、协作、职责、利益平衡机制可能会被打破,管理、协调的难度大大增加,如果没有科学规范的经营管理制度进行监管,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高水平的管理人员,很容易导致管理混乱、效率低下,造成管理失控,或出现管理真空,再加上奥体中心“一场三馆”采取的集中管理,分散经营的策略,这无疑又增加了运营管理的难度。所以济南奥体中心应制定科学规范的场馆经营管理制度,并提升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对场馆运营进行科学有效规范的管理。

六、完善体育场馆配套服务设施

从济南奥体中心目前设施资源来看,缺乏体育场馆的配套项目,比如没有大型商场或提供游客餐饮住宿的地方等,在以后的运营过程中,需增加资金投入,建设相关配套设施,比如在各场馆内配备自动售卖机,提高设备、服务质量,这样可以提高场馆在比赛日的收入和场馆的使用率。

参考文献:

[1] 李定.美国大型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39-41.

第4篇:媒体经营管理策略范文

【关键词】电视媒体;社会责任;政府监管

探讨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是学者谢尔顿提出的企业治理概念,它强调企业追求经济的同时,还应主动承担作为社会人的责任,例如对法律、经济、政治、道德伦理、慈善等都应承担责任。

一、对电视媒体社会责任缺乏的分析

目前,我国的电视媒体仍旧缺失对社会责任的承担,从其原因来看,主要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电视媒体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的电视媒体一直都是由行政原则为主导的,虽然近年来不断改革文化体制,少数电视台进行企业化管理或者重组,但是尚未在电视媒体领域形成广泛的局面,并没有引起整个电视媒体市场的全面改革,电视媒体的管理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事实上,电视台逐渐转变成了集聚政府职能、公共事业管理职能与企业职能的组织,这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电视媒体社会责任问题的主要因素。

(二)电视媒体管理的法律制度不够完善

电视媒体监管的法律制度不够完善,直接阻碍了电视媒体的发展,其间出现的问题更导致了少量电视台与电视节目没有能力去承担社会责任的严重后果。而且大多数情况下,电视媒体监管部门都是在电视媒体已经出现问题的情况下才采取相应的管理处罚措施。监管制度已经与实际的电视媒体发展严重脱节,对电视台及电视节目出现的问题缺乏基本的预见性。目前,我国的电视媒体监管制度都是临时的、较为杂乱的规定、办法,未有系统化的法律制度体系,且存在较多的法律缺陷,使得电视媒体制作节目及播放时钻法律的漏洞,不断出现近乎违法的行为。

(三)电视媒体缺乏完善的经营管理体系

我国的电视媒体缺乏完善的经营管理体系是电视媒体领域的普遍现象。不管是事业单位式的电视台,还是企业式的电视台,它们都没有适应自身独特发展的系统性的经营管理模式,仍旧在参照传统的管理方式。在没有良好的经营管理制度下,电视媒体的工作人员也缺乏统一的职业素质,对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都有少许偏差,对媒体工作也缺乏全面的认识,缺少社会责任的观念。

二、电视媒体如何承担社会责任的对策建议

(一)树立电视媒体在社会责任意识,改善电视媒体的经营管理。为使电视媒体能够健康的发展,树立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及改善电视媒体的经营管理是前提。从电视媒体的建设角度思考,主要需要考虑以下几点问题:

第一,电视媒体作为特殊的社会组织,它首先应当具备的就是社会责任意识。电视媒体作为文化、信息传播的媒介,其具有相对较高的导向性。这就要求各大电视台不仅加强媒体责任理论学的学习,也要相应提升媒体的道德责任感,对电视台的工作人员进行党性教育,从而正确地发挥电视媒体的导向功能,正确的将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有机结合。

第二,电视媒体需要加强内部的规范管理,完善内部审查制度。电视媒体应当将节目制作与播放达到严苛的标准,并进行严格的持续操作。创造性的制作节目,拍摄受观众喜爱,符合社会主流观念,具有良好的导向性的节目。播放节目前也需要经过严格的内部审查,重重把关,杜绝出现任何错误报道,危害群众心理健康的内容。将电视媒体内部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加快建立电视媒体的内部审查制度。

第三,电视台需要不断加强电视媒体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将电视媒体行业的职业道德水平全面提升,同时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

(二)积极响应政府的舆论引导。政府对推动电视媒体的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例如,国家广电总局及各地的政府文化管理机构等,都应当积极的做好电视媒体监管工作,为电视媒体领域树立科学发展观,使电视媒体将社会责任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一方面,政府职能部门需加强对电视媒体的监管。例如,对电视台播放低俗等不良信息的行为应加大惩处力度,发挥警示作用,从而完善政府的电视媒体监管制度,为电视媒体社会责任制定最低标准。电视媒介需要积极响应政府和上级机关的舆论引导,依靠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形成良好的风气。另外,可以多与兄弟单位交流,例如,积极开展电视媒体的相关交流会,让电视媒体负责人之间相互研究、讨论。多元化的组织电视媒体工作人员的培训活动等。促进电视媒体将自身发展与社会责任有机结合,在电视媒体自身建设发展中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建立与完善电视媒体社会责任的评价制度。为电视媒体在实践中更有效的承担社会责任,需要在电视媒体企业内部建立电视媒体社会责任的评价制度,并逐步将其完善。目前,除了联合国签订的企业应对经济、环境等承担社会责任的全球协议外,一些国际组织也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方面制定了相对完善的评价体系。而对于我国的电视媒体,笔者认为应当借鉴国外的相关评价制度,制定出符合我国特色国情的电视媒体社会责任的评价制度体系,促进电视媒体企业寻求商业利益的同时,承担起社会责任。与此同时,还应将社会责任的评价制度对外大力宣传,将某些取得较好成果的电视台作为优秀的典型,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电视媒体整个市场掀起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新风潮,渲染电视媒体领域各电视台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社会气氛,使更多的甚至全部的电视媒体都能积极的承担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 傅亦军.谈媒体社会责任的原则与对策[J].新闻实践, 2010(12).

[2] 莫文.热点事件报道与媒体社会责任[J].新闻爱好者, 2010(18).

[3] 董岩.使命 格调 出路——论电视媒体在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的文化责任[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08).

第5篇:媒体经营管理策略范文

【关键词】股东权益 问题 保护 途径 研究

股东作为公司的实际拥有者,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通过对公司投入资金而获得公司经营活动的决策权,并享有合法收益。在不同的法律中均对股东及其权益做出了明确的定义。比如在《公司法》中,认为股东依据对公司投资的多少而享有一定比例的经营收益,并参与公司经营管理决策活动。在《公司治理理论》中认为通过对公司投资成为公司股东后,享有知情权、提案权、表决权、收益权、诉讼权等权益。

一、股东权益保护问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公司的发展,相关法律体系和政策法规越来越完善。但现实中仍有很多问题损害了广大股东的合法权益。下面,笔者将就这类有损股东权益的问题进行详细论述。

(一)大股东对中小股东权益的损害问题

1.现有的公司决策模式使得中小股东没有决策权

现阶段,我国公司的重大事件决策活动都需要在股东大会上进行,而大股东在董事会中占有绝对优势。大部分的中小股东受到时间、空间等的限制并不能有效参与到股东大会中来。所以,对于公司的很多经营策略和方案,中小股东没有发言权或者由于所占股东较少的原因,其意见很难得到公司决策者的重视而影响公司管理决策。

2.中小股东的经营收益权和诉讼权很难保证

在很多公司中,大股东凭借其资源优势,相互间信息充分对称,通过非法担保、挪用公款、转移资产等方式更大限度获得公司收益,而损害广大中小股东的基本权益。再加上受到现有发展水平的限制,我国的公司股东权益保护相关法律制度还不够健全,使得权益受损的中小股东即使发现问题在哪儿,也没有办法通过法律途径以诉讼的方式来保护自身的收益权。

(二)中小股东对其他股东权益的损害问题

基于现有的法律制度和公司管理模式对中小股东的不公平待遇,有些中小股东会通过其他非法途径来谋取公司经营收益,在这个过程中,势必对公司其他股东的权益造成了或多或少的损害。最为常见的是发生在公司的融资过程中。即当公司现有的投入资金不足以维持公司的基本经营活动时,需要通过追加投资的方式来解决,一般分为内源性融资、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三种。除了内源性融资是在公司现有股东人数的范围内进行,其他两种都需要新的股东加入,这个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就会产生原有股东对其他股东权益的损害问题。

(三)职业管理者对于股东权益的损害问题

公司是以经营效益的最大化为根本目标的,职业管理者则以自身收益的最大化为目标。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职业管理者的收入与公司效益成正比,但两者并不完全一致。所以在出现矛盾之时,公司的职业管理者会以牺牲公司收益的最大化来满足自身收益的最大化。比如给自己或者有关系的员工高于正常的工资标准;利用自身的权利在经营投资活动中谋取私利等等,给公司股东的权益带了较大损害。

二、有效保护股东权益的策略

(一)加强对公司董事会经营决策活动的约束力度

1.公司经营管理模式和股权结构改革

首先,将中小股东纳入到公司的经营管理决策体系中来,充分考虑到广大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其次,积极推行银行持股政策。使得银行与公司之间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改变公司决策由大股东说了算的现状。

2.建立健全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相关法律法规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为了使得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更加规范、有序,需要建立健全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相关的中小股东保护机制,确保“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以法律为基础实行信息的全面流通、对称,让市场规律充分发挥作用,提高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可以减少腐败问题的发生。

(二)股东权益的保护机制

1.对于涉及股东权益的决策,相关股东需回避

对于涉及股东自身权益的经营管理决策问题,决策者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考虑自身收益情况,有时会放弃公司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以获得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所以,对于涉及股东权益的决策,相关股东需回避,来避免因为主观因素而造成部分股东权益受损,公司经营收益分配不均的情况。

2.促进信息充分对称

现如今,很多不当竞争和股东权益受损问题均是由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所以要促进信息充分对称,为市场经济的健全发展打好基础。主要方法就是建立有效的制约和监管机制,促使公司财务数据的及时、有效、准确,为董事会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确保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3.鼓励各方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监管

通过媒体报道、社区走访宣传等途径,积极动员、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到公司经营管理的监管体系中来,尽可能减少公司决策不当、违规违法操作经营管理,有损公司股东权益的问题。

(三)完善对职业管理者的制约和管理

我国在这一方面可以参考美国对公司职业管理者所采用的“五道防线”这一策略,这是经过了时间检验的有效的管理方式,可以有效约束职业管理者的权利,避免因为主观因素和追求个人收益最大化而有损公司其他股东的问题。具体来说,比如可以对公司职业管理者施行与公司股东收益息息相关的机制,迫使职业管理者在做出决策前充分考虑到股东权益;再如通过对职业管理者施行长期的奖励制度,可以防止受短期利益驱使而做出有损股东权益决策的问题。

三、小结

公司治理的存在意义就是要权衡各股东之间、股东与公司之间、股东与职业管理者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使之形成有效的制约,而促进公司的健康有序发展,保证各股东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所以针对现存的这些有损股东权益的问题,需要从政策法规、监管机制的建立、公司结构改革等方面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刘先丰.我国小股东权益保护问题的现状分析[J].华北金融,2015,03.

第6篇:媒体经营管理策略范文

刘海琴

身份证号码

性 别

年 龄

27岁

政治面貌

婚姻状况

未婚

视 力 状 况

身高(厘米)

169cm

体重(公斤)

50kg

民 族

汉族

户口所在地

南昌市(含区市县)

技术职称

助理经济师

最 高 学 历

硕士

现居住地

全国

毕业时间

2009

求 职 状 态

目前正在找工作

电话、手机

EMAIL

个人主页

地 址

南昌市爱国路省委宿舍4栋1单元

邮编

330006

受教

育及

培训

状况

2007年3 月 至 2012年3月

华南理工大学

项目管理 硕士

专业描述:

1999年9 月 至 2003年6月

江西师范大学

房地产经营与管理 本科

专业描述:

任职公司名称: 广东珠江投资有限公司 。

2007年5 月 至 2011年5月

运营管理中心总监助理

工作职责和业绩:

? 制定项目整体运营推广方案、管控策略 ? 负责项目大型活动方案的制定,并组织落地实施 ? 负责中心团队建设、对项目管理的过程、各工作环节实施监督、控制 ? 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及掌控中心各项费用的实施 ? 在集团总部,负责全国性项目的运营费用、方案、运营类合同的监控及实施

任职公司名称: 戴德梁行房地产顾问(广州)有限公司 。

2005年6 月 至 2007年5月

策划主任

工作职责和业绩:

? 领导并协调策划团队的整体工作,并制定工作计划 ? 前期市场调查研究分析及项目可行性研究 ? 负责项目策划方案的撰写、宣讲、推广及实施监督 ? 制定营销推广策划方案及销售计划,负责销售实施工作效果评估、反馈监督 ? 为发展商提供规划设计、包装推广、广告推广等多方面建议及意见 ? 与广告公司、传播媒体进行沟通,与传播媒体建立良好关系

任职公司名称: 广州市天地阳光房地产顾问有限公司 。

2003年6 月 至 2007年6月

高级策划师

工作职责和业绩:

? 负责项目前期市场调查研究分析、并制定市场定位、目标客户及租售价格定位 ? 负责项目方案的撰写、宣讲、推广及实施监督 ? 制定可行性营销推广策划及销售计划,跟进销售工作 ? 为发展商提供规划设计、包装推广、广告推广等多方面建议及意见 ? 与广告公司、传播媒体进行沟通,与传播媒体建立良好关系

求职意向

现从事行业:

房地产开发/销售

现从事职业:

经营管理类

现职位级别:

高级职位(管理类)

期望月薪:

面议

目前月薪:

面议

可到岗时间:

一周以内

期望工作性质:

全职

欲工作地区:

南昌市(含区市县)

欲从事行业:

房地产开发/销售

欲从事职业:

经营管理类

技能特长

? 英语六级,具备良好听、说、读、写能力 ? 熟练操作office办公软件系统,如Word、PowerPoint、Excel、 Acdsee等

外语水平

第一外语:英语 普通英语六级

第二外语:英语 普通英语四级

兴趣爱好

自我简评

第7篇:媒体经营管理策略范文

随着我国“入世”后经济的快车道运行和高速发展,中国作为具有13亿人口的消费大国,已成为世界品牌抢滩市场的舞台,在未来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国本土市场的低成本优势将很快不复存在,因此,如何树立多层次性品牌理念,不断强化营销策略,真正建立本土市场乃至世界的优势品牌,使本土品牌走向全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品牌经营的市场策略

品牌经营管理作为企业经营战略实施的手段,必须以市场为依据作文章,“品牌就是市场”,这是品牌经营的最终目的。新的形势下,我国大多数企业已经能够成熟地把握市场运作规律,不断改善经营环境,提高管理水平,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营销方法,然而在当今经济转轨和改革之际,相当一部分企业依然不能完全摆脱计划经济模式,粗放的经营管理已经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纵深发展,更谈不上战略发展和经营品牌。对大多数这样的企业而言,要真正创出品牌赢得市场,必须走出计划经济的阴影,抛弃粗放的经营管理模式。一是要建立品牌经营的多元化策略管理系统。通过策略规划寻找企业的核心业务、新业务以及带有收益的风险性子业务,开拓市场领域,拓宽营销思路,并按照市场形势和走向,为企业产品投石问路,抛砖引玉。二是建立技术市场研发鉴定体系。包括技术储备、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技术鉴定以及技术培训,占领技术市场至高点,为企业创品牌夯实基础。三是建立综合质量检测管理系统。改变以往“质量合格”为标准就能进入市场的检测方式,实施顾客不满意的一点就是缺陷的质量理念。以顾客为核心,全方位提升产品综合品味。四是建立市场化业务运营管理系统,改变粗放的管理方式,向专业化、集约化、组织化的管理方式转变,敏锐把握市场脉搏,以富有独创性的业务运行占领市场。

二、品牌经营的文化策略

在激烈变化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为谋求长期的生存和发展,注重文化建设和产品的文化品位已被大多数企业提升到战略发展的高度,因企制宜,充分张扬共性和个性特征,形成了自身独有的企业文化风格。一是可以培养核心价值观的企业精神。企业结合自身产品优势,提出适合发展的经营理念作为核心价值观,构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二是展示无限的文化魅力和品牌张力。在消费市场日益个性化、情感化的时代,企业产品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日益变得重要。由历史、政治、经济以及消费者时尚赋予的文化,如酒文化、茶文化等,在当今纷纭的精神世界中,其重要性逐渐显露出来。三是使品牌更具市场生命力、竞争力,取得较高经济效益,事实证明,只注重品牌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是失败的。以饱满的热情和民族责任感建设企业文化,不断把以人为本,继承创新,追求完美的理念付诸实际行动,并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并举,可以大大提高企业形象和品牌的竞争力。

三、品牌经营的宣传策略

采用多种广告形式和手段,通过各种媒体来宣传企业或产品,大家已是司空见惯。毋庸置疑,真正发挥广告的推介和宣传作用,的确能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回报,广告作为宣传的代名词,要把它放在策略的高度认识,还是值得我们的企业深深推敲一番。如企业的内外宣传、竞争对手宣传、产品的优势宣传、可持续性宣传等。既要有广告目标策略、广告对手策略、广告定位策略,还要有广告表现策略和广告媒介策略。如果把品牌质量作为内涵,广告宣传则是外延。宣传的策划和创意、形式和内容、手段和媒体的选择等直接影响着品牌占有市场的份额,也影响着消费者对品牌定位的认识。因而企业做好品牌宣传一定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要确定企业品牌的宣传目标,并根据市场情况分析宣传可能达到的效果,建立广告宣传评估体系,做好广告效果的预测和媒介的监控。二是要用市场的观点分析广告市场,包括市场的特性与规模、机会与机遇,优势与劣势,把握细分市场的标准和对企业品牌最有价值的因素与成因,把握市场信息和资料,反馈市场得失,并从消费者需要、产品竞争力以及营销效果来定位广告宣传策略。三是要认真策划品牌的广告表现形式和内涵,要特别注意品牌与广告主题的表述、策划、创意风格之间的衔接性和连贯性,更要注意品牌与广告市场的合法性以及消费者接受心理的合理性。四是要选择适合宣传自己品牌的媒介。包括媒介的地域、类型、范围和广告的时机、频率等,不同的品牌就有不同的市场和消费者,其不同的宣传途径就会有不同的效果。

四、品牌经营的诚信策略

第8篇:媒体经营管理策略范文

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现代报业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报业只有真正拥有大量高素质的人才,才能具有生命力和竞争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就上海报业的人才问题,笔者走访了北京新闻出版局、上海“解放”和“文新”两大报业集团,考察了上海报业的人才现状,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性对策。

上海报业的人才现状

上海报业最近几年不断引进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为报业补充了“新鲜血液”,这是可喜现象。具体分析如下:

总人数增加,采编人员下降。2006年,上海报业全部从业人员为5120人,比2005年(4982人)增加138人。其中编辑人员为2651人,占总人数的51.78%,与2004年(3872人)、2005年(2957人)相比,呈逐年下降趋势。这说明以“编辑部为中心”的思想开始发生转变,为引进经营管理方面的人才提供了机会。

本科以上学历人员的比例超过50%。但不及部分城市。2004年,上海报业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达2312人,占总人数的53.65%,已超过全国报业人员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的比例(45.89%),但却不及北京(77.87%1和天津(59.59%),紧逼上海的是山东(52.41%)。

在采编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2005年达2058人,占本年总人数(2957人)的69.60%,略超全国采编人员本科以上学历人员的比例(65.8%),但却排在第十位,排在前九位的是北京、中央、天津、辽宁、湖南、山东、广东、黑龙江和吉林,紧跟上海的是湖北和河南。上海是经济发达的城市,采编人员本科以上学历所占比例还需大大加强,这样才无愧于发达城市的称号。

采编队伍年龄相对年轻化。上海报业采编人员50岁以下所占比例最低,占报社总人数的77%左右,但各年龄段的人员比例大致相当,20岁~30岁的年轻人相对较多。

上海报业的人才问题

虽说近几年来上海报业在用人上有一些可喜的变化,但总体上,人才结构不合理,知识结构也有待改善。具体说来,主要表现为三种人才的缺乏、高校教育的脱离实际、薪酬福利制度的不完善。

三种人才的缺乏。经营管理人才的缺乏。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的新闻业比较强调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舆论导向、社会效益。比较忽视经营管理,因而导致经营人才相对缺乏。报业的发展需要原料采购、设备引进、技术更新、财务运作、广告拓展、多种经营的相互配合和支持,因而经营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制度创新能力,包括产权制度、经营制度和管理制度的综合创新,而目前上海报业却缺少这方面的人才,特别是资本运作方面的人才。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体制问题:一方面,过去的高等教育体制缺乏对媒体经营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使得媒体经营管理职位不得不由一些资深的记者、编辑等原本从事采编工作的人员来担任;另一方面,报业媒体在自身的转制过程中形成了过渡期特有而不太完善的人事管理制度,使得过去由采编转变而来的管理者成为现今报业经营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复合型人才的缺乏。纸质传媒业风起云涌的巨变,特别是西方报纸的杂志化,大报“瘦身化”、小报化、分众化。国内的报业集团化、深度报道专版化、报纸网络化、手机化(手机报)表明:要调动和整合所有报业资源,实现信息传播的最佳效益,没有实务策划能力是不行的,这要求上自高层管理人员,下至普通的采编、广告和发行人员,必须会策划、善于策划。报业发展网络视频新闻也是大势所趋。因而采编人员还要善于制作视频新闻。此外,新媒体的不断涌现。也要求经营管理人员既懂管理,又熟悉新兴媒体,知道新兴媒体的盈利模式,使报业集团在做好现有业务的同时把触角伸向新媒体。

目前上海报业人员技能单一,有的只懂采访,不懂策划,不懂制作视频新闻。有的只掌握新闻专业知识,没有掌握经济、法律、社会学、管理等相关知识;多数具有中文、政治、历史和哲学等专业背景,少有金融、商务、财务和管理背景。

领军人才的紧缺。要做真正一流和超一流的业绩。只有靠一流和超一流的人才,但目前,报业的策划、制作、包装、营销等方面缺乏一流的人才。如上海报刊发行业中关于发行管理、发行营销、发行策划的高端人才就极其缺乏,这种劣势在报刊发行业对外资开放之后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高校教育难跟上日新月异的传媒业。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和影响颠覆了原有的一些传播理论,而高校的师资和教材难以跟上瞬息万变的传媒业。目前的新闻教育课程设置体系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中,原有的新闻理论体系已经逐渐与现实脱节。涉及新技术手段和高科技成果的相关课程未能引入新闻学主干课程体系中,而懂新传播技术的师资也奇缺,如此,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就理论脱离实际,即使到报社后上手也不快,还得再接受培训,这就给报社造成了一定的经济压力。

薪酬福利制度尚未完善。目前,上海报业的薪酬级别设置大多套用行政级别,以岗定薪,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薪酬制度尚未全面推行。外聘人员的福利待遇和福利制度比较薄弱,尚未健全。

上海报业的人才策略

加强人才培训。新闻单位的人才培训和提高,是关系到本单位在传媒市场上有没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事。通过培训可补充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以适应新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可减少引进人才资本,达到本身人才资本增值的目的。

如解放集团于2006年9月推出“媒体进课堂”工程,为名记者、名编辑的脱颖而出搭建了平台,让记者、编辑或经营管理一线人员通过课堂这个新平台加强理论修养,同时扩大在业界的知名度。通过自主报名和组织推荐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法讲课,与大学合作设立平台。这无疑是一双赢策略,为学校吹进了实践之风,也让新闻从业者提高了理论修养,扩大了自己和集团的形象。

而文新报业集团制定的《文新集团人才五年发展规划》也打算以提高高级、专门、复合型人才比例为目标,按员工总数的5%~10%目标建立一支既懂新闻业务,又有管理水平,还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改革高校新闻教育。高校要有理念,要有改造社会的理想,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人格及各种能方。

1 专业设置要创新。高校要紧跟当今“媒体融合”的趋势,开设各种媒体融合在一起的新专业,培养跨媒体的全能型新闻人才。

2 课程体系要创新。加大文理工结合、跨学科交叉融合的力度,打通新闻学、

传播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及信息系统管理等学科界限,培养高级复合型报业人才;加大实践教学课程的份额和力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 教学内容要创新。要将最新的传媒实践案例引入课堂,请新闻单位优秀的一线实践人才到高校讲课。也可采用“一半课堂一半实习”的教学模式。

4 教材建设要创新。新闻传播学专业教材两三年就应更新、修订。编写教材要注意修改需要更新的新闻理论。此外,要注入新的知识、新的案例,紧跟时代步伐。

5 学校和报社合作,“产一学一研”一条龙,实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2006年颁布的《报业发展纲要》首次提出了“黄金一代”报业人才的培育。此工程意在促进新闻人才学历教育创新,大力培养政治意识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承前启后、肩负报业发展使命的“黄金一代”报纸从业者。从高校教育的源头着手。培养高级复合型报业人才;鼓励有条件的报业集团或报社建立博士后流动站,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加强合作,重点培养发展战略研究和决策层面的高级报业人才。

2006年10月,文新联合报业集团、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上海世博集团、上海博物馆等35家企事业单位和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正式签约,挂牌成立“教学实习基地”,目的是培养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全面的视觉艺术类综合人才。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完善薪酬福利制度,发挥人才价值。有人曾预言,随着国外媒体的逐步进入,将出现人才流失的。原因在于一是国内单位付不出有市场竞争力的工资;二是事业单位按行政级别定薪,不能拉开差距。国内管理人员的报酬可能只有国外同行的十分之一或是几十分之一。

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说。高额的薪酬不仅可以满足员工生理、安全、爱与尊重韵需要,也可以极大地满足其实现自我的最高层需要――事业成功的标志和象征;从期望理论出发。员工的个人努力使报社取得了优良的业绩,报社的高额奖赏正是其个人目标的实现:由此可见,高薪对员工有很强的激励作用。美国哈佛大学威廉・詹姆士教授研究发现,员工在受到充分激励时,可发挥能力的80%到90%,而在保住饭碗不被开除的低水平激励状态下,员工仅仅发挥出能力的20%到30%。

报业本身就缺人才,培养人才需要花成本,倘若因单位不能提供合理的待遇,不能为员工提供充分展现自己价值的平台而导致人才流失,那将是更大的损失。因而单位首先要完善薪酬制度,薪酬设计要在按劳分配的基础上逐步实行档案工资与实际工资相分离的分配办法,确立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员工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机制。在不违反国家有关法规的前提下,采用薪酬与福利并重的方法,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对高层员工采用高于市场平均值的增长率,对中层员工和业务骨干采用平均市场增长率。对一般员工则保持工资不变。另外,可以考虑让领军人物享受终身年薪。如新加坡报业控股旗下第一大报《海峡时报》的薪酬包括工资、奖金、职务津贴和股票认购权。具有相当高的市场竞争力。年成好时优秀员工的花红甚至可以多过6个月,加上股票认购权的收益。远远高过当地其他公司的一般工资水平。特别是资深记者的公司内部级别可能和总编辑一样。每个级别享受的优惠待遇也大致相同。此外。还要对报业人员予以感情激励,包括对人才的尊重、理解与支持、信任与宽容、关心与体贴。同时、树立“人文关怀”的管理思想,增强报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总而言之,报社要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充分发挥人才的价值:靠待遇留人、靠事业留人、靠感情留人。

第9篇:媒体经营管理策略范文

实训考核方案广告经营管理实训课程的主要考核方式为作品考查和实践操作能力考查相结合的方式。广告经营管理实训成绩综合体现学生在整个实训过程中的表现和所取得的成效。实训成绩由实训纪律、态度、业务能力和任务完成情况等项目构成。最终实训成绩按百分制评定。具体评分标准包括实训记录和实训态度占20%,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占40%,实训作品完成的质量占40%。

广告经营管理实训课程的创新教学策略

1不断强化和丰富实训课程的设备投入

IT行业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系统的不断更新,智能化、信息化的实训设备是提升广告经营管理实训课程的必需手段之一。目前,许多高校的广告实训基地普遍存在实训基地的技术含量不高,设备陈旧老化,实训的教学及管理手段相对落后等情况,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的影响着广告经营管理实训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因此,不断强化和丰富实训课程的设备投入,是提升广告经营管理实训课程的首要前提。除了传统的计算机、投影仪等基本设备外,还应该积极引入模拟办公场地、广告摄影摄像工作室、广告后期合成设备等相关广告专业设备。这样,在实训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和学生通过操作和使用这些设备,模拟广告公司实际的工作流程,这种高度仿真性的工作环境和创新性的教学场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意义上提升实训课程的教学质量。

2实训课程的工作情景式设计

广告经营管理实训课程的主要课程目标是使学生熟悉和掌握广告公司运作的基本流程,对所学的广告专业知识进行总结并融会贯通,并在实训中得以实践开发和锻炼。工作情景式的设计恰好能有效地实现这一课程目标。例如通过广告公司的内部基本设置,把学生按照兴趣和实际能力依次划分至市场部、创作部、媒介部以及客户服务部等广告公司的实际部门,并按照各部门的基本工作职能划分工作内容。组织学生按照各自不同的工作职能和工作情景,模拟广告公司日常流程进行工作。除此之外,还可依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按照标准化的广告公司设置人事部、行政部、设计部、财务部、制作部、影视部、网络部等,以此提升实训课程的工作情景式设计的课堂教学效果。

3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广告学专业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此种教学手段通过丰富的文字组合、图片展示和精彩的声音视频播放效果,为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广告经营管理实训课程中,也应该进一步深化和开发这类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首先,应该多组织学生在广告经营管理实训的课程中有效地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展现自己的作品。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主导权绝大多数掌握在教师手中,学生的操作率几乎为零,而在实际的广告公司中,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等也在发挥着重要作用(投影仪是广告公司提案的重要设备之一)。通过学生运用幻灯片进行广告提案,分组拍摄制作广告平面作品或影视作品的样片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展示,既提高了学生上实训课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其次,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进一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在广告经营管理实训课程中,除传统的讲授和学生实践操作外,应该多链接播放国内及国外的优秀广告公司的介绍和内部运作流程等视频,让学生在深化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对未来的工作方向产生明确的目标。

4实训内容丰富化和渠道多样化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