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培训方案的保障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发展现状;保障措施
一、我国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现状分析
1)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各行各业都急需广大的有志之士的人才加入,只有为企业吸引更多的人才,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才能更好地推动企业的发展。电子信息工程需要的是专业化的人才,不仅需要掌握相应的电子专业知识,同时需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但是就目前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现状来看,人才极度匮乏,我国的电子信息工程发展的起点就比其他发达国家的起步晚,在水平上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电子信息产品是技术含量极高的产品,只有拥有更为先进的技术,高素质的研发团队,提高电子产品性能,降低产品成本,才能进一步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面对现如今的发展现状,我国更需要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2)电子信息工程中的自主创新意识不足。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除了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专门的研发团队,同时也十分看重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是领先于其他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年代,企业的发展只有不断提升其自主创新能力,研发出其他企业没有的优势产品,赢得市场占有率,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才有利可图。自主创新能力关键看的是企业人才的能力,虽然纵观我国目前的发展来看,很多核心的技术都是借鉴于外国的先进技术,以致于大多数人才对此产生了依赖,缺乏了进行自主创新的意识。
二、基于我国电子信息工程的保障措施探讨分析
为了进一步改善我国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现状,提升我国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水平,就必须对目前发展中的问题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1)不断推进技术的改造力度。电子信息工程在现代化的市场中占据重要的市场地位,其自身的发展已经与我国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我国对电子信息工程的投资力度也不断加大,为的是电子信息工程能够在发展的浪潮中把握机会,创造更大的市场价值,从而进一步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电子信息技术中涵盖的技术种类多种多样,技术的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为了更好地促进电子产业的发展,构建良好的企业的技术发展模式,对于技术的创新和改革有很大的帮助。技术的改造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以此为鉴,借鉴其技术的优势,摒弃其劣势,去粗取精,同时综合自身的优势,实现知识的有效融合,不断推进技术的创新和改革,借助互联网工程、软件信息工程的优势,以此来提升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竞争力。2)加强技术的人才培养力度。人才是企业竞争的软实力。企业只有拥有更多的人才,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才能推进企业的发展壮大。首先,企业需要制定人才的培养方案。企业的发展需要吸纳不同优势、不同岗位的优秀人才,对人才的培养,也要根据岗位的需求适时制定相符合的方案。对于专门的技术人才,除了要考虑人才的专业知识,对于其他方面的综合知识也是需要作为招聘参考的一大标准。其次,加强对人才的培训力度,不断提升其综合素质,使其更好更快地融入到新的岗位中。在培训的过程重在培养员工的自主创新意识,可以通过采取多种小活动来逐渐提升。此外,完善员工的激励制度。为了使得企业培养的人才能可以更好地留下来为企业所用,企业就必须对人才提供合理的激励方案,让其感受到公司对自身发展的益处,同时也提高了员工对公司的认知度。最后,加强我国电子信息工程与国外电子信息工程的企业合作,加强人才之间的沟通交流,不断提升人才的综合素养。
结语
随着电子信息工程的快速发展,我国必须加快对现有电子信息技术的改造力度,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同时重视人才的培养,促进企业的全方面提高,从而加快我国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李金宏.关于电子信息工程发展现状及保障措施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6).
[2]王海兵.浅析电子信息工程发展现状及应对措施[J].信息系统工程,2013(07).
关键词:概念 现状 问题 对策
一、现代学徒制的涵义
学徒制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职业教育的模式,这种模式起源于我国民间传统的传授技艺的形式,然而,这种形式为如今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注入了新的内容,为现代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赋予了新的生命,那什么是现代学徒制呢?按照官方的阐述,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现代学徒制强调的是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教师、师傅、学生于教学做三者合一。
二、职业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现状与问题
(一)职业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基础条件不足
目前,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学校实训能力不强,设备设施不足,更新困难,难以适应企业用工用人的要求;学生厌学,职业教育质量不高,学校基本上没有生产能力,无法检验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学校的技能大赛与企业的生产实践差距较大,量不多,面不广,多数学生远达不到企业的要求。
(二)职业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的操作不力,流于形式。
职业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出现操作起来困难,有些合作企业由于技术保密和其他方面原因不愿师傅带徒弟,部分职业院校未能真正与企业建立现代学徒制的深度合作,现代学徒制合作有名无实。
(三)职业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的保障措施不力
职业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的保障措施不力主要表现在国家和地方政策保障措施不到位,没有专门有关职业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对学校和企业的优惠政策,有关现代学徒制的经费保障未能到位。
三、职业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相关对策
(一)制定并实施推行校企合作的现代学徒制的宏观途径
制定并实施推行校企合作的现代学徒制的宏观途径是关系到现代学徒制的实施的优劣与成败,职业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不能只搞形式,做表面化文章,必须落到实处以真正实现校企互补双赢,那么该怎样推行呢?
1、要建立校企一体化的新合作模式,实现五个对接:一是实现学校与企业对接,制订深度合作的协议与规划;二是实现学校实训基地与企业车间对接,制订基地建设方案;三是学校专业与企业产业对接,制订精品专业建设的规划;四是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对接,制订“双师型”专业教师培养计划(含专职与兼职);五是学校培训与企业岗位对接,签订师徒合同。
2、要建立校企一体化的新结构体系,实现三个统一:一是学校办学质量与企业生产效益的统一(在协议中体现);二是政府主导下的学校主办地位与企业主体地位的统一(在协议中体现);三是师徒在指导、学习、提高中的统一(在合同中体现)。
3、要建立校企一体化的新培养模式,实现三个互通:一是招生与招工互通,实现招生即招工,招工即招生;二是上课与上岗互通,实现上课即上岗,上岗即上课;三是毕业与就业互通,实现毕业即就业,完成学徒任务。
4、要建立校企一体化的新学徒制考评体系,实现两化三考评。要使现代学徒制逐步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必须建立考评体系。一是要建立对学徒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考评;二是建立对教师理论指导成绩及实践能力提高的考评体系;三是建立师傅实践指导成绩及专业理论提高的考评体系。
(二)制定并实施推行校企合作的现代学徒制的微观路径
制定并实施推行校企合作的现代学徒制的微观路径最关键要突出学校和企业的双元培养、学生和学徒的双重身份,企业要为每个学生配培训师傅,介入对学徒的全程培养和管理。
1、要选择好试点企业和专业。首先要选择好企业,在紧密合作的企业中选择实力强、资源丰富并热衷于职业教育的企业;然后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合作企业的意愿,确定招生的专业和规模。
2、签订协议,明确三方职责。在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学校、企业、学生(家长)三方的权利和义务,因此需通过协议来明确界定学校、企业、学生(家长)三方各自的职责。学校与企业要签订联合培养的合作协议,学生(家长)要与企业签订三年的学徒协议。
3、成立专业学徒制工作小组。在各专业教学改革创新委员会的基础上,联合试点企业,由职教专家、企业人员、专业教师组成相应专业的学徒制工作小组,主要是负责该项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确定、专业课程的建设、教学方式的创新、学生学业的评价等等;同时,该小组还要负责选派优秀的技术工人担任学生的导师(师傅),一般一个师傅不宜超过三个学生。
4、校企共制培养方案。学校与企业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由职教专家、企业与学校、教师与师傅的共同参与下,按照“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资格标准”来设置课程,建成“公共课程+核心课程+教学项目”为主要特征的适合学徒制的专业课程体系。
5、优化管理与服务,尤其是要做好教学过程管理,学生管理。学生在学徒制期间,企业全程跟踪,和教师积极配合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同时设立各类奖学(育)金,激励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企业储备人才。企业全程参与合作班级的教学,派遣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指派师傅担任学生的导师。
6、实行教学质量监控,改革评价模式。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对教师和师傅进行考核,对优秀的教师和师傅在评优方面优先考虑。围绕行业、企业用人标准,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建立不同的评价标准,自我评价、学生评价、企业评价和社会评价相结合,建立以能力为核心,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学生评价模式,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三)制定并实施推行校企合作的现代学徒制的保障措施
1、政策保障:政府要制定企业负担职工教育培训成本、承担职业教育责任的政策,并通过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2、经费保障:主要包括企业的补助经费、师傅的指导经费、学生实习的补助经费。3、师资保障: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是否顺利,主要取决于教师能否适应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政府要有足够的优惠条件来引进优秀的人才充实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同时要加大力度,培养骨干教师。
参考文献: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方案受到多级领导的重视,在企业和高校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随着一些保障措施的相继出台,校企合作育人机制也得到了完善,大部分企业和高校都认识到了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到校企合作中去,但校企合作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F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主动性较弱
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虽然许多高职院校已经认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也了解到校企合作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技能,但是许多学校还是存在很多顾虑,主动性较差,这使企业与学校间的合作只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
2.校企合作模式单一
企业的性质和管理与学校不同,有些企业的发展目光短浅,认为我国的大学毕业生数量庞大,对招聘优秀人才根本不担心,导致企业在与学校合作的过程中,只给学生提供实习的场地,并不在这些学生中选择自己需要的员工。在校企合作中,企业没有对实习生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和产业链的培训。在这些实习生中很可能有一部分学生留在企业,但企业并没有将其核心技术等内容让学生进行了解和学习,导致学生在毕业后仍然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适应工作环境,达到企业的要求。
3.保障措施不完善
我国有些企业虽然已经开始重视高职院校学生的实习工作和培训工作,但是一些相关的保障措施还不完善。我国高职院校作为合作的组织者,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往往充当解决问题和困难的角色,而学校在遇到问题时所采取的单方面决定使得企业没有参与权。对于合作企业来说,学生没有经过系统的企业培训,对操作规程不了解,很难保证产品质量,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这些都需要企业来承担相应的风险。实习生在企业中没有具体的保障细则,一些风险机制没有得到完善,一旦实习工作中发生失误,不论对学生自身还是企业发展,都将产生不利因素。因此,在今后的合作过程中,要注重制订相关的保障细则,维护校企双方的权益。
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育人机制的有效措施研究
要想实现企业与高校的长久合作,就必须保证企业与高校实现资源共享,所以应建立当前社会需要的、能够实现长期稳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不仅能够推动我国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更能为企业确定今后的努力方向。
1.建立校企合作的导向机制
为了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增强社会经济服务职能,使人才培养与岗位职务之间形成有机联系,政府需要在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建立合作导向机制,发挥指导带头作用,以便企业与学校更加深入地开展合作。
2.建立校企合作的推动机制
为了使校企合作朝着更加稳定长久的方向发展,应建立校企合作的推动机制,这样能有效提高企业和高职院校合作时的主动性,也是促进校企合作朝着更加稳定的局面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校企合作中,企业可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建立校企人才共享等制度,使学校和企业形成互利共赢的局面。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公众用药安全为宗旨,着力保障农村药品消费安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解决影响农村药品质量安全的问题,巩固和扩大药品市场专项行动整治成果,进一步完善农村药品监管网络和药品供应网络,保障农村群众的用药安全。
二、工作目标
按照“全面铺开、有序推进、基本完成”的要求,全面推进“小药店”整治和规范工作。到年底, 的小药店、小诊所、小药柜达到《市“小药店”药品质量安全整治与规范工作实施标准(试行)》的要求。全街道辖区范围内的“小药店”药品管理进一步规范有序,药品经营、使用过程中的违法违规现象明显减少,农村人民群众用药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工作内容
(一)摸清对象底数,明确整规内容。
全面、准确掌握“小药店”的底数、分布及药械管理的基本状况,建立并完善监管档案,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确保整规工作有的放矢。同时要明确整规内容,掌握细化的整规标准。要把“小药店”有无执业许可、药械购进渠道是否规范、有无药械质量管理制度、药械储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有无违规经营、有无假劣药品、有无违法广告等作为整规重点内容。
(二)广泛动员培训,提高思想认识。
根据年整规工作要求,对街道所有“小药店”经营者进行一次全面动员培训,动员培训内容包括开展“小药店”整规的目的意义、整规标准、实施方案、药品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等,通过动员培训,切实提高广大“小药店”业主对开展整规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开展整规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动员培训工作由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牵头,街道配合,结合动员培训及时与各整规对象签订“小药店”整规责任书,确保整责任落实到人。
四、工作要求
关键词:建筑;综合实训基地;建设;方案;机制
一、建设背景
随着我国建筑产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建筑施工企业应用性、技能型、复合型人才极为紧缺。建设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建设类企业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当前建筑业紧缺型人才需求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但其人才培养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如何综合,怎样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是当前建筑类高职院校的综合实训所要面对的问题。目前建筑类高职学校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仍然花费巨资建设实训基地,紧跟人才市场发展变化,加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培养力度,期望培养出动手能力强、掌握最新工程技术的企业和社会急需人才。各高校的出发点都非常明确,期望值也很高,但是,实训基地如何构建才能达到人才培养目标,高额投资能否达到建设初衷,如何避免实训基地摆样子、走形式,如何充实实训内涵、提高实训质量,如何科学评价实训效果,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都需要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根据教育部【2006】16号文“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的精神,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与职场氛围相一致的环境,综合实训基地的建设尤为重要。综合实训基地是实现建筑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支撑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必不可少的平台。在实训基地建设中,通过校企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培养目标构建能力培养体系;根据能力培养体系的需求提出实训条件。最后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形成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综合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二、建设目的
针对提高建筑类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对高职实训基地进行定位,按照行业和职业岗位需求,以真实的建筑工程项目为依据,创立专业综合实训,实施全过程的综合实训,努力营造真实的工作场景和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形成建筑工程专业的基本能力、综合能力、顶岗能力,让学生达到“零距离”就业。通过综合实训基地的建设,建成以工程承揽、工程实施、竣工验收等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全真模拟”建筑工程技术实训中心,包含专项技能实训场地。以满足本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通过综合实训,使学生掌握实际职业岗位所必需的职业技能,初步达到具有利用所学知识指导施工或现场管理的能力。具体表现为:
1.通过工程承揽训练,了解招投标工作的全过程,熟悉招投标中各方的职责、工作任务及工作内容。
2.通过图纸会审训练,了解图纸会审的组织过程,掌握建筑施工图的识读方法和技巧,掌握图纸会审纪要的编写。
3.通过砖混结构、框架结构工程全真模拟实践训练,了解工程实施工作步骤与程序,通过工程实施中不同管理岗位角色的扮演,熟悉各角色在工程实施中的地位、作用、职责要求及工作内容。
4.在实训的基础上,体现教学评价内容,从学生自评、互评到老师评验,让学生从中找到差距,提高职业素养。
三、建设的基本思路与目标
(一)建设的基本思路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在相关文件与精神的指导下,综合实训基地建设是以全真模拟,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全过程体现人才培养的职业岗位要求,反映人才职业能力生成的规律,实现知识学习与强化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综合实训基地的建设思路可以是:
1.校企合作。以校企合作为依托,通过校企共建的真实或仿真的实训基地,创造一个真实的职业环境。
2.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以具体的工程为背景,根据建筑产品生产过程,让学生在典型任务的驱动下,在全真模拟的建筑工程职业氛围中实现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的“做中学,学中做”。
3.服务区域,资源共享。实训基地的社会化,有利于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更早地接触社会,熟悉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在思想上与行动上有利于学生社会意识的养成,提高综合素质。避免重复建设,增强职业教育的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地区其他职业学校的发展。同时面向社会开放,开展各种类型的培训,将施工建造实训中心建设成为工种鉴定中心及资格认证中心和企业的职工培训中心,提高设备利用率。
(二)建设目标
1.建成能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综合实训基地。
2.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的综合实训基地。
3.建成区域建筑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及岗位资格认证培训基地。
4.建成区域建筑施工新技术推广研发基地。
四、建设内容
综合实训基地主要建设内容如下:
1.项目教学区:设置能进行工程承揽训练的理实一体化实训教室,可以进行招标文件的编制、投标书的编写和开标过程的实施。
2.项目管理区:设置项目经理部、工程技术部、成本核算部、材料管理部。
3.材料加工区和堆场:设置钢筋下料与制作区、钢筋堆放区、模板堆放区、钢管脚手架堆放区等。
4.操作区:分别设置砖混结构工程和框架结构工程实施操作区。
五、运行与管理
(一)运行管理
综合实训基地建成以后,采取以下保障措施来保证其正常运行:
1.组织保障措施。建立以学院学术委员会、校企合作董事会、就业实训指导委员会、院建筑技术实训管理中心等为组织机构,其职能为:统一调度、协调管理;负责学生实训教学的组织、实施与考核;负责建筑企业职工技能培训,技能考核和鉴定;开展技术服务和推广。
2.制度保障措施。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基地有专人管理,实现院校、企业、地方政府或主管部门共同参与实训基地的管理;教学文件齐备、规章制度健全,实训教学安排科学、合理,设备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相关专业工艺守则等规章制度健全,并严格执行;有满足实践教学的实际项目。
3.人员保障措施。设置专人实训教师,聘请企业能工巧匠作为实训指导教师队伍。
4.经费保障措施。建立专款资金,保证有足额资金的投入,满足校内实训基地的运行、设备检查、维修和设施更新。
(二)师资配备
1.综合实训基地依据实训教学任务、学生人数合理配置实训教师,每个实训项目不宜少于2人,专兼职比例宜为1:1。
2.专任实训教师要求熟练掌握相应的实训项目的技能,宜具有工程实践经验及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具备中级(含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3.企业兼职实训教师要求具备本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经过教育理论培训,要求具备相应专业技术等级证书,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六、建设预期成效
1.建成后的综合实训基地,为学生创造职业岗位的实践环境提供了由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场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为学生走向职业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2.有利于提高“双师”教师的整体水平,使教师能够将教学、科研、生产与新科学、新技术与应用紧密结合,提高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
3.区域共享。基地除每年培养本校在校学生以外,可对周边大专院校提供实训教学服务。
4.社会服务。综合实训基地可对企业职工进行培训、社会转岗再就业培训等,也可以成为高水平的职业技能鉴定场所,为职业教育和社会人员提供职业资格技能鉴定。
参考文献:
[1]李坚利.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3,(22).
[2]李志生.高职高专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初探[J].机械职业教育,2005,(10).
[3]黎渝林,林翔君.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
[4]刘昭琴,汤平,杨雄.对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内涵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2,(28).
关键词: 工程项目团队;绩效评价;绩效考核;保障措施
当前国际国内工程建设及相关领域的企业也广泛采用团队的组织形式进行作业。工程项目团队,就是一种具体的项目团队表现形式。它是一个工程项目建设成功的关键,当前我国工程项目的建设面临的内外环境是非常复杂和多变的,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下,对工程项目团队的绩效评价体系进行研究是有必要的,在工程建设中也越发显得重要。那么工程项目团队绩效评价体系要想有效实施,建立和完善绩效评价实施的保障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工程项目团队的概念及特征
工程项目团队,是在工程项目的建设与管理过程中所组建的项目管理团队。它是项目团队一种比较特殊的形式,同样必须由一组特定的个体成员所组成,也必须受到项目经理的直接领导,唯一的不同的是工程项目团队的特殊项目目标,因此,工程项目团队的特殊之处在于,其工作的主要形式是工程施工和工程管理,团队工作的成果主要是建筑或构筑物等大型固态产品。
工程项目团队有其独特的特征,首先我们应该强调的是工程项目团队作为项目团队的一种特殊类型,它具有一般项目团队的所有特征。依据工程项目团队的概念和其特殊的项目目标,它有着成员之间专业互补性、存续时间长、产品的特殊性、项目内外环境复杂等独特的特征。
二、绩效评价体系的概念及内容
绩效评价体系是指保证绩效评价工作顺利实施与绩效评价结果科学性的机制与系统的总称。它是依据公司的战略目标和计划制定的,为了保证公司目标顺利与成功执行的一整套全面的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它既是绩效管理思想的体现,也是绩效评价工作的操作方法。绩效评价体系是企业的绩效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与绩效管理系统有紧密的联系而又独立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存在。它的内容主要有: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指标权重体系、绩效考核实施的方法、绩效反馈、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和绩效考核工作有效实施的保障措施。
三、工程项目团队绩效评价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探讨
1、加强绩效考核知识的宣传和培训
在绩效考核工作实施之前,对团队成员和管理层应该以不同内容和方式进行绩效考核知识的培训。对管理层进行绩效知识培训,有助于其绩效考核理念的建立和提升,从而更好地支持、理解和推动工程项目团队的绩效考核工作。对于团队成员,通过培训可使他们建立绩效考核的基本概念,了解绩效考核的目的、意义、流程和方法,从而使他们理解和支持公司项目团队的绩效评价工作,进而他们就会积极参与到绩效考核的工作中去,这也是绩效考核工作顺利实施和取得成功的基石。同时,对绩效考核过程中如何科学合理的制定评价目标、评价标准、进行有效的绩效沟通、绩效反馈、绩效考核偏差和避免的方法等知识进行培训,从而为绩效评价工作能够公平公正、客观、成功地实施奠定基础。
2、强化公司管理层对绩效考核工作的支持
绩效考核工作的实施最终是需要团队绩效和个体绩效挂钩的,因此,在实施绩效考核工作的过程中通常会发生一些冲突,尤其是在公司实施绩效考核工作的初始阶段,由于绩效评价体系自身的不完善、团队成员对考核工作了解不深和对绩效评价体系变革的内心恐惧等因素,使得一部分团队成员对绩效考核工作持不支持或观望的态度,其中甚至包括某些管理层由于担心得罪他人,从而对绩效考评工作敷衍塞责。为了绩效考核工作能顺利地按计划实施并取得良好的绩效评价效果,公司高层领导和管理层的充分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一方面公司应通过各种有效形式进行广泛地宣传,使工程项目团队全体成员对绩效评价体系有一个比较全面客观的认识,另一方面要强调团队绩效与个人绩效的平衡性,即以团队绩效为主,个人绩效为辅,以更好地促进绩效考核工作的顺利实施,并为取得预期的绩效目标提供管理上的支持。
绩效考核工作是一项持续的长期的动态改进系统。随着公司的员工对绩效考核工作的逐渐了解与熟悉,在团队成员心目中建立起绩效考核的理念,运用系统科学的考核工具,在公正、客观、全面地考核团队成员绩效的基础上,实行多劳多得,唯才是举,真正地实现能者上、庸者下的激励机制。
3、加强绩效考核过程中的沟通
沟通贯穿于绩效评价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在绩效考核的工作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从绩效考评目标的制定到考评结果的运用都要进行有效的沟通,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绩效考核工作的成败取决于有效的沟通,不沟通的绩效考核即是为了考核而考核。绩效评价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提高公司员工的工作能力,进而推动企业快速的发展,因此,绩效考核后的结果反馈工作是很重要的。员工与员工、管理层与员工要进行充分有效的沟通,肯定他们取得的成绩,并鼓励他们继续发扬工作好的方面,分析存在的绩效问题,帮助员工找出问题的原因,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得到持续改进。
4、健全绩效考核的运行保障
为保障工程项目团队绩效评价体系顺利的实施,并取得预期的绩效考核效果,考核过程中的运行保障措施是非常必要的,我们认为工程项目团队绩效评价体系的运行保障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健全绩效考核推进机构。为了更好的对考核工作进行监督、对绩效考核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沟通协调,需要职位级别较高、人力资源管理素质较高的支持管理团队,即在实施绩效考核工作前,应该健全包括公司高层领导、管理层、人力资源专员、考核工作方案实施的行业专家和外部顾问专家组成的绩效考核推进委员会。
(2)制定绩效考核制度。通过制定公司的绩效考核的相关制度,可以起到明确绩效考核实施过程中各部门及人员的权限与职责、绩效激励制度和绩效考核工作的流程,并明确考核主体、考核周期和考核方式的目的。为了更好的解决绩效考核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建立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辅导、绩效反馈和绩效结果运用制度,保证绩效考核工作公正、客观、有序地进行。
(3)强化绩效考核运行中的审查。在绩效考核运行的过程中,定期组织考核绩效委员会对绩效考核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审查和评定,审查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及时掌握绩效考核工作的进展情况、督促考核工作按要求和计划地有序推进、及时发现绩效考核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及时为绩效考核工作提供必要的帮助和资源支持。
5、绩效评价体系的持续动态改进
绩效考核工作的效果并不是立竿见影的。然而,由于对绩效考核的认识上存在误区,很多企业在刚开始实施绩效考核的工作时,看不到立竿见影的考核效果,便完全否定绩效考核的作用,因此,他们把绩效考核当成了一项任务去完成。在每年的年中或年末,根据公司的部门的绩效目标和标准,对团队成员及团队管理层进行考核,绩效考核工作结束后,再也不会过问了。实际上,工程项目团队绩效的改进与提高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它是在不断地发现项目团队的绩效问题、改进团队绩效和再发现团队绩效问题的循环过程中实现的。
关键词: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职业教育攻坚计划;试验区实施方案
作者简介:王为东(1973- ),男,河南确山人,中原工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教育法、法制史。
制度创新、先行先试是设立各类试验区的初衷,也是试验区建设的主要任务。自2008年省部共建河南(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协议签订以来,河南省积极通过制度创新推进职业教育实践和理论水平的提高,在省级层面出台了十余份和职业教育相关的规范性文件,其中《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的决定》,教育部、河南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以及《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规划(建设)纲要,对职教事业的发展和试验区建设有重要影响,体现着当前河南职教改革试验区制度创新的主要成果。同时,三年来的职教实践也初步检验并校正着制度创新的方向。下面简要梳理试验区设立以来河南省在职业教育制度创新方面形成的标志性成果,并结合三年来职教攻坚计划及试验区建设情况对制度创新的特征做初步总结。
一、河南省职业教育攻坚计划及其特征
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设立以前,河南省通过积极主动的制度创新,遏制了1999年以来职业教育急剧滑坡的局面,取得了职业教育持续、稳定发展的成绩,为试验区落户河南创造了条件,也奠定了试验区制度创新的基础。
省部共建试验区协议签订后,河南掀起了一股“职教热”,职业教育的理论成果推陈出新,职业教育指导或协作机构蓬勃发展,职业教育实践屡创新高。不仅省委、省政府积极为试验区建设提供政策支撑,各省辖市也密集出台关于职业教育的规范性文件,制度创新呈现出爆发性特征,制度的系统性、层次性及可操作性显著提高。其中河南省政府以豫政[2008]64号文的《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的决定》,对未来4年河南省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全面、深入、具体的规定,是奠定试验区建设基础的重要战略举措,是试验区首个重大制度创新。它对2008年到2012年间的职教投入、教育规模、职教重点形式及重要生长点等做出了详细的规定。比如计划到2012年筹资100亿人民币作为职业教育攻坚经费,到2012年职教在校生规模达到262万人(中职教育达190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规模的50%以上;高职教育达72万人)。为了切实完成计划目标,将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作为未来职教发展的重点形式,将民办职教为代表的多元化办学作为未来职业教育的重要生长点。计划落实的保障条件也较为具体明确,不仅大力开源,筹资投入职教,而且切实节流,大幅减免涉及职业教育的各项税费。攻坚计划的制订体现了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心和信心,更可贵的是,为执行该计划各省辖市相继出台具体措施,省政府全程监督,为计划的严格、全面执行打下良好基础。
河南省职教攻坚计划具有鲜明的特征。首先是比较全面、系统。计划不仅对攻坚计划的意义、思路、原则及组织领导等详细阐述,还罗列了十项明确具体的政策措施,尤其是在附件中不厌其详地将经费筹措及职责分工分解到各级政府机构及部门,明确职责以保证监督有据;计划内容涵盖了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培养模式、教学改革、师资队伍、保障机制等各个方面。其次是比较明确、务实。计划制订的目标如筹资总量及分解渠道和数额、职教总体规模和各层次规模等非常具体,关于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的计划目标也明确切实,便于执行和监督;计划关注的重点主要是政策措施、保障条件及分解责任,对争议问题如发展职教的责任主体是政府还是企业等搁置不论,反映了尊重既定体制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竭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务实态度。再次是具有顺时、应景的特征。顺时是指攻坚计划的出台确实是顺应试验区而来,不可否认有壮声势、造场面、加油打气的成分,这在政府主导的现代化模式中是常见的政策技巧,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应景是指攻坚计划既要为试验区创造优越条件,又不具备突破现有体制的权能,实施计划的条件掣肘受限,因此对职业教育发展中的许多问题难免采取鸵鸟政策。比如对产学研结合问题的政策缺乏新意,对落实职业资格证作用的问题也全无突破,这些都使计划带有应景的色彩,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障碍。
二、省部共建试验区实施方案及其特征
2009年5月22日,河南省政府、教育部颁布了《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为协议的具体实施作出翔实明确的安排。实施方案目标清晰、重点突出、措施到位、保障有力,是试验区建设中具有法律效力的指导性规范。
实施方案明确了试验区的指导思想是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先行先试为主要功能,以体制、机制、模式创新为主要方式。试验重点为中职教育发展的新机制、职业教育办学的新格局、职教服务社会的新模式、职教质量提高的新途径、基础能力增强的新路子、终身教育构建的新体系。围绕以上重点积极试验如下内容:首先,通过建立广泛的职教网络、开展针对农村的职技培训、继续“职业教育强县”创建活动、扩大职业院校对农村的招生规模、建立农村免费职教制度等形式,探索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其次,通过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人才观和教育观,把扩大中职规模作为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新机制。再次,通过探索多元化办学体制、发展民办职教、推进职教集团化办学、扩大对外合作与交流等方式,构建职教办学的新格局。第四,通过实施省级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工程、实训基地建设工程以及薄弱职业学校建设工程,探索提升职教基础能力的新路子。第五,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以职业道德教育和技能培养为重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改革,探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新途径。第六,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全日制教育与非全日制教育并重原则,开放办学,探索构建终身教育的新体系。实施方案同时设计了五项保障机制,除了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研究指导和加大宣传力度以保障发展环境的改善外,还规定河南省主要从加大经费投入、落实税费优惠政策等方面提供经济保障,而教育部则从加大政策支持方面提供制度保障。
以政府规章形式出台的实施方案除了具有层级高、效力强、内容全面、结构完整等一般规范性文件的特点外,还有以下特征:首先是立意高远。和攻坚计划相比,实施方案立意于探索职教体系和发展的新模式,着眼于加快中部地区职教改革,因此其目标和功能显然不同。它超越了经费、规模等简单的数字化目标,而更关注体制、机制、模式等具有规律性和长效性的制度要素;它追求的功能主要是“先行先试”,对试验结果的期望比较理性和科学。其次是重点突出。不仅明确列举了六个试验重点,而且每个重点都指向制度创新,都和职教实践中的难点、热点紧密结合。尤其和河南省情相适应,提出以职教服务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对比:天津试验区以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为重点,三峡库区试验区以提升移民素质和就业能力为重点),并找准了切入重点的兴奋点,如提出通过建立职教网络和农村免费职教制度,以及继续实行职教面向农村扩招和创建职教强县等制度,切实增强职教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功能;再如提出建设三个工程(示范学校建设工程、实训基地建设工程、薄弱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工程)来实现对职教基础能力的提升,既便于实施又容易检验实效。实施方案的第三个特征是平台受限。虽然比攻坚计划立意高远,但由于试验区是教育部面向全国甄选,至少有5处国家级职教改革试验区同时在建,所以试验区建设的责任主要在省,改革试验仍受限于现行体制的束缚,对职教发展中的痼疾仍持漠视态度。尽管提出“以就业准入制度为突破口,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但仅重复惯常的要求,如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责令其限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云云,显然难以有效突破。对敏感或者争议问题,如民办职业院校的政策倾斜问题,仍持回避的态度,与公众对职教改革试验的殷切期望相比,实施方案仍稍嫌保守。
三、发展规划中的职教制度及特征
在试验区建设的过程中,相继有《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等规划问世,这些规划都将职教制度的发展作为重要内容。
中原经济区战略构想是中原崛起战略的持续、延伸、拓展和深化。受文本性质决定,《建设纲要》主要阐明了人力资源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支撑和保证作用,强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职教制度并没有提出具体目标,而是对“建设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1]相关目标的重复和强调。与此类似,《十二五规划纲要》关注的焦点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规划也奠基于攻坚计划和试验区实施方案,不过提出了比较明确的目标,如“到2015年,中、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分别达到210万人和104万人,其中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占高中阶段比例达到53%”[2]等等。这两份规划纲要都不以职业教育为重点,但都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单列一节阐明其地位和预期规划。
2010年12月下发的《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总体战略、发展任务、体制改革、保障措施等四大块都涉及职教制度,其中第四章是对职业教育的专门规划。首先,明确了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相一致、和实现“三化协调”相适应的发展目标,突出强调各级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要求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其次,规划了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具体措施,包括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地位和待遇、执行就业准入制度、完善职教助学政策、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第三,通过增强职教集团发展活力、调动行业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推动职教集团化办学。第四,立足河南实际、适应中原经济区需要,提出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积极培养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而不是仅仅发展“去农化”职业教育。第五,强调发挥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制度创新的功能。中长期教育规划对河南职教未来发展的方向把握准确,和中原经济区建设协调一致,重视涉农职业教育,但也存在制度建设缺乏明确目标、对职教实践中的重点难点作为不大的问题。
上述规划对职教制度的设计具有共同的特征:首先是目标空洞、重复多。三大规划的目标都来源于攻坚计划或试验区实施方案,没能提出具体、明确、具有建设性和可操作性的目标。十二五规划和中原经济区规划属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在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上借鉴攻坚计划或试验区实施方案本无可厚非,但都把“加快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和“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攻坚”作为规划目标,显然过于空洞。中长期教育规划理应对职业教育未来10年勾画清晰蓝图,但其提出的目标仍是“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中职高职相互衔接、职前职后相互沟通的具有河南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和攻坚计划的目标毫无二致,没有体现中长期规划对制度创新及发展远景应有的建树和作为。其次是逻辑混乱、协调性差。三大规划作为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所规划的内容应有合理的逻辑性和良好的协调性,对于攻坚计划和试验区方案由于专业性强、期间短等原因没能理顺的问题,理应尝试解决。然而三大规划在关键问题上逻辑不清,如对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问题,教育规划一方面要求“以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为重点……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另一方面又提出“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尽快实现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占高中阶段的55%以上的目标”[3]。由于减少干预、加强统筹的机制当前还没有形成,而现行政绩考核方式又导致发展目标层层加码,地方政府虚与委蛇甚至弄虚作假的逻辑根源就在于此了。协调性差体现在三大规划对就业准入制度和行业企业的职教责任问题的设计流于空泛,这两个问题是保证职业教育吸引力和发展动力的关键,涉及人社管理、工商管理等多个部门,必须提出和相关部门密切协调的方案才能推动解决。三大规划都由政府主管部门协同相关部门制定,本来是设计解决方案、提高协调能力的良好平台,然而在这方面却鲜有创见。
四、试验区制度创新在实施中的特征
上述制度创新成果都指向同一个目标,体现为同一个成果,那就是河南职教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其中,以中长期教育规划为代表的三大规划历时未久,还谈不上实践的检验;试验区实施方案虽然规定了半年一次的联席会议行使领导和监督,但主要是靠河南省的推动;三年来河南省推动职教发展的主要载体就是攻坚计划,不仅制定了明确的目标,而且规定了扎实的实施、监督和考核措施,取得显著的阶段性成果。从攻坚计划实施情况的反馈材料可以看出,当前制度创新在实施中呈现出鲜明的不均衡特征。
首先是观念态度的分化。一方面是省级政府机构强调要“充分认识职业教育攻坚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4],而且制定了繁琐细密的《贯彻落实全省职业教育攻坚动员大会精神情况专项督导检查评分标准》,把各级政府对攻坚工作的态度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另一方面则是部分企业、行业和学生、家长对职业教育仍持鄙薄态度,甚至一些地方政府也对攻坚计划执行不力。《河南政府教育督导团关于全省贯彻落实职教攻坚动员大会精神督导检查情况的通报》指出“个别县(市、区)政府对职教攻坚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紧迫性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安排部署不力,发展职业教育信心不足”[5],由此带来行业、企业、部门办学整合力度不够,攻坚联席部门之间协作力度不强,财政部门和教育部门攻坚经费投入不足等,导致实践中对攻坚计划的推进速度差距较大。其次是体制机制创新的悬殊。公办职业教育受惠于现行体制和攻坚计划,体制机制创新的动力较足,发展比较显著;而现行体制包括攻坚计划对民办职教的影响力较小,民办职教对制度创新的要求响应乏力,体制机制创新的动作不大,在制度环境中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比如成功的职教集团化办学都以公办职教为核心和主体,校企合作成效显著的也集中于公办职教,以公办为主体的办学模式发展顺利,而“民办”和“民办公助”办学模式则步履维艰。再如在发展机制方面,尽管明文规定“对民办职业院校在发展政策上要与公办院校一视同仁”,但在具体保障机制上对公办院校是“应当的”,对民办往往是“可以”;对公办院校的支持明确具体,对民办则往往是“力争”,在资金帮扶、项目审批、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许多方面的歧视成为民办职教的隐痛。而当前民办职教比较弱小,鼓励扶持犹恐不足,似是而非的“一视同仁”造成的明伤暗痛,更销蚀了民办职教制度创新的积极性,导致当前在体制机制的创新方面公办、民办职教的悬殊。再次,保障措施的差异。主要基于不同层级财政收支体制的不同,也和政绩考核标准以及对职业教育的观念态度相联系,攻坚计划实施过程中呈现出随行政层级不同对职业教育保障措施有别的特征。省政府负主持之责,对由省政府负责的保障措施严格落实,但“市、县之间重视程度不一,市级政府普遍高度重视,县级政府举措略显不力”,“没有及时、足额拨付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个别地方政府本级财政投入的职教攻坚专项经费较低”。面对不同层级对职业教育保障措施的差异,省政府在要求各地完善多渠道筹措攻坚经费机制时,连用了5个“落实”,这与其说表明了坚决的态度,不如说是对个别地方保障无力的指控。
河南职教改革试验区设立以来,积极主动的制度创新取得了显著成绩,为职教改革试验的顺利进行和职教攻坚计划的实施奠定了基础。但制度创新还存在明显的不足,主要是对重点、难点问题的因循和回避。必须加强对试验区制度创新、先行先试功能的认识,推动试验区真正以制度创新为使命。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委会:《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解读》.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1:6
[关键词]全日制工程硕士 培养质量 保障体系
[作者简介]屈艺(1982- ),男,江苏扬州人,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党政办公室主任,助理研究员,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机制改革。(江苏 南京 210094)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苏省2012年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基于高校—企业知识联盟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GZZ12_016)
[中图分类号]G64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6-0035-03
为响应国家大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号召,推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教育部于2009年下达以应届毕业生为招生对象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招生计划。目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已有两年多的经验积累,各大高校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模式、考核标准、培养质量保障措施以及如何突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区别于学术型硕士和在职专业学位硕士的鲜明特色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和尝试。然而,对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这一新生事物,目前仍然缺乏成熟的、全面的、适用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方案和质量保障体系。因而,关于如何做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教育工作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仍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由于培养质量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教育的核心内容,而且是否具备一套全面的、可靠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是保障研究生培养的前提以及衡量一所高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工作是否完善的标准。因此,探索和研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十分必要。本文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存在的问题入手,简述了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必要性,最后落实到具体环节,包括质量评估和保障体系建设、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学位论文和师资队伍建设等,阐述了这些与培养质量密切相关的环节的质量保障措施。
一、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未能自成体系并反映企业需求。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作为新生事物,其课程设置还未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一套体系。由于学术型硕士学位长期占主导地位,积累了丰厚的经验,已形成十分完善的课程体系,因而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培养方案设计、教学设施以及教师的知识体系都仍以学术型硕士培养为中心①,导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课程设置仍以学术型硕士课程设置为原型,体现出大同小异的景象。如此一来,虽然重视了理论基础却忽视了工程实践这一关键要求,使得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课程设置不能切实贴合“重视实际应用、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与工程实际类课程”的指导意见,最终将使研究生培养偏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另外,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也没有真正倾听企业和人才市场的需求,研究企业的人才引进导向,更多的是单方面完成课程设置,导致培养的人才与企业要求有一定的差距。这些问题都需要积极应对、有效解决,以保障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2.实践环节未能落到实处。根据要求,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必须有至少一年的实践教学时间,这是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专业技能、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然而,这一环节目前还存在实践基地匮乏、双导师制责任不够明确以及审核不够严格等诸多问题②。由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招生对象为应届毕业生,不像工程硕士那样来自于企业,因而不具备工程硕士与企业固有的内在关系,故不能将企业迅速转变为实践基地。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实践需要依托专门的企业实践基地或产学研基地,而一些企业却未看到建立企业实践基地或产学研基地的优势,只看到此类校企合作带来的企业负担,因而实践基地还需要大力推广和发展。实践教学主要采取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双导师制,然而这一制度很少出现在实践教学规章制度内,尤其是对于企业导师缺乏明确的权利义务的条文规定和合同,更未涉及到酬劳等利益问题。如此一来,降低了企业导师的义务约束和主动性、积极性,进而直接影响到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实践环节的学习。
目前,对于实践环节的考核以实践报告的形式为主,不能全面检验学生在实践环节的能力提升③。更多情况下实践报告也是流于形式,难以反映真实情况。因而,高校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实践教学考核方面还需要制定更全面可靠的考核指标和考核方式。
3.学位论文缺乏合适的写作规范和评审体系。大多数高校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论文开题以及答辩与学术型硕士同时进行,统一管理。写作模板也是统一设计,因而学生不由自主地以以往学术型硕士的写作模式为参考进行论文写作,难以突出工程实践这一特色。建立适用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写作标准是突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学特色的一条有效途径④。另外,目前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论文的评审仍以校内导师和校外评审专家共同审阅的形式为主,缺乏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专门的评审体系。由于校内导师和校外评审专家基本都是学术型专家,其评审标准以论文的理论深度和逻辑性为着眼点,而忽视论文的实用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而较难给予导向性意见和评价,指引论文研究内容的深入和发展。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论文的质量不能达到预期的要求。
4.质量保障体系尚未完善且缺乏主动性。高校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多以政府要求为导向,而政府对质量的评估主要以院校基础设施建设和实施情况为考核对象,很少关注学生所学知识是否符合社会需求以及是否能够达到学以致用的境界⑤。另一方面,企业作为接收人才的终端未能在质量保障体系以及质量评估中发挥主动性⑥。企业是最能反映高校培养的人才是否满足实践要求和社会要求的机构,理应在质量保障和评估中做出人才输出效果的反馈,提出评估指标以帮助评估培养质量,并给出相应的、有效的保障措施和建议等。
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1.保障培养质量是提高就业率的基石。培养人才的目的是为企业输送高层次职员,进而推进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更是以培养适应企业需求、具有特定领域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目的,而就业是体现这一培养目的的直接形式。就业率除了和专业以及院校相关,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也是密切相关的。因而,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具有高水平专业技能、知识面宽广、科研能力强的高质量毕业生毫无疑问将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率。可见,保障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质量,严把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和论文评审关,是提高就业率的基石。
2.保障培养质量是提高社会认可度的跳板。由于报考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应届毕业生的成绩相对于学术型研究生较低,让人们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质量以及就业前景产生怀疑。加上若干年来工程硕士的半脱产教学以及只拿学位证而无学历证的传统认知让人们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和工程硕士混为一谈⑦,并普遍认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相对于学术型硕士存在入口宽松、培养流程不成熟、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学位证书的认可不够广泛等问题⑧,进而导致就业前景不乐观。一直以来,人们对新生事物的肯定都要经过怀疑、观望、接受和认可的过程,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亦是如此。而保障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是破除疑惑、使其社会认可度产生质的飞跃的有力跳板。
因而,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毕业生,推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建立适用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质量保障体系并制定有效的保障措施,是提高就业率的迫切需求,也是提高社会认可度的要求。
三、预测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和具体保障措施
1.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实际上是一种质量管理制度,明确目标,以已有资源建立管理程序,实施过程控制,最终达到预期目标。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质量保障体系即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利用高校内外资源,以教学实施和管理制度为基础,以质量评估为手段,把与教学质量密切相关的教学质量管理行为有机地结合成一个目标清晰、分工明确、相互协作、能够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整体⑨。落实到具体教学中,可关联至培养方案设计和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方案设计又涉及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几个环节。质量保障体系结构如图所示。
另外,质量评估作为质量保障体系的一部分,是衡量保障措施是否合适、有效的天平。因而建立和健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质量评估方案和标准是保证质量保障体系健康发展的前提。目前教学质量评估以高校内部自评为主,建议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质量评估中引入企业因素,让企业参与到评估标准和评估手段的设计中,并参与到评估过程中来。以此加入以企业为导向的质量保障措施,使得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更贴合企业的需求。
2.课程教学。全日制工程硕士课程教学包括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两个方面。课程设置采用基础理论课、技术实践课、公共必修课以及公共选修课相结合的形式,互相支撑又具有自身特性。基础理论课用于提升研究生理论水平,为实践奠定理论基础,同时在课程设置中注意拓宽知识面,引入交叉领域的基础知识,便于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锻炼创造性。技术实践课以课程设计、实验室实验为主,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区别于学术型硕士的关键环节,应占据课程学分的大部分比例。公共课程用于丰富学生课外知识,提高其综合素质。在课程具体设置时,应结合高校以往的课程设置经验和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应邀请特定领域企业高级工程师参与制定培养方案和课程名目。另外,学院应积极鼓励具有科研项目的教师结合自身项目实例开展专题讲座,带领学生学习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研过程。在教学方式方面,教师可采用小组研讨方式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组织学生以某一科学问题或工程问题的机理、研究进展等内容为对象做随堂小讲座,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凡是具有启发性、开放性和体验性质的方法都可以用于课程教学⑩。
3.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将理论联系实际、独立解决具有工程背景的问题的能力,然而对这种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科学的方法以达到循序渐进的效果。为此,可采用从公共实验课作为基础到参与导师科研团队再到走进企业实践基地的模式逐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一般来说,导师在研的横向课题均以解决具体的工程问题为主,虽然分配给学生的任务只是工程问题的一部分,也很可能已被导师转化为数学模型或某一类典型问题,但通过参与横向课题,通过与团队内的其他拥有不同分工的同学进行交流,与导师进行沟通,完全能够体验到解决一个工程问题的过程,并能形成经验,日后亦可通过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来独立解决类似的工程问题。长期参与导师科研团队,耳濡目染,不仅能够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更在潜移默化中学到导师解决工程问题的科学的思维方式,为日后进入企业实践或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企业实践基地或产学研基地的建设和推广方面,政府和高校一直在大力推进,实际上,将教师也加入到企业实践基地建设中将是一种有效的尝试。高校的部分教师与企业有横向课题合作,这种合作可能是校内教师团队与企业科技团队的合作,那么就会与企业的人力物力等资源产生联系,自然而然地将企业特性与校园特性联系起来,随着这一校内团队与企业团队合作的深入和长期稳定发展,势必可将该企业转变成为一个潜在的实践基地,派遣校内团队内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去参与生产实践。此举措既解决了实践基地问题,又加强了“双导师制”的落实,原因在于校内团队与企业团队中既包含了校内导师,又包含了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企业导师人选,鉴于双方签订的合作合同,为了项目顺利发展、达到共赢的目的,企业导师必将尽心指导学生实践,而避免出现以往企业导师流于形式的问题。同时,考虑到实践教学的考核是保障实践教学质量的直观手段,应提倡多样化、准确化的考核方式。考核除了提交实践报告这一单一形式外,还可增加企业考核报告环节、提交实践成果(以实物成果为主)以及动手能力检测环节,例如提出本领域常见工程问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采用实验手段完成等。
另外,为了加强学生对实践环节的重视,可将实践环节与学位论文答辩挂钩,将答辩资格与是否参加企业实习、实践考核是否合格相关联,既体现高校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实践教学的重视,又有助于实践教学的落实,从而保障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4.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最终成果,是检验培养成果的直接形式,也是检验学生动手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保障学位论文的质量应从选题以及开题进行把关。首先,选题内容应严格符合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的要求,即体现工程实践背景,注重实用性和应用、推广价值。建议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分别进行开题答辩,区别对待,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选题和开题答辩过程中邀请本领域的企业内高级工程师和校内科研经验丰富的教师共同参与,确保所选课题充分联系工程实际。论文写作方面可设计专门的模板,涵盖课题的工程背景简介、理论基础、仿真研究和实验或实践研究等几个方面,突出实践研究环节,着重展示实验研究成果,例如电路板、模拟系统平台以及实验结果等。论文表述方式要求图表丰富,研究结果直观明了。论文评审以及答辩应突破传统校内专家和校外评审专家共同参与的形式而采用校内专家和企业专家共同参与的形式,如此既保证了论文的理论水平又保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进而指导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论文向更高水平发展。
5.师资队伍建设。根据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需求建立一支能够胜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学工作的师资队伍是保障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质量的硬件条件,也是提升高校教育水平的有效手段。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首先应从人才引进入手。目前,高校引进人才以院士、长江学者、百人计划等在国内外极具影响力的学者以及部分成果卓越的青年学者为主,而且在引进时主要看重人才的学历、学位以及科研水平,包括情况和学术奖励情况11。院士等高端人才毕竟是少数,人才引进势必以青年学者为主体,而在青年学者引入时应从仅重视其学术成果的方式转向学术与工程能力兼顾的方式,以此选拔的人才才能胜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教学工作,进而为国家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
针对现有师资力量,为提升其实践教学水平可开展定期培训以及制度激励12。定期培训可采取多种形式,例如境外交流学习,去企业带薪半脱产学习等。制度激励目的在于引导教师提升自身工程实践能力,进而间接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学水平。具体地,可以将工程经验或科研项目数量作为晋升的考核条件,在工作量核算方面稍作倾斜,为科研项目提供配套资金等。如此一来,在鼓励教师重视工程经验和科研项目的同时,也为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发展潜在的实践基地奠定了基础。除了引进人才和提升现有师资素质外,还可以建立合适的兼职导师制度。通过多元化地聘用兼职导师,尤其是企业高层次人才,建立合适的奖励和待遇方案,能够充分地优化导师队伍,发挥兼职导师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质量。另外,可将兼职导师与“双导师制”相融合,在发展企业兼职导师的同时,也拥有了企业导师这一人力资源,进而既落实了“双导师制”,也为学生培养提供了工程实践资源和场所。
四、结语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已有两年多,而对于如何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质量的探索依然任重而道远。本文以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存在的问题为着眼点,阐述了建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并从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学位论文以及师资队伍建设几个方面探讨了具体的保障措施,期望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教育提供参考。
[注释]
①陆媛,罗琼.浅议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J].中国电力教育,2010(33):46.
②张林林,罗尧成,孙跃东.论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保障策略[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3):74.
③姜金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思考与对策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1(2):37.
④郭亚平,姚勇波,郭亚军.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工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28):29.
⑤⑨熊玲,李忠.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8):7,7.
⑥⑩李秀坤,李琪,高明生,等.影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因素及对策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5):150,150.
为有效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促进我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根据国家有关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要求,结合我区防控工作实际,现提出全区2010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意见:
一、总体要求
按照“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方针,以“保人畜安康,促农民增收”为中心,突出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两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集中组织实施“春季突击防疫”、“夏季高温消毒灭源”和“秋冬季突击防疫”三大行动计划,不断强化基础免疫、基础设施、基本队伍、基本素质等四大基础建设,努力在免疫技术的提高、活畜禽交易市场整顿及疫情可追溯制度的建立、产地检疫等四个方面实现突破,进一步落实“免疫、检疫、监测、监管、应急处置、”五大关键措施,努力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
二、工作目标
全区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防控目标是“力争不发生、确保不流行”,其他动物疫病达到国家规定的控制标准。
(一)免疫工作目标
牲畜口蹄疫一免、二免,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密度要求常年保持100%,且抗体有效保护率常年保持在85%以上。新城疫等其他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密度要求常年保持在100%。狂犬病免疫,要求城镇宠物犬免疫率达100%。免疫标识制度配套实施率100%。
(二)检疫工作目标
生猪产地检疫率要求达100%以上,病害动物及其他产品无害化处理率100%。切实加强动物防疫执法人员的管理,防止动物防疫执法人员违章事件发生。
(三)动物防疫监管工作目标
加强对畜禽及其产品安全的监管力度,力争不发生区域性畜产品安全事件。
三、重点工作
全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在继续坚持常年免疫的基础上,重点实施“春季突击防疫”、“夏季高温消毒灭源”和“秋冬季突击防疫”三大战役,不断强化免疫、检疫、监测、消毒、监管、应急处置等各项关键措施,使我区动物防疫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强化免疫工作。基础免疫是整个重大疫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应始终坚持“政府包防疫密度、部门包防疫质量”的原则,根据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发生和流行所出现的新特点,各项工作措施要及时布置,及早动手,狠抓落实。春季防疫行动要求于3月底前结束,夏季生猪高热病的免疫及消毒灭源工作要求于8月30日结束,秋冬季突击防疫工作要求于9月中旬全部结束。免疫程序及疫苗使用按《江苏省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方案》及相关规定执行。
(二)强化检疫监督。严格落实“谁检疫谁出证、谁出证谁负责”的检疫工作责任制。要深化“放心肉”工程建设,进一步推行畜禽产地报检制度,对出售的畜禽,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必须派人到场、到户检疫,核查免疫情况,并在检疫证上标明免疫病种及最后一次免疫时间。
(三)加强监测工作。要充分发挥各级疫情监测网络的作用,根据《江苏省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口蹄疫等主要动物疫病监测方案》等要求,制定重大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和免疫效果监测计划,及时分析和预测疫病的发生和流行态势。要加大监测工作力度,按省、市要求完成监测数量,对检测阳性畜禽,及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防止疫情扩散;对抗体监测结果低于保护水平的,及时加强免疫。
(四)加强消毒工作。加强对消毒工作的组织与指导,督促生产、屠宰、交易等单位建立严格实行消毒制度。各地要在做好日常消毒工作基础上,集中力量,按照消毒规范,认真开展夏季高温突击消毒行动,杀灭病原,净化环境。
(五)加强防疫监督工作。对养殖户的监管实行“两条线盯人”管理办法,村委包防疫密度,负行政责任,动物防疫员包防疫质量,负技术责任,并切实做好防疫监管情况月报表上报工作。要加大屠宰、批发交易市场监督管理,实行疫情可追溯制度。要严厉打击经营、运输、加工病死畜禽等违法行为,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加大各种违法行为打击力度。
(六)加强应急工作。要进一步完善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保障应急物资储备,开展应急队伍演练,确保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快速行动,有效控制和扑灭疫情。
四、保障措施
为确保今年全区动物防疫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各街道、各部门必须认真做好各项保障措施的落实工作。
(一)全面落实动物防疫工作责任制。要按照“政府负总责,部门各负其责”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责任制要求,量化工作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部门、单位和人头,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和责任追究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