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危机管理关键点范文

危机管理关键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危机管理关键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危机管理关键点

第1篇:危机管理关键点范文

论文摘要: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电力企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电力基建工作也迎来新的发展,为提高基建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在基建管理中引进项目管理师势在必行。探讨了项目管理师在电力基建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指出电力企业在项目管理师管理工作中应注意的几方面。

论文关键词:基建管理;项目管理师;信息化

随着2011年电荒现象的重现,电力在国民生产生活中占据的位置愈加突出,加速电力企业的基础建设任务也越来越紧迫。电力基建项目点多、面广、线长,如何在电力基建工作中实现以最合理的投资获得最大的收益,使工程进度、质量控制等各项工作更趋科学,是电力基建管理部门必须重视的问题,也是目前摆在电力基建单位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项目管理师的引进

项目管理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计划管理方法,是指把各种系统、资源和人员有效结合在一起,采用规范化的管理流程在规定的时间、预算和质量目标范围内完成项目。而项目管理师是指掌握项目管理原理、技术、方法和工具,参与或领导启动、计划、组织、执行、控制和收尾过程的活动,确保项目能在规定的范围、时间、质量与成本等约束条件下完成既定目标的人员。

目前项目管理在发达国家已经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体系,但是进入我国的时间却并不是很长。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各项工作与国际接轨的程度越来越大,项目管理的重要性才越来越凸显出来,越来越多的企业以及组织的决策者认识到运用项目管理知识、工具和技术可以为他们大大减少项目的盲目性,减少项目中种种失误带来的巨大损失。

2002年9月,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将项目管理师列入了第4批国家职业标准(劳社厅发[2002]10号文),项目管理师执业证书已经成为我国项目管理人员执业和任职的资格凭证,也是我国项目管理走向科学化、现代化的标志之一。

目前我国项目管理师的普及率还不是很高,只有少数大型企业和大型项目能够在项目管理中引进项目管理师体制,采用科学的项目管理方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量越来越高,尤其是随着新能源、新技术的应用,电力基建工作迎来新的发展。比如越来越多的新建核电项目、风电项目以及光伏发电项目,都需要大规模的基建工作,要想保证这些项目能够按照既定规划科学、健康地向前推进,引进具有先进项目管理理念和经验的项目管理师势在必行。

二、项目管理师在电力基建管理中的作用

电力基建项目的建设往往牵涉的人、事、部门都非常多,其工期、质量和成本控制非常重要,更加凸显了项目管理师在整个基建项目管理中的优势与地位。

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基建管理是一项既非常复杂又极其关键的工作,大部分电力基建项目投资动辄上亿,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着基建项目本身的完成情况,还关乎项目完成后长期的项目回报受益,因此,其管理必须谨慎、科学、细致;对社会而言,电力基建项目往往承担着向某个地区重点工业项目或向商业、金融或人口密集区之类重点区域供电的责任,对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深远。

1.掌握科学管理方法

工期、质量和成本构成了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目标的三个基本要素,项目管理师能够运行项目管理方法,在保证工程质量、节约成本的原则下,能在项目实施之前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对各项工作统筹安排、综合平衡、优化组合,科学、准确地、合理地安排工期进度,拟定周密的、具有可实施性的工项目进度计;在项目的实施阶段严格按照进度计划执行,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改、调整进度计划,确保项目的整体工期进度。

2.建立科学管控流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力基建项目管理信息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为解决多个基建项目中的数据、信息共享以及管理同步等问题,提高工程管理的科学性,更好地为企业经营决策者提供工程管理中的各类信息,项目管理师必须合理利用基建管理信息化系统,利用现代化的方式进行项目管理,建立科学的管控流程,尤其是要严格遵守国家和国网公司规定的各种基建程序。基建程序是大型项目建设的生命线,只有认真履行这些程序,工程才能顺利地向前推进,少走弯路,进度也因此可得到合理控制。

利用基建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科学的管控流程还应包括建立合理的管控模型,实现统一的项目管理,提高项目监控力度,及时有效了解并反馈项目进度信息,进行多角度多维度的分析,等。

3.积极与各方沟通

如前所述,电力基建项目涉及的部门以及人员、行业都非常繁多,要把方方面面的人都调动起来,为一个工程服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项目经理的75%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沟通上,由此可见有效沟通的重要性。作为一名职业的项目管理人员,项目管理师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积极主动地做出沟通工作计划,根据工程的进度安排,把每个阶段可能涉及到的部门和人员列出来,并把需要协调和沟通的事项进行整理,然后根据项目的进度按照计划提前进行沟通,主动与相关部门进行接洽,汇报项目的进展情况,提前组织相关的汇报会、研讨会、碰头会等,采取合适的沟通方式,力求在工程进行当中各部门都能齐心协力,步调一致,保证项目如期顺利进行,最大限度地将进度控制在计划之中。

三、电力企业要加强项目管理师的管理

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培养大规模不同层次的项目管理人才是基建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应该采取多种人才培养方式,采取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加大职业资格的审查力度,促使项目管理人员加强学习,提高基建管理水平。

1.采取准入制度,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相比过去的工程建设更注重现场经验的丰富以及行政管理的力度,现在的电力基建项目更多的是新技术、新方法,每一个项目都涉及立项、可行性性分析、投资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风险、招投标、人力资源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每一项工作都有十分严格的规范和要求,需要更多学习了现代管理理论的项目管理人员,特别是符合国家职业标准的项目管理人员。项目管理师执业证书已经成为我国项目管理人员执业和任职的资格凭证,因此,电力企业应该施行基建项目管理人员的持证上岗制度,提高建设项目团队的管理水平,确保工程建设能达到预期目标。

2.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既有人员项目管理水平

除了对项目管理人员施行准入制度,加大团队中具有国家项目管理师资格的人员比例外,电力企业应该有针对性对已担任建设项目或即将担任建设项目不同层次的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在培训过程中,针对他们所担任的工作和所负责的领域开展有计划、有目的、多元化的培养方式,如采取开展短期培训班的方式进行特定项目的项目管理人员的培训、与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定期派员进修等。通过培训,提高特定人员在特定方面(工期、质量和成本)管理水平,有条件的应推荐其参加国家项目管理师资格考试。

3.提高员工待遇,鼓励员工自学考试

项目管理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及组织所认识,而目前项目管理专业人才却很少。电力行业未来依旧蓬勃发展,项目的数量、规模、投资额度、资金来源、资金渠道的多元化及管理的复杂性,决定着迫切需要大量与国际接轨的项目管理人才。在国际上,项目管理师正成为超越MBA的最炙手可热的“黄金职业”,其薪资待遇经有关部门调查,如美国,从事项目管理工作的初级人员年薪4.5万~5.5万美元,中级人员6.5万~8.5万美元,高级人员11万-30万美元。因此,为了鼓励从事项目管理的员工提高自觉学习并积极考证,电力企业应该适当提高已取证的项目管理人员的薪酬水平,使其取得的项目管理师执业证能带来看得见的经济效益,并能带动周围更多的员工积极参加项目管理师的理论学习和考试。

4.设立淘汰制度,促进整体素质提高

虽然项目管理师执业证书对于电力企业项目管理人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取得项目管理师执业证书并不是成为优秀项目管理师的充要条件,项目管理人员在实际的项目管理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专业素质以及政治素质更为重要,如果存在违纪、违规等行为,则不能继续从事项目管理工作。电力企业所进行的很多基建工作都是关系到未来电力发展乃至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工程,基建项目管理质量尤为重要,因此项目管理师的位置就显得极为重要,项目管理师的专业素质是否过硬,有可能直接影响其所管理的项目的质量优劣。因此,除了大力加强项目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培养,提高持证率外,还需要加强思想素质的培养,设立相关的淘汰制度,一旦项目管理师出现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等问题时,及时将其淘汰出企业项目管理人员队伍,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

第2篇:危机管理关键点范文

[关键词]风力发电厂;发电机组;定检维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TM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3-0042-01

0. 引言

当前是一个科学技术时代,风力发电行业的发展要与时俱进,跟上时展的脚步。随着风力发电厂运用的装机容量不断增大,电力网架的比例也逐渐加大,风力发电厂机组的日常定检维护管理工作任务越来越大,要想做好此工作,风力发电厂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机组维护管理模式,不断提高发电机组设备的运行效率和质量,保证发电厂持续稳定的发展,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风力发电厂要始终将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置,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去进行对发电机组的管理,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1. 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维护管理

风力发电机组日常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涵盖了:实时监视发电厂机组的各项运行参数和状态,做好相关的管理记录。一旦机组出现异兆或故障时,管理人员就必须及时通知专业的检修维护人员,有针对性的对机组各部件进行检查和维护。通常情况下,风力发电厂机组的大部分故障都能够实现自动复位控制和远程复位控制[1],如果发电机组遇到的是非常规故障,就要在第一时间通知相关部门,调配专业人员进行对机组设备故障的解决和维护。

风力发电厂必须建立起完善的定期巡视制度,机组设备运行管理人员必须对设备的安全运行履行重要责任,日常要加强对机组设备的观察和检查,充分了解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状况。风力发电机组的检查工作内容主要涵盖了:机组叶片运行的状况、设备是否存在异常声响、是否存在油迹污染在机组塔架以及偏航系统动作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等等[2]。运行管理人员必须有针对性的对机电设备进行检查管理,对于那些近期发生过故障的设备需重点观察,避免其再次发生严重故障,影响到发电厂的正常运行,造成跟更多的经济损失。

2. 风力发电机组的定检维护管理

2.1发电机组日常维护

发电机组的日常维护直接关系到风力发电厂的稳定持续运行,日常维护要做好机组设备常规故障的消缺工作,要保证常规故障消缺的及时性以及有效性,促使发电机组始终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管理人员在机组设备的日常维护上,要认真仔细的检查运行设备,一旦设备出现任何细微的异常状况,就必须进行设备维护,避免设备造成严重的损坏,出现重大故障。与此同时,发电机组的维护人员必须在第一时间对设备进行故障排除,保证故障设备最快速度的再次投入到工作运行当中。做好发电机组的常规故障消缺工作,能有效的减少故障停机时间,为发电厂降低设备的维修费用,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3],从而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2.2发电机组的重大检修

一旦发电机组的大部件发生故障损坏时,例如发电机组的发电机、叶片、机舱以及齿轮等等[4],维修人员必须将其拆卸下来进行修理。检修人员可以根据设备故障的影响程度将其分为重大缺陷和紧急缺陷,重大缺陷指的是发电机组设备使用寿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极有可能发展成紧急缺陷,但是还能在短期内进行正常运行。一旦设备存在重大缺陷,发电厂必须积极组织调配专业的检修技术人员去进行消缺缺陷处理,在特殊情况下还可以去联系厂家进行共同修理。而设备紧急缺陷指的是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会威胁到工作人员生命安全、设备安全,造成严重安全故障事故的重大缺陷,一旦发电机组设备发生紧急缺陷,必须立刻停止设备运行,安排专业检修人员进行全面排查故障,直到设备能再次投入正常使用。

2.3发电机组的非常规性维护

当前我国风电机组的生产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风电机组的制造、设计、装配以及调试等各个环节都存在着一定大大小小的缺陷[5],在设备的投入运行中,维护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发电机组设备的非常规性维护。在设备的运行过程中,由于设备的电气部件或者机械构件存在一定的缺陷或者误动,它们会直接影响到控制系统的正常工作,从而导致出现设备产生停机故障。造成此现象发生的重要原因是发电机组设备设计不合理、电气参数与机械构件的配合精度不够,同时在设备的安装调试环节未能及时消缺缺陷。因此,定期检修维护工作人员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逐一排查各种设备缺陷和障碍,保证各项发电机组设备的完好无损,配对专业技术人员对将要投入运行的设备进行验收,确认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2.4 发电机组的主动预防性检修

主动预防性检修指的是通过运用状态监控,实施对风力发电机组运行状态的实时分析,从而有效的判断出设备是否存在隐蔽缺陷或者发生故障的趋势,然后在故障产生之前采取合理的预防检修措施。检修人员可以在风力发电机组设备的各个核心部位装置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在前记录好各项参数数据,再经过科学的计算分析后,对设备的正常运行值进行对比,正确判断出设备是否需要进行预防检修。工作人员需要实时监测的设备参数包括了:各个核心部位的温度变化、振动反应、功率变化、变桨角度以及油污染的在线监测等等。工作人员必须认真记录好各项参数数据,整理成相应的表格保存在数据库中,相关部门对数据库中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决定是否要展开主动预防检修。

3.结束语

综上所诉,要想保证风力发电机组的正常运行,促进风力发电厂稳定持续的发展,就必须做好风力发电机组的定检维护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降低设备的故障发生率,减少发电厂的维修管理费用,不断提高发电机组设备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为发电厂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致杰,徐余法,刘三明等.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状态监测与智能故障诊断[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2] 张新燕,何山,张晓波,等.风力发电机组主要部件故障诊断研究.新疆大学学报,2008,26(2):140-144.

[3] 金嘉琦,关新,单光坤.小波理论在风力发电机振动监测中的应用[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8,30(5):520-524.

第3篇:危机管理关键点范文

关键词:机电设备

中图分类号:U673.3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水电站;检修维护

水电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来说,水电站机电设备的检修维护管理是十分重要的。每年冬季检修:包括主厂房桥机维护性检修;进、尾水检修门机维护性检修;左、右岸闸坝固定式卷扬机维护性检修;闸坝检修门机维护性检修;全厂公共辅机设备维护性检修;各机组进行维护性检修;电气部分维护性检修保养及各类电气试验:进水口清污机维护性检修:船闸维护性检等等,都促进设备利用率且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又能增强生产技术人员的故障处理维修能力。

1水电站机电设备维护检修方法

1.1水电站维修设备的预防

维修设备预防是一种很科学的技术管理的理念,从方法上去阻止故障和事故的发生,进而减少或避免设备的维修。维修预防它注重从产品设计制作阶段开始就去认真考虑相关设备的可靠性和维修性问题,来避免设备的维修。

1.2水电站的事后维修

设备事后维修多数故障是在事后再去维修。原因主要是检测设备诊断不可能把所有的故障隐患全部检查出来造成了设备故障在日常生产经常有这类事故的发生。相比其他维修方法,维修事后方法比较科学合理,相比较一般的设备来讲可以采用这类维修方法。但对重要维修设备来讲,相比下如果还是采用这类维修方法,设备故障就有可能增长、维修时间长、成本维修费用就高了。

1.3水电站设备技术改造

,每年会根据设备的生产情况作一些技术改造:如:技术供水系统改造;油系统改造;油压装置软启动改造;主变冷却装置改造;渗漏水泵自动启动完善;励磁系统改造;调速器改造。

对于平时出现的故障、缺陷都是尽快处理,确保机组安全高效运行。完善加强设备性能得到了提高

1.4水电站的预防性维修

维修预防是针对检查设备为主,设备故障及时发现,早排除,就越能大大减少故障的停机时间。预防维修包状态维修和含定期维修,状态维修就是利用检测、监测和诊断的技巧方法,对设备工作状态进行预防预测,而且有针对性地安排维修,尽量避免故障停机,事先排除故障苗头。有预见性的预防维修可以减少设备的故障,可以节省维修时间和费用,从而逐步形成了预防性维修的理念。

1.5水电站的生产维修

杜邦公司和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最早提出针对预防性维修存在的过剩维修和维修不当之处问题,并将预防维修制度发展成为了生产维修。针对水电站不同的运行设备及应用情况,可以考虑采用不同的维修方法,在生产维修除保持日常保养之外,还包含事后维修、预防维修、改良维修和维修预防等等。

2 维护检修的一些分类

2.1定期维修,又可以称作水电站的预防维修,此维修方法是根据水电站设备的运行时间而制定出维修阶段,不管水电站设备状态如何,只要到了制定出的维修时间便开始停机维修。

2.2 状态维修。也可以称作是预见性维修,它是通过对水电站设备的状态进行监测来判断出哪些设备运行正常的,哪些设备带有故障在运行,从而在故障发生之前进行排除。

2.3故障维修。又称作事后维修,此方法主要是针对某些正在运行的设备突然发生故障,立即维修。

2.4优化性维修。又可称改良维修,通过对运行设备故障的根本因素进行分析,进行改良设计和技术改进,增加水电站设备的工作性能。

3优化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方法

3.1维修管理方面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水电站都处于相对偏僻的位置,交通、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存在明显不足,大多数水电站带隐患运行,管理较混乱,所以我们应该着重的对维修人员职业技能的培养及完善含三级保养、点检、班检、定期掩护和巡回检查及交接等文明生产和日常维护的工作制度。种种问题方法不同都会造成水电站运行存在很大的问题,特别是设备的维修管理方面。我们要不断加强完善管理方案,对水电站设备操作、维护、维修等方面的工作者进行专业培训,使其掌握足够的运用技能,在设备使用过程中进行必要的诊断措施,以及时发现故障问题后采取方法处理。严格参照水电站设备故障形式确定检修方法,以保证维修管理方法得到成效。水电站的生产技术部门应根据运行设备的维护特点、工作环境及运行设备在生产中的作用等级来进行维修决策,建立健全运行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并奖罚分明:按照水电站运行设备待修状况选择相应的维修方法,针对水电站运行设备的具体特点建立适当的维护维修的管理模式。

3.2维护制度方面

根据机电设备的使用、故障情况制定符合实际的维护制度,能够保证设备得到充分运用的同时享有科学的维护服务,从双方面保证设备的使用性能。维护检修管理制度应该以运行设备的使用说明为制定的基础,应该以水电站设备的运行记录为依据,依据零部件的应用寿命制定的定期预见性检修制度,如:某设备运行记录显示,水轮机使用寿命为10000h,那么该台设备检修周期就设定为9800h,将运行设备的故障控制在萌芽状态。把所有的运行设备的运行记录进行归类分析,并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以及每个月的设备运行时间,作出月度、季度、年度设备检修维护计划。由于发电机机电设备检修工作的特性要求,检修工作分为现场检修和预防性检修现场检修,是运行人员在设备运行过程中遇到的设备故障的问题为此提出的检修请求,是一种被动性的检修:预防性维修是一种维持运行设备性能完好的前瞻性检修工作。所以,预防性维修是检修工作积极消除隐患的重要措施,水电站运行设备的维护检修管理工作重点应该放在预防性维修之上。

3.3技术改造方面

目前,很多老的水电站仍然在使用老的水轮发电机组或老设备,各种故障层出不穷,导致机组出力低下,所以运行设备的更新成为当务之急;在运行设备的更新时,应选用在技术先进、应用操作比较简便、性价比比较合理的新型水轮发电机组或新型设备替代老的水轮发电机组或老设备,提高运行设备的可靠性和运行设备的整体工况水平,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

3.4水电站运行设备维护管理

我们通过加强对水电站运行设备的维修管理,不断地进行改良水电站运行设备状态,可以延长运行设备的使用寿命,水电站运行设备是水电企业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水电站运行设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水电站运行设备管理是水电企业管理最重要的管理环节之一,这个环节实现为企业获取最佳经济效益的目的。

4结语

水电站运行设备的维护检修是确保水电站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是水电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水电站生产费用支出管理的重要部分,也是水电企业设备管理的一个关键控制节点,它不仅对降低检修费用安全生产有利,更有效地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和企业自身效益,更重要的是使我们的生产技术管理人员提高了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胡卫纲.供水设备故障的自动诊断[J].广东水利水电2004,(S2) .

[2]林木勤.浅谈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科技资讯2009.(03)

第4篇:危机管理关键点范文

然而,怎么去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却是始终困扰中学地理教师一个十分头疼的问题。下面仅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浅见。

当然,地理思维要成为一个习惯是一个十分艰苦的过程,不但要有明确的目标,更要有行之有效的方法。这就需要运用地理思维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就必须从平时的教学过程抓起。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个做法:

第一、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和分析问题――培养社会实践性思维:地理知识和我们的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收集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和热点问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在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时思维更加活跃和全面。在教学之余,教师可以开展一些例如“手抄报评比”“资料收集评比”“新闻热点播报”之类的活动,让学生养成收集资料,并把资料用于综合分析问题的习惯。

在学生收集整理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帮助他们学习地理的同时,地理学习也有利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比较、选择社会生活环境,进而适应生活环境、保护生活环境、享受生活环境,从而提高应对未来生活的生存力。况且,应用是学习的目的,是靠实践来完成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把课本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如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特别是野外考察,使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在实践中的用处,从而增强学生地理实践的能力。

第二、养成读图、用图的习惯――培养区域性思维:地图是地理学的重要工具,善于运用地图是学习地理的最有效办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懂得从地图上发掘信息,利用获得的信息,直接或间接地解决问题,还要教给学生把学到的地理知识转换成图形的技能,使学生养成图文互换的习惯。这样,经过长期的训练之后,学生脑海里就会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区域地理框架,养成区域性思维。

比如我在讲“中图版”的《地理必修1》中的“地球的圈层结构”内容的时候,先让学生阅读课本上有关地球各圈层的插图,把图上的信息逐一找出,再让学生阅读课本对各圈层的文字介绍,两相对比,学生对各圈层的特点、所处的位置就认识得比较深刻了。然后我再布置学生完成画图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在同一幅图上把各个圈层都表示出来。这时学生会比较完整地画出地球的圈层图,而之后只要提起地球的各个圈层,学生脑海里就会很快浮现出完整的画面,进而分析和解决问题。

第三、养成收集、整理地理笔记和资料的习惯――培养综合性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所以在做笔记方面可能会做得比较凌乱。教师可以通过检查笔记的形式,督促学生课后整理、补充笔记,尤其在每个单元学习之后,要引导学生做好单元知识网络的构建,从中把握主干知识,明确基本知识点,关注知识之间的联系,做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在把书由“厚”读“薄”的同时,还可以在分析问题时知识明确、综合、清晰。

第5篇:危机管理关键点范文

【关键词】设备维护;水电站;机电

机电设备的日常运转、维护和管理直接关系着水电站能够有效运行,而且水电站机组能否正常可靠的运行跟机电设备的性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正是因为水电站机电设备的重要性,便需要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措施并且改善机电设备的维护方式,从而确保机电设备在日常的运行过程中能够正常运转。通过科学管理,便能够降低水电机电设备维修的频率,从而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1 完善机电设备的维修制度

1.1 对机电设备进行日常的预防维修

为了避免水电站出现故障,从而影响到水电站正常工作,就定期对设备进行全面彻底的检查,及时发现设备中出现的故障,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行处理。预防维修还包括状态维修。状态维修在实际的生活中,基本分为使用检测、实时监测以及高效诊断,通过这些技术能够及时发现机电设备出现的故障。然后再根据这些故障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处理维修办法。经过人们调查研究,这种预防维修具有很多优点,不仅可以减少设备出现故障的频率,还可以减少花费在设备排查上的时间,从而达到良好的维修结果。在实际的生活中,水电站企业中会同时引进多种设备,并且同时运行,为了让这些设备在日常的生活中能够正常运行,在维修的过程中就需要采取灵活的办法进行检修。

1.2 故障出现后的维修机电设备

因为在检修的过程中不能够全部将隐患监测出来,而导致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故障,当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便需要采取办法及时进行维修。在这种条件下所采取的维修方法更具有确定性和针对性,并且其效果也非常明显。但是还是存在一些弊端,比如一些价值较高的重要设备,如果出现故障后进行维修,其花费的时间过长,花费的成本也较高。例如:我单位安装的某水轮发电机,在运行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导轴承的瓦温不断升高,从而导致设备出现故障,影响正常运行。在这种情况下,经过仔细分析,按照分析数据最后决定将冷却器的冷循环系统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更改,并且控制轴承的升温,事实表明这种维修措施能够发挥更多积极的效益。

1.3 设备在维修时要预防故障的出现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在目前的社会中,水电站采用最多的技术管理措施就是对设备进行维修预防,然而这种方法在设计设备的过程中也非常注重维修措施的确定。通过应用这种方法可以极大的减少维修的次数,从而降低维修过程中占用的成本。例如:在某地区的一台水头为 140m 左右,额定输出功率在 26MW 左右的高水头机组,其水流的速度因为泥沙过多,而导致水流的速度不一致。这种情况如果发生的时间过久的话,很有可能因为泥沙过多,造成主轴密封,从而受到严重损坏,出现漏水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相关工作技术人员在初期规划设计方案的时候,便将密封的材料改为聚氟乙烯,通过延长主轴的使用期限,从而保证密封的性能。

1.4 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进行优化维修

在实际的生活中,可以进行优化维修。这种优化维修主要是可以组装和改良水电站几种基本的设备。然而这种优化主要是根据相关工作人员的实际经验和引进先进的技术,在实施的过程中,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从而制定出最佳的组装和改良方案。在实际的生活中,经过优化处理后便能够保证设备的性能、结构得到全面的提升,从而让设备在运用的过程中能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改善设备的运转效率。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要知道再好的设备也存在可以改良的方面。比如:某水电站需要进行工程机组安排,但是此电站的水文地理条件较为特殊,从而使得机电设备前后水头变化面临着较大的难度,很多技术人员经过研究便设计出了与此电站的优质转轮相吻合的方案,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水电站的运营管理水平,而且还能够大大降低水电站运营中对成本的消耗。

2 水电站机电设备维修方法的类定

(1)水电站故障维修。这主要是在水电站设备产生故障后,便立即停机对机电设备进行维修的方法。

(2)水电站的定期维修。就是根据水电站设备定期进行维修,这种情况就是不管水电站设备的状态到底是如何,只要时间一到便停机进行维修。

(3)水电站优化性维修。在实际的生活中,经过对水电站运行设备故障的根本原因进行分析,通过优化设计和技术改进,从而优化水电站运行设备的维修方法。

(4)水电站设备运行状态维修。这种维修方法主要是根据水电站运行设备在状态来推断水电站运行设备是否正常。再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出哪些设备是属于带故障的工作状态,然后便赶在设备故障发生前对这些设备采取维修的方法。

3 水电站机电设备维修的建议

(1)可以通过优化水电站运行设备维修管理的方法,强化水电站运行设备的技术管理

目前,水电站基本上建在较为偏远的地区,交通非常不便,所以水电站在管理的过程中都较为混乱,针对这种情况,便应该对水电站的设备、维护、维修人员的职业技能等这些方面加大重视,完善各种文明生产和日常维护的工作制度。为了让水电技术部门能够更好的展开工作,水电站的生产技术部门还应该根据设备运行的特点、工作环境及运行设备在生产中的作用等级来进行维修决策,并且建立健全运行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还需要按照水电站运行设备待修状况来选择相适应的维修方法。

(2)建立健全水电站运行设备的维护检修制度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维护检修管理机制主要按照设备的运作说明书的规定,另外还要将水电设备的运作记录为重要参照。由于发电机机组设备的的检修工作的特征需求,还要进一步细化检修工作(现场检修和预防性检修)。现场检修是指操作人员在设备运作进程中出现了设备故障现象而申请的检修需求,这是被动接受检修的行为;预防性检修是指预防水电设备正常运作而提前进行检修的工作。因此在实际操作工作过程中,预防性维修是预防安全隐患的重要方式。

(3)水电站运行设备的技改和更新

当前,大部分的水电站依然还在依靠比较陈旧落后的水轮发电机组合设备,常常发生故障,从而引起了机电组的效益下降。当水电站要实施设备更新,必须尽可能选取高新技术、操作便捷的新型水轮发电机组,从而替换陈旧落后的水轮发电机组设备。例如,按照现实运营情况,对云南水电站运行设备的故障实行简易的评估,经过采用技术革新和设备更换来提升运行设备的操作性能和运行设备的效率水平,从而降低人力投入。

4 结束语

在水电站设备日常的运行过程中,水电站运行设备的维护检修是一项重要的手段,而且也是水电经营管理的重要工作。水电企业设备管理也是一个关键点,能够有效的降低检修的费用,更好的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更有效地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和企业自身效益,更重要的是使我们的生产技术管理人员提高了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所以,通过水电站运行设备的维护检修和技改,不仅提高了水电站运行设备良好工况,也给我们培训了实干的人才,有水平有智慧的管理人才才是企业的最珍贵的财富。

参考文献:

[1]林木勤.浅谈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科技资讯,2009(03).

第6篇:危机管理关键点范文

关键词:电力通信;电源;运行维护;存在问题;管理建议

1 前言

电力通信网担负着为电网提供语音、实时控制数据、非实时管理数据和图像等重要通信业务的任务,是现代电网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电网安全、稳定、经济、优质运行的三大支柱之一。

电力通信网本身的安全可靠性要求很高,经过长期的运行统计分析表明,造成电力通信网运行中断的原因有二;一是通信设备本身出现的故障;二是通信电源故障。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设备的可靠性增加很多,设备本身的故障率已经很低了,实际运行统计也证实了这点。通信电源故障就显得突出了,实际运行统计显示,由于通信电源系统故障造成的通信电路中断大约占通信总中断的70%~75%,可见通信电源已经成了影响电力通信网可靠运行的最主要的因素。

2 通信电源是通信网的重要基础与根本保障

自从有了电,人们就离不开电,电已经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可以说跟空气、阳光和水一样重要。现代通信设备是靠电工作的,没有电源,再好的通信设备都不可能发挥作用,通信网也就不能运行,所以通信电源是通信网的基础与保障。

3 通信电源的重要性

前言中提到通信电路的中断中有70~75%是由通信电源故障引起的,这使我们的通信网面临巨大的压力。事实上通信电源故障造成的危害还远非电路中断这么简单,除巨大的经济损失外,还可能有重大的政治、社会和安全影响。因此我们应当从设计、采购、工程建没、运行维护管理等各个环节对通信电源系统给予足够的重视,提高对通信电源的认识,努力减少通信电源故障,提高通信网的可靠性。

4电力通信网通信电源系统的典型配置及特点

电力通信网中通信站主要包括:电力载波通信站、光纤通信站、微波通信站和各级调度通信中心。

4.1通信站通信电源系统典型配置

4.1.1电力载波通信站

由于电力载波已经不作为电力系统通信的主要手段,所以本文不作过多论述。

4.1.2 110kv及以下变电站光纤通信站

110kv及以下变电站光纤通信站,目前站内光设备采用DC-48V直流供电。电源系统一般有一路或两路交流220VAC电源,至高频开关电源,整流后对蓄电池进行浮充,同时经直流配电屏对设备供电。开关电源一般是单机柜多模块配置。光纤通信站电源系统连接示意见图1。

图1 110kV及以下变电站光纤通信站电源系统连接图

4.1.3微波通信站

目前电力通信网中微波站分布比较广,数字微波电路还比较多,一般作为传输备用。微波中继站多是无人站,有的建在高山顶上,运行条件差。微波通信设备采用直流DC一48V供电。站内一般只有一路交流供电,电源系统由交流配电屏、高频开关电源、直流流配电屏和直流DC一48V蓄电池组构成,同时根据微波站实际情况,有的还配置了柴油发电机组、太阳能电池等。蓄电池容量一般按24小时放电率考虑,一些道路条件特别差的站,按1~4天放电率考虑,所以有的站蓄电池配得很大。

4.1.4调度通信中心机房及220kv变电站通信站

调度通信中心机房是指省调、地调、县调的通信机房,机房内设备集中,供电要求高,设备包括程控交换机(行政、调度)、微波及光纤设备、PCM终端、数据网络设备、会议电视/电话系统、同步时钟系统、调度录音系统、载波终端机、其它通信终端及通信应用系统等。通常调度通信中心机房条件较好,有两路可靠的交流电源,且一般采用电源双重化配置,两块直流分配屏-48V母线通过手动开关互联以方便电源检修。通信设备大部分设备采用DC一48V供电,电源双重化配置为通信设备提供两路独立的直流电源,提高了设备供电的可靠性。220kV变电站及中心站通信电源双重化配置系统连接示意图见图2。

图2调度通信中心机房及220KV变电站通信双重化电源配置系统连接图

中心机房直流配电屏可能有多个,以满足不同区域通信设备的配电需要。一般中心通信机房还配置了UPS电源系统,提供网管系统、调度录音系统、维护终端等设备交流供电。

以上是电力通信网中通信电源的几种典型配置。

4.2 电力通信电源的特点

①通信电源设备数量多、分布广,②设备种类较多,应用中组合复杂;③涉及的技术领域广;④ 容量不太大。

5 电力通信电源方面存在的问题

5.1 通信电源在系统设计、设备配置和工程建设方面存在先天不足

电力通信电源在设计中只考虑了一般的可靠性要求,并没有进行应急方面的详细设计。比如很多通信站只有一路交流供电,又无其它备用电源方式,在出现交流电源故障停电较长时间后,蓄电池不能维持通信设备的正常供电,又没有应急电源方案,通信电路会长时间中断。

在工程建设中也未严格按规范进行。如设备及蓄电池安装摆放、所使用的材料(如各种电源电缆、空气开关、熔断器等)、电缆接头处理、电源电缆布线等方面也存在不规范的问题,在投入使用后,可能引起电源故障,甚至造成火灾等其它事故。

5.2 机房环境条件不能满足可靠运行要求

除防雷接地外,机房环境也十分重要。电力通信站主设备机房考虑得相对好一些,一般配置空调设备(大多数是民用空调)。而电源室则较少考虑配置空调,相应的机房“三防”工作也较主机房差,工作环境不能满足通信电源设备长期可靠工作的要求。

5.3 通信电源运行维护管理薄弱

通信电源运行维护管理则基本上都没有设置专门岗位,其次是缺乏有效的技术管理,缺乏对通信电源运行维护特点的研究,不能按照通信电源系统中各种设备的运行维护特点进行有计划的、科学的维护管理。

根据运行统计分析,在电源设备的事故中,蓄电池事故占70%,高压切换事故占20%,高频开关电源事故占10%(主要是强排风、灰尘侵入设备、雷电过电压)。可见,按通信电源设备的技术特点,进行科学的运行维护管理,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维护,是可以有效减少通信电源故障或事故发生率的。

6 具体建议

6.1技术方面

6.1.1 严格按相关规程及设计技术规范进行通信电源系统的设计审查,不能因投资等原因降低技术要求。

6.1.2 尽快建立其可靠使用的通信机房环境及通信电源监控系统,及时掌握通信电源系统的运行情况,以便及时检修维护,保证正常运行。同时通过长期的数据测试统计分析,掌握通信电源系统性能变化,特别是蓄电池的(内阻、容量、温度等参数)性能变化,提前制定通信电源改造维修计划,保证通信电源系统始终处于较好的运行状态。

6.1.3切实改善通信机房环境和通信电源机房环境。现在的通信设备、电源设备由于集成度高,散热大多采用风扇强制方式,因此对工作环境温度、湿度和洁净度都有较高的要求,实际运行中我们发现因温度高,灰尘重造成的通信设备损坏和电源故障占很大比例。因此在作好机房“三防”的基础上,对省调、地调通信中心及通信枢纽站机房,应配置专用机房空调,电源室也应配置工业级空调设备。

6.2 管理方面

6.2.1 随着电力体制和电力通信体制改革,应在各级通信运行维护管理部门设立通信电源、空调专业管理岗位,选择责任心强、热爱通信电源专业并具有一定专业技术及管理能力的技术人员上岗,负责通信电源和空调专业的运行维护管理。

6.2.2 重视利用通信站机房环境及电源系统监控系统等技术手段,提高对通信电源、空调的全面管理水平,做到通信电源、空调不带病运行,有根据地提出大修、改造计划,并按要求实施。

通信电源各方面的工作,只要得到高度重视,特别是主管部门和领导的高度重视,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切实规范地做好工作,会对电力通信网的安全可靠运行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7 结束语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电力通信体制也将向更合理的方向发展,通信电源、空调在安全生产方面的重要作用会受到各级电力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并上下团结,共同努力,电力通信网将会成为先进、安全、可靠、高效的现代通信网,也有希望在未来的通信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第7篇:危机管理关键点范文

一、前言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生活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酒店管理专业作为为酒店提供管理型人才的主要基地,其教学方针、教学策略会对专业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带来直接影响。从当前的酒店管理专业需求来看,以实际技能为基础的实用型人才,成为了紧缺型人才,在这种需求背景下,以实践为基础的酒店管理教学得以展开,为酒店管理教学水平的发展带来了改变。

二、实践教学对酒店管理教学的作用

(一)保证专业教学效果

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实践教学作为以技能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方法,其有着理论教学模式所无法比拟的效果。酒店管理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学科,其开展以实践教学模式,能够大大提升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效果。从当前的社会人才需求来看,实际应用能力是评价人才的最基础标准,为此学校必须要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必须要加大对学生的专业技术实际应用水平研究。从职业教育的基本模式来看,实践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措施,所以说只要教师能够保证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就一定能够为酒店管理教学效果的提升带来支持。

(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酒店管理专业作为培养专业酒店管理人才所开设的专门学科,其学科存在的最基本目的和基本价值就是能够实现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想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就必须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相比于理论知识而言,实践教学作为技能实施教学,其重要性更为突出。为此,教师必须要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对实践教学予以充分的重视,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够确保实践教学与理论知识之间的相互呼应,进而为学生的酒店管理专业水平提升带来支持,实现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目标。

(三)提升专业教学水平

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作为最为基础的教学组成部分,其有效应用能够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为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水平带来支持。因为酒店管理属于职业教学内容,因此其教学效果以人才实际工作水平为基本评价标准,实践教学作为提升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重要措施,其不仅能够实现对学生专业酒店管理技术水平的提升,同时还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把握住社会对酒店管理专业需求,从而有的放矢的展开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在有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同时,也为专业教学水平的提升带来帮助。

三、酒店管理实践教学具体应用对策

(一)加强实践课程设置

想要提升酒店管理实践教学的效果,为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水平的提升带来支持,就必须要先加强对实践课程的重视,通过多种措施来确保实践课程的有效性能够得以实现。为此,酒店管理专业需要加强实践课程设置的重视,通过调配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课时比例来提高实践课程的授课时间,建议以(理论)4:6(实践)的课时设置来展开教学。教师方面则要在提高自身对实践教学重视程度的基础上,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实践教学能力,确保自己的实践教学能够符合酒店管理实践教学要求,为酒店管理实践课程的有效展开提供基础支持。

(二)开展校内实践教学

校内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实践课程开展的主要模式,因此想要提升酒店管理实践教学效果,就必须要加大对校内实践教学的重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在校内建立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当中通过模仿酒店工作环境,来为学生提供一个全仿真模拟实践学习环境,让学生真正的在工作环境中来完成学习,最大限度实现酒店管理实践教学目标。校内实训基地的有效建设,能够让学生在不离校的前提下,进入到实践工作环境当中来完成学习,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一定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其还能够让学生更好的适应实际工作环境,这对于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具有一定的作用。

(三)构建校企合作教学

构建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是目前职业教育的最主流模式,酒店管理作为职业教育中的典型专业,其开展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是推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进步的重要措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企业通过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让学生能够真正的体会到酒店管理职业工作模式与状态,为学生的专业培养提供支持,提高学生的酒店管理专业技术水平。企业在为学生提供良好实践学习环境的同时,可以优先选择优秀人才来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支持,使学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引进优质酒店管理人才的目标都能够得以实现,在为酒店管理人才创造良好发展空间的同时,也为酒店管理专业的发展打下基础。

四、总结

第8篇:危机管理关键点范文

【关键词】 中医;思维模式;中医教育

自中医人才培养进入院校教育以来,关于中医人才的培养模式和质量,一直是困扰中医教育者的首要问题。尽管有许多人呼吁恢复师承制的培养方式,但社会的发展、现代教育的开放性和人才素质多元化要求,师承制只能作为院校教育方式的补充,不可能成为主流。因此,中医教育的成败仍取决于对院校教育的改革和完善。而保证学生中医思维模式的建立是中医教育的首要任务。

1 中医思维模式的特殊性

中医学是在我国古代特有的政治经济条件下,在传统文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其理论基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天人合一”观念,是把万事万物相互间的变化、和谐、联系及其支配万事万物的共同规律作为研究人体疾病的出发点,具有“形而上”的超自然性。其思维特点是整体恒动观、天人一体观、辨证观,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具有直觉体悟、取象类比等思维特点。这些特点与现代人习惯的分析还原思维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因此,在没有建立中医思维模式的情况下学习中医,无疑是空中楼阁、水中捞月。

2 目前影响建立中医思维模式的因素

2.1 传统文化知识教育不足,直接弱化了学生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和掌握。首先,中医学是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统一体,其理论基础更具人文特点。所以,学好中医,必须具备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广博的人文知识做基础,建立直觉思维之上的“悟性”非常重要。而现在的学生由于教育体制原因,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很少接触和系统学习中国传统的“国学”知识,受数理化的长期训练,形成了逻辑化、概念化的思维习惯。在中医院校课程安排上除医古文外,基本没有开设其他人文知识课程,使学生对中医的取象类比思维存在先天排斥心理。其次,招生以理工科为主,学生的来源不对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接受知识的过程应该是同化—顺应—平衡的过程。同化既是把所学知识整合到自己原有知识结构中的过程;顺应既是本身知识结构因所接受知识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而理工科学生的思维习惯是分析、还原,是有别与中医思维模式的,这就造成学生学习中医时,必须面临对固有的方法论、认识论和知识结构的转变,即“顺应”的强度加大,这就难免对阴阳、五行等中医基础概念产生“玄学”念头和排斥心理,进而排斥中医。

2.2 课程设置上,中西医课并行,干扰了中医思维的建立。从现代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来考虑,中医学生学习西医知识是非常必要的,但在哪个阶段学习和西医课程量的多少是中医教学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教育评价学在教学目标设计的技术要求上有两点原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一是“教学目标之间以及目标与其他积极的非预期效应的相容性。”[1] 就是说在教学目标设计中,须考虑目标之间的一致性,目标之间不能相冲突,目标相冲突就会造成教育活动的混乱。二是“正确分配目标的权重和优先顺序”[1] 即教学目标的重点放在哪里,教学资源优先配置给谁。而目前的中医院校在中医教学计划安排上,明显违背了这两项要求。中西医课程比例大约在6:4左右,西医课的比例过大,而且基本是中医基础课和西医基础课同时开,把两种不同思维模式指导下的知识,同时传授给学生,无疑会造成了学习者的思维混乱,无形中也遏制了学生建立中医思维模式的优先权。此外,西医的分析还原思维模式适合现代人的思维特点,对西医知识学生很容易“同化”,导致学生难以完整、准确掌握中医的基本原理和知识体系,进而对中医传统理论产生困惑、误解,无法巩固专业思想,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只能是不中不西,临床能力不如师承教育的学徒,西医诊疗技术不如西医院校的毕业生,形成中医人才培养整体滑坡。

2.3 不重视经典学习,难以把握中医理论的精髓。以《黄帝内经》为首的中医四大经典,历来是指导中医理论和实践的重要著作,是打开中医理论的钥匙,“读经”是通往中医科学的必经之路,受历代医人所推崇。但是由于它们年代久远,文字意深难懂,难以和现代人的思维合拍,给教和学造成很大难度,对其重视程度一降再降,甚至分割其系统性,把内容分散到各个学科当中去,使学生难以用系统的中医思维去把握疾病机理。

3 建议

第9篇:危机管理关键点范文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一、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一些现状

一些事业单位没有对资产管理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一方面,大部分事业单位都享有财政拨款,其中专项资金拨款占有较大份额,由于专项申报时,对各项开支的预算、计划不准确,存在较大的虚报行为,从而导致专项资金到位后,产生一定的结余,购置固定资产即成为事业单位使用结余资金的首选,这种非计划项下购置的固定资产必然出现资产闲置,利用效率低下。另一方面,事业单位无盈利要求且接受内外部审计的压力相对较小,支出控制力度较差,再加上无固定资产现值考核的压力,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疏于固定资产的核算及监管,造成账实不符也就成为必然。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管理机制。首先,固定资产的采购预算没有真正起到制约事业单位按预算采购的作用。尽管国库集中支付已经在事业单位中实施,但实际采购中事业单位提出购买申请,只要零余额账户存有额度,就可以购买该资产。其次,上级主管部门对下属事业单位的资产状况没有明确的考核标准,再加上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在后续财务核算时不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关于市价法的计量方式,无法及时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固定资产购建不合理,使用效率不高。部分事业单位利用年度财政拨款或专项资金购置固定资产,缺乏统筹规划,盲目购买所谓价高质优且功能复杂的产品,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利用率则极为低下,资产闲置的状况依旧屡见不鲜,极大的造成了资源和财力的浪费。

2.固定资产疏于日常管理,账实不符。通过近几年资产清查等相关工作的开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提高了资产管理的意识,绝大多数财务人员也能做到固定资产及时入账并建立固定资产卡片。但资产在使用过程中更换管理人或由于工作地点变化等原因变更了存放地点,类似情况仍不能及时反映到固定资产卡片中。年度结束时又未能做到及时盘点,即使出现资产毁损、遗失等问题,也未能反映到固定资产账目中。长此以往,固定资产自然账实难符。

3.固定资产财务核算时存在的问题。《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规定,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的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在后续计量中,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核算原值,没有计提折旧的要求,只提取修购基金。这会造成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不能在会计报表中反映,固定资产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其价值必然逐渐消逝,而报表中反映的仍然是初始计量时的价值,违反了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的原则,也不利于主管部门掌握下属事业单位所有固定资产的真实情况。

4.固定资产处置不规范,未按规定审批程序进行处置。《管理办法》中明确指出,事业单位在规定限额以上的资产处置,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规定限额以下的资产的处置报主管部门审批,主管部门将审批结果定期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部分事业单位对此项规定认识不足,未按规定执行相应的评估,甚至未经审核、审批程序即自行处置,一方面滋生私下交易,低价转让、出售,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同时也对上级主管部门掌握下属事业单位的资产配置状况构成障碍,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预算资金的未来分配决策。

三、建立规范化的资产管理制度,实现资产管理工作常态化、制度化、科学化

1.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预算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国有资产预算制度。首先,利用政府采购和国库支付制度,加强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监控,固定资产预算及购置计划既要从实际需要出发又要注意节约,要根据各类资产的配备情况及使用标准合理配置,充分利用现有固定资产,防止积压浪费。一个单位或组织需要购置何种资产、如何配置与处置资产,应当充分分析其存量资产的现状及其履行工作职能的需要,并将二者进行科学的匹配,匹配的过程亦即编制预算的过程。强化资产预算管理旨在加强资产购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对按规定实行统一采购的固定资产,要提供详细的使用目的并写明详尽的功能等要求。

其次,把资产管理现状纳入部门绩效考核,明确责任,奖优罚劣,充分调动单位领导和财务管理人员实施有效资产管理行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部门预算的基础上,通过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合理配置资产,提高资产管理水平和资产使用效率。

2.强化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单位资产管理部门对验收入库及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须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并记入《固定资产明细账》,按物登卡、凭卡记账;已入库存的固定资产,要按照各类资产的使用说明和存放要求进行保管,填写保管单位并定期检查,库存固定资产未经管理人员同意,任何人不准领用或调换;处置固定资产须填写《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申请单》或《固定资产调拨单》,据单入账;使用部门领用固定资产须填写《固定资产领用单》,经主管领导同意后,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凭单填写固定资产使用记录卡并记入《固定资产卡片》。不经批准,任何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占用固定资产。如需借用固定资产,须经主管领导同意后,办理借用手续。

单位资产管理部门对配备给个人使用的固定资产或物品,要建立领用交还制度,并督促使用人爱护所用资产。职工工作调动时,应在其办理所用资产交还手续后,方可办理调动手续。

3.定期清查盘点确保账实、账卡、账账一致。单位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和使用部门应每半年对账一次,使账实、账卡、账账保持一致。每年对本部门的固定资产进行一次全面清查盘点,查明固定资产的实有数与账面结存数是否相符,固定资产的保管、使用、维修等情况是否正常。对清查盘点中发现的问题,应查明原因,说明情况,编制有关固定资产盘盈盘亏表,按管理权限上报部门领导及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调整固定资产及会计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