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神经内科理论知识范文

神经内科理论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神经内科理论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神经内科理论知识

第1篇:神经内科理论知识范文

关键词: 临床实习 医学专业本科生 神经内科

临床实习带教一直是带教老师所面临的一大课题。神经病学是临床医学专业性较强的学科,不同于其他医学学科,内容相对抽象复杂,要求医学生抓住临床实践机会,培养和提高运用所学理论进行逻辑思维与临床实践的水平。临床见习是医学生在完成理论课程学习后衔接基础理论与临床实习的桥梁,对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医患交流能力、临床技能、临床意识等具有重要的作用[1]。神经内科临床见习在神经内科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向医生角色转变的必经历程。我围绕临床见习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和教学模式的改革,结合近几年神经内科临床见习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思考和体会。

临床见习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是综合培养医学生临床实践技能与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阶段。传统的临床技能培养模式以带教老师为中心,在查房时带教老师针对患者进行讲解,一般多无精心准备,讲解不系统;学生一味接受,不懂得融会贯通,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使其学习热情削弱。

1.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学生经过课堂学习,可能对神经病学理论知识了解清晰,但面对具体病人时,由于缺乏临床经验,不能全面系统地收集病史材料,遇到病情复杂的病人更无所适从。因此,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应当注意引导学生实现从课堂思维方法向临床思维方法的转变,完成一个科学的临床思维过程。我主要采取以下方法:(1)注重教学查房。在教学中,以患者主诉作为临床思维的切入点,教会他们如何分析,如何鉴别。不能只停留在检查患者和更改医嘱的层面上,而应针对具体病人,从主诉、现病史讲起,结合专科检查结果综合分析,最后给出合理的诊断及治疗意见;(2)积极参与病例讨论。鼓励学生参与病例讨论,引导学生运用神经病学理论知识解释并解决临床问题,这样有助于训练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3]。

2.改革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手段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脱离医院、脱离病人,则很难掌握诊断、治疗与预防的知识和技能。神经内科临床见习与其他课程相比,最大特点是直观性与复杂性并存。现代临床实践教学需要运用多样的教学形式和手段来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先复习该堂临床见习课中要求的理论知识,带着理论知识观察相关疾病的临床表现,做到有的放矢。围绕常见病的典型病例,从问诊开始,由教师指导书写病例,组织讨论,启发学生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提出教学意见[2]。在实习教学中采用以提问题为主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增强了对疾病的感性认识,在感性认识中加强了对该疾病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直观教具、电化教学和模拟临床实践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培养和发展了自我学习的意识及能力,使学生的知识横向、纵向地联系起来[4]。

3.突出临床基本功训练

3.1神经系统查体。神经系统查体是神经内科临床见习的较重要内容之一,内容较为复杂繁多。实习生需要严格训练,使医学生熟练掌握临床各项基本技能。神经系统疾病总是先定位后定性,而定位的第一步就是规范正确的神经系统查体,这有时甚至能直接帮助医生确定诊断。教师手把手纠正错误,使实习生完全掌握后再独立操作,使学生树立信心,防止因过于紧张而造成操作失误。

3.2增强病历书写能力。病历书写是临床医师必须掌握的基本功,病例书写过程是以往所学疾病理论知识的回放,也是临床搜集资料的归纳。每个患者都有特殊性,病例分析就是一份病例的精华,是病历书写的重中之重,是一个优秀医师的基本功,在对医学生临床思维培养中应加以重视。

4.教学总结和评估

实习带教结束均要进行教学总结,教师针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并给予解答,增强教学效果。注重实践能力考核,实习结束后及时评价实习效果,学生都要进行出科考试,包括临床技能、病例分析,以及病历书写能力考核。

总之,近年来,神经内科发展迅速,为提高临床实习教学质量,带教教师需要充分掌握学科临床特点,抓住学生学习特性,创造性地融合多种教育模式与方法,培养实习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使学生在神经内科的见习中,既掌握基础知识,又锻炼基本技能,摸索和探讨神经内科临床实习教学新方法,努力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蒋幼凡,岳秀,刘晓.关于临床教室模式转变与思维创新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08,7,(3):307-308.

[2]阮林,黄宇.医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J].西北医学教育,2001,9,(3):188-189.

第2篇:神经内科理论知识范文

【关键词】神经内科;临床见习;教学

神经病学与基础医学及临床各科有广泛而密切的联系。神经病学是一门临床二级学科,内容繁多,理论深奥,与神经系统基础解剖联系紧密。对刚接触该课程的本科医学生来说,抽象难懂,不易理解。同时其专业性强,内容相对抽象复杂,而且神经病种类繁多,治疗效果欠佳,许多疾病均留下后遗症。

因此,在神经内科实习生教学工作中,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临床基本技能和诊治疾病的思维方法,而且在教学中,需要强调康复医学的重要性,以及医患沟通、医德医风教育的必要性。临床实践便成为本科生更好地理解神经病学理论知识,掌握神经病学思维方法的最佳途径。由于神经病学属于内专科,实习中轮转时间较短。要想在短期内较好地掌握本学科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方法,教学查房是学生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工作衔接的有效办法,是实习带教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应高度重视。

1 神经内科临床见习教学面临的问题

1.1 教师教学精力不足

作为非直属附属医院,教师均为临床医师兼职,以往多采用授课教师兼带见习,或者由病房医师兼职带见习。近几年随着医疗工作的改革以及医院的发展,教师的临床医疗任务越来越重,时间越来越紧。由于教师未脱离临床医疗工作,上午见习带教的时间也是临床查房接患者最繁忙的时段,教师既要带教,又要应付临床工作,常常顾此失彼,教师教学精力不足也是影响临床见习教学的质量的重要因素。

1.2 临床见习学生过多

几年前医学院的扩招使医学生成倍增加,大量的见习生涌入临床,给临床科室带来极大压力,加大了临床见习教学的难度,严重影响到临床见习教学的质量。

1.3 见习病员不足,见习病种不全

在医患矛盾日益凸显,医疗纠纷逐年增多的今天,患者维权意识逐步增强,患者拥有更多的知情权、隐私权和主动权,主动配合临床教学的患者很少。

2 改进神经内科临床见习质量的措施

2.1 明确专科教学特点和教学目标

神经内科是一门复杂、抽象、科学性强的学科,是内科学的难点。所谓难主要难在复杂抽象的神经解剖和逻辑性极强的定位定性临床诊断思维方式。见习教学的任务在于训练学生掌握临床知识的技能技巧,培养他们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神经内科具有专科独特性的定性诊断、定位诊断要求更对学生搜集整合临床资料、综合判断的能力提出了严格要求。

2.2 培养严谨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

神经内科属于专业性极强的学科,某些临床医学本科同学错误认为自己不做神经内科医生就对神经内科见习马虎、敷衍,作为带教老师有责任对这部分同学进行帮助与教育,教育他们认识医学是一个整体,无论今后在那个医学领域从事工作,神经内科都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内容,要成为一个素质医学人才,必须知识全面,基础厚实。

2.3 加强基本功训练,提高见习教学质量

神经科病史采集、神经系统检查、神经影像检查在神经系统疾病定性定位诊断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神经科病史采集是神经系统诊断的原始素材。教学中,我们先从常见病入手,强调问诊技巧,要求医学生能有效而又重点突出的采集病史。我们结合实际病例,讲解病史哪些资料该忽略;哪些该着重详细讯问;哪些病史可靠性不够,应找家属进一步追问。在练习内容上,有目的地选择临床中的常见病种,引导学员进行病史采集。学生刚开始接触患者时常常是多人一起询问病史,导致思路不清晰,重点不突出,患者也难以适从。另外,由于问诊缺乏技巧,对病情不熟,往往问了几句就无话可问,因此教师应安排一个学生主要询问,其他学生进行补充;还应及时引导学生运用正确问诊方法和不同疾病的问诊技巧和重点,帮助学生渡过问诊难关。

神经系统检查是神经科学习的基本功之一。在实习医师带教过程中,老师先讲解神经系统体检的方法及要领,让学员们互相检查熟悉查体的方法。然后我们精选一个典型患者进行神经系统检查的演示,鼓励学员亲自动手检查患者,发现神经系统阳性体征,然后用所学过的神经内科基础知识给予合理的解释。带教老师充分利用在平时的临床工作中收集的典型阳性体征的幻灯片,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示给学员,让他们反复练习加深印象。

神经影像检查在神经系统诊断上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患者携CT、MRI片就诊己很普遍。因此正确阅读这类影像学资料己成为一个临床医师必备的基本技能。我们将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典型病例的CT、MRI片保存下来,培训时与学员一起阅读,并将患者的临床病史、症状体征与神经解剖知识、临床影像改变相联系,使学员认识到任何症状、体征都有其病理解剖基础,建立起从定位诊断到定性诊断的神经内科临床诊断思路。

2.4 利用科学教学法与学生产生互动教学

在临床带教中我们以学生为中心,采取“互动教学”模式。通过实际病例讨论加强对理论知识及临床体格检查技能的掌握。我们先展示典型病例,由带教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自己思考,小组讨论,最后由带教老师点评几个步骤完成。这种讨论式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不仅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还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认识的深化,增强参与合作意识,活跃课堂气氛,促进理解大课理论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鼓励学生在分析病例的过程中翻阅书籍、查找资料,思考能否用自己给出的定位诊断解释所有的症状、体征及提出的辅助检查的合理性。规定所有学生必须参加并发言,形成一定的学习氛围和学习压力,使学生能以端正的态度对待每一次讨论。在自己思考、与同学交流后再听听带教老师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查找到自己的差距。带教老师在补充总结过程中既要向学生介绍神经科基础知识、个人临床经验,还应适当涉及些国内外进展,如溶栓治疗和介入治疗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他们的视野。我们强调学生课前的看书预习,课后的总结复习。这有利于学生跟上老师讲课进程,易于集中注意力,课堂吸收率高,理解记忆效果好。

3 结语

总之,神经内科学是内科学中比较难以入门的临床课程,神经内科见习是衔接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桥梁,要提高教学质量,只有端正我们的教学态度,坚持教学改革,不断总结经验才能达到目的。通过以上几项改革,使学生在神经内科的见习中,既掌握了基础知识,又锻炼了基本技能,并能将各有关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圆满地完成了教学大纲的见习任务,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了坚定的基础,为国家、社会输送了高质量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何乃清.启发式教学法在内科学教学中的运用与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5):60-61.

[2]徐戈,李醒三,王庆高.提高内科见习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0(3):141-142.

第3篇:神经内科理论知识范文

关键词: 实习带教 临床实习 神经内科

教师作为一个教学模范,其一言一行都对学生具有极大影响,所以,选择合适的带教老师十分关键。

首先,学校应建立专门的教学部门,精选带教老师。带教老师要有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可以充分地为学生释难解惑;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积极与学生交流,耐心地为学生讲解疑难问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体贴病人,认真细心,在实习带教过程中严格实行带教制度,言传身教,要先正己身,方可施教于人,做好医学典范;做到放手不放眼,让实习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临床案例,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临床知识。

其次,带教老师在课前应认真做足准备,理清思路,包括本节课的重难点、提前去病房选择典型病例、如何向学生展示诊断手法及用什么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知识点。由于学生前期上过理论课,因此在授课时要力争做到内容简明扼要,概念准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楚,内容丰富,形式生动,有启发性,要使学生对疾病的临床表现有清楚的认识,注重知识点之间的鉴别和联系。课后要积极与学生沟通,及时了解学生遇到的困难,提高教学质量。

此外,带教老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针对性地指出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不足并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积极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相应地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实现双向互动。在这样的环境下,更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成长为合格的医生。

另外,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信心,带教老师应与时俱进,实现带教形式的多样化,如改变教学形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幻灯、视频、动画、情景模拟化学习、补充式回答法和形象教学法等,灵活生动地讲解枯燥的理论知识;或将理论与临床案例结合讲解,以实际事件为学生讲解知识难点,避免知识的生硬灌输;也可编写顺口溜等帮助学生记忆重难点,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对于学生来说,实习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形成正确的临床思维模式,准确诊断疾病。临床思维是医生面对纷繁复杂的临床症状进行的诊断思考过程,即运用医学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的知识,以患者为中心,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得到的第一手资料,根据患者的症状等多方面信息进行批判性的分析、综合、类比、判断和鉴别的过程。每天病例示教时,带教老师为学生详细讲解该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式,然后布置相似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共同讨论,将课堂与实际结合,采用提问和讨论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既改进了思维方式,又实现了合作共进,引导学生更快地形成临床思维模式。此外,也可开展疑难病例小组讨论会,或者举办与神经内科相关的知识讲座,在学习的同时吸收新的前沿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

神经内科学抽象、复杂,极具科学性,带教老师应根据专业特点,结合教学大纲安排教学内容,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选择典型的依从性好的病例为学生示教。同时注重学生基本功的强化,如问诊技巧的培训,鼓励学生做体格检查并督促课后相互练习,为以后临床工作打下扎实基础。

学生为实习带教中的主体,学生的态度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门课程是否成功。

在第一堂课上,带教老师就应该为学生打下心理基础,介绍实习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理论学习的区别,强调实习中的实际操作,但同时要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提倡学生主动学习,鼓励学生提问。

此外,实习是一个严谨的事情,学生要注意实习阶段自身的形象和行为,不大声喧哗或聚集在走廊高声谈笑,不随便交谈病人隐私,不说不负责任的话;在与病人交谈时使用礼貌用语,给病人及家属亲切感和温馨感,提升病人对广大医护人员的好感与信心。同时,学生要采用适当的与病人交流的方式,使用文明用语,耐心与病人交流,不说容易引起误会的话语,认真为病人检查,不放过一丝小细节,尊重体谅病人,避免矛盾与摩擦,服务别人的同时学会保护自身利益。

另外,在实习过程中,学生要以学习为主,积极记好学习笔记,加强神经科基础理论的学习,加强神经科基本功的训练。在老师的带领下逐渐掌握临床思维模式,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个问题,以专业人士的角度思考临床案例。总之,要做到巩固理论知识,坚持实践第一,全面占有资料,深入了解病人资料,作全方位思考。

综上,神经内科临床见习教学对于刚开始接触临床的医学生来讲是至关重要的。带教老师课前要充分准备,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形式,将理论知识应用到病例教学中,令抽象的知识具象化,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临床带教质量。同时,强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接受规范化的训练,针对性地进行临床思维能力训练,促进学生成长为合格的临床医生。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要善于学习,向别人学习,向书本学习,主动与老师和同学交流讨论;要善于总结,时常归纳重点,了解自己的不足。学生要意识到自身身份的改变,要以一个社会工作者的姿态迎接每一位病人,注意自身形象,营造温馨和谐的医疗环境。

参考文献:

[1]张艳玲,王英,张映琦,等.病例导入式教学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0,19(1):52.

第4篇:神经内科理论知识范文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国民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神经内科是各层医疗机构临床不可或缺的关键科室,承担着神经内科疾病的诊疗及护理工作。神经内科疾病发病人群中多数为老年人群,机体神经功能及意识方面均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碍,不仅需要家属对其加强照顾,对于各层医疗机构中神经内科临床诊疗及护理工作而言,需要在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前提下,全面优化护理服务质量,保障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预后[1]。本次研究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的患者86例,将全面护理模式融入日常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取得不错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的患者86例,随机分成两组,护理组及对照组。护理组43例,男23例,女20例,年龄55-90岁,年龄平均(70.3510.88)岁,病程8-29年,病程平均(15.758.39)年,住院时间平均(14.242.45)d;对照组43例,男24例,女19例,年龄46-88岁,年龄平均(69.8611.80)岁,病程9-30年,病程平均(16.578.40)年,住院时间平均(15.232.36)d。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住院时间平均值、受教育程度等进行比较,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0.05。

1.2护理措施

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护理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融入全面护理模式,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以降低临床护理风险,减少护理事故的发生,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心理护理,神经内科患者入院治疗后,常常表现出狂躁、焦虑、或抑郁、厌世等不良情绪,护理人言需在对患者病情、家庭及自身情况等进行综合性评估后,采取患者能够接受的语言及行为,对其进行心理护理,有效疏导不良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疗及护理的依从度[2];(2)护理人员需按照一定的工作计划,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包括专科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的素质,以此为基础,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关于神经内科疾病及相应治疗、护理医学常识宣讲,促使护患之间的沟通,降低隔阂;(3)加强约束患者肢体的功能位摆放,强化防护栏设置,避免患者坠床及跌倒情况发生,护理人员应嘱咐患者家属注意对患者的看护,降低由于多半患者存在的偏瘫,或意识障碍所带来的行走不便带来的高度护理风险[3];(4)强化输液外渗的护理,增加日常护理巡查,若发生药液外渗,则需及时采用包括应用硫酸镁药物、土豆、及酒精湿敷等措施在内的有效措施进行护理,降低血管强刺激或血管收缩药物导致的药液外渗现象,减少组织坏死情况发生;(5)提高护理人员对于鼻饲及痰液护理的重视程度,降低患者发生窒息及误吸的风险;(6)及时、准确书写护理记录,避免一旦发生护患纠纷,所造成的相关法律问题[4]。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采用检验处理计数资料,利用(X+S)表示计量资料,当

2.结果

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约为69.77%(30/43),跌倒发生3例,窒息发生2例,走失1例;护理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约为90.70%(39/43);跌倒发生1例。窒息及走失均未发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护理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两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对比(n,%)

注:与护理组相比较,*表示

第5篇:神经内科理论知识范文

医院的护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品牌形象。探讨医院神经内科的临床护理注意事项,利于提高医院的护理水平。本文分析了医院神经内科病人的特点和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最后分析了平时护理工作中的注意事项,为医院平时的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性的意见。

关键词:神经内科;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8-0230-02

0引言

神经内科是独立的二级学科,它的护理水平是评价医疗护理水平的重要的指标,也直接影响着病人的康复程度。要做好神经内科的护理工作,必须在护理中建立“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的服务理念,从病人的角度出发,掌握神经内科病人的特点,提高护理的水平。神经内科病人的特点是险、急、重、危,对护理的要求很高,对护理安全的要求更高。

护理安全是指在一定的法律法规的范围内,护理的过程中,保证病人的安全,不发生生理、心理和机体功能方面的损伤、缺陷、障碍甚至是死亡。神经内科的病人大多数是老年人,他们的意识、精神、感觉等方面会存在一定的异常,在运动和认知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障碍。并且他们的病情变化迅速,病期较长,还会出现病情反复的情况,发生意外的可能性非常大,所以,护理神经内科的病人,要非常小心,不能存在任何疏忽,可能一不小心就会出现严重的状况。

1 神经内科临床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1.1 病人意外受伤: 病人意外受伤包括坠床、跌伤、烫伤、舌咬伤、窒息等。

坠床。神经内科的病人由于病期较长,他们的情绪不稳定,很容易发生躁动的现象。如果对病人的肢体不能有效约束,或者是护理人员没有意识到这方面的问题,撤下防护的床栏或约束带,病人发生坠床的可能性就非常大。跌伤。由于神经内科的病人大多数是老年人,他们的身体机能下降,视觉和听觉功能都有所衰退甚至丧失,特别是很多病人长时间不运动,处于卧床的状态,所以,他们在起立和行走时,可能会发生突然的抽搐,这种情况下病人很容易摔倒。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可能由于座椅不稳、床位移动、地面滑等原因,出现跌倒损伤的现象。烫伤。神经内科的病人由于受到病情的影响,大多数病人存在感觉功能障碍,对痛觉、温觉不太敏感,尤其在热敷的过程中,由于热水袋的使用方法不当,就特别容易烫伤。④舌咬伤。神经内科病人有时会发生抽搐的情况,如果病人在抽搐时,没有带保护牙垫或者是牙套,这时病人就非常容易咬伤自己的舌头。⑤窒息。神经内科的多种疾病都会引起病人出现咳嗽反射减弱和吞咽困难。如果病人正在在进食,而发生呛咳的现象,这时没有及时改变食物的摄入方式,食物就非常容易误入气管,引起病人窒息,危害他们的生命安全。如果采用鼻饲方法,很有可能由于方法不当造成吸入性肺炎。

1.2 人员的专业素质方面存在隐患:

近年来,由于护理人员的疏忽和专业的素质低,造成的医疗纠纷频发。所以,在护理神经内科的病人时,要求护理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如果护理人员的经验不足,专业知识的水平低,这对病人的生命安全来说是一种潜在的威胁。

1.3 护理人员法律意识不高:

对于神经内科的护理人员来说,他们每天工作的重点是检查病人的意识,及时判断病人的病情的变化,如果一旦发现病人的病情发生变化,就要及时通知家属,否则容易造成医院和患者之间的纠纷。所以,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提高法律意识。

1.4 护理制度的落实不到位: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可能会存在不按照护理的规章执行的现象,而导致发生病人坠床及跌倒等意外情况。如果不严格按照护理技术规定进行护理,会引发特别严重的后果。

1.5 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

由于医院的病人数量多,护理人员相对短缺,他们的工作十分忙碌,压力大,长时间的超负荷的工作让他们感到特别疲惫,不能安心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就会有所懈怠,缺乏责任感。这些对病人来说,都是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

1.6 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缺乏沟通:

如果护理人员和病人的沟通不畅,就会造成护理人员对病人的病情缺乏全面的了解,病人和家属也不能有效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很可能引发护理隐患。

2 护理人员工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1 注意按照护理常规开展工作:

神经内科的护理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医院的规定开展护理工作,熟悉并掌握常见病的护理常规。护理人员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术能力,在平时工作过程中要细心、有责任心,多注意观察每位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和病人的家属沟通病人的病情,保障病人的护理安全,全面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

要及时对可能引发病人意外伤害的因素进行评估,对于需要特殊照顾的病人要在病人的一览表上明确标出。每次进行交接班时,要注意观察病人并对他们采取预防性的保护措施,避免发生危险。在病人病房中放置防滑垫,避免地滑引起病人摔伤,为他们创造舒适、安全的病房环境。神经内科的病人可能会存在意识障碍,对于这样的病人要使用有栏杆的床和约束带,以减少他们的意外伤害。使用约束带以后,要及时观察约束带的松紧情况和病人的血液流通情况,保证他们的舒适、安全。值夜班时,要对病房加强巡视,及时掌握病人的情况,并主动给予他们帮助。

2.2 要注意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

医院的医患纠纷频出,造成医院和患者的关系紧张。护理人员要加强护理核心制度、护理的法律法规及护理安全防范意识等内容的学习。在平时的工作过程中要严谨,做到三查八对,熟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紧急封存病历制度》等文件内容,避免医患纠纷。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医院护理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优质的护理服务是现代医院发展和提升医院品牌形象的重要保证。人们对优质护理的认知就是护士的服务态度热情、专业知识和技能娴熟。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质是医院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全面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增进医患关系和谐。对于神经内科的护理人员来说,要在平常的工作中要提高责任心,做好安全隐患的防范措施,加强自身的保护,全面提升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赵红云,李秋洁,曹俊环. 住院病人护理满意度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护理学报,2009,10:4-6.

第6篇:神经内科理论知识范文

1.1人院评估难以收齐所有资料

由于神经内科患者病种的特殊性,患者病情一般较重,病情变化较快,患者往往在精神、感觉、意识、智力和语言等方面存在障碍,故在对患者进行人院评估时,易出现漏项。

l.2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难有起色

由于神经内科患者往往在精神、感觉、意识、智力和语言等方面存在障碍,甚至有的患者还合并有肝、’肾、心脏等方面的疾病,患者恢复较慢,对这些患者进行健康时,难以和患者形成有效沟通,使得健康教育的效果难以显现。

l.3对患者用药具有一定的难度

神经内科患者大多存在颅内压较高的表现,需要对患者应用脱水剂。目前,临床上常用125n止或250n止的20%甘露醇药物为患者降压,其用药方式为静脉快速滴注,每天需要滴注2至6次。若为患者反复穿刺,易发生穿刺失败,若为患者使用留置针,患者易发生静脉炎,故给患者用药具有一定的难度。

l.4护理人员之间的综合素质差异较大

最近几年来,我国对医院人事制度进行了相关的改革,目前,各级医院中的护理人员有相当一部分是聘用人员,且是家庭中独生子女,她们从小就深受父母的溺爱,无法适应护理工作,对护理工作不敬业,对工作待遇不满意,这些都是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

l.5护理人员缺乏职业风险和法律意识

长期以来,很多护士仅仅“在医言医”,忽视了对法律问题的重视。另外,医院的护理人员普遍比较年轻,她们缺乏相应的工作经验,对预防职业风险和医疗纠纷的意识比较薄弱,缺乏对医疗差错事故的预见。

l.6护理人员缺乏运用新技术的能力和扎实的理论功底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护理工作中的需要运用新技术的地方将越来越多,并且所含技术的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这无疑会加大护理人员的压力,增加护理风险的发生率。另外,一些护理人员工作经验不足,缺乏扎实的理论功底,对一些仪器的操作不够娴熟,容易出现错误或失误,从而对护理安全产生影响。

2管理对策

2.1做好有沟通障碍和意识障碍患者的人院评估工作

对于在沟通和精神意识等方面存在障碍的患者,应使用特制的护理评估表,对患者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方面进行评估,如对可能发生跌倒、坠床、走失、烫伤以及压疮等进行记录,对患者既往过敏史和疾病史进行调查,然后嘱患者及其家属多加注意,并让他们在评估表上签字。

2.2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由于神经内科患者往往在智力、感觉、触觉、精神等方面存在障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据研究表明,当一个人患病时,其所在的家庭、社会成员给予患者的社会支持,对患者疾病的恢复具有较大促进作用。因此,为了提高护理的安全性,应向患者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注重以人为本,避免教育的单一性,加强对患者进行示范性教育、计划性教育和以点带面的教育,让患者能够通过图片、碟片、折页、教育手册等获得与疾病相关的知识,以使患者能够从多个方面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促进患者及其家属获得行为方式的改变。

2.3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为了有效地提高护理的安全性,必须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提高护理人员的自律行为。可采取的措施主要有:经常对护理人员进行法律教育,组织护理人员对既往纠纷案例进行讨论,加强护理人员的岗前培训工作,对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专题教育,从而使护理人员懂法、守法,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在工作中防患于未然。

2.4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培训和专业理论知识的教育

为了弥补一些护理人员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欠缺和操作技能的不娴熟,可以通过每周组织一个疾病护理专题,使护理人员掌握一些疾病的发生原因和护理中可能存在缺陷,在每个月末应对本月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考核,从而真正地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2.5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

使患者能够理解并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①督促护理人员贯彻和落实护患沟通制度,使护理人员能够在平时的工作中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从而有效地提高护士的沟通技能和技巧。②要求护理人员认真执行告知义务。向患者及其家属应履行的告知内容主要有:在患者治疗期间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如走失、烫伤、跌倒、坠床、压疮、自杀、伤害他人等;为患者用药的特殊性,如有的药物需要较快的滴速,易使患者产生静脉炎或血管硬化等;患者在运动、语言、智力、精神意识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障碍等。③由于医院内有新聘年轻护士或有实习学生,他们工作经验不足,易出现差错。作为主管护士,应提前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牢记自己的用药、护理内容和治疗方案,从而协助护理人员完成护理工作,防止出现差错。

2.6加强护士长的细节管理

护士长既是其所在病区的指挥者,也是护理工作的实施者,护士长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熟悉本病区患者的特点,明确护理职责,对每位患者的各阶段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要做到心知肚明,任何细节都不放过。在对本科室护理人员的工作检查中,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因素,要立即采取措施,将隐患消除,尽最大可能地保护患者的安全,避免发生纠纷。

2.7贯彻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积极演练专科重点疾病应急预案

医院的安全管理制度要坚决予以落实,要求每一名护理人员熟练掌握专科重点疾病的应急预案和处理程序,防止各种意外情况的出现。自患者人院起,护理人员就要加强对患者的安全教育,防止患者或其家属因考虑不周而出现安全问题。同时还要加强对每位患者的健康状况的监控,及时、准确、动态地将患者的状况记录下来,如发现患者有自杀或自残倾向时,应将其状况记录在病区一览表上,交接班时重点交代下班护理人员。病区除了设立专业护理小组外,还应成立护理质量监控小组,以对病区的护理工作进行管理。2名做好“两超、三防、四抓”工作,要严格执行护理缺陷管理制度,做好“两超、三防、四抓”工作,两超即对护理人员和患者进行超前监督和超前教育,三防即对易出现的差错进行预想、预防和预查,四抓即抓易发生差错的环节、部门、时间和人。一旦发生护理差错,要及时将差错上报,并采取相应的补救办法。

3小结

第7篇:神经内科理论知识范文

1.1查房前准备

1.1.1人员准备查房主持人、医学实习生、各级医生。主持人一般为高级职称的医师;主要针对的是在本科室轮转的实习生;病例的管床医师必须参加,研究生、进修生、本院初级职称医师无特殊原因必须参加,本院中级职称医师尽可能参加;教学管理人员或其他科室学生均可作为观摩人员。

1.1.2病例准备由于该层次的教学查房主要针对本科医学生,根据其理论知识充实、临床基础薄弱的特点,主持人制订周密的教学查房计划,选择有教学意义的典型病例,如本专业的多发病、常见病种,且经过治疗有明显疗效的患者。并且要提前和患者沟通,征得其同意并很好地配合。

1.1.3时间准备教学助理每季度初张贴本季度教学查房安排。参加人员提前安排好自己的工作。教学查房前3天通知查房主持人,并通知管床医师和带教实习医师整理好病历和相关检查报告、影像片等。通知学生做好复习,参阅教科书和必备的文献资料,带着问题查房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1.2查房过程

本科室的教学查房主要分为3个部分。

(1)全体人员在示教室集合。主持人简单复习课堂所学此次查房病种内容,概括将要查房病种的特点,交代此次查房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以激发学生兴趣。

(2)床边实践。主管患者的实习医师将病历交查房主持人,向主持人脱稿报告病例,包括病史、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初步诊断和治疗情况。由管床医师做补充说明。主持人以提问学生或追问患者病史的形式帮助学生明确病史的主线,以补充遗漏或纠正错误。神经内科专科查体对初学者来说较为复杂,应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学习。查房主持人注意观察学生查体手法、顺序是否规范,认证是否准确,操作是否熟练,特别要引导学生注意所查病例重要的阳性体征,必要时做查体示范。

(3)示教室讨论。①对病例作简要评价,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该病种病史采集和书写的重点,纠正不规范的书写内容。②病例讲解和分析,这是教学查房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应围绕患者的病情特点、诊断依据、鉴别诊断、治疗方案、病情演变的应对措施、预后判断和出院医嘱等方面进行。神经内科最重要最难的是定位定性诊断,可先让学生发言,鼓励学生提问。在学生发言和提问过程中,查房主持人不失时机地暗示和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找出书本理论知识和临床实际的异同点。整个过程围绕本病例的特点进行。③总结此次教学病例的特点,点评实习医师及其他医师在教学查房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意见。可适当加入新内容,作为课后自学内容。

2教学查房注意事项

2.1查房前充分准备

这直接关系到教学查房的效果。查房主持人要选好病例并提前告知学生。学生认真复习与查房有关的内容,带着问题参加查房,才能有所收获。

2.2查房形式多样化

尽量以学生为主,教员为辅,学生有主动意识,才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有的教学查房变成考下级医师,主持人不断提问,要求下级医师做各种检查,而没有及时指正或示范,使下级医师不知所措。更常见的是主持人“一言堂”,自说自话,使下级医师成为陪衬,教学查房成为课堂理论的重复[1]。

2.3忌空谈理论或不谈理论

在教学查房中很多主持人拓开话题无法收回,高谈阔论,脱离了患者的具体病情,使查房变成理论性讲课;或者完全从医疗目的出发查房,仅就病情提出诊治措施,整个教学查房成为医疗查房,对该病涉及的基础理论不谈或简单提及,不介绍相关学术新进展。这种就事论事的查房,同样达不到教学的目的[2]。教学查房的目的,是通过对具体患者病情的认识,将基础理论与临床实际有机联系起来,达到巩固和提高理论知识的目的,同时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2.4查房要体现人文关怀

查房前向患者解释以取得支持,查房后对患者的配合表示感谢。进入病房前,要求医师检查自身仪表,查房过程中严禁交头接耳,要求语言文明、礼貌待人,关心爱护患者,动作轻柔,尤其是看见神经科一些患者的奇怪动作或姿势时不能笑,使患者从心理上消除顾虑。冬天体查时要注意保暖,照顾患者的害羞情绪,查房时患者所在病房应尽量宽敞,病房无其他患者及陪同家属,特殊情况下,患者可安排在单独病房内,以便于观摩[3]。

第8篇:神经内科理论知识范文

摘要 在临床护理丁作中,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点,是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工作中如何规范护理服务行为,强化质量意识,确保患者安全,防范医疗纠纷,是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的重点。本文分析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及原因,并针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许多不安全因素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得出护理安全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护理人员必须加强预见性安全护理意识,学习相关法律知识,正确评估患者,防患于未然。

关键词 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文明程度的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医患纠纷呈上升趋势,成为困扰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的难题之一。加强护理风险防范.减少护患纠纷发生,有效地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是当前医院护理管理面临的迫切问题。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多为老年人,并伴有意识障碍、精神异常及感觉、运动、认知障碍,病情变化快,易发生意外,任何疏忽均可导致严重后果,给患者及医院带来损失。现将神经内科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总结如下。

1 常见护理安全隐患

1.1 意外受伤

1.1.1 跌倒神经内科患者大多年老体弱、视力减退,运动障碍发生率高,如瘫痪、步态不稳、起立与迈步艰难等,常突发抽搐与晕厥。由于上述原因,如遇地面滑、床脚移动、坐凳不稳、防护措施不到位等情况,更易发生跌倒。

1.1.2 坠床 躁动患者予以床栏防护、肢体约束方法不正确,或陪护人员对此重要性认识不足,擅自取下床栏、约束带;高龄老年人对病床高度不适应,或夏天使用凉席,在凉席外移的情况下翻身而致坠床。

1.1.3 舌咬伤抽搐间歇期患者疏于带牙套、置牙垫防护,如突发抽搐易致舌咬伤。

1.1.4 烫伤感觉障碍患者使用热水袋,未掌握热水袋局部热敷的温度及使用方法。

1.2 走失精神异常及老年痴呆患者,如防护措施不到位,未做到24h连续看护,特别是外出进行辅助检查时,人员较杂,稍有疏忽容易走失。

1.3 窒息 神经系统多种疾病均可出现吞咽困难,咳嗽反射减弱。如进食呛咳严重而未及时调整进食方式,可引起食物误吸。

2 原因分析

2.1 人员与技术因素人员方面因素主要指由于护理人员素质或数量方面的原因不能保证满足工作基本要求而给患者造成的不安全影响或隐患;技术因素主要指由于护理人员技术水平低、经验不足或协作能力不强等原因对患者安全构成的威胁。

2.2 法律意识淡薄 患者的意识情况是神经内科护士观察的重点,如何判定、有无改变,需要护士准确观察。一旦病情变化而未能及时发现,将带来严重后果,造成医疗纠纷。另一方面文书记录不规范、不详细、不全面,与医疗记录不一致,都将成为在今后的医疗纠纷甚至法律诉讼中的潜在隐患。

2.3 制度落实不到位护士在工作中未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不执行监护巡视制度,造成患者坠床等意外伤害;约束时造成患者肢体受损;违反技术操作规程,均可引起严重的不良后果。如有的患者入院后才出现明显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的改变,这都需要护士定时观察病情变化,若此时护士疏忽大意,违反护理常规,未能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可直接影响患者的转归。

2.4 责任心不强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由于护士编制少,长期超负荷工作,使护士身心疲惫,不安心于本职工作,工作中缺乏责任感。就可能出现言语、护理行为的不当或过失,给患者带来不安全感或造成不安全后果。神经内科护士如果观察病情不仔细,没能及时发现患者病情的突然变化,失去有效的抢救时机,都将造成无法挽回和弥补的损失,给患者和家属造成很大的痛苦。

3 防范对策

3.1 加强护士职业责任感教育及技能培训良好的责任心是做好工作的前提。职业责任感教育是常抓不懈的工作。护士长对科室护理人员应多给予指导鼓励,增强其责任感,帮助其提高业务素质,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学会调节自我心理状态。同时要有计划、有目标地组织年轻护士业务学习和技能培训,反复训练专业技术操作,鼓励护理人员参加业余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技术操作水平。

3.2 加强法律法规教育,增强护士风险意识护士长在平时工作中,加强督察力度,培养护士树立患者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在尊重和维护患者的同时,学会用法律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安全护理与法律法规有着密切的联系,护理人员对安全护理重要性的认识和具备较强的法律观念是做好安全护理的前提。因此对护理人员要经常进行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和依法施护的观念。同时护理部将法律法规纳入继续教育中,定期进行学习和考核,用法律来规范护士的护理行为。

3.3 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医院应增加护士的编制,加强临床一线护士的配置,合理调配护理人员,改变护士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切关注风险的高危环节在中班、夜班工作繁忙时,合理解决护理人员的实际问题,适当增加人力,进行弹性排班,保证在输注甘露醇的高峰时段,护士有时间巡视病房,保证甘露醇在规定的时间内滴完,同时,告知家属注意看护,加强责任心,并告知甘露醇外渗容易引起皮肤坏死。一旦引起输液部位肿胀,立即进行相应的处理。

3.4 加强护理管理护理管理的成败直接影响护理质量,健全和完善护理监控体系建章建制,加强教育,严格管理,杜绝不规范的医疗行为。科室的护理质控小组人员定期进行检查、分析、讨论及反馈,防患于未然,使护理缺陷和事故消灭于萌芽之中,护士长加强基础质控、环节质控和终末质控的管理工作及夜间查房,以督促各项制度落实到位。

第9篇:神经内科理论知识范文

1.天津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天津 300070;2.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神经内科,吉林长春 130021;3.吉林医药学院,吉林省吉林市132013

[摘要]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ICU设立PICC小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2013年在神经内科ICU行PICC置管患者的资料,将设立PICC小组前16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设立PICC小组后178例患者作为干预组,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干预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99.4%)高于对照组(90.1%)(P<0.001),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静脉炎1.7%,穿刺部位局部感染2.8%,堵管1.1%)低于对照组(静脉炎6.2%,穿刺部位局部感染8.1%,堵管5.0%)(P<0.05),两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小组能够集中、规范化进行置管维护,控制相关并发症并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提高护理质量。

[

关键词 ] PICC;ICU;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7(b)-0103-02

神经内科ICU的患者病情危重且病程较长,经常需要通过静脉途径补充高渗透压营养剂或给予对血管刺激性较大的药物(甘露醇等)[1]。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 PICC)不仅可以减轻患者因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而且能够建立一条安全稳定的静脉通路,保护患者外周血管,在病情危急时,保证药物能够有效输入,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2]。但是PICC置管技术也存在高风险性,操作过程中任何疏忽都有可能导致置管失败或各种并发症的发生[3]。因此,建立规范、专业的PICC管理制度能够有效保障置管安全。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神经内科ICU设立PICC小组的临床应用效果,通过回顾长春市某三甲医院神经内科ICU成立PICC小组前后共计339名行PICC置管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6年1月—2009年6月(未设立PICC小组期)在某院神经内科ICU行PICC置管的16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09年12月—2013年6月(设立PICC小组期)行PICC置管的178例患者作为干预组。对照组男98例,女63例;年龄范围为36~78岁,平均年龄为(47.3±4.8)岁;其中脑出血72例,脑梗死41例,颅内感染3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6例。干预组男111例,女67例;年龄范围为33~77岁,平均年龄为(45.9±4.1)岁;其中脑出血81例,脑梗死49例,颅内感染3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3例。经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病情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PICC小组成立之前,该神经内科ICU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没有设置专人置管,没有对置管前、中、后实施连续的质量控制以及拔管后的跟踪随访。

1.2.1 PICC小组成员的组成在神经内科护士长的直接领导下,PICC小组设立组长1名,组员12名。组长由取得国家PICC置管资质证书且具有多年PICC置管经验的护士担任,组员由具有2年以上神经内科ICU工作经历的护士担任,其中3名已经通过该院PICC专科护士培训。

1.2.2 PICC小组工作职责PICC小组成员均为兼职,在完成日常临床护理工作的前提下,负责PICC专人置管、导管维护、控制相关并发症并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处理[4]。同时,小组成员还必须参与全院PICC会诊以及相关的培训和指导工作,通过与院内外护理同仁进行交流、参加定期专业培训和考核,进一步提高PICC小组的专业水平。

1.2.3 PICC小组的规范化管理参照美国静脉输液护士协会(INS)制定的《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5],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PICC小组工作制度与流程。要求小组成员在置管前、中、后严格按照流程操作,与未设立PICC小组时相比,小组成员要及时、完整、真实地记录PICC穿刺过程及导管的详细信息,包括患者静脉状况的评估、穿刺次数和部位、导管的型号、品牌、置入深度等内容[6];建立突发事件的呈报和应急处理流程,对于突发意外事件进行总结和深入分析,完善PICC操作护理质量的监控[7];同时对于转出ICU的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并做好跟踪记录,直至患者导管拔出为止。

1.3 临床观察指标

将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的护理记录进行整理,对设立PICC小组前后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静脉炎、堵管、感染、血栓等)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3.02软件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学方法选用描述性分析、秩和检验和卡方检验,检验水准为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的比较

对照组患者PICC导管留置时间范围为3~134 d,中位数为96 d;干预组患者时间范围为1~135 d,中位数为92 d。经秩和检验,两组导管留置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297,P>0.05)。

2.2 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的比较

干预组患者的一次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

2.3 两组患者置管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干预组患者置管后并发静脉炎、穿刺部位局部感染以及堵管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两组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该院神经内科ICU设立PICC小组后,对患者实施统一、规范的护理管理,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99.4%)明显上升,置管并发症发生率(静脉炎1.7%,穿刺部位局部感染2.8%,堵管1.1%)显著下降,说明PICC小组的设立具有临床应用价值,此结果与国内相关文献报道一致[8-9]。2002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指南中也明确提出:专业的输液小组(包括PICC小组)可以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并发症及医疗花费[10]。为推动PICC置管技术走向规范化、科学化、专科化,PICC小组成员应进行定期规范培训与考核,更新理论知识,介绍最新技术。通过参与全院PICC会诊以及各科室内部的交流会,分享实践经验,对操作过程中出现的突况进行深入分析总结,不仅能够提高小组成员评判性思维能力,增进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同时也能提升PICC置管技术的整体水平。在未来的发展中,将PICC小组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实践,将护理人员在PICC领域中的功能不断拓展,不仅能够为患者提供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而且能够促进护理专业输液队伍的发展。

[

参考文献]

[1]王仕学. PICC在ICU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8,22(2):139-140.

[2]邓旭,冯英,谢红宁,等. PICC导管在ICU病人中的应用体会[J].广西医学,2006,28(4):621-622.

[3]王虹.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小组规范管理的成效[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7):2064-2066.

[4]赵林芳.国内外输液小组与PICC管理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 2009,9(2):5-9.

[5]Infusion Nurses Society. Infusion Nursing Standards of Practice 2006[EB/OL]. [2006-10-15].ins1.org/i4a/pages/index.cfm pageid=3310.

[6]Evans RS, Linford LH. Computer identification of symptomatic deep venous thrombosis associated with peripherally inserted venous catheters[J]. MIA Annu Symp Proc, 2007(11):30-226.

[7]Intravenous Nurses Society. Infusion Nursing Standards of Practices[J].Supplement to January/February,2006:29.

[8]孙杰,姚秀霞,陈建芝. 神经外科ICU PICC术后82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8):1880-1881.

[9]谭海燕,彭丽彬,邱琼,等. PICC小组的设立及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1):8-10.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