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媒体运营矩阵方案范文

新媒体运营矩阵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媒体运营矩阵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媒体运营矩阵方案

第1篇:新媒体运营矩阵方案范文

向模拟Say Goodbye

在今年的展会上,我们终于可以正式向模拟致“悼词”了,整个展馆已经没有VGA设备的展示,大部分厂商都表示不再会投入资源进行模拟设备开发,在兼容模拟的基础上,把所有精力都转向数字产品。几年前AMX就开始推的Enova DGX系列,以及快思聪的DM系列,都是在为全面数字化做准备。

音频同样也在告别模拟时代,数字音频产品成为展会的亮点。KLOTZ展示的新产品加入了最新的科技元素,其全新的VZ8000全数字会议系统,采用专利的数字总线DSS技术,可应用于新一代数字会议网络中。它可以在五类线上,实时传输任何无压缩的音频数据里,传输32通道立体声数字音频至每一个单元。同时,设备还兼容所有的CobraNet音频设备接口,通过以太网实时分发数字音频,扩展各种应用。

据了解,目前在国内较为发达地区,或者大的新建项目中都已经不再接受模拟系统。但是就全国范围来说,模拟用户基数仍然很大,因此,即便数字时代已经到来了,仍然需要搭建数字与模拟时代的桥梁。

Extron公司中国区销售总监吴晨表示:“模拟到数字的转换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不是突变。数字化的未来毋庸置疑,但和国外相比,中国市场还是有很大的模拟用户群,特别是在三四线城市里。在这个角色转换的过程中,作为专业厂商,Extron要担负起责任,去引导市场转变,而不只是让用户为最新的技术埋单。而且数字化遇到的问题要比模拟多得多,很多客户可能对HDCP、EDID还不够了解。因此作为厂家,除了销售产品,还要承担起对用户的责任。”

HDBaseT的崛起

HDBaseT是继HDMI、DisplayPort之后的新传输接口规格,其最大的亮点在于单根网线传输视频、音频、网络、控制信号和电源达100米远。一两年前,国内很多厂商和用户还对HDBaseT有些陌生,但它在传输和安装方面的优势使其发展快速,今年展会上,HDBaseT已备受追捧,HDBaseT芯片供应商Valens首次参展,为数不少的厂商也展示了支持HDBaseT的产品。如格芬8×8HDMI双绞线矩阵,就支持HDBaseT技术,可将任意8路HDMl信号切换通过4HDMI线缆和4CAT-5e线缆输出到8路显示器。

Valens亚洲区总经理曹家声表示:“HDBaseT联盟2010年成立,现在已取得比预期快很多的增长,到目前为止联盟已经有超过60家会员,芯片出货量也已超过100万套。”

HDBaseT推出之后,有很多声音认为它将会取代HDMl。但事实上,HDBaseT不是为取代HDMI而生,它更多是对HDMI的一种补充。据曹家声介绍:“HDMI的问题在于线材的距离限制,而HDBaseT弥补了它做不了的工作。”

目前,在传输介质方面,根据不同的距离已经有了明确的划分。5米左右使用HDMI线足矣,100-200米是HDBaseT的市场,在更远的距离光纤成为首选。100-200米的范围,也是适用于很多普通工程的范围,因此,HDBaseT对于工程商来说会有很大的吸引力。

快思聪DM(中国区)业务拓展经理庞新海表示:“支持HDBaseT有两重意义,首先我们会尽量带领客户提前准备好迎接全数字信号的时代。同时,HDBaseT会给工程布线设计以及实施带来极大方便,由于它可以同时传输包括控制在内的多种信号,所以不用再布很粗的管子,也解决了线缆间相互串扰的问题。在推广过程中,我们会教育用户这个技术不会给他们提高成本,因为安装以及调试成本降低以后,其总拥有成本会更低。另外,快思聪会把灯光、音视频系统都整合到一起,同时基于HDBaseT传输,对于客户来说是一种省钱的应用。”

利国已经有相应的HDBaseT板卡,解决了传输的问题,附带很多功能在里面。利国公司总经理蒋伟平认为,对于工程商来说是HDBaseT个很好的概念,他们还需要对这项技术有更好的理解和充分的认识。

随着应用的普及,HDBaseT在成本方面也有望进一步降低。“经过检验,在客户反映比较稳定的情况下,这项技术可以得到广泛应用,因为网线在任何场合都会有,而且很方便。当使用的多了,相信成本也会有下降。”LIGHTWARE首席代表龚勇介绍道,“我们同样展示了支持HDBaseT的矩阵、输入板卡,以及相关信号的延长设备,它非常适合在会议领域、100米左右的局限空间使用。”

“消费电子利润比较薄,对成本更敏感,而在专业领域,大家更关注质量、灵活性、安装维护是否容易。因此专业市场是HDBaseT迈出的第一步,但最终来说,要推这个标准,消费电子产品还是重点,因为专业市场的量始终无法和消费电子相提论。”曹家声谈到如何向不同市场推广这项技术时说道。

HDBaseT仍在根据市场发展不断更新,现在技术不是点到点那么简单,而可以支持一点到多点,多点到一点,多点到多点。据了解,在未来两三年的芯片计划中,年底将推出的VS200本身带有矩阵,增加了多进多出的切换功能,传输距离也将更远。

走向系统化,平台化

数字化之后,系统化、平台化成为下一步的发展方向。这其中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随着系统越来越复杂,对于信号种类和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单一的设备很难满足需求:一是市场竞争激烈,同质化日趋严重,必须整合创新,提供有更好用户体验的平台化解决方案。

在中国,矩阵无疑是最“拥挤”的市场之一,从多格式矩阵到插卡式混合矩阵,大家蜂拥而上,差异越来越小。所以对于企业来说,要生存就必须创新,寻找新的出路。

“插卡式混合矩阵到现在的程度,下一步怎么‘混’?那就要将拼接、处理、融合、控制等其他元素都加在里面。目前,市场上各厂家都在向这个方向走,就看谁更有特点,更加人性化。同为有拼接、融合功能的插卡矩阵,谁有更好的应用体验,谁就会占据市场。当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时候,体验性将变成重要卖点。”东明炬创公司市场总经理詹澄海说道,“显示端在不停变革,处理和传输也需要不断改变。实现整合化和标准化,才能适者生存。现在,我们不仅有会议讨论、矩阵,还有电源控制、调光控制、数字功放,可以提供一个整合多种功能和应用的平台。”

LIGHTWARE近期对一系列数字音频、视频矩阵和延长器进行了升级。“矩阵发展到今天,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简单的视频矩阵,它已经高度集成化。随着信号源向音频、控制等方面的发展,其趋势就是通过一个框架集成在一起去控制、切换。LIGHTWARE以混合模块化矩阵为主,集成音频、视频、KVM、USB信号、红外、以太网一体。今年的25G产品进一步丰富了输入输出板卡,可灵活地兼容其他各种信号。”LlGHTWARE公司首席代表龚勇指出。另外,LIGHTWARE的Modex系列则是一个更灵活的平台,它继承了矩阵的特点,外观为小机箱,板卡可以更换成任何接口类型,可以实现5,000多种组合,满足客户在实际应用中的需要。

宽博此次主打多媒体传输平台――智金刚系统,同样体现了这样的趋势。传输、矩阵、拼控的功能都包含在系统当中,另外控制、音频、视频、KVM信号、编解码也都融入其中。在日后应用中,只需要改软件即可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和应用进行定制化改动。宽博公司副总经理易武指出:“现在单一产品的同质化竞争激烈,因此我们经过调整把单一的矩阵或传输产品做成系统解决方案,即传输平台,而不是像从前只是一个传输部件。我们的改变不是转向做集成商的工作,而是要延伸到前端,与设计方和甲方做技术交流,让他们认可我们。”

捷控则在混合插卡矩阵的基础上,把无缝切换作为主推的方向,支持中控功能、网络传输、光纤传输和3D。一台机器同时解决了切换、转换、传输和控制。其无缝切换的优势在于可以做到真正的无缝,在不改变上一个画面的情况下,直接切换。

除了64路以上的3G-SDI高清矩阵,多格式的无缝混合矩阵是科迪此次展会的一大亮点。科迪产品采用前开门插板式结构,冗余式双电源热备份,双控制系统。设备无论出现什么问题,都不需要拆卸,只需要打开门更换相对应的板卡,即可做到维护,把整个矩阵换成新的,也只需要5-10分钟。

凯新创达一款插卡型万能高清混合矩阵,不仅支持任意信号的输入输出,而且还实现了信号切换无延迟无黑场的无缝切换。此外另一款N-Mix网络矩阵加入了堆迭功能,最大可进行15台堆叠。

天翼讯通强调选择了单纤非压缩方式。此系列的多业务VGA/DVI/SDI高清光端机通过一根光纤即可实现长距离传输高清视频、双向音频、百兆以太网、数据、电话、开关量、USB接口键盘鼠标等各种业务信号。

平台化最终的目标是为了实现更好地应用。“硬件方面在追求高像素、大规模,当达到一定程度势必和行业做有效结合,才能更紧密地贴合市场。淳中依托拼接产品,来做纵向延伸,今年展出了两个主要的应用,其中一个是电力行业的应用,配合电力系统监控软件,使用了六块屏进行高分辨率展示。我们不再局限于做硬件提供商,已经开始把整个电力监控室解决方案融入到我们的产品线当中,把硬件和电力行业专门应用软件、业务平台去做整合。”淳中视讯技术部副经理孙超说道。

另一个亮点是安防应用,淳中雅典娜系列数字视频综合平台是一款安防行业的多业务图像集成平台,系统支持模拟/数字、高清/标清、IP视频流等多格式视频的混合输入功能,同时具备强大的高清图像拼接输出上墙显示功能。“我们相对安防厂家的优势在于,经过七八年积累,对视频处理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国家针对安防的标准已经陆续出台,安防市场原本相对混乱的状态慢慢地变得有序,同时也令音视频厂家切入安防行业的难度降低。我们可以支持解码应用,把解码、图控、矩阵功能融为一体,为用户提供更完善解决方案。”淳中视讯王振华指出。兼容性高是雅典娜平台最大的特点,它不止是分辨率的兼容,或者信号格式的兼容,更多的是对品牌的兼容。“能兼容各个厂家的格式,才有潜力把平台做大。”孙超补充道。

Jupiter的MIP多媒体交互智能管理平台是音频一体化智能管理平台。Jupiter今年开始与新启邦威公司合作共同研发这一平台,使用一套系统来同时控制视频和音频,对用户来说更加方便,可以实现实时同步。同时,它可以实现所见即所得的操作,不论是平板电脑还是其他Windows的设备都可以作为其控制端,实时回显和共享所有信号源。该平台不仅可以控制视频和音频,还可以控制摄像头、灯管、窗帘,以及任何由中控系统控制的设备。

软硬兼施才是真

“硬件被模仿抄袭太容易。宽博现在的方向是搭建硬件架构,然后用软件来实现各种功能。别人只能对硬件进行模仿,实现功能还需靠软件。”宽博公司副总理易武这样说。的确,在IT化之后,游戏规则也与以往相比发生了改变,硬件性能指标已经不是唯一重要的因素,做到软硬兼施才是真。

Jupiter公司今年最大的变化就是向软件方面渗透,成立三十余年来,Jupiter一直专注于显示墙控制器硬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此次展会的主推产品CANVAS则是Jupiter的软件产品,所有的视频源都在云端。Jupiter董事长Chuck Kelley介绍:“Jupiter之所以要从硬件向软件转变,是因为我们发现,随着用户需求的增加,对功能和整个显示墙的需求不断扩展,其范围不再局限在控制室里面。CANVAS首先是一个超越了显示墙范围的产品,它可以将世界各地的显示墙、控制端连在一起。它所实现的是视频共享和协作,可以在实时视频上进行标注、交流。在传统的控制室,大家都坐在大屏幕前,需要在正确时间正确地点出现,但是使用CANVAS,人们可以处在不同位置,所有人只需要一台电脑,就可以得到和大屏幕同样的信息,决策和管理更加容易。CANVAS希望变成一个让用户使用起来更加智能,更加简单的系统。”

清投视讯则将各种显示全部搭建在TNet2.0分布式物联网系统上,除了iPad/iPhone控制,App商务体感应用、App信息上屏决策系统、App一云三端、App高清底图、App液晶白板等五款硬件应用也融入其中,使多元化内容更立体、高速地呈现在用户眼前。

AMX的RPM软件实现了快速编程,通过云端的数据库和配置工具,让AV技术人员或者IT专业人士能够使用逐步向导的方式,在一小时之内轻松完成AMX系统的设计、配置和部署。已经汉化的RMX管理软件,亦实现了AV和IT结合,RMX软件安装于服务器上面,在控制界面可以看到会议室具体的用电量,什么设备用的电最多,显示出不同的比例。会议室设备可以直接通过网络去控制。RMX可以管理到3,000间课室,让用户掌握3,000台投影机的使用寿命等情况,当达到一半寿命的时候,它会自动发短消息给管理者。除此之外,RMX还支持建筑管理,将建筑的空调系统、灯光系统接入,实现统一化。如AMX北亚洲区销售总监Peter所说,这体现了AMX推广的的重要概念,即把所有的内容统一化、简单化,把不同的管理系统结合到一起。

除了携新一代高端AV处理器NeXtage16和SmartMatriX Ultra参展,本次展会AnaIogWay还带来了基于Web的远程控制软件,用于其新的LiveCore平台系统。AnalogWay市场及公关总监Franck Facon介绍,通过提供先进的监控资源以及远程维护的机会,这种直观和用户友好的远程控制软件(Web RCS)将帮助用户轻松地创建复杂的演示文稿。基于网络,Web RCS可以运行几乎任何地方连接到互联网的任何计算机系统:PC、Mac或平板电脑。Web RCS提供了一个用户友好的图形界面,包括三个独立的部分组成:安装、版本和直播。向导模式用来引导运营商对设备的安装和对节目进行准备。通过更新用于接口的连接来源快照,直观的仪表盘使运营商能够充分准备自己的节目,对他们的活动进行现场控制。Web RCS使AnalogWay新一代高端AV处理器NeXtage 16和SmartMatriX Ultra能够支持多个远程服务。

哈曼的IDX音视频通信解决方案亦是软硬兼施的典范。展会中,哈曼最特别的地方在于,其展位上不是具体的产品展示,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由隐藏于系统背后的设备带来的集成方案和应用。IDX音视频通信系统由Harman携手旗下品牌AKG、BSS、Crown和JBL联合打造,功能强大且灵活易操作,满足了当今应用环境中对于安全可靠性的要求。IDX使用先进的Cobra-Net技术采用标准以太网联网,实现软件界面和控制结合于一体的信息传送系统。系统推出了首个真正完善的公告和显示管理解决方案,为对性能和生命安全系统可靠性有着高度要求的所有类型的设施提供下一代大规模通信系统。从配备直观的触摸屏和高分辨率显示屏的麦克风基站,到高清扬声器,IDX是首个能够提供全面的视频和音频解决方案的消息收发系统。IDX系统分为IDX100、IDX200、IDX300和IDX400四个型号,可根据应用场合的实际情况以及客户需求选择定制专属于该设施的完善公共广播系统方案。

IT时代,寻找AV生存空间

当所有的信号都变成了0和1,成为了数据,自然也就会汇入网络洪流。同时,随着网络协议、硬件和基础结构的发展,IP流媒体消费开始流行,由交换机取代传统矩阵,已成为AV行业IT化的表现之一。本次展会,多家企业都有IP流媒体的相关产品展出。

格芬的Daisy Chain HD系统是基于IP技术的点到多点树形拓扑分发系统,通过CAT-5e线缆串联,最高支持30级级联,每个单元设备间CAT-5e线缆支持最远达100米,每个Daisy Chain系统最多支持信号分发到100台显示器。非常适合数字告示使用,是使用多个屏幕播放相同内容的商业娱乐解决方案

Extron近年也为IP流媒体传输做好准备,VN-Matrix就是通过IP网络的实施流媒体传输设备,它集成了传统矩阵切换器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的灵活性,使用专门开发用于IP流媒体解决方案的PURE3编解码技术,实现了不受地理位置和输入输出尺寸限制的高分辨率视音频内容的实时传输。VN-Matrix通过现有的网络结构集成视频、图形、音频和控制信号的流媒体传输,简化了复杂的系统,其部署比专用的大规模或长距离传输的点对点系统更加经济便捷。

克莱默展示的VolP和数字标牌解决方案带来动态的多媒体体验,能够实现多媒体播放和对视频内容的管理。全高清的KDS-MP媒体播放器是任意大小数字标牌安装的理想选择,KDS-EN2T/R是HDMI信号用IP发送器和接收器,使用JPEG2000压缩技术,可在内部互联网的任意位置经济地分配来自HDMI信号源的高清视频内容,具有高度灵活性、可扩展性和高性价比架构,可应用于组播、视频墙和数字标牌系统。KDS-ENIH.264编码器可记录、压缩分配高清视频,将内容以流媒体形式输出到任意H.264媒体播放器或流媒体播放器,利用现有网络架构实现高清内容的流媒体直播。“IP方案工程量很小,未来AV行业会慢慢转向这种方案,传统的矩阵、多画面转换器都有可能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克莱默工作人员指出。

创凯电子的大屏拼接器也加入网络解码功能,前端网络信号进来,直接通过其设备,就可以显示在大屏上。创凯电子销售总监黄岩表示:“网络化已经真正集成到我们设备上了。之前我们一直在提的数字化、网络化、高清化,现在正一步一步实现。系统应用前端和终端都在逐渐向高清化发展,网络化也在慢慢形成一条产业链,我们现在也是在整合资源,在系统简单化上做相应的方案。我们会根据不同的行业定义不同的产品功能,所谓简单化就是减少中间环节,使系统稳定性增高。用一个平成以前多台设备工作。”

威视讯达的IP流媒体融合处理器,采用了分布式图像处理架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延伸为统一视讯管理平台。整合了IP码流编解码、IP码流交互与共享、多屏显示、图像特效处理、帧同步技术,实现了高清视频会议、视频监控、应急指挥、数字广播电视、现场直播、VOD点播、智能化视频播控、信息等更加丰富的功能。

大连捷成下一步也准备做H.264或类似的编解码开发。“编解码始终是有损压缩,对于图像质量肯定会有影响。因此,传统的矩阵和信号处理方式还会保留,会根据具体需求综合考虑,是用传统的还是网络化的方式。”大连捷成工作人员介绍说。

现在,很多公司的AV部门已经被入IT部门,很多AV的功能也都被IT所涵盖。因此AV行业IT化的变革是不可阻挡的,同时也会打破过去的规则,开启新的应用环境。Jupiter全球销售高级副总裁Scott W.Sullivan介绍道:“传统的AV行业只是视频和音频,和网络以及存储的交集很少,在我们推出CANVAS后,对于IT的依赖会更强,但我们更偏向于把AV行业的经验推广到IT领域。IT化也改变了用户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方式,现在所有的资源都在云端,人们各司其职,如果这个管理员在使用时发现了重要信息,可以把信息推送给其他用户,这样信息共享非常快速。使用这种系统可以给安防、学校、政府等各种应急部门带来迅速的响应。这种改变对控制室影响重大,不需要大家都在显示墙面前,所有人都可以使用自己的电脑来讨论信息、做出决策。”

IT化的过程中,也有新的困扰。首先IT化最大的挑战是带宽,“传统上网应用都是窄带的,如果要在网络里面传送高质量的AV信号,对带宽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如果要让整个AV都运行于IT,就需要把带宽作为一个考量的重点。”Scott指出。

如今3D、4K甚至8K信号,对于传输提出了更高要求,IP很难解决超高清的传输问题。所以完全的IP化不容易实现,特别是要求实时的、无压缩、无延迟的应用,还是不能完全用IP的方法解决。

“这就是我们研发Presenter演示者产品的原因,因为它无延时,无压缩。”LUXI公司CEO吕晓政如是说。作为Presenter产品的商,南鹏公司在展位进行了演示,它包括发送器、接收器,可以手拉手方式灵活搭配,做切换器、分配器以及延长器,还可以做成创新架构的矩阵系统,颠覆了AV行业这么多年都要把信号集中在一个位置,然后再重新发送出去的方法。Presenter今年已经开始成熟量产,后续还有几个新的产品在研发之中。它现在已经突破了六路信号的限制,使用节点方式,可以让系统像树枝一样生长,无穷扩大。

第2篇:新媒体运营矩阵方案范文

连最能折腾、崇尚以战养战的京东都要如此变脸,这意味着中国电商企业以持续融资、以牺牲毛利率和持续亏损换取规模与品牌效应为特征的早期草莽阶段正在终结,它们正身处新的黄金十年的临界点,利润率将随着规模增长、成本效率提升而逐步好转,以争取微弱盈利导向的精细化运营中期阶段正在来临。

要探讨这一转向,尤其不能忽略目前关于电商红利终结的争论,多数观点认为中国的互联网人口、网购人口的高速攀升已经刹车,加之平台崛起、电商价格与营销血拼等态势存在,新流量金贵如油,很多电商企业陷入了“无营销无增长”的尴尬境地。

不过,尚有三大红利并未被充分挖掘:一是老客户挖潜,客户忠诚度管理将成为电商必备利器;二是网购黄金用户群(36~50岁中年人士)尚未真正活跃起来,据波士顿咨询公司《中国数字新生代3.0》报告称,2011年中国互联网用户平均年龄仅为28.9岁,“年轻的探索者”(26~35岁)依然是网购主流人群;三是移动互联网的红利增速正超越PC互联网,互联网女皇Mary Meeker在其2013年互联网趋势报告中也谈到了印度市场的移动互联网已经超过PC互联网,其他国家也将朝这个方向迈进。大朴网创始人王治全甚至称,“中国电商真正的红利时代还远未到来,现在只能是坚持”。

2013年,在传统企业深度触网、平台型电商控制格局、垂直电商寻觅出路等三股主要力量的激荡之下,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将出现如下五大新趋势:

并购与融合将主导竞争格局变化。据易观国际预测,2013年以资源整合为目的的大佬级并购持续,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二八原则显现,这也意味着大平台将垄断消费的绝大部分份额。平台生态之争会使得更多的垂直电商陷入困境,并转而需求出售给大型平台,而平台商也将依托并购后的融合,对电商市场进行卡位和深度布局。

此外,除了互联网电商平台加速布局,传统的零售巨头以及大型品牌商也将通过更多并购或与垂直电商合作,它们将成长为新一代的融合型电商企业,其核心特征是虚网做深(B2C官网+多平台分销,或者打造自己的电商开放平台)、实网做虚(线下店化身体验中心、虚拟仓库,强化物流和售后服务能力等虚拟增值业务),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企业业务的新型融合。

这意味着它们会从单纯的卖产品向服务转型,从单纯将电商视为渠道向实现企业新商业模式转型,而这其中最值得关注的企业是连锁零售巨头苏宁、商业地产巨头万达以及家电制造巨头海尔。

以C2B为代表的新长尾经济继续萌动。C2B概念诞生于阿里系要扶持小而美电商、保持平台生态健康性等方面的考虑,阿里系也将其作为重要的战略来对生态内的电商施加影响。目前能够看到的方式包括D2C、预售模式、聚划算的个性化定制团购、双十二中的生活方式标签化尝试等。这些都是比较初级的探索,但阿里系的平台影响力已经使得更多的企业在关注并尝试C2B模式。

C2B并非简单的个性化定制,而是企业通过聚合消费者需求,通过模块化设计与柔性化生产的方式,实现对消费者需求的快速传导和满足。从本质上说,它是一种规模化的不规模经济,也是一种新型的长尾经济。目前最主要的难题在于上游供应链不支持、成本及效率尚不足以支撑模式的良性循环,但在服装、鞋类、家电等行业一批传统和新创企业的探索下,该新长尾经济会继续呈现模式探索上的多样化趋势。

微电商将成为一种新基因。所谓微电商,主要指电商企业利用社交化、移动化两大趋势进行的电商服务链条延伸,其业务重心并不在于拉新户、促成订单成交等PC互联网的核心诉求,而是在于实现电商业务向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的迁移,从而实现企业的社交化、O2O化整合以及移动电商等新战略布局,从而占据未来竞争高地。

其主要特征有三:一是向移动终端屏幕迁移,尽管受制于屏幕大小、通信流量等先天限制,但它具有较高的直达率、利用碎片化时间、与用户随行等优势;二是提升移动化的增值空间,主要是实现移动购物以及O2O的商业创新,可以包括签到便捷化、CRM准确辨别、瀑布流设计、富媒体信息展示、移动支付创新等购物路径重设,还要加入商品的物流查询、点评、CRM二次营销、社交化分享等功能;三是基于社交化的矩阵设计,企业会以自己的电商官网为核心,构建包括PC互联网、PC社交媒体(微博、人人、开心、空间)、移动社交媒体(微信、微博、APP)等构成的矩阵,这会带来企业在组织架构、营销模式等方面的新变革。

微电商可以被视为企业迎合SOLOMO消费趋势的必备基因,变革背景在于社交化与移动化已经呈现不可分割的融合趋势,同时,要依托O2O模式盘活线上与线下的资源,企业必须做出有针对性的组织变革、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探索。

非标品垂直电商的黑马崛起。在垂直标品电商饱受争议、出路渺茫之时,针对非标品的方案型电商正如黑马般崛起,它囊括了家具家装、旅游、半工业品(IC元器件、化工产品)、高端服务定制及设计师D2C、农副产品等诸多领域,尤其是很多高额、低频的行业领域前景广阔。

非标品垂直电商正呈现出方案化的特点,即它们不仅卖产品,还要提供一整套的基于服务的解决方案,从售前、售中、售后的全程去覆盖客户的需求,根据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产品组合、渠道供应和售后服务。和一般电商相比,方案型电商更偏重于专业性的方案输出和服务,而和C2B相比,方案型电商虽然不能完全个性化定制,但却能在已有产品上进行不同组合建议,给不同客户提供有针对性的组合方案。

第3篇:新媒体运营矩阵方案范文

【关键词】产业互联网;商业模式;平台模式;赛道优势

1引言

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文件指出:“‘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随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大潮当中,形成了产业互联网业态布局”。尤其是对于传统线下贸易型企业,通过“互联网+”建立线上营销渠道、新型物流管理等,向产业互联网方向靠拢,重塑了企业的商业模式,为企业的发展转型、战略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路。

2疫情下传统实体店式贸易型企业营销及商业模式分析

2020年的疫情为整个行业敲响警钟,透过黑天鹅事件都在反思行业的短板,倒逼传统企业结构变化。加速迭代,升级为数字化、平台化企业,若迭代成功,变身更高维度的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对于传统贸易型企业,一般依靠实体店作为主要的销售渠道,主要盈利模式采用的是购销式(简单分销式或者B2C模式),存在严重采销不对等现象,由于先采后销导致的存货积压和实体店运营等投资,所以一般属于重资产模式。疫情下之前的核心商圈、集中客流等竞争优势瞬间消失,很多实体店运营被按下暂停键,但随之不变的是高额的租金和人工支出,最终体现为现金流压力,在系统性风险出现时,容易导致现金流短缺甚至断裂风险,从而导致了传统门店的倒闭。这类实体店盈利模式(B2C)在疫情下的竞争力被加速降低。

3产业互联网助力企业商业模式的变革

3.1以流量为代表的新型获客模式应用

在传统实体店营销模式下,影响获客能力的主要因素是商圈、选址、客流、产品等因素,其中商圈布局对门店运营影响尤为关键,但是核心的商圈意味着较高的租金成本,所以很多实体店不得不将仓储中心迁移到远离核心商圈的位置,现场只摆放少量的商品,该模式下虽然有效降低了物业租赁成本,但同时又增加了货物运输、商品管理成本等,传统实体店受制于此,只能基于这二者寻求自身的平衡点,追求利润最大化。在最近几年来,随着产业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给传统企业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传统营销逐步向“互联网+”转型,形成基于产品线上化的全新营销渠道。如天猫在2020年双11全球狂欢季的实时成交额突破3723亿元,创造了新消费的里程碑,京东在2020年双十一全球热爱季单日累计下单金额突破2715亿元[1]。营销线上化也给传统线下实体店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从“互联网+”的产业布局来看,那些传统被定义为销售核心因素的地域、商圈等优势瞬间瓦解,实则形成降维打击。产业互联网时代下取而代之的核心竞争力是流量及流量转化,尤其是精准流量成了企业更为宝贵的资源,所以各个互联网平台不惜斥巨资争夺流量。抖音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春晚抖音红包总互动次数达703亿次,快手在除夕当天,用户领取红包总次数达90.3亿。支付宝数据则显示,2020年参与红包拜年的用户上涨了近270%,“红包”相关搜索量也上涨538%[2]。海量的流量通过平台模式赋能到线上商家端口,加速流量转化和变现,打破了传统的单一的获客渠道,通过线上运营渠道降低了传统实体店的运营成本,进一步提高了流量转化与变现。

3.2从经营商品到经营用户的思维模式变更

在传统的运营模式角度,更注重的是对商品的营销,认为通过降低商品的成本、提高商品品质等可以取得核心竞争优势。在互联网时代,用户需要的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产品,而是解决一个问题的方案,用户才是企业最终价值的创造点,深度挖掘并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客户复购率和消费频次,在增加用户粘度同时又获取附加价值,才是企业获得超额收益的主要举措。国美零售华南大区总经理宋林林曾在“8.18嗨购节”媒体见面会上说道,“将新业务、新市场、新技术融入华南国美新零售变革探索的路径中,以提升消费者生活品质为目标,加快华南国美转型速度”。其实归根结底,用户的需求才是企业价值的核心所在,一类商品只是用户的某一种需求,其还有更多的需求未被发觉,深耕用户,才可以创造更大的价值。所以基于会员,深度赋能满足双方最大程度的需求,将潜在空间转化为现实收益是经营用户的重要思路。

3.3基于互联网模式下的先销后采和新型“0”库存管理模式

备受追捧互联网模式下打破了传统营销和先采后销束缚,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线上途径展示货物,先行收到货款然后安排采购发货,以降低实物采购量,也有企业通过在供应商仓库设立虚拟库房的模式,实现即销即采,基本实现了“0”库存管理模式。对于一些上述条件不成立的企业,在互联网模式下充分利用大数据库存管理优势,进行精准营销预测,从而实现以销定采。以上均为实务中提高存货周转率、最大程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有效策略[3]。

4产业互联网的典型成功应用案例分析

万表创立于2011年,旗下万表平台(WATCHECO)目前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手表产业互联网平台,平台业务包括品牌新表销售、二手表交易、手表直播服务、手表品牌运营、渠道代运营、万表学院、钟表实验室、钟表维修鉴定、万表名表体验中心等。通过近10年的经营,由一家单一贸易型企业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手表电商平台,最大的专业二手表交易平台。从产业结构、商业模式角度分析,主要是通过以下重点举措,实现商业模式优化,获得核心竞争力,占据赛道优势,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

4.1价值定位:直击行业和客户痛点,利用赛道优势,提供行业和产业解决方案

万表致力于改善行业客户服务,在创立伊始,主要是以手表贸易为主,即向境内外进口采购优质手表向境内客户进行销售,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和企业战略部署的需求,单一的产品购销已经不能满足客户需求,针对消费者对奢侈品行业最敏感的因素入手,成立了万表手表鉴定中心,为手表行业产品保质保真保驾护航;为进一步改善手表维修市场鱼龙混杂的现状,提升用户对贵重手表后续的维修保养的体验感,成立了万表维修保养中心,成了行业的标杆旗帜;为满足市场和消费者对二手手表的循环利用和实现产业增值,开通了二手表平台服务。综合而言,万表立足产业,满足客户需求,在手表生命周期全方位赋能打造贴心“手表管家”服务,具体体现在如下两方面:对于新表而言,在新表购买时提供鉴定服务实现保真,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提供全生命链条的维修保养服务,若手表持有者想处置该手表,万表提供专业二手平台助力实现变现,实现新表的闭环管理。对于二手表而言,在万表平台购买二手表时,提供鉴定服务实现保真,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提供维修保养服务,若手表持有者想再次处置该手表,可以再次通过万表提供专业二手平台助力实现变现,实现该二手表的循环利用和二次的闭环管理。为进一步推进客户服务升级,万表于2020年开始了CNAS/CMA双认证国家级专项实验室的筹建工作,本实验室将是行业内首家、规模最大、品类最全的实验室,万表实验室为手表行业作专业保障,规范行业标准将是万表实验室的未来重要使命。

4.2利用SaaS优势,全面生态化部署,打破传统产业边界,逐步形成以手表产业为核心,奢侈品产业多方位发展的产业矩阵铺排

万表基于产品矩阵布局安排,从单一手表贸易起步,逐步为手表矩阵注入和完善新的元素,基于客户和行业需求,充分利用SaaS模式,打通了商家和客户,深化产业布局。在行业中获得了如下竞争优势。

4.2.1深入SaaS布局,打破传统平台直营模式和商家的竞争关系,实现双方互利共赢通过链接用户+商家+商品+服务,打通了客户端和商家端环节,并提供技术创新及品牌赋能。万表以搭建手表产业平台为使命,赋能服务手表产业,为入驻商家和消费者提供了可靠的手表贸易和配套服务平台,基于此,商家实现了商品交易的同时,万表实现了平台价值,二者充分实现互利共赢价值最大化。

4.2.2供应链赋能,增加平台核心竞争力为入驻商家,提供供应链服务,通过优势资源增加商家在交易中的核心竞争力,促成商品交易,实现平台、商家良性循环,从而实现由B2C到S2B2C模式的转变。

4.2.3产业壁垒角度手表作为奢侈品家族的一员,万表自然与奢侈品存在太多的关联,通过私域会员流量转化,拓展至其他奢侈品的销售,将是刺激企业第二利润增长点的重要方向。立足客户需求,提供全方位个性化服务,基于手表生态产业,进一步深化赋能服务,利用高频优质会员体系,打造奢侈品营销全方位部署。

4.3产业数字化转型,由销售产品向经营用户的理念转变

4.3.1深入数字化运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万表作为掌握海量数据的互联网平台型企业,在产业互联网时代,流量和转化率是互联网平台型企业核心的竞争力。万表具有强大的数字化运营能力,摒弃传统销售商品思维,向经营用户角度转变,通过深度赋能服务,满足客户需求,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4.3.2强化会员管理,增加会员黏性,实现会员消费由低频向高频转化会员是万表的核心资源,也是所有互联网运营模式的最主要资产。万表充分利用行业大咖、资深新媒体运营团队、奢侈品腕表合作盟友等,通过APP、微信公众号、微博、头条、抖音等开展会员营销,不断开拓新的流量,从而获得新的优质会员,为更好赋能服务奠定基础。在获取新会员的同时,万表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和会员形成互动,增强二者黏性及对平台的信赖度,为会员提供更好更优的服务。

4.3.3打造万表传媒平台,实现多边互利共赢围绕万表媒体矩阵和万表自媒体矩阵,联合众多合作伙伴,创作专业、优质的文章、短视频、直播等内容,打造开放的手表及时尚内容平台,为手表消费者、爱好者提供优质专业的内容服务,为品牌商、零售商、二手商家等提供打造品牌形象的舞台,为行业内主播等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同时也打通了品牌、商家、专业媒体人、手表爱好者环节,助力多方实现互利共赢。

4.3.4打造万表产学研一体化,突出赛道优势为赋能手表产业,万表联合中检,依托万表学院优势资源,对手表行业、产业关键技术和核心能力展开研究,基于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应用对手表产业从业者和爱好者定期展开培训服务,为钟表行业培养、输送大量专业技术型人才。在赋能行业和增加产业壁垒的同时,也获得了大量用户的青睐,增强了会员黏性,突出赛道优势。

第4篇:新媒体运营矩阵方案范文

关键词:地铁;数字视频;单频网

作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旅客资讯系统,是一套面向乘客的导乘信息、运营信息、公益商业广告、地铁服务宣传的数字媒体信息综合和管理的平台。南京地铁1号线在规划设计中并没有考虑该系统的建设,在l号线建设过程中,南京地铁公司从提高地铁运营和乘客服务水平,以及增加运营收人的角度出发,增加了该系统的建设。该系统主要分为车站和车载两个主要部分,本文主要介绍南京地铁1号线车载旅客资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 地铁车载旅客资讯系统的需求及特点

了车站旅客资讯系统的建设,并随着地铁工程进展实施完成。在地铁建设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车载旅客资讯系统的建设对提高地铁运营服务水平和运营收人也有着重要意义,决定增加该系统的建设。在该系统设计中,我们充分利用了已建系统的技术功能潜力,包括隧道泄漏电缆、各车站发射设备、数据传输通道(光纤、千兆以太网、SDH信道等)。根据南京地铁的实际情况,系统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可视性,车载旅客资讯系统要提供导乘信息和重要提示信息,所以要求具备良好的可视性,具备良好的实时视频播出效果,使旅客能在第一时间获得清晰的动态的音像信息,同时实现商业广告的播出。

(2)可控性,地铁导乘信息会经常根据地铁不同运营情况或突发事件进行调整,不同列车所播出信息不尽一致,所以本系统需具备控制中心和列车两级控制功能,对播出节目和信息进行切换。

(3)可扩展性,地铁往往分期、分阶段建设,最终形成由多条线路构成的地下轨道交通网络,因此要求旅客资讯系统具备较强的可扩展性。

2 车载旅客资讯系统实现技术比较

针对南京地铁车载旅客资讯系统的要求,在系统设计时主要存在两种技术实现方式,一种是基于网络流媒体技术;一种是基于数字视频广播(Digital Video Broadcast,简称DVB)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两种技术也相互吸收对方的长处,不断打展各自的应用领域。

2.1 网络流媒体技术

网络流媒体技术是伴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随着网络速度和计算机运算能力地不断提高,使得远程实时播放视频文件成为可能。在车载旅客资讯系统中,车载计算机通过无线以太网从远程服务器实时下载视频文件、播表、导乘信息、,经过软件对上述信息进行合成,再通过计算机的图形显示卡以VGA方式输出到终端显示屏上。采用这一技术方式好处在于:一是系统可控性强,可以根据不同列车来播放不同的节目、信息;二是可以充分利用已建好的车站旅客资讯系统的中央服务器、终端计算机和以太网传输平台,造价低廉。但是在系统设计时无线以太网传输技术水平还比较低,数据信息量少,更新效率较低,接收到的视频图像数据还达不到实时播放的效果。

2.2 数字电视广播技术

数字视频地面广播(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Terrestrial,DVB-T)是DVB一系列标准中较新的一个标准,用于地面开路数字电视系统,采用国际标准的MPEG-2编码,COFDM(编码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方式。在采用该技术的系统中,地铁列车在运行过程中连续不间断地接收到由泄漏电缆或地面发射基站发射的实时信号,通过数字机顶盒进行解码,并转换为模拟复合视频和音频信号,再经过视音频分配器输出到终端显示屏上。采用这一技术方式好处在于:一是系统实时视频节目播放质量高,新闻时效性高,娱乐性强;二是可利用己建好的地铁光纤网络和隧道信号泄漏系统。但是由于DVB-T是广播方式发送信号的,虽可以通过加扰器和CA(身份认证)卡做到针对某列车发送定制信息,但信息量小,且需要通过电视台发送,所以无法做到地铁信息实时远程播控。

3 车载旅客资讯系统的设计

我们根据以上两种实现技术方式的优缺点,为保证南京地铁在2005年9月正式通车时,车载视讯系统也能同步开通,确定了DVS-T的方案。而针对其方案的缺陷,我们通过在列车上增建一套播放控制设备来解决列车个性化信息播出问题。

3.1 隧道和地面信号发射系统设计

第5篇:新媒体运营矩阵方案范文

关键词:NGN 智能化改造 软交换 准东采油厂

中图分类号:TN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1-0090-01

NGN是以IP为中心,同时支持语音、数据和多媒体业务的融合网络。其主要目的是简化网络和业务的融合,允许其独立演进,即可以独立于网络和接入类型之外提供业务。

1 准东油田通信网现状

电话交换网现状:1个汇接局(准东基地),装机容量10000线;4个远端接入模块,装机容量2400线。总装机容量12400线,实装用户数8000多。

IP承载网现状:准东油田IP承载网为宽带小区网,承载油田基地宽带业务。核心层由台核心交换机组成,通过防火墙接入网通和电信网;汇聚层由6台交换机组成;接入层由若干交换机组成。

2 准东油田NGN(软交换)网建设方案

2.1 准东油田NGN建设目标

利用软交换设备作为中心局,通过TG/SG连接现有运营商和其他相关单位的技术实现方式可以方便灵活地推出新业务。根据现阶段技术发展,系统核心采用IP技术的通信业务平台,支持现阶段通信网络上最主要的话音业务,在系统稳定可靠运行的前提下,提供尽可能丰富且实用的通信业务。

2.2 建设方案确定

2.2.1 核心技术方案的提出

结合目前国内运营商及大型企业解决音频窄带交换的形式及淮东通信系统现状,准东油田网络改造核心技术选择方案有TDM模式及NGN模式二种。

2.2.2 技术方案比较

(1)功能架构:NGN网络相比传统TDM网络,将传统TDM网络的中继框、用户框、主控框、交换矩阵都部件化为中继网关、接入网关、NGN、IP承载网,网关完成协议转换或用户接入,NGN设备完成核心控制,IP承载网完成语音交换。

NGN网络全面继承TDM网络的基本语音业务、新业务、补充业务、智能网业务,还能提供丰富的多媒体增值业务,融合移动业务。

(2)NGN网络特点和优势:1)网络IP化,符合网络发展趋势:NGN网络是基于IP的通信网络,代表着现代网络发展方向,且NGN网络实现了语音、数据、多媒体业务的三合一。

分层的架构,构件化的网络模型:用户建网更加灵活方便,易于规划实施和根据业务需求发展情况实现滚动建设,组网更为扁平,维护成本降低。2)IP承载,多业务统一平台:真正实现语音、数据和视频等业务在统一平台上承载,便于各种业务的融合。3)开放接口,支持第三方业务开发:使业务开发更加个性化,更能够全面贴近最终用户需求。4)多样化的接入手段:由于NGN基于IP承载,因此可利用各种传输通道,包括传统双绞线、五类线(LAN)、无线接入(WLAN)等各种方式。

(3)易维护管理:NGN网络层次分明,各层次间互不相连,易于维护管理。传统程控将逐步退出,将来的维护成本会很高,技术支持会越来越少。

(4)投资分析:NGN网络是传统程控网络的发展,随着光纤资源成本的降低,光进铜退成为趋势,PON技术光纤到户的应用必将越来越广泛。

总之,建设软交换不但与准东油田的网络战略规划相符合,也可以满足准东未来的通信需求。建设了软交换网络,不仅满足目前视频和多媒体通信需求,同时为实现三网融合奠定基础。

2.2.3 核心技术方案确定

根据新时期准东公司通信网发展的需要,采用软交换方式实施网络改造,具备更好的发展潜力。并且由于TDM交换机厂家已经停止投入后续开发,设备供应商技术支持力量减弱,如果采用TDM方式,虽然目前较为稳妥,但却不可避免地面临二次改造的问题,将会引入更多风险。网络改造的实施应当与时俱进,采用更先进、更具发展优势的软交换方式。

2.3 NGN(软交换)网建设

准东油田建设的NGN软交换系统是在中心局层设置基于软交换的核心控制设备、媒体中继网关、网管及计费系统。

(1)软交换设备建设方案:在准东油田中心局设置1套核心软交换控制设备内置用户数据中心(SS/SDC),配置用户容量12000License(H.248),采用板卡级备份方式;1套中继媒体(TG);1套信令网关设备(SG),根据现网设备情况和未来发展需求,TDM侧采用一号、七号信令;1套媒体资源服务器(MRS);统一设置网管,并升级现有计费平台满足NGN业务需求。(2)计费系统建设方案:需在原有系统基础上增加对软交换设备的功能接口,新增计费服务器和功能软件,完成软交换设备的计费。新增彩铃子系统(4000用户)和IP一号通业务子系统(4000用户),满足增值业务需求。(3)与其他网络对接方案:设置2台交换机,负责核心软交换设备、网管系统和计费平台的汇聚,并与IP承载网对接。中继媒体网关TG与现有西门子程控交换机通过E1链路直连,SS通过TG设备对现有程控交换用户的通话进行管理,实现原有程控交换机与其他中继方向的互通。(4)用户对接方案:现有POTS用户的话务由程控交换机汇聚,由SS控制并触发相关业务和呼叫计费;软交换作为核心控制设备和业务触发中心,具备大容量、高可靠性等特点,并能够提供100%市话详单等功能,满足准东油田固话业务需要。(5)现网设备改造:现网设备暂无改造需求,仅需对程控交换机的中继链路进行割接。

3 结语

经业务需求分析及技术比造,准东油田程控电话局改造工程采用NGN软交换技术是必要的、可行的,它符合准东油田业务及网络发展需求,解决了准东油田通信系统设备老化的问题,同时,为今后开展大量的新业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NGN建设既满足通信网的发展需求又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从长期发展来看,NGN是固网今后的发展的趋势。随着三网合一等政策的实施,NGN能够有效的整合网络资源,减少重复投资,最大化的利用资源。NGN软交换随着应用的不断广泛,技术上的更加成熟,必将逐步取代现有的传统交换方式。

参考文献

第6篇:新媒体运营矩阵方案范文

可以说,转型对于南都而言,已经不是一个阶段性目标,而是一种伴随性的成长方式。

关键词:南都 全媒体转型 发展 品牌

整体思路:先立后破

是“先立后破”还是“先破后立”?所谓“先破后立”,先打破旧有的固定模式,后创造出新的模式。而“先立后破”,是对转型有全盘的考虑和阶段性的推进步骤,根据“优势资源整合弱势资源,专业资源整合分散资源,先进模式整合落后模式”的原则来采取更为市场化的推动内部转型的做法,也就是:不是人为地将新旧截然分开,而是以新融旧、共生发展、复合发展,以新的动作、模式、阶段性成果,逼着旧模式不得不做出改变,从而形成一种倒逼机制,形成内部一种主动学习、主动改造、主动参与到转型中来的氛围。

一、南都转型,属于产业转型

三网融合是媒介融合的一个大的产业背景和技术背景,IT业与电信业等产业力量全面向传媒业渗透,更高层次的融合在电信、IT界与传媒业等相关行业的各类机构大汇流的基础上出现。因此,真正的媒介融合,不再是之前的局限在媒介范围内来搞融合,要站在电信产业、传媒产业、互联网产业三者融合之上来探讨和实践南都全媒体集群,这样,确保了南都在更高的格局上布局自身的转型,起点高、目标远大,同时在融合中可选择、可折腾、可合作的空间豁然开朗。

二、南都转型,属于整体转型

1.全盘考虑,重点突破。以南都品牌为驱动力、核心轴、核能源,以全媒体数字信息运营商为目标,同步推进三大支撑战略,以及十大配套动作,这为转型指明了方向、拟定了实现路径,从而避免了误打误撞、胡乱试错,进而提升了转型成功的可能性。

2.重构内部运行机制。不是对传统媒体的修修补补,也不是仅仅在传统媒体之外搞一些新媒体项目、搞一些亮点工程、放一放烟花看起来很热闹,而是不回避内部核心问题,依托南都全媒体信息集成中心的建设和研发,实现从报业主导的分散型生产系统迁移到满足全媒体生产运营需求的南都全媒体信息集成中心平台,同时推进内部组织流程人才考核等方面的全面再造、内部利益格局内部优势资源的分解重组、新资源的聚合、新能力的培养,以及通过对外合作新项目、新业务、新平台、新内容的拓展来推动内部的逐步变革以适应外部的变化,从而构建起全媒体生产关系,提升全媒体运营能力。

关键:南都品牌+信息集成中心+网上数字业务平台

一、南都品牌,是全媒体集群的核心轴、核动力、核能源

南都,曾经是现在也是《南方都市报》的简称;但现在已不只是指《南方都市报》,它更是全媒体集群的代称。同时它也是品牌很强大影响力知名度很高的—个媒体。

怎样确保在数字化的大潮中,南都这个品牌作为媒体的价值依然存在甚至更为发扬光大?而不是因为报纸的衰微和其他平台的发展,像国外的百年老报那样黯然关门,那么我们必须以这个为基础,再往外延伸。

正如南都全媒体集群方略的核心思路,“围绕品牌媒体(南都),以其市场占有量为基础、品牌认同度为起点、价值观传播为核心、资源吸附力为枢纽,聚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形态、渠道与力量,实现复合传播与立体覆盖,并最终打造从市场到品牌的更为纵深立体的、复合运营的传媒集群”,简单表述,就是:用品牌驱动南都全媒体集群。

二、信息集成中心,是全媒体生产运营能力的核心要件

重要性:信息集成中心,超越报业主导的生产系统,承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运营,承载线索、素材、生产加工、传播、营销、运营在内的南都全媒体事业的完整运营模式;全媒体组织流程、考核等再造都可以看作信息集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信息集成中心的逐步逐期建设成型,全媒体组织流程、考核等再造配套动作实施就失去了依托、支撑。

目标:将以出报为核心目标的生产流程,改造成以数字化产品生产为主要目标、保持并提升报业出版效率的生产流程;将以城市投递发行为主的报业传播方式,转变为以互联网、移动媒体、广电、户外以及平面媒体相融合的信息传播方式;将以报纸广告销售为主的盈利模式,升级为资本运营、品牌运营、技术运营、全媒体广告运营相结合的全面运营能力。

构成:集成系统与中控台互为支撑、不可分离。集成系统是中控台运作的软件平台、功能支撑体系,是作为南都全媒体信息集成中心的内在部分,中控台的功能首先在集成系统中以模块的方式嵌入,没有集成系统的支撑,中控台仅仅是一个物理层面上的办公环境而无法起到统筹调度的作用;中控台是集成系统的指挥平台、功能实现体系,是集成系统的外在显示、视觉化、功能化。没有中控台,集成系统的所有功能就无法对现实的信息生产传播营销经营形成支撑、就无法发挥出相应的功能组合效力而呈现出功能涣散、一盘散沙的状态。

集成系统,分为三期。第一期新闻生产集成,已经于2012年9月上线,所有的《南方都市报》采编人员都依托这个系统来开展工作。有了这个系统,南都新闻报道的格局从原始、低效、粗放、各自为战的小作坊式生产模式,升级为敏捷、精细、大规模、协同式的集群式生产模式。第二期完成全媒体信息经营集成,在第一期所建立的平台上完成全媒体产品的品牌推广、订单生产、客户管理等经营流程集成,建立全媒体信息经营人员的绩效考评模式,以及全媒体信息经营流程监控模式。第三期完成全媒体信息智能分析集成,充分挖掘平台中央数据库的信息价值,建立从点到面到层的立体统计分析模型,建立全媒体营运状况跟踪、预警机制,提供全媒体运营决策依据。

在2013年启动建设国内第一个金媒体工作的指挥平台,也就是南都全媒体信息集成中心的中央控制台,在物理空间上实现一种切实的转型。中控台,相较于国外超媒体编辑台的独特性,由于受限于现有办公场所,不能实现备媒体网站记者编辑在一个开放式的空间中集中办公,而是专注于强化中控台本身在南都全媒体集群信息生产营销经营业务开展中统筹调度的功能,通过环绕圆环区即指挥区的六大功能区(信息区、集成区、指挥区、区、监控区、观测区)的设置、各功能区专员的安排,细化、强化中控台的功能。

三、网站,是各类型数字业务的枢纽型支撑平台

新媒体是一个无疆界的组织,三网融合的基础是放在互联网上,无论是下一代广电、下一代电信,最终都是下一代互联网。在坚守南都媒体属性、新闻观和价值观前提下,为了实现在可控可管中求新发展求新市场,对互联网市场的谋求是重中之重。

在互联网上有一个兼具商业属性与媒体属性的网站,这将是南部全媒体集群构想实现的重中之重,也是南都全媒体集群这项事业、这盘生意的—个不可或缺的主支撑点,也是南都全媒体集群新闻、资讯信息服务、行业应用服务等数字业务的—个枢纽型的依附平台。成效:雏形初具

南都全媒体集群目前已经构建起由覆盖大珠三角区域以及全国重点城市的城市日报群、周报周刊、手机、手持阅读器终端、广播电视、户外LED联播网、各类型网站、宫微群、自动售报机等构成的这样~张巨型的、立体的、跨越不同时空的信息终端网络集群,形成了三大系列全媒体矩阵和多元化的全媒体业务产品线,各组成部分是有机互动而不是拼凑而成、是运营一体化并各自具备相应的盈利能力。

一是形成了以《南方都市报》为旗舰的传统报刊媒体矩阵,包括:综合类日报——广州总部的大珠三角城市日报群《南方都市报》、昆明的《云南信息报》、合肥的《江淮晨报》、清远的《清远日报》、泰国的《星暹日报》;行业类周报周刊——《南都周刊》《南都娱乐周刊》《风尚周报》《中国财富》《金融观察》、地铁杂志《南都METRO》、空港杂志《南都AIRPORT》、社区报《鹏城通》。并且保持持续增长和盈利的状况,抢占信息源,不断巩固和加强南都全媒体集群在传统报刊行业品牌龙头的地位,这为南都转型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需要说明的是,平面媒体仅靠单一传播渠道收入会急剧下降,报纸广告的销售更多取决于全媒体品牌实力、全媒体产品群的多元化规模带给广告产品的附加价值大小,《南方都市报》广告收入增长的势头,绝不仅仅来自于报纸本身,而恰恰来自于南都全媒体集群复合传播、复合运营的效果,不断增加的广告收入额指标恰恰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南都全媒体集群运营的综合指标。

《云南信息报》在2007年云南出版集团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联合主办前,已经连续每年亏损2000多万元好几年、排名市场最后一位,合作两年后一举实现扭亏为盈,从2010年开始每年广告收入接近2个亿、利润超过3000万元,市场地位跃升并稳固在第二的位置。

《南都周刊》以都市进程引领者的定位,作为一份以城市为关注对象的新闻类杂志,已经成为城市高端人群的一本高端读物。《南都娱乐周刊》则在平面娱乐杂志领域一枝独秀。

二是以南都安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南方都市报经营公司、南都全媒体品牌,汽车/旅游时尚事业中心等作为跨行业业务主体,进行品牌跨界延伸,开发新闻生产、传播链条的上下游资源的行业运营价值,实现从单一版面销售模式、劳动密集型模式升级为整合复合式、智力型销售模式,不断升级现有广告业务模式,不断探索广告收入之外的汽车、旅游时尚、娱乐、体育、文化艺术、公益等行业运营收入模式。

其中,南都安迪公司作为南都增值业务运营机构,2012年总营收超过8000万元;南都全媒体汽车事业中心作为汽车行业服务的集成商,2012年总营收接近3亿元,这个数字位列全国同类媒体前三的位置。《南都娱乐周刊》定位为娱乐营销系统方案供应商,成立娱乐事业发展中心、中国娱乐营销传播研究中心,推出四项产品或者服务:娱乐营销咨询服务、影视营销、明星公益慈善及各种商业活动、定制音乐会。

三是以南都网为旗舰,通过合作、自建、兼并等方式,在传统报刊媒体之外,构建以南都网为枢纽的联通网络、广电、无线、移动、户外的文字、音视频融合的数字业务主平台,构建以南都网为枢纽的公益、汽车、旅游、时尚、地产等行业性的数字业务平台,以大粤网为主构建广东城市生活数字业务平台,以凯迪网为主构建舆情数字业务平台。

其中,南都网(奥-网)定位为:南都全媒体集群数字业务的主平台,也就是官网、移动终端、无线业务、数字出版等数字业务主平台。

同时,南都网(奥-网)也是目前集团内市场化属性最强的网站:从2010年开始实现盈利至今,一举打破平面媒体所办网站不能赚钱的宿命,更主要的是通过市场化运营探索出了适合南都全媒体集群发展的运营方向及路径,2012年总收入接近8000万元,比2011年增长40%。同时,成功申办《互联网视听服务许可证》,除时政新闻类不能独立报道外,其他内容都可以自产、自播,彻底解决南都音视频内容在南都网上播出的合法性问题,为南都发展多媒体业务扫清了障碍。

大粤网定位为:广东城市生活网络平台,以珠三角为核心覆盖全广东,面向城市主流消费人群,致力于传播本地资讯和文化。通过QQ客户端的定向传播手段,以本地化的新闻、资讯和生活娱乐产品,为广东用户提供一站式在线生活服务。2011年8月上线至今,核心指标均排名广东区域网站第一名,2011年当年实现盈利,2012年营收6000多万元,利润率高达40%。

凯迪网作为南都在网络上的又一个言论平台,同时积极探索网络言论价值产品化、产品商品化,提供以数据产品为核心的增值信息服务,最终打造高附加值的舆情产品销售,在2011年开始推出“猫眼云情报”舆情系统。

南都官方微博群采取一级+二级官微的矩阵结构,其中@南方都市报目前新浪微博粉丝接近500万、腾讯微博粉丝接近400万,频频获奖,如:在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灵思营销联合的《2011-2012年媒体微博运维白皮书》中,综合影响力在全国所有媒体微博中排第一;在人民网2012年9月的《媒体微博影响力周榜》列居第二;在2012年11月新浪媒体影响力排行榜中报纸微博名列第一;而且2013年以来广告收入已经超过400万元。另外,@南都周刊新浪微博影响力位居媒体类前十名、近360万粉丝。

依托于上述报刊媒体、行业业务平台、数字业务平台,南都全媒体集群形成了包括媒体、行业营销、移动应用、音视频、活动等五大产品线、69个子产品构成的全媒体产品矩阵。

南部的产品,不再是单一的编辑思路的产物,而是集价值观、技术、用户需求、内容、资讯、渠道终端特性于—体,以用户和市场为中心,以技术为驱动,以平台为根本。

转型,很持久。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不断学习、不断试错、不断培育新能力、不断有阵痛、不断有收获的一个过程,需要循序渐进。

第7篇:新媒体运营矩阵方案范文

电广传媒表示,产业投资基金设立后,将聚焦于互联网新媒体产业的股权投资并购机会,布局网络视频、OTT、移动互联网、网络游戏、在线旅游、在线教育、在线广告、智慧医疗等领域。

腾讯云推出一体化视频解决方案

12月15日,腾讯云计算公司宣布,将推出一体化云视频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的主体内容包括点播、音视频通信、直播等云服务,客户在使用这些云服务时,只需调用SDK,即可实现视频点播功能,或拥有音视频通话能力。视频解决方案是腾讯云继游戏、移动应用等解决方案后,推出的又一重量级解决方案,为在线教育、视频社交、视频网站、广电网络电视等应用领域,提供基础数据、内容生产及分发等服务。

又讯:12月17日,腾讯与索尼音乐娱乐缔结了战略合作:腾讯旗下的数字音乐平台QQ音乐,成为索尼音乐在中国大陆的数字音乐音频内容及版权分销合作伙伴。

这是继华纳之后,腾讯再次扩充音乐版权合作阵营,进一步拓展海外音乐市场的又一举措。至此,腾讯已与三大国际音乐公司中的两家达成战略合作。依据协议,QQ音乐将负责索尼音乐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数字音乐版权推广、管理及分销业务,双方将共同促进中国大陆地区的数字音乐正版化进程。

优酷土豆集团成立新BU:云娱乐

12月10日,优酷土豆集团宣布成立新业务单元(BU)云娱乐,这是集团继优酷、土豆、合一影业之后成立的第四大BU。

新业务将以视频为核心,内容拓展至游戏及硬件设备等,目标是通过智能终端更好地连接多屏娱乐,打造影游合一的新体验。作为优酷土豆的首席技术官,姚键将担任新BU总裁。对于未来的运营策略,姚键概括为两点:内容全矩阵布局和IP开发影游同行。其中,游戏内容覆盖自制、游戏智库、内容营销、UGC&PGC、直播五大方面,力求做到立体化、定制化、精品化以及社交化和专业化。

通过硬件强化屏与屏之间的互动,是云娱乐BU的另一重要方向。此次会,云娱乐亮相了三款智能终端:优酷路由宝、优酷盒子和土豆派。

优酷路由宝主打“能赚钱”的智能路由器概念,它租用用户闲置带宽并以积分形式向用户返还费用。优酷盒子的卖点在硬件、节目内容及游戏娱乐。土豆派则是一款介于平板与电视之间的新型终端,15.6寸屏幕,可10点触控。未来,云娱乐BU还将在音箱、3D设备等终端上做更多扩充,以实现多屏互动。(唐潇霖)

盛世骄阳独揽《老农民》《鹿鼎记》新媒体版权

近日,盛世骄阳携跨年剧《老农民》《鹿鼎记》在北京进行推介。《老农民》是编剧高满堂继《闯关东》之后同导演张新建合作的又一力作,总投资达1.5亿元,由陈宝国、冯远征、蒋欣、牛莉等主演。该剧再现了中国农村1948年到2006年的近60年进程。此外,由赖水清执导,韩栋、张檬、魏千翔、娄艺潇等主演的新版《鹿鼎记》也颇受瞩目。

《老农民》12月20日登陆北京、山东、河南、黑龙江四卫视黄金档。《鹿鼎记》12月20日在安徽、云南、四川卫视黄金档首播。(陈丹)

乐视云与微软Azure

达成合作

12月18日,乐视网旗下基于云计算的视频开放平台乐视云与微软达成合作,未来乐视云与视频相关的解决方案都将能够适配微软的公有云计算平台Microsoft Azure。通过此次合作,乐视云客户可更方便地使用云计算,而微软也可借此促进其公有云业务发展。

乐视云视频开放平台包括云点播、云直播、CDN等解决方案,业务覆盖广电、电子商务、教育、媒体、动漫、智能家居等领域,目前企业客户已超过2000家。乐视云计算董事长杨永强表示,乐视云收入刚刚达到预期,客户规模正在快速增长。

爱奇艺《废柴兄弟》

第二季12.26上线

爱奇艺出品的首部系列剧《废柴兄弟》第二季制作完成,于12月26日在爱奇艺上线。

《废柴兄弟》是一部都市职场情景喜剧,讲述了一群创业者的奋斗故事。爱奇艺首席内容官马东表示,发展自制剧与外购影视剧一样,已经成为爱奇艺的核心战略。爱奇艺明年还将上线《盗墓笔记》《心理罪》等网剧。

又讯:近日,纪录片《中日百年战争全纪实》在爱奇艺独家上线。该片由爱奇艺与上德文化传媒共同投资制作。

《中日百年战争全纪实》分为《大前言》《晚清篇》《北洋篇》《国府篇》《大前瞻》五部分,将日本百年侵华史分解成100个故事点,对不少历史人物与事件进行了不同视角的解读。

网剧《鬼吹灯》

2015年开拍

第8篇:新媒体运营矩阵方案范文

关键词:传输方式;模拟视频;数字非压缩;网络数字化编码

1模拟视频图像传输方式

早期高速公路中的模拟图像传输方式主要是采用点对点的传输方式,利用点对点光端机将视频信号转换成光信号,通过光纤传输外场监控图像或收费图像。

此种方式缺点如下:

1)传输距离短,组网方式不灵活,不适应多级联网,无法实现远距离传输。

模拟视频传输方式示意图

2)每个节点均需一芯光纤,浪费光纤资源,系统构成较为复杂,需要矩阵、视频分配器等各类产品组网。

3)设备基本无网管功能,系统设备后期维护较为复杂。

由于以上模拟视频光端机存在的缺陷,随着高速公路监控及收费系统的图像业务的增多,特别是高速公路联网监控及联网收费的逐步实施,此种技术已不满足目前高速公路的日常业务需求。

数字非压缩视频传输方式示意图

2数字非压缩传输方式

此方式采用8bit/10bit数字时分复用(tdm)和光纤粗波分复用技术(cwdm)相结合的数字视频传输技术。将外场视频图像通过模数转换成数字信号通过光端机在光纤上进行多路复用传输,在端局通过局端机将数字视频图像还原成模拟图像信号进行实时监控。数字化的监控图像避免了传输过程中的非线性失真,图像质量较好,且多路图像可复用进一芯光纤传输,提高光纤利用率,节约了光纤资源,采用节点光端机级联式组网方式,可实现多节点无损中继传输。但其仍需要编码器、视频矩阵及视频分配器等设备,网络结构较为复杂,不利于后期维护和网络升级。且其数字非压缩协议各厂家无法兼容互通,无法广域联网。系统网管功能有一定局限性。

3网络数字化编码视频传输技术

根据高速公路的管理体制对图像传输的要求,图像传输的层次是:现场图像——收费站——路段分中心——省监控管理中心等。

高速公路应用h.264编码图像传输方式示意图

目前高速公路运营管理面临着:

1)应急事件快速处理的要求,需通过对现场图像进行快速分析,快速响应以便进行快速地部署和处理。

2)全省范围内的日常运营管理调阅图像,并且需更好的面向公众图像,为公众出行提供实时道路交通状况,更好地选择自己的出行路线,缓解交通压力,保障交通顺畅提供方案。

此要求图像传输网络能够与高速公路通信专网进行很好的融合,使图像传输能够网络化,全网内实现视频图像的调阅查看,网络数字化编码视频传输技术为其提供了解决方案。

网络数字化编码视频传输技术特点:

1)视频图像处理ip业务化特点,采用h.264算法的对图像进行高压缩比,使视频图像以ip流存在,可在网内调用及面向公众。

2)视频采用双码流形式,现场摄像机出来模拟视频流经过h.264编码设备压缩编码成高码流与低码流。高码流视频图像用于监控屏或监视器进行实时查看,低码流直接在存储设备实现数字化存储。ip视频流利用ip over sdh技术实现在高速公路通信专网内传输。省去视频切换矩阵及视频分配器等模拟视频设备,可通过管理软件实现视频操作网络化(如组播和软矩阵切换),可通过流媒体服务器实现视频图像面向公众服务。通过snmp(网络管理协议)实现对全网内个视频节点信号及设备的管理,如策略制定、现场及远端设备配置、运行状态查询及视频流操作。

3)主流的san视频存储特性,san全称:storage area net-

work,即存储区域网络,包括存储设备、光交换设备及视频服务器。服务器与存储设备通过光交换设备相互连接,通过光纤链路实现数据传输。其数据的读写均基于数据块级别实现,性能优势明显。

4)标准、高质量的h.264编码压缩技术,其能够以更低的数字码流实现更高质量的视频图像,支持d1(720*576),hd1(352*576)等图像分辨率格式,d1格式适用于监视器及普通电脑客户端观看,达到dvd画面效果,同时可为交通事件检测设备提供视频图像进行事件检测,cif格式可用于视频存储,节约存储空间。带宽适应性较强,同样视频质量需求,1.2m的h.264相当于2m的h.263,2.5m的mpeg2,减少对通信系统带宽的占用,更好的适用网络传输。而在实际应用中,数字网络化编码图像传输方式下阶段面临着如下需解决的问题:

1)目前存在各家厂家的视频图像编码方式不同,编码后图像无法实现互编互解。

2)编码后的数字视频图像以ip流在高速公路的通信专网内传输,对通信系统的带宽占用较多,当图像路数较多的时候其组播功能易引起网络风暴,造成通信系统瘫痪。

针对以上问题,根据目前建设及运营的经验,各厂家需互相沟通,开放其编码算法,共同制定统一的编解码协议,实现图像能够互编互解,对于管理范围内超过一定路数的视频图像设置相应的视频转发服务器,避免了全网内传输组播视频图像,造成通信系统的瘫痪。

第9篇:新媒体运营矩阵方案范文

关键词:PPP;内部控制;风险导向方

一般而言,PPP业务涉及多方主体参与,主要包括政府及其指定的出资平台、社会资本方和项目公司,相较于单一主体而言,其各方主体的利益诉求不尽相同,业务控制目标和方式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但基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基础,三方主体的总体目标还是可以统一的,至少,项目的成功实施是其最为基本的目标。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通过社会资本的进入带动当地产业的升级发展,由此,可以归纳出PPP的三个主要目标,即项目合规、资本引入、产业升级。而要实现这些目标,从PPP项目的全流程角度来看,在协调三方主体利益的前提下,还需要整合内部控制五要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基于此,笔者结合参与PPP项目的实践经验,构建了PPP业务的内部控制模型(见图1)。对该模型阐释如下:

一、三方主体

(一)政府方

政府及其出资平台(称其为政方)在PPP业务中是公众利益的代言人,通过制定“一城一策”式的PPP项目指南引导合适的社会资本方参与当地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追求项目的公平和效率。政府方除了希望PPP项目的成功之外,更希望通过社会资本方的进入,适度带动当地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二)社会资本方

社会资本方主要为筹集PPP项目所需的资金组织方,其资金来源渠道包括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信托机构、保险和资产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或者有产业背景的产业资本等,追求合理的资本回报是其主要目标。

(三)项目公司

项目公司负责PPP项目的顶层规划设计以及具体组织项目的实施。作为PPP项目落地的关键实施者,担负着设计、实施(包括PPP各个子项目的招标)、运营和移交的具体工作,更为关注项目的高效实施和运营。

二、五个要素

由于PPP业务涉及主体较多(除赵团结王子曦涉及政府方、社会资本方、项目公司三方主体外,在实务中还会牵涉到招标机构、专业咨询机构、监理、施工方等)、周期长、业务广、金额大,内部控制的环节除了包括政府、社会资本方之外,还应重点围绕SPV(政府所控制的出资平台与社会资本方共同组建的特殊目的公司,SpecialPurposeVehicle)而设计,具体来说:

(一)内控环境

SPV作为政府和社会资本方共同组建的新公司,是双方沟通的纽带,承担着PPP项目的组织、投资、建设、运营和移交等诸多工作。新公司的特点在于“从无到有”,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如:新组建的团队需要彼此适应和磨合;需要结合项目特点拟订一套切实可行的制度、流程甚至操作手册;需要制定具体的项目实施方案并着手实施等。笔者认为,在组建SPV时:一是应当考虑项目公司的治理结构,根据PPP项目的大小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执行董事)、监事会(监事),明确顶层架构的设计,尤其是股权的分配,以防范股东之间因为权责不明而出现纷争;二是组建合适的项目管理团队,并着手制定具体的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以便明确职责和提高效率等。

(二)风险评估

此处的风险评估贯穿于PPP项目的识别到项目的移交,是基于PPP全业务流程而进行风险管控的基础。随着项目所处内外环境的变化,风险评估的动态调整机制也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建立项目生命全周期的风险矩阵就变得非常必要,这也是PPP项目内部控制的核心。风险矩阵的内容主要包括业务目标、主要风险点、关键控制点、关键的输入输出文件、主要政策依据以及执行主体等。由于主要政策依据及所要求的关键的输入输出文件相对明确。受篇幅所限,以下笔者主要围绕PPP项目的五个阶段涉及的业务目标、主要风险点和关键控制点(亦即应对措施)予以详细阐释。1.项目识别阶段。项目识别阶段分为项目发起、项目筛选、物有所值评价、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四个环节。其主要目标为寻找潜在的PPP项目,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确定备选的项目,以达到既能降低项目成本又能提高效率并且能够确保PPP项目中政府付费部分在财政可支配能力范围内的目标。主要风险点:(1)对PPP业务不熟悉,或者缺少必要的支持性文件,无法判断项目是否适合PPP模式;(2)所筛选项目可能不符合当地规划;(3)PPP评审小组组建不当,无法对项目做出评价;(4)评价方法不科学,在物有所值论证或财政承受能力论证体系环节得出错误结论。应对措施:(1)学习和培训PPP知识,了解PPP全流程;(2)编制简要的《项目建议书》,并结合现有规划(包括但不限于国家中长期规划、行业规划等)组成专业人员筛选项目;(3)财政部门与行业主管部门联合进行,必要时聘请外部专家参与;(4)按照评价指引结合项目实际设计相应的评价体系,并严格按照国家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指引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2.项目准备阶段。项目准备阶段包括管理架构组建、实施方案编制和实施方案审核三个环节。本阶段主要目标是要组建高效、务实的项目协调机构和日常实施机构,编制切实可行的PPP项目实施方案,并通过市场测试以及专家评审等程序保证实施方案的科学和合理。主要风险点:(1)因组织原因导致项目无法开展,包括:PPP项目领导小组形同虚设,协调不力;项目实施机构设置不当或者专家评审环节失误等。(2)选择了不熟悉PPP业务的咨询机构,实施方案编制不科学。(3)未通过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4)未进行市场测试,导致后续采购得不到社会资本的响应。应对措施:(1)政府指定专业机构参与组建项目公司,并通过适当授权明确其职责;(2)通过适当的采购方式选择专业的咨询顾问机构;(3)通过项目尽职调查及可行性研究,采用科学的方法编制实施方案;(4)进行市场测试,完善实施方案;(5)聘请业内专家并遵照独立性原则进行评审;(6)通过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验证实施方案是否可行;(7)PPP领导小组建立评审机制,审批后方可进行后续的相关工作。3.项目采购阶段。项目采购阶段包括资格预审、采购文件编制、响应文件评审、谈判与合同签署四个环节。本阶段主要目标是编制规范有效的采购文件,通过谈判的方式选择合适的社会合作方。主要风险点:(1)资格预审文件编制不恰当;(2)招标文件出现漏洞导致采购失败;(3)评审规则不科学、不统一可能导致采购失败;(4)谈判小组组成不合理,合同出现失误,从而导致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应对措施:(1)编制合格的资格预审公告,结合相应的采购方式要求编制相应的招标文件及资格预审文件;(2)根据采购文件要求评审并引入监督机制;(3)组成专业的谈判小组,双方就合同主要条款达成一致意见;(4)根据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签订合同并经过律师审核,然后按既定程序报批。4.项目执行阶段。项目执行阶段图1PPP业务的内部控制模型包括项目公司设立、融资管理、绩效监测与支付、中期评估四个环节。本阶段主要目标是及时成立治理结构完善的项目公司,拟定合理的融资方案,按照绩效监测指标对社会资本方和项目公司进行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监测,并科学评估项目的进展。主要风险点:(1)项目实施风险,即因项目公司未及时设立或者股权结构争议导致PPP实施不畅;(2)融资风险,即融资方式不当导致项目成本加大或者项目公司违约可能导致融资失败;(3)项目监控风险,即因绩效监测指标不科学,或监测过程中出现舞弊现象以及评估方案编制不科学可能导致评估报告失真;(4)评估方案编制不科学或者评估报告失真。应对措施:(1)按照股东协议及时成立项目公司,明确资金来源、股权安排以及治理架构;(2)明确融资方案并选择合适的融资担保机构,制定合理的融资方案;(3)制定科学、切实可行的绩效监测指标体系;(4)引入审计机制,防范舞弊现象发生;(5)制定利益分享和与项目公司绩效密切挂钩的分配机制;(6)根据PPP项目特点编制恰当的评估方案,并如实出具评估报告。5.项目移交阶段。项目移交阶段主要包括移交准备、性能测试、资产交割、绩效评价四个环节。本阶段主要目标为制定合理的移交方案,确认项目资产状况是否符合合同约定,顺利完成资产交割并办理必要的法律文书,同时还需要及时进行PPP项目完整生命周期的绩效评估,并总结经验教训。主要风险点:(1)移交风险。比如:缺少资产评估,导致争议;未提供移交保函,导致政府移交后成本增加;未全部转移相关资产、知识产权、技术法律文件等。(2)项目评价指标体系不科学、导致结论出现偏差。(3)项目评价流于形式,或者评价不全面、不深入等导致对项目评判不准确。应对措施:(1)组成专业的移交工作组,必要时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法律和财务人员;(2)聘请专业资产评估机构、专业测试人员进行项目评估和测试;(3)要求社会资本方提交移交保函;(4)针对项目情况共同拟订交接清单,并逐一核对,共同办理产权及管理权的过户手续;(5)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6)全面评价项目的运营、经济及社会效应。

(三)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内部控制体系的常规内容,在此不做进一步展开。需要说明的是,控制活动的目标既然是为了防范风险,它的基础则应当是PPP风险矩阵以及分级授权体系。风险矩阵明确了业务可能存在的风险,指明了控制活动的方向,但在实务中要落地并提高管理效率,还需要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分级授权体系。实际上,控制活动如果上升到公司治理层面,也是密切联系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管理层及员工的纽带。

(四)信息沟通

除了项目公司内部的沟通以及股东(大)会、董事会之间的信息传递外,为了全面了解PPP项目全生命周期内的信息,可以借助物联网和数据中心,实时传递和监控PPP项目的信息。当然,对于涉及基础设施的PPP项目,也可以通过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将相关建筑物的各种信息通过数字仿真模拟的方式予以展现并实现信息的及时沟通和交流。

(五)内外监督

内外监督的目标是防范风险和达成PPP项目既定目标。其中,内部监督的主要目的在于PPP项目运营的合规及其高效,而外部监督除了合规之外,还在于项目的绩效考核需要。需要补充的是,在媒体多样化的时代,PPP项目各主体可选择自主性披露,向社会公众及时通报PPP项目的进展状况,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三、三个目标

(一)项目合规

PPP项目的成功实施是政府和社会资本方所追求的共同目标。不过,囿于PPP项目的诸多特点,项目的合规性是其首要目标,也是PPP项目成功开展的基础。在PPP项目实施的全生命周期内,涉及诸多利益相关方,如政府、社会资本方、金融机构、项目实施方、社会公众等。由于各方利益不尽一致,势必存在许多需要协调的地方。但合规性则是相关利益方恪守的底线,也是达成资本引入、产业升级的基础。

(二)资本引入

开展PPP业务,当地政府一般会首先选择社会资本方。社会资本方通过对当地政治、经济、人文和技术等的了解以及随着PPP项目的实施,如果认可当地的投资环境,一般会带动一批投资者到当地投资,从而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带去了相关资本。

(三)产业升级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