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蝌蚪找妈妈故事范文

小蝌蚪找妈妈故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蝌蚪找妈妈故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蝌蚪找妈妈故事

第1篇:小蝌蚪找妈妈故事范文

星期天一早,强强从水塘边回来,只见他左手拿着小抄子,右手小心翼翼地拎着一支装着几只小蝌蚪的玻璃瓶,一边笑一边唱着歌向家跑去。

强强一进家门,赶忙捧起玻璃瓶看着那些游来游去的小蝌蚪,心里高兴极了。这时,收音机里开始广播保护青蛙的节目:“青蛙是我们的好朋友,它能吃田野里的害虫,如果没有了它们,田野里的庄稼就会被害虫吃光,所以保护青蛙要从我们做起。”强强心想:蝌蚪是青蛙的孩子,等蝌蚪长大了就会变成青蛙,所以我们要保护好小蝌蚪。

强强从书柜里找出一本《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书,坐在沙发上仔细地读了起来,当他看到小蝌蚪找不到妈妈伤心的样子,也流出了眼泪。他看了看身旁的小蝌蚪,决心帮助它们找到妈妈,于是抱起小蝌蚪走出家门。

强强来到池塘边,看着小蝌蚪深情地说:“祝你们早日找到妈妈!”说完就把小蝌蚪送回水中。果然一只青蛙朝小蝌蚪们游来,原来它就是小蝌蚪们的妈妈。强强看到青蛙一家人团聚时高兴的样子,对它们说:“再见了,小蝌蚪!”

北京市西城区玉桃园小学二年级 付睿安

第2篇:小蝌蚪找妈妈故事范文

暖和的春天来了。池塘里的冰融化了。青蛙妈妈睡了一个冬天,也醒来了。她从泥洞里爬出来,扑通一声跳进池塘里,在水草上生下了很多黑黑的圆圆的卵。

春风轻轻地吹过,太阳光照着。池塘里的水越来越暖和了。青蛙妈妈下的卵慢慢地都活动起来,变成一群大脑袋长尾巴的蝌蚪,他们在水里游来游去,非常快乐。

有一天,鸭妈妈带着她的孩子到池塘中来游水。小蝌蚪看见小鸭子跟着妈妈在水里划来划去,就想起自己的妈妈来了。小蝌蚪你问我,我问你,可是谁也不知道。

“我们的妈妈在哪里呢?”

他们一起游到鸭妈妈身边,问鸭妈妈:

“鸭妈妈,鸭妈妈,您看见过我们的妈妈吗?请您告诉我们,我们的妈妈是什么样的呀?”

鸭妈妈回答说:“看见过。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阔又大。你们自己去找吧。”

“谢谢您,鸭妈妈!”小蝌蚪高高兴兴地向前游去。

一条大鱼游过来了。小蝌蚪看见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阔又大,他们想一定是妈妈来了,追上去喊妈妈:“妈妈!妈妈!”

大鱼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我是小鱼的妈妈。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腿,到前面去找吧。”

第3篇:小蝌蚪找妈妈故事范文

一、精彩范读,熏陶语感

小学生有很强的模仿力,精彩的范读,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可选择精彩的读,要求学生听清楚、听完整、抓要害,从语音、语调、节奏、重音、停顿等方面充分感受、反复琢磨,并跟随练习,这样自然会使他们的语言变得流畅、正规,语言感受力得以提高。可采用电教手段让学生听名家朗读名篇,使学生在听的过中受到“双重美”的熏陶;也可采用教师范读的方法,在具体语境中加强学生语言感能力。如在讲《安塞腰鼓》一文时,播放一段带视频的诵读,连续听几遍后,学生已经初步感受到了黄土高原后生那种粗犷、豪迈、热烈、奔放的性格特点,受到语感的熏陶。

二、读想结合,丰富语感

课文是形象性很强的文学作品,以生动、活泼、感人的具体形象反映客观事物。训练语感,需要与具体形象联系起来,才能领会其丰富的内涵。在教师启发性的提示下,学生顺着文章的内容合理展开联想,凭借想象使具体事物在脑子里重现,使概括的东西变成具体形象的东西,触景生情,浮想联翩,走进作品所描述的世界,在具体生动的语言形象中感悟语言背后的深奥与美妙,进入一个摸得着、看得见、能闻到气味、能听到音响、能辨出色彩的世界。想象的过程不但是引发学生生活体验和调动知识储备过程,而且是学生在感知作品内容的表象形式的过程。如《台湾的蝴蝶谷中》有这样一句话:“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澜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如果仅从文字的表层意义呆板地理解“色彩斑、穿、越”等词语,就无法感受到活生生的动人的蝴蝶聚会的场面,要想让学生披文入情,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只有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展开联想:数以万计的蝴蝶身着彩衣正从四面八方赶来,它们生怕耽误了大好春光,急着到蝴蝶谷去聚会,你瞧它们飞得多么轻快,多么活泼!学生在看图想象中仿佛自己也成了一只舞姿翩翩的彩蝶,正赶着去蝴蝶谷聚会呢?

三、朗读品味,领悟语感

语感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外部语言刺激和内在知识能力迅速交融的产物,它的获得是建立在对语言现象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的,它是有直觉的特征。朗读就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有效的方法。培养语感,必须引导学生紧扣课文中某些语感因素很强的地方,反复咀嚼、深入品味,达到“文章读之极熟,即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的境界。如《小蝌蚪找妈妈》,就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反复朗读。“蝌蚪”是生字,“妈妈”有轻声,断句为“小蝌蚪/找/妈妈”,这些学生都注意到了,并能一口读正确。一个课题三个词,谁重读?谁轻读呢?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

师:是谁找妈妈呀?

生:小蝌蚪。

师:应该怎样读?

生:小蝌蚪找妈妈(“小蝌蚪”重读)。

师:小蝌蚪干什么?

生:小蝌蚪找妈妈(“找”重读)。

师:小蝌蚪找谁?

生:小蝌蚪找妈妈(“妈妈”重读)。

三种读的方式,可以说是三种个性化的朗读,体现了对文本的三种理解,表现了三个重心,也就是这篇课文要解决的三个问题,其中“小蝌蚪”和“找”是本课的重点。

四、注重实践,增强语感。

语感是学习规范语言长期积淀的结晶,只有强化听说读写的实践,持之以恒,养成习惯,才能形成对文章的感受能力。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的实践活动:听,就是教师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诸如,上课听讲、听别人讲话、听电视广播等。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及时捕捉语言信息,了解内容,抓住中心和要点等。这有助于学生对语言的感受,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说,就是在一定的场合中,让学生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一过程就是言语的口头运用。在说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在积极的活动,组织语言极为快。因而,要求说话的语言准确、连贯、得体。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安排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开故事会、举行朗诵比赛、表演话剧等。这样,在语言运用中增强语感能力。

第4篇:小蝌蚪找妈妈故事范文

随着上课铃响起,漂亮的叶老师走进教室。她轻声地同我们打招呼:“同学们,好!”。我们齐声回答:“老师,好!”。

叶老师打开电脑,放出课件,屏幕上出现了《可爱的小青蛙》这个标题。第一题是:“连一连”----“善良的小明把同学抓到的小蝌蚪,放入塘,让它们去找自己的妈妈。一共有九只带着算式的小蝌蚪,遇到了一个难题,水中有三只青蛙妈妈,分别是“12”、“6”、“18”,它们该找哪只青蛙妈妈啊,快来帮它们算一算!|

叶老师让我们打开数学书,翻到第十八页,拿出尺子,在书上连一连,帮助小蝌蚪找到妈妈。

“青蛙妈妈为了感谢小朋友,请大家玩一个小游戏,比一比谁先到达对岸,这个游戏规则是:只有算对荷叶上的算式,才能过河到达对岸。”

叶老师上课非常生动,在一个一个小故事小游戏中,让我们学会了数学知识。

第5篇:小蝌蚪找妈妈故事范文

关键词:水墨动画;诗意;韵味

“吾国唐宋以后之绘画,是综合文章、诗词、书法、印章而成者。其丰富多彩。非西洋画所能比拟……故吾曰:‘画事不须三绝,而须四全,四全者诗、书、画、印章是也’。”[1]水墨动画中的水墨画面渗透出文学中诗的韵味。“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2]诗画自古就是不分家的,并且自古便属于一系,画家在画后总会题上一两句诗句为画面画龙点睛,而水墨画的绝妙之处也在于此。水墨动画中利用了温晕的水墨画,画面慢悠悠地诉说着故事,保留了水墨画的质感;同时还运用了电影语言形式,通过技术手段延续诗的韵味,将动画中如诗般的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在欣赏时能够联想到一幅幅生动而富有诗意的水墨画面,进而沉浸在如诗一般的画面里,飘荡在如诗一般含蓄的情感中。

1 富有诗意的文学性画面――画中有诗

水墨画与中国文化是分不开的,“昔人评王维之画,曰‘画中有诗’,有评王维之诗,曰‘诗中有画’。由是言之,则画与诗初无二道也。……画者形也,形依情则深;诗者情也,情附形则显。”[2]这句话足以显示画与诗的关系。它们同是用来表现情感的,在本质上是相同的。画一般会给人以直观的形象视觉感受,而形态被赋予的情感则更加深刻。1962年,文学家茅盾在欣赏了《小蝌蚪找妈妈》之后即兴赋了一首诗,其中就有这么一句:“莫笑故事诞,此中有哲理。画意与诗情,三美此全具。”[3]法国《世界报》也在评论《小蝌蚪找妈妈》时说:“中国水墨画的景色柔和,笔调细致,还有小蝌蚪忧虑、犹豫和快乐的动作,使这部影片产生了魅力和诗意。”虽然这部动画剧情简单且有些幼稚,但是它优雅的画面、水墨画诗意的氛围却使人眼前一亮。静谧的荷塘、欢快地甩着尾巴的小蝌蚪以及满荧幕代表着水的留白面,让人产生了无限的遐想。尤其是金鱼游动的那段画面(如图1),金鱼游动的优雅姿态如同羞答答的少女,轻摇着如裙摆般的鱼尾,如轻纱飘渺,如梦如幻地缓缓地进入画面中。以至于当年唐澄带着片子去捷克参加电影节时,关于金鱼的这一小段还无故失踪了,也许是外国人也喜欢这段水墨金鱼画面的缘故吧。

《牧笛》的水墨画面描绘了一幅幅牧童放牛的画面。图2中,在被夕阳晕染的傍晚,牧童斜坐在牛背上,悠然地吹起短笛,缓缓踱步的水牛载着牧童渐渐地与周围的一切融为一体,消失在田埂深处。牧童与牛的形象倒映在水田中,与景物融为一体。这幅牧童与牛的画面将宋代诗人雷震的《村晚》中的“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的韵味表达得恰到好处,并且完美再现了这句诗所折射出的影像。画中牧童吹笛、溪中戏水、摇曳的竹枝等始终传递着细腻、含蓄的感情,一派中国情调,使原来需要通过读诗而联想出来的画面,现在用水墨画面就能直接表现了。有意思的是,最终牧童悠扬的笛声较之湍急的瀑布的流水声,更能吸引水牛而将其召回的情节刻画,生动地表现了艺术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主题。

《鹿铃》作为这四部作品中唯一一部由女性导演的水墨动画片,讲述了人与动物之间和谐相处并建立深厚感情的故事。这与冯骥才写的文章《珍珠鸟》如出一辙。“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鹿铃》。小女孩刚把小鹿带回家的时候,小鹿与她的关系还很生疏。在小女孩不断地付出爱心之下,小鹿也渐渐地对小女孩产生了浓厚的感情,以至于小女孩受伤后,小鹿甘愿替她分担事务,如去集市买东西。故事中角色的情感与表情的变化非常丰富,而这些丰富的表情动作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水墨画面,赋予了动画文学性的色彩,使这部动画诗意盎然、生动形象。(图3)

《山水情》中,老琴师传授了少年琴艺,并在将古琴赠予少年后默默离开。少年弹琴送别师傅时(图4),画面切换到了满山云海的画面,画面中,一艘小帆徐徐地从左下角斜驶入画面,消失在右上方的水的尽头,仿佛老琴师乘帆而去,令人产生无限落寞和惆怅之感,颇有“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离别韵味。

此外,《山水情》的场景中还运用了许多小元素,缓缓而行的小船、立于水边的茅草屋、蝴蝶般飞舞的枫叶、屋后茂密的竹林、竹林之上的圆月、夏日的荷花塘、鼓着腮帮的青蛙、悠闲的小鱼、自由翱翔的老鹰等,这些元素的结合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情景交融的水墨画面,为影片增添了色彩,烘托了诗意气氛。老琴师随身携带的古琴就是他身份的象征,体现了他高风亮节的气度。而老琴师带着渔家少年领略高山、瀑布、树林、鸟儿等大自然的造物之美,让渔家少年感受到了广阔的天地,领略到了自然和生命的真谛,从而顿悟,弹奏出了与自然和谐相融的古琴曲。最后,老琴师离开并走向茫茫前途时,画面中出现了大泼墨的重峦叠嶂,以及响彻耳际的呼啸着的风声,渲染了浓烈的师徒离别之情以及学生对老师的敬仰之心。

2 富有韵味的画中题跋――写意书法

题款一般指的是写在书法或是画作上的文字。书画作品中的题款一般是用来交代作者、作品名称、作品创作时间或是题诗。水墨动画中不仅有水墨画的画面,在序幕和演职员表中还应用到了书法这一水墨元素。水墨氤氲的画面配合书法字体,给水墨动画的画面更增添了几分魅力。

书法式的题款在《小蝌蚪找妈妈》《牧笛》《鹿铃》《山水情》这四部水墨动画中,呈现的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在这四部水墨动画中,书法题款出现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它以逐渐完善的发展方式,最终与水墨画面进行了完美的结合。

在水墨动画发展的初期作品《小蝌蚪找妈妈》中,书法还没有以题跋的形式出现在水墨动画的画面中。《小蝌蚪找妈妈》的第一个画面是由一本放在桌上的书开始的,书的封面写着“小蝌蚪找妈妈”(如图5)。书的第一页是书法字体的演职员表,并且是以翻书的形式来介绍制作班底的。演职员表占据了整个屏幕,每一页都附有工作者的工作职称和姓名。我国美术电影动画很多是用一幅静止的画面为背景,并在画面上展示演职员表,作为动画电影的开场(如图6)。而这类动画的字幕一般用的是一些造型奇特的美术字。当然,像《小蝌蚪找妈妈》这样类似的开场动画也是有的,如1959年的动画片《一幅僮锦》,其序幕是从一个名为“一幅僮锦”的盒子中的一轴卷轴里拉开的,卷轴上就出现了演职员表(如图7、图8)。这与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的片头形式有些类似,但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小蝌蚪找妈妈》中的字幕用的是书法字体。由此可见,在当时动画制作的过程中已经考虑到整部动画的整体风格要统一的问题了。

而在《牧笛》中,序幕的出场也有了明显的进步,开始与水墨画面相结合,比《小蝌蚪找妈妈》的序幕精致且秀气了不少。在出现了“上海电影制片厂”的字样之后,片名“牧笛”两个字十分醒目地出现在一片绿荫环绕的乡间小道中(如图9)。

当画面淡出之后,就出现了一幅绿树成荫的水墨长卷,而演职员表就穿插在氤氲的水墨间;采用动画移镜头的表现方式,将水墨长卷向左移动,演职员表彷佛是写在水墨长卷上的字,随着画卷的移动,画上的题字便逐一显现了(如图10)。这种方式不仅让观众能够边欣赏水墨画,边了解整个动画制作的团队,同时随着背景音乐的渐入,镜头推近至树林的局部,观众仿佛被带进了一片春意盎然的树林,并慢慢地进入了动画中的世界,进入了水墨的氛围中。

《鹿铃》的序幕显然更加成熟了,在水墨动画《鹿铃》的开头中,书法也与动画结合得很和谐。在该动画中,第一个画面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字样,而背景画面则是册页的封面。第二个画面是用苍劲有利的毛笔在洒金纸上书写动画片名“鹿铃”两字(见图11)。第三个画面是出演职员表(见图12)。笔者认为,《鹿铃》中的书法与水墨画面的表现方式是最好的。它巧妙地将介绍工作人员的名单以题跋的形式融合在画面中,并配以完整的静态水墨山水画,使观者仿佛是在欣赏一幅幅水墨小品画。并且,每幅小品中的书写采用了很俏皮的字体形式,大头大脑的,很具有趣味性。这样既保持了水墨动画风格的统一,又使画面精致了不少。

水墨动画《山水情》是水墨动画中的绝唱,得到了很多专家的赞美与认同。《山水情》中的片名是以题字的形式出现的,而动画的制作班底是以题跋的形式出现在动画结尾的。图13是《山水情》的片名,用行草的书法字体错落地进行表现,很有书法的韵味。随着画面向右移动,字体也逐渐淡出画面,老琴师就在这写意的大墨块中若隐若现地登场了。图14是动画片末出现的演职员表。画面左边,少年抱着古琴站在大石块上,仿佛是目送着老琴师离去,延续了故事情节,夸、变形的小楷字体逐一淡入淡出。《山水情》中的书法元素体现在片头出现的“山水情”以及在片尾出现的演职员表上。“山水情”这三个字的墨法有浓有淡,笔画有粗有细。三个字错落地出现在画面的中心,而不在一条直线上,有大有小。“山”字虽小,但笔墨浓重;“水”在中间,笔画较细,质感轻逸;“情”字字号最大,笔画蜿蜒婉转,动情流畅。题目的出现预示着故事的开始,随着“山水情”三字的淡出,老者作为主角便登场了。

王伯敏曾在《中国绘画史》中写道:“中国画题款的发展,与书法的发展极为密切。中国书法具有它的形式美,乃是‘无色而具有图画之灿烂,无声而有音乐之和谐’。一幅好画,加上好款,便是锦上添花,所以题款佳者,向有‘一字抵千花’之誉。”[4]画中题跋不见得用笔、章法、结字、墨法处处到位,就称得上是好的题跋。要想“一字抵千花”,就必须将书法题跋与水墨画面恰到好处地结合起来,未题跋的用笔、章法、结字、墨法都应当符合水墨画面的效果。

《小蝌蚪找妈妈》中并没有将书法融入动画中,笔者在此便不讨论了。在《牧笛》的第二幅画面中,“牧笛”二字以一幅农家乡间的水墨画面为背景(见图9)出现。画面的上半部分是浓密的树林,下半部分是一大半留白的乡间小路。“牧笛”二字较大地占据了画面的中心,平衡了画面的“上重下轻”。“牧笛”二字似行楷的笔意,而“笛”字有连笔的意向。笔画的粗细变化分明,竖画细挺、横画方圆,有强烈的毛笔字的顿挫感。笔画起始处笔锋显露,勾、捺之处尖锐挺拔,有几笔收笔处笔锋稍转,笔画呈现水滴的尖圆之势。二字呈现的线面结合形式匀称稳当,呈现出潇洒的气势。当题目淡出后,演职员表的字幕出现(见图10),该字幕的毛笔字体秀气,撇、捺笔画体势较长,非常秀气且符合青山绿水的背景效果。职位名称用的是红色字体,不仅层次分明,并且颜色搭配也仿佛是“万绿丛中一点红”,给画面增添了不少色彩。

在《鹿铃》中,第二个画面册页上的“鹿铃”二字笔墨有润有枯、有粗有细、有疏有密,苍劲有力的笔法背后仿佛隐藏着深刻的故事。并且,《鹿铃》中的书法风格与程十发的书法风格较为相似。程十发的书法造型十分独特,从造型上看不出出自哪个流派。他曾经风趣地说道:“谁不学二王,我就投他一票。”[5]程十发的书法不盲目模仿、套用套路,而是讲究推陈出新,推崇更广的创作思路,他的书法作品尤其注重笔画线条的趣味性。如图15中,程十发的书法作品将楷书、行书、草书几种字体相互组合,同时还加入了隶书“蚕头燕尾”的笔意,呈现出多种字体杂糅的独特的书法风格。这样既强化了“蚕头燕尾”的隶书效果,又增添了古朴稚趣,并且两者的字形都较扁,有隶书的笔法和强烈的装饰性。

3 结语

水墨动画中的每一种水墨画元素都为动画画面增添了水墨效果。动画中,水墨画画面的意境含蓄内敛,富有诗意,仿佛一切尽在不言中。并且,水墨氤氲的画面有时不需要用剧情来表现,仅仅用这种独特的水墨形式就能表现出一种心境,体现出诗意和韵味。书法虽然不是水墨动画中的主角,但它作为水墨画的一部分、动画中的小细节,映衬出了动画中的水墨画的画面氛围。有了书法元素的加入,水墨动画的意蕴就显得更加浓厚了,文人画的诗意情怀也因此在动画这门新艺术中得到了呈现。

参考文献:

[1] 潘天寿.听天阁画笔随谈[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

[2] 周积寅.中国历代画论:掇英・类编・注释・研究(上编)[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104,108.

[3] 张松林,贡建英.谁创造了《小蝌蚪找妈妈》:特伟和中国动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117.

第6篇:小蝌蚪找妈妈故事范文

关键词:幼师;故事教学;策略

儿童故事以其生动的情节、优美的语言以及活泼可爱的形象,成为幼儿接触最多而又极其喜爱的一种形式。好的故事内容,不仅能够丰富幼儿的知识,使其心灵和情感得到良好的熏陶,还可以为幼儿的行为和品德提供良好的榜样。与此同时,儿童故事充满想象和幻想的空间,幼儿可以在童话的世界里自由翱翔,这对触动他们思维灵感,推动其想象力以及创造力的发展尤为重要。因此,故事教学中,幼师要根据儿童天真、好奇、无拘无束以及富于想象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改变传统模式的条框限制,将单一的灌输式教学变为多形式的开放性教学,促进幼儿主动参与到故事教学中来。

一、手势在幼儿故事教学中的运用

作为幼师,我们在故事教学中会经常运用手势来增强表现力和感染力,比如,用一只手做小猫,两只手做长颈鹿等。这些手势的运用能够有效地提高故事教学的效果,其中手势具有形象性、动态性和表演性的特点。形象性的手势能够使故事的角色和情节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给幼儿,从而促使幼儿展开积极的形象思维。动态性的手势能够从视觉的角度增加动态,使角色和情节在幼儿眼中活动起来,这种视听结合的方式更利于幼儿的接受。表演性手势实质上是一种生动、活泼而简单的表演形式,幼儿自己运用手势讲述故事能够满足他们的表演欲望,从而获得乐趣。幼师在运用这些手势时,不需要准备太多的材料和情境,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随时随地进行运用。

1.运用于故事的讲述

在故事教学时,幼师最好是能够边讲述边用手势对故事内容加以表演,使幼儿在视觉和听觉的冲击下,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例如,在讲《动物的影子》时,我们可以运用手势做出大象、蛇、鸵鸟等动物的形状,这样边讲边演,增加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其听得更加专注。

2.运用于幼儿创编故事

创编故事时,手势的运用并不是辅助现成的故事讲述,而是让幼儿对手势进行创造性的想象和表达。比如,我们将一只手握成拳头,让幼儿来说说这个手势与什么比较相像。幼儿通过大胆的想象,会给出像苹果、橘子或者石头等各式各样的答案。幼师还可以做一连串的手势,让幼儿对此进行想象和创造,如做手势之前先让幼儿明确我们的意图,要求他们仔细观察我们所做的手势,像什么以及是什么意思,让他们根据这些手势来创编故事。

二、设问在幼儿故事教W中的运用

设问的类型包括有分析性设问、体验性设问和创造性设问等。分析性设问是故事教学中所普遍运用的,这种设问不仅要符合故事的特点,还要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和接受特点。而体验性设问能够诱导幼儿表达对作品的体验,它是依据故事的内容而定的,一般用于情感色彩较浓或者是非分明的故事中,因此并不是每次教学都能够用到。创造性设问是培养幼儿想象力和发散其思维的设问,大多是由故事内扩散到故事外的发挥。幼师在讲到故事的某些关键处时,可以适当地暂停一段时间,向幼儿提出想象的要求,这样既能吸引幼儿,又能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在讲《乌鸦喝水》之后,幼师可以引导幼儿对其进行创造性的改变,向幼儿提出:“乌鸦还能用什么样的方法喝到水呢?”

欣赏故事重在审美的愉悦过程,幼师要注意不能够过多地设问,多数时候可以用到体验性设问,需要时也可以适当地运用分析性设问。如果故事教学的重点着重于理解、领会作品的教育意义或者是学习某种知识,那么主要用到的就是分析性设问。相对于有些故事,除了要求幼儿理解故事之外,还要通过创造性设问引发幼儿的想象,在这种情况下,幼师需要抓准设问的点。

三、关键中断法在幼儿故事教学中的运用

所谓关键中断法,就是幼师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做有意义的暂时停顿和中断,其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学效率。关键中断法不仅能够运用于短篇故事和中长篇故事的讲述中,还能够用于创造性故事教学活动中。创造性故事教学活动不仅仅要求幼儿对故事本身有较深的理解,还要求幼儿进行联想和想象,对故事加以改编。例如,我们在讲述《小蝌蚪找妈妈》的时候,可以在讲到小蝌蚪找妈妈时暂停,提出设问:“小蝌蚪会使用怎样的方法找妈妈呢?请小朋友们帮小蝌蚪想一想办法”引导幼儿分析当时的情况,大胆合理地展开创造性想象,然后根据幼儿的回答,引导他们分析各种方法是否可取,最后再继续讲故事。

总而言之,在幼儿园小班开展故事教学活动时,幼师要以幼儿为主体,以其兴趣为中心,从他们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促进幼儿通过体验和参与,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第7篇:小蝌蚪找妈妈故事范文

主动性,进而能创造性地学,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一、指导预习,诱发兴趣。

预习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是课堂教学结构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教师在课前应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做好预习。如在指导预习《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可以先到野外捕捉一些小蝌蚪,养在玻璃缸内,然后进行了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平时看见过青蛙吗?谁知道它小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呢?(出示玻璃缸内的小蝌蚪)这是小蝌蚪,是青蛙小时候的样子。小蝌蚪不知道它们的妈妈是谁,它们要去找妈妈。小蝌蚪为什么要去找妈妈?它们是怎样找到妈*的呢?回去后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找一找问题的答案。这样学生就有了学习和求知的兴趣,并且在课堂上学得生动、活泼、理解透彻。

二、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小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对新鲜事物特别感兴趣。导入布疑则能诱发他们的好奇心,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迅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能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整堂课的效果。所以在学习新课时,就应在导入这一环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在愉快的心理状态中进入新课教学。

1、巧设悬念,课前激趣。

在导入时,教师用巧妙的语言巧设“悬念”,能把学生的好奇心诱导出来,就很容易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强烈兴趣。如教《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我巧设“悬念”:“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带他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学生精神大振,跃跃欲试。我接着说:“带你去哪里呢?”说完板书课题《美丽的小兴安岭》。“哦!”学生恍然大悟,但随之产生疑问,小兴安岭?在哪里呀?那里是怎样的景象呢?这时,我顺势引语:“同学们,小兴安岭,在我国东北地区的黑龙江省一带,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有香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许多人参和珍贵的药材,美丽的小鹿……要想领略小兴安岭的秀丽风光,就让我们随作者去小兴安岭旅游观光吧!”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更激发起学生热爱祖国山水的情感,从而在愉快而热烈的情绪中投入了学习活动。

2、借助现代教学手段,直观激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使用现代教学手段,结合课文教学内容,让学生听听美妙的音乐,看看生动逼真的画面,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词句,可以使学生的精神处于轻松的状态,让学生迅速进入状态,走上一条到处充满轻松,愉快的学习道路。如教苏轼的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时,我先让学生边听古筝乐曲,边观赏西湖的美丽风光(视频),激发学生兴奋愉快的学习情绪,进入诗歌所描写的情境,享受作者所描写的自然界的美。这样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学好古诗打下基础。

3、猜谜语,激起兴趣。

俗话说: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则小小的谜语,往往能激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如教学《蜜蜂》这一课时,我用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新课。“嘴象小铲子,脚象小扇子,走路晃膀子,水上划船子。”生动形象的谜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很快就猜出谜底。这时我趁机将学生的兴趣引入课文:蜜蜂有什么本领呢?你们想知道吗?请大家打开《蜜蜂》这一课。于是马上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书本上来了。

上面只是举了一些导入激趣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许多老师孜孜探求,创设了好多导入方法:如插图导入、谜语导入、故事导入、影视导入、音乐歌曲导入、创设情境导入、设制悬念导入等等,举不胜举。不管使用哪种方法,只要能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激起学生的兴趣就行。

三、做游戏,讲故事,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低年级儿童

好动好玩,持久力差,有意注意时间短,容易疲劳,而语文知识的掌握,语文能力的培养和形成,是要在不断的练习中,才能巩固和熟练。因此,教师应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努力创设语文知识的故事性和游戏性情境,使他们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我在识字教学中经常用“一字开花”,“开火车”、“找朋友”等游戏进行扩词比赛、从而丰富学生词汇,巩固字词。“一字开花”就是老师在黑板上先画一朵花,再在花心里写上某一个生字,而后让小朋友口头扩词或板演。如果这个字的朋友多,就在花瓣外再画上一层花瓣,花儿越开越大,学生就越有兴趣,注意力非常集中。如我教“花”这一字时,用“花”字就扩词二十多个,为了进一步巩固词、“一字开花后就进行”开火车游戏。这样学生在欢乐的游戏中掌握了知识,特别对那些后进生帮助很大,教师就能达到较好地传授知识的目的。超级秘书网

第8篇:小蝌蚪找妈妈故事范文

情感教育主要是育人之情的教育,人在接触现实的时候,对现实中的对象和现象总是持有各种各样的态度,产生不同的内心体验,产生着不同的情绪、情感、并逐步地演变成稳定的性格特征,而幼儿情感的发展对其以后心理的发展影响是大的,特别是幼儿情感的个别化即幼儿情感的某种倾向性,对幼儿将来的个性形成起着极重要的作用,而幼儿期是人的情感发展的关键期,发展幼儿的情感,培养他们的社会行为,对于提高其社会化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于我们幼儿园的教师来说,在幼儿游戏、学习、劳动、娱乐和日常生活中,在幼儿与同伴以及成年人的各种交往中,都可以适时地对他们进行情感教育,教师应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一、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上的单一概念,确立整体意识

长期以来,幼儿情感教育未被人们所重视,幼儿园对孩子的教育普遍存在重知识、技能、技巧传授,轻能力、习惯、兴趣、情操的培养。以往,我们在设计、组织有目的的教学活动时,多是单纯追求各学科教学的工具性效应,忽视了在品德、情感等方面应该达到的目的。例如,在“认识春天”的教育活动时,多半限于让幼儿掌握春天的气候特征和动植物的变化,使幼儿感觉衣服的增减等,这样孩子们所获得的只是知识。在更新教育观念后,在组织教育活动时,除了知识的传授外,还注意了情感教育,如春天到了,带小朋友到户外春游,观察春天的景象以及池塘里的蝌蚪的变化,并根据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启发幼儿:小朋友,春天到了,池塘里的蝌蚪也出生了,它们的妈妈是谁呀?为什么它们长得跟妈妈不一样呢?“孩子们通过思考和讨论,知道春天里蝌蚪的生长变化过程,接着,我又用拟人的手法问:”小蝌蚪找不到妈妈,会怎么样?“孩子们发挥了想象力,”有的说:“小蝌蚪伤心地哭了,”有的说:“没有妈妈照顾,小蝌蚪会生病的。”这时,我便说:“让我们帮帮小蝌蚪的忙吧!”孩子们的情绪明显高涨,有的说:我们帮它找妈妈;有的说:我把它带回家照顾它;有的说:我们要爱护它,让它感受到我们的爱。孩子们说了很多各种各样充满爱心的想法。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孩子们既领略了知识世界的内容,又进入了情感世界,不知不觉地获得了关心他人和同情、帮助弱小者的品质的熏陶。

二、对幼儿要爱严结合,循循善诱,促进其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

热爱幼儿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感情基础,无爱便无教育。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年龄越小,作为身心健康发展的精神支柱“爱”的情感交流越发显得重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爱就是用心灵去体会别人最细微的精神需要。”教师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首先从思想认识、从情感、行为等方面去了解幼儿,分析他们的语言行动,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使他们得到精神上的满足而产生积极的情感,因此教师要尊重幼儿,尊重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对待幼儿要爱,但热爱不等于溺爱、迁就、纵容,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能感情用事,失去理智,忽松忽紧,而要前后一贯,始终如一,这样才能培养孩子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使孩子的情感朝着稳定的方向发展,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个幼儿的优点,尽管是极其微弱的发光点,都要及时予以肯定,这可增强幼儿战胜缺点的信心和勇气,促使幼儿道德认识转化为行动,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

三、注意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渗透情感教育

幼儿园有目的的活动有其各自不同的特点,只有结合这些特点认真地设计并组织活动,才能将情感有机地渗透其中,但要避免手段和方式方法上的牵强附会,例如:过去在组织讲故事的活动时,经常在故事结束部分提问孩子们类似的问题:“我们要向故事中的谁学习?学习他什么呢?”并引导幼儿说出:“学习他关心别人,互相帮助”等等,这些类似的活动,都没有跳出说教的圈子,孩子们虽然当时能对答如流,但在生活交往中是否能真正体现,就不一定了,因为孩子们并没有把知识的获得深化为思想感情,因此,在活动过程中,要自然地协调地渗透情感教育。我们可以从以下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

1、结合节日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

各种节日都有其不同的意义,教师应深入浅出地向幼儿介绍节日的名称和主要的涵义,如“三八”妇女节、儿童节、“五一”劳动节、国庆节、清明节、元旦等等,将幼儿对节日的认识情感从不同方面作进一步的提高,如三八节,五一节到了,让幼儿通过绘画“我的妈妈”、“我的爸爸”送给爸爸妈妈,并说一句祝福的话来表达幼儿对父母热爱的情感,鼓励幼儿帮助爸爸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如:洗袜子,穿脱鞋袜,收拾玩具,摆放碗筷,为大人递送用具等,养成幼儿以自己能做到的任何方式去关心他人的情感。

2、利用身边发生的事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

教师要善于利用身边的事例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这是最有说服力的极好教材,例如,我利用我班周伯玲小朋友即将随爸爸妈妈到外省去读书,将要和全班小朋友分开了这一时机来进行情感教育,如何开展这一活动呢?我发现,教师亲切的教育态度是诱发幼儿良好情绪和情感的纽带,幼儿只有在轻松、愉快、积极、主动的情绪下,才能产生浓厚的兴趣、敏捷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和创设。一开始,我用亲切的语调和幼儿交谈:“我们班有个小朋友将要离开我们班,你们知道是谁吗?他为什么要离开我们班呢?”小朋友们一下被吸引了,纷纷想知道是谁,情绪被激发以后,我向大家讲明了原因,孩子们又关心地问:那他什么时候回来呢?我表示遗憾地说:我也不知道,也许很难有机会回来了,接着我又启发他们:小伙伴要走了,你们想他吗?你们怎么想他呢?孩子们有的说:打电话,有的说:写信给他,有的说:我们画一幅画送给他,让他不忘记我们,于是我们决定全班小朋友一起画一幅画送给他,我构思了全班小朋友手拉手的画面,全班孩子每人在画纸上都画上一个人代表自己,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名字,每个孩子还对伯灵说了一句祝福的话。当家长来接孩子时,我们把这幅画和祝福送给孩子的父母时,他们都非常激动。伯玲到外省后,还给我们寄来了信和卡片。通过这一活动,孩子们更加深刻的理解了友爱产声相互交流的作用。

3、注重一日活动的情感培养。

第9篇:小蝌蚪找妈妈故事范文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在生活教育的观点看来,它们是一个现象的两个名称。”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与生活是一致的。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将阅读教学与认识世界,体验情感、感受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要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因此,应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返朴归真、回归生活。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实践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以下谈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创设情景,在生活中观察

语文来自于现实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我们要从大千世界中寻觅、捕捉现实背景,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回忆生活”或“模拟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学习语文。许多课文的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不知其然的,教学时我们应该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加深对课文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前,我让学生请父母养几只小蝌蚪进行观察。没想到引来了学生一大串问题,有位学生说:“我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就是青蛙,可小蝌蚪与青蛙完全不一样,它怎么可能变成青蛙呢?”一个学生开了头,其余的学生都纷纷说开了,有的说:“其它的小动物小时候多少与它妈妈有点像,可小蝌蚪什么也不像呀?” 有的说:“它到底是先长后腿还是先长前腿?”……

面对学生这些问题,我想: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环境,亲身观察小蝌蚪的生长过程,让学生彻底搞清这一系列的问题。于是,我带领学生捉来了一些小蝌蚪,养到鱼缸里,每天观察小蝌蚪的变化,还鼓励学生写观察日记。到了第九天早上,有个孩子突然叫了起来:“小蝌蚪长出后腿来了!”这一叫,同学们都围了上去,为了让学生看得清楚些,我把小蝌蚪放入透明的塑料杯中,放在投影仪上放大。学生们都睁大眼睛,两眼放光,小脸通红,那份激动啊,简直难以言表!就这样,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生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这是任何封闭的课堂教学无法获得的!

二、引导实践,在生活本文由收集整理中体验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课文的体验也是如此。陶行知先生极其重视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他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口号。他认为“生活教育”最根本的原则与方法是“教学做合一”。其含义是“教的方法,应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应根据做的方法。”教学就是通过“在做上学,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使学生自己会做。”

因此,我们应该用新课程理念来实施教学,对教材内容加以充分挖掘,尽可能地让学生动起来,做起来,在实践的体验中学习。

三、再现原形,在生活中感悟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再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理解。

如教学《龟兔赛跑》时,让学生戴上头饰上前表演故事情节。这样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创设了情境,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并能使他们更直接地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加以发挥,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中我还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精心制作课件,演示乌龟一刻也不停步地向前爬的动作。当学生们看到小乌龟这样努力地爬行,都情不自禁地为小乌龟呐喊“小乌龟,加油!小乌龟,加油!”这样一来,学生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仿佛就在赛场,亲眼目睹了这场比赛,并深深的为乌龟的精神所感动。这比我们平时的说教所起的教育效果显然要好得多。

四、手脑相长,在生活中创造

陶行知就手与脑的关系,提出了著名的“手脑相长”的论点。他认为脑与手联合起来才能产生力量。陶行知先生还指出:“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真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真教,学也不成为真学。”在“做上用功夫,鲜明地体现了素质教育思想,它能极大地激发强化学生的认知内驱力,促进学生语文素质和创造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