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范文

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第1篇: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范文

本文在对民族传统文化在青年学生群体中传承与弘扬影响因素作出简要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就民族传统文化在青年学生群体中传承与弘扬的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青年学生;民族传统文化;影响因素;策略

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对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伟大复兴梦意义重大。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化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的,荟萃精华,体现了我国人民理念信仰、价值观念等,是社会主义建设重要的精神支柱。党的十召开以来,提出了“两个一百年”,成为了全社会努力奋斗的目标。青年学生群体是祖国未来建设的中坚力量,其综合素质表现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主义发展。民族传统文化是历代人民精神、思想的积淀,是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其进行传承与弘扬有利于促进青年学生群体素质提升,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重要内容。

一、影响民族传统文化在青年学生群体中传承与弘扬的因素

民族传统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的代表之一,其传承与弘扬的思想、精神以及道德是值得每一位青年学生学习的,关系到祖国未来发展。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为一代又一代青年学生提供了精神食粮,对促进其综合素养提升发挥了积极作用。素质教育背景下,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依然成为了青年学生群体教育的重要内容,并得到了相关院校的认可与支持。但是在实践过程中,部分院校在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上始终不得要所,收效往往不尽人意。究其根本,造成该问题的影响因素众多,大致可以分为环境因素以及社会因素两类。有些院校物质环境建设不足,包括图书馆、教学楼以及多媒体等,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载体单一,影响了青年学生参与积极性。也有部分院校文化环境建设不足,缺失对民族传统文化内化与实践过程,不利于学生的深度理解。此外,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对民族传统文化造成了巨大冲击,其所传播的信息良莠不齐,加之院校引导不力,导致青年学生思想混乱。

二、促进民族传统文化在青年学生群体中的传承与弘扬策略

作者结合上文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促进民族传统文化在青年学生群体中传承与弘扬的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一)统筹规划发展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和要求越来越高,高等教育步入了普及化发展阶段。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高校为了迎合大众教育需求,不断扩招,生源数量增长使之面临着严重的资源困境,限制了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对此,高校应深刻认识到物质环境建设的紧迫性与必要性,统筹规划发展,丰富民族传统文化传扬载体,提高青年学生群体参与积极性。简单来讲,高校应就自身办学规模、发展需求等实际情况进行审核,制定科学扩招计划,整合可利用资源,加强内部环境建设,包括教室、图书馆以及多媒体等,最大限度地满足师生教、学需求。在此过程中,高校应积极借助社会力量,号召不同组织团体参与教育发展,多渠道扩充教育环境建设资源,以为民族传统文化在青年学生群体中的传承与弘扬奠定基础。

(二)重视文化实践

实践是巩固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成果的最佳途径。具体而言,引导青年学生群体民族传统文化实践应分两个步骤进行:一是,民族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潜移默化中影响了青年学生精神素养、道德品质的形成,是高校不可或缺的资源。新时期,高校应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内涵的研究,寻找其与自身文化体系的契合点,并有机地将两者融入在一起,渗透到青年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藉此引导青年学生实践行为;二是,开展民族传统文化实践活动。文化的概念空洞而现实,是知识、思想、精神以及道德的综合体。高校应定期以不同形式组织学生开展满足传统文化实践活动,例如演讲比赛、义务出行等,强化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与掌握,检验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效果,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教育。

(三)加强思想引导

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是主体,教师的功能及职责定位于引导。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在人们生活中的渗透比比皆是,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造成了巨大影响。新时期,高校必须要守好互联网这块新型文化阵地,创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方式,加强思想引导,从而扩大其积极影响力。具体而言,高校应加强专业化师资建设,以培训、教研等方式及时更新教师思想理念,明确其工作目标及任务,分享有效教学方式方法,督促他们提供更全面的教育指导。而教师则需以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为己任,尊重学生主体性,引导他们辩证地看待社会客观事实,尽可能降低或消除互联网信息传播造成的不利影响,积极应对挑战,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民族传统文化在青年学生群体中的传承与弘扬十分重要和必要。由于个人能力有限,本文作出的研究可能存在不足之处。因此,作者希望更多学者关注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结合青年学生群体特点,提出更多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的策略,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雷畅 单位:长沙市南雅中学

【参考文献】

[1]陈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青年学生人文素质[J].奋斗,2015,03:31-32.

[2]张先勇,聂春,熊爱民.高职学生思想教育中民族传统文化信息积淀路径探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11:11-13.

第2篇: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范文

 

从社会历史的发展来看,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往往都是从学校教育着手。学校教育作为传递文化知识的主要场所,应该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开辟一条重要途径,现已在实践检验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印证。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大多具有教育性、健身性、娱乐性、休闲性以及技术简单易学等特征,符合各年级学生年龄特点,便于教学实施与开展,能够缓解由于教育经费短缺,体育器材、场地贫乏等问题,丰富了课堂教学,促进各个民族之间交流,并且符合国家地方课程的实际以及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要。由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融入体育课堂进行教学活动是当代学校教育发展的新任务,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普及化的必由之路。

 

1 促进区域学校体育教育的全面协调发展

 

学校体育教育作为区域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发展状态将成为区域体育全面协调发展成功与否的关键性评价指标,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由于云南各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导致全省学校之间的教育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区域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存在不平衡性和不协调性的事实。

 

因此,探索促进区域学校体育教育的全面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当下教育工作者主要研究的课题,就当前学校教育发展以及区域现存体育资源的现状来看,学校体育教育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融合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对促进区域学校体育教育全面协调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众所周知,云南拥有数量庞大的少数民族群体,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了一大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内涵深厚以及具有较强健身娱乐功能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这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有着与现代体育增强学生体质、体育兴趣的同样功效,可在学校教育中适度设置进行教学传承活动,与现代体育内容有机结合及互动发展模式, 有利于拓展与完善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弥补学校特别是农村或偏远学校体育教育条件不足的现状。就此而言,学校教育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互动,除了丰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及其形式,使其课堂教学更富有内涵性,促进学校特色体育课堂的构设,为推动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工作的实施创造更多有利因素。

 

部分学校就此作出了尝试并收到了意想不想的效果。例如玉溪师范学院每年一届的少数民族传统项目竹竿舞比赛,竞赛活动是在学校学工部组织下进行,以学校各二级学院为单位报名参加,裁判组对竞赛队的表演内容设计、表演技巧等进行综合评价,对获奖队进行奖励。对于多年一直从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笔者来说,有幸在校园感受、观赏整个激动人心的少数民族竹竿舞表演,实属感慨万端。从整个竞赛活动可以看出,表演各单位非常重视该活动,所有参赛队都在竞赛前一个多月就开始构思、设计和排练。竞赛活动现场充满生机与活力,异常精彩和悦目,在约二千多师生观众热烈的掌声下完满结束了活动。可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学校教育活动相结合,丰富了学校教学内容,满足了现代学生了解、认识少数民族文化的要求,一定程度解决好区域学校发展相对滞后与教学改革全面发展的矛盾,对促进区域学校体育教育的全面协调发展是十分重要和必要,也是众多学校教育发展所应承担的新任务。

 

2 促进学校多元文化发展的需要

 

就当前而言,多元文化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确实对部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产生了较大的冲击性,还可能导致文化发生变迁性、流变性和断裂性,同时面临着生存诉求和身份认同的危机。但是,文化的多元性使人们能够拓宽视野,进一步了解、认识和吸收各国、各民族的特色及精髓文化,并将之与本民族的优秀文化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促进全球范围内各民族的和谐相处与共同进步。

 

学校作为文化传播与发展的重要基地,应该承担起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创造和生成新文化的任务,也必须对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做出回应。也就是说,当代学校文化不应该是一元性的,而应该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层性等特点。因此,学校多元文化教育方向要呈现不分族群、血缘、语言、习惯和地域,尊重各个族群的文化差异,认可各族群文化存在的价值和作用,并结合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教育理念和文化共识,为构建校园多元文化和谐交融式发展战略创造条件及实现路径,以满足学校多元文化发展以及学生获取多元文化信息要求的需要。在当前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多元文化的发展应关注乡土知识,关注地方现存资源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要反映地方文化特色,尊重和传承当地优秀文化传统,保证乡土文化占有一定的比例,使学校教育能够成为乡土传统文化展示的平台。笔者认为,学校只有在保证本民族文化或本区域性文化核心延续的前提下,才可以无顾虑地吸收融合外来有益的文化,从而实现学校文化教育的多元化。

 

在云南少数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体育、竞技和游艺活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学校多元的文化背景下,适时融入学校教育活动中予以研究、保护的良机。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学校教育的传承,一方面承担了本乡土传统文化的保护、延续和发展的重要责任,使区域学生领略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和功能价值,也认识到其他民族文化的重要性、珍贵性,传递保护、传承、发展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使目前仍然处于非主流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不至于在主流文化全面发展的大潮中遗失或停滞。

 

另一方面,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学校教育的融合,让各种文化在相互交流、融合的过程中实现共生,让现代学校呈现出多元、开放和自由的状态,为创设和谐多元文化服务,促进学校多元文化发展的需要,满足学校各个行为群体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但是,学校在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化信息时,要保持严密的、全面的和自我反省的思维方式,对相关文化进行甄别,以保证其选择的各种文化信息具有优质性、实用性和传承性等特征,使学校多元文化富有新的生机和活力,也让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成为学校教育改革、教学创新的巨大资源库,为学校体育教学提供丰富的内容,为学校教育成效的取得提供丰厚的沃土。

 

3 承担起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任务

 

学校教育作为传递文化知识的主要基地,将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开辟一条重要途径,现已在实践检验中得到了进一步印证。从社会历史的发展来看,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往往都是从学校教育着手。首先,学校有一大批非常固定的受教育群体—学生,这个群体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必然要求其肩负着传承历史和文化的重要使命,也就是说他们终究是最重要的传统体育文化保护和传承的纽带群体。其次,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会按相关要求制定相对充分的教学时间。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学校教育融合,这就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教育创造了较为充足的时间条件,能够弥补学生放学后忙于课后作业而无暇参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不足。

 

再次,学校体育教师往往是接受了专门的体育教育教学技能培训,并具有较为系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经过学习和培训活动后普遍具备了“传授者”的条件和优势。第四,学校一般情况下都配置有供体育教学活动开展所需的体育场地和器材,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学校的开展、传播提供了基础和条件。实践经验也进一步表明,学校教育是传递文化知识的主要场所,由于其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的特殊性和作用下,文化才得以保存、积淀,才得以弘扬、创造和发展。就此而言,学校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在动力,将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开辟一条重要途径,承担起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新任务。

 

鉴此,云南不少学校尝试性的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课程资源的模式融入到学校体育课程资源体系中来,让广大学生在健身娱乐中接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学生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都是有益的,丰富了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内容,满足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形成了教育的区域特色的同时也弘扬、传播了少数民族文化,对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可见,学校教育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是对现代学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学校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契机,是解决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的关键。但是,由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入学校进行教学活动还处于初级阶段,传承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和完善的地方,这也是我们在后期工作中需继续加强、继续努力和继续深化的地方。

第3篇: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范文

一、加强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育和提高大学生诚信素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当代大学生成长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日益强烈,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一些人的价值观变得功利和现实,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诚信缺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孔子不仅提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7]21的思想,而且认为“民无信不立”[7]126,将诚信作为接人待物必须遵守的准则和规范。荀子曰“君子养心莫善于诚”,“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享矣,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8]32,不仅将信推行于选贤治国,而且强调一切伦理关系皆应以诚信为本。诚信的内容与要求是多方面的,但最基本的是以诚为本,取信于人,“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为人思诚,信以行义,“信近于义,言可复也”。[7]5诚信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诚实守信是人类古老的道德操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公民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是现代文明的基石和标志。当代大学生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其诚信状况对于社会的诚信状况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它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诚信环境的构建。因此,借鉴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诚信观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以传统美德引导他们将诚信作为立人之本。

(二)有利于培植和增强大学生和谐理念和谐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注重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崇尚仁爱原则,主张仁者爱人,强调要推己及人、关心他人。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7]16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7]65,强调在人和人相处中,应当设身处地地为对方考虑。孟子也强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3]15,倡导尊老爱幼。荀子则强调“仁者爱人”[8]488,体现了博爱思想。从仁爱精神出发,我国古人主张以和为贵,提出“亲仁、善邻,国之宝也”[9]50的思想,强调社会和谐,讲求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倡导团结互助,追求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推崇和实生物、和而不同的崇和精神。帮助大学生树立和谐社会的理念,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坚持和谐发展的原则,达到包容差异求得平衡的和谐状态,并且通过大学生将这种崇和精神传承下去,有利于和谐校园及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有利于启迪和教育大学生立志成才青年时期是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也是立志的关键阶段。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于青年学生的立志成才、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夙夜在公,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可以培养大学生对社会、对民族、对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不学礼,无以立”,[7]78“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10]1411可以教导大学生养成歉敬礼让、克骄防矜的健康人格;“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11]37可以引导大学生勤奋学习,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7]39“吾日三省吾身”,[7]3可以培养大学生修身养性,加强自我修养;“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7]95可以培育大学生坚定信念、矢志不渝的品质;“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3]126可以培植大学生自强不息、坚贞刚毅的品格。通过吸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营养,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修养,增强鉴别世界多元文化的能力,增长爱国情操和民族情结,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二、当前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不同国家、民族、地区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各种文化和思潮相互交融、相互碰撞和相互渗透。面对多元文化的影响和冲击,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认同存在缺失的现象。

(一)对民族传统文化淡漠和民族意识淡薄受多元化文化思潮的影响,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淡漠。根据我们对部分高校300名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有55%的学生认为英语、计算机和专业课等课程比传统文化实用,有38%的学生喜欢收听流行音乐和收看美剧、韩剧,有65%的大学生不喜欢中国传统戏剧,有43%的大学生每周花费8小时以上的时间学习英语,而学习中国古典文学的大学生不足调查总人数的6%。现实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青年学生嚼着汉堡、喝着可乐、玩着魔兽、热衷cosplay、听着欧美流行音乐、看着美国大片、用着硅谷芯片、喜欢过洋节胜过过传统节日。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四书五经、诗词、戏曲、书法、小说、民俗等则失去兴趣。在西方文化的强大冲击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生活理念、文化诉求、消费习惯等发生了极大的改变,部分大学生民族精神低落,民族意识薄弱,对传统文化淡漠。

(二)汉字书写和应用能力不容乐观文字是一个国家文化表达的符号,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的工具。汉字是民族传统文化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但由于受功利思想和实用主义的影响,部分大学生注重英语、计算机和专业课的学习,而忽视汉语的学习,认为字写得好坏不重要。网络文学、微博、微信的兴起,使得汉字的书写和书法艺术受到冲击。青年学生经常使用电脑打字代替汉字手写,写日志变成了发微信,QQ取代了写信,大学生的汉字手书能力越来越差,导致他们时常提笔忘字,错字、别字连篇,写出来的字既不规范也不好看。由于过度使用电脑,大学生长期与汉字疏离,导致他们的汉字应用能力下滑,写作空洞乏味、词不达意、语句不通,文字表达能力差的现象比较普遍。

(三)过度热衷和盲从西方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种文化思潮交锋日益频繁,西方文化思潮对青年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使得大学生民族传统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他们强有力的经济和科技实力,全方位地输出他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以达到削弱发展中国家文化独立性的目的。正如美国政治学家汉斯•摩根索在提出“文化帝国主义”这个概念时说:“它的目的不是征服领土和控制经济生活,而是征服和控制人们的心灵,以此作为改变两国之间权利关系的手段。”[12]面对社会的变革和转型,对于生活和成长在全球化这样一个大背景环境中的青年学生来说,受年龄和生活阅历等因素的限制,缺乏足够的鉴别、选择能力。面对西方外来文化的冲击,不少学生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从言谈举止到穿衣打扮,从饮食习惯到艺术鉴赏,从习俗礼仪到生活方式,无不烙印上西方文化的痕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离他们渐行渐远。

(四)受西方价值观念的渗透和冲击,道德滑坡现象严重面对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一方面,大学生的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等明显增强;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由于受功利思想、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理想信念模糊、民族精神失落、诚信缺失、社会责任感不强、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等问题日趋突出。在日常行为和社会认知中,崇尚自我,注重和追求个人价值,一切以“我”为中心,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强调个人利益。在学习上过于追求所谓实用的专业课以及外语、计算机等课程的学习,而忽略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以上现象充分说明,如果忽视对大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西方各种文化思潮就会乘虚而入,与我们抢夺阵地。因此,加强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为当务之急。

三、加强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源,加强和完善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其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振兴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一)高校教育要融入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因子,增强大学生的民族情感高校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生力军,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需要有精神和文化,因为它深深地影响着青年学生的心态和气质。大学生只有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受到陶冶和滋养,才能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气质。大学培养的学生应该拥有一定的传统文化根基,同时要有世界眼光。1.重视和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3]。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优秀的民族传统,没有人文精神,便会走向自我衰落。青年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民族文化修养,才能提高甄别外来文化的能力,才能培养高尚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情感。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民族的希望,弘扬民族精神和传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责无旁贷。实现中国梦,必须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而民族传统文化对此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赖以生存的土壤,如果脱离民族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培育就丧失了根基。因此,要努力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提高大学生的文化修养,增强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对民族文化的认同。2.融民族传统文化于大学生思想教育之中纵观世界文明史的发展进程,中华民族始终保持本民族文化不断裂,证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充满了生机和活力。高校要重视和加强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加入民族传统文化的因子,孔子的仁、孟子的义、岳飞的忠、文天祥的节,以及近现代的五四精神、抗日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等都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典型事例。融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于大学生思想教育之中,用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用“泰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4]58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用“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4]326培养大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用“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4]58培育大学生的爱国情怀;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14]8-9启迪大学生形成进取的人生态度;用“人必自辱然后人辱之”[3]153培植大学生自尊自爱的人格;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使他们在学校教育中感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染和熏陶,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担负起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重任。3.加强汉语教育地位,增设国学教育课程高校要合理设置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增加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课学时、学分,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所有专业应将《大学语文》列入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提高大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的应用能力。同时,将写作、书法、普通话等列入选修课,在大学生中倡导讲普通话、写规范汉字、用规范汉语,通过举办各种主题征文比赛、演讲比赛、辩论大赛、书法大赛等,锻炼和提高大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和汉语应用水平。提倡手书作业和毕业论文,将手书汉字计入学分。通过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课程,为大学生系统地学习和了解民族传统文化提供平台,引导大学生阅读传统经典书籍,提高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帮助大学生树立尊重、学习、传承、创新民族传统文化的理念,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优化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社会环境目前面对西方文化的挑战,大学生传统文化现状堪忧,加强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时不我待。1.形成全社会重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良好风气传统文化对民族的发展非常重要,但长期以来整个社会对传统文化重视不够,“当西方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重新发现的时候,我们却在排除我们自己,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15]调查报告显示,73%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学习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65%的大学生认为传承民族传统文化责无旁贷。所以,全社会都要重视和加强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并对整个社会的文化倾向有一个良好的舆论导向,使大学生耳闻目睹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中汲取正能量,让民族传统文化内化为大学生的文化修养,外化为大学生的实践活动,达到知行合一,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贡献力量。2.建立健全民族传统文化普及推广工作制度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普及推广工作要建章立制,运用法律手段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规范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出台优惠政策对民族传统文化予以扶持;国家要积极引导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加大财政投入,设立民族传统文化推广和保护的专项资金,培养能够传承传统文化的民间团体和个人;要制定传统文化保护、开发与发展规划,保障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推广、传承工作落到实处。3.发挥媒体在弘扬和传播传统文化中的舆论导向作用时下电视、报刊、网站尤其是娱乐性媒体,特别关注和宣传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洋节”,而对于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民族传统节日,则要冷淡许多,往往在节日临近或节日期间才会有所报道。对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冰火两重天”的态度,反映了部分媒体的本末倒置以及对自身社会责任的漠视。网络时代媒体对传统节日的宣传,直接影响到受众对传统节日的关注、理解和参与程度.互联网、电视等现代传媒具有受众广、传播快、信息量大等特点和优势,应该成为大众接受信息的主要途径。媒体开展传统节日宣传,能够让传统文化更好地亲近大众、走进大众,被大众特别是青年学生所接受。因此,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媒体要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切实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舆论引导。通过多种形式,多侧面、多角度地宣传传统节日,广泛地介绍与传统节日有关的文化和民风民俗,让传统节日以可亲可近的形式回归人们的视线,重新唤醒民众特别是大学生对于传统节日的热忱和关注,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第4篇: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范文

关键词:协同创新;少数民族;知识产权;路径

中图分类号:D92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959(2015)12-0022-04

作者简介:高敏(1965-),女,云南人,重庆邮电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知识产权、专利法

协同创新全面发挥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主体的核心作用,同时与相关部门、非营利性组织、金融机构等主体开展协同效能,实现技术创新、技术创造,出现系统性叠加非线性效用。注重协同创新,几大主体间组成战略联盟,构建多方联合系统工程,也能科学利用资源,提升发展的水平。少数民族地区蕴含着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资源,但是由于历史、社会、地理位置以及经济发展滞后等多个方面因素的制约,少数民族地区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出现了侵权,比如贵州苗族传统服饰,是使用传统手工纺织、刺绣、染色并配有古老的银饰工艺品传统民族服饰,展现了苗族的悠久的服饰文化,但是一些不法企业采用化纤、棉、人造丝等代替传统苗族服饰布料,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苗族服饰来讲,这明显是侵权,不利于苗族服饰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1]因此,在协同创新背景下,做好少数民族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具有重要价值。

一、协同创新下亟需做好少数民族传统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知识产权是奠定协同创新的基础,是评价协同创新实效性的科学指标。全面认清当前少数民族传统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全面落实知识产权战略,提升少数民族地区保护、使用及管理知识产权的能力,对进一步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少数民族传统知识产权能全面激发协同创新各大主体积极性。协同创新的各大主体在法律的保障下,从智力成果的发明中获取利益,并在知识产权实际交易中,获得经济效益,将知识产权进行长期投资,便于更好计划今后的经济活动。[2]比如,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李剑重视回族剪纸的产业化发展,研发出“剪纸贺卡”、“剪纸挂历”、“丝绸剪纸”等一系列产品,采取“企业+协会+农户”的发展模式,已呈现出产业化发展趋势,建立了设计、营销的团队,逐步与市场进行对接,每年能获得几十万元的经济利润。这与宁夏自治区相关部门颁布《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是分不开的,作为地方性法规,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在强调协同创新下,延伸少数民族传统知识产权的范围,推动少数民族知识产权工作不断向前发展。因此,协同创新下做好少数民族传统知识产权全方位保护工作,意义重大。

二、少数民族传统知识产权保护的现实困境

少数民族传统知识产权保护的客体是以少数民族群众创造性所建立的呈现出民族特点的“知识产权”,展现出明显的传承性与群体性,正因如此,少数民族传统知识产权保护存在以下困难:

(一)难界定权利主体

少数民族传统知识产权呈现出明显的群体性、地域性,和知识产权法上界定的直接保护产品或作品,一般认定为民族的整体创作,这导致难以确定权利主体。在少数民族创造的个人性、集体性上的差异明显,这同知识产权法中规定的创建于创造者、个体或发明者为知识产权权利主体保护的起点存在不一致的地方。知识产权作为权利是支持并鼓励具有创造性的成果,但是少数民族文化知识源自积累与传承,是在经过长期的演绎之后才能一直流传到现代,成为特有的文化类型。但是只是针对文化的形式来讲,每次的积累或者传承都能使传统出现新变,都不能称之为是新的发明创造。[3]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创造者都难以成为完全独立拥有者,也就不能成为权利主体。比如,靖州苗族歌鼟、花瑶手工挑花、侗乡织锦等,这些都是某一民族文化艺术的表征,难以确定苗族歌鼟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的权利主体。

(二)难获现代知识产权立法保护

一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历经长期积累形成的,这也表明少数民族文化从实践层面来讲,有可能划归到“公有领域”知识范畴内,不能给予少数民族知识产权作品保护的具体要求,但开展专利法方面的保护也并不是最有利、科学的保护模式。这主要因为全面考虑到专利权需要对技术方案加以公开,但是比如苗族医药,其智力成果缺少技术文字方面的介绍,并且在传承方式上也存在保密性,不能直接进行对外公开。同时,在专利保护设定上,有期限要求,和少数民族文化知识在传承方面的历史延续性相左。[3]

(三)存在失传风险

一般来讲,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在传播方式上主要还是采取口传心授的方式,这一时代传承的模式受到信息传播方式等多个方面的干扰,存在失传的风险。比如瑶族瑶绣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瑶绣所需要的图案是世代瑶族群众口耳相传,才得以保存下来的,瑶绣见证了瑶族文明史,但是与瑶族刺绣相关的织锦、布匹染制等工艺也在失传,这样围绕瑶绣技艺的失传,势必会对瑶绣形成致命的打击。还应看到,少数民族群体是整个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得不承受社会发展的洗礼,尤其是对年青一代的少数民族青少年来讲,在与现代科技文化接触越广,其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认知就会下降,这对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传承与知识产权的保护来讲都是不利的。

三、协同创新对提升少数民族传统知识产权的效能建设

(一)协同创新中制约各主体知识产权效能建设的瓶颈

1.企业新成果推广的束缚

考虑到在协同创新下的人员都是源自不同单位,在利益的实际需要上难免会存在一些差距,企业更看重的是少数民族传统知识所获得经济效益,为了能保持高额经济效益,并不愿意同行企业加入到协同创新体制下,这样研究出最新的少数民族传统知识方面的新成果也难以进行有效推广。[4]

2.高校及科研机构知识产权的认定与转化

高校在开展科研过程中,更关注的是基础研究,通过科研探索最新的前瞻性的东西,在开展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要与考核体系相衔接,侧重科研成果鉴定、学术论文的发表,但是并不关注专利的申请,以及产业化发展,这对协同创新来讲是不利的。同时,对广大科研机构来讲,一些科研机构已经实现了改制,实行企业运作模式,在经过改制后的企业要开展科学研究,同时,也无形中和企业形成竞争关系,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不利于将少数民族传统知识方面的科研成果实现对接,这样也不利于协同创新。科研机构在申请专利时,往往考虑到市场前景的问题,但是当其发现在获得市场的认可后,再去申请专利,这样就存在一定滞后性,导致专利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处于劣势状态。[5]

(二)协同创新下少数民族传统知识产权效能提升思路

1.建立针对少数民族传统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

首先,将少数民族传统知识产权保护划入民法体系内,在新颁布《民法典》中需要设定明确的法律规定。进一步明确少数民族传统知识产权的内涵、权利自身的特点、权利主体的界定以及权利与义务、知识产权保护的时限等,同时,还要在《刑法》上对故意侵犯少数民族传统知识产权的行为进行做出明确的处罚规定。其次,依托当前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特点,建立与之相吻合的传统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尤其是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体系,进一步明确关涉到的法律关系,做出明确的规定。一是在少数民族传统知识产权创建保护法基础上,对少数民族传统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象、权利主体进行界定;针对公权力主体在法律知识产权保护的范畴内,所拥有的职责与权利;保证少数民族参与针对少数民族传统知识产权保护产生影响的重大决策;在少数民族传统知识产权在受到侵害时,能根据实际,选取科学的救济举措;由于公共利益实际需要等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产权产生重大影响,需要给予必要的救助措施。二是对涉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产权开展分类保护。对文化艺术方面的作品参照著作权法制定特别法进行保护,而针对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客体,也就是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需要限定其使用范围,但是不能涵盖仪式、习俗、信仰与技艺(口头传承的文学作品除外),同时,对少数民族传统知识中医药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也要将其诊治方法、做法、药物种类等都纳入到知识产权保护的范畴内,结合现已颁布的知识产权法,对现有的取得少数民族传统知识产权的保护的中药品种、商业机密等开展保护。[6]三是针对不同少数民族传统知识产权制定地方性法规,在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过程中,需要从当地的具体条件出发,并充分考虑当地的人口分布、地理特点、民俗风情等,制定科学立法目标,明确少数民族地区传统知识产权受法律课保护,进而能直接推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产权保护事业的发展。

2.相关部门在少数民族传统知识产权保护中发挥引导效能

一是组织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方面学者、专家对少数民族传统知识开展全面调研,并掌握知识的存量,将具有重要价值的进行抢救性保护,尤其是对口头传承的,要采用音频、视频的方式保存下来,成为有形文化。二是对少数民族传统知识传承人给予必要的物质、精神上的支持,鼓励其更好进行传承。三是做好开发性保护工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科学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心,在发展中实现保护,在保护中获得发展。少数民族传统知识含有丰富的经济秀奥义,相关部门需要采取支持、鼓励与引导,将具有经济开发价值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实行开发性保护,采用商业运作模式,更好推动民间的自觉保护,建立民俗园。在进行开发前,相关部门要对开发性保护方案请专家进行全面论证,确保其完整性,全面认清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要义,在开展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做到整体推进,并做好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四是对侵权行为实施救济权。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相关部门应做好侵权行为的救济工作,通过法律手段,不仅要求实现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比如《乌苏里船歌》作为展示东北赫哲族生活的民歌,但在2001年出现著作权纠纷案,经法院宣判当地的民族地区相关部门对该作品有权利主体地位。

3.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构建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与知识共享机制

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在少数民族传统知识产权保护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开展协同创新中,企业发挥构建内生性动力机制,在开展协同创新中,掌握少数民族传统知识转移的技术特点,并掌握转移规律,能从技术运用的立场,展示技术方面的需求。企业同时也要与科研院所、高校一起进行科研攻关,全面掌握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成果,深度了解哪些成果能向产业化发展,并通过知识产权保护,获得更高的经济利润。[7]经过协同创新后,企业在掌握先进技术成果后,既要申请专利,还要从发展的长远考虑,在国外也要申请专利,占领制高点,科学规避在知识产权方面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高校和相关的科研机构需要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管理,积极鼓励具有高水平的原始性创新,全面支持基础性研究、应用型基础性研究,这是着力推进协同创新的力量。在高校、科研机构中能产生诸多科研成果,这就构建了知识产权的空间,并且存在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高校与科研机构所掌握的科研成果,在企业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呈现出较好的经济效益,这才是完整的创新过程。高校与科研机构,需要从长远发展的视角来考虑,充分利用好知识产权方面的制度、利益分配机制,发挥不同主体的优势,通过协同创新,科学转化技术成果,让各个不同主体在开展协同创新的过程中,能获得益处。

其次,高校、企业与科研机构应构建协同创新中的知识产权共享机制。协同创新中的科研成果惠及千家万户、相关产业,所以,如果对不同主体的成果分开计算其经济效益,这样就显得不对等,特别是一些公益性的科研成果,虽然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明显,但是其需要经过较长的周期,并且高校与科研机构也不能从中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8]相关部门与企业需要全面认清楚知识创造的多元化路径,全面认清科研成果的经济效益,将科研人员个体贡献和利益分配、资源配置等相衔接。在协同创新中,高校也要全面发挥相关参与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发展初期,因为彼此之间的协同创新有一个磨合期,各方对短期利益较为关注,这时候注意采用物质激励方式,[9]更容易被各方所接受,伴随信任程度的进一步加深以及产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可以采取入股的方式,创新效益分配模式,让各参与主体能切实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效益。[10]

总之,协同创新下做好少数民族传统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能全面推动少数民族传统知识产权的范围的延伸,推动少数民族知识产权工作不断向前发展。但是也应看到,少数民族传统知识产权保护存在难界定权利主体、难获现代知识产权立法保护和存在失传风险的现实困境,所以,协同创新对提升少数民族传统知识产权的效能建设,既要协同创新中制约各主体知识产权效能建设的瓶颈,也要在协同创新下要提升少数民族传统知识产权效能,不仅建立针对少数民族传统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同时,相关部门在少数民族传统知识产权保护中发挥引导效能,最后,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构建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与知识共享机制,最终全面提升少数民族传统知识产权工作保护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武军,翟艳红.协同创新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2):132~133.

[2]严永和.现行专利法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保护———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知识在先技术化[J].贵州民族研究,2006,(6):6~11.

[3]蒋慧.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的完善[J].社会科学家,2014,(12):105~109.

[4]郑颖捷,王瑞龙.论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法保护[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49~53.

[5]吾守尔.论全球化时代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保护[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98~105.

[6]李玉璧,周永梅.协同创新战略中的知识产权共享及利益分配研究[J].开发研究,2013,(4):144~148.

[7]李易.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J].法制与经济,2014,(18):48~50.

[8]赵庆.云南省普洱市传统知识知识产权保护调研报告[D].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9]夏劲钢.论少数民族传统知识产权保护与制度构建[J].贵州民族研究,2013,(4):1~4.

第5篇: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范文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璀璨的历史长河中,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对我国文化的发生、发展和繁荣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新时期下,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交流空前扩大,各种现代文化传播速度也达至空前。然而各种传统文化也开始受到新的挑战。尤其是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便开始面临一些危机,许多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已到了濒临解体的境地,如何对其实施保护已是迫在眉睫的文化发展大事。

针对这个问题,就需要各民族在现在中国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有意识地保护好自己传统的优秀文化。保持传统不是简单的封存,而是以多姿多彩的各种文化形态进行传承。我们要审慎地剥去陈年旧屑,细致地剔析出精髓,着力加以培育,使之壮大乃至升华,这才是及其需要做的。文化既然产生于生产生活中,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变了,传统文化也只有发展才有生命力,否则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古代辉煌的玛雅文化,令后人叹为观止,却在公元10世纪初神秘地衰落了,史家考证,主要原因是玛雅人的后代缺乏创新和进取精神所致。因此,一个民族的传统有所更新,才更加鲜活;有所发展,才符合时代节拍;唯有与时俱进,才能成为我国现代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

首先,要勇于接受文化形式的变化。对于一些少数民族来说,“摩登”的现代文化毕竟距离他们的现实生活较遥远,而本土文化无论在语言上还是在表现内容上都与他们更贴近,同他们有着难以割舍的“血缘亲情”。新时期,少数民族文化在本土应朝着具有时代特征,以新形式来满足人们新的精神需求的方向发展,这样,它就可能拥有更多的欣赏群体和更广泛的听众基础,重新焕发出光彩与活力。

其次,人才是文化传承的基础。当前民族文化发展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加强教育,培养人才。第一,民族地区的各级领导要对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有整体规划。第二,要重视民族文化进课堂。从孩子们抓起,从中小学的教育做起,让孩子们从小就接触我们的传统艺术,培养他们的艺术情趣。第三,制定规划,系统地培训民族文化专业人才,扩大专业人才队伍。要为从事民族文化工作的专业人才提供必要的经费,创造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

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来说,新文化的出现对其无疑是一种强有力的冲击。传统文化很有可能在这种冲击下衰退、变异、甚至消亡。但是,原封不动、画地为牢式的保留,认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就应该永远停滞在原来的发展阶段才是“正宗的”、“原汁原味的”,认为少数民族人民因生活方式的改进,而导致一些以原有生存方式为生存环境的古老文化的消亡是令人遗憾的之类的想法,是与历史发展规律相违背的,不符合少数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既要抢在那些已丧失生存环境的古老文化消亡之前进行大量的收集、整理、记录、保存工作,以保证我们民族传统文化基因库的相对完整性;同时又要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及时寻找到一条能与现实相适应的发展之路,以避免其传承出现断裂,在中国大文化的体系中依然保有其独特的成分。这就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第6篇: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范文

关键词:高校美育教育;民族文化;特色

一、引言

美育教育是一种提高个人修养、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树立正确审美意识的新兴教育,并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党的召开,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艺术领域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国际的文化艺术交流日益密切,文化产品始终处于“入超大于出超”的状态。好莱坞影片、美日动画片、韩剧的传入,对“80后”“90后”乃至“00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反观我国的文化艺术产品,在全球市场范围内鲜有轰动全球的影视、动画片等,整体文化现状不容乐观。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曾经深刻地影响着许许多多的炎黄子孙,如今却岌岌可危!如果听之任之,那么国家堪忧,民族堪忧。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要“建设优秀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就对新时期的高校美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多元经济并存、多元文化碰撞与融合的背景下,高校美育教育必须高度重视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既要传授美育教育的知识、技巧,还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

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与高校特色美育教育的关系

(一)高校美育教育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

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凝聚了华夏各民族世世代代的智慧与创造,是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民族复兴,必然要对民族优秀文化进行传承与发扬。而高校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摇篮,而美育教育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教师应该肩负弘扬传统文化的使命,通过艺术课程、艺术生活等多种形式在美育教育中渗透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首先,通过开设汉字书法课程,能够应对汉字危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普及应用,国人身在键盘时代,许多人面临着提笔忘字的尴尬处境。高校应该高度重视汉字教育,将汉字书法课程纳入日常教育中,教师也要勤学苦练提高汉字书法水平。开展书法比赛、书法展览等激发学生的让学生的汉字书法水平得到培养,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其次,开设舞蹈课程,可以让学生广泛涉猎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传统民族舞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具有独特的风格。在新时期应该通过开展舞蹈教学活动,对传统民族舞蹈文化加以创新与发展,促使学生追求更深层次的文化底蕴。

(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高校美育教育的重大使命

中华民族文化在经历了多次的碰撞与融合后,仍然永葆着核心价值和强大的生命力。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中华民族文化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局面,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和谐”“包容”等文化价值可以凝聚人心,缓解社会矛盾,在社会范围内营造一种和谐友爱、平等互助的氛围。其中蕴含着的道德标准、价值取向以及审美情趣等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民族归宿感与责任感,对人们的工作、学习乃至生活具有积极的约束、规范作用。其次,由于现阶段许多高校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影响,思想道德水平不高,缺乏足够的道德认同感,所以可以借助传统文化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如传统文化的琴棋书画、诗书礼仪、经典语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能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完善人格。高校美育教育承担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使命,让美育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美育教育的健康发现,实现共赢。

(三)民族优秀文化与美育教育的结合能够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人们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的智慧的结晶,蕴含着道德标准、价值取向以及审美情趣等多方面的内容,对高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具有深远的意义。现阶段许多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十分冷漠,并没有承担起集成与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与责任。高校美育教育应该合理利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对大学生展开人文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提升其民族归属感与责任感。其次,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天然合一”“修身”,能够使大学生的自然品行和道德修养得到锻炼,对于大学生的健康和谐人格塑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美育教育是促进文化创新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新时期,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也应该与时俱进,进行合理的改进与创新,也使大学生的综合性素养得到提高,从而更加符合时展的需要。

三、在高校美育教育中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现状

(一)美育教育观念落后

因为受到中国传统应试教育体制根深蒂固的影响,我国在传统文化教育这一方面始终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涌入了大量的外来文化,这给国人的思想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民族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与融合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国人甚至高校美育教育也出现了崇洋的情况,这对高校特色美育教育的创建与发展是极为不利的。由此可见,美育教育也是应试教育体制下的牺牲品,其教育观念滞后与时代的发展,许多教育工作者往往忽略了美育教育的作用,更甭说培养的艺术审美能力了。而缺失和忽视美育教育会导致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断流,阻碍高校大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当务之急必须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高校美育教育中的渗透。

(二)学生民族文化底蕴缺失

当前高校学生普遍缺乏民族文化底蕴,究其原因仍是应试教育的“毒害”。中小教育以学致用为主要目标,片面强调升学率,所以这些学生从小就没有接受系统的民族文化熏陶,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仅仅局限在表面上,从而导致民族文化底蕴缺失。这样他们的世界里,没有民族精神、没有民族情感,流行文化和不成熟的情感,整体思想意识、价值观不成素,对世界的分辨能力较差,不能明辨是非。再加上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和传统教育方式的滞后,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学生根本不能正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更无法融入其中进行艺术创新,从而导致高校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低,对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十分淡漠。很显然,这与新时期我国高校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并不相符。

四、在高校特色美育教育教育创建过程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途径

(一)树立正确的高校特色美育教育目标

美育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需要依托于美育教育,也只有依靠教育才能改善当前美育教育的严峻现状。在高校特色美育教育中传承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明确教育目标,把握正确的方向,建设、发展、传承中华文化。首先,要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丰富而深远的教育意义。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光荣梦想的特质、对美好梦想的渴望与追梦的坚忍顽强,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与血脉。这些与“中国梦”的内涵是相契合的,通过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教育能够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责任心,增强大学生对中国梦的理解,并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其次,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教育体系。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渗透到高校特色美育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对高校大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美育教育。当然也要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渠道,将民族文化渗透其中。此外,还可以通过传统、传统服饰、地方戏剧等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文化进一步拓展美育教育的范围,不断完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体系。

(二)构建民族文化传承人才培养体系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标记和文明符号,这便是民族文化,它具有不断创新、传承发展的特点,是每个民族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因此,高校要多措并举,不断完善美育教育,学习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首先,无论是文科、理科还是工科,都要加强艺术选修课程的建设,提高艺术课程的专业化程度,如开设音乐艺术、美术鉴赏课程等。这是因为很多学生在进入高校学习前基本没有接受过美育教育,如果只是根据学生自主自愿,那么肯定无法激发学生的艺术学习兴趣。其次,除了普及美育教育,还要以鉴赏为主,注重审美教育与社会生活以及个人情操的结合。如可以让学生广泛了解地域性民族文化知识,结合高校所处的地域民族传统,将区域文化特色资源引入到美育教育课程,如贵州高校地区研究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突出学校美育教育的办学特色。一些高校在科研中要有足够的分量去研究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如建筑学应该重视对古典舞建筑的研究、文学研究应该引导学生学习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开展艺术类讲座等,坚持以古为今用、汲取精华的方式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三)提升高校学生的民族文化修养

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各种思想的涌入,给学生的思想、价值观以及审美观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与影响。在多元化发展时期,民族文化在高校美育教育中却并没有得到该有的重视。外来文化复杂多元,背后隐藏着许多短板,高校美育教育必须对此进行严格的筛选,汲取精华,弃其糟粕,在全球文化大潮中坚守中华民族文化,融入高校美育教育中去,从知识意识形态层面提升学生的民族文化艺术修养。首先,教师在美育教育过程中不仅要传授民族文化知识、技能,渗透民间工艺,注重引导学生对民族文化精神的把握,在艺术创作中把握民舞文化特色,体验民族情感,从而实现高校美育教育的目标。其次,要引导学生树立建立民族文化底蕴是艺术创新的理念,在多元化文化发展的背景下,积极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又不失民族文化的独立性,不断追求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的深度及广度。同时,要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发扬民族文化,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弥补学生这方面知识的缺憾。巧妙借助民间传统艺术资源为己所用,这些资源可以是戏曲、书法、工艺等,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高校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追求高水准的民族文化传承,注重现代社会理论剖析,学会以现代的眼光诠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拓展艺术创造的深度、广度与厚度。

(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族文化活动

高校在创建特色美育教育的过程中,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活动的途径是丰富多样。其中,民族文化活动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第二课堂。具体来说,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秧歌、昆曲、豫剧、黄梅戏、剪纸、书法等,开展各种课外活动,营造浓厚的与民族文化相关的校园文化氛围。又如创建大学生艺术社团,如编织、朗诵、书法、象棋等,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也展示了高校的民族文化氛围。同时,还可以结合高校所在区域特点,通过开展民族节日庆祝活动,建立民族文化交流友谊组织,鼓励学生各种民族音乐、民族舞蹈比赛,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文化传承的热情。当然,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还应该在生活中进行切实的体会。通过这些渠道,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接受民族文化艺术,热爱民族文化艺术,并以中华民族文化而自豪,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中提升了自身的文化品格与文化素养。

(五)建立专业的高校美育教育民族文化传承队伍

美育教育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而教师是美育教育的执行者和民族文化的传承者。高校特色美育教育的效果如何与民族文化传承队伍的素质有着关键性的作用。现阶段,高校美育教育工作者的民族文化素养大都有待进一步提升,而美育教育工作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就要求美育教育工作者自身提升民族文化素养,学校也要从体制上健全与重视教师的师资配备与艺术类综合素质提高。首先,教师要从理论上丰富自己,观念上充实自己,广泛吸收民族文化的营养,精挑细选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并结合学生的兴趣、个性需求生成课程教育,有效传递给学生,在继承中发展,赋予民族文化生机与活力。其次,要注重教育方式,因学生而异,选择传递优秀的民族文化。当然对外来文化不能盲目拒绝,也不全盘吸收,要在交流合作的基础上,汲取精华,为己所用,为民族文化增添光彩。同时,高校也要建立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教师的培训机制,定期组织培训活动,以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美育教育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根植于中华民族大地最具生命力的文化。高校美育教育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高校美育教育的重大使命,二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因此,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政策下,广大美育教育工作者应该从高校美育教育的现实情况出发,勇于肩负使命,不丢弃优秀民族文化资源,不断创新,为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培养学生民族精神和文化素养,实现高校美育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孟国华,宋扬著.艺术设计基础教育的革新[M].山东美术出版社,2004.

[2]李立国.文化自塑与文化自信——我国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当代使命[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03).

[3]于芳.浅谈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开展传统文化美育教育的必要性和有效途径[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2(04)

[4]陈华.论高校素质教育如何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艺术[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03).

[5]鲍荣娟.艺术教育在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中的应用与价值[J].美育教育,2015(11).

[6]张白露.艺术——永恒的人类精神家园——读《艺术的意蕴》有感[J].艺术研究,2016(01).

[7]李桃境.高校艺术教育如何实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创新[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06).

第7篇: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范文

[关键词]民间;传统文化;知识产权

1、民族传统文化范围和特征

1.1范围界定。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指来自于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由某一群体或者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征的表达形式,它的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主要包括民间文学艺术、传统工艺及民间民俗三大类。其中,民间文学艺术则是劳动人民直接创造的或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艺术。包括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曲艺、民间美术、语言文字、戏曲和杂技等。民族传统工艺是一个复杂的整体,涉及许多领域,包括、绘画、雕塑、木偶、皮影、剪纸、传统工艺美术制作技艺、以及与上述有关的代表性的原始资料、实物、建筑和场所,等等。传统习俗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从历史沿袭而巩固下来的,具有稳定的社会风俗和行为习俗,并且已同民族情绪和社会心理密切结合,成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行为准则。

1.2特征。作为一种知识产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这与现代知识产品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它又具有不同于现代知识产品的显著特征:(1)它不仅凝结着当代人的劳动,而且凝结着历代人的劳动,其权利主体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维的,从国家层面上讲,它是一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文化财产;从族群层面上讲它是特定民族智慧的结晶,是该民族的文化财产;从个体层面上讲,它又可能成为个人的文化财产。(2)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在利用中生存和发展,停止利用之日便是民族文化的消亡之日。保护民间传统文化,不是将其束之高阁,而是合理利用,在利用中实现保护。(3)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消失将不复存在。民族民间文化的这些特征,决定了对其保护的难度。

2、民族传统文化的现状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商品化步伐的加快,以自生自息为主要特质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境遇堪忧。经济对文化的影响从来就是鲜明的,但是,这种影响并不都是积极的。因为经济以同质性为其发展路径,文化则以多元为其运行轨迹。在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没有给我国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带来繁荣。恰恰相反,由于人们对现代经济生活的过多关注,对传统东西的无暇顾及或不愿顾及,致使我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面临消亡的危险。主要表现在:(1)过度商业化地滥用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流失现象严重;(2)许多传统技能和民间艺术后继乏人,面临着年久失传的危险;(3)一些独特的民族语言、文字和民族习俗正在消亡;(4)大量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实物和资料难以得到妥善保护;(5)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研究人员短缺,出现青黄不接的断层。更让我们气愤的是,一些国家和个人为了商业利益或者其他的目的,纷纷来中国寻找淘金点,针对目前我国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法律保护的漏洞,对我国的一些历史、传统知名人物进行注册,以中国文化名人来创作影视节目;或者抢注我国知名但未注册的商标,等等方面的问题和现象越发严重。

3、民族传统文化的立法完善

根据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国际经验,笔者认为,一部开拓性的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法律,应当确立以下保护机制:3.1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普查机制。通过普查,全面了解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生存状态,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抢救和保护工作。普查是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进行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包括对无形文化遗产的记录和对一些反映民族民间文化内涵的实物和资料的收集,其目的就是建立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档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展了搜集、整理民间艺术的系统工程——编纂十大文学艺术集成志书。据不完全统计,该工程共收集民间歌谣302万首,谚语748万条,民间故事184万篇,民间戏曲剧种350个,剧本l万多个,民间曲艺音乐13万首,民间器乐15万首,民间舞蹈1.71万个,文学资料50亿字。在调查整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有许多濒临灭亡的民族民间文化瑰宝被抢救性地记录下来,也有许多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经过挖掘、整理,重新焕发出生机,因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普查机制意义重大。我们有必要通过立法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普查机制得以规范而有序地进行下去。法律应明确普查的方式和要求、普查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政府的责任和普查人员的职责、公民协助普查的义务。

3.2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重点保护和传承机制。对于具有重要历史和科学价值的濒危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国际采取了重点扶持的保护政策。在普查的基础上,对认定为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给予重点保护和抢救;对濒临消亡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政府一方面通过组织人员进行记录、整理的方式予以抢救,另一方面给予民间文化遗产传承人以适当的资助,鼓励其带徒弟传承民间技艺。为了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法律应该明确规定:认定重要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标准,政府公布重要民间文化遗产的名录并指定保持的方法、保持者享有的相应权利和荣誉、赋有的义务。为了鼓励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法律还应规定:政府给予长期生活在民间熟练掌握一种或多种民族民间文学艺术表现形式,且有很高造诣的民间艺人以“民间艺术家”的荣誉;对于具有民族特色或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表现形式、该项民族民间文化在当地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较高的艺术水平的地方,政府命名其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以推动该艺术的弘扬;通过财政拨款、鼓励社会捐赠等形式扶助以民族民间文化为创作对象的艺术表演团体,鼓励它们进行创作和演出。超级秘书网

3.3文化生态保护机制。特定的生存环境是民族传统文化持续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保持文化生态,将文化遗产在适宜其生存的社区和环境中原状地加以保存,使其成为“活文化”,不失为保护文化生态的一种有效方式。当前,一些省区都在进行着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筹划,为了规范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立法应当明确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管理方式、资金的筹集和使用、保护区内居民的权利和义务、破坏文化生态者应承担的责任。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行政保护要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为此必须尽快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

民间传统文化是我们宝贵的资源,其意义是多方面的,历史要保留,文化对我们的价值是有形和无形的,而一些民间工艺更是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特别是民间传统文化里一些独特的手法和理念,如中医,更是让我们收益无穷,我们要保护民间传统文化,我们要发扬民间传统文化,这对于我们的国家和国人都有巨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治国主编.西部知识产权保护战略[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4.

第8篇: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范文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传统的多民族国家,经过悠久的历史传承和文化沉淀,各个民族都有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艺术设计作为一门边缘性学科,它综合了文、史、地等各门学科,并且具有文化的兼容性。艺术设计通过具体的色彩和不同的造型体现出艺术的韵律和节奏美,它和经济文化和社会政治有着紧密的联合,其和我国民族传统的文化具有很大的关联,因此讨论民族文化传统对艺术设计创新的影本文由收集整理响具有很高的研究意义。

一、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和艺术设计的关联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多民族国家,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和沉淀,各个民族都有了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特色,这共同形成了我国统一的民族文化传统。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它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和政治发展,对人们的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文化发展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对艺术创新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社会中形成了多种艺术流派。这和民族文化传统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各个民族逐渐去其糟粕,将精华沉淀,具有独特的民族象征,因此它和艺术的表现形式在某种意义上具有协同性。将各个民族传统的文化融进艺术设计中,能够增强艺术的表现力,使艺术作品的具有持久、顽强的生命力。民族文化的精髓能够使艺术的表现形式呈现多样化、独特性,给艺术设计注入新的血液,增强艺术的内涵。一个优秀的艺术设计师必定是一个精通民族风俗、传统、历史的艺术家,也只有这样他才能够设计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作品。

二、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对艺术设计创新的影响

艺术的发展离不开民族文化的发展,艺术设计的创新是以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础的。

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影响艺术设计。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十分重视“阴阳平衡、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和为贵”是我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在古代就是纵哲学家推崇的哲学理念,强调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物,人与人之间应该和谐相处。受到中国传统民族思想的影响,在艺术设计中体现了“和”的观念,艺术设计既注重造型的多样化,又体现了设计功能和形式的协调统一性。

民族传统文化对艺术设计创新“形”的影响。传统的文化图形体现了人们对永恒的追求,这中理念在当今的影响仍然十分深远。这是人类本性的体现,在进行艺术设计创新时,设计者们根据民族传统对图形所蕴含的理念的要求,将永恒的思想体现在艺术设计中,将现代元素和永恒的思想相结合,设计制作出既能够体现传统文化又不失现代意味的艺术作品,这赋予了艺术作品时间效益和空间效益,增加了作品的文化内涵。

民族传统文化对艺术设计创新“色”的影响。在享誉世界的2010上海世博会中,独具特色的中国馆就体现了民族传统文化对艺术设计创新的影响,尤其是在色彩上的影响。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中认为大红色预示着吉祥、安康和富贵,因此从古至今,凡是举办喜庆的、具有象征意义活动中人们都将红色作为主色调,例如婚礼、春节等。上海世博会中,中国馆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它独特的大红中国结样式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宾朋驻足观赏。中国结是我国传统的文化艺术象征,象征着崇尚和谐、吉祥如意和团结,这一“中国红”不仅将我国传统的民族风情展现给世界,同时也将我国古代建筑设计中对色彩的要求显现出来,例如故宫的红色。可以说,没有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设计师们就无法设计出独具特色的艺术作品。再如苏州园林的设计中对颜色的运用,设计师们在设计时别具匠心,将民族传统文化中用颜色体现意境的手法巧妙运用到园林设计中去,采用白墙、碧瓦、青砖、百花、绿树的古典设计,给人们营造了一副具有山水风情的水墨画中,让人们感受到了我国传统的水墨山水画的独特意境。

民族文化传统对艺术设计创新的“字”的影响。书法是我国传统的文化象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字体现了事物的品质,人的精神面貌通常能够反应在他写的字上。从甲骨文发展到现在,我国书法形成了独具风格的传统文化,不同的书法能够表达不同的品性,将这些品性不一的字运用到现代艺术设计中,可以使艺术设计富有个性、具有品性和艺术内涵。人们在品味艺术作品中的字的意味时能够得到思想的生化,联想到作品所具有的人文特性。

第9篇: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范文

〔关键词〕土家族 舞蹈教育 传承

在中华民族辽阔土地上孕育着56个民族。作为民族文化的产物,民族民间舞蹈是各个民族在精神生活上的反映。[手舞属于土家族一种古老的传统舞蹈,主要起源于湖南湘西自治州的永顺、龙山等地,是以娱人娱神为目的,来表现庆丰收、求兴旺、祭祖先、祈吉祥的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现象。《永顺府志・风俗篇》载:“各寨有摆手堂,每年正月初三到十七止,男女聚集,唱歌跳舞,名曰摆手,此俗犹存。”可见土家族的摆手舞源远流长,反映着土家人的生产生活。

一、土家族摆手舞的文化价值与动作特征

2006年,“土家族摆手舞”由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功申报入选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南土家族摆手舞是土家族最盛大的民间文化活动,作为历史悠久、流传至今的舞蹈艺术形式,在土家族传统文化中最具典型和代表性,是土家族区别其他民族的明显标志之一。它古朴的舞姿,表现出了土家人淳朴的民族性格,是土家族传统的歌舞艺术及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艺术精华。

摆手舞作为一种起源、发展并普遍流传于湘西土家族聚居地的古老歌舞,具有其独到的文化价值。它汇聚了土家族人民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是土家族各种文化的综合体现,千百年来不仅传承着土家族民间文化,更是土家族人民之间团结的纽带。摆手舞与其它民族舞蹈不同,它突出的动作特点即“摆同边手”,指的是一侧摆手,同脚同边而出,以手的摆动带动脚步,合着脚步节拍,使动作看起来沉稳有力,粗犷而稳重。它分为“大摆手”和“小摆手”。小摆手,土家语叫“舍巴”;大摆手,叫“叶梯黑”。摆手舞的动律元素主要有“单摆”、“双摆”、“回旋摆”等,即顺拐、屈膝、颤动、下沉。钟摆式“一顺边”是土家族摆手舞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摆手舞规模庞大,参与人数众多,最多可达上万人,最少也有百余人。其舞蹈动作相对简单古朴,形式也并不复杂,因此,不论男女老少都可一同参与。

二、土家族摆手舞在舞蹈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

《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针,提出可以通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等途径加强“非遗”的传承和保护,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有人。在全面推进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让湖南地域民族传统文化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这既是国家特色发展道路与民族文化传承相结合的具体要求,同时也是促进特色教育建设的有效措施。随着社会的加速发展,人们文化意识越来越强,开始有了回归传统文化的迹象,并且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我国也越发重视对各民族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的挖掘和整理工作。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形式丰富,形态各异,不同民族的民间舞蹈风格也有所不同,例如基本体态、动律特点、表现形式等方面都有所差异;甚至有的民族虽为同源,但因地域、生活习惯、地域环境等因素也呈现出不一样的民族风情。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少数民族传统舞蹈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值得我们探索和研究。

在舞蹈表演教学中,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主要体现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教学中。我省拥有丰富的民族民间舞蹈资源,我省高校对于本土民族民间舞蹈的研究开发可以结合当地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打造自身专业特色,丰富专业课程。因此高校在发展本校舞蹈专业的同时,可以同当地具有特色的文化相结合,形成具有地域优势的专业品牌特色。学校是保护与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可让学生更为直观地了解本地的历史文化,培养其对民间传统文化的兴趣。土家族摆手舞特色鲜明,通过将摆手舞加入高校的民间舞课堂教学中,或将摆手舞进行加工、创新,形成剧目,这样不仅能更好地传播土家舞蹈文化,提升土家族传统文化的社会影响力,而且有利于加强对土家摆手舞的保护,以及对湘西土家族传统舞蹈的教育传承。

高校民族民间舞蹈课程应当结合地域特色,充分发挥地域性、民族性、专业性、教育性等优势。例如土家族摆手舞教学,不仅能研究湘西土家族舞蹈文化,整理摆手舞的教学内容,将具有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融入教学中,而且能把舞蹈作品创作与表演实践实训等有机结合,最终形成创作成果呈现在舞台上。这样既是对优秀传统舞蹈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有利于培养综合性的专业特色人才。因此,把本土文化资源纳入高校舞蹈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在将湖南湘西土家族摆手舞融入舞蹈教学方面,笔者做了许多实践探索,通过近几年的不断挖掘整理以及教学实践,熟悉了土家族摆手舞的动作特点、表演形式等,掌握了有关摆手舞的第一手素材和资料。研究采取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将土家族摆手舞融入到教学实践中,旨在打破目前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以汉族、藏族、蒙族、维族、鲜族等五大民族舞蹈为主的教育内容。作为湖南地域的民族舞教学就要凸显本地域的民族特色,这样既有利于湖南湘西传统舞蹈文化的传播推广,又有助于湖南湘西地区传统舞蹈的传承保护,为以后其它民族地区舞蹈教学实践的文化融合提供借鉴与参考。

首先,为了让学生更直观了解土家族摆手舞,可以开展学术讲座,让学生对湖南湘西土家族的舞蹈历史、文化、地域特点、舞蹈特征、表演风格特点等有个初步印象,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关注和重视,以及对区域文化的学习兴趣和传承的使命感。因此,我们不能光停留在动作传授上,而是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相关学术研讨会,从摆手舞的起源、发展等方面进行知识性的传达,更形象直观地了解湘西土家族民族文化,再在此基础上给学生进行系统的舞蹈训练、动作学习,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民族认同感,使其具有一定的民族艺术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