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研创新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本科教育 研究性教学 创新培育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5-0006-02
我国医疗仪器市场潜力巨大,但国内医疗仪器产品总体技术含量较低,关键技术主要被美、日、德等国家的少数几个跨国大公司所垄断。国内生物医疗产业普遍存在技术研发人才匮乏、研发能力不足等问题,产品总体质量和技术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缺乏市场竞争力。要解决目前生物医疗产业创新研发能力低下的难题,首先要从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培养这一根本问题上着手。
一、本科生创新培育计划思路的形成
2004年12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研究制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该文件要求“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提出“要让大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科学研究项目或自主确定选题开展研究等多种形式,进行初步的探索性研究工作”。中山大学的本科人才培养教育观念是“通识教育、大类教学、复合创新”。相对于其他学科,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特点是多学科交叉,教学过程所涉及的内容多且杂,如果强调“宽”基础,学生能够“精(专)”的领域就有限。通过借鉴国内外著名高校的相关经验和近几年的尝试和思考,我们初步形成的思路是:首先培养学生掌握较为广泛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然后以某个方向专业训练为载体,着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具体问题的实践能力。基于这一思路,我们推出生物医学工程创新培育计划,探索中山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研究性教学的道路。该计划的总体内容和目标是:中山大学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为研究性教学的开展提供硬件条件(设备、场地)与软件条件(师资、管理)的支持,建立并实行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度,以本学科已有的广东省传感技术与生物医疗仪器重点实验室为依托、以教师们正在进行的纵向科研项目或横向开发项目为载体,引导本科学生参与项目调研、方案制订和项目研发的整个过程,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思考创新的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将来更好更快地适应各自的工作岗位要求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国内外著名大学创新性培养方案分析
我们对国内外著名大学的本科生培养方案,尤其是对国内外著名工科院校的实习教学方案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和分析,逐渐形成了在“宽”基础的前提下,强调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的思路。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着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习惯。既培养学生某一方向的专业技能,也鼓励学生拓宽知识面,以适应现代社会的挑战。具体方案有:1.实行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度。每名本科生入学后将被指定一位专职教师作为学业导师,导师帮助本科生设计学习项目、选课和选专业。在导师的指导下,本科生有机会参与跨学科实验室和研究中心的研究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研究型思维、完成实验的技能和进行数据分析的能力。2.学院设有独立活动期。每年的一月,学生们可以利用学院实验室与研究中心的资源,从事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项目。教师则成为项目的指导者与协作者,鼓励并引导本科生在研究型教学中主动地参与过程。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机械工程本科培养特色为基础知识教育与科研能力培养并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他们专门设有实践创新教育环节,培养学生综合实践和创意创新的能力。具体方案有:1.大量采用讲座+讨论、讲座+实验的授课方式,强调理论课程与实践、研究环节的结合。2.设立和基础课程学习紧密相关的实践性、研究性学习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基础理论学习与实际问题解决相互关系的理解。学校还设有独立活动期、本科生研究项目等实践创新教育项目,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个性发展空间。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奉行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教育理念,通过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注重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互促进,注重基本技能、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注重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引入实验教学。其特点是前期强化基础、复合交叉,后期导师指导、以人为本,激励创新。另外,国内外基于问题驱动的产学研教学模式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三、创新培育计划实施所具备的软硬件条件
中山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具有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是广东省重点学科,设有广东省传感技术与生物医疗仪器重点实验室、广州市生物医疗设备重点实验室。目前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已有教授38名、副教授41名、讲师64名,梯队完备,所有教师都是工作在科研一线的研究人员。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医疗仪器与传感器、纳米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靶向输送与控制释放。学科近年来在相关领域内承担了多项纵向研究项目,包括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和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部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学科紧密结合南沙中山大学科技创新产业基地、广州大学城健康产业基地以及行业龙头企业等合作单位,大力倡导协同创新,承担了多项横向研究项目。因此,学科的平台和师资为生物医学工程本科生创新培育计划的开展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四、本科生创新培育计划的实施方案
首先建立导师制,由专业教师担任本科生学业指导教师,负责本科生的学业指导和项目选题;同时由该教师属下的研究生担任学生导师,负责本科生创新培育计划具体工作的指导与跟进。实行导师制的目的是给予本科生更个性化的发展空间和更全面的有效的指导,这有利于师生双向提高。
在第一学年,考虑到本科生专业知识的缺乏,创新培育计划的主要内容是本科生利用课余时间协助教师或研究生从事实验辅助或文献调研等工作,使本科生对生医工专业本身和具体项目科研过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培养学生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自主检索学习的能力。后期在导师的指导下撰写一份助研工作总结报告或文献检索报告,同时做成PPT用于年终汇报考评,从而培养学生的基本科技写作能力和PPT制作与讲演能力。
第二学年开始引导本科生逐渐进入具体的项目工作。若干名学生组成项目组,可以参与指导教师的在研项目中的某一部分,或者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选题。首先进行项目调研和前期预研,中期组织进行项目开题答辩,然后在学业导师或学生导师的具体指导下开展项目研究,鼓励项目进展较为顺利的项目组申报学校的大学生科研项目计划。
第三学年本科生在导师们的指导下继续开展创新培育计划项目工作,可以考虑将夏季学期(小学期)中4周生产实习(项目实习)课程和创新培育计划项目合并到一起来做。组织中期检查汇报与成绩评定,推荐项目工作表现优秀的本科生参加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广东省大学生创新计划、挑战者杯等竞赛。
第四学年春季学期有长达12周毕业设计(论文)时间,可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在前面三年创新培育计划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凝练项目成果,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进行项目结题答辩。对项目研发过程中表现优秀的本科生推荐研究生免试资格,鼓励成果突出的学生撰写专利或论文。另外,学生导师(在读研究生)给予颁发助教资历证书,其中表现优异者在教学实践考评和奖学金评定时给予加分。
总之,我们拟通过生物医学工程创新培育计划的实施,探索出一条研究型本科教学的路子,为解决生物医疗产业的自主技术创新、提升国内企业技术水平及市场竞争力提供人才支持。期望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项目实践,熟练掌握生物医学工程的基础理论,具备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能够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和方法解决医学实际问题,成为在生物医疗仪器、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等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应用开发的高素质医工复合型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王海鹰,杨刚,李玉红,季红梅.将科研实验引入本科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144):145-146.
[2] 马晓琼,蔡金平,凌有铸.基于问题驱动法的产学研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11,25(2):122-123.
[3] 薛磊,孙玉强,顾晓清.在应用型本科教学中开展项目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J].教改经纬,2011,(5):49-50.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 知识创新 机理
[分类号]G302
1 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的内涵界定
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随着科技成果转化组织的资源观向知识观的扩展,知识管理日益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组织获得核心竞争力的源泉。知识创新作为知识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是科技成果转化组织有效实施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的保证,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的有力手段。
诸多学者对知识创新内涵进行过界定,丰富和完善了知识创新的理论发展。Nonaka将知识创新定义为社会化、内部化、集成化、外部化等4个过程;Ami-don D.M.认为知识创新是通过创造、演进、交流和应用,将新的思想转化为可销售的产品与服务,以取得企业经营成功、国家经济振兴及社会全面繁荣;Choo将知识创新界定为知识识别、知识创造与知识决策过程。在我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等认为知识创新的目的是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和积累新知识。
本文将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界定为:以科技成果转化战略目标为导向,通过个人、团队、组织的创新活动,在知识的对接、学习、共享、整合基础上创造新知识,探索新的规律,并将知识应用到成果转化全过程并最终完成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及实现产业化的活动。知识创新的功能是提升转化产品知识含量和附加价值,增强转化组织核心竞争力,谋求转化组织持续竞争优势。
2 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的机理框架
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是创新型人才、创新型团队、创新型组织构成的知识创新主体,在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双重影响下,由知识更新与市场需求驱动而发生的技术知识创新、管理知识创新和市场知识创新行为。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的机理包括触发机理、传导机理和运行机理三个逻辑上顺次递进的发生关系。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的机理框架如图1所示:
3 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的触发机理
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的触发机理,主要是知识创新源如何被激活的原理,其目标是“产生知识创新的源头,明确知识创新链网的流向”。
3.1 问题引发机理
3.1.1 疑难问题引发疑难问题是产生创新思路的触发点。疑难问题的研究过程就是隐性知识的融合与“发酵”过程,疑难问题成为“知识发酵”的“酵母”。疑难问题本身也是转化组织的知识,对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应该有专门的疑难知识库保存。转化组织有必要组织专门的疑难问题收集人员,随时捕捉转化人员在成果转化过程中问题触发的灵感。转化组织也可以构建在线专家答疑平台和在线讨论平台,使疑难问题形成一个“场”,各种疑难问题的串联就能成为组织新知识、新方案的主要来源。
3.1.2 需求分析引发需求分析主要是指对客户或市场需求的分析,客户对于产品功能的需求往往比转化组织要了解得多,客户对于产品功能的设计方案应该成为转化组织的宝贵知识财富。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团队中,营销人员是客户与中间商的直接接触者,他们掌握有关客户需求和意见的第一手资料,而且往往能抢先了解到竞争的发展状况,对于营销人员和客户知识的挖掘是需求分析的基础。转化组织通过鼓励客户参与设计和将营销人员的工作范围前移而贯穿整个成果转化过程,可以有效引导科技成果转化的方向。
3.2 思维贯序机理
3.2.1 逻辑推理逻辑推理是指根据所掌握的客观规律,由已知知识推测未知知识。逻辑推理是将疑难问题和市场需求转化为知识需求的工具,是创新人才将知识需求进一步细分,并从已知知识中获取原料加以整合连贯的能力。创新人才通过逻辑推理使疑难与需求进一步深化,并沿着深化的路径将不同来源、不同种类的知识串结,形成一条有完整意义的知识链。问题引发的意义在于找到知识链的“链头”,逻辑推理的意义在于从现有知识库中寻找相关知识组装成知识链。逻辑推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启动知识创新的功能,即创新人才以自身现有知识为起点,出于自我实现的需求,对知识进行深化与推导,从而对现有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逻辑推理是一个知识创新,灵感触发与知识链网编织的过程,当创新人才在思考其他问题时,有可能遇到逻辑断裂,此时就需要重新组织逻辑,往往能产生新的思路,激发灵感引发新的知识创新构思。
3.2.2 灵感激发灵感激发是指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充分运用智力,对解决未知问题的方案反复思考而形成观察、分析循环,以激发知识创新的行为,其方法包括个人灵感激发和群体灵感激发:①个人灵感激发包括情境悟性激发、挫折事件激发、逆向思维激发等形式。情境悟性激发是指创新人才在某一情境下瞬间诱发自身潜意识中的“创新种子”,进而联想创新内容与情境的联系,从而推导出创新的思路和方法。挫折事件激发是指创新人才在遇到挫折中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成功,从而在挫折中领悟到“创新的真谛”。逆向思维激发是指创新人才在持续的创新思考中仍无法达到创新的目的时,从惯性创新思维的反方向思考,寻求创新解决的途径,从而收获创新的思维方法。②群体灵感激发包括正式组织群体灵感激发和非正式组织群体灵感激发。正式组织群体灵感激发通过组建专家小组以激发群体创造力,针对疑难问题提出设想,并从一个设想引发其他设想,连续进行并记录,整理后得到知识创新构思;非正式组织群体灵感激发依据的是群策群力、知识社会化思想,通过众多知识员工的知识交流与沟通,整合不同来源的知识达到知识创新的效果。
4 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的传导机理
知识创新触发后,进入知识创新的传导过程,知识创新的传导是对触发的创新构思在实践中加以实践、检验、融合、选择、深化,直到产生符合需求的能有效指导实践的知识。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的传导的目标是“形成知识创新链网,连通知识员工与组织的知识创新路径”。
4.1 情境嵌入机理
情境是引发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的实践和创意产生的情景与环境条件,是科技成果转化业务流程及知识库发生交互耦合作用的场所,是知识创新活动的载体与路径。科技成果转化业务流程是知识创新情境嵌入的客观载体,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创新并不是独立的活动,而是嵌入在科技成果转化业务流程中的创新活动,知识创新并不是目的,目的在于通过知识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进程。只有嵌入科技成果转化业务流程的实践,知识创新对科技成果转化才能具有
价值。科技成果转化的信息平台是知识创新情境嵌入的技术条件。知识创新活动的实施大多需要借助信息平台,通过信息平台创新人才和团队能互相交流,互相提供知识支援,并发生知识激荡,产生新的知识;信息平台也是创新人才与团队、组织沟通的桥梁,他们从组织知识库中获得知识营养,需要信息平台的支持。
4.2 交叉选择机理
交叉选择是在情境嵌入的基础上发生的个人知识与组织知识融合与优化过程,它建立在创新人才的知识遗传和变异的方式基础之上。
在个人知识库中,创新人才的知识创新是遵循一定规律的,这种规律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这种遗传因素就是创新人才的知识结构,知识结构决定着员工的知识思维模式,知识思维模式不同,知识创新思维的激发频率也不一样。在知识创新过程中,员工的个人知识与组织的知识交织在一起,形成双链耦合结构,在双链中,个人知识与组织知识具有相似的排列规则,两者存在补偿效应。员工知识库与组织知识库的耦合是组织知识库逐渐丰富的基础,是组织记忆能力的前提。组织通过双链结构,将不同员工的知识库连接起来,系统组织员工的知识,并从中能发现员工知识的断裂点,以便通过知识创新加以修复。
在知识创新过程中,由于外来知识的参与和外部需求的变化,可能会发生变异,变异将产生组织全新的知识基因,为组织创造全新的知识基因组,优化组织的知识结构。变异的发生也可能并不都是对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有利的,也可能产生冗余知识或无用知识,这些知识需要有一定的选择机制加以分类管理。交叉选择为科技成果转化组织产生大量有效的新知识,组织内知识的交叉选择概率对知识创新效率与效果有重要影响。
4.3 交互反馈机理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由成果对接、试验、试制、生产制造、市场开发诸环节联结的有机整体,前一个环节是后一个环节的投入,后一个环节作为前一个环节的输出,对前一个环节知识创新发挥重要的反馈作用。
4.3.1 顾客与创新人才和团队交互反馈客户需求的知识也就是知识创新需要得到的知识。客户知识引导创新人才和团队知识创新的方向,并随时检验员工创新的知识的市场有效性。客户与组织的交互反馈是知识创新行为发生后的补偿优化式知识创新行为,交互反馈能充分暴露组织自身的知识缺陷,以创造缺失的知识弥补产品功能的不足。
4.3.2 技术人员与市场营销人员知识交互反馈技术人员与市场营销人员知识交互反馈,不仅发生在新产品投入市场之后,更发生在新产品概念形成之初,通过市场营销人员搜集客户知识,汇集整理客户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据此产生知识创新的构思。在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中,技术人员与市场营销人员反复不断进行知识交互反馈,使组织内的技术知识、管理知识、市场知识与市场营销人员提供的服务知识、商品化知识、潜在需求知识进行交互耦合,在此基础上发现组织知识缺口,对组织知识创新提出需求与目标。
4.3.3 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生产制造人员知识交互反馈 一方面,产品设计人员参与工艺研发与生产组织设计,使产品工艺与生产制造过程既能保证产品性能和质量要求,又能避免功能冗余,减少原材料和能源消耗,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工艺设计、生产制造人员参与概念产品研发、样品设计,使工艺、设备、生产组织和产品设计有机结合,既能保证产品工艺和生产制造的可行性,又能开发生产制造潜力,提高产品开发的高效性。
5 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的螺旋循环运行机理
科技成果转化组织的知识创新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过程,需要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互动,这种互动体现在不同知识转化模式的轮换过程中。按照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提出的知识创新的SECI模型,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形成一个知识螺旋,包括社会化、外在化、组合化、内在化4个循环过程。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的运行机理的目标是“将创新的个人知识组织化、将创新的组织知识个人化;将创新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将创新的显性知识隐性化;通过知识的循环转化实现知识的进一步创新”。
5.1 社会化
社会化实质上是隐性知识在不同主体间的互动,是创造出来的隐性知识的共享。在组织中,能否共享隐性知识,关键因素在于经验或某种共同的经历。社会化的主要特点是需要人们运用感官,通过观察、体验、模仿等感性经验交流,来转换难以用语言表达的隐性知识。智者言传身教、团队的共同体验,以及亲密、和谐、相互关心的组织氛围和文化,都是保证个体间隐性知识社会化的有效途径。
5.2 外在化
外在化阶段是知识创新活动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在这个阶段,被分享了的想象和创意,能够通过语言、图像、模型、概念等显性知识的形式得到表达,并在成员之间传递。隐性知识已经由想象阶段迈向了概念性表述,成员之间的交流将快速和有效,在这种互动中越来越清晰的概念得以形成。
5.3 组合化
在组织知识的创新过程中,一方面是个人的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这是知识创新的起点;另一方面,则是分布于不同个体、不同部门的显性知识通过组织内的知识网络发生交换和整合,最终形成转化组织的知识体系。知识组合化的过程也就是组织知识的形成过程。
5.4 内在化
内在化是将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将经过社会化、外在化、组合化而成的知识转化为成员的经验与心得体会。内在化是一个“干中学”的过程,随着新的显性知识在组织内的共享,员工开始将其内化,用来拓宽、延伸和重构自己的隐性知识体系,组织内的成员通过学习新知识和新概念,将这些显性知识转化为自身的隐性知识,完成知识在组织内的扩散。
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的螺旋运行形式如图4所示:
6 案例分析
哈飞集团是一个建国初期建立的以军用飞机生产为主的大型军工企业,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为我国军工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世纪80年代,哈飞在民的大潮中开始涉足汽车行业,开发微型车。哈飞集团的微型车开发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知识创新过程。
哈飞集团的知识创新是由问题引发和思维贯序共同作用触发的。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哈飞集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军品市场萎缩,民品技术不过关,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低下,经济效益逐年降低。同时,汽车行业却开始欣欣向荣,但哈飞却没有相关方面的核心技术知识,更无知识产权。因此,哈飞集团选择了国际合作、协同创新、自主开发的复合式创新路线。
在确定市场目标后,哈飞开始了艰苦的知识创新步伐。首先,哈飞在充分调研国内汽车市场的基础上,与国外汽车生产商进行合作开发,不仅将国外的先进技术加以学习吸收,还开发出了一部分自主知识产权,终于在1985年生产出松花江型微型客车。然后,哈飞与世界著名的设计公司宾尼法瑞那公司合作开发,1998年,拥有全部知识产权的“松花江中意”车正式通过国家鉴定,成为中国第一个通过定型鉴定的汽车。由此可见,哈飞的知识创新过程就是国外技术本土化、外部知识内部化、内部知识组合化的过程。
当掌握了大部分汽车产品开发的知识时,哈飞开始了知识循环提升的过程。在哈飞汽车占领了国内市场的一席之地后,哈飞转变开发理念,由协同创新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进军。1999年6月哈飞中意参加了北京国际车展,2000年作为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车型第一次作为中国汽车参加了第70届日内瓦国际车展。哈飞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标志着哈飞的汽车研发技术知识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哈飞的知识创新取得巨大的成功。
7 结论与展望
1912年,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提出了现代创新理论,第一次把创新这种非物质文化力量作为一种重要因素引入经济活动过程,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拓展经济发展视野发挥了重要作用。创新的关键是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应用,文化产业就是一种创新型产业,其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即1926—1947年,文化产业的工业化发展阶段;1948—1997年,文化产业的产业化发展阶段;1998年至今,文化产业发展的全球化阶段。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丰富拓展了文化产品的表现形式以及生产方式,也使文化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复制和传播能力。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创新型文化产业的发展更离不开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和文化产品的质量与科技成果的物质转换效果是成正比的。科技创新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动力和重要手段。只有借助有效的科学技术手段,才能使优秀的文化资源、文化创意转变成为消费者所认可和欣赏的文化产品,而且文化产品的存储、传播以及对文化产业整个运作过程的各管理环节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不断催生出文化消费的新需求和文化市场的新领域,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销售的成本,最大程度上体现了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原则,提高了文化产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保定文化产业的科技创新状况
近年来,在保定市政府的大力推进下,作为经济发展新增长点的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取得了显著成绩。据统计,2013年保定市拥有文化产业法人单位达1537家,同比增加206家;制造业法人单位568家;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近200万人,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85.1亿元,占全市GDP的3.43%,增加值总量位居全省第三,占GDP比重居全省第四。保定文化企业依托地域传统文化资源优势,逐步形成了以工艺美术品生成、出版印刷发行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业态,同时将网络、数字、计算机信息等先进技术引入文化产业生成、制作、传播等领域,逐步形成了以影视传媒、游戏动漫、创意设计为代表的新型文化业态。在文化产业加速发展的同时,保定的科技创新也在不断增强。据统计,在高新技术领域,保定市2013年共获批省级以上项目18项、资金5.895亿元;政府投入科技经费1.02亿元,带动全社会科技投入23亿元;共有高新技术企业121家,这充分说明古城保定具有强劲的创新活力。优秀科技创新成果不断应用于文化产业领域。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保定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的融合程度还不够深入,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还不是很高,文化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优秀的文化资源的科技挖掘尚存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科技创新与保定文化产业融合的有效机制
1.以政策为引导,营造文化科技创新环境。为了推动文化科技创新,京津冀三地应从政府层面积极鼓励文化企事业单位进行科技创新,努力营造创新的文化环境,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的有机融合。在宽松、开放、积极向上的大环境下,保定市应以增强文化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有针对性地制定文化科技创新与发展的保障措施和配套政策,通过健全和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基础条件等,为文化科技创新研究与应用提供支持和引导,不断推进高新技术成果与文化产业的高效结合。同时,重点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文化产品,加大发展与高新技术密切结合的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力度,将科学创新成果广泛应用于文化产业发展及文化产品开发、制作、传播、流通的各个环节,从而提升保定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
2.以项目为引领,深入拓展产学研平台。目前,保定市正以重大项目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深入拓展产学研平台,加快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保定市已建成科技创新平台和企业孵化器23家,已拥有国家、省、市三级科技创新平台共120余家,将科技成果的研发、转化、交易、服务等功能集于一体。同时,依托当地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吸引社会各界人士助力文化创新。依托现有科技平台,不断拓展新的产学合作平台,实现文化产业与科学技术的“联姻”,从而不断增强文化产业的科技研发能力和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并充分发挥文化产业的辐射效应和联动作用,带动保定文化、旅游、餐饮、物流等行业的快速发展。
1.1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现状
大学生科技创新是国家科技创新力的中坚力量,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大学也成为高科技人才的集中地,各大高校为适应技术的发展,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比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充分利用其学校的人才资源建造的“北航科技园”,为转化科技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现实基础;还有部分大学通过“大学生科研立项”这一项目来支持科学技术创新成果的研发,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项目由上及下的推行情况却不太明朗;而对于绝大多数资金短缺、科技人才资源不乏的理工类高校来说,鼓励大学生科技创新主要体现在通过举办各种科技创新大赛的阶段,奖品也只是为学生素质拓展加分、颁发荣誉证书等,因此现实中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情况不容乐观。
1.2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意义
1.2.1为科技创新注入了新鲜血液
大学是社会高素质人才的聚集地,大学生则成为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大学生科技成果的转化为科技创新带来了新的生机,为科技创新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有利于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1.2.2促进企业的发展
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支持力量是企业。因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加强技术创新,才是发展之道。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的直接得益者就是企业,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新型的科技创新成果,还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发展。
1.2.3推进国家科技生产力的发展
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是我国“科教兴国”战略落实的表现,有利于将大学生培养成科技创新型人才,同时为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起到了促进作用,从而推动了国家科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的问题
在大学生科技创新转化过程中,受学校政策和自身经验认识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还存在很多问题,如下:
2.1大学生缺乏成果保护意识
大学生长期生活在规则相对简单的学校,对社会的复杂程度缺乏深刻认识,甚至缺乏必要的社会和法律常识,因此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过程中,极有可能丢失对成果的所有权。有的企业在帮助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的过程中,趁机抢注科技创新成果的专利权,谋取经济利益。这种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生思想过于单纯,缺乏对科技创新成果的保护意识。
2.2科技创新以获奖为目的,缺乏实用性
很多高校为了鼓励学生科技创新,不惜利用丰厚奖品来吸引学生。比如加素质拓展学分、获得荣誉证书、奖学金等,在这些物质诱惑的驱使下,很多学生的设计理念就会受到影响。很多学生科技创新的目的渐渐不再是因为喜欢科技创新或是希望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从而方便和服务人类,而是为取得最终的物质奖励而进行科技创新。目的的转变自然会影响到科技创新的理念,为获得丰厚奖品,科技创新便会局限在比赛规则的小框架里,从而缺乏实用性和可转化性。
2.3科技创新成果经济效益低
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长期在学校接受知识的教育,对社会涉足不深,因此在科技创新成果的研究过程中,缺乏对社会、对市场的敏感度,甚至对自己研发产品的市场发展前景一片迷茫。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缺乏竞争力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大学生缺乏经济观念,对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品的生产成本及环保性能等实际问题考虑不够,造成科技创新成果的经济效益低,这也是很多企业不选择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重要原因之一。
2.4科技成果缺乏转化渠道
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极低,究其原因,除了大学生社会经验缺乏,且很难依靠自身力量完成对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之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科技创新成果缺乏转化渠道。很多大学生为了使科技创新成果适应社会市场的发展,做出了很多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因此产生了一批有一定市场应用前景的科技创新成果,但是因为转化渠道不通畅导致科技创新成果被废置,由此可见缺乏转化渠道也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问题的重要原因。
3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措施
针对大学生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推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本文对高校、企业和社会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措施:
3.1培养学生的成果保护意识
针对学生缺乏科技创新成果保护意识,提出了这一措施。从学校来看,在校内可以针对科技创新类的学生,在社团或者校内组建辅导讲座,为学生宣讲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重要性,同时培养他们对自己这种无形资产的保护意识和关于知识产权的基本法律知识,让他们能够形成系统的成果保护意识和知识产权的知识,从而为保护学生的科技创新成果打下基础。
3.2高校和企业合作,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创新
为解决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出现的经济效益低的问题,建议高校与企业合作,鼓励科技创新类学生在企业实习中创新。高校与企业合作,强强联合,为学生准确敏感获取市场信息提供了途径,同时也让学生对企业的项目成本及生产成本和企业所要求的环保性能有了概念,从而提高科技创新成果的竞争力,提高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率。高校大学生有暑假和寒假,针对如此长时间的假期,很多高校都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高校和企业合作,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对口的实践单位,同时也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专业的技术人才。
3.3加强对学生科技创新的指导和成果转化的可行性
科技创新成果因为学生缺乏社会经验,以及受学校物质奖励的诱惑,所以大大降低了实用性,导致转化率极低。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不仅没有为社会的科技发展做出任何促进作用,还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对此在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成果研究的过程中学校应该加强教师的指导作用,通过对指导老师的奖励,比如将指导学生科技创新加入职称评定以及进行合理的物质奖励。这样才能够让更多的老师积极为学生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可行性做出合理指导,提高科技创新成果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3.4鼓励企业与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对接
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疏通成果转化渠道、加强企业与大学生的专业对接,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很多学生的科技创新成果没有及时得到企业的关注,从而影响了成果转化的进程,不管是对大学生个人,还是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获得和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都是“遗憾”,因此要鼓励企业与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专业对接,促进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渠道的疏通。
3.5建设大学生科技创新保障机制
为确保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快速健康发展。首先,申请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主要的资金来源于政府拨款、企业与个人的捐助或赞助等形式,帮助解决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起步难的问题。其次,建立并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指导教师激励机制,同时要加强专业教师和企业导师的储备力量,为科技创新型的大学生社团提供更多的指导与帮助。最后,不断完善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激励机制,通过多种形式,例如免试直研、奖励和政策支持等多种渠道帮助大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
3.6积极鼓励高校师生创办企业
当前,学校科技企业中的公有制成分偏高,存在很大的体制障碍。要发挥民营科技企业的作用,注重发展股份制科技企业,学校师生可创办民营企业,通过灵活的形式,鼓励师生走出校门,进入一个更为广阔的科技创新平台。
3.7成立科技创新成功转化中心
转化中心作为吸引和汇聚全国部属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基地和国家级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成为连接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桥梁。通过着力打造科技成果孵化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投融资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等综合服务体系,积极开展高校创新成果转化管理和运营工作;通过承担高校创新成果转化工作的规划、执行和评审工作,指导大学科技园、大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产学研合作服务基地的建设工作,努力构建良好的高校师生创新创业氛围。转化中心要以高水平规划设计、高效能建设管理、高起点运作发展,努力孕育最具竞争优势和活力的创新力量,以放眼世界的眼光和胸怀在更高层次和更大规模上配置和整合国际创新资源,为地区开发开放、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驱动力。
4结语
通过对全国烟草行业省市级烟草商业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特别是陕西省烟草公司及所属地市级烟草公司进行了调研,可以发现虽然因地域、企业规模、当地经济、人口、消费偏好、企业自身特点、企业经营者对科技创新的认识水平、科技人才队伍状况等各种因素影响,各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各不相同,但依旧可以梳理归纳出一些共同面临的问题,比如:
1.烟草企业条块分割,工商分离,机构庞杂,产学研脱节,不利于产、学、研的结合。
2.烟草企业成果转化“瓶颈”问题依然比较突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比例较低,应用范围较窄,使得一些很好的科技成果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烟草商业企业专利技术和高新技术少在整个烟草商业企业中,科技创新主要集中于管理模式、规范、管理系统等软科学、标准化和信息技术开发应用层面。
4.体制机制不完善。不同企业科技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各不相同,不少烟草企业的工作力度和政策支持力度还不够大或者不够科学,更多倾向于褒奖成功,缺乏谅解创新过程中失败的举措。
5.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不同企业或同一企业内,员工特别是科研人员文化程度、岗位技能、科研能力等等参差不齐,创新的意识有高有低,科技队伍总体呈现总量偏少、高层次人才少等现象,缺乏科技创新领军人物,整体科研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不足且科研水平有待提高。
6.由于地市级烟草商业系统的经营管理范围包括烟草专卖行政管理,卷烟物流、营销等生产经营活动及专卖局与烟草公司双重性质的内部管理等,造成了其科技创新工作也涉及到卷烟营销、专卖管理、烟草物流、内部基础管理等多个不同的技术领域。其直接结果是科技创新目工作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二、烟草商业企业科技创新信息化管理现状
通过对全国烟草行业省市级烟草商业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特别是陕西省烟草公司及所属地市级烟草公司科技创新管理体制机制现状及效果进行调研分析总结,对烟草商业企业创新管理现状大体可以归纳如下:
1.科技创新工作基础管理水平不一,缺乏统一管理规范和标准。由于缺乏规范统一的烟草企业科技项目管理规范和管理标准,使得全省各地市科技基础管理工作水平不一。
2.缺乏“一站式填报”的科技管理平台,各地市级科技管理部门在组织项目申报、检查、验收等环节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纠正文书格式,指导信息填写,不能将时间和精力集中于项目管理等关键环节。
3.各地市科技成果和项目研究报告等电子档案不共享,容易发生项目重复申报现象,造成了公司内部资源浪费,影响了科技成果资源的推广应用,各地市科研人员也难于继承前期科研成果,致使项目的质量和进度受到影响。
4.科技项目管理平台的缺失,使得科研项目管理各个环节中的信息不能被关键决策者和专家学者提前介入并及时知晓,项目研究深度有待加强。
5.科技创新人才管理中,缺乏全省统一的人才库,不利于科技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如果这种管理模式一直改变不了,将会在某种程度上对陕西省科技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带来限制。
三、烟草商业企业科技创新信息化管理的基本要求
2015年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要落实和完善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扶持等普惠性政策,鼓励企业增加创新投入。支持企业更多参与重大科技项目实施、科研平台建设,推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在这种形势要求下,烟草商业企业必须加快科技创新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步伐,以便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在新常态下深化烟草商业企业改革发展中的作用。要实现此目的,烟草商业企业科技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必须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快速,让使用者快速的并且低成本的反复使用基础资源,实现立项申报快速,成果推广便捷共享学习等。
2.成本,极大的缩减成本,将非经常性开支转化成为经营开支。这从表面上降低了成本线,因为使用者并不需要为一次性或者是非经常计算任务而购买整个基础设备。
3.方便,可以让使用者通过浏览器来访问系统,而与他们的位置或使用的设备无关。基础设备是非现场的并且通过Internet访问,使用者可以从任何一个位置访问。
4.可靠性,通过冗余站点的使用来提高可靠性,这使得科技项目管理系统适合业务的连续性和灾难性恢复;规模可变,根据需要动态的缩放资源供应,让用户不必考虑系统的最大负荷。
5.安全性,由于数据的中心化,可以使得安全性有所提高,但是用户可能对敏感的数据失去控制权。科技项目管理系统的安全性通常都等于甚至要高于传统的系统,这部分原因归因于提供者相对使用者更加有能力投入更多的资源去解决安全问题。提供者通常会有访问记录,但是访问审核日志可能会变得很难甚至不可能。安全的复杂程度也由于数据被分布到更广的区域而得以提高。
一、引言
随着山东科技进步和创新,山东省在农业的业绩和多项指标方面位居全国首列,当前山东省正着力打造由农业大省转变为农业强省,并继续创造山东省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农村经济和农业发展优势,但是不可避免山东省在农业科技创新也有不足之处。
二、现状
(一)山东省农业生产和对外贸易情况
山东省2016年上半年夏粮面积5700多万亩,亩产408公斤;禽肉产量350多万吨,禽蛋产量204万吨,增长速度较快,水产品总量304万吨。通过2015年全年的数据也可见一斑,2015年山东农林牧渔各方面平稳增长,农业增加值2900多亿元,比上年增长4.7%;特别是种植业增产增量,粮食总产量4700多万吨,增长2.5%,连续十几年增产提质。山东省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的面积已经达到100万公顷。2015年农业产量在全国居于第一的位置,山东农业产量如表1。
2016年上半年山东省进出口总额为7100多亿元,其中出口4100多亿元,进口2900亿元,主要出口的市场为欧盟、美国、东盟、日本和韩国。
(二)山东省农产品出口领跑全国
2016年上半年,山东省在农产品出口额方面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18.3%,出口额高达485亿元,在各个大类出口商品中增长速度最快。另一方面,山东省在农产品的出口额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十七年来一直位居全国第一。
山东省的农产品出口一直保持较快增长,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水果和蔬菜一直是山东省农产品出口的强项,2016年上半年蔬菜出口增长21%,出口额达到123亿元;水果出口增长27%,出口额也有39亿元,除此之外,水产品、肉食品、粮油制品和花生也是山东农产品的出口强项。二是东盟和韩国对山东农产品的进口额增长迅速,这两个区域在山东省农产品的进口方面新增18亿元。同时山东省的最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家仍是日本,出口额高达124亿元,占25.5%。三是山东省一直非常重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科技创新建设,把质量安全体系作为发展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关键,分别建立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示范市、区,其检验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9.95%;山东省在农业拥有众多农业科研机构、农作物改良中心、农业技术研究所等,农业高等院校和农业国家技术研究中心在全国也名列前茅,在出口花生、抗虫棉、动物克隆、优质小麦、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具有明显优势。
(三) 对外合作交流层次日益提高
山东省政府非常重视和坚持“走出去”战略,在农产品出口方面执行绿卡行动计划,该计划执行十年来促进了农产品的国际贸易持续增长。在出口格局方面用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为依托,依靠优质、标准和规模化的农产品基地,实现外向型的农产品加工经营模式。例如东营对美国出口的香菇菌棒,这种菌棒利用木屑等原料制成,保质期长、可持续冷冻储存,可用普通的冻柜海运,降低了通关成本、运费,规避了贸易壁垒,在海外出菇后再按进口国的产品进行销售,从而提高了产品效益。
三、山东省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新的农业科技技术和创新方面,农业产业竞争已经又农业生产转移到农业研究开发的新阶段。特别是发达国家在国际农业竞争中的明显优势,他们拥有雄厚的科技实力,成为国家之间经济竞争和科技创新实力的利器。因此我国也要加强农业方面的科技创新能力,使得我国逐步成为农业强国,使得农业的生产、销售、农产品加工逐步国际化。虽然山东省的农产品出口额在全国遥遥领先,但是还需加强农产品的科技创新能力,才能在农产品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一)农业科技创新体制不完善
农业科研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促进农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但是山东省和全国其他省份一样,一直受到科研机构运行体制的影响,农业科研未与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这三个方面相结合,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没有与现代的农业经济的市场化相适应。一是表现在,农业推广与农业科研、教学之间没有协调发展,农业技术创新的成果推广渠道不畅。在农业科研单位取得的科研成果并没有及时转化为农业生产力;二是在农业技术创新方面的资源分配不均,一般都是由政府确定科研项目的确定、技术扩散和推广的,技术创新依靠行政决策方式推动,缺乏市场动力,一些农业科研院校的农业创新课题结束后,推广力度不足或者束之高阁;三是农业科研的技术创新主要集中在农业的产中阶段,对产中之后的加工和存储阶段的科研力量不足,致使一些农作物或者畜牧水产等研发后却付之东流,使得储藏保管不当质量没有保障,前期的研发投入反而浪费掉。四是表现在科研机构自身的管理体制,人员激励措施不健全,科研人员的创新动力不足,还有的科研任务重复、机构庞杂而层次不清,反而使得科技创新的效率低下。
(二)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不足
我国财政对农业科研的投资约占农业的0.3%,与国际上农业科研投入的1%相差较大,低于发达国家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关于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占比。山东省科技研发经费投入超过千亿元,占全省GDP比重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农业科技方面的投入与建设农业强省的要求不相符。除此之外,农业技术推广不足也制约着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推广的费用不足,经费来源于财政补贴,使得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不足,特别突出在地方政府,其在农业推广中的财政支出低,造成了人均推广经费的下降,制约了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不利于山东农业的国际化战略。
四、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国际化的措施
(一)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
山东省一直把农业方面的科研投入放在优先地位,并逐步提高在农业GDP的比重,保证农业科研经费的投入和农业科技创新的贡献率在全国前列,提升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国际化的技术支撑。除了政府对农业科技创新的经费支持外,拓宽农资企业和农产品进出口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筹资渠道,多渠道和多元化的方式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了农资企业参与农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使得山东的农业科技创新不只保留在政府层面,也使得科技创新更加市场化,由原来的政府推动,逐步转变为政府和企业共同推动的局面。通过提高农业科技的资金投入,使科研机构人员特别是农业基础性科技人员的待遇也有了大幅提高,调动了农业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间接有利于山东农业的国际化战略。
(二)提高山东农业对外合作交流
随着农业科技和农业经济发展的市场化和全球化,国际间的农业科技创新也要不断加强合作,通过吸收发达国家在农业科技方面的创新、现金技术和成功经验,不断推动山东农业的国际化和农业科技的国际化。在山东农业国际化战略的基础上,农业科技创新也要既能“走出去”,也能“引进来”,实现山东农业技术人才的交流与合作,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对外交流,深化农业的科研项目合作,不断实现农业科技创新。
(三)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当前中国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已经形成了共性研发体系、农业产业技术和区域农科协作这三大体系,山东省结合自身的农业科技资源,注重建立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山东省通过农业科技创新整合了科研机构和农业院校的资源,建立了结构科学和布局合理的科技创新体系。并且注重农特技术的推广力度,不再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技术推广方式,而是以企业推广、结合农业科研和农业院校相结合的农业科技推广网络,逐步提高农业科技对农业国际化的贡献率。
作者简介:
于越,辽宁大连,汉族,学历: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科技金融;创新;商誉权;资本化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6-0074-02
一、科技金融创新与新兴财产权:无形财产权维度的辨析与思考
高科技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催生了多种新型财产权资本化的进程。这些新型财产权在实现其资本变现之前,首先要就其内涵与属性展开辨析。对于商誉权等无形财产的属性之争,其根源在于商誉权这一商事人格权所具有的不同于传统人格权的人格与财产双重属性。在民法范畴对人格权的一般性界定中,人格权的基本内容是人格的独立、人格自由和人格尊严[1],这一内容的划分和功能的规范,使得人格权更为直接地体现为一种精神和道德利益。但是商事人格权下的商誉权是完全区别于传统人格权内涵的一项权利,其在人格的独立与尊严之外,还有强烈的经济宿求。一般民事主体的荣誉权是一种精神性权利,不能物化为经济利益,也就不具有财产性内容,这一人格权既不能转让也不具商品化。但是商主体所有之商誉权在依托商主体本身的同时,往往能够便捷地进行市场评估与商事转化,能够为商主体从事商事活动提供支持,扩大企业声誉和影响,为商主体创造巨大的经济利益。因此,在承认商誉权人格权基本范畴的同时,也必须正视其财产权内涵,而对商事人格权的属性辨析也从人格权或是财产权的纷争,演变为两种权利何为重心的属性确认。
众所周知,传统民法理论以民事权利客体所体现的利益为标准,区分出了人格权与财产权。在此权利分类体系之下,财产权主要保护主体对客体享有的财产利益,强调财产的客观性、直接性、物质性和可转让性,而人格权则侧重反映主体的精神与人格利益,具有主观性、抽象性和人身专属性,由此形成了民事权利划分中的严格二元体系结构。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实践的发展,以公司为代表的现代商主体大量涌现,并一跃成为经济活动的中坚力量。与商主体相伴而生的商誉权、商号权、商业形象权等人格权要素,开始在商事活动中显现其商业价值,成为商事交易的客观对象,并进一步引发人格权商品化的浪潮。所谓人格权的商品化,是指以精神性利益为内容的人格权在市场经济社会中所表现出的财产特征。在人格权商品化的具体表现上,允许权利人对具有财产价值的人格权进行商业化利用并获取报酬,当人格权在商事活动中受到损害后,要考虑行为主体是否对权利人人格利益进行了商业化利用,并进一步通过侵权损害赔偿对其中的财产利益加以保护 [2]。伴随这一人格权商品化浪潮的,是在理论与实践中对人格权商品化现象的普遍认可,而这种观念的转变,直接冲击了传统权属理论中人格与财产二元权利体系的构建基础,使人格权与财产权之间原本清晰的界限变得模糊而冗余,二元权利体系因此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3]。至此,传统民事权利关于财产权与人格权的二元结构分类,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深入发展,在内涵、组成及形式上都产生了巨大变化。这一权属的解析,已不局限于对一项权利的属性作人身与财产的简单两分化归类,商誉权所体现的人格权商品化对权利体系的原有构成形成了巨大冲击。
人格权商品化的过程,印证了现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资本形态的变化,并导致在传统人格权中分离和产生了一种相对独立的特殊财产利益,并逐渐形成有别于人格权的权利形态,这便是一种抽象意义上的无形财产权。这种无形财产权的产生与发展,标志着在私权制度的发展过程中,人格权与财产权的区分已从绝对趋向相对,并进一步交叉与融合。在商事领域,这种趋同尤为显著,商品经济的发展促成了人格利益向商业人格利益的转化,以商誉权、商号权和商业形象权为代表的商事人格权皆具备了财产化的本质要求,这一财产化了的人格利益,既保留了无形财产的基本品性,又区别于有形财产的一般形态。这种财产价值源于社会对商主体信誉、形象的评价和信赖,是法人人格资信特质的外在表现[4],承载于商誉、商号、外观形象之中,最终成为一种特殊的财产权。
综上,以财产权为中心的权属认定,更加符合商誉权的性质特征与现实需要,是商誉权产生、发展的支点与基础。在商誉权的产生伊始,虽然其是随着商主体而出现的,但其形成的第一要素,便是生产、管理、营销等各环节的大量资金投入,通过这种投入式的资本积累,以商誉等商事人格权为载体,形成社会对商主体的直观认知。这种认知又使商誉权所代表的商事人格权蕴含了特定的经济利益,使商主体因为其良好商誉而带来稳定、持续及增长性的经济收益,并最终产生溢价,实现其无形财产权之经济利益。因此,对商誉权的最基本认定便是以人格权为基础的财产权。正是人格权属性的非物质性特点,使得商誉权在实现其经济利益从抽象本源向物质实在的转化中,区别于有形之财产成为一种特殊财产。这种特殊财产的存在与延续,必然以其不断的增值与资本化为条件。
二、科技型企业无形财产权的资本化运营:制度优化与法律保护
关键词:项目化课程;学生成绩;评价体系;反思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3-0012-03
项目化课程学生成绩评价体系研究背景
项目化课程教学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获得必需的知识、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一种有利于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代表了我国职教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目前,项目化课程的实施尚处于探索阶段,尤其是对项目化课程学生成绩的评价仍处于研究阶段。
学生成绩的评价是项目化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职业素养的重要手段。良好的评价体系具有诊断、导向、激励、促进教学的功能,是师生共同发展的基础,是学校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现有的学生成绩评价存在诸多弊端:在评价标准上,追求一元化的价值观,不同程度地忽略了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特征;在评价内容上,注重单一的纸笔考试,忽视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操作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考核;在评价主体上,主要是由任课教师来承担,没有形成由实训教师、学生等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共同体;在评价实践中,缺少对评价结果的反馈。因此,要以高技能培养作为发展主线,突出高职教育的能力本位特色,确保项目化课程的有效实施,就必须改革评价方法,构建与项目化课程相适应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
高职项目课程学生成绩评价的调查
根据项目任务,确定专任教师50名、行业企业专家25名和随机抽取的高职学生(大一、大二和大三年级)225人作为调查研究的对象。问卷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相关调查: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过程性评价应占有的比例、评价的具体内容及其重要性。
关于评价主体,84.5%的教师和77.8%的学生的选项中有任课教师、实训指导教师和学生自评(学生间互评);此外有34.6%的教师、26.2%的学生、100%的企业行业专家认为企业行业专家也应该是项目课程学生成绩评价的主体。
关于评价方法,62.3%教师和66.4%的学生的选项中有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创新能力评价。
关于过程性评价应占有的比例,54.1%的教师和50.9%的学生认为应占课程成绩的60%。
项目化课程学生成绩评价的思路
明确项目化课程学生成绩评价的特点 传统的课程评价是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项目化课程的评价是将能力、素质、知识的考核融合于项目(或任务)的完成过程之中,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表现。
明确项目化课程学生成绩评价的内容 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职业素质、核心技能和专业知识是课程的培养目标,也是考核目标。结合职业岗位能力的需求,确定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内容包括:职业素养、知识学习能力、专业技能、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五个部分。
明确项目化课程学生成绩评价的形式 项目化课程采取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相结合、学习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学习效果与情感态度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的评价形式。
制定项目化课程学生成绩评价的指标 为使学生成绩评价落在实处,制定出具体的、可操作的量化评价指标,比较客观、完整地反映学生在每一个项目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
项目化课程学生成绩评价的实践
现以高职食品类专业《食品添加剂应用与检测技术》课程为例,阐述项目化课程学生成绩评价的具体做法。通过项目化教学改革,《食品添加剂应用与检测技术》在教学内容上以真实产品为载体,以载体中添加的典型食品添加剂为切入点,打破传统以食品添加剂类别为章节的教学体系,按实际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来组织教学内容,设计了食品添加剂的选择、食品添加剂的应用、效果评价和检测技术4个学习情境共14个项目。在学生成绩评价中建立了“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实践化、评价形式多样化、评价指标定量化”的成绩评价体系,注重形成性考核和创新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在每个教学阶段都注重知识学习、技能练习和职业素养养成。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的研究,确定学生学业成绩由过程性评价(60%),终结性评价(30%)和创新能力评价(10%)三部分组成。
(一)项目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包括职业素养考核、知识学习能力考核和专业技能考核。职业素养主要考核学生的学习纪律、学习态度﹑自学能力、安全生产、文明卫生、团结协作等表现;知识学习能力主要考核学生主动学习相关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等;专业技能主要考核学生识别使用各种仪器和试剂的能力、熟练操作设备的能力、规范操作能力、实训观察能力、数据记录能力、报告形成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过程性评价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实现对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过程性评价占总评权重的60%,由三部分组成:学生互评(或自评)20%、实训指导教师评分30%和任课教师评分50%。过程性评价成绩统计(见表1)。
学生互评(自评) 由学习小组进行评价,学习小组可由教师指定、自由组合、随机组合,小组长由各小组成员推荐产生,小组长负责对小组成员(包括本人)在每次实训过程中的遵章守纪、团结协作、实训准备情况、实训参与度、实训全程的整洁度、实训项目研讨等方面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以100分计,权重0.2。学生自评(互评)量化表(见表2)。
实训指导教师评分 实训指导教师负责对每一位学生在实训全程中的遵章守纪、学习态度、操作规范、安全生产、文明卫生、爱护公物、团结协作等职业素养及仪器设备使用与维护等进行客观评价,以100分计,权重0.3。实训指导教师评价量化表(见表3)。
任课教师评分 任课教师着重评价学生对实训项目的知识、技能、素养目标实现程度,从课堂交流讨论表现、实训操作能力及表现、实训报告及获取信息、语言表达、自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多方面进行全过程评价,以100分计,权重0.5。任课教师评价量化表(见表4)。
(二)终结性评价
占总评权重的30%。课程结束后,可采用写课程论文、调研报告、笔试等形式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均为职业岗位所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注重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核。理论知识贯穿于项目实施过程的始终,可采用随机提问的口试或笔试形式进行考核。
课程论文和调研报告的撰写需要学生在融会贯通课程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基础上,通过查阅资料,确定研究内容,将其转化并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样就开拓了教学内容的新领域,使学生了解了食品添加剂领域中的安全现状、前沿知识及新技术,并将课程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应用于生活实践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论文有以三聚氰胺在乳制品中的非法应用为例,首先根据GB2760-2011《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准确检索出乳制品中可添加的所有食品添加剂及其最大使用量,得出三聚氰胺不是乳制品的添加剂;接着说明乳制品中非法添加三聚氰胺的几种途径;然后,说明三聚氰胺在乳制品中应用产生的危害;最后列出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通过这样的形式,考核学生对食品添加剂的选择应用效果评价安全检测等全过程,能比较全面地评定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和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
(三)创新能力评价
占总评权重的10%。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布置一些专题项目,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小组为单位,查阅相关资料,设计方案,实施验证,最后以“PPT汇报”的形式进行答辩。考核评价的重点在于项目的合理性、完整性、创新性和知识的应用性及交流互动等内容。评价方式为学生互评(占60%)和任课教师评分(占40%)。通过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而且提高了他们的语言交流能力。
项目化课程学生成绩评价的反思
一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项目化课程学生成绩评价体系以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和创新能力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考核学生的职业素养、知识学习能力和专业技能,不仅可以准确反映项目教学的效果,全面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程度、能力强弱和素质高低,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对课程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有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
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激励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强化“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的职教理念,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但如何将企业评价引入学生成绩评价体系,如何保证评价过程的合理性以及评价结果的有效性等问题,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刘景霞.运用多元智力理论构建项目课程评价体系[J].江苏教育,2009(6):19-20.
[2]龙芳.高职项目化教学课程考核模式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9(2):147-148.
[3]仇超,马仕麟.《电工技术》项目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考试周刊,2008(43):57-58.
[4]邹茜茜.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高职项目化课程之评价[J].职业教育研究,2010(5):53-54.
[5]吴倩,滕刚.高职项目化课程发展性评价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29):18-20.
[6]马越,王文博.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学习评价与案例[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7]姚芳,刘靖.高职《食品添加剂应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内容设计[J].新课程研究,2011(3):44-46.
[8]于蕴,龚江泳.基于AHP下的江苏省高校体育课程学生评价体系研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5(2):72-75.
【关键词】大学生科研;创新创业;管理机制
教育部计划建设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希望通过此计划转变高等学校的教育理念,革新人才培养方式,提高大学生科研能力。这种计划项目更加注重过程管理,坚持中期考核、经费变化的管理方式,通过中期验收项目的管理模式,给予科研成果有显著成效的团队更大的支持,同时也适当终止不合格项目的支持。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管理的现状,对影响提高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因素做出了合理化分析,并对新的政策下对项目管理的模式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一、提高大学生科研能力的意义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师提高大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手段,科技化的社会对大学生的质量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科研能力,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当代大学生的发展需要。通过项目训练,可以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以此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更加高效的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对科研工作的兴趣爱好。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
(一)基层组织的严格评审管理
学院单位关于团队申报的科研项目评选标准应该做到统一化、公平、公正、公开,它关系着大学生对科研工作的研究态度,并且对大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观有重要影响。在教学单位教师评选的良好环境下,申报项目的团队会更加认真严谨的进行项目设计和论证。
公正合理的评选制度和认真的学术环境提高了学生的科学论证能力,培养了学生言之有理的良好学术习惯,能够高效的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
(二)应对挫折的教育和心态
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时,充满兴趣和激情。但是,科研计划的进行过程中充满失败的风险 ,因此大学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科研创业的起点很低,同时受到政策支持能力、社会认同度、大学生经济能力、技术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对风险信息的预判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训练过程相当困难。在高校的科研工作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耐住寂寞、不求功利、受得了失败、能重新科研训练的思想。
(三)创建奖励机制
对学生的奖励。在鼓励在校大学生积极参加科研训练工作,学校应该适当在保送研究生、奖学金评定方面对于参加项目并取得显著成果的团队给予相应的倾斜,以此激发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项目训练计划的热情。
对教师的奖励。教师对大学生的指导影响了学生对科研项目完成的质量,因此指导教师对项目付出的精力多少、是否与学生团队进行负责任的沟通都关系到项目的完成水平。因此学校在教学劳酬分配过程中对指导重点项目的教师给予相应的补贴。
奖励机制的创建能够对学生和教师对科研项目的研究激情起到积极作用,能够促进教师为指导学生团队付出更多的时间,并且能够得到物质与精神上的满足,使得学生在实践能力提高的同时,增强专业素质和对科研工作的兴趣。
(四)大学生实践与科研的促进作用
理论文献、实物对专业的学生来说很熟悉,通过直接接触学术资料,结合实践内容的经验和教训,提高学生结合理论与实践的能力,真正做到实践与专业学习的促进与结合。
参与计划高校的大学科技园要积极承担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任务,为参与计划的学生提供技术、场地、政策、管理等支持。
(五)宣传科研申报的流程
培养大学生的科研项目意识一方面需要依靠教师的引导、学院教学组织的公平评审,另一方面需学院管理人员关于申报的组织和获批项目的良好管理。学院副书记和教学院长领导下的辅导员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组织安排工作需严谨、及时、有新意。教学秘书应该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进行侧重宣传,使新生入校的时侯即对参与科研和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有清新、全面的了解,然后介绍培养科研能力对大学生全方位能力培养和专业素养锻炼的价值。
(六)创设科研资金,营造科研氛围
学院为鼓励学生参与科研的方式各有不同,有的学院设立研究小组,有的学院组织以科研工作为主题的项目大赛。学院教学管理人员可以建立了院级和教研室级科研项目,用来支持和鼓励学生进行科研工作、提升学生各方面素质。
搭建项目学生交流平台,定期开展交流活动。鼓励表现优秀的学生,支持项目学生参加校内外学术会议,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交流经验、展示成果、共享资源的机会。学校还要定期组织项目指导教师之间的交流。
三、结语
提高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管理能高效的提高大学生科研能力,学院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需采取严谨、公正的态度去进行过程管理、宣传、评审等,然后不断探究创新的思路来支撑和优化项目的实施,从而形成促进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多方面培养模式,最后达到增强大学生科研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