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司简单的财务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潍坊新高饲料有限责任公司是由私人投资100万元成立的小型饲料加工企业。2004年1月投入生产,至年末累计亏损27.14万元。经营亏损加之应收账款和固定资产占用资金较大,造成企业流动资金严重不足,生产几乎陷入停顿状态。面临存在的问题,企业管理者积极进行自我反省,找出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相应调整。2005年扭亏为盈,全年实现盈利45.12万元。企业发生亏损除创建时产品结构不合理,人员管理不善等原因外,企业管理者对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企业财务管理无规范,资金使用无计划,这是企业亏损的主要原因。笔者通过三年的实地工作,就如何发挥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作有益的探索。
一、帮助企业管理者转变观念,将企业管理工作由传统的以经营管理为中心转变为以财务管理为中心
经济体制的转换要求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思想和观念也随之更新。目前,企业界逐渐形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现代企业管理必须重视财务管理,企业管理应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牵涉范围广泛,综合程度高,它对企业的资金活动及其形成的财务关系进行组织监督和调节,促进企业全面改善生产经营。它的作用经常贯穿于企业经营战略和经营方针的全过程,既要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优化资源配置,又要组织企业资金合理有效地投放与运用,使财务工作成为提高企业创利能力的有效动力。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和企业追求效益以及资本增值的目标,决定了企业管理应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而财务管理应以资金管理为中心。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创业者多半以销售、生产、技术人员为主,大多数人不懂财务,更不会用财务。我国中小企业数量较多,但规模小,效益差、生命周期短,落后的财务管理思想和方法是其深层次的原因,而落后的财务思想突出反映在企业的经营者身上。面对这一情形,笔者与企业经营者及时进行了有效的沟通,转变了领导的管理意识,全面分析亏损的原因,并做了大量的具体工作。
二、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健全企业各项财务制度
面对公司初建时混乱的财务管理情形,着手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以建立新的财务制度。
(一)清产核资,调整账目,建立健全财产物资的保管制度公司建立伊始,财务人员选配较为粗放。没有针对岗位性质配备相应的财务人员,在全面清查中,发现现金、存货盘亏严重。针对这一现象及时调整账目,摸清了家底,并重新选配财务人员。
(二)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设计各种报表,满足决策需要企业原有内部报表较为简单,不能满足决策的需要。在充分了解企业经营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并细化了每日、周、月需要报送的报表,使企业经营者及时了解企业的现金流量、收入、成本费用支出情况,以便根据各种详实的数据做出正确的决策。
(三)通过深入了解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建立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在实际工作中的摸索,建立健全了财务稽核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制度及财产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审批制度等基本财务制度,并编写了工作流程。特别是现金的二级审核制度,存货的日常管理制度及月末盘存制度(存货的日常管理制度强调保管员对存货的管理既要保质又要保量),在短期内就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内部控制制度的规范及创新,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有序,减少了资产损失及浪费现象。同时,财务工作的规范促进了企业其他工作的规范。
(四)实行会计电算化,使财务人员参与到企业经营管理当中手工记账导致账簿记录准确性低,工作量大。财政部要求到2010年,力争80%以上的基层单位基本实现会计电算化,从根本上扭转基层单位会计信息处理手段落后的状况。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将财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记账中解脱出来,以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到经营管理当中,完成了会计从传统的核算、监督职能向预测、分析、决策等职能的转化。
三、做好财务分析,正确评价企业的现在或过去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以便为企业的经营者提供决策的依据
财务分析是以会计核算资料和报表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企业过去或现在有关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为企业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了解企业过去、评价企业现状、预测企业未来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或依据。企业经营者应尊重市场经济规律,要把财务分析的结果作为企业决策的依据,而不是以自己的经验、喜好、主观判断做出决策。企业经营的目的是盈利,而盈利的直接工具就是财务。所有的经验和感性认识都是辅助的。这一观念被企业管理者接受后,针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做了具体的财务分析。
(一)通过对产品成本利润的具体分析,不断优化产品结构
公司成立伊始,产品品种达20多个,因企业规模较小、品种较多,致使产品生产加工秩序混乱。因技术力量有限,产品质量无保证。通过对产品收入、成本、利润的分析,进行了有效的筛选。选取了市场潜力大、利润稳定的产品作为企业的主打产品,并不断改进产品质量(潍坊市新高饲料有限责任公司产品利润分析表,略,备索)。
(二)利用会计核算资料,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进行系统分析
1.根据企业的规模和特点,设计好适合企业自身会计
分析的报表体系《企业会计制度》提供的会计报表格式是从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加以规范的,企业对外报送时必须采用国家统一的格式。企业为了便于会计分析,可以对报表进行局部调整,根据企业的规模和特点,设计好适合企业自身会计分析的报表体系,以满足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系统分析。
(1)根据管理的要求将资产负债表进行细化因企业规模较小,货币资金、存货是企业资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编制报表时,对货币资金、存货进行细分并按科目列示,同时合并减少了企业很少涉及的科目,如长期投资等。将金额栏改为本月数和上月数,以便于近期对比,及时判断资产的增减情况。
(2)根据企业管理的需要,按月编制现金流量表《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规定现金流量表为年报,以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但是现在财务管理理念要求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资金管理以现金管理为中心。现金流量表年报起着一个年终汇总的作用,失去了对现金使用过程的控制,不能为企业日常合理的调度资金提供依据。企业可以将现金流量表上升为月报,目前上级提供的编制方法不易掌握,企业可以灵活运用,在自身管理中,不必机械套用上级提供的方法。中小企业投资活动、筹资活动较少,可以根据收入凭证、付出凭证汇总表进行简单的汇总,编制适合企业决策需要的现金流量表。
2.选取建立适合企业管理需要的指标体系
目前,常用的指标体系可以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进行分析。每一类中都详细地提供了指标,企业应根据自身管理的需要选取相应的指标,建立自身的财务指标体系,不能盲目的照搬照抄。企业应根据自身管理的需要书写工作底稿,根据工作底稿撰写编制财务情况说明书,以便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系统的总结和概括。毛利率下降1.18%,毛利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主要原材料价格上升所致。大油每公斤上升0.11元,磷酸氢钙每公斤上升0.07元,两种主要原材料价格上升导致毛利下降0.36万元。本月管理费用3.57万元,较上月上升0.61万元。车辆加油费上升0.55万元,是导致管理费用上升的主要原因。本月营业费用5.52万元,较上月上升0.69万元。业务员工资福利费上升0.55万元,是导致营业费用上升的主要原因。(3)资金周转情况(2006年5月)本月资产总额179.82万元,较上月174.54万元增加5.28万元。主要是因为负债增加3.97万元,净利增加1.31万元所致。现金增加17.2万元,主要是因为净利增加1.3万元,借款增加10万元,收回上月欠款3.17万元以及原材料、个人借款收回、折旧收回等原因造成的。
1、规模较小
第一体现在施工规模较小,由于装饰工程往往以家庭和公共场所为主,一般装饰工程根据其施工的复杂程度,建设期都控制在三个月至六个月范围内。因为空间局域的限制,所以一次性投入的人工数相对较少,装饰材料的堆放也以精简为主,与其他建筑工程相比,装饰工程所需资源有限,总体投入较小。第二体现在公司规模较小,装饰公司自身的团队规模也由于该行业才起步的原因,其规模也相对有限。装饰公司在面对较大型装饰工程需要时,多个装饰公司联合分包施工的现象也存在,并且装饰公司多由本地个体工商户发展而来,所以决定着装饰公司自身规模相对较小。
2、灵活性较强
第一体现在施工的灵活性较强,由于装饰是根据设计图纸来进行施工的,为达到最终装饰效果,施工人员在装饰技艺上的使用是相对灵活的。第二在资源的配置利用上也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因为装饰工程自身规模较小的缘故,装饰公司会同时在同一地域接手多项装饰业务,并在众多装饰工程中灵活配置设备、人力、材料等资源以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的效果。第三在装饰公司经营范围上,除了主营装饰业务以外,装饰公司涉及的其他经营业务也决定着装饰公司可以灵活经营,规避行业系统性风险,保证盈利。在行业竞争中,装饰公司从装饰材料采购、装饰效果设计与顾问等方面灵活开展自身的业务,来确保其自身的经营特色与竞争力。
3、资金周转快
装饰公司由于主营业务的内容拥有规模小,周期短,施工灵活性强,自身规模有限的特点,在具体经营中,装饰公司的资金周转都相对较快,因为装饰一旦完工,其工程款就基本入账,所收资金马上进入下一轮装饰工程的资金垫付中去。同时由于装饰公司自身规模并不大,那么现金流对于装饰公司而言就非常重要,只有高效的周转资金才能减少资金占用成本,达到效益最大化。除此以外,装饰公司由于需要大量拥有丰富施工经验的装饰工人,随着劳务成本的上升,装饰公司的人力资源成本也逐步上升,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公司拥有健康的现金流来确保企业的存活。
二、装饰公司的财务管理
结合上述对装饰公司经营状况的分析,笔者将结合财务管理理论与装饰公司财务管理的现状重点分析以下三点:
1、装饰公司经营者具备一定的财务管理意识
在我国装饰行业发展初期,大部分装饰工程是由施工队长以个人承包的形式来完成的,这些最初的施工队长在财务管理上以简单的人工费、材料费、设备费、个人利润的管控为主,并形成了简单的财务管理模式与制度。伴随着装饰公司的出现,其经营管理者出于盈利的考虑,对财务管理中利润的获取与分配较为注重,这就说明在具体的装饰公司经营中,众多经营者是具备一定的财务管理意识,只是未将财务管理上升到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层面。
2、装饰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尚待发展与完善
虽然装饰公司经营管理者具备一定的财务管理意识,但对装饰公司持续经营来说,装饰公司必须将财务管理制度与执行落实到企业管理的核心层面,才能确保装饰公司的企业管理更加完善,才能有效降低装饰公司经营的系统性风险,笔者认为装饰公司在财务管理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财务管理制度与架构不完善,至于合理的设置财务管理岗位,根据装饰公司经营特点来制定和执行财务管理制度,才能确保装饰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健康的财务状况,维护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3、装饰公司财务管理的作用还未凸显
笔者还以为装饰公司的财务管理还存在一个普遍现象,那就是财务管理的作用还未得到有效体现。目前部分装饰公司虽然具有一定的财务管理制度与架构,还设置了相应的财务管理岗位进行专门的财务管理,但是依旧没有取得财务管理的有效作用。笔者认为这是因为装饰公司在财务管理中处于完善阶段,并没有财务管理方面的丰富经验,在财务管理方案的制定上还不够科学,财务管理方案的实践还有细节上的缺陷,因此造成了财务管理的作用没有凸现出来,但随着装饰公司在财务管理领域的不断实践,这些问题将会逐步改善。
三、完善装饰公司的会计核算
笔者认为装饰公司除了要有好的财务管理方案,在具体的操作中是离不开会计核算这一具体财务方法的,只有完善科学的会计核算,才能使装饰公司的财务管理更加规范和有效,因此笔者将就会计核算的开展重点探讨以下三点:
1、明确会计核算对于装饰公司经营的重要意义
会计核算是装饰公司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经营和战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会计核算对经营主体的资金活动进行科学的监管,最终形成的财务报表将对企业经营的战略决策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会计核算中基本方法也会对装饰公司的经营带来良好的影响,例如会计核算中的财产清查对于装饰公司而言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这将可以具体的反映装饰公司对设备、材料资源的利用效率;会计核算中的成本核算可以具体反映每一个装饰工程的实际成本,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资源、材料与设备资源、资金资源等一些列资源的综合反馈。这些会计核算方法反馈出来的信息对装饰公司的经营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2、装饰公司会计核算方法与原则的确立
装饰公司一定要选择一个适合自身经营特点的会计核算方法,以及符合法规要求的会计原则。首先在会计核算方法上,笔者认为装饰公司应该重视会计核算中的财产清查与成本核算,同时对企业流动资产保持高度重视,这些都涉及到企业的实际经营与持续进步。另外在会计原则上一定要坚持客观性、相关性、及时性、谨慎性以及权责发生制,决不能逃避潜在经营风险,不能虚报营业利润,要对坏账、呆账以及历史成本和材料折损做严格的会计核算,确保真实的会计信息得以反馈,为装饰公司在财务管理上提供可靠的管理信息与数据。
3装饰公司要建设良好的会计核算基础
装饰公司还要建设良好的会计核算基础,来确保会计核算的有效运行。这些基础包括装饰公司要建立科学规范的会计核算岗位,保证其工作开展的独立性与合法性,要求公司各部门配合会计核算的相关工作,尊重会计核算人员的建议,在公司财务制度与会计制度上保障会计核算依法进行。
[关键词]新《企业财务通则》;财务管理;特点评析
[中图分类号] F23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8)06-0091-04
2006年12月4日,财政部了新的《企业财务通则》[1](以下简称新《通则》),要求国有及国有控股的非金融企业从2007年1月1日起执行(其他企业参照执行)。新《通则》的实施标志着我国以新《通则》为主体,以企业财务规章制度、财务管理指导意见、财政监管规定为配套的新型企业财务制度体系将逐步建立完善。新《企业财务通则》与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同时实行,构成了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完整框架。
新《通则》在财务管理体制、内容等方面有诸多创新,本文在对新《通则》进行仔细研读的基础上,将新《通则》的创新归纳为十大特点,并逐一加以评析,以有助于新《通则》的顺利实施。
一、明确了功能定位,转换了财务管理观念
国家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政策和经济形势,构成了企业重要的财务管理环境。
我国原有的《企业财务通则》[2](以下简称旧《通则》)是1992年国务院授权财政部制定的,当时我国正处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期,因而仍然带有“财务决定税收,财务决定会计”的烙印,财务管理模式强调国家宏观理财,企业财务管理的主体地位没有确立。因此,1993年实行的企业财务制度体系,在内容上,是以《企业财务通则》为纲领,以10大行业企业财务制度为主体,以企业内部财务办法为补充的,而在形式上,则表现为似乎完整的、却是封闭的制度体系,缺乏发展的余地。[3]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资本市场的培育、完善,现代企业法律制度的逐步健全,企业成为了市场的主体,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转移到以市场主体为中心。所确立的企业治理结构,严格划分了股东会、董事会及经营者的财务管理职贵和权限。因此,客观上要求财务通则应侧重于企业微观财务,更多地强调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从财务管理的主体、范围、方式、内容等方面作出相应调整。[4]
同时,新的经济环境要求政府作为宏观财务的主体,在规范企业财务行为、保证经济目标实现上摆脱传统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角色,从机制上实现微观财务行为的合理化,通过法律规范对企业在经济活动中涉及的财务行为提供指导,为企业微观财务活动创造有利环境。
并且,近年来,我国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对《公司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亦进行了修订,使企业经营的法律法规环境逐步完善。2003年,国务院颁发了《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建立了管人、管事、与管资产相结合的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分离了政府作为出资人与社会管理者之间的不同职能,从而对财务通则提出了新的要求。
因此,由于国家经济管理体制和政府职能进行了重大改革调整,企业内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通则》转换了财务管理观念,适时调整了国家在新形势下管理企业财务的目标、方式和途径,规范了政府在企业财务活动中的作用,厘清了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和出资人管理职能,使国家对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形成宏观财务管理和出资人财务管理两个领域。明确指出由国家直接管理企业具体财务事项转变为指导、管理、监督、服务相结合的管理方式,为企业的财务管理提供指引,改革了财政对企业财务的管理方式,切实实现了企业财务制度的创新。
二、还原了财务管理的本质,体现了与相关法律法规的衔接
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财务制度是决定企业和国家之间利润分配、利益调节的重要工具。财务制度根据财政政策制定后,企业就按照财务制度的规定缴纳税款、分配利润、进行会计核算。因而,1993年实施的《企业财务通则》和十大行业财务制度,具有税收、会计的管理职能,主要是对会计要素确认、计量以及企业纳税扣除项目及其标准的规定。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国家税收制度逐步健全,1994年国家实行税制改革以及2000年后,国家税务总局进一步完善了税收管理制度,专门下发了《企业所得税纳税扣除管理办法》,全面地将税收职能从企业财务制度中分离出去。同时,随着会计制度的不断健全,其覆盖的领域不断扩大,1997年起陆续的具体会计准则以及2001年起执行的《企业会计制度》,已经基本吸纳了《企业财务通则》规定的确认和计量内容;2006年2月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7年1月1日起上市公司实施)更是构建了完整的会计核算体系,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趋同。因此,财务制度作为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的功能也已经基本被会计准则所取代。
由于会计、税收职能日趋健全,因此,新《通则》交还了会计与税收承担的功能,还原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本质,明确了企业财务管理要素是资金筹集、资产营运、成本控制、收益分配、信息管理、财务监督等动态的财务活动,围绕企业财务的实质,对企业财务行为和财务关系作出规范,引导企业实行科学管理。真正从体制、机制、制度上解决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改变了过去“重会计、轻财务”,“重核算、轻管理”的倾向。
同时,新《通则》还很好地体现了与会计准则的协调,以及与修订后的《公司法》和《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内容的街接。如:对政府补助内容的规范,新《通则》在借鉴国际通行做法的前提下,明确了企业取得的政府投资等五类财政资金的处理方式,与《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的规定基本一致;对资产减值内容的规范,新《通则》在保持与《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一致的基础上,还在财务方面提出了建立减值准备管理制度、对计提减值后的资产应该实行监督管理、对发生的资产损失要按照规定程序处理等进一步的要求;新《通则》还相应取消了提取公益金和职工福利费的做法,与《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和《公司法》中的有关规定基本一致;关于以回购股份对经营者及其他职工实施股权激励的规范,也与《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和《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基本一致。
三、适用范围发生了显著变化
原《通则》规范的对象为在境内设立的各类企业,既包括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体企业、民营企业,也包括外资企业;既包括金融企业,也包括非金融企业。而新《通则》将适用范围调整为“具备法人资格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同时规定“金融企业除外”。对于其他企业,规定为“参照执行”,同时把实现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纳入“比照执行”的范围。[5]这种变化,体现了新时期财务管理的阶段性特征。
新《通则》之所以这样规范其适用范围,是因为:对于非法人企业,由于其投资者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从法律上很难区分投资者个人与企业的财务关系,其财务活动更具有自然人的行为色彩,因而不属于《通则》的适用范围。至于金融企业,由于其在资本结构管理、资产运营管理、财务风险控制以及财政管理方式、方法等方面,具有特殊的要求,为了便于加强金融企业财务管理,财政部专门颁发了《金融企业财务规则》,使其财务管理制度自成体系,因此,新《通则》不再将金融企业纳入适用范围。而对于已经按照企业改组转制的事业单位,其实际上已经脱离了事业单位的序列,故应当执行《通则》。
四、构建了多层级财务主体的财务管理模式
企业财务管理主体包括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主管财政机关、追求投资回报的企业投资者、实现经营业绩的经营者。而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完善,面临着产权是否清晰的问题,这就要求企业的财务管理必须对企业的投资者、经营者和政府的监管部门有一个合理的职权与责任划分,以确立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框架。
因此,新《通则》适应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顺应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从政府宏观财务、投资者财务、经营者财务三个层次,构建了资本权属清晰、财务关系明确、符合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要求的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新《通则》专门新增了第二章“企业财务管理体制”,规定了建立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清楚界定了国家、投资者与经营者之间的财务管理职权与责任,以保障企业在同一财务行为中,尽可能公平、合理地对待不同利益主体的权益。
政府宏观财务强调政府应将主要职能定位于检查企业会计报表质量,实施财务评价,监测财务运行状况,履行着社会管理者的职能。投资者财务对投资者的财务管理职责进行了规定,尤其强调了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投资者可以履行对经营者的激励、监督、重大财务规章制度的制定权和重大财务活动的决策权;投资者亦可以通过企业章程、内部制度、合同约定等方式将部分财务管理职能授予经营者。经营者财务是企业财务的精髓,其主要着眼点是财务决策和财务协调。
五、收益分配一视同仁,明确了多元化分配标准
在收益分配规范中,新《通则》在兼顾公平与稳定的原则,处理国家与企业、职工的利益分配关系以及企业资本积累与投资回报的关系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创新,取消了按比例提取职工福利费和提取公益金的规定,扩大了参与企业收益分配主体的范围,明确了企业应付国有利润直接上缴国库的规定,较好地解决了企业收益分配的公平与合理性问题。
公益金,又称“法定公益金”,是指企业在税后利润中按法律所规定的比例提取的用于企业职工福利设施支出的专项资金。然而,在非国有经济逐渐壮大,公有制成分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企业的出资者日益多元化的条件下,从企业税后净利润中强制性地提取一部分,用于非企业投资者的职工集体福利设施支出,严重违反了所有权理论,容易引发企业投资者与职工之间的利益矛盾。[6]因而,新《通则》取消了提取公益金和职工福利费的做法,规定企业依法为职工支付的基本医疗、基本养老、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费,所需费用直接作为成本(费用)列支。
由于新《通则》执行对象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国家以投资者身份向企业投入国有资本,便享有企业相应的所有权,企业有义务向包括国家在内的投资者分配利润。因此,新《通则》明确要求企业应将应付国有利润上缴,以切实维护国家所有者的利益。
现代企业应该实行按劳和按生产要素相结合的收益分配制度。新《通则》明确了企业经营者和其他职工可以管理、技术等要素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确定了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主体地位,规范了生产要素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内容,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思想。同时,还可激励企业的经营者和员工不断追求利益最大化,从而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六、强化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建立了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企业财务风险不仅会使投资者遭受损失,而且还可能会转化为政府的财政风险,进而影响到政府部门作为社会管理者职能的发挥。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大都是在有风险的条件下进行的,但有些风险是可以规避和化解的。因而,企业对财务风险的管理就在于建立预测、防范、监控、化解财务风险的机制,在充分预测、评估的基础上,采取一定的措施,消除、转移、分散或接受财务风险,使企业财务活动在风险中获得较高的报酬,从而实现财务目标。
为此,新《通则》规定了企业应当建立财务风险管理制度,明确经营者、投资者及其他相关人员的管理权限和责任,按照风险与收益均衡、不相容职务分离等原则,控制财务风险。新《通则》还首次提出了企业应当建立财务预警机制,自行确定财务危机警戒标准,及时沟通企业有关财务危机预警的信息,提出解决财务危机的措施和方案。新《通则》关于财务风险管理和财务预警机制的规定,为企业经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7]
七、突出了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重点,拓宽了财务管理领域
企业集团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组织形式,是指以资本为主要联结纽带的母子公司为主体,以集团章程为共同行为规范的母公司、子公司、参股公司及其他成员企业或机构共同组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法人联合体。[8]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集团日益壮大,并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石。而随着企业集团规模的不断扩大,其管理链条较长,内外部财务关系逐渐复杂。因此,为了提高管理效率,新《通则》对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体制除必须符合一般企业的财务要求外,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规范要求。如:企业集团公司可根据自身的组织形式及实际管理需要自行决定集团内部财务管理体制;企业集团可以实行内部资金集中统一管理,但应当符合国家有关金融管理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并不得损害成员企业的利益;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企业集团,还可以集中使用研发费用,用于企业主导产品和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
企业财务制度应该适应企业财务活动的外部环境及企业内部机制的变化要求,并有利于促进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由于企业财务行为是不断变化的,各时期财务管理的重点也有所不同,相应地,企业财务制度也应当与时俱进,为以后进一步改革与发展企业财务制度留下接口。为此,新《通则》将企业重组清算、财务风险、财务信息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予以规范,提出了财务风险、财务战略、营运资产等新的理念,并明确提出了企业应当建立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应当建立财务预警机制,以满足市场经济发展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要求,增强了企业财务管理的前瞻性,为建立开放性的新型企业财务制度体系奠定了基础,也便于日后根据企业财务运行、国家法制建设情况和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不断地调整、改革和发展企业财务制度。
八、加强了企业财务信息系统建设,规范了财务信息用途
加强企业的科学管理,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企业积极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构建企业财务信息系统,可以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和资金监控,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实现风险控制,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还可以带动其他管理环节的高效运转。同时,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企业建立集中统一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也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为此,新《通则》第八章“信息管理”专门围绕财务信息管理,从企业财务信息的生成、报送、审核、披露及使用等各个方面首次进行了规范,还规范了财务信息使用部门或人员的职责、权利和义务。[9]
九、建立了有效的企业财务监督机制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自特别是财务自得到了进一步扩大和落实,但由于缺乏企业财务监督制度、所有者主体监管“缺位”、企业内部约束机制流于形式,导致不少国有企业存在财务滥收乱支、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现象,经营者、谋取私利、独断专行等问题也非常普遍。因此,客观上要求企业建立一个设计科学、运转有效的财务监督体系,以强化有关财务规定的执行效力。[10]
为此,新《通则》新增了第九章“财务监督”内容,要求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监督制度,实施内部财务控制,对财务监督的主体及其监督行为做出了规定,明确了企业及其相关人员财务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确定了依法追究企业法律责任的具体措施与途径,为规范管理企业财务提供了必要的手段。
十、规范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体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
新《通则》首次提出了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明确要求企业应当承担安全生产责任和环境保护责任,规定企业依法实施安全生产、清洁生产、污染治理、地质灾害防治、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等所需经费,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列入相关资产成本或者当期费用。[11]
对于企业通过改制、产权转让、合并、分立、托管等方式实施重组,涉及企业解除职工劳动关系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者安置费。对企业关闭、依法破产等也做了具体规定。
在收益分配规范方面,新《通则》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较好地确立了企业收益分配的公平与合理性问题,协调了企业与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
此外,新《通则》还明确提出了企业应当建立财务决策制度,明确决策规则、程序、权限和责任等;应当建立财务决策回避制度,对投资者、经营者个人与企业利益有冲突的财务决策事项,相关投资者、经营者应当回避。财务决策制度和财务决策回避制度的建立是财务管理体制的重大创新,是维护企业利益相关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
上述规定表明:新《通则》不在于给各项财务收支范围及其标准作出规定,而是立足于保护国家财产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障社会稳定,治理经济秩序,使企业价值最大化和社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得到统一,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总之,新《企业财务通则》的出台,是我国继《公司法》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出台之后,完善企业经济法律法规环境的重要举措。[12] 新《通则》绝不是对旧《通则》简单的修修补补,而是彻底改革。它既不跟税收制度重叠,也不重复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内容,而是跳出了传统框架,进行财务观念的转变,重新界定了财务管理职责,并围绕财务管理环节对企业财务管理内容进行了创新规范,从而对加强企业财务管理,规范企业财务行为,保护企业及其相关方的合法权益,控制财务风险,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企业财务通则(财政部令第41号).2006,12,7.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企业财务通则(财政部令第4号).1992,11,30.
[3][4]赖永添.企业财务通则改革的若干问题[J]. 商业会计,2005,(12A): 3-6.
[5]赖永添,吴子云,李 炜.《企业财务通则》解读之一[J]. 国际商务财会,2007,(6):21-23.
[6]汤慧琴,于晓杰.《公司法》修订对公司财务行为的影响[J]. 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4):51-53.
[7][9]赖永添,吴子云.新旧《企业财务通则》的对比分析[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7,(7):34-37.
[8]王琳.《企业财务通则》的修订对国有大型企业集团财务制度建设的影响[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7,(3):95-98.
[10]高益超.“社会管理者”视野下的新《企业财务通则》[J].财会月刊(理论),2006,(3):39-40.
[11]万莹仙,郑军. 探论《企业财务通则》的特点[J]. 财会研究,2007,(5):22-24.
[12]. 创新企业财务制度 促进企业规范发展[J] .财务与会,2007,(1):1-2.
Analysis on Characteristics of New General Rules of Enterprise Finance
ChenQing
(Accounting school,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NanChang, 330013, China)
【关键词】财务通则 应用价值 实践策略
一、《企业财务通则》的结构变化与管理创新
(一)《企业财务通则》结构体系基本要素的变化
1.改革了财政对企业财务的管理模式。新《企业财务通则》就新形势下财政部门对企业财务管理的任务、内容、方法做了新的调整,适应了新形势下建设公共财政、对企业财务活动实行宽松式宏观调控的需要;财政管理企业财务的主要工作内容体现为:制定财务规章制度和财政、财务政策,建立健全支持企业发展的财政资金管理制度,检查企业会计报表质量,实施财务评价,监测财务运行状况。其主要的管理方法是:指导、管理、监督、服务。
2.明确了政府投资等财政性资金的财务处理政策和措施。我国现阶段,国家财政支持企业的资金大量存在,这是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及国家经济管理职能所决定的。新通则根据现阶段国家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式,对财政资金的财务处理做了特殊规定,并与新企业会计准则相衔接。
3.采取了变革传统的企业职工福利费用核算内容的财务制度与办法。我国以前一直采用按照工资总额的一定比率计提职工福利费。新通则将原来从职工福利费列支的职工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险项目统一改为按照规定比例直接从成本中列支,不再按照基本医疗与补充医疗、基本养老与补充养老、试点地区与非试点地区实行不同的财务政策,相应取消了按工资总额14%提取职工福利费的做法,说明了国家为了适应企业现代经济管理新需要,改革了传统的员工薪酬分配办法。
4.实行期权激励方式,规范了企业员工的激励制度。企业可以采用即期奖励和远期股权激励等政策激励职工。即期奖励属于工资管理范畴,新通则规定可以通过调整内部分配制度来解决。远期股权激励是一种再分配制度的安排,企业现有投资者将既得权益让出一部分给职工,既可通过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解决,也可以通过回购股份实施激励,这些规定与现行的《公司法》的规定也相吻合。
5.强化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观念与手段。企业经营失败,不仅投资者、债权人受到损失,还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并可能转化为财政风险。为此,新通则明确规定企业应当建立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和财务预警机制。在涉及有关资金管理、资产营运、收益分配、重组清算等条款中,充分体现出控制财务风险的规范要求。
(二)《企业财务通则》体系管理视角的创新分析
新通则对现行企业财务制度的改革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新通则的结构体系主要在以下6个方面有改革创新举措:
1.致力于构建均衡、稳健的管理机制。新通则按照“规范、有效”的原则,建立健全企业财务运行机制,明确落实财务决策的要求、运行财务控制的路径和方法。通过实践新财务通则,企业可以构建“宏观与微观、外部与内部、决策与控制、激励与约束”等方面管理观念与措施的相协调、相统一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体系,并实现我国企业管理机制的创新。
2.拓宽了现代企业管理功能。新通则大大拓宽了财务管理的范围,在继承现行有效规定的基础上,将企业重组、财务风险、财务信息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以满足市场经济发展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要求,增强了企业财务管理的前瞻性和指导性。如,在新通则里,企业财务制度不再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做出规定,也不再为企业纳税项目扣除标准做出规定,而是围绕企业财务的实质,对企业财务行为和财务关系做出规范,引导企业实行科学动态的管理。
3.丰富了企业管理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新通则围绕企业财务管理环节,明确了资金筹集、资产营运、成本控制、收益分配、信息管理、财务监督等6大财务管理要素,并结合不同财务管理要素,对财务管理方法和政策要求做出了更加明确的、具体的规范。新通则规定企业可利用财务预算、财务预警等管理工具,监测企业经济运行,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确保企业财务活动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并符合国家有关社会经济发展政策,从而推动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4.确立了全新的企业管理理念。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新通则强化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方面的内容,明确要求树立企业的社会责任观念,并对企业重组中的资本权益事项和财务管理进行了规范、明确了企业应建立财务决策、预算管理、风险管理制度和财务预警制度。这一规定改变了企业过去单纯强调政府管理的做法,将政府直接管理企业的具体财务事项转变为指导与监督相结合,将企业财务微观管理职责回归企业,而政府只是为企业的财务管理提供宏观指引,强调企业财务效益的取得应更多地侧重于企业内部的管理和风险控制。
5.致力于建立适合新环境的企业管理体制。新通则立足于政府实行公共财政管理的目标,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企关系和国有产权的实现模式,明确划分了政府、投资者和经营者在财务管理方面的职能和权限,从政府宏观财务、投资者财务、经营者财务等3个层次;构建了资本权属清晰、财务关系明确、符合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要求的企业财务管理体制。
6.构建了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体系。新通则建立了开放性的企业财务制度体系,便于日后根据企业财务运行、国家法制建设情况和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不断地调整、改革与发展。新通则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了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与控制行为,尤其是改革了企业的员工薪酬分配制度,强化了企业财务信息管理,建立企业财务监督机制,改进财政监管方式,建立和完善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内控机制,实现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企业财务制度安排的创新。
二、《企业财务通则》的积极价值与现实效应
(一)新通则通过与现行主要财经法律、法规的协调,创立了比较完整的用以约束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财经法律体系与环境
1.新通则注意了与《会计法》衔接和配套
《会计法》是指导财务会计工作的根本大法。现行《会计法》第7条规定:“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新《通则》第4条规定:“财政部负责制定企业财务规章制度。各级财政部门(以下通称主管财政机关)应当加强对企业财务的指导、管理、监督。”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2.新通则实现了与《公司法》衔接和配套
市场经济既是风险经济和竞争经济,也是信用经济和法治经济。《公司法》是公司制企业的根本大法和公司运作的行为指南。
从某种意义来看,企业财务通则的修订是为了贯彻落实《公司法》等法律法规,促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适应政府职能转变,促进企业科学管理和决策,保护和平衡企业各方利益的需要。为此,新通则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了许多改革创新,如改财政对企业财务的主要管理方式为指导、管理、监督、服务;在借鉴国际通行做法的前提下,根据现阶段国家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式,对财政资金的财务处理做了特殊规定,明确了政府投资等财政性资金的财务处理方式;在涉及有关资金管理、资产营运、利润分配的条款中,体现了控制财务风险的要求,强化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等等。
3.新通则注意与现行的税务法规相衔接和协调
新通则第6条规定:“企业应当依法纳税。企业财务处理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一致的,纳税时应当依法进行调整。”随着我国会计逐步与国际会计惯例趋同,以及税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财务会计与现行税法的差距会逐步加大。如,新会计准则体系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规范了资产减值计提、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借款费用、所得税会计、股权激励、投资性房地产、存货和资产处置、合并报表等方面的会计处理,在许多重大会计处理的理论上有一定创新,而且在核算方法也更加完善和合理。但有关会计确认、计量与报告的规范要求只是对企业的会计行为而言,并不是针对企业纳税行为的规范要求。企业纳税行为还是应当满足现行税法对经济行为进行确认、计量与报告的规定要求。现行税法并没有完全认同会计确认、计量与报告行为在纳税行为中的应用。因此,新通则第6条的这种提法,符合财务会计与现行税法互相分离的实际状况,并满足了现行税法对企业纳税调整的需求。
(二)《企业财务通则》通过与新企业会计准则的有效对接,进一步理顺了企业财务管理关系和方向,规范了企业的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行为
《企业财务通则》贴近会计准则体系,与会计准则之间既有分工又相配套,而不是简单的雷同或相似。从形式上来看,新通则没有按照会计6大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来编排章节内容,而是按照财务管理的6大要素(资金筹集、资产营运、成本控制、收益分配、信息管理、财务监督)来编排章节内容。从具体内容来看,新通则在很多地方保持了与新会计准则之间良好的衔接与沟通。
新会计准则体系提出的挑战涉及会计业务的各个方面,如全方位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确实对会计实务工作者具有相当的难度,而且也会加大会计职业风险,对此,应当加强财务监管。与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相比,用公允价值对资产和负债(包括期初和期末价值)进行计量一般都会产生差额,而这种差额的处理在新会计准则中被允许计入当期损益。这不但会引起股东、监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且更重要的是往往会使人们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产生质疑,对企业为什么要在特定时期对特定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提出一定的疑问。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和管理人员不但要在理论上对公允价值的性质有充分的理解和把握,而且要对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对象及经济业务的实质有深刻认识,要具有充分可靠的依据和基础,以保证具有很强的解释能力,否则将会承担较大的职业风险。
同样,会计中的谨慎原则要求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并正确核算各项资产损失,但客观存在着有人利用减值准备政策任意调节利润的情况。对此,新通则规定:企业应当建立各项资产损失或者减值准备管理制度。各项资产损失或者减值准备的计提标准,一经选用,不得随意变更。企业在制定计提标准时可以征询中介机构、有关专家的意见。对计提损失或者减值准备后的资产,企业应当落实监管责任。能够收回或者继续使用以及没有证据证明实际损失的资产,不得核销。新通则诸如此类的规定是与新会计准则体系相互衔接、互相配套的,从而形成一个完整体系,用以规范企业日常的财务与会计行为。
三、企业执行《企业财务通则》应当注意的问题或对策
(一)做好新旧财务制度的平稳过渡与衔接
新旧财务通则客观存在差异,新通则实施后,由于配套办法需要逐步出台,原有的企业财务制度以及其他财务规定暂时还不能完全被替代,但凡是与新通则不一致的,企业应当以新通则为准进行修订,凡是原有规章制度和新通则都没有规定的,企业应当随时向财政部门反映情况,加强沟通。
(二)注意落实投资者、经营者不同的财务管理权限与责任
按照原有的财务制度,投资者、经营者容易造成角色互相错位、越位或者缺位等情况。新通则要求,对于企业重大财务事项,明确应当由投资者审议决定,或者按照企业内部授权审批制度执行,并规定了相关的法律责任。企业应当对照检查各项内部财务管理办法,该补充的补充,该制定的制定,然后在实践中严格执行,并加强内部财务监督,把规章制度落到实处。当然,投资者履行财务管理职责与权限时,应当按照规定,通过企业股东会、董事会或者类似权力机构进行,而不是游离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之外。
(三)贯彻企业集团发展方针,由集团公司组织实施新通则
集团公司是一个以产权为纽带,由母子公司组成的利益群体。对集团内部,需要避免众多成员企业各自为政、政令不一、互相扯皮的情况。集团公司应当从集团的整体利益和大局出发来调整企业集团内部财务体制,统一企业集团的财务政策,实施企业集团的发展战略,增强企业集团的竞争力。对集团外部,需要统一归口主管财政机关的管理,加强与有关部门、机构的沟通、协调,争取有利的理财环境。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运转与经营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实施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财务风险,为企业的成长保驾护航。如何充分发挥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作用呢?这是各企业经营管理者所面临的一大难题,也是急需解决的一个棘手问题。
一、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不足
其实,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不能够得到有效地实施是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的。不管是在管理制度上还是在操作人员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从而降低了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基本职能的发挥。而这些因素也是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关键点所在,只有对这些关键点进行详细分析之后才能够知道未来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正确实施方法。
第一,在管理制度上,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内部控制环境差。现在的许多中小企业在管理上仍旧保持陈旧的观念,从而影响了公司治理机制的制定与执行。一般而言,在企业内部仍然实行家长式的管理模式,即使建立了董事会、监事会等,但是在职责上并没有真正实现其监管的作用。
第二,对于经营管理者而言,对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管理没有足够的重视。现在我国许多中小企业在管理模式上仍然守旧,对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这一领域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管理者在这一领域上的投入程度,其不完善的监管制度以及不具备职业操守的财务人员都是在这一环境中形成的。
二、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关键点分析
从以上对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不足就可以看出,如今我国企业在实施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时候没有完善的治理机制作为基础,也没有职业素质水平较高的专业财务人员作为支撑,同时在管理上也缺乏一定的认知度。下面将对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关键点进行分析,为企业完善其控制管理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 加强投资控制,保持稳步发展.企业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根据经济市场的变化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其中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对于企业发展而言就是其中一个关键点,应该通过建立专门的咨询委员会,加强对资金的投资与管理,从而有效降低投资风险,保持稳步的发展势头。
第二, 加强应收账款控制,保证资金流通畅.我国企业在开拓市场的过程中一般财务的是“先交货、后收款”的交易模式,而这样的一种交易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客户,但是也为企业自身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安全因素,为资金链的流通设置了不小的阻碍。其实这样的一种交易模式是将商品的一部分销售风险转移到企业身上,因而企业在发展自身产品的同时还需要承担起企业销售的状况问题。特别是针对于我国中小企业,由于其自身发展规模不大,运营资金有限,从而一旦遇上货款不能够及时收回的状况,将会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所以企业应该根据企业信誉的不同制定出不同的应收账款回款期限,然后根据回款期限实施监控应收账款的回款情况,并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从而保证资金流的畅通。
第三, 建立健全科学的决策机制,避免“一言堂”.我国许多企业在管理上仍然采用的是家长制,往往相信自己对市场的判断力以及领导能力,对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较为排斥。因而这样的管理者在企业运营中总是事必躬亲,忽略了各部门的职能,在管理上容易造成“一言堂”的现象。长此以往,这样的刚愎自用的管理者难以面对风云变幻的经济市场。应该在企业内部建立健全的科学决策机制,充分体现出各个职能部门的作用,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创造良好的先决环境。
第四, 健全企业财务制度,保证企业长远的发展.现在我国许多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常常会出现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处理随意性大以及财务账目不清等状况,为企业资金链的流通设置了关卡。而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完善的财务制度,不能够保持财务控制管理的独立性,从而不能够对财务人员的操作进行严格监督,也不能够对财务内部控制流程进行明确的规定。缺乏监控管理上的独立性,将会使得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如同虚设一般,不能够对企业资金的流向进行实时监控。因而,只有建立了健全的企业财务制度,才能够保证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小结
一、资金收入情况:
全局(公司)预计收入 ****万元,其中:
(一)、全年事业费收入***万元。
(二)、**价格补贴*万元。
(三)、预计全年不含税销售收入****万元。
(四)、*****过度性价差**万元。
(五)、**收入**万元。
二、财务支出情况:
全局(公司)共计支出****万元,
(一)、预计全年销售****吨,销售成本***万元。
(二)、预计全年各类费用支出共计****万元,
三、今年主要工作:
1、财务科的主要职责是做好财务核算,进行会计监督。财务科全体人员一直严格遵守国家财务会计制度、税收法规、财务制度及国家其他财经法律法规,认真履行财务科的工作职责。从审核原始凭证、会计记账凭证的录入,到编制财务会计报表;从各项税费的计提到纳税申报、上缴;从资金计划的安排,到各项资金的统一调拨、支付等等,每位财务人员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认真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实现了会计信息收集、处理和传递的及时性、准确性。
2 近年来,随着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的不断强化,对财务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以此为契机,根据财务管理的特点以及财务管理的需要,及时出台了公司财务组织机构和岗位职责、财务核算制度、内部控制制度、车辆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相关制度,从而使每项工作有计划、有落实、有监督、有考核。在下属单位费用控制方面,一是采取预算包干的方式,将下属单位经费等进行预算控制,节约归已、超支自负,培养了职工的节约意识。二是采取预算审批的方式,对超预算的费用,必须先层层审批,没有审批发生的费用,一律不予报销。在现金预算方面,为提高现金预算的准确性,在实际支付时做到,没有现金预算项目的不予支付,超预算支付标准的不予支付。在职工借款还款方面,规定了借款必须于发生当月还款,起到了降低借款数额,减少资金占用,避免呆帐发生的积极作用。通过预算管理这一有效的手段,全局从上至下的规范意识进一步增强。
3、严格执行财务制度,规范财务行为,坚持收支两条线,加强财务核算和财务监督,杜绝不合理开支,加强应收款项的回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利用利息杠杆,合理调整内部职工借款;提高事业预算退库资金的利用率,合理组织贷款,最大限度地减少利息支出,为企业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把关。
4、以培训为动力,不断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财务会计工作的侧重点和基本点也在改变,因此财务会计工作不能停留在简单的算账、报账等会计核算上,应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提高理论水平。结合本行业财务工作的特点,认真进行工作总结,吸取经验、查找不足,保证财务基础工作的准确、及时、完整,为领导及时、准确、完整的提供财务信息。同时随着财政管理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改革层层推进,软硬件不断更新,对基层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也愈来愈高。本单位会计人员除认真参加县财政局组织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外,还抽出业余时间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日常工作中,对一些有关财政改革新制度新规定新业务相关人员都能及时学习,及时适应,同时还与兄弟单位会计人员经常交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通过学习强化了各岗位会计人员的责任感,促进了各单位的交流、合作与团结。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工作目标
财务部门作为公司的一个主要职能监督部门,“当好家、理好财,更好地服务企业”是我们财务部门应尽的职责。在公司加强管理、规范经济行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等等方面我们负有很大的义务与责任。只有不断的反省与总结,管理工作才能得到提高!一年来财务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很多应做而未做、应做好而未做好的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
新的一年里,我们将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实现财务管理科学化,核算规范化,费用控制全面化,强化监督度,细化工作,切实体现财务管理的作用。使得财务运作趋于更合理化、健康化,更能符合局(公司)发展的步伐。
切实做好多品种盐账务处理。加强原始票据管理,对报销票据不符实际,不不符合真实性要求的,坚决予以拒绝。要进一步落实费用管理责任,严格奖惩,加大对各单位费用的管理、控制力度,严格按有关管理规定执行。
企业管理的核心是财务管理,新的一年里我们加强以资金管理为中心。资金管理一直是我们的工作重点,通过细化管理,理顺流程,实现资金平衡,减少资金沉淀,从而达到公司的成本有效控制、实现增收节支。
2、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
预算收入是我局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实现事业发展和工作正常运转的重要保证,进一步强化对下属单位的预算约束,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的增长。
同时要加强对局的事业费管理,控制好专项资金的使用,做到专款专用。整理好年内应追加预算项目,及时上报县财政,争取经费追加。
3、进一步加强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工作虽然已展开,但仍处在账面、报表层面上的说明分析,分析深度不够。为提高财务分析能力,把财务分析纳入日常工作中去,我们将量化分析具体的财务数据,并结合企业总体战略,为企业决策和管理提供有力的财务信息支持;及时做好财务分析资料的收集,加强学习,提高财务分析能力,做到较全面地反映一定时期的财务情况。
4、加强会计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工作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要按照《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要以前总理同志提出的“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守准则,不做假帐”的要求为职业准则,加强会计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真实反映会计信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要加强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管理,重视和支持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全面提升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努力建设一支忠于职守,坚持原则,业务过硬、结构比较合理的会计队伍。
【关键词】高新技术 财务管理 风险
高新技术企业是采用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和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企业。与传统企业不同的是,高新技术企业对资源的依赖性较低,对知识和资金投入的依赖较高,因而可以说是高投入与高风险的新兴企业。作为当前发展最快、最有潜力的群体,高新技术企业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核心技术的研发是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吸引风险投资的重点,但在财务管理上,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都没有系统的规划,财务安排较为简单而且比较被动。一旦财务出了问题,对于企业的发展是具有打击性的,因而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的规范化要求就显得特别重要。
一、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我国为数不少的高新技术企业中,关于企业的财务管理还存在如下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管理机制不健全
由于许多高新技术企业正处于发展初期,尚未形成规模,财务人员的岗位安排不当,分工模糊,权责不明,随意性较大,缺乏有效的约束制衡机制,内部财务控制难以发挥其有效作用。财务管理只是简单的会计工作,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分析、预测等职能却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二)财务人员素质不高
高新技术企业由于受到自身组织结构等因素的制约,在选聘财会人员时,很多企业往往着重考虑的是人员是否听话,是否可信,而不是人员的专业素养。这就造成不少企业的财务人员专业技能不过关,职业素养较低,难以起到决策参谋作用。
(三)财务会计信息失真
许多企业因财务人员职业素养不高、财务管理机制不健全,在实际经营中为达到避税、逃债等目的,编制一些虚假账目,导致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失真。内部财务管理的混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正常决策,危及高新技术企业的长远发展,同时也会酿成企业的信用危机。
(四)资金短缺,融资困难
由于高新技术企业多为自主创业的处于成长早期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几乎成了其核心财务问题。造成企业资金短缺、融资难的原因主要是企业因自身原因造成的信用危机,如财务信息失真、透明度不高、信用意识淡薄等,这必然使外部投资者对其缺乏信心,加剧了企业的资金短缺和融资困难。
(五)缺乏有效的财务激励机制
激励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企业通过财务体系的设计、财务制度的设置来达到调动员工积极性的目的。目前许多高新技术企业尚未建立起财务激励机制,有的片面注重财力的积累,忽视了分配的激励作用,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热情,有的片面注重分配,不注重资本的长期积累,影响了企业的规模扩张和长期发展。
二、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是高风险的财务,需要对财务管理给予高度的重视。稳定的财务管理,可以保障企业稳定的成长,为投资者提供高回报;而不良的财务管理,会挫伤企业的成长性,甚至会使创业初期的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破产清算的境地。
(一)引进职业财务总监
为保证企业行为符合股东利益最大化原则,企业可以从外部引进职业财务总监,加强对其的监管,并促进其运作规范化。财务总监具有管理和监督的双重职能,这就需要他把握工作的大局,在企业中注意协调各方面关系,为企业经营出谋划策,站在企业的角度而非个人的角度推行适合企业发展的财务管理方案。
(二)建立有效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
一个完善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应当包括明确的权责分配和授权控制的制度,按照该制度来进行企业财会机构的设置、财会人员的编配,建章立制,权责分明,同时应建立清晰的会计核算的业务流程,明确规定财务报告的编制等事项,以保证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内部涉及财会工作的人员均具有约束效应。
(三)增加企业财会信息的透明度
高新技术企业可考虑将企业咨询、审计等专业服务外包给中介型会计师事务所,一方面可以让企业专注于自身核心技术的研发以及规范企业运作,一方面可以增加企业财会信息的透明度,提高公信力,为吸引新的外部投资者、拓宽融资渠道乃至上市创造条件。
(四)吸引风险投资,拓宽融资渠道
高新技术企业可以通过自身技术优势来吸引风险投资方,为企业融资拓宽渠道。同时,由于投资方的介入辅助融资,为企业获得更多的或低成本的资金提供了条件。另外,企业还能借助投资方争取政府各项优惠性补贴或贷款,进一步增强企业承受风险的能力,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
(五)建立起有效的财务激励机制
实行股票或股期权制来激励核心员工是企业生存和高成长的决定性力量,同时,期权股权激励计划也是一项财务制度设计,通过科学、合理的财务制度设计和安排,在企业中建立起期权股权激励制度,激发核心员工的潜能,调动起他们的企业主人翁意识,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解决当前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强化财务管理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就必须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和规范性,建立起有效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和财务激励机制,增加企业财会信息的透明度,吸引风险投资,拓宽融资渠道,增强企业规避风险的能力,使高新技术企业在竞争中稳步成长。
参考文献
[1]姚文韵,崔瑞瑞.高新技术企业财务保障问题剖析及应对[J].理论探讨,2011(04).
[2]李进明.浅谈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金融经济,2006(08).
网游公司会计实习报告范文
(一)公司概况
略
(二)具体情况
首先,在第一周时间里,我对公司业务流程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xxxxxxxx。
其次,在第二周的时间里,我认真、仔细学习了日常财务操作的全过程。跟出纳人员学会了如何开支票等票据、如何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帐凭证、登记现金、银行日记帐、每月月底如何根据银行对帐单与帐户进行核对,及时编制调节表,向主管计学习财务报表的编制和财务分析。 xxxxxxxxxxxxxxxx。
最后,在第三周的时间里,我学习和了解了公司的有关财务制度,对财务人员的岗位主要职责有了具体认识。xxxxxxxxxxxxxxxxx。
二、公司在财会方面成功的主要经验
一、财会人员是企业效益的创造者之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特别是经济效益观念的日益强化和“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提出,对企业财会人员的工作要求越来越高,财会工作不再局限于简单的记帐、算帐和报帐,而是充分利用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政策法规,积极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资本运营等方方面面工作,直接或间接为企业效益最大化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会的17位大型集团公司财务老总以不争的事实,论证了财会人员是企业不可或缺的,具有特殊身份的管理者之一,在创造企业效益中处于极其重要的核心地位,真正发挥着“内当家”的作用,在对企业效益的创造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核算与监督的同时为企业直接或间接的创造效益。
二、财会人员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几个方面
(一)、会计人员基础工作。会计核算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之一,通过记帐、算帐和报帐,及时提供正确、有用的会计信息,客观的反映经营成果,为公司领导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既是会计人员劳动价值的体现,也进而成为企业效益间接的创造者。如何做好会计核算是会计人员最基本的工作,也是对会计人员最基本的要求,会计核算不做好,谈何进行会计监督与参与管理。以信息化(erp)为手段,结合财务软件的使用,加强审核与对会计人员的考核监督,来规范我们的核算,提高核算的效率,降低核算的成本,从而间接的为企业创造效益。
财务人员岗位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一 时光荏苒,三个月的试用期很快就要过去了,回首过去的三个月,内心不禁感慨万千时间如梭,转眼间将跨过三个月实习期之坎,回首望,虽没有轰轰烈烈的战果,但也算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考验和磨砺。
为了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克服不足,以及集团行政部的要求,现将三个月的工作做如下简要回顾和总结。
作为建筑公司的财务,财务部应算是关键部门之一,对内不仅要求迅速熟悉集团财务制度,熟悉财务软件的操作,而且还应适应不断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要求,对外要应对税务、审计及财政等机关的各项检查、掌握税收政策及合理应用。在这三个月里在领导的支持,在同仁的配合下我终于将各项工作都扛下来了。本人感觉自身综合工作能力相比以前又迈进了一步。回顾即将过去的三个月,在部门经理的正确领导下,本人的工作着重于公司的经营方针、宗旨和效益目标上,紧紧围绕重点展开工作,紧跟公司各项工作部署,在核算、管理方面做了应尽的责任。
实习期的工作可以分以下三个方面:
一、费用成本、客户往来方面的管理
1.规范了低值易耗品的核算管理,全面建立低值易耗品台帐,从易耗品的购买、领用全面跟踪,方便企业更全面的了解这些价值较低物资的分布情况,加强管理。
2.在集团财务制度的基础上规范了华品成本费用的管理,明确了成本费用的分类,重新整理了科目,为加强了项目管理,分门别类的计算实际消耗的费用项目,真实反映当期的成本。为绩效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3.规范商业公司财务帐套布局设置,根据商业公司特点,设置相应帐套,通过辅助帐中客户、仓库模块的核算使博科软件充分发挥出作用,能够及时有效的反映财务数据,满足未来经营管理的需要。
二、会计基础工作
(1)认真执行《会计法》,进一步加强财务基础工作的指导,规范记账凭证的编制,严格对原始凭证的合理性进行审核,强化会计档案的管理等。
(2)根据集团的指示,对华品公司会计电算化情况进行了备案,使财务工作符合财政部的需要,更加规范化,为不断提高财务工作质量而努力。
(3)按规定时间编制本公司及集团公司需要的各种类型的财务报表,及时申报各项税金。
三、财务核算与管理工作
(1)按公司要求对商业公司包租的商业地产进行登记、分析,对各项收入监督、审核,制定相应的财务制度。统一核算口径,日常工作中,及时沟通、密切联系并注意对他们的工作提出些指导性的意见,与各分公司、集团财务管理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2)正确计算各项税款及个人所得税,及时、足额地缴纳税款,积极配合税务部门新的税收申报要求,及时发现违背税务法规的问题并予以改正,保持与税务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取得他们的支持与指导。
(3)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加强财务部团队建设,打造一个业务全面,工作热情高涨的团队。作为一个基层财务工作管理者,注意充分发挥财无部其他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及工作积极性。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树立起开拓创新、务实高效的部门新形象。
(4)作为基层管理者,我充分认识到自己既是一个管理者,更是一个执行者,是集团财务管理部对外的一个窗口。要想做好财务工作,除了熟悉业务外,还需要负责具体的工作及业务,首先要以身作则,这样才能保证在目前的情况下,大家都能够主动承担工作。
新的工作岗位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本人决心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将向财务精细化管理进军,精细化财务管理需要确保营运资金流转顺畅、确保投资效益、优化财务管理手段等,这样,就足以对公司的财务管理做精做细。要以细为起点,做到细致入微,对每一岗位、部门的每一项具体的业务,都建立起一套相应的成本归集。并将财务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公司的各个经营领域,通过行使财务监督职能,拓展财务管理与服务职能,实现财务管理零死角,挖掘财务活动的潜在价值。虽然,精细化财务管理是件极为复杂的事情,其实正所谓天下难事始于易,天下大事始于细。
财务人员岗位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二 不知不觉中三个月的试用期很快过去了。回首这三个月的工作,自己在工作和学习中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同时也存在缺点。工作中我喜欢用笔记录下自己成长的足迹,总结自己的得与失,三个月试用期总结如下:
一、工作方面:
(一)财务方面的工作
我认为财务工作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从小事做起,从细心做起,不断总结经验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1.记账:出纳工作从简单的审核票据,粘贴票据等最基础的工作做起,已经付了的单据都要在其上面盖好现金付讫的章。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做好记账凭证,每笔已经发生的业务,及时记账,及时记录记账明细,已备查询。在以后的工作中个人报销的原始单据要有个人签字。记账过程中不断明确各业务走的具体科目,不明白的向赵姐请教,同时也查询以前的凭证。
2.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定期的核对现金和银行存款,及时登录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刚开始登录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错误,如借方写成贷方,贷方写成借方,以及因为粗心的缘故把记账凭证漏写,在出现错误和问题的时候我及时改正,并做好工作心得。记账时一定不能分心,认真做好分析,在填写每一笔业务的时候都要认真、细心,在心情急躁和不平静的时候不能做记账方面的工作。对于记错账的情况下,怎样修改也从赵姐那学到一些经验。年初和月初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时,我也从XX年的账本上学到了不少经验。
现金日记账要记录好每笔发生的业务,而银行存款日记账则要明确各个银行的业务,每笔业务要根据发生银行的不同而登录。目前公司的开户行是建行市中支行,也是主要业务的发生行。建行营业部主要发工资,农行和农信主要是税金方面的业务。每行每季度都会有银行利息单。
日清月结是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特点与需求。
3.做报表:目前主要做的报表是每周的财务收付存报表、每月的流水账明细。
(1)财务收付存报表:每月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做好财务收付存报表。此报表周一交予赵姐审核,刘经理核准。一般情况下我都在前一周的周末做好,并根据审核无误记账凭证和现金、银行存款做好核对工作,次周的周一直接将表打印。刚开始因为对此项工作不是很熟悉,经常出现账目不准和不平衡,且备注中的数目不能随之相应的调整,主要是预付货款及存货余额要随着在外资金的变化而变动。经过一月的调整后,这项错误基本很少出现了。每周一,将报表传给王经理审阅。在此之前经常会漏写记账、审核、核准人的名字,不过如今发邮件之前我都会仔细的核对,漏写记账人员的名字情况如今也很少出现了。
(2)每月的流水账明细:流水账的登记和核对一般在做好财务收付存报表和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的前提下,根据记账凭证仔细地入账,每月月初与现金和银行的账目都能一致。此项工作越来越熟悉,而且越做越快。
4.其它细节方面的工作
(1)票据:目前主要开的单据有现金支票、转账支票、电汇、入账单。这四种票据的要求非常高,无论是填写方面还是盖公章方面,若出现错误填写都要加盖作废章。
(2)支票方面:刚开始在票据填写和加盖公章时,经常出现错误,如日期没大写,单位名称和金额没顶格写,填写不规范等问题。经过一个多月的熟悉,规范此方面的工作。同时,根据需要到银行提取备用金和办理银行入货款账等业务。
(3)电汇:货款主要通过电汇付出,在实施的过程中积累了主要付款单位的各项明细,如单位名称、账号、汇入行名称、以及传真。填写名称要和其单位名称一致,一个字都不能漏写。
(4)入账单:主要的入账单有收到货款收入的转账支票和每月发放工资时的入账。
(5)税务:对于发票审核和交税金有了初步的认识。
(6)关于增值税发票的开据:此项工作有一点小小的了解。
(二)其它工作
(1)每周固定的会议记录:根据每周一的例会,尽快整理好会议纪要,并让刘经理修改和审核,大家签字后传给黄先生和王经理,此工作当天完成。
(2)相关人员接待:对于公司外来人员,主要做好接待方面的工作。
(3)其它工作:如交公司话费、和赵姐一起审核公司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年审、工商年检等等。
财务人员岗位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三 当陌生的环境变得熟悉,当冬的飞雪迎来了春的新芽,不知不觉中三个月的试用期很快过去了。回首望,虽没有轰轰烈烈的战果,但也算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考验和磨砺。更深刻的体会到只有付出更多的汗水与辛劳,才能做好本职工作,不辜负领导的期望。所幸的是,单位领导们尤其是我的指导人给了我足够的宽容和耐心,加上同事们毫无保留的授业解惑,无论是思想上还是工作上我都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提高,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巨大的收获。
在公司实习三个月的工作和学习中,我深深体会到了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重要性,正所谓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三个月中,我接触了不少人和事,在为自己的成长欢欣鼓舞的同时,我也明白自己尚有许多缺点需要改正。首先需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做事要有条不紊,不慌不乱,做事不能只求速度而忽略了质量。其次,财务方面的知识更新速度很快,这方面的知识仍要不断的加强。其实正所谓天下难事始于易,天下大事始于细。
我认为财务工作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从小事做起,从细心做起,不断总结经验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从这点来说我是需要向同事们学习的,希望以后能够做到顺手拈来,不出差错。当然还有其他一些不足需要我以后加以注意并改正。
费用会计的工作就是要从简单的审核票据,粘贴票据等最基础的工作做起。关于票据的审核方面,差旅费报销单中,出差是否事前申请,实际行程与申请行程是否有较大出入,住宿费发票与实际出差地是否匹配,补贴天数金额是否填写正确,当地交通费,住宿费明细是否填写完整。业务费用报销单中,500元以上的费用支出是否提前写申请,摘要不能出现客户信息,业务发生城市与实际出差地是否匹配,北京和所负责地区以及其他地区的费用报销是否分单填写。技术人员的手机费是否销售费用是否选择否,应该计入技术本埠的差旅费,是否销售费用是不是选择的否等等。这些单据的审批要点已经陪伴了我三个月了,从刚接手那会儿,每批一张单子就得翻笔记N多次,到现在这些审批要点已经烂熟于心,我批单子的效率和质量都有很大的提高。我身为费用会计中的一员,首先要做一个好的执行者,按时按质按量完成领导布置的任务,主动承担工作。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之余,应多向其他同事学习,随着对工作的熟悉,能进一步提出一些新的想法和一些好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