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简述学科课程的特点范文

简述学科课程的特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简述学科课程的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简述学科课程的特点

第1篇:简述学科课程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Proteus;电子技术;仿真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215-02

一、引言

将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c,电路设计自动化)软件应用于电子电路的辅助教学,可以使课堂讲解和实验演示更生动、形象,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课堂教学的内容,加深对概念、原理的理解。目前常用于电路设计、分析的EDA软件有PSpice、Protel、Multisim(EWB)和Proteus等,其中Proteus除了可以仿真、分析各种模拟和数字电路以外,其最大的特点是可以支持许多型号的微处理器仿真,所以非常适合电子信息专业基础课,如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路、通信原理和单片机等课程的辅助教学。

二、Proteus仿真软件

Proteus仿真开发平台是由英国Labcenter公司开发的,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最完整的嵌入式系统设计与仿真平台,是一个完整的硬件、软件设计仿真平台,包括原理图输入系统ISIS、带扩展的ProSpice混合模型仿真器、动态器件库、高级图形分析模块和处理器虚拟系统仿真模型VSM,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

1.可以仿真数千种模拟、数字器件和集成电路,并且提供了大量的动态仿真器件,使仿真运行效果更逼真;支持多种型号的微处理器、微控制器芯片的仿真,如51系列、PIC系列、AVR系列单片机、摩托罗拉的68MH1l系列,以及philips的LPC系列ARM芯片等。

2.Proteus的仿真是基于SPICE3F5的,因此它也能像其他的EDA软件那样对各种分立与集成的模拟、数字进行电路分析,如模拟分析、数字分析、混合信号分析、频率分析等。

3.提供了虚拟示波器、逻辑分析仪、信号发生器、计数器、电表、虚拟终端(VirtualTerminal使用电脑的键盘和显示器通过串口与外部的单片机系统通讯)等虚拟仪器仪表供选用。

4.由ISIS及ARES两大功能模块构成,既能够进行SCH(原理图)的设计,也能够进行PCB(印制板)的设计,并且在ISIS环境中能够对设计的电路进行交互式实时仿真。

5.能和Keil、Matlab等软件整合使用,使得用户可以在设计中直接编辑修改源代码,并即时观察运行效果。

鉴于proteus软件的特点,我们将proteus的应用融合进了教学的多个环节,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实践应用。

三、Proteus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是电子技术课程的两个分支,模拟电子技术一般设置在数字电子技术之前,这两门课程是电类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石,具有实践性、系统性较强的特点,并且课程内容较多,相对学时较少。为了加强课程的学习,对于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生我们在培养计划中设置了理论教学、实验、课程设计等环节,结合各个教学环节的特点,我们辅助应用proteus仿真软件加强教学效果,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电子线路系统性设计及创新性的能力。

1.在模拟电子技术课堂教学中,将proteus的交互式仿真运行融于基于多媒体的课堂理论教学之中,具有即时、直观、生动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快速理解电路工作原理,了解相关器件的作用、掌握参数的调整、电量的测量方法等。模拟电子技术的主要教学内容是采用工程近似法对非线性器件二极管和三极管构成的单级、多级放大电路及集成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的分析计算。我们利用proteus的ISIS编辑环境功能结合教材上的电路,搭建了各个章节中的主要基本单元电路的仿真原理电路,在相关教学内容中尽量充分利用仿真电路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例如在讲解固定偏流共射组态放大电路时,结合图1,分析了电路的静态、动态工作原理,利用交互式仿真功能,在断开vi时,调整相关器件参数,在虚拟电压表、电流表上观察Q点相关电量的值的变化。在加入vi时,利用示波器或通过添加探针,利用模拟图表观察输入输出波形放大情况和相位关系,同时还可以通过改变输入信号幅度或元件参数大小分析输出动态范围,观察饱和、截止失真,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能够感受实验操作的生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加快知识的掌握,为实验课程做好铺垫,避免学生在用实验箱进行实验时,不明就里,只按照指导书盲目接线测量。

在数字电子技术的教学中,proteus的仿真作用更加有效和形象直观。在基本逻辑门电路、门电路或集成电路构成的组合电路、时序电路、波形产生及电源电路的教学过程中,都融入了仿真电路运行演示,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并且设计了有关单元电路的综合应用电路。例如,在讲完编码器、显示译码器后,仿真演示了如图2所示的组合应用电路,该电路能将BCD优先编码器74LS147的最高编码通过显示译码器74LS48驱动显示在数码管上,同时也可以改变译码器的控制信号状态,展示74LS48的功能,使学生对单元电路的原理、应用、接口、系统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又如,对于利用加法器实现减法运算的应用,我们设计了图3所示的电路,说明了加法器的应用及有符号数的补码、原码之间的关系,该电路可以将两个4位二进制数的差以原码的方式输出。

作业是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不可或缺的环节,在布置作业时,我们建议学生对于设计性的题目利用仿真软件完成,加强电路设计、原理、功能等方面的理解。

2.利用proteus辅助实验及课程设计。虽然模电、数电实验都有现成的实验箱,但是硬件是固定的,实验课时是有限的,并且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地点进行。而proteus却可以不受时间场地的限制,器件选择上也更具灵活便利性,虽然不能代替硬件实验,却是很好的辅助工具。在实验课的基础上,我们鼓励学生结合实验教材,利用proteus软件设计调试没有安排进实验课的有关电路,不少学生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设计调试了相关电路,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程设计安排在理论教学及实验课结束之后,是电子技术课程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经过前两个教学环节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分析设计、调试基本单元电路的能力。综合考虑系统性、实用性、启发性等因素,我们给学生提供了多个难度适中的选题,学生也可以自行选择合适的选题。要求学生首先利用proteus软件仿真电路,充分理解系统电路的工作原理,再安装制作、调试实际硬件电路系统,实现系统功能,PCB板的设计也最好利用proteus的ARES模块实现。学生按要求历经基于仿真基础上的综合应用电路的设计、分析、安装调试硬件电路的过程,进一步巩固了基本单元电路的掌握和应用,增强了系统设计的能力与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收获很大。

四、结语

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利用仿真软件将理论教学、实验和课程设计有机结合,提高了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在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为后续高频电路、单片机等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参加电子设计竞赛等奠定了夯实的基础。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将更加深入地研究、探索更加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朱清慧,张凤蕊,翟天嵩,等.Proteus教程――电子线路设计、制版与仿真(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第2篇:简述学科课程的特点范文

自然流产是《妇产科学》中“妊娠时限异常”里的一个重要章节,也是妊娠期常见疾病之一,故在妇产科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文章以乐杰主编的200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妇产科学》为蓝本,紧紧围绕“教什么?”“怎么教?”以及“为什么这样教”3个问题,从教材与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设计5个方面逐一加以分析和说明。

教材与学生分析

妇产科学是专门研究女性特有的生理、病理变化以及生殖调控的一门独立的临床学科,包括妇科学、产科学和计划生育三大部分。它既是临床医学,同时也是预防医学。但必须指出,上述三部分并不是互相割裂的,而是有着共同的基础,那就是均面对女性生殖系统的生理与病理,且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况且女性生殖器官仅是整个女性身体的一部分,它和身体其他脏器和系统均有密切的相关性。因此,妇产科学已成为临床医学本科医学生的必读课程和主干课程。但由于该学科涉及面较广,且独立性较强,学生学习难度较大,日常教学也由于课时相对较少,难度增大。“自然流产”作为临床常见疾病,是妇产科学的最基本章节,也是重点章节,通过对该章节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学习,可使学生对自然流产的病理、病因、诊断及预防等有一个初步认识,从而为更好地从事临床医疗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学生学习程度参差不齐,基础相对较差,对抽象内容的理解较困难,学生对学习不善于深入研究,缺乏对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沟通的能力,学习比较被动。针对自然流产的知识结构和笔者经验,特对本节教学做如下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熟悉自然流产的概念和特点;掌握自然流产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临床类型及其诊断和处理方法等。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处理不同种类流产的实际操作能力。③情感目标:通过师生互动,联系生活实际,结合临床病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问题,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主动参与的意识,全面增强学生对自然流产知识的掌握,继而提升学生对学好妇产科学的信心和决心。④质量目标:通过观看图片、模型和讲解归纳,把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把理论学习与临床治疗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学会用联系的、宏观的眼光看待妇产科学与其他医学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从而提高整体素质和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配合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临床病例、启发、观察、对比和综合的方法,采用展开式网络知识结构教学法进行教学。利用电脑多媒体教学,把电、声、光结合起来,实现声、像、图、文相统一。真实、形象、生动地展示生物体,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第3篇:简述学科课程的特点范文

2008年全国大部分省市对初中毕业生与升学考试,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和高中招生录取工作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特别对学生学业成绩测定改革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按照新课程评价理念,我们命题既应考核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程度又要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各地试题共同特点是:

一、 紧扣课程标准,全面考查基础。

新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提出了课程目标,考试目标只有全面体现课程目标,才能正确发挥考试的评价与导向作用。因此,整合三维目标,全面考查基础,是新课程下中考命题的基本策略。试题应充分反映新课程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严格依据《化学课程标准》,准把握“三维目标”,考查化学新课程所反映的化学核心知识和基本化学观念。化学试题应无偏题、怪题以及人为编造的繁琐题。

例1 (08长春)将下列错误符号改正,并填写在“四线格”内。

① 氯元素:CI ② 二氧化锰化学式:mno2 ③ 酸碱度:PH

整合三维目标、全面考查基础,要求学生运用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真实问题,渗透人类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凸显科学过程与方法,注重考查基本科学素养,考查功能更全面,蕴含更丰富,启发性、探索性、导向性和教育性更突出,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二、 源于实际生活,强化实践应用。

试题应源于实际,强调与生活联系,努力从学生身边的化学世界出发,把社会热点、地域文化、生活实际、前沿科技、工农业生产与化学核心知识融为一体,完成从“紧扣教材”到“活用教材”的转化,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试题内容充分体现出这一点。

例2 (08年恩施)材料我国四川5.12地震灾区灾后急需大量消毒剂对灾区饮用水、环境进行消毒,防止灾后疫情发生。氯气可用于制备多种消毒剂、消毒泡腾片,其中二氧化氯是最新一代高效、广谱、安全环保型杀菌消毒、保鲜剂,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二氧化氯列为第四代A1级安全高效消毒剂。

(1) 氯气的化学式为,_______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

这种联系实际的命题关注学生经验,立意起点高,知识落点低。注重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体现化学与社会的联系,让学生感到身边处处有化学,强调理论和实践结合,学以致用。这种命题导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 注重能力考查,体现开放创新。

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试题在考查科学内容同时,要求学生能够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一些具有探究性、开放性化学试题,能对一些化学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命题的开放与创新,是指适当命制主观性和开放性试题,并从试题情境、内容、设问角度和题型等方面进行创新,体现对迁移和创新能力的考查。这样可以创设真实的评价情境。有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考查学生的真实水平。通过创新增加试卷的陌生度,还有利于减少练习效应,避免题海战术和死记硬背。

此类题构思巧妙新颖,趣味性较强,既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又给人以启示:对教材的内容应用好、用活。因此,对新课程教学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四、 关注社会热点,密切联系实际。

试题以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为载体,设计与化学相关的问题,突出运用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并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要求。这些题目聚焦社会热点,命题立意起点高,但知识落点低,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同时注意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这样,既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又渗透了STS思想教育,充分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和新颖性。

例3 (08年福建)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热点紧密联系。试回答:

为防止钢坯在高温烘烤和轧制过程中表面被氧化,造成铁损耗,可在钢坯表面涂上一层纳米硅酸盐涂料。这种涂料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塑料是由石油炼制的产品制成的。自今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塑料购物袋的有偿使用制度。从化学角度看,实行这一制度的好处是:① 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

此题目创设的情景具有现代气息和鲜明的时代特色。材料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中考题目以这种方式出现,对考生崇尚科学研究、确定研究方向无疑起到积极导向作用,同时该题也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融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较好地吻合了当前课改方向。

五、 融和科学与人文,体现学科渗透。

人类社会在文明化的进程中,面临着人口、环境、能源、资源、健康等问题的挑战。这些问题仅靠某一学科很难解决的,需要多学科的协同努力。化学新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学科间的联系”。打破学科界限,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社会、学科和学生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思想,体现学科渗透,也是新课程下中考命题的策略之一。

例4 (08桂林)下列两个成语与我们所学的化学知识有关。请你任选一个,简述其中的化学原理。

A. 百炼成钢(将反复烧红的生铁在空气中不断锤打,转化为钢。)

B. 釜底抽薪(釜:指古代炊具,相当于现在的锅;薪:指柴火。)

你选择的成语是___________。其中的化学原理___________。

该题要求学生简述成语“百炼成钢”、“釜底抽薪”蕴含的化学原理,体现了文理综合的思想。此外,还有化学与生物的综合;化学与物理综合;化学与数学、历史、文化等相结合。这种命题体现学科渗透思想,突出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突出学科特点,注重科学探究。

学科特点是学科课程独立存在的前提。实验是化学学科的特点,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因此,化学实验试题不仅关注和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而且特别重视学生的探究能力。这类试题多数以实验探究为主,通过明确问题、提出设想、设计实验、观察解释、解决开放性问题等过程,对科学探究的各个要素进行考查;试题形式往往以创设实验情景、问题情景和过程情景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渗透科学方法。试题设计往往体现开放性、合作性和反思性,能充分反映学生的思维品质,并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例5 (08年贵港)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乙装置制取并检验二氧化碳。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试管里产生__________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产生沉淀后继续通入二氧化碳,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沉淀溶解变成澄清溶液。为了确定沉淀溶解成澄清溶液的原因,小组的同学进行了相关探究。

提出问题沉淀为什么能溶解变成澄清溶液?

查阅资料碳酸盐溶于酸,碳酸氢钙[Ca(HCO3)2]溶于水。

猜想与假设① 溶液呈酸性;② 反应生成了碳酸氢钙。

实验与结论

通过探究得知,生成的沉淀会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了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

交流与反思从探究中你得到的启示或感受是____________。

第4篇:简述学科课程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日照图;图形逻辑;思维秩序

一、“日照图”判读课题研究的背景分析

所谓“日照图”是指能直接反映地球运动的基本特点、规律的日照分布和变化情况的地理图形。其历来是高考的难点所在,堪称地理学科素质的“分水岭”。鉴于其学科地位和思维难度,“日照图”日益成为地理教学中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食”消化困难,“弃”没有勇气(因其为必考项目)。对此,笔者谨以我校为例简要剖析“后进生源”学校“日照图”教学的残酷现实和契机转变。

1.“临界生”永远的“硬伤”――我校高考“日照图”教学现状调查

我校生源在所属县市各普通高中中居于中下层次,即大部分学生属“三类”生源,少部分为“二类”或处于本科的临界状态。而无论基于学校生存需求还是学生学业发展,地球运动(或日照图)作为自然地理的一个重要模块却是大家都不忍轻言放弃的阵地。然而,诸路“神仙”励精图治三五载,业绩却总是差强人意。这一点,从表1的统计数据可见一斑,若剔除其中的“机会主义”成分面目则更惨不忍睹。

2.“野百合”也有春天――“课改”背景下“日照图”考查方向的变化

所幸的是近观浙江三年高考,日照图这一“磐石”已经出现松动的痕迹,具体表现为:(1)分值由8分变为4分且继续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当然不排除未来变成填空题的可能),极大地缓解了学生应试时的心理压力;(2)选图删繁就简甚至无图考图,注重核心信息的直观呈现,减少了学生误判的可能,使学生在“舍”与“搏”之间的选择变得更加干脆;(3)试题更加关注基本概念、原理、特点和过程的考查,让“日照图”切实成为了跳一跳就可能够着的“葡萄”。以上变化,恰恰给了我以及我的学生反思的勇气,并试图披荆斩棘开辟一条通往罗马的“小道”。

二、日照图判读能力培育的主要策略

其实,日照图问题虽素为高考难点,但其核心要素却仅有二点:一是太阳光线(或直射光线);二是晨昏线(圈)。太阳光线直观地反映了太阳高度及日影的分布和变化的一般特征;而晨昏线则从细节上描述了昼夜产生和变化的基本规律。因此,日照图判读能力培育的重心应该是有效建立二者之间的图形逻辑,并为该目标的实现搭建合适的“脚手架”。在此,本文将结合我校实际,围绕“图形逻辑优化”和“思维秩序建构”从以下几方面谈谈高三地理复习中日照图判读能力培育的主要策略。

1、格物致知、明析数理,搭建空间“骨架”

就浙江而言,即使是高三“日照图”教学的最大困难仍在于教师必须花大量的精力去弥补因“初中淡化地理教育”而导致的想象力的极度缺乏。因此,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根据教学环境差异,通过“实物”演示、地理模型或三维视图等手段帮助学生重温地球“经纬骨架”的空间影象,为日照图分析提供空间媒介和逻辑依托。

案例1地球的“骨架”――经纬网

环节1:实物演示,定义经纬。

操作简述:(1)呈现地球仪,要求学生指认地轴、纬线、经线并归纳其基本特点(如,位置、长短、方向等)。之后,转动地球仪,让学生观察某点(如,图1中点Q)的运动,理解纬线的动态定义(即,纬线是地球上任意一点随地球自转而形成的运动轨迹)。(2)展示地球仪(可拆卸)剖面,指认地球半径(R)、纬度(β)、经度(α),引导学生理解经度、纬度的数学含义。

设计目的:认识经、纬线,打造日照图的空间“骨架”。且借助纬线的“轨迹说(动态定义)”赋予“骨架”运动的灵气,从而降低学生对经度(或角速度)、线速度等概念理解的难度,并为经纬网中几何逻辑的建构打下良好的基础。

环节2:图示模型,明晰数理。

操作简述:(1)引导学生“素描”地球仪,绘制地球经纬“骨架”示意图(如图1)落实基本概念。同时教师呈现不同投影方式下的经纬网并简单介绍其特点。(2)假设地球是一个正球体、给出地球平均半径,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几何知识计算或分析:两条纬线(纬差1°)之间的经线长度;两条经线(经差1°)之间的纬线长度;球面上两点间的最近距离(若不能精确计算,可分析其大致的走向)。

设计目的:通过绘图和计算强化经纬网构建的空间影象、巩固基础知识(或原理)、提升知识应用和逻辑计算能力,为线速度公式推导或昼(或夜)弧的理解和计算作好铺垫。

该方案从概念认知入手,通过“实物”展示、指认、绘图、计算等层层推进,帮助学生从平面到立体、从静态到动态、从感性到理性对经纬网作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有力的空间和逻辑基础。

2、图文互换、以图释文,架设“语言”桥梁

地图历来以“地理的第二语言”而倍受关注,但,焦点却多集中于读图技巧的研究而忽略了第一、二“语言”之间的逻辑沟通。其实,高三日照图的教学中若能不失时宜地把一些抽象、枯燥的地理原理或概念转化为直观的地理图形,或把一些简约或深奥的地理图示“翻译”为文字说明,将为文字与图形的逻辑对接创造良好的机会,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效率。

案例2太阳高度及其分布和计算

环节1:图解定义,转换思维。

操作简述:呈现教材(湘教・必修Ⅰ)定义:太阳相对于地平面的高度叫太阳高度,太阳高度的最大值为90°。作出如下补充和图示:(1)太阳可据需要看作是一个质点或平行光柱;(2)某点的地平面即过该点的地球半径的切线。

设计目的:克服文字定义抽象、空洞的“缺陷”,将其转化为图形,填补学生空间概念的空白、转换思维角度,为后续的理性计算提供支持。

环节2:自主作图,多维探究。

操作简述:(1)指导学生结合太阳高度的图形定义,分别绘制“两分两至”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并总结其时空分布的基本规律。(2)基于“光柱”影象或认识,引导学生理解并绘制“过太阳直射点的日照纵、横剖面示意图”,帮助他们从“球面距离”的角度认识太阳高度与太阳直射点间的关系(即,某时刻全球的太阳高度是以太阳直射点为中心向四周呈同心[或轴]圆的形式递减)。

设计目的:通过图示直观认识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及规律,导出太阳高度研究中的“距离”意识,为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推导或应用、“等太阳高度线”的判读等埋下伏笔,同时通过“过程参与”使学生获得的知识结论更具建设性。

环节3:推导公式,拓展应用。

操作简述:(1)要求学生应用所学几何知识图解正午太阳高度,并得出计算公式:H=90°-|±δ|。教师结合前节理论将该公式地理化,即:H=90°-纬距(直射点与所求地的球面距离,可用纬度表示)。(2)基于公式,引导学生计算:赤道、极点、纬切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极昼区域,日内最小(即0时)太阳高度(h)的计算公式(即,分析其与太阳直射点和当地纬度的函数关系)。其中0时太阳高度的计算,即是基于“距离”的原则对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的拓展应用。首先绘制太阳直射任意点(Z,纬度δ)的日照图(如,图2),其中Q(纬度β)为所求点,套用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得:h=90°-(S1+S2),又S1=90°-δ,S2=90°-β,故:h=δ+β-90°。

设计目的:变定性分析为定量研究,提升学生的学科综合素质。并通过计算、应用强化学生对公式-的记忆和理解。几组计算的结论在关于太阳高度的应试中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在很大程度上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做题速度。

该方案通过两个“转换”将太阳高度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具体:一是文字定义的“图形化”,揭示了“太阳高度”的几何内涵;二是数学公式的“地理化”,为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的外延提供理解支架。这一操作颇有“画龙点睛”之效,使太阳高度的内部数理逻辑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激活,让学习成了一个可以不断自建设的行为。

3、图图相扣、有效集成,理清逻辑线索

迫于新高考日益强调“过程与方法”的压力,传统的“结论(或技巧)式”的“日照图”教学早应淡出高中地理的课堂,但,遗憾的是很多教师却因“惜时如金”而将“过程之魂”拒于千里之外。其实,图形也许是解决“课时少”与“内容多”这组矛盾的最好的手段。美国科学家斯蒂恩认为,“如果一个特定的问题可以转化为一个图形,那么思维就整体地把握了该问题,并且能创造性地思索问题的解法”。

案例3晨昏线与昼夜长短

环节1:动画模拟,连环绘图。

操作简述:分段回放“两分两至”时地球日照模拟视频,要求学生观察、说明、图示各节气晨昏线与阳光(尤其是直射光线)的关系,了解晨昏线的内涵(如,昼夜分界线;太阳出没地;太阳光与地球切点的集合等)及特点。

设计目的:多角度认识晨昏线,为日出/落的地方时和方位判断、昼长概念的理解以及建立晨昏线与太阳高度之间的联系等提供基础。

环节2:释图明理,纵向联系。

操作简述:引导学生将绘制的图形按直射点位移轨迹序列(南北或北南)排列,进一步探究晨昏线的“运动(南北摆动、线位西移)”基本规律,并具体描述(语言、文字)或图示(如图3)。主要内容包括:晨昏线位移的原因、特点(如,方向、速度、范围等)及其与太阳直射点的相关性。

设计目的:借助画图、描述让学生了解晨昏线运动的基本规律、地理意义,建立晨昏线或纬切点与太阳直射点之间的动态联系,把握规律本质,减少记忆难度,提升学科知识的应用和探究能力。

环节3:定量计算,理性归纳。

操作简述:(1)教师给出昼长的概念(日出日落;晨线昏线),结合纬线“轨迹说”,引入昼弧和夜弧的概念,引导学生估算“日照图序列”中指定纬线(如极圈、极点、赤道等)的昼长(定量计算)。(2)结合计算启示,由学生单独或在教师指导下总结出昼夜长短的空间和时间分布、变化规律。

设计目的:推动学生理解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和基本规律,为后续探究(如,感知昼长等问题)提供知识准备和理解参照。

该方案以两组概念(晨昏线、昼/夜弧)为支架,通过看、画、说、写、算等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感悟过程,由易到难、由定性认识到定量分析,步步为营有效建立太阳直射点与晨昏线和昼夜长短之间的联系。其极大程度地优化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品质。

4、有序归纳、精心提炼,成就“临门一脚”

日照图素以“仪态万千”为莘莘学子所惧。其实,日照图中常见的几类问题,如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地方时等,看似“泾渭分明”实则“千丝万缕”。因此,高三“日照图”教学中只需牢牢抓住其构图要素中的“两面、三线(或五线)、五点(表1)”, 化繁为简、把握本质、适度提炼,就能够“拨开云雾见月明”。

案例4日照图判读的技能突破

环节1:“陈图”再现,要素指认。

操作简述:呈现日照立体和平面图重温日照效果,并回顾指认各构图要素(表2)。

设计目的:让学生回顾基础、聚焦重点,并以太阳直射点为线索串联日照图各要素,缩减记忆条目,建立图形逻辑联系,提高应用能力和解题速度。

环节3:典例分析,实战演练。

操作简述:根据学情和发展需要确定选题的数量、方向和难度,日照图图形呈现应遵循“先简后繁、先全后残、先显后隐”的原则。如下面三道命题虽同为考查“等太阳高度线的判读(经度求解)”,却因图形及情境的差异而具有了不同的意境。

命题1:图4为地球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图中粗线为等太阳高度线。则P点经度为。

命题2:图5中,赤道上P点与经线上Q点的太阳高度相等,P点位于O点以西,弧OP与O Q相等。当O、P经度差最大时, P点经度为。

命题3:图6中,P、Q同时位于晨昏线上,且弧PO、QO相等,O、P纬度相同。当P、O时差最小时,P点经度为。

试题解析:上述命题本质都是考查等太阳高度线的“等距等角”的原理。命题1信息呈现比较常规,命题2、3则属“无线考线”,它们通过简化图形构成、补充文字说明,将“等太阳高度线”的考查从静态上升到动态、从单一上升到多维的层次。基于有序推进或适时点拨,学生不难发现三道命题的本质都是基于:球面距离PO=QO=90°,且P、O均位于赤道上(借助图形和文字判断),故P点经度都是110°E。

设计目的:通过典例解析和实战演练,以求达成“巩固基础知识,提升学生地理信息的获取和问题指向判别能力”的目标。

该案例三大环节指向分明、立意渐深:环节1通过“陈图”指认整合先期获得的诸如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等模块知识,提炼日照图的核心构图要素、理清各要素间的逻辑和几何关系;环节2选择性列举高中日照图常考问题和信息参考点以为学生“实战”能力的提升提供思路指导;环节3用“习题(典例、精练)”变“被动识记”为“再生建构”,不断集成和提升学生的“日照图”学习及解析能力。

三、“日照图”教学实践中的启示与反思

日照图的教学是一项浩大的工程,笔者裁剪再三圈定上述方案:首先以“经纬骨架”为空间铺垫;再分项探究太阳高度、晨昏线与昼夜长短以及地方时与日界线;最后系统归纳合成、提炼方法、模拟演练以最终成就“战力”。践行有日,虽无太大斩获却也略有启示。

启示1:“日照图”教学首先是图的教学,必须让图说话,树立以“图形”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围绕“图画日照”这一主题,笔者基于学情设计了一套简要的教学学案从“识图、摹图、画图、说图、析图、用图”多维入手、分层教学,并且注重图形的重现和变式,力图将图形教学渗透到每一个可能的环节或场所。

启示2:图形是有逻辑的,日照图不仅有自己的构图要素和作图规则同时更是地球运动相关知识的展示平台,因此,教学中应该充分关注图形呈现的背景、时机、方式和秩序的选择。如,晨昏线的教学必须有两个前提:一是经纬网构筑的空间框架和数理逻辑;二是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图(或规律)。前者为晨昏线特点的认识和昼夜弧的静态分析及计算提供几何支持,后者是研究晨昏线动态变化规律的“精神”依据。

当然,基于学情和教学目标的差异,高三日照图判读能力的培育方法自是五花八门、仁者见仁。但笔者以为,最为忌讳的是断章取义的“快餐式”教学。回顾多年高三“日照图”教学中的“挣扎”,笔者觉得以下几个问题虽是老生常谈却仍值得我们深思:

问题1:如何将“图形教学”进行到底,却让学生“读它千遍不怨倦”,除了所谓的“翻新、变式”还有没有其他更有效的手段?这些手段又该怎样协调各学科之间的时间冲突?

问题2:应该选择什么样图形逻辑(或图形呈现、组合的方式),才能既避免高三“日照图”教学中 “炒冷饭”的单调又能有效继承和延伸以往的学习?

问题3:怎样设计日照图与地球运动的其它教学内容的无缝衔接,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时间浪费和推动学科思维的生成性发展?

鉴于课程理念、教学目标及受教个体等因素的差异,上述问题或许永远是些弥久而常新的话题。在此,本文仅籍以抛砖引玉。总之,寓教于学,教学相长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参考文献:

第5篇:简述学科课程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学科交叉课程 内容体系 构建原则 灾害信息传播学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院校为了顺应这种发展趋势,在课程设置上不断进行革新,根据社会需求开设学科交叉课程。笔者所在的防灾科技学院就开设了《灾害经济学》、《灾害心理学》、《灾害信息传播学》等课程,学科交叉课程往往缺乏现成的内容体系,需要开设课程的教师结合课程所涉及的学科体系进行自行设计。本文以《灾害信息传播学》为例,认为学科交叉课程内容体系构建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完整原则、融合原则、主次原则。

一、完整原则

学科交叉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首先要坚持完整原则,也就是说要建立一个完整的内容体系。至于什么才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这取决于课程的属性。在《灾害信息传播学》的内容体系中,充分借鉴了新闻传播学各种教材的编写体例,最终确定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

1.概说部分

这一部分分为三节,分别论述灾害信息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意义,灾害信息传播的概念,灾害信息传播学的理论基础。这三个部分属于灾害信息传播研究的基础内容,决定着整个课程的方法和内容。

2.简史部分

在《灾害信息传播学》课程体系中,专门有一章的内容是研究灾害信息传播简史的。历史的梳理有助于学生理解灾害信息传播的发展演变过程,通过对原始传播时代、传统媒体传播时代中灾害信息传播形态和特征的了解,加深对当前新媒体时代灾害信息传播现象的理解。灾害信息传播简史站在一个宏观的视角,对人类社会产生以来的灾害信息传播实际进行了简述,对整个课程内容体系的完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要素部分

《灾害信息传播学》课程内容体系的主体部分就是灾害信息传播要素,在全部的十章内容中此部分占到了四章(灾害信息传播者、灾害信息传播媒介、灾害讯息、灾害信息传播受众),几乎占到了全部章节的一半。这一部分详细地分析了各要素在灾害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地位、特点、作用、表现形态,为灾害信息传播的整体认知服务。

4.机制和效果部分

这一部分包括两章内容,即灾害信息传播机制和灾害信息传播效果,传播机制部分分别从行业机制、道德机制和法律机制三个方面论述,传播效果则从积极效果的建立和消极效果的消除正反两方面论述。

5.案例部分

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在课程教学中专门设立一章案例分析,选取了近年来发生的几起灾害事件,包括2008年的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地震、山西运城地震、甲型H1N1流感疫情报道,分析了这几起灾害事件中信息传播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升信息传播效度的对策等内容。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直观地了解灾害信息传播理论研究大有帮助。

6.研究现状部分

作为一门课程,需要向学生传播这个研究领域最前沿的知识。《灾害信息传播学》专门设置一章的内容讲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在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了新的学术增长点,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学术素养训练,指导学生如何在这个研究领域寻找研究选题和进行学术研究。

对于《灾害信息传播学》课程来说,以上的内容体系基本上体现了完整原则。不同的学科交叉课程应该有不同的内容体系,但是无论是什么样的内容体系,都应该设计完整,让学生对这一领域的知识有全面的认识。

二、融合原则

学科交叉课程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就是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有些课程涉及到的学科比较接近,比如《新闻传播学》涉及到的是新闻学和传播学,这两个学科同属新闻传播学这个一级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还有一些课程涉及的学科比较远,比如上面提及的《灾害心理学》等课程。无论什么样的学科交叉课程,既然是交叉,也就是说必须解决好学科融合的问题。《灾害信息传播学》涉及的学科知识包括传播学、新闻学、灾害学、管理学,这就需要寻找以上学科的交叉部分,在整个课程内容体系中有所体现。

学科交叉课程融合要实现各学科研究方法的融合。新闻学和传播学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灾害学属于自然科学,二者有着不同的研究方法,学科交叉课程因为涉及到以上不同学科,所以《灾害信息传播学》课程在研究方法上也要进行融合。在本课程的概说部分专门有研究方法的论述,指出了该课程的研究方法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法、田野调查法、文化分析方法。其中,定性研究、田野调查和文化分析方法都是人文社会科学常用的研究方法,而定量研究则更多地用于自然科学,灾害信息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范畴,但是在研究传播效果时,又常常会考虑到“灾害信息”这一特定的传播内容,经常会用到定量的研究方法,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体现了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融合。

学科交叉课程融合要实现各学科内容的融合。之所以开设学科交叉课程,就是因为单一学科无法解决现实问题,需要结合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知识才能解决问题,因此,学科交叉课程需要将所涉及到的学科知识融合到一起。《灾害信息传播学》涉及传播学、新闻学、灾害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因此在涉及课程内容体系时,应充分考虑到内容融合。整个内容体系都是紧密围绕灾害信息传播设计的,如在《灾害信息传播媒介》一章中,针对灾害事件的特点,专门论述了各种媒体的物质依赖性及其应灾能力,在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指出了广播媒介在灾害救助中发挥着生命线作用。在《灾害信息传播机制》一章中,其中的行业机制、道德机制和法律机制等内容,就要涉及到管理学的相关知识,只有将这几个学科的知识融合在一起,才能构建具有学科交叉特色的课程内容体系。

三、主次原则

构建学科交叉课程的内容体系并不是要将所涉及的学科知识平均使用,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坚持主次原则,也就是说,要分清主干学科和一般学科,并厘清它们之间的关系,确定它们在学科交叉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灾害信息传播学》涉及到传播学、新闻学、灾害学、管理学等学科的交叉,在这四个学科中,传播学是主干学科,灾害学是一般学科,而新闻学和管理学只是在某些章节中体现,并不贯穿所有内容,所以在课程体系构建中就明确了以传播学为主,灾害学为副,新闻学和管理学为辅的地位。

首先,以主干学科构建内容框架。《灾害信息传播学》尽管属于学科交叉课程,但是归根结底仍然属于传播学的研究范畴。课程组在构建课程内容体系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最终认为仍需参考传播学课程体系。在参考了国内外传播学教材体系的基础上,几经协商,最终确定了《灾害信息传播学》的课程体系:灾害信息传播概说、灾害信息传播简史、灾害信息传播者、灾害信息传播媒介、灾害讯息、灾害信息传播受众、灾害信息传播机制、灾害信息传播效果、灾害信息传播案例、灾害信息传播研究现状。

其次,以一般学科凸显特色。《灾害信息传播学》课程毕竟不等同于《传播学概论》课程,它是一门具有鲜明防灾减灾特色的课程,那么就需要在课程建设中体现这种特色,这就需要在课程体系的微观层面紧紧扣住灾害学学科知识。无论是简史,还是要素和效果,甚至案例分析,课程内容的前提都是灾害事件背景下的信息传播。比如对业余传播者作用的重新认识、对灾区受众的信息接收习惯的研究、对广播媒介在灾害救助中的生命线作用的论述、对各种灾害事件中的信息传播进行的案例分析,都具有鲜明的特色。除此之外,在具体的章节中会涉及到新闻学和管理学的相关内容,这些学科知识只是对课程体系的进一步充实,以使得整个课程体系更具科学性,更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学科交叉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既要面向市场,也要充分考虑教育者和学习者的实际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和反馈,才能打造出体系完整、知识融合、主次分明的课程内容体系。

参考文献:

[1] 何高奇、张启兵、李建华等,《多学科交叉课程软件知识产权管理的教学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16)

[2] 陈海平,《动漫周边产品设计――动漫专业与工业设计学科交叉与整合的思考》[J],《大众文艺》,2010(9)

[3] 杨晓波,《财经类院校学科交叉培养模式的研究》[J],《科技资讯》,2010(8)

基金项目:防灾科技学院2011年度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项目(201127)。

作者简介:

第6篇:简述学科课程的特点范文

  高一历史老师学期总结1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高二的历史教育教学工作,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首先,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学期之初,我就认真的研究高中历史的教材,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编排,并向学科的教师请教,制定了较为科学的教学计划。在实际的教学中我认真落实教学计划,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计划做出适当的调整,以使计划达到更加的完善。

  第二,认真备课,力争上好每一节课。备课不仅是备教材,认真的结合新课标并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备学法和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校长曾经对我们说:“一堂课的内容对老师来说可能要讲几遍甚至几十遍,可是对学生来说可能他这辈子就听这一次。”所以我深刻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但同时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上课内容丰富,现实。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所以,我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

  第三,坚持从末位抓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历史这一门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历史,就要让学生喜爱历史,让他们对历史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尽量多讲一些历史人物故事,让他们更了解历史,更喜欢学习历史。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经常找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谈话,增强其学习的动力和学习自信心。鼓励他们学习靠努力更靠兴趣,掌握方法历史很好学。

  第四,认真做好其他各方面的工作,如认真听老教师讲课,认真写教案,教学反思。定期检查,批改学生的作业,有系统的带领学生进行阶段性复习,迎接阶段性考试,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等等。

  第五,加强和各班主任的沟通交流,把班级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汇报给班主任最终取得他们的帮助共同为学生成绩的提高做努力。

  总之,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作为一名新老师,经验不足是我面临的最大问题。我深知我在教学工作中还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谦虚谨慎”是校长告诉我的真理。今后我努力的方向和工作的思路是: 第一,进一步加强教学理论学习,深入进行探究式教学的研究,把探究式教学进一步的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来,同时

  加强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在教学上多下功夫,努力使学生的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第二,针对高中历史的教学特点,认真研究如何上好阶段性复习课,力争通过阶段性复习巩固充实提高学生的成绩。第三认真的进行试题测试研究,把握高考的大方向,使自己的教学更加科学,更有方向性,做到为战而练。第四进一步的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做到教育和教学有效的统一。在教学中激发每一位学生的潜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突出历史教学的目的和作用。

  通过这一个学期的教学,我感悟到教和学之间的互动性的重要,师生间平等民主的探索与交流,推动了我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历史的乐趣和意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学相长”,“我与学生共成长”,一个学期即将结束,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将一如既往地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教育教学,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为学校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高一历史老师学期总结2

  岁月无声,时光无痕,一个学期在紧张、忙碌而又有序的工作中转瞬而逝。回顾这个学期以来,高一历史备课组的几位教师分工合作,集思广益,深研究入课程,集体备课,共同提升,收获颇多。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集体备课落到实处:

  开学前提前布置两周的工作计划安排,分工到人,每人主备一节内容,便于教师集中精力将自己主备内容的教学要求、教学目标吃透,根据自己对历次学业水平测试、高考试卷的分析对教材内容进行解读,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搜集、查找、补充相关资料(包括视频、仿真题、真题、课外趣味阅读材料等),突破重、难点,力争能够编写出一份知识结构层次分明、适用、易懂、深入浅出、学生喜爱、贴近新课标理念的导学案,让导学案能真正发挥引领学生主动学习、思考的功用。每周六由两位主备教师就自己所备内容分别进行解读,大家集体讨论,进行二次备课,把准教学基点,发挥个体特长,运用集体智慧,达到最佳效果。在集体备课中,同组教师就重点、难点展开积极探讨,各抒己见,有时甚至会争得面红耳赤,但就是在这种思维的碰撞中,让智慧在集体中得到了升华,开拓了思维,提升专业知识素养。

  二、导学案编写精准到位:

  导学案的编写要起到真正“导学”功能,起到夯实教材、补充教材的功能,起到拉近学生与学业水平测试、高考零距离的功能,达到让学生期待的程度,这就要求这份导学案具有趣味性、情境性、拓展性、学科专业性,这样的导学案对教师的能力是一个挑战,但我们别无选择,只有面对,只有老老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试着去努力。经过全组成员的讨论,决定每份导学案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编写:

  ①“教学要求”:让学生明了本节课必须掌握的知识内容。

  ②“问题导问”:让学生学会带着问题去看书,提取关键词和知识点。在这里老师的设问要结合教材的正文、小字、插图、历史纵横、学思之窗等内容层层设疑,通过设问,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历史学科思维能力,避免艰涩、深奥,大、空,吓跑学生。另外在“问题导问”部分根据重、难点的需要可以补充趣味阅读、知识链接等相关内容,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永远都是最好的老师!

  ③“知识整合”让学生学会概括,学会课堂小结。(根据情况,由学生自主完成,或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

  ④“反馈练习”及时让学生突破重、难点。习题的编排可以放在每个纲目录后,也可以放在最后,但题目内容的选择一定要有针对性、基础性、开放性、拓展性;题目排放的顺序一定要与上课内容次序相吻合,便于教师、学生按次序讲解、评析,防止学生感觉东一榔头西一锤子。

  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们严格按照这一思路编写导学案,虽然过程充满了艰辛和痛苦,但付出总有回报:每位老师都想编写出最满意的导学案,会查找大量的资料并加以选择、加以优化,在自觉不自觉中、在主动或被动中不知不觉的进步着,提升着;而且更重要的是这本导学案在引领学生思维方面的作用基本达到了我们预期的目标。

  三、导学案的运用科学有效:

  提前发放,学生必须完成“问题导问”相关内容,教师抽批,了解学情,课堂上有针对性解析。“知识整合”、“反馈练习”课前不做统一要求,学生自主安排,但在课堂上现场演练学生必须学会讲解、分析到位,杜绝对答案现象,防止学生等、靠、要思想。向课堂要效率,杜绝题海战术、打消耗战!

  四、教研活动深入课堂:

  发动教师走进他人课堂,学习他人的闪光点,本学期我组每位教师都开设了公开课,课后及时点评,并留下书面文字评价,杜绝空话、套话、大话。

  五、成绩均衡发展:

  虽然本学期没有进行区、市级统考,但从期中的反馈来看,高一各班历史成绩基本上可以说是齐头并进。

  半个学期来,固然我们用心做了很多事,也有很大的收获,但也有一些遗憾:如原预计进行一次历史竞赛,由于时间紧迫等原因,没有落实等;在新的学期里,我们将一如既往继续将实干进行到底,争取更大的提升!

  高一历史老师学期总结3

  高一新课程教学,它是一次从教育理念到教学实践的全面改革与创新,也是一次充满智慧的挑战。经过教学实践,感到既有成功与喜悦又有许多问题与困惑。

  一、成功与喜悦

  一学期的教学实践,让我对新课程有了更加深刻的教学感触。

  (1)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托,转变课程理念,明确教学内容目标性。 课程标准为教学依据的思想,凸显公民教育的宗旨。集中反映了国家在历史新课改中的政策与发展方向,体现了国家对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的基本要求。它有别于过去教学大纲时代片面注重和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专业性,教师只有通过对课程标准的认真学习、耐心研磨,才能理解解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以及课程的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内容制定的初衷,才能更准确地把握教材,指导教学。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从而进一步全面提高全体国民素质。

  新课改要求教师做课程的开发者,在“一纲多本”的时代,如何在课标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具体内容处理教材,是课改中教学创新的起始点。

  在学习必修1《世界多极化趋势》一课时,首先明确本课学习内容要点是:“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其次注意到“简述”和“了解”这两个不同能力层次目标要求,进而明确“简述”的是四种政治力量的兴起,“了解”的是“多极化趋势”既“发展”又“曲折”的特点,最后根据上下节的课标内容,把本节的时段确定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由此展开本节教学内容的处理和学习探讨。在处理简述四种政治力量的兴起是有主次、轻重之分的,欧共体、日本、中国是本课的重点,不结盟运动则相对不是主要的,是可以略讲的;而简述部分则可由学生根据教材和所学的知识自主学习。对欧共体和日本兴起的原因可通过合作学习、共同讨论得以完成。对“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这一教学难点的完成,教师可以用讲解法或材料解读法来突破。这样即可灵活处理教材和和教法,又紧扣课标要求完成教学目标。

  (2)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教学方式,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

  历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没有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就谈不上历史教学改革,教师的美好愿望也就无从实现。学生是否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改革中来,是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历史教师不仅要使学生能够较好掌握运用知识,努力创设新的历史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同时更应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引导和促进学生将传统的历史学习方式转变为科学的新型的历史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自己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及合作精神不断得到发展。

  在学习《世界多极化趋势》一课时,以多媒体的手段通过讲授法、讨论法、材料学习法、观察学习法、实践学习法等多种有效的方法和

  途径,逐步地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比如: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进行导入新课和引导学生认识“欧共体形成原因”和“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的原因”。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史料,并结合相关资料,以材料解析题形式,培养学生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并加深对历史问题的认识。通过观看“欧共体形成”的录像,让学生感性地了解历史,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通过“中国和平崛起对世界历史产生哪些影响?”的研究性学习小课题探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精神,充分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使教学内容从课内延伸到课外。通过图示教学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历史发展的现象,使所学知识具体化、直观化。通过“对战后欧共体和日本的崛起,我们有何启示?”问题提出,将历史学习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体现历史教学的人文关怀。

  (3)以培养多元智能为宗旨,转变单一评价机制,增加评价标准的多样性。

  课标中的评价建议明确指出:“遵循既注重结果,也注重过程的基本原则,灵活运用各种科学有效的评价手段,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做出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

  鼓励学生课堂上大胆提问创新,有时学生提问很有深度,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历史的快乐,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不仅课堂气氛活跃了,思维能力也得到一定的提高。

  为了更好地了解世界主要大国崛起的情况,理解教材的内容,思考当今中国路在何方,启发学生为中华崛起而学习。观看《大国崛起》的录像或文字材料,并写出观后感的小论文。学生兴趣很高,在观看之余,积极撰写。写小论文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主要的是学生的心灵感化和爱国情结的升华。

  二、问题与困惑

  在课堂教学中,虽然教师主观愿望良好,但与教学实际总有一定的差距,存在教与学的问题和困惑主要有:

  (1)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脱节

  首先,现实中存在着学生初中历史知识贫乏,导致进入高中以后,初中的历史基础严重脱节,严重影响高中教学的正常开展。其次,高中教材内容与观点与初中相脱节或拔高。初高中教材版本多样化,教学内容严重脱节,初中内容蜻蜓点水,高中内容要求入木三分,导致新课程“繁、难、偏、杂”。同时,有些观点过于“超前”与初中所学的观点存在着矛盾,使学生无所适从。

  (2)不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由于初中阶段没有打好基础,升入高中以后,才开始真正把历史作为一门课程来学习时,就不知如何下手了。不知道做课堂笔记,而还是等老师在复习时给他划重点;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虽然认真听讲,甚至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但一到考前复习时,就不知道如何自主复习、理解地掌握历史知识。再者,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能通过平时的及时复习和适当练习来提升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对策与措施

  (1)、落实课前预习工作,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针对学生学习基础弱、方法落后的特点,教师应努力改变传统的封闭式课堂教学模式。采取开放式教学方法,先让学生课前就明白将要

  学习的知识,动员和指导学生去查找相关资料,必要时进行社会调查实践。这样,在教学新知之前,学生不再是“零”起点,在学习时能使自己处于主动探索的地位上。让同学在课前的学习活动中,尽可能多的了解到了课本上没有的历史知识、历史故事等,并通过充分有效交流,实现初级资源共享,为学生学好的新课奠定良好前提,形成学习良性循环,并为下次学习探索积累经验。

  (2)、加强集体备课,提高合作教学观念。

  新教材注视学生合作学习方式的转变,实际上教师的备课方式更应随之而变。由于新课程在容量难度上和不同于旧教材,教学上初高中又有很大的差异。教师加强自身教学理论学习和专业素养的提高当然是首要的,同时加强集体备课、集体议课评课,才能更好的解决新教材中的诸多新问题,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这种的集体备课不仅仅是校内的,而且应是校际的、地区间的、以至是更大范围的;不仅是面对面的交流,也可以进行更简便、快捷的网上交流。

  总之,新课改毕竟还是一个新事物,是一把“双刃剑”,它给我们教师带来了诸多的冲击和挑战,也给我们同一起点和机遇。我们只有坚定信念,迎浪而上,内强素质,大胆实践,努力探索,定能笑傲江湖。

  高一历史老师学期总结4

  一、在高中历史新课程学习实践过程中推动教师的发展与教学理念的转变

  1、在学习实践中的发展

  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积极参加省、市、区各级各类新课程培训,撰写学习笔记和总结。通过学习培训,历史教师的新课程教学理念和素养有明显提高。同时学校和历史教研组利用校本培训、公开课、集体备课讨论、自主学习、校际之间的交流研讨等形式组织历史教师进一步学习新课程目标、理念、教学要求。通过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实践中提高,我的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历史课堂教学能力,专业素养都有很大提高和发展。

  2、历史教师新课程学习和教学实践中理念的转变和实践

  新课程改革首先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理念。高中历史新课程阐明了课程的六个方面的理念,指明了课改的方向和要求。在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中,我在学习和教学实践中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努力用新理念指导教学:坚持“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民主化的课堂是新课程教学成功的基础;良性的、多元化的、以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历史教学的主体功能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教学中运用多样化手段和方法,力求三维目标的统一;注重教学反思。教师把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不同程度地在教学当中加以运用,初步形成了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历史感悟、情景体验、学生主体、师生平等、民主和谐等为特点的新型课堂教学氛围。

  二、课程教学实践

  1、以集体备课和课程整合实现课堂教学设计的优化

  面对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材,习惯于传统教材和课堂的我,起初是惶恐不安的。设计一堂什么样的课才能符合新课程的要求,是摆在我面前的一个现实而迫切的问题。备感困惑的我和教研组其他老师在集体备课时商量讨论,互相发现优点和不足,共同设计课堂教学。集体的智慧优化了课堂教学设计,大家既是合作者,又是相互促进者,推动了新课程课堂教学发展。

第7篇:简述学科课程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 器官移植;外科学;立体化教材

器官移植外科学是21世纪医学领域的一门新兴前沿学科,涉及的知识范围极广,涵盖了免疫学、药理学、分子生物学、血管外科手术技术学、影像学、护理学、基因工程等。搞好器官移植外科学课程教材的建设,对于保证器官移植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意义重大。教材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也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对于一部好的教材,①应该全面阐述本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②能够及时反映本学科的新进展与新趋势。但器官移植外科学发展十分迅速,新发现、新成果层出不穷,可说是日新月异,传统的教材体系和建设周期与速度,已明显不能适应教育形势新的发展和学科进展不断加速的现实。建立新的器官移植外科学教材建设模式,从而不断适应学科飞速发展的形势和高等院校教学科研的特点,对于培养掌握先进的器官移植外科学知识、适应21世纪的人才非常重要。

1 《器官移植外科学》教材建设的现状分析

目前大多数国内院校在《器官移植外科学》教学上仍将其划分在《外科学》范畴,而这类教材更新周期相对偏长,不能及时反映学科新进展。器官移植外科学发展迅速,新知识、新进展层出不穷,而我们的教材出版周期长。更新速度慢,大多数教材的更新周期为5~10年,而国外教材的更新周期平均为2年,我们还有很大差距,不能及时反映学科新进展。

随着器官移植领域的迅猛发展,教材内容不适应当前本学科教学实际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有的教材有关器官移植外科学的篇幅偏小,有的教材内容陈旧、针对性差。教材建设明显滞后于教学改革,不能适合现代医学素质教育的需要,应用性、针对性不足。

而器官移植外科学是外科学专业的主干专业课,其中包含有大量手术技术、药物分子结构及免疫系统等内容。传统纸质教材的图示抽象、死板,使学生很难理解,已经不能适应高校既精简学时又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

教材综合质量与国外差距较大。与国外器官移植外科学教材相比,国内教材的质量不管在内容还是出版印刷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国外的相关教材的突出特点是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配套教学辅助资源,为教师与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教师辅助资源包括教师指导手册、习题答案册、习题答案幻灯片、试题库、电子教案、教师资料光盘等。学生辅助资源包括交互式学习软件、学习辅导书、作业簿软件包等。除了这些单独发行的教学辅助资料外,教材还配有专门的教材网站,综合了全部教材的相关信息。

2 “立体化教材”的含义和优势

“立体化教材”是2002年首次在国内提出的教材建设新理念,是一种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完善教材建设工作的新观念。这个观念带来了一场革命,它打破了以往以纸介质为知识传播载体的局限。表现出向现代科技中寻找突破的强烈动机。在以往传统教材体系中,更多的是学科知识体系的浓缩和再现,是各门学科中的基本知识结构。这种教材尽管能够满足系统化知识教学的需要,但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而立体化教材体系的建立可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其原因在于,立体化教材由三部分组成,即纸版教材、网络教材和多媒体教案。立体化教材体系的建构,它综合考虑了内容的多学科、教学对象的多层次、表现形式的多媒体、解决问题的多角度等不同层面的要求,综合运用了各种媒体并发挥其各自优势,形成媒体间的互动,强调各种媒体的立体化教学设计,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应用对象、不同的应用环境来设计教学,以满足多样化、个性化、实用化的教与学的需求。

3 《器官移植外科学》立体化教材建设的思考

站在医学教育的立场上来看,所谓立体化教材,简言之就是某一门医学课程的教材包,既有该课程的主教材,又有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编写的辅助教材;既有纸质教材,又有音像制品,是电子与网络出版物有机结合的多媒体教材。所以要建立《器官移植外科学》立体化教材,中心任务是建设立体化的教学内容和新型的教学模式。同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3.1 关于教学

既要在一定程度上借鉴和运用、继承和发展传统教材编写经验,又必须特别关注医学生技能培养的特点: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突出内容的实用性、综合性;从人才所需知识、能力、素质出发,注重教材内容的时代性和整体优化。在内容上要以病例分析为主,职业能力的训练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病例分析是完成这种培养的一种有效方法。因此,搜集、编写、比较典型的病例,通过病例提出问题,并因势利导引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医学教材编写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形式上需要提供电子教案、教学案例、多媒体课件等丰富的教学素材。

3.2 关于辅导

每一章都提供了学生电子笔记、知识结构、教学难点和重点、学习要点、重点整理、重点难点释疑、典型题解、课后习题详解、学习自测等全面的学习资料。

3.3 关于网站

第8篇:简述学科课程的特点范文

教师招考的一项测试准备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员是否具有中小学教育要求的知识水平、职业道德素养等各方面综合素质的竞争性考试。一般来讲,湖南省的教师招考先进行笔试,包括“公共基础知识” 、“学科专业知识”(局部少数市、区县不考)、“教育法规” 、“教师职业道德” 等。然后是面试,面试以采取说课、试讲等形式进行。最后是体检和政审,各项合格后,将被正式录用签订就业协议。

2. 教师招聘面试易出现的“致命错误”

一、不善于打破沉默;

二、与面试官套“近乎”;

三、缺乏主见;

四、缺少提问技巧;

五、自命不凡,目中无人;

六、见面就谈薪论价;

七、慷慨陈词,言之无物。

3.2011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考试重点

1.古代教育学教育的特点

2.一堂好课的标准

3.简答教学过程的结构是什么?

4.课程评价的基本阶段

5.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6.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作用

7.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8.制约课程因素是什么?

9.分析如何教育新型师生关系

10.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基本要求?

11.现代教育学发展的趋势

12.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13.班主任如何组建和培养班集体

14.德育方法

15.德育原则

16.德育的规律特点

17.确定德育目标的依据

18.列举有哪些教学方法

19.教育原则有哪些?以及贯彻这一原则的依据是什么?

20.教学过程的特点?

21.教学任务是什么

22.为什么教学是学教教育工作的主体(就是教学的意义)

23.课程实施的结构

24.教育专业素养有哪些?

25.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26.素质教育思想

27.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28.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 ?

29.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特殊作用?

5、 教师招聘考试考点攻略

1、教育理论中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考试,主要偏重于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通过80%的地区得到验证),因为这些知识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联系最紧密。

2、教育理论考试偏重测试考生对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也就是说教育学、心理学中与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知识点是教师招聘考试的常考点。比如: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素质,班主任、班级日常管理、新课程教育理念等都是考试的重点。

第9篇:简述学科课程的特点范文

1.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其教学内容较为固定

正如上文所述一样,北京大学作为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端地,早在建校初时期就设立了中文学专业,这个专业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学科的教学内容与其教学方法已经固定下来。我国教育部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与2003年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之中,对中文学专业规定开设的课程几乎没有发生改变,数量上一直都是十三门基础课程,教育界内几句全部认同,中文学专业在传统专业中是最具底蕴的一个专业学科,在现代大学专业体系中也是最为稳定的专业之一,其学科自身有着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

2.汉语言文学将以培养专业性文学人才为主要目标

多年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及其前身中文学专业已经成为作家、文学知识分子的培养基地,但是从社会学角度意义上来说,这些职业都不能成为社会职业类型,而其应用性也就没有多大的发挥特征。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在许多高等教育学校中开设了关于中文专业中的文秘学、新闻传播学、国际汉语等相关专业,这些课程的开设都是为了提高汉语言文学这门专业的社会应用性,为社会发展的需要输送相关专业的应用性人才。但就近几年干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形势来看并不容乐观,就业率持续下滑,从这点就可以看出该专业的社会应用性不强,社会对其的认可程度也不高。3.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关于实践性的内容比较少汉语言文学教育注重的是学生对汉语语言的分析运用能力以及水平,注重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而相对而言,实践性的教学内容比较少,一般都集中在文学写作这一方面,从教学内容上来看,该学科的实际应用性较差是有据可循的。

二、浅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提高及其现实意义

1.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提高的现实意义

就笔者看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提高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应用性的提高顺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是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语言分析和运用能力在人才的基本素质中无疑是重要的环节,因此来说,汉语文学学科的应用性提高符合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人才的要求;其次,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应用性满足素质教育的本质需求。我国的素质教育推行已经遍及全国各院校,而现在正是高校实行素质教教育的关键时期,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所在在于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而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就是要将学科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语言文学专业在社会发展中成为具有推动性作用的理论体系,这正符合素质教育对人才的需求;再者,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提高也是学科本质发展规律的需求。汉语言文学专业以汉语言文字研究为主要对象,基于语言本身具有较强的工具性,也就决定了它自身所具有的易用性的特点。

2.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提高的可行性分析

以笔者看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提高不仅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更具备很强的可行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汉语言文学学科其本身就具有非常丰厚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理论指出,科学的理论是指导实践的科学武器。汉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提高具有雄厚的理论基础,理论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以及语言学理论都可以成为其理论依据;再一方面就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提高具有优厚的现实条件,如前文所述,我过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长期以来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育基础,这些对于提高学科的应用性都是非常重要的条件。除此之外,在汉语言文学学科发展的过程中也做过这样的尝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提高的几点思考

1.加强改革学科教学体制的建设

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各大高校应该加强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体制的建设,及时的更新教学内容,扩充教学科目,注重语言实践能力以及和社会发展相关能力的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课程的设置,完善必修课和选修课的选定方式,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他们运用语言的实践能力,以此来提高该学科专业的应用性提高。

2.提高语言教学的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方式方法

课堂教学方式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进行知识和技能传输的主要方式方法,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汉语言文学教学者应该侧重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及时的改善教学方法,尽量避开传统教学中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及时的将教学科研成果引进,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技术优化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