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科学活动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 总目标
帮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学习中快乐,快乐中自信,自信中进取。现在的学生,担负着科技兴国的历史重任,我们必须把科技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从小学生抓起,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素质教育强调的是“以全面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健康的个性为宗旨”。让学生感受一些高技术领域的最新理念,并使之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价值取向等问题产生积极影响。
二、活动方式
兴趣小组主要以“专题讲座”和“项目实践”方式开展活动。每次活动后填写“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备案。
三、活动时间
兴趣小组的活动时间为:星期五的下午4:00 —— 5:00
四、活动地点
兴趣小组的主要活动地点为:学校科学实验室或操场。
五、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 专题讲座
组织学生参加小论文和小发明的理论教育讲座,通过讲解相关科技知识及历年获奖作品创意,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为即将进行的科技活动指明方向。
第二阶段 项目实践(趣味制作)
结合书本内容及市区科技活动制作比赛的开展,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到制作活动中来,同时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各种工具的使用技巧。开展小论文、小发明及科幻画等一系列活动。并向全体师生展示学生的制作。
那么,什么样的活动才是学生有效的探究活动呢?第一,目标指向非常明确,学生做什么、怎么做,师生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第二,学生主动参与的度要高。第三,探究中一定要产生“认知冲突”,一定要有“口欲言而语不能”的“愤悱”的状态产生。第四,探究中要有锻炼学生科学方法(比如自然状态下的观察方法和实验中的观察方法,对比实验方法和模拟实验方法及科学收集与处理数据的方法等)、科学思维(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等)的痕迹。第五,活动与活动之间要有层次性与挑战性,这种层次性与挑战性体现了教师对教材中需要探究的“点”进行分解细化的工作。能具备以上五项特征的活动或有二至三项特别突出的活动就肯定是有效的探究活动。
教师如何优化设计有效的学生探究活动呢?下面以《简单电路》为例来谈谈有效的学生探究活动的设计。《简单电路》是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五年级上册三单元的第一课,是学生学习电学知识的第一课。该课教材由六个部分组成:圣诞树上的小灯泡是怎么亮起来的;利用导线、电池和灯泡,想办法让一只小灯泡亮起来,并画出使小灯泡亮起来的连接方法;连接方法的小结语;把小灯泡换成其他用电器的拓展活动;做简单开关加进电路中;拓展活动――做一个简单的红绿灯,用开关来控制红绿灯的亮灭。其中,第一部分是个引子,通过“圣诞树上的小灯泡是怎么亮起来的”的问题引出小灯泡亮的要件:有电池、导线和灯泡;第二部分是让学生探究出小灯泡亮的连接方法;第三部分是要求对连接方法进行小结、提炼;第四部分是对简单电路的一种拓展;第五部分是研究开关的作用;第六部分是探究开关对红绿灯的控制,初步感知并联电路。教材有六大部分,教师究竟把探究的“点”放在哪里?通过分析,不难看出探究的“点”应放在让学生建构“小灯泡要亮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上,就是要让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点亮小灯泡,就是要通过对这些方法的对比分析,总结出点亮小灯泡的共同之处,初步构建“完整回路”或者说是“闭合电路”的概念。也就是说要把探究的重点放在教材的第二、三部分。理由有两点:就学生而言,是学生第一次在课堂上接触电路,肯定有这样那样的对电路的一些错误的认识,这也是学生为什么会接错电路的原因,有必要让学生迈过这道坎儿;就课标而言,对简单电路作出了明确要求:“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知道开关的功能;能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基于以上认识,宜将该课分为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着力于用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的探究,帮助学生建构闭合电路的概念;第二课时着力于对开关制作和对其功能的认识。因此,这里着重谈谈第一课时的学生活动的优化设计。
第一课时究竟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不言而喻,在过程与方法方面,要求学生能用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在科学知识方面,知道点亮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愿意和同学合作不断地致力于点亮小灯泡的研究。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呢?在过程与方法这一层面,学生要能用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从逻辑上讲,学生首先应对电池、导线和灯泡的结构,特别是灯泡的内部结构有清楚明白的认识,然后学生才有可能点亮小灯泡,进而才有可能用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在科学知识这一层面,学生要知道点亮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从思维的角度讲,学生肯定要经历对比、分类、抽象、概括过程,肯定要经历解释与表达的过程;从认识论的角度讲,学生肯定要经历一个新旧认识的碰撞过程,肯定要经历对旧认识的屏弃、同化和顺应的过程,方能到达对新知识的一种自我的建构。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要让学生愿意和同学合作不断致力于点亮小灯泡的研究,就应该有唯合作方可或唯合作方可提高效益的场景或背景,就应该有不断探究的欲望,教师就应该有层层深入的问题。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必须经历的探究活动的雏形就已经有了,那就是观察活动(观察电池、导线和灯泡)―实验(连接并点亮小灯泡)―交流展示―分类概括―小结解释。
如何把既定的活动变为有效的活动,教师要反复问自己四个问题:(一)每个活动的目的是什么,重点活动是什么,还能否分成环环相扣的小活动,需要哪些材料与设备作支撑,教师需要设计什么样的提问语,形式上如何组织。(二)活动中怎样关注学生的前概念,怎样制造“认知的冲突”。(三)怎样让“认知冲突”、思维的过程显形化。(四)采用什么评价机制促进学生深入地持续地迫切地参与。通过对这四个问题的反复思考,我将《简单电路》第一课时的学生探究活动优化设计为:
通过实践,我发现学生兴趣盎然,探究活动一气呵成,真是有效,学生的知识、能力、思维、语言的表达、合作的意识均得到了一定的训练和提高。
通过《简单电路》第一课时中学生有效探究活动的优化设计过程,不难看出教师在优化设计有效探究活动时,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仔细分析教材后,回顾头来看课标针对该内容的相关要求,确立需要学生探究的“点”。
(二)深入实际分析学生的前概念,寻找“认知冲突”的“点”。
(三)分析学生认识并建构科学概念的过程,找准技能提高和思维训练的“点”。
(四)综合审视各个活动的目的、内容、形式,力求找到活动与活动之间的最佳连接“点”。
(五)分析教材的难点、教学的目标,酝酿促进学生深入探究的评价“点”。
一、活动目的
通过美术兴趣小组的活动,使学生的美术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观。
二、活动时间
每双周的星期五的下午第七节课,小组成员必须准时到达美术教室。
三、活动步骤
美术兴趣小组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与课堂教学相比更加具有灵活性和可塑性,因而学生非常喜欢参加。但是它比较容易受到考试或者其他活动的限制和冲击,教师和学生往往不能有始有终,保质保量地坚持到底。要办好美术兴趣小组,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将美术兴趣小组办的有声有色。所以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着手。:
(一)组织健全美术兴趣小组
我校美术兴趣小组的成员在30人左右,所以参加这次兴趣小组的人员除了自愿以外还是美术方面比较有特长的学生。活动要固定,每周一次,由于种种因素,活动时间安排在星期五的下午,而且不能轻易暂停,除了特殊情况外。教师要做到精心计划,精心备课,精心上课,这样才能保证兴趣小组的深度、广度和力度。
(二)具体小组活动内容计划
美术是一个很广的课程,设计、绘画、欣赏等都是学习的内容。学的多不如学的精,所以我们给学生制定具体的学习内容,而这次的兴趣小组学习的内容主要从简笔画方面着手,以素描为主。所以,小组具体的活动内容分为三个:
(1)重点辅导学生运用线条方面的学习,
(2)欣赏世界名人名画,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3)重视基础方面的学习,从素描、色彩等方面入手。
周次内容
第2周素描画基础训练(线条)
第4周欣赏世界名画(素描画)
第6周素描几何形体:正方体和圆柱体
第8周素描几何形体:圆球体
第10周素描几何形体:几何形体组合(1)
第12周素描几何形体:几何形体组合(2)
第14周色彩静物画:水果和罐子组合(1)
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起到“拐杖”的作用。因此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是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体现。它可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观念,使以往“教师对学生的强制传授”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不完全依赖教师自已获得知识。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长方体的认识》时,我让学生观察课室里面的课桌,带着问题自学。然后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总结出说明长方体的有关特点的知识要点,如:长、宽、高、面、棱、顶点等。学生通过独立学习和小组讨论,对长方体有了初步的认识,再通过实验、研究及自己学习课本拓宽学生的视野,认识长方体一般特征及判断长方体的方法,达到理想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师把学生安排在主体地位,学生没有了依赖性,必然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动性。这样学生动手、动脑、动笔、动口,主动参与获取知识,思维活跃,学习气氛浓厚,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产生相互影响,久而久之,学生的自学能力会有明显的提高。
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鼓励其提出问题,发表不同见解,多给学生创设表现自我的机会。
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圆的周长》时,我通过让学生自己触摸实物等方式,引起学生回忆,激发其兴趣;然后让学生动手实践,分组分别用滚动和拉绳测量的方法量出自己手中的圆的周长,让学生亲身体验并形象的理解圆周长的意义。通过教具实物及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让学生感性意识到圆的周长是与半径或直径长度有密切关系。
这时又一次请同学们测量自己手中的圆的直径长度,学生测量后汇报结果,并将周长不同的圆的周长及相应的直径长度板书出来,让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出:“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长度的3倍多一些”这一结论。紧接着又问:“是不是每个圆的周长都是它的直径长度的3倍多一些呢?”再次出示更大的圆及一条相当于其直径长的红线,指名学生上台演示操作。通过这两次实验进一步证实同学们实验得到的结论是正确的。这样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经过自己的实践,去发现规律、获知识,学生对知识理解得深刻、记得牢;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合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并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倍增,课堂教学效果就更显著了。
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来源于发现,正如当年牛顿发现苹果落地才发现万有引力一样。学生的创造力来源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想出不同见解和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不能只靠老师也不能局限于书本。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学生的个性才能得以发展。
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圆的认识》时,出示一个硬币,要求学生用多种方法求出硬币的直径。教师只做启发,让学生自己操作实验,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结果得出如下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
A、量圆上的两点的距离,最大者就是圆的直径。
B、将硬币置于纸上,剪下圆形的纸片,再对折得到直径。
C、将硬币倒置,使硬币靠在桌面上,用一根刻度尺和两块三角尺把直径移动到刻度尺上,两三角尺所夹的长度是圆的直径。
D、用线将硬币绕一周,先量出周长,再算出直径。
【关 键 词】课堂教学;有效性;优化策略
教学活动从时空维度可以分为课堂教学活动与课外教学活动,在学校教育领域,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引发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与研究不到位,以及广大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缺乏必要的认识和操作能力等原因,在当前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活动层面,存在着诸多无效的或低效的教学活动行为。因此,探析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及其优化策略,对提升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新课程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内涵
教学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永恒主题,在教学论的发展历程中,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发表使人们对教学活动有效性的认识从经验走向了科学,对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有了系统的认识。随后,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美国教育家与心理学家杜威、布卢姆、斯金纳、加涅等都非常重视研究有效教学的理论和实证,这些研究对提升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形成了个性化的、多元化的教学模式,①但都不能全方位地满足有效教学的需求。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教学论界开始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视觉,探讨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课堂教学活动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化,特别是自2001年以来,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也逐渐成为我国中小学教学领域研究的热点。②在新课程理念和《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材编写多元化、三级课程的实施、三维目标的提出等,都使得课堂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课堂教学致力于向教学的有效性纬度努力。广大教师在学习和借鉴从古到今教学论研究者对有效教学进行探索的同时,开始思考和研究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实现有效教学?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如何克服低效或无效教学?
因此,基于新课程“生本课堂”的教学需求,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可以理解为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与学习活动后,学生身心所发生的变化与学习的愉悦程度。可见,学生学习的收获与学习的愉悦程度是衡量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基本指标。具体地说,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应关注以下要义:
(一)立足“生本课堂”,关注教学活动方式选择优化
新课程要求教师立足“生本课堂”,明确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树立“教”是以“学”为存在载体的教学观念,离开“学”,就无所谓“教”,坚持教学是师生相互依存的交往活动。组织和开展课堂教学活动,需要教师按照课堂教学活动的基本原则,组织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行为的活动。教师要按照课堂教学活动的自身规律,立足对学生学情的研究和把握,认真分析与整合教学内容,精心选择教学方法与手段,有针对性地做好“因材施教”,以尽可能少的教学时间和精炼的教学活动环节,促进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快速而又愉悦的发展,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满足课程教学要求和学生发展进步的基本愿望。
(二)立足“三维目标”,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新课程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体系,倡导课堂教学活动应致力于“三维目标”的实现,以此整合教学资源,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教师开展课堂教学要有“全人”的概念,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各方面的变化与进步,而不是某一方面(如智育)或某一学科(如英语、数学等)的发展,将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定位在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促进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发展。
(三)立足教学反思,关注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不断提升
教师要树立教学反思意识,具有敏锐的自我效能感。《学记》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反思,不断总结,既要反思自己教学中的成功之处,又要反思不足之处,从教学研究的视角,去追寻教学成功的理论依据,进而迁移到后续的教学活动中,探索不足的缘由,以寻求改进的方法。做到“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在每一次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活动才是有效的?”“本节课我的教学活动有效吗?”等。通过有效的教学反思,持续改进和提升教学活动能力。
二、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的优化策略
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一直是建构主义教学论与行为主义心理学所重视的研究领域之一。课堂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及多边活动,其有效性体现在课堂教学活动的全部过程中。探讨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的优化策略,就应该立足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发展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问题解决的行为方式。
(一)以“三维目标”为主旨,正确叙写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学生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或标准。“教学目标”本身就包含了“教的目标”和“学的目标”,“教的目标”关注的是“输入”,“学的目标”关注的是“输出”,这是基于两个角度对同一过程所要达成目标的一种预设和期望。一般来说,“教学目标”是由《课程标准》要求的,是为教师教学行为服务的,“学习目标”是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制定的,体现“生本中心”,面向的是全班不同层次的学生。新按照课程“三维目标”③的要求,叙写教学目标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1. 整体叙写“三维目标”。在“三维目标”中,“知识和技能”是基础,是课堂教学的载体,它通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而最终实现;“过程与方法”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它渗透在知识与技能目标中,没有“过程和方法”目标,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参与、翻转等学习方式就很难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是伴随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而实现。由此可见,三个维目标各有内涵,有机地渗透融合在教学活动中。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掌握知识与形成技能的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始终伴随而存在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将消极的态度、情感倾向转变成积极的态度、情感倾向,让学生热爱学习,甚至要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为自己的职业习惯。
2. 教学目标要可检测、可操作。根据新课程的有关理念,参照布鲁姆、马杰等的教学目标分类,完整的课堂教学目标一般应从四个方面的要素进行叙写,即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简称ABCD式。(1)行为主体。要从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层面叙写学习目标,如“让学生……”“提高学生……”及“培养学生……”等描述,而用“能认出……”“能解释……”“能设计……”“能写出……”“对……做出评价”或“根据……对……进行分析”等描述,要清晰地写出学生是达成学习目标的行为主体。(2)行为动词。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行为动词要准确,力求可测量、可评价,不能是模糊、抽象。教学具体目标应采用可观察、可操作、可检验的行为动词来描述,应将教学目标细分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教师可以参照《课程标准》所列课程目标不同方面,如认识性目标动词、技能性目标动词及体验性目标动词等,选择应用不同级别所用的行为动词。如了解水平:描述、简述、识别、列出等;理解水平:说明、解释、区分、归纳、概述等;应用水平:设计、评价、撰写、解决、验证等等。(3)行为条件。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学习结果产生的特定条件或范围等,对条件表述要明确学生学习时可以使用的方式与手段,给学生以必要的信息或提示,要有时间限制和完成行为的情景。如“用所学知识解决……”“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回答……”“通过自行设计小组游戏活动,体验……”等。(4)表现程度。表现程度是指教学目标所要求的学生通过学习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是用以评价学生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如“能准确无误地说出分数的三个基本性质”、“详细地写出实验的基本步骤和观察到的现象”等表述中的状语部分,是限定学习目标水平的表现程度,有利于检测。然而,教学目标的设计和叙写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一定要符合新课标准的理念,凸显学生主体的基本精神。
3. 教学目标数量要适中,重点要突出。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由于受到学生的已有水平、课程内容、课堂时间等的限制,设计教学目标往往不能面面俱到,尽可能使目标简洁、清晰,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使教学内容围绕目标来进行。每课时教学目标不宜太多,否则使学习内容琐碎,会使教学简单化;目标也不宜太少,否则其具体性、操作性、实效性无从谈起。虽然受学科和教学内容的限制,课时目标固定几条(以一个“动词+知识”为1条),但根据中小学课程的教学情况,课时目标一般应为2~3条为宜。在制定学习目标时,教师除了应考虑教学目标本身因素之外,还要考虑学生和自身情况,如了解所授课程全班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分析学生的原有学习水平、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家庭情况等,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把握全班学生最近发展区等,以便使制定的学习目标能够更好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立足《课程标准》,科学整合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指富有教育价值的能够提供给教学活动中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各种知识、技能、情感内容载体的总和。通常课程资源有自然资源、社会实践资源、课本资源、学生资源、教师资源五类。教师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阅读课本和相关参考教材,明确课程的性质、目标要求及内容标准,整体把握课程框架,梳理教学内容,撰写教学方案(或导学案)。在教学活动中落实《课标》规定的各领域教学内容,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不必局限于既定的教材内容和课程结构,不要机械地按照教科书规定的内容、顺序和进度进行教学。④
教材是教学的课程资源,教师是这些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整合者和利用者。在整合课程资源时,要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认真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对于教材所呈现的知识内容以及所提供的材料,在遵循教学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可根据学生及学校教学的具体情况加以补充、调整,选择能够凸显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以及文化背景相联系的知识,充分反映地域方面的文化、自然环境、科技创造等紧密联系的知识。注重教学内容生活化与综合化,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接触知识,借助生活实际理解知识,回归生活实际运用知识。同时,各课程知识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在整合课程资源时,要善于将各学科知识有机结合,把各学科之间的知识联系起来加以考虑,引导学生学习和综合运用。
要充分利用校内资源。根据《标准》的要求,因地制宜、积极发挥现有条件的作用。除教科书外,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实际和当地环境,从大量的教学资源中精选适当的教学内容,编写某些教学补充材料、校本课程,给学生提供具有重要学习价值的科学技术发展的实况录像资料,通过计算机、多媒体软件,整合多种媒体资源,建立媒体资源库,通过校园网实现校内资源共享。
要广泛利用学校周边的社会资源。学校周边的社会资源主要有报纸、学术期刊,科技馆、少年宫、图书馆,以及工厂、农村、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都可以成为学校开展教学活动的有利课程资源。
要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互联网突破了各种资源的时空限制,使得课程资源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通过移动终端进行广泛交流与共享。而且,通过互联网,可以找到很多国内外的科学教育网站,如一些诸如基于网络的主题学习网站和网络公开课、云课程、微课程视频等,对于扩大知识面很有好处。教师应向学生介绍和加以引导,或者利用下载内容开展教学,也可以根据课程特点,开发基于网络的课程资源。
(三)服务学生发展,优化选择教学行为
课堂教学行为一般可分为主要教学行为和辅助教学行为。⑤主要教学行为是教师在课堂上直接针对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学生学情而采取的专业行为,主要包括呈示行为、对话行为和指导行为。教学活动要依据学情和课程内容,围绕学习任务选择应用教学行为。教师应注重将课程各个学习领域中的逻辑结构隐匿于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之中,引导学生在观察、感受和体验中获取知识经验,充实自我情感和见识。⑥要注意教学讲授和学习指导的科学安排和艺术处理,注意教学内容和教学行为方式间的相互关联,灵活地选择应用多种教学行为方式,如在教学讲授环节可用呈示行为,在教学问答环节可用对话行为,在教学巩固环节可用指导行为等,在教学中不排除某一单元、某一内容侧重于某一个方面的教学行为。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灵活选择秧田式、马蹄型、方型、圆桌型等多种适合开展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⑦以适应小组活动或个别学习,增加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交往的密度。
辅助教学行为是为主要教学行为服务的,是教师在课堂上直接处理学生心理或教学情境中问题的行为,主要包括培养与激发学习动机、课堂强化技术、实现教师期望效应、营造的良好课堂气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培养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如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巧设疑问,激发学生求知欲,唤起学生学习需要,在新课讲授环节,让学生承担自己的学习责任,检查自己的学习结果,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学习过程中,恰当应用多种激励手段强化学生学习动机,消除学生习得性无力感,增强学生的掌握效能感。教师应善于通过亲切的言语、善意的表情、和蔼的态度、端庄的举止等行为来传递自己对学生学习的良好期望,通过尊重、信任、爱护行为,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提高其学习能力感和学业成就动机。
(四)坚持多元思维,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是教师引导、组织、促进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与发展能力的活动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明确目标、激发动机,利用音乐、画面、角色表演等创设愉悦和谐的教学情境。⑧因此,教师应设法将学生个人目标融于集体目标之中,鼓舞学生学习士气,形成良好的教学情境。
1. 创新教学手段。在教学手段层面,以课程内容为载体,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创造性地融合学生非智力因素,使之服务于课堂教学活动。教师要以充沛的精力、良好的状态,在教学中要通过声调的抑扬顿挫、语速的轻重缓急,激活学生思维,激励学生学习。教师要注重教学交往,在教学活动中要用目光不断扫视全体学生,与每位学生及时进行教学信息交流。通过交流,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据此及时调整教学进度与教学程序。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切忌“抬头看黑板,低头看教案”,目中无人、自言自语的教学行为。在教学内容讲授结束后,教师应对学生课后练习给予必要的指导,对学生在练习中应注意的问题要有提示,应用的概念、原理、公式等要重点强调,容易出现的错误要加以引导。对学生完成练习所采用的方法、所用的时间等提出明确要求。学生作业要及时批改,对完成较好的学生提出表扬,对学生作业中的共性问题要集中辅导,以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2. 改革教学方法。新课程倡导的合作、自主、探究、参与等方法为主,引导学生体验性、探究性、反思性,为学生的课堂参与提供更多的情境,是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中获得发展。教师应根据学情分析和研读教学内容的情况,结合教学方法的相关理论,依据“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选择适合的教法、学法和教学环节,有效开展课堂教学。要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有效利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源,可以采用“翻转课堂”和“合作、自主、探究”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善于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师生问答、板演活动等,克服学生课堂注意力分散和学习疲劳的不良状态。
3. 以教学机智促学生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灵活应用多种教学理论和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在教学实践中体现自己的教学机智。课堂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阅历、情感认知体验、个性心理特点等,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从中体验学习,收获学习乐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教师应重视管理课堂秩序,及时调控课堂教学情境,使学生注意力始终集中于教学活动中。当发现学生注意力分散时,教师不应停止教学行为去直接指责学生,而应该通过自己眼神、姿态的变化予以调控,或者改变课堂站位,如离开讲台,边讲课边走到学生身,或用手轻按学生肩膀予以提示等,唤醒学生注意,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能使其积极地投入学习活动之中。因此,成功的教学不仅仅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知识、技能,而且需要具备教学机智,能够灵活机智的处理课堂教学中的意外事件,引导和控制课堂朝向教学目标推进,这正是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
(五)树立发展性学业评价理念,正确实施课堂教学评价
课堂评价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学生学习行为与结果所做出系列的价值判断。课堂教学评价行为贯穿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始终,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倡导开展发展性教学评价。
1. 树立发展性学业评价理念。学业评价是测定或诊断学生通过学习活动对教学目标的达到程度。它是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也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⑨新课程发展性学业评价的功能是诊断和改进,而不是鉴定或选拔,其价值在于为教师改进教学或学生后续学习提供全面而具体的依据。在方法和技术上,它不是单纯的定量分析,而是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使得评价成为一种开放的、持续的行为,以确保教学评价的发展性。
2. 正确实施课堂教学评价。要使课堂教学评价达到一定的信度与效度,实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必须处理好以下问题:(1)必须明确课堂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主要问题设计评价指标。评价指标应控制在8~10个,并且是具体、明确、可测的,让学生能够根据理解做出判断的。(2)要尽可能体现定量与定性两方面的评价信息。课堂教学评价要关注学生教学目标的达成与知识内容的掌握、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与表现、关注课堂中的学生交往互动、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关注学生创造力的形成等维度,将这几个维度的定量与定性的信息结合起来,开展有效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动机。(3)力求使课堂教学活动过程具有可测性或量化呈现。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呈现教学内容应适量而具体,学生学习行为要明显而可观察,教学目标表述明确而易达成,教学环节完整而流畅等等,以便于在教学活动进程中随时教学检测与反馈。有效的教学活动既倡导活动的量化,又不主张过于量化,而应将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将形成性与终结性统一,全面地反映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业发展与教师的教学行为。(4)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课堂基地评价素养。课堂教学评价活动不能过多的占用教学时间,评价要关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正确的判断每个学生的发展程度,给予每个学生适合的、具体的、发展性建议。评价结果的处理与应用需要谨慎,避免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力求实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积极作用。
注释:
①崔允t.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26-128.
②钟启泉,崔允t.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2:12-18.
③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1:18.
④王鉴.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19.
⑤武启云.新编教育学[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4:171―181.
⑤汪涛.课堂呼唤真正的教学智慧[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26).
⑥[美]鲍里奇著,易东平译.有效教学方法(第四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14-116.
⑦黎奇著.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3-26.
关键词:大课间活动 问卷调查 阳光体育 终身体育
为了响应体育总局阳光体育的号召,各个学校开展了阳光体育活动,学校部门加强了对学生体育活动的重视,不少学校增设了课间体育活动时间,引导和保障学生进行各类体育运动,越来越多的体育项目也被带进了校园,如各类游戏、多样化的身体素质练习等。
为了解我市中学生课间体育活动开展情况以及尚且存在的问题,以徐州华顿国际学校初中部各年级学生为样本,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学生们在大课间的体育活动开展状况进行了一系列调查。
1 调查结果
1.1学生对大课间的认识
(1)对体育锻炼大于半小时的看法:大有好处占83%;一般占12%;没感觉占3%;反对占2%。
(2)对“每天锻炼半小时以上”的态度:健康第一占50%;在锻炼中快乐占28%;促进友谊占20%;不想锻炼占2%。
(3)对大课间的认识:体育运动时间占52%;课外活动占24%;下课时间占13%;自习占11%。
由1-3选项看出,大多数同学对半小时以上的大课间活动比较认可,并认识到了体育大课间对丰富自己校园生活的重要性,总体来说同学们对体育大课间表现出了积极的一面,反映出学生对加强体育运动的赞同和对终身体育的懵懂认识。
但仍存在少数同学对大课间的体育锻炼采取消极的态度,利用这段时间进行非体育性质的活动,不想锻炼,甚至反对大课间进行体育活动。
1.2学生对大课间的态度
(4)对大课间自由活动的态度:喜欢81%;一般17%;不喜欢2%。
(5)是否自行锻炼:经常49%;较少48%;没有3%。
(6)对教师参与大课间的态度:应当86%;管理即可9%;不必参与5%。
(7)对师生共参与作用的认识:融洽关系88%;无所谓7%;不及参与5%。
对照4-7选项可以看出,多数学生喜欢参与课间体育活动,且有将近一半的学生能够自觉参与锻炼;对于学校老师是否应该参与课间活动,大部分学生表示出了极大的支持,侧面反映出了老师对学生起到很大作用。
但也有小部分学生对是否参与活动持无所谓态度。也有少部分学生不认同教师参与大课间,对师生共同参与的作用不予认可。
1.3学生对大课间内容的选择
(8)对课间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球类33%;游戏21%;散步22%;跳绳等素质练习19%;其他5%。
(9)从场地、组织选择哪些集体项目:球类27%;跑步24%;游戏24%;身体素质练习22%;其他3%。
(10)将体育课程项目拓展到大课间是否适宜:不适宜73%;无所谓18%;适宜9%。
由8-10选项可以看出,同学们对大课间的项目要求具有多样性,对传统的体育项目兴趣都挺高;多数学生不希望大课间和体育课混为一谈,这说明在学生们的印象中体育课和大课间是有根本上的区分的,学生们希望自己掌握这四十分钟的大课间的时间,自由分配。
1.4学生对大课间参与的积极性
(11)大课间如遇恶劣天气,应当如何处理:学生自行处理45%;安排室内游戏活动41%;进行其它活动14%。
(12)与异性一起活动的态度:满意39%;一般55%;不满意6%。
(13)大课间开展体育比赛赞成与否:赞成72%;一般23%;反对5%。
由11-13选项可以看出,学生对大课间参与积极性较高,即使是在恶劣天气,学生也希望能够自己对大课间的时间进行自由支配,或者进行室内游戏活动;大部分学生不反对与异性一起开展活动,可见中学生对异性之间并无明显界限,彼此之间可以融洽的进行沟通与活动;同时,大部分学生也愿意开展体育比赛,参与其中。
1.5学生对大课间组织情况的满意度
(14)解决器材不足的途径:学生自带53%;学校购置41%;其他6%。
(15)对学校体育比赛的满意度:满意77%;一般17%;不满意6%。
由14-15选项可以看出,学生对学校当前的组织课间活动比较愿意参与其中,且愿意自备部分体育器材,反映出了同学们对大课间的喜欢和大力支持。但同时也体现出学校在器材方面的短缺。
2 讨论与分析
通过以上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对大课间活动的认同度很高,且愿意投入到一些集体体育活动中去,绝大部分同学对大课间活动氛围感到满意。
但是,仍不乏一些同学对于对体育活动缺乏正确的认识,采取消极态度,不愿意参与其中。同学们的体育活动也受到在运动器材和运动场地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因此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3 结论与建议
建议学校应该充分认识并把握目前既存的优势,更好的推进学生大课间的活动开展,推出更多样性的活动,赋予大课间体育活动以更丰富的意义。
建议学校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和教育,敦促他们认识到体育活动的有益之处,劝导他们积极的参与其中,从而促进其身心更加健康的发展;对于运动器材缺乏、运动场地受限等问题,也建议学校能够不断的改进。
参考文献
[1]姚洪恩主编,《体育保健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2]陆宜南,朱幼良主编,对中学体育课运动负荷的探讨[J],山西:山西师大体育学院报,2000年。
[3]王燕,《利用心率指标监督负荷的合理性》,德州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4]吴景,程彭莉,曹泽亮,易东平主编,《对不同运动负荷方案下的心率及RPE效度研究》, 中国体育科技,2011年,04期。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学科以从化市教育局“关于2009年我市教育工作意见”和从化市教育局教研室“2004学年度下学期工作要点”为依据,遵循学校的中心工作,抓住重点,继续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观,以课程改革为契机,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深入理解新课程标准的内涵和理念,紧紧围绕课堂教学优化这一中心工作,发挥发展性评价的杠杆作用,认真总结新课程实施一年以来的得与失,对以探究为核心的学科教学特征进行反思,努力提高科学课堂教学质量。
二、主要工作:
(一)、做好“第三阶段教学设计与实施活动”结题工作。
1.本学期将着力建立有利于学生发展和教师提高的发展性评价体系。树立新的教育评价观,能促进科学教学过程的优化,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促进科学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并推动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实施并取得较大的成效。
2.认真落实第三阶段教学设计与实施活动结题工作的实施意见。成果形式主要是研究报告、论文,或者是与评价有关的教学叙事研究、教学案例研究和教学反思等。在4月1日前向局小学科学学会上交成果文章,争取于6月30日前填报“结题成果申报书”,上送广州市小学科学教研会参加广州市教育局成果评审。
(二)、以“新课标新理念——学习与反思”为主要教研内容,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1.“反思、发展与创新”是学期教研工作的主题词。本学期要对新课程实施一年多来的学科教学进行反思,对以“做中学”、“动手做”为特征的探究学习理念进行深入的思考,尝试提出以“思中做,做中思”为特征的探究教学理念。
2.参与“探究教学——发展与创新”优秀课评比活动。
3、积极参与市新课程研讨课的交流活动。研讨课应对以“探究为核心”的理念有进一步的认识,对如何指导学生探究科学的途径作新的尝试,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体现学生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科学素养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让学生初步养成科学探究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
4.参加市小学科学教师科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竞赛活动。本学期,参加“广州市小学科学教师实验室管理及实验技能培训”和“2009年从化市小学科学教师实验技能竞赛”活动。3月5日前报名及做好准备工作。
(三)、做好参加广州市小学生第二届“科学小星星”探究成果汇报展示及评比活动的准备工作。成果展示时间:5月21日星期六,地点:待定。
三、活动安排表:
周次
活动内容
人员
备注
1
科组业务学习
科组人员
2
市教研室学期工作会议科学、自然
科学教研会成员
教育局
3
定科组计划、上报“实验室管理及实验技能培训”名单
科长
6
上报第二届“科学小星星”探究成果
科学、自然教师
教育局
8
鳌头镇“探究教学—发展与创新优秀课例评比活动
科学教研会成员
教育局
9
课例研讨活动
综合科教师
10
新课程研讨课交流活动
科学、自然教师
联星小学
14
实验室管理及实验技能培训
科学、自然教师
省教育学院
16
填报第三阶段教学设计与实施活动结题成果申报书
科学、自然教师
教育局
全县各小学:
为了解我县小学科学、道德与法治、音、体、美、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实施情况,进一步促进各类课程的有效实施,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按照学期工作安排,定于2019年6月份开展全县小学科学、道德与法治、音、体、美、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实施质量监测活动,具体通知如下:
一、监测对象
全县各县城小学、各中心小学(学点小学由中心小学组织监测)。监测年级为三年级至六年级,每学科随机抽取一个教学班进行监测。
二、监测学科
科学、道德与法治、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等学科的课程实施质量。
三、监测时间
2019年6月上旬、中旬。
四、监测方法与要求
(一)监测依据
依据《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通用技术等学科教学质量检测实施办法(试行)》开展监测活动。
(二)监测流程
一般流程:监测通知(随机安排监测单位,提前一天通知学校)——到校动员——抽取监测班级(综合实践活动为2-3个课题活动小组)——课堂教学听评(根据情况可省略)——开展学业水平检测——查阅学科教学资料——学校提交总结材料——监测完成形成报告。
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展示答辩流程:查阅活动资料——小组成员介绍活动(展示资料过程资料、活动成果等)——答辩质询——成绩评定。展示过程不统一要求制作课件,每小组展示时间不超过10分钟,答辩不超过5分钟。
道德与法治:采取纸笔测试方式,内容主要依据课标要求、本学期教材及学期教学计划(考察学生应知应会内容,题目类型以判断、选择、填空为主,简单问答等为辅。时间15分钟)
科学:采取纸笔测试和现场操作方式进行。纸笔测试内容为填空、判断、选择题及简单问答题。(问答题的内容和难度与四选一单选题一致,不增加难度。考查问答题的目的为督促教师指导学生答题思路和方法,学会举一反三,摒弃死记硬背。)(时间15分钟)。现场操作内容为本学期所学实验内容,学生以3—4人为一组分组进行操作,实验中的现象、实验结论等情况可以实验记录单形式记录。现场操作观察点:见附件2。学校如有条件的,现场操作也可由学校自主选择四年级一个班,分组(分4—6组)介绍科学教材中以STEM教育理念进行的一个项目学习的情况。(需要展现提出问题—背景调查—设计和制作—检测评价—完善优化的过程,并有作品的呈现)。此展示可替代现场操作实验。
五、监测内容
科学、道德与法治监测内容为本学期学习内容;其他各学科监测内容为上学期下半学期至本学期上半学期学习内容,各学科具体监测内容详见通知后附“学科监测指标体系”。
六、监测准备
学科教研员命制监测试题。
各学校按照监测内容准备工作总结、教学档案资料;提供科学实验室1个(含所需器材,根据现场抽取的实验项目定);音乐教室(多媒体播放)1个、微机室1个、相关体育场地器材;美术学科在教室进行测试,绘画材料(含国画),手工材料;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答辩展示室(具备多媒体播放条件)1个,学生准备室1个,骨干教师1人,答辩展示室摆放四、五、六年级过程资料,学生“学业检测成绩汇总表”(见附件),上学期及本学期教学计划,A4纸张若干等。
七、成绩组成与运用
监测成绩组成:平时参与学科教研活动情况、成果获奖情况、教学档案资料、阶段监测成绩等。详见附件“学科监测指标”。
监测完成后,各学科形成监测报告,分析学科发展态势,总结经验,查摆问题,寻找解决办法,明确教研方向。
一、培养学生初步的自主探究能力与意识的重要意义
小学科学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初步的自主探究能力与意识,因此,教师要以培养学生初步的自主探究能力与意识为已任。同时,教师要注重在科学教学中提早培养学生初步的自主探究能力与意识,以树立和增强学生初步的自主探究能力与意识。例如,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但由于学生早已养成用眼睛观察的习惯,所以在最初的阶段,学生无法通过各种感官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只有通过教师的反复引导,学生才能慢慢树立通过各种感官进行全方位观察的意识,并不断增强通过各种感官进行全方位观察的能力。
在科学教学中开展饲养(种植)活动,有助于教师提早培养学生初步的自主探究能力与意识,这就好像种下一粒种子,栽下一棵树苗,只有教师精心培育,学生初步的自主探究能力与意识才会越来越强。
学生初步的自主探究能力与意识对学生来说意义非凡。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学到了知识,不过,一段时间过后,知识可能过时,学生也可能忘记知识,但当学生具备了初步的自主探究能力与意识后,他们可随时汲取最新的知识,从而更新已有的知识体系,甚至学生还能自己探究崭新的知识,以创造崭新的成果。
二、培养学生初步的自主探究能力与意识的有效策略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初步的自主探究能力与意识呢?答案是:在小学低年级开展饲养(种植)活动。具体的有效策略有三个。
1.保护、激励学生的问题意识
古人云:“行成于思、思成于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不疑则不进。”这表明,学生的提问质疑能力对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不断取得进步,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古人又云:“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里强调学习须全神贯注,积极思维,深入研究;只有提出质疑,才能认真思考;只有认真思考,才能解决问题。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提问质疑能力,教师可从三个层面开展饲养(种植)活动。
(1)鼓励学生对饲养(种植)活动大胆猜测
例如,在蚕的养殖中,教师可通过提问(蚁蚕是什么样子,有什么依据;蚕蛹是什么样子,有什么依据)引导学生进行猜测。有了教师的提问之后,学生就会举一反三,便能提出一些与养蚕相关的其他问题(蚕蛾是什么样子,有什么依据;蚕是怎么吃桑叶的,有什么依据)。在此基础上,学生还能进行扩展,即针对其他的饲养(种植)活动,提出一些相关问题(凤仙花会开什么花,会结多少果)。
(2)引导学生对饲养(种植)活动创新提问
其实,引导学生创新提问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蚕除了吃桑叶,还吃什么;凤仙花除了种在泥土中,还能种在水中吗;蚕茧通常是椭圆形的,那么,蚕茧可以是方形的吗。由于这些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的,所以符合他们的思维,使他们格外感兴趣。
(3)指引学生自主探究动植物的特点与习性
在饲养(种植)活动中,学生与动植物天天见面,在浇水、除虫、施肥、喂水和喂食的过程中,他们付出了情感,于是,就对动植物更加感兴趣。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更乐于自主探究动植物的特点与习性。例如,在蚕的养殖中,关于怎么养好蚕有许多相关问题(蚕吃嫩的桑叶好,还是老的桑叶好;养蚕是放在地上养好,还是放在匾中架空养好;怎样的温度对养蚕来说刚好适宜)又如,在凤仙花的种植中,关于怎么种植凤仙花也有许多相关问题(凤仙花是种在沙地上好,还是种在泥土中好;种植凤仙花是在阳光下好,还是在荫凉处好;种植凤仙花使用哪种肥料好)。
2.引导学生制订初步的实验探究计划
在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应要求学生思考怎么进行实验探究,这就需要制订相关的实验探究计划,具体有三点。
(1)关于大胆猜测的探究计划
大胆猜测的探究计划的关键在于:学生只须在养殖或种植的过程中仔细观察。例如,蚁蚕是什么样子。学生只须在蚕卵孵出蚁蚕时仔细观察。又如,凤仙花会开什么花。学生也只须在凤仙花开放时仔细观察。
(2)关于创新提问的探究计划
创新提问的探究计划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引导学生制订不同的探究计划。例如,有关“蚕除了吃桑叶,还会吃什么”的研究。这需要安排学生采集除了桑叶之外的其他植物的叶子喂养蚕,并仔细观察,才能得出结论。又如,有关“凤仙花是否能种在水中”的研究。这需要让学生在水中种植凤仙花的幼苗,并仔细观察,才能得出结论。
(3)关于“动植物生活习性”的探究计划
例如:有关“蚕吃哪种桑叶好”的研究(是吃老的桑叶好,还是吃嫩的桑叶好),有关“养蚕位置”的研究(是放在地上养好,还是放在匾中架空养好),这需要让学生制订分组实验计划(一组喂蚕吃老的桑叶,另一组喂蚕吃嫩的桑叶;一组在地上养蚕,另一组在匾中养蚕并架空)。如果能有效制订实验探究计划,并付诸实践,那么对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与意识便大有裨益。
3.认真操作,培养学生初步的自主探究能力与意识
只有问题与计划,不去操作,永远不会取得进步。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更能增强学生初步的自主探究能力与意识。
例如,一个学生准备进行有关“蚕除了吃桑叶,还会吃什么”的探究,并制订了相关的实验探究计划,可他嫌累,不愿操作,反而与他同组的另一个学生,不仅非常有兴趣,更乐于付诸实践。于是,另一个学生养了许多蚕,有的喂青菜叶,有的喂莴苣,有的喂柳叶。结果实验做得非常成功,他还将实验过程写成小论文,并参加相关的比赛,最终获奖。这样,他不仅对科学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增强了初步的自主探究能力与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