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煤炭物流规划范文

煤炭物流规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煤炭物流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煤炭物流规划

第1篇:煤炭物流规划范文

[关键词] 内蒙古; 资源产业; 现状综述; 节约型社会

内蒙古是我国煤炭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区域内煤层面积大,分布范围广,煤炭品质优良,易于开采,为我国煤炭工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内蒙古按照煤炭工业“十二五”规划的总体安排和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着力创新机制,积极推动转型,促进了煤炭资源产业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 煤炭资源查明储量全国居首

作为我国原煤生产第一大省份,内蒙古已经成为全国主要的能源保障基地。目前共勘查含煤盆地103个,全区含煤面积12万平方公里,煤炭资源远景含量13000亿吨,累计探明煤炭储量8080.65 亿吨。在探明储量中,亿吨级以上的整装煤田36处,查明煤炭资源量居全国第一位。2012年,煤炭产量10.8 亿吨,比 2011 年增长10%,其中电煤占总产量的95%以上。

内蒙古煤炭资源品种齐全,主要有烟煤、褐煤、焦煤、无烟煤,分别占煤炭资源总量的57%、32%、9%、2%。烟煤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鄂尔多斯、包头、巴彦淖尔等地区,查明及预测资源量4161亿吨;褐煤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呼伦贝尔、通辽、锡林郭勒、赤峰地区,查明及预测资源量2336亿吨;焦煤主要分布在中西部乌海、包头、阿拉善地区,查明及预测资源量657亿吨;无烟煤主要分布在西部的阿拉善地区,查明及预测资源量146亿吨。

根据煤炭资源勘探程度,目前具备规划开发利用条件的资源储量为2570亿吨,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锡林郭勒、呼伦贝尔等地。其中鄂尔多斯市规划利用储量1482亿吨,占全区规划利用总量的57.67%;锡林郭勒盟规划利用含量494亿吨,占全区规划利用总量的19.22%;呼伦贝尔规划利用含量294亿吨,占全区规划利用总量的11.44%;乌海市规划利用储量43.24亿吨,占全区规划利用总面积的1.68%。

二 煤炭资源整合取得显著成效

《中国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山西、内蒙古、河南、陕西等重点产煤省份,要以大型煤炭企业为主体,进一步提升产业集中度,促进煤炭资源连片开发;对已设置矿业权的矿区,鼓励优势企业整合分散的矿业权,提高勘查开发规模化和集约化;要继续培育大型煤炭集团,鼓励兼并重组;目标是到2015年形成10个亿吨级、10个5000万吨级特大型煤炭企业,煤炭产量占全国60%以上。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煤炭工业“十二五”规划,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印发自治区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方案的通知》,对内蒙古开展新一轮煤炭资源整合、企业兼并重组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不仅明确了煤炭资源整合、企业兼并重组的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以及企业兼并重组的范围、主体和形式而且提出了较为全面的政策措施。

坚持发展先进生产力和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加快煤炭产业优化升级。通过关闭、淘汰、整合等措施,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促进煤矿与煤矿之间的联合整合。截止到2012年,全区煤矿数量由2005年的1378处减少到目前的598处,淘汰落后产能250万吨,年产30万吨以下的煤矿已于2010年底全部退出了市场。到2013年底,全区地方煤炭生产企业数量将由2012年353户调到80-100户,在地方企业中形成1-2户亿吨级、5-6户5000万吨级、15-16户千万吨级的煤炭生产企业。在进行资源整合的同时,积极推进煤炭机械化改造,目前内蒙古煤矿机械化程度已经由原来的不足40%提高到80%以上,2013年底将全部实现机械化开采。

三 煤炭工业产业转型步伐加快

尽管内蒙煤炭项目的工艺、技术水平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初步形成了“煤电-化工-建材”、“煤-电-冶金”、“煤-电-粉煤灰-氧化铝”等产业链,但却始终处于“卖碳翁”的被动局面。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内蒙古提出不再无限制扩大煤炭生产,今后要把生产规模控制在10亿吨以内,把主要精力转到提高资源利用水平上来。

2011年以来,内蒙古以推进煤炭资源产业转型为重点,积极开展新型煤化工项目示范基地建设,争取到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二甲醚、煤制甲烷气、煤制乙二醇5大国家级示范工程。在推动煤炭资源产业升级过程中,内蒙古坚持以“延链、扩链、补链”的方式发展煤基产业,大力推动技术集成和技术储备,初步占领了新型煤化工的技术高地,已经建成2个国家级工程中心,引进和培育一大批大型企业,围绕煤炭加工利用形成了100多项专利技术,“煤炭―电力―冶金”、“煤炭―电力―多晶硅―光伏制造”、“煤炭―电力―稀土新材料”、“煤炭―电力―煤化工”等7条产业链同步发展,预计这些产业链到2015年可实现工业增加值9000亿元,占内蒙古“十二五”末期GDP的40%以上,带动就业30万人左右。

四 煤炭物流园区建设稳步推进

2012 年,内蒙古煤炭外运量从2001年不足2000万吨猛增至2012年的6.6亿吨,而铁路运力却迟迟没有跟上煤炭产量增长步伐,铁路煤炭运能不足的问题非常突出,公路运量虽然持续快速增长,但很难满足旺盛的煤炭运输需求,导致“京藏高速”等内蒙古境内主要公路大堵车现象频繁上演。在煤炭销售旺季,特别是雨雪天气后,公路拥堵与事故频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治区国民经济的良好运行。

为解决内蒙古煤炭资源运力不足问题,内蒙古进一步加大了煤炭物流园区建设工作力度,并煤炭工业与发展物流仓储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激活民间资本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了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2012 年初,出台了《“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围绕国家煤炭基地建设,通过联合兼并组建一批大型专业化煤炭物流企业,有计划地新建煤炭物流园区。

目前,在煤炭的主产地鄂尔多斯市建成以及在建的具有煤炭物流功能的物流园区三个,分别为阿康物流园区(空港物流园区)、札萨克煤炭物流园区和大路煤炭物流园区。其中,阿康物流园区为自治区级综合物流园区,是一个集物流、交易、会展、保税、信息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型区域性物流园区;札萨克煤炭物流园区包括鑫聚源札萨克镇煤炭物流配送中心和鄂尔多斯市新街煤炭物流配送中心;大路煤炭物流园区项目属于鄂尔多斯市及蒙西煤炭外运前端工程,是一个可以提供综合性煤炭物流服务的物流园区。在自治区主要工业城市包头,建有土右旗大城西煤炭产业园区、东河现代物流园区、面向蒙古国的满都拉口岸物流园区和筹建中的华电蒙能公司大型现代化物流园区。首府呼和浩特建有和林县大红城煤炭物流园区、土左旗晋丰元煤化物流园区和托克托县嘉和煤炭物流园区。在煤炭出区的主要窗口乌兰察布市,建有兴和庙梁煤炭物流园区 (隶属于自治区重点园区乌兰察布综合物流产业园区)、集宁现代物流园区%察右后旗贲红煤炭物流园区以及商都弘达煤炭物流园区。

五 生态环境治理机制不断完善

内蒙古坚持煤炭资源开发与矿区生态环境治理稳步实施,建立健全矿山开发利益补偿和分配机制,全面实施矿山开发保护抵押保证金制度和绿化专项资金制度,坚持“谁开发、谁治理、谁投资”的原则,对煤田火区实行分类治理,截止2012年全区累计投入治理资金209亿元,完成复垦绿化4135万立方米,已发现的238处火区2013年底可基本达到熄灭程度。

六 煤炭安全生产取得重大成效

内蒙古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煤炭资源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事故总量和死亡总人数大幅度下降,从2002年166人,减少到2012年的33人;较大以上事故起数明显下降,从2002年的8起、16人减少到2012年3起、16人,且连续两年没有发生重特大事故;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明显下降,从2002年的1.45下降到2012年的0.031,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2012年以来,内蒙古强化监察、严格执法,有力地促进了全区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创自治区历史最好水平,继续保持了全国领先水平。2012年内蒙古煤炭产量在同比增长近10%的情况下,发生事故20起、死亡33人,百万吨死亡率0.031,同比分别下降33%、34%和40%;事故起数连续10年下降,死亡人数连续7年控制在百人以内,百万吨死亡率连续8年下降。这一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认真履行国家监察职责,全年全局共监察生产经营单位1560矿次,矿井监察覆盖率100%。

总结

《中国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内蒙古按照煤炭工业“十二五”规划的总体安排和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着力创新机制,积极推动转型,促进了煤炭资源产业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六个方面对内蒙古资源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

具体而言,作为我国原煤生产第一大省份,内蒙古已经成为全国主要的能源保障基地;坚持发展先进生产力和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加快煤炭产业优化升级;内蒙古提出不再无限制扩大煤炭生产,今后要把生产规模控制在10亿吨以内,把主要精力转到提高资源利用水平上来;内蒙古进一步加大了煤炭物流园区建设工作力度,并煤炭工业与发展物流仓储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激活民间资本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了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内蒙古坚持煤炭资源开发与矿区生态环境治理稳步实施。在现有成绩的基础上,还应在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上下工夫。

[参考文献]

[1]苏雅 .内蒙古煤炭产业经济效益研究[J].北方经济,2013(5).

[2]孙立强.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措施[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3(5).

第2篇:煤炭物流规划范文

关键词:国家煤炭应急储备;物流脆弱性;物流信息平台

中图分类号: F252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但是中国能源生产的增长幅度小于能源消费的增长幅度,使得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总量的缺口逐渐拉大,能源供应不足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我国正处于重化工业主导型经济发展阶段,同时具有“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特征,这也就意味着煤炭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保持持续高消费量的态势。中国的煤炭资源在地理分布上呈现“西多东少”、“北富南贫”的状态,煤炭资源分布很不均匀,导致我国煤炭生产和消费在空间上逆向分布,形成了“北煤南调、西煤东送”的基本运输格局。煤炭运输环节较多,一旦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导致长距离的运输中断,煤炭不能及时从产地运至各需求单位,能源供应中断,将会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人们的生活也会受到严重的威胁。

1 建立完整的物流信息平台

煤炭物流是煤炭从生产、收购、存储、运输、加工到销售的一系列动态流转过程,具有量大、点多、面广、时间性强等特点,从煤炭生产企业到煤炭运输企业再到煤炭消费企业,煤炭物流节点多,路线长,受自然条件、体制障碍和政府政策的影响较大,使得煤炭的成本大大增加,降低了煤炭产品的竞争力,这些都构成了煤炭物流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因此建立统一的物流信息平台,加强煤炭产业链上的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实现信息共享是形势与发展的需要。

2 建立供应链环境下的第三方管理型煤炭物流业务

煤炭供应链从生产企业到最后消费者之间存在着较长的价值链,流通节点多,抗风险能力弱。我国煤炭物流行业目前主要以运输物流为主,陆地运输、铁路运输、海洋运输等物流运输业务较为单一,全国能够实现物流运输管理一体化服务的公司并不多见。具有整合供应链各环节信息与服务的第三方管理型物流企业在未来将具有巨大的竞争优势,也能够大大增强煤炭物流系统的脆弱性。

近年来,国内已有部分领先企业对管理型物流进行了探索和实践。神华集团依靠自身优势形成了路港航一体化物流运作模式;开滦国际物流公司构建了煤炭供应链管理、煤炭战略储备、煤炭交易市场的物流运作新模式。在未来,建立行业一体化的管理型物流运输模式将是克服煤炭物流脆弱性,增强抗风险能力的新趋势。

3 充分实现煤炭逆向物流的效益

煤炭的逆向物流,就是把逆向物流的原理应用到煤炭产业链上,实现煤炭资源在运输企业、各储备点和应急应用企业间充分流动,以降低煤炭应急储备的脆弱性。

3.1 单个企业的逆向物流

煤炭的逆向物流可能来自众多渠道,煤炭企业不能确定在某个时间段逆回流多少单位数量的煤炭,因此煤炭企业的逆向物流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当企业在面对来自各方的回流物品时往往有些措手不及,并且可能使回流的时间延长,加之企业不能及时有效的对回流物品进行分类管理,很可能使物品出现停滞搁浅的状态,既浪费了时间和空间,又增加了成本,而共用物流渠道可能会弱化逆向物流,节约了煤炭物流的资源,也能缓解正向物流的运力不足的压力,有利于降低国家应急煤炭储备物流的脆弱性。

3.2 企业联盟逆向物流柔性

同行业间的企业在可以在煤炭回收时相互利用现有资源,降低煤炭逆物流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如果

形成了产业联盟,能更加有效的实现逆向物流所要达到的节约成本综合利用各种资源的目的。

4 提升新型加工技术应用,重视煤炭绿色物流

我国煤炭物流行业缺乏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在煤炭流通过程中存在污染和损耗的问题不容忽视,这也是煤炭下游成本居高不下的一部分原因。有效应用新型煤炭加工技术的能降低煤炭物流成本,同时减少煤炭物流对环境的影响,例如,我们可以通过煤炭矸石处理技术可提高煤炭质量并保证煤炭纯度,降低运力,节约运输成本;又如,我们可以通过注浆防灭火和阻化剂防灭火的方式防止煤的自燃,进而减少运输中煤炭的损失。又如,水煤浆是我国较为常用的煤基燃料,同时也是一种低污染,高效能、可管道输送的代油基流体燃料,具有燃烧效率较高、污染物排放量低的优势,是我国最环保、最经济的清洁能源之一,充分利用水煤浆技术可降低煤炭污染物的排放,既节约了经济成本,同时也可大大降低煤炭物流的流通成本。

煤炭绿色物流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且目前并未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充分重视。大力发展煤炭绿色物流可降低各个流通环节的经济成本(生产、加工、运输、装卸等),同时可以大大降低能量消耗、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煤炭绿色物流概念符合国家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发展趋势,相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绿色物流一定能够得到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帮助。

5 各方协作进行煤炭行业规划建设

煤炭行业的上游包括中央一级、地方国有企业、也包括大量的民营企业,所以目前的煤炭工业的规划和建设涉及到中国能源行业的正常发展,而且涉及各种利益分配格局。行业规划不可避免地也会涉及体制改革,尽管深化体制改革不是一蹴而就,会面临各种压力与困难,但是这已是中国发展的方向。

影响国家煤炭应急储备物流脆弱性的因素很多,而且各种因素之间交互影响,要充分考虑,权衡各种对策的实施条件,选取优化的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周鸿.大型煤炭企业物流信息平台的架构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10,30(12):45-49.

[2]李润X.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煤炭物流模式探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1(12):27-35.

[3]倪明,程兰兰.逆向物流网络柔性影响因素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04).

[4]吴云.煤炭物流配送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市场研究,2012:23-24.

第3篇:煤炭物流规划范文

关键词:供应链;物流管理;煤炭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煤炭企业的生产已不局限于某区域或是某一国家,而很可能基于原料的获取、人力资源质量、劳动力价格、地方政策等因素选取分散布局。物流管理已成为煤炭企业供应链管理中核心环节。虽然21世纪以来,一些煤炭企业开始使用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实施流程再造和服务外包,但目前和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运行效率还有很大差距,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二、煤炭企业物流管理现状

1、运输条件不平衡,物资仓储及配送形式多样化。中国煤炭资源分布、生产和消费格局的错位,决定了我国煤炭运输的总体布局是“西煤东运”、“北煤南运”,已形成以“三西”(山西、陕西、内蒙古西)煤炭基地为核心,向周边地区呈放射状的扇形布局结构。我国的煤炭运输主要依靠铁路,铁路煤炭运量占全国煤炭总运量的70%以上,占铁路总货运量的40%以上。2007年全国铁路运输煤炭15.4亿吨,同比增长11.9%。其中,国家铁路运输煤炭12.21亿吨,同比增长9.0%;神华集团运输煤炭2.17亿吨,地方铁路运输煤炭1.06亿吨。2000~2007年铁路煤炭运输量年均增长12.3%,煤炭运输占货运总量的比重由41.4%上升至49.3%。公路省际调运2.4亿吨,其中山西1.2亿吨。内河港口煤炭吞吐量2.44亿吨,北方7港煤炭下水量为4.39亿吨。煤炭的运输还是以铁路为主,水运、公路多种方式为辅的运输格局。

2、物流量增加,企业物资周转速度下降。近年来,物流总额扩大而仓储资源相对不足,据中国物资储运协会统计,2008年67家企业库房使用率为97%,空仓率仅为3%。大量企业开始依赖第三方仓储企业解决货物流动问题,带动了仓储业的成长,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调查,2009年全国建成、在建、规划的物流园有475家,比两年前增加了268个。

煤炭巨头神华集团2005年存货为35.72亿元,2009年该值增长为77.27亿元,翻了一番。比较神华与国外几家资源巨头的流动比例和总资产周转率可知,在几大巨头中,神华滞留在企业内的流动资产是相对较多的,物资的周转速度较慢。物资若不能比竞争对手在企业内更快速地流动,企业的盈利能力将被拖累。

3、仓储与配送技术获得较快发展。我国物流技术与产品从无到有,发展迅速,新兴起的货架系统、自动分拣系统、工业控制系统、图像识别系统、条码技术和RFID技术、计算机信息系统等已经逐渐开始在物流管理中运用。2009年Xstrata利用Ausenco Sandwell公司的先进运输技术改进了Surat Basin煤炭供应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煤炭企业物流管理问题分析

1、仓储及配送管理整体水平较低。由于我国煤炭企业长期以来“重生产、轻物流”,企业管理层对供应链的认知程度有差距,忽视了仓储与配送在物流中的重要性,未能从整体上进行统筹规划。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对物流价值的认识晚于发达国家,物资管理整体规划的研究与实施都处于起步阶段;二是仓储配送管理还仍被定位于传统的生产辅助功能和成本消耗环节,未能看到仓储配送的整合优化带来的好处。

2、仓库和配送中心布局不够合理。由于未能从整体上规划,导致企业在各地的仓库数量多,布局很不合理。大型企业的各地分子公司未能实现统一规划,纷纷从各自角度出发建立仓库和配送系统,导致仓库数量激增。仓库和配送中心的位置经常是简单地选择交通便利、经济发展较好的地方,导致从整个企业看布局很不合理,结果是某些区域仓储过剩和某些区域仓储不足同时存在。

3、配送程序复杂,效率较低。许多企业仓储配送工作缺少统一的管控体系,企业内部相关职能重复,组织职能的专业优势未能有效发挥。各分子公司对要货的时间、品种及数量不能较为准确地计算,存在盲目性。另外,运输与配送的时间较长,不能自动准确地及时补货。

配送程序复杂,通常对库存需要估算后,要货需联系多个部门获得单据,货物入库需要向多个部门报数,容易出现差错。管理部门整理、核对数据花费的时间多,数据质量不高。工作程序繁琐,有些企业直接省去出库入库的登记报送工作。

4、物流成本较高。首先,库存成本高。仓库布局不合理,分级和功能定位没有统一规划,容易导致库容过剩,增加了管理成本和库存资金成本。不同仓库间标准化体系不统一,也增加了仓库间物质流动的管理成本。另外,运输成本高。各企业分子公司各自安排运输资源,无法集中调度,配送路径不优化。很多分子公司对运输成本关注不够,缺少科学的统计分析,忽视了成本的优化空间。

四、提升物流管理能力的建议

1、制定现代物流管理总体战略。煤炭企业物流存在于煤炭产品开发准备、生产过程和销售活动的全过程之中,是一个由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和废弃物流构成的物流系统,其中供应物流起主导作用。企业需要尽可能降低库内物资积压,盘活资产。具体地讲,可以将所有物资分为三大类,短线重点物资、中线产销平衡物资和市场长线物资,分别对应必要的库存、少量库存和不储备三类对策。多种仓储方式、配送方式并存,统一调度下灵活应对,从而加快资金周转。

2、合理建设物流基础设施。物流的仓储设施不是越多越好,不合理布局容易引起仓储过剩或仓储不足。仓库设备设置需依实际情况而定,购置之后要利用好设备资源,且企业不应完全依赖先进仓储设备来提升管理水平。要加大投入力度,努力提升现有仓库的基础设施,不断改造陈旧老化的仓库,更新使用现代化的仓储设备。既要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又要结合各企业的实际情况,不能贪大贪多,形成科学合理的仓储设施网络。

3、建立统一的物流信息平台。与其他系统信息相比,煤炭物流是一个大范围的活动,信息源点多、信息量大,因此煤炭物流系统必须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实现对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应用,实现物流、资金流、数据流和信息流的统一。国外追求卓越的企业已经用业绩证明了信息化的价值,而我国的物流信息化还没走多远。信息化应该注意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结合,依据企业规模、战略和组织结构,合理建设信息系统,借助先进的数据库技术和物流优化软件,提升供应链管理决策质量。

4、规划配送方案,制定外包策略。将物流基础设施合理布局,各企业以及其分子公司可借助管理系统合理预期需求,确定运输量,企业内运输资源统一调度。利用运输的规模效应,降低运输成本。引入物流合作伙伴,包括物流链咨询、配送外包等。

5、培养物流管理多元化人才。煤炭企业发展现代物流,必须具备即熟悉煤炭生产、经营和销售等工作,又熟悉物流服务组织、运输组织管理相关业务,熟悉市场营销和计算机以及物流信息开发维护等多方面的复合型人才,而这些人才在目前的煤炭行业比较缺乏。企业可以与高校合作,定向培养,提高培养对象的实践能力,尽早与企业未来发展相契合。在企业内部,也应该完善考核机制,注重激励和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戴定.仓储管理与WMS[J].物流技术,2005.2.

[2]姜超峰.仓储业:回顾与展望[J].中国储运,2009.3.

[3]纪寿文,,缪立新.一种集成化仓储管理系统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3.12.

第4篇:煤炭物流规划范文

关键词:煤炭物流;现状;改革

一、我国煤炭物流发展现状

我国煤炭企业所属物流公司大多属于在进行煤炭贸易的同时,提供煤炭运输服务和配煤等加工服务,但主要盈利点仍然是煤炭贸易,服务水平较低的运营模式 。

随着近年来煤价的不断攀升,煤炭流通环节利润空间增大,大量煤炭流通企业迅速出现,但资质良莠不齐。一方面,有少数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创新供应链模式,运用供应链管理、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优化煤炭供应链各环节的专业服务能力,对上下游企业进行物流一体化整合,为客户提供集约、高效、环保的煤炭供应链管理服务。另一方面,数量众多的小企业业务重心仅集中在煤炭贸易和落实铁路计划层面,主要通过传统的煤炭贸易价差来获取利润;业务经营和管理粗放,技术简单落后,造成整个流通环节信息滞后、浪费严重、煤炭流通效率低下,并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

(一)缺乏现代物流管理理念

我国大多数煤炭企业将竞争的焦点主要放在生产领域的资源扩张、降低成本及提高劳动生产率上,普遍缺乏现代物流是“第三利润源”的理念,因此往往把非生产领域的煤炭物流活动置于附属地位,将采购、仓储、运输、装卸搬运、包装、配送、售后服务等物流活动分散在不同部门,没有纳入到煤炭物流统一运作与管理的框架内,因此尽管在物流方面的投入较大,但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二)物流管理方式粗放,物流费用居高不下

目前,我国煤炭物流配送体系总体上仍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煤炭企业物流配送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临时计划多、急用料多,由于物流管理方式粗放,诸如对配送资源的整合力度不够、路线规划不尽科学、车辆配载不够合理、配送车辆实行台班制管理等,加上煤炭物流市场较为混乱,不仅造成了管理上的漏洞,如多次物流、颠倒物流、重复物流等,还导致了煤炭物流费用居高不下。

(三)煤炭物流技术手段落后

煤炭物流企业技术水平普遍较低,很多企业虽然配备了电脑和网络,但物流信息系统建设滞后或建而不用,在库存管理、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物流成本控制、物流方案设计和全程物流服务等高层次的物流服务方面基本还没有展开,无法实现装卸、搬运、换装、承接等物流信息的即时传递与处理。

(四)污染和损耗问题比较严重

我国大多数煤炭企业目前仍采用高污染、高损耗、低效率的传统物流运营方式,使煤炭在运输、中转和送配过程中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煤质下降等问题,不仅影响着生产、运输及消费环节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对社会资源和自然环境也产生严重的影响。

二、促进我国煤炭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引入现代物流理念 

作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高效的物流管理不仅是提高客户服务质量、增强企业及产品竞争力的需要,而且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渠道。煤炭企业应当树立现代物流管理思想,把物流运作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研究,改变过去重生产营销、轻物流管理的倾向,从供应链的视角构建现代煤炭物流体系,增强客户服务和市场竞争能力。

现代物流管理理论指出,物流服务是企业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因此,煤炭物流企业必须把握客户需求的内容和特征,将物流服务融入到企业的物流系统当中去,无论是在服务能力上,还是在服务质量上都要以客户满意为目标。

(二)加快煤炭物流体制改革和产业整合

1.推进煤炭产运销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消除部门分割、地区分割以及物流市场的不统一,减少市场进入的壁垒;完善铁路煤运管理体制,组成铁路部门集路、站、运、港统筹一体的协调格局,实现各运输环节的高效衔接;鼓励煤炭物流企业按照现代物流管理模式进行调整和重组,展开竞争,提高整个物流系统效率 。

2.加快煤炭企业横向重组。鼓励以现有大型煤炭企业为核心,打破地域、行业和所有制界限,以资源、资产为纽带,通过强强联合和兼并、重组中小型煤矿,发展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以在更大范围内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重组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并实现规模经济。除了整合矿产资源、人力资源等外,还需要从供应链层面整合物流资源,积极推动物流社会化和物流一体化发展。

(三)强化煤炭供应链管理

1.推进煤炭企业内部物流一体化。

2.加快煤炭供应链联盟建设。

3.以供应链管理为基础,在全球范围整合资源。

4.提升流通加工服务能力。

5.建立和完善物流成本考核体系。

 (四)推广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物流技术的应用

1.加快物流信息系统网络化建设,实现物流信息化。依托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平台,建立与现代物流发展相配套的物流信息系统与网上交易系统,并与遍布全国乃至全球的采购网和客户服务网对接,建立功能齐全、资源共享、服务便捷的物流服务网络,以客户订单信息流带动配送物流的实现。

2.开发应用煤炭物流专用设备,改善物流基础设施。针对不同煤炭加工产品,开发应用煤炭物流专用车辆以及与之相关的装卸、仓储等先进物流技术。加强煤炭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包括仓库建筑、场站设施、装卸设备、运输工具、运输通道等。

(五)发展煤炭“绿色”物流

1.政府和社会舆论引导。各级政府应把推进构建“绿色”煤炭供应链纳入发展规划中,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引导、鼓励并支持相关企业加入到打造“绿色”煤炭供应链建设中来,如通过给予金融支持、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降低企业打造“绿色”煤炭供应链的成本。同时尽快制定针对煤炭行业的清洁生产标准,建立煤炭供应链资源损耗和环境污染等指标的监督、考核、评价体系以及相应的经济奖惩措施。

第5篇:煤炭物流规划范文

【关键词】因素评分法;煤炭物流园区;绿色度;评价

【中图分类号】F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993(2015)11-0055-03

1引言

传统的煤炭物流因为其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严重而被称为“黑色物流”,如何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加强对煤炭物流系统的管控,实现煤炭黑色物流向绿色物流转变,促进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对于保证我国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煤炭物流园区是煤炭物流的关键节点,是管理煤炭物流的重要载体,其绿色程度如何会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煤炭物流的绿色化。

2我国煤炭物流园区的积极作用以及存在的非绿色因素分析

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的对物流园区的定义是:物流园区(logisticspark)也称物流基地,是多种物流设施和不同类型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是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服务功能的特定区域。煤炭物流园区是指具有煤炭集散、加工处理、储备、综合装运等多功能的场所,它可以把不同种类的煤运进来,并对其进行筛分、洗选、储存、混配、装运等加工处理,运出的是标准化或个性化的成品煤,提升了煤炭的品质,提高了煤炭的附加值[2]。我国的煤炭物流园区正在不断建设中,按照其所在位置及其所起的作用不同可以分为煤炭产地物流园区、煤炭中转地物流园区、煤炭消费地物流园区三类,理想的煤炭物流网络结构应该如图1所示。通过煤炭物流园区的运作,改变了以前直接由煤炭企业用户的传统运输方式,使煤炭企业将物流业务交给物流园区来承担,将主要精力集中到煤炭生产上来,可以提高生产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三种物流园区的作用不尽相同,煤炭产地物流园区主要收集附近煤矿的煤炭,进行洗选产生标准煤配送给中转地物流园区,中转地物流园区主要进行煤炭储备,以标准煤为主并生产适量的成品煤,来满足煤炭消费地物流园区的需求,消费地物流园区主要是根据客户的个性化的需求,进行配煤加工,将客户需要类型的成品煤配送给客户。通过三种物流园区的合理分工、协调配合,最终一方面实现了煤炭用户需求的有效响应,提高了煤炭物流的可靠性,避免缺货,同时通过集约化运作,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煤炭物流园区虽然有上述积极作用,但也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主要包括污染和资源浪费两大问题,具体包括噪音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污染、资源浪费五个方面,如表1所示。[3]

3煤炭物流园区绿色度评价的必要性

物流园区的绿色度是指物流园区的环境友好程度,具体来说包括物流园区对于环境的污染程度以及对于资源的消耗程度。如果一个物流园区平均到单位工作量上的对资源的消耗越小、对环境的污染越少我们就认为其绿色度越高。煤炭物流园区绿色度具有客观性和时效性的特点。客观性是指通过评价可以对煤炭物流园区的绿色度进行客观的评估,衡量其在环保方面的客观效果。时效性是指从发展的角度来看,随着科技的进步、管理水平的提高,煤炭物流园区的绿色度是一个不断变化升级的过程,今天的绿色度高的物流园区如果不持续改进,有可能到将来绿色度会被评价为低[4]。引入煤炭煤炭物流园区绿色度评价对实现煤炭物流的绿色化转变、推进煤炭物流企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给政府管理部门,在考核评价监督管理煤炭物流园区的时候,提供一套客观可行的评价方法,找出标杆企业,树立榜样,进行经验推广,引导煤炭物流的绿色发展方向。二是通过评价给煤炭物流园区的绿色转变起指导作用,通过对自身的评估以及与同行标杆企业的对比,找出差距,作为今后绿色工作的重点。

4构建煤炭物流园区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考核内容

对煤炭物流园区的绿色度的评价可以从不同的维度展开,本文借鉴相关文献中对于企业绿色度评价的内容,结合ISO14000国际环境管理体系的管理思路,将煤炭物流园区绿色度评价的指标从制度及文化建设、组织架构与人力资源、硬件投入、过程管理、绿色绩效五个维度展开,共包括23项二级指标,如表2所示。指标的设置充分考虑了重在预防、全员参与、要素管理、过程管理、目标管理、重在实效等原则,具有全面性、客观性、科学性等特点。

4.1制度及文化建设

制度及文化建设包括园区绿色文化、绿色战略规划、环境管理制度三个方面。绿色的企业文化是园区绿色管理的前提,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园区文化主要考核内容包括:绿色的价值观,绿色制度建设,绿色信息公开,绿色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绿色战略规划主要考核园区在绿色经营观指导下,对园区进行绿色开发、实施绿色生产、开展绿色营销和培育绿色园区文化等是否进行了总体规划。环境管理制度方面主要考核内容包括:环境管理组织机构、环境监测制度、各部门的环境管理办法、宣传教育培训制度、监督检查制度、奖惩制度等等。

4.2组织架构与人力资源

组织架构与人力资源包括组织架构、人员配置、员工素质三个方面。组织架构是指一个组织整体的结构,是在企业管理要求、管控定位、管理模式及业务特征等多因素影响下,在企业内部组织资源、搭建流程、开展业务、落实管理的基本要素。主要考核园区环境管理组织架构是否合理,每一个组织部门、每一个员工是否都有合理的环境管理职责分配。绿色物流作为新生事物,对营运筹划人员和各专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因此园区是否拥有足够数量的熟悉绿色理论和实务的物流人才,并将其科学合理的配置到相应的组织机构当中都是考核的重点内容。其中重大环境影响的岗位人员是重点,考核是否经过了相应的教育、培训,是否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经验。

4.3硬件投入

煤炭物流园区的绿色硬件投入是实现绿色化的基础保障,包括污染物监测设备投入、减少污染的设备投入、资源回收与节约的设备投入。污染物监测设备主要包括监测噪声、污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的污染的设备。减少污染的设备包括污水处理、废气处理、减少噪声、减少扬尘、减少运输过程中煤炭洒落等工作所投入的设备。资源回收与节约的设备主要包括废弃物、洒落的煤炭的收集加工再利用的设施设备。

4.4过程管理

过程管理是指对煤炭物流园区的每个节点进行监管控制,对每个过程细节进行控制管理,从而达到最终的绿色物流目标。对园区的过程管理主要考核指标包括作业标准、应急预案、教育培训、监督检查、作业改善五个方面。作业标准主要考核各工作岗位是否有完善的作业标准,有重要环境影响的环节是否有控制程序,例如固体废弃物管理程序、可回收利用废物处置办法、危险废物处置办法、化学品控制程序、能源管理办法、环保信息交流管理程序、污水排放控制程序、零星废水排放管理办法、大气排放控制程序、噪声控制程序等等。应急预案主要考核园区是否制定了可能造成环境影响的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等以预防或减少环境影响。教育培训方面主要考核是否定期进行绿色意识、岗位职责、工作标准的培训,以及有可能的情况下是否进行了应急预案定期演习。监督检查主要考核园区的监督检查部门是否定期的开展检查工作,并对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作业改善主要考核针对监督检查以及日常发现的问题,能否发动全体人员,集思广益,制定出作业改善措施。

4.5绿色绩效

园区绿色声誉是园区内部员工和外部顾客等对园区绿色管理方面的认可程度,可以通过调查以及新闻报道的次数来确定。物流园区绿化率就是用园区绿化区的面积除以总面积来确定。废液污染、废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污染主要考核其有没有达到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运输损耗用运输中损耗的煤炭数量除以煤炭运输总量来确定。物料回收再利用主要考核物料回收的数量及其经济效益。资源消耗就是考核单位煤炭吞吐量所对应的资源消耗数量。

5因素评分法在煤炭物流园区绿色度评价中的应用实例

运用因素评分法进行绿色度评价的计算过程如下:首先对需要进行评价的对象(煤炭物流园区)设定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这些评价指标按其重要程度分配权重,然后按各指标的考核内容及其评分标准给各指标打分,将各项指标所得分数与权重相乘并汇总,便得出各评价对象的评价总分,获总分越高的评价对象绿色度越高。其中权重的分配可以采用1到9标度法,请专家两两比较各指标,构造出判断矩阵,采用和法或积法计算得出各指标权重。权重的分配也可以采用德尔菲法,请多个专家根据每个指标对物流园区绿色化的影响程度赋权,经多次反复交流信息,最终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下面以对A、B、C三个煤炭物流园区的绿色度评价为例来说明该方法的应用。如表2所示,共包括五个方面的23项指标,所有指标权重按百分比来计算,所有权重相加为100%,各指标的得分,按10分制计算,最终根据加权求和法得出各煤炭物流园区的绿色度评价总分。通过表2的总分可以看出,B园区绿色度最优,C园区次之,A园区最差。通过横向比较也可以得到一些启示,比如,A园区的硬件投入是最高的,但因为其其他的方面做的差,最终的评分还是最低,说明仅仅依靠设备是实现不了绿色化的,管理等软实力也很重要。B园区虽然得分最高,但其设备投入等方面还有改进空间。C园区各个方面比较均衡,仍需向B园区学习,提高绿色化程度。

6结束语

本文在绿色物流理念的指导下,融合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管理思想,构建了煤炭物流园区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各指标的考核内容,采用因素评分法进行了煤炭物流园区的绿色度评价。该方法用于评价煤炭物流园区绿色度水平的高低,具有实用性强、计算简便、评价准确等优点,对煤炭物流园区绿色度的评价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但在各指标权重的确定、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的细化等方面,还不够完善,可以作为未来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黄志建,史春芬.我国煤炭物流研究综述[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1):12-14.

[2]钱平凡,温琳.煤炭智能物流园区建设及政策建议[N].中国经济时报,2013,37(7).

[3]杨海洪,胡小建.煤炭产业园区绿色物流运营模式研究[J].物流技术,2014,(11):1-4.

第6篇:煤炭物流规划范文

我国的环境污染相当突出,生产过程的整个环节都可能造成环境污染,所占比例各有不同,如图1所示。因而,治理环境污染一直是我国致力而为的工作,在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背景下,治理力度更是空前。但是我国的煤炭企业对环境的污染一直高而不下,造成巨大的社会和环境效益损失。煤炭企业在物流运输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主要体现在一是运输交通工具排放的气态污染物以及颗粒污染物高,成为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同时交通工具也是社会和城市噪音的最大污染源之一;二是在物流运输过程中煤炭装卸、煤炭露天堆放、煤炭扬尘、煤粉掉落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据统计,我国煤炭企业物流运输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占主要环境污染因素的2%以上,所造成的社会效益损失约占1%以上。

低碳经济下煤炭企业绿色物流的机遇

1政府扶持政策指导更加明确

近几年,我国在对煤炭企业实施一系列扶持政策,不仅扶持力度加大,而且政策指导方向更加明确。随着国家《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煤炭产业政策》、《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重要政策措施的出台,使得煤炭企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活力和空间。特别是《循环经济促进法》提到“利用煤层气以及煤矸石、煤泥、垃圾等低热值燃料的并网发电”,以及《煤炭工业节能减排工作意见》明确提出“灰分大于25%的商品煤,应就近使用,尽量减少长途运输”。“煤炭集散地要有防止扬尘措施,煤炭运输要逐步实现封闭运输”等都为煤炭企业构建绿色物流系统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机遇。

2物流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在物流基础设施方面,物流园区规划不断提高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附属设施日益成熟和完善。铁路、水路、公路、航空等状况得到空前发展,不断为企业物流运输提供了便利。物流信息系统日益发展,在运输、储存保管、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方面逐渐形成标准化、电子化及自动化,促成信息流转加速,特别是跨地域联接、跨企业联接信息的实时传送和处理的实现,使得物流信息使用效率剧增。全球定位系统(GNSS)、道路交通信息通信系统(VICS)、智能标签等物流新技术的不断产生和应用,不仅提高了物流效益,也降低了物流环节的能耗和环境污染。一系列清洁能源和新能源运输工具的广泛应用,也为物流环节的减排做出了巨大贡献。如图2所示。据相关资料和数据显示。2009年初伊始,我国投资了4万亿,较大比例投入铁路、高速公路、港口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2009年,我国铁路基本建设投资完成6000亿元,比上一年增加2650亿元,增长79%。全国新增公路通车里程9.8万km,其中高速公路4719km。

3绿色物流意识日益提升

随着人类环境意识的增强,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等观念不断增强和走向成熟,在物流运输过程中,人们对物流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物流自身环境的认识和改善净化意识也逐步清晰,绿色产品、绿色标志、绿色营销和绿色服务、绿色物流等观念日益确立。而对那些不利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的企业经营活动往往呈现抵触意愿,甚至拒绝消费和使用,特别是针对煤炭等能耗高、污染重的企业产品,消费者的绿色环保意识、绿色物流要求更是强烈。具体到煤炭企业的绿色物流,就是要从煤炭企业的产品出发进行绿色运输,合理规划网点及配送中心、优化配送路线以提高运载效率和降低运输路程。使用新能源等绿色运输工具,降低废气排放以减少环境污染。实行封闭式运输、储存等以避免煤炭扬尘。利用物流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及网络化等先进物流技术以提高物流活动效率。

煤炭企业绿色物流系统构建对策

1增强绿色运营意识

在绿色物流系统构建方面,煤炭企业要积极增强绿色运营意识,一方面要清醒地认识到绿色物流建设不是企业单纯的投入和成本增加,而是有利于节约资源,有利于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为人类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财富;另一方面是实现绿色物流,不仅有利于社会经济,而且还能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广阔的空间。煤炭企业通过构建绿色物流系统,合理设计物流体系,使用低耗能、低排放物流工具,更加科学合理地设计运输、仓储、装卸等工序流程,进而降低物流成本。不仅如此,煤炭企业通过满足社会公众的绿色化物流要求而提供差异化服务,能够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提高企业声誉等,进而提高市场占有率,提升企业竞争力。

2加强正向物流环节的绿色管理

2.1运输路线的绿色化

在构建绿色物流系统中,运输路线的绿色设计占据重要位置,要本着精细化设计,消除不必要运输路线原则。具体地说就是不盲目地选择最优路线和最短路线,既要考虑最短路径,最短运输时间,又要充分考虑运输过程的不确定性,坚持从客户的分布位置及密度等方面出发,优先选择近产近销。对于较远路程运输,必须精细化路线分析和选择,尽量安排和选择直达路线,避免中转运输和运输方式的改变,减少装卸和搬运等中间环节。

2.2运输工具去碳化

煤炭企业在物流运输过程中,运输工具的碳排放对环境将造成严重污染,选择低碳化的运输工具将大大降低污染物的排放。煤炭企业可以从降低运输工具的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角度出发,选择新能源作为动力燃料的运输工具,以降低有毒气体的排放。同时,选择安装天然气燃气发动机或欧Ⅲ标准发动机等新型发动机的运输工具,提高动力燃料燃烧率,发挥动力源的最大效用,从而节约资源。

2.3提高仓储和装卸环节的防尘防污效率

在煤炭仓储和装卸环节,要积极采取措施,提高防尘防污效率。合理选择和规划仓储仓库位置及空间布局、减少露天堆放、增加封闭仓储。煤炭堆放时,充分使用空间,杜绝煤垛过高、煤层虚空、坡度过大,要保持垛顶平坦,采取有效的通风散热措施以防止氧化和自燃。在装卸环节,应在指定区域操作,尽量降低装卸频次,采取自动化、集中化操作,并且做好收尾检查和整理工作,积极妥善做好煤堆排洪沟清理和整顿,保证煤堆安全。

2.4物流信息战略化

物流信息系统的构建和应用,常常是煤炭企业实现高效低污物流活动的关键环节,煤炭企业必须本着战略化、长远化原则收集和整理有关信息,对包括钻探、开采、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装卸、包装等环节构建相互衔接和集成化的信息数据库建设,应用先进物流技术和信息技术实现物流信息的集成化、网络化、共享化,充分利用现有的企业内部网络系统,构建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物联网系统,实现信息高效资源共享。

3加强逆向物流环节绿色管理

煤炭企业的逆向物流主要是针对在生产、运输和使用煤炭产品之后所产生的矸石、废水、废气、粉煤灰、煤焦油等废料和副产品的回收再利用过程。在逆向物流流程中,做好废弃物信息跟踪工作,将这些废旧物资进行分类,对于可回收利用物资做好产业链或供应链系统循环使用,以提高煤炭资源效率;对于不可再利用的废品做好最终处理工作,或深埋或运送至废品集中处理区,或寻找更经济的其他处理方式,而不能随意抛放而造成环境或大气污染。

结束语

第7篇:煤炭物流规划范文

【关键词】煤炭销售物流 转型

一、煤炭销售物流概念和特点

煤炭物流指煤炭从生产、加工、储存、销售到运输的整个过程中的实体运动以及流通中的一切增值活动。煤炭物流由煤炭生产物流、煤炭供应物流和煤炭销售物流、煤炭回收物流和煤炭废弃物流组成。本文主要讨论煤炭销售物流,煤炭销售物流包括从订单管理、发运管理、发运执行等一系列与销售相关的实体运动以及流通中的价值增值活动。

煤炭销售物流系统不仅具有工业企业销售物流系统的一般特点,还具有其独有的特点:

(1)节点多:物流节点是物流网络中连接物流线路的结节点,在煤炭销售中,物流节点的数量和类型多样,造成了管理难度。

(2)线路长:煤炭资源分布不均,以及我国煤炭资源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呈逆向分布,因此煤炭销售大多涉及大批量长距离运输。

(3)体制及政策影响:煤炭行业的垄断性较强,且大多为国有企业,市场机制未能充分发挥作用;政府部门在煤炭生产、运输、销售、储存、定价等环节都发挥着宏观管理和调控作用。

(4)受自然条件影响:煤炭产品的种类、品种等具有很强的地域依赖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的自然条件;煤炭产品供应的稳定性易受气候条件、自然灾害影响。

二、煤炭销售物流现状

目前煤炭销售物流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客户管理观念落后:煤炭销售近十年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且煤炭销售企业大多是国有企业,导致其员工的服务水平低,服务意识不强,不重视客户管理。

(2)信息化程度低:我国煤炭企业多是经历重组或改制的老牌企业,大多采用粗放的人工管理方式,销售信息化程度较低,销售物流系统整体效应欠佳。

(3)组织结构不合理:由于体制原因导致煤炭销售企业组织结构庞大、分工不明确且有重叠,科室分散、职能重叠、协调能力差。

(4)管理手段粗放:缺少统一的系统平台造成煤炭企业内部物资采购与煤炭销售分离,导致企业内部资源浪费;也未能利用企业本身物流能够带来的规模效应。

(5)物流人才短缺:缺乏具备物流综合知识的专业人才,严重制约煤炭销售企业物流成功转型。

三、煤炭销售物流转型策略研究

煤炭销售物流转型需要煤炭企业领导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提升管理能力。对煤炭销售物流进行集中管理,加强合同管理、发运管理等,合理规划利用现有资源,形成规模优势,实现整个企业的煤炭销售利润最大化。

业务流程重组(BPR):对现有煤炭销售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进行再思考和再设计,去除现有流程中不增值的部分,对增值部分进行合理优化,使其更具符合企业需求。

重视供应链管理,把煤炭销售物流建成一个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目标的供应链。

(2)积极发展双向配送。利用信息系统及时、准确地了解煤炭企业内部物资采购和煤炭销售业务,并将煤炭销售优势和物资采购优势结合,既保证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供应,又提供煤炭产品的运输渠道,充分利用并合理配置企业内部资源,避免浪费和闲置。

(3)提高信息化水平。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是连接煤炭销售企业与煤炭用户企业的枢纽,实现信息共享与透明、高效交易,简化了客户与企业间的联络,节省营销成本。

企业资源计划(ERP):利用ERP系统对煤炭销售各环节进行全局管控,实现各业务环节信息共享,最大限度实现企业煤炭销售利润最大化。现有较成熟的ERP系统有SAP、ORCLE等。

煤炭销售现场执行管理系统(MES):根据ERP系统下达的发运信息对煤炭发运环节进行管控并将结果反馈到ERP系统,更有效地协助ERP系统实现煤炭销售全局管控。现有较成熟的现场执行系统实施商有浪潮、矩阵等。

(4)构建管理型第三方物流。管理型第三方物流是指企业本身拥有较少的固定资产,但凭借其优异的管理、信息、人才资源和项目运作能力,依靠信息技术整合并满足客户物流服务所需的运输或仓储等物流资源的物流提供商。

煤炭销售中的管理型第三方物流服务商通过应用网络信息技术,高素质的人才和管理力量,利用社会设施、装备等劳动手段,整合煤炭价值链上中下游网络,引入现代供应链管理思想等先进思想和工具,不断创新和优化煤炭销售供应链流程,准确高效地管理煤炭销售供应链各节点间的战略合作关系,真正为煤炭消费者提供可靠、及时、标准和高性价比的可选择的煤炭销售解决方案。

(5)发展以客户为导向的煤炭企业零时销售物流战略。客户导向的煤炭企业零时销售物流总体战略是:消除客户与公司间的价值差异,通过快速预测、决策,整合、优化销售物流流程,及时、准确地将煤炭产品配送给客户,达到能无任何阻力地为客户提供全过程服务。

零时客户管理策略:煤炭销售企业在垂直时间即时预测客户需求,关注客户占有率;在负时间深入了解客户,进行客户关系管理;在零时间使客户能即时获得其所需的煤炭产品和服务,实现零价值间隙。

零时管理策略:煤炭销售企业在垂直时间营造信任文化,在负时间建立学习型组织,在零时间即时管理。

零时流程策略:煤炭销售企业在垂直时间推动信息化,在负时间进行流程重组,在零时间立即执行。

参考文献:

第8篇:煤炭物流规划范文

在全国煤炭供应紧张的同时,鄂尔多斯煤炭工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煤炭价格出现了恢复性上涨,煤炭市场异常火爆。在这种市场条件下,我市煤炭企业大面积盈利,经济也有了较快的增长。

然而,在此煤炭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我们必须看到,当前我市以煤为主的工业结构有着极大的风险。这种煤炭产业一业独大的工业结构决定了在不改变工业结构的情况下,我市经济将随着煤炭工业的兴衰而兴衰。居安要思危,面对当前全国煤炭工业一片繁荣的景象,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认识到必须从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向构筑社会资源优势转变。

考虑到煤炭工业是我市经济的主要支撑,要实现我市经济由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向构筑社会资源优势的转变,就必须首先实现煤炭工业由依托煤炭资源优势向构筑社会资源优势的转变。就目前煤炭工业现状而言,这一转变就意味着煤炭工业要从现有煤炭工业体系向新型煤炭工业体系转变,将煤炭工业做强做大,大力发展煤炭物流业,突出组织、政策、管理、技术、人才、分工协作等多种社会资源对于煤炭工业的带动作用,使我市煤炭工业能够持续地具有竞争力,成为经济的坚实支柱。

一、按照培养新型煤炭工业体系的要求,做强煤炭工业

当前我市煤炭工业存在产业集中度低,企业平均规模小、生产技术落后、管理水平低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煤炭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并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有重点地、逐步地推进新型煤炭工业体系建设。

首先,加大对中小型煤矿的整合改造,淘汰资源回收率低、安全隐患大的小煤矿,加快组建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优化煤炭产业组织结构,提高煤炭企业的平均规模,提高整个煤炭产业的集中度,最终通过调整煤炭产业的组织结构来带动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实现“组织”这种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其次,要依靠科学技术,通过加快科技进步提升煤炭产业整体科技水平,提升煤炭产品的科技含量,对煤炭产品进行深度加工,延伸煤炭产业链条,促进煤炭产业升级,实现“技术”这种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

再次,创新机制、加强管理,转变发展观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推进煤炭资源的循环利用,加大对于煤炭的综合开发利用,建设综合利用电厂和建材厂,发展筑路回填,利用和消化煤矸石,大力开发和利用煤层气,实现煤炭资源的高效、科学、综合利用,通过机制和观念创新促进经济快速增长。

二、建设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做大煤炭工业

尽管煤炭作为基础能源在我国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从长远来看煤炭价格也必将趋于上涨,煤炭工业也必然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我们毕竟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规律决定任何一个市场都必将出现波动,我市这种煤炭产业一业独大的工业结构不可避免地会给全市经济带来一定的风险。为此,我们必须将煤炭工业做大。

2005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煤炭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都指出要建立大型煤炭重化工基地。鄂尔多斯作为全国第一产煤大市,建设大型煤炭重化工基地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市要紧紧抓住当前国家大力发展煤炭工业的历史机遇。打破区域、行业和所有制界限,发展跨区域的、煤、电、化、路为一体的,各类资本参与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兼并市内中小型煤矿,加快发展坑口电厂,大力发展煤炭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产业。依托神东煤炭基地内外部优势条件,以109、210国道、神东铁路和拟建、在建的输煤铁路为纽带,加强与铁路沿线电厂联营,参与铁路的建设和股份制改造,将鄂尔多斯市煤炭工业做大,构建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以煤炭、电力、化工、物流、建材等产业为主体的新型的鄂尔多斯产业体系,实现由“协调发展机制和循环经济理念”来带动我市经济的增长,从一定程度上减轻对煤炭资源的过度依赖,实现由依托煤炭资源优势向构筑社会资源优势的转变。

三、通过资源整合。促进鄂尔多斯煤炭业和物流业的互动发展

第9篇:煤炭物流规划范文

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物流领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广泛重视,物流被称为是“第三利润源”,是除了降低原材料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新的利润创造点。同时,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也迫使人们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绿色物流的理念也就应运而生,被广泛的用于各行业的物流改革中。煤炭物流作为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流部门之一,也是环境污染的重要源头之一,对其的绿色化改造更加的意义重大,刻不容缓。

所研究问题有利于降低煤炭企业的物流成本,提高煤炭供应链的运营能力,有利于提高煤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煤炭物流的服务能力,也有利于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增强煤炭的供应保障能力。

一、大同煤炭物流的环境影响分析

1.大同煤炭物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从自然环境方面讲,煤炭物流造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煤炭本身的影响,如抛洒污染、扬尘污染等,煤炭在储存运输一般都不封闭,这就导致了煤炭抛洒现象严重,沿路煤尘飞扬。二是运输工具造成的污染,如大气污染,噪声污染。这类污染突出表现在公路汽车运输中,汽车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氧化氮等各种污染气体,加之公路运输中拥堵严重,污染物的排放量更加巨大。

2.大同煤炭物流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从社会环境方面讲,煤炭物流造成的影响和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对经济结构的制约,大同的交通运力基本以煤炭为主,而短时间内,运力提升又相对有限,这样一方面煤炭运输能力不足,另一方面煤炭对其他货物的运力进行挤压,制约了其他货物的运输。二是增加社会支出,造成社会资源浪费。不合理的运输以及超载严重,使得公路设施维护费用不断上升,企业的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增大。大量煤炭运输都是单向运输,即回程时大多都是空载返程,这样是对运输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大同煤炭物流绿色化存在的问题

物流系统的建立和运行,需要大量的软件和硬件要素支撑。我国物流行业起步较晚,尤其是绿色物流起步更晚,因此,构成物流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这是造成煤炭物流特别是绿色物流发展缓慢的重要根源。大同煤炭物流绿色化道路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技术设施落后

技术和设施是物流的劳务工具,是物流系统的物质技术基础,是实现物流功能的手段和技术保证。就拿大同煤炭物流运输通道的建设来讲,其建设与经济发展相比,严重滞后。对于大同煤炭的外运,主要是通过铁路,但主要的出运铁路大秦线,道路能力早已饱和,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能力利用率高达120%。铁路运力的紧张,将大量的煤炭运量挤入公路运输。

(二)物流人才匮乏

人,是每个行业的重要参与主体,是物流系统的核心要素。我国物流行业起步较晚,专业人才数量不够充沛,而煤炭行业工作环境较之其他行业更为艰苦,所以从事煤炭物流方面的专业物流人才比较匮乏。而且,政府和相关企业对物流人才缺乏培养意识,没有为专业煤炭物流人才的成长提供很好的外部环境,使得专业人才的供给与后续补给出现断层。

(三)资金投入不足

资金是物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要素,是支持物流系统发展的基石,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物流设备的购置、物流系统的运作等物流过程都需要资金的投入。但是,目前大同地区对物流的资金投入不足,各种物流基础设施及设备落后,尤其是在路网建设上,不能使之与经济发展速度相协调,这些都极大的限制了煤炭物流的发展,发展煤炭绿色物流更是艰难。

(四)产品结构单一

产品是物流系统中的基础要素,是物流的劳务对象。大同的煤炭资源虽然优良,但是现在市场上的需求多为洗选过的精煤,对煤种选配要求也逐步提高,而大同外运的煤炭中主要是未经洗选的原煤,这使得大同煤炭产品质量下降,影响煤炭的销售与消费,对于煤炭资源和物流资源的浪费也很严重。而且,在原煤的运输和消费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也很严重。

三、大同煤炭绿色物流的发展建议

(一)政府方面

1.吸收先进理念

在煤炭绿色物流的实施过程中,大同政府必须转变落后观念,积极了解煤炭绿色物流的相关情况,向煤炭行业宣传绿色物流的先进理念,鼓励支持煤炭物流企业的发展。政府的观念引导,可以让整个煤炭行业走向绿色物流的正确方向。

2.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监督、引导、协调、服务和管理。大同煤炭绿色物流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政府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加强对煤炭物流的投资与建设,为煤炭绿色物流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与帮助。

(二)生产企业方面

生产企业是煤炭物流的重要参与者,是发展煤炭绿色物流的重要行业主体和主要执行者。塔山经济循环园区成功的绿色案例,是大同地区其他煤矿的学习典范,各个生产单位应该借鉴塔山的先进技术经验,同时结合自身特点,开创一条自己的绿色物流之路。对于大同煤炭绿色物流的发展,有以下几方面建议:

1.提高产品质量,完善产品结构

目前大同地区煤炭行业的产品品种单一,主要出产动力煤,有时直接原煤出售,原煤是指从刚开采出来的煤中选出规定粒度的矸石(包括黄铁矿等杂物)以后的煤,杂质较多燃烧质量不高。这样使得优质的大同煤炭,并不能卖出更好的价钱,而且严重的浪费运力,所售产品未经合理配置与加工,其运输储存与消费的过程中也会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所以,要想使煤炭物流绿色化,首先要对煤炭物流对象――煤炭产品进行优化,采用先进的清洁煤技术。这是在直接烧煤的情况下,需要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例如燃烧前的净化加工技术,主要是洗选、型煤加工和水煤浆技术。

2.建设环境友好型运输体系

煤炭运输是煤炭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煤炭物流中,对环境的影响也最明显。建设环境友好型运输体系,可以最大化的降低煤炭运输对环境造成的危害。煤炭运输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运输工具对环境的影响。大同煤炭主要的运输方式为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其中公路运输的主要载体汽车,会排放大量污染大气环境的汽车尾气,加之煤运道路拥堵严重,更加剧了污染的程度。煤炭生产企业应尽量选择铁路运输,在使用公路运输时,也要推广使用清洁燃料汽车。同时,要合理安排运输计划和运输路线,对流量实行合理控制,尽量节省运力,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外运方式。

二是煤炭产品运输途中对环境的影响。煤炭运输中对环境主要的污染是煤粉的扬尘抛洒,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找到最优的防尘技术。喷淋抑尘剂的方法是目前最好的防止煤炭运输抛洒的解决办法。抑尘剂的使用正在逐步推广中,同煤集团也开始在部分煤矿建设抑尘剂喷洒装置。据大秦线监测统计,使用抑尘剂喷洒技术后,铁路沿线扬尘削减率在95.1%――99.6%之间,隧道内扬尘削减率在93.8%――97.1%之间,抑尘效果很好。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