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职教学内容范文

高职教学内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职教学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职教学内容

第1篇:高职教学内容范文

论文关键词:教学内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

我们已经走进知识经济时代,即以知识的创新和知识迅速转化为技术引导经济发展的时代。高职教育的发展应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目标,要追求培养目标与岗位标准的零距离;专业设置应遵循市场的发展规则和个人的发展需要;课程体系要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体现高职特色;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应是多姿多彩、灵活多变的;教学内容也应是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的。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首批地方职业大学建立至今,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高职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有一部分高职院校仍存在着规模小、效益低、发展慢、就业率低等问题,现有的办学规模与规划办学规模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教学内容不能跟工作岗位设置良好的结合,学生毕业后难以找到好的工作。

(一)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匹配

一些高职学校的在课程开发中脱离市场需求,没有进行岗位能力分析,达不到企业等用人部门的要求。在专业设置上随意性较大,盲目跟风上专业,造成毕业生过剩,而有的急需人才又缺少相应的专业来培养。

(二)教学方法、手段陈旧

在教学方法上,传统的教育模式仍占主导地位,重视课堂教学、课本教学,强调教师讲授的主导作用。一些教学改革没有深入企业、市场,没有对专业本身的需求进行细致的调研论证,盲目删减课程,不利于学生学习的完整性、亦不利于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需要。

(三)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有望进一步加强

由于劳动力供大于求,企业缺乏合作的动力,而学校缺乏政策支持与长期发展目标,使得校企合作和产学研结合的实际运行停留在某一时点,不能有效循环。大多数院校只停留在教学实习层面上的合作,企业界和学校双方不能相互深度介入,未能建立双方相互促进、互惠互利的“双赢”机制。

(四)教师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

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化有待进一步提高,实践能力有待加强,“双师型”教师匮乏,基础课教师偏多,专业课教师不足,缺乏一专多能教师。企业优秀人才进事业单位较为困难,“双师型”人才很难补充进来。

二、如何确保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专业设置与市场需要相匹配

订单式培养是根据用人单位需求,在大学内短期设置相关专业,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用人单位的新型人才培养方式。这种量身定做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用人单位招不来人的难题。

(二)教学方式、手段向现代教学方式、手段转化

首先,教学方式要以人为本,重视学生实现个人成材、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学生能够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兴趣、条件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时间。其次,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要通过积极利用现代信息和传播技术,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要进一步完善学校的计算机网络,加快数字图书馆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从而大力提高教育的现代化水平。

(三)注重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提倡“以做带学、学做结合”,学校教育与顶岗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特色,是培养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素质的有效途径。在教学过程中依托工作现场作为学生学习技能训练的基地,为学生毕业求职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大力推进“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第2篇:高职教学内容范文

【关键词】高职 实践教学 内容体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8C-0057-02

高职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要求学生能动手、懂操作,实现零距离就业,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是使学生具有实践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手段。高职教育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目标任务的具体化。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围绕高职教育各专业特点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按照一定的能力层次和岗位要求将实践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到课程实训、认知实训、项目实训、综合实训、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创新制作、社会实践等各层级实践教学环节中,任务导向组织教学,就构成了高职教育实践教学内容体系。高职教育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与理论教学内容体系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但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并非完全从属于理论教学内容体系,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这是由高等职业教育本身的特点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的。因此,在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时,在考虑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与理论教学内容体系的联系与配套的同时,应重点注意实践教学内容自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一、高职教育对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要求

(一)系统化。高职教育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相对理论教学内容体系应自成一体,独立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必须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进行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不应是对理论教学内容进行简单验证,而是要进行职业技能与技术应用能力训练,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实践课程设置要体现“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把实践教学内容与应会能力模块一一对应,强调应会职业技能的训练、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引导;实践教学内容要系列化、训练要规范化、目标要明确化、考核要定量化,实践环节着重对经验技术和职业技能的掌握,实现学生从“不会”到“会”的转变。

(二)模块化。传统的“学科型”的教学模式,严格界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并将每一门课程都设计成一个独立的、封闭的知识,缺乏各门知识之间的关联性,理论与实践脱节,已经不适合高职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高职教育要求高职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应彻底打破原有的学科型课程内容与结构,“以工作领域(岗位)引领工作任务,以工作任务引领知识技能”对专业课程进行重新组合,遵循从简单到复杂、单一到复合、初级到高级螺旋上升的认识规律,以技能形成排序原则,以真实工作任务、工作过程为导向来“整合、序化”课程内容,将工作过程中工作服务、实践活动及技能形成规律进行设计、编排,有机组合形成模块化项目。通过工作分析,将工作需要的基础知识跟专业知识进行细分,通过三个转化,即工作任务到行动领域的转换、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的转换、学习领域到学习情境的转换,形成模块化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三)层次化。高职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应由基本技能、一般技能、专项技能和综合技能四大模块构建。基本技能实训内容筑“底”、一般技能实训内容为“点”、专项技能实训内容构“线”、综合技能实训内容成“面”,依托基本技能这个底,形成“点、线、面”相配合、多层次递进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基本技能即胜任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基本能力,如基本运算能力、计算机操作与应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基本写作能力等是学生完成一般技能、专项技能和综合技能的基础,通过各种基本技能训练给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构筑强力有的“底”;一般技能训练主要是为了夯实专业基础,做到对应知知识“点”的全面掌握;专项技能训练主要是抓住作业流程的线索,让学生学会多层次多角度去思考问题,掌握应会技能间紧密的内在联系“线”;综合技能的训练主要是突出综合性,更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让学生更加善于思考,勤于思考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面”。

基础技能侧重学生素质培养,一般技能侧重操作性,专项技能注重技术应用性,综合技能强调综合实践性,注重“产品”教学以及创新制作和新技术应用。四个层次的实践教学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呈递进式上升,不仅满足学生应会的技能的需要,还考虑到学生将来转岗所需的能力培养,为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广西高职教育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存在的问题

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实践教学活动中的各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整体,具体包含实践教学活动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等要素。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整个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核心和关键,建立和完善科学可行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体系办学特色的前提。但是受教学环境、教学条件及“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观念的约束,目前广西高职教育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多数是根据理论课程或任课老师的需要,通过设置一系列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而建立起来的,其特点是实践教学依附、服从于理论课程教学。目前,广西高职教育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与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的问题。目前广西大多数高职院校主要是依据理论课程教学的章节来安排实训项目和实训内容,很多是各任课教师按照教材的实训内容来安排实训的,很少从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生的应知知识和应会能力来考虑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在实践教学计划、内容、实训项目安排和组织形式上,还只能做到与理论教学简单的对应。多数实训内容还停留在对理论教学内容进行验证的阶段,综合性、探究性实训所占比例极少。此外,各实践环节、实践内容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特别是各门课程按各自所需分别进行实训,缺乏实践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这样学生毕业后遇到实际问题时由于对问题的片面认知而无从下手。

(二)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与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很多学校为了达到2000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关于实践教学时数占总教学时数的比例应达到40%左右的要求,尽量提高实践教学时数,但很多学校重量不重质,课时比例上去了,但实际上收效甚微。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学校的实训软硬件条件有限,既缺乏相关的仪器设备,又缺乏真正懂操作的“双师型”教师。二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缺乏规范的标准,主要体现在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制定上。多数院校没有独立的实践教学计划,仅仅在原有的以理论教学环节为主的教学计划中加了一部分实践教学环节。有些学校虽然制定了实践教学计划,但在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时,未能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系统地设置实践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不能贴近职业岗位,更谈不上服务职业岗位。有的实训环节教学大纲过于简单甚至没有指定教学大纲;与理论课程相比,实践教学大纲的形式和内容也缺乏细致的研究。实训教材和实训指导书普遍存在内容陈旧、针对性不强、系统性不够的突出问题。

(三)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与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目前,高职院校多数在安排实践教学内容时均如此操作:有对应专业基础课程的一般技能训练,如货物认知、叉车操作等;有对应专业课程的专项技能训练,如运输实训、仓储实训等;有对应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的综合技能训练,如校外综合实训、毕业实习等;还有对应工种考核的专门化训练,如物流师证、货代从业职格证等。上述安排虽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校对学生技能培养的重视,也体现了层次性,但很多学校只流于表面,实践教学内容依旧陈旧,严重脱离企业实际状况,技能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也不够突出,与社会需求关联度也不高。这种教学安排与学生自主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及零距离上岗的高职人才培养要求不适应。

三、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构建实例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各专业在制订教学设计时,根据职业岗位群的需求,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所占课时比例,保证实践教学学时,采用模块化、组合型、进阶式的形式构建了一套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由基本技能、一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训练四大模块组成,下分技能或训练课程和实训项目,把学生各项职业技能的训练及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分解到各个具体的实训项目中。下面以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为例进行说明。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学时占总课时的50%,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具体模块为:

(一)基本技能模块。基本技能这个“底”采用分散的形式进行构筑,基本技能的训练贯穿于各门基础课程中,比如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较有特色的素质拓展项目就穿插于管理学课程中进行,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安排不同的素质拓展项目,如为了训练学生的计划能力,就将“电网”这个项目放在计划职能这一章进行,让学生明白资源(时间、金钱、能源)是有限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另外,学生的职业道德、安全意识、团队合作、沟通技能等也在各门基础课程中通过各种实践教学项目得到相应的训练。

(二)一般技能模块。一般技能训练模块也即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中的“点”,是指贯穿在日常教学中,针对单一知识点的实践教学,如库存货物的ABC分类、企业采购流程分析、客户优先权分析、费用核算等,其目的是夯实专业基础,做到知识融会贯通。主要采用分散的方式进行,实训项目被分解到每个教学周,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形成“教-学-做-教”三位一体的循环教学模式。

(三)专项技能模块。专项技能训练模块也即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中的“线”,是以工作流程为背景,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如仓储项目、运输项目、采购项目等,其目的是掌握关键作业的操作流程及操作要点;该模块采用分散方式进行,以整周实训方式穿插在每学期中进行;整周实训课侧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具体形式有:物流沙盘实训、电脑软件模拟实训、实际操作实训、模型制作和参观等。

(四)综合技能模块。综合技能训练模块也即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中的“面”,是指生产性岗位综合实训,如储配作业方案的制订、采购流程设计与管理等,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第3篇:高职教学内容范文

    论文摘要: 五年制高职数学课程教学内容的现状不容乐观。在没有更好更完善的新教材推出之前,高职数学教师有必要针对这一现状,根据各自实际情况,结合专业特点和需求,从难易程度、模块顺序和内容补充等多方面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以适应高职校培养人才的要求。 

目前,初中起点五年制高职教育发展迅速,很多学校从中职校升格为高职校,因此需要对原来的教育教学模式作出相应的调整,特别是基础文化课的课程改革迫在眉睫。我校数学教研组从2007年开始,针对五年制高职教学的新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进行了五年制高职数学课程改革的初步尝试,两年下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下面我就从数学课程教学内容方面来介绍一下我们的收获。 

 

一、五年制高职数学教学内容的现状与问题 

 

从最近几年的五年制高职数学教学情况来看,当前五年制高职数学教学内容存在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目前五年制高职数学教学所使用的教材为以前的老高职教材,多年来内容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课程内容陈旧,没有将现代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数学观念融入其中,这样的课程内容很难实现五年制高职的培养目标。 

 

2.当前教材仍以阐述介绍理论为主,实际应用较少较旧,缺乏与生活和专业的联系,导致学生不能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逐步丧失对数学学习和应用的兴趣。 

 

3.当前教材内容编排顺序不当,内容弹性较小,不能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学习需求。 

 

4.当前教材与信息技术结合不密切,尽管配套了matlab软件,但缺乏具体的使用介绍和实验案例,实用性不大。 

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但影响了学生对数学课程学习,而且导致学生数学能力不足,并成为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过程中的障碍,进而影响了他们成为优秀的当代技能型人才。 

 

二、五年制高职数学教学内容设置的原则与标准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这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强调的第一属性。因此,五年制高职数学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必须充分体现“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度”的原则,体现“联系实际、深化概念、注重应用、重视创新、提高素质”的特色。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对以往教学实践的总结和分析,能够重新整合原有的五年制高职数学课程教学内容,使之适合我们当前的五年制高职数学教学要求。为我们进行这种整合提供具体标准和依据的是《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试行)》。 

《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试行)》在开篇部分指出:正确处理基础和发展的关系,整合教学内容。其将课程分为必修、限选和任选三大模块。教师应根据社会发展、学生发展的需要,精选最基本的体现近现代数学思想方法的知识,并增加一些问题探究等内容,构建简明合理的知识结构。根据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出与学生认知基础相适应的逻辑推理、空间想象等能力要求,适度加强贴近生活实际与所学专业相关的数学应用意识,避免繁杂的运算与人为的技巧。 

 

三、五年制高职数学教学内容的调整与改变 

 

针对五年制高职数学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我校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的原则和标准,结合各专业特点和要求,作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整与改变。 

 

1.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模块顺序的调整 

以往在制订教学计划和学习要求时,要求全部统一,包括教学的进度、难度,以及考试内容,所有五年制高职各班都是一致的。这种做法导致了以下问题。 

(1)难易程度方面 

以“三角函数”为例,讲得太深,财会、商贸、动漫等文科类专业的学生无法接受,而且跟他们专业紧密度不深;但对于数控、自动化的学生而言,如果讲得太浅显,则无法满足他们专业课对数学的要求。 

(2)模块顺序方面 

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计划,复数要到一年级第二学期才可能进行介绍,但是,数控、自动化专业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的专业课中就已经要用到复数,从而导致专业课教师花费额外的时间去教复数,而等到第二学期数学教师来教复数时,学生都已掌握,没有再学的必要,如果跳过不学,又将会违背原有的教学计划,十分矛盾。 

不难看出,导致困境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考虑各专业的特点和需求。解决办法是:不再由全校制订统一的教学计划学习要求,改为由系部根据各专业实际需要来制订,并且邀请专业课教师一起参与,由专业课教师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实施计划及专业课对数学知识的要求,来提出数学教学内容的顺序和难度要求,然后由数学教师根据专业课教师的要求来制订本专业的学习计划、学习要求和考试内容。 

这种方法不但解决了“统一制订”的产生的矛盾困境,而且真正体现了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的理念,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效果。 

 

2.教学内容的添加补充 

(1)专业相关内容的补充与拓展 

五年制高职专业较多,因此不可能在编写教材时,将所有与专业课相关的应用体现出来。因此,根据所在专业特点及需要,教师可以适当地进行教学内容的补充。例如,对于数控和自动化专业的学生而言,在介绍正弦型函数及函数图像时,除了按照正常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外,可以适当补充与专业紧密相关的电流、电压的波形图;当高等数学介绍完毕之后,可适当引入复变函数知识,为他们以后专业学习和应用提供更大的帮助。而如财会专业,在介绍数列相关内容时,可趁热打铁,把会计专业中的贴现、折现内容适当引入,从数学角度进行分析,并指导学生进行应用。 

当然,不是只有这些内容与专业有联系,这需要数学教师平时能够与专业教师多交流,多发掘,通过精心的准备和设计,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对专业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重视数学、学好数学。 

(2)数学实验与软件的引入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数学很少与计算机联系起来,即使有,也只是教师把计算机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向学生进行简单的演示,很少有教师指导学生用计算机来解决一些数学问题。而实际上,教师通过数学实验的引入,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和思维能力,以及数学应用能力。在数学软件方面,除了传统的几何画板之外,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功能更为强大的matlab和常被人忽略却应用非常广泛的excel。excel除了可以用于办公之外,也是一套很好的数学实验软件,对于排列组合、概率统计和线性代数中的矩阵运算等常用数学计算都能胜任,而且入门要求低,操作方便,安装普及,很适合作为学生进行数学实验的理想工具。 

(3)专题讲座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是描述大自然与社会规律的语言,是科学与技术的基础,也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遗憾的是,人们往往只看到技术发展的种种现象,并享受由此带来的各种成果,而忽略了其背后支撑这些发展与成果的基础学科。教师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向学生广泛传播与正确解释数学的价值,可使学生对数学有更多的了解,提高数学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目前的五年制高职数学教学内容受制于教材及其编排,如果不能及时地作出调整和处理,将严重阻碍五年制高职数学教学的发展。因此,教师有必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结合专业特点和需求,对五年制高职数学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一场改革,以推动五年制高职数学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试行). 

[2]汤成军,陆广地.对五年制高职数学课改革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9,(2). 

[3]谢拴平.构建五年制高职数学模块化课程体系[j].高教论坛,2009,(2). 

第4篇:高职教学内容范文

论文摘要:笔者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为例,对它们的高职会计专业教育进行了分析,详细研究了这些国家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并与我国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作了一些比较。

教育部提出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但目前高职研究并没有为高职的快速发展作好准备,高等会计专业教育课程和教学内容的研究尤其如此。本文就旨在比较研究国内外的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为我国高职会计教育添砖加瓦。

1 国外高职教育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分析

1.1 澳大利亚会计教育

澳大利亚的会计教育与职业资格考试相接轨,将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考试相挂钩,有很多课程得到了澳大利亚会计职业组织甚至是英国会计职业组织的认可。这样,学生可以学到最有用的知识,并节省考取相关职业资格的时间。

会计教学方法主要包括“研讨式教学”、“面授+辅导式教学”。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多地在于学校教学计划中留给他们的各种练习、案例分析、课堂发言以及老师对他们的辅导。

1.2 德国“双元制”课程模式

德国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是校企合作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双元”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1)职业技能培训和专业理论知识教学两类教学内容;(2)实训教材(企业)和理论教材(学校)两种教材;(3)技能考试和资格考试两类考试。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第一年以理论教育为主,第二年、第三年以企业培训为主。理论教学强调实用性,重点向学生传授技艺和操作技能等方面的知识。在双元制课程模式下,学生结束教育后可以立即投入生产,无需再经过一定时间的适应,大大提高了就业率。同时,这种课程模式解决了职业教育所面临的资金、师资、设备和场地等一系列问题。

教学时推崇一种培养学生自立学习的引导探究教学法,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不过由于这种教育模式注重企业和职业学校之间的紧密配合,而且会计专业涉及一定的商业秘密,所以“双元制”课程教育模式在我国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中顺利实施有相当大的难度。

1.3 加拿大会计教育

加拿大职业教育的一大特点是它与继续教育相结合成为终身教育一部分。加拿大职业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宗旨,在课程设置上采用能力本位课程模式。强调以培养职业技能作为教学的基础来设计课程,整个课程体系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约为1∶1。教学大多采用学生自我学习和评估教学等教学方法。

随着人们对课程模式研究的深入,发现能力本位课程模式也有其不足之处。首先,这种课程模式是把职业能力分解为一些细小的任务,对于一些非技能型的能力,如职业道德、处理应急事务的能力是无法进行精确分析的。其次,能力本位课程模式打破了学科体系,对于培养学生从事某一岗位的工作能力是有效的,但另一方面,学生掌握的知识体系是零碎的,不利于学生毕业后的继续学习,这与目前强调终身学习是不相容的。因此,要将能力本位课程模式应用到正规的职业教育中,还必须对其做进一步的改进。

2 国内高职教育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分析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会计课程一般分成普通文化课、专业课、实践课三大块,沿袭“三段式”的学科式课程模式。这种课程体系和布局本质上还是属于学科导向的“知识本位”模式。 转贴于

从课程结构看,以理论课程学习为起点,而不是以实践需要为核心。从课程内容和组织模式看,“三段式”课程都是有独立、完整的知识体系的,并没有按照技能实践和职业岗位的需要整合教材,课程内容与职业需要相脱节。从课程实施看,“三段式”课程还是以课堂学习为主要形式的,而实践过程作为一种学习形式,只是依附于理论学习,而且即便如此也没得到足够的重视。从课程评价看,“三段式”课程还是以书面评价学生学习结果的,并未采用学生制作的样本来评价。因而“三段式”课程模式虽有理论课、实践课之名,但只是机械拼合,并未进行科学整合。

具体的课程设置中也有一些问题,专业课课程设置主要集中在会计业务处理方面,对于相关行业课程安排较少,导致学生专业知识面窄,学生应用能力差。比如针对目前进出口业务的增加,新旧会计准则交替,对于外贸会计和新旧准则比较等课程都应该是会计专业可以设置的选修课程,可学校现有课程设置中没有这样的课程。

在教材选用方面,有一部分教材选用本科院校通用教材,有一部分是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但教学案例基本上来源于书本,也比较陈旧。任课教师没有到企业挂职锻炼的机会,不具备从不断变化的现实会计实务中及时挑选案例的能力。

在课程体系中,主要偏重知识传授性课程,忽略有利于培养学生实务操作能力以及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课程。如写作、学年论文、案例分析、模拟实验等。

在实践性课程设置上,学校教学时间里的技能实训课与以往相比有了一些提高,但总的来说还是太少,最后一学年的“毕业实习”,本来是应该通过生产实习来完成教学要求。但实际是打工、找工作。

教学实施过程中,像案例教学、小组讨论、课堂辩论、课内实验、课题调研等教学方式,在我国一般性院校中采用较少,学生的教学参与程度不高。在实践教学方面,实验软件不能及时升级,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校外实践由于实习企业的条件限制,很少能做到依次轮岗实习。在教学管理方面,规章制度很多,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教学质量。但在改善实验条件、保证实习经费、确保教学首要地位等方面,规章制度难以发挥作用。依照规章制度进行管理,许多方面是流于形式,并不能真正提高人才的教学质量,而只能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

与我国相比,国外高职教育发展较早,虽然具体的会计教育模式不同,但其围绕就业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兴起和发展有着共同的特点,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科学、教学内容以实用技术和技能为主,不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学科性和整体性,理论教学以为实践教学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为度。通过各类教学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协同工作能力”、“创新能力。有很多还得到会计职业组织的认可。这些经验对于优化我国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是切忌照搬,以免水土不服。

参考文献

[1] 延霞.“订单式”人才培养实践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职业教育研究,2008(6).

[2] 庄严,庄勇.论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08(2).

[3] 杜学森.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运作方式[J].职业与教育,2007(8).

第5篇:高职教学内容范文

关键词:高职会计 研究现状 教学改革 方法创新

一、引言

高职院校会计学专业的学生主要在中小型企业、公司及各类型组织中,担任出纳、会计、记账、业务员、收银员、仓管员等。因此该专业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具有现代会计基本理论和熟练掌握会计基本技能、能独立进行全盘账务核算的技能型人才,并具备较强的财会部门不同岗位工作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会计课程作为会计学专业及财经类专业的核心课,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就业质量。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会计课程在教学存在以下问题:(1)重理论、轻实践。虽然高职教育以“理论够用,注重实操”为原则,一些高职院校也偿试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改革方法,但因为实操训练要求教师在课下要做大量的工作,而教师大多是从高等院校毕业后直接任教的,对会计核算实际工作流程也是纸上谈兵,并不是很清楚,所以会计课程在教学中并未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无法实现实践教学对理论教学的促进作用和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更无法实现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2)教学内容零散、复杂。从形式上看,学习内容系统而有条理,但由于教师授课中侧重于对具体业务的处理(记录),教师不进行分析,而直接讲解怎样做分录报表的编制,这样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没有系统的认识,感觉内容零散、复杂、难理解。

二、高职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创新

(一)理论教学内容改革创新 教师对学生讲授的会计专业知识基本是按教材内容及大纲进行的,目前高职院校会计类教材从形式上看,大多是理论知识和简单例题及相应的会计分录。在教材中很少提供学生的感性认识,学生很难深入理解这些理论知识;另外学生职业判断能力和意识也得不到良好的培养,毕业后难以立即胜任会计工作。为了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本人认为对教材应从以下方面加以改革:(1)调整教材结构,增加经济业务的处理流程。基础会计部分,应在讲述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确认基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等基本理论问题的基础上,更侧重于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这一完整的会计循环过程;财务会计是基础会计的延续,又是其他会计专业课的基础。财务会计教材应先介绍财务报表,再围绕财务报表阐述各会计要素及相关经济业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问题,以会计报表作为教材的主线,分析不同经济业务账务处理对报表有怎样的影响,让学生知道平时所学零散的知识最终要干什么。另外,教材应以行业岗位的工作需要设置教学内容,根据工作项目确定教学项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教学思想,实现教、学、做的一体化。当然,因为会计课程的专业性强,基础理论部分必不可少,但教材设计上要注重教学过程的设计,根据工作情景设计教学情景,教学活动设计具体教学内容,注重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如“企业用银行存款购买原材料”这项业务,一般教材中更侧重于业务核算的记录,如先介绍该业务要用到哪几个账户及其登记方法,最后做出会计处理。而对记账前要做哪些工作很少提及,如企业开始经营时,首先由销售部获得订单,然后与仓储部联系查看成品库存是否满足订单需求,若库存数量不足,则通知生产部门进行生产,生产部门接到通知后,首先进行需求分析,若原材料库存不足,则通知采购部门采购、采购部门根据缺料单进行采购,所购材料入库前,需要经过质检部门的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学生只知道材料到达企业验收入库,但材料到达企业前要做哪些工作一无所知。另外采购材料业务中会涉及哪些原始凭证教材中也很少提及,如请购单、订购单、收料单、购货发票及支票的种类格式、怎样填写、如何传递等。缺少了该内容的训练我们的学生毕业后无法胜任工作。(2)用原始凭证代替业务文字描述。原始凭证是最能直接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原始凭据,在熟悉业务流程的基础上,通过提供各项经济业务中涉及的各种原始凭证,分析其背后所反映的经济业务性质及内容,一些业务无论用文字怎样描述,都不如给学生展示一张现金支票、转账支票或增值税专用发票等原始凭证直观,以后教材内容按排应从实际出发,按岗位设项目,围绕业务实际经办流程组织会计核算,用原始凭证代替文字描述经济业务,根据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以财务工作岗位为主线,按货币资金核算岗位、往来结算岗位、成本核算岗位、投资岗位、存货核算岗位、固定资产核算岗位、无形资产核算岗位、薪酬核算岗位、所有者权益核算岗位、财务成果岗位和主管会计岗位构建内容体系,通过扮演出纳、会计、审核、制单、主管等不同角色来阐述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后对应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让学生在比较真实的摸拟情景中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3)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会计是以提供会计信息为主的经济管理活动,其信息的真实性和相关性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投资人、债权人、供应商、客户等利益关系人的经济利益和经济决策,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会计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一个组成部分,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尽管大多数职业院校开设了《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但品格与道德教育,不能依赖设置专门课堂和课程实现,必须通过教育工作者自觉地把教育信念渗透在知识传授、技能练习、校园文化及活动体验里才有实效。学生毕业后将是企业财务一线工作人员,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减少会计造假事件的滋生和蔓延,作为会计专业课程老师,在授予学生会计专业知识的同时,应引导学生提高专业素养与职业道德,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

(二)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创新 自20世纪90 年代末我国职业院校均开设了不同形式的会计实践课程教学,这对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高技能的会计人才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随着近几年来新的经济业务的出现,会计实践教学中仍存在着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1)加强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连贯性。现在各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基础会计实训课课程、财务会计实训课程、成本会计实训课程、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但各门手工实训课程与电算化实训课程之间缺乏连贯性,每门课程实习完毕该内容也就告一段落。学生做完会计手工模拟实训的凭证及资料,可作为会计电算化课程中的基础资料输入到计算机里,进行相应数据处理。这样,不仅能巩固学生会计业务处理能力,还能更好地熟悉会计软件的使用方法;同时也可节省学校的财力和人力。经过计算机处理的会计实训资料还可以应用于财务报表分析中。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相协调。同时在实训教学体系中,诚信教育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应加强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为今后从业奠定良好的基础。(2)加强会计实训教学中职业判断的技能训练。目前,高职院校会计模拟实训只注重会计核算的训练,在会计模拟实训中,要求学生完成“凭证、账簿、报表”的会计循环,即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再根据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最后根据账簿编制会计报表。学生只是根据所学理论知识进行会计业务处理,缺乏对学生职业能力判断的训练及对原始凭证真伪的判断、经济事项合理与否的判断。随着新的经济业务的出现及会计信息真实性及可验证性的减弱,迫切需要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尤其是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等资产的计量属性用公允价值,而公允价值计量下的原始凭证的获取途径和内容与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其形式也不再是单纯的纸质单据。对于大量不确定性的经济交易或事项,原始凭证反映特定时日同类资产的市场价格的确认,反映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而这些新的变化,以及企业经济事项处理的变化均未能及时地反映到会计实训教学中,有的只是简单的提了一下,使学生所学知识达不到全面实习的要求。(3)设计情景,模拟企业实训教学。会计实训教学的目的应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训教学,突出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尽快适应会计工作环境打下一个好的基础。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中的会计实践教学中只是对财务部门的具体会计业务进行实践训练,而对生产、销售、采购、税务、银行等相关部门很少提及,这不利于会计工作和其他工作的联系,使学生无法对经济事项的来龙去脉全面了解。会计实践课程中除了模拟一个企业的财务部门以外,还应该模拟企业内部的采购、生产、销售部门、银行和税务所。实训开始前,应该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会计人员工作规则》,从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到报表的编制,都要严格遵循企业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的规定。严禁人为涂改刮擦,每一个实训结束后,要求将实训结果进整理装订。将各种记账凭证,按顺序编号并加具封皮装订成册,在封皮上注明单位名称、起讫日期、起讫编号、凭证张数等。账簿分别总账、明细账装订成册。每一个学生应逐一完成出纳会计、记账会计、制单会计、主管会计等职业人的角色,以便使其对财务会计的核算岗位、核算程序、核算方法及核算内容的来龙去脉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了解会计各工作环节之间的关系。(4)加强会计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会计实践教学指导教师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作为实践课程指导教师,不仅要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还要熟练掌握实际工作操作程序和业务处理程序。现在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是从本科院样毕业后直接任教,对会计在实务工作中业务处理也较模糊,要提高实践课程教学质量及学生的操作能力,必须加大会计实践课程教师的培养力度,学校应让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多积累一些实际的工作经验;也可以聘请社会上具有较强实践经验的会计师、税务师到学校作报告或作为学校的兼职实践教师,使教师和学生有被指导和交流的机会,从而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当然,教师队伍的提高不是仅靠学校能完成的,作为教师个人,也应当更新观念,教师不再是传统的“知识的传递者”,也不再是知识权威的代表,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很多资料学生是也以上网查阅的。所以当代教师要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应能理智的分析现在的自己,筹划将来的自我。

(三)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创新 为了让学生更易接受知识,教师在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应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本着“理论够用,注重实操”的原则,在教学中应灵活采用以下多种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采取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探索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能。目的是通过对已掌握内容的复习、回顾,启发引导出新的知识和问题。这样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就能循序渐进,容易理解,便于掌握。该方法可以适要用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2)问题式教学法。教师主要是在讲课时不断提出问题,层层设问,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引起学生高度重视,这样便于集中学生思维,加强记忆。该方法适要用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3)案例教学法。针对本课程实践性较强的特色,教师在系统讲授理论的过程中,可以穿插一些实际案例,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或课后进行思考,增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理论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4)情景教学法。老师讲解并设计业务情景,学生参与,同时扮演不同角色,师生共同进入情景。通过情景活动达到一种高效思维状态。(5)分层教学法。通过分层教学可以使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程度上,都能得到不同的教学,并在各自的基础上都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它不仅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而且适应高职院校现阶段生源现状,也符合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多样化的需求。为了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所学知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应做到以下点:让学生通过模拟岗位会计的身份积极地参与学习;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让他们在问题情境中,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通过探讨、分析、归纳、总结问题,参与学习,学会学习,增强专业学习兴趣,提高职业技能水平 ;为学生提供一些网络资源,让学生课余进行查找资料;鼓励学生与任课老师进行网上交流沟通,学生在学习中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QQ在线解答或通过电子邮箱交流解决。上述教学方法的使用并不是孤立的,也不是在每一节课上都能用到的,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整个授课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的培养,加强学生“自律诚信、敬业爱岗、遵纪守法、洁身自爱”的教育。针对高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授课中在完成项目任务的同时,以会计报表为起点和终点,围绕会计报表这一主线来分析处理不同的经济业务,即一项业务的发生对报表项目有何影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应过于强调怎样编制会计分录。教师在授课时应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加知识的输出量,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三、高职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实施

(一)理论讲解部分 理论是指导实践的真理,会计作为专业核心课,基本的理论知识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采用问题式和启发式引导出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就这部分内容涉及的理论知识主要有:(1)实际成本法的特点、适用范围。(2)实际成本法下外购材料涉及的主要账户;(3)实际成本法下购料的账务处理。(详细内容可参照具体教材)

(二)业务办理部分 大部分教师对理论讲解非常详细,但对具体购料业务的流程、购料业务发生会取得哪些原始凭证、如何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及怎样选择和登记账簿往往被忽视,这就会造成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的脱节。下面笔者以实际成本法下钱货两清购料业务为例,介绍实务工作中购买原材料的流程和具体的业务处理。(1)设计具体业务情景:教师应设计具体业务情景,情景中涉及到买卖双方,在本节授课内容中主要分析购货方的业务处理:购货方设有经理、计划部门、生产技术部门、供应部门、财务部门、仓储部门及相关人员等。全班学生以组为单位,分别扮演购货方的相关岗位:业务员、保管员、出纳、制单会计、记账会计和会计主管。在上课前教师应将所需要的记账凭证、账页发给每一位学生。(2)实施具体教学过程。根据生产计划确定材料采购计划。为了满足销售产品需要的产品数量,根据销售部门销售产品计划和仓储部门库存产品的数量,生产技术部门下达了本月生产产品的数量,根据本月生产产品数量所需要的材料数量,计划部门通知供应部门材料采购的计划。供应部门接到材料采购计划,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购买材料的市场调研。签订买卖合同。购货方和销货方的业务人员手里都有一份买卖合同,其中材料的数量、价格、质量、相关运杂费和付款方式等都需要双方进一步讨论协商,双方讨论、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经相关部门及主管经理批准签订购货合同。合同上对结算方式,发货方式等要约定清楚。此过程在课堂上给学生讨论时间。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当购货方收到销货方业务员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时,审核发票联和抵扣联给是否真实,内容填写是否完整。填写“收料单”。购货方仓储保管员依据增值税发票和实物逐一点收、清查后开收料单,技术人员要把关,后由相关人员进行签字或盖章。收料单一式三联,一联验收人员留底,一联交仓库保管人员据以登记明细帐,一联连同发货票交财会部门办理结算。签发支票。购货方出纳员收到业务员交来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审核无误后,签发转账支票送会计主管。会计主管审核无误后,在支票上加盖财务专用章,相关领导审核后加盖单位法人代表印章,把支票交给出纳员。出纳员把支票沿虚线剪开,支票联给销货方,作为其办理银行进账的依据,存根联作为本单位做账的依据。填制记账凭证。购货方制单会计根据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发票联、收料单和支票存根填制材料采购业务的记账凭证,按照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和收料单上注明的金额,借记“原材料”,按照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按照转账支票存根上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并在记账凭证的“制单”处盖本人名章或签字,并将记账凭证及所附的原始凭证交给会计主管审核;会计主管审核无误后签字或盖章。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购货方的出纳员接受制单会计转来的并经会计主管审核无误后的记账凭证及所附原始凭证(转账支票存根上的金额),据此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完成登记后,在记账凭证的“出纳”处签名或盖章;再将记账凭证及所附原始凭证转给记账会计。登记材料明细账。购货方记账会计接受传递来的记账凭证,据此登记原材料明细账。完成登账工作后,在记账凭证的“√”栏内注明过账符号,表示已经过账,并且在“记账”处签名或盖章。将已登完日记账和明细账的记账凭证及所附原始凭证转给会计主管。登记总分类账。当所有记账凭证登记完日记账和明细账后,都传到会计主管处;会计主管登记总分类账。总账登记可以根据记账凭证直接登记,也可根据科目汇总表或汇总记账凭证登记。在讲授以上内容时,教师应根据具体内容分别运用多媒体展示材料买卖合同、增值税专用发票、收料单、转账支票的样式,并分别介绍这些原始凭证基本要素,是自制的还是外来的,应该怎样填写,填错怎么办?用多媒体展示记账凭证,并详细介绍购买材料应怎样编制记账凭证;展示银行存款日记账,介绍其登记方法;展示数量金额式明细账,介绍原材料明细账的登记方法;展示总分类账的账页格式(三栏式),并介绍其登记方法。在编制记账凭证和登账过程中如果出现错误应怎样更正,教师应对其简要介绍。在整个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边学边做,边做边学”,做到“教、学、做”相结合。财务会计在授课中应将上述多种方法结合使用,让学生在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便达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第6篇:高职教学内容范文

Abstract The paper aims at five-year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problems of teaching content and reforms the teaching content by MOOC, making great progress of teaching efficiency.

Keywords MOOC; five-year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content

近年来,五年制高职英语教学在整体上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全社会也兴起学习英语的热潮,也正因为如此,对五年制高职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生和初中生英语水平的普遍提高对五年制的英语教学衔接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新技术、新革命、新鲜事物的不断出现,让陈旧过时的教学内容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教学内容是五年制高职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慕课的出现是一种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教学和学习模式,极大地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1 五年制高职英语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目前五年制高职英语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如下:(1)观念陈旧,教学内容滞后。五年制高职英语从教材选定到课程设置都偏离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主题。教材陈旧,新时代的很多新词和新鲜事物在老教材里面都无法体现出来,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2)缺乏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五年制高职英语教学侧重语法和单词,对文化和语言的不可分割性没有透彻的认识,从而在真实的情形中出现很多中式英语,学生基本都是在学哑巴英语。教学形式单调呆板。(3)高职特色不鲜明。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缺乏能够体现对应层次的专业特色内容,不注重中学、中职和高职教学之间的递进和内容的前后衔接。从而导致相似内容的反复教学,让学生提不起兴趣也影响学习效果。这也是学生就业竞争力低下的原因之一。(4)教学内容现代化程度低。为了适应现代化的新信息来源和新学习方式,教材内容的编排必须考虑多媒体现代化的要求。讲授式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没有任何吸引力,无法调动其学习积极性。(5)缺乏学习策略方面的指导。教学内容的设定还是以教师为中心,通过填鸭式的教学让学生对英语学习提不起兴趣,发挥不了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慕课推动五年制高职教学内容改革

2014年5月2日,在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出:“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推进职业教育资源跨区域、跨行业共建共享,逐步实现所有专业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据此,为了有效解决当前高职五年制英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学质量不高、教学效果不好的问题,必须引入慕课教学理念、开发慕课教学资源、嵌入慕课教学形式,为高职五年制英语教学思想的落实、师生合作教学模式的建构、实践育人教学环节的创新夯实根基。因此,慕课走进高职五年制英语教学课堂刻不容缓,学生可以观摩不同的视频和听不同教师的授课音频,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水平有选择性地进行学习,真正可以做到因材施教,也可以真正做到每上一堂课就会有收获。慕课的出现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教学内容的问题。慕课通过网络为广大的英语学习者提供了免费的高质量课程,以上这些课程都是由一些高水平的教授或者青年骨干授课,这样能够很好地缓解教学资源分配不均,甚至有些地区教学资源匮乏的情况。慕课的题材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上到天文,下到地理,也正是因为这样真实的语言环境,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这样就可以很自然地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

2.1 深度嵌入慕课教学理念,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因为教师在传统的课堂授课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所以有些学生跟不上,有些学生觉得毫无收获,因为知识点已经完全掌握。慕课的在线教育提供了海量的优质教学资源。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听课时间和听课地点,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听课,灵活性大而且又是免费的在线资源,为学生提高英语应用能力提供了很好的途径。高职五年制的学生本身基础就参差不齐,所以如果按照传统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课堂效果将不尽如人意。慕课的引入,让他们身临其境,然后自主学习,自己实践,这些符合当代学生的特点,所以嵌入慕课教学理念对课堂的重新构建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2.2 努力开发慕课高质量的教学资源,打造市场导向的教学内容

五年制高职英语教学资源过时、教学手段落后是打消学生学习兴趣、减弱学生学习动力的主要原因。对此,积极开发慕课教学资源,对接就业市场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将教学内容整合为几个能力模块,分模块教学,把各个知识点细化为10~15分钟的模块化慕课资源,增强趣味性,让学生在课前观看慕课,进行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环节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参与者而不是聆听者,组织学生参与讨论,完成项目化小组的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以下是以高职英语基础模块第一单元speaking为例进行慕课教学。

第一单元speaking部分书本旨在通过看视频、看图和表演对话等方式,帮助学生练习听力,并且掌握介绍他人的英语表达方式。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会让学生通过听单词、学会发音并掌握词义,但这部分是选择性的,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少花时间,基础差的学生多跟读直到会读。这是教学过程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是学生可以根据视频朗读对话。教师简要讲解对话中的重要句型,如Let me introduce…to you. This is…I come here to …I am happy to …It is a great pleasure to meet you. Please follow me. Do let me know if you need any help.等等。学生反复操练,给学生分组示范,并且视频自主播放。第三部分是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去选择不同的工作情景,教师会根据不同的专业提前准备相关的图片和提示词,让学生自主选择,两人一组,模仿对话进行表演,培养他们的人际交流能力。基础稍微差一点的学生可以先从书本对话开始。基础好的学生直接?x择工作情景进行对话。并且在课堂上表演。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再是填鸭式的,而是以学生为主体,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身基础来选择。模拟工作情景的练习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体验工作环境,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可以为他们以后的工作目标而努力。

2.3 充分嵌入慕课的教学内容,实现能力提升的教学效果

坚持从实际情景出发,优化五年制高职英语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将慕课带入课堂教学,将教师的讲解与慕课的播放有机结合,必然会丰富课堂内容与教学形式。更为重要的是,慕课课程学习要求学生必须进行互动,所以学生无疑就走出了“哑巴英语”的怪圈。下面就以五年制高职英语基础模块第一单元的Around the world部分来分析。

Around the world,这部分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礼仪文化。在慕课上,教师先将学生在文章中可能出现的生词、难句分析好,做好音频,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同时讲解学生感兴趣的段落。这是课堂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教师给出学生一些不同礼仪文化的图片和播放一些可以体现不同礼仪文化的视频,激发学生对文化差异的兴趣。根据视频和图片,学生可以自己组成和概括段落,可以分组合作。自主学习十多分钟后,学生分组展示他们的成果。同时,鼓励学生利用网络查询更多的有关世界各国礼仪文化的信息。比如,书本提及kissing cheeks是欧美国家见面的礼仪,sawatdee是泰国见面礼仪,nosing-rubbing是新西兰见面礼仪。此外通过视频音频,学生可以了解bowing是日本韩国见面的礼仪,shaking hands是中国人正式场合见面的礼仪等等。同时教师可以播放一小段“刮痧”的视频来了解不同国家文化的差异性。这样的课堂中,教师也轻松不少,学生也乐在其中,也会有自主学习和互动。所以慕课的引入,可以让学生了解文化差异,学生可以掌握文化差异的部分表达,可以通过视频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自主检索资料也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此外还可以扩大视野,以后真正和外国人交流的时候就能注意文化差异,能真正提高应用英语的能力,这样下来,教学效果十分可观。

第7篇:高职教学内容范文

[关键词]高职英语 选修课 教学内容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2-0166-01

随着我国高职教学改革的深化,“加强实践教学,缩短理论课时”已经成为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大趋势。开设选修课体现了对不同学习者学习风格的尊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能满足学生对职业英语的需求,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造条件。

一、构建立体化课程体系,培养复合型人才

高职院校培养的复合型人才,需要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了解东西方的文化、社会知识,掌握基本的学习策略、交际策略等。因此,选修课程的开设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特长以及学习需求。

(一)开设多层次选修课,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高职英语选修课课程的设置,首先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体现多层次化。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开设英语基础班,加强语音知识、构词知识、语法结构、阅读方法的指导,使其达到英语应用能力B级水平。为基础较好的同学开设培优班,讲授听力技巧、篇章分析、英文写作、翻译方法等,构建语言知识群,为学习专业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参加四级考试提供应试指导。

(二)开设个性化选修课,培养人文科学素养

在提高学生语言技能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特长,提升人文科学素养,培养高尚的品德。在充分调查学生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开设英语演讲、英语口语、时事英语、英语翻译、词汇学、英文写作、英美文学选读、英语影视欣赏等课程,以多样化的课程设计,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介绍英语文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开设多元化选修课,增加职场竞争力

由于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技术型人才,选修课的设置必须符合社会、企业的实际,满足学生的职业岗位需求。开设选修课要考虑到学生的专业、就业方向,构建以职业导向的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如:科技英语、应用文写作、商务英语、会展英语、物流英语、化工英语等,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英语学习水平。

二、优化教学内容,满足学生需求

(一)选取适合的内容,整合教学资源

选取适合的教材,是高职英语选修课教学内容改革的关键。高职院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十二五”规划的高职高专教材。由于高职英语选修课程的教材建设尚不完善,一些课程还没有适合的教材。例如时事英语、英语影视欣赏、英美名著选读等课程。教师需要查找资料,完善教学内容,整合教学资源。对下载或选用的教学材料进行修改,在不影响原意的基础上,去除生僻词汇与冗长句子,课文内容难度设置适中,语言简洁,满足学生的需要。学校还应建立英语资料室、英语语言实验室,为师生查阅英文报刊杂志和英语有声材料,提供有利条件。

(二)融入职业内容,提高职场竞争力

高职教学要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在高职英语选修课中适当融入职业内容,可以提高学生的职场竞争力,了解未来可能从事职业的发展趋势和相关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选课时,要尽量在一个班级选取相同或相近的专业。教师在融入职业内容时,可以根据所学的专业相应的岗位进行选取。例如,针对商务、物流、营销专业的学生,讲授英语视听说课程的选修课,就可以适当的融入商务餐的流程、会议安排、售后服务等职业英语内容,对他们将来从事的工作会有一定的帮助。对于化工、机械、制药专业的学生,可以融入与科技发明相关的新闻、科普知识等内容。

(三)增加文化背景知识,培养人文素养

高职英语教学不但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还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英语交际能力。因此,高职英语选修课承担着丰富学生文化知识,营造良好英语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自觉性和积极性的任务。例如,英文视频短片、英语电影、音频、多媒体课件等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通过生动画面及场景,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的渗透,使学生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三、结语

高职英语选修课的开设,要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方面进行改革,以适应高职英语教育改革的需求。构建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适应各个层次的选修课程,把语言文化知识的学习转变成学生和教师乐于参与的活动。选修课教学的改革,必将改变高职英语教学传统格局的局限,对高职英语教学起到促进和补充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谢咏涛.专门用途选修课与与高职学生英语能力培养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2(10).

[2]李春萍.高职高专学生英语职业能力调查与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12).

[3]吕锦峰.高职时事英语选修课的教学设计[J].职业技术,2011(03).

第8篇:高职教学内容范文

[关键词]职业能力;教学改革;证券投资学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职教育应该“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性和职业性”。它为高职教育提出了明确的目标,指明了高职教育改革的方向。“证券投资学”是国家教委规定的高等院校财经类核心课程。它对高职学生提高投资理财技能具有重要作用,也直接服务于证券及相关岗位职业技能的培养。如何有效提高高职“证券投资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实现高职教育的目的,培养具有较强证券投资实践技能的从业人员并广泛提高高职学生的投资理财能力,就成为高职“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1高职“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现状和不足

“证券投资学”具有理论综合性强、高度强调实践性的特点。该课程的学习效果以学生所掌握的证券投资实践技能能否指导国内证券市场投资实践作为衡量标准。为此,高职院校广泛开展了以提高实践技能为目的的教学改革。

11偏重教学方法改革

高职院校已经高度意识到实践技能的培养,并在教学中引入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综合国内高职院校的实践来看,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引入案例教学提高对理论的运用能力、通过财经新闻的讨论增强信息搜集及分析能力、以模拟交易和模拟比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以了解证券机构的运作、安排企业人士指导学生实训以弥补学校师资在实际技能上的不足。

12少有提及教學内容的改革

相对于教学方法,高职院校在“证券投资学”教学内容方面的改进却不多。从教材内容来看,高校“证券投资学”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证券及证券投资概述、证券投资分析方法、证券投资理论、证券投资风险等。高职“证券投资学”在内容安排上也囿于上述范围,并在难度上有所降低。虽然为了适应项目化教学的需要,高职“证券投资学”教材对教学内容重新编排,但没有改变以理论阐述为主的安排方式,尤其是缺乏和中国证券市场的紧密结合。这就造成了教材内容无法满足证券投资实践技能训练的目的。

教学方法是手段、服务于教学内容。当教学内容不能满足于实践技能的培养时,教学方法的改进并不能从根本上实现教学目标。高职“证券投资学”必须首先解决好教什么的问题。教学内容改革已经成为高职“证券投资学”的当务之急。

2基于职业能力的培养开展高职“证券投资学”教学内容改革

早在2006年,教育部便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到,高职教育应该“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设置取决于高职学生就业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高职“证券投资学”积极开展教学内容改革。

21高职证券类专业就业岗位

证券行业对人才的起点要求普遍较高,在招聘条件上多以本科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职学生可以从事的证券行业岗位的可选择性。一般来说,证券行业对高职学生的需求主要定位于市场开拓。以证券公司为例,它们为高职学生提供的工作岗位主要是客户经理和证券经纪人。汇总证券公司在51job网站列出的招聘要求,证券经纪人和客户经理的岗位职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开发新客户、负责客户日常投资咨询服务、帮助投资者了解证券或投资市场运行、向投资者提供投资建议。

22高职就业岗位的职能能力要求

与其他岗位相比,开发和服务客户的工作性质对证券投资理论的要求有其特殊性。在和客户的沟通过程中,他们不需要向客户讲解精深的证券投资理论,不需要构建复杂的模型对股票进行估值。他们需要的是和客户进行良好的沟通,增强客户对公司的信任度,进而成为公司的客户。对于证券投资经验不足的客户,他们应展现出一定的专业能力,能够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和客户交流市场热点及成因,解释新闻事件对市场的影响。对于有一定证券投资经验的客户,他们应具有和客户产生共鸣的能力。当客户谈起曾经操作过的股票时,如果能够说出该股票的历史表现以及同时期市场主流热点,就很容易和客户建立起联结,获得客户的信任,为进一步深入接触创造条件。

3高职“证券投资学”教学内容改革的实施

高职学生就职于行业第一线。他们不仅需要一定的理论功底,更要了解中国证券市场,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

31根据岗位职业技能的要求重设理论模块

高职“证券投资学”应该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以职业技能的培养为目标,在理论模块的安排上要符合岗位职业技能的需要。从岗位职业技能的需要出发选择适用的理论,是高职“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的第一步。

(1)证券及证券市场。该部分主要介绍证券和证券市场的概念、种类、特点及相关常识。通过本环节的学习,学生获得证券和证券市场的基本认知。本环节是高职“证券投资学”的基础模块。

(2)证券投资分析方法。证券投资分析方法是“证券投资学”的核心模块。它从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两个维度展开。这部分内容在理论层面已经相当成熟,对其沿用即可。

(3)投资组合理论。传统教材在讲授投资组合时,大量使用数学公式,理解难度大,与就业岗位职业技能的关系不大。正确的做法是跳出公式的推导,说明不同类型证券在“收益—风险”匹配关系上的差别,告诉学生稳健型投资者可以多配置债券少配置股票,多配置大盘蓝筹股少配置小盘股。激进型投资者应更多地配置中小盘股、创业板股票。

(4)行为金融。行为金融对于理解投资者行为,正确看待中国证券市场的各种现象具有重要作用。高职“证券投资学”教材应及时增加这部分内容,向学生介绍过度自信、心理账户、羊群行为、损失厌恶、后悔厌恶、熟悉偏好、锚定效应等行为金融理论,以便于学生理解各种投资者行为及其在中国证券市场的表现。

(5)证券投资风险及防范。在讲授证券投资风险时,一定要结合中国证券市场案例,才能让学生在认知上更为深刻。否则,对风险的认知就会流于形式,难以培养真正的风险意识。当风险事件来临时将难以及时做出反应。

(6)中国证券市场历史。高职学生的就业岗位定位于国内证券市场,工作于第一线,直接面向客户。他们的职业能力必须以适应国内证券市场为准。高职“证券投资学”不仅要向高职学生讲授证券投资理论,更要让他们理解证券投资理论如何运用于中国證券市场的投资实践。对于缺乏经验的学生来说,了解历史是最好的弥补阅历、提升经验之法。高职“证券投资学”必须从投资实践的角度介绍“中国证券市场历史”。

32构建以中国证券市场案例为主体的案例体系

虽然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已经受到普遍重视,但它主要还是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和补充。高职“证券投资学”应赋予案例更高的地位,将案例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证券投资学”教学内容改革的重要任务就是补充完善案例的数量,形成与理论模块相呼应的案例体系,确保每一个理论知识点都可以在历史中找到与之对应的案例。通过这样的安排,学生在学习理论的时候便能不断地结合案例进行验证、总结和反思,最终提高理论的运用能力。一套完整的案例体系能够形成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回到理论的学习模式。

33从投资实践的角度阐述中国证券市场的历史

中国证券市场经历了多次的牛熊转换,出现了大量的投资机会,也让投资者遭受了巨大的亏损。每一个投资者的成长都离不开在证券市场实践中的摸爬滚打。案例教学虽然有助于理解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但真实的证券投资实践总是在现实市场中寻找投资机会。它需要投资者具备综合运用各种理论的能力,并勇于承担风险。这种能力是单靠案例教学是难以实现的。

高职“证券投资学”应该向学生讲解中国证券市场的历史,分析每一轮牛、熊市产生的背景,剖析历史上出现过大幅上涨和下跌的典型案例,帮助学生形成对于中国证券市场演变的整体认知。高职“证券投资学”还应从历史中挖掘出投资机会的共性,从而帮助学生实现从“学”到“悟”的跨越。

34将时事财经新闻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案例还是历史,它们都属于既成事实。真实的证券投资活动必定是基于未来的抉择。证券投资技能的培养离不开真实市场环境中的训练。时事财经新闻对证券市场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力。对它的解读是每一位证券投资者都必须掌握的技能,也是证券从业者投资实践能力的体现。高职“证券投资学”必须将时事财经新闻作为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此指导学生展开模拟交易,培养证券投资技能。

(1)时事财经新闻解读对培养投资敏感性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时事财经新闻的解读并判断相应的投资机会,对学生理解价格的波动、体会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培养投资敏感性具有重要作用。它是证券投资技能最好的检验者。解读时事财经新闻也就成了最有效的理论应用能力的训练方式。

(2)基于时事财经新闻的模拟交易确保了证券投资实践训练的频率。虽然模拟交易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已经在高职“证券投资学”中广泛使用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一些负面现象,如标的选择的随意性,亏损后长期持股不动等。对于初涉证券投资的学生来说,一开始的模拟交易必然是毫无章法、随心所欲的。面对几千只股票,他们常常感到无从下手。即使学生有心按照某一理论展开操作,市场的复杂性也决定了基于单一理论的决策很容易遭受亏损。行为金融的“处置效应”解释了投资者在亏损时舍不得卖出股票的现象。它同样会在模拟交易中得到体现。很多学生会因为亏损而选择持股不动。这就会大大地减少模拟交易的次数,影响模拟交易锻炼实践技能的效果。

4结论

根据岗位职业技能重设理论模块,构建以中国证券市场案例为主体的案例体系,从投资实践的角度阐述中国证券市场的历史、将时事财经新闻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此开展模拟交易,这四点构成了高职“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全部内容。通过这样的安排,高职“证券投资学”能够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在理论教学的同时便能不断地进行证券投资实践技能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郑秀田“财经时评”模式在《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金融教育研究,2013(10):83-87 

[2]余丽霞模拟教学法在《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1(2):81-83 

[3]杨建平全程考核—实训—竞赛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探索[J].职教论坛,2008(8):16-18 

[4]曾贵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0):82-86 

第9篇:高职教学内容范文

[关键词] 商务英语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职业技能

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对学生职业能力目标的实现是非常必要的。作为一个教学系统,它本身是教学体系的一部分,是在教学观念、教学理论、教学方法的关照下形成和建立起来的,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理论为实践服务、服务区域经济、满足学生职业发展的关键。在构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过程中,要体现对“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的贯彻:着重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更新实践教学内容,优化实践教学结构,使学生能适应广东省乃至泛珠三角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保障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体现高职教育的可持续性;着眼于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学习能力,人文素质、职业素质及心理素质,使学生通过动手获得实际经验,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和阐述。

一、确立以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为核心、综合素质为主线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育培养的是从事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所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人才,因此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体系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综合素质为主线,并能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笔者所在的学院已将实践教学在整个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计划中的比例扩大为55%,充分体现了理论为实践服务、知识为能力服务的指导思想。确立了实践教学的核心地位。

1.以就业为导向的岗位群的调研

国家教育部高教司要求所培养的高职高专人才应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标。为深度了解珠三角及整个广东省对商务英语专业所面向的岗位和岗位群以及其所需的职业能力要求,课题组对此通过以下的形式做了相关的调研。首先,我们对2005届~2008届的毕业生企业就业及岗位分布情况进行了问卷或走访形式的跟踪调查,并建立了“商务英语专业校友会”,随时更新反馈信息;其次,聘请了珠海市进出口商会,以及一些大型企业的管理人员、行业协会的代表担任委员,成立商务英语专业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听取一线专家意见,收集有关信息;第三,组成专业调查小组,多次深入生产一线进行专业调查;最后,派遣人员走访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兄弟院校的同专业院系,调查学习。

通过上述一系列调查发现,课题组所在的学院的两校区――广州和珠海是连接粤港澳与珠三角的纽带,遍布各种规模的涉外机构和企业。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和改革提高了国内商业的国际化经营程度,大批操作性和服务性较强的金融、保险、服务等涉外工作岗位也将吸纳更多应用型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2008年举办的“奥运会”和2010年将在广州举办的“亚运会”将会吸引更多的外资企业来华投资。为珠三角地区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方向较为广阔。下列岗位群被认为是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外贸跟单员、外贸业务员、外销人员、报关人员、货运人员、企业基层管理人员、涉外文秘。

2.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综合素质为主线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定位

针对毕业生所面向的岗位群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进一步分析其所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通过科学的归类分析发现,具有较强的英语表达能力,熟悉国际贸易知识与业务,具备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层次、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同时,必须重视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素质”是指个人的才智、能力和内在涵养,即才干和道德力量。除了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之外,还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创新意识、竞争能力、实践能力、管理能力、交际能力、身心素质、吃苦精神、合作精神,以及事业心、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的培养和教育。使毕业生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健全的人格、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合作交往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处理能力,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就业环境。

人才市场是高职教育的指南针。要提高就业竞争力,就必须对原有的实践课程进行优化组合建立起以培养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综合素质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英语语言应用能力+人文素质;商务运作能力+职业素质;创新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心理素质。注重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结合。

二、商务英语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以职业逻辑建立的知识结构要求学习者采用完全不同于学科理论的学习方式,这一学习方式是主张以职业主题为轴心,用职业来吸纳并整合学习内容,以实践为先导和主线,以‘在做中学’为主要形式的实践性学习。在实践中,知识与工作任务紧密联系,因而学生能够理解它的价值,并能有效的结合情景发现和解决问题。

1.英语语言应用能力与人文素质的培养与实践

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规格对英语方面的要求为:具有较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较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是指较扎实的英语听、说、读、写、译五方面的语言能力,各单项教学要求应接近或达到大学英语四级的要求;“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是指在日常的社会生活和商务活动中能用英语比较熟练地进行交际。只有掌握扎实的语言技能,才能使高职高专的学生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在涉外商务工作中有更稳、更快的发展空间。

实践教学主要通过英语语言主干实践课程,在课堂上运用任务型教学方式(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并结合利用多媒体、语音室及语言实训室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借助图片、音像、动画等直观教学让学生置身于模拟的故事情景、生活情景中,有些学课程实践活动采用分组讨论、游戏、比赛等互动方式营造外语气氛,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教学;除此之外,在各项语言能力进行单项训练的同时,为加强和巩固英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设置了‘语言技能综合训练’这一特色实训课程。在课堂外,教师借助网络平台(如博客、QQ空间)及时指导和帮助学生解决在课外实践中的问题;同时,学生通过社团及第二课堂活动,如:英语演讲比赛、CCS英语之角、“GOODEN BAY”英文报刊等补充了课堂实践的不足,丰富了实践教学的内容。

在语言能力实践的同时要时刻体现人文素质的养成。教高[2006]16号文件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高职教育是以技术为主的教育,但这并不否定进行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时展到今天,科学至上的教育价值观受到了质疑,忽视人文价值取向的科学教育陷入了功利主义的倾向。所以,必须借助于人文教育,如军训、两课及第二课堂活动都有助于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和高尚品德,通过人文教育使大学生真正认识科学的价值、创造的意义。这次四川汶川5.12大地震发生后,学生自发的组织捐款、献血,并为罹难同胞进行烛光悼念等活动充分展示了学生对灾民的人文关怀。

2.商务运作能力与职业素质的培养与实践

熟练的商务运作能力是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求职的优势和立足点。从人才市场的调研情况来看,多数外贸企业不重学历重证书,从业人员如:跟单、报关、货运、报检、外销等要持证上岗。因此商务实践课程的设置要注重与主要商务职业资格证的联系,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是对学生职业能力的综合检测,也是学生顺利就业的基本保证。

在实践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工学交替等新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专业操作能力。使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并行,教师指导和学生独立策划与运作并行,个人活动和小组活动并行,校内活动和校外活动并行。在课堂教学方面,讨论式、模拟式、案例式、问题式等教学法综合利用使学生的自主性和自加强;组织模拟实践,如在商务英语谈判课程教学中,课堂活动以小组为单位,以公司经营方式进行活动;在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教学过程中,安排学生对节假日的大型卖场参观,做市场调查,从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抽象的商务原则变得具象化,较深奥的商务原理变得直观,从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利用商务单证实训室,商务谈判实训室和商务综合能力实训室为学生营造仿真工作环境,让学生在有限的实践实训时间内,作好走进社会前的专业实战演习。在课外,邀请相关的行业专家和业内人士进行讲座,围绕专题进行系统的讲解和研讨。给学生专题讲授外贸跟单、商务单证等考证,讲授单证与跟单工作的具体要求及其业务流程,讲授现代企业职业素质要求,使学生对就业岗位有比较明确的认知;邀请往届毕业生回校,分享企业工作经验,交流跟单工作的体会;在校园文化活动中,以职业技能竞赛为突破口,开展商务技能大赛、电子制单竞赛、迷你广交会等活动,为学生创造了发现自身价值、找到学习动力、获得成就感的机会。

高职高专培养的是一线服务+管理工作的人员,高职人才除了要完成岗位工作之外,更重要的是参与现场组织管理工作。这也就要求了高职毕业生要有过硬的技能,还要有团队合作、责任心、沟通能力等职业素质。职业素质是驱动员工产生优秀工作绩效的各种个性特征的集合,它反映的是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表现出来的员工的知识、技能、个性与驱动力等。

3.创新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与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实践

创新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探索和创造有价值的新知识、新事物的能力,是能力培养的终极目标。在商务英语第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当中,在学生已具备了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和商务运作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创造性的运用,自如的应付来自外界变化的能力,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和个性。在实践教学形式上通过假期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初步体验未来的实际工作环境;以一年春秋两季的广州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为实习平台,为学生提供在这个中国第一展的实习基地顶岗实习进行实践锻炼,实行工学交替。通过直接与外商交流,学生在专业技能和语言沟通方面都得到了综合提高,特别是对现场的突发事件进行有效的处理锻炼了学生的应急反应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最后,通过半年的毕业实习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技能应用在实际工作中去并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检验,能够通过知识的学习积累实际进行创新,完成商务英语专业的学习任务。

虽然在前两个阶段的实践教学中,已着重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但考虑到他们初入社会,知识经验积累还不足,考虑问题还不够全面,对现实与理想的认识和实际缺乏稳定的意识倾向。为此,要相应的通过心理咨询开展适应性教育,帮助学生调整社会交往中的心态,提高对自我的认知,树立自信;通过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理想、能力、机遇之间的关系,以积极的心态应对择业的竞争压力。

总之,在构建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不仅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更要强调贯穿实践教学始终的综合素质培养。加强高职素质教育就是通过提供丰富、多元化的实习实训内容,第一、第二、第三课堂的广阔空间突破统一、刻板的培养模式,从而发掘学生的专长,使创造型人才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号)

[2]任秋会等:用高职教育理念构建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9

[3]吴林根.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大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高教论坛,2004.6

[4]王蓉梅: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探索[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