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经济发展战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5-164-02
一、引言
旅游文化的传播战略研究是将传播学和旅游文化学融汇整合,从而实现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在国际旅游业的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的旅游文化传播研究较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 旅游文化传播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旅游目的地利用媒介实现其旅游文化传播,逐渐成为目前大众传播的新兴手段。2009年实施“旅游立市”战略后,河北省秦皇岛市计划通过整合旅游资源,明确市场定位,用文化引领旅游产业由资源依赖向创意提升的转型升级。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文化传播战略研究对秦皇岛旅游业的转型升级至关重要。本研究拟从秦皇岛旅游文化的传播战略现状着手,发现旅游文化的传播与媒介的关系,探索分析秦皇岛旅游文化的传播战略及对策,从而实现秦皇岛传统旅游模式的蜕变,促进秦皇岛旅游在国际旅游背景下的战略性发展。
二、秦皇岛旅游文化传播现状
(一)文化传播目标定位问题
2009年,秦皇岛市确立了“旅游立市”战略,计划将秦皇岛建设成为休闲度假胜地、山海生态宝地、长城文化高地、健康长寿福地,整体打造“国际旅游名城”。可以说,这一决策把旅游业提高到“立市”的高度,反映出秦皇岛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旅游产业。但运用文化传播媒介推动秦皇岛市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对旅游业进行具体清晰的文化传播目标定位。在政府主导型的旅游产业发展政策的环境下,秦皇岛市将旅游业定位为主导产业还是支柱产业对文化传播定位具有导向作用。秦皇岛市应依据自身旅游资源特色进行具体的文化传播定位,满足旅游市场不断发展的需求。同时实现秦皇岛市打造成“国际旅游名城”的目标,需要针对国际旅游市场和受众做出更为清晰的跨文化传播目标定位,从而形成有效的跨文化旅游传播策略。
作为传播环节的终端,受众在旅游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秦皇岛旅游文化传播具有庞大而又多元的受众群体,然而在2009年秦皇岛市提出的“旅游立市”的城市经济发展战略中,着重城市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开发战略的同时,受众文化传播战略未得到充分重视。受众在旅游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决定了受众需求分析对于秦皇岛市旅游业战略性发展的重要性。秦皇岛市的旅游发展战略具备长期性和统一性,但受众群体的分散性和多样性加大了市场目标定位的难度。对游客旅游动机、行为、心理、需求的研究显得尤为不足,只有对受众进行细分,对旅游目标市场的进行细分,才能提高旅游文化传播目标定位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文化品牌战略问题
2012年,秦皇岛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在阐述旅游立市时,将文化和生态建设纳入到了大旅游范畴。秦皇岛作为国家首批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其旅游、文化、生态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在国际旅游发展背景下,秦皇岛旅游业还存在着单纯依赖孤立的旅游景点,没有形成独具特色的品牌形象。虽然拥有世界闻名的旅游景点却没有吸引大量的外籍游客。秦皇岛旅游要实现打造“全国著名的滨海休闲度假基地”、“文化创意之城”和“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等目标,必须塑造城市整体的旅游形象。目前,秦皇岛在跨国旅游环境营造以及文化分享等方面还没有发挥其特色专长的品牌策略。秦皇岛旅游的长远发展单纯依靠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完备的旅游服务体系是不够的,更需要强大的精神文化品牌的支撑。因此,秦皇岛要注重从形象和品牌角度作整体的考虑,加大力度推广城市形象与文化品牌,科学地利用和提高自身文化资源、人文精神等层面的软实力,实现旅游文化传播的战略性长远发展。
三、秦皇岛旅游文化的传播战略及对策
(一)基于综合数据进行市场定位
实现秦皇岛市旅游文化传播战略性发展,需要制定有效的文化传播对策。有效的对策的形成离不开准确的市场定位。准确的市场定位需要以宏观信息和微观数据为基础。宏观信息包括国家及地区政治经济政策信息。2009年,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共同出台了《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进一步加快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形成有效的合作机制,取得文化和旅游合作新的成果。秦皇岛市于2011年,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全国四个旅游改革试点城市。同年11月,国务院批准实施《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在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以及秦皇岛旅游改革试点城市的旅游发展机遇下,秦皇岛市必须抓住大好发展契机,结合“旅游立市”的发展规划,打造秦皇岛市旅游产业品牌,制定行之有效的旅游文化的传播战略及对策。微观数据包括具体的目标市场的规模,购买力,受众的旅游动机、行为、心理、需求等进行细化分类的统计数据,进一步研究数据之间的关联。秦皇岛旅游文化的传播要根据旅游目标市场地区的人口规模、性别、年龄、宗教、国籍、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分类,来确定潜在市场规模及属性,实现有效的市场定位。
(二)基于综合媒介进行品牌化文化传播
从文化传播媒介的时效性方面比较,网络媒介的传播时效性最强,其次是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的时效性较弱。通过网络媒介的文化传播具有全时性和及时性的特点。全时性在旅游文化传播中尤为重要。秦皇岛市应发挥网络媒介的全时性优势,实现全天候的旅游信息服务,使文化信息实现及时的、以受众群体为主导按需供给、更加精准、深远、有效的传播效果。广播电视媒介的应用在旅游文化传播中也占据着较大的比重,在我国广播电视媒体覆盖面和普及率最广,到达率高,在旅游文化传播渠道中占据重要地位,能较形象地表现旅游产品的特征。电视以其收视群体广大、能够提供视觉和活动图像的优势,成为当前旅游文化传播媒介的首选。因此,电视在文化传播中具有较高感染力,对于旅游文化传播受众的影响大于其他媒体。秦皇岛旅游文化传播要综合多种媒介的优势,通过传播媒介的融合,宣传“全国著名的滨海休闲度假基地”的旅游品牌,打造“文化创意之城”的旅游形象,从而实现“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的目标。
关键词:城市化;包容性发展;双线均衡;路径设计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3)01-0005-05
一、引言
城市化的包容性发展作为城市化经济运行分析的范畴,迎合了城市经济良性运行和城市化经济协调运转的基本需求,对指导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具有前瞻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将成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战略选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快速发展,从1978年的17.92%跨越式发展到当前的51.27%,这种数量化优势对中国城市经济产生了高度的发展成效,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然而,在发展成效的背后隐藏着无数的危机,各种参与和发展机遇未能实现均等化,发展成效不能有效普惠全民,衍生出非共享性的现存局面,致使城乡二元结构、社会差距不断出现,特别是以农民工为代表的城市贫困阶层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并未得到明显提升,半城市化问题不断显现,出现城市化的虚高问题,甚至以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为代价来换取城市经济增长,等等。这种只有数量而没有质量内涵的城市化,从微观层面来讲,不能有效体现经济社会结构转换的城市化本质;从中观层面而言,扩大了区域差异和城乡二元结构;从宏观层面而言,不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促进中国经济的全面转型发展。
面对这种发展格局,中国的城市化须在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在充分考虑各地城市发展的现实背景下,把包容性发展的基本思想纳入到城市化建设和发展中来,继续提升城市化质量内涵,并实行分区规划、重点引导。这种强调机会均等和成效共享的发展模式不但有助于减少城市发展中的社会差距和环境代价,促进城市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方式转变,实现对社会与环境效益的兼顾与包容,而且有助于优化城市不同发展主体权利的同质均等化,完善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化和城乡一体化,为建设高水平、均等化的城市社会服务体系提供借鉴,实现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同步化及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城市化的包容性发展。
肇始于包容性增长的包容性发展理念囊括了包容性增长所忽略的其他内容[1]。在这方面的研究中,国内外学者给予了高度关注,Malhotra(2011)以印度城市为典例,通过对健康社区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研究,认为包容性的城市规划能提升城市化发展质量[2];为促进研究的进一步深化,Ahmadi & Toghyani(2012)基于城市规划的角度对城市可持续性进行了研究,认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应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因素为切入点,促进城市的合理规划,达到包容性发展的根本目标[3];Hansen & Harder(2011)则提出在城市发展和规划中要用包容性战略和方法[4];同时,国内学者何景熙(2011)借助于社会系统进化的相关原理,对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包容性发展方法是中国城市化的导向选择[5];农民工市民化则是重要体现[6](付文心、赫宝祺,2011)。张明斗、王雅莉(2012)对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包容性发展进行了研究,认为这一进程中应对发展成效的共享性进行全面考察,实现具有真正内涵的包容性发展[7];王雅莉、刘洋等(2012)则提出助推准城市人口、土地资源及产业发展的包容性[8]。综观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可以看出相关学者已逐步关注和重视包容性发展的理念,然而只是将包容性发展的基本理念引入到城市规划和城市化发展中,产生了特定的发展成效;但并未基于当前中国现实对其城市化的包容性发展路径进行有益设计,为本研究奠定研究基础。
二、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模式转换
城市化的包容性发展作为城市化经济运行的分析范畴,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然而,城市经济运行过程中仍存在着内涵优化停滞魔咒和中等收入陷阱等各种挑战及城市病变。要想突破这些弊端、化解病变,寻找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和社会公平的新模式,满足城市化本质需求,以此实现城市化包容性发展,转换现存城市化发展模式当为一种重要思路。
(一)城市化由偏重数量的单线推进向质量和数量双线均衡转变
为实现以经济社会结构转变为内涵的城市化本质,需要城市化质量和数量的双线均衡。2011年,中国城市化水平为51.27%,已迈过50%的拐点,驶向城市化的中期加速阶段,城市化速度加快,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以平均每年1%的速率递增,城市化数量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为全球各国所见证。然而,这种城市化数量的单线推进尚未具备发展内涵,并不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长久之计,应扭转现存局面,向城市化质量和数量并存的双线均衡转变,实现城市化质量推进下的城市化数量的增加。而这一转变的核心点则是如何使我国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换为非农业社会劳动者[9],体现城市化的内涵职能,因而非农化的职业转换至关重要,尤其表现为农民工这一群体,他们要求机会均等和发展成效共享,不但要职业转换,而且要得到身份的确认和制度认定。因此,实现城市化由偏重数量的单线推进向质量和数量双线均衡的转变成为实现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重要模式转换。
(二)城市化由重城轻乡向城乡一体化发展转变
重城轻乡作为当前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基本态势,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升,特别是在城市化作为拉动内需增长的动力机制下,城市经济发展不断提上新的日程,作用力剧增。然而,在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却损害了乡村地区的发展,这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具体事例中得到验证,这种重城轻乡的发展使得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呈现“一头大”的空间格局,非均衡态凸显,城乡二元结构逐步深化,城乡差异越发明显。面对这种运行机制,城市化进程中应扭转这种发展理念,实现由重城轻乡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转变,而这种转变的关键环节则是实现乡村人口生活方式转变为城市生活方式,体现城市化的社会职能,把机会均等和发展成效共享的理念引入到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有助于规避“城市化就是城市地区发展”的概念偏误,实现城市化包容性发展。因此,实现城市化由重城轻乡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转变成为实现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又一模式转换。
(三)城市化由偏重经济发展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
在以增长绩效为考核的时效体制下,各地政府在城市化进程中往往把实现经济发展作为重头戏,导致城市化发展内涵的异化,根据城市经济运行的轨迹观瞻,这种经济发展的确促进了城市经济力的提升,实现了城市化的集聚、扩散和媒介等经济发展效应,这种经济单一维度的发展也会滋生经济社会不和谐、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各种弊端,因此,因应于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及“两型社会”建设的基本需求,必须实现由偏重经济发展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转变,体现城市化的外延职能,减少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差距和环境代价,强化城市化建设发展中的机会均等性和成效共享性,完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和谐共生的逻辑体系,实现城市化的包容性发展。因此,实现城市化由偏重经济发展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转变成为实现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再一模式转变。
三、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路径设计
城市化包容性发展作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追求和战略取向,顺应城市经济发展的基本需求,其路径设计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遵循城市化客观运行规律的基础之上,从基本内核、要义、依托和保障等方面入手,实现包容性发展。
(一)城市化包容性发展以发展成效共享为基本内核
在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践行的背景下,要求我们进一步贯彻和执行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而发展成效的全员共享性则是履行该思想的重要体现。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仍存在着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并存的局面,以农民工为代表的城市贫困阶层并未完全享受到城市化的发展效应,呈现发展成效非共享的残局,更不言及城市化的包容性发展。因此,实现城市化的包容性发展成为城市化发展的必然,发展成效惠及全民,不但有助于从本质上化解非共享性残局所带来的诸多问题和矛盾,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体现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而且有助于强化城市贫困阶层分享城市化发展成效的力度,在不断汲取发展成效的同时,规避过度依赖农民工不彻底转移所带来的半城市化问题造成的农民工权益的缺失,实现农民工的职业转换、地域转移和身份转变,以此实现城市化的包容性发展。
(二)城市化包容性发展以机会均等为基本要义
城市化包容性发展进程中,不但要实现发展成效共享的基本内核,还要坚持机会均等的基本要义。综观中国城市发展历程,并没有把机会均等作为其关键环节,衍生出大多数社会成员并没有参与城市化发展机遇的格局,缺乏市场话语权,甚至在特定情况下,城市迅速扩张侵占了周边土地,损害了人民利益,在不能实现产业转移、身份转换的前提下,参与机会的均等性更是微乎其微。因此,实现城市化的包容性发展必须坚持以机会均等为基本要义,一方面,有助于升华人们参与城市化发展的热情和提升市场话语权,体现主人翁意识,实现发展的高效性;另一方面,有助于缩小城乡之间发展的差异性,在充分发挥全体社会成员力量的同时,助推城市化的包容性发展。
(三)城市化包容性发展以两线均衡为基本依托
当前,中国的城市化发展与欧美国家和拉丁美洲部分国家形成鲜明对比,呈现城市化超前于工业化的尴尬局面,这种城市化数量的提升往往缺乏内涵,而如何弥合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差距,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及增强城市的可持续性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面临的重要议题。面对此种发展情形,坚持以城市化数量和质量两线均衡为依托的城市化包容性发展,全面发挥城市化对现代化进程的战略突破作用,不但是城市经济良性运行和城市化经济协调运转的使然,而且是扭转城市化发展现存格局和城市经济发展方式的强烈要求,有助于从整体上提升我国城市化质量,全面强化城市化的强度和广度,推动我国城市空间发展的良性重构和全面转型,实现其精明增长[10]。
(四)城市包容性发展以全员参与为基本保障
城市化的包容性发展不再是政府的“独角戏”,而是以政府主导下的全民参与为基本保障。城市化进程中,以企业和居民为代表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仍存在着非公平竞争和非诚信交易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城市化的包容性建设与发展。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转变政府职能,实现企业等生产主体的公平竞争和居民等消费主体的诚信交易,打破原有的独自行事的基本格局,实现政府、企业和居民的全员参与,不但有助于进一步回归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基本内核和要义,实现发展成效的共享性和参与机会的均等性,而且有助于完善生产市场和消费市场,优化包容性发展的市场环境与质量。
四、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战略选择
城市化包容性发展作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战略取向,是建立和谐社会及“两型社会”、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对于促进城市经济良性运转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战略的合理选择成为必然。
(一)转换思维模式,提升城市化品质
城市化数量的单线推进向城市化质量和数量双线均衡的思维模式转变是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使然,也是城市化品质提升的重要途径,这种转变不但有助于从整体上实现城市化的机会均等性和发展成效共享性,也有助于实现城市化内涵的提升。
该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诸多学者和官员的重视。不过大量的文献检索表明,国内以往的研究大多将道路交通活动造成的负面影响仅局限于机动车的污染、资源的消耗,而不包括居民心理承受程度以及经济对环境损失的补偿。此外,建议和对策也多停留于道路交通系统对环境的影响及其预防、治理等方面,没有从政策分析的角度探讨政府如何对交通环境系统和交通活动强度进行协调和制约。同时现有交通规划的评价仅限于对路网密度、道路面积率等这些网络几何指标的评价,缺乏对人的舒适度、安全度、环境噪声、震动、大气污染等健康方面的指标评价。因此本文试图从道路交通造成健康危害人手,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此进行分析和探讨,并从战略框架、技术路径等不同层面提出一些具体政策建议。
一、问题的缘起
道路交通对健康造成的危害主要有交通事故、尾气污染、机动车噪音及振动等。在诸多危害中,又以交通事故为首。道路交通伤害是一个重要但又常常被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经济问题。道路交通伤害不仅给全球和国家的经济带来损失,而且给家庭带来重大伤害。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中,15―44岁年龄组占一半以上,73%死者为男性,该年龄段正是创造财富最多的时期,当他们因车祸死亡或残疾时,其家庭将会发生严重的经济问题。这些因道路交通伤害造成残疾而失去收入能力的家庭,还需承担照顾这些伤残家庭成员的额外花费,因此不得不变卖大部分财产,有些家庭甚至陷入长期债务之中。经济损失估算不仅应包括直接损失,还应考虑间接损失。直接损失应包括卫生保健和康复费用,间接的损失应包括家务损失、幸存者损失和提供护理损失以及亲属的收入损失等。
图1表明,1990―2002年的13年间,我国道路交通四项指标事故次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分别增长了3.09、2.22、3.62、9.16倍,年平均增长率为9.86%、6.87%、11.33%、20.27%,增幅非常惊人。近年来,虽然我国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情况有所好转,但形势仍十分严峻。2000年我国的道路交通伤害导致损失1260万潜在生产寿命年,估计价值为125亿美元,几乎相当于每年卫生经费预算的4倍。2002年我国共发生773137起交通事故,平均每分钟就有149起交通事故发生。因交通事故死亡109381人,平均不到5分钟就有1人丧生于交通事故;562074人因交通事故受伤,平均每分钟就有1.07人受伤。交通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3.24亿元,间接损失更是无法估量。
除了交通事故外,据环境监测部门报告,我国的大多数城市城区主要污染源已由工业污染转为机动车尾气污染。汽车尾气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铅(Pb)等,对人体造成了一定的伤害,造成感觉、反应、理解、记忆力等机能障碍,重者危害血液循环系统,导致生命危险当人们长期接触低浓度的一氧化碳时,会引起头晕、头痛。此外交通车辆所产生的烟尘(尾气烟尘和道路扬尘)排放量也已成为城市大气的主要污染源。
目前我国城市主要道路两侧的噪声污染不断加剧,交通噪声源排名城市噪声声源的第二,仅次于生活噪声源。全国80%以上大城市交通干线噪声超标(大于70分贝),严重影响了居民休息和教育、文化活动。机动车引起的噪声和振动主要有以下原因:机动车动力系统引起的噪声和振动、机动车的车厢和货物及配件在行使中的碰撞和摩擦、轮胎与路面接触噪声、机动车的喇叭声。噪声可以引起耳部的不适,如耳鸣、耳痛、听力损伤,使工作效率降低。噪声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噪声会加速心脏衰老,增加心肌梗塞的发病率。在平均70分贝的噪声中长期生活的人,可使其他心肌梗塞发病率增长30%左右,特别是夜间噪音会使发病率更高。噪声还可以引起如视力、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精神障碍、内分泌紊乱甚至事故率升高。噪声对儿童身心健康危害更大。
当前,我国城市交通发展正处于转折阶段,在汹涌的城市化和机动车私有化浪潮的冲击下,城市道路交通设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尾气污染、交通事故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危害。
二、努力形成面向健康的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模式
我国应主动学习和借鉴先进国家的成功做法,吸取一些国家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不协调发展的教训,提高对道路交通健康危害的认识,积极克服以往道路交通发展模式的弊病,努力形成面向健康的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模式。
1、我国传统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模式存在的弊病
(1)普遍存在“车本位”的现象。我国的道路交通规划将道路交通规划的对象等同于机动车交通,而不是人与货物的交通;把步行和自行车交通方式视为道路交通不相关的问题,导致一些地段交通事故频发。
自由行走是人类身心健康的基本要求,但是城市机动化的日益增长使人们步行变得又慢又危险。在以车为主的城市交通规划中,每一个为机动车交通改善道路而设计的方案都使步行者的境况更坏。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人们发现人行道变狭,街角被割光,交通安全岛被取消了,道路被拓宽了,“禁止行人”的栅栏四处林立。行人除在指定的由交通信号灯控制的地方可以穿过马路外,不准在其他地方穿过马路;为此一些甚至在马路中心线上设立了密集的铁障。智能交通管理仅着眼于成功保障车流连绵不断,却不为行人配备红绿灯信号装置。步行者被迫从地下隧道或高高的过街天桥上穿行。在许多城市出现道路越来越宽,高架桥越来越多,过马路越来越难,逛街环境越来越小的现象。此外,新建道路设施不新增人行道,行人过街绿灯信号时间很短。一些城市允许机动车辆在人行道上或道旁停放,甚至可以在人行道上行驶,使步行者更加不方便和危险。
(2)以单一交通便捷需求为目标。传统的道路交通规划主要以满足单一的交通便捷需求为目标,没有考虑交通发展对资源、能源和环境影响。以“限小”为例。尽管从1996年国务院办公厅就发出通知,限令各地取消对微型车的种种限制,之后几乎每年都有国务院有关部委要求各地不得限制小排量汽车。2004年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又出台了一份《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提到“取消一切不合理的限制低油耗、小排量、低排放汽车使用和运营的规定”。2005年6月份,国务院总理在建设节约型社会大会上,特别明确指出“要取消一切不合理的限制低油耗、小排量、低排放汽车使用和运营的规定”。然而,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在内全国22个省区
市的84个城市以缓解交通拥堵塞等为由,仍对一些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采取交通管理限制措施。这些措施客观上加剧了城市空气污染。此外,现有交通规划的评价仅限于对路网密度、道路面积率等这些网络几何指标的评价,缺乏对交通的健康的评价,如对人的舒适度、安全度、环境噪声、震动、大气污染等项指标的评价。
(3)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发展规划以单一部门为执行主体。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发展过程中通常以交通部门为单一主体,没有建立由城市规划、建设、交通管理、公用事业、环境保护等多部门组成的协调机构。因此在执行过程中,城市交通部门及相关部门往往各自为政,很难发挥协调效应。同时城市政府在实施过程也没有充分考虑和尊重群众的意见,未对交通规划进行严格的论证和分析,以兼顾步行者、私家车拥有者等不同群体的利益。
此外,一些城市政府把城市交通发展作为政绩形象工程,也是传统城市交通发展模式存在弊端的集中表现。
2、面向健康的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模式内涵
国外关于健康与道路交通发展模式研究,主要散见于健康城市项目等以及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等探讨,如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出版的《预防道路交通伤害世界报告》,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的《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报告》等。
本文在参考国内外一些文献的基础上,提出面向健康的道路交通发展模式应该具有以下内涵:
其一,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人的可达到性、舒适性、安全性,而不仅仅追求路面的畅通。
其二,减少意外伤害、有利体育锻炼、减少诱发心脏病和支气管疾病的空气污染、有助于社会不同阶层的人出行,进而增进教育、就业等公平。
其三,立足于环保,以节约能源、提高交通效率为出发点,能够以最少的社会成本实现最大的交通效率;满足城市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
其四,与城市环境相互协调,与城市的土地使用模式相适应,多种交通方式共存、优势互补。
总之,未来的道路交通发展规划不应停留在设计一些道路和交通设施来运送预测的客货量,而应和相关部门一起努力使人们借助交通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好的享受。这才是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中最大的成就。
三、面向健康的道路交通的发展对策
1、确立道路交通发展过程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重视健康
城市以人为本理念不仅体现在为城市居民提供快捷、低价的交通服务,而且应关注公众的身心健康。因此在制定道路交通发展项目的相关政策时,一方面应把环境影响评价作为判定道路交通政策和工程建设的先决条件之一,积极推进交通战略环境影响评价(SEA)技术。另一方面需确定政策中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兼顾健康,即着重考虑公众的身体健康。具体而言,它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其一在相关政策制定过程中,将健康的可及性作为必要指标纳入可行性分析。健康的可及性可细分为纵向方面和横向方面。纵向方面即不同的阶层在道路交通发展过程中,都可以获得相对应的服务,不同类型的人群都可以得到相对应的交通需求。横向方面即具有同样交通服务需求的人得到相同的待遇。在这过程中,需要注意由于健康、交通涉及的因素非常复杂,因此在总体设计过程中应以最小代价获得最大的收益。其二在相关政策制定过程中,注意考虑到健康公平性。健康状况的公平性,是指不同收入、种族、性别的人群应当具有同样或类似的健康水平。各健康指标如患病率、婴儿死亡率、孕产妇率,期望寿命等的分布在不同人群中应该无显著差异。因此在具体交通建设过程中,政府应减少政策导致的健康危害和不公平性。
2、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非营利性组织为联盟的政策执行主体
面向健康的道路交通发展模式不仅是一个涉及范围较广的运动,也是一个长期的运动,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是很难完成的。因此在强调政府是道路交通建设主力军的同时,应建立包括政府机构在内的各类组织和社会成员参与其间的组织框架。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政府管理机构也应从以往的“分而治之”转变到“合而治之”,构建能承担多重任务的网络式组织单元,以有效解决涉及多重领域的道路交通发展,从而避免以往传统模式中一个部门处理一个问题,在面对多重属性的问题时常常出现“管理重叠”或“管理真空”的混乱局面。
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政府应将市场机制导人道路交通发展,并与企业建立伙伴关系。此外还可以通过一些方式使企业更加积极地、持久地投身到这场运动中,成为政府的永久伙伴,分担政府的一些责任和精力。同时政府应该鼓励强调道德秩序、人的良心和相互信任的非营利性组织成为道路交通建设的重要力量。
在我国,个人在解决公共问题所起到的作用一直都受到忽视,但是面向健康的道路交通建设的特有属性使个人的作用被前所未有地扩大。公众对道路交通的参与不同于对一般活动的参与,也不是简单的环境保护;积极参与将意味着更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出行质量和生活质量。因此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一方面人们要转变思想和观念,提高交通与环境意识,另一方面应积极使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善的交通方式。
3、构建有益健康的绿色交通体系
政府应采取加强道路交通法规建设、发挥科学技术、完善资金筹措机制、健全价格等运行机制以及其他措施构建有益健康的绿色交通体系。
首先充分重视步行交通和自行车交通。应切实注重加强步行交通规划,强化步行交通管理,道路与各种建筑设施中要留足步行区,设置必要的隔离设施。在市中心商业繁华的地区开辟步行街区,对交通既可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也带来步行街区商业的繁荣,以及城市环境景观效果的改善。同时规划需尽可能提供不同形式的步行空间,通过建设地下、地面和空中人行步道系统,形成安全、方便的人车分流系统化步行网络。
自行车交通是有利于健康、环保的交通方式。近年来自行车交通在欧洲城市的出行比例呈上升趋势,德国慕尼黑的自行车出行比例甚至高达12%。我国是自行车大国,更应该在规划中予以充分考虑和科学设计,应在不同的城市功能区内组织全方位的自行车交通网,必要时可以建立自行车交通路网间的联系,并用高效的公交走廊承担跨区域的交通出行任务,使自行车成为功能区域换乘的工具,最终实现自行车与公共交通协调发展。
4、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系统 大力提倡环保型交通工具
集约化运输的公共交通承担的运输份额越大,人均交通污染就越低,交通污染总量就越小,造成的健康危害也越小。因此优先和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既是提高交通效率的需要,也是实现面向健康的道路交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应逐步完善快速公交、普通公交、市郊火车、小汽车、自行车步行相互配合的综合系统,同时辅以不同类型的公交车站设计,即管式车站、大型公交站和传统车站以及先进管理系统。
同时适当限制低道路利用率的交通方式的发展,如
小汽车和摩托车,实施道路拥挤收费措施,用价格杠杆调节交通行为,使机动车尤其是私人机动车支付其相应的社会成本,如对空气品质的破坏与公众健康的损害、道路建设与维修费用、交通肇事损失等,以体现健康的公平性原则。
此外,应严格的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控制各种尾气排放超标的交通工具进入城区,对不合格车辆,强制安装高效节能尾气净化器。进一步鼓励和发展使用清洁清洁燃料的机动车。淘汰燃油助动车和残废人专用燃油车,限制污染排放大的摩托车,推广使用小排量,轻型化和环保型能源的新车种。在一些大城市强调使用清洁能源为动力的轨道交通,并且不断改善机车性能;发展高新技术的有轨、无轨电车等。
5、一体化的交通规划与城市土地利用规划
高密度的人口需要具有高运输能力的专用交通线路的运送,而高容量的交通网络也需要沿线一定的交通需求以保证系统运营的效益,正是基于这个思想,道路交通系统应将三个要素即土地利用、道路系统和公共交通的关系作为公交系统乃至整个综合交通系统发展的基础。具体而言,实现交通系统的转变有赖于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政府应改变城市单一中心的布局结构,形成多中心(卫星城镇、分散组团)集约化土地资源利用的空间。各中心应成为具有综合、具有较充分的就业机会、具有良好的生活服务设施且独立性相对较强的现代化功能,摈弃城市功能发展单一,工作、居住、娱乐各居一端的弊病,减少跨区域通生成量、缩短出行距离。各中心功能区内以步行、自行车交通为主,中心与中心之间的联系以快速公交为主。同时调整土地使用方式,使步行、公共运输系统与城市服务系统有机结合,将交通量大的单位和设施(学校、区域性图书馆等)安排在公交枢纽站点附近,方便人们更多地使用公共交通。把商业服务设施与步行系统结合,有利于导向步行方式,使其向紧凑型都市发展,使包括交通在内的基础设施发挥最大效应,最大限度减少交通的能源消耗。
此外,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衔接换乘是体现道路交通一体化观念的核心。在规划过程中应注意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和衔接,使市民在各种交通方式中的转换步行距离控制在合适范围,从而减少公共交通和私人交通在方便性上的差距,体现公共交通的便捷。同时应注重停车换乘(Park+Ride)体系的规划和设计,即通过个体交通至停车换乘枢纽公共交通(小轿车及摩托车、自行车的停放换乘),逐渐形成城市市区与郊区交通一体化。
关键词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实践;对策;沈阳农业大学
中图分类号 G6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3-0309-02
Abstract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is an important birthplace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how to crack problems of poor convers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to productivity force,explore the effective way of transformation,is the realistic demand of innovation school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is a strong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implementation of innovation driven. The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for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brought about a lot of influence were analyzed and expatiated,and taking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or example,the practical way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were explored,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such as building a complete working system,establishing multi service platform,seeking more investment subject.
Key words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practice;countermeasures;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实现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必由之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正处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新时期,需要依靠科技实现创新驱动、促进内生增长,其中最主要措施之一是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在此背景下,农业高校作为现代农业科技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不断优化各项科技投入资源,积极参与产学研合作,然而科技成果实现的转化效益还远远低于科技投入。据统计,我国每年有大约7 000项农业科技成果产生,但是转化率仅有30%~40%,其主要制约因素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平衡[1],转化驱动力弱,转化途径效应不明显。如何破解农业高校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不力、不畅的难题,探索其有效转化途径,是创新强校及发展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需求,更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有力支撑。
1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给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1 机遇
1.1.1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我国农业已经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现代农业实质是科技农业,以现代科技引领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建立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的产业体系[2]。传统农业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农业发展已进入主要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的新阶段,农业高校是服务农业创新发展的加速器和孵化器,科技成果转化是农业创新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党的十以及三中全会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把科技创新确定为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为现代农业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指明了方向。这就从国家战略层面上明确了加快推进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现实意义。
1.1.2 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为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有力的法律保障。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国家及部分省市已陆续出台了一些政治措施,进一步营造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政策环境,激励了广大科技工作者进行创新创业,调动了各类创新主体转化科技成果的能动性。2015年10月,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施行,将加快高校科研潜力的释放,促进科研人员的创新性、创造性。2016年2月,国务院又颁布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重点从促进研发机构、高校技术转移,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创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良好环境等3个方面做出进一步细化。
1.2 挑战
近年来,各涉农高校在科技服务、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积极实践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成绩,比如“西农模式”“雅安模式”“新农民学校”模式等[3],为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由于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自身局限性,导致部分优秀成果没有达到很好的转化示范。因此,如何加快高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已经成为新形势下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加快其转化必须面临的一些挑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学校总结多年培训工作经验,不断提升培训工作水平,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民培训工作,探索创新型农民培养模式
2014年3月,在昌图基地成立了昌图新农民学校,截至目前,生猪养殖从业人员培训已覆盖了9个主要乡镇,近2年先后在黑山、西丰、法库、铁岭等县区针对主导或特色农业产业推广新农民学校培训模式,取得良好效果。
农民培训工作主要围绕辽宁省农业区域特点,采取“请上来,走下去”的培训模式,即“请上来”到学校,以“农民技术员培养工程”“青年农民上大学”“农民企业家培训班”等多形式的中长期培训班开展培训;“走下去”到县区开办“新农民学校”,到乡镇开展“两动式”基层培训,即农民走动学习,专家按乡镇滚动授课。通过“新农民学校”培训模式,构建初、中、高三级的“金字塔型”多层次的农民专业技术培训体系,实现培养新农民,培育新市民,不断为农业科技服务注入新鲜血液,为加快城镇化进程培养技术人才,进一步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的人才储备。
3 对策
3.1 做好顶层设计,构建完备的工作体系
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自然环境、市场环境、农民接收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具有区域性、周期性、公益性和社会性[8],特别是具有一定的科技风险性[9]的特点,一定程度上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10]。这就需要农业高校有稳定、长期、可行且具有激励作用的运行管理机制。首先,需要正确定位,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一方面是国家农业科技推广和农村社会服务的有益补充,另一方面能够有效促进学校人才培养、教学实践、协同创新。其次,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和区域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需求,做好顶层规划设计,构建一个完整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体系,从组织、平台、队伍、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再次,高校要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制度,激励教师科研人员从事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11]。
3.2 建立多形式服务平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水平
为了更好地与企业产学研紧密结合,需要建立有效的、不同层次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农业高校通过整合资源,有效利用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与企业共建技术创新中心或成果转化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加快培育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并对其加强指导和监管。也可通过建立网站、微信、QQ群等形式的信息服务平台,加强高校与企业间的信息沟通,探索新的科技成果传播途径和方法。
3.3 加大各级财政的支持,寻求更多投资主体
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具有明显的公益性,建议国家通过补助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同时,各农业高校要积极与省、市、县各级地方政府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争取地方确立高校专项科技服务配套经费。还可争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协会等的社会资金的支持,拓宽投融资的渠道。
4 参考文献
[1] 何淑群,古秋霞.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及关键策略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5):213-214.
[2] 张来武.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新三农”[J].中国软科学,2014(1):6-10.
[3] 李澎,岳喜庆,王海龙,等.新形势下高等院校农业科技服务模式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4(18):310-311.
[4] 李东,李澎.农业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问题的思考[J].科技成果纵横,2009(4):20-21.
[5] 刘双清,胡泽友,王奎武.农业高校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实践探索与思考: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J].科技和产业,2015,15(1):44-47.
[6] 杨帆.我国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研究[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14:15.
[7] 杨冬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与路径探析:以驻济高校为中心[J].山东英才学院学报,2014,10(1):10-13.
[8] 杨征,陈淳,孙雄松,等.影响农业高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因素分析[J].农业科技管理,2012,31(3):67-69.
[9] 杨辉,张永强.农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模式及影响因素[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1):412-414.
为落实省委、省政府“推动科学发展、富裕三秦百姓、建设西部强省”战略举措和延安市建设“富裕、生态、和谐新延安”战略目标,安塞县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延安精神,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改善民生质量,建立保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提升县域综合竞争力,努力创建科学发展示范县。
预计到2010年,全县GDP总量达到85亿元,年均增长12%;到2015年,全县GDP总量突破17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
力争经过8年(2008~2015年)努力,突破石油开采单一支撑经济发展的格局,提高“非油”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形成多元产业发展态势,努力把安塞打造成为包茂高速安塞段能源化工产业走廊、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区、黄土文化旅游热点地、适宜人居栖息地,县域综合竞争力、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公共产品供给能力显著提升,全面开创安塞科学发展新局面。
为实现战略目标,安塞县坚持走工业主导战略、开放带动战略、农业产业化战略、城乡一体化战略之路。
第一,实施工业主导战略。充分利用石油工业大发展的契机,依托现有基础,着眼未来发展,稳石油、强石化、兴替代,打造一条非油工业规模化、主导产业集群化、经济结构合理化、增长方式集约化的包茂高速安塞段新型能源化工产业走廊,推进工业反哺农业。
第二,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大力引进境外和沿海转移的产业企业、外溢的资本资金,引进先进的技术、管理方式和优秀人才,不断强化“你发财、我发展”的意识,切实优化软硬环境,强化招商引资的后续管理工作,使外来投资者舒心、安心、放心地发展,实现“双赢”。
第三.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依托本地资源,强化特色和比较优势,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多支柱”的特色农业产业布局,着力打造优质粮油生产、棚栽、林果、畜牧、蔬菜等五大农业示范基地。通过培育本地企业,引进县外有优势的企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业附加效益,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第四,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注意“三个集中”,即产业、人口及相关生产要素向城镇特别是县城集中,集镇尤其是中心镇向公路干线沿线集中,偏远闭塞、零星分散的农户向中心村落集中,这有利于提高公共基础设施的利用率,改变农村非农产业效率难以提高、发展速度和规模受到限制的弊端。重视“三条路径”,即通过农业产业化着力解决农民收入问题,通过工业化着力解决农业问题,通过城镇化着力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逐步消除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走城乡改革配套互动、协调推进、以城带乡的发展路子。建设“三大设施”,即加快公路、电信和电子三大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空间,改善农村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并逐步实现中心集镇和村庄在科学规划下的综合改造,提升乡村的自我发展功能和综合服务功能,在显著缩短城乡差距中加快推进建设现代化新农村进程。
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重点任务
按照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综合考虑安塞县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及民生发展等现实情况,安塞县实现科学发展应围绕石油工业,着力打造工业产业园区;立足服务延安中心城市,积极构建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努力打造黄土风情文化产业园区;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优化经济结构和城乡结构;加快民生工程建设,提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等五大类重点任务展开。
一是围绕石油工业,着力打造包茂高速安塞段以石油机械加工配套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工业产业园区。安塞县石油配套产业的发展,可依托区内石油企业和境内包茂高速路,结合陕北能源化工基地能化装备产业集群布点,高起点投入,高水平建设,高技术开发,选择高技术含量的钻机、压裂车、石油钻具等项目,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弥补目前延安石油配套产业的空白,逐步培育油气钻输送设备产业集群,拉动地方经济增长。
二是立足服务延安中心城市,建设以棚栽业、林果业、草畜业为主的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安塞县应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依靠现代科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绿色蔬菜、山地苹果、生猪繁育、肉牛羊生产、放养鸡生产、小杂粮等六大农产品特色化、品牌化绿色产业基地。通过几年的努力,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生产水平比较高、抗风险能力比较强、经济效益比较好、能为农民提供稳定经济收入的致富产业,实现农民收入长期稳定增长。
三是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努力打造以安塞腰鼓、剪纸、农民画、陕北民歌为主的黄土风情文化产业园区。安塞是闻名世界的腰鼓之乡、剪纸之乡、绘画之乡、民歌之乡,安塞腰鼓和安塞剪纸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根据安塞实际,建议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实施“一园一馆一街一节一台戏”的“五个一”工程,着力打造中国陕北黄土风情文化研发、传播基地,逐步把文化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使其成为继石油之后的又一项强县富民产业。
关键词:沈阳经济区;成人继续教育;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体系
G724
沈阳经济区以沈阳为中心,辐射八个城市,形成联系紧密的区域经济共同体。加强沈阳经济区成人继续教育,对于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辽宁工业基地振兴具有划时代意义。
一、 成人继续教育服务对沈阳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 为沈阳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积极提供适应性人才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知识已经取代了资本,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形成的人力资本,其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人继续教育是对在职人员进行技术、知识等培训与拓宽的一种追加教育方式,旨在全面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与整体素质,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体系,促进生产力大幅度发展。随着沈阳经济区成人继续教育的不断深化,其培训内容、目标、专业设置等等与社会实际需求更加吻合,更好的为沈阳经济发展提供适应性人才。
(二) 为沈阳区域经济发展提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沈阳经济区成人继续教育能够通过多种形式为沈阳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第一,沈阳经济区成人继续教育部门与企业强强联合,共同进行新产品与新技术的开发。第二,沈阳经济区成人继续教育可以将自身的发明与科技进一步转移到企业,从而实现科技到生产力的转化,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第三,积极结合企业科技创新力度,调整科研方面与学科专业结构,从而,进一步提高继续教育的有效性与针对性。第四,继续教育能为沈阳当地政府与企事业单位的重大科技项目、战略决策等提供管理与决策咨询,从而,全面提高决策水平,推动沈阳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三) 为沈阳区域经济健康协调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成人继续教育,一方面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其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通过成人继续教育,使人们在面对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更加理性化,有利于尊重自然、关心后人、尊重他人等正确价值观的形成。随着成人继续教育的推进,将进一步推动沈阳经济区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二、 成人继续教育服务沈阳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探究
(一) 准确定位成人继续教育方向
首先,准确定位成人继续教育目标,使继续教育与沈阳经济区的经济结构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吻合,为行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并积极提供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具有鲜明的行业性与区域性。
其次,合理定位教育形式。随着成人继续教育,从学历教育向非学历教育的转变,需要结合国家人才强国、科技兴国战略,积极探索继续教育新的管理方式与办学模式,正确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再次,准确定位教育模式。成人继续教育必须积极参与产学研三位一体的科研创新区中,紧盯企业发展中的科学问题、技术问题,为企业发展提供针对,进而形成长效合作机制。加强与当地多家企业的合作,积极建立完善的校外实训基地,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良好合作模式,促进两者双赢。
(二) 统筹优化沈阳经济区高校继续教育资源
首先,积极整合继续教育财力资源。政府需要合理调控继续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建立继续教育分摊机制,进一步明确继续教育经济投入中政府、单位以及个人承担的比例,建立多渠道经费投入力度。与此同时,充分发挥与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为成人继续教育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其次,积极整合成人继续教育人力资源。教师是整个教学环节的指导者。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与此同时,教师也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资源顾问与学习协调者。一方面,积极鼓励成人教育教师深入到社会实践岗位中,更好的积累社会经验。在实际工作中,验证理论知识,升华理论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更好的服务与教学实践。与此同时,学校应该积极吸收社会岗位中的优秀人才加入到成人继续教育师资队伍体系中来,与此同时,加强其心理学、教育学、系统理论知识的学习,使他们成为具备系统理论知识与较强实践能力的双师型人才,更好的推动成人继续教育模式的开展。
(三) 建立与沈阳经济区相吻合的教育体系
首先,结合沈阳经济区人才市场需求,积极创新专业设置与科学设置。充分考虑到区域经济特点、产业背景、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产业结构,设置特色专业。真正将专业改革积极纳入区域经济发展整体规划中来,以市场为需求,促进继续教育体系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
其次,创新成人继续教育课程内容,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开展成人继续教育,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结合成人心理与认知特点,针对性编排、设计课程内容,提高知识的可操作性与新颖性,全面提高受教育人员的岗位适应能力与创业能力。
再次,创新教育方法。在成人继续教育过程中,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秉承“学以致用”的原则,积极探究研讨教学方式、启发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方式等有效教育方法,全面提高教学有效性。与此同时,还应该积极扩大远程教育的开展力度,让更多人们能够接受成人再教育。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成人继续教育服务对沈阳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为切入点,从三个方面:准确定位成人继续教育方向,统筹优化沈阳经济区高校继续教育资源,建立与沈阳经济区相吻合的教育体系,详细论述了成人继续教育服务沈阳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探究,旨在为一线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江畅.充分发挥高校在继续教育中的应有作用[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5)
[2]孙龙存.中国继续教育的领军之师――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转型的个案研究[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2)
[关键词]亚洲债券市场 发展背景 应对策略
亚洲金融危机使人们认识到,金融全球化与金融区域化是同步进行的,独善其身已不可能。因此,开展区域金融合作是维护各体金融安全与金融利益的必然选择。为加强亚洲金融系统的稳定性,使资金在亚洲地区得到有效配置,亚洲各经济体提出了发展亚洲债券市场的倡议。那么,亚洲债券市场的发展具有什么背景?其进程如何?我国应采取什么样的应对策略?本文现就这些作一论述。
一、亚洲债券市场发展的背景
亚洲金融危机的产生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实体经济领域中的问题,即东亚国家长期依靠单一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严重依赖外部市场,导致资产泡沫成分过大,产业结构趋同。二是金融体系中的问题,如金融结构中负债率过高,尤其是短期外债过高,在过早开放资本项目管制的情况下,金融结构显得特别脆弱;又如在银行信贷占融资主导地位的情况下,由于政府倾向于为与其有各种利益关系的银行提供隐含担保,从而增加了银行机构的道德风险,使其过度放款于股票、房地产等高风险投资领域,进一步增大了资产泡沫,当金融市场遇到外部冲击造成资产价格波动时,极易诱发货币与金融危机。
学术界从危机中普遍认识到,为防止金融危机再次爆发,亚洲各经济体需要大力发展债券市场。
首先,它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可以为银行提供管理流动性风险的工具,使银行遇到流动性压力时,不必停止贷款或提前收回贷款;另外,可以为非居民投资者提供分散风险的有效选择,减轻因价格波动导致投资者抽逃资金造成的压力。
其次,它可以改善亚洲地区资金的配置效率。,亚洲地区的资金在地区内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一方面,一些经济体在地区外成熟金融市场上大量借入短期外币资金;另一方面,一些经济体又在地区外成熟金融市场上大量购买长期政府证券。这相当于亚洲向地区外出口安全性金融资本,同时进口风险性金融资本。因此,应改革传统的融资模式,将本地区资金直接用于亚洲。发展区域性债券市场,可将区域内资金充裕地区的资金转移到区域内资金缺乏的地区,促进经济发展,并提高亚洲地区投资者收益;能有效改进资本结构,增强风险和信用意识;还有助于防止本地区资本外流,改善金融资产的期限结构和品种结构,提高本地区投资者收益。
正因为如此,各经济体在泰国清迈提出的建立亚洲债券市场这一构想得到广泛响应。目前,已有五个区域性金融论坛将亚洲债券问题提上议程。在亚洲合作对话机制中,泰国、香港、巴基斯坦共同组建了金融合作工作小组,以商讨建立亚洲债券市场发展的指导原则;在亚太经合组织财长会议上,泰国、香港和韩国提出了在亚洲建立证券化和担保市场的建议,并计划在两年内实施;在东亚及太平洋地区中央银行行长会议上,金融市场工作小组已经开展了亚洲债券市场的可行性;在“东盟+3”框架内,资本市场发展和金融合作工作小组委托泰国、日本、韩国和新加坡为2003年财政部长会议提供发展亚洲债券市场的建议,并组成了五个专题研究小组;在亚欧会议上,亚洲与欧洲经济合作研究工作小组已开始了加强亚洲债券市场与欧洲债券市场联系的前期研究。
二、关于发展亚洲债券市场的方案
亚洲债券作为亚洲地区的国家或公司在亚洲发行的、由亚洲投资人持有的债券,其市场既包括亚洲各经济体的境内债券市场,也包括区域性债券(亚洲地区内跨经济体的债券)市场。当前,对于亚洲债券市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性债券市场上。
各经济体根据各自特点和需要,提出了不同的发展债券市场的方案。这些方案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围绕亚洲债券市场的市场环境建设,二是围绕亚洲债券的风险处理技术。
1.亚洲债券市场发展中关于完善市场环境的方案
为了创建高效的债券市场,必须形成一个完善、高效的市场环境,主要包括信用担保、信用评级、信息披露、支付清算等方面内容。
首先,亚洲地区长期以来存在的信用缺失严重制约着债券市场的发展,只有缩小信用缺口,增强信用等级,才能有效推动债券市场的发展。因此,应有效利用既有担保体系,鼓励亚洲开发银行以及区域内各经济体政府为亚洲债券提供担保。同时,建立以各经济体政府为主的、吸收部分私人部门参加的区域性担保机构,以弥补目前担保机构的不足;区域性担保机构还可提供货币互换、证券化和造市功能。为避免道德风险,公共部门应逐步退出担保体系。
其次,由于对亚洲地区的经济、情况不熟悉,国际著名评级机构不能真实反映本地区证券的价值。因此,应发展熟悉亚洲经济、社会情况的债券评级机构,鼓励亚洲各经济体的评级机构展开合作。在亚洲开发银行的帮助下,2001年成立了亚洲评级协会,亚洲15个评级机构已开始在评级方面广泛交换意见。由于各经济体评级机构目前还没有涉及跨国债券的评级业务,因此有必要发展区域性评级机构,以便为亚洲债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服务。
再次,亚洲地区的许多企业目前并不为投资者所了解,因此,有必要建立信息披露网,加强信息交流。各发债主体的信用以及各经济体的、经济和信息的变动也应在网上及时公布,以帮助市场参与者获取信息。
第四,由于跨境交易费时长、风险高,有必要在健全的和先进的技术基础上,在多边合作框架下,逐步建立高效的双边支付清算系统,加强债券支付与资金支付间联系的及时性,缩小风险缺口。
2.亚洲债券市场中关于风险处理技术的方案
为分散、转移亚洲债券的风险,使亚洲债券的风险收益特征符合亚洲投资者和发行者的需求,各体提出了许多风险的技术处理方案。
对于信用风险,韩国学者提出发展中小资产证券化和区域性信用担保机构的方案,以动员亚洲资本充裕地区的资金在区域内流动,提高发展家政府和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其具体思路是:亚洲资金缺乏地区的政府、公司用本地区货币发行债券,以消除发行者的汇率风险;在资金充裕地区建立特别交易载体(SpecialPurposeVehicle,SPV);在资金缺乏地区的政府、公司将用本地区货币发行的债券转移到SPV;SPV依托这些债券在资本充裕国家用该地区货币发行债券。资金充裕地区的政府或区域担保机构可以为其提供担保与货币互换。
对于小企业信用不足的,日本学者则提出鼓励跨国公司在投资对象国发行债券的方案,以鼓励跨国公司扩大外商直接投资。
对于债券计值货币的汇率风险,泰国、韩国和日本提出,以东亚主要货币组成一个“篮子”,将不同货币设定不同权重,各国逐步放弃货币政策,实现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其中长期的目标是建立与美元、欧元平行的“亚元”,建立统一的亚洲货币。这一方案随着欧元的正式启动,已经引起广泛关注。
但是,由于各经济体差异太大,该方案并不具备可操作性,如花费过多精力,可能忽略发展亚洲债券中的主要问题,债券市场的实质进展。当然,目前需要各经济体之间的汇率协调机制,借鉴欧洲货币早期汇率合作中“蛇行于洞”的经验,借助设立亚洲债券基金等手段共同防范金融风险。
三、亚洲债券市场的实质进展
亚洲债券市场在2003年6月的东亚及太平洋地区中央银行行长会议(EMEAP)上终于取得了实质进展,各经济体与国际清算银行(BIS)在自愿基础上认购亚洲债券基金。其中,中国政府认购了一亿美元的基金。
亚洲债券基金是由EMEAP的各经济体从其官方储备中出资建立的一个共同基金,它将投资于EMEAP成员(除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以外)发行的一篮子主权和准主权美元债券,以增加该类债券的流动性,由此推动其他投资者进入亚洲债券市场,促进亚洲债券市场的发展。由于目前亚洲各国的债券市场发展不尽完善,经济发展差异较大,为使该基金尽快投入实际运行,并为日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EMEAP各成员一致同意先期建立以美元计值的亚洲债券基金。为防止对亚洲地区的美元债券市场造成不必要的冲击,该基金初始规模限定为10亿美元。另外,EMEAP将继续就亚洲债券基金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投资于本币债券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切实发挥亚洲债券基金对于本地区债券市场的推动作用。总体而言,亚洲债券市场基金对于区域债券市场建设和未来亚洲金融合作具有重大意义。
四、中国参与亚洲债券市场发展的应对策略
亚洲各国金融结构中的问题,在中国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长期以来,由于中国资本市场的非均衡发展,使得中国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之间在发展速度、发展规模、支付清算、信息披露以及融资决策的取向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要强化资本市场在金融体系中的作用,使其能够正常发挥各种功能,以促进实体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就应尽快纠正这种扭曲的结构,使资本市场能够恢复其应有的结构性均衡。
目前,人们对于大多数企业作为债券发行主体普遍信心不足,对其还本付息的能力存在疑虑。这里,既有上由于企业债券多次兑付风险带来的后遗影响,也有现实中由于企业自身财务信息不透明、财务管理不规范,以及信用意识差而造成的心理影响。如何提高发行主体的信用水平,改进和规范信息披露等市场制度,是有效、规范发展中国债券市场的关键所在。
如何实现城市经济的科学发展
为了实现城市经济的科学发展、实现城市经济结构的优化与调整,在现代城市循环经济模式建立过程中应加快对城市经济基础情况的调研。通过对城市经济现状的调研、城市生态环境以及投资环境的掌握,为城市循环经济模式建立、城市经济结构优化调整提供基础资料。在此基础上还要对城市居住人口情况、城市流动人口情况进行掌握。了解城市地域特点以及城市资源型经济、传统经济发展活动中的优势与不足。以具有针对性的、科学的经济模式优化调整以及经济模式改革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城市循环经济模式的建立。
在现代城市经济发展与经济结构优化调整中,应强化对循环经济模式的认识。针对循环经济模式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加快城市经济的优化与调整。以循环经济模式的运用提高城市环境资源的配置、以循环经济模式促进城市环境的改善。同时以循环经济模式特点以及结构优势加快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为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循环经济模式的运用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针对我国资源利用现状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需求,现代城市经济优化与经济结构调整中,应利用循环经济模式改善传统经济模式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使城市新兴工业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针对循环经济模式对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现代城市经济结构优化与改革中必须提高对循环经济模式的认识。通过强化循环经济重要性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及相关工作的开展。
为了实现城市经济结构优化、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城市循环经济模式建立时应针对其对全市人民利益相关性加强循环经济模式及其经济理念的宣传。针对人们对循环经济缺乏认识的现状以多种宣传渠道进行循环经济模式的宣传。通过各企业经营者、社会各界人士对循环经济的认识为循环经济模式建立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减少城市经济结构优化调整中不必要的麻烦。以循环经济的绿色环保理念引导大众消费、引导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方向。从节约资源、改善环境入手促进城市经济环境的改善,为城市招商引资工作奠定良好的投资环境。
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经济引导职能对城市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针对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经济结构调整把握方向。同时通过政策引导、政策鼓励以及城市资源的协调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通过对低污染、高循环企业的政策扶持、对高污染高耗能企业的整改及限制引导城市经济发展活动中主流方向。同时以政府作为媒介,鼓励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循环经济活动中各组成部分的有机运行,实现循环经济模式目标。为了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循环经济模式的建立与运转,现代城市经济发展中应针对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需求进行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对城市工业经济结构进行优化与调整。淘汰资源浪费、高污染工艺设备及企业,限制能耗、水资源、高污染产业发展。以新型低耗能、低排放的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等清洁产业为重点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针对循环经济发展目标对城市产业机构进行优化与调整,以此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城市生态环境与居住环境的改善。
注重非耗能产业资源的开发,促进城市经济的科学发展
在现代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了实现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目标、实现城市低能耗、低污染产业机构的发展。城市经济发展活动中应注重非能耗产业资源的开发,以非能耗产业资源开发促进城市经济的科学发展。例如:对城市周边湿地资源进行整合,以城市周边休闲游为目的进行湿地保护与建设。通过城市周边湿地资源的科学开发,实现湿地保护与城市居民休闲需求。另外,还应对城市的地域优势进行探讨,以旅游资源开发等类似的低能耗、无污染的产业结构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北方城市发掘自身气候特点,以林区夏季气温较低等特点吸引南方游客避暑。南方中小城市则通过古建筑保护、地域文化保护与发掘等建立地方特色旅游线路。通过类似的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循环经济模式的快速建立。
关键词:能源消耗型城市;经济发展结构;转型
中图分类号:TU984.2 文献标识码:A
针对能源消耗型城市建设的特点以及经济发展趋势的分析可以看出,现代能源消耗型城市的转型及跨越式发展将直接影响到这类城市经济的稳定与发展。根据能源消耗型城市经济特点,本文对能源消耗型城市的转型跨越式发展方向、重点以及方式等进行了简要论述。
1 能源消耗型城市的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现代科技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问题成为了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能源消耗型城市在传统能源开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济体系在能源不断消耗下也正向着日渐衰落的趋势发展。而能源消耗型城市传统经济结构使得能源消耗型城市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国能源消耗型城市必须加快自身经济结构的转型与跨越式发展。改变传统能源经济结构,以生态经济为中心开展经济结构的改革与转变,进而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稳定目标。
2 能源消耗型城市的转型跨越式发展分析
2.1 深刻认识能源消耗经济现状,为现代能源消耗型城市转型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
针对现代能源消耗型城市经济发展趋势,我国能源消耗型城市必须认识到能源消耗型城市经济特点。针对 能源消耗式城市的经济特点进行经济转型,以此为促进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城市环保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针对能源消耗型城市能源开采日渐枯竭、经济日渐衰落的趋势,能源消耗型城市必须加快经济转型脚步。针对能源消耗型城市特点进行跨越式经济发展,以此为现代能源消耗型城市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针对这样的情况,现代能源消耗型城市应对自身特点进行分析、对能源开采趋势进行分析,以能源经济发展趋势为基础科学地制定经济转型策略。以此为基础促进能源消耗型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 了解能源消耗型城市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促进能源消耗型城市经济转型跨越发展
在现代能源小型城市的发展中,能源开采、开发与利用对城市生态环境有着很大的影响。生态环境受到的破坏使得城市宜居水平受到了影响,进而影响了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而招商引资工作直接影响到城市就业、城市经济发展。通过对能源消耗型城市生态环境调研报告的分析可以看出,能源消耗型城市的生态环境普遍不好。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以及我国环境保护政策的执行。而生态环境的破坏进一步影响了城市的发展。城市生态环境破坏造成了城市粉尘、城市旱涝等诸多问题的产生。加上能源开采的日渐枯竭,现代能源消耗型城市必须认识到能源消耗型城市建设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城市发展理念以及城市发展环境的分析中认识到能源消耗型城市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影响。以生态环境认识的提高促进能源消耗型城市经济结构的改革与转变,进而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促进和谐稳定社会的构建。
2.3 深入了解能源消耗型城市的地域特点,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目标
在现代能源消耗型城市的建设以及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中可以看出,能源消耗型城市转型跨越发展是现代能源消耗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运用的关键。现代能源消耗型城市应从自身地域特点与生态环境特点的分析入手,以旅游资源开发为基础调动能源消耗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经济战略的开展。以煤炭能源消耗型城市为例,经济转型应从自身地域特点入手。针对地域所在地的气候特点、人文景观等开发旅游资源。同时,以旅游资源促进综合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开发城市特有资源、实现能源消耗型城市的转型跨越式发展。以乡村游、植被种植与保护、特色资源开发为切入点,使能源消耗型城市的经济结构进行改变,进而实现能源消耗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
2.4 加快上下游产业发展,促进能源消耗型城市的转型跨越式发展
能源消耗型城市的经济转型与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即可完成的工作。受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能源消耗型城市的经济结构较为单一。这样的经济结构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极易受到冲进,进而影响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针对这样的情况,现代能源消耗型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型与跨越式发展应从基础工作入手。以能源消耗企业的上下游经济为切入点,调动能源消耗型城市的经济活力。为现代能源消耗型城市经济转型与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通过能源消耗经济上下游企业的发展使能源消耗型城市的经济结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进而实现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以河津市为例,其原有矿产资源为原煤、焦炭、电、铝等能源开采与消耗性加工方式。为了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城市经济水平的提高,河津市目前加快了产品深加工的转型,以焦化企业转型生产化工产品,铝产品也是不再是原来单一的氧化铝和电解铝产品,而转型铝产品深加工等方式,实现了城市经济转型发展,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2.5 以高新科技企业的引进为基础,促进能源消耗型城市的转型跨越发展
针对能源消耗型城市经济结构特点,现代能源消耗型城市的转型跨越式发展应将高新科技作为城市经济发展新的主导方向进行引导。结合能源消耗型城市生态环境特点以及自身劣势引入对环境要求较低的经济体系以及经济因素,以此为现代能源消耗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奠定基础。针对高新科技对环境要求较低的特点,能源消耗型城市应从高新科技企业的引进入手。以政策扶持、政策优惠等方式进行招商引资。以此为基础促进能源消耗型城市的经济结构转型与跨越式发展。利用高新企业特点促进能源消耗型城市的转型,以高新企业实现能源消耗型城市科技含量的增长,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与科技技术的运用。
3 注重城市服务工作水平的提升,促进能源消耗型城市的转型跨越发展
在现代能源消耗型城市的经济转型中,城市服务工作水平的提升对城市经济转型有着重要的影响。能源消耗型城市的转型更多的依赖于招商引资以及高新科技企业落户,而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对这类企业的落户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现代能源消耗型城市应注重自身招商引资以及政府机构服务工作水平的提升。以服务工作为基础促进能源消耗型城市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促进能源消耗型城市的转型跨越式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能源消耗型城市的经济发展在能源开采不断推进的今天经济发展趋势不容乐观。针对能源开采日渐枯竭的现状,能源消耗型城市应加快经济结构的转型。针对能源消耗型城市的地域特点以及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与高新科技产业,以此为基础促进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型、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在这一过程中,以城市自身特点为基础、结合现代城市经济发展战略与策略,利用城市优势以及国家政策导向进行能源消耗型城市的经济转型,为我国社会稳定、和谐社会构建、能源消耗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