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管理办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博士生;社会实践;必修化
近年来,随着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的快速增长,博士生社会实践日益受到重视,而社会实践本身在博士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博士生社会实践必修化已成为博士生培养教育的必要环节和有效途径。然而,目前高校中仅有少数高校较成熟地组织开展博士生社会实践必修化工作,大多数高校都未能建立健全相应职能部门和管理机制。因而,进一步探索高校博士生社会实践必修化工作的推进策略对于发挥社会实践育人功能和优化博士生培养方案意义尤为重大。
一、目前高校博士生社会实践必修化工作实施现状分析
基于博士生社会实践对博士生培养教育的重要作用,推进博士生社会实践必修化必然成为一项值得推进、亟待推进的重要工作。然而,放眼全国高校,目前只有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两所高校在实施博士生社会实践必修化工作,更多高校由于种种主客观因素限制未能实施该项工作。总结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博士生社会实践必修化工作的组织模式和工作经验,分析其他高校落实博士生社会实践必修化工作的限制因素,对日后更多高校组织落实博士生社会实践必修化探寻合理、有效推进策略和路径大有裨益。
1.高校博士生社会实践必修化的成功经验
清华大学是国内高校中最早落实博士生社会实践必修化工作且最具示范效应的高校。清华大学组织博士生开展社会实践起源于1984年,并逐步推进落实。1987年,清华大学开始将社会实践作为研究生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累计有两万余名研究生在上万个单位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2002年,清华大学出台正式文件,对所有博士生实行社会实践完全必修化,规定直博二年级暑假、普博一年级暑假必须前往社会实践基地开展为期至少六周时间的社会实践活动。《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规定》《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管理办法》详细规定了博士生社会实践申请、考核等具体要求,从而使博士生社会实践规范化,并每年更新《清华大学博士生必修实践课程手册精简版》,指导博士生开展社会实践。在相关文件办法的指导下,清华大学逐步明确了“以培养博士全面素质为核心,坚持第一第二课堂有机统一,坚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有机统一,注重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的工作理念,打造“科技服务社会”为主的实践形式,树立起“组织基地化、任务项目化、管理专业化”的工作模式。[1]2015年6月,浙江大学为了进一步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促进博士生培养与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增强博士生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责任感,提升博士生的综合竞争力,结合博士生培养工作实际,制定并颁发了《浙江大学博士生必修环节社会实践管理办法(试行)》。《办法》规定,学校将社会实践列入博士生培养的必修环节,2014级以后(含)所有学术学位博士生(除港澳台及外国留学生外)均需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在社会实践基地进行的社会实践和经研究生院及党委研究生工作部认定并批准的其他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形式上,鼓励挂职锻炼、志愿服务、科技服务、社会调研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基地方面,浙江大学还积极开拓综合型基地和专业型基地,以保障社会实践持续有序开展。在一系列有关推进博士生社会实践必修化的学校办法和规定出台之后,浙江大学的博士生社会实践工作高效、有序开展,这一工作在提升学生竞争力和扩大学校社会影响力方面成效凸显。
2.推行博士生社会实践必修化的不利因素
除了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两所高校以外,其他高校大多处于政策酝酿、筹备落实阶段,甚至更多高校还未将博士生社会实践必修化纳入工作计划。落实博士生社会实践必修化面临着诸多阻力和困难,了解这些困难和问题是我们落实社会实践必修化工作的前提和关注点。博士生社会实践必修化的不利因素主要来自博士生自身、专业教师、实践基地和实践经费四个方面。
一是博士生的参与积极性需要激发。
目前绝大多数博士生都承担着繁重的科研任务,特别是理、工、医科学生受学科传统培养方式限制,主要以在实验室开展实验为主,活动的范围和内容比较受局限。而参与社会实践不可避免地会挤占科研时间,影响科研进度,因此博士生在社会实践工作中的参与度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二是专业教师指导实践的主动性难以调动。
目前研究生社会实践被孤立于研究生学术培养体系之外,主要由学生工作队伍负责,很少有专业教师关心、参与、指导社会实践工作。另外,由于近年来专业教师自身科研教学任务多、压力大,更难协调时间参与社会实践指导,同时,专业教师因为科研任务重会将博士生纳入自己的科研任务中,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所长在其他方面开展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精力。专业教师全程参与指导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博士生社会实践必修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方面,专业教师能够为实践项目确定准确方向、把握研究方法、合理组合团队、提高成果效能;另一方面,专业教师能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指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有利于提升社会实践质量以及更好地实现实践育人的目标。
三是实践基地管理建设有待加强。
博士生社会实践必修化需要众多实践基地作为支撑,以复旦大学为例,目前仅有22个校级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且主要分布在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地区,实难达到全校博士生社会实践基地全覆盖的指标。而且根据往年与基地合作发展的经验和情况反馈,存在着社会实践基地需求与学生意愿严重不匹配的问题,即基地方提供了大量的实践项目和挂职岗位,但由于专业限制等原因,学校难以精准对接所需专业背景的博士生。此外,由于博士生自身专业兴趣及方向的原因,很少能找到适合的、符合意愿的实践项目或挂职岗位。由此,基地建设和管理面临的巨大挑战必然限制博士生社会实践必修化工作的全面有序推进。
二、推进高校博士生社会实践必修化工作的策略
高校稳步推进博士生社会实践必修化工作,可以高校已有的成功案例为经验参考,并在积极应对各类主客观限制因素的基础上,全景式、多维度、深层次地进行相关策略制定,做好如下工作。
1.落实上级要求,出台制度规章
教育部、等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指出,要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学计划,系统设计实践育人教育教学体系,规定相应学时学分,合理增加实践课时”,并且“区分不同类型实践育人形式,制定具体工作规划”。这一规定同样也适用于博士生教育。目前,高校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教学环节有明确要求,而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中虽有社会实践的规定和要求,《培养手册》中也有相应栏目的说明,却由于没有强制性学分要求,给实际的推进工作留下了“弹性空间”,效果往往达不到预期。因此,深入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要求,加强对博士生社会实践重要性和价值意义的认识是非常必要的,特别需要重视实践教育的育人功能,不能将其简单化地视作可有可无的“软任务”,而要充分结合博士生成长规律,积极构建博士生实践教育的目标和规划,按照“硬指标”的要求做好顶层设计。适时出台“博士生社会实践必修化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明确将社会实践纳入博士生教学计划,作为博士生培养教育过程的必修环节,规定社会实践与一定的学时学分相挂钩,从而通过具体细则的制定使学生工作部门在实际操作中有制度保障。
2.组建推进小组,明晰组织架构
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落实和开展离不开有效的管理机制,具体工作的开展更需要相关人员的组织和推进。在博士生社会实践必修化的推进过程中,组建推进小组显然是必要的,辅之以完善的组织架构,以保证社会实践工作开展的有序性、持续性和成效性。一方面,在校级层面构建协调机制,由分管组织和学生工作的校领导牵头,与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校友会、外联处等部门以及各院系首要负责人一同搭建博士生社会实践推进工作领导班子,加强统筹,理顺机制,形成合力,以推进博士生社会实践必修化的整体进度。另一方面,优化组织架构,强化实践组织管理,形成院校两级合作机制。由高校党委和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开展实践活动,如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成立博士生社会实践办公室,专人负责全校博士生社会实践工作组织、宣传、基地建设与管理以及院系实践工作考核,并每年度制定《博士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进程表》,从工作启动、组织报名、确定人选、岗前培训、实践实施等多个方面指导院系开展工作。在院系层面,各院系根据自身情况,开展具体社会实践的组织管理事宜,如院系可以成立博士生社会实践工作小组,在充分考虑本院系学科专业特点的基础上,制定具有学科特色、可操作性的博士生实践工作方案,并按照学校制定的“博士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进程表”做好整体社会实践工作的前期宣传、动员活动、技能培训、立项审核、中期考核和结项审核等相关工作。
3.增加基地数量,加强管理建设
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是使博士生社会实践长期有效开展的重要基础和必要条件。高校必须对博士生社会实践基地进行统筹规划和合理布局,让相关学校职能部门形成合力建设实践基地。借助校友会、校园媒体平台等多种渠道,通过与学校外派挂职干部、优秀毕业校友、扶贫支持定点单位增进联络,充分利用政府及优秀企业的平台和资源,尝试共建博士生社会实践基地,保证有足够社会实践基地满足博士研究生开展社会实践的场地需求。同时,博士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并不能仅仅注重数量增长,更要关注质的提升。要使社会实践基地以需求为导向,将基地需求与博士生意愿高度匹配,否则即使基地数量再多、需求再大,也无法吸引博士生参与其中。而且要加强社会实践基地的管理建设,明确校方与基地各自的职责义务,制定详细的社会实践基地管理办法,实现对社会实践基地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工作实效。通过定期举办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研讨会,表彰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实现基地和学校优势互补及多赢。此外,要积极鼓励各二级院系建立与专业相对口的专业型实践基地,作为综合型实践基地的有益补充,以提高博士生社会实践的参与度和吸引力。
4.完善实践体系,丰富实践形式
“根据社会实践深入社会的程度及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研究生社会实践可以分为接触社会型、服务社会型和融入社会型”,[2]目前大多数高校组织学生开展的社会实践是以项目调研为主要形式的接触社会型实践。而对于博士生社会实践而言,自然应提出更高的要求,应该将其定位为“服务社会型”和“融入社会型”实践。如何将其精准定位?必须适应博士生身心特点,发挥博士生专业特长和素质能力,丰富现有社会实践形式,逐步建立起包括项目调研、就业实践、挂职锻炼、理论宣讲、医疗服务、支教服务、科技服务等实践形式在内的社会实践体系。同时,要注重把社会实践切实与博士生专业兴趣和社会需求统一起来,如针对理工科学生应搭建一个高效的产学研结合平台,展开就业实践、企业实习的社会实践。通过多角度考虑问题,联结各方需求和发展导向,以期在实际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能够满足双方的要求,达到互利共赢的效果。
5.配备指导教师,提供实践领航
目前,高校博士生导师更多是在学术领域给予学生指导,很少对学生在社会实践上予以指导。而博士生导师作为高校宝贵的人力和智力资源,发挥他们对博士生社会实践的指导和辅助作用,无疑是博士生社会实践必修化工作有效开展的有力支撑。博士生导师作为博士生的培养者,了解并清楚博士生在学业和非学业的各个阶段、环节的基本情况和心理状态,由博士生导师出任社会实践指导教师对博士生社会实践形式和内容的安排制定以及道德观念的指引最为合适。而且专业导师出任社会实践指导教师,对于与专业对口的社会实践项目的指导更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更能够让博士生在社会实践中产出优质成果。因此,要积极落实好将博士生社会实践指导工作融入到博士生导师工作职责中的相关工作,将其作为博士生教育培养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贯穿于导师指导培养博士生的全过程,必要时可制定相应的制度和办法,作为博士生导师考核的重要标准之一,从而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6.设立专项经费,缓解供需矛盾
经费短缺、供需矛盾突出是长期以来制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常开展和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经费保障,社会实践只能流于形式,实践育人自然无法收到成效。博士生社会实践是一项需要资金投入和支持的工作,即使为了吸引和鼓励博士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必要的经费支持也必不可少。因此,高校必须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设立博士生社会实践专项经费或向社会募集捐助筹建冠名基金,保障社会实践的经费投入,推动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要在经费保障的基础上,系统谋划博士生社会实践必修化工作,从而推动博士生培养质量、就业质量的大幅提升。同时,针对优秀项目和特色项目,学校应当给予一定的奖励,奖掖博士生创新创造精神,扶持科研成果的输出转化为实际应用。此外,需要注意专项经费和冠名基金的设置和使用必须建立完善和科学的操作规范和监督体系,严格把控资金的使用和流向是博士生社会实践有效开展的保证。
参考文献:
[1]李泽芳,张小平,林成涛.坚持“四个结合”增强研究生必修环节社会实践育人效果[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2).
社会实践能够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认知社会,最终服务社会,实现养成教育的目标,最终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语言和行为习惯。随着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国内外学校都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但中外社会实践活动存在较大的差别,我国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中外学校社会实践活动,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及社会发展需求,借鉴先进的社会实践活动经验,推动我国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关键词:
社会实践;养成教育;中外差异
1.社会实践在养成教育的意义
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现状,我国大学生很多出生于独生子女家庭,生活相对优越,难以理解工人、农民的劳动状况,对创造社会财富没有明显的概念,容易出现唯我独尊的心态。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不同的生活方式,从社会实践中获取生活、社会经验,从而形成善解人意、诚实守信等品质,了解复杂的人际关系,提升生活和社会技能。另外,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和危机,学生的生活阅历稀少,缺乏社会和生活经验,在复杂的环境中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容易走上歧途。社会实践能够帮助学生更早地熟悉社会环境,理解社会环境中的正面、负面情形,有助于他们更理性地认知社会,提高他们的竞争能力和经受挫折的能力,拥有更健全的心理素质。
2.社会实践在中外养成教育的差别
2.1社会实践制度的差异
为了促进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2004年相关部门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在该文件中指出各个高校要将社会实践活动归纳到教育教学体系及教学大纲中,社会实践活动要有固定的教学学时和学分,学校要给予经济投入和扶持。2005年我国教育部、等多个部门联合《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该文件再次强调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并且明确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要求。目前,长春光华学院外语学院形成相对适应学校教育情况的社会实践制度,主要有《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实施细则》、《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实施办法》等文件制度,文件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进行规范和要求。同时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和管理办法,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进行考评,落实学生的社会实践。但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制度中,仍然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我国的宏观调控力度有待提高,没有具体的政策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规范;其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模式较单一,难以适应学生的专业需求;再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考核机制缺乏合理性,实际运用中出现各类问题;最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保障机制不够完善。国外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制度归纳起来,具备以下四个共同点:第一,国家政府重视宏观调控,通过法律、政策等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保障。政府制定的法律和政策,强化高校与企业的联系,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第二,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为高校的必修课,并且规定社会实践活动所占必修课的比例。高校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并且将社会实践活动贯穿整个大学课程教学。第三,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模式多样化,实践程度逐渐提升。首先,学校与企业双元式的模式,教师深入企业,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学生通过在企业工作、研究等完成实践活动;其次,劳动教育模式,大学生通过参与劳动获得相应的学分,形成职业观和热爱劳动的道德情操;最后,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及社会责任教育,大学生在学校的安排下参与各类社会实践和服务活动,接受学校的责任课程的学习及实践活动,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第四,高校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完成体验式的就业,就是通过实习等方式完成社会实践活动,既体验本专业对应的工作内容,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还能够从实习就业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
2.2社会实践教育途径的差异
实践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取经验,同样能够对学生所学进行检验。目前,国内外高校都重视社会实践在养成教育中的作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建设大学生的精神世界。首先,我国高校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但教材内容注重理论,脱离社会实践。其次,我国高校在学生入学初期,会开展军训等军事化训练,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的艰苦奋斗等价值观。但在我国的军训中,更注重形式化的教育,训练的时间较短,且学生在军训期间存在各类问题,难以达到军训的教育目的。再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目前,我国高校在暑假期间都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参与生产、服务、公益等活动中,从实践活动中形成实践能力,培养价值观和劳动观。但由于缺乏学校的组织,大多数学生为了获得学分而参加实践活动,少数学生通过造假来获得学分,最终难以达到实践的目的。最后,我国高校注重对学生的成绩要求,但对学生的素质的考核要求不高,教师和学生难以真正重视社会实践的开展。国外高校非常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教材内容要紧贴实践,理论与实践结合,理论部分非常简单,但注重活动性及与社会的联系性。同时,在教学中学校会邀请从事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课程的讲授,与学生共同探讨,让学生的养成教育落到实处,从而形成良好的认知和判断能力。由于国外的人口基数相对较少,目前韩国、美国等国家都要求适龄大学生服兵役,从军事训练中形成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吃苦耐劳的价值观。同时,国外高校非常注重学生的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在学校的组织或介绍下,学生完成不同主题的实践活动,并且实践活动的成绩将会纳入学生的档案,作为必修科目之一,也会参与考核,最终形成社会责任感。另外,国外高校将学生的品德、素质作为考核内容之一,在升学或者今后的发展中都有重要的作用。
3.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对策
3.1更新教学理念
我国各大高校要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使大学生快速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同时,大学生要正确认识社会的竞争和挑战,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从社会实践中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
3.2完善社会实践制度
目前,我国高校的社会实践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政府要加强通过相关法律、政策保障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展,高校要积极完善既定的制度。首先,可通过导师制度引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刚入学的大学生,心理上仍存在应试教育的意识,大学的自由生活容易让学生放松或者迷茫,导师的引导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奋斗的目标;其次,高校要将社会实践作为考核内容之一,且完善考核制度,通过激励学生,让他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同时,社会实践活动要作为教师的考核内容之一,教师要更重视社会实践的开展;最后,高校要积极与社会各界合作,与用人单位、社区、部门合作,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良好的平台。
3.3丰富社会实践模式
首先,在大学生入学后,学校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规划和职业规划,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其次,学校和导师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吸引学生参与课题的研究中,获得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再次,学校组织社会服务、公益活动等,落实学生的养成教育,让学生体会社会的多面性,形成富有同情心的现代化新人;最后,鼓励学生主动的参与社会实践中,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专业等,参与社会实践,并且主动地寻求实践机会,参与实践活动。大学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实现养成教育的目标,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语言及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社会输送高素质、高尚品德的人才。养成教育的理论教育学,学生只能够形成相关思维、语言和行为的概念,而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则能够将所学的概念转化为形象、具体的习惯,并且最终养成良好的语言、思维及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作者:刘晓晶 单位:长春光华学院
参考文献:
[1]唐征友,江春鸣.关于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哲学反思[J].教育与职业,2011(12).
大学生社会实践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认识其重要性,并在实际工作中切实加以落实,应该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大学生社会实践,一方面加强了他们相应专业学科技能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大学生将专业学科技能和社会实际需要相结合,为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基础。鉴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性,高等院校一定要在其中发挥良好的组织协调作用,积极探索社会实践的各种模式,尤其要重视和社会发展形势变化相结合,推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新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来,更好地为大学生教育服务。
首先研究生和本科生相比,各方面表现更加成熟,他们在基本心态、突发问题处理、适应性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因而相应的对社会实践的看法和应对方式上都有了很大的不同。本科生的社会实践更多抱有一种应付的心态,游玩的心态,想着无所谓只是出去增长点见识、增加点阅历,遇到问题很容易退缩而不是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他们并没有认识到社会实践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而研究生的社会实践,一方面和其专业知识有了更加紧密的结合,另一方面也是锻炼以后走向工作岗位后的实际问题处理能力,因而带有更强的目的性、实用性,相应的也就更加认真更加重视了。同时本科生社会实践的最终成果大多是一个心得体会而已,但研究生的社会实践则要提交相应的社会实践报告,甚至有调查问卷,的要求等等,特别重视对于其社会实践成果的要求。
其次,作为医学研究生,和其他专业研究生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医学院研究生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实验、临床实习。实验、临床时间占去比较多,社会实践的开展多集中在第一学年的暑假。因此,为了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机会,并将实践成果服务临床,医学研究生的社会实践大都设计比较缜密,将实践的地点放在基层,将自己在学校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基层群众的具体需求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检验自己、提高自己。通过在基层的医疗卫生实践经验,医学研究生可以了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疾苦,了解国家医改政策在基层的实施现状,从而能够为国家医改建言献策,加快其成为合格的医学人才。明确医学研究生社会实践的自身特点,这是我们加强医学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和创新的基础。上述研究生和本科生相比的特点,医学研究生和其他专业研究生相比的特点,这两方面内容还是比较容易把握的,比较困难的是在当前大数据背景下利用云计算、互联网等数据分析技术,对医学研究生社会实践的相关数据信息加以有效分析整合,从而提出新的社会实践模式改革与创新,保障医学研究生社会实践的长期有效发展。
2医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
首先,医学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学校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缺乏全局设计、相应的激励和考评机制,专业导师对社会实践的指导力度不够,学校各级研究生管理部门对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开展情况和实际效果缺乏有效的指导,多数高校用于社会实践的经费不足,难以满足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实际需要,不利于社会实践活动长期稳定开展。其次,社会参与度不够,大部分的医学院校缺乏稳定的,与专业结合度高的社会实践基地,与当地的企事业单位缺乏长期的合作,往往会挫伤指导老师和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这也是社会实践活动有效开展的制约因素之一。最后,医学研究生课程、临床实践和科研压力大,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参与社会实践。由于地域和经费等方面限制,医学研究生的社会实践长期在固定的地域内开展,且活动形式单一重复,多以义诊结合问卷调查,不同时期开展的调查内容也容易出现重复,即内容和形式没有创新性,学校实践活动的开展是孤立的,没有统一可供社会、学校和研究生参考共享的数据平台。面对目前医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在国家全面推动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大环境下,医学院校利用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推动医学研究生社会实践的个性化和数据化,从而解决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存在管理脱节、课题设计不够新颖、不够深入,社会、学校和研究生之间相互孤立等问题。
3大数据背景下的医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发展对策
大数据是一般软件工具难以捕捉、管理和分析的海量数据,通过现有的数据分析技术,云计算等技术,对这些海量数据进行挖掘交换、整合、分析,促进数据资源的充分利用,进而带来数据大共享、知识大融合、科技和经济的大发展。④在教育领域,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是大数据的主要应用。大数据与教育的结合是方方面面的,其中一个主要的应用就是通过对高校主要数据模型的梳理,对高校管理、教学和科研所产生的数据资源进行行挖掘、分析和整合,建立一个学校、学生甚至与社会交互式的共享数据平台,使学校利用平台进行教学管理决策,减少决策行为的盲目性。医学研究生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培养出来的高层次、高素质人才,不仅要有掌握深厚的理论基础和高超的医学技能,也要兼具一定的创新能力、服务意识和人文素养。社会实践使医学研究生的理论知识得到实际应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服务群众的主观意识得到强化,是培养研究生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医学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有效开展必须得到重视。新时期要确保医学研究生实践活动长期稳定开展,学校、社会不仅要参与进来,还要抓住大数据技术带来的。
第一,学校的制度与投入保障。在完善管理制度方面,医学院校相关部门可以根据医学研究生社会实践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结合管理经验编制社会实践指导手册等。结合医学研究生学专业背景、学科特色及培养目标,将社会实践作为研究生培养课程之一,提高医学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采用项目制等形式来加强专业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的结合程度。学校还应在课题设计、专家指导等方面加大投入,指导研究生社会实践提出新的设计思路和形式,突出时代和地方特色,变阶段性实践为经常性实践,有层次分时段地开展实践活动。最后,根据医学专业特点,筛选出具有较高理论或者实际研究价值的实践项目,作为研究生硕士论文课题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促使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
第二,要让社会参与到实践中来,是保障医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稳定的关键。社会实践的开展不是学生或者学校单方面的活动。社会实践的有效开展,必须是学生、学校与社会三方面高度配合的基础上进行的。学校和社会要共同努力,积极探索校企之间互惠互利的合作、发展新机制,为医学研究生提供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克服教学与实践脱节、学校与社会断层等问题,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效开展。针对社会实践经费不足的问题,学校和研究生要一起努力,主动吸纳社会资源,通过企事业单位赞助冠名、学校与政府联名合作等方式,为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
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作用,在大学生群体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理论知识。引导大学生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加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就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原则,就是使大学生在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做到“知行统一”。为了达到“知”的教育目标,就必须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理论知识,使其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作用。第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我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统领作用,引导大学生群体树立当代主流价值观。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地位,使其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始终,让思政辅导员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让大学生高效有序地参与教育活动,保证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充分体验反映当代主流价值观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树立当代主流价值观,为其成长和成才提供必要的教育。第二,要整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内容。人的思想决定了行为的倾向,我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用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使其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遵循社会主义荣辱观。”[4]在开展教育活动过程中,应将其与国内外情势以及大学生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应与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既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稳定性、连续性,又体现其时效性、针对性和现实性”。第三,要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的形式。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大学生在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往往难以把握其内涵;甚至会觉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自己的学习生活没有多大关联,觉得无关紧要。这就要求思政辅导员必须认真研究大学生群体的学习需要和特点,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的形式,充分体现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并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的过程,提高我校大学生对当代主流价值观的接受度。如将“唱读讲传”(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采用大学生群体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育活动,便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要加强校园文化特色建设,搭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平台,并根据该体系的核心内容和精神实质,选择适当的传播媒体进行传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当中,提高其对当代主流价值观的接受度。在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要使大学生群体做到“知行统一”,我们应加强校园文化特色建设,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第一,要加强校园文化特色建设,搭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媒体,并根据该体系的核心内容和精神实质,选择适当的传播媒体进行传播。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思政辅导员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和精神实质,加强教育传播媒体的建设;再根据该体系的内容特点和精神实质,选择适当的媒体进行传播。比如,通过校园网络、校园广播、校园报刊、校园宣传栏、宣传横幅、社团活动、体育活动和科技文化活动等宣传教育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和精神实质融入大学生群体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中,使其价值观塑造活动得到当代主流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感召和引导。第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当中,提高其对当代主流价值观的接受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与大学生群体的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发挥其在思想领域的引领作用”[5],使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的切身利益相联系。比如,思政辅导员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级公约,把评优评先、推优入党、奖助学金评定以及学年综合测评等与大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挂钩。对于在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过程中,表现优秀者则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在大学生群体中,树立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先进典型;并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大力宣扬先进典型事迹,这样能够比较有效地引导我校大学生的主流思想倾向于当代主流思想,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思想氛围。
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把社会实践活动和大学生群体的就业联系起来;要重视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和养成教育的目标,大力加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平台建设,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充分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行统一”原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和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大学生群体只有“通过充分的社会实践,才能切身体验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性,才能真正地接受该体系的理论,才能最终内化为信仰,外化为行为”[6]。第一,充分考虑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把社会实践活动和大学生群体的就业联系起来。在选取社会实践的内容与形式时,要充分考虑到实践者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尽可能地把社会实践活动和大学生群体的就业联系起来,以大学生群体的职业发展为服务目标,以提升大学生群体的求职技能和职业道德为抓手,积极开展高校社会实践活动。比如,让大学生群体深入企事业单位、社区和农村等基层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其尽早地了解将来的工作环境和岗位情况,为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第二,要重视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和养成教育的目标,大力加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平台建设,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充分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行统一”原则。实践基地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平台,通过实践基地建设,建立大学生群体社会实践保障机制,有利于大学生群体社会实践的可持续发展,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搭建锻炼的平台。(1)实践基地建设原则:①践基地由学校与有关单位共同协商建立。②要考虑专业特点、实践教学需求及学生规模,有计划地选择具备相应条件的单位共同建设基地。③要尽可能立足本省本市,建立专业对口、相对稳定的实践基地。④若要新建实践基地,应优先考虑合作两年以上和条件较好,且尚未挂牌的单位。⑤实践基地建设要注重效益,优先考虑长期、稳定、接受我校学生人数多且实践效果好的基地。(2)实践基地建设目标:①有一批高素质的实践基地管理人才;②有关于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实践内容;③原则上每个实践批次能接纳5名以上学生;④具备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保障条件。(3)实践基地建设资金:①各院系每年划拨一定经费,用于实践基地建设。②学校每年划拨一定的经费,重点资助建设一定数量合作效果较好的实践基地,各院系采用项目申报的形式,申请建设经费。该资金主要用于与实践基地共建保障设施、购置图书资料和办公用品等。(4)实践基地建设程序:①各院系与拟合作的单位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由学校与拟合作单位签订《莆田学院社会实践基地协议书》,并挂牌为“莆田学院社会实践基地”。②各院系每年根据学校总体安排,选择合作效果好的实践基地,报学校重点资助建设,程序如下:填写《莆田学院社会实践基地建设项目申请书》,并报送教务处审核;教务处审核建设项目;批准建设的项目,各院系代表学校与合作单位签订《莆田学院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协议》并组织建设。(5)实践基地管理:①实践基地协议书合作年限由双方协商确定。实践基地协议书一式两份,教务处、实践基地各执一份,相关院系执协议复印件。协议到期后,可根据双方合作意向续签协议。②教务处负责全校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规划,宏观管理全校实践基地,并督促、检查社会实践工作。③各院系负责制定本单位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规划,与共建单位协商基地的建立、建设、调整和撤销事宜。④社会实践基地建立后,各院系须与共建单位协商制定基地管理及社会实践档案管理办法,并逐步建立检查指导工作制度,协助实践基地解决建设和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目前,关于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的理论研究成果颇丰,但主要是从大学生群体的宏观层面进行开展。然而,学者对大学生群体的微观层面研究涉及较少;比如,缺乏对大学生群体的性别、性格、年龄以及家庭环境等受众特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的关系研究。因此,我认为很有必要对大学生群体的微观层面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作者:林立凡 工作单位:莆田学院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根据“目前课程体系中薄弱的环节”调查得知,社会实践性课程成为了该专业学生的首选答案。由此可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在社会实践能力方面十分薄弱,迫切需要进行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和建设。
(一)教学模式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践教学不够重视。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学习时常处于被动状态,长时间创造性思维的缺乏,导致了学生知识与社会实践方面的脱节。学生间普遍存在浮躁倾向,对实践教学采取盲从、应付态度,主动性、积极性较差。
(二)校外社会实践环节缺乏实效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社会实践形式往往采取参观、参考、情实际工作部门的人员讲课等形式,这种时间活动有利于组织很管理,但学生参与性不足,不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专业实习由于安排的时间过于紧凑,以至于达到预期的效果。实习基地不能完全了解学生实习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对学生的实习指导不够有效,以至于部分学生实习效果一般,不能满足其自身事先预期达到的实习要求。
(三)实践教学师资不足。社会实践主体虽然是学生,但是老师依然扮演者指挥官的重要角色,实训过程指导还是老师必须要做到的。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增长最终还依赖于其指导老师的实践水平。目前,多数本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师是过去研究行政管理或其它学科的教学,从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是因工作需要,或者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的,参加过专业的实践锻炼的甚少,大都缺乏公共事业管理方面的实践知识和社会实践经验。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设想
在分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从多方面来探究如何以能力为本位开始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实践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这是摆在该专业学生、教师面前的重要的问题。
(一)在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中,加强校内专业实践教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把实践教学放在核心地位,明确实践教学的范畴、内容、形式及管理办法。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首先应在校内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适应市场对公共管理管理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当然,只有校内的专业实践是不够的,还要打破以往艺术类专业教学中存在的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脱节的现象,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参与的校内外多种专业实践活动统一纳入到专业教学的视野当中进行规范和强化,不断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课堂教学向课外实践的拓展和融通,充分发挥课外实践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检验作用,保证公共事业管理人才专业实践教学在专业教学过程中的全程不断线。目前,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公共事业管理系自2000年建系以来,就注重学生专业实践,联系连云港市文化厅,市文化局、旅游局、广电局等下属事业单位开展实习,到一些文化艺术传播公司等企业进行实践,参与一些大型文体活动的管理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专业知识得到运用,实践能力得到提升。
(二)在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中,要将强化学生才能实践放在重要位置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管理基础是建立在文化行业范畴之上的,必须要对文艺内在规律有所了解和把握才能更好地完成对其管理。增强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综合竞争力,就要让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程基础上,再掌握相关管理门类概论、鉴赏、批评等课程基础上,熟悉或掌握至少一门特定公共事业管理门类,把握其内在规律及特点。
(三)在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中,引入项目化教学,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项目策划与管理能力当下,在公共管理领域更多采用项目化的方式,如各种类型的文体、会展、竞赛、演艺等,都是以项目进行运作的。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必须要懂得项目的运作程序、管理环节以及管理的方法。事实上,项目化管理的知识运用,包括了公共事业管理人才所有能力的运用,如思维创新能力、文案写作能力、市场营销推广能力、音视频制作能力、实际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开展项目化教学,可依托相应课程教学,在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强调学生的实际项目策划、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项目的组织与操作,这种方式的教学让学生切实感到自身的公共事业管理能力在实践中得到了提高。
三、结合就业强化应用实践能力,拓宽专业方向,实施“双证书”制度
关键词:实践教学;课外培养计划;信息化建设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1]。实践教学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而课内实验、独立实践教学环节和课外培养计划共同构成人才培养方案中重要的实践教学模块。课外培养计划是学生在完整环境支持下,参加校内外各类社会实践、文艺体育、科学研究、创新创业等课外活动的计划,学院根据课外培养计划实施方案和评价体系批复学分,学生累计达到合格学分后会被认定“通过”课外培养计划。它是学校系统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1课外实践活动管理
目前国内高校本科生参加的课外实践活动主要包括科研实践活动、课外实验活动、竞赛活动、拓展培训和创新创业活动[2-6]。长期以来,吉林大学将学生课外实践活动作为一项独立的实践教学环节纳入专业培养方案,统一称为“课外培养计划”。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课外培养计划的内容体系、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基于学科综合、创新、开放的教学环境,学校建立了学术型、工程应用型、管理型、国际型和创业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基础训练、综合训练、创新训练3个层次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7-8]。课外培养计划作为倡导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实践能力培养、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实践的开放环节,设计了覆盖广泛的体系构架,认定了基础实践—综合实践—创新实践的递进式、多层次实践项目[9-10]。课外培养计划管理是达成该环节设置目的的核心要素。2016年修订的《吉林大学本科课外培养计划实施办法(试行)》规范了课外培养计划的目的、内容、管理办法和考核办法;同年制定了《吉林大学本科课外培养计划实施细则》,对课外培养计划成果审核和学分批复作出了新规定,同时各学院制定《学院本科生课外培养计划实施方案》,对学校的实施细则进行解释和细化。课外实践活动类别多、过程各异、成果特征不同,所以成果管理成为课外培养计划管理的重要内容。学校按业务内容,将课外培养计划和成果分为社会实践活动、科研实践活动、职业拓展、校园文化活动、交流访学、专业拓展和其他专业活动等7大类,涵盖本科教育阶段实践活动的38个子类,如图1所示。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包括社会实践报告、先进个人评奖、志愿者活动以及结合“思政课”开展的马列著作宣读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等专业社会实践。科研实践活动成果包括学术论文、发明专利、外观设计专利、软件著作权、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学科竞赛、开放性创新实验、选做实验、实践成果展示、教学资料建设和参与教研、科研课题等。职业拓展成果主要为等级考试结果,分为非专业外语水平考试、专业外语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普通话考试和各类职业资格考试等。校园文化活动分为文体活动、学术活动、读书报告和文字文艺作品等。课外培养计划成果还包括交流访学及专业拓展等课外训练结果。近年来,各学院严格执行学校课外培养计划的教学要求,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影响了课外培养计划的实施,主要是:(1)手工操作工作量超大。在校本科生有4万多人,从提交成果到审核成果,再到认定学分的每一环节都产生很大的工作量,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也不可避免地出现偏差和错误。(2)区分活动类别困难。在对课外培养计划成果认定学分时,除了证明、证书等佐证材料外,很难准确判断某成果的类别、参加人数、参与人角色和贡献度排名,从而难以定量掌握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数量、贡献度和活动偏好。(3)难以实现对学生实践成果的管理和成绩单管理。学生线下申请课外培养计划学分,可能存在部分重复审核情况,同时实践成果类别多、成果繁杂,也很难生成统一的课外培养计划成绩单。(4)数据报送不准确。每年教育部组织填报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的数据中,有创新创业教育情况、课外活动讲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情况等数据;学校每年的实践创新成果要给予奖励。这些数据都需要学院汇总报送。线下操作容易导致重复记录,既耗时,又难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2课外培养计划的信息化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将教育信息化作为一项重要工程列入其中[1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指出:“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制定学校基础信息管理要求,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管理标准化、规范化”[1]。根据规划纲要,学校于2013年启动实践教学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工作,课外培养计划管理系统作为实践教学管理信息化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15年开始实施,于2016年3月上线试运行,同年9月在全校范围使用。课外培养计划工作的信息化管理,使得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更加系统和规范,也使师生的使用更加高效和便利,有力支持了学生自主实践环节的顺利开展和创新能力的养成。2.1用户角色分工。我校课外培养计划管理系统是基于STRUTS+SPRING+HIBERNATE技术架构开发[12]的,采用浏览器/服务器模式[13]。课外培养计划管理系统分为学校、学院和学生3级角色,各角色的功能如图2所示。学校、学院和学生都可以录入学生课外活动、查询课外活动、查询课外培养计划成果学分。不同用户角色可录入各类别的课外活动,查询相应范围的活动和学分。学校每年一次课外培养计划实施内容,然后根据实施内容制定评分细则,包括有效计分名次、分值赋值办法、面向的学院、成果得分上限、某类成果得分上限等信息。学院负责审核学生线上提交的活动佐证材料、成果,批复该项成果学分,管理成果类别。学院在学校评分标准限定范围内制订符合本院实际情况的评分标准。学生可以提交佐证、管理成果、核对并认领学分。2.2系统操作流程。根据课外培养计划实施过程,课外培养计划管理系统分为执行计划与评分标准制定、课外活动录入与审核、课外培养计划成果认领与批复学分3个环节,流程如图3所示。2.3系统应用情况。课外培养计划管理系统上线后,得到了全校师生的支持与配合。以2018届本科生为例,参与课外培养计划的学生累计9764人,录入课外活动115757项,其中审核通过100992项,通过率为87.24%。全校学生取得课外培养平均成绩12.52学分(8学分即为合格),99.76%的学生取得了要求的学分。
关键词:实践育人;队伍;高职院校;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0-0028-03
高校实践育人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一项重要工作。高职院校以高端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实践育人则以实践教学、军事训练、社会实践及社团活动为主要形式,注重知行统一、强调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根本要求,使其与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高度契合。作为实践育人工作的承担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实践育人队伍能力素质的高低成为决定工作效果的关键因素。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要求“着力加强实践育人队伍建设”。[1]在新形势下搞好高职院校实践育人队伍建设,必须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准问题产生原的因,采取切实的对策解决问题,为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提供保障。
一、高职院校实践育人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实践育人具有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等一般特性。同时,“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所必然采取的人才培养模式,社会实践活动、顶岗实习等形式是这一培养模式中的特色内容。这要求高职院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责任心强、素质过硬的实践育人队伍。据调查显示,“缺乏老师指导”已经成为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除自身主观原因外所遇到的最大困难。[2]这说明,实践育人队伍建设的效果与现实需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具体到从高职院校实践育人队伍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队伍结构不合理。实践育人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和重要环节。根据这一理解,在高职院校实践育人的队伍中,学生工作人员(辅导员、班主任、共青团干部)占了绝大部分,专业课教师所占比例不高。实践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充分协调发挥教学、管理和服务等综合性力量来推动工作,教育部等部门的《意见》中明确规定“所有高校教师都负有实践育人的重要责任”。在现实工作中,以学生工作人员占绝大部分的实践育人队伍结构不利于实践育人效果的充分发挥。首先,是削弱了工作力量。学生工作人员只占高职院校全体教师中的一小部分,且辅导员、班主任等学生工作人员承担着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繁重工作,将实践育人的全部任务压到他们身上,势必影响工作的力度。其次,是影响了工作效果。高职院校的实践育人,不但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和重要环节,更是提升学生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使其顺利成长为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实习实训、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实践育人的特色活动形式。学生在进行实习实训、顶岗实习时,经常会遇到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急需专业方面的指导。然而,在实践育人队伍中,往往缺乏有专业背景的指导教师,很难在实践活动中为学生解惑释疑,从而使实践育人的效果大打折扣。
2.工作职责不清。高职院校的实践育人形式丰富多样,既包括点多面散的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也包括实习实训、顶岗实习这样的实践教学。实践育人工作虽然名义上以学生工作系统为主,但在实际中,各种类型的实践育人工作被条块分割于不同部门。在高职院校中,实习实训、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工作多由教务处、校企合作处以及教学系负责;社会实践活动多由共青团负责;军事训练则多由党委学工部、学生处负责。在这种情况下,一旦部门之间缺乏衔接和协调,就会直接导致工作职责不清、难以形成工作合力。例如,在顶岗实习中,教务处、教学系会给实习学生配备带队教师,同时,辅导员、班主任依然负责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的管理职责。带队教师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安全上,专业指导全部交给企业,学生的行为规范和思想政治工作几乎被忽略,有的院校的带队教师甚至只负责在实习开始和结束时接送学生,既不负责实习期间的学生管理,也无法在专业上指导学生。另一面,辅导员、班主任并不跟随学生实习,导致其教育和管理“鞭长莫及”。这种工作职责上的错位、分割直接折损了实践育人工作的效果。
3.指导方式不当。实践育人是一种“以学生获得的理论知识、间接经验、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为基础,开展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才密切相关的各种应用性、综合性、导向性的实践活动”[3]。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实践育人更是强化教学过程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的根本依托。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在高职院校实践育人工作中,必须注重指导学生开展各类实践活动的方式方法的科学性、有效性。既要发挥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主体性,又要注重在思想品德、专业技能等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引导。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对高职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方式容易陷入两类错误倾向:一是“包办式”倾向,忽视大学生实践活动的主体性,将教师的“指导”变成“包办”,从活动的前期准备到进行开展,再到总结交流,都由指导教师一手包揽,学生成为完成指导教师制定的目标的工具,从而将学生的主动“参与”变成被动“应付”;二是“单一式”倾向,割裂传道与授业的辩证关系,在实践活动中只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技术教授或只注重学生的日常管理,不能很好地实现实践育人的最终目的。
4.工作内驱力不足。心理学认为,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行动,并帮助完成任务的心理过程,具有激发、定向、维持行为的重要作用。而内驱力则是一种能够激起人行为动机的内部力量。内驱力的强弱与外部诱因有关[4]。高职院校实践育人工作涉及范围广、内容繁杂、责任重大,加之学生实践活动中存在安全风险等多种因素,共同成为削弱教师工作内驱力的诱因。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很难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来认真负责地完成工作。于是就出现了敷衍了事、消极应付等轻视或忽视实践育人工作重要性的现象。
二、高职院校实践育人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在高职院校实践育人队伍中,之所以产生以上种种问题,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缺乏统筹安排。高职院校实践育人工作的系统性从根本上决定了这项工作牵涉面广、涉及部门多。因此,要确保实践育人活动组织有力、实效突出,必须从学院的层面上加强统筹安排,提供有力的保障。然而,在推动实践育人的实际过程中,常常缺乏统筹思考和安排,既没有主动从宏观上认真思考符合院校特点的实践育人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保障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也没有理清实践育人的各种形式的关系、合理确定各项工作的布局,更没有从机制、政策等方面予以充分保障。这样一来,实践育人往往会停留在口号和工作要求上,难以切实地与人才培养模式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在工作开展时,学校只能机械地将开展各类形式活动的任务,按照归口关系将其分到相关部门了事。这是造成实践育人队伍职责不清、工作机制不顺畅以及整个队伍结构不合理的根本原因。
2.缺乏支撑保障。目前,由于高职院校实践育人工作尚处于深入探索的时期,多数院校实践育人工作还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不能为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支撑和保障。不少学校在职称评聘时对教师担任辅导员、班主任的情况做出了硬性规定,同时对辅导员、班主任的经济待遇也做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对指导学生社会实践、实践教学情况却只有概括性的规定,既无指导人数、工作量的要求,更无指导效果的要求。在待遇保障方面,很多院校只对实习实训、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规定了课时标准,而学生的校外社会实践等其他方面也属于实践育人范围的工作,应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课程标准中。没有规定学时和学分,没有与教师的职称评定及表彰奖励挂钩,这是造成教师对于实践育人工作内驱力不足的主要原因。
3.教师能力素质不足。教师是实践育人工作的承担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教师的指导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高低,从根本上决定了实践育人工作现实效果的好坏。由于高职教育在我国起步晚、条件差、底子薄,使得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体系尚未根本完善。这使得部分教师缺乏高职教育所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以及指导学生开展各类实践活动的能力。具体看来:一是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迅速发展,使高职院校教师多为普通高校的应届毕业生,“从学校到学校”、“从书本到书本”的经历决定了他们的综合素质水平参差不齐,难以适应指导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要求;二是由于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体系的不完善,使教师自身缺乏行业所需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教师与企业和行业交流合作的深度不够,许多教师不能真正参与到行业企业的生产和管理一线工作中,这使得他们缺乏实践教学的能力。
三、高职院校实践育人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对策
1.加强实践育人的顶层设计。要切实推动高职院校实践育人工作,必须主动对实践育人工作进行宏观、整体层面上的思考和谋划。要从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这一根本任务出发,密切结合实际,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教育部等部门的《意见》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站在学院的整体层面,对制约实践育人工作开展的全局性、关键性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的整体思路和框架,确保实践育人工作出实效。首先要切实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深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育人工作在高职院校的推动,根本决定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以及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深入。高职院校应当从“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高度出发,重视实践育人工作,将实践育人摆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通过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推动实践育人工作的深入。在方法上要将实践育人与教学工作有机融合,系统规划和设计符合本校特点和实际的实践育人教育教学体系,切实将实践育人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实现环节。要将实践育人工作内容纳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要点、纳入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中,合理规定相应的学时、学分,确保实践育人工作全面开展。还应区分实践教学、军事训练、社会实践活动等不同类型实践育人形式的开展机制,合理布局,理清工作职责,畅通工作机制。要进一步加大对实习实训、顶岗实习等高职院校独具特色的实践教学开展方式研究。
2.完善实践育人的支撑保障。要确保实践育人工作组织有力、实效突出,必须着重完善实践育人的支撑保障。一方面要制定制度规范,为使实践育人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应当建立健全关系到实践育人工作全局性的规范性文件,形成完整的制度规范体系。要深入研究实践育人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制定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完善实践育人工作实施、管理、考核、激励的办法。同时要落实经费保障,全力支持实践育人工作的开展,将实践育人工作的经费足额纳入学院及各部门的预算,并制定相关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办法,实行专账核算,为工作开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3.强化师资队伍能力素质建设。高职院校要以提升学生的能力素质为根本目标,按照“结构合理、责任心强、素质过硬”的要求,强化实践育人工作队伍的建设。一要完善教师培训体系,不断提高教师实践育人水平。要以形成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的育人理念为核心,从职业教育教学特点、职教课程开发、教学组织、教学方法等方面开展系统的培训,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同时,要辅之以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知识,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育人能力。二要以校企合作为平台,有力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要以教师“双师型”素质提升为推动,借助“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改革,引导教师深入了解和掌握企业、行业发展现状、工艺技术应用、职业岗位技能要求等情况,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与能力以及实践教学水平。三要大力开展师德师风建设,鼓励教师静心教书、潜心育人。通过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热爱职业教育、倾心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事业。着力提升教师开展实践育人工作的内驱力,积极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文化,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Z].
[2]廖曰文.确保每一个大学都能参加社会实践――大学生全员参与社会实践工作的调查与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111-115.
[3]康明已.高职院校实践育人模式构建途径浅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12):70-71.
[4]罗公利,孟令熙.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教师内源性激励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77-80.
关键词:应用型 人才培养 第二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a)-0015-02
在现代化生产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人类知识获取不再单纯地依靠课堂教学来获得;而我国的经济产业结构发生的巨大变革,使得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度越来越高。这类人才不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有团结协作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了适应社会需求,高校面临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挑战,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也逐渐成为高校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金陵科技学院是一所具有鲜明的区域性特征的地方本科院校,这类院校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是能够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出更多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因此,第二课堂体系建设在这类院校中显得尤为重要且刻不容缓,第二课堂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发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能促进知识能力转化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是学校开展创新和创业教育,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是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
1 两个概念
1.1 “应用型人才”的概念
本文所指“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专门学术型人才概念提出的。专门学术型人才以寻求知识为目的,对真理的追求是其驱动力,在其所属的学科专业领域内追求精、深、专的知识背景,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知识做出批判性思考,并检验知识的真伪。而应用型人才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具备一定的知识广度与深度,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提出问题,注重知识的实用性,有创新精神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应用型本科人才应是具有较强技术理论基础、实践技能、应用能力及其它非专业素养,服务于生产建设、管理岗位的技术型人才,其不仅是技术的应用者,更是技术的创新人才。
1.2 “第二课堂”的概念
本文所指“第二课堂”是指学校常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以外的一种教育方式,是以课外活动为主的学习专业知识及提高素质的所有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继续和延伸。课堂教学以教师引导学生系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为主,第二课堂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教与学互动的广阔平台,可以有针对性地拓展课堂相关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重视学生在各类课外活动中知识与实践的融会贯通,帮助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实践中培养意志力、创新意识、应变能力、社交能力、组织能力、团队精神等非专业素质,最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具有机动灵活性、实践性、内容新颖性、参与者自愿自主性等特点。
2 第二课堂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
2.1 第二课堂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与课堂教学相比,第二课堂受时间、地点、环境的限制较少,活动内容可以根据不同课程延伸,学校、院系可以在不同时期根据工作的需要去组织、安排各种类型的第二课堂活动,如,社会实践活动、科技创新活动、文化活动、学科竞赛、科研活动、水平测试、资格认证等等。另一方面,第二课堂受活动规模、场所、参与人数的限制较少,活动的组织方式相对课堂教学也丰富得许多。例如文化类类活动可以跨年级、跨专业;也可以配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些有特殊意思的日子成为开展纪念活动的重点,如“五・四、一二・九”等;活动的组织方也并非一定要老师,各类学生社团根据社团宗旨与目标,有计划地开展系列活动等等。由于第二课堂活动方式的灵活多样,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兴趣、爱好、特长参与第二课堂活动,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第二课堂活动内容丰富且涉及面广泛,克服了课堂教学的单一性、局限性,因此,相较第一课堂而言,第二课堂对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更具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2.2 第二课堂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第一课堂教学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但教学内容和专业知识往往滞后于该专业的发展,在这样的现状下,第二课堂可以有效地弥补第一课堂的不足,开拓学生的视野。应用型人才对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较高,第一课堂教学已无法满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第二课堂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而成为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第二课堂活动很丰富,除了上面提及的讲座类、社团类等活动外,还包括各类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比赛,如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江苏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等竞赛,以及各种专业竞赛,层次多样,内容广泛,方法灵活,极大地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在参与各类竞赛的过程中,第二课堂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将第一课堂所学知识加以实践运用,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并从中发现新问题,找到新的解决办法,逐步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唱响主角提认识,树牢“三育人”理念
在工作实践中,学院坚持明确职能定位,牢固树立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程育人的“三育人”理念,自觉做到两个充分认识:充分认识第二课堂的重要性,立足于“厚基础、宽口径、一专多能、适应性强”的人才培养需求,努力形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互容、互补、互动”的良性关系;充分认识共青团在学院全员育人大格局中的重要位置。依托共青团特有的组织优势、品牌优势、文化优势,唱响主角,勇于担当,大力发挥共青团在建设第二课堂、繁荣校园文化中的主力军作用。
几年来,在该理念统领下,学院团委重点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建机制。充分发挥合力效应,加强与宣传部、学工部、公理部等有关职能部门的沟通联系,统筹协同,构建和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大思政、大德育工作格局。二是建制度。先后出台了《第二课堂素质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实施意见》《社会实践活动管理办法》等制度。三是建队伍。打造了一支作风硬、素质高、能力强的科技创新团队和专兼职辅导教师队伍。
凸显“两高一好”目标,打造“三型”校园文化
学院党委副书记赵子忠说:“第二课堂活动不仅要做到丰富多彩,更要植入文化内涵,要以形式丰富、参与率高,文化内涵深刻、品位高,接地气、反响好的‘两高一好’为目标,大力弘扬文化育人理念,大力建设高雅和彰显主流价值的校园文化,打好文化牌,凝聚青年人,传递正能量。”
几年来,学院围绕育人目标,把握学生需求,以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激发个性活力、提升文明修养为工作要求和方向,凝练特色,打造品牌,大力推进“三型”校园文化建设。2012年,学院荣获“河南省高等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构建学术求知型校园文化。学院举办专题学术讲座,创办杏坛博士讲坛和沙颖讲坛。其中杏坛博士讲坛自2009年启动至今已举办33期,曾被《中国青年报》《河南教育》等媒体专题报道。以学习贯彻十精神等重大时事为背景,举办专题知识竞赛及征文比赛;办好每年一次的大学生辩论赛、演讲朗诵比赛、书香校园读书系列活动;积极选树学生身边的求知、励志和创新创业先进典型。
构建动感活力型校园文化。学院坚持做好每两周一次的周末文化广场、每年一届的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校园歌手大赛、主持人大赛、女生节,举办魅力校园摄影大赛、校园达人秀,评选校园之星。积极利用网络新媒体开展特色品牌活动,抢占网络文化、微博文化、手机文化、社团文化等校园时尚文化阵地。
构建生态文明型校园文化。学院倡导绿色、环保、低碳的校园生活方式,通过校园广播、主题班会、宣传展板、讲座论坛等多种途径宣传绿色理念。建立学生环保社团,开展以节能减排、厉行节约为主题的“春天行动”“光盘行动”等志愿服务活动;举办大学生宿舍文化艺术节;组建文明督察队,加强对大学生不文明行为的监管和督导,强化文明礼仪、传统美德养成教育。
提升创新实践能力,搭建三个平台
创新实践能力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周口师院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精心设计富有本校师范特色的第二课堂素质教育提升计划,搭建好科技创新、就业创业、社会实践三个平台,形成了富有特色、成效突出的工作体系。
科技创新平台硕果不断。学院建立以“挑战杯”为龙头的学术科技赛事体系,依托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积极组织、引导、鼓励学生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程序设计竞赛、数学建模比赛等。2012年,学院在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虚拟运营专项竞赛中荣获一等奖,成为在此项比赛中唯一获得一等奖的河南省高校。在河南省第十三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上,学院选送的作品在7项赛事和全省96所高校的激烈竞争中,获得5个一等奖、8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5个优秀奖。
就业创业平台扎实推进。学院大力加强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先后与扶沟县政府、郸城县政府、西华团县委等地方政府和机关,周口电视台、河南电视台第九频道等新闻媒体,宋河酒厂、金丹乳酸等地方企业签订共建合作协议,建立见习基地,为学生提供见习岗位。加强青年学生就业创业导师团建设,聘请成功创业者、知名企业家、高学历专业教师组建创新创业导师团,夯实师资基础。
社会实践平台成绩显著。学院按照品牌项目化操作的工作思路,精心组织,深入开展追寻红色足迹、关爱农民工子女教育、科技支农、环保调研、文化宣传、基层创业、典型寻访、创业见习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工作。目前,学院志愿者在全校学生中的比例占到30%以上。校团委2008年被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从2004年起连续9年被评为河南省大中专学生志愿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创新方式方法,抓好三大载体
为应对新时期新形势下育人工作的新挑战,周口师院积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依托三大载体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第二课堂环境,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抓好社团载体。学生社团是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学生自我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依靠力量。学院高度重视发挥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积极鼓励和支持优秀学生社团的发展。目前,学院共有科技学术类、文化艺术类、兴趣爱好类、体育运动类、公益实践类等五大类学生社团近80个,会员近16000人。依托社团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活动展示月、社团嘉年华等大型活动,将思想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科学研究、文化交流与知识传授融入社团活动,从而达到教育人、培养人、提高人、塑造人和凝聚人的目的,充分彰显了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学院涌现出了ERP社团、青年志愿者协会、美丽英语协会、七猫堂动漫社、COSPLAY社、尚舞社等一批省、市、校级优秀团队。
抓好中国梦载体。学院以学习贯彻十精神为契机,将中国梦与理想信念教育结合起来,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与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结合起来,与个人的梦想结合起来,以中国梦聚合青春正能量,引领青春博学、青春创新、青春公益、青春建功四大青春行动,创新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引导形式,为第二课堂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鲜活的生命力,切实增强了第二课堂活动的影响力和覆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