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化工物流规划范文

化工物流规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化工物流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化工物流规划

第1篇:化工物流规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生产方式,建设现代畜牧业为核心,以提升畜牧业整体素质和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主攻方向,以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生态化、良种化为总揽,坚持市场导向,优化区域布局,促进产业升级,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推进全县畜牧业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

到2015年,全县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7.16万吨、13.82万吨、16.01万吨,畜牧业产值达到26.77亿元。牛存栏达到7.93万头,禽存栏达到1650万只,生猪出栏达到43.76万头。实现“三提升、两壮大”目标:

——着力提升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良种化生产水平。到2015年建成规模养殖小区(场)210个以上,累计完成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单位30家以上,无公害畜产品认证10家以上;猪、鸡、奶牛三大主导产业的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7%、100%和100%。

——着力提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和水平。推行官方兽医和执业兽医制度,加强动物疫病的预防预警预报,构建和完善县、乡、村、场四级动物疫病防控网络,建设村级标准化兽医室、规模养殖场(小区)标准化兽医室。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依法实行强制免疫,建立和完善畜禽标识及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积极推行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和动物卫生监督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形成长效监管机制。加强重大动物疫病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县级动物防疫应急物资储备库。

——着力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完善县、企业两级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全面推行畜产品生产档案、用药用料登记、检验检测、标识管理等制度,完善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大力规范生鲜乳收购秩序,提高奶牛养殖场(小区)、奶站的规范化管理水平,加大畜产品抽检力度,扩大监测覆盖面,检测不合格查处率达到100%。

——壮大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围绕奶业、禽蛋、生猪三大畜牧特色产业,打造在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行业龙头;扶持建设一批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外向型、带动能力强的畜产品加工项目;组建和培育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等新型组织,实行统一供料、统一防疫、统一用药、统一销售。

——壮大饲料、兽药产业。兽药生产和经营企业全部通过GMP和GSP认证;加强饲料、兽药质量监控,提高饲料、兽药抽检合格率。

三、畜牧业“十二五”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加快推进畜牧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良种化发展,做大做强畜牧业。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区域布局,从追求数量逐步向数量与质量、效益与生态并重的方向转变,构建现代畜牧产业体系,发展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畜牧业。一是优化区域布局。围绕我县奶业、蛋鸡、优质猪三大优势产业,推进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根据全县区域资源状况、环境承载能力,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柳林屯乡、冶河镇、南高乡重点发展奶牛养殖,窦妪镇和柳林屯乡重点发展生猪养殖,西营乡、窦妪镇重点发展蛋鸡、鹌鹑养殖,楼底镇重点发展貂、狐、貉等特色养殖,形成特色优势畜产品养殖基地。二是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围绕优势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速资本聚集,促进资源整合,突出发展畜产品加工龙头,迅速提升企业档次。依托天丰、凯隆达等现有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真正把品牌做大做响,扩大我县畜产品市场占有率。加快培育和发展民办畜牧专业合作组织,把基地和龙头、生产和加工环节有机联结在一起,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体。三是提升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积极争取国家扶持政策,大力发展适度规模养殖,鼓励规模养殖场(小区)改善基础设施建设,采用现代化机械设备、先进工艺设施。引导企业主动申报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实施标准化规模养殖典型示范小区(场)建设项目。完善畜牧业质量标准体系,全面推行国家和省颁布的畜禽防疫、饲料、兽药、饲养管理准则和各类畜产品行业标准,加大与行标相配套、适合我县实际的畜牧业生产技术规范的推广普及力度。完善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备案制度,强化畜禽养殖场档案管理。四是加强畜禽良繁体系建设。按照良种繁育规划,合理布局,构筑符合社会生产需要的蛋鸡祖代、父母代、商品代,生猪纯种扩繁、三元杂交商品猪等良种的配套生产体系。加强种畜禽场建设,重点支持高代次的种畜禽场建设。全面实施国家奶牛良种补贴项目,推广胚胎移植技术,培育高产奶牛群体,提高单产水平,加大性控冻精应用推广力度。引进生猪良种补贴项目,抓好供应、配送和检测三个环节,建立健全配种服务体系。到2015年,生猪、蛋鸡、奶牛等主养品种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7%、100%、100%。五是大力开展畜禽污染治理和养殖场环境整治。突出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原则,正确处理好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大型畜禽养殖场完善和配套粪污综合处理设施,实行“雨污分流、干湿分开、污饮分离”,减少废弃物排放总量和处理利用难度。应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酶制剂、活菌制剂以及“生态营养”技术,因地制宜地推广生态畜禽养殖业或循环种养模式。推广畜禽粪便快速堆积发酵和防臭技术,粪便快速干燥、膨化后进行资源化处理。大力开展养殖场环境卫生整治,养殖场实现内外环境整洁、粪尿便集中处理、污染物无害化处理。

(二)完善防控体系,落实防控措施,高标准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按照“规范、完善、创新、提升”的要求,重点实施畜禽养殖场重大动物疫病科学防控与依法监管,大力实施兽医工作的科技创新与示范推广,扎实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以及布病、结核病等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一是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完善市、县、乡、村(场)四级兽医实验室的建设并全面开展工作,加快推进县级动物卫生监督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加强兽医队伍建设与管理,落实官方兽医管理制度,逐步实行执业兽医和村级防疫员资格准入制度,提高兽医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二是健全动物疫情风险评估制度。定期对动物疫病发生状况、疫病监测结果、流行病学调查结论以及国际国内动物疫情相关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及时研判动物疫情流行趋势,科学制定和适时调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策略。三是免疫工作常抓不懈。坚持程序免疫、集中免疫和日常补免并重,推进以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猪瘟为重点的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和鸡新城疫、布鲁氏菌病、狂犬病等其他动物疫病全面免疫工作,保证免疫密度。认真做好免疫效果评估和补免工作,确保免疫质量。四是强化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建立和完善畜禽标识及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并以此为依托,建立县、乡、村、场(点)动物卫生监督信息网络系统,实现动物卫生监督全覆盖、可追溯监管,全面提升动物卫生监督快速反应能力。加强对畜禽饲养、屠宰加工、经营和储藏环节的监督管理。强化产地检疫,在7个基层分站建立快速检疫、检测点;规范屠宰检疫,严格落实同步检疫制度,切实做到动物离开养殖场必检、动物进入屠宰厂必检、动物产品进入市场必检。五是不断增强突发疫情应急处理能力。健全应急指挥系统,完善应急预案和工作方案,加强应急反应准备,强化应急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应急演练,落实应急物资储备,提高处置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后勤保障能力。

(三)完善监管监测体系,创新监管手段,全面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坚持“严管、长效、规范、创新、提升”的原则,加快构建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监管机制,防止重大畜产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一是完善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健全县、企业(包括畜产品生产基地、屠宰企业、加工企业、批发市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两级畜产品质量监测网络。及时更新配备先进检测仪器设备,加强检测技术人员培训,提高检测能力。二是建立健全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与畜禽标识及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有机结合,增加畜产品质量安全有关内容,建设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统信息化平台,逐步实现从畜禽饲养、到屠宰加工再到肉品销售的全程质量安全系统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三是突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以开展日常监测、例行监测、飞行抽检等方式为主要抓手,实行快速监测和实验室监测相结合的抽样监测办法,进一步扩大检测范围,增加检测频次。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防范制度,定期分析检测结果,全面、准确、及时地掌握本地区畜产品质量动态。四是积极探索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场地挂钩制度,建立产销对接机制。完善市场质量监督员、自检信息公开、退市、举报奖励、市场摊位公示、质量追溯等制度,推进畜产品市场准入。五是进一步强化奶站规范化建设与管理。加强奶站制度化、标准化建设,推进奶站电子监控设备联网,实行生鲜乳生产全过程监控。完善生鲜乳收购合同化管理,维护生鲜乳收购秩序。建立完善乳品企业收奶检测反馈机制,并逐步实行第三方检测,把好生鲜乳质量安全最后一道关口。六是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做到快速反应、及早行动、果断处置,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

(四)壮大饲料、兽药产业。一是推进兽药生产经营企业规范化管理。严格执行兽药生产GMP认证,加快推进兽药GSP实施进程,提高兽药生产经营企业规范化管理水平。二是按照“整合规范,保证质量”原则,积极推进大集团战略,引导饲料生产企业整合资源,扩大规模,培育大型企业集团,提升我县饲料工业的整体竞争力。三是引导饲料生产企业推行ISO系列标准认证和HACCP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健全完善规章制度,严格按操作规程生产,认真填写相关记录,提高产品质量。四是合理调整产品结构,积极开发新型产品,大力发展安全、高效的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新产品,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饲料、兽药工业新技术。五是大力推广青贮、微贮技术,加快秸秆资源转化,发展节粮型畜牧业。加快秸秆综合开发利用步伐,大力推广秸秆青贮、微贮、压块等先进适用技术。六是加强饲料、兽药企业监管。强化日常监管,加大执法力度,整顿规范饲料、兽药生产经营秩序,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兽药、饲料和违禁添加有害物质的违法行为。七是规范饲料、兽药使用管理,确保用药、用料安全。以控制源头污染为出发点,建立饲料、兽药产品查询系统,实行网络化管理。建立健全进药备案、售药登记、使用追溯、有奖举报等制度,进一步提高兽药、饲料监管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多渠道增加投入。建立科学合理的经费保障机制,将动物疫病监测、强制免疫疫苗、疫苗冷藏运输注射、动物扑杀补偿、疫区封锁、消毒、无害化处理、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补助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监测以及畜牧技术推广等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积极引进项目资金,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搞好内引外联;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畜牧业,给畜牧业快速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二)完善科技支撑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立足区域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高起点、高标准地建设一批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程度较高的新型现代畜牧业样板场区。改善畜牧技术推广工作条件,加强畜牧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增强畜牧科技服务能力。积极开展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全面推广集约化养殖、全程质量检验监督等现代畜牧业生产模式和管理机制。加强对养殖户教育和培训,实施畜牧业“科技入户工程”,推广科学饲养方式,提高畜牧业科学生产水平和整体发展水平。

第2篇:化工物流规划范文

一、深入贯彻落实“六五”普法规划要领,确保普法工作有序开展。

一是认真学习省、市、县“六五”普法相关文件精神,充分认识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方面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并制定了工作职责和工作制度,同时还签定工作责任状,确保工作贯彻落实到位,另一方面成立了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为为成员的“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办,办公室主任由局办公室主任为兼任。二是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作为城市管理整体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与城管系统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确保普法工作效果。三是制定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工作步骤。根据全县“六五”普法规划的工作目标,结合本局实际,制定了《县城管局关于开展普法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县城市管理局“法律六进”活动实施方案》及年度工作计划。四是经费保障。为保证法律宣传教育经常开展,我局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每年划拨普法教育和法制工作专项经费,提供经费保障,用于订购普法材料、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加强法制工作硬件建设。

二、深入开展“六五”普法规划学习教育培训,确保干部职工学法、懂法、用法。

一是以全国“六五”普法统编教材《干部法律知识读本》为基本内容,结合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学习,采取集中学与自学相结合,学习法制理论与学习法律条文相结合的方法,坚持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和中层干部轮流进行法制讲座制度、学法考试(测试)制度,增强干部职工学法效果。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认真学习相关的城管法律、法规,如《建筑法》、《城乡规划法》、《环境保护法》、《招标投标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城市绿化管理条例》、《城市道路管理条例》等。坚持学法和用法相结合,不断提高城市管理的法制化管理水平。二是组织干部职工集体学习的基础上并开展干部职工学法用法测试工作。组织执法人员参加了县法制办行政执法人员培训班,经考试全部合格,取得了行政执法证。每季度我局开展城管管理法规业务知识讲座,年底经过考试合格率为100%以上,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城市管理执法队伍的素质,收到了明显成效。三是根据“六五”普法工作的目标任务,结合我局实际情况,认真制定年度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计划,并根据计划安排,全面落实学习内容。为有效提高城市管理人员学法、用法的自觉性,在全体干部职工中开展了用法、学法竞赛活动,大大提高了干部职工学习法律、使用法的热情,收到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三、深入突出普法规划重点,抓住关键,依法行政水平得到提高。

为认真贯彻十精神,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从根本上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成果,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我局在“六五”普法中非常注重学用结合,努力为城市管理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

(一)完善各项制度,规范案件查处程序,城管法规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定出台了《县城管大队目标考核管理办法》、《县城管局执法质量考核标准》、《县城管局行政执法工作联动保障机制》、《县城管局行政执法案件标准》、《县城市管理局行政执法流程图》等城市管理法制建设管理制度,全面规范我局行政执法行为,推动城市管理依法行政进程。

(二)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促进执法行为规范化。对照《行政处罚法》、《县城管五条禁令,十条文明用语和十条服务忌语,》等规定,完善城管执法工作制度和规定,认真贯彻“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和“过罚相当”等原则,坚持实体法、程序法的应用准确,力求对城管违法行为处罚得当。同时,加强与纪检监察、政府法制办等部门的联系,推进联合普法、联合执法工作的开展,提高城管法制工作质量。

第3篇:化工物流规划范文

当前物流园区、物流配送中心在国内的建设方兴未艾,怎样引导其有序健康发展是我国现代物流业良性发展的关键。由发达国家的物流发展经验来看,物流中心的规划建设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基于企业发展需求,法布格物流咨询公司对欧共体某快消品龙头企业的物流中心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和设计,其规划设计透露出的思想和原则对我国物流中心(园区)建设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2欧共体快消品龙头企业的物流中心规划建设特色

物流中心(园区)是整个物流活动的心脏,欧共体某快消品龙头企业的物流中心规划建设体现了物流中心规划建设的系统性、效益性、竞争性、合理化、标准化、机械化、信息化、柔性化等原则,整个中心规划建设具有科学严谨、内容丰富全面等特点。

2.1科学严谨

因为公司业务快速增长,在订单旺季时,欧共体快消品龙头企业经常会出现无法及时分拣和配送货物的状况,发货差错率也明显提高。另外,在越来越拥挤的工作空间里,物流中心原来制定的操作流程、分拣策略也已无法适用,其物流中心在两年后将完全无法满足需求。新建一座服务于整个欧洲市场的物流中心成为该企业在物流方面的战略规划。与国内物流中心或物流园区的建设不同,该企业并没有直接确定未来物流中心的面积或规模,对于其最佳的面积需求,企业要根据方案规划方的计算结果来确定。从整个规划过程来看,欧共体快消品龙头企业的物流中心规划建设从提出问题起步,确定项目目标,然后对项目实施(制定物流方案、操作模式规划、细节设计和实施)的相关问题逐一分析和探讨,并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了辩析,物流中心的规划设计经过了一个严谨、科学的辩证分析过程。

2.2实用且富有弹性的运作空间

在规划物流中心时,应在详细分析现状及对未来变化做出预期的基础上进行,而且要有相当的柔性,要留有余地,充分考虑扩建的需要,此外,无论是建筑物、信息系统的设计,还是机械设备的选择,都要考虑到较强的应变能力,以适应物流量扩大、经营范围的拓展。柔性原则是物流中心规划的原则之一。欧共体快消品企业要求物流咨询公司在进行物流中心规划建设时,要保证新物流中心在投入使用时,工作人员能够快速上手,也需要在深入调研和分析当前操作流程弱项和问题的基础上,一方面制定出优化改善的操作方案和组织管理方案;另一方面新物流中心需要能够快速响应未来市场的不断变化。

2.3注重物流中心的系统化建设

系统性原则是物流中心规划设计的重要原则,物流中心的层次、数量、布局是与生产力布局、消费布局等密切相关的,互相交织又互相促进。设定合理的物流中心布局,必须统筹兼顾、全面安排,既要做微观的考虑,又要做宏观的考虑。物流中心是物流供应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在规划建设物流中心的同时,还要同步考虑供应链,以保证生产与供应链流程是个完整的统一体。一体化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切实可行的流程,同时降低企业的成本。欧共体快消品企业的建设规划提出了调研策略并确定哪些步骤是先决性条件,使新建物流中心不仅可以存储当前库房中所有的货品,还将存储当前直接发到经销商的货物。从根本上来看,这种思想就是把物流中心和供应链情况同步考虑,没有脱离供应链来单独考虑物流中心的建设,消除了物流中心的规划建设在后期与供应链的融合中的障碍。

2.4具备较强的可执行性与应用性

在欧共体快消品企业物流中心的规划建设中,规划方结合企业当前问题提出了详细的规划方案,同时还对方案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即概念方案),从技术功能方面、投资预算方面和项目的灵活性方面进行对比研究,以确定本方案的可行性。多方面论证加强了方案的可执行性,同时也使得物流中心的运作具备了更多的合理性。另外,结合现代物流技术发展成果,物流中心规划提出了物流中心采用自动化解决方案,但是自动化也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如何确定物流中心需要建成的自动化程度是规划中的突出问题,欧共体快消品企业物流中心规划根据当前物流中的普遍问题对自动化实施的程度进行了详细列举,使自动化规划贴合实际应用需求。

3国内物流中心(物流园区)规划建设现状分析

3.1大多从行政区域出发,而不是从经济区域出发

物流中心规划建设牵涉到大批资金投入和城市用地规划,对物流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从国内物流中心规划建设来看,许多地区对物流中心建设缺乏从宏观上对当地经济总量、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等客观因素的考量,存在着盲目发展、重复建设的问题。目前多数物流中心的规划建设是从行政区域出发,而不是从经济区域出发,仅仅是从本地区的角度,并没有过多地考虑到中心建设对周边经济区域的影响,因此导致了整个地区甚至是国家范围内的物流中心建设重复投资。

3.2可操作性不强,趋同化

从当前国内物流中心提供的服务内容来看,多数物流中心服务单一,其所提供的服务局限于库房货场出租和物流设备租赁等功能,不能对入驻园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各种支持性配套服务,不能满足客户差异化的需求,整个园区难以为高端客户提供高附加值的物流服务,因此物流中心在招商和运作方面并没有更多的优势,效益不好自然也在情理之中。物流中心服务内容单一实质上反映的是物流中心的资源整合不够,运营能力不高,缺乏创新的商业模式,因此也就不能创造更多的附加值,从而更好地发挥物流中心的资源整合功能。

3.3缺乏相关经济数据的支持

物流中心的数量、规模与物流量需求有较大关系,而物流量需求大小则受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影响。以日本为例,2003年其GDP为4.3万亿美元,排在世界第二位,与此相对应,日本建成了22个大规模的物流园区,平均占地74公顷。而国内物流中心的建设却并没有完全依照这个规律进行,园区建设远远超出经济增长速度。根据《第二次全国物流园区(基地)调查报告》显示,截止2008年上半年,我国拥有运营的、在建的、规划中的物流中心与物流园区475个,时至今日,物流中心的建设数目还在快速增长,同时国内大多是综合性物流园区,用地规模普遍较大。物流园区的数量和规模预测是以不同经济区域物流需求量预测值和物流需求门槛值作为基本依据的,而从国内大多数物流中心的规划和建设来看,多数园区建设缺乏相关数据的精确衡量和支持,物流中心的规划建设往往停留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缺少定量分析,导致物流中心的目标不能量化,因此后续工作也就无法有效展开。

3.4忽视对物流中心技术装备与管理的规划

目前我国物流中心规划相对滞后,规划深度不足。以广州为例,在多个物流园区中真正做过园区内部规划的很少,仅增城和番禺两个园区做过用地控制规划,其它的园区只是在上层次的规划中涉及物流园区的位置、大致的用地界限。这也是目前国内物流中心规划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以物流用地来说,目前国内对于物流用地性质并没有明确的划分,只是划分为仓储用地或交通用地等,而对于综合性的园区用地则没有明确界定,用地性质不明朗也就造成了用地时随意性较大,不能精确规划。由于规划深度不够,因此物流中心或园区建成后,往往出现随意变更用地性质的问题。一方面是用地方面缺乏细化,另一方面内部的配套设施方面更是规划不足,少有物流中心或园区针对物流企业的发展需求进行信息化、自动化及其他配套设施建设。

3.5定位模糊,未能明确今后该物流中心何去何从

根据国际物流发展经验,物流园区是物流体系的基础设施,是一项社会属性较强的公共设施。因此物流园区可以理解为是众多物流企业有效综合物流资源,实行物流现代化作业,减少重复运输,实现设施共享而建立的一体化、标准化的中心节点。在物流园区里,众多的物流企业根据各自的功能形成紧密协作的物流服务系统,共享基础设施。而从当前园区的入驻企业来看,多数园区入驻了很多的商贸企业,而不是物流企业。虽然这个问题也和园区的管理模式有一定关系,但是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由于园区规划方面的问题,使得园区建设在功能和定位上不明确,因此在配套设施建设上也不能全方位地满足物流活动的需求,降低了对物流企业的吸引力。

4借鉴欧共体快消品龙头企业经验,改进我国物流中心规划建设的相关对策

4.1以精确数据支持和量化物流中心规划建设的相关项目

欧共体快消品企业在物流中心建设规模及面积等方面以精确的数据为支持,使得其后期的实施行为可以量化考核,使得物流中心的规划建设更加科学合理,其谨慎行为实质上是对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减少土地、资金浪费,减轻政府或企业负担,可以使物流中心更能物尽其用,是资源合理利用的突出表现。国内物流中心或配送中心的建设往往缺少项目决策的论证过程,大部分以企业申请或政府认定的土地使用计划来进行,物流中心的规划往往偏向于定性分析而不是定量分析,因此造成了很多区域的物流中心或物流园区空置率过高的现状。根据欧共体快消品企业物流中心规划经验,物流中心的规划建设必须经过严格的论证,只有这样,中心规划建设才能严谨合理。

4.2物流中心规划设计要柔性化

欧共体快消品企业对物流中心规划建设的要求实质上是企业对眼前问题与未来发展的协调解决方案。目前国内部分企业在规划物流配送中心或物流中心时,对于相应设施的建设往往不能周全考虑,一方面是为了长远发展要保持物流设施一定时期的使用期限而对相关设施进行过度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导致企业在资金周转方面形成很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建立的物流设施由于企业业务量短期内不够饱和,又形成了资源闲置现象。同时也存在设施建设的先进性与企业管理滞后性带来的鲜明反差,以致企业不能充分发挥相关设施的功能。另外也有企业建立的配送中心或物流中心没有根据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进行配套设施建设,造成物流中心的配套设施简单或功能有限,阻碍了物流设施对企业或区域物流业发展的辅助作用的发挥。从欧共体快消品企业的物流规划来看,企业对当前问题的解决和未来发展进行了统一,一方面针对当前的问题进行具体的优化改善,另一方面也使物流中心保持一定的扩容空间,使其能够在一定时期内响应未来市场的不断变化。

4.3物流中心的规划建设要注意物流系统整体需求

从当前国内某些物流园区或物流中心的建设来看,有的物流园区或物流中心建在郊区,虽然降低了土地使用资金,但是缺乏便利的交通设施,使得园区或中心脱离了物流供应链整体,因此也发挥不出相应的效用。有的配送中心建立则没有考虑到物流配送终端的便利,不能很好地平衡多个方位的配送或货物流通。从欧共体快消品企业物流中心的规划建设来看,物流中心的规划建设必须结合供应链的发展状况,才能达到整体和局部的统一,这是国内物流产业发展需要重点注意的方向。

4.4物流中心的建设要适度自动化

自动化问题关系到流程的复杂程度、安全性、灵活性以及项目的总体投资预算。一般情况下,软硬件设备系统的水平常被看成是物流中心先进性的标志,因而为了追求先进性就要配备高度机械化、自动化的设备,在投资方面带来很大的负担。欧洲物流界认为“先进性”就是合理配置设备,能以较简单的设备、较少的投资实现预定的功能。从功能方面看,设备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不是衡量先进性的最主要因素。对国内物流企业而言,自动化是未来物流产业的发展趋势,可以大大提高产业的工作效率、减少流程失误,并能有效处理复杂的物品流通问题,因此关注自动化,并在相关物流设施中适当应用,是国内物流建设需要向欧共体快消品物流中心规划建设学习的一个重点方向。

4.5重视物流中心规划建设的可行性论证

物流中心规划建设的可行性论证是物流中心规划和建设项目合理性与科学性的重要保障。欧共体快消品企业物流中心规划建设的可行性方案不仅全面地规划了存储策略、分拣策略、合并出库以及库房面积需求和建筑要求等方案的几个主要方面,还分析了购买物流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费用、建筑投资费用;测算后期运营的人员成本、设备维修成本、信息系统维护费用、每笔入库和分拣出库订单的物流费用等,同时方案又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有效地减少了方案规划建设的风险。相比较国内对物流园区的粗放管理方式,欧共体快消品龙头企业在物流中心规划建设中可行性论证所体现出来的精益管理思想,值得国内物流企业与相关单位借鉴。

5结束语

第4篇:化工物流规划范文

建立备件系统的意义

目前,从烟草工业集团备件物流系统的建设角度来看,基本上企业仍然各自为战,备件的集中管理程度不高,备件信息共享还缺乏技术手段,备件的优化配置和管理体系有待改善。因此,烟草集团内部需要对备品备件管理的组织架构进行统一设置。并进一步明确管理职责,加强管理手段,规范备品备件的使用流程。

烟草工业企业生产运行维护的效率、质量、成本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竞争能力和效益,因此,建立与生产运行维护、技术支撑相配套的备品备件管理体系,是生产系统高质量、高可靠、高效率、低成本运行的基本保证,也是进一步强化集中维护管理、确保安全、缩短故障处理时限、提高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备件物流系统的成功实现还有助于逆向物流管理,为建设绿色工厂提供有效的手段。

构建面向生产服务的集信息化、网络化、敏捷化和可视化功能为一身,实现统一管理、多级存放、信息共享、集中调配、配送服务、快速响应,物流和商流分离管理的备件物流系统,已成为烟草工业集团做精、做强、做大的必由之路。

备件物流系统的定位及目标

烟草企业属于资产密集型企业,通常以批量或连续的方式进行生产,设备管理和备件消耗在企业运营中占有很大比例。对于烟草企业而言,备件的库存管理十分重要,它既是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也是设备正常维护检修和应急处理的物资保障,尤其是生产设备中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制丝和卷接包设备,一旦自动化流水生产线有一处发生故障,就可能导致整个生产的停顿,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因此,备件物流系统的定位是确保企业正常生产,实现服务和维修快速响应的承诺。其目标是全面推进面向服务的信息化、网络化、敏捷化和可视化的运作维护体系,按照统一管理、一级存放、信息共享、集中调配、配送服务、快速响应、高效管理的设计原则,形成以生产服务、技术支撑和备品备件三个中心为基础的集中维护管理模式。

服务备件订货、存储、配送、运输等行为,通过优化信息网络,实现多级备件中心的互连互通、可视化管理和一体化需求预测。通过生产备件物流的统一管理,将使备件采购量与实际需求差异减小,从而减少持有成本和缺货损失。有效的网络优化又可以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的成本管控能力。

备件物流系统的设计

1 系统范围

覆盖工艺、物流和动力生产服务备件物流系统,包括备件自动化物流系统及拣选、出入库输送系统、控制及信息管理系统等。

2 选址

备件物流系统的选址与生产、运输和服务是紧密联系的。在选址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备件物流系统所服务的对象,运输方式的选择也是备件物流中重要的决策问题。考虑紧急配送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运输费用,也对运输的成本控制形成挑战。所以,备件系统的建设应保持在服务质量和服务成本的平衡点上,各级备件库之间必须以信息化为联系纽带,增加信息共享,从而平衡库存,减少运输的批次。卷接包车间备品备件的需求在整体使用上比重较大,因此备件系统建在距离卷接包车间较近的位置为佳。

3 设订原则

备件物流系统的建设应充分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在技术先进、适用可靠、经济合理、留有余地的思路下,符合物流流程合理、层次最少、路径最短、效率最高、投资较少、操作简单、性价比最优等物流合理化原则。

4 系统功能

备件物流系统应依据技术规范,满足业务需求,功能实用全面。具体包括:推进面向服务的信息化、网络化、敏捷化和可视化的运作维护管理模式,实现技术先进性、可靠性、易操作性、易维护性、易扩展性和安全性;依托稳定可靠的信息管理平台,能够对集团备件进行实时动态查询、质量跟踪、需求预测,对备件库存进行监督与管理;实现网络化管理。经过授权的计算机终端都可以完成多视角的信息查询、统计分析报表、搜索、提交维修计划、确定备件需求、审批等作业,实现无纸化作业;建立快速响应机制,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设置绿色通道;为每种备件建立数字化档案,结合网络化管理,确保备件申请和领用的全过程信息准确有效;与供应商和货运通力合作以降低库存;支持损坏备件的逆向物流;业务审核支持多级审核;备件维修支持集中送修和直接送厂家维修;支持多级转送;备件借用支持网内借用和网间借用;库房管理支持备件领用、返回、普通入库、初始入库、库存修改;备件预警支持备件数量预警、借出超时预警、维修超时预警;综合查询支持查询备件基本信息、库存、申请单、业务单、操作信息等;支持多种组合条件、模糊的查询方式;统计报表支持统计库存、出入库、送修量、维护及时率、修复率、周转率等;支持多种组合条件,实用、多维度统计分析;统计结果导出E×cEL及图形分析展示。

5 备件信息管理

结合备件管理业务的具体需求,备件物流系统应充分考虑以往积累的经验和工作模式,实现管理工作的平滑延伸。对设备备品备件从购置、使用、流动、测试、返修,到库存信息查询等各个流程环节进行实时动态的监督与管理,实现对各种指标的统计分析;通过互联互通的方式,实现集团和各备件信息库之间的备件信息全网互通。

6 备件的分类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首先要对基础数据进行归纳和整理,如工作制度、主要服务单位。其中备件系统最为核心的。也是最为基础的工作就是备件分类和备件的编码。

备件的分类是将数万种备件划分成十数种或者数十种品类,起到化繁为简的作用,这样能够比较容易地认清其中的规律。备件分类的基本原则是按统一标准,自大类到小类按同一原则逐渐细分;其中要遵循分类不变性、分类排他性、分类安全性、普通性、分类伸缩性、分类实用性等原则。备件分类的方式是按特性分类;按货物使用目的、方法和程序分类;按行业分类;为账务处理方便,按会计科目分类:按货物形状分类交易,如货物的内容、形状、尺寸、颜色和重量等。备件使用类别是当日需求、次日需求、召回需求。备件分类方法是ABC分类法,源于ABC曲线分析。在ABC分类中引入模糊概念,把模糊数学这一现代数学工具引入产品的库存管理中,从多个方面、利用多种因素对被分级备品的隶属等级状况进行综合评判,以确定不同备件在库存管理中的重要性顺序,然

后再按一定比例数决定各品种的ABC分类。

7 备件编码

备件编码的原则是简易性、安全性、单一性、一贯性、充足性、扩充弹性、组织性、易记性、分类展开性和计算机的易处理性。

备件的编码方法有6种:

流水编号法:是最简单的编号法,由1开始,按数字顺序一直编下去,又称为延伸式编号,多用于账号或发票编号;

数字分段法:把数字分段,每一段代表具有共同特性的一类货物;

分组编号法:按货物特性分成多个数字组,每个数字组代表货物的一种特性,例如,第一组代表货类,第二组代表货物形状,第三组代表货物供应商,第四组代表货物尺寸,这种方法使用较广:

实际意义编号法:按照货物名称、重量、尺寸、分区、储位、保存期限等情况来编号;

后数位编号法:利用编号末尾数字,对同类货物一步分类;

暗示编号法:用数字和文字组合来编号,暗示了货物内容。

备件编码涵盖每个单位所需的备品备件,编码方式可按上述编号方法分位进行组合编码,应注意采用的编码要符合国家局的相关标准。

8 备件存储单元

在基本数据确定后,应根据备件的包装形式、外形尺寸、重量、备件系统需求以及生产服务范围的要求,包括工艺设备、物流设备和动力设备等进行储存单元的设计。在规划设计时决不能单单看备件系统,应结合烟草行业的整体供应链系统考虑。

9 方案布置

根据工厂的总体布局及各服务点的生产工艺特点,结合人流、物流和车流对备件物流系统进行总体方案布置。

其工艺流程设计对应总体布局的功能分区分别进行详细设计。如入库是按计划采购后入库存储、回收、退库的备件,先按计划生成备件入库任务单,任务单应该采用电子信息载体的方式相互确认;出库是考虑采用配送服务制度,根据需求出库,按照备件订单指定的时间。送到使用场地。

10 系统管理

系统的管理功能有备件编码和基础数据管理;货位管理和备件存放状态管理;审核流程管理;备件系统的计划管理;申请计划录入;申请计划汇总维护;采购计划审批;库存使用情况;备件供应商管理;网上采购管理;招标管理;询价管理;报价管理;优选供应商;网上会签;合同管理;入库配送管理;出库管理;备件盘点和报废管理;备件的逆向物流管理。

11 设备选择

根据每个备品备件的属性,如服务于哪套设备、数量、形状尺寸、重量、到货周期、存储条件、出库频率等,将备品备件分成ABC类,再按类别设计不同的存储、拣选及运输模式。物流系统的选择包括硬件设备、电控系统、计算机系统三大部分。

第5篇:化工物流规划范文

一、物流通道畅通工程的建设

(一)加强口岸建设

绥芬河与东宁口岸是牡丹江连接俄罗斯、并经由俄罗斯连通东北亚、通达亚太及欧美的重要陆桥,口岸的基础建设及通关效率直接影响国际物流的发展水平。进一步推行一站式通关、加快电子口岸建设,最大限度地提高口岸通关能力。

(二)打通出海通道

对于第一条出海通道,重点是实现常态化运营、便捷化发展。第二条出海通道,重点是要继续巩固和扩大原有成果,积极利用沿海港口向内陆延伸的有利机遇,积极推进穆棱与大连港、海林与丹东港等的合作项目,大力发展内陆无水港建设;第三条出海通道,作为联结黑、吉、辽沿边沿海区域的又一新通道,要及早谋划,积极参与建设与合作,抢占制高点。

(三)畅通陆路通道

以滨绥铁路和301国道为主体的省内区域陆路主通道,要加快推进哈牡城际铁路项目、绥满公路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以201国道、鹤大公路,哈密铁路为主体的省内陆路物流通道,要加快鹤大公路改扩建工程。从绥东两个口岸通往俄远东主要港口的陆路通道,虽然是境外通道,但对于陆海联运大通道的建设至关重要,所以要积极推进绥汾河-海参崴、东方港准轨铁路工程和绥汾河至海参崴高等级公路项目的建设。

(四)扩大空中通道

利用空港经济迅速发展的有利时机,抓紧改造、筹建牡丹江新机场,同时积极推动绥芬河新机场建设,恢复和增加国内外航线、加大航班密度,畅通空中“黄金通道”,发展空港经济,构建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围绕空港建设高端物流中心和物流产业园,通过时空距离的缩短,加快融入东北亚进程。

二、物流节点工程建设

(一)物流园区建设

根据牡丹江市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的实际情况,结合物流业发展的总体构架,本着临岸建设、临路建设、临港建设的布局原则,重点规划建设六大物流园区,即牡丹江综合物流园区、绥芬河保税物流园区、东宁国际物流园区、穆棱综合物流园区、宁安综合物流园区、海林综合物流园区。这六大综合物流园区功能各异,既有相互联结,又实现错位发展,形成全市开放性物流的骨干架构。

(二)交通枢纽建设

以上六大园区基本上也兼具了交通枢纽的功能。从牡丹江交通网络布局及区域联系特点看,还应加强两个交通枢纽建设,一是林口县作为区域物流节点,内接牡丹江物流聚散轴心,外连鸡西、七台河、佳木斯、鹤岗、部分三江平原;二是以宁安市东京城为区域物流节点,内接牡丹江物流聚散轴心,外连敦化市、吉林市等长吉图沿边开发开放先导区主要区域。

(三)物流中心建设

依据牡丹江市的产业发展、园区布局、资源和市场情况,要重点推进六大类、30个物流中心建设。一是围绕工业园区及出口加工的物流中心建设;二是围绕粮食及农产品的物流中心建设;三是围绕农副产品加工流通的物流中心建设;四是围绕机电产品和建材市场的物流中心建设;五是围绕交通枢纽和出境运输的物流中心建设;六是围绕大宗及特种商品的物流中心建设。

三、城乡配送工程建设

城乡配送工程是通过整合优化仓储运输资源,对配送中心进行网络布局,同时建立高效、快捷、集约、环保的配送系统,构筑从中心城市到二级城镇、再到周边农村的城乡一体化的物流配送体系。牡丹江市城乡配送工程重点要完成以下三个方面的建设任务:(1)整合仓储资源、优化配送中心网点布局。配送中心的布局建设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在牡丹江主城区建设配送核心区,另一方面在二级城镇建设区域性配送中心,主要是依托专业批发市场和骨干零售企业及原有的仓储设施,通过资源整合与功能提升,建立一批联结牡丹江配送核心功能区、辐射周边小城镇和广大农村的区域配送中心。(2)改进交通管制、建立城市货运配送体系。(3)改变二元格局、构建城乡一体配送网络。

四、信息平台工程建设

(一)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其主体功能包括政府信息服务功能、数据交换功能、物流信息功能、电子商务功能。建设模式可采用物流服务企业与物流服务目标企业和各个相关管理部门共同提出信息需求,由物流行业管理部门主持,以政府支持和各级相关机构参与投资的方式,依托大型企业集团或物流园区,共同组建股份制企业,对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进行开发建设和建成后的运营与维护。

(二)物流园区信息平台

物流园区信息平台,提供企业及相关方面所需信息服务的综合性信息平台。其功能主要包括信息服务功能、交易服务功能、增值服务功能、自助服务功能。建设模式主要是依托园区建设和运营方作为主体,也可吸纳园区内大型物流企业参与信息平台的建设、管理和运营。

(三)物流中心信息平台

物流中心信息平台是从提高专业化服务的角度,为物流企业及上下游相关企业提供物流集成信息的专业化信息服务平台。其主要功能与物流园区信息平台基本相近,物流园区信息平台侧重基础服务,而物流中心的信息平台更加注重专业服务,根据特定的产业、资源及市场情况,围绕上下游的供应链条,提供集成式的专业信息服务,并发掘和拓展增值型服务及自助式服务。

总之,通过不断创新物流业的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发展途径,将牡丹江建设成区域性国际物流的枢纽城市,打造东北亚最具影响力的物流核心功能区。

参考文献

[1] 郭俣均.李博伟. 哈牡绥东经济带物流集聚区发展政策研究[J].管理学家,2013。

[2] 夏凡. 哈牡绥东物流产业聚集过程中政府作用的定位[J] .全国商情,2012。

[3] 王非;时榛;贾涛;;我国物流集聚区功能整合模式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1年05期。

[4] 王庆瑜. 哈牡绥东对俄经济带与绥芬河保税物流园区的经济发展[J];科技致富向导;2012年17期。

(工作单位: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

作者简介

赵春杰,工作单位: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职称:讲师。

第6篇:化工物流规划范文

关键词:物流节点;选址;多目标规划

中图分类号:X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5-0045-01

由于在危险化学品运输、存储过程中,势必会对周围的环境和居民产生负面的影响,所以在规划建立化工物流节点过程中,首先要考虑是选址问题。有别于其他公共设施的选址问题,从风险角度考虑,人们总是希望尽量远离可能给其生命财产带来损失的危险化学品物流集散中心,但从运输成本方面考虑,生产厂家又希望物流节点能够尽量靠近高速公路、铁路等公共交通设施,选择最短的出行路线,这势必会增大周围居民所承担的风险。所以在某种程度上,风险目标和成本目标是相冲突的,风险的降低可能要以更高成本为代价,反之成本的降低要以承担更高的风险来换取,因而化工物流节点选址问题具有明显的搏奕性质,是典型的有冲突的多目标规划决策问题。

1 选址模型因素分析

1.1 成本

任何选址问题考虑的首要因素是成本。化工物流节点选址问题也是如此,如果物流节点距离化工品生产厂家太远,运送化工品到物流节点运输时间过长,成本过大,无论从效率或者成本方面考虑这都是生产厂家所不愿意看到的。因此从经济效益最大化角度考虑,化工物流的位置应当尽量靠近这些危险化学品生产厂家。从优化角度考虑,该目标的实现有以下基本方式:

(1)最小和。

目标函数寻求所有危险化学品产生地距物流节点的加权欧氏距离之和为最小,目标是优化全部或者平均性能。这种目标通常在一般的企业问题中应用,所以被叫做“经济效益性”。这种问题也被称作网络上的中值问题。

(2)最小最大化。

目标是最小化距化工物流最远的生产厂家同物流节点之间的加权欧氏距离。此目标是优化最坏的情况,在以往的选址问题中通常运用在军队、应急设施和公共部门选址决策过程中,也称作“经济平衡性”。这种问题也叫做网络上的中心问题。

除此之外,在选址过程中,成本还应考虑物流节点建设以及土地成本。一般选址考虑的首要因素是成本,这对于化工物流节点选址也是考虑的重要因素。例如:化工物流节点的位置不应距危化品生产厂家太远,否则运送成本太大,从经济上是很不合算的。同时还要考虑场地的建设费用、土地使用费用,最好是利用目前价值较低的荒地、弃地等。如果天然环境条件较好,则可节约大量资金,否则为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还需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使成本增高。

1.2 风险

化工物流节点不同于其它商业网点或公共设施(例学校、医院、超级商场等,人们希望离这些服务设施尽可能的近),它应当尽可能小地危害附近区域以及居民。而这种危害的程度常依赖于它距离人口密集区域的距离。从风险角度考虑,物流节点应当距离人口密集地区尽可能地远。该目标可以通过以下基本方式来实现:

(1)最大和,即化工物流节点周围所有的居民聚集区距离化工物流节点的加权欧氏距离之和为最大。

(2)最大最小化,即使得距化工物流节点最近的居民聚集区距该物流节点距离最大化。

(3)非覆盖,即确定物流节点的数目和位置,使得任一人口聚集区中心到与该化工物流节点的距离均大于某一阀值。

很显然,风险目标和成本目标是相互冲突的,风险的降低要以更高成本为代价,反之成本的降低可能会导致风险的提高,因此化工物流节点选址问题具有明显的搏奕性质,因此,要综合考虑这两方面的影响。

1.3 风险公平性

在化工物流节点选址过程中,由于其本身的特性,在选址过程中,可能会选择风险最小的路径作为其运输的路径。但是,由于有害物品为一种令人讨厌的物品(obnoxious materials),这样路径两侧的人口都不希望在有害物品运输中通过自己所属的路段。因此,在选择有害物品运输的路径时,还需要考虑将有害物品运输过程中所产生的风险较为均匀地分配给路径两侧的人口,也就是说需要考虑风险的公平性问题。因此,传统的通过考虑风险最小化(或是成本最小化)的方式来选择有害物品运输的路径,对于路径两侧的某些路段上的人口可能是不公平的,因为这些路段由于经常被选择,使得这些路段上的人口可能承受了较多的风险,即产生了不公平性。因此,在有害物品运输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其风险的公平性问题。

表1 风险公平性目标实现形式

实现方式数学表示含义

最小化均值差和min∑|di-|

每一人口密集地因危险化学品储存、运输所承担的风险同平均风险之差的绝对值和为最小

最小化比较差和min∑|di-dj|所有人口密集地承担的风险两两之差的绝对值之和为最小

最小化方差和min∑|d2i-d2|最小化均值差和的演变形式

2 化工物流节点选址决策目标规划模型

化工物流节点选址模型主要目的是为化工物流节点在一定区域市场内找到最佳位置,以达到经济、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由上文的分析,化工物流节点选址问题是一个多目标规划,在已知若干候选地点的情况下,主要从成本、风险、风险公平性三个角度考虑,建立多目标选址规划模型由于在实际选址过程中,所要考虑的因素很复杂,在建立定量决策模型时,以各个目标的表示方式为基础,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确定各目标合理的表达式。

作者简介:

樊伟(1978-),男,江西南昌人,副主任工程师,硕士学位,研究方向:项目管理和管理学。

假设1:由于物流节点的建立对周围居民带来的危害程度因其距离居民区的远近而异,因此,假定选址地点在一已知范围内能产生危害,超过该范围便无危害。可用下述表达式表述这一假设。

μ(a,b)=0,若dab>λb1,若dab≤λb

上式表示,如果a,b之间的距离大于已知数(距离)λb,μ(a,b)为0;否则为1。

假设2:用下面的线性关系表示距离化工物流节点距离越远,对居民危害越小。

pk-rkdjk

式中:pk,rk―是与化工物流节点场址k有关的参数;

djk―居民聚集区距化工物流节点场址k的距离。

基于以上两个假设,具体化工物流节点选址多目标规划模型如下:

minC=∑hk=1fkyk+∑mi=1∑hk=1cikwik

minR=∑hk=1∑nj=1(pk-rkdjk)qjμ(j,k)yk∑mi=1wik

minE=∑nj=1∑hk=1|Rjk-|

∑hk=1wik=Di

∑mi=1wik≤Akyk

s.t.∑hk=1yk≥1

0≤wik≤Myk

yk=0,1

式中:

cik―危险化学品生产厂家i到危化品物流节点k的单位运输成本,同距离成正比。

cik=tikdik(tik同路面质量,交通负荷等相关);

fk一物流节点场址选在k处的土地成本以及建设、运作费用;

wik―生产厂家i到化工物流节点k的总运输量;

qj―人口密集地j的人口数量;

djk―人口密集地j到化工物流节点k处的距离;

Di―生产厂家每年运到物流节点的危险化学品数量;

Ak―建设在k处化工物流节点每年的储存、中转能力(与物流节点仓库容量、铁路专用线设计能力以及码头的吞吐量等因素有关);

一量化风险的均值,即:

=∑j∑kRjk/nh

决策变量为:

wik―生产厂家i到化工物流节点k的总运输量;

yk―l代表在k处建设化工物流节点;0代表排除该候选场址。以上考虑风险、成本以及风险公平性三个目标建立的多目标规划模型,其中第一个目标是使总费用最小(包括土地成本和建设成本),第二个目标是使所有化工物流节点使周围居民所承担的风险最小。第三个目标是使得周围各个居民聚集区承担风险的差异性最小,也就是使风险尽量平均的分布到各个居民聚集区上。

第7篇:化工物流规划范文

一、涂料化工产业转移园要利用政策扶持

要充分利用国家、省、市加大投资,促进经济增长难得的机遇,积极申请将武江区涂料化工产业转移园的项目纳入到国家、省和市的各种规划与扶持项目,争取第一时间知道、第一时间准备、第一时间申请、第一时间成功。例如,2008―2012年,广东省财政将安排400亿元资金实施“双转移”,除了这次共75亿元的竞争性扶持资金外,还将安排欠发达地区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发展专项转移支付资金75亿元:安排产业转移奖励资金共25亿元;且每年安排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专项资金10亿元以上等。又如,韶关市已经申请到广东省产业转移竞争性扶持资金5亿元和扶帮市东莞支持的1亿元。所有这些都要引起高度重视,因为,对于各种规划与扶持项目第一批最容易。产生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也最大。

二、涂料化工产业转移园规划的思路

产业转移园建设规划要先行,要坚持科学规划、合理规划、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武江区涂料化工产业转移园规划的思路:一是对涂料化工产业转移园的短、中、长期发展战略进行统一规划,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二是对涂料化工生产企业与发展必需的研发、金融、物流、会展等配套设施服务项目要同步规划:三是对涂料化工生产企业、配套企业与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四是研发、金融、物流、会展等配套功能在园区的中心,生产企业四周环绕;五是生产企业按照涂料化工上下游关系来进行环绕,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

三、涂料化工产业转移园建设的思路

园区作为项目发展和招商引资的主要载体,其基础设施完善程度直接影响项目的落户与否。武江区涂料化工产业转移园建设的思路:一是涂料化工产业转移园的道路、供电、供水、通讯等基础配套设施进行同步建设;二是涂料化工生产企业与发展必需的研发、金融、物流、会展等配套服务设施同步建设:三是加大基础配套设施和服务配套企业的招商力度,加快园区配套设施建设的进度;四是要对涂料化工产业转移园实行“分期开发、开发一片、建成一片、滚动发展”。

四、破解涂料化工产业转移园的土地问题

积极破解产业转移园的土地问题:一是制订园区建筑密度、容积率、投资强度标准,提高土地利用率:二是引导进入园区企业将非核心业务外包。减少征地:三是引导进入园区企业多建高层建筑,集约用地;四是对科技含量高、资金量大、征用地少、经济效益好的企业优先供地,提高园区单位土地的收益率。

五、解决涂料化工产业转移园的环保问题

加强环境治理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生态工业园的发展道路。武江区解决涂料化工产业转移园环保问题的思路:一是在园区设立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园区环保相关工作;二是园区的道路、供电、供水、通讯等基础配套设施与园区环境绿化同步进行:三是环评没有通过的企业一律不准进园区;四是要坚持做到园区项目施工和污水处理、固体废物处理等设施施工同步进行:五是积极引导进入园区的生产企业、配套企业与重视周边环境的美化。

六、重视组建高素质涂料化工专业招商队伍

重视组建高素质的专业招商队伍。招商引资是行政管理与商务活动的复合体,必须要有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武江区重视组建涂料化工专业招商队伍的思路:一是在区内将熟悉涂料化工招商的人员调整进来:二是面向国内外招聘从事涂料化工招商的专业人士:三是招收涂料化工专业的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四是招收与涂料化工产业配套的金融、物流、会展、外语方面的人才。

七、选择涂料化工核心企业是关键

一个典型的产业集群区内,必须包括核心主导企业和支持性、关联性企业这两大要素。因此,核心企业的选择和带动作用至关重要。武江区选择涂料化工核心企业的思路:一是在企业的选择上要注重企业的基础和实力:二是在产业选择上要有较长的产业链:三是龙头企业与相关企业间存在着较大的互动和互补需求。核心龙头企业的正确选择以及核心企业与相关企业间有良好的优势互补和产业互动,这是产业集群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八、提高涂料化工转移园企业的经济效益

要高度重视更新招商引资理念。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提高产业转移园企业的经济效益。武江区提高涂料化工转移园企业经济效益的思路:一是突破珠三角区地域的局限,面向国内外涂料化工效益好的企业招商:二是注重龙头企业招商,面向国际涂料化工百强企业招商:三是开展产业招商,面向涂料化工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的招商:四是服务配套招商,面向涂料化工配套的研发、金融、物流、会展等企业的招商。

九、切实解决涂料化工转移园的用人问题

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配备高素质的产业转移园管理人才,并切实解决企业用工难的问题。武江区切实解决涂料化工转移园用人问题的思路:一是公开招聘具有涂料化工专业理论、精通招商引资工作、善长园区管理的复合型管理干部;二是面向普通高校,引进涂料化工专业和金融、物流、会展、环保等配套专业的博士、硕士和本科毕业生;三是面向高级技校,引进涂料化工专业和金融、物流、会展、环保等配套专业的技能型人才;四是制定本区城镇失业人员进入园区的特殊政策,吸引失业人员再就业;五是制定本区农民进入园区的优惠政策,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力度;六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大力开展网上招工活动。

十、优化涂料化工转移园软环境的方法

软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抓软环境建设就是抓关键、抓机遇、抓发展,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武江区优化涂料化工转移园软环境方法的思路:一是制定适合涂料化工转移园发展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二是在涂料化工转移园内设立行政服务中心和投诉中心:三是实行“一栋楼办事、一个口受理、一个窗收费、一条龙服务”:四是实行“一个窗口”受理投诉,每天24小时值班;五是在涂料化工转移园内设派出所,给投资者以安全感;六是定期对涂料化工转移园招商经营环境进行检查、评价,并及时有效地加以改进;七是在全区营造人人关心涂料化工转移园发展的良好氛围。

十一、尽快完善涂料化工转移园的服务配套

要重视营造良好的产业集聚环境,加快完善产业转移园发展必需的研发、金融、物流、会展等服务配套。武江区尽快完善涂料化工转移园的服务配套的思路:一是与国内外一流的涂料化工科研院所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吸引它们在园区在建立研发中心。为园区企业产品升级换代服务。二是与国内外金融巨头建立联系,吸引它们在园区设立分支机构,使企业和项目有方便的金融服务。三是从国内外引入有实力的涂料化工物流企业,有利于降低园区生产企业的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四是从国内外引人有实力的涂料化工会展企业。有利于降低生产企业的交易成本,提高园区的综合效益。

第8篇:化工物流规划范文

(一)缺乏统一管理

石化工程项目的物流管理普遍没有统一固定的管理模式。没有统一牵头单位,总包商、分包商多头寻找物流商,资源不共享、信息不沟通。因无成例可循,每个项目只好重新开始摸索,管理人员的水平、模式和理念不同,造成各个项目流管理水平不同,模式更是多种多样。

(二)物流商水平不均匀

市场上鱼龙混杂,既有中远、中外运那样实力雄厚、经验丰富、技术成熟的物流服务商,也有一些刚起步的小公司,还有一些三无的公司,造成风险的增加。尤其是通过招标选择物流商时,技术、经验缺乏的不规范的公司会以低价竞标,无法提供高水平的物流服务。

(三)亟待建立相关标准

石化工程大件设备物流方面没有国家、行业和企业标准,没有统一的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面对问题处理方式也是多种多样。随着建设、采购的标准化水平提高,物流管理成为瓶颈。

二、策略分析

(一)集中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

集中管理,即项目中成立统一的物流统一管理部门,统一规划物流方案、物流商、物流协议,协调出现的问题、进行排障、规划施工现场及大件运输道路、统一规划运输时间,达到经济、效率的目的。分级管理,即根据货物情况进行分级,初步如下:I级设备:重要性较高,尺寸和质量很大,运输难度大的设备。由物流统一管理部门负责物流业务。II级设备:重要性一般,尺寸和质量适中,难度适中的设备。由物流统一管理部门负责物流业务。如合同中约定由生产厂家负责,须审核后对方的运输方案。III级设备:不太重要,尺寸和质量不大,运输难度接近普通货物的设备。可由生产厂家负责运输上门。通过集中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使工作重心转移到重要的设备上,对于相对重要性低的设备,也充分利用了社会资源,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与优质物流商战略联盟

与优质物流商建立长期战略性的联盟关系,其应该具有专业化的物流管理团队、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专业技能、完善的信息追踪系统、机械设备和运输工具,熟悉物流行业的法律法规等特点。项目前期,邀请优质物流商加入项目团队,提供相应的咨询,对大件设备整体的物流方案进行策划,对于大件公路、接卸场地、码头等设施的建设提出明确具体意见。项目执行中,可以物流外包的形式选择优质物流商操作具体物流业务。

(三)推行标准化

标准化的内容应该包括集中管理和分级管理的具体要求、物流商的基本要求、物流管理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物流各项作业流程等内容。推行标准化工作可分成两步走,第一步从技术层面进行标准化,可联合国内较强的物流公司制定相关操作流程,并规范物流商的选择使用;第二步在技术层面标准化的基础上,推行集中管理。完成这两步之后,可形成统一的企业标准,甚至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

三、结论和展望

第9篇:化工物流规划范文

关键词:内河港;物流园区;地主港;柔性化;战略规划;产业定位

前言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重点建设物流园区工程,实现与制造企业、城市配送及农村物送等的联动发展,促进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绍兴市利用“十五”重点工程杭甬运河的开通,顺势调整城市产业布局。根据《绍兴港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和《绍兴市城市总体布局规划》,绍兴港将以杭甬运河为主动脉,新建以越城港区为中心的7个港区,规划建设以越城港区为中心的内河港物流园区,促进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

1. 项目概况及意义

1.1项目概况

绍兴港越城港区中心作业区位于绍兴市越城区东湖镇朱尉村以东、谢家岸村以南、窑湾江以北的地块,紧邻杭甬运河和长泗江航道,航道与锚地条件优越。该作业区规划占地519亩,建设工期2年,计划新建500吨级泊位17个(其中件杂货泊位6个,全天候泊位(粮食)3个,集装箱泊位2个,散货泊位3个,化工品泊位3个),泊位总长度为1300m。为配套城市国际物流园区建设,作业区预留用地1000余亩,用作后期物流园区的滚动开发。

1.2 项目意义

杭甬运河的开通使绍兴市从此结束了综合运输网络“一腿长一腿短”的不利局面,利用优异区位条件的越城港区,建设具有国际前瞻性的城市物流园区,已成为市委、市政府十分重大的战略举措。绍兴市越城港现代物流园区的建设,不仅得到了国务院十大产业振兴计划的政策支持,也是浙江省“八八战略”所提出的“港航强省”战略、“大港口、大路网、大物流”三大建设的重点工程之一。成功开发好越城港区为中心的物流园区,有利于城市居民生活成本和企业物流成本的减少,有利于城市工业布局的完善,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有利于绍兴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优势分析

2.1 政策优势

依托运河的干线航道,彻底改变原航道等级底、闸级多等缺陷,同时解决了绍兴原内河港口码头泊位分布散、小、乱、差及工艺落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有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城市工业布局的重新规划,促进城市的科学和谐发展,带动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越城港作业区为中心,规划建设城市现代物流园区,已成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与关注的政府重要项目之一,也是全省交通“三大建设”重要内容之一,政策支持力度非常之大。

2.2 区位优势

园区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长江和沿海的T形交叉口,杭州湾南部,杭甬中间,东距宁波128公里,西离杭州60公里,北毗上海220公里,处于长三角三大物流圈交汇点。项目作业区位于越城区东部,西靠绍兴市区,东接上虞,南邻嵊州、新昌与诸暨,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2.3 经济优势

《2008统计公报》显示,2008年绍兴市生产总值达到了2222.95亿元,经济总量位居长江三角洲地区第8位,全省第4位;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50909元(按户籍人口计算),达到7330美元。从三大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16.6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329.1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77.18亿元。

2.4 集疏运优势

杭甬运河东至宁波镇海与北仑,西通钱塘江,连接京杭大运河,直接与长江、黄河、淮河、海河、钱塘江五大水系相通,是迄今为止绍兴境内最大的内河航道。港区离铁路绍兴东站5公里,位于绍兴南通道枢纽中心(嘉绍跨江大桥)附近,紧邻104国道和329国道,靠近杭甬高速、绍诸高速(在建)与上三高速。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8891公里,其中一级公路193公里、二级公路882公里、三级公路346公里;公路密度达107.69公里/百平方公里。水水中转、公路集疏运和铁路集疏运基础条件非常优越。

2.5 产业优势

绍兴市依托纺织、机械制造、医药化工、电子信息等产业,已形成具有较强比较优势和区域特色的块状经济36个,年销售收入在100亿元以上的特色产业集聚区块有6个,50-100亿元的区块有7个,20-50亿元的区块有6个。港区直接辐射地区除绍兴袍江新区、滨海工业区、杭州湾工业区、中国轻纺城等大型产业基地,还辐射到绍兴县的化纤、织造、印染,诸暨市的袜业、珍珠、五金,上虞市的伞业、化工、机电,嵊州市的领带、厨具,新昌县的医药、轴承,越城区的家私等聚集产业。

3. 物流园区战略设想

3.1 总体战略构想

组建越城港物流园区投资公司作为特许经营机构,由投资公司通过对港区及后方一定范围土地、岸线产权的拥有,实行地主港管理模式来发挥港区及物流园区对城市的贡献。即将来的绍兴城区及辐射周边区域,以越城港物流园区为中心、城市为载体、综合运输体系为动脉、周边集聚产业为支撑、老城区工业基地和袍江工业园、滨海工业园等为依托,实现彼此间相关联系、密切协调、有机结合、共同发展,进而推动绍兴城区繁荣的开放型经济,大大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信息化速度,不断满足社会人民生活的需要,为广大企业提供广泛物流支持与合作,共同促进区域经济的提高。

3.2 总体目标

借助政府支持,特许经营机构整体购置园区开发用地,成立投资集团公司,在“地主港” 模式管理下,充分发挥绍兴越城港区的交通、区位、环境、经济、产业、资源等优势,建立起政策环境、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三大平台;建设具有现代水准的内河港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整合绍兴市区(含袍江工业区和本园区)的物流资源;培植和引进一批知名物流企业(包括第三方物流);应用国际先进的物流管理经验和技术,实现物流组织形式和服务功能创新;普及信息网络技术应用,发展电子商务物流,实现物流信息网络化、物流设施现代化、物流功能多样化、物流服务标准化,搭建起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框架。

3.3近期目标

根据规划要求,完成一期(绍兴市越城港区中心作业区)区内519亩场地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九通一平” (道路、电力、电信、雨水、污水、供暖、供水、天然气、有线电视、土地平整)的基本建设条件。港口经营以自引和招商相结合,二年内建立起散货作业区、化工作业区、集装箱作业区及件杂货作业区,开设堆场提供仓储、配送及简单流通加工作业活动。

3.4中远期目标

在一期建设基础上,滚动开发二期(物流园区)、三期(商贸园区)的建设项目,规划建设用地为二期600亩、三期500亩。依托行业政策环境、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三大平台,改善现代物流发展的体制环境和组织环境;打破物流企业行业界限、部门分割和所有制差别,对全市物流资源进行整合,培育一批提供综合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龙头企业;引导物流企业向物流园区集中,实行规模化和专业化经营;引进1~2家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落户物流园区;普及信息网络技术,大力发展口岸物流,实现信息和物流的有机结合;基本实现由传统分散式物流服务向综合性现代物流服务转变。

4. 物流园区的战略定位与开发

4.1 战略功能定位

绍兴市越城港物流园区的产业目标是为了发挥内河港区的产业聚合效应,全面整合第三方物流资源,推动现代港区物流产业的发展。对满足市区人民生活社会需求的大宗物资进行装卸、疏运、仓储及流通加工,降低社会基本生产资料的物流费用;为区域集群产业和临河工业提供专业化物流服务,降低企业物流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为专业化物流企业提供服务支持,扩大人口就业需求,推动城市经济的持续增长。

4.2战略选择

绍兴越城港区作为绍兴市首个内河港物流园区,具有区位、经济、产业、资源和集疏运等五大优势于一体,依托杭甬运河这一大动脉依河规划物流园区,必将对绍兴经济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物流园区结合交通部综合规划司《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浙江省交通厅《浙江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报批报告》、《绍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以及《绍兴港总体规划(2005-2020)》规划而成。新建的物流园区遵循统一规划、有序开发、优势利用、资源互补等原则必将以高起点、高标准作出战略选择。根据国内外内河港物流园区的发展情况,结合越城港区的自然条件与优势,越城港区建设战略选择为“地主港”管理模式下的“柔性化城市综合物流园区”。

4.3战略管理模式

采取地主港(landlord port)模式,组建越城港物流园区投资公司作为政府特许经营机构,由投资公司通过对港区及后方一定范围土地、岸线产权的拥有,并按照规划进行港口基础设施的建设。特许经营机构将符合建设码头、库场等条件的岸线、土地全部出租给港口业务经营企业建设码头或库场并从事经营,收取岸线、土地及基础设施的租金,实行产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也可自行按照规划,建设光板码头、库场出租给港口业务经营企业,收取码头或库场租金。特许经营机构将收取租金部分(50-65%)用于港口的滚动开发,并负责港区基础设施的维护和港区日常管理工作。

4.4 战略开发进程

4.4.1 以港建区――港口物流起步阶段

主要是利用杭甬运河的开通,依托17个码头泊位(散货、粮食、化工、集装箱),着重做好散货、化工、集装箱三大货源的组织装卸、仓储、分拨、配送工作,承担起城市贸易港区的运输枢纽功能。同时,积极拓展港口功能,构建港口物流园区,建立起堆存、仓储、分拨、贴标签、刷条码等初级流通、配送及服务功能,初步形成内河港物流园区,使港区物流产业集群逐现雏形,使得传统港口业务、运输业务和物流产业集群在相互合作中得到加强。

4.4.2 以区促港――港口物流快速发展阶段

在港口物流功能逐渐完善基础上,利用港口物流管理优势,借助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把物流园区的功能逐渐渗透到临港工业园区,包括袍江工业园区、滨海工业区、中国轻纺城等大型产业基地,产业涉及并延伸到轻纺(化纤、织造、印染)、化工、微电子、机械五金、伞业、机电、家私、食品加工等产业聚集的周边企业,进入配送加工型港口物流园区阶段。功能定位转向涉足全方位仓储配送管理,如加工、包装、配送和维护阶段。以一定规模的临港经济为重点开发客户、增加货源,促进港口进入效益回收阶段。通过这一阶段,港口物流园区的功能基本完善,产业集群会进一步发展,物流产业集群与传统港口业务、运输业务的网络化等一体化程度不断加强,临港工业园得到相应发展,港口及物流逐步成为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4.4.3 三区联动――港口产业集群成熟阶段

物流园区、港口作业区和临港商贸园区联动发展,港口物流园区进入综合发展阶段,港口物流成为城市或地区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港口产业与城市经济相互促进、共同繁荣。此时园区功能定位于整个供应链环节,上下游相关业务与资源的整合。通过参与客户企业销售计划,库存计划、订货计划、生产计划等整个生产经营过程,聚集船舶、、临港工业、商业、贸易、金融、保险及其他服务领域,集货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人才流于一体,发挥资源和规模优势,整合运作、协调发展,促进供应链的信息化和网络化。

5. 物流产业发展战略

5.1 发展目标

充分利用绍兴的区位优势,强化现代物流业的支柱功能,全面发挥现代物流业对城市经济的促进作用,努力把绍兴市越城港物流园区建设成为绍兴市地区重要的供应链管理基地和在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综合物流枢纽。

5.2 产业定位

综合分析市场需求、发展需求、建设条件和产业产出的基础上,物流园产业发展定位为:立足绍兴市区居民生活资料需求及临近企业的社会需求,服务全市及长三角;建立城市生产资料和社会企业大宗物资与原材料的装卸、集散与分拨中心;以仓储、配送、流通加工、集装运输等增值服务为特色,市场交易与存储为基础,信息化和第三方物流为支撑的城市综合物流枢纽。

5.3区块功能

----货物装卸、集散与仓储中心,依托沿河17个泊位,对居民生活需求与工业需求的大宗物资进行装卸、集散与存储,着重做好钢材、煤炭、化工、集装箱与建材等物资的装卸、堆存、加工与配送的物流工作;

----商业区域配送中心,依托大型商场或超市配送中心的示范效应,重点吸引大型零售企业以及国内外知名终端消费品销售企业进驻,形成服务整个地区甚至长三角的配送中心集群;

----制造业原材料分拨中心,依托杭州湾及绍兴大桥交通枢纽,为本地区甚至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企业提供优势低价的分拨业务,重点发展钢铁、纺织、煤炭、化工、机械电子及家电的主要原材料分拨和供应链服务,鼓励本地企业外包仓储物流服务,建设服务绍兴的原材料分拨中心;

----大宗物资的交易中心,利用管理优势与资源条件,创建新的交易方式,规范市场交易行为;

----物流信息服务中心,利用信息平台,为本地企业甚至长三角、全国企业提供物流关系密切的信息服务。

5.4产业策略

----积极引进产业----国际性物流开发商;

----重点发展产业----制造业物流、商业物流、第三方物流;

----一般发展产业----大宗物资(钢材、煤炭、建材、日用陶瓷等)与化工产品的简单运输、单一仓储和货物装卸;

----积极发展产业----物流信息、电子商务;

----引导发展产业----商贸园区的开发与利用,建立城市急需物资的交投中心;开发集装箱运输,特别要重点引导企业改变运输理念,大力发展内贸集装箱运输;

----重点培育产业----保税仓储、国际物流配送、简单加工和增值服务、进出口贸易与转口贸易甚至口岸功能。

6. 结束语

随着越城港现代化城市综合物流园区的建设,可将众多企业集中在一起,从供应链管理的战略高度建立起略协作关系,共享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实现跨行业的优势互补与协作,有利于发展整体优势,有利于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城市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顾亚竹.港口物流园区战略管理[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8.25.

[2]陶经辉.物流园区布局规划与运作[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9.46.

[3]宋炳良.港口经济政策与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61.

[4]真虹.柔性化港口的发展模式[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13.

[5]徐秦,陈雪峰. 浙江港口资源整合的趋势――港口物流[J].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6] 徐秦. 杭甬运河对浙东地区发展的促进作用[J]. 水运管理,2005,(11).

[7]浙江省港航管理局.《2005年浙江省港航统计年鉴》[M].2005,(6).

[8] 浙江省绍兴市人民政府.《浙江省绍兴市2008年全社会统计公报》、《绍兴市总体规划》(2001-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