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子垃圾处理办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信产部电子信息管理司司长张琪6月22日表示,中国将于2005年6月之前完成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的各项准备工作。届时,符合TD-SCDMA标准的全系列产品将可投入商用,TD-SCDMA标准的商业运营将全面启动。
这是政府官员首次比较明确地给出TD-SCDMA商用的时间表。与此相“呼应”的另一个消息是,中国卫通已经完成总投资高达800亿元的TD-SCDMA网络建设规划,很有可能成为首家使用TD-SCDMA技术进行全程组网的电信运营商。政府与企业同时发出的信号意味着3G牌照的发放已经提上了日程,而中国版的3G标准也无疑将会在未来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张琪用“坚信”一词来表达她对于在2005年6月之前成功推出完全由中国制造的(TD-SCDMA)手机的肯定。 张琪的这一表态将牵动众多电信设备企业的神经。因为,3G牌照的发放时间和方式以及政府选择对何种标准进行倾斜扶持将对3G设备市场产生巨大影响,它也将决定哪些设备厂商能在数十亿美元的设备合同中分一杯羹。(甄荣军)
电子垃圾等待环保拯救
随着我国电子工业的发展,家电报废的高峰期也将来临。而PC和手机接近于消费电子的特性使得其更新速度更远胜于家电,目前已有500万台电脑、上千万部手机进入淘汰期。电子垃圾时代的日渐临近意味着处理电子垃圾问题将成为我国城市环境治理的最大难题。
进口的电子垃圾危害环境早已不是新闻,广东汕头贵屿镇从1995年开始就雇佣十几万外地民工每年处理百万吨来自美国、日本、韩国等地的电子垃圾,造成了非同寻常的生态恶果。近年来国内电子垃圾问题的日渐突出又加剧了生态矛盾。鉴于此,我国开始加强电子垃圾立法,拟明确制造商对废旧产品回收再处理的义务。信产部酝酿一年半之久的《电子信息产品生产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已经进入最后定案阶段,年内铁定出台。
不过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只有法律,将电子垃圾处理导入市场也是重要手段。如果能够改变电子垃圾处理由个体经营者主导的局面,形成一定产业规模和完善的产业链,并改变国内企业的观念,使之愿意为处理废品而花钱,电子垃圾处理业的前景将十分广阔。(徐亚岚)
145家IT巨头 结盟产品互联
全球范围内的145家电子产品厂商于6月22日宣布组建一个名为“数字生活网络联盟”的组织,支持能够相互共享数字化内容的计算机、家电产品和移动装置的开发。
一、我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收费制度实施的基本情况
市区目前建有两座生活垃圾处理场,即城南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和石西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厂。城南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一期工程于1995年8月建成投入使用,该工程总投资2580万元,总库容量240万立方米,设计日处理垃圾量600吨以上,实际最大处理量达到每日1200吨,目前已填满封场。石西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厂建于1997年,占地面积96.3亩,项目总投资3500万元,设计处理能力为每天200吨,实际日处理生活垃圾100吨,该项目采用高温堆肥工艺,每年约产生垃圾肥1万吨左右。2010、2011和2012年生活垃圾处理场(厂)分别处理生活垃圾32.87万吨、36.74万吨和41.11万吨,年平均处理生活垃圾增长率为11.7%,11.89%,平均日处理生活垃圾约1100吨,基本实现了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为了解决市垃圾无害化处理问题,2009年,市投入建设城南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二期工程,总投资2.1亿元,其中,银行贷款8000万元,申请国债1亿元,其余由市财政解决。该工程总库容量为1068万立方米,日处理生活垃圾1200吨,使用年限为21年。该工程已于2012年底建成并投入试运行。
我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的建立,明确了收费标准、收费主体和收费收入管理制度,实行了直接征收和委托代收的收费方式。统一征收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以收费权质押解决了我市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二期工程的贷款问题,四年来所征收的生活垃圾处理费有效地保证了垃圾处理企业的运行费用和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投入,包括偿还银行贷款和利息,也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财政资金对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及设施维护资金投入的不足。
但是,县城和乡镇与城市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存在巨大的反差。我市县城的垃圾处理设施严重不足,尚有3个县至今未建设垃圾处理设施,垃圾处理水平较低,已建设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大都采用简单填埋方式,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无害化处理率达30%的预期目标,乡镇的生活垃圾完全没有纳入无害化处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所辖六县只有武鸣、横县和隆安开征了生活垃圾处理费,尚有三个县没有开征,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资金严重缺乏。
二、征收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1、垃圾处理费收缴率低是目前我市征收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我市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开征以来的情况看,2010年至2012年三年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率分别为49%62%和72%,虽然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但收缴率仍较低,其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缺乏直接有效的收费载体。从发达国家推行的垃圾计量收费来看,采取垃圾计量收费最为公平,实施效果明显。采取垃圾计量收费的前提是需要复杂的技术和电子数据处理体系支持,较高的收费标准,同时需要市民有较高的环保意识和经济承受能力,完全按量计收垃圾处理费的方式在我市目前难以推行。二是多头委托代收的垃圾处理费征收方式直接影响了收费的收缴。目前我市对城镇(村)居民、暂住人口、餐馆娱乐业、市场、摊点、宾馆、饭店、招待所、餐饮娱乐业以外的商业网点、其他经营单位委托各城区(开发区)环卫站收取;物业小区委托物业公司收取;自运到垃圾处理场的委托垃圾处理厂收取。一些代收费单位从本部门利益出发,不按规定使用统一票据,截留应缴收费。代收费单位之间为抢费源,随意降低收费标准。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收费收入的应缴尽缴和足额征收。三是收费涉及面广,一些应收费对象至今尚未收费。四是收费政策的宣传的力度不够,部分居民环境卫生意识不强,对开征生活垃圾处理费政策不够理解,缴费意识不强,拒缴、欠缴、漏缴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甚至恶意拒缴。
2、收费收缴成本较高。目前我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主要是由各城区(开发区)环卫站上门征收,需要有一个庞大的收费队伍,据不完全统计,各城区(开发区)配备的收费人员有400多人,人员多,经费开支大,征收的垃圾处理费较大部分用于“人头费”支出,直接影响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投入。
3、收费的收缴缺乏的制约机制。一直以来,国家及各级政府均没有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规性文件,对拒缴、欠缴、漏缴的行为,特别是恶意拒缴的行为缺乏追缴或处罚的法规依据,对截留收费收入的行为也缺乏法规约束。同时,垃圾处理费作为一种服务性收费,不具有强制性。
4、环卫市场准入机制不健全、不完善,管理不规范。目前我市的环卫市场准入处于起步阶段,市场运行不够规范,主要表现在一些环卫企业未取得经营许可,随意进入环卫市场作业,不具有收费主体资格乱收费;一些环卫企业虽然取得了经营许可,但不具有收费主体资格,随意与服务对象签订协议,自定收费标准;而同样不具有收费主体资格的城区环卫站也随意与之签订收费协议,随意制定收费标准;对准入市场的企业管理不到位,约束机制不完善。
三、改革和完善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推进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的思路。
1.改革和完善垃圾处理收费政策。首先要明确征收垃圾处理费的目的是加强对城市生活卫生环境的治理,实现生活垃圾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是通过运用经济的手段引导从垃圾产生源进行减量化处理,促进垃圾处理向产业化发展。因此,改革和完善垃圾处理收费政策,应当坚持三项原则。一是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也就是说垃圾的产生者必需要承担垃圾处理的费用。要使市民及其他产生垃圾的单位和个人都要具有“谁污染谁付费”的环保理念,就要加大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政策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树立资源节约,保护环境的理念,提高市民的缴费意识。还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收费收缴约束机制。二是费用承担的原则。垃圾处理收费标准的制定,要按照补偿成本的原则,应当完全补偿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各环节的成本费用,并随着垃圾处理产业化的推进,应使垃圾处理企业有合理盈利。因此,对我市现行的收费标准应根据垃圾处理成本费用的增加或降低作适当调整。同时,引导垃圾处理服务向县、乡镇延伸,制定相应的收费标准。三是平等的原则。垃圾处理总的费用应该公平的分摊到每一个垃圾产生者的身上。
2、改进垃圾处理收费方式。在目前尚未具备以垃圾产生量直接计收垃圾处理费的条件下,可以借用外部载体进行计收,如在收缴水费、电费的同时收取垃圾处理费。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采取收缴水费同时代征垃圾处理费的方式具有可操作性,可以以生活用水一户一表或总表分表户为居民住户基本统计单位,以统计普查的方式在做好居民和其他各类单位的基本情况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建立居民住户电子档案及其他各单位的电子档案,建立与水费缴交挂钩的垃圾处理费收缴系统,提高垃圾处理费的征收率。
3、完善垃圾处理收费管理制度。生活垃圾的收集、清运和处理,是城市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社会公益性。因此,应当建立既要有利于促进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又要发挥好政府公共职能的垃圾处理收费管理体制。一是要进一步明确统一收费主体。从区外一些城市征收垃圾处理费的经验看,统一收费主体的城市,其征收率就高,如青岛市收费率达到85%以上;多个收费主体的城市,其收费率就低。从我市的征收情况看,虽然我市统一以市环卫处为收费主体,但基本上是分散委托收费,收费率提高缓慢,随意降低标准竞相争抢费源的问题时有发生,直接影响了征收率的提高。统一收费主体也是确保垃圾处理费专款专用的重要保证。二是收费收入统一管理。在逐步改革环卫体制,推行环卫市场准入的条件下,政府主要承担公共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生活垃圾的收集、清运和处理实行市场化运作,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从统一收取的垃圾处理费中支付费用。目前我市的环卫体制为事业管理,市、城区两级环卫部门承担不同的职责,人员经费由同级财政拨款,在这样的体制下,核定垃圾处理收费标准不能达到完全成本,收费收入应当主要用于垃圾处理场的建设和运营费用,但是由于城区经费不足,所收取的垃圾处理费60%以上作为城区环卫经费。这种状况不利于垃圾处理设施的投资建设,不利于推进垃圾处理的产业化发展,不能确保垃圾处理收费的专项使用。三是统一收费标准。垃圾处理收费涉及千家万户,涉及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处理作业的经费保障,为了避免环卫市场的恶性竞争,在一定区域内(市、县)由政府制定统一的收费标准。
4、建立和完善环卫市场准入机制。垃圾处理行业属于国家规定的特种行业,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必须符合政府的治理规划和国家有关技术标准,从事垃圾清扫、收集、运输、处理的企业必须经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的许可准入。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可通过招投标等平等竞争的方式确定准入企业,明确准入企业应具备的条件,准入企业应当与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签订服务合约,明确约定服务内容、服务标准、经营期限、付费方式、付费数额、经营企业的义务、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内容。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对非法经营企业要进行清理清除,对违反价格政策擅自收费的经营企业要进行查处,建立规范有序的环卫市场。
关键词:城市垃圾处理 现状 产业化 具体措施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8-054-02
一、城市垃圾处理现状
城市垃圾主要是指城市居民的生活垃圾、商业垃圾、市政维护和管理中产生的垃圾。城市垃圾的成分很复杂,大致可分为有机物、无机物和可回收废品等。属于有机物的垃圾主要是动植物的废弃物,属于无机物的垃圾主要为炉灰、庭院灰土、碎砖瓦;可回收的废品主要为金属、橡胶、塑料、废纸、玻璃等。随着工业化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当前世界上工业发达国家的城市垃圾数量剧增。
目前城市垃圾处理总体上来说还不尽人意,主要表现为城市垃圾回收不分类,加大了垃圾资源化的难度。城市垃圾基本上属混合回收,从回收的垃圾中分选有用物质,在目前分选技术差的情况下需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利于城市垃圾的资源化;同时垃圾资源化技术不高,缺乏相应的资金。当前城市垃圾处理费用主要来自于政府,金额有限,造成城市垃圾资源化基础设施差,技术水平低,城市垃圾中的无机成分多于有机成分,不可燃成分多于可燃成分,不可堆腐成分多于可堆腐成分,因而资源化难度大,经济效益较差。此外,还表现为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当前,城市垃圾处理的重点放在减量上,对垃圾资源化不够重视,管理体系不完善,不利于垃圾的资源化、处理产业化。
二、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基于城市垃圾处理的现状,应大力推进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化的发展。实行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化是指在政府财力不足的情况下调动社会力量投资、建设、运营城市垃圾处理设施,政府按企业化处理的垃圾量进行补贴的一种市场运作形式,使政府有限的财力发挥最大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并推动垃圾处理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当前,推进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1.改革现行的城市垃圾管理体制,建立市场化运行机制。在城市垃圾管理上,政府应由城市垃圾处理的投资者、管理者和经营者,转变为城市垃圾处理行业法规的制定者、规划的编制者、投资的引导者、市场的培育者和行为的监督者。打破现行城市垃圾处理政企不分,垄断经营、非市场化运作的局面,把城市垃圾处理的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的政府行为转变为企业行为。同时通过企业的自主经营和自我约束行为,减少资金浪费、降低投资和处理成本,提高经营管理效益。还要实现城市垃圾处理场由事业体制转变为企业,并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对于新建项目,要按现代企业筹建。对于已建项目,要经资产评估后进行改企建制。对现有垃圾处理场采用拍卖、出让、转让或股份制改造等多种形式盘活存量资产,将回收的资金用于还贷或新项目的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作业服务体制改革。隶属于政府的市容环境卫生作业服务事业单位,要根据道路清扫、楼宇清洗、水域保洁、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等作业服务的不同特点,逐步转制成参与市场竞争的独立企业法人,实行企业化管理。同时,积极培育和适度发展一些非公有制形式的环卫作业服务企业,经过资格认证和工商登记准予进入市场,参与市场竞争,逐步形成国有、集体、私营和外资等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环卫作业服务体系,探索出“政府参与、企业投资、商业化运作”的一条新路。
2.出台城市垃圾处理优惠政策,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城市垃圾处理需要一个非常大的资本投入。光靠政府财政投入没有那么大的力度,也不可能形成持续的良性循环。只有到资本市场上去寻求资金,才是适应市场经济的有效渠道。投资社会化,谁投资谁受益,政府可以引导性地以少量投资,吸引企业和社会上的资本投入。多年来,鼓励向城市垃圾处理产业投资的政策机制未形成,只有投入没有产出,调动不了投资者的积极性;又没有开辟向社会集资的渠道,也限制了投资者向城市垃圾处理产业投资的途径。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和完善鼓励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发展的税收、财政、信贷、融资等政策体系,推动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培育城市垃圾处理的技术产品市场、社会资本和投资市场、社会化服务市场和经营市场等,为企业营造投资城市垃圾处理产业的市场空间,为企业在城市垃圾处理产业领域进行投资、建设、经营等活动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潜在市场向现实市场的转变。
3.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为了把城市市容环卫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从中央到地方都加强了法制建设。国务院先后转发了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处理城市垃圾,改善环境卫生面貌的报告》和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关于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报告》。1992年国务院颁布了《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1995年建设部先后制定和颁布了《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城市道路和公共场所清扫保洁管理办法》等部门规章,以及《城市垃圾转运站设计规范》、《城市生活垃圾好氧静态堆肥处理技术规程》等20多项技术标准和规范。
为了保证处理好城市的垃圾问题,一方面要加大执法力度,另一方面应当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对有关法规和条例进行修改,充实与“污染者付费”类似的垃圾产生者付费的条款,建立相应的收费机制,保证有足够的资金有效地处理垃圾。
4.建立技术进步促进机制。垃圾处理要遵循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技术原则。传统的填埋方式占用土地、形成二次污染,达不到无害化要求。焚烧方式成本高、资源利用率低。城市垃圾成分复杂、含水率高、可燃物少。因此,适于走垃圾分选、再生利用、有机物发酵制肥、可燃物焚烧供热发电的综合处理技术路线。目前,从事垃圾处理技术研究开发的单位很多,在某些单项技术上也有所突破,但垃圾处理技术是涉及机械、化工、生物、电子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技术,因此,提高技术能力更为重要。目前我国还缺少这方面的开发机构,急需发展有高度技术能力的研究开发单位,把国内的和国外的先进技术与工艺引进、吸收、消化后加以创新,创造出适合我国城市发展水平的综合技术。这就要求全面引入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通过合理的市场竞争推动技术进步。树立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观念,允许技术入股,技术分红,对在技术创新、工艺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等方面的有功人员实行重奖。对城市垃圾处理的技术改造和先进设备的研制提供财政和信贷的支持,提供税收和信贷优惠政策,对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收入免征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措施。
5.建立合理的用户付费机制,刺激城市垃圾的减量,促进城市垃圾处理资金的良性循环。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化的核心是由企业来投资建设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并运营,由政府来支付其投资回报及相应费用。这部分费用除了政府的财政支持外,另一重要的资金来源渠道是收费,按“谁产生谁付费”的原则,由垃圾产生者支付垃圾处理费用,建立合理的价格政策。按类计量收费(税)就是根据不同类别的废物分别计量并按不同的收费(税)标准进行收费(税)。计量收费可以减少垃圾产量和增加资源回收量,对不同类废物制定不同的收费(税)标准将提高垃圾分类率,而且,把按类计量收费(税)应用到垃圾生产者和垃圾处理者,以提高垃圾分类收集率和垃圾分类处理率。
启用抵押金制度,提高资源回收率。对于回收后可以重复使用的包装品,如易拉罐、玻璃瓶、塑料瓶、塑料袋等,要求购买者支付一定押金,当退回包装品时领回押金,这种做法其实早已有之;重启抵押金制度不仅可以提高包装品的回收率,还可改变生产和消费习惯。让企业和消费者少用一次性包装品,转而使用更有利于环保的可重复利用的包装品。德国在实施抵押金制度方面积累了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实施垃圾许可交易,降低垃圾处理成本。把垃圾作为一种商品进行许可交易是一种值得尝试的经济手段。政府根据辖区内的垃圾管理目标,综合考量各区域垃圾处理设施的消纳量和区域发展规划等因素,确定每个区域垃圾的最大排放量;然后,通过发放垃圾排放许可证的办法实现排放量在不同区域间的分配;最后,通过建立垃圾排放权交易市场,使排放权能够合法合理买卖。许可交易采用排污许可证形式量化垃圾生产者的垃圾排放权,并允许排放权像商品那样自由买卖,垃圾处理成本较低的企业或区域可以采取措施减少垃圾排放,剩余的排放权则转让给垃圾处理成本较高的企业或区域,实现处理量与处理成本挂钩,从而使总的协调成本最低。而且,垃圾生产者不再像垃圾收费(税)制那样只是价格接受者,而是在交易过程中获得了叫价的机会。更能直接感受垃圾交易市场的变化,并根据市场变化制定生产与消费战略。可以期待,许可交易应用于垃圾处理,将降低垃圾处理成本,推进垃圾处理市场化和产业化。
垃圾处理是微利行业,有些环节甚至还是无利的,需要政府出台补贴等经济激励政策予以扶持,可将征收的城市建设维护税、配套费、级差地租收入和国有资产变现收入等按一定比例建立城市垃圾处理项目补偿基金,专项对收取的垃圾处理费不足支付城市垃圾处理运营费用的给予经营补贴,尽快培育出拥有竞争力的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这关系到垃圾处理产业化能否取得成功。政府还要加强开征垃圾处理费的宣传教育,让缴纳垃圾处理费的单位、居民明白开征垃圾处理费的用途、作用以及加强垃圾管理,减少垃圾污染的重要意义,促使垃圾产生者主动回收废旧物质,减少垃圾产生量,并配合做好垃圾分类收集工作。
6.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的环境保护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对人的环境行为有指导作用,能够使环境行为具有目的性、方向性和预见性,从而对环境保护的进程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长期以来,人们都注重各自家庭的小环境而忽视了公共的大环境,如果能够将市民们的小环境意识延伸到社会公共环境上来,城市垃圾的资源化必将得到市民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
垃圾处理产业化是个“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不断修正”的实践过程,科技政策、经济手段和法律法规都可以不断完善,但资源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化政策重心不可动摇。垃圾处理产业化是解决垃圾问题的有效途径,是一项利国利民之举,必将带来丰硕的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效益,值得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吴晟志.试析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
论文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电子垃圾;国际贸易
一、引言 传统意义上所谓的“电子垃圾”,是指各种电子产品(大型电子计算机、办公和个人电脑、家用电器、娱乐电器及其辅产品等)在达到使用寿命后(由于部件磨损、出现故障或者产品换代而被淘汰)报废所形成的垃圾。具体而言传统意义上的“电子垃圾”就是已经报废的各类计算机、打印机和手机、家用电器等电子产品。 这些传统意义上“电子垃圾”的危害不言而喻,它们会对人体的身体健康产生极大的影响,由于它们富含的重金属太多,容易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电视、电脑、手机、音响等产品,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另外,由大量有害化学物质组成的电子垃圾,在其回收的过程中,有害化学物质亦随之排放到土壤、水域以及空气之中,从而破坏整个地区的生态环境,恶果不容小觑。
然而,正是由于人们视电子垃圾为洪水猛兽的心态,使得一些发达国家在思贸易壁垒的时候找到了着眼点。如今在国际贸易中的电子垃圾已经与传统意义上的电子垃圾相去甚远。凭借自身先进的电子产品技术及优势,西方发达国家制定出苛刻的电子技术标准、技术法规和电子产品技术认证制度,使得一些仅仅是在技术上稍显落后的电子产品成为“电子垃圾”,从而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电子技术方面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电子产品的出口贸易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电子垃圾壁垒。 二、电子垃圾壁垒出现的原因及其特点 论及电子垃圾壁垒出现的深层原因,这与传统贸易壁垒受到约束关系很大。
传统贸易壁垒如关税、许可证和配额等的使用不仅会受到国际公约制约和国际舆论的谴责,而且也易遭到对等报复。随着各国关税进一步降低,用关税壁垒保护国内产业已不太可能,而且关税减让要求缔约方相互减让,任何一方不得随意提高关税。而实施电子垃圾壁垒却是单方面的,进口国有自由裁量权。因而,在关税壁垒的保护作用减弱、双边贸易不平衡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以非关税壁垒为特征的新型贸易保护主义浪潮不断高涨,日益成为各国对本国产业实行贸易保护的主要手段。这其中,电子垃圾无疑是一种隐蔽而先进的“绿色”手段。
其次,电子垃圾壁垒的出现是当代社会科技发展的结果。社会进步及发达国家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安全健康意识空前加强,越来越关心产品对身体健康和安全的影响,要求生产这些产品时不要以牺牲劳动者的健康为代价;同时,要求国际贸易中的产品本身及其生产加工过程都不要以破坏环境或牺牲环境为代价。同时,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为新型贸易壁垒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手段。技术密集型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不断提高,特别是信息技术产品,涉及的技术问题较为复杂,容易形成新型贸易壁垒;同时,高灵敏和高技术检测仪器的发展使检测精度大大提高,给一些国家设置新型贸易壁垒提供了技术和物质条件。 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也与发展中国家落后的技术水平分不开关系。发展中国家出口价格不断降低,部分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秩序仍旧混乱,靠低价进行出口竞争十分严重。
甚至出现了增量(出口数量)不增价(出口额)的现象,贸易条件日益恶化。当这些国家出口产品低价竞销到一定程度时,国外就会设置贸易壁垒来保护国内市场。而在发展中国家低价竞销的商品中,出口市场、产品过分集中在工业制成品上,尤其以机器、机械器具、电气设备及零件、录音机及放声机、电视图像声音的录制和重放设备及零配件为主,大约占总出口的40%,利用电子垃圾壁垒遏制住这些电子产品的进口,无疑能够在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行为中极大控制主动权。
就其特点来说,首先,电子垃圾壁垒不像传统的贸易壁垒那样具有显性特征,它是一种比较隐蔽的隐性保护。传统贸易壁垒无论是数量限制还是价格规范,相对较为透明,人们比较容易掌握和应对。 而电子垃圾壁垒,涉及的多是产品标准和产品以外的东西,这些纷繁复杂的措施不断改变,让人防不胜防,隐蔽地回避了分配不合理、歧视性等分歧。以高科技电子技术标准为基础,科技水平不高的发展中国家对此难以作出判 断。甚至把电子产品贸易保护的实现转移到人类健康和环境问题的保护上,因此具有很大的隐蔽性。
其次,与传统贸易壁垒的简单保护不同,电子垃圾壁垒的保护显得相当的复杂,它所涉及的多是技术法规、标准及行业内的特定制度,而各种电子技术标准又是极为复杂和具专业性的。如除专门的技术人员外,一般的生产及经销商户很难分辨己方所拥有的电子产品是否未达到出口国家的技术要求,在懵懂的状态下,经销的电子产品变为另一国的“电子垃圾”极为可能。 再次,电子垃圾壁垒具有“合法”外衣。与传统的贸易壁垒的“非合法性”不同,电子垃圾壁垒因为其“绿色”及对贸易作用的隐蔽影响而堂而皇之地合法化。它以保护消费者、劳工和环境为名,行贸易保护之实,从而对某些国家的产品进行有意刁难或歧视。但是,电子垃圾壁垒又恰恰是以保护人类生命、健康和保护生态环境为理由,使贸易保护赢得了消费者的普遍支持,使其表面上看起来具有合理的成分,并通过国家机器立法而上升为法规,成为名义上“合法”的贸易保护手段。
三、发达国家电子垃圾立法及其影响 2002年欧盟出台了《关于报废电子电器设备指定》(WEEE)和《关于电子电器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ROHS)。并在这两个指令的基础上于2011年8月13日正式出台欧盟《电子垃圾处理法》,该法涉及的产品包括10大类、近20万种:大型家用电器类、小型家用电器类、IT和通信设备、消费产品类、照明设备类、电气电子工具类、玩具休闲及体育设备类、医疗设备类、监控仪器类、自动售货机器类。这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电子信息产品。 关于欧盟《电子垃圾处理法》中电子垃圾作为贸易壁垒的重大作用,从其对我国的影响中可见一斑。
首先,部分产品因为不能满足指令要求而使出口直接受阻。我国的绝大多数企业出口所涉产品目前尚不能满足ROHS指令要求,其产品零部件含有的集中有害物质大都超标。如不改进,这些产品在2006年7月1日之后出口欧盟将直接受阻。事实上,ROHS指令将牵涉到大量电气、电子产品的元器件配套商以及原材料供应商,即上游行业,而上游行业的企业数量往往比整机生产商的数量更多,相当一部分企业都在使用被禁止的原材料,而开发替代工艺和原材料难度很大,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欧盟两个指令中规定的产品环保指标。因此,上游行业企业也面临巨大的压力。 其次是增加了我国产品进入欧盟市场的成本。企业必须为进入欧盟市场投入更多的资金,并且因为产品成本的增加而失去原有的竞争力。企业必须承担的额外成本大大增加。例如,设计绿色产品的成本。根据WEEE指令规定,报废产品的挥手再循环率的最低标准必须达到其重量的70%,欧盟各成员国还可以根据各国国情、黄保处理技术水平等提高报废产品的回收再循环率。ROHS指令还迫使生产厂家尽快五色禁用物质的替代品并实现工业化生产。
由于国内现有产品及其生产线大都不能满足欧盟指令对更高环保的要求,中国企业只有重新设计产品及生产线,或向发达国家再次购进生产线,进行产品的更新换代,这无疑将增加我国出口厂商的成本。再者,建立并完善回收体系的成本也将大大地增加。对于2005年8月13日以后投放市场的产品,厂家在将自己的电子电气产品投放欧盟市场时,必须出具一份保证书,保证产品报废时候,厂家会负责回收趁本。即使某一产品的生产商在一段时间后推出欧盟市场,也必须负责已经投放欧盟市场的自己产品的报废回收、再循环及处理成本。WEEE指令有关建立回收体系的要求虽然是针对欧盟内部的“生产商”(包括其进口商和经销商),但最终成本势必会转嫁到欧盟以外的出口商身上,由此产生的直接成本及相关的间接成本势必提高我国企业的出口成本。届时,我国企业在出口时要额外交纳高额的电子垃圾回收费用,这种回收成本可能会接近甚至高于在中国的制造成本。 从对我国情况的分析中不难看出,作为一种新型的技术贸易壁垒,电子垃圾相关立法对于广大电子技术较落后、而在对外贸易中低价电子产品的出口比重又相对教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其影响是深远的。
四、电子垃圾壁垒利弊并存 从前述欧盟《电子垃圾处理法》对中国的影响中,我们也不难看出,电子垃圾壁垒弊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市场准入条件被人为抬高。一系列的技术标准、对某些物质的禁止含有使得原本就较为抵档次的发展中国家电气电子产品被拒之于发达国家的大门之外。有些国家的电子电气生产商、经销商由 于对拟销售国家的相关规定缺乏了解,而各国的规定又千差万别,很可能使得尚未进入市场的产品就进入了起跑线上。 其次,人为抬高了产品进入市场的成本。如前所述,正式由于生产商、经销商对各国千差万别的电子技术标准不甚熟悉,这就迫使其在进入市场前,必须消耗人力物力财力去搜寻、研究产品拟出口国的相关电子产品技术法规、标准,同时也造成商机的延误。 再次,严苛的技术标准当然地抬高了产品的生产成本。原本技术实力和水平就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倚靠的本来就是低端电子产品以期进入发达国家市场,而由于“电子垃圾”的定义,使得可能只是生产线落后的产品无法获得进入市场的批准,这无疑给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特别是那些电子电气产品在出口比重中占大比例的发展中国家以致命一击。
同时,复杂的产品回收程序和标准也形成了一种无形的障碍。电子垃圾相关法规的制定,使得生产商和经销商在销售完产品后,不仅要对产品的质量问题负责、要对产品的售后服务负责,更要对其回收的过程负责。有时,某些产品的回收费用可能甚至会高于产品的生产费用,这使得广大企业实力本不雄厚的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难上加难。 其实另一方面,对于发达国家本身的中小企业来说,如果其技术水平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弱势地位,有可能达不到国内制定的统一标准的话,那么这一对外贸易的技术性壁垒也可能直接影响到国内企业。 尽管有如上所述的一些弊端,但对于电子垃圾的有利之处也不能一概抹杀,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如果处理得当,这一壁垒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剂强效的良药。 首先,它能迫使企业迅速提升其产品的竞争力。目前,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企业普遍存在着生产规模小、技术落后、产品质量差、附加值不高、缺乏品牌的问题,不但缺乏与国外大型跨国公司、集团的竞争、抗衡实力,即使是最基本的质量要求也难以得到保证。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现实缺陷。而电子垃圾壁垒,有志于继续在国际舞台上发展的企业都会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应对。
其次,对于环境保护问题具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大量电子垃圾正对城市环境产生新的压力,而一些非正规的拆解和处理又会产生更严重的二次污染,整治电子垃圾在世界范围来说都是非常严峻的问题,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全球的永恒主题。有关电子垃圾处理的立法,客观上进一步引起了各进口国及出口国对电子垃圾整治工作的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是必然趋势,两个指令除了作为刻意的贸易方面的壁垒,其实也是面向其进口国境内的一种高要求,是面向全世界的。虽然说生产成本会增加,给企业带来挑战,但这也正是一次“洗牌”的好机会。讲究环保的企业能够发展壮大,反之就会被淘汰。 五、中国对电子垃圾立法的对策和借鉴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出口商品结构和档次仍较为落后,竞争还停留在价格层次上,我国出口产品正面临越来越多的来自主要发达国家的贸易技术壁垒的挑战。电子垃圾壁垒的出现无疑对我国该领域和产业的出口购成了严重威胁。为了保证我国对外贸易持续、稳定地发展,必须采取与此响应的对策和措施,以减少技术壁垒对我国的影响。
对于企业来说,积极响应绿色潮流,作好技术储备是非常必要的,尽快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克服传统的价格竞争手段,进一步强化技术创新意识,把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作为提升企业产业竞争力的重要环境。应加强对欧盟两个指令和《电子垃圾处理法》的学习、理解和探讨,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攻关方向,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其次,企业要加快对产品的绿色设计和更新换代,进行环保型原材料的研发和生产。要进行预先的产品分析,分析是否含有禁用的有害物质,根据分析结果,通过自主研发先进技术或改良产品设计等渠道寻找新型材料,并作好一定程度上转向国际市场采购符合要求的原材料及零配件的准备。
电子垃圾形势严峻
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电子垃圾交易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兴起,并使当地农民迅速致富。以广东贵屿为例,全镇15万人,有12万人从事电子垃圾行业,每年处理电子垃圾数百万吨,交易额达7500万美元。经过十几年垃圾拆解业的发展,贵屿早已成为一个富庶的小镇。然而贵屿的富裕是用环境恶化作为代价换取的。一方面,贵屿镇居民的金钱拥有量像他们分解的电子产品一样越来越多,另一方面,贵屿镇人的健康每况愈下。
可怕的是,电子垃圾产业开始向内地转移,许多内地城市悄悄地从沿海城市手中接过了接力棒。
自2003年起,中国每年至少报废500万台电视机、400万台电冰箱、500万台洗衣机、500万台电脑及上千万部手机,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电子垃圾生产国,电子垃圾正越堆越多。据《中国建设报》报道,初步统计,2011年中国产生350万吨电子垃圾。据联合国权威报告,到2020年,由废旧电脑产生的电子垃圾将会是2007年的4倍,而由废旧手机产生的电子垃圾则是2007年数据的7倍。
危害环境污染
中国目前尚未建立一个合适的电子垃圾管理回收系统,大部分废旧电子产品或被直接埋入地底,或由那些无许可证的小作坊组织工人拆解成小零件。而这些不恰当的徒手分解废旧电子产品会损害人类健康,对环境也造成很大影响。科学报告显示,一台电脑显示器所含的毒素,足以污染80吨水,这是一个人一生所需饮用的水。
不少家电含有有毒化学物质,其中半数以上的材料对人体有害,有一些甚至是剧毒的。比如,一台电脑有700多个元件,其中有一半元件含有汞、砷、铬等各种有毒化学物质。电子废弃物被填埋或者焚烧时,其中的重金属渗人土壤,进入河流和地下水,将会造成当地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直接或间接地对当地的居民及其它的生物造成损伤;有机物经过焚烧,释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如剧毒的二恶英、呋喃、多氯联苯类等致癌物质,对自然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遗弃后的空调和制冷设备中的氟利昂排放到大气中后将会破坏臭氧层,引起温室效应,增加人类皮肤癌的发生几率。溴系阻燃剂和含氯塑料低水平的填埋或不适当的燃烧和再生将会排放有毒有害物质。
治理电子垃圾刻不容缓
每年处理上百万吨电子垃圾引发的健康问题和环境问题,中国也开始了对电子垃圾处理的探索。2011年1月,国务院了一项新的法规来专门处理废旧电子产品的修复和处理问题。但是立法才刚开始,还有许多地方有待完善。
建筑垃圾有几大特点:一、数量大。每拆除一处建筑物,都会产生几百吨甚至上千吨的建筑垃圾。致使城市建设固体排放物的排放距离越来越远,甚至无处排放。城市管理开始征收固体排放费用。用以加强固体排放物的管理工作。二、普遍性。全国城市都在搞建设,普遍存在建筑垃圾问题。三、经常性。建筑垃圾每天都在不间断地产生。四、污染性。建筑垃圾对植被和耕地及环境造成污染,侵占性地对土壤造成无机物污染,使土壤长期无法生长植物。
本文分析国内外建筑垃圾处理现状以及天津市建筑垃圾产生量、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卫生专项规划,提出了城市建筑垃圾近远期处理规划建议。对于这类固体废弃物的处理,要遵从“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原则。从理念,法律,经济,科技等方面提出解决方案。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业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物拔地而起,带动了很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给城市带来了生机。然而,发展的背后也蕴藏着许多不足和危机,比如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从建筑业的角度看,在楼宇建设和拆除的同时,每年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在不同的地区,不同建筑规模和经济实力,政府、地产商采取不同的办法处理这些建筑垃圾,有的回收利用,有的填埋,有的直接丢弃。
我国建筑垃圾现状不容乐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垃圾产生量逐年增长。据估计,2005 年,全国城市建筑垃圾排放总量超过4 亿t。2006 年,仅上海市建筑垃圾产生量就达2500 万t,飞速增长的建筑垃圾带来了诸多环境问题,也引起政府及民众的关注和重视。2005 年6 月1 日,建设部颁布了《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标志着我国建筑垃圾处理已步入规范管理的轨道。然而,建筑垃圾处理涉及诸多环节,任何环节的疏漏都会带来环境、社会和经济影响。笔者通过对国内建筑垃圾处理过程的调查研究,从系统学角度对建筑垃圾从产生、收集、中转、运输到最终处置进行全过程分析,提出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的解决思路。联系环境管理规划知识,结合我国现阶段各区域具体情况,可以看出建筑垃圾问题的责任在个人、政府、企业三方。原因主要分三类:
1 观念问题和解决办法:
由于我国建设业环保工业起步较晚,对环境保护的知识宣传不足,宣传内容、类型也有限。例如,我们渐渐知道企业污水排放、个人随意丢弃垃圾等行为是破坏环境的行为,却很少有人知道建筑垃圾、电子垃圾、废旧电池的随意丢弃对环境的危害也是很大的。由于观念认识上的不足,导致人们没有对这些污染物保护的意识。工程建筑中,乙方便不经过任何预处理随意丢弃建筑垃圾,运到垃圾处理厂又和生活垃圾混在一起填埋,造成土地,能源的浪费。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观念问题呢?
首先,要做到有法可依,必须加强立法和行政手段的干预,制定和实施环境标准,颁布和推行环境政策。行政手段的特征有权威性、强制性、规范性。任何事物,只有长期的执行某个规律后,才能让公众形成习惯。例如40年前,同中国公民一样,日本公众也没有垃圾分类回收的习惯,于是20年前日本政府通过了立法,强制垃圾分类回收,直到今天,日本的垃圾分类回收已经相当成熟,公众的意识也成为了习惯。 我国于2005年6月1日起施行 为了加强对城市建筑垃圾的管理,保障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制定《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该规定适用于城市规划区内建筑垃圾的倾倒、运输、中转、回填、消纳、利用等处置活动。按《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规定,未经核准擅自处置建筑垃圾的,将对施工单位最高可处10万元罚款,并在限期内清理所倾倒的建筑垃圾。但是,随意倾倒建筑垃圾,一般很难抓到现行。”为加强和规范建筑垃圾处置管理,政府还需狠抓源头,制定相关地方政策,规范对建筑施工场现场的管理。具体措施如:尽量在符合安装视频要求的建筑工地,开工前安装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建筑垃圾必须交给经核准从事运营建筑垃圾运输的单位等。
其次,要从思想认识上解决:“建筑垃圾处置动态性强,反复性大,只有加强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的宣传教育工作,才能做到事半功倍。例如,北镇建筑垃圾受纳场是一个专门的建筑垃圾容纳厂,在这里,建筑垃圾通过分类回收,不仅节省了土地,也得到了更好的利用。为了宣传,北镇除了在当地电视台上加大对建筑垃圾受纳相关事项的宣传力度外,还印发了3000多份《北镇建筑垃圾及余泥受纳场公告》,发至各住宅小区、屋村、居委会、新建楼盘及工程运输车等;印制包括受纳场地址、电话、监督电话等内容的铁牌20多块,装订在各住宅小区、屋村、居委会指定的建筑垃圾临时堆放点等位置;召集各小区物管理、屋村管理负责人、居委会村民小组负责人召开关于处理建筑垃圾管理的相关事宜。据了解,自受纳场启用以来,建筑垃圾乱倒、乱放的现象大大地减少。
然后,要明确责任主体,谁产生谁负责。这里涉及到环境检测的相关知识。具体过程包括:现场调查确定项目布点采样分析测试数据处理整理上报。威海市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该市规定,建筑垃圾处置按照谁产生、谁承担处置责任的原则,力争实现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威海市要求,各部门要按照“属地负责、合理安排、统一管理、资源利用”的原则,合理确定建筑垃圾临时消纳处置场所,单位或者个人申请利用建设工地、规划开发用地及其他需要回填的基坑、洼地、矿坑等场地作为建筑垃圾临时消纳场的,需经建筑垃圾主管部门批准。建筑垃圾临时消纳场的设置需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并需具有相应的摊铺、碾压、除尘、照明等机械或设备,有排水、消防等设施,有健全的环境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和生态保护措施并得到有效执行。
2 经济问题和解决办法
现今,一些开发商为了满足利益最大化,不惜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施工中随意丢放建筑垃圾,肆意浪费水资源,给环境带来的重大伤害。这些由利益引起的问题中,主要分两种情况:1、因为企业经济实力有限,没有能力购置相应的处理设备。2、有经济实力,但没有强有力的执法监管,导致污染现象的发声。
对于第一种情况,政府可以采取适当的补贴政策,帮助企业购置建筑垃圾处理设备或者运送到建筑垃圾处理站的运费补贴,政府也可以发展扶持这方面的租赁行业。建筑垃圾回收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应该是一个产业,在荷兰,2003年政府已经组建了专门的建筑垃圾回收公司,帮助中小型企业回收建筑垃圾,公司的设备包括运输车,粉碎机、仓库,实行产业化一条龙的服务外包模式,直到建筑垃圾被运到建筑垃圾处理厂。
对第二种情况,可以用经济手段严控擅自处置行为,实现对建筑垃圾的有效管理。产生建筑垃圾的单位在施工时应做到在临街施工现场周围设置硬质围挡;对车辆进出道路进行硬化;施工时采取防尘措施;保持驶离施工现场车辆的清洁;按规定排水,不得污染路面;工程停工、竣工后,及时清理和平整场地等。违反相关规定的施工单位,将被责令限期清理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逾期未清理或者未采取其他补救措施的,处以相应罚款。
经济手段的最终目的是改变企业的生产方式――清洁生产。从生产――经济大系统的整体优化出发,对物质转化的全过程不断采取战略性、综合性、预防性措施。以提高物料和能源的利用率,减少和消除废料的生成和排放,降低生产活动对资源的过度使用以及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风险,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效益方面,最终做到降低成本,增加效益;降低污染物和设施建设费用、运行费用;降低风险,增强竞争力。
3 技术上要有所突破――技术问题与解决方案
这里技术就是处理建筑垃圾的技术,我国在这方面还比较落后,可以学习外国的相关经验。
第一,建筑垃圾涉及到材料分子科学,尤其是无机材料。我们必须发展这方面的技术,已达到建筑垃圾的分来回收。例如,近期美国回收材料打造“资源保护屋”,美国住宅营造商协会开始推广一种“资源保护屋”,其墙壁就是用回收的轮胎和铝合金废料建成的,屋架所用的大部分钢料是从建筑工地上回收来的,所用的板材是锯末和碎木料加上20%的聚乙烯制成,屋面的主要原料是旧的报纸和纸板箱。这种住宅不仅积极利用了废弃的金属、木料、纸板等回收材料,而且比较好地解决了住房紧张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第二、建筑垃圾与环境信息系统有着密切联系。环境信息体统,就是在环境管理工作中应用的经收集、处理而以特定形式存在的环境知识,具有时空性、综合性、连续性和随机性。它由从事环境信息处理工作的部门、工作人员,软硬件环境及环境原始信息等组成。在建筑垃圾处理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环境管理信息系统,还要重视环境决策系统。如法国将废物整体管起来,法国CSTB公司是欧洲首屈一指的“废物及建筑业”集团,专门统筹在欧洲的“废物及建筑业”业务。公司提出的废物管理整体方案有两大目标:一是通过对新设计建筑产品的环保特性进行研究,从源头控制工地废物的产量;二是在施工、改善及清拆工程中,对工地废物的生产及收集作出预测评估,以确定相关回收应用程序,从而提升废物管理层次。该公司以强大的数据库为基础,使用软件工具对建筑垃圾进行从产生到处理的全过程分析控制,以协助相关机构针对建筑物使用寿命期的不同阶段作出决策。例如,可评估建筑产品的整体环保性能;可依据有关执行过程、维修类别,以及不同的建筑物清拆类型,对某种产品所产生的废物量进行评估;可向顾问人员、总承建商,以及承包机构(客户)就某一产品或产品系列对环保及健康的影响提供相关概览资料;可以对废物管理所需的程序及物料作出预测;可根据废物的最终用途或质量制订运输方案;就任何使用“再造”原料的新工艺,在技术、经济及环境方面的可行性作出评定,而且可估计产品的性能。
第三、以上这些技术的主题思想一是施行的是“建筑垃圾源头削减策略”,即在建筑垃圾形成之前,就通过科学管理和有效的控制措施将其减量化;对于产生的建筑垃圾则采用科学手段,使其具有再生资源的功能。对于已经过预处理的建筑垃圾,还有一些国家则运往“再资源化处理中心”,采用焚烧法进行集中处理,如德国西门子公司开发的干馏燃烧垃圾处理工艺,可使垃圾中的各种可再生材料十分干净地被分离出来,实现回收再利用,对于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燃气则用于发电,每吨垃圾经干馏燃烧处理后仅剩下2到3公斤的有害重金属物质,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垃圾占用大片耕地的问题。
建筑垃圾处理在国内还只是刚刚起步,我们要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获得和提高。具体途径有:与外国、政府企业合作 ;投入资金,吸引外资到华建设 ;引进和培养相关技术人才 ;购置、研发高科技设备等。
4 结束语
随着社会对建筑垃圾问题的重视,我国的建筑垃圾处理将向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目标不断迈进。这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通过政府的正确引导,适当扶持,全民的积极参与、监督实施,必将逐步实现这一目标。各种方案的实施与管理,要1、纳入总体规划中;2、全面落实环境保护的资金;3、编制年度环境保护规划;4、实行环境保护目标管理。
参考文献:
[1]环卫科技网(省略/)
[2]百度百科 (baike.省略/ view/971345.省略/)
[4]中国新闻网(chinanews. com/)
[5]叶文虎 《环境管理学》 高教出版社
[6]郭怀成 《环境规划学》 高教出版社
[7]唐家富,张志强. 上海市建筑垃圾处置与管理的现状与发展[J]. 东方科
[8]技论坛,2006 (12):25-29.
[9]卢星明,唐圣钧,郭平. 深圳市建筑垃圾处置对策研究[J]. 四川建材,2006 (4):81-82.
[10]邯郸市建筑垃圾管理处. 全国地级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研讨会论文汇编[C]. 2007:10-18.
[摘要]日本;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启示
[中图分类号]F2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5)06-0170-03
当今的日本,虽然与中国近在咫尺,但却不是一个我们很“熟悉”的国家。如何理性看待这个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邻邦――日本,其公共基础设施及其管理对我国有何启示?
一、精良的公共交通设施和有序的公共管理氛围
日本面积377880平方公里,仅相当于中国总面积的1/25,但其人口却超过了1.2776亿。从日本上下班高峰时人群拥挤得几乎令人窒息的程度看,日本无论如何也算得上是一个人口大国了。日本的公共交通设施,如阪急、阪神等几家大公司的轨道交通、“轻轨”等,其设施的精良,体现了“以人为本”和高效优质的管理服务理念。如:
乘客购票的无人售票机,大大降低了人工售票之管理成本,一举解决了乘客因排队购票可能导致的拥挤以及找零换币的时间耗费;在日本地铁进站与出站口的电梯上,乘客一律有序地靠一侧通道站立,一是可避免通道的拥挤和混乱,二是可让赶时间的人能快速从另一侧通道通行。
日本地铁车厢内的设有乘客座椅的自动升降装置,该座椅装置在人群高低峰时能自动升降,可让更多的人能赶上乘车和准时上班;在车门扶手处,设置有方便盲人识别的特殊装置;乘客的座椅上还做了颜色区分,如有可以使用手机的绿色区,有残疾人专用席位的红色区,有女性、儿童的专门车厢等。
在日本地铁的车厢里,上下班高峰时也常常是“人满为患”,而车厢外未能挤上车的人群,总是整齐而安静的排着有序的队列候车,并与列车保持着安全线以外的距离。
日本的十字路口红绿灯下,等待过往的人群犹如潮水般汹涌。但是,日本这些人群的拥挤现象通常只会短暂停留在斑马线和人行横道线上,其快车道上也只可能是看见汽车在飞驶,而绝不会有人随意跨越或翻过栏杆。
日本公共交通设施设置的精良,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公众对公交设施快捷、便利的要求,这多少体现了其社会的文明、浓郁的“以人为本”管理氛围与有效率的安全管理。
二、增殖盈利的环保设施和约定俗成的管理文化
日本号称是“不产生废料垃圾的国家”,一是日本对垃圾的归类,从生活垃圾,到可燃垃圾和不可燃垃圾等,有数十种之分;二是日本对垃圾的回收与处理,其程度有很大创新,日本对垃圾的回收与处置,科技含量较高,对废品的再生利用亦很先进。如在日本大阪,有一家舞洲垃圾处理厂(白岩松,2007),是一家著名的垃圾处理厂,还是一个对外开放的旅游景点。日本的中小学生来参观该旅游景点时,从中能学到的知识是:该垃圾处理厂每天可以燃烧处理普通垃圾900吨,大型垃圾100吨;各种城市垃圾经过焚烧、分解和除臭等高科技工序处理后,体积能变小、重量能变轻;垃圾焚烧后所排放出的气体和废水,经过无公害处理和特殊工艺处理后,能成各种安全的再生品,既变废为宝,又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在日本,节约成本、循环使用的环保做法随处可见。如饭盒的生产、再生产和再利用。日本对饭盒的再利用,不是简单的将其洗干净、经高温消毒后供消费者使用,而是将其回收后经过特殊工艺和新材料合成为新饭盒再循环利用。在日本超市,常能看见一些家庭主妇,将其从家里洗干净的饭盒、牛奶瓶带来,放到指定回收地点后,又能得到超市的兑换券再用以兑换商品的做法。
在日本地铁站,乘客进出地铁站台时,自动验票机的检票与收票装置,既简便、快速,又有利于卫生、环保和废票纸张的回收,加之有地铁公交公司工作人员对乘客手中的月票或通票等废票的负责回收和处理制度,使得整个地铁周边的卫生和环境井然有序。偶尔,也能在地铁站内看见零星几张乘客不小心丢失的车票,但从未见过有人贪图便宜而去捡来使用,也很少有人因为车票丢失必须补票才能出站的情况。通常,日本人对此的基本逻辑推理是:不买票的人是进不了站的,凡是进站的人则一定是购过票的,而车票不小心丢失也是正常的和可以相信的,所以一般不会发生因为进站后车票丢失而出不了站的尴尬场面。
去过日本的人都不难发现,日本街头通常很干净,地面很少有落叶和垃圾。一到秋天,日本街道两端树上的枝叶都会被环卫工人仔细修理过,一来可以减少落叶和降低环卫工人扫地的成本;二来始终保持地面的清洁和街道的整齐、美观,有利于来年春天老树再发新枝。至于那些摆放在大街小巷的自动售货机,其中不乏充满各种具有诱惑力的商品,有饮料、香烟、食品或其他物品等,也从未见过有人为了得到里面的东西而将其损坏,各处所安装的与警局相连的远红外线电子安全监控设施,提醒人们不会做出如此笨拙和无谓的行为。
勤俭节约、不浪费已经成为日本绝大多数民众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并日渐形成消费者、企业和政府环境保护之间的良性循环。各种环保设施的循环利用,公民环保意识的具备和安全意识的养成,促进了日本的崛起、进步与发展。
三、高科技的安全设施和超前的安全管理活动
十几年前(2001年6月8日),大阪教育大学附属小学池田小学校遭遇了有史以来震惊全日本最惨痛的危机事件。一个日本中年男人为报复社会侵入到该校,挥舞着手中的菜刀,凶残砍向处于弱势中的学生。导致8名学生被害身亡,13名学生和2名教师受伤。如何给予被害者家人和所有学生的精神支援,更是基于日本全社会尤其是学校安全管理的实践,探索安全设施在中小学危机管理的共同利用,成为了日本学校安全管理的当务之急。
就大阪教育大学附属小学池田小学校对该危机事后的安全管理改进看,措施补救和设施更新甚为明显。如:全校范围内安装了监视器,保证学校每个区域内的每个人员的活动都在学校安全总控室和警察署的视线内;在学校所有涉及人员活动的区域内,均安装有可视的电子监控设备和对讲机,能使学校每个人清楚地看到事发地点,以便快速报警和快速逃离,并能得到有效救助与救援。学校在每间教室都安装了可以内外紧急锁定的双层特制门,以有效防止不法分子的突然闯入,最大限度保护师生安全和减少人员伤亡;在每间教室和办公室同时安放有特制的带叉、长耙的自卫工具,以便事发时作为武器使用;为每个学生配置了随身携带的电子跟踪器,以便学校、警察署和家长随时了解学生的活动方位,以共同保护学生安全等。为提高全校人员的危机意识,大阪教育大学附属小学池田小学在大门处挂牌谢绝闲人进入学校;凡进入学校办事或参观者,一律要求登记或出示证件,以便学校进行有效监控和管理;该学校设立了安全保护员岗位,以随时监控学校安全,并增加学生安全感,提高家长信任度;在学校设立安全教育必修课程,向学生配发相应教材和手册;学校除定期举行跑地震、跑火灾演习外,还补充了校园危机防范与救援演习,用以保护学生人身安全。通过以上改进,大阪教育大学附属小学池田小学于2010年3月,获得了国际安全学校认证,并向世界证明了自己是一所安全的学校。
另外,日本作为一个地震的多发国家,长期的抗震经历,使日本研发了大量的地震预防与救治技术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自1961年起,日本政府就颁布了《灾害对策基本法》,每年的9月1日被定为全国的“防灾日”,每年的8月30日至9月5日被定为全国的“防灾周”。平时,民众能充分接受灾害教育,活动形式通常为各种宣传教育活动的举办,如展览活动、讲演会、灾害模拟演习、媒体宣传等。1987年6月,日本成立了专业救援队,该专业救援队装备一流、人员技术能力过硬,并有极强的心理疏导能力和救灾能力,能在灾害第一时间做出快速反应。日本各地均设有地震监测中心,该监测中心能确保一旦地震发生,可第一时间将震级、震源、震中等情况有效传递给有关部门。日本有多年抗震的经验,电视台能在几分钟内将地震信息迅速告知全国民众,使市民能快速从电视、报纸、广播等渠道中及时获取地震信息。
日本民众到位的安全防范意识,日本的高科技公共安全设施、紧急救援与防灾体系的有效性,能极大减少人员的伤亡,并有效避免民众紧张和恐慌心理,从而使日本能将灾害和人祸所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四、日本公共基础设施及其安全管理的启示
1.交通设施管理需要有序、高效。在日本,非突况,道路交通很难出现严重堵塞现象,亦很少有人因开车、停车违章而被警察罚单,也没有路人为闯红灯而随意跨越或翻越栏杆的行为。由此,如何降低管理成本,避免低效管理,多一些基础设施建设的讲究,实现我们公共基础设施的有序、有效管理,创建和谐社会和促进社会的高度文明,势必成为我们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公共基础设施管理的重要话题。
2.环保意识需要从孩子抓起。为使孩子从小体会和珍惜环境,日本人把垃圾处理厂建得犹如科技馆和公园一样,每年都会有许多学生甚至是市民来参观。在其垃圾处理厂内,其垃圾处理的各个环节透明可视,垃圾回收处理过程干净、无杂乱、无恶臭。置身于这样的地方,孩子的心灵无疑会得到净化。可见,爱护环境从娃娃抓起绝非空谈。
一、愈演愈烈的生态威胁与健康杀手
电子垃圾已经成为我国一个严重的生态问题。每年全球约产生2000万至5000万吨电子垃圾,其中70%被销往中国。发达国家将废旧计算机设备翻新再利用,以支持落后国家医疗和教育建设为幌子,将数百万吨有毒电子垃圾肆无忌惮地出口给我国。欧盟通过了《关于报废电子电气设备的指令》(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Directive),这是专门针对电子产品回收的环保指令,该指令于07年1月份生效,规范电子垃圾回收,并杜绝以处理垃圾为目的的废弃电子部件出口。但环保指令中并不包括运行正常的计算机设备,对“再利用”一词更无明确定义。因此,发达国家以“再利用”为幌子的计算机设备出口没有审查制度,成千上万的废弃电脑及其零部件从西欧和美国运送至我国汕头市的贵屿镇。当地居民手工粉碎、焚烧、拆卸这些电子垃圾,回收并贩卖部件中的金属。电子垃圾的材料里大多含有铅、汞、锡、镉等有害物质,大面积的电子垃圾场使得居民暴露在有害物质之中,这些物质处理不当将会对环境带来严重污染,极大的威胁自然环境和居民健康。
电子垃圾贸易之所以会兴起完全是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对西方国家而言,严格的安全标准使得处理电子垃圾的成本大大增加,而把这些电子垃圾出口到发展中国家的成本是在本地处理开销的1/10。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从一千公斤废弃电子零部件中提取出的黄金远比从相同重量的矿石中提取出的更多。改革开放缩短了贵屿与世界的距离,来自欧美和日本等国家的电子垃圾经过一条繁忙而不易为人察觉的航线,开始大规模地进入中国。有资料表明,全世界数量惊人的电子垃圾有80%出口至亚洲,这其中又有90%进入我国。1990年至2000年短短10年间,流入我国的电子垃圾就从99万吨增加到1750万吨。这些来自日本、美国等国家的废旧电器途经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然后再进入深圳、南海、广州等地,为贵屿镇的产业布局扩张提供了源源不绝的材料。
贵屿镇是一个不到50平方公里的小镇,每天有100多辆满载废旧电器零件的货车进出,每年拆解处理废旧电子电器和塑料达155万吨,加工成再生塑料95万吨、五金55万吨、二手电子元器件5万吨,成为我国较大的废旧电子电器拆解基地和再生五金塑料的集散地。当地居民对回收的金属和电子材料进行处理,焚烧废旧电线和电缆,用硫酸水冲洗电路板,拆解电源板,取下板上的各种芯片、电容、极管等电子元器件。电子垃圾处理期间释放出的重金属及有毒物质(铅、铬、锡)已严重污染当地土壤。由于拆解和清洗电子元件需要用水,不少为了取水方便的手工作坊依练江而建,先是把江水抽上来使用,再把废液直接排放进江里,给练江的水资源造成了非比寻常的生态恶果。虽然屡经整顿仍有不少手工作坊仍然像野草一样不动声息地扎根在练江两岸,处理垃圾产生的污染物进入水源,江水已不能饮用,水中的铅含量超出欧盟安全标准两倍,当地的饮用水只能由其他地方运送而来。
贵屿镇是拥有13.9万人口的弹丸之地,从事废旧电子电器及塑料拆解加工的有21个村300多家企业、经营户5500多户,从业人员6万多人。2008年在金融风暴的冲击下,即使贵屿镇废旧电子及塑料分解产业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但仍创造出约22亿元的产值,占全镇工业总产值90%以上,毫无争议地成为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贵屿镇的楼房基本上都是四层,一层是作坊,作坊主及家人一般都住在三至四楼,原因是含铅的浮尘一般在离地面一米左右的位置,住在二楼会吸入太多的废气。当地儿童由于长期接触二恶英灰烬和重金属,健康受到很大损害,很多民工也都感染了呼吸道疾病,皮肤出现溃疡,另外一种常见的疾病就是肾结石。尽管如此,民工还是愿意从事这一行业,如果顺利,他们每人每天可以有60—70元的收入,这要比在珠三角流水线上挥汗如雨的农民工稍微高一些。
二、“纸上谈兵”的循环经济对策与“花样百出”的回收立法措施
由于国内外媒体连篇累牍曝光贵屿镇日益严重的污染和健康威胁,贵屿镇开始对电子垃圾行业进行整改,试图建立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废旧电子电器综合利用示范区,打算引进TCL、国美等合作伙伴,采用股份制方式建立科学的拆解产业体系。此后几年开展多次大规模的专项行动,共出动人员5500人次,销毁用于加热电路板提取电子元件的煤炉800多个,查处取缔酸洗提取金、银加工点80处,查处夜间偷烧塑料、滤网、垃圾案件400宗。这些措施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5年经环保部门检测,贵屿镇大气中的S02、NO2、Pb等指标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的二级标准。但时至今日,贵屿镇向国家发改委递交的《广东省贵屿镇废旧家电回收利用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却迟迟未获批准。市场低迷让处于转折点的贵屿镇面临双重考验,国内不少地方出现了与贵屿镇类似的电子垃圾拆解基地。
德国最早就关注电子垃圾回收处理问题,于1991年7月颁布《电子废弃物法规》,1992年起草《关于防止电子电器产品废弃物产生和再利用法》草案,1996年公布了系统的《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德国在电子垃圾回收方面走在了欧盟的前列,它利用各市区直属的市政企业对电子垃圾进行回收,提供网络化服务,上门为消费者收集废旧电器。废旧电器回收厂普遍采用了一种电子破碎机来分选废旧电器中的有用物和废物,分选出来的金属,会根据它的含金量卖给终端处理厂,其废旧电器的回收再利用率达90%以上。
美国通过规定生产者责任制度对废旧电器等电子垃圾进行回收处理。生产者要在产品的生命周期内承担环境责任,完成废弃产品的回收、处置等工作。生产则责任制度不仅有利于促进废弃物的回收和循环使用,而且激励生产者减少原材料特别是有害物质的使用。美国电子垃圾拆解已经形成了很专业的分工,有专门负责拆解的公司,有专门负责电路板回收的公司,有专门提炼贵重金属的公司。
日本最初对废旧电子产品处理采用粉碎后用磁铁筛选部分金属、然后再掩埋的方式,这样的做法不仅日益难觅掩埋场地,还对环境造成重大污染, 危害公众健康。因此,1996年日本制定《家电回收利用法》,贯彻“谁扔垃圾谁付钱”的原则,由市民负担回收处理费用。2001年4月实施《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规定生产厂家有义务回收废旧电脑并将其进行再商品化或再生资源化处理。目前日本已有2000个上门服务的废旧电脑收集点和400多个厂商服务站点,再生制造厂38家。
三、我国电子垃圾回收的法律规制路径
2011年我国实施了《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空调、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脑5类家电成为首批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正规回收拆解的产品。对于没有取得电子垃圾处理资格,擅自从事处理活动的,将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照《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的规定予以处罚。擅自处理电子垃圾最高将罚款50万元。为了让旧家电回收后能环保处理,国家补贴以较高的价格收购产品,再将这些产品送往定点的拆解单位。目前,废旧电子产品回收渠道主要集中在二手收购层面,正规回收渠道较少,如何充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完善我国废旧电子产品回收路径,已经成为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虽然把这些废旧电器直接扔到垃圾箱里的确是最省事的办法,但你要知道,老旧电脑及其相关部件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铅、汞、镉)——一旦浸入水中或油中即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此外,这些旧电器中有些部分是可以回收利用的,而直接当垃圾处理掉无疑是种巨大的能源浪费。
如果你对环保问题不太敏感的话,那么不妨考虑一下回收电子产品带来的商业利益:据(本地再生组织)研究所的资料,和直接购买新电脑相比,每处理1万吨电脑复用材料,可以多创造296个就业岗位。电子产品回收联盟(electronicstakeback. Com)估计,美国每年大概会有1700万吨的电子废品需要处理,你可以自己计算一下大概能有多少潜在就业机会。
如果上述这些观点依旧还是无法打动你,相信法律终究会让你有所动容——在美国的25个州中,直接将废旧电子产品扔进垃圾箱是违法行为。基于上述理由,你应该多多注意电子产品的回收处理,多多爱护这个星球。下面就是具体做法。
开始之前
回收之旅的第一步——确保即将被处理掉的电子产品上没有任何个人数据。最起码你要做到以下几点:
如果你使用苹果的iTunes来管理你的数字音乐和视频,记得取消这些“废旧处理品”的设备授权。“这个设备已彻底坏了”可不是你的理由:苹果公司希望你通过iTunes取消所有设备上的授权,并重新授权给那些新使用的设备。特别提醒:取消所有授权一年只能进行一次,所以务必谨慎使用。
如果你是打算回收一台iPhone,切记要进行一次完全的手机重置(Reset),以删除手机上的所有数据,并恢复出厂默认设置。首先,一定要确认你已经备份了所有的数据;其次,务必按照苹果的正确操作指令重置你的手机。
如果你打算处理一台苹果电脑,或是一块硬盘,别以为简单地把文件删除就算万事大吉了,因为删除操作并不会真正地清除数据。删除仅仅是将原数据占用的硬盘空间标为“系统可以使用”而已,使用灾难数据恢复工具是完全可以将你删除的文件全部恢复的。
你需要使用一种“硬盘擦除”程序,最好是符合美国国防部相关标准那种,然后再准备几个小时的时间。一个良好的磁盘擦除程序所做的工作,是在你的硬盘上多次重复写入各种其他数据,从而将你原来的个人隐私数据完全覆盖掉。这个操作很费时间,所以别留到最后去做。苹果用户如果需要这种磁盘擦除程序,不妨试试系统内置的Disk Utility(磁盘工具),或直接花25美金购买Mireth技术公司()出品的Shredlt X。
磁盘擦除事项
如果你试图跳过这一步,建议你不妨思索一下,下述这个事例意味着什么:2003年,麻省理工学院的毕业生们购买了158块二手硬盘——其中60%已被重新格式化,另40%上面则没有任何文件——结果是,从这些“干净”的硬盘中,学生们发掘出了超过5000个信用卡账号、个人数据、财务记录以及医疗记录。虽然你的二手电脑落在某个精英大学生手中的概率的确不高,但你为什么要去冒这种险呢?(有些人甚至建议你在硬盘上打洞,但即便是打了洞,也不一定能确保数据不被泄露)。
如果是处理数码相机,相机里面又有存储卡的话,你也需要对该存储卡进行上述操作。最好的办法则是直接利用相机的内置格式化功能,对该存储卡进行一次格式化,清除卡上的所有数据。
如果要处理的是记忆棒,闪存盘,或者其他小型移动硬盘,最好使用磁盘擦除工具对整个空间进行重新格式化。记住,“扔掉”并不代表数据被真正清除了。
如果要处理的是旧打印机、扫描仪,或者传真机,则需注意清理设备的内部存储。好消息是,绝大多数民用打印机、扫描仪及传真机并不配备内置硬盘(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些设备的相关数据是直接存储在设备中RAM上的)。你要做的就是将其和电脑断开,打开电源,进入设备的相关设置,找到“重置为出厂设定”选项,并执行它。最后是注意清理各种残留数据或个人信息,比如你的传真号码。
回收处理
一般来说,回收处理有三种办法:送去店里;寄送到指定地点;捐赠出去。
送去店里: 直接送过去的好处是,一般你不需要提前做任何计划,也不需要打印预付标签(如果是把它寄走,就需要这个);你只需要把东西收拾好,放到车里,然后开过去。很多全国性的连锁店已经建立了回收点,回收各种物品,从电池、硒鼓到手机。举例来说,你可以直接把你的旧iPod拿到任何一家苹果零售店里,即可以九折优惠购买一台新的(注:该折扣不适用于iPod shuffles)。若想了解更多有关苹果公司的回收程序,请查阅/recyc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