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支教的重要性范文

支教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支教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支教的重要性

第1篇:支教的重要性范文

简单地说,职业教育就是为了培养职业人的,以传授某种特定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职业意识的教育。职业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职业教育是指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开发智力,发展个性,训练职业能力,培养职业道德。狭义职业教育是指在学校教育体系内部,根据受教育者的基础教育水平和职业对象需要不同,传授特定职业所需的职业基础理论知识,培养职业技术和技能,陶冶职业情操、增强职业意识的教育。广义职业教育的重点是在教育的功能和作用上,而狭义职业教育则反映了教育体系内部的结构和分工。这里所讨论的职业教育是指在初中(或者高中)教育基础上进行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相关技能的教育,任务是培养中等(或高等)技术人才和中等(或高等)管理人才。我国以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和技校为主实施职业教育。职业学校中的普通教育课程(或称文化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是指语文、数学、物理、外语、计算机和社会科学(政治、历史、社会学、法律)等课程。

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例,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的,经过近20年的建设,已经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结构较合理、办学质量较高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明显加强了立法管理和政策指导,高等职业教育逐步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的发展道路,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不断提高。19引年国务院做出《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强调要高度重视职业技术教育的战略地位和作用;1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使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地位得到了确认。可以看出,国家已经把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摆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毋庸置疑,20年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确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教育思想观念陈旧和存在某些错误认识,我国的职业教育在办学模式和课程设置上仍然存在一些误区,特别是在对待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方面,无论是在重视程度上还是在教学方法上都存在很多弊端,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

一、福斯特的职业教育观:职教与普教的关系

是互补关系而非替代关系福斯特(philipJ.foster)是当今国际职教理论界最有影响的一名学者。他早年毕业于伦敦大学经济学院,曾经担任过美国芝加哥大学教育学和社会学教授,比较教育中心主任;澳大利亚麦夸立大学教育学教授兼院长;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育学和社会学教授,现为名誉教授。福斯特是以他的<发展规划中的职业学校谬误》(TheVoeationalSehoolFallaeyinDevelopmentPlanning)一文而闻名于世的。这篇名作不仅在职教理论界引发了一场长达1/4世纪的论战,而且其中的许多观点成了当今“世界银行”指导各国职教发展的政策性文件的核心,换言之,福斯特的职教理论成了当今世界职教发展的指导思想。在他的理论中,他提出了职教与普教的关系是互补关系而非替代关系的观点。他指出,成功的职教需要成功的普教作为基础,也就是说,只有在扎实的普教基础上才能有效地开展职业培训。福斯特认为,目前许多职教计划失败是因为受训者缺乏起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如果学校连这些本职工作都不能做好,那么“要指望学校参与一系列的从属性职教活动是很荒谬的”。在福斯特看来,学校在职教方面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使学生有一个扎实的基础来有效地继续其后来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他认为,这种职业训练最好通过学校以外的非正规教育来实施。

二、国外职业教育中基础教育的地位

在对待基础理论课的态度上,各国有程度上的差异。法国最为强调基础理论教育,其教育部规定的教学计划中指出:“基础科学是技术革新的源泉。”其次,日本、美国和德国等发达国家也十分重视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教育。

(一)日本: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基拙课受重视

日本的职业技术教育办学形式多种多样,学校教育为主要形式。其中仅职业技术教育,就有职业高中、短期大学、专修学校和各种学校。90年代后期,一些著名大学也积极跻身于职业技术教育的行列,视“培养高级职业人”为己任,既面向广大社会上的在职人员开设硕士、博士学位的职业类课程,又面向高中选拔和鼓励有数理天赋的学生提前上大学,接受专业教育。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日本把职业高中作为职业技术教育的重点:一方面,学制、培训方式、专业设置不强求统一;另一方面,与普通中等教育、中等和高等专业教育、继续教育上下联系,左右沟通,以多样化和灵活性而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日本很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加大了基础知识和理论教育的比重。中等职业学校(职高)开设的普通课程较之普通高中只是授课时数减少,没有质的区别。三年高中段,普高和职高学生须取得相同的学分。从而改变了过去学生专业面窄、很少学习普教课程、转岗能力弱的局面,使他们大为增强了适应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能力。自70年代始,为改变过度偏重专业训练和技能的不合理设置,日本职高大力强化普通文化课的教学,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在教学总时数安排上,把普通文化课与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的比例调整为6:4。职业教育普通化是当前日本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二)美国:重视职业教育,基础课程和职业课程并重

为了提高职业学校的教育质量,美国中等职业教育委员会经过7个月的调查,于1984年8月发表了《一项未完成的事业—职业教育在高中的作用》的报告。报告高度评价了职业教育在学校教育及个人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认为职业教育是一种粘合剂,把学生的全部教育粘合在一起,使基础课的学习更加有意义,目标更加明确。报告批评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轻视,认为中学只看重大学,经常把一些职业教育的专业看作低能学生的“垃圾站”,从而忽视了“美国有近80%的工作不需要具有大学文凭的人去做,而且大部分学生也不会取得大学文凭”这样的事实。在此基础上,报告呼吁:所有的学生,无论是否准备上大学,都需要基础和专业两种课程以及足够的选修课程,以满足他们的兴趣和学习要求。据此,报告建议职业教育要加强与普通教育的联系。

(三)德国:注重扩大基础知识,减少培训工种

新技术革命使得劳动力结构及企业产品变化周期缩短,它要求劳动者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与灵活性,这就要求从业者具有工作变换的适应能力。为此,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特别强调基础教育课程及基本技能的教育,尽量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面。在工种设置上合并了许多工种,最终合并成13大类进行职业基础教育。同时,专门设立了基础教育年,让所有学生在开始职业培训的第一年,学习职业所在大类的基础知识,并接受职业领域的基本培训。#p#分页标题#e#

三、我国职业学校基础教育的现状

我国职业学校对基础理论的作用,在认识上存在差异。关于高等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普遍采用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三部分组合的形式。在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学时比例上,各学校教学计划之间存在差异,大多数教学计划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比例设置为1:0.8左右,也有高至卜0.54,低至1:1.38的。无论教学计划安排是否合理,职业学校中普遍存在轻基础、重专业的思想。其主要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其一,学生和家长普遍认为,职业学校主要是为学生就业做准备的,应重点学习将来所从事职业的知识和技能,基础课程学不学无所谓。许多学校的教师和领导也存在一些这样的想法,导致了对基础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基础课课时一再减少;他们认为职业学校学生应以学习专业为主,基础课是为专业课服务的,只学专业课所必需的内容就行了。教师随意增减基础课内容,忽视了基础教育对学生个人素质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这样,学生难以学到系统的基础知识,后果不堪设想。

其二,基础课教师由于没有竞争压力,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课上好上弄一个样,内容讲多讲少一个样,没有提高业务素质、进行教学改革的动力;职业学校与普通中小学不同,学生没有繁重的家庭作业,没有家长的经常监督,更没有升学的压力,因此,要想把教学搞好,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

其三,职业学校生源危机导致入校学生质量较差,职业学校成了“低成就生”云集的地方。他们基本学习能力和基础知识的缺乏,使得新生人学第一年的基础课教学很难顺利进行,教师和学生都有极大的受挫感。生源紧缺性和差异性是指当前职业学校“遍地开花”、普遍存在“生源紧缺、新生基础低而且参差不齐”的现象。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为例,据考察,人学者参加中考的学生其平均分数只相当于满分的30%左右,且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300分之多。个别学生没有参加中考,是“零起点”学生,注册便能人学;更严重的问题是其中不少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基本的自律和自控能力。生源不足导致生源质量差,给刚入学就要进行的基础教育教学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

其四,基础课教学经费严重不足,教学资源缺乏。实验室仪器陈旧且设备不全,使基础课教师有心无力,举步维艰。

其五,职业学校基础课缺乏有建设性的教材,没有职教特色。学校仍采用普通学校教材,由任课教师根据自己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理解和课时数调整授课内容。每位教师的认识不同,水平不同,处理的结果也不同,所以很难达到预期效果。面对这些问题,基础课教师必须寻找一种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职业学校的管理人员应改变观念,真正做到让学生“宽口径、厚基础”,以满足学生日后的发展需要。

四、“宽基础,活模块”的职教课程理念

“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立足于主动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复合型人才,为学生适应“未来生活”提供条件和提供多种选择、满足多元化需求的可能性。其中“普通教育课程”的要求水平和定位标准以普通高中某一阶段的水准作为参照体系,与此同时,注重发挥学习潜能,辅以“因材施教”的“活模块”,使全体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之中,人人都有想生长、扩展、表现潜力的倾向,以及让每个学生掌握选择的权利,充分展示“个体”的“人格整合”及其积极向上的潜能。“知识社会”的到来,不仅改变着社会的各个方面,而且也改变着从事社会活动的每个个体的人本身。知识社会所倡导的知识,应包括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知识,既有经济领域的,也有科技领域的,还有文化领域的;既有职业性的、文化性的,还有社会性的。总而言之,涉及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的必备知识,是通向未来的必不可少的“钥匙”,也是人们发展过程中的最佳“营养组合物”。正是鉴于“学习化社会”的基本特征的若干思考,职业教育课程要从以“一般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知识的传授”为主要功能的教育,转向整体地理解职业教育的内涵和功能,新的课程目标应更加注重“自主性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作为“宽基础,活模块”的职教课程,旨在为在校的每一个学生“奠定走上工作岗位以后继续学习的基础”,其中继续学习包括两大类,一类是非正规学习,或非学校、非学历教育,如在职培训、晋升培训和转岗培训等,将学习作为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另一类是进人高一层次的学校深造,如高等职业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等。事实证明,每一个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都不能够终生享用无虞,而且也决不能错误地认为走出校门就意味着学习生活的结束。恰恰相反,现今的社会愈来愈呈现出这样一种趋势:教育不再有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学习本身将成为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为此,职教课程以“自主性学习意识的养成和自主性能力提高”作为“宽基础,活模块”努力追求的方向。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方能有“继续或可持续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否则一切都是“理想中的梦幻”。

五、基础教育在职业教育中应具有的地位

第2篇:支教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教师素质;素质教育;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1-0022-02

一、引言

同志指出,教育工作的主题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和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在这项系统工程中,作为培养人的学校,自然成了素质教育的主战场。而学校在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的诸多因素中,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因为这一关键因素是关系教育方针能否贯彻、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能否实现、教育教学任务能否完成的关键。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是所有教师共同努力的结果,任何一位教师的个体素质都会对学生素质的养成和提高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要提高教育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先提高教师群体的素质。

二、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制约素质教育的实施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教育家毕比博士在其所著《开发国家的教育本质》一书中指出“教育的本质是教师品质的反映;没有好的教师,不会有好的教育;由于教师品德、素质的提高,教育才会有所进步。”由此可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因素是教师。教师会教,学生才能学会;教师乐教,学生才能乐学;教师善教,学生才能学好。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是灵魂,是主宰;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需要教师培养;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要通过教师来实施;各种教育观念要通过教师的教学来验证,所推行的教改要靠教师来实践。我们在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更应花气力提高教师素质。因为教育设施只为教师育人提供物质条件,而教师会教、乐教、善教,充分利用办学条件,才能提高教育质量。在办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有些学校的办学条件尚有不够完善之处,但是由于教师的素质较高,其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因而能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使办学条件得到完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高。相反教师的素质较低,其积极性不高,教学态度不端正,或者教育能力不强,即使有足够的教学仪器,也不能搞好实验教学;图书馆有万卷书,也不能很好地组织学生阅读;办学条件再好,教育教学质量也得不到提高。

因此,要想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素质,抓好教师队伍建设。素质教育的实施如果离开了教师,就只能是纸上谈兵。

三、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应转变教育理念,进行教育改革。而任何教育改革的成功,都取决于教师对改革方案的态度、对改革方案的掌握、对改革方案的适应程度。特别是教育改革尚处于探索时期,更需要教师敢于否定过去那些不适应的方面,勤于学习和掌握过去不熟悉或不够熟悉的东西,具有克服困难、不怕曲折的无畏精神,勇于探索新的领域,攀登新的高峰;更需要教师树立科研意识,增强课改观念,敢于尝试,乐于探究,合理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和规避不足之处,扎扎实实的打造自己的教学特色;更需要教师转变教师角色,摒弃旧的教学观念,努力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更新教育方法,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需要教师搭建互动平台,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更需要教师具有团队精神,积极参加集体教研,互相探究,实现资源共享,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因此,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只有当教师的知觉和态度有了明显变化,并且变为他们的自觉行动时,才能取得教育改革的最终成功。

四、实施素质教育亟待提高教师群体的素质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要育人必须首先提高育人者的素质和师德素养。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和社会道德准则、行为规范的传播者,教师同时又是年轻一代心灵的启蒙者和塑造者。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为高素质劳动者的成长打好基础。因此提高教师素质是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根本保证,是新的历史时期对教师的要求,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那么,实施素质教育对教师群体的素质有哪些基本要求呢?

1.思想道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是教师素质结构中的核心,决定并制约着其他素质的存在和发展方向,同时还影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深刻地影响着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因此教师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该具备教师的职业道德,即无私奉献的精神、高度的责任感、顽强的意志力、严格的科学态度。还应该热爱自己的岗位,热爱学生,淡薄名利,教书育人,诲人不倦,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2.科学文化素质。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实施素质教育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业务能力。这是作为教师的一种基本素质,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宽厚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和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等;应该熟悉所教学科的内容以及如何将它们传授给学生,有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3.教育科研素质。教师应该对科技、生产、社会的发展给教育带来的影响有预见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对信息的传递除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外,还应该拥有现代化教育技术的驾驭能力,娴熟地运用多媒体等教育手段;对学生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能力;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突变情况,能及时、正确处理的应变能力,以及创造工作业绩的教育科研能力。

4.开拓创新素质。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敢于突破,开拓创新。要能突破传统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学方法的束缚,大胆进行教改教研,勇于实践、创新求异,探索一些能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方法及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创新型教师,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5.身体心理素质。身体好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教师的教育教学任务非常艰巨,如果没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难以胜任此项工作的。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有赖于教师经常不断地熏陶和指点,因而教师必须注意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学会自我调节。这就要求教师热爱本职工作,有成就感和满足感;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融洽,在学生中有威信;能监控和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恰如其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生活、工作积极乐观。

五、结语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知识迅猛发展,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注重自己的全面发展,要不断自我加压、发奋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只有进一步扩展知识面、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增强创新能力,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才能适应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R].[2007-08-31].

[2]刘延东.国家发展希望在教育办好教育希望在教师[J].人民教育,2009,(19):5.

[3]董步峰.教育,呼唤有思想的教师[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09,(11):30.

第3篇:支教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中职学生;艺术教育;素质教育

一、艺术教育在中职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艺术基本概述

艺术是人们对现实世界的主观能动地反映,是人们表达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形式。艺术的重要价值在于其独特的审美价值与社会价值,能够为社会提供和谐优美的精神盛宴,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完美地呈现自己的审美情趣与审美理想,人们通过艺术欣赏从而可以获得美感,陶冶个人情操,放松心情,提升生活品位。同时,艺术还具有让人们通过艺术活动进一步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了解人生,使人们通过艺术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让学生欣赏一场优美、成功的戏剧,或者是一场感人至深的电影,会对人生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发出奋发向上的人生动力,不断开拓进取,改写了一个人的人生轨迹,使其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

(二)音乐教育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中职教育的实施基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中、初级技术人才的重任。培养出合格的中职生,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始终是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然而,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业成绩多为中等偏下水平,部分家庭也比较贫困,且多数是普通高中的落榜生。由此学生对自己的前途自信心不足,对职校生活和学习热情不高。要把这些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承担起建设祖国的重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是当务之急。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它是一种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它总是以生动、直观的感性形式存在,使人易于接受。

(三)开设艺术社团,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为了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更富活力和吸引力。中职学校教师必须要进一步创新教学理念,改善教学手段,树立学生为本、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增加艺术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针对性,提高艺术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同时,为了使艺术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为此,我们开设了艺术社团课程,我们有合唱队、戏剧社、街舞社、铜管乐队等等团队,每年的社团文化节、艺术节,我们的艺术社团就是学校的中坚力量。学生们舞台上的表现,是学校靓丽的风景线,队员们刻苦训练和每次精彩的表演,不仅培养和提高了他们的艺术修养,同时锻炼他们的意志。在第二课堂开设社团课,使校园总是充满歌声和欢笑……在这些潜移默化的校园文化熏陶下,我校的校风、学风风气正,学生精神焕发、朝气蓬勃。既培养和挖掘了一批有艺术天赋的学生,同时在舞台上展现了艺术之美。

二、艺术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学生年龄段多为15~18岁。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的特点是:思维敏锐,热情豪爽,但容易激奋,易出现困惑、苦闷和焦虑。他们多数有爱唱、爱跳的本性,非常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张扬、宣泄和倾诉他们的热情和困惑。

(二)学生的精神境界得以提升

艺术教学,主要以优美的旋律,卓越的艺术技巧来拨动人的心弦,使人精神奋发,与之共鸣,从而产生强烈的教育效果。在职校三年中,学生们正是处在个性形成、思想逐渐成熟的重要阶段,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净化他们精神世界,是学校教育的当务之急。我们知道,艺术作品的内容广泛,有表现重大社会题材的、有反映风俗习惯的,有描绘自然风光的,也有抒发人们的生活感受和各种思想感情的,作者从普通的生活景致中表达出高雅的审美情趣。

(三)学生的表现力和自信心得以增强

前面我也谈到,职校的多数学生大多基础较差,存在厌学情绪,作风散漫,视野不够开阔,自卑心理较重,在参加学校或班级的各种学习、文娱活动时,多数人不敢表现自己,或有些学生想表现而又不会表现。这些种种现状,无疑会影响到他们的校园生活质量,长此下去,对职业生涯发展会有一定的影响。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自信心,在艺术教育中的“艺术表演”就是最能锻炼人的方式。

三、艺术特长生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第4篇:支教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制药工程学 工程性质 重要性

制药工程学是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的主干专业课程,该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衔接起来,使学生能够从工程和经济的角度去考虑技术问题,并逐步实现由学生向制药工程师的转变。但在教学中由于教学条件、环境等因素,往往忽略了该课程的本质――工程性质,较多的将课程内容理论化,缺乏与工程实际的衔接,造成学完课程学生还未形成工程理论、概念,导致与目前生产实际的严重脱节。因此,我们应该深刻理解制药工程学中所包含的工程性质,并将此理念融入教学中,促进学生对工程的全面深刻体会,实现向制药工程师的真正转变。

一、制药工程学的工程内涵

新药的研制首先在实验室完成,如何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许多因素对化学反应工程和有关单元操作由量变到质变的影响。制药工程就是将实验室的小试经中试放大和优化,将其生产工艺经一系列单元反应和相应的单元操作进行组织,设计出一个生产流程合理、技术装备先进、技术参数可靠、工程经济可行的一整套工程装置或制药生产车间,并结合相应的规范、政策(如GMP规范等)设计整个生产厂房,然后在选定的地点施工建厂,布置各类生产设备,同时配套相应的公用工程系统,最终使制药工厂按预定的设计愿望顺利地生产合格的药品。

正如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众多院士强调的那样,现代工程是“研究――开发――设计――制造――运行――管理”一体化的大型工程链,每个环节都存在着大量的技术和经济问题。现代的大型跨国企业也均是集研究、开发、管理于一身的综合性企业,而作为工程主体的制药工程设计,其范围更加广泛,涉及的相应内容众多,包括设备选型、车间工艺设计、技术改造与管理。其相关的主要课程有机械制图、化工制图、电工学及电子技术、材料力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工容器、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制药工艺学、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药物车间设计等。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制药工程学较强的工程性质导致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工程设计能力,必须将课堂教学与课程设计、实训教学相结合,运用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实践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全面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励创新精神,建立制药工程理念。

第5篇:支教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学生;音乐教学;素质教育;作用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体现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它以审美为核心,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为目的,维护素质教育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可以塑造身心全面发展的高智商人才。

一、音乐教育有助于学生“德”的培养

1.音乐有着无与伦比的亲切感与亲和力,能陶冶学生的心灵。“音乐是最能深刻表达人类感情的一种艺术,它通过听觉直接和我们的心灵接触,比起绘画、雕刻、诗歌等其它艺术,音乐更能直接地深入人类的感情,影响人的精神,陶冶人的情操。”现在的中学教育,学生大都处在家庭、社会和繁重的文化课等各种压力之中,使一些学生养成了孤独、压抑、自我封闭、暴躁等个性,对其成长大为不利。同时,对生理和心理均未成熟的学生而言,他们缺乏对事物价值和审美意义的高度认识,音乐能够以其动听的旋律缓解学生学习的压力,使其心性得到自然的释放,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成长。

2.音乐活动既是个体活动,又是集体娱乐活动。在个体音乐活动中,学生能提高自我修养,而通过集体音乐活动,可以养成参与团体活动、遵守秩序的习惯。音乐活动如同游戏,最容易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其养成良好的集体团结的精神。

3.音乐教育能使学生树立高度的自信心与自尊心。对于学生而言,由于生理发育尚未成熟,阅历尚未丰富,在这一阶段培养其自信心与自尊心尤其重要。音乐特殊的亲和力,会拉近学生与音乐的距离,也会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使他们能在音乐中释放自己的心性,树立高度的自信心与自尊心。

二、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智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1.音乐可以增进学生的听觉辨别能力,培养良好的记忆力。音乐是声音的艺术,生理学研究证明:声律可以刺激人脑细胞,使之处于兴奋状态,这样就有助于人脑机体的生长和发育。前苏联音乐教育家格罗律斯卡娅认为:“生活在音乐环境里能大大丰富生活,丰富感性生活和精神生活,因为音乐是人类的智力和思想的表现。”听辨能力水平的提高,无形中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记忆力的提高,音乐教育和其它教育无形中就会互相促进,学生在这一活动中的各项能力和素质就能得到全面发展。

2.在音乐教育活动可以启发学生敏锐、丰富的想象力,增强记忆能力。音乐无处不在,人的呼吸的强弱,说话声音的抑扬顿挫、风声雨声、鸟兽虫鸣等都是音乐的华章。而音乐教育作为人类自觉的文化活动,对人类的智慧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音乐和谐有度、张驰有致的旋律能刺激学生的记忆神经,使其处于活跃和兴奋状态。同时,音乐的旋律,可以触发学生丰富的想象,使其通过有声语言拒绝无声的有形世界。艺术创作离不开形象思维,歌曲艺术的形象,既包括了歌词所反映的生动而准确的文学形象,也包括旋律所反映的鲜明而丰富的音乐形象,它有力地推动了学生智力的全面发展。

三、音乐教育能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审美情趣

音乐能美化人的灵魂,还能激发人对美好光明不懈追求的热情。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对于学生而言,音乐教育的目的,除了在德、智、体方面有益于其成长之外,还具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正确的审美理想和价值观的作用。过音乐和谐的旋律,美妙的歌词启发学生的审美细胞,从而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审美理想和价值取向。

四、音乐教育是促进学生具有身心健康素质的有效途径

心理素质决定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处事态度及性格特征。音乐教育具有提高人的心理素质的功能。由于音乐教育是情感的教育,它通过学生对节奏、旋律、和声、曲调的感知和理解,对表现音乐的力度、速度、音色的感觉和体验,来达到陶冶人、教育人的目的,因而它可以与心理素质教育形成互补效应。利用音乐的情感与学生的心理产生互补,使他们对美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学会欣赏美、鉴赏美。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和素质教育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具体实施,音乐教育离不开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也离不开音乐教育,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互为前提。音乐教育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培养的前提和基础;音乐教育能使学生细心思索、大胆想象,从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发展了想象思维,为知识进化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源泉。音乐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教师要逐步转变学生对音乐课的态度,提高学生参与课内课外音乐实践的积极性,使他们自觉形成积极的审美情感,努力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哈斯毕力格.浅谈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意义[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7,13(04):111-112.

第6篇:支教的重要性范文

1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

英语是高职院必修的一门学科,并且对于学生未来发展非常重要。最新的英语教学目标指出,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来说,它不仅是语言课程,同时也是素质教育,即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语言技能,还要在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具有思政教育责任,这也是高职学校开展思政教育最重要的形式,更对英语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英语属于一门语言,它没有任何的阶级性,但是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在学习英语过程中,通常会受到比如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导致他们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受到阶级限制。大学生由于接触社会相对较少,因而他们的思想还处于较为单纯的状态,对英语课本中关于西方文化、风俗习惯等内容存在一种好奇的心理,但是由于大学生思政水平较低,对于一些事物缺乏辨别能力,因而极易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特别是一些消极思想,这样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大学英语学科在某种程度上,与其它学科具有区别性,其作为文化传播载体,它传播的内容却并不是都有利于大学生成长,其精华部分可以促进大学生更好地学习外国文化知识,而其糟粕部分却在某种程度上,对大学生的思想造成不好的影响,因而高职英语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吸收西方文化精髓,让学生接受积极健康的思想教育,保障英语教学带给学生的是正能量,而不是一些消极的思想情绪。

2思政教育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1)高职教师完善自身思政素养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推动者,同时也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因此高职英语教师应该从自身做起,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政素养,进而在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知识。对于高职英语教师而言,他们不仅仅是英语知识的传播者,同时也是思政教育的主要推动力,因此他们除了具备扎实的知识功底之外,还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意识,即思政观点,要运用科学教育方法,完善职业道德修养,树立正确价值观。部分高校的英语教师在年龄上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他们对于思政教育并不明确,究其原因在于他们自身思政水平较差,在进行专业学习过程中,对于西方文化接触比较多,因而在某种程度上受到西方文化影响比较多,对于思政教育重视程度不高。从整体上分析,高职英语教师要不断完善自身水平,进而在教学中渗透给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政水平。(2)德育为先,运用新的教学模式高职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将德育放在第一位,英语教师也不例外。在以往的英语教学中,教师授课形式比较单一,基本是理论讲解,而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导致其失去英语学习动力,而思想教学更无法实现。因此高职英语教学必须寻求创新,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改变以往的形象,充当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的角色,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前教学活动是帮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一个非常良好的方式,进行师生互动,可以促进教学氛围的形成,而互动的内容必须有针对性,并贴近教学内容,例如:某高职教师在进行教材第一单元教学时,即TheEducationIReceived,教师教学导入完成之后,将下列问题抛给学生,Whygotouniversity?Whatisyourcareerplanning?Learnwhatabilityexerciseoutside?学生对上述问题进行思考,并相互讨论,教师在此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思想状态,对于一些不好的思想进行及时纠正,如有的学生认为大学学习过程不重要,只要拿到毕业证就可以,这样的思想具有一定的误区,教师应该及时帮助学生进行更正,并利用教材的相关案例讲解大学教育的重要性,让学生可以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思想。(3)因材施教,发挥隐性教育功能针对高职学生而言,他们普遍存在英语基础较差的现象,因而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较低,有的学生甚至出现了厌学心理。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教学方式与方法的选择,根据学生接受能力,适当开展教学活动,然后再进行逐步深入,对教材内容进行简化,挖掘其潜在的德育功能,例如:某教师在进行口语教学中,针对大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设置问题,让大学生各抒己见,如Howdoyouquicklyadapttocollegelife?Howtochoosetheworkandlife?鼓励学生上台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师根据学生在英语发音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讲解,而对于学生思想也有大致了解,这样有利于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将思政教育更好地融入进去,促使学生英语能力提高的同时,也能提高思政水平,这样的教学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利用文化熏陶,提高学生思政境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学生通过网络渠道了解到更多的西方文化,但是由于学生思想较为单纯,缺乏对新鲜事物的辨别能力,造成他们思想上产生偏颇,不利于学生成长。针对这种现象,高职英语教师应该引起注意,并在英语教学中逐渐渗透德育教学,针对英语文化,要做到“去伪求真”,将英语文化中具有教育意义的部分传授给学生,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对于跨国文化有清楚的认识。例如:某高职英语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借助英语中的一句名言辅助教学内容,进而达到实现思想教育的目的,如Allthingsaredifficultbeforetheyareeasy,这句话的意思是凡事必先难后易,英语教师引用这句名言的意义在于鼓励学生脚踏实地,不要投机取巧,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除此之外,英语文化中还有许多利于思政教育,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酌情使用,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提高的基础之上,不断完善思想教育。

3结语

第7篇:支教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语音教学;中职英语;中职院校;英语教学

一、引言

英语学习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点。学生在学习了多年的英语后依然不会用英语进行表达和写作。哑巴英语在教学活动中比较常见,很多学生只会在试卷上做几个简单的选择题,这不能不说是教学的失败。老师要重视中职英语中语音的教学,才能够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教育现状。

二、语音在中职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第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差。中职院校的学生学习的基础本来就不好,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对英语的自学能力较差。中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英语成绩都不好,英语的功底较浅,缺少对英语的锻炼和联系,不能够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运用英语。老师要强化学生对语音技巧的掌握,促进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英语的灵活使用。第二,学生的心理负担较重。中职院校的学生背负的心理压力较大,无心学习。英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对学生进行恰当引导,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造成学生心理负担较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老师要进行正确的引导,避免学生在不成熟的年龄阶段误入歧途,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老师可以强化学生对英语语音技巧的掌握,让学生在英语教学中得到美的享受,减轻学生的信息负担。第三,学生所掌握的单词量少。中职院校的学生英语的基本功底较差,学生多掌握的英语词汇较少。英语单词是修建高楼大厦的一片瓦、一块砖,没有足够的单词量,就相当于没有砖头和瓦片,想要修建高楼大厦一样。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注意英语词汇量的积累。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注意积极引导和监督学生加深对英语词汇的学习和理解。同时要督促学生对英语音标的学习,加强自己的在语音能力方面的训练。第四,学生语音基础差受迁移影响大。中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迁移影响比较大。这种迁移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英语教学中存在学生语音学习观念有误,语音知识掌握不牢靠,中职英语教学方法单一,中职英语教学对语音教学不够重视等多方面的原因。老师要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针对每个学生受到的影响因素不同,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不断提高中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成绩,同时鼓励学生将这些英语知识在现实生活中进行运用。

三、在英语教学中需要注意语音教学的策略

第一,语音教学中要正确认识音标。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对音标进行正确的认识。只有正确的发音,英语才能够在实际的生活中灵活的应用。如果没有进行正确的语音训练,你说的英语没有人能够听得懂,同时因为自己错误的发音影响了自己的听力,别人正确的发音你也听不懂,那样的话就不能够运用英语进行正常的交流,英语的学习也是无用的。因此,加强音标的认识有助于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第二,语音教学中要注意改变单词的呈现方式。在传统教学过程中,老师“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进步了。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注意改变单词的呈现方式,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不断促进学生学习成绩提高。第三,语音教学中要不断改进策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才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和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提高课堂教学的关键。第四,语音教学中要加强英语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英语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语言学科。这门学科应用的范围很广。学生在英语的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将英语知识活学活用,灵活掌握英语在实际生活中的使用技巧,只有掌握好了英语在生活中的使用技能,才能够让这门语言工具为我们服务。学生对所学的英语知识缺乏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例如,去逛超市或商场,看见琳琅满目的商品,看看自己能够用英语说出那些物品的名字。自己能不能用英语进行购买商品或找零等的表达。在回家的路上,看见熟人能不能用英语进行问候,独自一个人的时候,听着小鸟的鸣叫、看见明媚的阳光,自己会不会用英语唱歌,表达一下心里的舒适和惬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这个多元化发展的社会,英语老师要培养学生对英语的运用能力。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提高学生对英语的使用能力。要培养起学生对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从“师本位”的教学理念转变为“生本位”的教学理念,才能够提高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蔡艺.让音乐流转在英语课堂——关于音乐与中职英语语音教学相结合的探讨[J].职业,2016(08).

第8篇:支教的重要性范文

1 职业教育中学生存在的问题

1.1 部分学生缺乏清楚的学习认知。部分职业学校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认知方面存在着某些“问题”,如学习过程注意力不集中,认知相对比较感性。讨厌传统的学习模式,渴望获取新的学习方式,他们必须亲身经历和体验,才能对知识产生真实的认识。所以必须从体验、感受等方面入手,改革目前的一些教学模式,以期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1.2 部分学生缺乏人际交往能力。职业学校学生在一个相对开放的、全新的环境中内心很渴望与人交往、交流情感,但缺乏主动性和基本的交往知识与技巧,在实际交往中,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对别人高标准,对自己低要求,经常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是非观念强加给他人,不能认同他人的优点,不能容忍他人的缺点,往往容易引发人际冲突;他们希望得到学校和教师给予的“温暖”和社会的认可,希望得到尊重,获得教师的赞赏和与教师建立友谊,但是他们平时的行为又无法得到教师和社会的认可,因此,这些学生会时常感到抑郁、迷茫。因此在情感体验上如何加以正确疏导,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情感响应,获得真切的体验,以对他们施加有效的情感影响,是职业教育应重视的一个主要课题。

1.3 部分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缺乏自信心。目前,职业学校学生大都是因升学考试失败或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因此社会上很多人对职业学校学生存在一定的偏见与歧视,往往使职业学校学生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严重缺乏自信心,从而缺乏努力学习的动力,加之他们本来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学习能力较差,面对陌生的专业理论与技能训练难免感到束手无策,便产生自卑心理。

因此,学校必须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特殊作用,使学生通过参与各种音乐教育活动或完成音乐。所以音乐教师的主题任务就是让学生在其过程中找回自信。

2 音乐教育有利于推动职业学校德育教育

音乐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音乐可以较好地开发学生身心潜在能力,将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启示和净化,使学生的道德修养得到提高。如欣赏歌曲《老家》,这首歌曲是由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王宏伟演唱的,以抒情的笔调表达了老家母亲吃苦耐劳、养育子女的精神,以此表达对老家的思念之情。经常给学生欣赏这种优秀的音乐作品,可以使学生能深刻地体会老人的辛酸,体会到老人为了孩子上学所付出的一切,从而使学生受到音乐形象的熏陶、感染和启示,在感受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实现音乐教育对德育教育的作用。

3 音乐教育有利于职业学校学生提高自信心

针对以上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内心缺乏自信心,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激发人奋进的歌曲,从介绍作者的经历或者遭遇,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从这些经历中得到一些启示,然后再听歌曲,让歌曲中奋进的旋律打动每一位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比如歌曲《水手》是由残疾歌手郑智化演唱的,郑智化的经历加上歌曲中所表达的令人奋进的内容可以激发学生不断奋进;歌曲《你是我的眼》是由台湾著名残疾歌手萧煌奇演唱的,萧煌奇双目失明,而歌曲名字就是你是我的眼,内容表达了失明者对美好光明世界的向往,给学生欣赏这种歌曲可以让学生很快进入意境,从而被打动,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这些作品都有利于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他们跟好地学习,取得优秀的成绩。

4 音乐教育有利于职业学校学生智能素质的培养

音乐教育可以使职业学校学生在对音乐形象性、情感性的体验中获得美感。这种美感可以增强他们的感知能力,使他们的思维变得活跃。这种美感就变成了学生学习行为的内部诱因,从而客观上强化了学生的各种心理能力和活动,增强了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这个意义上说,音乐教育为智力活动的培养提供了最佳的情绪背景。音乐教育有利于学生的智能素质的培养与提高,重视音乐教育与智能素质教育的结合,有利于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是促进职业学校学生全面提高,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举措。

5 音乐教育有利于职业学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第9篇:支教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职校生 心理健康教育 重要性

中职生,即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依据中职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对他们施加系统影响,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促使他们身心协调、健康、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当代中职生身心发展正处于由动荡逐步趋向成熟、稳定的关键时期,随着其生理、心理的不断成熟与发展、社会阅历的增长以及过早地面临择业、就业的巨大压力,他们不同程度地存在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疾病。诸如恐怖、焦虑、疑病及神经性抑郁症等精神性疾病,严重地影响着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而身心健康作为一切价值的源泉,是提升生命质量的可靠保障。因此,加强对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培养他们良好的精神状态,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据调查,中职生的构成主要有三多,即贫困家庭的学生多、家长文化水平低的学生多、单亲家庭的学生多,这样一个群体再加上他们中考失利,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有:

1.学习目标不明确,厌学心理严重。学习是学生第一要务和主导活动,而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部分学习成绩很差,甚至对考试和某些学科和课程的学习存在比较严重的恐惧心理,厌学情绪明显;另一方面有些家长对这样的孩子也没有抱多大的希望,直接导致这些学生进入学校以后学习目标不明确,产生混一混的想法。就此而言,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教育和调试是有必要的。

2.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自卑心理严重,逆反消极心理强烈。职业学校的学生虽然学习成绩不太好,但他们同样有着丰富多彩和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同样有着同龄人的特点,比如他们的情绪变化快、冲动性强、理智性差,而在日常生活中,不少职校生表现更为突出,面对当今社会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他们不能正确看待,再加上家长也认为孩子没有出息,在这双重的压力下,他们感到身心疲惫,严重的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所以对职校生有必要进行及时的心理教育和调试,使他们能很快走出心理的误区。

经过这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很多职业学校的学生自卑心理严重,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即使对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往往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总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容易出现自暴自弃的消极表现;还有一些学生是习惯了指使别人,进入职业学校后仍然希望别人围着自己转,但现实情况恰恰相反,基于此。一些学生就故意通过一些逆反的言行来突出表现自我的存在,设法引起别人的关注,以此来获得异常的自我满足感。对于这些学生,如果不进行及时的心理引导和调试,很可能就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对学生、对学校和对社会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3.人际交往障碍。在初中阶段,由于学习成绩的不理想,自然在以学业好坏为标志的学校、社会里,职校生就是笨孩子、傻学生,座位是在教室的后排,上课没有被提问的机会,根本没有参加学习竞赛的可能。有些老师和同学都懒得与他们打交道,一些家长甚至不允许自己的孩子与职校生来往相处。所以在进入职业学校后,好多学生不愿意和过去的熟人打交道,不愿意告诉别人自己在职业学校读书,导致学生的人际交往出现扭曲,这时候如果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