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村支教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于我国而言,第三部门刚起步不久,大多数学者认为,从推动和促进我国第三部门发展角度出发,不应将第三部门的范围限定得过死,比如康晓光认为,只要是依法注册的正式组织,从事非营利性活动满足志愿性和公益性要求,具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性和独立性,即可称为中国的NGO(Nongover-nmentalOrganization,简称NGO)。[3]王名将我国的第三部门定义为: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公益性或互益性活动,并独立于党政体系之外的正式的社会组织。[4]笔者认为,从我国第三部门生存发展的现实情况来看,我国的第三部门不是与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是为了组织本身或部分利益集团的利益而具有一定的营利性,完全独立于政府和市场的第三部门是不存在的。为避免概念的含混不清,考虑到政府和市场本身也是一种制度安排,我们更愿意将第三部门认为是一种以公共利益为目标取向、以志愿方式提供公共物品的制度安排,慈善组织则是这一制度安排的载体,捐赠是该组织的主要行为方式。
从经费构成看第三部门投入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从政府、市场和第三部门这三个层面来考察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构成情况是合理的。同时,为统计的方便,笔者将财政性教育经费归为政府投入,而将社会捐、集资办学归为第三部门投入,除此以外的事业收入(包括学、杂费)和社会团体、公民个人办学经费以及学校其他收入都视为市场投入。从政府投入层面来看,近年来,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总投入实现了快速增长,2003—2009年,义务教育经费总投入从2744亿元增长到7250亿元,增加了1.6倍,其中,2007年比2006年增长了25.9%(见表1)。至2007年春季,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免除,2008年9月,中国城乡义务教育全免费。自此,中国义务教育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人民教育“政府办”,政府成为义务教育投入的绝对主体。农村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农村义务教育总投入的比重从2003年的83.6%增加到2009年的96.7%,提高了13.1个百分点在市场投入方面,学杂费是市场投入的重要来源。伴随城乡免费义务教育的全面实现,市场对义务教育投入急剧减少,市场投入占义务教育经费构成中的比例呈现大幅度减少的趋势,2009年义务教育的市场投入占义务教育经费总投入的比例由2003年的22.0%减少至6.2%(见表2)。同时,民办义务教育等形式的市场投入在城市尚还有一定发展空间,而在农村,其发展举步维艰。2009年农村地区的民办义务教育投入为5.1亿元,仅占民办义务教育总投入的23.0%。我国第三部门通过自身的不断完善,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支持与关注,为义务教育发展做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充分体现了第三部门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补充作用。但是从总体上看,第三部门投入总额少,在义务教育经费构成中占的比例逐年减少,农村义务教育的第三部门投入占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比例由2003年的1.3%降低到2008年的0.5%(见表3)。同时,第三部对城市义务教育的投入高于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特别是初中,2007年第三部门对城市初中的投入总额是对农村初中投入总额的两倍多。可见,第三部门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总额只是在最近两年才呈现出增加的趋势,投入波动大且总量少,占学校经费构成中的比例少。同时,第三部门对城市义务教育的投入高于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这些现状背离了第三部门扶贫济困、扶弱济强的初衷,第三部门投入农村义务教育受到某种程度的制约。
第三部门投入农村义务教育的制约因素
笔者认为,第三部门将资源投入到农村义务教育要经过“源”和“流”的过程,形成第三部门筹集、分配资源和学校(学生)使用资源的一个关系链。基于此,笔者从(第三部门)筹措资源、分配资源和(学校、学生)使用资源三方面探寻第三部门投入农村义务教育的制约因素,并据此进行了以下两项调查研究。一是选择贵州省某贫困县作为调查研究对象,调查第三部门投入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情况,并对该县30所乡镇学校的90位领导就第三部门投入的相关问题进行访谈。二是考虑到个人是第三部门投入的最终来源主体,笔者设计问卷调查个人对捐赠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态度以期探寻出第三部门投入农村义务教育的制约因素。该问卷共发放500份,收回446份,有效问卷426份,完成率86%,有效率85%。调查样本的性别构成男性为54.3%,女性为45.7%。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笔者将第三部门投入农村义务教育的制约因素简化归纳为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两个方面。(一)经济因素1.捐赠交易成本高要实现捐赠行为,捐赠者首先必须选择捐赠对象、了解其现实需求、与受赠者沟通和交流、选择捐赠渠道、进行资金登记并转移入册以及了解资金使用情况等,这些捐赠行为前后所花费的成本即是捐赠的交易成本。从理性经济人行为来看,捐赠的交易成本越低,个人进行捐赠的可能性也越大。笔者的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您是否了解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有78%的被调查者选择“一般、较不了解或完全不知道”,对于“您知道以何种方式向农村义务教育捐赠”,有53%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不清楚或比较不清楚”。可见有捐赠意愿的个人向农村义务教育捐赠需要较高的交易成本,分析其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点:首先,政府、第三部门宣传农村义务教育现状的力度不够,信息不对称导致多数人不了解农村义务教育现状,增加了捐赠者搜寻受赠对象信息的成本。其次,进行捐赠及办理免税优惠有繁琐的手续,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对企业家而言,时间成本的价值远远高于捐赠的直接成本,很多捐赠者对捐赠及捐赠后的税收减免程序望而生畏。第三,捐赠者要对捐赠后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也需要耗费一定的成本。过高的交易成本耗散了捐赠者的慈善自觉,减弱了社会个人乐善好施的行为意向。2.捐赠收益低无论基于何种动机,捐赠者一定是基于对预期收益的追逐才产生出捐赠行为。[5]一般而言,捐赠者的收益主要有以下两类:一是纯粹地追求心理与精神上的满足感:扶贫济困和回报社会。二是实现社会影响力的提升,即捐赠者希望通过捐赠行为提升本人或企业的社会影响力,比如通过捐赠使企业(个人)的品牌效应增加,最终从捐赠行为中得到间接的经济回报。对于第二类捐赠者而言,如果没有理想的预期社会效应,他们一般是不考虑捐赠的。在笔者选定的调查对象中,有38位从未捐赠过的被调查者均认为捐赠不应索取任何回报,267位捐赠额度在2000元以下的捐赠者中有88%认为捐赠不应索取任何回报,90位捐赠额度在2000-5000元之间的捐赠者中有53%认为捐赠可以有一定程度上物质(小纪念品等)或精神奖励,31位捐赠额度在5000元以上的被调查者中有82%认为捐赠可以给予一定的精神奖励。可见,一定的精神与物质奖励是激励社会捐赠的必要条件。然而,当前急切渴望得到捐赠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多地处偏远山区,信息闭塞,个人、企业对其捐赠后产生的社会影响力不大。同时,由于当前没有健全的社会捐赠表彰机制,现有的回报形式如授予荣誉以及赠予冠名权等均因为呈现临时性的特点显得力度不够。加之世俗价值观念的影响,一些富人的捐赠可能被曲解为别有用心,还可能产生负面效应,使富人对于捐赠更是望而却步。(二)非经济因素1.第三部门失灵义务教育今天所取得的成就离不开第三部门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希望工程就是实例。至今走过22个春秋的希望工程,已发展成为了中国最具社会影响的民间公益事业,但其筹资中的失灵现象仍然不可避免。“青基会事件”的教训和收获[6]就向我们揭示了第三部门有失灵的风险。萨拉蒙(Salamon)将第三部门失灵又称之为“志愿失灵”(VoluntaryFailure),他指出“志愿失灵”有四个方面的表现:一是慈善不足,即所能筹集到的资源与公益活动所需资金有着相当大的缺口。二是慈善活动的狭隘性,即慈善活动所服务的对象一般是某些特定的群体,而往往是另一些最亟须帮助的社会群体的利益却被忽视,并由此导致资源的浪费。三是慈善组织的家长主义作风,即慈善组织的管理者对如何使用资源有极大的发言权,造成组织内部决策过程的非民主化。四是慈善组织的业余性,即从事慈善组织工作的人员往往只是具有爱心的业余人员,这就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服务的质量,导致资源配置低效。[7]在我国,由于第三部门发展程度尚浅,各项机制还未成熟和规范,萨拉蒙所描述的第三部门失灵现象均表现明显。2.税收减免政策激励效应弱我国当前对社会力量通过第三部门向农村义务教育捐赠的税收优惠有极大的倾斜。2001年6月7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就纳税人向农村义务教育捐赠有关所得税政策作特别通知,通知指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通过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向农村义务教育的捐赠,准予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前的所得额中全额扣除。该优惠政策的目的旨在激励社会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支持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然而笔者的问卷结果显示,在回答“您是否了解当前向农村义务教育捐赠的税收减免政策”时,有92%的被调查者选择“不太了解或完全不了解”。可见,由于税法宣传力度不大,一些企业和个人并不懂得税法,更不了解对农村义务教育捐赠可以税前扣除,即使有了解的,纳税和抵税的观念也不强等原因导致税收优惠政策所起到的激励效应弱。同时,还存在一些地方政府为防止税额减少而不对此政策进行宣传的情况。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农村职业教育;发展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0—011—03
一、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是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
由于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消极影响,我国城乡在居民收入、消费支出、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巨大差距,存在影响社会稳定的诸多矛盾和因素。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缩小城乡差距,校正城乡发展失衡,已经迫在眉睫。积极消除城乡二元体制,统筹城乡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城乡统筹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战略选择。近年来,随着国际上对城乡一体化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的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就业体系、教育体系、公共服务体系等,正成为各国政府努力的目标。许多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成功实践值得我们借鉴。
美国开展多元化的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大力发展综合高中和社区学院,推行“工读课程计划”,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美国的公立高中89%为综合高中,其余11%又分为地方职业学校(半工半读)和全日制职业高中。1998年,91%的高中毕业生取得了不同的职业教育学分。法国政府以专款、纳税、建立培训基金会等形式保障农业职业技术培训的顺利开展。实践证明,城和乡是一个统一体,只有城乡协调发展,才能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因此,城乡一体化的过实质上是一个城乡完全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
城乡一体化是城乡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作为一种新型的职业教育发展理念,是科学发展观在职业教育发展领域的具体体现,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也是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就是指把城乡职业教育发展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一规划,通盘考虑;通过制度设置,运用多种方法,把城乡职教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互关系综合起来研究、统筹加以解决,让城乡职教资源要素能够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无阻地流动起来,形成城乡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共同发展的新型关系,表现为“四性”:发展目标的一致性、发展速度的协调性、发展过程的双向性、发展资源的互补性。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既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国家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一直以来坚持城市偏向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优质职业教育资源首先满足工业需求,满足城市以及市民的需要,从而造成城乡发展的不均衡。因此,推进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直接目的就是要促进城乡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其根本目标是为解决“三农”问题服务。“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要解决的突出问题,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的稳固,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因此,推进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实现城乡无本质差别的共同繁荣和协调发展,对解决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困境,克服农村人力资本短缺,寻求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乃至对解决“三农”等根本性问题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中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机遇分析
(一)农村职业教育不再被忽视,将获得与城市职业教育同等的发展机会
在城乡二元体制下,城市职业教育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相比,无论是资金、师资、实验实习条件等诸多方面都占有绝对优势,农村职业教育在竞争中明显处于不利地位,从而也导致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困境。这种教育上的“双轨制”实际上是城乡二元体制在教育上的体现,是一种不公正的制度安排,会加剧城乡的分割和对立。积极推进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其本质就是要把城市与农村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把城乡职业教育放在同等重要位置,给予同等重视;农村职业教育将获得与城市职业教育同等的发展机会,尤其是在目前城乡职教不均衡的情况下,要对农村职业教育给予更多的支持,充分考虑历史性因素给农村职业教育所造成的困境,通过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制度设置,实现城乡资源科学合理配置;既尊重历史,又实事求是,着眼于和谐社会理念,通过职业教育这个抓手,来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城和乡是一个统一体,城和乡分别是这个统一体中的两个方面,其中任何一方的发展都不能以牺牲对方为代价,而必须以保障或促进对方发展为前提,因此,农村不再是一个被忽视、被牺牲的对象,而是城乡统一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制度的实施,确立了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平等地位,消除了城乡二元体制在职业教育发展上的不平等政策,这为农村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理念,是以系统论的视角和全局观的高度去解决农村职业教育问题的一个重大突破,它突破了就农村谈农村、就农村职业教育论农村职业教育的传统思路,是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制度创新。
(二)农村职业教育将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功能
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条件存在先天性差异,职业教育的城乡差距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在一体化的理念下,政府应加大职教供给,关键在扶农、促农上做文章。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直接目标在于优化城乡教育资源的配置,不仅注重城乡职业教育在外延规模上的均衡发展,而且更要注重内涵建设的均衡发展,特别是要消除城乡职教发展在教育理念和精神面貌、文化生态以及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城乡差距。
目前,我国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是很低的,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是毋庸置疑的,甚至还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国家必须加大投入,这是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但是,我国的国情告诉我们,完全寄希望于国家投入来改善城乡职业教育的差距,显然也是不现实的。由于城乡、区域、校际发展不平衡,城市职教资源相对富裕,有些还闲置,造成浪费,而农村职教资源总体稀缺。因此,统筹城乡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最大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必然要求。为此,农村职业教育一方面将获得国家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将会得到城市职业教育资源的支持和辐射作用,将比以往有更好的发展条件。职业教育系统本质上是一个制度因素敏感的生态体,职业教育质量与师资力量、高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及办学硬件等条件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因此,政策倾斜与资金等诸多支持,将大大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的自我造血功能。
(三)农村职业教育将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大有作为
我国是个人口大国,劳动力绝大多数在农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没有转变成人力资本优势,没有成为人才大国。目前,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培训或教育的只占3.4%,接受过中等技术教育的仅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竟高达76.4%。匮乏的人才资源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各国发展实践证明,最终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人才资源,尤其是劳动力素质,知识的贫困是一切贫困的根源。
农村职业教育肩负着新农村建设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大历史责任。因此,我们必须要把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与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结合起来。一方面,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智力支持;另一方面,培养新型农民,为农村规模经营提供技术支持,推进农村走集约化、规模化的农业现代化之路。培养新型农民不仅是现代农业的需求,更是农村职业教育的责任。因此,农村职业教育要把培养新型农民作为办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可结合农村、农民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例如,在农闲时间开办培训班,加强农村科技人才培养,加强农村创业及营销物流人才培养,加强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加强农村干部培训等。通过多形式、多途径的教育与培训,农村丰富的人口资源将最大限度地转化为我国的人力资本优势,农村职业教育将在服务“三农”和推进一体化进程中大显身手。
(四)城乡一体化将为农村职业教育多元化办学提供契机
长期以来,农村职教发展理念落后,培养目标不清,办学机制僵化,办学主体单一,发展举步维艰。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农村将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城乡合作办学的机会和途径越来越多,为农村职业教育多元化办学提供契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必须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采取灵活的、多样化的办学机制。办学性质、办学形式、投资主体等都可以多样化。要鼓励农村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目前政府垄断教育已暴露了许多弊端,主要是教育行政体制效率低下和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迟缓,而民办职业教育体制更灵活,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公办职业教育的缺陷。因此,只有当民办和公办职业教育在平等合法竞争的发展环境下,才能激活职业教育自身内在的发展潜能,创造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职业教育体系。
在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理念下,将城乡有限的职业教育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不仅要重视有形资源的整合,更要重视无形资源的整合,在整合中要实现区域联合、校企联合、校际联合,农村职业教育可以在资源整合中受益,多元化办学的路子大为拓展。可利用发达地区、名校、企业等资源优势,1+1+1模式(一年在农村,一年在城市,一年在工厂实习)、1+2模式(第一年在农村,后两年在城市)、2+1模式(前两年在农村,最后一年在城市)、集团化办学、设立分校等形式。农村职校要走出校园,主动与社会各业联系,深度推进校企合作,建立职校与社会对接的开放办学体系,积极探索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职教发展新路。
三、厘清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中应注意的四个问题
(一)正确处理好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它只是外因。外因是事物变化的必要条件,对事物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内因才是事物变化的根据,是事物存在的基础,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方向,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第一位原因。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不会自发地发展,它来源予农村职教自身的改革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激发其内在发展活力。
(二)正确处理好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城乡职教都属于职业教育,都必须尊重职教发展规律,具有职业教育的相同属性,可以相互借鉴,但是绝不等于说城乡职教要趋同化、统一化、同构化。农村职业教育必须走特色发展之路。国家要鼓励特色职业教育发展,并对有特色的学校给予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重点加强指导,利用政策杠杆支持特色职业学校的发展。
(三)正确处理好一体化和多样化的关系
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是发展趋势,是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但是并不排除灵活的、多样化的办学机制的重要作用。目前,农村职业教育走人困境,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办学形式单一,办学机制僵化是其主要原因,职教要科学发展,必须要解放思想,采取灵活的办学机制,以多样化的办学形式和灵活的办学机制,实现农村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以此积极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
(四)正确处理好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关系
职业教育发展不能只局限于学历教育,它的发展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职业培训就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职业教育过分重视学历教育,职业培训的潜力未能充分发挥。因此,重视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必须大力拓展职业培训的渠道,特别要重视农民培训,把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农村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潜在市场,加强农民培训,不仅对职业教育自身发展,而且对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城乡一体化新格局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问题
1.农村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不明确
传统的农村职业教育是以“在农村”“为农村”为发展方向,面向广大农民,以服务农民发展为主要目标。城乡一体化推进后,农村职业教育的目标出现了转变。第一,城乡一体化下农村职业教育正在加速发展,但是城市教育发展的脚步优先于农村;第二,农村依附于城市,甚至取消农村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要求的是协调的发展和动态的均衡,而不是其中某一方面的突出。在城乡一体化格局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目标不明确,造成城乡一体化进程缓慢。
2.农村职业教育结构体系不规范
我国农村现有的教育结构体系中,主要包涵两方面内容――农业培训和职业技术培训,由政府投入、教育部门经办,实施全日制教学。农村职业教育管理主要是分区、分条进行,缺乏条理性,不能够进行合理、统一的规范。例如,农村职业教育的管理部门,就有教育部、农业部、人事部等10多个部门,造成农村职业教育管理重复等现象。正是由于农村职业教育结构体系的不规范,造成农村职业教育不能够统筹发展,从而影响了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程。
3.农村职业教育培养模式适应性差
目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主要有“以城带乡”“三段培养”“县域统筹”等,由于发展模式都是以单一的“离农”或“为农”的方向开展的,导致我国农村职业发展模式只能应用于局部城乡建设,不能够在全国大范围开展应用。在城乡一体化新格局下,农村职业教育培训模式虽然已经开展,但适应性差,不能满足中国社会主义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城乡一体化新格局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式
1.明确农村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为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农村职业教育应明确培养目标。国务院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职业教育要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以培养出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级能专门人才。”现阶段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可以建立优势学科和优势专业,开展职业教育讲堂,通过教育局和政府部门进行统一讲解,树立正确、清晰的发展方向;将城市资源与农村资源结合发展,实行资源共享;对城市人民和农村人民进行思想宣传,鼓励大学生回村开展工作,以带动乡镇教育发展。
2.发展多元化农村职业教育结构体系
为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应发展多元化农村职业教育结构体系。首先,政府应明确自己的职责,通过各级政府相互协调整合,设立农村职业教育管理部门,改变原有的零散化管理。其次,将农村职业教育进行系统化规范,明确办学地点、办学数量等基本要求,积极建立重点学校,完善教育机构。管理部门设立具体的行为规范和奖励措施,以调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积极性。学校设立规范性学科,通过专业细化,从整体上改善原有的教育模式,节约教育资源。最后,农村职业教育应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趋势,以城市教育体系为基础,结合乡镇地方特色进行新教育体系的构建,以满足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要求,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
3.开展具有普适性的农村职业教育培养模式
要研究农村基础教育,首先要研究其价值取向。澄清和确认农村基础教育的价值取向,对农村基础教育理论建构和实践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样,也深刻影响着我国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的广度和深度。
一、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在教育领域里的具体要求和体现,并且随着城乡一体化体系的发展而逐步完善的。2007年,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观点;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则第一次提出“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自此,城乡教育一体化作为一项国家的教育政策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试点总结和经验推广。
当前,关于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内涵,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给予了不同的解读。我们认为,所谓城乡教育一体化是把城乡教育放置到由城市和农村共同构成的一个大系统中,以城乡一体化的方法和系统思维方式,打破城乡二元对立教育制度的束缚,使城乡教育互相融合、相互促进,并在体制机制、政策保障、资源配置等方面达到一体化,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目标。具体来讲,城乡教育一体化具有如下特点:其一,城乡教育发展目标的趋同性;其二,城乡教育标准的一致性;其三,城乡教育发展速度的协同性;其四,城乡教育发展结果的公平性。为此,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农村基础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系统中的一个不可替代的发展主体得到了大幅度的发展,并日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其价值取向,它决定着教育的发展方向。追问与确立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是城乡教育一体化实践的前提,也是城乡均衡理论建构的起点。
确立正确的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对于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最终目标即城乡教育公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城乡教育公平可以分为平等性公平、差异性公平和补偿性公平。”[1]城乡教育公平的三重含义需要重新定位我国当前的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取向,改变传统“城乡两策,重城抑乡”的思路,以城乡平等的思维作为指导,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扶植力度,确保城乡教育资源优势互补,促进城乡教育结构的优化调整,提升城乡整体意义上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推动教育公平。这种基础教育的城乡均衡发展不是搞“平均主义”,不是“削峰填谷”,也不是一味地脱离农村实际过度拔高农村教育的发展水平,追求低水平的教育均衡,而是追求优质高效的教育均衡。
二、我国当前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矛盾分析
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在价值取向方面陷入了“离农”和“为农”的矛盾。所谓“离农”教育是同农村城市化、农业工业化、农民技术化联系在一起的,以升学为途径,立足城市,培养离开农村和农业进入城市主流文化而不是回归乡土文化的人才[2];所谓“为农”教育就是要求农村学生面向农村,立足农村,服务农村,掌握农业生产技术,培养新型农民。这种看似相互矛盾、很难调和的目标定位实际上反映了我国当前农村基础教育的价值取向定位不清晰、不科学。
1.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矛盾
(1)教育目标上的困境
长期以来,农村教育在教育目标即为城市发展还是农村发展服务的问题上左右摇摆,缺乏一个明确的指导思路,经常陷入非此即彼的怪圈。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离农”教育培养的农村优秀人才通过升学的形式走进城市,没能为农村服务。“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它教人离开乡下往城里跑,它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住房子不造林,它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它教人分利不生利。”[3]“为农”教育观点主要是针对农村教育基础培养目标过度城市化而带来的问题进行纠偏,这种教育价值取向要求农村的学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服务,使农村基础教育适应农村环境。可是这种取向也存在着危险,它可能会限制农村青年向城市流动,并进一步拉大农村学校教育与城市学校教育之间的差距。
(2)教育功能上的困境
农村基础教育的价值取向困境,源于两种不同教育功能的冲突。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教育功能一直存在着社会与个人两类取向。前者是属于工具论的价值取向,强调教育的社会需要、社会利益和社会价值;后者是主体论的价值取向,强调教育的个人需要、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就农村基础教育当下价值取向分析,“政府是想通过教育复制社会的等级性,使农村人安心做农民;农村人则想通过教育冲破社会的等级性,改变自己的农民身份。”[4]农村教育就一直处在这两种教育功能的冲突之中,最终是在哪个方面都没有多大成就。
(3)教育内容上的困境
我国农村教育内容的困境主要表现在课程设置城市化和本土化之间存在着矛盾冲突。尽管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在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环境方面与城市教育有着巨大差异,但就教育内容来说,二者基本是相同的,农村教育内容的城市现象非常严重。在课程设置方面,由于教材的城市化,课程内容脱离了农村生活和生产的实际。这些以升学为导向的课程内容对于那些有机会到大学中接受教育的孩子来讲还算有些价值,但却是以牺牲因为多种原因而无法升学的多数学生的利益为代价的。“他们在人生的黄金时间非但没有学到有用的知识,反而丧失学习生存技能的机会,造成‘文化人’反而没文化(地方知识)的怪异现象。”[5]
2.造成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矛盾的原因
(1)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对立的教育制度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建国以来一直存在着由市民组成的城市社会和由农民组成的农村社会的城乡二元对立的社会制度,其中就包括二元对立的教育制度。“这种制度有城乡分治的教育管理体制、城乡失衡的教育投入体制、城乡显失公平的教育人事制度、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等。”[6]我国农村基础教育“重城轻乡”的价值倾向就根源于这个城乡二元对立的教育制度。
(2)根深蒂固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
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虽然源于西方文化,但在我们的社会语境中随处可见。人们把一切事物经过简单还原分成二元的两极后,却又片面地夸大二者之间的差别,忽视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我们一直沿着这样的一个思维方式推动历史:拥护―打倒的二元对抗逻辑。”[7]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教育实践中的城市教育和农村教育的断裂与分化,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左右摇摆,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对立失衡。可以说,“离农”和“为农”教育思想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这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
(3)缺乏一套适用于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学校之间的统一的教育质量标准
由于现实政策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的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实际上是在各自的小系统里进行着不同的循环和运行,城乡教育处于分割和分治状态。从教育公平的分类来看,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在教育机会、教育条件、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等方面都缺乏统一的教育质量基本标准。这直接导致基础教育的城市中心主义,农村教育的优势无从谈起。
(4)现行的农村教育制度从欧美移植而来,缺乏本土化
近代以来,我国的教育制度体系基本上借鉴和嫁接了欧美、日本和前苏联的现代教育制度,虽然期间经过多次调整,但基本的框架结构一直沿用至今。这种现代教育制度是欧美工业文明的产物,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突出表现为教育的学术性、精英性和理论性,与我国的社会背景和传统文化不完全合拍,与传统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不相兼容。当前,“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非农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8]而现行的农村基础教育却一直在固守传统的教育体制机制,缺乏教育的本土化和地方化,无视火热的农村教育实践,致使我国农村教育定位“土不土洋不洋”。
要走出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着的价值取向困境,就需要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思想逻辑和认识框架下对教育取向进行科学的定位和整合。
三、城乡教育一体化视野下的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定位
城乡教育一体化不仅是城乡均衡发展的目标,同样也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的手段,而且它还是一种整体的、联系、系统和生态的思维方式[9]。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可以避免城乡二元对立的教育制度和思维方式,不是就农村而说农村,就城市而说城市,而是将城乡教育作为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在此基础上,农村基础教育的价值取向应该立足农村实际,坚持基础性的教育方向,服务城乡共同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为了确保农村基础教育的价值取向定位的科学性,我们认为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立足平等原则,坚持农村教育发展的基础性;第二,立足差异原则,坚持农村基础教育为城乡共同发展服务;第三,立足补偿原则,提升农村基础教育质量,实现城乡教育发展的优质均衡。以此原则作为指导,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可以实现多元整合。
1.坚持农村教育发展的基础性
农村基础教育隶属于整个国家的基础教育,与城市教育一样,担负着培养每个适龄青少年基本学习手段和学习内容的功能,而这些内容和手段是学生以后能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所必需的。它能让青少年未来能独立地生存下去,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充分实现自己的发展,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并能终身学习。可是我们现在的农村基础教育的目标定位却是培养具备劳动技能知识、生产技能知识,面向农村,为农业发展服务的新型农民而不是合格公民。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认识误区,原因就在于有些人将农村基础教育与农村教育混为一谈,将本来应该属于农村职业教育、农村成人教育的职能强加给了基础教育,从平等性原则来看,对农村地区的学生是不公平的。
2.立足农村实际,开办服务新农村和城镇化建设的课程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的今天,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并没有与时俱进,及时适应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技术化的时代形势,还是将升学教育几乎当作唯一目标定位。对于绝大多数不能升学的学生来说,这是一种失败的教育。农村基础教育并没有传授给他们在农村环境下生存发展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基础教育也没有为他们在城镇和城市中立足提供劳动知识和生产技能。
城乡教育一体化不是城乡教育一样化、同步化和同质化。它们应该是在平等基础上进行差异化的发展,追求和而不同,为城乡共同发展服务,而不是传统的“离农”和“为农”思维。农村基础教育应该立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围绕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技术化,将升学教育、就业教育和农业技术教育结合起来,实现价值取向的多元整合。对此,应该在坚持教育基础性的前提下,在学校当中多开办一些服务新农村和城镇化、工业化建设的课程,科学地组织农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基础教育。有人将农村基础教育结构划分为基础课程教育部分与非基础课程教育两个部分[10]。这是一种非常有益的尝试。当然,这种课程结构还需要在课程内容、课程比例、课程实施效果等方面进一步加以深化。
3.建立城乡统一的教育质量保障制度
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背景下,基础教育的最终目标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特别是质量差距,实现质量公平和优质均衡。对农村基础教育来说,为了确保这样一个结果的顺利实现,“就有必要建立城乡统一的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它包括城乡统一的教育质量标准和健全的教育质量督导、评估和问责机制)。”[11]它能从制度的层面对农村基础教育由于历史和政策的原因造成的落后局面进行补偿,使得所有的学生,不管是农村的学生、城市的学生还是打工子弟都能够获得作为一个未来合格公民必备的素质。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作为政策和制度的贯彻者和协调者在强化教育的督导和监控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与政府的绩效考核结合起来,既要“督学”也要“督政”,特别是对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要实施严格的教育问责制,确保城乡教育一体化战略的落实。
总的来说,确立农村基础教育正确的价值取向,应该以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思维进行指导,立足农村实际,服务城乡共同发展,最终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1] 褚宏启.教育制度改革与城乡教育一体化.教育研究,2010(11).
[2] 许林.论城乡教育一体化.当代教育科学,2009(8).
[3] 张济洲.“离农”?“为农”.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3).
[4] 王本陆.消除双轨制:我国农村教育改革的伦理诉求.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会科学版),2004(5).
[5] 袁同凯.走进竹篱教室:土瑶学校教育的民族志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6] 林存银,褚宏启.城乡教育一体化及其制度保障.教育科学研究,2011(5).
[7] 郑敏.世纪末的回顾:汉语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文学评论,1993(3).
[8] 邬志辉.“离农”抑或“为农”――农村教育价值选择的悖论及消解.教育发展研究,2008(3).
[9] 褚宏启.城乡教育一体化.教育研究,2009(11).
关键词:价值 现状 对策 教育教学
初中化学是化学学习的启蒙阶段,当前,启蒙阶段的化学教育现状很难实现化学教学的价值,也很难减轻学生的负担,很难使化学教育与社会科技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所以,我们的化学启蒙教育不得不进行改革。
一、 审视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育教学的价值
化学是自然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能源科学的重要基础,是推进现代文明与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是解决能源危机、粮食危机等一系列问题的坚实支柱。所以化学教学一要强调学生适应对未来社会的发展,使他们能从化学的角度认识科技、社会和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懂得运用化学的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污染,合理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使学生在面临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挑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决策;二要从培养科学素养的基本要求出发,提供给学生最基本的知识、技能与方法,创设生动、多样的科学探求和实践活动情景,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勇于怀疑、敢于批判和善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以及积极向上、追求真理的人格品质;三是规定学生所要达到的最低水平,要求学生“建立初步的科学物质观”、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
二、 察视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育教学的现状
乡村中学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现状严重滞后于社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考试教育”制度的制约
考试制度的简单化、单一化成为实现化学教学价值的绊脚石,升学压力、评价体系、考核制度只能导致学生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只能导致化学教育脱离生活经验、社会实际,只能导致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能导致“讲、记、背、练”重复循环的应试教学方式。
(二)化学实验仪器的严重匮乏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上册的序言中就明确提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然而乡村中学的实验仪器与药品的严重匮乏,严重地制约着化学教学,很难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与敢于批判、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导致学生不善于置疑、不善于观察实验、不善于合理推导、不善于归纳总结,更谈不上设计实验,这本身就违背了化学教育教学的规律。
(三)落后的考核评价制度
教师的考核评价制度是教学成绩,是升学人数。教育教学的价值趋向,不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科学务实的态度,不是培养学生严谨求学、勇于探索精神,不是培养学生耐住寂寞、追求真理的人格品质,而是追求学生试卷上的高分与竞赛中的荣誉、折合分的排名,进而导致考核成落后。
因为“精讲、强记、硬背、多练”重复循环无疑是提高学生试卷高分的最有效手段与最直接手段、最成功手段。相反,多组织学生置疑、设计、探索、创新的教育教学在实际的评价体系下显得吃亏。所以即使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有探索的想尝试的教师也不得不新教师与老教师相结合,公开课、观摩课大显教育教学改革,将三维目标在课堂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平常课堂上、课堂下无不是“强抓、硬记、多练、多讲”。面对重点高中的升学压力,学生的减负不过是句空话。
面对上述现状,我们的新课程改革不得不进行更彻底的革命。
三、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育教学对策
为了最大程度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价值,我们不得不彻底改变乡村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育教学的现状,笔者将自己的观点写出来,与同仁共探讨。
(一)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考试制度必须改革
我反对放弃考试,推荐升学的政策,但是考试制度必须改革,考试要按照学生的发展,分为基础考试、选拔考试,考试要多注重过程,少涉及结果。
基础考试可分为试卷考试和社会实践考试,注重考察学生是否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考察学生初步形成的物质观与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世界观;考察学生是否运用这些基本技能,解决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例如:科学种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回收等一系列的社会实际问题;考察学生是否懂得学以致用的道理,考察学生是否树立了依靠科学、追求真理的人格品质;考察学生是否在面临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时,能运用科学的角度去思考,并作出正确的判断。
选拔考试则注重考察学生的科学探求能力、实践活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考试形式要分笔试与实验相结合,考试要注重选拔有勇于怀疑、敢于批判、善于创新精神的科研工作者,要考察学生是否有探索疑难问题的勇气,是否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否有浓厚的实验兴趣,是否有规范的实验操作能力,是否有改进实验装置的创新精神。
(二)教师的考核评价制度必须改革
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制度,可将教学的过程性评价所占比例定为40,注重教师如何创设生动、多样地科学探求和实践活动的情景,注重教师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将教师的论文与课题研究所占比例定为30,注重考核教师联合学生的获奖情况与选拔情况。
将教师联合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后,社会反馈的评价材料所占的比例定为30。注重学生的实践运用情况。
(三)教与学的方法与态度必须改革
教师要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要减少“讲、记、背、练”循环重复,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追求真理的人格品质。
为认真落实《江苏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办法(2015至2020》和《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关于做好“十三五”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精神,加大乡村骨干教师培养力度,提高乡村教师业务素养,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形成一支本土化的乡村学校骨干队伍,“十三五”期间,在全省各市、县建设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开展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度重视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建设
“十三五”时期,是江苏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胜期,是建设教育强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时期。让乡村所有适龄儿童享受优质教育,是我省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体现,而优质均衡的师资队伍最为关键。因此,乡村教师队伍专业发展必须符合江苏基础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必须适应发展阶段的新变化。
在全省开展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建设是我省乡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重要内容,是我省深化教师培训模式改革的切实举措。通过培育站的形式,计划每年为全省乡村学校培育2000名市级骨干教师后备人选和4000名县级骨干教师后备人选。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建设事关我省乡村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和乡村教育发展全局,各地要从全省教育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做好宣传动员工作,保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 规范程序,优化方法,建立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良好运行机制
建设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是一项开创性工作,需要相关部门和机构认真研究,建立规范的工作程序,探寻优化建设的路径,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
1. 关于导师组的建立。每一个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由主持人和2名成员组成导师组。其中,市级培育站导师组原则上由特级教师(或正高级教师)、大市学科教研员和高校(或省级教科研机构)专家组成;县级培育站导师组原则上由特级教师(或正高级教师)、大市学科带头人和县级学科教研员组成。鼓励跨地区共享教育资源。导师的遴选实行自主申报,同级教师培训管理机构(如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市级教师发展学院)推荐,同级教育行政部门认可,上级管理部门同意。所选导师要热爱教育事业,热心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在时间和精力上能保证培育站工作需要。导师原则上从本地区教师中选拔。
2. 关于学员的选拔。所有学员均从乡村教师中推荐选拔。(根据《江苏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办法〔2015―2020年〕》,乡村教师包括县级人民政府驻地以外的乡镇、涉农街道和村庄学校的教师。)市级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的学员原则上应是县级中青年骨干教师,每个培育站25名学员;县级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的学员原则上应是校级中青年骨干教师,每个培育站30名学员。学员的遴选程序为自我申报、学校推荐、导师组同意、同级教师培训管理机构备案。
3. 关于培育形式。各培育站要根据学员专业发展的实际水平,确立年度培育主题,采取集中研修、岗位研修、跟岗学习、网络研修等多种形式,组织学员开展研修活动,促进学员自主发展能力的提升。
4. 关于考核制度。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每期周期一年,通过一年的学习,培育站学员要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行为,发挥骨干作用,展示学习成果。导师组对学员进行中期考核制,对没有达到考核要求的学员实行淘汰制。各大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市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的终期考核,省教师培训中心对全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进行终期抽样考核。各市县出台相应保障措施,要将终期考核优秀的学员列入市级学科教学带头人、县级骨干教师评选优先考虑人选。
三、 省市合作,分项管理,全面提高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建设水平
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由省教师培训中心统筹管理,以省市县合作的方式开展工作。市级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省市合作、以市为主,县级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省市县合作、以县为主。
1. 确定设站需求。全省每年设立市级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80个、县级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约133个。省教师培训中心根据全省情况和各市乡村教师规模,确定各地培育站建站具体数量。各市、县根据本地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情况和专业发展需要,确定培育站的性质(如学段、学科等,但不含校长类)。通过招标方式,遴选导师组,确定报审的对象。鼓励各市、县自筹经费增设培育站。
2. 上级部门评审。各大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地区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申报评审工作,省教师培训中心对全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进行抽样评审。对方案着重进行现实性、科学性、可行性评审,提出评审意见。评审意见分三种情况,即通过评审、修改重审、不予通过。对没有通过评审的,取消当年该培育站设立计划。
3. 明确工作任务。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的工作由主持人自主安排。其工作既要定位高远,又应务求实际和实效;其目标任务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培育站学员应在导师指导下,根据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的建站宗旨和要求,制定个人研修计划,切实完成研修内容。
四、 加强管理,保障经费,全面加大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建设力度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培训业务管理部门要加强对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的管理,有充足的经费保障培育站开展工作,全面加大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建设的力度。
1. 加强过程管理。在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运行过程中,教师培训管理机构要加强过程管理。省教师培训中心要深入调研,组织专家团队对各地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进行业务指导,通过专题培训会、座谈会、现场会、经验交流会等,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各大市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培训管理机构要有专人负责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工作,定期组织本区域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开展业务交流,保证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关键词:预防医学;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农村基层
1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要求
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农村基层定向)培养具备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公共卫生工作能力,能在农村基层从事预防保健、传染病管理、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卫生检验和社区卫生服务等工作的实用型公共卫生专门人才。达到这个培养目标各专业课程的授课内容要适应农村基层疾病谱特点及农村基层公共卫生工作实际,扎实掌握方法学和卫生学等知识并具备相应技能,使培养的学生既有丰富的预防医学理论知识,又具备传染病管理、慢性病管理、预防保健、城乡生活饮用水监测与干预、食源性疾病监测与干预、城乡居民营养和健康监测与干预、医疗机构消毒质量与感染因素监测与干预、职业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青少年学生健康素质与常见病的监测与干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报告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等能力。
2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法
《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属于方法学。《流行病学》是疾病预防控制的主干学科和主要技术支撑,教学中侧重将理论知识与农村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实际结合起来,加强现场流行病学内容的讲解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实验课程以流行病方法案例讨论为主,辅以方法学的综合性应用;《卫生统计学》主要任务是健康相关因素的信息管理与统计分析及评价,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实践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基层公共卫生数据的特点,安排SPSS统计学软件教学和案例讨论内容,理论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应当以服务人民群众为宗旨,需要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牢固掌握相关操作技能,尤其在食品营养与食品检测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贯彻理论讲授与实验操作、技术训练并重的原则。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倡导学生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相关知识进行自我学习,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环境卫生学》教学内容要和农村基层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加强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内容的教学,如水体卫生、饮用水卫生、大气卫生、环境与健康的关系、土壤卫生、环境污染性疾病、家化产品卫生、环境质量评价、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及应急处理等内容。环境卫生学实验教学应立足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性思维。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内容上注意理论知识与农村基层职业卫生相关实践应用的融合,主要任务是识别、评价、预测和控制不良劳动条件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教学过程中注意采用启发式、案例讨论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和综合应用能力。实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内容安排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辅以少量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是根据国家学科调整,将儿童少年卫生、儿童保健及妇女保健三个学科作为一个完整体系进行阐述的新的学科体系。《儿童少年卫生学》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人体生长发育的有关理论以及教育过程卫生、教学环境的基本卫生要求、儿童的健康状况监测及常见病的预防等内容。《妇幼保健学》是以妇女和儿童为对象,以保健为中心,针对妇女、儿童不同时期的生理、心理、社会特点和保健要求,以及影响妇女、儿童健康的卫生服务、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遗传等方面因素,综合运用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技术,保护和促进妇女和儿童健康的新型学科。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妇幼保健的基本知识及规范的保健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钟贵良,梁维君,刘爱忠,等.新的公共卫生形势下深化流行病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2(3):52-53.
[2]叶运莉,杨超,张俊辉,等.预防医学专业卫生统计学教学思考与建议[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20):2084-85.
[3]王丽娜,付华峰.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模式下谈《食品营养与卫生》教学改革[J].广东化工2013,40(8):170,178.
(9月24日《重庆晨报》)
让新聘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两年,其用意不外有二:一是藉以充实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二是为新教师的健康成长提供相对艰苦的锻炼平台。不过,这种带有“镀金”性质的支教方式,果真能够实现让乡村教师“招得来、留得住、教得好”的良好初衷?在笔者看来,这并非是振兴农村教育的良方与福音。
从“到农村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层面解读,让刚刚步入教育战线的一介新兵到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经风沐雨,接受锻炼,的确不无让其认知农村、接触农民、了解农村孩子的积极意义。不过,农村学校并非新聘教师牛刀小试的培训基地,农村孩子也不是用来锻炼新兵的“试验品”。与享受惯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城里学生相比,身居农村的苦孩子也许更渴望和需要优秀教师的辛勤培育。仅仅下派一些刚刚走出校门的新聘教师到农村执教,难脱“应景作秀”与“有失公平”之嫌。即便是从有利于新教师的教学相长而言,由经验丰富教师“传帮带”的新老搭配,或不失为契合教育规律的最佳模式。
人生的抉择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有自己的选择,无论选择是重大的还是很小的,他都有非凡的意义。在我们生活中的选择都会有其相应的意义,虽然意义不同,但是正是因为在我们的人生中有了选择,我们的人生价值也就体现了出来。在我的身边,就有一些这样的故事。
我在远方有一个表哥,他初中毕业后就没有读书了,就来到常德打工,起初,他在一个工厂里当汽车装配师,但过了一两年他就因为那儿太累了,又去网吧做网管,但是过了几个月,他又因为那儿当网管太不赚钱,就因此回家打牛去了,直到现在他还没有一个工作,每天无所事事,整天呆在网吧里面上网,日子每天就这样混了下去。
我不解的问妈妈道:“他为什么会变这样一个人哪?”妈妈痛心的告诉我说:“那是因为他太骄横了,不能吃苦。”然后妈妈又告诉了我这样一个故事:
我们家以前的邻居是一个小伙子,他大学毕业以后就去了乡村支教,刚开始,他因为那里太艰苦,饭都吃不饱,于是他就拿起行李准备回去,但就在他上车的时候,他的学生们来了,他们都说:“老师,你不要走好不好。”他看见孩子们一双双哀求的眼神,他便又下定了决心要帮助他们走出大山,他这一教就是13年,以前他教得学生中,有一些人又来到了乡村支教。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啊!我们应当学习他们那种舍弃自己的青春来无私的帮助别人的精神。
这不就是雷锋的精神吗?这难道不就是雷锋的那种干一行爱一行和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吗?
关于抉择,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许多,我们应当学会怎样正确的去选择,我们应该在以后的人生中,干一行爱一行。
抉择,正是为人生中有了抉择,我们的人生的价值也会因此而展现出来。学会抉择,就是学会展现人生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