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耕劳动实践感悟范文

农耕劳动实践感悟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耕劳动实践感悟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耕劳动实践感悟

第1篇:农耕劳动实践感悟范文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文化传统璀灿辉煌,传统节日异彩纷呈。传统节日、节气风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发展中华文化的需要。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让孩子们通过构建校本课程认识优秀传统文化,了解并体验传统节日、节气,进而在经典诵读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终实现培养身体健壮、心理健康、人格健全,具有中华文明自信的学生的育人目标。

一、诗意耕种,亲近自然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歌》是流淌在历史岁月中的古老歌谣。随着时代的变迁,在工业化、信息化主导的现代文明形态中,人们逐渐疏远了传统的农耕文化与文明。很多人都不知道七夕、重阳节等民族传统节日,不知道谷雨、芒种、寒露、霜降这些节气,导致了对传统文化的疏离。为扭转这一局面,我们以普及耕种知识为起点,研究农耕活动内容,开展以“二十四节气”为节点的主题式耕种体验活动,促进学生身体、人格的健康健全发展。

(一)开展种植活动,让学生体验生命成长的美好

学校开展的种植活动注重将科学课与劳技课相统筹,学生吟诵着“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的农谚,在学校的“开心农场”里种下果树苗、点下牵牛花种、撒下青菜种……学生可自由组合分小组承包。每组由小组长分配任务,浇水、施肥、松土、间苗、灭虫等,这样可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基础的劳作技能、体验耕种的喜悦,给生活在高楼林立的都市中的孩子多提供一些亲近自然与土地的机会。当孩子们看到播种的菜籽在自己的呵护下发芽出土,看到细如蚂蚁触角的小苗一天天长成绿油油的青菜时,他们会由衷地感叹生命的奇妙。更重要的是,种植活动培养了孩子们呵护生命、爱护花草的责任感,培养了孩子们团结协作的能力,大家在耕种过程中学会了发现、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分享。

(二)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共享自我成长的乐趣

白露过后,学校组织学生走进“梦田农场”,帮助农民收花生。当孩子们来到花生地,看到丰收的景象,充满好奇,不时发出欢快的笑声。在收花生的过程中,学生们秩序井然,拔得起劲、摘得仔细,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在劳动中,孩子们却热得满脸是汗,有的还吟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诗句来。孩子们在品尝劳动的快乐时,懂得了要珍惜劳动成果、不浪费粮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寒露过后,学校又组织学生们一起去挖红薯。在主持人激情澎湃地布置任务后,孩子们个个摩拳擦掌,生龙活虎地奔向自己的责任区域。他们或用铲子挖掘,或互相协作拖拔红薯秧。他们在劳动中分享快乐、学会感恩、收获成长。

在丰富的农耕活动中,学生们发现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关于天时: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小满芝麻芒种谷,过了冬至种大黍。关于地利:黄土变黑土,多打两石五;秋后不深耕,来年虫子生;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关于人事:地尽其力田不荒,合理密植多打粮;麦到芒种谷到秋,寒露才把甘薯收。孩子们吟诵着、劳动着,心中油然升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建构课程,传承经典

学校开展了以“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冬至、春节”为节点的主题式研究活动,课程分为《清明春雨》《夏至纵歌》《秋思绵绵》《冬日恋歌》4个单元,共24个篇目,对应24个节气。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学习不是来源于教材,而是自己围绕节日、节气进行构建与探索,挖掘民俗活动的丰富内涵。如在《清明春雨》一章中,一是要探究清明由来,认识晋国名臣介子推,了解介子推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高风亮节。二是制作家史。孩子们手工制作纸花,拟制挽联纪念祖先;制作“家族树”、续写家谱,了解自己的家族文化,挖掘潜藏在自己家族血液中艰苦奋斗、生生不息的精神。由此学生初步形成尊亲敬祖、孝老敬贤的传统伦理观念。三是继承英烈遗志,践行家国梦想。“烈士陵园英雄小传”的写作活动,是为了让学生们追念先辈和革命烈士的高贵品质,了解革命烈士的感人事迹,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田种下“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种子。比如,子剑同学的《清明》就记录了自己参加活动的感受。

清 明

天阴浓雾醇,

回乡扫墓尘。

夜来思先辈,

哀思悼英魂。

学校开发的“二十四节气”校本课程,通过开展丰富的传统民俗活动、挖掘民俗活动的文化渊源,寓德育于生活。

三、诗意经典,弘扬文化

为了深入开发“二十四节气”校本课程,达成文化育人的目标,学校派教师分赴焦作、石家庄、鄂尔多斯等地参加新教育年会,购买有关教育著作,开展校内论坛,聘请专家到学校指导工作。结合“二十四节气”开展了“听风沐雨过清明”“中秋诗会”“我们的端午节”等经典诵读活动和“青青园中葵”等系列晨诵活动。

(一)经典诵读

学生诵读关于“二十四节气”的经典古诗文。立春,学生读“下直遇春日,垂鞭出禁闱。两人携手语,十里看山归。”雨水,学生读“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惊蛰,学生读“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春分,学生读“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学生用节气诗闪亮每一个日子,诗意地行走于四季的轮回与更替之中。学生在经典诵读中亲近母语,亲近文学经典,不断升华爱国情感。

(二)闯关激趣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诵读古诗文的兴趣,让孩子们爱读、乐背,老们想了很多办法。闫老师的晋级闯关就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晋级闯关活动首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摘选有关某一节日节气的诗歌。然后,开展经典诗文诵读积累活动――“节日节气经典古诗文积累大闯关”,以古代的“秀才”“举人”“进士”为三关,每关设固定字数的经典诗文积累为过级挑战,逐级晋升。闯关游戏吸引着孩子们热情主动地参与经典诗文的积累与感悟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激发学习的兴趣,感受诗歌的魅力、节气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仿写创编

开展“我是小诗人”活动,结合节日节气及物候特征仿写自创诗歌,逐步回望汉语魅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文化底蕴。现撷取几颗稚嫩的“果实”,以飨读者。

小暑・农家乐

温风汩汩挟热浪,

荷塘漾漾采藕忙。

农家声声碾稻谷,

消夏口口新米香。

处暑・观小儿吃西瓜

处暑正午流火天,

空调屋内也流汗。

最妙小儿吃西瓜,

飞涎三尺湿肚圆。

第2篇:农耕劳动实践感悟范文

《狼图腾》向我们展示了曾经美丽的蒙古大草原的壮丽图景,让我们走进草原人、草原狼艰难、丰富而又新奇的生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读《狼图腾》个人有感600字范文,欢迎参阅。

《狼图腾》个人有感600字一《狼图腾》一书带给我了对狼,大自然,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焕然一新的看法与理解。蒙古大草原上狼与人,狼与猎物的故事在读者的笔下娓娓道来,引人入胜,令我无法自拔。

首先,先谈一谈狼的性格与其精神。狼,一个顽强,倔强,不羁的生命。它不仅仅是草原上精神的象征,更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勇敢性格的来源。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勤劳主要来自于中华农耕民族的性格贡献,而勇敢则主要来自于中华游牧民族的性格贡献。二者缺一不可,但是,对于农耕人口占绝大多数,农耕历史那样漫长的民族来说,主要欠缺的却是勇敢进取,没有勇敢进取性格的民族,勤劳往往就是劳而无功,或是为他人做嫁衣。是以,华夏民族要赶超西方,就必须在改变农耕民族存在和农耕民族性格上痛下功夫。

狼在华夏的典籍中一直都是个反面教材,成为了邪恶,凶残的代名词。在我看来,却不尽然,狼的性格是值得人所敬佩并崇敬的。狼的危机意识,勇气与血性,团队精神是现代人正不具备的。

首先,是危机意识,我们要像张瑞敏所言“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在危机中人迸发出的力量是难以想象的。狼在草原上经历着变幻莫测的草原气候,恶劣的草原环境和人的巨大威胁,使其一直处于危险之中,才磨砺出它那种时时刻刻的危机意识。

然后,便是狼的血性与勇气。狼在其逃生时,甚至可以咬断自己的腿,狼有与生俱来的血性与勇气,甚至是小狼也不能被人轻易驯服。这点在那些少数游牧民族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其不屈的民族性格融入与中华民族性格之中后产生了巨大的民族力量,在近代中华民族遭压迫之时,我们站了起来,驱走了封建官僚,驱走了帝国主义,中华民族才得以在这场世界化潮流中站稳了脚跟,挺起了脊梁。

最后,便是狼的团队精神。《狼图腾》一书中,那些让人血脉喷张的捕食故事令我记忆颇深。在狼王的统一调度下,进则同进,退则同退,井井有条,分工明确,是以无往而不利。在现实社会中竞争与合作相互依存,不可或缺,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将事情做得尽善尽美的,这时候别人的帮助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才能取得的利益。

《狼图腾》个人有感600字二一首献给草原狼的歌,一本赞美草原人的书,一幅描述草原生态的巨幅画卷,只是一切都已成种经,引人无限感伤、惆怅与失落。洋洋五十余万字的《狼图腾》,虽非字字珠巩,却颇有引人人胜、发人深省之处。同一本书,怯佣者读出恐惧。善思者读出优虑,从商者提炼“狼性法则”,历史学者重新勾勒五千年史家之脉络……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几点感悟,辑录于此,与诸位共享。

你的对手有多强,你的能力就有多强,感谢你的对手!书中一个个人狼相斗的例子—撕黄羊、咬马群令人胆战心惊,整个过程仿佛草原版的《孙子兵法》。蒙古狼太狡猾、太坚韧,捕捉战机组织有序、团队合作、舍小顾大……在年复一年的周旋中,人们从狼群中学到太多:战术谨慎、声东击西。“兵贵神速”、“兵者,诡道也”。在与对手的不断较量中,一个强悍、不屈的狼性民族逐渐形成。如今,孤独的人类放眼望去。草原主人血性渐失,猎狗已成宠物,绿地渐成荒漠。今昔对比,不禁感慨:草原狼,今何在?

人狼共存,和谐之道。俗语云:“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人砍树。后人遭殃。”“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一个无所畏俱的民族,一个没有人文关怀的民族会加速生态环境的破坏。更会招致大自然抓狂的报复。所幸,那段时光渐渐远去,而今和谐之风大行。生态保护倍受重视。然,前车之鉴不可不警惕。

血,仍未冷;狼性,依然隐藏。抽走野狼链条的生态环境必然脆弱,抽走狼性基因的民族必然受辱。a良谦恭让的教化让我们的民族变得温顺,近代的积贫积弱让我们的国家饱受蹂颐。在列国争雄的时代,重新祭起狼图腾的大旗,让渐冷的血沸腾。让隐藏的狼性进发,复我汉唐气象,扬我大国风范,冷睁观察,稳住阵脚,和平崛起,“敢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作者并非专业作家,只是“我手写我口,我口表我心。的朴素表达而已。相对于前面生动的描述。最后的”理性挖掘“显得生硬、突兀。虽提供了充分的空间使姜戎(化名)先生淋漓尽致地表达自己的心声,却显示出作者在文字驾驭、章节安排方面的欠缺。然瑕不掩瑜,如林肯所言:缺点很少的人,优点也很少;书亦如此,一本伟大的小说往往富有争议。作为读者,我们尊重姜戎先生的劳动,对其表达的思想有取有弃,读毕心中有所获、有所思,足矣!

《狼图腾》个人有感600字三狼,这种动物,原来在我心里只是一种凶狠的野兽。“狼心狗肺”、“狼狈为奸”这一些成语无一例外地在贬低狼。可当我读了《狼图腾》后,我对狼的看法就发生了改变。

狼,在额仑草原被奉若神明,被视为一个民族的图腾。当地的牧民要在死后进行“天葬”,即被狼吃掉。他们相信这种做法能使自己的灵魂升上腾格里(天)。一开始我感到十分吃惊,狼在我们民族不是狡猾、残忍的象征吗?怎么能成为一个民族的图腾呢?

当我读完后,这个谜团终于解开了。原来草原民族的这种做法不无道理。狼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反而,它是一种十分智慧的动物。它们会利用各种地形来进行打围,成功率很高。它们懂得食物不可一次性吃完,要留一些才能让明天也丰衣足食。它们会把食物储存在“雪湖”中,十分有远见。它们的毅力很好,有耐心,为了一顿饭常常会花上一两天来等待时机。千百万年,狼成为了草原霸主。它们这种强悍、智慧、勇敢的精神受到了草原人民的崇拜,成为了草原人民心中的图腾。

然而,书中以包顺贵为首的农耕民族的介入,打破了额仑草原千百万年的平衡。他们只看到草原狼猎食家禽,就肤浅地认为草原狼对人类只有害,没有益。于是,他们大肆地杀狼,用枪打,用车追,用火烧。一只只狼倒在了血泊中。老牧民感到痛心,但那些农耕人却引以为荣,变本加厉地捕杀狼,最后造成了无法弥补的后果。令人惋惜!

通过这本书,我知道了狼其实是人类的老师,它教会了我们很多东西,正如书中的陈阵就从自己饲养的小狼身上悟出了很多道理。这些精神力量是从书本上难以学来的,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才能学到它们。总的来说,《狼图腾》是一本让我受益匪浅的好书!

《狼图腾》个人有感600字四最近我爱上了一本动物小说——《狼图腾》,它以有趣的写作手法和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深深的吸引了我。书里有北京知青陈阵,热情好客的蒙古族人民,还有令人敬畏的老猎人,更有那称王称霸的草原狼,勇敢机智。

这本书是作者姜戎30年的心血,他细致地描绘了俩个北京知青—陈阵和杨克来到蒙古额仑大草原,在一次掏狼崽的任务中收养了一只小狼,通过他们与小狼的朝夕共处,产生生死之情。

文章引用大量的比喻句、拟人句生动形象地刻画出大草原上狼生活习性和它特有的多面性。

狼生性凶狠毒辣,为了生存,不惜一切代价用其超常的智慧才能捕食猎物。其中“狼与老兔决斗”这一片段当我胆颤惊心。小狼看到又肥又大的老兔,先亮出狼牙,使其畏惧三分,接着伸出前爪,试探动静。老兔也不甘弱抬起强有力的后腿像重炮一般,猛地一击,差点踢瞎小狼的左眼。小狼立刻退后三步,绕着老兔转圈试探几回,终于发现它的弱点,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到老兔的面前,张开强有力的双爪,抓住兔头,使劲一拉,发现那对巨炮并没有伤害它,再用更大的力气往身边扯,等老兔气力用尽,无力挣扎时,用锋利的牙齿无比精准地咬住老兔的气管,直至于死亡,最后张开血盆大口,把老兔咀嚼的只剩下几颗牙齿。在适者生存的大自然里,只有强者才能存活。

大草原上的狼追求自由独立,拥有不屈不挠的高贵灵魂。小狼拒绝被人类用铁链牵着走,每次主人要牵它时,总会遭到他的极力反抗,露出狼牙,好像在告诉人们,我要自由,要想用铁链拴着我走,就给你颜色看看。即使人们强制套上铁链,它会一动不动趴着,哪怕脖子上已经勒出一条血痕,也可忍受死亡绞索的疼痛,仍然不放弃尊严。这是它们与宁愿被牵的动物的区别。

狼也除人类以外天下第一兵家,对近战、野战、奔袭站、游击战和运动战都了如指掌,很早就发现低音比高音传递更远……

狼的力量、机敏、纪律性等于或大于人类,这是狼称霸草原的原因。

读完这本书,改变了我对狼的看法,以前以为它们是残暴的侩子手,其实无论食与杀,都不是它们的目的,而是为了心中神圣不可侵犯的自由、独立和尊严。作为人类也一样,要活的自由,活的独立,才能在社会上获得尊重。

《狼图腾》个人有感600字五蒙古人敬狼,他们死后都会举行天葬仪式,渴望升上腾格里(天)。狼是腾格里的宝贝疙瘩,腾格里就护着狼,所以,当人们要把狼赶尽杀绝的时候,腾格里便帮着狼报复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狼图腾》,我永远无法忘记这本书给我的心灵带来的冲击感。那种感觉很奇妙,它使我对狼充满了恐惧、敬佩、惊讶与向往。我并没有看过真正的狼,但是每当我看到《狼图腾》封面的那一双直勾勾的狼眼时,心里便会不由得发麻,那种恐惧又加深了一层。我想,真正的狼眼一定比书上的跟令人恐惧,因为狼烟的深邃、如刀子般的尖锐是照相机所不能涉及的。

在这本书中,我读到了狼的智慧、顽强和尊严;体验了游牧民族千百年来对狼的崇拜;目睹了蒙古民族古老神秘的天葬仪式;感受了那让人闻之胆颤的狼嗥。

蒙古狼,是一种充满智慧的生物,它们不打无准备之仗,踩点、埋伏、攻击、打围、堵截,组织严密,很有章法。它们也明白,在草原上,要想吃到猎物,就得有耐心,有毅力。黄羊是草原上跑得最快的动物,连狼都不及它。有时候,一条狼为了追一只黄羊,都能追得吐血。但是,黄羊依然是狼的食物来源,这就源于狼的耐性。通常来说,在白天,一条狼盯上一只黄羊,先不动它,一到天黑,黄羊就会找一个背风草厚的地方卧下睡觉,这会狼也不动它。一晚上狼就是不动手,趴在不远处死等。天一亮,黄羊憋了一夜的尿,跑不动了,狼瞅准机会就冲上去猛追,这样,猎物便到手了。狼所具有的这般耐性,令人叹服,也值得我们学习。正如书中毕利格老人所说的“天下的机会只留给有耐性的人和兽。”

第3篇:农耕劳动实践感悟范文

创设情境是新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然而,在具体教学中,情境往往被当作新课导入的工具,远远没有发挥情境的功用,也歪曲了新课改要求的深刻用意。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这一框,谈谈如何充分利用情境为教学服务。

情境,是由人的认知、感情、意志、行为和个性等主观心理因素及生产生活场景、语言材料等客观环境因素构成的,与活动主体内心体验和感受呈初相关性。大多教师在教学中,常把情境用在进入新知学习前,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的作用。就本框的教学来说,就是通过对漫画画面进行形象性描述,让学生在具体形象中感悟漫画特有的幽默诙谐和讽刺意味,从而开启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为顺利切入新课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我把情境这一作用概括为“激趣:承接课内与课外,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不仅如此,它还有以下作用。

1、激思:链接表象与问题,培养学生探究问题意识

情境是由多种元素组成,不同类型的情境其组成不尽相同,语言类涉及语言的意义、声调、形象、感彩等;图片视频和实物类涵盖各种角色、形态、声音、色彩、情节及其承载的思想等。让学生透过情境中各种具体物件要素,深入思考,提出富有价值的问题。可激活学生思维,开启学生聪明才智,开发学生潜能,不仅有利于教学的深入开展,更有助于学生学会剖析情境,提初发现问题的能力,也使教学具有探究性。”

2、激知:衔接新知与旧知,完善学生知识网络

情境还承载着深刻的理性认识。利用情境还能激活学生原有的认知,实现新知与旧知(包括经验性知识)的真正联结。在本框教学中,通过漫画标题:“点子从哪儿来”中的通俗概念“点子”为发端,对标题的深入发问,点子实质是什么?画中人为什么需要点子?点子究竟从哪儿来?必然会形成两种不同的结论:一种认为来源于书本,这是做学生的最熟悉的经历;一种断定是实践。及时抓住分歧,引导学生去讨论或辩论,最能达成并认可共识:既可是书本,也可为实践,但归根到底是实践,从而完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的教学。

3、激情:嫁接理论与生活,激发学生求知欲

激趣,实际上只是就事论事,利用情境如漫画自身的元素来打动学生。情境,还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紧密相联。一个好的情境,能激活学生的内心体验,获得情感和价值上的认同。就这幅漫画而言,画中人的行为常常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学生也不例外。因此,在成功导入后,可进一步追问:“你们有过这种经历吗?”这样会一石激起千层浪,笑声会戛然而止,勾起学生对自身类似情形的回忆,反思自身,使学生对新知有了更迫切的需求和情感介入;理论也不因失去生活底色而苍白无力。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所说的:“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初度有效的作用。

在本框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注重细节,关注漫画中的人物形象、动作表情、衣着打扮等特征,结合生活经验进行发问,学生思维必然洞开,发现许多全新的问题。如:画中人衣冠楚楚,皮鞋锃亮,坐在舒适的沙发上找到了点子吗?画中人为什么满头大汗,眼冒金光?《点子大全》真的全吗?画中人应怎样做才能找到点子?……通过讨论和解答,“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就迎刃而解。画中人之所以找不到点子,是因为他不明白:实践不仅给他提出了需要解决的新课题,还需要他学会利用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在实践基础上总结新经验、回答新课题,才能获得新认识,即他所需要的点子。

4、激智:连接理论与想象,促进学生情感升华和认知发展

第4篇:农耕劳动实践感悟范文

[关键词]中国传统图形 造型 观念

一个民族造型观念的形成,总是受这个民族所处的地域地理环境、历史、民俗习惯和传统文化观念等方面的影响。这些影响左右着该民族人的眼睛对客观物体造型的观察和认识。从而影响着这个民众造型审美和应用的方式。古代中华民族造型之所以能够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同样是饱受这个地域的自然、历史和文化的滋养的结果。传统图形有点类似于从土地里生长出来的庄稼,而民间艺人都有一颗像培育庄稼的劳动者那样的默默而美好的心灵,他们对自然、对土地、对人群、对周遭所有的一切都有着难以言传的爱和绵延不尽的情感。我们从造型文化的角度。重拾那些被我们忽视的或视而不见的东西。从而了解我们自己传统造型文化的特色。

一、传统图形的再现与表现

人们常常将传统图形的造型方法概况为变形、打破时空、表现动感等形式,并且将传统图形的造型与西方现代派的马蒂斯、毕加索相联系,甚至以为他们的造型观念在中国传统图形那里已经找到了答案。实际二者的造型观念有着天壤之别。中国的老百姓不喜欢马蒂斯,也不理解毕加索,而且有人以为中国传统图形的造型是表现性而非再现的,是抽象的而非写实的、具象的。实际上民间艺人以为他们手中剪出的三头六面的人物、躺着走的牛、六条腿的马是最写实的。在民间艺人那里,再现、写实观念导引下的造型都成了最主观、最富表现主义特征的作品。所谓的夸张、变形却并不是他们主观有意识、有目的作出的选择和处理。

每一种再现艺术都有着各自独立的视觉基础。艺术的再现是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们从自己的立场、观点、角度以及所处的文化背景及视觉的惯性出发,对客观现实所作的解释。他们观看事物的方式与自己的视觉基础、视觉惯性以及文化背景相一致。

在中国传统图形创作活动中,民间艺人认为自己表现的人物、动物、花鸟是真实的,是事物现实的样子或应该有样子;而历史上其他民族或其他艺术家也以为自己的再现是最真实的,这是因为每一个民族、每一个时代对真实或现实的理解有所不同,每一种再现的艺术都有着自己的视知觉心理基础。他们之所以被自己社会中的其他人认为是真实的,倒不一定是这种艺术本身就是写实的,而是因为这种真实是与这个社会的视觉惯性相一致,也就是这个社会教会了他们这种观看事物、表达物象的方式。

传统图形中在我们看来是变形、夸张的主观表现,是富有现代意味的非再现的,而在他们看来却是真实再现的。而且他们并没有以为自己在能动地变形、夸张,他们也没有几个人能理解什么是夸张。在传统图形中。有人看来是现代派的抽象性的某些艺术造型,我们或可以称其为“概念真实”,而不是毕加索、马蒂斯、克利的现代主义表现。

在中国传统图形的历史沿革中,这种写实观念、非写实形式的造型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也并非是传统图形造型的全部。写实再现与知觉选择不仅具有某一群体、某一民族的社会性、历史性的特征,并受其规约,即使某一个体由于个性的差异也有较大的不同。就中国文化传统及艺术发展来看,中国对西方造型艺术观念和形式的接纳也只不过百余年的历史,虽然它改变了中国传统艺术史的发展,但在整个历史长河的流程中是何其短暂,虽然这种改变是空前绝后的。

而对于中国传统图形,由于中国普通民众所处的文化环境、文化阶层,乃至地理环境的影响,西方造型艺术虽然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现当代艺术,却并未完全波及到民间。因而中国传统图形造型仍然较多地秉承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衣钵,并显现处中国本土文化的重要特征。

二、传统图形的主观性、随意性、自由性

在传统图形的造型中,现实物象的择取和连接、形式元素的运用和处理以及主体情感意志的表现,都呈现高度的主观性、随意性、自由性。它们仿佛是一幅幅“唯我”的世界景象’“凶猛的狮子可以变得像稚童一般憨厚天真:照看牲口的牧童可以有三个角度的脸面,吃草的马可以同时长着两个头I四台院与房子可以改挪为正面朝向中心:禽畜身上可以绽放多姿的花儿:春芽、夏花、秋果可以在寒冬里同时向主人奉献………”总之,无论天上地下、陆地水中、人神鸟兽、过去未来、宏观微观。一切事物都可以交陈互处、浑然一体。在民间美术世界里,宇宙万物完全以创造者自我为中心,时空秩序完全为创造者自我决定,人类憧憬的自由王国以五彩的砖石构筑起来。这是多么轻松愉快、自由无稽的“征服”举动呀!那些双手沾满泥土的农夫村妇希望创造一个真正的理想世界――他们以能动的认识态度,把外部世界纳入到主观意念的秩序,让现实事物按照他们的意志重新构造。这实在是一种艺术地对待现实生活和客观事物的态度。

受民间文化观念历史的或现实的支配和影响,老百姓在图形创作活动中。尊重自我心灵要求,自觉地按照自我理想重新安排外部世界的现实秩序,赋予它们以某种新的存在形式,使他们完全转化为合目的性的存在和贯穿主体灵性、意志的存在。他们完全从自己的爱好、兴趣和理想出发,画自己头脑里的东西,笔是随心走的、随心里喜欢配色,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同时也说明了中国传统图形创造的心理状态,也展示了传统图形造型的规律。

在他们看来,“画是随心草”,各种造型并不拘泥于客观事物的现实性,而是一种主观的、随意的创造。“心里有”、“随心草”表达了传统图形创造的自主性、随意性,同时又表达了民众对待现实生活、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传统图形的造型向我们展示了―个五彩缤纷、不可思议的艺术世界。也许表面看来,传统图形的这种造型方式如同儿童美术和原始美术。秋天的树上挂着秋天的果子,放风筝的儿童比楼房还要高。如果我们仅仅从形式和构成的相似将传统图形等同儿童美术和原始美术,以天真、稚拙来看传统图形造型显然会失之偏颇。

传统图形造型的“心里有”、“爱啥就画啥”说明传统图形的这种主观创造是有意识的、自觉的,他们对自己要表达的东西有着清醒的认识。他们并没有将自己心灵的感悟当作是真实的客观存在,所要表达的只是“心里有”的东西。在审美创造活动中自己既是审美主体,又是客观的观察者,既可以自由地面对审美客体,又在冷静地注视自己:自己既在画里又在画外。“爱画啥就画啥”,说明民间艺人十分清楚审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懂得艺术创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在传统图形的造型中,他们自由无羁、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完 全从自己的理想、爱好和兴趣出发为了好看,总要选“趣”的画。画画全靠心思巧。农村妇女绣的花都是心里的花,不比真的像,但是比真的好看的多。他们在审美创造中既尊重审美客体,又不受具体形态的制约。尊重主体的心灵要求,按照自己的审美理想重新组织安排客观现实世界的存在状态,使它们转化为合目的性的存在。并赋予客观物象以主体的灵性和精神,这的确是一种“心上之音“、“得意忘象”的审美境界。这种主观的认识与表达更好地体现了艺术创作中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也说明民间艺人懂得艺术创作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这种主观的、合目的的功利性与整个民间文化观念长期重叠、交织在一起而发展的审美特性,致使民间审美创造在审美观念、审美标准、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审美趣味等方面与民间文化背景下的功利意识、功利态度和追求相互交织重叠、浑然统一。在这种关系中,民间审美意识必然要为民间价值观念的取向所影响,从而形成自己的特殊性。

三、传统图形特性与个性的自由

传统图形的造型是顺应了民间文化的观念、性质和特点而存在的。民间文化观念决定了传统图形造型的面貌。传统图形的形式特征及方式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魅力,作为民间文化观念的物化形式,体现了审美创造活动中面对传统图形造型观念作出的选择。以及个体在遵循传统的基础上充分自由的创造性。这种造型过程实际是历史的因素和现实的因素、集体意识和个体意识的统一:造型的格局是文化历史的形式符合与现实的形式符号,社会化的意义和个体化的涵义相统一的产物。

民间文化观念集体意识和个体意识融合的特性,还应该反映蕴含在观念结构形式中的具体内容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当然也奠基在农耕生存方式上。一方面,农耕生存方式规定了主体意识来源的基本范围、对象和性质。在规定的条件和环境中,主体各自的认知活动就有可能首先在感觉、知觉、表象层次上获得相对一致的感性材料或要素,进而在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层次上,通过思维机制的加工、整理和组合,形成相对趋同的意识,并最终在语言和行动上呈现出共同的倾向。

不难看出正是因为依赖于土地和气候的统一性现实因素,导致中国百姓对天地的普遍认识和崇拜,使天地观念成了中国自然崇拜观念的核心内容。也出于同样的原因,中国人总是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指称某人对知识掌握的程度总是以“天知地知”来表白占卜者对自然事物信赖的虔诚态度,总是以“天地良心”来标示人们对品德操行要求的标准。还出于同样的原因,那些遥远的星座才获得了乡土气息浓郁的名称,如箕、定、毕、斗、水车、轱辘把、梨、井、牛郎、织女、老人等等,那数十万件原始彩陶才会反复装饰上少数几种为人类传递自然信息的动物,如鹿、鸟、鱼、蛙、蛇、蝉等等。这种意义上的具体内容的统一,缘自意识主体自身的主动认知活动。

第5篇:农耕劳动实践感悟范文

市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局长、党组书记

7月16至18日,为进一步推进创业创新,破解发展难题,我与谢海君、张伟两位副局长及相关处室的负责同志一起,分赴普陀沈家门、六横和岱山高亭等地进行民主恳谈、民主听证,倾听了普陀企业缓解“招工难”问题,与六横企业恳谈渔农民技能培训,在岱山就出台渔农民养老保障政策进行恳谈。我把这次的创业创新民主恳谈和听证会当作了解基层的好机会,边倾听,边思考,边切磋交流,颇有收获和感悟。

感悟一:学会了一门技术等于捧住了一个饭碗。六横是我市船舶修造企业重点集聚区域。这两年,我记不清有多少次来六横,主要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六横这个点的探索,把渔农村富余劳动力培养成为技能人员,输送到以船舶企业为重点的生产一线,为我市船舶工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通过恳谈,我深深地感受到,在市场经济时代,你要有个铁饭碗,就必须掌握一门扎实的技术,而富余渔农民劳动力和需转移就业人员,学会了一门技术等于捧住了一个饭碗。下一步我们在七大岛推广建设渔农村技能培训基地,让更多的渔农村劳动力拥有一技之长。

感悟二:缓解“招工难”不单单是企业的责任。“招工难”现象是近年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不少劳动密集型产业,因工作简单、劳动强度大,员工以外来农民工居多。但一到农耕时节,那些农民工就成批请假,单位不允许,他们就全部辞职另谋他业,这样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走访中我们还了解到,企业要解决职工的住房和吃饭问题也是个难题,__房价、房租都高,有些农民工图便宜,都租住在本地的民房里,给管理外来员工也造成了很大的麻烦。我感到,要解决企业“招工难”或者“用工短缺”现象,政府部门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市人事劳动部门已经在江西、河南、广西、甘肃、四川等省建立了市外的劳务协作基地,在安徽、河南、四川、湖北等省建立了22个外来务工人员引进点,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__的“招工难”问题。但用工的主体毕竟是企业,__的企业要在用工待遇和环境上不断改善,通过制度的完善和企业文化的创建,这才是破解“用工难”的“良方”。

感悟三:渔农民养老保障政策的出台意义深远。__市渔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拟定历时数年,这期间我也多次到渔农村调研,广泛听取基层意见。现在这个政策框架几易其稿,总算出台在即。为确保政策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我们到岱山县召开渔农村养老保障政策恳谈会,听取对我市渔农村劳动力养老保障政策的意见建议。没想到,这些渔农村社区负责人和渔农民的二十多位代表对此极其关注,与会人员 畅所欲言,根据渔农村实际,分别对办法中的参保范围和对象、缴费基数和比例、养老保障金待遇计发及管理等问题提出意见,为进一步完善《办法》、《意见》提供借鉴。我深切地感受到,社会保障是民生工作的重点,事关稳定大局,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大规模人口流动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的挑战,迫切需要我们提高保障能力,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因此,我们必须始终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放在我们工作的首位,以解决群众切身利益为切入点,实现政策、体制和机制上的新突破。

让报纸覆盖更多受众

日报社社长、党委书记

随着这些年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批大中型企业和重点发展区域逐步出现。如何让我们的报纸在这些企业和区域得到及时跟进,既能有效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也能及时反映当地百姓的呼声,让报纸覆盖更多受众,让主流舆论影响更多读者,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近日,我带领社里有关部门的同志先后到一些重点企业和发展区域围绕这一主题开展恳谈,觉得做好这项工作,我们要做的事很多。

感思一:让报纸覆盖更多受众,首先要把报纸办得贴近百姓。这是当下报纸走进广大读者的重要前提。现在人们获取新闻的渠道甚多,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等。怎样使我们的报纸始终成为广大群众获取新闻、丰富文化生活的重要媒体,无疑首先要把我们的报纸办好。换句话说,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和反映社情民意统一起来,面向基层,服务群众,以人为本,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

感思二:让报纸覆盖更多受众,需要突破一些传统做法,不断创新。发行党报多年来,我们一直沿用市委向各单位各部门下指标发文的办法,这个办法的好处显而易见,但缺陷是数量多年不增,发行覆盖没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同时扩大,尤其是企业的订阅情况滞后,对新兴企业特别民营企业往往是文件所没能顾及之处,变成发行工作的薄弱区。我市这几年快速发展的区域如六横、金塘等原来都是乡镇,这些年大企业落户、人口集聚,但我们仍然按传统乡镇运行显然已跟不上发展需要。让报纸覆盖更多受众,就需要突破一些传统做法,不断创新发展,更充分地发挥党报的作用。

感思三:让报纸覆盖更多受众,需要周到和细致的服务。提高发行的质量是报纸发行工作的主题。服务到哪里发行才能延伸哪里,发行的质量到什么程度报纸的覆盖才能到什么程度,这是密切关联的。为什么有些人群较多的地方我们的发行多年没大的变化,相反有些人群并不多的地方发行量却不少?究其原因与发行工作的服务质量紧密相联。现行既需人到、物到,还需心到、情到,同时还要讲时效、讲便利等等。

感思四:让报纸覆盖更多受众,需要创新和延伸更多渠道。传统做法就是以直接的报纸到达为通道,这个渠道今天当然仍是主线。但社会发展到今天拓宽新渠道的责任已历史地落到了我们的肩上。如在人群较密集的地方设置时尚新颖阅报栏,为人们在一个开放的公共场合提供信息传播窗口;又如通过网络开通多媒体数字报,为

交通不便的海岛和远在外地的读者第一时间提供新闻。 树立绩效理念 推进绩效审计

市审计局局长、党组书记

7月底, 我局召开了民主恳谈会,围绕加快推进绩效审计这一议题,与广大审计干部进行沟通交流,征询推进绩效审计的意见和建议。市局领导班子成员,各县区局、市局各处室代表参加了民主恳谈会。通过民主恳谈,我深深体会到,要加快推进绩效审计,树立绩效理念是前提,开展实务创新是手段,提高人员素质是根本。

一、树立绩效理念是前提。从恳谈会的情况看,近年来,我市两级审计机关,通过组织业务骨干参加省厅组织的绩效审计培训、开展绩效审计研究、学习《浙江绩效审计模式实例》等多种形式,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将绩效审计作为推动审计转型的关键来抓。通过学习实践,审计人员对绩效审计内涵的认识理解不断加深,形成了一种不管项目是否冠以绩效审计的名称,都应当关注绩效,将绩效理念贯穿于每个审计项目之中的共识。但这种认识还是初步的,我市的一些审计项目离真正意义上的绩效审计还有不小的差距,各县区局、市局各处室也不平衡。因此,要进一步强化绩效审计理念,结合年度学习、培训和实践,进一步加深宏观经济调控、行政体制改革、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的了解,促进全体审计人员进一步提高开展绩效审计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二、开展实务创新是手段。在恳谈会上,大家谈到开展绩效审计有不少困难,如评价标准。我认为,在目前阶段,绩效审计还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因此,我们要勇于实践,大胆探索,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裹足不前,尤其不应将有限的精力浪费在争论上,做到只探索不争论。重点要在以下主要环节上创新绩效审计:一是在审计项目选择立项上创新。我市两级审计机关要广开信息渠道,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向党委政府、部门、社会公众、审计机关内部征集审计事项,提高社会参与度。在确定项目前,应对被审计事项或单位的信息进行充分分析,基本了解现实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或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的可改进性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实施该项目的意义、审计所要达到的目标、预计可取得的成果。在此基础上,对申报项目进行论证。二是在审计实施方案编制上创新。要对审前调查这一审计实施方案的前置环节予以规范,使审前调查结果真正成为制定审计实施方案的依据。绩效审计实施方案不能停留在审计组层面,而应该区分项目的轻重程度,对重大审计项目实施方案实行论证制度,论证方案的可行性;解决好审计目标、重点内容、审计手段等问题。三是在审计技术方法运用上创新。目前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是如何摆脱对财务收支审计方法的依赖和束缚。绩效审计的方法不在于多先进而在于管用,可以根据不同项目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审计方法,无论选择什么样的审计方法,实质都在于如何实现审计目标,即方法能为准确地实现审计目标服务。审计人员要善于做到“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突出重点完成审计任务。

三、提高人员素质是根本。据有关权威机构分析,现今审计人员所掌握的知识中符合绩效审计需要的不到20%,距离绩效审计对审计人员复合知识结构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而审计人员的素质和水平直接影响着绩效审计质量的高低。绩效审计需要多样化和创新方法,需要多学科的知识。审计人员在开展绩效审计时需具备相应的独立性和胜任能力。这里的胜任能力除了传统财政财务审计所要求的胜任能力的含义外,还要求审计人员具有不同于一般的政府工作人员的才能和更加专门的专业知识。即要掌握一定的宏观经济决策、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以便在评议政府业绩时形成深刻而中肯的判断。因此要对现有审计人员进行后续教育,提高他们的政策理解水平,既要把握宏观经济政策,又要把握微观经济政策,从而把握审计工作的方向;提高他们的行政管理知识水平,把握现代行政管理过程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加强理论修养,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计技术水平,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不断提高审计能力。

把准方向 明确责任 强化服务

市人口计生委党组书记

8月6日下午,市人口计生委召开了人口计划生育惠民政策落实民主恳谈会,邀请计生育奖扶、公益金、优生促进工程、并发症病人等计生服务对象及基层计生工作者代表、市人大、政协、纪检部门的领导参加恳谈会,气氛热烈、态度诚恳,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本人深受教育,感触很深。

一、育龄群众是最可敬的人。多年的计划生育工作经历告诉我: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取得的巨大成绩,离不开党和政府的领导、社会的支持、计生工作者的艰苦努力,但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大育龄群众的认同、支持和奉献,甚至部分育龄群众还由此承担了风险。如:有的成了计划生育并发症病人、几十年受病痛的折磨,甚至丧失劳动能力;有的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甚至意外死亡,育龄夫妻又过了最佳生育年龄,他们长期经受巨大的精神、经济压力和孤独的困扰;有的农村家庭养老发生困难等等,我深感同情和不安。但在恳谈中,我没有听到她们的抱怨、责怪,更多看到的是她们对自己不幸、困难的坦然面对

,对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深深理解,对在特殊条件下造成手术并发症的谅解,对基层政府和计生工作者的长期关心照顾表达的感激之情,对政府出台惠民政策怀有感恩之心。计划生育并发症病人潘翠珍说:“每月有300元的生活补助费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重要节日还上门慰问,政府这么重视自己感到很安慰,事情已这样了自己心情要好,要好好生活”。多么朴实的语言,多么崇高的境界,使我肃然起敬,这就是我们可敬、可亲的育龄群众,我们没有理由不加倍努力为她们服务,实实在在为她们做好事、办实事,否则,我们将无颜面对她们。

二、群众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工作方向。在恳谈中,我感觉到:经过这么多年的计划生育工作,广大群众的生育观念已发生了很大转变,实行计划生育已成为绝大多数群众的自觉行动,而更多的群众更关注的是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生一个健康、活泼、聪明的孩子,更是每一个家庭的共同愿望,所以群众更渴望得到这方面的知识。然而,近年来,我市出生缺陷率居高不下,全市出生缺陷率为12.96‰,而对有出生缺陷患儿的家庭来说概率是100%,对整个家庭将带来灾难性的打击,对社会也是沉重的负担。普陀区勾山街道代表讲述的她的亲身经历,更说明了这一点。我更深切地感受到,作为人口计划生育部门一定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根据群众的需求逐步调整工作的重点。当前要把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摆到人口计生工作的更重要位置,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大对目标人群的宣传教育、咨询服务,大力倡导婚前医学检查,加强孕前优生检测,开展出生缺陷预防。严格病残儿童鉴定,对鉴定后符合再生育的人群,加强指导、监测,降低出生缺陷发生风险。

三、解决群众的困难就是我们的责任。在恳谈中,我也深刻感受到,近年来,计划生育部门经过积极的努力,为育龄群众做了不少实事、好事,争取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计划生育惠民政策,深受广大群众的肯定和欢迎。但我们意识到,这些计生惠民政策还是最基本的、低层次的、小范围的,还有一些育龄群众的实实在在的困难和企求,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关注,需要我们继续作不懈争取、努力。如:如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逐步扩大计划生育惠民政策范围,惠顾更多的计划生育家庭,提高惠民政策的执行力度,更大程度上解决计生家庭的实际困难;如何进一步落实并发症病人的医疗费问题,使受长期病痛折磨的并发症病人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生活上有保障;如何争取完善奖扶制度,使实行计划生育的城镇无业居民与农村居民同样享受计划生育奖扶政策。这是我们计生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我们每一位计生干部必须站在服务对象角度上,想其所想,尽我所能。

四、倾听群众的意见是我们的基本工作方法。经常与群众进行沟通交流,真诚倾听群众意见、征求群众建议,是政府行政机关的基本工作方法。尤其是人口计划生育的部门,直接管理服务对象是育龄群众,更需要我们经常与广大育龄群众沟通,了解她们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才能有助于我们根据上级的要求结合群众的实际需要适时调整工作思路;能更好地了解人口计划生育各项政策、措施在基层的落实情况及政策、措施不完善的地方,并得以及时完善提高;有助于各级计生干部强化执政为民的理念,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本领,树立心系群众、民主务实的新形象,也有助于我们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关键在于抓根本 保满意 重落实

岱山县建设局局长

根据我县“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促新跨越”主题实践活动办公室的部署要求,7月24日上午,我们邀请来自县人大、县政协、县纪委、部分县属单位、社区干部、建筑企业的9位民意代表召开创业创新民主恳谈会,与我们相关单位(科室)负责人围绕加快重点工程建设、加强城市管理、深化队伍建设三个议题进行热烈探讨。

会上,代表们踊跃发言,他们从干部形象作风到党风廉政建设,从重点项目实施到工程质量监督,从马路市场管理到执法队伍建设,从城区公厕选址到城市总体规划,从小区绿化管理到市政设施维护等多个方面,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我同与会的班子成员、中层干部一边听取代表们的发言,一边一一作记录,并不时对有关问题进行解答。会议结束后,我把代表们的意见建议认真进行了汇总梳理,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在面对面的座谈交流中,我看到了平时工作中的不足与欠缺,体会到了干部群众对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感受到了民主恳谈会的独特优势和作用。通过民主恳谈,我认为建设工作得民心的关键在于抓根本、保满意、重落实。

一是抓根本。建设部门是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承担着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诸多职能,建设部门的许多工作又事事涉及老百姓利益,件件关乎民生大事。为此,我们在工作中必须始终抓住“建设为民、民生为本”这个根本,通过提升民生保障能力和队伍建设能力,不断解决建设工作中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发展好、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努力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县城,使建设工作得到领导和群众充分的认可度和更高的满意度。

第6篇:农耕劳动实践感悟范文

(东北财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3)

摘 要:乡村旅游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空间和政策支持。本文在了解大连乡村旅游背景和研究了发展现状及优势后,借鉴国外乡村旅游的发展策略,就大连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乡村旅游;优势;问题;对策;大连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25-0249-04

以2007年荣膺首批“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为标志,大连现代旅游步入全新发展阶段。借助这一城市旅游品牌优势,大连市高起点引领带动全市乡村旅游比翼齐飞,立足资源挖潜力,因地制宜抓特色,形成了个性鲜明、路径独特的乡村旅游“2235”发展模式:前一个“2”是在发展原则上,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的双中心;后一个“2”是在旅游资源整合开发上,坚持海陆资源联动、城乡旅游互动;“3”是在乡村旅游形态上,合力推进产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5”是在乡村旅游工作抓手上,突出:规划引领、政策扶持、部门联动、设施提升和节庆造势。大连乡村旅游新模式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推动全市乡村旅游形成丰富多彩、蓬勃发展的喜人局面。

一、乡村旅游产生背景及意义

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文化、乡村生活、乡村田园风光和地方习俗等为旅游吸引物而进行的以农民为市场经营主体,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利用城乡之间在自然景观、生活习俗及文化方面的差异,提供城市居民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等旅游活动。乡村旅游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欧洲,法国和西班牙是较早开发乡村旅游的国家。到了20世纪80年代,由于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大力促动和发达国家的积极影响,尤其是在我国特殊的旅游扶贫政策的指导下,乡村旅游开始在我国起步,经过20多年的蓬勃发展,如今已成为我国旅游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一)产生背景

1.满足城市居民回归自然的身心需要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成为现代旅游的发展主题。城市规模的持续扩大,绿地和树木的减少,交通拥挤,导致城市环境质量恶化。紧张的城市生活节奏,使城市居民承受着来自环境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而一种放松身心,贴近自然与泥土,感受与城市生活截然相反的淳朴、恬静、悠闲的乡村生活,正好吻合了人类返璞归真的人性本能。随着五天工作制的实行,周末休闲旅游已成为都市人的消费时尚。对于厌倦城市生活的市民而言,领略乡村的自然美和田园美是一种全新的感受。

2.满足城市居民对休闲旅游的重复需要

从严格的概念和乡村旅游的阶段特征显示,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属于休闲旅游,与其他方式存在显著区别:乡村旅游多是人们周而复始的,而其他旅游大多是一次性的。城市居民进行乡村旅游主要在双休日或节假日进行,短途、短时、低价是吸引市民多次或重复进行该休闲活动的重要原因,因此,乡村旅游成为城市居民周期性地调节生活方式的重要选择之一。

3.城郊农业和众多城市为乡村旅游的开发提供了资源和条件

乡村旅游是建立在城郊自然景观和农业资源基础上的一种现代旅游产品,具有鲜明的农业特色和乡土性。我国农业生产历史悠久,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高技术含量、高环境效益、高价值含量的三高农业和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农业成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我国城郊农业不仅保持着传统的农耕文化,而且现代文明又为之注入新的活力。因此,体现农耕文化主题的田园风光,高科技农业生产以及现代乡村风貌为乡村旅游提供了独特的资源基础。城市居民是我国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的主体,由于受时间和经济的限制,短途旅游仍然是现阶段我国公民旅游的主流。

(二)发展乡村旅游意义

1.乡村满足了都市人的多种精神需求

对于老年旅游者来说,乡村旅游满足了他们寻根怀旧、回归自然的需求。对于中年旅游者来说,乡村旅游缓解了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他们在农村参与劳作,播种收割、浇水摘果,可以获得身心上的彻底放松。同时也满足了他们追新求异的旅游需求。随家长前来旅游的孩子则可以学到很多农业科学知识,开阔眼界。同时,通过亲眼目睹农民的辛苦,使他们也更加懂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2.乡村旅游拉动农村经济,缓冲城市压力

乡村旅游是一个与地方经济关联度最高、综合性最强,涉及面最广的产业,它以投资的乘数原理效应拉动了地方餐饮、娱乐、购物、交通等行业的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增收的机会。乡村旅游能够加强了城乡的衔接,有利于实现城乡一体化。

3.乡村旅游平衡了旅游淡旺季的差异

不同地域乡村的气候条件决定了其旅游必然具有较强的淡旺季。乡村旅游是农业与旅游业结合的产物,可以在淡季时以农业生产为主,旺季时转为以旅游接待服务为主。运作重心可以随着旅游淡旺季的转换而在这两种产业之间交换,从而克服了传统旅游业的季节差异问题,使人财物等各项资源得到更充分适当的利用。

4.乡村旅游有助于农民素质的普遍提高

乡村旅游使城市居民把现代化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等信息辐射到乡村,促进了当地农民意识观念、价值认同、生活习俗的改变和演绎,这种互相渗透的交流对几千年的小农意识和小生产习俗无疑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改造过程,会促使农民观念的更新和对现代文明的自然融和与认同,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素质。

二、大连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开发意义

大连乡村幅员辽阔,绿树成荫,花果飘香,科技农业发达,特色突出,为开展乡村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发展乡村旅游业不仅满足了城市居民回归自然的愿望,丰富了大连旅游的内涵,而且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创收开辟了一条新路。

(一)大连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大连农业资源非常丰富,农村景观类型多样,农耕文化悠久,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随着我国乡村旅游迅速的发展,大连出现了一大批具有鲜明乡土特色和时代特点的乡村旅游地与乡村旅游区。到目前为止,市旅游局指导创建了34个市级特色旅游村镇,推出了一系列精品采摘园和旅游休闲农庄。乡村旅游节庆、采摘、温泉、农家乐、生态休闲五大业态都实现了优化发展。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的带动作用显著提升。2012年,全市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958万人次,同比增长16.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5.3亿,同比增长19.84%,拉动农民就业7.2万人。大连长海县的“渔家风情游、环岛垂钓游”、甘井子区的“乡村旅游”吸引大量来自北京、河北等地的游客。总体来看,大连乡村旅游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但整体发展处于探索的起步阶段,从规模、产品、服务、从业人员素质等还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休闲、度假、会议奖励等市场需求。

(二)大连乡村旅游开发意义

1.丰富了大连旅游资源

大连乡村有着丰富的、天然的旅游资源,如森林公园、奇峰异岭、河流水库、牧场冰山、农村风光,自然保护区、多民族的风俗人情和历史名胜古迹,无数的地方性土特产品和美术工艺品寓于民间。

2.发展乡村旅游可以疏散游客

大连乡村地域广大,景点分布不拥挤,旅游活动空间大,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条件,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势必能吸引城市游客,减缓旅游热点城市的人口压力。

3.为振兴农村经济开辟了新途径

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加速农民致富的步伐。在旅游开发条件比较好的一些乡村,能因地制宜,利用当地有特色的农村资源来发展乡村旅游业,将对当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改善环境产生重要。

4.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提供了大量的机会

旅游业本身属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它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强。发展乡村旅游业需要有“一条龙”的服务设施。不但需要有诸如导游、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外,还需要有宾馆、旅社、饮食服务、商场、旅游交通、文化设施等与之配套,这就为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创造了良好条件。

5.发展乡村旅游业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对大连的社会系统各个部门都会产生促进作用,在物质上、精神上都会带来可观的效益。可以促进商品交换、商业繁荣、市场活跃;可以促进交通事业的发展,使闭塞的乡村对外开放,经济搞活;可以刺激当地农业的发展,特别是为旅游服务的农副产品、土特产品等将会得到较大的发展;可以改善乡村的环境,有利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农村旅游景点的开发和建设,不仅可以美化和改善环境,而且还会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四面八方的旅客涌入,这种广泛的人际交流,会使人们的观念与习俗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它会逐渐改变农村旧有的生活习性,美化人们的语言、心灵,更新人们的观念;锻炼和培育起一批旅游业经营和服务的人才。总之,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其产生的社会效益是多方位的、多层次的,对所在地区整个社会综合体都会带来巨大的影响。

三、大连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

近年来,由于国家对农业发展的重视,使农业经济成长迅速,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民意识改变,大连市农业经济发展迅速,为大连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和环境。

(一)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为大连乡村旅游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大连是水果之乡,可以水果为载体,如金州樱桃节;大连又是著名的半岛,适合开展海水浴、日光浴、沙滩浴、垂钓、赶海、体验渔家生活等旅游项目;大连是一座绿色生态城市,是首批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市境内分布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到76%以上,超过北欧国家森林覆盖率的平均水平,负氧离子含量高,空气质量常年保持在二级以上。大连安波温泉,未经任何处理就达到国家温泉水标准,而且水质良好,适合开发温泉旅游。因此,大连乡村自然景观多样,生态环境优美,具有发展乡村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大连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多种多样

1.村落民居旅游模式。即以村落民居建筑为凭借和吸引物,开发旅游项目。

2.民俗风情旅游模式。即以农村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凭借和吸引物,充分展现农耕文化、乡土特色、民俗风情。

3.田园生态旅游模式。即以农村田园生态环境和各种农事活动为凭借和吸引物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摘农家果、做农家事,将农村生态和农事风情、旅游与休闲相结合,以满足城市居民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

4.方便快捷的自助游模式。大连乡村旅游交通便利,消费群体相对集中,多以自助游为主。特别是各种类型的故地重游推动了自助游的发展。

5.周边度假游。城市居民工作繁忙,更加钟情于在城市周边地区两三日的度假休闲,特别是双休日的乡村旅游。

6.综合型的乡村旅游模式。即将各类型的乡村旅游品集中于一体进行开发。

(三)区位条件和交通环境良好

从当前乡村旅游发展实践看,乡村旅游点的客源地主要围绕周边大城市,吸引城市市民,对长线旅游市场吸引力很小。沈大高速开通后,大连至沈阳只需要3小时,大连到瓦房店等周围乡村仅有1小时。因此,各乡村旅游点处于大连为代表的城市周边,具有毗邻乡村旅游客源市场的便利条件,完全能够对大连周边乡村旅游市场进行辐射。大连交通便捷,海陆空交通四通八达,已形成具有较强运输能力的现代化立体交通运输网络。

四、大连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自大连开展乡村旅游以来,己经取得了一定的规模和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

(一)旅游产品单一,季节性强

大连市乡村旅游提供的服务项目大同小异。停留在吃农家饭、采摘、钓鱼、喝酒、唱歌、打牌等常规活动,缺少创新。另外,由于农业景观的季节性特征以及我国广大地区现有农业规模、科技水平和资金投入等因素的制约,乡村旅游产品的复合型功能难以充分发挥。因此,从我国目前乡村旅游产品的规划设计和市场供给来看,乡村旅游产品的类型比较单一,观赏型项目为主导产品。

(二)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大连市的一些乡村的道路设施状况不尽人意,普遍存在缺少路标、道路狭窄和路面凹凸不平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导致游客因为没有路标指引而找不到目的地;驱车前往目的地时因为狭窄或凹凸不平的路面而感到身体不适,更严重者甚至会发生交通事故。另外,乡村的客房卫生条件与预期标准相差甚远;而电视信号不清晰则是乡村旅游存在的普遍问题。乡村旅游景区餐饮、住宿条件简陋,更谈不上娱乐设施和旅游纪念品市场,这严重影响了旅游者的审美愉悦与世俗愉悦。

(三)旅游产品层次较低,未能突出品牌效应

目前大连乡村旅游的产品大都还停留在单纯的观光、餐饮、住宿及娱乐方面,并且旅游产品相互抄袭、质量较差、特色不明显等问题较为突出。经营者品牌意识淡薄,也没有系统的营销战略,缺乏竞争意识,游客多为自发前往的群体,缺乏旅游市场竞争力。实际上这与村民对旅游市场信息了解不充分,定位不准确,或乡村旅游市场的细分不科学有关,从而导致旅游口区很多优质的乡村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造成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设计在一定程度存在着

盲从和简单效仿的问题,结果使其产品雷同、档次不清晰,不能满足旅游者多次、多样化的休闲旅游需求。

(四)人才匮乏,管理水平低

首先在管理方面,个别景区甚至由对旅游一无所知的县、区、镇干部负责兼管、规划,缺乏专业性。其次,乡村旅游景区的导游普遍文化水平较低,对旅游地的文化内涵知之甚少,经不起游人的追根溯源。目前,大连乡村旅游项目政府投入不足,大多以村民自我管理为主,人才的严重匮乏导致管理的不到位。而乡村旅游经营者知识缺失,也让不少游客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乡村原有的清新、自然、带有泥土气息的空气品质正伴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日益下降。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无规划的道路、餐馆、娱乐场所建设以及游客的乱扔杂物与随意采摘、践踏都造成对乡村旅游地的破坏。

(五)村民生态保护意识淡薄

村民是乡村旅游的主要受益者,但小农意识浓厚,只注重眼前利益。如为建度假村而随意破坏生态,导致污水横流、蚊虫肆虐的现象随处可见。使旅游者感到是在花钱买罪受。只有保持完好的自然生态、农村传统习俗和鲜明的民族特色,他们的村寨才能成为游客热选的旅游目的地,努力提高村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势在必行。

五、国外乡村旅游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一)实践经验的借鉴

1.乡村旅游开发突出特色化、差异化

乡村旅游的开发应依托当地特色资源,例如乡村风光、乡土文化、乡村艺术、民族风情、特色建筑、特色农场、传统的农产品等等,营造特色鲜明的乡村意境。尽可能利用当地的资源,紧紧围绕当地特色,使乡村性和本土性适当结合,形成特色鲜明、专门化的发展之路。在旅游产品设计中,活动与主题进行整合与配合,塑造鲜明的乡村旅游主题形象的同时,提供旅游者丰富创新的活动。

2.参与价值的提高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另一趋势

从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得出,随着人们对参与式旅游的需求不断提高,

乡村旅游的参与价值相应增加。体验活动的丰富可以增加乡村旅游的附加值,也能为游客提供一个完整丰富的乡村旅游体验,增加重游的机会。

3.保证乡村社区参与的主体地位和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国外乡村旅游发展强调,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世世代代生活在该地域的人们,其生活模式、劳作、价值观念等等都是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因素,乡村社区不同程度上的参与满足旅游者追求的利益。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生态环境、乡村文化、文物古迹、生活模式等在不合理开发和利用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直接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保护乡村资源是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4.多维营销网络的建立

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得出,营销是乡村旅游的一个薄弱环节。早于1997年提到,市场营销为许多乡村旅游目的地所不重视。许多国家、地区也意识到了这点,利用公共关系活动、媒体的宣传和网络的引入,重视乡村旅游产品的营销、品牌的推广和维护。行业组织和政府部门在市场营销中起了主要作用。

(二)乡村旅游发展政策启示

1.技术扶助

在乡村旅游的前期规划开发中,需要政府部门技术方面的支持,制订总体发展纲要、详规等,在土地的利用、基础设施的建设、环境的保护、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需要专业的支持。在经营管理中,有效科学的合作机制的实施、规范的管理标准的制定、服务技能的培训、传统工艺的保护等方面都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大力的支持和协助。1995年芬兰成立了乡村政策委员会,包括了从政府到非政府机构的所有部门,委员会的工作任务是协调乡村发展尺度,推进乡村资源的有效配置。同时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应成立整体发展协调部门,跨部门、跨行业地指导乡村旅游的发展,克服多头领导的机制制约。

2.财政支持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被赋予了多种功能,从维护农村地区的社会稳定,改善农村环境、保证“三农”利益出发,财政上的支持至关重要。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经验得出,乡村旅游投入大、成本高,收益回收期较长,获得的收入并不乐观。我国乡村旅游还处于低层次的阶段,提供的一种相对消费较低的旅游产品。政府应在财政上予以支持和落实,例如设立小额财政补助、财政奖励、贷款补贴措施,鼓励农民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塞浦路斯旅游部门(CTO)在1991年开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启动了一项财政激励政策,如贷款利息补贴措施,鼓励私人投资开办旅游服务企业,1998年止,政府共提供了50万美元的利息补助。斯洛伐克发展乡村旅游,农业部门为农业旅游项目提供了一项小额财政援助预算。因此,保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在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初期,政府在财政上的支持必不可少。

3.立法保障

乡村旅游的法规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我国应借鉴国外经验与我国实际情况,在开发规划与建设、资源环境保护、经营许可、质量管理等方面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前期的发展指导,并伴随着乡村旅游的深入开展,进行修改,并上升到立法高度,保障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和乡村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如“乡村旅游地规划与建设管理条例”、“乡村旅游经营者上岗管理条例”和“乡村旅游质量投诉与责任事故处理条例”等都是乡村旅游发展中必要的法律、行政保障。

六、大连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

(一)积极推进政策落实,扶持乡村旅游快速发展

政策导向是乡村旅游繁荣发展的关键。要推出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多项具体政策。如设立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对达标的旅游乡镇(村、农(渔)家乐)给予资金补贴,各区市县、乡镇同时设有配套发展资金,涉农区市县要主动为农户代办工商、卫生许可证,减免税费,有力地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

(二)坚持“内外兼修”全面提升乡村旅游

坚持把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作为提升乡村旅游水平的一大重点。各涉农区市县要加快建设旅游交通指引牌、停车场、旅游道路等设施,加强乡村周边环境整治和美化绿化工作。加快全市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建立市级、镇(村)级游客服务中心,建设乡村旅游信息网专门网站服务乡村旅游。同时,积极推进标准化建设,制定特色旅游乡镇、旅游专业村考评标准和星级农(渔)家乐考评标准,制定乡村旅游工作奖励办法。积极为乡村旅游引进智力支持。

(三)搞好市场定位,创造需求

乡村旅游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城市居民。因其快速的生活节奏、激烈的社会竞争,使许多城里人产生了向往大自然、回归大自然的强烈愿望。针对市场需求,必须积极创造优美的环境、便利的交通、优质的服务、特色的项目,做到处处特色突出、品位高雅、文化悠远、民风淳朴,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融合。让消费者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下榻农家庭院,品尝山野菜、农家饭;或游走古宅深处,欣赏先人的杰作,感悟历史的久远;或尽享民风乡土之情;或垂钓于田野池塘,体味乡村文化;或徜徉田园,分享收获的喜悦,让消费者真正得到心灵的放松。

(四)走生态农业旅游发展之路

以农村经济为基础的乡村旅游业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从目前看,乡村旅游在现阶段还停留在观赏、娱乐、采摘的层面上,只有走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相结合的道路,充分利用好山、水、寺庙、林景和各种古迹遗址的优势,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不断挖掘民族文化中的丰富营养,才能使乡村旅游业健康持久地发展下去。

(五)培育人才,提升素质

在目前难以引进高层次管理人才到乡村进行乡村旅游研究与管理的情况下,发现人才、培育人才尤为重要。要把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作为培育新农民的重要内容。通过培训,使村民认识到他们是乡村旅游最大的受益者,认识到只有洁净优美的环境才能吸引游客,认识到乡村旅游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他们对自己文化价值的认识,在于自己成为自然文化的主动传承者和保护者。通过培训,研究开发旅游的延伸产品,提高农特产品的附加值,进而改善当地的产业结构。要扶植一批经营水平高、经济实力强、市场信誉好、发展后劲足的乡村旅游企业。要进一步规范调整提高乡村旅游接待的整体水平。要通过培训,强化旅游服务意识,明显提高相关人员的整体素质,从而谋求乡村旅游新突破,使乡村组织与管理的专业人才队伍,促进会展旅游业的国际化发展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六)注重历史遗迹、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

大连有些旅游景点并没有充分利用好历史文化资源,甚至存在文化错位现象。这种不当的开发势必会对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造成新的破坏。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和风土民情,如果和当地的自然风光结合起来,定会有很大的吸引力,并能带动周边旅游业的综合发展。旅游景区的科学保护与合理开发不仅需要历史、文化方面的专家进行论证、策划,还需要全体旅游从业人员特别是旅游管理者提高对历史与文化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杨启智,向银.乡村旅游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研究——基于成都市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12,(09).

[2] 尤海涛,马波,陈磊.乡村旅游的本质回归:乡村性的认知与保护[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09).

[3] 张丽娟,王延伟,李俊达.吉林省乡村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J].中国商贸,2012,(19).

[4] 周志宏.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J].经济问题,2012,(02).

[5] 邱玉华,吴宜进.城镇化进程中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选择[J].社会主义研究,2012,(01).

[6] 胡萍.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1,(05).

[7] 史丹丹.以乡村旅游促进农村包容性增长的思考[J].农业经济,2013,(04).

[8] 陈茹茜.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乡村旅游的现状与发展[J].农业经济,2011,(12).

第7篇:农耕劳动实践感悟范文

高尚的“工匠精神”是任何时代都绝不可缺少的,若忽视了工匠精神,那社会不断发展和人类文明持续走向辉煌就会受挫。在当今社会,只有把工匠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才能拥有竞争的优势,才能具有真正的不可替代性,企业才能永远在复杂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不仅是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更是生活精彩,人生出彩的基石所在。我们需要重拾工匠敬业、勤奋、执着、创新精神,形成一种独特的、具有创造性的文化和价值观。

敬业创造财富

回顾中国历史,春秋时期,鲁班发明了木工工具、农业器具等,被视为工匠的典范与祖师;东汉张衡发明地动仪、北宋沈括撰写《梦溪笔谈》、明朝宋应星撰写《天工开物》……,《增广贤文》言:“良田百顷,不如薄艺在身。”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底层人眼里,再多的财富也有失去的时候,唯有一门手艺可以保证自己衣食无忧。正是出于这种朴素的认识,民众愿意学手艺,为了饭碗的坚固,才愿意将手艺练得越来越好,无形中,形成了中国工匠独特的敬业精神。

中国古代家具的设计和制造主要靠手工劳动来完成,设计、制作往往是同一人,在学习技艺上也完全采用师父带徒弟的方式,凭经验和记忆,伸展绳墨、竹笔划线、刨子刨平、再用量具测量,制作成各式各样的经典家具和工艺品。

我国明代,木匠把日常生活的床已经做到了极致,一个家庭有一张好床,就是拥有了一笔财富。《金瓶梅》第九回说西门庆用十六两银子为李瓶儿买了一张黑漆描金床,他又用十一两银子顺手买了两个丫鬟。潘金莲知道西门庆为李瓶儿的屋里买了一张好床,就闹了起来,不得已西门庆旋即用了六十两银子买了一张螺钿敞厅床。可想一张床相当于多少个丫鬟的身价。

工匠的执着精神,还表现在农具的发明创造方面。据周昕《中国农具发展史》载:古代工匠经过长期反复实践,发明了高效实用的耧车。它是一种用畜力牵引的播种器具,能一次完成开沟、下种、覆土等作业环节,达到行距一致,深度一致,疏密均匀,既提高了播种质量,又提高了工作效率。达到了“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播一顷”的效果;元朝棉纺织专家黄道婆对我国棉纺织技术进行不断的改革,创造出一套赶、弹、纺、织的工具:去籽搅车,弹棉椎弓,三锭脚踏纺纱车……。使纺纱效率一下子提高了两三倍,她的敬业精神推动了我国棉纺织业的迅速发展,使我国古代的棉纺织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勤奋促进发展

古代工匠的勤奋精神表现在方方面面,它促使我国农业生产的排涝浇灌器具的发明也走在了世界前列。传统水车,即人们通常所称的“翻车”和“筒车”,是一种能从江湖河塘地表中不间断持续汲水的大型农业机具,它不仅能用于高地提水、低田排水等生产领域,而且在济漕保运、沿海制盐等非农业方面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它的先进技术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从机械学原理的角度来看,水车结构复杂,有连杆曲柄机构、轮轴齿轮机构、链轮调节机构等。从动力学看,由人力、畜力逐渐上升到水力和风力自然能的应用。据方立松《中国传统水车研究》载:“它代表了中国古代在动能利用上的卓越成就,它与耕种等其他农具系列配合,发挥各自的作用,共同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在那个时代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我国汉代就已有了畜力碓和水力碓,用来加工粮食,脱壳磨面。据张力军、胡泽学主编的《图说中国传统农具》载:到魏晋南北朝时的崔亮发明了用一个水轮推动八个磨盘的“八磨”机,使粮食加工的工效一下子提高八倍。西晋时有人将水轮转动改为用牛牵引,达到“策一牛之任,转八磨之重”,这样就可以在没有水源的地方也能用上高效的“八磨”等工具了。

除了以上古代工匠为我们留下很多宝贵文化遗产外,还有大家知道的大彬的紫砂、江千里的螺钿、黄应光的版刻、周翥的百宝嵌、方于鲁的制墨、张鸣岐的手炉、朱氏三松的竹雕等工艺品。这些工匠可称得上是举世闻名的能工巧匠。

执着铸就辉煌

古代工匠的执着精神为我国陶瓷的发明、发展同样作出了巨大贡献。秦始皇陵的兵马俑,不但把人物形象表情刻画得逼真生动,而且规模宏大,成队成阵,不愧为世界奇观。唐代的三彩陶朝着更为精致的方向发展,人俑、马俑、骆驼俑,色彩鲜艳,各具形态,有很多细微的动作和表情。

唐宋以后,瓷器的工艺越来越精,出现了许多名窑名瓷。唐代绍兴有名的“越窑”青瓷,有“类玉”的美称。河北内丘的“邢窑”,则以出产白瓷闻名。湖南长沙一带的彩瓷,不但有绘画,还使用贴花、模印,装饰性很强。河南的钧窑、汝窑、柴窑,浙江的龙泉窑,河北的定窑,陕西的耀州窑等名窑所产瓷器,都驰名海内外。当时的瓷器有“青如天,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的说法,被一般家庭争相收藏。中国的瓷器,从唐代起就通过陆路和水路传到亚洲、欧洲和世界各地,赢得了全球人的赞叹。

说起中国人的传统服装,一项令国人自豪使全球人惊叹的伟大发明――丝绸。毫无疑问,我国是世界最早养蚕和织丝的国家。祖先们很早就发现蚕吃桑叶吐丝又“作茧自缚”的现象,经过仔细观察和实践,大约在六千多年前,就掌握了养蚕、缫丝、织帛的全套生产过程。聪明的古人们把蚕茧用开水煮烫,去掉胶性,抽出丝头,合成丝线,再织成绸、缎等帛品。这个过程说起来一句话,做起来难上加难。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素纱R衣,服装长128厘米,袖长190厘米,但重量仅有49克,衣服可谓轻若烟雾,举之若无,让人着实惊叹当时的织造工艺如此精湛。到目前为止,用现代化的工艺都很难复制。丝绸的发达,促进了服饰、染织、刺绣业的发展。与丝绸密不可分的刺绣,它的艺术创造,商代就开始出现,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形成了苏绣、湘绣、粤绣、蜀绣四大名绣。中国的刺绣与丝绸伴随着工匠的执着精神,名扬世界。

创新超越世界

我国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工匠们除了以上各种发明创造外,还具有不断追求创新的精神。张衡发明了浑天仪和地动仪,比欧洲早1 700多年;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3.1415927,这一成果比欧洲早一千年;中国人于公元前5世纪发明了双动式活塞风箱,西方于16世纪才用双动式活塞风箱,比中国晚了两千一百年左右;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发明了旋转式扬谷扇车,到18世纪初,西方才有了扬谷扇车,比中国晚了两千年左右;公元前1世纪,中国人发明了独轮手推车;而西方到公元11世纪才出现独轮车,比中国晚了一千二百多年;东汉华佗擅长外科手术,被誉为“神医”,他发明的麻沸散比西方早1 600多年;隋唐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等等。

我们在传承中国工匠精神的同时,也要研究中国工匠精神的内涵。将这些宝贵文化遗产与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相结合,并引入科学研究范畴,拓宽中国工匠精神与人文研究的视野,加深我们对中国工匠精神在企业文化中不可替代性以及提高员工地位的再认识。

第8篇:农耕劳动实践感悟范文

关键词: “学为主体” 翻转课堂 教学探索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这种转变很难。2013年10月华东师范大学牵头,组成了C20慕课联盟。慕课是指英文缩写MOOC,即“Massively Open Online Courses”,大胆地“翻转课堂”,推动教学模式的改革。

2013年12月底,我参与了由华师大慕课中心主办、杭州学军中学承办的C20慕课联盟(高中)“翻转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开设了《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一课的研究观摩课,尝试以“学为主体”的教学。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在研讨会期间开设的公开课谈谈对“翻转课堂”的实践与反思。

一、关于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也称颠倒课堂,就是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在课堂外实现在线教学并且将“作业”带入课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它的核心思想就是翻转传统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的概念最早引自美国,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视频)而展开。2007年春开始,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的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则进行了颠覆传统课堂的尝试。他们把结合实时讲解和PPT演示的视频上传到网络,让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把课堂的时间节省下来进行面对面的讨论和作业的辅导。

二、教学流程的“翻转”及教学方法的改变

(一)课前准备的充分化

翻转课堂的实质就是学生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所以学生在课前的自主学习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在课前做了诸多准备,落实学生在课前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并对所学内容作了初步的思考。

1.微视频的制作

翻转课堂的重要特色之一就是微视频的应用,使新技术在课堂上发挥正能量,真正体现新技术的优势和对学习助力的不可替代性。本课微视频的时间是十五分钟,其设计思路和特点如下。

(1)设计思路:微视频讲述了古代中国的两个政策:重农抑商和海禁,它们实行的原因、内容、影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展缓慢的原因及影响。在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影响下,资本主义萌芽最终只能是缓慢发展,三个知识点间实际是因果关系,以此逻辑关系勾勒微视频的线索,使课本中的主干知识予以精练的呈现,为后边课堂展开有效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2)设计特点:在讲述过程中,有意识地对课本三个知识点逻辑关系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

在播放微视频后提出几个颇有思维含量的问题:重农抑商和海禁之间有何联系?什么是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萌芽要发展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对比明清时期东西方不同的经济政策的选择及由此导致命运的天壤之别,你有怎样的收获和启示?把这些问题抛给学生,以待他们课前思考,为之后课堂上讨论的展开、交流的深入奠定基础。

以生动的语言将枯燥的课本内容进行有趣的呈现,调动学生继续微视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从一定意义上说,学生能否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有恰当的、合理的解释和客观、全面的评析,关键在于学生通过学习对相关历史知识内在联系的梳理,对历史发展逻辑的分析,对历史意义的理解,因此,如何帮助学生获得对核心知识扎实而深刻的理解、掌握核心概念,是一线教师非常重视的实践性研究课题,对此,微视频起到了很好的探索作用。

2.预习学案的编写

学生要有学案的引领。主要目的是配合微视频的使用,使学生对于课本中的主干知识有较深刻的了解。本课的学案中主要有以下方面内容:

学习目标:(1)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2)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3)提高对外开放意识、树立农工商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学习重点:理解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和“海禁”政策,培养历史分析能力。

学习难点: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农为本的社会,要求基于这一点理解重农抑商和“海禁”实施的原因,此外,不可忽视超越经济的政治文化的因素;理解重农抑商、“海禁”政策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之间的深层关系。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古代中国的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压抑了中国社会新的生产方式的萌芽,从而认识到我国今天的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自主预习:阅读课本找出内容:(1)重农抑商。阅读“重农抑商",找出政策的首倡、含义、目的、影响。(2)2.海禁政策。阅读“海禁”,找出海禁政策的含义、原因、表现及影响。(3)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阅读这一子目,找出它的产生、缓慢发展的原因。

知识体系构建。

课后反思。

针对性训练(略)。

3.学生问题的收集

翻转课堂是以学生所提问题为中心展开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必须对学生所提问题做到心中有数,进行有效筛选,挑出有足够思维含量并且和课本主题相贴切的问题。例如在本节课的课前问题收集中,学生一共提出22个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在课堂上逐一解决时间上根本不允许,另一方面有些问题根本就是无效问题,偏离教学的主线,属于学生的突发奇想。如有学生提出古代商人屡受压迫为何不奋起反抗?郑和下西洋是怎么回事?这些问题均与本课主题脱节,均属于无效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下一番工夫,对这些问题进行取舍、整合,以使问题的探讨更有效。我在课前将这些问题予以整理,留下六个问题待课堂上展开讨论:①中国重农抑商政策和传统文化有什么联系?②重农抑商政策在一以贯之的过程中有没有改变或调整?③为什么古代要限制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农、工、商的关系是怎样的?④为什么明清两朝统治者无法考虑到闭关锁国的弊端?⑤如果不采取闭关锁国政策,中国是否会像欧美一样走入工业时代?⑥相比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步性如何体现?

这六个问题涵盖了课本中的三个主要知识点,其中涉及重农抑商政策的问题有三个海禁政策的有两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有一个。同时,这些问题也比较有深度,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也便于之后课堂讨论的展开。

(二)课堂教学的互动化

1.学生合作学习的组织

从翻转课堂的流程看,首先学生课前观看视频进行预习,然后课堂上进行探究,体现了学生学习的小组合作。从教师角度看,教师就是布置好任务,然后由学生进行研究探讨、合作探究,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教师只是任务的安排者,学生才是任务的研究者、执行者。为此,在课堂上将全班学生分为九个小组,每组六个人,由组员推举组长,负责问题讨论的记录和整理,每个问题由一至两个小组负责讨论,形成书面观点,同学间亦可以相互辩驳,思想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

学生是翻转课堂中的主体、主角。在小组讨论和发言中,学生思考的深入度和活跃度都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如在讨论“重农抑商和传统文化的联系”这个问题时,学生就曾提到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的重义轻利观,并引用《论语》中的话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说明传统文化中的抑商观念;中国传统中一直存在“安土重迁”意识,这种意识对重农政策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学生的这些观点都颇为新颖,让人眼前一亮。又如对“相比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步性如何体现?”这个问题的讨论,发言的学生提到“小农经济是生产力水平极度低下状态的产物,只是个体的存在,而不注重相互交流;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生产力水平向前发展的产物,它可以推动科技的发展、金融市场的形成(如股票、证券)、抗灾能力的增强、世界一体化的发展等”。对于这样一个非常抽象的问题,能有如此的认识,已经属于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在教学过程中,自身真正体会到,相信学生,相信学生的能力,给他们时间、给他们讨论的空间,一定会有更大的惊喜。

2.教师当好新角色——导师

在这一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更多地成为指导者而非内容的传递者。我们是在引导他们的学习,而不是指令的教师。我们的目标是让他们成为最好的学习者,并真正理解我们课程的内容。当我们在学生身边和他们一起掌握概念时,他们会以最好的行动进行回应。在学生讨论发言的过程中,我更多的是以倾听者的身份出现,在他们讨论出现困惑或分歧时予以适度的点拨。如对于小农经济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两者的比较,因为这个问题比较抽象,学生在讨论和发言之后,针对这两个概念,教师从对人的解放这一角度入手看两者的区别:“小农经济是将人限制在土地上,它限制人的流动和自由,具有封闭性和落后性;而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劳动力成为一种商品,生产社会化,人的自由度增加,而正是在这种生产关系下,我们现在所熟知的自由、平等、民主、个人主义这些概念才会出现。从对人的解放这一角度来看,从小农经济到资本主义是个巨大的进步。”经过教师的一番解说和提升,学生对这两个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又如对于“如果不采取闭关锁国政策,中国是否会像欧美一样走入工业时代”这个问题,学生讨论得出的结论是很不到位,如学生仅仅将闭关锁国归结于君主个人素质,这既是一种肤浅的认识,又偏离问题本身。这时,教师就要从宏观的政治、经济、文化视角出发,论证进入工业时代需要具备的条件,使学生获得更深入的认知。由此可见,翻转课堂绝不是以视频取代老师,学生也不是在孤立地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所探讨问题的引领和提升是非常关键的。

三、课后反思与教学感悟

作为翻转课堂的首次尝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通过课后反思发现还是有诸多不足之处,在此进行归纳整理。

(一)预习学案的设计可以更厚重些

预习学案的设计从课后学生的反馈情况看,问题的设计较为浅显,应有的深度感不够。如在对重农抑商、海禁和资本主义萌芽三个知识点的梳理时,以填空的形式对课本内容进行整理就显得思维含量不足,学生很容易在课本中就找到答案,没有真正把导学的意图体现出来,而最后留下的问题也较简单:

学习思考1:应当怎样认识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作用和影响?

学习思考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清朝采取闭关锁国的原因和危害?

这两个问题不足以引起学生深入的思考,只是对课本内容的重现而已。

(二)课堂师生的互动可以更积极些

伴随着问题的提出与思考、讨论的进行,课堂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场所,对话便成为通向理解的重要方式与途径。因为,对话既表现为师生与历史文本之间的对话,又表现为师生间诚挚的交流与对话,而“在对话中,可以发现所思之物的逻辑及存在的意义”。[1]整节课应该说有了些翻转课的痕迹,但是可以做得更到位些。如在给学生表达的机会和权力时,还是受到传统的教师主导课堂思维的影响,在某些点上教师有越俎代庖之嫌。如在学生针对农、工、商关系问题的发言中,有学生提到他认为“商业是无用的,因为它本身并没有生产,只是进行交换,赚取中间利润而已,于国于民作用不大,国家发展有农业和手工业就足够了”时,打断学生的话语,没有对他的观点进行辩驳,而是将他的观点概括为过于绝对化,没有进行应有的讨论。学生在这里其实是对商业存在的必然性认识不清,没有认识到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出现是种历史的必然,通过讨论达到解疑、释惑这一环节的缺失不能不说是个遗憾。从此例可以看出,教师控制课堂、掌控话语权的传统教学思维依然存在。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更放开些,让学生充分表达的观点,师生充分互动,在辩驳、讨论声中将智慧和启迪内化心间,这才是翻转课堂应该实现的教学目标。

(三)问题整合可以更到位些

从课堂操作层面看,本节课所选取的六个问题,依然不够精练,有些问题在课堂上进行全班讨论的意义不大。如第二个问题“重农抑商政策在一以贯之的过程中有没有改变或调整?”和第三个问题“为什么古代要限制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农、工、商的关系是怎样的?”或者课本中有较明显的答案或者略作思考即可解决。问题太多导致的后果之一就是课堂收尾环节的缺失:

资本主义在古代中国巨大的农耕大树下,受到自然经济、重农抑商、海禁政策的重压,没有养分,没有阳光,最多只能长成萌芽,永远是萌芽,不可能长成参天大树。

收尾的缺失,总是在完整性和对课本内容的总结方面有些缺憾,也导致在对第五、六两个非常有价值问题讨论的时间明显不足。如果将这两个问题去掉,集中精力讨论四个问题,那么在时间安排和效果方面必将大为改善。

(四)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会更高些

目前,国外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实验的学科多为理科类课程。理科知识点明确,很多教学内容只需清楚地讲授一个概念、一道公式、一个实验,其学科特点便于翻转课堂的实施。而在文科类课程中,如历史等人文类课程,在授课过程中,会涉及多学科的内容,而且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思想上的交流、情感上的沟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仅就本课而言,学生在问题中就涉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小农经济等政治经济学术语和传统文化层面的知识,学生学习的无边界决定了教师必须调动所有的知识储备随时“关照”学生的突发奇想,这需要教师提高专业素养,更新教育观念,建立与学生共同学习成长的课堂新关系。因此,在这次翻转课堂中,我切身感受到课堂教学是否成功、有效,教师的专业引领才是源头活水。如果历史教师拥有大气磅礴的宏观视野和挖掘历史细节的专业功底,在此基础上的教学引领必然是驾轻就熟、水到渠成。“阅读与思考是一个教师需要终身完成的作业”[2]。

翻转课堂虽然是舶来品,但是只要是我们认准的经验,就要坚定不移地借鉴。不论怎样的改革,都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用自己的脑思考,自己的嘴说。翻转课堂,不是彻底,而是重在翻转,转为新形势下的课堂观、教师观和学生观。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教师相信学生、利用学生,最终才能发展学生、成就学生。从这个意义上看,本节课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第9篇:农耕劳动实践感悟范文

本文着重进行系统科学、时间空间观念、唯物辩证法、人天观等几个方面及层次上有关人天依存的理论思维与分析探讨。

一、人天依存的系统思维

运用当代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天依存,我们必须将人类看成一个开放的巨系统,由于人类系统同周围的环境和宇宙彼此相通,所以它们又相互构成了人天依存的超级巨系统。

以下我们就从系统方法、系统结构、系统功能等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分别来讨论人天依存系统。

1.人天依存研究的系统方法思维

运用系统科学方法研究人天依存系统,具有以下三个按照方法特点进行思维的显著特点。

(1)人天依存的整体性思维。系统科学方法将人天依存系统始终看成一个由诸要素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并从整体(人天依存系统)与部分(人类、环境、宇宙)的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关系中,来考察人天依存系统的本质特征和运动规律。不言而喻,整体性思维是人天依存系统研究的基本出发点。

(2) 人天依存的综合性思维。系统科学方法将人天依存系统视为由人类、环境、宇宙所组成的一种综合体,并从它的组成要素、系统结构、系统功能、作用方式和未来发展诸方面,予以综合地系统地考察与研究。所以,综合性思维是人天依存系统研究的方法特点。

(3) 人天依存的最优化思维。系统科学方法把实现人天依存系统的整体最优作为它所要达到的目标,为此它既要定量地确定出人天依存系统的最优目标,也要在该系统的运动过程中协调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以便调整局部的功能和目标为达到系统总体的功能和目标服务,由此实现人天依存系统的整体最优化。显然,最优化思维是人天依存系统研究的目标特点。

2.人天依存研究的系统结构思维

系统的结构是其诸要素互相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内在组织形式,亦即用“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概念去描述系统的行为”。2]P319)人天依存系统的结构,就是人类及其环境和宇宙之间内在联系及作用秩序的组织形式。从系统结构思维来研究人天依存系统,可以获得以下几种简明扼要的认识途径。

(1) 人天结构的多样性思维。人天依存系统的结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最基本的有双向(反馈)式和多向(网络)式。由此可见,过去只将人天依存系统看成是单向(主副)式结构的认识便是片面的:无论是人定胜天的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还是天主宰人的唯心主义天命论皆是。

(2) 人天结构的稳定性思维。人天依存系统是一种非平衡结构的超级生态巨系统,它具有系统的稳定性和开放性动态平衡的特点。

(3) 人天结构的等级性思维。人天依存系统也存在着结构上的等级系列:人类小环境;人类中环境;人类大环境;人类地球;人类地月系;人类太阳系;人类银河系;人类总星系;……

(4) 人天结构的相对性思维。人天依存系统是结构中的一个要素,它同时又是另一个小的系统。例如,人类太阳系中的太阳系、人类、地球、月球等各种要素,它们同时又是较低一级的一个个系统:太阳系统,人类系统,地球系统,月球系统,等等。反之亦然。

(5) 人天结构的变异性思维。由于人类同环境和宇宙始终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所以人天依存系统的结构总是处于不停地变化发展的变异过程之中。正因为如此,所以便有了从原始的远古人天依存系统到完善的现代人天依存系统的历史性演变。

3.人天依存研究的系统功能思维

系统同环境相互联系与作用的外部秩序就是系统的功能,亦即“按它对环境的作用来描述系统的行为”[2](B1()人天依存系统的功能,就是它对外部环境的作用秩序,亦或它对外关系的行为描述。从系统功能思维来研究人天依存系统,也可以获得如下几个明晰的认识途径。

(1) 人天功能的过程性思维。一个系统对外部环境的作用及其大小,将由该系统整体的运动过程表现出来。人天依存系统的功能作用,也同样具有这样的过程特征。

(2) 人天功能的亚稳态思维。人天依存系统的功能状态是可以调节的亚稳态:近代工业革命以来,由于资源的过度开采和“三废”废气、废液、废渣等)的大量排放,人天依存系统及其人地生态子系统的功能状态,均从良性亚稳态转入了非良性亚稳态,将来还可能转入一种新的良性亚稳态。

(3) 人天功能的层次性思维。例如村庄、乡镇、地区、国家、大洲、全球等不同等级的这些人天依存系统,既组成了人天依存系统结构的层次系列,也构成了人天依存系统功能的层次系列。

(4) 人天功能的辩证性思维。系统功能的辩证性质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系统的功能一般是由系统的结构决定的,然而,系统的功能也可以反作用于系统的结构;二是相同的系统功能可以有不同的系统结构,而不同的系统功能也可以有相同的系统结构。人天依存系统同样也具有这样两个方面的辩证性质。所以,同样功能的人天依存系统,既可以由天然的人天依存系统来承担,也可以由模拟的人天依存系统来完成;而不同功能的人天依存系统,则可以在相同结构的社会生态系统中,采用多种不同的控制变量来实现。

(5) 人天功能颓变的不可逆思维。一个系统的功能发生颓变后具有不可逆变的特性,人天依存系统如社会生态系统功能的不可逆性尤为突出。

二、人天依存的时空思维

人天依存系统或即人天依存关系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存在和运动着,并且还在一定的时空中经历着不断发展与衰亡的历史过程。为了考察人天依存关系的时空轨迹,以下便从时间纵向和空间表型两个方面分别来讨论。

1.人天依存研究的时间纵向思维

人类历史上随着时间推进的人天依存关系,大致上可以划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这样三个主要的历史阶段来进行讨论。为了科学地考证人类历史上的人天依存关系,我们选择了人类进化过程中最为重要和直观的生活、生产、文化、认识和宗教等五个相关的社会要素,作为人天依存关系考察对比与科学分析的指标参数。

(1)古代:人类拜倒在大自然面前。

a,在生活方面,古人类完全靠大自然恩赐。从动物界进化与提升出来的古代人类,他们在衣、食、住等基本生活方面,还是完全依靠大自然的恩赐:为了遮羞避寒,古人只能采集树皮、树叶来护体,后来学会硝制动物毛皮以包裹身子,那已是相当晚期的事情了;为了填饱肚子,古人只能采猎山果、野菜、籽粒、虫鱼、野兽来果腹,哪儿有,有多少,全凭大自然恩泽;古人先是巢居树丛,后又寻找山洞穴居,到了学会搭建窝棚茅屋时,也还是就地就材,仿效自然罢了。由此看来,倘若没有大自然的恩赐,古人必定难以生存与延续下来。

b.在生产方面,古人类只凭初级、次级生产。初级、次级生产是自然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两种基本的生物生产功能:初级生产即植物性生产或第一性生产,这是植物靠光合作用生产出山果、野菜、籽粒来;次级生产即动物性生产或第二性生产,这是动物靠同化作用生产出各类动物性有机质来。古人就是凭借这两种自然生产过程,并且直接采猎所产生出来的这些有机质为生。后来他们慢慢学会了种植一些简单的作物,或饲养偶尔吃不完的猎兽,那也仍是长期停留在原始农耕及渔猎的低级阶段。

c,在文化方面,古人类崇拜与模仿大自然。在古人类的心目中,大自然是何等的伟大,它既高不可攀,也深不可测。古人不仅崇拜天地神圣,而且也崇拜自然万物,其中包括山脉、河流、树木、土地、庄稼、兽类等等,并由此而产生了诸如天神、地神、山神、河神、树神、土地神、庄稼神、兽类神等等的拜神文化现象,以及种种的图腾崇拜意识。与此相适应,古人在各个方面都尽可能地模仿完美至尊的大自然,从原始石器、骨器、木器工具的制作,到各类陶器、铜器、铁器的生产,从原始艺术的诞生到象形文字的发明等,都是古人模仿大自然的杰作。

d.在认识方面,古人类对大自然敬畏不解。古人类对大自然的畏惧,有时竟达到了诚惶诚恐的地步。例如,古人遇到闪电雷鸣便恐惧不安;又如,古人遇到了山火或火灾时总是惶恐奔逃等等。由于对这些自然现象或灾害毫无认识,且长期迷惑不解,所以古人就把雷电认为是“雷公雷母打架”而把山火则视为“天火,,’火灾更是“火神降罪”人间了等等。

e,在宗教方面,古人类将大自然神秘化了。在变幻莫测和无所不能的大自然面前,古代人类将大自然神秘化了,他们用超自然的神灵或鬼怪,来解释自然界所发生的一切现象和因果规律。例如,古人用神龙呼风唤雨,来解说自然界的气象变迁;又如,古人用灵魂转世轮回,来解释人类及一切生物的生老病死等等,由此而产生了被称之为“万物有灵”和“自然神圣”的一种原始宗教信仰。

(2)近代:人类成为自然界的主人。

a,在生活方面,近代人类向大自然加倍索取。近代农业、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大发展,极大地增强了人类向大自然加倍索取各类资源的能力和速度,由此彻底改观了包括衣、食、住在内的近代人类生活的状况与水平。

b.在生产方面,近代人类开始进行高级生产。所谓高级生产,就是在初级的植物性生产和次级的动物性生产基础上,人类通过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所进行的高级生产过程。。']由此,近代人类建立了农业、工业、制造业等各种产业,批量生产出人类所需要的各类物质制成品,如农产品、工业品、工艺品、畜产品、食品、建筑材料、文化用品、医药制品、医疗器材等等,极大地满足了近代人类的物质需求,也推动了近代社会的大发展。

c,在文化方面,近代人类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英国哲学家培根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力量就是知识”的至理名言,。4](PKB)以便使自然界接受人的控制和驾驭。法国科学家笛卡尔强调,科学的目的在于“造福人群”使人类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和统治者”。5](P1878)

d,在认识方面,产生了“人是自然界的立法者”的观念。德国哲学家康德主张“人是自然界的立法者”他解释道:人要向自然请教,但不是以小学生的身份,而是以法官的身份,强迫证人回答他的问题”。WCKM这种认识观念便使得人类征服和主宰自然界成了天经地义的事情,并且还成为后来“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渊源之一。

e,在宗教方面,上帝赋予人类主宰自然的合法权力。基督教教义规定,上帝创造万物时,特创人类代上帝统治自然界。这就授予了人类主宰与支配自然万物的合法权力。所以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怀特指出:基督教是世界上所见到过的最人类中心主义的宗教。

(3)现代:人类重建与自然的和谐。

    a.在生活方面,从尽情享受到适度消费观的萌生。近代以来,资源匮乏,能源危机,环境恶化,人们开始认识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也是有价的和有主的,再不能像过去那样尽情地挥霍与高消费了,应当尽快树立一种以珍惜节约资源和循环使用资源为目标的适度消费新观念。

b.在生产方面,从高消耗生产转向低耗清洁生产。现代人类开始抛弃高消耗和污染环境的传统生产工艺,打算采用少资源、低能耗的清洁生产工艺,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资源的破坏,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c.在文化方面,从人主宰自然的文化到生态文化。现代人类已经感悟到,为了走出传统文化的困境,必须选择并建立一种新的生态文化:在精神层次上,要与人主宰自然的思想决裂,树立人天依存的思想观念;在物质层次上,要抛弃掠夺资源和破坏环境的旧式生产工艺和享乐型的生活方式,从而恢复与重建人和自然界的和谐与共存。

d.在认识方面,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强调人与自然的分离和对抗,主张只有人才有价值,由此导致人类统治和奴役自然的合理性与合法化,从而在实践上使人类陷入了困境。为此,新近提出了生态中心主义的观念,主张不仅人类,而且生物和非生物的自然存在物,都有存在的权利和价值,也有其目的和利益,所以都是道德关怀的对象。显然“这是人类道德的完善”由此有利于维护生物的多样性,也有利于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从而真正“符合人类包括子孙后代的利。

e.在宗教方面,从人统治自然的神学到生态神学。为了反思自己的罪责和回应世人的批评,世界基督教联合会于1979年举行了特别会议。会议集中讨论了基督教教义的现代化,以建立一种新的“生态神学”[7(Pm,p17*)首先,人不再是自然界的统治者,而是“地球大家庭的管家、看护人和监护人”其次,上帝的所有创造物一律平等”人对别的生命和自然界不再享有统治与剥削的特权;第三,人与其他生物和自然界既是平等的,又是有区别的,这是因为人是上帝创造物的管理者。

2.人天依存研究的空间表型思维

当代空间表型的人天依存关系,可以选择世人公认的全球性重大问题如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发展战略这样五个主要表现类型来进行讨论。人天依存关系这五大空间表型,代表了当代人类所面临的几个重大社会生态课题,同时也反映出人类在处理和解决这些重大课题过程中相应的几种实践能力与认识水平。

为了客观地考察当代空间表型的人天依存关系,我们选择了最有影响的“米都斯模型(罗马俱乐部)和“全球模型(美国政府)这两份研究报告中有关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等主要表型的数据资料,作为当代人天依存关系考察对比与科学分析的指标参数。

(1) 全球人口的暴胀持续加剧。

a,米都斯模型(1972年发表hMB3-34,—-395世界人口由公元1650年的5亿,以每年约0.3%的速度增长,经过250年翻一番,1900年达到了10亿;1970年世界总人口是36亿,按每年2.1%的增长率计算,只过了33年又翻一番;由此,2030年时世界总人口将是现今活着的人数的4倍。很显然,全球人口的增长已经超指数地持续暴胀了。

b,全球模型(1980年完成世界人口从1975年的40亿将会增长到2000年的63.5亿,增长50%以上;以目前和预计的人口增长率计算,203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100亿,到21世纪末人口总数将会接近300亿,这与整个地球的最大负担能力极为接近。由此表明,全球人口的暴胀确实是在持续加剧着。

(2) 全球资源的短缺日益加剧。

a,米都斯模型:⑷〜7#10每一种自然资源的世界消费率都按指数增长着,而且许多资源消费率的增长甚至比人口增长还要快。以铬矿为例,铬的世界已知储量为77500万吨,以目前每年开采185万吨计算,大约只能维持420年;可是,铬的世界消费率每年增长2.6%,由此铬矿便会在今后的95年内耗尽,比原先预期的缩短了4倍多。同样,其他的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时间也都大为缩短,如铝将从100年缩短到31年,铜将从36年减少至21年。世界人均能源消费量正按每年1.3%的速度增长着,再把人口的增长计算在内,人均能源消费的增速就增至每年3.4%了,由此全球不可再生能源很快将达到各自的耗尽极限。

b,全球模型:非燃料矿物的需求量和消费量每年都以3—5%的速度稳步增长,特别是仅占世界人口1/4的发达国家,却消费了世界非燃料矿物产量的3/4。发展中国家薪柴需求量每年增长2.2%,1994年地区性薪柴短缺总计已达6.5亿立方米。全球的木材、粮食、水资源等的短缺和供不应求,也都同样是日益加剧!

(3) 全球环境的恶化愈演愈烈。

a,米都斯模型。以全球每年释放的二氧化碳约2000亿吨,并以每年0.2%的速度按指数增长着;大气、水域,尤其城市周围的热污染,造成生态失衡与气候反常;全球每年排放的核废料达到2500万居里,而通常的环境浓度都以微居里即百万分之一居里来表示。远离铅污染源的格陵兰冰层中沉积的铅含量,自1940年以来每年增长300%。全球环境污染超过了环境吸收污染物能力的上限,由此对地球生态系统产生了不可逆转的损害,从而导致全球环境恶化愈演愈烈。

b,全球模型:全世界每年大约有600万公倾土地退化为沙漠,现有约计20亿公顷的土地正处于沙漠化的危险之中,是现有沙漠8亿公顷的2.5倍。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和消耗臭氧层的化学物质增加的速度正在加快,到2050年前后有可能显著改变世界气候及高空大气层状况。全球大约50万至200万种物种随着它们的栖息地的消失而灭绝,目前274万种淡水脊椎动物的生存受到威胁,野生动植物物种也同样正在迅速灭绝。由此可见,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已经直接危及地球生命乃至我们人类的生存了。

(4) 经济增长但全球贫富扩大。

a,米都斯模型年至1968年,世界工业产量的年均增长率为7%,而以人均计算则为每年5%,显然工业增长率比每年2%的人口增长率更快。但是,由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快,人口增长慢,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慢,人口增长快,所以穷国与富国之间的差距却愈来愈大了。

b,全球模型:[9]p21-34)自1975年至2000年世界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为145%,而人均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却只有53%,即从1975年的1500美元增长到2000年的2300美元。然而,发展中国家的年人均产值仍然低于600美元,发达国家的年人均产值却高达8500—11000美元。可见经济虽然增长了,全球贫富差距却进一步扩大。即人天依存关系在经济层面的空间表型上也是很不均衡的。

(5) 从传统发展到可持续发展。

传统发展战略主张经济至上,即一切都围绕经济发展这个中心服务,由此在获得高产值和高利润的同时,便方数据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也分裂了人天依存的和谐统一。所以,传统发展是一种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从而危及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为代价的已经过时了的发展战略。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实施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用以代替传统发展战略;同时还强调,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共同的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准则是,当前的繁荣和发展不能对保持或改善未来生活水平的前景构成危害或障碍,所以只有在给他人和后人留下同样多同样好的情况下求得发展,才是合理的与合法的。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战略是,“控制人口,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或者说,“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同资源和环境的保护相协调”。实际上也就是要实现自然的持续性、经济的持续性和社会的持续性等诸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从传统发展过渡到可持续发展,在发展模式上必然实现以下四个根本转变:[12](p12)—是由片面追求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单目标模式,向社会、经济、环境协同增长的多目标模式转变;二是由发展的速度型模式,向发展的效益型模式转变;三是由牺牲农业注重工业的模式,向高度重视农业特别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模式转变;四是由国家直接控制和管理全国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模式,向国家控制与众多管理主体相结合的模式转变。

从传统发展过渡到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目标上亦必然实现以下五个战略转变。。⑴〜⑴在资源利用方面,要从耗竭自然资源的“资本”向依赖自然资源的“利息”转变;在能源利用方面,要从高能耗和使用不可再生的能源,向研制高效率能源和更多地依靠可再生的能源转变;在控制人口方面,要从无节制的人口暴胀,向有理性的计划生育转变;在利益分配方面,要从不均衡分配,向更广泛分配转变;在城市建设方面,要从畸形的点的收敛集中,向均衡的面的发散转变。

不言而喻,彻底废止传统发展战略,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方能维持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并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有利于保持与发展人天依存关系的和谐统一。

三、人天依存的哲学思维

哲学的唯物辩证法、人天观等,对于人天依存研究将提供方法思维和理论指导。

1. 辩证法是人天依存研究的根本方法

(1) 辩证法是方法论的核心。唯物辩证法所研究和反映的是整个世界的普遍联系与一般规律,是“和形而上学相对立的、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而人天依存研究则是阐明与反映人和自然界相互关系的具体规律。不言而喻,一般的或普遍的规律,总是包含并制约着具体的或特殊的规律,因此前者总是指导后者,或即一般指导具体(个别),普遍指导特殊。无论是作为世界观还是作为认识论来说,唯物辩证法都必然要指导人天依存研究;而作为方法论或逻辑学来说,唯物辩证法也必然构成人天依存研究的根本方法,亦即科学方法论的核心思想。可以说,这是我们研究人天依存关系的根本指导思想。如果不明确并遵循这一根本原则的话,“那么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就有迷失方向的可能性,从而不是在世界观和认识论方面出问题,就将犯方法论或逻辑性的错误”因为,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是统一的,而唯物主义的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它们是同一个东西”。

(2) 坚持辩证地分析与综合。应当强调指出的是,人天依存研究是一个多学科相交叉的综合领域,为此既要分门别类地考察,又要高度综合地研究,也就是说,既要辩证地分析,又要辩证地综合。不然的话,人们或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者只见森林又不见树木。由此看来,无论是只有人天依存研究的分科知识,还是只有人天依存研究的理论综合,都是根本不够的或片面的。为此,我们必须同时兼有人天依存研究的多学科知识和哲理性综合。所以,应当把还原观与系统论结合起来,辩证地研究人天依存关系。显然,参与研究的学科愈多,分析愈深,综合就愈重要,此时“恰好辩证法……是最重要的思维形式,因为只有它才能……提供类比,并从而提供说明方法。毫无疑问,在人天依存研究的过程中,坚持辩证地分析和综合是头等重要的。

2. 人天观是人天依存研究的理论基础

人天观是关于人和自然、人和宇宙相互关系的哲学理论形态。的人天观认为,人和自然界(天)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通过“人化自然,’和“自然化人”这样不断地实践和能动地认识,由此而逐步达到人和自然界亦即人天的相互依存与和谐统一。

(1) 从人是“小宇宙”到“主客一体”提出“原子论”的古希腊哲学家认为,人是宇宙的缩影,因为人和宇宙万物一样,都是由各种原子所构成的。古代中国的“精气学说”主张,人是天精与地形合成的“微型宇宙”亦即“小宇宙”《黄帝内经》还对此做过形象的类比与论证“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岁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天有“星运环周不休”人有“经脉流行不止”近代生理学先躯哈维也持人是“小宇宙”的人天观心脏是生命的开始,它是微型宇宙的太阳,正如太阳是世界的心脏一样!”

哲学家们后来进一步认识到,人与自然界及至心与身、感觉与理性其实都是统一的,而实际经验就是二者统一的桥梁。他们强调了宇宙万物的“系统性、整体性、有机性和一体性,从而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 从“因任自然”到“天人合一”庄子认为,自然界原本是和谐美满的,只因人类的贪欲和社会的演进,才破坏了自然界的和谐状态。所以,他主张回归原始与混沌,无为”“无待”和“不毁万物”方能消除自然与社会、物与我的分裂和对峙。庄子的“因任自然”说虽有消极因素,但其物我一体、天人和谐的思想至今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哲学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命题,这是关于人天关系的精辟概括和最高境界。处于统一体中的人与天,本来就是和谐相与的:天合于人,赐人以衣、食、住、行;人也合于天,顺天而生,顺天而化。同时古中国哲学也极力倡导“天时”“地利”“人和”或即“天地人和”的哲学理念与管理法则,并且成为古代社会经营农事、工商、人事、政治、军事、外交、等等“得以成功的要津与决窍,同时也是我国悠久文明中的国粹与精华”[18]原初朴素的“天人合一”与“天地人和”观念,以后逐渐发展成为自然与人为、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相辅相成的丰富内涵,强调人与人、人类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之间都应当和谐依存。这些合理的和积极的文化传统,正好与当前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时代精华和理论热点遥相呼应。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