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职业教育工作计划范文

职业教育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职业教育工作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职业教育工作计划

第1篇:职业教育工作计划范文

我公司的培训教育在经理的领导下,以安教部为主,负责全公司的文化、技术、业务培训,做到统一规划、组织实施。并把培训教育计划纳入公司的生产计划,同时下达,同时落实,同时总结考核。一、岗位培训

以练好基本功为主,即练习实际操作的基本动作,基本技能和基础理论。按照部颁电业生产工人技术等级标准“应知、应会”的要求,达到“三熟三能”。

1、变电、线路及设备运行人员的“三熟三能”

1熟悉设备、系统和基本原理;

2熟悉操作和事故处理;

3熟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本岗位的规程和制度;

4能正确进行操作和分析运行状况;

5能及时发现故障和排除故障;

6能掌握一般的维修技能。

2、供电所人员的“三熟三能”含农村聘用电工

1熟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本岗位的规程制度;

2熟悉电工基础知识;

3熟悉检修、维护工艺和质量标准;

4能熟练地进行本工种的检修、维护和运行操作,正确处理事故;

5能熟练地进行触电急救和人工呼吸;

6能看懂常用图纸和掌握常用材料性能。

3、财务、审计和用电营销人员的“三熟三能”

1熟悉本岗位的规程制度和相关法规;

2熟悉本岗位的业务知识和要求;

3熟悉电工基础知识;

4能熟练地进行财务或经营统计、测算和分析;

5能熟练地填报各类报表;

6能熟练地运用电脑进行文档处理和制表;

4、计量人员的“三熟三能”

1熟悉电能计量装置的基本原理;

2熟悉本岗位的规程制度和相关法规;

3熟悉电能计量装置的检修工艺和质量标准;

4能熟练地进行电能计量装置的安装和校验;

5能及时发现故障和排除故障;

6能正确地进行计量误差的退补。二、新工人培训

1、新工人进公司,首先要经过安教部一段时间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分配岗位。内容分为:政治思想和传统教育、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教育、安全生产和局规局纪教育、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

2、恢复传统的师徒传、帮、带培训。新工人到达岗位后,指定具有较高业务水平的工人为师傅,经现场基本制度学习、现场见习、跟班实习三个步骤,考试合格并确认有独立操作能力,报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独立上岗作业。三、专业骨干培训

1、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优秀的、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热爱本专业、思想进步的生产工人和班组技术人员,作为专业骨干培训的对象,编制专业骨干培训计划,并取得主管部门的同意。

2、对专业骨干的培训,要做到有目标、有方向,理论和实际结合,在一般情况下,不轻易变动他们的工作,鼓励他们从专业上提高。

3、所、站长的培训

所、站长的培训由公司编制计划,组织实施。所、站长应从组织领导、技术业务、思想政治工作三个方面提高,特别是要学会管理,学会做人的思想工作。四、培训的形式和方法

1、岗中培训。由各部门或班、组、站根据本岗的实际和要求,自行组织本部人员进行相关业务知识培训。岗中培训是职教培训的主要方式。

2、集中培训。组织公司相关人员集中学习,由各职能科室负责人或具有较高技术水平人员轮流授课;

3、专题讲座。聘请公司外专业技术人员,针对某一专项内容,到公司进行授课。

4、短期脱产培训。公司根据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将专业技术骨干送往外地进行短期脱产学习。五、培训时间要求

1、岗中技能、安规培训,每月一次;

2、技术考问,每月一次;

3、异常和事故分析,每月一次;

4、模拟演练和事故预想,每季一次;

5、集中培训,每季两次;

6、安规、技术规程和基础知识考试,半年一次。

第2篇:职业教育工作计划范文

——电缆工业学校准军事化德育管理工作纪实

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数以万计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实用人才的重要任务。在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大计,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芜湖电缆工业学校始终强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致力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德育教学质量提升工作,在建设省级示范特色学校过程中,开展了长期调研论证,向先进的中职院校学习,与合作企业深度交流,听取来自各方的意见建议,召集了数十次的专题会议。2019年初,学校正式启动准军事化管理模式改革工作,通过准军事化管理,将德育渗透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每个环节。

初心如磐 使命在肩

准军事化教育管理模式培养目标是:“明礼守德+专业技能+兴趣特长”。具体体现为两方面,一是通过有效的德育教育和准军事化管理,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教育学生遵纪守德、热爱祖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懂得感恩的意志品质;二是学校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传授,通过校本教材模块化教学、学分制评价,让学生能够真正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同时,学校开设社团活动课,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相互协作,增进友谊。

投石问路 别开生面

为了实施这一创新教育管理模式改革,芜湖电缆工业学校将19级春招4个班级作为准军事化教育管理的试点,经过一学期改革创新措施的实施,学生行为规范、文明礼仪、精神风貌得到显著提高,家长、社会反馈良好。在此基础上,学校不断理清思路,总结经验,强抓成效。目前,准军事化管理模式已经覆盖全部年级,校风校貌焕然一新。

准军事化管理塑造良好行为规范

芜湖电缆工业学校聘请了一批经验丰富的退役军人组建了军体教师团队,由军体教师与班主任互相配合、齐抓共管,开展文明规范教育,重新塑造学生行为习惯,创设班级管理新模式。

1、仿军事化生活。每日晨起学生开始整理内务,列队出操,开启整洁、健康的一天。同学们在教官悉心的指导下,行动迅速,动作整齐,训练有素,在列队就餐、列队上课的过程中,身穿统一校服,齐声高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明用语”等口号,一个个精神抖擞,英姿飒爽,已然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晚自习后再次整队,全面总结一天的表现和收获,学生在一日常规中潜移默化的转变提升。

2、轻军事化训练。“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拥有强健的身体,才会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学校安排每个班级每天上午两节军体课。军体教师结合学生实际,开设适当的军体训练内容,如拳术、体能、队列队形、内务技能、军队游艺等,学生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轻军事化训练中,寓教于乐,增强体质,舒展身心,培养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

特色教育引领德育思想

1、准军事化管理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准军事化教育管理模式改革的各个环节。每次训练都是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总结的最佳时机,学生的不良行为得到及时纠正,教育时效性强。技能班晚自习内容也大胆创新,学生半小时观看新闻联播并记录,半小时谈观后感,其余时间安排课程技能学习。学生通过观看新闻,了解国内外时事政治,抒发真情实感,爱国热情高涨。

2、“国学礼仪教育”弘扬传统文化。国学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国粹,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传承国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我校责无旁贷,积极联系社会志愿服务组织,每周为学生开设国学礼仪课,诵读国学经典,学习仪容、仪表、仪态、仪式、言谈举止等文明礼仪,提高学生修养,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特色主题教育伴成长。

学校利用升旗仪式、文化活动、社会实践、专题讲座、疏散演练等,开展国

防爱国主义教育、文明礼仪教育、感恩教育、校规法规教育、安全教育等活动,让学生在各项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改变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新”的教学内容——社团课有声有色有成果

芜湖电缆工业学校在准军事化教育管理班级开设品类多样的社团课,并将其纳入到课程体系中,既有启发特长的兴趣课,也有与专业结合的特色课,囊括围棋、3D打印、手工制作、美容美发、舞蹈、书法、足球、网络直播、绘画、象棋等,能满足学生获取一项技能或发展一项特长的需求。社团必修课采取“学生自主选择+学校有机调”的组织形式,每个社团都有专业的指导教师以走班形式进行讲授,每学期学校安排1-2次集中展示,对每个社团的开展情况、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考核、总结,确保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为传承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地方传统文化,学校以社团活动课为载体,通过社团活动课学习,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剔墨纱灯”和无为地方文化“无为民歌”培养传承人。2020年在重庆举办的第二届“黄炎培杯”中华职业教育非遗创新大赛中,学生作品《无为剔墨纱灯》荣获全国一等奖。同时,社团活动与技能大赛、科技创新、文明风采大赛紧密结合,培养比赛选手。学生在各级技能比赛和才艺展示活动中捷报频传,屡获佳绩。

“新”的校园风貌——协心勠力奋发向上

第3篇:职业教育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工作过程 高职高专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体系 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8C-0135-03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安全的保障,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高职高专人才需求量增大,质量要求提高,高职高专院校要培养满足企业生产、服务第一线的实用型高技能人才,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对高职高专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体系,将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教育有机结合,满足企业需要,实现学生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要求之间无缝对接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拟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的实践为例,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体系改革进行探讨。

一、高职高专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体系现状

(一)教学内容与实际岗位需求脱节,知识定位混乱

教师对企业工作流程和岗位实际工作过程不了解,不知何谓适度、够用,致使教学内容与实际岗位需求脱节,课程知识点重复,缺少优化配置,这又导致学时过多;知识衔接性不好,前后课程没有延续性。由于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定位不准,人才培养模式会存在偏差,这一偏差集中表现为人才培养的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差异和距离。

(二)教学内容模块划分不合理

传统的专业课往往按知识体系来组织教学,先学基础的知识,然后逐步深入提高。其专业教学体系,大都可以归纳为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构成的“三层楼式”或“三段式”的教学体系,学科本位的影子随处可见。有些高职高专院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体系又过分强调技能实践,忽略理论知识学习,教学内容没有合理地体现理论与技能互为支撑的关系。

(三)实践教学内容陈旧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面向机械工业第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但是,在现实中高职高专院校由于多方原因,没有能够建立起适应高职教育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没有足够的比例,学生实践的机会较少。由于校内实践教学内容陈旧,实验方法、步骤教条化,实验、实训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验证性、演示性实验多,生产性、工艺性、设计性、创新性实训少。实践环节现代科技含量低,不符合当前生产实际,而且无法随着职业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与充实。因此,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无法满足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

(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离

目前,在一些高职高专院校中,传统教学模式是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分别进行,理论教师注重理论知识讲解,实习教师注重实际操作,再加上课程进度不一,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严重脱节,不但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很大困难,也造成了重复教学和资源浪费,更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应用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现有“三段式”(文化基础课一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一实训)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体系在学习内容的开发与编排上跳出学科体系的藩篱,帮助学生获得最受企业关注的工作过程知识和基本工作经验,以满足企业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对于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而言,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体系,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而设置课程,实现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工作结构重建课程内容结构,重构后的课程内容涵盖了岗位工作所需要的技术、能力与知识体系,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开发,在情境互动的教学中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操作能力,实现了高职教育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

(一)突出专业核心,深化教学模式和课程内容的改革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学生毕业后面对的主要岗位群有: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自动化设备与生产线的维护,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机电设备的营销,现代化设备的安装、维护与管理,等等。从职业岗位群出发,明确支撑其职业或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后,对相关课程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精炼和整合课程内容,构建机械设计、数控加工编程、CAD/CAM和机械加工工艺四个模块,每个模块均含有课程设计及实训课程。

打破陈旧观念,重新定位课程体系,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邀请企业专家参与课程开发,对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课程内容的设置予以全新的诠释,摒弃“惰性知识”,而关注“行动知识”,掌握那些对行动至关重要的应用性知识。同时,选用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工学结合式教材,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实现课内教学、课外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具体教学模式如表1所示。

另外,加大课程内容改革力度,将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基础、液压与气动技术、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等专业基础课程内容进行调整,按照必须够用为度的原则,整合内容,减少学时。此外,对一些课程的局部内容也进行增减,有所侧重。如原来的CAD/CAM应用技术课程,着重对计算机绘图的内部原理及方法介绍,可将此课程改为CAD/CAM应用,注重实用性强的大型软件的使用。

(二)践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加强实践教学改革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它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实践教学中,突破以往只限于验证性、演示性和动作技能训练的低档实验项目,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工艺性等应用性强的实践项目。为此,通过岗位调研,确立典型工作任务,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让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并发展职业能力,实现学习与工作的一体化。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课题来自生产、科研第一线,真题真作,强化岗位技能培训,及时引入本专业领域科技发展新成果。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利用学校的实习实训条件,把实训与职业资格考核结合起来,提高实践教学效果。该校充分利用了数控实训中心的有利条件。该中心由于承揽各种机械零部件的加工业务,因此坚持以生产实际零部件为主,对学生进行数控铣、数控车、加工中心、电加工机床的工艺、编程和操作实训,培养学生实际生产能力。加大CAD/CAM应用实训及考证教学环节,主要是在生产型数控机床上的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生产型数控机床的数控加工,注重复杂零件的加工工艺及加工精度的实现,为数控工艺员考证和3DCAD考证打下基础。为此,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正在逐步建立不同级别的多种职业资格考核鉴定站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如图1所示。

(三)坚持以机为主、机电结合的专业内涵

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机械类课程占70%左右,电类课程占30%左右,减少通识课、学科基础课的学时,增加专业课的学时。这样设置的原因是几乎所有企业的机械类岗位和电类岗位是分开设置的,没有对应的“机械电子”岗位,因此,必须坚持以机为主,学生才好就业。但是,大量的机电一体化高技术设备又要求机械类技术人员必须既懂机,又懂电,以往传统的纯机械的技术人员很难胜任。因此,机电结合可以给学生未来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四)完善评价体系

创新评价体系,既可以及时发现课程体系的不足之处,也是模块化课程体系顺利实施的有力保障。改革考试形式和方法,转变传统的学生成绩评价方法,考核学生学习效果除笔试外,在实践操作较多的课程中可以采取灵活的考核方式,如答辩、现场测试、现场操作等,实现理论考试和实操考核相结合,着重考核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分析能力,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三、结语

第4篇:职业教育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 会计专业 工作过程系统化 课程

目前,在职业教育改革的呼声中,课程改革方面的呼声尤为强烈。在会计专业职业教育领域,近年来也是批判和改革之声不断,大都提到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单一、教学内容重复、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滞后、考核评价不科学等等。针对上述问题如何进行改革,各种论著提及较多的就是课程改革。

课程作为教学活动的核心,是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而设计的学习者的学习计划或学习方案。在这一方案中,对学习者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都做了设计和规定。随着我们对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工学结合特征的认识逐步加深,对职业教育课程的定位也逐渐清晰,那就是职业教育课程要符合“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和建立职业认同感相结合,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符合职业能力发展规律与遵循技术、社会规范相结合,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的核心特征。而传统的学科课程和技能培训课程仅注重课本理论知识的传输,忽视了职业工作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忽视了专业知识与工作的内在关联,也难以实现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目标。近年来人们对会计专业职教课程体系的批判,就多集中于其以学科为中心的设计之上。如果说要打破陈规创建新体系,那么对于会计专业来讲,什么样的课程体系才能充分体现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思路呢?

一、目前职教会计专业学科课程体系的缺陷

以学科系统为中心的会计职业教育课程,基于知识储备构建,以单科分段为特征,以公共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习课为层次和课程结构,专业培训多沿用面对学生直接讲授的课程教学形式,从教学内容到方法都沿袭着学科本位的课程体系和模式。然而,各自孤立的会计学科知识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无法将技能培训形成整体化的综合性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学生也因而无法获得与“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形成至关重要的“会计工作过程知识”的认识。

事实上,多份对会计专业中职毕业生岗位能力适应性的调查问卷都表明:超过50%的毕业生认为最重要的五项职业能力是会计实务处理能力、会计电算化操作能力、财务分析能力、成本核算与分析能力和税务核算与申报能力,而这五项重要的职业能力却未能从学校的专业教育中系统获得。

显然,在传统的学科系统化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会计专业毕业生离职业岗位要求是有偏差的,所谓职业教育的“能力本位”并不完全能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得以体现和

实现。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会计课程体系的开发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对会计是这样描述的:它是为管理生产活动而产生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是要运用专门的技术方法,除了有向企业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外,还担负着参与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责任。这一定义体现了会计专业的职业范畴和岗位要求,表明了会计的基本职业能力不仅仅是会计账务核算和处理、会计信息输出的单一能力,还要具备通过数据分析本质、参与管理、岗位迁移的能力。这些能力的体现并不是单一地存在,而往往是交叉融会在整个会计工作过程当中。因此,要达到这一能力培养目标,专业课程就必须能让学生明白完整的会计工作到底包含了哪些内容和流程,到底应当具备哪些能力,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尤为必要。

那么,如何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会计专业课程开发呢?首先,必须认识到的关键问题是:随着企业劳动组织的变化,会计管理工作的岗位工作内容、任务分工、质量控制和信息交流等也在发生改变,同一层次的会计管理工作明确的岗位分工逐渐在弱化,这就要求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要有所拓宽。如果说会计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较低会计管理层次的从业人员,那么把掌握固定知识和单一操作技能作为教育目标,已不能满足现代会计职业的需求了。会计专业的职业能力包括三方面:一是能够合理利用专业知识和技能,独立解决各会计岗位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的专业能力;二是能够独立学习、获取新知的方法能力;三是能够恰当地进行人际交流、处理公共关系的社会能力。

基于以上职业能力要求,基于工作过程的会计专业课程的开发一般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1.领会会计职业与会计岗位的关系,了解各会计岗位工作过程的特点

这一步骤主要是要了解所要面向的会计管理层次,以及这一层次的各会计岗位在企业的管理工作中所处的位置,为课程的开发作好定位。通过社会、企业调研、校企合作等模式,充分了解各会计岗位的工作范畴和岗位要求,使制订的课程计划和内容与之贴合。

2.分析培训条件

这一步骤主要是针对所要面向的学生进行的。通过调查分析,充分了解学生当前的文化基础、学习特点,为设计课程的学习情境和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做好铺垫。

3.会计工作过程的分析

工作过程的分析也就是行动领域的分析。一个企业完整的会计工作过程是由多个不同的基础会计岗位或工作内容共同合作完成的。会计工作包含了出纳岗位、会计核算岗位、会计监督岗位、财务管理岗位等,而各个岗位又包含不同的工作内容。比如,会计核算岗位的工作内容有往来账项核算、费用成本核算、销售及税金核算、资本资金管理、财产物资核算、总账核算、会计稽核等等。在这一步骤里,必须详细分析并描述每一个岗位或工作内容所涉及的层面,包括基本的工作范围、工作任务、工作对象、工作方式、所要采用的工具或技术,以及对此项工作的质量标准或要求、所涉及的法律规则等。

4.选择行动领域

这一步骤是对以上会计工作过程分析结果进行归纳整合,提炼出能涵盖会计工作流程的典型领域,作为课程开发的内容。

5.制定和表述学习领域

这一步骤是要将选定的行动领域案例化,经过系统的教学处理转化为学习领域,并把这些学习领域所涉及的工作过程和内容、学习要求和学习时间等表述出来。学习领域是一个跨学科的课程计划,每一个学习领域就是一个学习课题,学生通过对这个课题的学习,可以完成会计工作过程中该环节的典型综合性任务。而通过这样若干个相互关联的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会计工作的从业资格和职业能力。

例如,培养出纳员的课程包含4个学习领域,它们的内容分别是:(1)岗位认知:了解一个企业出纳岗位的基本工作环境、工作过程、工作规范要求;(2)货币资金:了解现金、银行存款的管理制度、使用的法律规定,认识和使用银行结算票据,现金、银行存款的收、付;(3)会计凭证:原始凭证的审核,收、付记账凭证的编制;(4)会计账簿: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

6.设计学习情境与工作任务

这一步骤就是将学习领域具体化,即设计学习单元。学习情境的设计要把相应的会计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与实际应用环境结合到一起,情境内容要考虑到工作过程所涉及的社会环境和技术等关系层面;设计的工作任务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以及教学条件等因素。

例如,出纳岗位的学习情境设计所涉及的技能点如下:(1)会计专业书写技能;(2)点钞、伪钞识别技能;(3)原始凭证填制、审核;(4)收、付记账凭证填制、审核;(5)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6)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的盘存、核对。

三、会计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会计课程体系,其中关键的一个步骤就是对会计工作过程的恰当描述。对一个职业工作过程的描述,应该考虑到四方面的元素――工作人员、工具、产品和工作行为。因为一个职业的形成,不仅是几个工作过程的简单相加,也不是几个独立的知识点或技能点的总和,而是一个过程完整的工作任务。因此,在进行会计工作过程分析时应特别加以注意。只有准确的工作过程分析结果,才能确定适合的行动领域,并转化为学习

领域。

其次,关于学习情境和工作任务的设计,应该注意的是:设计学习情境的过程,不是简单的归纳过程,而是一个分解过程。在这一设计环节中,应当结合学生的基础条件和兴趣点,使学生始终能通过自我计划、学习后而完成;学习过程和结果应具有开放性,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能够得出不同的结论,以充分发掘学生勇于尝试的精神和创新能力;设计恰当的学习结果评价体系,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小结

会计专业职业教育要适应新时期对会计人才的能力需求,就必须让学生获得“会计工作过程知识”,因此就必须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这不是简单地将原有的学科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排序。基于工作过程的会计课程开发,要能体现会计工作过程的各个方面要素和它们相互间的联系,学习任务的设计安排要具备综合性与参与性。只有这样,才能使会计的教学内容符合会计职业活动规律,才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学习领域课程及课程开发[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

[2]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第5篇:职业教育工作计划范文

随着纺织服装产业的迅猛发展,行业对于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企业对服装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而另一方面,我国高职服装专业教育尚不能满足服装市场发展的实际需要, 服装人才的培养无法适应现今服装产业的发展。由于高职服装专业招生竞争日益激烈,学生入学门槛较低,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学校人才培养的水平很难达到企业的高素质要求。笔者认为,高职服装设计专业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要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进一步改进完善教育教学模式,“工作室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二、“工作室化”教学模式的涵义及特点

“工作室化”教学模式是以实际的工作室为载体,基于完整的工作模式,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将其转换成学习领域的一种典型教学模式。它用项目包引领课程设计与生产实践,其目标是职业能力与素质协同推进,其本质是学生主体、能力本位,实现做中学、学中做。

“工作室化”教学模式的特点如下。

1.实际工作项目是课程的载体

“工作室化”教学模式以项目包引领。整体规划设计后的项目包中,项目课程包括能力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标准等。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不再是教案备课、授课、排课的传统教学,而完全是适应企业岗位素质要求的、以实际工作流程来设计的新型教学模式。

2.开放式教学

教学过程以实际的工作室为载体,打破原有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模式,把课堂放到工作室中,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与发展的教育教学环境。学生可以作为项目组成员,提前进入职业角色,参与企业的实际工作项目,进行职业化角色预演。这种真实的、开放式的教学情境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3.团队化教学

一个专业的全部学生都被纳入各个“工作室化”教学团队(一般3~6人为一组),学生从入学到就业,一个团队可负责到底。

4.提高了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度,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完整的工作过程、合理的学习目标、生动的教学方式、富有激励性的评价标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业、就业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

三、“工作室化”教学模式的教学实施

1.组织架构

由专业带头人负责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团队,明确分工。专业带头人要对专业进行系统规划设计,根据“工作室化”教学模式来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组织研发与每个能力模块对应的项目包,对专业课程中的教学手段、教学环境、教学时间等进行有效的整合研究,组织制定教学标准。每个工作室任命一名团队首席导师,根据一个项目包中的项目课程进行整体规划设计;由其他辅导教师进行课程的整体设计、单元设计及具体实施;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技术骨干作为工作室顾问,可对项目课程可行性、岗位素质要求、学生评价等给予专业指导。

2.教学设计

高职服装设计专业可将企业生产实际工作流程运用到“工作室化”教学内容设计中,依照企业真实的工作情境设计课程内容,使学习和实训相结合,进行各个项目课程的教学设计,建立真实工作室平台,模拟实际的设计、生产、销售进行训练。项目要具有典型性、适宜性、先进性及前瞻性,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领会到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转化的过程。在规定教学时间内,学生要根据教师的教学设计要求,组成工作团队共同完成工作任务。在项目进行中,教师直接向学生讲解工作流程、工作方法、能力素质要求,并将理论知识融入到项目课程中,与学生一对一指导与交流,督促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结束后,要对教学成果进行评价,评价方法可分为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行业企业专家评价等。

第6篇:职业教育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工作过程 中职学校 畜牧兽医 《猪病防治》课程

《猪病防治》课程是畜牧兽医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专业课,是融猪生产学、内科学、外科学、传染病学、寄生虫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致力于解决养猪生产和猪病防治过程中提高养猪技术,预防猪病发生及防控猪病的难题,与养猪业的发展、猪肉食品安全、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紧密相关。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是中职教育改革的要求,利用我校建立示范校的契机,畜牧兽医专业对《猪病防治》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从现代养猪业需要入手,以学生的职业能力素质为主线,努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适应现代养猪业和新农村发展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积极研讨、设计并实践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模式。

一、《猪病防治》课程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设计

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工作过程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之中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只有对工作过程实施系统化设计,才能在满足社会或职业的需求的基础上满足个性化教育的需求,进而实现个体在职业生涯中的可持续发展。

(一)设计理念

《猪病防治》课程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理念将突出以下几点:

1、以职业教育为出发点,理论和实践想结合。以理论知识满足工作需要为前提,少而精,压缩猪病防治课堂理论教学内容,将一部分课堂理论教学放在实验室、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中完成。

2、以真实工作过程为基础。注重课程与企业、行业的联系,使课程内容符合实际工作需求。

3、突出优势,有所侧重针对性强。分析畜牧兽医高职学生的优势,典型专业技术岗位的特点,对准市场压力拓展就业,对准市场需求办专业,对准猪病防治岗位设课程,对准职业能力抓教学,对准创业育人才,把侧重点放在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4、校企合作,按市场需求设计。按照市场规律去运作,依据企业需要什么知识,企业需要什么人才去设计课程。与企业联手,做到与企业零距离的接触、交流、合作,互利互惠,共谋发展,企业给学校提供实习场所,学校给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5、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采用引导式教学,通过大量的课程讨论、分组协作和实践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职业认同感,是一种探究性的教学。让学生参与老师的科研,开展社会调查、行业调查、市场分析、就业分析、职业资格培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猪病防治》课程设计的针对性

第一,教学内容针对养猪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猪生产岗位猪病防治工作任务的需要设计。第二,针对课程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操作脱离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理论知识满足工作需要为原则,避免平辅直叙的冗长讲授,增强教学趣味性,将课堂教学融入实践教学。第三,针对畜牧兽医中职的特点,加强防治病操作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做到实践技能操作娴熟。第四,针对猪生产过程不同于其它行业的特点,课程教学围绕猪这一活体动物进行,首先让它存活下来,不要发病死亡,在此基础上再探讨猪的生长与效益问题。第五,针对养猪行业脏、累、臭的特点,注重培养畜牧兽医专业学生不怕脏、不怕累、能吃苦的爱岗敬业精神。

二、《猪病防治》课程教学内容编排

1、设计方案模式。在《猪病防治》课程教学内容编排时,根据前期行业、企业调研,基于对养猪职业人才的能力素质需求,在课程开发设计过程中,广开思路形成课程开发设计方案。可以工作项目为载体,按照生产环节设置学习情境根据猪场生产与管理各岗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典型工作任务与项目搭建课程结构,以场、种、养、管、防、治工作项目和实际生产工作环节发生顺序设计学习情境,按中等职业教育注重技能培养的要求和特点,结合现代养猪生产与猪病防治的临床实践,吸收先进成熟养猪技术与成果,优化重组设计课程内容。

2、理论与实践课时安排比例合理。例如,总学时126学时,理论教学52学时。多媒体教室上课,有实物和标本,边讲边展示;实验室上理论课,先讲后做;养殖示范场上理论课,边做边讲,实训场(种猪场)上理论课,讲讲做做,做做讲讲,汇总共性的问题,集中在课堂上再讲。实训教学安排40学时,兽医站实习教学30学时,通过兽医站门诊病例治疗的实习,弥补一些见不到的病例。肉联厂实习教学30学时,在肉联厂屠宰加工过程中,学习对猪传染病、寄生虫病的检疫和相应的无害化处理。顶岗实习教学34学时,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掌握实际生产中每一个岗位中,常见和多发的动物疫病,如何处理这些疫病。

3、校内和校外实训结合

学校与玉林春茂集团等公司校企合作,他们公司的猪场是按照现代化养猪生产工艺建起来的高要求、高标准的种猪场,猪场设施齐全,场技术力量强,拥有大中专毕业生员工,科研仪器设备先进,为学校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开展养猪实习提供了良好的实训场所。另外,在养猪企业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直接参与养猪企业的生产管理中去,综合应用在学校所学知识指导实习,验证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想法。通过理论、实验、实训、实习等课程学习后,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综合分析、思考、归纳、总结,提炼精华,并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三、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

1、校企合作带动实践学习。2013年我校分别到广西养殖龙头企业广西巨东公司、广西春茂公司、广西扬翔公司进行了校企合作签约、揭牌仪式。这些实习基地给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工作环境,学生在生产第一线实战演练,不但使自己得到锻练和提高,而且给企业提出合理化的建议,顶岗实习的学生,熟练后能独当一面,成为企业的一名临时放心的员工,学生也还能得到一份报酬。

2、增强课程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趣味性

中职学生文化水平相对高职来说不高,所以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学生不易掌握。针对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认知特点,在教学内容中,尽量关注养猪业最新动向和最新实例,如新设备、新技术、新品种、新疫情,增强课程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优化考评考核制度

考核检查是评定学生学习效果和对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的方法之一,改进考评考核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课程设计时依照突出能力、注重操作、讲究实用、培养创新的原则,坚持知识与能力、人格并重,大力推行多元化考核办法,实行课程考核与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相结合,技能考核与理论考核相结合,校内理论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以此全面考核学生的生产实践动手能力,促进实践教学的开展,促进教学方法的改变,促进工学结合的实现,促进教、学、做的有机融合,强化学生技能与职业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第7篇:职业教育工作计划范文

2013年督导办公室以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为目标,按照年度工作部署,认真抓好督导常规工作,着力完成督导重点任务,创造性地开展督政,规范化地开展督学,努力提高教育督导的规范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力争开创教育督导发展新局面。

1. 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有了新作为。紧紧围绕教育均衡、教育公平、队伍建设、质量提升、特色建设等方面,强基固本,创塑特色,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区域教育现代建设取得新突破,我市顺利成为省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提升工程首批8个首批试点地区之一。

2.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有了新进展。年初,开展了20个镇(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情况调研,分别召开了20个镇(区)分管领导和镇中心初中校长专题座谈会,调查统计了全市义务教育重点工程建设情况,深入研究分析了全市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经验和存在问题,进一步完善了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思路。配合市政府召开了第三次、第四次义务教育示范区创建现场推进会,出台对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考核方案,加大对各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创建的督查力度,编印12期创建工作简报,培育典型,促进了全市义务教育示范区创建各项工作的高效开展,我市在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创建现场推进会做经验介绍。

3.教育质量监测有了新突破。率先在全国建立县域“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建立健全质量监测网络,成立质量监测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加强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的意见》,分年级、分学科组建了教育质量监测专家队伍。加强业务培训,邀请知名教授来如做教育质量监测专题报告,召开了全市教育质量监测工作会议,提高了监测队伍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制定了《2011年xxxx市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工作计划》和《xxxx市学校体育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实施方案》,通过问卷调查、技能和体能测试等形式,有序组织开展全市中小学体育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引导家长、教师、学校和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促进我市素质教育全面深入实施。

4.综合督导工作水平有了新提升。建立健全教育督导基本制度和工作程序,推进了教育督导工作的制度化和常态化。在学校发展上,按年度计划先后对郭园幼儿园、xxxx小学、实验初中等21所学校(园)开展了发展性综合督导,达到了预期效果。根据省教育厅、省政府督导教育督导团《xxxx省普通高中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督导评价标准(试行)》等文件要求,完成了四星级普通高中素质教育专项督导的督查整改工作。根据省教育督导团、教育厅《市、县级职业教育工作督导标准(试行)》和《xxxx省县域中等职业教育工作督导方案》,对职教中心、一职高、熔盛中职等三所职业学校进行专项督导。促进我市中等职业教育水平和层次的不断提高,我市职业教育成为xxxx省首批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在教学手段上,把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和课程改革结合起来,与装备室一起对26所中小学校开展教育技术装备专项督导,促进了我市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水平的提升。在学校评价上,不断完善《xxxx市市直学校及镇中心初中教育工作综合考核方案》,认真组织开展综合考核,提升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完善了被督导学校整改措施上报制度,强化督查整改和督导回访环节,进一步提高督导实效性。

第8篇:职业教育工作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党的xx大会议精神,认真领会贯彻落实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围绕学校中心工作,进一步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发展理念,巩固学校招生成果,提升学生就业层次和质量,拓展对外合作企业,创新招生就业工作机制,求真务实,全面提升工作效率。

二、工作目标:

以学校整体工作为核心,强化招生就业工作。通过加强招生就业工作,切实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效益。一是招生工作方面。针对20xx年的招生严峻形势,做好20xx年的招生准备工作,招就处要调动每位教职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全面招生,全员招生,全程招生。注重学校形象宣传,创新招生宣传方式,邀请和吸引教育媒体、社会媒体更加关注我校的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和取得的成绩,积极做好20xx年招生筹备工作。二是就业工作方面。努力构建多渠道、立体化就业工作网络,在原有就业渠道基础上,充分挖掘潜能,进一步拓展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开拓市场,多方、主动搭建与企业的互动合作平台,及时收集相关就业信息,拓宽就业渠道。继续加强毕业生的就业管理、就业服务、就业指导,完善就业跟踪调研体系。

三、工作措施:

1、总结近几年招生工作经验教训,根据市场的变化和需求,不断加强和改进招生工作,借鉴兄弟学校的有效经验和方法拓展生源空间,坚持宣传、定点联络、全员招生的方针,立足我县,再向外县扩充,建立相对稳定的招生网络,形成相对稳定的生源基地,全力做好招生工作。

(1)、精心组织,提前安排准备,切实做好20xx级高一新生的预录取、收费、报名、登记、信息汇总上报等工作。

(2)、加强市场调研,紧贴市场设置专业,开发具有前瞻性、市场需求大的特色专业。

(3)、借鉴兄弟学校的有效经验,并与各初级中学多方联系,深入沟通,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生源基地。

(4)、早准备、早谋划、早安排,制定20xx年招生方案和招生计划。制作20xx年招生宣传简章,及早做好文字、照片充实、版面设计等工作。

(5)、建议学校及早召开招生工作动员会,抽调精兵强将,成立专门的招生宣传队伍,落实招生指标和招生任务,形成群策群力,全员招生的工作机制。

(6)创新思路,多渠道探索开展招生工作。面对当前招生工作的严峻形势,根据今年招生工作的信息,我们了解到,全县及周边地区初级中学的领导、教师、考生及家长对我校的办学实力知之甚少,信息渠道依然不够畅通。对此,我们在采用常规模式招生的同时,积极探索招生工作的新模式,多渠道、多途径进行招生,形成招生工作的新格局。

2、周密部署,统筹安排,广开门路多渠道拓展就业途径,优质高效的做好实习生就业推荐工作。

(1)、摸清学校待就业学生人数,积极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重点考虑合作企业,为本学期的学生顶岗实习和学生安置到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岗位和企业就业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2)、切实做好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加强对学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指导教育,培养学生创业成才意识,为适应企业岗位需求及今后的创业成才奠定基础。

(3)、强化就业制度,严格按就业程序操作,确保就业工作质量稳步提高。

(4)、加强对学生就业跟踪调查和服务工作,要与已就业学生

和企业保持密切联系,通过QQ、电话等方式及时沟通,了解掌握企业的工作环境、用工信息、新上项目、薪水待遇以及学生在企业的工作能力、工作实绩等情况,为学校下一步就业安置工作夯实基础,确保学生就业满意。

(5)、重视和加强实习工作。提前拿出实习方案,做好实习安排。本学期,招就处将会同教务处加大实习检查力度,对就业班学生的实习提早计划,提前联系实习单位,切实做好学生的实习准备工作。

四、工作安排:

现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1、3月份:

(1)制定部门工作计划;

(2)做好学生控流工作(3月20日前);

(3)协助会计室核准高三职高班缴费工作;

(4)做好江苏万宇鉴定考试工作;

(5)落实好高三职高实习工作。

(6)抓好各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素质培养和就业 创业指导工作;

(7)多方联系企业,做好高三年级社会实践调研工作;

(8)分组到各生源校调研招生工作,摸准各生源校实际在校学生数;

2、4月份:

(1)加大校企合作办学力度和深度;

加强校校合作,推行五年一贯制大专班,提高招生吸引力;

(2)积极开拓我校和西部招生,扩大生源市场;

学习外市县招生经验,起草县关于20xx年中职招生工作安排意见;安排好高三年级综合班社会实践工作;

(3)上报20xx年招生计划1200人(县内1100人,省外 100人)。

(4)做好江苏京一鉴定考试工作;

(5)做好江苏省高新技术考试工作。

3、5月份:

(1)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法;

通过电视招生广告等形式,宣传我校中职招生情况;

(2)准备20xx年招生工作的相关资料,完成20xx年中职招生简章;

(3)出台20xx年招生方案;

(4)配合县教育局召开20xx年招生工作总结暨20xx年中职招生工作会议;

(5)完成本县各生源学校两轮招生宣传工作;

组织全县初中学校部分初三年级班主任及部分学生和家长到我校参观和介绍我校办学情况。

4、6月份:

(1)全校教职工赴各生源校预录取工作;

(2)请电视台记者进行学校专题报道,介绍学校概要、招生计划等;

(3)录取考取本科的学生电视台点歌工作;

(4)县局实行预录取旬报制度。

5、7月份:

(1)全面招生,巩固、稳定生源,实施包校包组责任制对20xx年“未升学人员“一对一”上门招生宣传录取工作;

(2)做好新生报名接待工作;加强网络联系,加大跟踪服务力度;

(3)举办一期就业招聘会,提供企业与学生双向选择的平台,参会企业主要是签订了联合办学的企业,采取多家企业与学生同时见面的策略,提高就业满意度;

(4)完成学校临时安排的工作。

第9篇:职业教育工作计划范文

要将政府职能转变成服务型政府,使政府管理职能服务于职业教育,要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政府在实施管理、制定政策以及提供服务时都要考虑到职业教育单位的利益,要保证无论是在制度上还是在管理方面都要为职业教育服务,政府要放松对职业院校的束缚,使职业教育单位拥有更多的办学自。职业教育的办学自是指职业教育单位拥有制定招生方案、确立办学规模、调节不同专业招生比例、教材选择、制定教学计划等自力,还拥有开展各项技术开发、科研以及社会服务的自力。政府只负责职业教育单位的规划、结构、法制化建设、布局等宏观方面的管理,还负责职业学校管理制度建设工作的监管。

2、改变对职业教育的传统观念

首先要改变传统对职业教育的观念,传统教育观念认为职业教育是学生最差的选择,但事实上职业教育可以培养专业的技术性人才,并不是人们所认为的最差的选择,提高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这样才能保证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提高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认识,职业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的技能,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它是全民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推动当地经济建设发展,为社会解决就业和再就业问题以及“三农”问题。所以各级教育管理部门要对职业教育单位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和鼓励,警惕职业教育出现市场化倾向。尤其对于中西部地区和农村的职业教育事业,要给予大力的扶持,加强职业教育教材的开发、师资力量的培训以及教育手段的多样化发展等方面的建设。最主要的是要将职业教育管理工作作为部门工作计划之中的一部分,有效地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内部管理工作,建立董事会制度,构建多元化的内部管理结构,通过董事会监督职业学校的教育工作;另外还要减少内部管理的中间环节,避免由于管理层过多出现问题,有效地提高职业教育院校的内部管理,使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处于同等地位,建立健全的职业教育管理制度如:考核细则、员工职责、奖惩制度等。

3、创新体制推动职业教育协调稳定的发展

3.1要加强政府统筹管理,设立专门机构,安排专业人员负责落实和协调各相关部门间的关系,强化各部门间的合作,做好社会参与和行业支持工作。为职业教育提供体质的服务。3.2政府部门要对职业教育单位搭建平台、创设环境、提供可靠的信息服务,搞活机制,可以采取市场化、集团化、社会化等运营方式,支持自主办学,正确引导职业教育机构面向市场。还要利用市场机制,鼓励部门间、职业教育学校与培训机构间、区域间进行优化重组,合理地进行资源整合,提高规模的效益。3.3要加强校企合作,拓宽学校的实践范围。由于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面向社会,为社会提供技术人才,所以职业教育离不开企业与行业的支持,但目前来看学校与企业间的合作处于并不让人满意的局面,所以政府要设法从政策、法律、机制等多方面帮助职业技术学校解决目前的尴尬局面,鼓励企业与行业多参与职业教育,可以利用政策导向驱动企业参与、帮助职业教育单位,建立互利互助完善的机制促使企业主动去帮助职业教育学校。比如企业为教育单位提供实践场所和资金支持,职业教育院校要以为企业提供技术性人才以及技术支持。3.4一定要保证职业教育发展拥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各级教育部门针对职业教育经费投入问题加大检查力度,确保用于职业教育以及企业职业培训等费用落实到位,还要开拓多条融资渠道,对于民办职业教育单位给予最大的政策支持,吸引社会资金力量的投入。

4、促进职业教育单位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