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劳动实践小结范文

大学生劳动实践小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劳动实践小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劳动实践小结

第1篇:大学生劳动实践小结范文

在大学四年的学习时间就快要结束了,这期间我成长了很多。在即将毕业之时,我对自己这四年来的收获和感受作一个小结,并以此为我今后行动的指南。

学习上,努力学习掌握本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以及所必需的技能,同时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中,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力求理论和实践的玩美统一。在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同时,还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培养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积极参加学生科协及科学研究活动中的各项活动。

在课余时间,本人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也热爱劳动,积极参加校开展的各项文体活动,参加社会实践,继承和发扬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也参加了校文学社和书法协会,丰富了课余生活,使自己在各方面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本人思想端正,能吃苦耐劳,有崇高的理想和伟大的目标,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乐于助人,关心国家大事。

大学生活中是我人生美好的回忆,我迈步向前的时候不会忘记回首凝望曾经的岁月。

第2篇:大学生劳动实践小结范文

四年的大学美好生活就快拉下尾幕,这期间我成长了很多。在即将毕业之时,我对自己这四年来的收获和感受作一个小结,并以此为我今后行动的指南。

学习上,我系统全面地掌握了本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以及所必需的技能,同时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中,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力求理论和实践的玩美统一。在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同时,还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培养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积极参加学生科协及科学研究活动中的各项活动。

本人思想端正,能吃苦耐劳,有崇高的理想和伟大的目标,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乐于助人,关心国家大事。

在课余时间,本人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也热爱劳动,积极参加校开展的各项文体活动,参加社会实践,继承和发扬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也参加了校文学社和书法协会,丰富了课余生活,使自己在各方面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四年的大学生活是我人生中美好的回忆,我迈步向前的时候不会忘记回首凝望曾经的岁月。

第3篇:大学生劳动实践小结范文

一、近年来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因素

(一)个人因素,自身择业选择

高校毕业生充满激情,思维敏捷,学习实践能力强,工作有干劲,富有创造性,受过系统全面的教育,个人综合素质较高。随着当今社会对综合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渐增多,时势的改变,要求大学生重视课本上专业知识的同时,要不断加强实践能力。在大学校园里,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热情异常高涨,利用课余时间从事经商和创业活动并取得成绩的案例屡见不鲜。在就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大学生自主创业不失为一条能够很好地解决就业问题的途径。而且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和有效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在繁荣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扩大就业[1]。

(二)社会因素,就业压力徒增

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动荡之后,中国的许多企业也不能幸免于难,濒临于倒闭的边缘,甚至连一些知名企业也纷纷采取了裁员和降薪措施以缓解压力。失业潮犹如惊涛骇浪席卷而来,不断困扰着毕业大学生[1]。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政策将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推进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2]。据《2011年中国深圳人才市场才市状况报告》显示,平均每10个求职者竞争9.2个岗位。而上海市的《关于做好2012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预计2012年上海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17.8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三)国家因素,优惠政策鼓动

鼓励应届高校毕业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优惠措施。通过各种优惠政策来给予有意向、有需要进行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于足够的自信心。开辟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绿色通道”,通过政策性的保障,为大学生尽可能地扫除自主创业过程中非人为性的障碍,更好地实现了其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以及经济价值等多重价值的统一。

二、近年来国家政策优惠分析

(一)贷款优惠,大学生资金压力减小

国家对于高校毕业生进行自主创业者给予更多的优惠性政策,比如,对创业大学生经营的项目采取免收各种费用;在税收方面,免税三年等政策;在资金来源方面,向银行贷款担保额最高达到7万元,享受贷款贴息[3]。高校毕业生在贷款过程中,简化程序,提供开户和结算便利,贷款额度在5万元左右。以平安银行的贷款业务为例,笔者对于普通个人和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者进行相同创业、同样申请贷款所需具备的条件进行分析。

普通个人申请贷款,要同时满足两项条件:1、25周岁到55周岁(部分客户要求29周岁到55周岁),在以下11个城市的现有单位连续工作满3个月,部分客户需满6个月(北京、深圳、广州、上海、杭州、福州、厦门、泉州、东莞、惠州、中山,其中:北京地区由平安集团旗下深圳发展银行提供贷款服务);2、稳定的职业和收入(近半年月均收入?3000元,北京、深圳、广州、上海、杭州月均收入?4000元)。

而大学生创业,所需具备的条件仅为:1、在读大学生、以及毕业两年以内的大学生;2、大专以上学历;3、18周岁以上。有创业大学生家庭成员的稳定收入或有效资产提供相应的联合担保,信誉良好、还款有保障的,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加大发放信用贷款,并可以享受优惠的低利率。

(二)税收优惠,大学生赋税减轻

我国属于赋税较高的国家,而且税收项目比较多,除了企业必须要缴纳的国税、地税和所得税以外,根据企业所从事的不同行业还会有一些其他的税需要缴纳,税收的压力对于创业者而言无疑是负担。高校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国家进行了多项税收减免:凡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自当地工商部门批准其经营之日起1年内免交税务登记证工本费。同时,对于具体不同的行业还有不同的税务优惠,相应地减免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

如,1、减免企业所得税的行业有:(1)咨询业、信息业、技术服务业的企业或经营单位;(2)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的企业或经营单位;(3)公用事业、商业、物资业、对外贸易业、旅游业、物流业、仓储业、居民服务业、饮食业、教育文化事业、卫生事业的企业或经营单位。具体的减免年限根据具体行业不同而有所区别。

2、减免增值税的行业有:(1)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牧业、水产业生产;(2)销售古旧图书;(3)动漫行业。具体是免征或是退税根据具体行业不同而异。

国家通过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进行税收减免,减轻了尝试自主创业大学生的负担,使其能够更积极主动发挥自己的力量,更放心更踏实地在其感兴趣擅长的领域大展拳脚。在相对压力较小的情况下更好地创造经济与社会效益。

(三)经验帮扶,大学生管理实践加强

普通个人进行创业,一般是依靠个人条件及其社会关系等来发展,或者以相应地区政府的优惠政策,完全要靠个人力量来克服这过程中出现的困境与难题。而对于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者,针对其社会经验相对较少、人际关系网尚未完善的具体实际,国家给予了企业运营管理和人力资源方面的扶持: 1、企业员工聘请和培训享受减免优惠,可以在政府人事、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所属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和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的网站免费查询人才、劳动力供求信息,免费招聘广告等;2、参加政府人事、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所属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和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举办的人才集市或人才、劳务交流活动时可给予适当减免费用;政府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免费为创办企业的毕业生、优惠为创办企业的员工提供一次培训、测评服务。

通过这些政策的扶持与帮助,有助于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者在创业初期获得相关行业的人才资源,以最低代价获取所需专业人才。同时接受相应的管理经验,对于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尽可能避免走弯路、走错路,在国家和政府的支持和扶植下更好地发展自身企业。

(四)创业基金设立,大学生创业信心增强

国家建议从省、地级市财政进行拨款,设立相应的创业基金,专款专项专用,专门协助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者进行创业活动。如甘肃省金昌市政府一次性投入500万元设立了大学生创业基金,帮助解决大学生创业资金不足的问题。又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给予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创业补贴,对自主创业、取得营业执照后正常营业半年以上的南宁市生源高校毕业生,由财政给予每人2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

通过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设立创业基金和进行创业补贴,给予其一定的鼓励与帮助,鼓舞已进行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继续努力,同时激励想进行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大胆尝试。并通过补贴,让大学生感受到党和政府对其的关心与支持,更加有动力地进行创业实践。

(五)绿色通道完善,减轻大学生创业手续办理

几乎每个省、地级市对于大学生创业者均减免行政收费:1、申办个体工商户免收开业登记费、个体工商户换发营业执照费、个体工商户变更登记费、个体工商户补发营业执照费、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副本费;2、高校毕业生(毕业后三年内)申办个人独资企业和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申办合伙企业免收企业设立登记费。不同省、地级市的减免范围不同。

对于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在进行申请及办理业务的过程中尽可能地缩短不必要的步骤,而更为高效地进行服务。如山西建立了“绿色通道”。要求承办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简化信贷流程,缩短审批时限,对大学生村干部创业者,在审批方面实行“申请优先、受理优先、审批优先”的一站式服务,建立大学生村干部创业贷款绿色通道,实施“优先调查、优先评级、优先授信、优先放贷”的“四优先”政策,为创业大学生村干部提供及时、便捷的信贷服务。

(六)社会保险,使大学生创业保障增强

通过社会保险补贴,实现对大学生创业的保障。如湖南省长沙市由劳动保障部门和民政部门牵头,实施“创业挫折关怀行动”,创业遇到严重挫折的大学生可按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纳入社会救助范围,切实解决其面临的现实生活困难。通过给予社会保障,减轻了进行自主创业大学生的后顾之忧,有了国家和政府作为强大的后盾保障,大学生能够更加放心地进行创业,创造更多的财富,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第4篇:大学生劳动实践小结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农村籍大学生 生 命教育 技术人文者 社会化问题

随着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学制改革,蓬蓬兴起的高职院校成为农村考生的明智之选。引导大学生从认识生命的特征入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提升生存能力和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一、现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一)社会体制转变

当代中国社会正处在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转型的过程之中。从总体上看,转型期的社会是一种混合着传统与现代、中性运行的社会。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成为影响农村籍大学生社会化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于农村籍大学生来说,离开农村在城市开始大学生活,意味着进入了社会化新阶段。社会形成新的时空结构,将影响农村籍大学生社会化的提升。

(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高职院校是专门为我国的生产岗位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专业教育模式,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占重要的地位。高等职业教育偏重于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主要是专科层次,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加强学生综合职业技能锻炼的同时,逐步加强文化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高职院校的学生由单纯的“技术劳动者”向“技术人文者”转变。

二、农村籍大学生综合素质情况

(一)心理共性问题及行为方式改变

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为适应城市生活和校园求学,在心理调适、行为方式等方面产生了部分改变,呈现出一些共性的问题,但每个人的表现又将有所不同。大多数农村籍大学生艰苦朴素、吃苦耐劳,比较珍惜现有的学习机会,学习积极性较高,但缺乏自信、情绪低落、遇事退缩、独来独往,集体荣誉感不强,表现出较严重的心理封闭和浓厚的从众心理,极力“包装”自己。

(二)价值观念及其潜能发挥

农村籍大学生在价值观念方面表现出传统、保守、缺乏挑战意识和创新精神,也秉承了父辈的许多性格特点,喜平求稳,表现出真诚、善良、重情义的特点。随社会竞争的日益增长,大学生进入社会时扮演的角色对其专业和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发挥农村籍大学生的潜能,可使其奋斗目标明确,并让人生理想高于生存层次。

(三)特长欠缺

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农村籍大学生往往过于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忽略德、体、美、劳的学习,综合素质有待于提高。面对大学里社团林立,文艺、体育、演讲等活动不断,他们大都无一技之长,他们会觉得自己在风度仪表、人格魅力等方面处处不如人。

三、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构建与实施

“生命教育”是一种“生活”课程,打从一个人生命诞生开始,便会去面对的一个重要议题。生命教育围绕个体生命活动的三个方面关系(人与自我,人与他人、社会,人与自然),结合学生特点,进行教学组织。大学生生命教育具有综合性、生活性、实践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宜选择使用取向和个人取向相结合,实现专业课程和综合素质提升培训的目标定位、内容构建,并加强社会实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一)大学生心理定位要明确

高职院校是培养具有一定管理经验的技术型人才,更突出实践操作能力,要求学生动手能力一定要强。所以,学生对未来要有明确的心理定位,就业时是介于白领和蓝领之间的技术银领,要放得下架子。

(二)体验自身的经验

生命教育的展开要围绕日常生活中农村籍大学生遭遇的种种生命现象,引导学生去思考、判断、体验他们自身的经验,使学生掌握生命保护的技能;主要运用活动和情景体验的方法,使教育感动生命、震撼心灵、融入生命。通过体验式的培训、定岗的实习,让学生领悟专业知识的重要和基础知识的人文性,感触工作的艰辛和快乐,选定人生奋斗的目标。

(三)结合校园体育活动开展生存拓展培训

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利用校园环境或是自然环境,达到“磨炼一致、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培训目的。通过生存拓展培训,让大学生学会自救互助的技能,锻炼生活处理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在限定的交往活动中,教会他们与人交往的方法。

小结

农村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个体差异,同样的困境、遭遇,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和承受力。从生命本性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高职院校农村籍大学生的培养方案,培养学生特长,提升综合素质,敢于面对现实,用乐观的心态迎接挑战,使其成为社会需要的技术人文者。

【参考文献】

[1]肖杏烟.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对广州地区大学生的调查[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5):15,16.

[2]刘绍平.大学素质教育与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初探[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2(3).

[3]陈德静.关于构建和谐大学的理论思考[J].学术交流,2006(8).

第5篇:大学生劳动实践小结范文

关键词:“就业难”;“招工难”;均衡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3-0134-03

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经济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但激烈的竞争也同时存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代表新兴科技的知识分子,尤其是大学生,更是受到各大企业的欢迎。同时,最廉价的劳动力――农民工,也是各大企业争相聘请的对象。出乎意料的是,“就业难”和“招工难”这两个矛盾却同时存在,并且势不可当地蔓延开来。调查数据显示,杭州市从2006―2009年,就业人口增加了4.4%,而企业需求增加了16.4%,同时,失业人口却也增加了17%。杭州“就业难”与“招工难”的问题日益严重,而此问题迫切需要解决,这种恶性循环如果长期以往继续发展,最终会使得市场瓦解,经济崩溃。

通过在杭州市开展对企业、大学生和农民工的实地调研,本文根据调研结果对企业“招工难”和大学生、农民工“就业难”存在的原因分别进行阐述,同时对两者之间的矛盾进行综合分析,根据调查结果客观反映企业、大学生、农民工的现状与其中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难”与“招工难”现状

(一)大学生与农民工“就业难”现状

1.大学生自身条件及就业现状。在对大学生的调查中,我们分别对大学生的自身条件、对企业的期望和对目前“就业难”的看法进行调研。

首先,在对大学生自身条件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超过60%的大学生在校期间获得过奖学金。大学生在校期间对学习较为重视,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选拔不再仅仅是对学习成绩的选拔,更加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选拔。在有关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调查中,结果表明超过50%的学生参加过实践活动。这个比例反映出大学生也逐渐认识到与社会融合或相关工作经验的重要性,并努力寻找社会实习和暑期社会实践的机会。

其次,在对大学生的就业期望调查中,我们看出男女生对薪酬的接受程度并不相同,男女生愿意接受月薪的均值分别为2 507.81元、2 613.54元。显著性检验也表明男生愿意接受薪酬的均值显著低于女生。而影响男女生薪酬期望的因素大致可以从男女生在校期间的情况看出,女生在校期间获得的荣誉状况普遍较男生要好。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荣誉获得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就业信心,获得荣誉越多的大学生,他们对就业会更有信心,这可以合理的解释男生薪酬期待为何较女生低。

最后,我们了解了大学生对目前就业难的一些看法。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的人数逐年增加,导致了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越来越大,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大。而在调查过程中,大学生反映的影响他们就业最主要的因素也就是毕业生人数过多,竞争太过激烈。同时,大学生认为缺乏工作经验也是影响他们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2.农民工自身条件及就业现状。农民工“就业难”一直是近几年来政府部门和各界人士所关注的热点,网络上也有很多关于影响农民工的因素分析。为此,我们从农民工角度进行调查获取数据、信息,主要了解对农民工自身而言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以及调查如何改善农民工就业问题,从而对其进行实际性的解决。

从调查数据的简单分析、归纳得出农民工“就业难”的三个主要因素:第一,农民工的自身因素,即个人技能。在现在高科技的社会下,越来越多的工作运用电脑网络直接操作运行,农民工则很难在现代社会的网络技术下拥有竞争力,而多从事于社会中下阶层的服务行业或体力劳动。第二,外部社会环境的竞争压力和较低的农民工权益的保障也是农民工们“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2008年金融危机的后期影响以及每年毕业人数和待业人数的不断增加,使得在这个多食少肉的时代,处于社会中下层的农民工不但就业压力大,而且个人的权益又得不到保障。第三,农民工信息获取困难且不够全面。随着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信息通过网络进行传播,而对于很多农民工而言就会缺少了解某些就业信息的渠道,而会错失各种机会。

根据上述提出的三个因素,我们也得到了相应的一些改善措施。首先,企业应为农民工提供合理公平的就业机会。绝大多数农民工认为这是改善就业问题的关键所在,由此可知,一切改善农民工就业问题的措施都应建立在公平的就业平台之上,如果没有公平的就业机会,其他的改善方式或措施都可谓是形同虚设。其次,农民工自身能力的提升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就同就业难因素分析中可知,影响就业的第一因素是个人技能,那么就要针对这一主要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的职业培训以提高个人技能,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此外,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为农民工多提供完整准确的就业信息。如此,公平的就业机会+个人技能的提高+就业信息的全面将使农民工在竞争激烈的就业流中找到合适的职业。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涌入城市的农民工不断增多,对于现在城市的建设发展农民工已成为城市里不可或缺的一分子。对此政府为在异乡打工的农民工提供了一些就业扶持政策,但调查表明很多农民工对于政府出台的相关扶持政策都不了解或不是很了解。所以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加强宣传力度,既然出台了有助于农民工就业的政策,就要使农民工真正从中获得实质性的帮助,这样政策才会有助于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

(二)企业“招工难”现状

根据对企业的调查发现,企业的缺工情况仍然严峻:在调查的269家企业中,累计有54.3%的企业存在缺工现象,其中9.3%的企业存在较大的用人缺口。被调查企业中认为求职人数大于所需数量的企业占了24.3%,而认为求职人数不足的企业占36.8%,部分企业求职人数过多,而部分企业求职人数又不够,这两种现象同时存在,且都占相当比例的现象。这表明现今就业人群容易出现聚集于某一类型企业或热衷于某一行业的现象,大部分求职者竞争同一个岗位,而使得一部分企业的求职人数过多,另一部分的企业却无人问津,造成了“招工难”现象。

对于国有企业而言,高达53.8%的企业认为缺少专业对口的人才,同时61.5%的国有企业认为大学生的能力不够高,不符合企业标准,另外69.2%的国有企业认为大学生自身对企业期望值过高。可见,国有企业提供良好的福利的同时,对大学生具有相对较高的要求,需要专业对口且能力优秀的大学生。

对民营企业来讲,过半(50.7%)的企业认为大学生的期望值过高,同时也有46.5%的企业认为自身能给予的条件不够好,吸引不了大学生,同样有高比例(45.1%)的企业认为大学生的能力不够高,不符合企业的标准,在实际访谈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民营企业对大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够满意,认为在这个方面离企业标准有一定差距,另外有40.8%的民营企业认为大学生工作具有频跳槽现象,因此招大学生时有所顾虑,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招工难”。

合资企业同样认为缺少专业对口的人才(53.8%),并且大学生自身对企业期望值过高、择业观不成熟,持这种态度的合资企业比例分别为69.2%和46.2%。

二、企业与就业人员供需的均衡状况分析

为了深入分析企业、大学生与农民工三方的调查结果,探究“就业难”与“招工难”的矛盾所在,需要将企业和就业人员在素质、福利等方面的供需状况作阐述,比较企业所能提供的福利待遇与就业人员期待的福利待遇或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与就业人员的自身素质之间是否存在很大差异。

(一)企业与大学生供需的均衡状况分析

在企业的福利提供上,所调查的269家企业中有74.1%的企业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56.8%的企业会为员工购买社会保险,只有接近半数的企业能够提供实习机会和岗位培训、膳食和住宿,相比较而言,为员工提供深造机会和旅游津贴等福利的企业很少,可见企业对于员工的基本保障能够比较完善地提供,但是进一步的福利条件提供较少,不太注重员工的深造机会,暂时没有建立完善的福利保障体系。与此同时,在对大学生的调查访问中我们搜集了大学生对企业给予的各项福利条件的关注度。企业与大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主要在“提供实习机会和岗位培训”和“提供住宿”上,大学生对这两项相当关注,相比之下,企业在这两方面的注重程度则不够。这样的差异需要企业能够更加完善自己的岗位培训机制及福利待遇,以缓解自身“招工难”的现状。

另外,大学生注重的各种自身素质与企业看重的素质是否相同也是我们关心的问题之一。调查结果表明,大学毕业生心目中,人际关系技巧、专业技术与特长和就业动机及良好的个人素质这三个就业因素占了比较重要的位置。而企业在招大学生是更注重的是他们的工作方法是否有效,其次是敏锐广阔的视野。这两者差异比较显著,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应适时了解企业的需求,培养自己有效的工作方法与广阔的视野。

在大学生的角度看来,外资企业是就业相当好的选择,其次为事业单位与国有企业。大学生的就业期待相对集中,这便大大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困难度。而在对企业的调查过程中看到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的门槛较高,对大学生相关工作经验、社会实践活动等都有要求,外资企业则很看重实践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而这也正是现在大学毕业生所欠缺的。大学生中获得在校荣誉和证书的人数所占比例比较高,均超过80%,而参加暑期实践和社会实习的比例却相对较低。也就是说,与企业的切实需求相比较来说,大学生仍然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缺少与社会融合或取得相关工作经验的途径。

(二)企业与农民工供需的均衡状况分析

通过对农民工的调查,我们总结出农民工对企业给予的福利条件例如加班费、上岗培训、社会保险等的关注度。同时引用企业的调查结果数据,该数据显示有多少企业能够提供这种福利条件,将这两者进行对比(如表1所示)。

农民工在工作过程中最看重加班费的多少、伙食与住宿的提供,而企业恰恰在这几方面尤其是伙食、住宿的提供上不能满足农民工的需要,要切实的解决“招工难”的问题,就需要对症下药,改善伙食、住宿和加班费,为农民工的工作提供良好的保障。

另外在调查前期工作中,我们了解到相当一部分农民工的“就业难”困境是由年龄因素造成的,因此我们详细了解了企业在招农民工时对其年龄问题的注重程度 。大部分企业对农民工的年龄要求控制在25~35岁之间,而农民工的年龄分布范围则要大得多,企业需要的年龄段的农民工与正在待业的农民工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对企业的招工和农民工的就业有相当的影响。

三、小结

本文在大学生和农民工就业难以及企业招工难的“矛盾”背景下进行调查分析,发现杭州市大部分企业由于自己企业的性质而存在或多或少的缺工情况,以及大学生和农民工就业难现状的普遍存在。通过以上对“就业难”和“招工难”的分析,得出的结论可概括如下:一方面,大学生和农民工都存在一些影响就业的自身因素。譬如农民工的个人技能不足,社会竞争能力弱,就业信息获取缺少就业渠道而导致“就业难”。另一方面,企业与就业人员之间的均衡状况存在很大的差异而导致就业和招工“两难”境地的悖论状况。例如,调查结果说明企业能提供的福利条件和大学生期望的福利条件之间存在着差异。在能力方面,大学生和企业实际也存在着“供需”不平衡等等。对此大学生和农民工等就业人员应当加强自身能力的建设,关注企业的用人指标,从而缩减与企业需求条件的差距,从而缓减“就业难”和“招工难”现状。

参考文献:

[1]胡月彬.当前中国用工荒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4).

[2]谢学峰.珠三角“用工荒”现状、原因及对策探究[J].新西部,2010,(8).

[3]陈明霞.“用工荒”引发的对中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思考[J].铜陵学院学报,2010,(4).

第6篇:大学生劳动实践小结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法制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关的配套教育也得到了飞速发展,比较典型的就是大学教育。大学生的数量在增加,相应的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问题也就变得很重要了。在大学阶段的各种教育中,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随着近年来大学生犯罪数量的增多,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放到和专业课、文化课同样重要的位置上。

一、法制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中进行有效结合的背景及意义

1、法制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中进行结合的背景

在大学中,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的专业课和文化课程的教学,更要重视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意识、思想道德培养等各方面的教育。大学生只有具备了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才能成为对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才。现些年来,大学生的数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但是个人素质整体感觉下降,社会对大学生的评价也不如以前高。这与很多大学生在校没有接受完整、系统的法制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很大关系,这会使得这部分学生法制意识淡薄、道德素质不高,很难在社会上适应激烈的竞争。专业知识是大学生区别于一般劳动力的极大优势,但是大学生如果没有很强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再强的专业知识也得不到发挥。法制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的基础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的基本素质有着重要意义。将法制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对发展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意义重大,因为二者都是以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作为教育目的的。

2、法制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中有效结合的意义

对于大学中的教育者来说,将两者进行有效结合,能将教育时间缩短,同时还能够提升教育效率。对很多高校来讲,这两者都是大学中思修课和德育课的重要内容,这两者是紧密联系的。将两者进行有效结合,能将老师的授课时间进行缩短,还能将教学功能和效率进行提升,让学生尽快对相关理论和知识进行掌握,从而达到理解和认知法制课程和思想政治课程的目的。两者的有效结合,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决定作用。法制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符合大学教育的基本目标,将两者进行有效结合能形成强大的力量,引导学生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和思想品质,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二、法制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中有效结合的方法

1、在授课中进行课程创新,将两者进行互相穿插、有效结合

各高校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进行创新课程和授课内容,将法制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结合,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体会法律的重要性及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老师可以发放给学生一些学校编制的带有法制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宣传册,让学生将读后的感悟和体会写出来或是说出来。这种方式能让学生积极地进行参与,同时教学的方式灵活,便于激发学生兴趣。法制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互相融合,还能让学生进行更加全面、综合的学习,同时教学的实效性也更突出。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根据一些实时新闻和法律事件的变化,及时调整授课内容,与学生进行互动,通过互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使得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教师在开展法制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做到因地制宜,对于两者的结合要做到适度得法,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基础,进行法制教育的开展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内容就是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但是在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过程中,并不能减少大学生违法犯罪等现象的发生。人们的生活中除了要将法律作为行动的约束力,还需要有道德规范的引导。分析一些大学生的犯罪案例可以发现,他们在犯罪的时候对这些行为的违法性是很了解的,但是缺乏清晰的人生价值观,没有道德底线。所以,有效将两者进行结合很重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这也是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进行加强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主义法制教育,以培养四有新人有目标,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3、法制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与发展可以用社会实践活动来进行带动

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对法制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在大学教学过程中,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将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进行良好地推动,从而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法律意识。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思想道德管理和法律意识对大学生日后的行为和思维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力,成为大学生走向成熟不可或缺的力量。各大高校可以经常邀请一些社会知名法律专家或法律宣传人员到学校来参加法律讲座活动,进行法律知识的普及宣传,让大学生充分感知法律的重要性和巨大力量。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到敬老院中,开展慰问孤寡老人的活动,即可让老人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又能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这些活动都是将法制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完善结合的好方法,可以有效地在实践教学中应用。大学生的思想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活动的引导能够更上一个台阶,同时也对他们的法律意识进行了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更好地提升。

三、小结

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大学生进行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进而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能为祖国的建设增砖添瓦。各高校应积极进行法制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的方法探索,寻找合理的教学思路,将两者的整体质量进行有效提升,从而促进我国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春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05).

[2]单玉龙.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和途径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2,(01).

第7篇:大学生劳动实践小结范文

关键词:职业指导实践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高校的扩招以及国家新的就业机制的确立,如何实现大学生的充分就业和就业后的职业稳定已成为当今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一项关乎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个人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在这样的一种大背景下,做好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职业指导的涵义

我国的职业指导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左右,它是指社会职业指导机构和各级各类学校运用职业评价分析、调查访谈、心理测试等方法和手段,按照社会求职者和学生的个人条件、求职意愿以及单位用人要求等提供咨询与指导,帮助社会求职者和学生了解社会人才需求状况、职业结构和有关人事、劳动政策法规,了解自己的职业志趣、职业能力倾向与个性心理特征,培养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良好的职业道德、综合的职业能力,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最终获得职业的成功并实现人一职科学匹配的过程。

大学生职业指导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职业指导应着眼于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主动学习和适应社会大环境,端正择业观念,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二、大学生职业指导现状分析

大学生职业指导已经引起了各高校的重视,如何在现有形势下进一步做好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已经成为研究热点。目前,职业指导工作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职业指导机构职能单一,缺乏全面性

为了更好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大部分高校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但大部分的就业指导中心行政职能较为突出,停留于组织校园招聘会、联系用人单位等初步职能,而没能对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起到真正的指导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以就业率为考核的重要指标,使得有些学校一味追求就业率,从而忽视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端正正确的职业理想,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2、职业指导组织形式单一,缺乏针对性

职业指导形式单一,对大学生的职业指导通常采用传统的“说教式”方法。常见的有校园招聘会、企业专题讲座、职业指导师面试技巧培训、优秀毕业生就业经验报告等等,而这样的一种说教式教育所收到的效果往往不是很好,缺乏互动性,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从而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

3、职业指导对象范围较窄,缺乏普遍性

目前,大学生职业指导的对象大部分以即将毕业走向社会的毕业生为主,认为职业指导工作只应在就业前进行,指导对象范围局限于毕业生,而对其余的在校生缺乏职业生涯指导,从而导致职业指导缺乏全程化跟踪管理,无法让学生及时树立职业理想,进行职业规划。

4、职业指导人员配备不足,缺乏专业性

现阶段,大学生职业指导人员除了就业指导部门的专职教师之外,大部分是由高校辅导员担任,而大部分的辅导员往往没有经过专业的职业指导培训,缺乏职业指导知识。虽然在工作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但是大部分的就业指导部分教师和辅导员没有参与过人力资源市场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经历。由此导致了高校职业指导工作人员在就业指导中容易产生与企业、市场实际脱节的问题,缺乏专业性。

三、大学生职业指导实践经验

自2007年来从事高校辅导员工作,一直在思考着如何做好大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尝试着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1、职业指导职能多元化,完善职业指导职能

职业指导机构的专业教师和学生辅导员不应只停留于行政职能,应该更多的为大学生提供职业指导服务。比如从大一开始引导学生进行职业测试,发现学生职业兴趣,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开展生涯规划比赛。在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中,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个性特征、职业能力,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而为了实现职能转换,学校应该设立专门的职业指导课程,由专业的教师来承担教学任务。

2、职业指导形式多样化,提高职业指导效度

职业指导的内容与形式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好的内容要以有效的形式去实现,脱离行之有效的辅导形式,职业指导的效果将无法体现。在职业指导中,采用什么形式,有两个关键的依据:一是根据不同的内容特点选择最合适的形式。例如,职业规划的知识和技能,适合通过专门的职业指导课程来教授;职业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则应当以拓展训练、职业规划比赛、专业实习等实践活动的方式;就业政策宣传和简历制作、求职信撰写、面试技巧指导,适合采用讲座、模拟面试的形式;个体的特殊性职业问题辅导,则要采用个体咨询一对一指导的方式。二是职业指导的形式必须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和喜欢。大学生是职业指导的对象,指导有效性,取决于学生对指导内容的理解和受益情况,因此,职业指导开展形式的选择,必须符合大学生接受知识的特点和偏好,如果所采用的形式为学生所排斥,则再好的内容也无法达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在职业指导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情景模拟游戏、职业案例、职业探索团队辅导等方式,在面试技巧培训时邀请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来以沙龙形式进行互动流。由此可见,职业指导应采取多样化、针对性的辅导形式,才能确保职业指导工作顺利、有效的开展。

3、职业指导对象多元化,做好职业生涯指导

职业指导的对象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毕业生,而应该对所有的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需要培养他们的规划意识,引导他们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做出前瞻性的规划和设计,从而减少在人生路上的徘徊与困惑,不断朝着其生涯发展目标迈进并最终取得成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可进一步细分为职业规划意识培养、自我认知辅导、职业环境探索辅导、职业定位和目标确定辅导、生涯发展计划制定与实施辅导、生涯规划的反馈评估辅导。

学生在大学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发展任务,大学生职业指导要根据学生发展不同阶段,有计划、分层次地安排指导内容,具体而言包括:大一时,学生主要面临入学时的适应问题,无暇关注自身的发展问题,所以这个阶段的职业生涯教育的重点是专业认识、养成教育,在新生入学之际,开展有关生涯规划的讨论会、主题班会、新老生学习经验交流会等系列形式多样的活动,侧重职业规划意识培养和自我认知、自我探索;二年级主要是丰富自我、完善知识结构教育,要让学生了解未来职业需要具备的各种素质,鼓励学生努力提高自我素质,帮助学生拓展自我,培养学生较强的使命感、责任感,为职业目标打下基础,同时通过开展职业测评、职业信息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职业,根据自身条件、职业志向和未来职业的发展,侧重职业生涯设计,夯实基础;三年级则侧重于强化实践、创新教育,帮助学生自我发展,树立开拓务实的职业观和择业观。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决策的修正,帮助学生形成现实而正确的个人发展评价,确定合理的职业定位和择业期望标准。通过参加实习、企业调查、职业信息的收集、就业技巧培训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提高职业成熟度,实现人生发展与社会需要的内在统一侧重职业生涯诊断,拓展素质;四年级主要是职业指导、职业导航教育,对学生进行专项指导,应邀请往届毕业生回校,交流其职业生涯经历和求职体会,组织学生接受择业技巧培训,参加招聘活动,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素质、能力要求,以及毕业生的求职心理,求职倾向,缩小供需双方差距,提高双选成功率。侧重职业生涯导航、生涯规划实施,择业就业。四个阶段相互贯通,有机联系,构建一个比较完善的职业指导体系。

4、职业指导人员专业化,提高指导人员素质

大学生职业指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一支具有较强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队伍。然而,如前文所述,目前高校专门职业人员配备不足,缺乏专业性。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需要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职业指导教师队伍。高校要对这部分老师进行专门培训,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外,还要走出去与人才交流中心的管理人员和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专业人员多接触,了解社会的需求,甚至可以把企业的人力资源部相关人员请进学校与学生面对面地进行交谈,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外面的世界。同时鼓励职业指导教师参加国家职业指导师的培训和考试,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走专业化、专家化的发展道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让学校的职业指导教师有机会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进行实习,同时,引进优秀的人才市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到学校从事职业指导工作。

四、小结

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不仅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人发展,还关系到国家人才培养、人力资源储备,从而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如何进一步做好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期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仅仅从笔者自身工作经验,探讨了一些粗浅的看法,在今后的工作中,笔者将不断学习,继续研究,以寻求更好的职业指导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1]唐尧.我国高校学生职业指导队伍建设的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丁琪.职业指导实践的若干经验[J].职业指导,2011,(8):24-25.

[3]陈辉立.简述职业指导实践若干经验[J].企业导报,2011,(12):223-224.

第8篇:大学生劳动实践小结范文

关键词:“基础”课;模块化教学;德育学分

“基础”课模块化教学与德育学分对接实践主要是实现模块化教学,发挥思政课教师的教学优势,提高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实践教学中,教师加大指导力度与参与力度,使“基础”课的实践教学真正落实到学生教育生活的实际中。

“基础”课模块化教学与德育学分对接实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基础”课理论主题教育内容实行模块化教学依据教育部统编的“基础”课2013版教材,将理论教学设计为六大部分的教学模块,即领航导引、理想情操教育、人生价值观教育、道德观教育、法制观教育、个人品德教育。六大模块的内容体系设计把思想道德教育、法律法治教育与高职学生成长成才与职业人培养相结合,之间会有比较明显的分块,但又相互渗透融合。2.“基础”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将“基础”课模块化教学与德育学分对接,把该课的实践教学与德育学分制(即对学生的量化准确的德育评价)有机结合起来,真正把“基础”课的实践课深化为德育学分机制,使“基础”课由课内走到课外,贯穿学生生活的全方位。笔者所指的德育学分是鞍山师范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教育管理部出台的《学生德育学分的实施和操作办法》,此办法明确规定了德育学分分为基础分(80分)和奖励分(不设上限)。每学期的德育学分=基础分+奖励分之-扣分。通过5个学期的全程教育和全方位考核,德育学分考核合格则完成“基础”课实践课程的教学要求,从而获得该课实践课程的2学分。3.“基础”课实践教学的教师队伍整合“基础”课教师的队伍会由公共基础教研部的思政课教师主要担任“基础”课的理论课教学,结合“基础”课的理论模块对学生进行教学;学院负责学生教育和管理的各系学生工作人员(系书记和辅导员)主要担任“基础”课的实践课教学,对学生日常行为表现进行考核。公共基础教研部的理论课教师加大对实践教学跟踪力度,加大了对学生实践课的考核。4.“基础”课实践教学的课程设置更加适用“基础”课实践教学与德育学分对接的情况下,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模块紧密结合,在课程设置方面,理论课程以模块化的形式在第一学期开设完成;实践教学课程分布在第一至第五学期开设,与德育学分制实行完全对接。“基础”课学分3学分=理论课学分1学分+实践课学分2学分。“基础”课48学时=理论课18学时+实践课30学时。5.“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形式多样结合学生关注的实际,探索形式多样的实践,让学生走出家门、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入社会,参与各种实践教育活动。首先抓住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活动。主要有主题征文比赛、主题演讲、主题调查、主题讨论、主题交流、主题PPT演示、法律知识宣传、职业规划设计等。其次,与学生专业顶岗实习单位相配合,加大对专业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政治活动的渗透。最后,建立校外德育基地,对学生进行理想情操教育。6.“基础”课实践教学的考评方式实用“基础”课在实践考核方式上精心改革,形成全面反映学生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综合考评体系。学生每天要对自己的情况进行记录,填写《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班级德育学分考评小组要坚持每周检查,班级月底公示,期末学生自我小结,班级集体评议的形式,最后来确定考核的成绩。“基础”课实践教学的考核方式紧紧依托德育学分,任“基础”课的理论课教师实行跟班制,在每个项目的全程跟踪指导后,分别于第一至第五学期的学期末与学生所在系负责德育学分考核小组的成员,检查学生《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填写情况,认真核算每学期德育学分。每学期德育学分达不到60分为成绩不合格。

德育不合格的学生要参加学校的公益劳动,考核合格者才能获得相应学分。5个学期后德育学分成绩达不到300分的视为不合格,要参加由学院统一组织的德育答辩,合格者才能被认定可以获得“基础”课的实践课程对应的2学分。

第9篇:大学生劳动实践小结范文

一、目前班级管理的困境――班主任知能的局限与学生多元能力发展的矛盾

班主任是班级和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肩负着全面管理和教育学生的责任,因而要求班主任本身不仅要具备较强的学科教学能力,还应具备艺术、体育、管理等方面的能力。目前的班主任队伍中大多数老师都是接受由于受到当前高等教育体制的影响,从而导致学科专业能力较强,但是其他各方面能力较弱。另一个突出的方面是,目前的高中生(尤其是城市高中生)由于从小接受的教育相对比较全面,各方面能力都具备一定的基础,而且多元能力发展的愿望相对比较迫切。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模式一经确定不会频繁的进行更改的,这就意味着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模式很难适应学生发展的要求。这就使得班级管理中出现了班主任知识能力的局限性和学生多元能力发展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

二、班级自我管理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

班级自我管理模式,其内在逻辑是从班级自我管理的角度,以班级为平台,以班级愿景、目标为出发点,以柔性管理理念为指导,以高质量文化渗透为目的,以班级活动为载体,通过班委会的领导,充分利用班级内部协调机制,而开展的一系列班级管理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唤起自我教育的教育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学生是发展的人,他们的生理水平、心理水平、智力水平、审美水平、社会经验都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学生的自我管理则能够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与速度,适时调控管理模式,是自我管理适应自己的发展的需求,只有增强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生自主管理中来,以主人翁的心态来管理班级。所以说,倡导学生自我管理是确保学生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基本的方法。

【模式构建的实践】

同志曾经说过,做领导其实是做好两件事,选好人,出好主意。有效的班级自我管理同样地关键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班干部队伍的选拔与培养,二是班级制度的创新设计。在这两方面,笔者在实践中作了如下的设计。

一、班干部队伍建设的创新设计

传统的班干部队伍构建一直是班委会和团支部建构,班委会由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劳动委员、体育委员、文艺委员、小组组长等组成,团支部由支部书记、副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纪检委员等组成。长期以来,这种组织构成中只有班长、团支书、劳动委员等承担大量的管理事务,得到了一定的能力锻炼,而其他班干部通常处于无事可干、形同虚设,也就谈不上能力锻炼了,其他的大多数普通同学更是没有锻炼机会。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实行的是助理班主任、值周班长、值日班长的班级管理组织形式,助理班主任和值周班长由全班同学民主选举,值日班长由助理班主任、值周班长以外的全体同学按座位顺序轮流担任。具体设计如下:

(一)助理班主任

1.组成人员:男女生各一人

2.助理班主任职责:协助班主任组织领导值周班长全面管理班级,一人主要对口班委事务,另一人主要对口团支部事务。

(二)值周班长

1.值周班长分组:两人一组,共四组

2.值周班长职责:

(1)协助助理班主任管班级日常事务,及时向班主任、助理班主任汇报班级情况;(2)落实并指导值日班长完成各项班级管理事务;(3)检查自我管理手册的记录情况和家长签名的情况;(4)检查劳动卫生、自行车摆放的落实情况;(5)维持自习课、课间操、晨会、眼保健操、课前纪律;(6)落实班级奖惩制度和班级扣分条的责任人;(7)对本周工作做出小结。

(三)值日班长职责:

(1)协助值周班长管理班级日常事务,值周班长不在时履行值周班长职责;(2)课间操、集会等大型活动时,负责拿班牌,站在队伍前面负责带操等事务;(3)负责管理班级钥匙,开好前后门,督促劳动人员及时劳动,摆放好劳动工具;(4)负责登记班级管理日志,做好交接工作。

二、班级制度的创新设计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常常陷入琐碎的班级事务中,班级工作无抓手、无记录,存在盲目性、随意性。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笔者在实践中主要是通过《班级自我管理日志》和《学生自我管理手册》两种形式来实现班级管理。具体设计如下:

1.班级自我管理日志

值日班长将每天班级情况详细记录,每位学生既是管理者,也是被管理者,班级管理更民主更和谐。

2.学生自我管理手册

每位学生将自己每时每刻所发生的事情、心情感受等等能及时地进行记录,同时给自己提出改进的方法等等,日积月累,从而培养起自觉自律的思想。

通过这样的班干部构建和班级管理制度的创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只需要加强两位助理班主任的培养,班级管理就可以全面放手给助理班主任和值周班长,从而从琐碎的班级管理事务中解脱出来,同时还实现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培养。

【模式发展的展望】

大学班级自我管理是当代大学生应对21世纪挑战的一种创新管理模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强和社会转型时期各种压力的加大,自主创新、自我管理已成为当今时代对大学生的最本质要求。因此,在高中班级管理中初步实行自我管理模式,还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做好能力上的准备。

参考文献: